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9号文库
环境治理稿件
编辑:梦里花落 识别码:18-1047376 9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24 00:20:54 来源:网络

第一篇:环境治理稿件

信息稿件:

共华小学校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根据县教育局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按照“多管齐下,综合治理”的原则,集中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经过一个阶段的治理,已初见成效。

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做好我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学校制定整治方案,明确管理目标,成立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督导组、后勤组,并且明确责任分工,切实担负起组织、指导、协调、宣传、检查等各项职责。每周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行一次检查,随时通报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了综合治理工作不留死角,使得校园环境整治工作顺利开展。

二是广泛宣传,抓好结合。学校把宣传教育贯穿于综合整治工作的始终,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等形式,将综合治理的意义,工作中的典型报道宣传出去,为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开学初,组织师生认真开展了以“保护生态、节约用水、整治环境”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各班通过黑板报、宣传栏开展宣传活动,提高了广大师生节约用水的意识,使全校师生认识到了建设好美丽整洁校园的重要性。

三是突出重点,全面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集中清除校园内外的垃圾、杂草等,集中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组织教师对校园以及周边环境进行了集中清理,使校园环境焕然一新,确保学生有一个清新怡然的学习场所。

四是强化措施,建立长效机制,促进学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全面开展。为建立学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在修订完善制度的基础上,对学生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自觉维护身边环境。倡导广大师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为推进整洁和谐校园的创建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通过一个阶段的共同努力,师生学习环境更加清新宜人、物品放置秩序井然,人文环境得以明显提升,校园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效果。(官进军)

第二篇:人居环境稿件

和谐潍坊 宜居家园

---潍坊市创建中国人居环境奖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郭保礼

通讯员 宗加荣 /文 ###/图

在中国的北方,有一个被绿色包围的城市,她传承着数千年古老的中华文明,更有着现代化的高精尖产业;她有着北国小城的粗犷,更有着南国小城的风韵;她有着现代化高速发展经济,有着有着勤劳朴实的人民,还有着美妙绝伦的湿地,和传承千年的风筝。她就是——潍坊!

近年来,潍坊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坚持生态立市、经济强市、环境促市、文化名市,努力建设生态、宜居、绿色、和谐的现代化城市。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

生活在潍坊,幸福指数猛升!

坚持生态立市 改善人居环境

【城市名片】

城市绿化覆盖率42.06%; 城市绿地率41.07%;

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9.44平方米;

城市区域噪声平均值为53.2 分贝,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达标率100%,市区内无IV类以下水体。

202_年 空气质量API≤100的天数348天,占全年的95.34%。

绿色是生命的底色,也是潍坊的城市本色。走进潍坊,满目葱绿。无处不在的勃勃生机,就是无所不及的赏心悦目。绿色,不再是这座城市的装点,已然成为潍坊的美丽容颜。

近年来,潍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人居环境改善,把城市绿化作为生态市建设、提升人居环境的重点抓手,提出“绿色是潍坊的城市本色”,牢固树立“生态、自然、和谐、节约”的绿化理念,突出以绿为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打造绿色宜居城市特色。

202_年,潍坊编制完成《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对中心城区各类用地进行了控制性和修建性详规的编制完善,编制完成《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以及城市绿地、水系环境、综合交通等专项规划,科学指导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确立城市空间建构“一心、一环、一廊、一轴”的结构模式。投资164亿,启动了中心城市生态圈工程、河流治理工程、大气污染治理等生态市建设十大工程、百个项目。

近几年,潍坊市组织实施了“增绿增色”、“黄土不露天”绿化工程,不断增加城市绿量。自07年起,连续三年组织开展“增绿增色”、“黄土不露天”春冬季绿化工程,在市区主干街道、公园、广场、景区、河道两岸等公共区域大量加植高大乔木、常绿树、花乔木和花灌木,新增园林绿地1000公顷,新增公共绿地400公顷,仅07年、08年冬春,栽乔木100万株,是前10年的总和,一举实现了绿量翻番、花量翻两番的绿化目标,营造出“春有花、夏有荫、秋有色、冬有绿”的绿化特色。并相继建成了人民公园、植物园、长松城市公园以及北海路、玄武街、潍高路等一大批园林精品项目、林荫景观大道,建成街头游园136处,城市游园绿地基本实现了居民走出家门500米能就享用绿地的服务目标。实现了景观绿化向生态绿化,平面绿化向立体绿化,春季绿化向四季绿化的转变,营造出“春有花、夏有荫、秋有色、冬有绿”的绿化特色。深入开展 “绿色潍坊-宜居家园”社会绿化活动,连续五年开展“无偿送绿”活动,掀起社会参与绿化的高潮,营造出建设绿色家园、优化居住环境的良好创建氛围。实施

绿化精细化管理,组织开展“零缺陷”集中整治活动,力求市区绿地达到“无缺苗、无死枝、无垃圾、无尘土、无残缺”五无绿化效果,全面提升绿化管理水平。202_年2月,我市被住房城乡建设部正式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

在水环境治理方面,对流经市区的张面河、虞河、白浪河、浞河四条河流全线改造和修复,臭水沟变成景观河,形成了20平方公里的水系景观,张面河和人民公园改造工程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虞河经过整治,形成珍珠项链式城市风景带;浞河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白浪河上游建成的10平方公里的湿地公园,成为江北最大的城市生态湿地,打造成北方的“烟水江南”,形成了“亭台到处皆临水,屋宇虽多不碍山”的独特意境。昔日污水横流,今朝白浪绿洲。良好的生态环境引来白鹭、喜鹊、啄木鸟等30余种野生鸟类在此繁衍生息。湿地公园被评为国家城市湿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潍坊已成为“中国最具魅力湿地城市”。

在城市环境不断优化的同时,加强对扬尘、燃煤烟气、汽车尾气等大气污染源的综合整治,对城区空气质量实行24小时自动监测,促使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城市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得以全面提升。

完善基础设施 提升城市服务功能

【城市名片】 城市基础设施一流,城市公共供水覆盖率达到100%,水质合格率达到100%,城市燃气普及率99.25%。

为完善城市功能定位,潍坊市制定了打造南部生态经济区、北部海洋化工区、东部高新区、西部鲁东物流区和中心金融、商贸、文化服务区的战略规划,现代化城市框架基本形成,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规划建设了市民文化艺术中心、鲁台会展中心、金融中心、健康中心、奥体公园体育场、风筝广场、白浪绿洲湿地公园等一批城市功能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市区主要道路、公园、景区、公共建筑等公共场所均设有无

障碍设施。城市主次干道基本完成高标准改造,编制并实施《潍坊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基本实现了人行道、自行车和机动车道路的分离,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30.5%,市民交通出行更加便捷、安全。

市区体育场、体育馆、健身广场等公共体育设施日益完善,人均公共体育设施用地面积1.59平方米。加强城市应急系统建设,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完善,城市公共消防设施完好率100%,城市人均避难场所面积达到2.29平方米。

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方面,修编完成《潍坊市中心城市排水专项规划》,下大力对城区道路进行了缺陷整治和改造提升,城区交通环境明显改善;公用事业发展成效显著,制定了排水规划,大力推行雨污分流,城区环卫实现一体化全覆盖,建成了污水处理厂6家,污水处理率达到92.3%,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实施了供热分户计量改造,供热质量明显提高;大力发展光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节能环保产业,积极推广风电、光伏电,强制推行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地源热泵新技术,等等。在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我市的许多经验做法得到有关专家、领导的好评和肯定,深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在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的基础上,深入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通过共享道路监控设施、GIS地图等资源,在全国率先将公用事业和市政设施管理全部纳入数字化监管,实现了城市管理的网格化、精细化和全覆盖,城市管理高效有序。

坚持经济强市 促进可持续发展

【城市名片】

1.202_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90.8%;城市再生水利用率32.7%;单位地方生产总值(GDP)取水量49.9立方米/万元

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万元,恩格尔系数28.8%。单位GDP能耗1.46吨标准煤/万元。

十一五期间,潍坊全市生产总值由1461亿元增加到3091亿元,年均

增长14.2%。七家企业进入中国制造业500强,有30家企业34只股票上市,涌现出潍柴动力、海化集团、歌尔声学、雷沃重工等一批知名企业。202_年入选中国最具创新力城市50强,202_年跃居中国最具创新力城市十强行列。

潍坊在实现经济跨越发展的同时,加快资源节约型城市建设步伐,社会事业和节能减排也有了长足的进步。202_年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比重占7.81%,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3.5%。大力发展光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节能环保产业,积极推广风电、光伏电。提倡建设低碳示范社区,节能建筑比例40.4%。率先在省内实施供热分户计量、强制推行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地源热泵新技术等为内容的“6+X”建设模式,首批规划建设了19个低碳示范社区,天同•双羊新城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成为山东省第一个通过国家验收的“康居示范工程”,低碳社区建设在全省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编制完成了城市节水及再生水利用规划,推行阶梯式计量水价,公众节水意识普遍提高,城区拥有省级节水型企业33家,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量达3亿多立方,节水经验和做法在全省推广。

实行供热计量收费改革,加快推进供热设施节能改造和分户计量工作,202_-202_年采暖季,城区具备计量收费条件的566万平方米住宅全部实行了供热计量收费,计量收费比例为30.6%,提高了资源的集约化利用率。

另一方面,大力推广绿色公交和绿色光源照明。从202_年起,潍坊先后更换天然气公交车251辆,占城区公交车总数的21%,绿色交通理念已深入人心。

潍坊作为山东省唯一 一家全国“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试点城市,大力扶持企业发展和推广绿色光源照明应用,节能环保新光源大面积推广,目前半导体光源使用在全国21个示范城市中居于首位,综合节电率达到40%。

注重民生为本 营造幸福家园

【城市名片】

1.至202_年年底,潍坊市区已累计申请廉租住房租赁补贴、经济适用住房货币补贴1806户,实际提供1806户,住房保障率100%。

2.202_年,市区计划开工各类保障性住房202_套,实际开工2639套,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完成率132%。

3.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率:92.6%,互联网用户普及率:21.3户/百人。4. 万人拥有卫生服务中心数量:0.44个/万人;万人拥有医院床位数:56.5张/万人;老人拥有社会福利床位数 2.9张/百人。

社会和谐,民生先行。潍坊把保障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改善人居环境的总抓手,推进就业、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完善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出台《潍坊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全面建立起以廉租房、货币补贴为主导的住房保障体系,保障性住房实现了对低保家庭的全覆盖。扎实做好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工作,三年投资7亿元,完成73个旧小区改造,31万居民直接受益,居民生活条件明显提升。

潍坊市政府连续四年承诺每年为群众办好10件实事,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为解决广大市民入厕难的问题,今年我市在东风街、胜利街、健康街、北海路等城市主干道中心城区高标准新建改造城市公厕20个;为促进群众体育事业发展,扩大全民健身的社会影响,解决市民增强体质、加强锻炼带来的城区体育设施不足的问题,今年重点对城区绿化景点进行改造,新增设了一大批预埋式篮球架、乒乓球台、双人秋千、平行天梯、双人漫步机、三人站式扭腰器、三联压腿训练器等体育设施;为解决市容环境卫生影响居民出行和生活的问题,对去年评出的最差十条街巷进行全面改造升级和综合治理,目前有的已取得明显成效;新建和改扩建500处普惠性标

准化幼儿园,实现全市残疾儿童、低保家庭子女免费入园,等等。

积极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就业、社保、维权等服务,城镇新增就业56.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7%。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全市低保平均标准为每月311元。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社会弱势群体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建立了贫困学生资助救助体系和校园安全长效机制。小学布局合理,规模适度。

基层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被确定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改革试点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市。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100%,形成了十分钟就医圈。出台了优待老年人规定,对老年人乘坐公交车、就医和低保等多个方面予以优惠。

设立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对城市规划、建设项目审批集中受理、限时办结,并定期向社会公示,营造了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

“平安潍坊”建设成效显著,和谐社区、和谐单位、和谐家庭等基层创建活动深入开展,被评为省级文明城市和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弘扬和谐文化 提升城市品位

【城市名片】

图书馆图书数量:2.1万册/万人。

文化是城市的根,文化是城市的魂。一座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城市,是一座幸福的城市。潍坊文化底蕴丰厚,是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潍坊风筝、杨家埠木版年画等9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潍坊市把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提高市民文化素质作为打造文化强市的落脚点,创新文化体制机制,城市品位显著提升。

人均拥有公益性文化娱乐设施用地:1.35平方米/人,万人拥有公共 7

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产业发展,培植了新闻传媒、古玩字画、文化会展、数字动漫等一批骨干文化企业,被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

节庆文化、风筝文化蓬勃发展。成功举办28届国际风筝会,风筝文化品牌享誉四海。成功举办了四届文展会,打造了独具潍坊特色的文化产品展示交易平台,潍坊“千里民俗旅游线”成为山东省文化旅游品牌。“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跻身全国十大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之列。

历史文物古迹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市政府投资10亿元,建设十笏园文化街区,对十笏园古建筑群进行修复。潍县集中营旧址是二战期间亚洲最大的外侨集中营,如今已成为增进潍坊与国际友谊的桥梁和纽带。郭味蕖美术馆、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也以独特的文化底蕴成为展示潍坊城市文化品牌的窗口。

广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精心打造“魅力潍坊·浓情四季”系列文化活动品牌,组织社区文化节、文明之夏演出一千多场,极大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如今的潍坊,水更清了,天更蓝了,地更绿了,城市更美了,幸福的笑脸更多了!

如今的潍坊,正以优美的环境,蓬勃的生机,吸引着更多的人才来潍坊落户,吸引着更多的企业来潍坊投资,吸引着更多的游客来潍坊游玩。“外地人为之向往,本地人为之自豪”的生态文明、宜居宜业的城市形象渐渐呈现在广大市民面前。

第三篇:环境治理

环境治理.txt同志们:别炒股,风险太大了,还是做豆腐最安全!做硬了是豆腐干,做稀了是豆腐脑,做薄了是豆腐皮,做没了是豆浆,放臭了是臭豆腐!稳赚不亏呀!地理大题答题方式

一、生态、环境问题

1、水土流失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A.黄土高原为例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①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②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 ③植被稀少

(2)人为原因:①植被的破坏; 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③开矿。

B.南方丘陵山区

产生原因:农村生活用能短缺。

整治措施: ①发展立体农业

②解决农民生活用能问题(大力推广生活用煤); ③进行炉灶的技术革新; ④大办沼气和营造速生薪炭林。

2、荒漠化问题 我国典型的地区:西北地区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①地表覆盖着深厚的疏松沙质沉积物; ②大风日数多而且集中;

③处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2)人为原因:①过度樵采; ②过度放牧; ③过度开垦、④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治理意义:①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②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③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3、干旱缺水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 产生原因(华北地区):

(1)自然原因:①降水变率大;

②春季蒸发旺盛。③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

(2)人为原因: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②水污染严重; ③浪费多,利用率低;

④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4、土壤次生盐碱化 我国典型地区: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 产生原因:

(1)自然原因:①春季降水少 ②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 ③地形低洼。

(2)人为原因:①不合理的灌溉; ②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渭河平原)

5、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的治理

中低产田——涝洼地、盐碱地、风沙干旱地、水土流失地、红壤贫瘠地 1)、辽阔的冲积平原——宏观平坦,微观起伏不平

山麓 缓斜平原 高 山前冲积扇 土地质量高 冲积低平原 主体

海滨 滨海平原 低 地势极低 中低产田集中区 严重的旱涝、盐碱、危害

干旱:春旱4~6月,春泛回升快,蒸发上升,夏季风未到 洪涝:7~8月,降水集中,多暴雨+地势低平盐碱:水盐运动 春秋反盐,夏积盐 冬稳定 2)、问题

⑴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

①低湿地的治理与开发(因洼制宜 鱼塘—台田模式)②盐碱地的冶理与开发

⑵水资源短缺

⑶风沙危害---沙尘天气 3)、缓斜平原肥力最好:

①地面坡度较大,排水通畅,不易积水形成低湿地; ②沉积物颗粒较粗,有利于水份下渗;

③地下水埋藏深,春秋季节蒸发量较小,不易形成盐碱地。

6、地下水的过度开采(以上海为例)

产生的原因:①过度抽取地下水,并且下渗减少 ②城市建设高层建筑 ③地质结构不结实

危害: ①地面下沉 ②海水倒灌,进而导致土壤盐碱化

7、赤潮

我国典型地区:珠江口、杭州湾、渤海等。多发季节:夏季。5—10月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①气温高; ②静水;静风; ③海域相对封闭。

(2)人为原因: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多; ②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③由于海洋开发程度高和养殖业规模的扩大,严重的污染了养殖水域。

8、咸潮 咸潮多发生在沿海(或河口)地区,以冬季最为严重 形成原因:

9、酸雨 分布:西欧、北美、日本;我国南方地区 成因: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危害: ①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 ②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及农作物;

③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危害人体健康。

我国能源消费以煤为主,所以酸雨主要为硫酸型酸雨。

10、光化学烟雾:

成因: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在太阳紫外线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分布:地形条件不利于气体扩散的谷地和汽车尾气排放多的大城市。危害和:降低能见度,影响交通。损害植物和人体健康。对策 控制汽车尾气排放量。

11、沼泽的保护

我国典型地区:三江平原。

沼泽的形成: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②地下冻土层形成不透水层

③地势低平,地表径流排泄不畅,土壤中水分积聚过多

开发利用的关键:排水。协调好粮食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开发利用的负面效应——气候变迁(盐渍化土地面积扩大;河川径流量减少; 地下水位下降;动植物资源减少)

二、自然灾害

(1.气象灾害2.地质灾害3.水文灾害4.生物灾害)

例如旱灾、洪涝、台风、风暴潮、冻害、雹灾、海啸、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农林病虫害

1、洪涝灾害 我国典型地区: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 ②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 ③地势低洼(海河、珠江)④河道弯曲(荆江河段); ⑤台风的影响;

⑥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 ⑦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 ⑧厄尔尼若现象等。

(2)人为原因:①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 ②围湖造田;

③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渭河流域)

{{{例如,长江洪灾的原因:

(一)自然原因: 1.水系特征:(1)季风气候,降水集中,流域广,支流多,干流汛期长,流量大

(2)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大;

3.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二)人为原因:

1.植被破坏 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

泥沙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2.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2、沙尘暴现象

我国典型地区:西北、华北地区

产生的原因: 治理措施:

(1)自然原因:①冷锋天气影响; ①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 ②控制载畜量; ③春季大风日数多 ③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 ④地表植被稀少 ④退耕还林、还牧

(2)人为原因:①过度放牧 ⑤建设人工草场 ②过度樵采; ; ⑥推广轮牧 ③过度开垦 ⑦禁止采伐等 ④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3、台风

受台风影响的风向 ①气旋辐合 ②反气旋散

时间 多发生夏秋季节。主要发生海域为:西北太平洋

如何减小台风损失: 加强台风的监测和及时预报(气象卫星跟踪、沿海雷达监测)做好台风过境的准备,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营造沿海防护林,提高公众的灾害意识

4、寒潮(在冷空气的影响下,如果一天24小时或一次过程,气温下降8-10℃以上,最低气温在5℃以下)

时空分布考虑源地、冬季风强弱、地形地势的阻挡等因素,我国冬半年常发,影响范围大,除滇南、青藏高原、台湾、海南及四川盆地外。

灾害特点:降温辐度大、风力强、影响范围广、出现降温、大风、暴雪、冰害等灾害性天气。寒潮的利:①冻杀害虫;

②大雪缓解春旱(瑞雪兆丰年)③寒潮大风可利用进行发电,(是地球上热量交换的一种庞大“机器”)

5、地震:

形成原因: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原因可能有:

①震级大,破坏性大; ②震中距短;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 ③浅源地震; ④地面建筑的抗震能力差; ⑤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

⑥震区交通不便; ⑦诱发其他灾害等

减轻灾害的措施:①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 ②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

③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④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 ⑤加强国际合作等。

6、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重形成原因:(1)自然原因:①山区面积广大,岩石破碎,风化严重 ②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③地壳运动强烈、山体中断层发育。(2)人为原因:对植被的破坏。治理措施:恢复植被

三、农业及其区位分析

★如何分析某种农业的区位因素(以下为区位优势的答题方向)

地形 地势平坦(丘陵-梯田,立体农业.山地-林业 高原-畜牧)

市场 市场广阔 交通 交通便利 政策 国家农业政策

科技 科技水平高(生物技术、生产工具)工业化程度高机械水平程度 地广人稀商品率高 我国:

1、灌溉农业区位分析

典型地区: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南疆等 分析自然区位因素:①热量充足,温差大; ②地形平坦; ③土壤肥沃; ④灌溉水源充足

2、商品谷物农业 典型地区:东北地区 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①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②地形平坦开阔; ③耕地面积广大; ④土壤肥沃; ⑤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因素:①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 ②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较高; ③交通便利; ④市场广阔; ⑤工业比较发达; ⑥国家政策扶持。

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比较: 相同点;农业地域类型相同;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农业生产过程的自然条件相似。

不同点:经营方式不同,美国以家庭农场主生产为主,我国以国营农场为主;

科技水平存在差异; 专业化水平不同; 粮食单产不同,美国粮食单产高

3、我国水稻种植业

典型地区: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 分析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 ②三角洲地形平坦 ③土壤肥沃;

④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不足:人多地少;

受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影响。

4、畜牧业

典型地区:内蒙古草原(四大草场: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1)自然因素:①草场面积广阔; ②没有大型食肉动物

东部地区夏季降水多些,有利于牧草生长(降水从东向西递减)。

(2)社会经济因素:①牧业生产经验丰富; ②市场潜力广阔; ③国家政策扶持等

5、郊区农业

典型地区:上海市郊区农业 区位:(1)自然: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 ②地形平坦,④土壤肥沃; ⑤水源充足。

发展方向:绿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旅游。

6、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农业:

A、区位因素分析:热带亚热带湿润地区,光热水资源丰富,(气象灾害多发)生物物种丰富,有较高产品产出能力,(但品种单一,经营粗放)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土地类型多样,(水土流失严重,红壤贫瘠)中小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地形多样,开发难度大)B、整治和发展方向:综合开发,走立体农业的道路; 系列开发优势资源;

生态建设,封山育林,退耕还林,保持水土。世界:

1、乳畜业 典型地区:西欧、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区)、新西兰等地区和国家 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①气候温和湿润,不利于种植业成熟,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②草场面积广阔;

③地形平坦,平原面积广(新西兰除外)

(2)社会经济因素:①城市分布集中,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广阔; ②交通便捷。

2、大牧场放牧业 典型地区: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 潘帕斯草原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 ②草场面积大

(2)社会经济因素:①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②距离海港近;

③交通条件改善,冷藏技术的进步。

3、混合农业 典型地区: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墨累-达令盆地的优点:

①农场成为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②可以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活

③农业生产具有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4、商品谷物农业 典型地区: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 美国区位条件 ①自然条件(4个)②交通运输 ③地广人稀 ④工业基础 ⑤科技

5、水稻种植业 典型地区: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亚洲水稻种植业区位:①夏季或全年高温多雨的气候; ②地形平坦; ③劳动力丰富。④水源充足

特点:小农经营;单产高但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

6.粮食安全问题

①保护耕地,保护自然环境 ②加强农田建设

③提高农业技术,提高单产

④惠农政策,提高农们的生产积极性 ⑤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 ⑥做好粮食储备

四、工业及其区位分析

1、区域工业发展条件分析思路

某地发展工业的条件,一般从以下几方面来加以分析:

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农业基础;交通条件;市场条件;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历史条件;政策条件等方面。

注:①在分析某地工业发展条件时,不需要把每个方面都分析到,要抓住当地特色,前面提供的只是分析角度; ②分析时应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大的方面去分析。

2、四大工业基地 Ⅰ.辽中南重工业基地 区位分析:

(1)地理位置:地理位置优越。濒临渤海、黄海;靠近俄罗斯、朝鲜、韩国;(2)自然因素:①气候温和,地形平坦;②土壤肥沃;③以辽河为水源。(3)社会经济因素:①煤铁资源丰富; ②水陆交通便利; ③劳动力丰富; ④农业资源支持; ⑤国家政策支持;

⑥国防安全,土地租金不高

Ⅱ.京津唐工业基地(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区位:

(1)地理位置:位于温带季风区,濒临渤海,区内有全国的政治中心和重要的经济中心,地理位置重要。

(2)自然因素:温带季风区,气候温和,地形平坦。

(3)社会经济因素:①资源丰富(华北油田、开滦煤田、长芦盐场、棉花等); ②交通便利(海运、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管道类型齐全); ③科技发达;⑥劳动力丰富; ④市场广阔;

⑤能源充足(靠近山西能源基地)。

不足:①水源、②能源不足;③污染严重 发展方向:资源型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Ⅲ.沪宁杭工业基地(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最高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区位:

(1)地理位置: 濒临长江、东海,地理位置优越。

(2)自然因素: ①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 ②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

③土壤肥沃;④河网密布,水源充足;(2)社会经济因素:①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 ②科技力量强;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劳动力丰富,素质高; ⑤市场广阔;

⑥经济腹地宽广; ⑦工业联系好; ⑧政策扶持; ⑧浦东开发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⑨丰富的农副产品等。不足:①能源、资源缺乏; ②人多地少,土地紧张; ③污染严重。

Ⅳ.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基地(轻工业为主)区位分析:

(1)地理位置:位于亚热带地区,濒临南海,靠近港澳台和东南亚地区。

(2)自然因素: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3)社会经济因素:①海陆交通便利; ②劳动力丰富;

③靠近港澳地区便于引进外资和技术管理; ④地处侨乡,借助华侨和华人引进外资和技术;⑤市场经济发达,⑥国家政策的支持

不足:①能源、②矿产资源不足

3、三大工业地带 ⑴东部沿海工业地带

范围:5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14个沿海开放城市、四个工业基地 优势条件:①有众多优良港口和通达国内外许多地区和国家的海运航线; ②便于引进外资、发展外向型企业,开展对外贸易; ③经济发达、技术雄厚、基础好。

发展: 大秦铁路、神黄铁路;秦皇岛港煤炭输出港; 秦山、大亚湾、田湾、岭澳核电站; 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工程 ⑵长江沿岸工业地带

范围:以沪宁杭为中心工业区; 以武汉为中心钢铁、轻纺工业; 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电力、金等工业发展; 以攀枝花为中心钢铁工业;

以西昌为中心的火箭发射基地; 湘赣地区多种有色金属工业等。

优势条件:①工农业发达;②人口众多;③矿产、水利资源丰富;④水运得天独厚;⑤经济腹地广阔

⑶陇海-兰新铁路工业地带范围:连云港、徐州、郑州、洛阳、西安、兰州、新疆乌鲁木齐 优势条件:①能源丰富、②资源丰富;③第二条欧亚大陆桥

4、传统工业区典型地区:

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区、意大利西北部、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等

区位分析: ①丰富的煤炭资源; 衰落 ①生产结构单一; 整治措施:①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鲁尔区)②离铁矿较近; ②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②调整工业布局;

③充沛的水源; ③世界性钢铁过剩 ③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④便利的水陆交通; 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④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⑤广阔的市场。⑤环境污染 ⑤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5、新兴工业区典型地区: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德国南部、美国“硅谷”等 a.轻工业 意大利新兴工业基地和我国乡镇企业(浙江温州)区位分析:①大批廉价劳动力;

②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张价; ③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 ④意大利经济高度开放; ⑤政府的大力支持。

特点:以中小企业为主;轻工业为主;生产过程分散;资本集中程度低;分散在小城镇或农村。相同点:(同上)不同点:(我国)企业之间相互竞争;没有形成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

调整措施;①重视专业分工和团结合作;

②形成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 ③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实施产业升级,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④及时把握国际市场产品的需求信息,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⑤形成规模生产;树立品牌意识; ⑥加大培训,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

⑦与国外大企业进行合作,提升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b.高技术工业地区“硅谷”

典型地区:美国硅谷、德国墨尼黑、日本的九州岛、英国的苏格兰中部地区、印度的班加罗尔。

区位分析:①地理位置优越; ②气候宜人;

③科技发达(有高等院校); ④便捷的交通;

⑤军事定货(美国硅谷特有)。

特点:科技人才比例高;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研究开发费用比例高;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发展变化原因:利用这些地区劳动力、土地、住房都便宜的优势条件。

6、城市工业布局 区位因素:

①主导风向-盛行风的下风地带、与季风区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最大风频的下风向(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城市热力环流之外;

②水源-产生污水工业布局在河流的下游或靠近水源; ②距离城市的远近-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布局远离城区; ③地形-山谷、盆地地形易形成逆温,废气不宜扩散,不能布局冶金、化工等工业; ④设置防护带-工业区与居民区之间设置防护带减少对居民区的直接污染,美化环境; ⑤土地租金-布局在城市的外围,土地租金低; ⑥交通-沿交通线分布;

⑦资源-城市外围尽可能靠近资源分布区(例如:钢铁靠近铁矿、发电厂靠近煤炭基地); ⑧环境-高科技工业布局在环境优美的地区; ⑨工业联系-投入-产出联系等。

7、工业集聚和分散

集聚有利意义:①充分利用基础设施; ②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 ③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

④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不利意义:①工业集聚导致企业之间争地、争水、争公共设施; ②加剧地区的环境污染。

分散区位因素: ①产品“轻、薄、短、小”,便于航空运输; ②接近市场;

③接近劳动力丰富地区;

④接近原料地;接近土地租金较低的地区;减少环境污染。

(美国工业向西部和南部迁移原因:西部和南部新兴工业发展快,就业机会多;环境优美,污染少。)

8、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五个工业区)区位条件:

有利:①岛国,多优良港口; ②工业基础好;气候温和 ③科技发达 ④美国的扶持

五、城市及其区位分析

(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河流。社会经济因素:自然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科技、旅游等)

1、分析我国武汉市的城市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①位于江汉平原,地形平坦,有利于对外联系(地形); ②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气候);

③地处长江、汉江汇合处,河流径流丰富,为城市工农业生产与生活提供充足水源,而且交通便利(河流)。

社会经济因素:①附近铁矿、棉花资源; ②水陆交通便利; ③科技发达;

④劳动力丰富,素质高;

⑤湖北省省会城市,华中地区最大的经济、文化中心。(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汽车、棉纺织等)。

2、第一批城市诞生的地区:世界上一些大河冲积平原,如:黄河-长江中下游平原;印度河谷地、尼罗河谷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等。原因分析:由于肥沃的土壤和便利的灌溉条件,使农业发达;便利的水运。

3、上海市的发展

优越的区位因素:①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等 ②便捷的交通; ③广阔的经济腹地; ④高素质的劳动力; ⑤充足的农副产品供应等 ⑥工业基础好 ⑦科技发达

4、城市化的特点:发达国家①起步早②城市化水平高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展中国家①起步晚②城市化水平低③城市发展不合理

5、城市化问题:

以上海市为例 产生:城市人口膨胀;用地规模扩大。问题表现:①绿地面积小,环境质量差; ②交通拥挤,③住房紧张,居住条件差; ④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⑤环境污染。

浦东新区:作用—解决上海市城市化问题;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有利条件 ①位置—接近上海繁华市区;面积—相当于建城的2倍 ②地形—平坦、开发空间大; ③水源—河网密集,水源充足; ④产业—农业为主,开发成本低

6、逆城市化问题:

原因:① 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 ② 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7、城市中工业区区位特点及原因:

① 不断向市区外缘迁移。② 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原因:为了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原因:工业生产活动的大量运输需求。8.城市化对地球地理环境的影响(生物圈(多样性减少)岩石圈(土壤)大气圈 水圈)大气污染

水污染,过度开采地下水 固体废弃物污染 噪音污染

六 工程建设区位因素

(一)铁路建设

区位自然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战略因素;科技因素等 典型铁路:京九铁路;南昆铁路;青藏铁路;泛亚铁路等。西南交通运输

资源优势:①丰富的矿产资源、丰富的能源资源—有色金属矿、四川天然气储量全国首位、水能70%、贵州南方第一煤炭大省、广西北部湾油气;②丰富的旅游资源—喀斯特地貌、少数民族风情;③漫长国境线,发展边境贸易;④丰富的农林资源—四川盆地“天府之国”、云南“动植物王国”等

大西南交通建设障碍:①地势起伏大(三级),跨山跃河;②喀斯特地区,地表崎岖不平;③地壳活动强烈,多地震;④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区

交通建设的重要性:西南地区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地处内陆边疆,少数民族分布集中,发展交通意义重大。

①出海公路:成都—贵阳—南宁—北海(过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两广丘陵)②泛亚铁路:昆明—新加坡 ③南昆铁路:南宁—昆明

a、连接西南内陆与南部沿海,实现优势互补,带动经济发展。b、利于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c、加快西南地区的对外开放,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d、促进当地第三产业(商业、旅游业)的发展起到对人、财、物、信息、资金的吸引和集聚作用

(二)、公路建设

1、我国高速公路发展快的原因:

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我国各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公路运输的需求增加;

国民经济的发展,地方财政的宽裕,高速公路以较快的速度发展,高速通畅的道路为公路运输带来活力

2、布局原则:

国道:以直达运输为主,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尽量缩短线路长度节约运营时间。省道: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和居民生活需要。

3、公路大桥的区位因素:

典型地区:长江大桥;杭州湾大桥;渤海湾大桥等。

区位因素:合理布局公路网;减轻铁路运输压力;加强一体化; 缓解过江(海)的运输压力;

有利于两地人员、经济、贸易物资的交流;

有利于缩短两地交通路线的长度,节约运输时间; 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优化投资环境 有利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三)港口的建设(上海、纽约等)

荷兰的鹿特丹的区位因素: 地理位置:位置适中,位于欧洲西部的中部。自然区位: ①位于莱茵河口,河海联运便利; ②港阔水深,不淤不冻; ③地形平坦,有利于建港口。社会经济因素:①经济腹地广阔; ②位于第二条欧亚大陆桥的终点,连接中欧、中亚、东亚等地; ③以鹿特丹为依托。

注意 如果是上海港的区位因素还需要说明不利因素: 三角洲地形坡度缓,水流慢,泥沙容易淤积,影响通航。(目前泥沙淤积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四)机场

区位因素:①地形有适当的坡度,以保证排水。②地面平坦开阔,以利于跑道建设及飞机起降。③良好的地质条件,以保证地基稳定。

④与城市有一定的距离,并有快速交通干道相连接。

⑤跑道沿盛行风的方向修建,以利于飞机逆风起飞和降落。⑥云、雾和暴雨出现频率较少的地区等。⑦、经济发达,人流物流量大。

(五)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选择

自然因素 ①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②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大的低纬或地势地区: ④平坦开阔;

(六)水库坝址的区位选择

主要考虑以下: 1.选在河流较窄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即峡谷处(因为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

(3个方面)2.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诱发水库地震;

3.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

4.选在相对海拔高的地方,方便引水

(七)城市交通

1、特点:点、线、面紧密结合;

行人和车辆流动方向和数量经常变化;

行人与车辆,车辆与车辆交叉形成典型的混合交通; 交通设施和管理设施多。

2、布局原则:①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 ②节约用地;

③合理利用地形和水文条件; ④保护环境等

3、城市道路网:环形放射式;方格-环形-放射式。

4、城市交通问题:

交通线路拥堵(解决途径:合理规划城市道路)交通环境污染(解决办法:减少汽车尾气; 绿化美化交通道路; 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八)三峡工程 ⒈ 意义:

①防洪(提高荆江河段防洪标准; 缓解洪水对武汉市的威胁; 减轻洞庭湖淤积; 大幅度减少分蓄洪造成的损失)②发电(缓解华中、华东地区能源紧张状况; 变输煤为输电,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 水电代替火电,环境效益十分显著); ③航运; 水和灌溉

南水北调、水产养殖、旅游。

⒉ 生态效益:有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中下游,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库区。(利:①有效减轻洪水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改善中下游平原湖区人民的生存环境;②有利于中下游地区血吸虫病的防治;③减轻洞庭湖的萎缩和泥沙淤积;④增加中下游枯水期流量,改善枯水期水质;⑤减轻环境污染及酸雨的危害 害:①水库蓄水淹没土地、耕地和部分文物古迹;②移民、城市迁建可能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③水库蓄水可能诱发地震,使库区滑坡的可能性增强;④库区、库尾泥沙淤积加重;⑤三峡地区的自然景观受到一定的影响;⑥对水中生物中的珍稀物种的生存环境产生一定影响;⑦水库蓄水可能加剧蚊虫孽生,影响人群健康)

⒊社会经济效益:①有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②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 ③有利于扩大就业;

④有利于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⑤有利于提高长江上游的通航能力;

⑥有利于该地区脱贫致富,促进经济发展; ⑦有利于西部大开发的实施。

(九)南水北调工程

调水路线 东线 中线 西线 可调水量: 大、较大、较小 源地水质:较差、较好、最好

东线:从长江下游扬州江都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为输水主干线和分干线逐级提水北进,通过隧道穿过黄河后可以自流到华北。

中线:近期规划从长江中游丹江口(汉江)水库引水,沿豫西山地和太行山东麓到达华北,以解决北京、天津、石家庄等沿线20多座大中城市的缺水问题,并兼顾沿线生态环境和农业用水。

西线:从长江上游大渡河、雅砻江、通天河上筑坝建水库,提高水位,采用隧道穿过巴颜喀拉山,向黄河上游补水。

(十)西电东送

南线:将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广西、云南、贵州三省交界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及云南贵州的火电开发调往广东。

中线:将三峡、金沙江干流水电送往华北地区和东部沿海工业发达地区。北线:黄河上游水电和山西、内蒙坑口火电送往京津唐和华北地区。

意义:1.西部 ①可以将西部地区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②推动西部电力工业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③优化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 ④增加就业机会; ⑤有利于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七、能源问题

1、我国能源利用的现状:以煤炭为主,利用石油、天然气,积极发展水电,稳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发展太阳能、风能、沼气、地热能、海洋能等。

2、我国能源消费利用变化特点:煤炭比例下降,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比例上升。

3、煤炭资源的优点:开采成本低、运输方便、价格便宜。

4、我国主要的核电站:广东-大亚湾;岭澳;浙江-秦山;江苏-田湾等。建设原因:①规能源分布少;②口集中,工农业发达,能源需求大。

7、中哈输油管道的建设是两国双赢的结果原因: 哈萨克斯坦①以将石油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②进哈萨克斯坦沿线的基础设施的建设; ③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对中国而言①以减少中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 ②加石油进口的多元化;

③国将获得一个长期稳定的陆路石油来源; ④道处于亚洲内陆,输油线路安全; ⑤近可以节省运输费用。

8、某些年份我国西南部能源输出省却出现能源紧张原因:

①水减少,河流径流量变小,水力发电受到限制; ②经济发展快,能源需求增加。

9、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对东、西部地区影响: ①利于改善能源生产、消费结构和能源地域分布; ②利于缓解东部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的矛盾; ③利于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环境;

④利于改善经济结构,刺激相关产业的发展; ⑤动基础设施的建设,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⑥解农村生态压力。

问题及其影响:①道途径地区地貌类型复杂、植被稀少、生态脆弱 ②程建设可能会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工程难度大,要注意环境保护。

八、人口问题

1、发展中国家人口 ①衣食供应不足 迅速增长问题 ②就业问题严重 ③人民生活贫困化; ④阻碍人力资源形成; ⑤产生持久的环境压力。

2、发达国家人口 老龄化问题:

3、我国人口流动的影响:

(1)有利影响:①人口流动给城市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为城市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②促进了城市商业的发展,增加城市的收入;

③改变城市的经济结构,为城市经济结构体制改革深化发展作出贡献; ④促进城市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城市周围地区的农、牧、渔、副业的发展; ⑤促进城市与农村的思想、文化交流查条件,推动城市文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2)不利影响:①大量流动人口的涌入,增加城市的住房、交通等压力; ②加剧城市的环境污染;

③给城市的社会治安管理带来问题; ④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4、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原因: ①城乡收入差距大;

②国家政策允许人口流动;

③我国人口众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多。

5、人口迁移对迁出入地影响:

对迁入地影响 ①获取足够的劳动力; ②有利于当地资源的开发; ③给城市环境造成影响。

对迁出地影响:①加强与外界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 ②有利于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

③有利于增加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上海成为原因:经济发达,收入高,就业机会多)

九、旅游(选修)

1、旅游的作用:①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外汇,回笼货币、稳定市场)②提高收入水平③扩大就业

④产业结构的升级

⑤带动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发展

2、旅游资源的特性:多样性、非凡性、可创造性、长存性。

旅游资源的价值: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3、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①旅游价值(资源质量、集群状况、地域组合状况); ②市场距离(旅游地与经济发达地区的距离,越近越好); ③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

④地区接待能力;基础设施建设 ⑤环境承载量。

4、旅游活动出现的问题: ①环境污染;

②对动植物资源破坏; ③对背景环境的破坏; ④对文物古迹破坏;

⑤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等。

十:等值线

1、等温线

(1)水平分布规律:

①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原因:太阳高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太阳辐射逐渐递减 ②由城市中心向郊区递减(“热岛效应”)

原因:城市由于人口集中,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释放大量热量

③我国等温线:夏季稀—直射北半球,北方昼长,多晴天,南方多阴雨.太阳辐射相差较小.冬季密—直射南半球,北方昼短,太阳高度小且靠近冬季风的源地, 南方受影响较小且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差异较大.(2)垂直分布规律:

①由山麓到山顶递减。原因:海拔高度越高,获取地面的热量越少;

②在1000M深度以上,水温随深度递减,1000M深度以下,水温变化不大。原因:表层海水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明显,深层海水影响小。(3)等温线走向与纬线、海岸方向和地形的关系:

A、若等温线与纬线平行,东西延伸,这是由于太阳辐射能量因纬度不同,从两极向高纬递减的结果。

B、若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因为海洋对气温起着调节作用。C、若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这是受地形的影响。

2、等温差线

(1)纬度变化:由低纬度向中、高纬度递增。

原因是低纬度太阳辐射季节变化小,中纬度变化大;低纬度昼夜长短季节变化小;中、高纬度昼夜长短季节变化大。

(2)经度变化:由沿海向内陆递增。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3、等降水量线

(1)我国由南向北递减。

原因是越向北雨季越短,降水量越少。(等降水量线东西分布)(2)我国由东向西递减。

原因是离海洋越远,水汽越难以到达。(等降水量线南北分布)(3)城市由中心向四周递减。

原因是城市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城市中心区尘埃多,凝结核多,降水多(“雨岛效应”)。

4、等盐度线

影响的因素:①蒸发降水 ②河流 ③洋流 ④结冰 从南北半球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双峰图)

原因是副热带海区气温高,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低纬度和高纬度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北半球60°N地区比南半球60°S地区的盐度低

原因: 北半球鱼和交流注入 南半球没有

5、等地租线

由城市中心和交通干线向四周递减。

原因是由于地租受通达度和距离市中心距离远近不同的影响。

6、等压线

(1)垂直方向等压线(面)的判读

①垂直方向上高度越高,气压值越低。

②不论高空或低空,等压面凸的地方为高压区,等压面凹的地方为低压区。③近地面的气压与高空气压高低值相反。(2)水平方向气温越高气压越低。

(3)风向的判读:在近地面大气中,风向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合力。因此,某点风向的画法为:首先,过该点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其次,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基础上,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偏转一定的角度,偏转以后的箭头方向即为风的方向。

7、等震线:

等震线是烈度相等的线并不是震级相等的线,它的特点在等震线各点的烈度相等,一般离震中越近烈度越大,离震中越远烈度越小。烈度是地震对地面以及建筑物的破坏程度。烈度除了震中距有关还与震级大小,震源深浅,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等有关。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8、雪线:雪线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类似海水盐度分布规律,即由副热带地区向两侧高低纬度递减。

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1).气候因素:①雪线的分布高度与气温成正相关,向阳坡雪线较高 ②雪线的分布高度与降水量成负相关(2).地貌因素:③坡度越陡,雪线越高 ☆盐场形成的区位条件:

1.气候:气温高、降水少、多风、日照强:有利于蒸发 2.地形:面积广阔的平坦海滩、淤泥质海岸 ☆渔场形成的区位条件:

1.地形:面积广阔的大陆架(阳光直射、光合作用强、饵料丰富)2.温带海域:气温变化大、冬季海水上泛 3.河口处: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4.洋流:(交汇流或上升流)海水上泛,带来海底营养盐类,饵料丰富 ☆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影响降水的因素:

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 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 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

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 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 ☆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

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 3.结冰期:有无、长短

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

☆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 1.长度 2.流向

3.流域面积大小 4.落差大小(水能)5.河道曲直情况

6.支流多少 7.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扇形、树枝状等

第四篇:环境治理(定稿)

内蒙古包头市坚持生态保护与环境污染防治工作两手抓

202_-12-30

包头市依据生态环境现状和特点,坚持在经济发展中保护环境,在改善环境中促进发展,突出青山、绿水、大草原的生态系统特点,一手抓生态保护与建设,一手抓环境污染防治,有效提高了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承载能力。

一是打基础,科学制定政策规划。先后编制完成了《包头市生态功能区划》、《包头市生态保护纲要》、《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内蒙古包头市阴山北麓特殊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包头市可持续发展评价与生态破坏经济损失分析研究》等研究项目。特别是在全国率先完成了《包头市环境优化经济战略》科研项目,综合评价了包头市社会、经济、人口以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提升区、重点开发区、适度发展区和生态保护区四类功能区,为科学指导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是重保护,建立自然生态系统。抢救性地建立了一批自然保护区,加大保护区环境管理力度,依据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及“三同时”制度进行监管,遏制保护区内违法开发活动。目前已经建立各级自然保护区6个,总面积为1976.86平方公里,覆盖率为7.12%。其中大青山国家级保护区1个,南海子湿地、巴音杭盖、梅力更自治区级保护区3个,春坤山和红花敖包县级保护区2个,涵盖了森林、草原与草甸、荒漠、内陆湿地和水域等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类型。

三是建工程,实施区域生态恢复。投资5亿元实施了包钢尾矿坝周边受污染地区移民搬迁工程,受益农户达727户共3249人。实施了包头西郊生态恢复一、二期示范工程,在重污染地区和干旱半干旱地区开展生态恢复工作,走出了一条受污染地区恢复植被保护环境的新路子。实施“千亩生态恢复与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工程,抓住生态恢复与产业化发展的链接点,重点开发“欧李”这种极具水土保持价值和经济效益显著的物种,积极培育新型生态农业产业链。

四是严打击,杜绝各类违法行为。开展全市矿产资源开发活动环保专项整治工作,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重点清理取缔土炼焦、土炼金、土烧结等小企业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土法生产工艺,并严防死灰复燃。今年全市共出动执法检查人员1200多人次,关停各类违规企业205家。

五是抓创建,加强农村环境整治。积极开展生态旗县、乡镇、村创建工作,目前土右旗生态旗建设规划已通过自治区评审,土右旗美岱桥村、沙图沟村、美岱召村被正式命名为自治区级生态村。深入落实“以奖促治”中央农村环境保护政策,组织申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已完成22个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目前有9个村争取到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745万元,主要用于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及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第五篇:环境治理调查报告

调查当地环境治理情况

目录

1、城市卫生情况的调查

2、树木的生长与保护调查 摘要:

环境问题已成为人们比较关注的话题,环境污染现象也越来越普遍,因此解决环境问题显得更加刻不容缓,环境污染也包括好几方面:噪声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家乡的环境持续恶化,自然环境日趋严重,这些都给家乡群众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为此,在7月12日在家长的帮助下,对家乡的环境治理进行了调查。现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及相关资料,对居住环境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就解决环境问题提出几点建议。本次社会调查的目的是

1、对新昌的生态环境展开调查

2、找出新昌环境持续恶化原因

3、在新昌民众中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4、为新昌环保部门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此次调查为实地调查。

首先,就社区周围的卫生情况进行了初步的调查。我在市区的主要街道上观察了过往行人乱丢垃圾的行为,并进行了适当记录。发现在这里大多数人都没有及时把垃圾投入到指定的垃圾箱内,人们随手乱仍垃圾的现象随处可见,虽然在主要街道上每30米就有一个垃圾桶,但还是只有少数的人能把垃圾仍进去。这边垃圾箱一般分两处,一处是装可回收垃圾的,另一处是装不可回收垃圾的,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人不能把垃圾正确的投入到垃圾桶中。因此,实践调查显示,能真正爱护环境又能了解物品回收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因为这样,就容易导致家乡主要街道的环境状况及差,极大影响了乡容乡貌。而在一些社区相对小的街道上,由于清洁设备的不完善,那里的环境状况更令人担忧。在绿化带上,随处可见有小包装袋人在上面,都是很多居民走路时丢弃的,更有甚者是从居民楼中直接扔出来。有的居民把自家的垃圾装入一个大的塑料袋中放到楼道下,等社区清洁工来处理。到处都是人们抛弃的生活垃圾,甚至还有周围工厂抛弃的工业垃圾,一到夏天,事物很容易腐蚀,这样就会招引很多飞虫,而求还散发出令人难闻的恶臭,过往的行人无不掩住口鼻路过这里,不仅对居民的身体有害,而且还影响到了一个小区的整体形象.我认为以上情况的出现不能不说是政府措施的缺欠,当然也与公民的环保意识淡薄有着莫大的关系。然而,公民的环保意识的提升还依赖于政府。因此我们还认为保护环境的另一个关键是政府在全民中的整体教育,加强居民环保意识,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提高居民的环保素质,树立环保的风气,关键是要提高全民素质,对全体居民加强环保教育,大力宣传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和法治观念,使保护环境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从而真正的对环境改善起到推动作用。真希望我们看到的这些现象能够得到政府的足够重视,保护好我们的环境,建设一个美好的家园做出贡献。

环境保护,不仅仅包括城市的卫生情况和江河的治理,而且树木的种植和保护对当地的环境治理也十分重要。在7月15日,我们来到了几个农村进行调查,发现这里的树木生长情况各不相同。大部分的山区树木茂密,长势良好,但也有少数的山区中可以看见树木被滥砍滥伐,显得十分突兀。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和谐,还极有可能造成当地的水土流失。在调查还发现了一个影响当地环境的因素,就是大面积种植速生林,我们调查得知种速生林时先把一大片山林烧光,然后种上速生树种,还在种树时加上肥料之类的,特别是在某些河流源头种植,使河流流量减少,而且种树用的肥料还影响了水质。我们希望政府部门在选择种植速生林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对环境影响的问题,切勿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通过实践调查我们发现居民的环保意识相对淡薄,对环保不是特别的关心,但是他们中大部分认为自己周围的环境状况很差,都强烈希望政府切实重视环境保护,给居民良好的环境。他们对我们实践活动纷纷表示支持,希望我们有更大的环保行动。

总结

经过几天的辛苦终于完成了此次的实践活动,此次的社会实践让我们意识到:环境保护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事业,政府、企业、媒介、公民缺一不可。我们知道只有家乡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环保,才能切实改善环境。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我受益匪浅,不仅让我发现了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人人都有保护环境的责任,并且也认识到社会环境的改变,个人的力量也是不可缺少的。所以,我们不仅要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努力学好课本的知识,还要处处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做到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一点点积累,从而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

盛天伦

环境治理稿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