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9号文库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编辑:寂静之音 识别码:18-957730 9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3-22 18:10:18 来源:网络

第一篇: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罗 文

近期,我们深入到全南县龙下乡等地的农村,通过召开党员座谈会、村民座谈会、乡镇机关干部座谈会和走访农户等形式,就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如下:

一、有些村级班子尤其是村党支部书记能力较弱

1、号召力不大。在座谈会中,有些群众认为村干部无多大作用,可有可无,号召不了群众。分析其原因,一是村干部待遇低。有的乡镇村干部每月只领到二百多元的工资,待遇太低,容易被村民瞧不起,很多人都不愿当村干部,要选一个好的村干部就更难了。二是少数班子成员不团结。班子成员之间不相互补台,而是相互拆台,各唱各的调,互不买账。三是有的村干部私心重。表现为没有为民办实事的思想,总想从公家中捞一把,影响了党在基层的形象。目前,龙下乡现在就还有2个村的支部书记没确定,还有一个村的支部书记正在接受纪检部门的经济审查。

2、为民办事的能力不强。在农村,水利、道路是群众最关心的事。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几乎每个村的群众都说到水、路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又常年得不到较彻底的解决。如龙下乡上湖村群众说,村里总是没钱修陂圳,经常种已下,水没来,常年如此,许多群众对干部失去了信心。

3、“领头人”的威信不高。作为村级班子的“领头人”——村支部书记的能力不强、没有威信,是造成班子战斗力、号召力不强的关键所在。绝大多数党员、群众认为,一个村班子的好坏与支部书记的能力强弱有很大关系。在龙下乡,家庭年纯收入达到4万元以上的村党支部书记屈指可数,而且子女出外打工的收入占了80%以上。年富力强,有本领、能力强的人绝大多数已外出,对村级班子的建设造成了很大影响,这也是班子威信不高、战斗力不强的根本原因所在。

二、相当部分农村党员的先进性呈弱化趋势

调研中很多群众反映,现在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有的甚至不如一般老百姓,有的党员甚至不参加如修路、修陂圳等公益活动。分析其原因,一是农村党员老龄化严重。以龙下乡为例,现有农村党员203名,平均年龄达53.3岁,其中55岁以上的85人,占42 %;54-36岁的82人,占40%;35岁以下的36人,仅占18%。二是中青年党员外出的多。据调查,龙下乡54岁以下的党员中,近70%都外出打工、经商了。三是农村党员“两缺”(缺技术、缺经营本领)现象普遍。龙下乡的种养大户、经销大户中,党员不到10人,许多农村党员家庭年收入低于村平均水平。

三、村集体经济普遍很薄弱

原来我县山林竹木资源丰富,大部分村集体每年都有几万元甚至更多的经济收入,但目前,山林竹木资源已被利用,尤其是国家取消农特税以后,村集体经济收入明显减少,现在每个村实际收入平均不足1万元。极其薄弱的村级经济,连解决村两委班子运转都困难重重,想要为群众办实事就更难了。其实,许多村委班子也在谋划为村民多办实事、办好事、办大事,可就是没钱,就连修陂圳也难于彻底修好。薄弱的村集体经济也影响了干部的积极性。“没钱当村干部很难”,不仅村干部这样认为,就是一般党员和群众也这样认为。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必须结合正在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培两带”和“农民知识化工程”等活动,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农村全面实施农村党支部书记“能人化”、农村党员“技能化”、农村产业发展“协会化”三大工程(以下简称“三化”工程),积极提倡“能人经济”、“协会经济”以顺应农村发展的要求和趋势。

一、强班子,书记“能人化”

无论是干部,普通党员,还是一般群众,都认为村级班子强不强、能否发展经济、能否多为群众着想办实事,关键在于有没有一个有能力的村支部书记,这

也是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就全县而言,能称得上“能人”的村支部书记估计不会超过10人。因此,利用2、3年的时间,积极推行以农村支部书记为代表的村级能人班子建设,才能打造好“火车头”,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发展进程。

书记“能人化”的具体要求体现在:一是带头致富能力强。熟练掌握1-2门种养实用技术,懂管理善经营,捕促市场信息能力强,拥有1-2个种植或经营项目(基地),家庭年纯收入达到4万元以上。二是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能联系群众30名以上,确定村级经济发展主导产业1-2项或带出一支创业队伍;有适合本村实际的经济发展组织模式,在技术、信息、销售等方面为村级经济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或有组织地输送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千方百计抓好以水利、道路等为主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建设班子的能力强。班子团结一致,战斗力强,能积极完成上级各项任务,努力解决群众关心和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办事公道正派,群众拥护;不断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班子自身建设好,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四是抓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能力强。村支书要带领村级班子一班人,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结合本村实际,在带领农民致富的同时,认真研究选准本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子,在管好现有项目的基础上,想方设法增加新项目,如可选择林业、矿产、水等资源开发型,或引进本地能人或外地客商办厂等,争取每个村有一个较固定的企业或实体,力争村集体经济纯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五是抓基层党建工作的能力强。熟悉基层党务工作,尤其是规范化发展党员工作;善于在农村党员中开展“双富十带头”、设岗定责、“三培两带”活动,积极发展农村青年能人加入党组织,不断改善农村队伍结构,增强活力;能充分发挥民情110和党员帮扶基金会的作用,使其健康运行并不断发展壮大。

实现书记“能人化”的两个途径:一是通过“三个培养”,把党员中的能人培养成村组员后备干部,从中重点培养支部书记接班人。二是对思想素质好的培

养对象,重点进行技术、技能和经营管理、市场经济知识方面的培训和引导,使其不断增强发展经济的本领。

二、注活力,党员“技能化”

农村党员先进性弱、活力不强,没威信,主要是因为缺少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条件,在农村突出表现在没技能、不懂经营。自己的生活水平都比一般群众低,怎能有威信?怎能发挥先进性?在座谈中,很多党员都谈到了这个问题。因此,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首先必须全面实现党员“技能化”。只有通过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农民知识化工程才能得到全面实施;只有提高农村党员的双带致富能力,才能更好发挥其先进性,增强农村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在发展党员过程中,必须把“技能化”当作除思想政治条件外的首要条件,从源头上实现党员的先进性。在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中,要积极组织、鼓励、支持、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带头参加县、乡、村兴办的农民知识化工程培训和农函大的学习;带头选择1-2项适合自身实际的产业或就业项目进行针对性强的培训学习,并能在1-2年内取得劳动人事部门颁发的培训合格证或资格证;带头创办致富基地或选择就业或经营项目1-2个(项),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做学以致用的模范,从而切实增强双带致富的能力和本领,激发广大农村党员的先进性,加快农村奔小康的步伐。

三、兴经济,产业“协会化”

分散的家庭经营模式如何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协会是一个有效的载体,它能实现农村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特色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要积极引导、组织,争取在一、二年内每个村都组建1个以上的产业协会。可按照入会自愿、引导发展、信息技术等资源共享、统一生产经营的原则,结合本地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进行组建。在组建时可按产业(行业)跨行政村组建,也可按行政地缘属性组建。协会要在村党支部的引导下,逐步向市场化的经济实体发展,形成具有法律地位,能把生产经营各

个环节统一起来,引领农村经济发展的中介组织,成为农民生产、经营、信贷、保险等的“绿色通道”。城厢镇黄埠村的蔬菜协会虽然还不够规范、完善,但其发挥的作用是有目共睹。龙下乡目前基本上形成了蚕桑、果业、竹木几大主导产业,要使之走规模化、集约化的产业发展之路,组建协会,不失为一条好的途径。

作者系中共全南县委政策研究室 罗文

第二篇:农村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农村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组织基础。近年来,我区根据农村发展新形势的要求,立足实际,大胆创新,在推进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作上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进一步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但通过我的调研发现,在加强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和具体实践中,最近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必须提高认识,加以改进,才能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更加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一、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通过我在……镇38个村的走访调研,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主要存在以下两点问题:一是部分群众在处理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的关系问题上存在一些错误认识,如认为党支部、村委会应各管各的事,互不干涉等,严重影响了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落实以及正常的村务管理。二是基层组织建设中尚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个别农村党支部书记缺乏驾驭全局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少数党员、干部管理不规范,某些党员党性观念、宗旨观念淡薄,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等。

这些问题虽然出现在少数村,但是影响极坏。如不及时解决,势必接影响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影响基层政权的巩

固,影响村级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和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强化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从规范村级各项制度入手,建立一套全面的、规范的村级工作运行体制,将村级组织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把党支部、村委会行使职能的途径统一到一个系统的程序上来,充分体现和扎实推进在党的领导下的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二、推行农村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应采取的对策 实行规范化管理,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突出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增强农村党支部的执政能力,更好地促进村级民主政治建设,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按照上述原则,建议采取以下对策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规范化建设:

(一)规范党员教育机制。农村基层党组织规范化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需要农村党员干部在思想观念、政治理论等各方面的不断加强。因此,必须把抓好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要充分利用市、区两级党校,定期安排农村党员干部参加教育培训,并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这一有效载体,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把经常性学习与集中培训结合起来,把政治理论教育与实际工作技能培训结合起来,每年适当集中一段时间,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以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对他们进行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知识和先进适用技术培训。通过教育培训,帮助农村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工作水平,增

强带领群众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掌握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和方法,真正达到“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的实惠”的目的。

(二)规范两套班子运行机制。村党支部是村级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实行村民自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最广泛的实践,对村党支部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实践证明,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一定要把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有机地统一起来。一要加强教育,提高认识。继续抓好《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学习贯彻,加强对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成员的教育,引导和帮助村委会成员牢固树立党的观念,自觉接受村党支部的领导。党支部和村委会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同心协力把村里的事情办好,为村民服务好。二要规范章程,建立机制。大量情况表明,村党支部、村委会之间出现不协调,绝大多数都出在村级重大事务的决策与管理上由谁说了算,按什么程序办的问题上。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依照有关法律和条例,明确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职责,规范村级重大事务决策和管理程序,建立健全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要建立和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规范村务公开特别是财务公开制度,加强民主监督,保障村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三要积极引导,配好班子。在村党支部的选举上,目前普遍采取“两推一选”的办法,先由党员、群众分别推荐,再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这种办法有利于选举产生党员和群众都拥护的村党支部领导班子,也有利于处理好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经继续坚持并大力推广。对村委会的选举,也要加强领导,既保障农民群众充分行使民主权利,又引导他们正确行使民主权利。提倡村党支部书记通过选举担任村委会主任,实行村党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一人兼;鼓励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成员按照规定的选举程序交叉任职。实践证明,这样做有利于协调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减少矛盾。

(三)规范党员管理机制。农村党员是农村党支部的“细胞”,围绕激发农村党员队伍活力,工作中应重点抓好两方面工作:首先,要敞开入口,严格按照“两推一公示”的要求,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实行“双推”。对推荐出来的优秀中青年,经村党支部研究,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后,再在全村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并指定正式党员作为培养联系人,落实帮教责任,负责考察写实;对入党积分子经过培养后,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重新进行评议,按照评议结果实行优胜劣汰。评议结果为优秀、确已具备入党条件的,召开党员大会,研究发展其入党,同时民主推荐补充新的入党积极分子。这样一来,可以较好地解决个别村优秀青年入党难、突击发展党员的问题,消除党员发展的“盲区”。其次,要放手培养后备干部,把后备干部培养工作作为一项制度。每个村必须选拔2位后备干部,区、镇党委定期组织他们参加培训学习,提高村级后备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工作

能力。工作中要交任务、压担子,使他们在工作中得到锻炼,促其早日成为开展农村工作的骨干力量。

(四)规范目标考核机制。要坚持“重激励,硬约束,严考核”不动摇,以考核促工作,用实绩来衡量干部的工作,成为抓工作落实的“助推器”。积极推行村级工作目标管理办法,对各项经济工作目标进行具体细化、量化,层层落实责任制,人人身上有指标。要加大督查工作力度,坚持平时检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单项督查与综合督查相结合,季度督查与年终考评相结合,严格考核,兑现奖惩,形成以目标管理为核心的工作运行机制。要坚持“晨碰头、周例会、月调度、季考评”制度。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调度会,坚持平日工作周调度,重点工作日调度,难点工作随时调度,切实解决好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进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每月达进度或超额完成任务。同时,改革工资发放机制。坚持“多干多奖、少干少奖、不干不奖”的原则,在核发农村党支部书记工资时,加大考核力度,主要根据考核结果批支部书记工资,增强农村支部书记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第三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许昌市大学生村干部调研报告

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只乐乡是一个拥有5.3万人口的农业大乡,下辖39个行政村,现有1526名党员,其中农民党员1237名。近几年来,乡党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狠抓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以党建促经济,使全乡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进一步加强,使广大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得到很大提高,为全乡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有力地促进了全乡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但是,随着农村改革和发展向深层次的推进和新旧体制的转换,长期形成的一些矛盾近几年逐渐暴露出来,影响和制约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

一、部分基层班子组织不健全,班子内部不协调,班子战斗力、凝聚力较差。

少数地方对培养村级后备干部措施不力、效果不佳,直接影响到村级班子建设。突出反映在一些贫困村,农民大量外出打工,特别是一些文化高、能力强、有经济头脑的年青人纷纷外出,村干部没有合适人选,干部队伍青黄不接,造成了这些地方班子结构不合理。据对我乡部分行政村调查,有的地方村干部平均年龄达到56岁以上,其中50岁以上的达到65.3%以上,个别地方的村支部书记已达70多岁,仍无合适人选接班。到今年11月底止,由于种种原因,在这次两委班子选举中,少数村未选出村支书或村主任。这些地方由于无人管事,村里工作比较被动。少数村班子内部不协调。少数干部政治素质较差,在班子内部闹派性,搞对立,互相拆台,领导班子形不成核心。

二、部分农村基层干部素质不高,不能有效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发挥应有的服务功能。

第一,思想政治素质不高。一方面表现在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缺乏开拓精神。面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对党的基本路线贯彻不力,对广大党员教育、培训不力,对发展经济引导、服务不力,工作放不开手脚,迈不开步子,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今年初进行的两委换届选举中,全乡有11名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因为缺乏进取精神,政绩平平而落选。另一方面表现在畏难情绪严重,工作主动性差,不安心农村基层工作。面对当前农村工作出现的矛盾和困难,有的基层干部认为“回天无术”,思想上产生动摇;有的犹豫观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牢骚满腹,怨天尤人,动不动就向党委、政府施压。

第二,工作能力较弱。我乡共有村干部225人,35岁以下的 71 人,占31%,36—50岁的 135 人,占57%,50岁以上的 19 人,占12%;初中文化的101人,占46%,高中和中专文化的 89人,占39%,大专文化35人,占15%。这种年龄和文化结构与以前相比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村干部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与当前农村新形势对基层干部的要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表现之一是工作方法落后,工作抓不住重点。部分基层干部习惯于靠行

政推动来开展工作,知识老化,经验老化,管理老化。在调查中,发现有的基层干部连产业化、高效农业、科技含量、集约经营这些现代知识的基本术语都不懂,在生产指导上,习惯当“传声筒”,“照葫芦画瓢”;表现之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弱。有的基层干部无一技之长,发展经济的技术和能力还不如一般群众,根本就谈不上带领群众闯市场,为群众提供服务;有的虽有能力,但缺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思想,只顾自己,不管他人,对群众的困难不闻不问。在调查中,为数不少的村支部书记认为自己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等工作,而没有把带领群众致富放在首要位臵;表现之三是自身致富能力弱。部分村干部由于科技文化素质偏低,虽有致富愿望却总是富不起来。

第三,工作作风不过硬。有少数干部脱离群众,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严重,有的办事不公、处事不当。特别在宅基地划分、计划生育指标安排、土地和集体工副业项目承包上,不能一碗水端平,搞优亲厚友。个别人甚至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私利。在用电用水、土地承包和子女安排上,为自己捞取好处;对群众则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吃拿卡要,失去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有的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伤害了群众感情。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需要明确责任、创新思路、落实措施,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成效。

一、要建立和完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解决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需要摆正党建工作的位臵。为此,必须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农村党建工作责任制。一是建立农村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认真研究制定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长期规划和计划,确定每年组织实施的具体目标,将任务层层分解到农村党支部,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二是建立健全农村党建工作岗位责任制。从乡党委书记到每个班子成员都要明确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岗位责任,使人人头上有任务,个个肩上有压力。

二、要健全和完善党支部村委会的各项工作制度。一是健全和完善党建工作目标管理制度。结合各村实际,合理科学地制定党支部及其成员的任期目标和目标任务,将经济建设、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目标,进行细化、量化和分解,由党委和支部、支书与成员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使党支部成员在工作中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提高党支部的战斗力。二是健全和完善村党支部、村委会工作制度。在党建工作上,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三会一课”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和干部制度、党员发展和教育制度以及流动党员管理制度。要实行“两公开一监督”,民主理政理财,使村级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尤其要充分发挥党员议事会、村民议事会两个监督小组的作用,把全体党员、干部臵身于党组织和群众监督下,督促他们廉洁奉公,取得群众信任,提高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按照“酬绩挂钩,以绩定酬”的原则实行奖惩,拉开村干部工资的档次和距离。

三、要下大力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要重点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任务,改进培训方法,在提高农村

基层干部带领群众调整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自觉性和本领,提高政策水平和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水平和能力上下功夫。当前,一是要继续抓好村级“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努力提高乡村干部的政治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学教活动结束后,要建立一套将“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二是开展多种多样的党建活动,认真抓好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实用技术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致富能力和服务本领。

四、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一是确立正确的经济发展路子。要立足乡情、村情,坚持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的原则,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实行土地流转制度,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以当地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二是要制定优惠政策,在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向贫困村实行倾斜。为他们办企业、上项目、兴修水利、开发优高农业,积极提供切实有效的扶持和援助。而且要把“输血”与构建“造血机制”相结合,教育党员干部苦干实干,自强不息,艰苦创业。

五、要围绕选好人、用好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实践证明,只有把基层班子建设好了,特别是把村支部书记选准了,农村各项工作才能有效推动。在选人用人机制上进行改革和探索,努力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工作机制。二是对村干部实行党员和群众民主评议。凡在一年一度的评议中满意率达不到50%以上的村干部,要建议他主动辞职。

鄢陵县只乐乡观台村大学生村官赵利霞202_年11月29日

第四篇:浅谈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浅谈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和

对策

摘要: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关系到农村基层人心向背的一项大工程,是关系到农村基层各项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是关系到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宏伟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前提。基层党组织能否健康、稳步成长,牵引着农村建设能否有起色。一个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一个战斗力强的基层党组织,是带领农村开拓创新、继往开来的组织保障和政治基础。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困境,对策

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处在农村工作的最前沿,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团结和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斗堡垒。党的农村基层组织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落实,关系到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党的建设,源泉在基层,活力在基层,重点也在基层。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要“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对于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保持农村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农村稳,则全局稳;农业丰,则人心定;农民富,则小康成。而这一切,从根本上说,则取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农村建设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1、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农村政治发展的“动力源”。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历届中央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也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任务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六十多次提到“民主”的字眼,这足见中央对加强人民民主建设的高度关注。近些年来,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这渐渐成为农村建设的重大政治课题。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关键在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只有一个强有力的党组织,才能够带领广大的党员和农民群众沿着正确的方向,为推进我国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深化农村政治体制改革、完善农村政治制度提供强有力的动力支持。

2、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护航船”。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建设和谐农村,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的根本途径;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农村基层党组织为

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农村有句俗话:“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农村基层党组织结合本地实际,确定了当地的发展路子,基层党组织在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兴办各种经济实体、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化解群众矛盾纠纷、优化市场投资环境、开拓拓宽投资渠道、吸引外来投资资金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农村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3、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农村社会发展的“领路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来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时代农村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关乎八亿多农民福祉的农村建设部署,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于有一支坚强有力的“领路军”,农村基层党组织正应是走在这支队伍最前头的“领路人”。农村基层党组织应该发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当新农村建设的领导者、决策者、组织者,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4、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农村科技发展的“生力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要进步、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都离不开科技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注定农村基层党组织必然应成为农村科技发展的“生力军”。基层党组织应重视科技对推动农村发展的巨大作用,深化改革,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并将其武装到农村管理、农村发展当中去,让科学技术在农村建设中发挥最大效益,成为农村发展的巨大推手。

5、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农村文化发展的“方向标”。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文化发展的“方向标”。基层党组织应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完善文化制度,重视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活跃文化氛围,创建文化场所,丰富文化活动,用先进文化武装头脑,用先进文化指导基层建设,用先进文化促进基层发展。

6、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农村其他各项事业发展的“主心骨”。农村事务错综复杂,千头万绪,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必须紧紧依靠基层党组织这个“主心骨”,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支撑农村各项建设的“脊梁”,只有“脊梁”直了、硬了,才有可能撑起繁重的枝枝叶叶;只有“脊梁”通了、顺了,才有可能为顶头的枝枝叶叶输送养分。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主要困境和问题

1、农村党员结构失衡,年龄老化现象突出。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区域间人员的流动性,农村地区中青年劳力外出寻求发展机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留守在家的以妇女、老人和小孩为主,被称之为“386061部队”,造成有些村难以找到合适的发展对象。加之农村宗族观念和

本位思想较为严重,有些村支委存在私心,对年轻党员特别是对于非本宗族者的入党要求以种种理由推托,甚至有些支部成员自我保护意识过重,生怕发展的有能力新党员对自己地位有冲击,不发展或控制发展能力型党员。造成农村基层党组织出现年龄老化、缺乏新鲜血液的现象,这给基层党组织建设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后果,导致农村基层党组织难以发挥核心作用。

2、村干文化程度偏低,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农村基层干部绝大部分文化程度偏低,缺乏现代知识,知识结构老化,跟不上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甚至出现知识脱节的现象,严重制约了农村党组织的发展。有些基层党支部成员综合素质较低,宗旨意识淡薄,办事方式单一老套生硬专断,缺乏民主意识。一些基层干部不了解领导科学知识、管理知识、法律知识,导致工作手段弱化,往往会造成“法律手段不会用,行政手段无法用,经济手段不敢用,思想教育手段不管用”的尴尬局面,不善于用引导、法制等综合方式去说服群众,造成干群关系的疏远和紧张,不利于基层工作的开展。

3、后备干部储备不足,培养意识明显不够。目前大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面临着后备人才匮乏的困境,这对于基层党组织的长期发展有十分明显的负面影响。由于基层党组织在发展党员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优秀的年轻党员更是缺乏,造成后备干部缺乏,出现干部青黄不接的现象。有些村级组织不得不启用经验丰富、威信较高的到龄退休老党员,有些党组织甚至出现“矮子里挑将军”“敬老院里挑壮丁”的境况。加上基层干部培养意识薄弱,有些干部甚至担心后备干部会对自身位置构成威胁,发展党员出现“死角”,面对现实不愿积极主动地去引导、培养和发展党员,造成基层支部后备人才奇缺,后继乏人问题突出。

4、“两委”职责分工不清,村级组织战斗力弱。农村基层一些村“两委”条块不顺,职责分工不明确,权责不清,“两委”班子扯皮推诿,互不相让,缺乏全局观念,导致村级党组织软弱涣散,形同一盘散沙,工作处于被动局面。加之部分地方家族、宗族等势力左右村干部的工作,导致“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的村干部作用发挥不好,村级组织工作效率低下,离人民群众的要求相差甚远,削弱了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使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

5、部分干部思维封闭,组织设置方式单一。农村经济发展应立足本地,面向城市,把区域优势、地理优势变成经济优势,但基层部分村民群众,甚至村干部视野狭隘,思维封闭,孤立片面的看问题,导致工作步伐缓慢。有些群众或干部又囿于当前的一点点利益而推三阻四,导致一些项目投资“流产”,错失发展良机。而绝大部分基层组织设置长期以来以依托基层单位组织建立党组织的传统

模式为主,设置方式单一,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和改革,导致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方式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影响基层工作的开展。

6、行政命令意识残留,管理服务意识缺乏。目前,仍有部分基层干部在开展工作的时候,以“下命令”“提要求”的方式行事,工作方式粗暴简单强硬而缺乏艺术和技巧,管理服务意识严重缺乏,造成干群关系紧张,民愤较大,导致党务、村务开展困难,工作推行受阻。同时又造成干部之间关系不和谐,干部之间出现裂痕,不利于农村各项工作的发展和农村的长远发展。

7、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制约基层组织建设。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三农”政策的倾斜,使广大农民走上小康路,但目前农村集体经济的薄弱程度却让人难以置信。部分行政村基本上或完全没有集体经济收入,甚至村的办公开支要向群众摊派,村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难以为继。由于集体经济薄弱,党支部缺乏经济基础和物质依托,甚至连工资也发不出来,导致干部工作热情受挫,削弱了农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集体经济的薄弱,严重制约着农村党建工作的开展和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

三、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

1、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及时补充新鲜血液。要切实加强对发展农民党员工作的领导,把解决农村党员队伍老化问题当作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切实制定出各阶段党员发展规划,逐步优化农村党员结构,弥补缺陷,努力充实农村青年党员队伍。把40岁以下的农村青年作为发展党员的重点,通过建立档案、实践锻炼、重点培养等措施,抓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从而夯实农村党员后备队伍的基础。拓宽党员发展的渠道,大胆在具备条件的专业户、科技示范户、冒尖户、致富能手、复员退伍军人、务工返乡人员、毕业回乡大学生、优秀团员等人员中发展党员,不断壮大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及时为农村基层党组织补充新鲜血液,形成新时期农村基层发展党员工作的新局面。

2、加大干部培训力度,增强实际工作能力。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大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将农村基层干部最需要、最实用的知识传授给他们,增强村干部发展经济、依法行政、化解矛盾等各种实际工作能力。可以采取聘请专家授课、远程教育培训、实地参观考察、外出调研学习、致富能手现身说法等方式,增加农村干部的市场经济理论、农村法律法规和农业实用技术等方面知识。积极鼓励在职村干部报考大专院校和各种培训项目,通过中央电大远程教育、各级党校等系统的学历教育,不断提高村干部的文化素质。以专业协会等民间组织为平台,为农村致富能人的素质提升提供培训,为农村后备人才库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3、培养吸收优秀人才,充实村级后备队伍。农村基层要发展,离不开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基层应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突破干部、工人、农民的身份界限,突破机关、企业、农业的行业界限,突破本村和外村、本地和外地的地域界限,彻底打破神秘性、意向性、封闭性的选人用人方式,增强开放性、竞争性和群众性,通过“内选、外聘、回请、下派”等多种途径,把各行业中优秀的党员选进支部班子。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将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和服务意识强的年轻人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选拔到村干部岗位。拓宽选人渠道,注重从党员致富能手、复员退伍军人、务工返乡人员、“一村一名大学生”等人员中培养选拔村干部。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和吸收优秀的人才队伍,不断充实基层后备队伍,为基层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4、明确“两委”职责分工,一兼两职交叉任职。农村基层应积极探索村民自治与党的领导结合的有效形式,探索适合本地实际发展的“两委”模式。目前,推行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以及村“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的形式,将村民自治与党的领导合二为一,是从根本上解决村支部书记、村主任“职责不清、分工不明”问题的有效途径。“一兼两职,交叉任职”既强化了领导,使村“两委”班子条块顺、责任明、指挥灵,同时又达到减少村干部职数、降低成本、精干高效的良好效果。对解决基层干部队伍臃肿、待遇偏低、干部矛盾冲突等突出问题有十分明显的效果。

5、解放思想勤于思考,勇于创新敢于摸索。农村基层干部应摒弃封闭的思维方式,解放思想,勤于思考,应具备高瞻远瞩、站高望远的眼光,为农村的发展谋出路、订规划、绘蓝图,真正把促进农村发展当为己任、勇于担当。在干部任用上也应勇于创新,对村党支部书记进行选拔,试行村级负责人“公职化”的管理模式。通过“优胜劣汰”的竞争,吸引一些年轻、有文化、能力强、品德好的优秀党员走上村党支部书记岗位。在组织设置上应突破传统,打破过去以自然村为单位设置农村党小组的模式,大胆创建新型农村基层党小组。根据农村党员的特长、从业类型以及党员流向地等进行分类,创建种植党小组、养殖党小组、营销党小组、个体工商人员党小组、外出务工人员党小组、民事调解、村务监督、参政议事党小组等新型农村党小组,实现农村党建工作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6、切实改进领导方式,增强政府服务意识。农村基层党组织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要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上,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变领导为引导、变强令为示范、变要求为服务,不断改进领导方法,提高领导水平。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努力为农村的富裕和农业发展给政策、给资金、给技术、给服务,为农民的增收出主意、想办法、找出路、办实事。增强民主意识和法律意识,建

立顺畅有效的村级管理机制、决策机制和议事执行机制,善于广泛征求群众建议,集思广益,调和社会各利益群体,善于运用民主和法律的手段来处理矛盾和问题。坚持群众路线,深化制度改革,密切干群关系,巩固基层执政基础,为农村基层建设和发展谋求强有力的群众基础。

7、创办村级经济实体,强化农村经济基础。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把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认真贯彻“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指导思想,确定一条符合实际的发展路子,探索“支部+协会+基地+农户”的经济模式,促进农民增收,强化基层集体经济。基层应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重组,创办村级经济实体,形成“一村一品”的规模产业,做强做大农村企业,形成“本土资源经济群”。加大政策倾斜扶持力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采取以资源引资金、以产权引客商等办法,吸引项目投资,使农村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形成“外来资金经济群”。

总之,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基层各项工作的基础,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党的各项政策在基层贯彻实施的贯彻者、实施者,是确保党的各项政策得以落实的重要力量。农村基层党员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细胞,是促进基层党组织健康、协调发展的中坚力量,是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骨干力量,也是农村发展的重要示范力量。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关系着农业的发展、农村的稳定、农民的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不可或缺的软件设施。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势在必行的大工程,也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求,更是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因此,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加大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资金、政策、人才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实现农村地区党组织建设和发展的新局面。

第五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大基础工程,直接关系农村的经济发展,关系着社会稳定,关系着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近年来,各级党组织结合实际,大力实施党的基层组织先进性建设工程,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但是,面对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因此,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是我们搞好农村工作,全面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当务之急。

一、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

1、领导能力不够,缺乏模范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农村经济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不少农村基层党组织班子缺乏市场意识、机遇意识、竞争意识,自身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弱,缺乏应有的个人魅力和号召凝聚力,不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对于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如何促进农村发展生产,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走科技兴农的路子,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办法不多,思想不够解放,习惯于按部就班,墨守成规,缺乏主动性和开拓创新精神,不能走出传统而老化的思维和工作模式,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正确的工作思路带领广大村民致富,全面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2、服务意识淡薄,脱离人民群众

随着农村综合改革的大力推进,国家、集体和农民的分配关系发生了重大的调整。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转变工作职能,学会用经济、政策和法律的手段来开展农村工作,服务群众。但是,目前一些地方的农村基层组织,仍然沿用计划经济时期那种简单粗暴、行政命令等“家长”式的工作方法,“老办法不顶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管用”的问题,往往造成事倍功半。有的基层党组织干部随着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冲击,在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下,宗旨淡化,观念扭曲,逐渐丧失了政治热情和前进的动力,思想空虚,不劳动致富,幻想一夜暴富,农村基层党组织干部思想状况的不纯影响了他们的服务热情,导致脱离人民群众,造成干群关系紧张。

3、村支两委不顺,影响工作效能

具体表现为,有的基层党组织包揽村中大小事务,将“领导核心”片面的理解为对农村的各项事务拥有最终决定权,本应由村委会召集村民代表或召开村民大会决定的重大事项,却由基层党组织决定;有的基层党组织涣散,软弱无力,村里的大小事情均由村委会决定,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体现无法体现;有的认为村民自治就是“自由”了,就可以不要党组织的领导;有的认为基层党组织支部书记是十几名党员选出的,村委会是全体村民选的,村里的事业就应该由村委会说了算,党组织只收收党费,管管党员就可以了。

4、党员结构失衡,导致后继乏人

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建设已经成为党的建设的薄弱环节。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特别是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对新时期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党员年龄、性别结构严重失衡。老年党员多,青年党员少;老党员多,新党员少;男党员多,女党员相当少或者没有,有些地方连续几年都没发展新的党员,党员文化素质较低,知识结构老化,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弱。由于村支两委的报酬较低和大量青壮劳动力的流失,农村中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能力的青年人,大多外出务工,基层党组织无法吸收这部分优秀人才,这就使基层党组织在发展党员时感觉到后继无人,从而无法形成良性循环。

5、集体经济薄弱,制约职能发挥

农村税费改革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由于一些配套改革措施没有到位,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主要是乡镇债务负担普遍较重,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级组织运转资金缺口较大,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缺乏经费来源,影响到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开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近年来,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投入明显增多,但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给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从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基层党组织职能的充分发挥。

二、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我国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村级组织作用发挥得好,党和政府的政策才能在农村得到更好地贯彻,从而

实现农民富裕,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因此,必须正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存在的问题,从以下几方面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1、加强队伍建设,增强致富能力

首先要选准配强班子,特别要选准党组织支部书记。要把那些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责任心强、公道正派、有开拓奉献精神、有一定文化知识和能力,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党员选拔充实到支部班子,特别是支部书记重要岗位上来,要真正做到让最优秀的党员任党组织支部书记。其次要指导督促农村基层党组织支部班子认真学习理论,敢于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要根据本区域内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善于培育和壮大适合本地经济发展、有广阔市场的地方特色产业,通过示范引导做强做大产业规模,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村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形成一人带一群、一群带一片的效应。

2、整顿后进组织,增强服务意识

大多数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全面推进小康社会中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并且还涌现出了一批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基层党员。但是对于那些党组织软弱涣散,服务意识缺乏,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严重的基层党组织,应进行重点整顿,强化责任。要求工作中严于律己,廉洁奉公,树立良好的形象,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制度建设和法纪监督,对于腐败分子要坚决清除,赢得广大党员群众的信赖和支持,把广大干部群众凝聚在党组织的周围。转变工作职能,提高服务意识,要善于掌握市场的主动权,及时有效地为农民群众提供科技、信息等系统化服务,改变过去那种命令式的工作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3、健全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能

选好村支两委班子,特别是选好农村基层党组织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是村级组织建设中的关键。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作为两委的带头人,要紧密团结,明确分工,正确处理好村支两委矛盾,协调村支两委关系,建立健全村支两委工作机制,党组织要领导和支持村委全依法开展工作,村委会必须置于党组织的领导之下。实行村支“两委”成员依法交叉任职,实现优化组合,尽量避免因体制造成的“两委”矛盾。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

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真正使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村有机地统一起来。

4、改善党员结构,强化激励机制

发展农村新党员,改善党员队伍结构目前显得比较迫切,我们应该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要拓宽选人视野,加强党员队伍建设,重点是面向青年、女性、复退伍军人、经济致富能手等,将那些素质高、致富能力强的优秀人才选拔进基层党组织班子,并注意抓好年轻干部的培养工作,让那些政治觉悟高、工作经验较丰富的老支部书记与年轻干部结成对子,工作中交任务、压担子,手把手地搞好培养和引导,以逐步改善基层党组织班子结构,努力建设一直精干高效的干部队伍。同时也要适当提高村干部报酬,激发干部工作热情。基层党组织支部书记责任最重,事务最多,应该适当增加补贴,并且要增加干部报酬与完成工作任务挂钩的比例,进一步激发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5、发展集体经济,加大投入力度

村级集体经济既是村级财力的主要来源,也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物质基础。要把发展集体经济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拓宽工作思路,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道路,寻找集体经济新的增长点。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农业产业化为主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坚持以机制创新做大集体经济,通过多种形式盘活集体经济,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逐步化解村级债务。在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的同时,也要不断的加大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投入,不断夯实党组织凝聚群众的物质基础,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一个新的平台上高效、良性运转。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