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9号文库
沉寂 喧嚣
编辑:平静如水 识别码:18-1064578 9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7-14 01:07:29 来源:网络

第一篇:沉寂 喧嚣

沉寂 喧嚣

于沉寂中喧嚣。

就这样静静坐下来,惆怅似黑云板翻滚而来,已无力对周围的人或事物产生兴趣,略有厌倦。只感觉我们的聊天,废话连篇。

而正是这个时候,被摒弃的回忆蠢蠢欲动,呼之欲出。要怎样才能遗忘,摒弃只会让它越来越深刻。至于朝花,必定夕拾。与万般辗转寻觅中最终见到的只是枯萎。然而尚未凋谢的当是童年,不过单纯已逝,现实的黑暗把曾经踩得粉碎,让我们恍然大悟:原来,夜晚并不像诗人描写的那样令人神往,总有些黑暗,让我们不知所措。固然一只脚已经踏入年华芳菲的人生,另一只脚却还缩在青涩而任性的年代,迟迟不肯迈出。

我也同意:青春是做梦的时代,发疯的时代,如果一个人没有至少梦过一次,疯过一次,这一生便白活了。努力使自己像风一样,肆意逍遥;却发现自己是一棵草,根被大地死死固定,任风宰割。或许是我被现实束缚着,而因此桎梏了自己。但这并不是说现实束缚了我,现实就那么真实地存在着,并不对任何人持有任何感情色彩。如果有人说现实残酷,只因他未曾忘记现实的美好。我喜欢孤独,但这并不是说我有自闭症或要与人、与世隔绝。孤独是一面镜子,在似水流年中复制自己。孤独者在自己的世界里思考。我只是站在岁月的岸边,看时间的风,拂过流年,泛起层层涟漪,整个过往都在荡漾,散漫开来。就正如快乐在不经意间乍现,而后消散而去,向曾经或未来索要伤痛,作为经费。

再回首时,发现:岁月早已洗去铅华,还以白衣,世事变幻瞬间,如苍狗;曾经沧海淹没了伤情,往事如烟黯淡了离恨。只怕世事如车,从我心中不断碾过,留下冷漠的硬迹,甘雨难消。

河南南阳桐柏县实验高中高三:水坎

第二篇:沉寂近义词是什么

沉寂是非常寂静的意思。以下是“沉寂近义词”,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沉寂的近义词 :

清静

寂然

冷静

寂寞

宁静

寂寥

默默

沉默

安静

冷清

岑寂

寂静

僻静

肃静

沉静

沉寂造句

1)沉寂多时的飆车恶风死灰复燃,让警方十分头痛。

2)最近一段时间,在外地打工的哥哥音讯沉寂,家人焦急万分。

3)沉寂已久的色情理发业又死灰复燃了。

4)沉寂多时的飙车恶风死灰复燃,让警方十分头痛。

5)突然间,战场变得十分沉寂起来。

6)中国目前最需要的,并不仅仅是言论的内容,更需要的,是敢于言论的勇气。你哪怕只是一声微弱的呐喊,也宣告了沉寂的终结。要问有用没用吗?答案是: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按有用没用来衡量的。

7)青春就是匆匆披挂上阵,末了战死沙场。你为谁冲锋陷阵,谁为你捡拾骸骨,剩下依旧在河流中漂泊的刀痕,沉寂在水面之下,只有自己看得见。

8)现在的未来,也许还重复着年少时经历的故事,可我的心却在历经沧桑之后学会的淡然,学会了沉寂。这不是消极,只是站在更高的位置来看待生活。

9)突然间,战场变得十分沉寂起来。

10)幸福,是一杯茉莉飘香的清茶。沸腾之后皈依平静,漂浮之后还原沉寂;馥郁的浓烈不再张扬,华丽转身尽洗铅华。

11)当叶子独自落下的时候:它不仅仅辞离了小树枝,还辞去了夏日的火热,那是一份热情;辞去了一个生命,那是一份热忱。它孤独了……无所依偎、无所牵绊……一颗心在风中飘荡,最终沉寂了、灭亡了。

12)我听见帝都传来的钟声,于都城中古月遥相呼应,那曾经有过的繁荣和梦想,一点一滴,积攒于心。天上的星星,地上的眼睛,雾散,梦醒,我终于看清真相,那是千帆过尽的沉寂。

13)时间和空间是在旋转中归于沉寂的。沉寂就意味着,我意识到我做了什么。

14)在前三场比赛的沉寂之后,刘易斯在第四战表现异常突出。

15)我在静寂中走进厨房,冰箱里面明亮而拥挤,就像远处闹市中的林荫大道。我取出一瓶啤酒,在餐桌旁坐下来,神情严肃地喝了起来。那边,在夜的沉寂中,透明的塑料胡椒研磨机静静地凝视着我。奥尔罕·帕慕克

16)造 句 网是一部在线造句词典,其宗旨是让大家更快地造出更优质的句子。

17)夜晚的街与景一同归于黑暗。行驶在高速上,远方的村落闪着微弱的光,但仍然像是死去般地沉寂。未来像是一场脱胎换骨的旅行。前方是什么方向。路要怎样延伸呢。河唐先生

18)他穿过这座巨型建筑物投下的憧憧黑影,来到那个空荡沉寂的竞技台。

19)他沉寂了一段时间之后,现在又名声大振了。

20)你知道吗,有时,就像今天这种沉寂、安静的夜晚,我几乎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想法,那就是他们全都会从那扇窗户中跳进来。

21)超世洋服从辉煌到沉寂的过程,是湖南纺织服装行业的整体低迷。

22)星星的帐篷下,一个孤独的人穿越午夜的沉寂而行。男孩醒来,迷失于他的梦,他的灰色的脸在月光中沉没。特拉克尔

23)这些既有传统基础又标新出奇的结构发展手法,使得这部钢琴奏鸣曲沉寂多年但终被人认可,成为钢琴文献中不可或缺的作品,它对后来音乐结构思维模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24)声响只发生在沉寂赤道的双方,因为运动存在于赤道的双方,而在未分离的赤道上纯粹不存在运动。

25)十几分钟后,这个村镇又沉寂下来了,村上的醉鬼们又靠在滑动垫木上睡着了。

26)他说:“我能感觉到气氛十分紧张:开始几秒死一般的沉寂后,人们开始大声哭喊。”。

27)夏夜的山塘灯火阑珊,岸上的路人走走停停,无边的遐思沉寂在夜色中。

28)我掀开黑夜沉寂的幔帐,任一轮浑圆洒进我的窗口。

29)在可怕的沉寂中,达林太太闻了闻那只盆。

30)沉寂已久的西工图书馆英语沙龙又和朋友们见面啦!欢迎朋友们!

31)妇人抬头一望,她那咆哮如雷的嗓子突然沉寂下去了。

32)空钟,死鸟,在沉寂的屋内,九点,大地浑然不动,仿佛有人叹息,树木像在微笑,叶端水滴颤抖,一朵云穿过黑夜,门前一人高歌,窗打开了无声无息。皮埃尔·勒韦迪

33)沉寂两月有余的公司债一级发行市场出现“破冰”。

34)但是,股票期权在前几年被介绍到中国之后,曾在1999年、202_年伴随着美国那斯达克指数和香港创业板出现过一阵热潮,但后又归于沉寂。

第三篇:面对喧嚣

面对喧嚣

菁华(15)班王洋

张大爷辛苦劳作一辈子,拉扯大一双儿女。眼看儿女们都成家立业了,心里比喝了蜜还甜。

本想好好安享晚年,可家在镇街头的张大爷总是闷闷不乐,看着街上各种KTV、网吧、迪厅等各种娱乐场所,夜晚灯红酒绿,弄得夜不能眠。

心想天天闲在家里享福也不是个事儿,就顶着儿女的强烈反对承包了一亩果园。大家都对此事议论纷纷,“他家的儿女不孝顺啦!”“这老头有病吧?好好的福不享啊!”

面对大伙的猜测与妄自下的定论,张大爷一概置之不理。一心扑在自家的果园里,将自己全部的精力和时间,都用在了可爱的桃树上。远离了街道的喧嚣,亲邻的猜疑,张大爷觉得很清静,很舒心。

细心地养护,转眼到了深冬,果园没有需忙碌的地方了,突然接到了儿子的电话:“爸,今年过年,我工作忙,您老来我这过年吧!明天我就开车去接您!”

还没等父亲回过话,电话那头就匆匆忙忙挂了电话。心想,城市的喧嚣会怎样呢?

来到儿子居住的小区,张大爷整天无所事事,在小区里来回闲游。小区倒是挺清静,人们见到顶多就是打个招呼。每一个人都像防贼一样防着别人,想想自己的农村,家家夜不闭户,大家敞开心一样的相处。在这里,总觉得自己是个多余的,与这繁华都市格格不入。

走在楼道里,张大爷发现楼道里到处都是垃圾。回到家,张大爷拿起扫帚就到楼道里扫了起来,费了好大会儿时间,楼道总算被打扫干净了,可是没过几天楼道又脏了起来。从此以后张大爷每天都会抽出时间来打扫楼道卫生,总觉得这样的生活才有意思。

“大家都出来!”李阿姨是小区里较有威信的长者,“我们给张大爷些劳务费吧,大家随便集点。”大家顿时乱开了,喧嚣声不止。

大家将集到的800多元送到张大爷家,看到这一幕,张大爷生气了:“我打扫卫生不是为了你们这些钱,我只是想让我们的环境干净些!”大家都散了,刘大婶追上了李阿姨,“这活……我做行吗?不要800,500也行。”李阿姨没有理睬。

节后,张大爷离开了城市的喧嚣,回到了自家果园,看着幸福的桃花开着,张大爷笑了,花儿也笑了……

第四篇:有关喧嚣作文六年级

莫言作为现实主义作家的代表,展现的是原始的人性,喧嚣也是人性的一种表现。我们的生活做不到完全清净无物,选择莫言的生活态度,坦荡地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去,释放本性,表现出对物的热爱,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有关喧嚣作文六年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有关喧嚣作文六年级1

忙碌于喧嚣中的绝大多数人,最常挂在嘴边的词语莫过于“累”字和“苦”字。然而,若我们在匆忙的一生中只会不停地追求一些令我们痛苦的事情,那么我们的心灵深处就会缺少一份恬静与安宁,就享受不到那些简单的快乐。学会给喧嚣和忙碌留些空隙,你就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惬意。

久居城市一隅,成天在钢筋混凝土中工作学习,缺少绿色缺乏活力,面对冷若冰霜的钢筋混凝土,整天和毫无表情的高楼大厦相处。若此时此刻,你可以在辽阔的草原上驰骋奔放,在潺潺的小溪旁静静垂钓,在灿烂的花丛中恬然酣睡,在湛蓝的天空中闲云野鹤般游弋,在无垠的荒漠上放声歌唱,在浩淼的星空下聆听天籁之音,你会感受到这该是多么的惬意风流,你会顿时感悟:原来我们的生活也可以如此美丽和自由,所以,在喧嚣中,可以保持一颗热爱自然的心,留点空隙给生活,才可以让自由放逐在快乐的海洋之中。

汪国真有首诗是这样的:无忧淡泊地生活/并能以淡泊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繁华和诱惑/让自己的灵魂安然入梦/这样的人/予自己是云朵一样的轻松/予别人是湖泊一样的平静。这大概就是告诉我们在喧嚣与繁华中,给心灵放个假,人才会活得轻松、宁静。这倒与会“诗意地栖居,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潜一般。时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时而发出“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感慨,这是何等的闲适。

其实,人类本身就是自然之子,虽然我们已经习惯现代文明社会,但在我们人性中的某一个不轻易被触及的角落里,一定还残存着大自然留下的印记,所以找个合适的时机,给喧嚣与忙碌留些空隙,那么自然就会主动地陶冶我们的心灵,我们同样会收获意料之外的惊喜,这恰也与曹翁笔下的林妹妹的生活相似。一语“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便是咏海棠的绝唱。若非放下喧闹的宫廷生活,到院中细赏花蕊之色、花瓣之姿,又怎么会有畅快淋漓之意,以花剖白心中所感?《早梅》中“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诗人正是因为学会给喧嚣留些空隙,给心灵放假,才会在凌晨独放的一枝里,看到了无限春光旖旎。

人活在世上,不在于拥有多少金钱和权势,也不在于拥有多少声望和荣耀,而在于能否给喧嚣的生活留些空隙,去拥有宁静和淡然,放下永无止境的欲望,在喧嚣中给心灵找到歇脚的驿站,你会发现:人若给喧嚣松松绑,该开的花自然会开,人生原来也可以如此丰富美丽而阳光无限。

有关喧嚣作文六年级2

这是普天同庆的日子,这是辞旧迎新的日子,这是万家灯火通明的日子。是啊,这是春节。但今年这特殊的春节里却没有美酒佳肴,没有欢声笑语,更多人的心都被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时时牵动着。

有人说,如今的情况与十几年前的SARS病毒如出一辙,我们也都以为会很快过去。我们盼着、热切地盼着,但看到的却是确诊人数不断上升,口罩一夜之间一抢而空,直到武汉封城……我们才明白:这是个无比严峻的挑战。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就是查看疫情情况,我相信这是我们很多人早起必做的事,不论你此刻处在什么地方。

疫情的严重,也不禁让我们思考它的根源,但最终的根源,却是都指向了我们自己。我根本无法想象蝙蝠这个物种竟然会出现在餐桌上。它们在黑暗中卑微地生存着,努力进化成没人喜欢的样子。但千百年来,人们已经不满足于驯养的鸡鸭鱼肉,已经不满足于享受老祖宗带来的福泽,为了所谓的新鲜感,他们竟开始肆意杀害野生动物!只是因为去寻求所谓的刺激而暴露出的人性的贪婪和无耻,终会酿成大错;破坏生态平衡,也终会得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也许就是!

不知你是否还记得,记得曾经的我们时常会为一朵花的绽放感动,为一片叶的凋落心碎,为一条虫的蠕动雀跃……因为它们有生命,它们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此刻,我们真的必须审视,审视何为生命;我们必须静思,思考生命的不易。

灾难制造感动。一位位美丽的逆行者,用勇敢、责任和担当,为我们诠释了人间之大爱,他们成为了抵抗疫情的中流砥柱。在我们观看欢乐的春晚时,在我们与家人谈笑风生时,他们却在过关,过一个特殊的关,过一个艰难的关,过一个亿万万人关注的关。特殊的日子,特殊的感动。可是,这样的感动我们并不想要。我只想要每一个家庭都可以团聚,每一份喜悦都可以分享,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幸福!灯火通明的大街空无人影,相见的人们,隔了各色口罩。这真是一个特殊的春节,而这也可能是我们这些不能上战场的人所能尽的唯一的责任,是我们对国家最微薄的贡献吧!

202_,爱你爱你。对这个特殊的年份,曾经我们满是憧憬,希望它在欢乐的氛围中降临,希望它与以往每一个春节一样,吃团圆饭,赏烟花,人人展露笑颜。但这次,喜欢喧嚣和热闹的我们却选择了宁静:不踏出家门,不访问亲朋,时刻关注疫情,用众志成城的信念,必胜的决心,不畏艰难的勇气,打败病毒的入侵。

特殊的春节,悄无声息,但没有硝烟的战争仍在继续……望所有的中国心都凝聚在一起,相信祖国,一定能赢!让我们再一次在心中默念“武汉,能行!中国,加油!”

有关喧嚣作文六年级3

这世间有种情感无法用语言表达,但它却时刻伴着人们,是我们失意时的拥抱,是我们挫败时的鼓励,是我们伤心时的依靠。它是伟大的,同时也默默无闻,因为爱,不必喧嚣,人间更多的爱是沉静无声的。

当太阳在天边射出一道光芒照在我那初醒的睡脸上时,母亲已在厨房中叮叮当当地工作着,随着悠扬、清快的声音,我就已在饭桌边等候,然后风卷残云,而她在旁说:“慢慢吃,没人和你抢。”他宠溺的笑容就像春日的暖阳,温暖着我的心,曾经她风华正茂,现在却被皱纹所覆盖,每一个都是爱的痕迹,她用青春换来了我的成长,用笑容滋养了我这颗幼苗般的心,她毫无怨言,她是最好的,在我这被她孕育的意识中,她永远是第一。

都说母爱如水,那么我说父爱如山,伟岸却沉稳。

他不爱说话,却用行动表达了一切,生活中每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都流露出他对我的关爱,这些动作已深深的刻在了他的骨子里,在我身处在什么情况下时,他的大脑便会激起一种反应,来保护着我,每次过马路,他总会拉着我的衣服,直到过去时再放下。每次沿着街道走,他总会将我拉到路边儿的台阶上,自己则靠着车水马龙的马路上。每次吃菜他总会将肉夹给我,虽然他也喜欢吃肉。他的爱不是汹涌的浪潮,而是沉着、平静的海面。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多形容老师的,是的,师生情始终令我们琢磨不透,他是暴躁的,时常暴跳如雷,我们有时很厌恶这种方式,却何曾想过,他只想我们会更好,每当我们做了一些错事时,他会痛斥我们,然后说着不管我们的话,可最后他还在办公室默默地修改我们的错误,刀子嘴,豆腐心,他心口不一,这成语是贬义,却在这里改变了词性,因为师生三年的情谊,改变了它的含义。

爱是伟大的、无私的,这句话小学就会写,可谁真正理解了它的含义?

爱是微小的、常见的,却使每个人都心生暖意。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那就让这细小的爱,溢满人间,让这不起眼的爱在人间流传!

爱不喧嚣,因为它是世间最美的天籁!

有关喧嚣作文六年级4

曾听说过一句话:“寻一把摇椅,卧看星辰日月,寻一本古卷,笑看天下苍生。”多么美好的意境!然而在这个愈发喧嚣的世界,声色利诱,灯红酒绿似一张无形的网,锢住我们向往宁静之心。于是,有人便想要逃离,逃离这个纷乱喧嚣的社会…

逃离者正如左靖,这个于艺术圈尽享盛名的艺术总监,因为厌倦了城市的喧嚣,便回归乡居生活,逃离到那个远山含黛,百鸟鸣唱的,碧绿小山村,当起了“高调隐者”。的确,乡村的时光是美妙的村庄有袅袅的炊烟,有微微芬芳的泥土味儿,还有那诗意的心灵的宁静。或许,此举令他收获了心灵的宁静,但,逃离终究不是寻求宁静的方法,正如莫言所言社会生活本来就是喧嚣的;或者说喧嚣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就此可言,我们无法改变也无力改变这个社会的喧嚣,既然如此,若心之所安,则无妨喧嚣。

心之所安之人,正如弘一法师。明镜止水以成心,青天白日以应事,霁月风光以待人。这句偈语恰是弘一法师一生的注脚。年少得意功成名就,他却并不为明缰利锁所困,而是以高洁的操守捍卫心灵的净土。我想,他的一生,正如一副缥缈悠远的水墨画,大片留白下万千浮云,尽入眼中,小水丘壑尽于心中。心之安处,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坚守本心,不为俗世所扰,与喧嚣的世界独嗅一脉花香。

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人间,没有人可以将日子过得行云流水。我们必须面对这个社会,面对这个社会的喧嚣,然而,若保持内心的宁静,喧嚣嘈杂又有何妨?

保持内心的优雅,三毛于撒哈拉沙漠之中赏日出日落。内心优雅宁静的她,与荷西投入沙漠的怀抱,看到了她那那朵依米小花。正如她所言:“做一棵树,站成永恒,一半在尘土安详,一半在空中飞杨,一半洒落清凉,一半沐浴阳光。”三毛,这个心之所安的女子,于沙漠中尽享阳光。

我心所安,是村上春树“风中的曼舞”;是爱丽丝·门罗的潜心研学;是艾伦·图灵的孤寂前行。纵然这城市如此喧嚣,他们却仍于纷扰嘈杂中觅得一朵白莲花。

我心安处,自有清风相伴,晨露曦微;我心安处,自有高木春风,花好月圆;我心安处,滤去这世俗繁华,何妨喧嚣?

有关喧嚣作文六年级5

绵绵的细雨依旧,清晨的浓雾还未散去,鳞次栉比的高楼也遮不住天空的蔚蓝。我倘徉在上海的大街小巷,期待着浓雾散去后洒下的第一缕阳光。

走过开阔的马路,穿过狭窄的小道,总能看见成排的梧桐树。正值一月,是叶落的时候,树上只剩下些许叶子,泛黄的梧桐叶随风从树枝间飘落,落在湿润的地面上。空旷的街道,只有梧桐树随着风轻轻摇曳,但在风中轻飘的梧桐叶却打破了落叶带来的如枯萎般的萧瑟,冷清带来的如夜月般的孤寂。

一个转角的路口,我们走进了“万国建筑博览群”。虽然只是倘徉其间,也能感受到它的恢宏磅礴,海纳百川。哥特式的尖顶、古希腊式的穹窿、巴洛克式的廊柱、西班牙式的阳台……途经的每一幢建筑,我都会驻足观望。一幢幢风格迥异的建筑由不同的建筑师、设计师建造而成,但统一的色调却把它们融为一体,仿佛出自一人之手。万国建筑群见证了上海百年来的兴衰过程。楼与楼之间的街道更是突显了新与旧,历史与现代的变迁。曾经的万国建筑群总让人想起那段沦落的岁月,那个耻辱的年代,但百年沧桑之后,仍然矗立在黄浦江畔的它们被时代赋予了不同的意义,成为了上海的荣光。

中山东一路旁的“万国建筑博览群”是旧上海金融、外贸的集中地,富有深刻的历史意义,而黄浦江另一边的陆家嘴则是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

我们乘渡轮渡江。从渡轮上放眼望去,繁华林立的摩天大楼耸立在黄浦江边,错落有致,湛蓝的天空映衬着,仿佛在云端泛光前行。在东方明珠码头,我们下了船。走上街道,只看见稀疏的游人。

在去东方明珠塔的路上,我们经过了金茂大厦、环球金融大厦、上海中心大厦,它们同在一个十字路口,当我抬头向上望时,我真正地体会到了“直插云天”——早已不是清晨,上海中心大厦上的雾却依旧没有散尽。我带着震撼的心继续向前行,并未走多远,东方明珠塔便出现在眼前。即使是在远处观望,也觉得它远比想象中大得多。夜幕降临的陆家嘴建筑群气势恢宏,而夜幕降临后的灯火辉煌更是陆家嘴的魅力所在。

临近傍晚,我坐在酒店的落地窗前俯瞰黄浦江。不知不觉间,夕阳的余晖悄悄地洒在黄浦江上,伴随夕阳的落下,江面也泛起粼粼波光。当暮色轻轻落下渐渐掩盖余晖时,黄浦江沿岸绚丽的灯光逐次绽放。暮色渐浓,沿岸的马路、街道、桥梁的灯光也被点亮。当暮霭完全笼罩了大地时,外滩变得更加灯光璀璨。夜晚的黄浦江格外平静,江上没有行进的船只,只有星星点点的光亮。夜深人静时,黄浦江依旧被灯火所笼罩,沿岸的灯火依旧散发着它独特的光芒。

卸去”游人如织”与“茫茫人海”,卸去“车水马龙”与“灯红酒绿”,今年春节的上海空旷了许多,没有人群的衬托,上海也依旧是那个充满魅力的魔都。或许是南京路步行街的商店,亦或是黄浦江边的摩天大楼,这是大多数人认识的繁华的上海。但是,即使南京路、中山东一路上都是现代化的建设,也能看见历史的痕迹。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间的流逝不会掩埋历史,有曾经的历史,才有时代的浩浩荡荡,才有如今的辉煌。

当下的繁华背后,总是沧桑伴着荣辱,正如上海,一座尘世喧嚣下依旧璀璨的城市。

第五篇:小镇喧嚣读后感

小镇是以农业为主的,交通便利,招商引资和工商业开发也频频波及到这里。呈现出由农业向非农业急剧转型的特征。吃饭不仅招待客人,更重要的是在工作。喝酒是乡镇干部的一基本素质。

这“酒精考验”和“把肠胃交给党”的政治民谚的确是乡镇基层工作的一种真实写照。政府大院很空,9点钟一过便难觅人影。农村税费改革试点。三个取消、一个逐步取消、两个调整、两个改革。应付检查是乡镇“应酬政治”的重要内容。上级政府的一张表格到了基层可就衍化成了好几十张表格。“数字化管理”衍化为魔幻式“数字化游戏”。以计划生育工作项目为例,各类的账、表、卡、册中的,要求填写的项目多,完成时间短,除了人口、孕妇数不能凭空捏造外,其他数据可以自己揣度了。自上而下的目标管理考核体系是乡镇政府不得不去适应的。一旦进了“笼子”,上级政府的考核会越来越多。无论其他工作做的多好,都不能享受评优评先。反复动员运动,猴子不上树,多敲几遍锣。

秦家板村,男的在城区务工经商,田地主要依靠留守的老人和妇女看守。税费改革后,大家更不愿意交费了,小镇位于大江区城区中心的东部,交通四通八达,人口近5万,版图面积224平方公里。土地大量抛荒也是重要问题,小镇的计税面积为81339亩,但这一次的税收迎检中,为政府所认可的抛荒和税赋悬空面积就达8429亩,占了计税面积的十分之一。林书记说抓农业只能保稳定,并不能促进发展和带动富裕,农业税收也早已不是小镇财政收入的最主要部分。工作思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加工企业发展为抓手,推动农业产业化进场,逐步实现土地的集约化经营;盘活现有企业和引进民营企业抓手,推动工业化进场;加强镇区管理和拓展城镇规模为抓手,推动城镇化建设。

针对一,重塑黄豆之乡的地位,生产各类豆制品,引进种田能手,给予适当的扶持,发展农业种植示范基地。抓水产。结构调整是一双刃剑。搞好了益农,搞不好坑农。以上级种植红苕为例,加工需要1年半,可红苕的存放只有几十天。应付上级,不能不搞,但搞多了是在折腾农民。往往我们拿自己的钱确保他们在结构调整中只盈不亏。

针对二,招商引资。就是出卖和租赁土地,这是目前城郊镇发展和转型的主要途径。202_年,中央采取了种种措施,严格控制农地资源的非农用开发和利用,未批先建的项目一旦发现将受到严厉的处罚。

开发的政治学

林书记和武镇长:一是搞钱发工资,而是完成上级的财税任务。在利益分配机制上,就形成了政府得大头,农民得中头,村子得小头; 土地征用和占压的补偿款:

归政府得大头:向上级职能部门缴纳各种规费,政府需建设设施建设。将生地改成熟地。不妥之处:法律对现行农村土地权属问题。法律允许的,缺乏可操作性。规定土地属于村集体,只有村组织有权代表村民与开发商打交道,但村组织难于集中村民的意志,开发商更愿意找政府。所以农村土地集体所有者规定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但却成为了农民专门制造麻烦的工具。村一级设法扩大村一级在土地补偿款中应得到的份额。形成了与农民争利。这就实际上形成了一个政府、村庄与农民三方争利的局面。

洲头的纷争

农民和海外华人不能接受由政府单方面提出的土地补偿办法和标准。

矛盾之一:“黑土地”的存在。实际耕种面积与计税面积不符合。为了少交公粮和赋税。土地补偿,应以计税面积为准。因为平时农民向政府交税均已计税面积为准,如果农民交税时少报面积,要补偿时镇政府向农民补偿自然也不可能另立标准。农户在完税时少报土地,占

压补偿时多报土地。不公平。风水轮流转。

矛盾二:土地补偿价的确定问题。不相信地价的差别。

矛盾三:占压土地中,原建了一个抽水机站,毁掉的后遗症需要政府出面解决。

这狗叉的收税

小镇202_年进行了税改。按说,征收难度降低。原因1:村里不再出钱为村民垫付,但村里落实到每一户的任务却没有减少。原因2:税赋悬空,税改之后,村民认为赋税增加,岁抛荒土地。2是有的农户有税无地,私下将责任田还给来镇街建房的外来户,未在土管部门办理任何手续。这样土地已经用于建房,但赋税任务却仍然存在。3国家规定不得丈量土地,是有的土地名荒而实未荒。有人耕种却无人纳税的情况。乡村干部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有钱就收,无钱就走。赋税的时候,多种少报,压站补偿的时候,少种多报。

《小镇喧嚣》的结构并不复杂,它以“讲故事”的方式叙述了江汉平原腹地某乡镇(即“小镇”)政治运作的实态,是对当代中国农村的“深度描写”1[①]。故事发生在202_年至202_年间,作者截取这一特殊时段对乡域政治运作过程的多项面进行展示和剖析。故事由若干相对独立但却相互关联的事件交织而成——从镇政府“诱民致富”种藠头、“招商引资”搞开发,到镇村干部征税收、迎检查,再到村民因采石场和土地承包等纠纷而引发的上访和民事诉讼,上述的林林总总实乃作者深思熟虑后精心选择的素材,显然,作者无意于全景式地展现小镇政治运作的方方面面,他试图以这些事件为纽带,将乡镇基层政权、村级组织和农民纳入“国家—社会”理论的框架下,去探讨日常生活世界中那种流动性的“国家—农民”关系,从而发现乡村治理之谜。

一、叙事的力量

作者运用谚语、笑话、竹枝词和地方志等多元复杂的史料来彰显和刻画明清时期法律文化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并对庶民和精英的关系结构进行互动的解释。与上述“喧哗”的众声异曲同工,“喧嚣”的小镇亦体现了作者的匠心独具。在作者的隐喻里,“喧嚣”意味着多种政治力量与利益动因的交织和碰撞,无形中造成了一种复杂的“剧场”效应——在“喧嚣”中,我们将会看到,政商身份交叠的小镇政府、“赢利型”与“保护型”经纪并置的村级组织和无权但自由的农民这三重行动主体在乡村政治舞台上相互角力,最终演绎出一幕幕复杂而精彩的乡土政治剧,恰恰是在这种喧闹而充满内在张力的“剧场”效应中,我们得以窥见当代中国乡村政治运作所遵循的那套特殊的政治逻辑。

作者在小镇进行了长达一年半载的实地调查,其间发生的许多事件他曾亲身经历,这增加了故事的可信性;作者以第一人称讲述他在小镇的所见所闻,这增强了故事的可感性,总之,透过《小镇喧嚣》,我们看到作者与叙述者混融为一体,他既是事件的亲历者,亦是故事的讲述者。

场景的表达不难看出作者娴熟的叙事技巧,他时而作为事件的亲历者参与到故事人物的对话中,让读者感到真实可信和亲切;时而作为研究者穿插自己理性的分析,以免读者沉迷到故事里结果却忽略了事件本身所映射出来的学理价值;又时而作为客观的叙述者介入到故事之中,试图帮助读者廓清事件的真相和本质。正像许多论者所指出的那样,叙事或多或少都能够拉近社会科学研究与普通读者之间的距离,而纯理论表述往往不易被外行人看懂,门槛颇高,因此,叙事体更容易走进大众,最容易被外行人阅读和理解。

如前文所述,《小镇喧嚣》效仿《叫魂》并试图有所超越,因而可以在此略费笔墨对二者稍作比较。和《小镇喧嚣》不同,《叫魂》完全是历史性叙事,作者解读了清廷档案中的相关文献,通过因“叫魂”妖术而引发的“剪辫案”透视封建专制权力与法律机制之间绞结

纠缠的复杂关系,展现了官僚体制的运作逻辑。作为一个“发历史之幽微”的研究者和说书人,孔飞力以第三人称叙事,谨慎细致地叙述了案件的跌宕起伏及其背后所隐藏的官僚逻辑。《叫魂》的叙事是内敛的,全书基本上看不到艰深的理论分析和繁杂的文献征引,作者的理论关怀渗透在冷峻平实的叙事之中,浑然一体。而《小镇喧嚣》的叙事是铺陈的——它不是某个典例的“深度描写”,而是诸多事件的迭次呈现,作者同时打开若干扇窗口,以便读者从中窥测乡村政治运作实态的不同面相,此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然而,恰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事物的优长总是与其缺点和不足相伴随。叙事固然是《小镇喧嚣》引人入胜的关键元素之一,而过度叙事则容易遭人诟病。在《小镇喧嚣》中,我们看到,因为追求叙事完美,作者对事件情节及其背景所作的交代过于具体,叙述显得冗赘和沉闷;为了达到小说般的阅读效

二、乡域政治

《小镇喧嚣》探讨的是乡镇政治的运作过程及其影响机制,对于研究单位的选择,作者显然经过了深思熟虑,将“乡域政治”作为一个区别于“村庄政治”的概念,作为一种研究单元而提出,实际上包含着作者对农村政治研究方法论上的思考。长久以来,深受人类学传统影响的中国乡村研究大多以村庄社区作为研究单元(王铭铭,202_:23-53),然而对于微观政治研究而言,村庄政治确实不能包容农村政治的全部内涵,至少现代意义上的官僚科层体制及其规范性运作过程这些重要环节在村庄场域内是缺失的。尽管县一级可能是研究农村政治最为合适的单位,但考虑到县级政治研究中普遍存在着以对官僚科层体制的描述替代对具体政治过程的分析这一困境,作者刻意选取了“乡域政治”的研究视角。在作者看来,“乡域政治”不仅克服了“村庄政治研究在时空展示上的局限”,而且部分地解决了“县域政治研究在田野操作中的困难”;它不仅凸显了“一定时空关系网络中事件—过程本身所具有的社区整体感”,而且有助于分析乡镇村组各个层级之间的互动与关联,因而是“一个易于出新却又现实可行的方案”(页602-603)。尽管如此,要想在一本叙事体的田野考察报告中事无巨细地去描摹乡域政治的全貌,即便不是不可能,至少也算得上是相当困难。作者深谙此间的道理,为了尽可能全面而深刻地展现乡域政治中“政府—村庄—农民”之间复杂多面的利益互动与博弈,他将笔墨集中在乡镇的“中心工作”、征地纠纷、征收农业税以及诱民致富等主题上,藉此来透识乡镇政治运作的实践逻辑。

之所以将“中心工作与迎检”和“又到了迎检的时候”分别作为故事的起点和终点,是因为作者敏锐地意识到乡镇的“中心工作”是领悟基层政权运转的一个关键,它实质上是“围绕上级部署的各种任务而展开的阶段性工作”,“对于这些工作,乡镇必须不计成本和代价地去完成”,“但凡中心工作又都必辅之以相应的考核检查”(页17)。“中心工作”主导着乡镇政府的日常运作,这里面的种种繁文缛节在作者具体而细致的叙事中均有生动的刻画和描绘,让故事的主人公说话也体现了作者的叙事技巧,《小镇喧嚣》最后大篇幅引述秦家畈村村委会主任老罗的一席话,一语道破乡域政治运作过程中检查工作的真谛:

“你说这个检查是真的,它也蛮真,是假的,也蛮假,就看你怎么看了。说是真的,是因为即使被检查者有些弄虚作假之处,但在大原则上还是没有犯规,基本的硬指标肯定能够确保,而且,通过这样反复的检查,形成一种持久的压力,也的确能够促进工作。如果没有检查监督形成的压力,依中国人的品行,还真难保证能够做好工作……所以,上面就是知道你在小节上有些虚,他也相信检查对于督促工作是很重要的……他就是知道你在作秀,但戏做得真了,也就达到了目的,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让你去认真对待,不得马虎。所以,检

查本身就是推进和督促工作的一种手段。不检查,有的事情就落不到实处,不仅计划生育工作是如此,其他工作也都是如此,什么是国情?这就是国情。”(页593-594)

由于地方财政困难,使得搞开发,谋发展无形中成为乡镇最大的政治。在小镇,每个月仅工资缺口就有9万多,一年下来就是上百万(页54),因此,政府必须靠卖土地和招商引资来解决基层政权组织所面临的“还能不能正常运转”这一问题,于是,在土地利益的分配机制上,逐渐形成了“政府得大头,农民得中头,村里得小头”的格局。虽然乡镇政府主导的开发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但征地补偿款的不均衡分配无疑会引发农民的不满,其间的种种利益冲突又极易造成法律纠纷乃至逐级或越级上访,这样的事例在小镇屡见不鲜:例如美籍华人叶桦与洲头村的租地纠纷、安和公司与洲头村的租地纠纷、小岳村村民因京珠高速公路绿化带占压土地补偿款而发动的集体上访„„然而,在现实的经济利益和乡土规则面前,契约神圣的观念常常被打破,经由政治的协调机制取代了通过法律的治理,这一点在叶桦及安和公司与洲头村的租地纠纷中显露无遗;而居于弱者地位的农民也在与镇村组织争夺土地补偿款的讨价还价中发展出一套“缠闹的政治学”,由此,作者总结出“弱政—刁民”的互动模式来解释乡村基层政治的类似特征。

以机械的结构主义方式来书写生动复杂的基层政治及其具体过程,这不是作者追求的方向,因为,在正式的结构中,在有关的文件上,乃至在笼统的“村庄”和“乡镇”社区中很难见到的东西,恰恰就隐藏在人们的社会行动,尤其是事件性的过程之中(孙立平,202_:

6)。故此,作者乐于采用“事件—过程”的分析框架来铺陈若干连环相扣的乡村故事,透过故事主人公有目的的行动乃至抗争,作者力图在诸种动态的实践过程中展现乡村政治的隐秘之处,进而审视当代中国农村某个特定时段的国家—农民关系。例如,在“种粮不如‘种房’”一节,“种房”农民那种貌似无理刁蛮的行为背后实际上存在着“作为阶级与群体的农民的弱”和“作为社区与个体的农民的强”二者之间的内在紧张,作者就此分析道,“正是因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整个社会体制与政策并没有给农民提供一个公正与平等地表达和维护其自身权益的机会”,在这种前提不合理的情况下,“除非社会治理者以全控和高压方式促使农民‘配合’,否则农民总是会以不配合或不合情理的‘配合’来表达自己的意愿”(页281-282)。正是在这里,作者表达了他的忧虑,在基层政府的运作中,如果缺乏建基于法律之上的规则治理,农民注定会以牺牲自己的社会尊严为代价来表现他们“狡黠理性”的另面。对于重构转型时期的国家—农民关系而言,这不啻是一个善意的提醒和批判性的反思。

乡域政治的运作实态,在作者近乎写实主义的叙述中时时有生动形象的体现,譬如村干部钱跃进带着财政专管员下乡征收农业税(俗称“公粮”)时带有浓郁地方性色彩的一席对话,在看似轻描淡写的征税过程中,代表国家征税的村干部与农民之间的角色互动关系跃然纸上,在“弱政—刁民”的分析框架下,真个是“要钱是孙子,无钱是羔羊”(页78)!当然,这副图景必须被置于税费改革至取消农业税之间这段特殊时空中方能理解——中西部地区农民负担过重,干群关系紧张,农业税征收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困窘;另一方面,政策制定者最初也不能十分清楚地意识到税费改革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而且会给地方基层政府造成新的财政危机(页84)。征税之难,反映了改革开放之后乡镇政府权威衰变的现实,这委实与全能主义体制时期强势的基层政权形象相去甚远。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领导人民奔小康”等新“意识形态”的逐渐合法化,地方政府得以把行政合法性与其对市场的追求灵活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动员和参与农民的商品生产经营过程,进而分享商品农业的市场利润(马明洁,202_:66-67)。面临地方财政的窘状,以及集体化时期组织化动员手段的失灵等约束条件,小镇政府发展出一套经营性动员模式,它以行政和市场混合的手段重构了国家—农民关系,这具

体表现为政府“诱民致富”,推广藠头种植。基层政府本来有责任引导本地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这也是考核领导政绩的一项指标,但由于基层权威的流失,小镇政府不仅要采取“哄着、诓着和捧着”的经营性动员手段去“诱民致富”,而且还要事先许给农民看得见的好处并确保承担所有可能的风险(页609)。通过对小镇推广藠头种植事件的细致刻画,作者深刻地揭示出乡域政治中基层政府治理权威削弱的现实,而治权的弱化最终会以牺牲地方社区的公共利益为代价。

三、国家治理转型

作者不惜以巨幅笔墨详述小镇故事,最真切的关怀自然是想透过乡镇政治运作的实践逻辑,“以探求和发现蕴藏在这些事实与关系背后的乡村底层治理之谜的谜底”(页595)。一旦进入由故事而织就的意义之网,我们便能强烈地感觉到作者的理论追求,那就是通过更加细致的个案去反思既有研究的局限,通过叙事来表达对乡域政治的理解。从《小镇喧嚣》的结构安排上不难看出,前十四章都在讲故事(当然,其间不乏作者的心灵独白和夹叙夹议),第十五章“幕落幕启”则是全书的理论总结,在这里,作者交代了自己的研究关怀和叙事策略,对乡域政治的分析框架及其间的权力运用作了经验性的总结和反思,最后点出了“国家政权建设”理论之于中国经验的解释局限性,并试图以“国家治理转型”的概念框架来取而代之——在我看来,这或许正是《小镇喧嚣》最值得学界瞩目的贡献所在。

在源自西方的“国家—市民社会”理论的影响下,近二十年来,学界往往不加反思地援用“强国家—弱社会”的分析框架来理解近现代中国,仿佛中国铁板一块,始终是同一均质的整体,永远缺乏分化和流变。这种定见尤其遭遇极富意识形态色彩的“极权主义”(totalitarianism)中国观的型塑之后,更俨然成为近乎真理般的信念——事实上,思维模式的僵化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我们的判断,甚至于会遮蔽我们试图有所发现的眼睛。作者深入细致的调查和丰富的田野经验使其有可能去蔽求真,他清醒地意识到,“简单地以模式的套用代替对复杂问题的分析,不足以丰富学界关于乡村政治实践的知识,反倒有可能以德性的话语去代替学术的研究,使我们关于乡村政治的认识处于一种缺失历史和语境的状态”(页605)。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通过小镇故事,我们得以发现,尽管“强国家—弱社会”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的宏观状态仍然具有相当的解释力,但对理解居于底层的乡村社会而言,即便不能说它完全不适用,至少也是削足适履。

一如前述,围绕农业税征收,乃至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基层政权和农民之间均呈现出一种权力格局的“倒置”关系,即政治运作中治理者和被治理者强弱关系的“倒置”。面对征地补偿款的分配,镇村组织和农民则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利益博弈。作者由此指出,随着全能型政治治理模式的消解,乡(镇)村基层组织的治理能力正逐渐蜕化,它不得不截留部分补偿款以缓解自身所面临的财政压力;另一方面,走向市场化的农民日益扩大了行动的自由权利,在祛除全能政治的高压之后,他们发展出一套“缠闹”技术以对抗基层组织对其利益的瓜分——在“弱政”对“刁民”的斗争中,我们看到的是一幅基层政权对农民的控制日渐松弱,基础性治理权威日渐流失的面相。通过讲述小镇故事,作者对“强国家—弱社会”模式进行了修正,使其增强了对特定时空情境中社会现象的解释能力,这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微观状态下乡域政治实践过程的本质和特性。

1980年代以后,学界普遍注意到晚近以来国家权力向乡村社会伸延渗透以及国家政权汲取能力扩展的现实,因而纷纷援引“国家政权建设”作为解释中国社会变迁的理论预设2

[③]。不过,人们似乎在偏重国家政权机构下渗乡村社会这一轨的同时,却常常忽略公民身份的型塑和国家认同这另一轨,由此造成的窘状便是在中国语境中极易误读理论本身所指向的经验事实和规范性含义。张静(202_:202_增订版前言)即明确指出,中国的“国家政权建设”既没有导致现代意义上的基层权威产生,也没有将村民转变为公民身份进而成功地

将村民对地方社区的认同转变为国家认同,人们的权利界定和实现与国家的实质性关联依然微弱;而国家为了换取基层社会的象征性服从,甚至不得不容忍基层政权的不当行为——即便这种行为在道德和治理原则上有损于国家权威也在所不惜。作者清楚地看到了其间存在的种种问题,他对理论误读可能造成的流弊尤其抱有高度的警省,因而特别强调应以“国家治理转型”来替代“国家政权建设”。

按照作者的理解,人民公社时期建立起来的全能主义治理模式有效地完成了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的“国家政权建设”要务之一,即政权机构以前所未有的渗透方式嵌入基层社会,其职能囊括了社区生活的方方面面,无所不包。然而,随后的改革开放迅速消解了这种建立在高度集权基础之上的治理模式,替代人民公社的乡镇政权和村级组织的强制性权力被大大地削弱,其基础性权力也过度流失。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被确立为正统的意识形态之后,基层政权组织为了自身的发展更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到与民争利的往复博弈中,但由于其治理权威渐趋衰微,乡域政治最终凸显为“弱政—刁民”的格局。通过《小镇喧嚣》,我们不难看到,当代中国乡村正处于治理结构的转型之中——全能主义治理模式解体了,而“通过法律的治理”则亟待建立起来。然而,作者最终却不无遗憾地指出,现代性法治距离乡土社会仍然相当遥远,虽然,人们间或也会使用法律来表达其利益诉求,但法律仅被视作一种工具,而其权威和效力又未获得高度认同,人们更倾向于将问题政治化,并通过信访等渠道来寻找“以弱制强”的武器,这无形中又加大了乡村治理的难度。

无论如何,改善乡村治理最终必将通往法治之路。在作者看来,绝不能只依靠单向度的行政架构重置,也不应该试图在集权与分权、收权与放权,或为民做主与让农民自己表达之间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重要的是引导政治行动主体各方走到一种有序竞争的合作博弈中来。一方面,必须确保基层政权能够有效渗透社会,完成其作为社区公共权威主体的塑造;另一方面,也必须让农民真正转变成为按照法律规则处世行事的公民(页630)。围绕上述目标而进行的制度安排无一例外都可以归结为宪政,而它们最终又映射着国家治理方式的转型——既要通过宪法和法律约束基层的国家强制性权力,也要增强基层的治理权威;既要确认和保护民众的权利,也要重塑公民的国家认同——总之,要由过往的全能主义的政治治理模式转变为指向未来的通过法律的治理。

应该指出的是,小镇叙事仅仅指向一个特定的时空场域(202_年至202_年间江汉平原腹地的一个城郊乡镇),因此,基于小镇的经验不可避免地会打上时代的烙印,固有其地方局限性。事实上,自农业税取消至今的短短三年间,中国农村的面貌较以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观,原有的乡村关系格局被悄悄地改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运动正在重构国家—农民关系,与之相应的乡村治理模式也在型塑之中。然而,我们也清楚地知道,小镇故事蕴涵着宏大关怀,透过乡域政治反思国家治理转型,作者在追寻当代中国乡村治理之谜的同时,寄寓了对现代性法律治理的厚望——在约束横暴性权力与尊重常规性权力之外,我们尚须建立基于公民意识之上的国家认同。不幸的是,后者作为“国家政权建设”型构中的关键一环,却常常在有意或无意之间被我们所忽视。

沉寂 喧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