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宣传片解说词文案正文
学校宣传片解说词文案
27s前
当初升的朝霞正绽放着灿烂,当晨雾和炊烟在轻轻飘散,在周围群山环绕,葱葱绿意,风光绮丽的清晨,莘莘学子的青春在这里启迪;这是书香浸润的馨园,梦想的种子在这里发芽,这就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仁义小学。
27---38开始(语速要慢且沉稳)开 启 辉煌 今 天 托 起 明天 太 阳 我的 梦想 摇 篮 38s开始
清晨,当阳光初洒大地,此时的姚校长早已像往常一样亲自在学校门口迎接着同学们的到来。48s开始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又回到了这里,漫步在书声琅琅的走廊下,不知不觉走到了我曾经的课堂,我站在教室的门口,老师正在给同学们上语文课,悄悄往曾经的座位上望去,一位小女孩正专心致志的低头看着课本,回忆一下涌上心头,仿佛自己又回到了课堂,在老师的提示下,站在黑板前重重地写下了自己心中的“梦想”,自己欣喜的看着曾经的老师,老师满意的点点头,并与我细心的讲解沟通,在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中我回到了曾经的座位上。1'43“开始 课间操时间到了,领操老师吹响了集合的哨声,同学们跟随着欢快的音乐声整齐的跳动着音律,自己也情不自禁的加入了做操的队伍,与同学们一起开始了有趣的课间活动。1'59”开始
在校美术室,美术老师正在给学生们一边做美术课示范,一边耐心的讲授着美术作画的要领。
音乐辅导室,音乐老师正在给一位同学做音域示范,听着美妙的音乐,自己不知不觉的跟着老师的节奏,进入了角色。2'18“开始
操场上,一声声清脆的报幕声把我的思绪拉到了那庄严的升国旗仪式上,站在升降台上,待国歌奏响,抛出一个美丽的弧度,随着起手的拉动,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上升,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向国旗行着注目礼!
2'45”开始---3'00"
承山海之精华,扬时代之风采,上下古今在这里汇通,几十载风风雨雨,春华秋实,几十载历史积淀,辛勤耕耘。仁义小学正秉承着厚积薄发的澎湃与从容,豪情满怀地面对着美好的未来!
第二篇:乡镇宣传片文案解说词
沃野千里、物华天宝,是这片土地的多彩身姿;
海纳百川、厚德载物,是这片土地的隽永品格;
生机勃发、活力四射,是这片土地的激扬旋律.这里政通人和、商机无限,是投资兴业的一方热土;这里三市睦邻、造化垂青,是魅力无穷的口子重镇。
投资热土魅力
****
荆楚腹地,汉水之滨,东南,有一片充满生机与活力,蕴含发展与机遇的土地,她是镶嵌在247省道上的一颗瑰丽璀璨的明珠,是与监利的一座节点城镇。她,就是被誉为“潜监线产业新区、潜东南经济强镇”的镇。一百三十六平方公里的富饶土地,五万八千勤劳智慧、精明务实的父老乡亲,在这里享受和谐盛世、开拓进取,一座现代化的魅力新城正在加速崛起。
流光溢彩的人文之城
这是一处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宝地。
承载着荆楚大地的传统文明,积淀着深厚的人文底蕴。集镇初创于雍正八年,以其地湖泊广大、渔业繁盛而得名。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这里民风醇厚,底蕴厚重。翻开久远的史册,品读每一个章节,都会感到文化的厚重与灿烂。,是闻名遐迩的革命根据地,潜监沔三县市第一个党小
组、第一个中心县委、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第一支工农革命武装、第一所列宁小学均诞生于此。在这片土地上,处处留下了老一辈革命家的足迹,贺龙、周逸群、段德昌、钱瑛等革命先驱在这里战斗过,胡幼松、廖林基等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染红了这片土地。据统计,从大革命时期至抗日战争,仅境内拖船埠地区就先后有330多名烈士为革命捐躯,当时失踪至今仍杳无音讯者有159人。先烈们前仆后继、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至今仍广为传诵,在革命老区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不朽篇章。
如今,这块神奇的热土更加光彩夺目!在改革开放的隆隆战鼓声中,沐浴着科学发展的浩荡春风,伴随着中部崛起、武汉“1+8”城市圈战略的确立和加快三化协调先行发展的嘹亮号角,豪迈自信、渴望幸福的人,正怀抱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朝着推进“三化”协调发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的道路豪迈前行。
内通外畅的枢纽之城
这是一个舟车会聚、地利路优的枢纽。
地处东南,与仙桃市、监利县毗邻,这里区位优越、交通便利,247省道、东荆河黄金水道贯穿全境,汉宜高铁、沪蓉高速、随岳高速近在咫尺,距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仅120分钟车程。北上北京、南下广州、东到上海、西至成都,全部纳入一千公里的辐射半径之内。作为镶嵌在247省道上的魅力明珠,处在纳南接北的中心位置,是武汉、长沙、荆州
等地产业梯次转移低成本扩展的承接地,拥有内通外畅、辐射四周的交通网络的,成为名符其实的交通枢纽,区位优势与日俱增,炙手可热。
物华天宝的资源之城
这是一片物产丰美、资源富庶的田野。
地势平坦,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土质肥沃,自古就有“生态天堂、鱼米之乡”的盛誉。有耕地面积7.36万亩,境内盛产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和棉花、油菜、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是重要的商品粮棉基地和瘦肉型猪、肉牛、家禽生产基地。全镇拥有万亩优质棉、万亩无公害大米、大小苏湖水产、东荆河沿线畜禽养殖、潜监线蔬菜种植等五大特色农业基地,贡米、潜同牌辣椒、苏湖莲子、荆河香腊鱼、三桥西瓜等绿色食品远近闻名。
这里人力资源丰富,崇教尚学的优良传统使这里基础教育发达,拥有全市乡镇中唯一集中学、小学和学前教育为一体的教育园区,是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乡镇。作为打工重镇,外出创业人才多,而且遍布全国各地,涉及各个行业。“市场经济大课堂”的洗礼,“阳光工程”、“技能就业计划”、“雨露计划”等多种形式的农民工转移培训,造就了数量巨大、涵盖各行各业的专业技术能手。随着就业导向的调整,大量的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由单纯的外出转移转向就地就业,为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力和人才支持。
优质高效的活力之城
这是一方海纳百川、开放创业的热土。
人深知“环境就是优势,服务就是品牌,诚信就是形象”,始终立足打造一流的服务环境,牢固树立“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发展理念,全面推行“一站式”办公、“保姆式”服务,领导包厂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得到有效落实。以真诚促合作、以合作促发展。目前,全镇上下已经形成了“亲商、重商、爱商、富商、护商”的浓厚氛围,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开放透明的政策环境,公平有序的发展环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前来投资兴业。近3年来,协议引资3.5亿元,实际到位3.2亿元,招引项目23个。银昌科技、民福化工、申昌化工、恒顺机车、昌泰米业、洪祥米业等一大批规模以上企业先后落户;武汉盛勇明、名流置业、康民房产、莱克水产等一大批域内外企业先后到投资兴业。
如今的,已经成为创业政策宽松、商务成本低廉、投资见效明显、发展环境优越的创业热土。
生机勃发的兴业之城
这是一个快速发展、活力四射的城镇。
凭借镇域优势资源禀赋的后发优势,凭借历届党委政府持之以恒积蓄的发展能量,凭借多年来厚积薄发的产业集群牵引,镇域经济蓬勃发展。作为重大项目聚集区和主导产业示范区,工业园总规划面积1200亩,目前已有10余家企业入驻,初步形成了以恒顺化纤、幸福木业为龙头的现代家具辅料产业群,以银昌科技、恒威化工为龙头的新型造型材料产业群,以昌泰米业、洪祥米业为龙头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
群,产业效应、规模效应和集群效应日益凸显。随着潜监线新型工业和循环经济带、杨市食品工业园和总口华中家具产业园的融合辐射,必将为带来更多的先进理念和发展资源,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城镇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为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镇委、镇政府着眼长远,克服集镇基础差、底子薄等不利因素,大手笔规划、大力度建设。目前已初步形成集镇区“一路分东西,六区贯南北”的全新格局。“一路分东西”即以247省道陈桥段及延伸线(建设南路)为分界线,集镇区形成新旧两个镇区;“六区贯南北”即整个集镇区从北到南依次形成工业园区、物流仓储区、商贸休闲区、行政办公区、公共事业服务区、居住小区等六大板块。
围绕建设和谐幸福新这一目标,按照“两个先行”的原则,大力实施各项民生工程,始终把优化人居环境作为改善民生的惠民工程和提升城镇吸引力的基础工程来抓。建设中的商贸城,占地145亩,总建筑面积为15万平方米,由武汉盛勇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分三期进行建设。建成后,可容纳商户800家、服务业120家、商住户达600户,每年仅商贸业、服务业即可创产值4亿元,就地转移劳动力3000余人。潜南星城、幸福佳苑、康明小区等住宅小区建设如火如荼,如今的实现了长依碧波、绿树垂青、人脉昌盛,呈现出社会发展、地方繁荣、商贾云集的良好局面。
旭日东升的希望之城
这是一曲恢宏壮丽、雄浑激荡的乐章。迈着跨越崛起的铿锵步点,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建设“三化”协调发展先行示范区重大机遇下,镇委、镇政府决心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战略安排,以“立足一个定位”为整体方向,以“突出三大抓手”为具体内容,以“落实五项保障”为根本基础,苦干快上,顺势而为,决心利用三至五年时间把建设成为“三化”协调发展先行的示范乡镇,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打造具有江汉平原水乡特色的“三化”协调发展新。
立足一个定位,就是立足“打造潜监线产业新区,建设潜东南经济强镇”的总体方向,努力把打造成华中家具产业延伸区、三产业发展承载区、现代农业双增示范区。概括而言就是“一镇三区”。突出三大抓手,就是新型工业化突出抓好三大产业聚集、新型城镇化突出抓好九大项目推进、农业现代化突出抓好五大基地建设。落实五项保障,就是落实组织、思想、机制、措施、服务等五个方面的强力保障。
波澜壮阔、风雷激荡,风帆正劲、阔步前行。,这座发展中的口子镇正日益彰显出其独特的魅力。,正以崭新的姿态,纵横于江汉平原之上,昂立于荆楚大地之间。勤劳质朴的人深情期待着更多有识之士,走进,投资,共赢,携手开创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欢迎您!
第三篇:学校宣传片解说词
在物华天宝的浦河东岸,在人杰地灵的辽河平原,有一座美丽和青春相融的学园,老观坨九年一贯制学校。
雨露润泽,阳光披洒,荏苒时光,坚忍不拔。胸怀宽广,坚毅果敢,自强不息,吐纳英华。
学校始建于1968年,从初始的老观坨中学沿革至今,已经走过四十年的风雨历程,培养了10000多名优秀的毕业生,为辽中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2007年11月建成合并成为九年一贯制学校以来,各项工作获得了长足发展,品牌形象显著增强,管理质量明显提升,师生面貌大幅改善。
学校现占地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067平方米,图书馆藏书36360册,拥有计算机144台,全部宽带接入,拥有投影机、电视等教育设备15台,拥有县内一流现代化教育配套设施。建有阅览室、琴室、画室、舞蹈教室、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科学实验室等15 个专用教室,德育活动基地3个。截至2008年9月,学校共有6个教研组,在岗教职员工108名,其中专任教师 68名,初中部教师本科毕业率达到78.95%,小学专任教师专科毕业率83.33%。学校现有27个教学班,学生1113人。
学校重视彰显教育的人文性,着重塑造和谐统一的直观的校园文化。像悬于教学楼 “求知、博学、争先、感恩” 的校训、各楼宇的名称,体现着学校的办学方向;科普展板、走廊壁画不拘一格的内容,带给学生开阔的眼界和丰富的知识;吊牌、暖气罩上的格言警句,则成为学生成长的推动力,为形成一个学校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整体优化的校园环境,使人一走进校园,就能体会到学校的特色气氛,无论是一树一花、一砖一瓦,都无不装点着学校环境育人的先进情愫,无不渗透着打造优秀品牌的良苦用心。
以规矩定方圆,以改革谋新生,以创新求发展。
为丰富我校新时期的角色内涵,以全新的姿态向名校目标跨越前进。以杨连涛校长为首的领导班子一直重视学校日常教育工作,确立了德育为办学之首、教学为教育之本、创新为发展之源,科普为强校之路的新时期学校发展指导思想。为此进一步明确,领导要树立三个观念,即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念、以人为本的和谐教育观念、打造品牌特色的战略观念;教师要树立五种意识,即服务意识、开放意识、整体意识、竞争意识、实践意识。以此双线并进,最终实现学校教育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敦学,笃教,再创新风;树德、铸魂,更育新人
学校积极抓好教学工作,力求在新课标改革大潮中占得先机,在教育质量提升精神下摘得桂冠。学校重视建设新型师生关系,努力营造和谐教育气氛,力争提高教育教学成绩,要求教学工作紧密围绕三个“主体”进行,即备课中以课改精神为主体,课堂上以学生活动为主体、评价以全面发展为主体。要求任课教师注重教学活动中四个基本要素即因材施教、层次清晰、方法多样和师生互动。逐步建立起学生成绩档案和成长记录,实现信息化管理、科学化评价。学校还举办了校长进课堂、教师公开课等教学活动,为教师搭建一个展示自我、交流经验的舞台。在连续几年的中考和市、县质量检测工作中,我校教学成绩一直优秀,赢得社会和家长的一致肯定。
所谓树德以正身,立品而致行。在德育工作中,学校注重德育落脚点和时效性,基于安稳办、德育处、少先队的团结协作,注重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突出不同年龄段不同家庭环境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抓好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由此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工作宗旨,真正体现出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德育新模式。同时在德育教育中渗透安全教育,实现德育常抓,安全常知的有利态势,注重把安全观念镌刻进师生心灵,从而让德育工作多元化、健康化、和谐化。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确保教师质量的整体提升,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确立了优化师资、净化师风、改造师德的师资建设总体方针。在教师结构的优化方面,学校制定了“以老带新、以优补拙、奖勤惩怠”的人才培养模式,扎扎实实推进教师自主学习,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引进先进的教学育教学理念,观摩支玉恒、魏书生等名家名课,以达到教师整体素质飞跃式发展。学校还通过师德大讨论,师德演讲比赛、家长座谈会等活动,以达到净化教师心灵的目的,提升教师德师风水平,共同确立师道尊严、为人师表的从业准则。
学校重视学生学校特色教育,打造富有个性化、时代化的学生群体,由此突出把科普作为学校主要办学特色来抓。通过举行科普知识竞赛、课外科技小组的活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确立和创新精神的养成,让学生具有勤于动脑、勤于动手的科学实践精神。我校和市、县科协密切协作,使我校成为全县唯一一所以科普为特色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在2007年11月,县科协正式在我校举行科普进校园的启动仪式,县领导和科协主席列席本次会议,对我校的科普工作和科学氛围给予很高的评价,并计划在08年举行科普棚车进校园和机器人实验室的建设工作。其他特色方面,艺术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力和创造力,指导他们塑造自己的形体美、行为美、语言美和心灵美。在体育教学中,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打造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树立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勇于拼搏的进取精神。
成绩来自于孜孜以求,硕果来自于辛勤工作。“十一五”期间,学校教科研工作同样态势喜人,学校现有《和谐德育研究与实验》、《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教学研究》及《优质教育模式促进儿童早期发展实践研究》等国家级课题3个,市级科研课题2个,中学部教师拥有研究专题比例为70%;小学部教师拥有研究专题比例为61.2%。“十一五”期间学校教师获得市级以上论文证书28人次,居于各九年一贯制学校前列。
并校一年多来,学校先后获得学校先后获得沈阳市平安校园、沈阳市爱国卫生运动先进单位、辽中县科普工作先进单位、辽中县德育先进单位、辽中县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等荣誉。学校先后接待了数批次市、县级领导的考察、调研活动,接访了上百人次的前来我校参观和学习的兄弟学校领导教师,他们对学校环境、文化氛围、日常管理以及师生面貌给予高度评价。辽中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作武同志来我校参观后,说:“老观坨九年一贯制学校各方面工作是全县同类学校的楷模,希望这所学校再接再厉,成为近海教育皇冠上的明珠。”辽宁省原省委书记林声同志欣然为我校题词:“近海英才的摇篮。”学生家长对学校的评价也非常高,认为能把孩子送到我校读书,是他们最正确的选择。
长空一鹤排云去,更引诗情到万家。悠久的历史传承,严格的教育管理,鲜明的学校特色,强烈的质量追求,一流的师资队伍。有以杨连涛校长为首的领导班子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抓得细,有全体教师勇于奉献、改革创新、严肃认真、为人师表,我们有理由相信,老观坨九年一贯制学校必将拥有一个辉煌的明天。
雨露润泽,阳光披洒,荏苒时光,坚忍不拔。胸怀宽广,坚毅果敢,自强不息,吐纳英华。
第四篇:学校宣传片解说词
钟灵毓秀 群雁奋飞
——长兴县第七小学宣传片解说词
【序言】
江南福地,文化绵延。帝乡佛国,文人云集。千年流转,走出了多少英杰。长兴,太湖西南岸一颗璀璨的明珠,富庶的资源,淳朴的民风,养育了一方百姓。
拨开历史的浓雾,跨入今天的浙北,长兴县第七小学这所景美人和、书香四溢的现代化新型学校正散发着自己的朝气和魅力。
【学校简介】
长兴县第七小学位于陈霸先的故里,蕴孕清逸之风气,是长兴县建城区的一所公立学校,坐落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内,隶属长兴县太湖街道管辖。学校始建于2012年,占地面积365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0余平方米,建设投资近亿元,校园外观恢弘、布局合理、设施齐全、环境优美。校园建有陶艺室、舞蹈馆、乒乓馆、跆拳道馆、篮球馆等活动场馆,成为孩子们学习知识的圣地、陶冶情操的殿堂。
【头雁领路 群雁亮翅】
学校全体行政干部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具有宽广胸襟,具有开放情怀,具有世界眼光。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引领莘莘学子书山前行。学校构建了“新雁阵校本研训模式”,以“领雁名师工作室”为平台,利用“名雁”教师资源,提升学校教师业务素养,通过“壮雁”传经,促使新教师快速成长,最终,达到“群雁齐飞”。他们以“精诚团结、爱岗敬业、严谨创新,廉洁从教”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尊重,用爱心和智慧架起一座座通向学生心灵的桥梁。“我为七小添光彩,七小因我更精彩”已成为全体师生的行动指南。
【文化育人 愿景美好】
【校长同期声:做事先做人,读书先明理。学校不仅是知识的学堂,更是学做人、学做事的大课堂。】
学校秉承“做和善幸福的人”的办学理念,弘扬以“雁群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恪守“合力奋飞”的校训,倡导“和美诚信、合作向好”的校风、“崇德厚生、宽严相济”的教风、“向善乐学、个性多元”的学风,践行“文化立校、管理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策略,坚持“七色阳光,小雁精彩”的育人目标,实现“学生快乐成长、教师幸福工作、学校健康发展”的办学愿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特色教育 育教创新】
学校践行“和诚教育”德育特色。创办“诚信之声”广播站,宣扬诚实为美;举办“诚信之星”三评一讲活动,开设“诚信大讲堂”;评选“和诚之星”、“和诚中队”、“和诚家庭”,成立“和诚少年交通警校”,在学警察、保家国、炼体魄的良好氛围中,一位位经受历练的“和诚标兵”孕育而生。“和诚精神”辐射社会,和善之心竞相传递。学校德育融入社会大风尚,建立“和善公益志愿者团队”,凝教师、学生、家长之力共同参与践行和诚德育。
聚焦核心素养,关注个性发展。群雁社团活动的广泛开展及“和善”拓展性课程的有效实施,满足了学生发展的需求,在这里七彩画笔描绘孩子们眼中的世界;在这里动手实验探究科学的真理;在这里美妙音符唱响心中的舞台;在这里无人机操控放飞孩子的梦想……歌声、笑声、读书声充满校园的每个角落。
学校“飞•悦”花样跳绳队,凭借一根小小的跳绳,玩转国内多个赛场,先后取得9金10银的骄人成绩。“七律丝韵”、“七巧科技”、“七色童画”、“七声合韵”、“七舞飞扬”等社团的精心打造,为学校赢得了不菲的荣誉。
【注重管理 保障安全】
“让安全成为习惯、让习惯保障安全”,学校通过细化管理构筑安全防护墙,扎实开展平安创建活动,规范落实安全责任、培训、教育、宣传。严格按照A级食堂标准,细化过程管理,合理配置膳食,满足学生身体健康成长的需要,为学生终身发展和幸福成长保驾护航,学校连年荣获长兴县“5A级平安校园”。
【片尾】
建校以来,在上级行政部门和辖区党政部门的关心重视下,在全体师生共同的辛勤努力下,学校的办学特色不断凸显,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升,声誉不断提高。先后被评为浙江省标准化学校、湖州市湖笔文化特色学校、湖州市体育特色学校、湖州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湖州市示范家长学校、湖州市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湖州市书香校园等荣誉称号。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群雁展翅,志在千里,在长兴七小发展建设的道路上,全体教职员工必将凝神聚气谋发展、凝心聚力绘蓝图,力争学校发展再上新台阶,管理再有新突破,质量再创新佳绩。长兴七小,与万千学子合力奋飞!
第五篇:学校宣传片解说词
学校宣传片解说词
作者:佚名点击:4281时间:2005-7-13录入:sdynyz
会当凌绝顶
——朝气蓬勃的沂南第一职业中专
(纪实片解说词)
巍巍蒙山,滔滔沂河,一代名相诸葛亮的故乡,这块饱经战火考验和英雄的鲜血孕育的红色大地上,一片青翠挺拔的绿树掩映着一所现代化的中等职业学校——沂南县第一职业中专。
(字幕)会当凌绝顶
——朝气蓬勃的沂南第一职业中专
厚重的历史底蕴孕育出灿烂的文明之花。坐落在大庄经济开发区的沂南县第一职业中专是我县办学最早、最具活力的国办中等职业学校,一职人在这里播种理想,耕耘希望,为千万家庭的致富,为沂南经济的振兴,他们三十年春夏秋冬,三十年风雨兼程,拼却心血千万点,换得新绿百千重。
沂南县第一职业中专作为市级重点职业学校,是我县唯一荣获“省科普示范学校”、“省职成教科研先进单位”、“省职成教科研基地”、“省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单位”、“市级教学示范学校”称号的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占地80余亩,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公交车从县医院直达学校,交通便利。在县城设有分校和幼儿教育中心。
学校现有教职工156人,文化专业课教师120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占95%,另外聘有专家、教授11人。为加强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校建有供各专业学生实习的实验、实习教室,安装了闭路电视系统及远程教育网。学校始终坚持“一切为学生服务”的办学宗旨,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倡导“技能过硬、求实创新、人格健全”的校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思想。开设机电、计算机、汽车驾驶与维修、电气焊技术、幼师、电工、电子等18个专业,学校立足农村,服务“三农”,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先后为社会培养了15100多名懂知识、有技术、会管理的高素质人才,并有700多名学生升入高等学校深造。
学校领导班子精诚团结,广大教师敬业敏思,锐意进取,学校建立健全教师培训机制,营造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教学氛围,形成了人人想干事、愿干事、能干事、干好事的良好局面,建立了一支理论扎实、技能过硬、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的高素质教职工队伍。学校始终把“科研兴校”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承担的“卫载番茄种子对比种植实验”获国家二等奖,生物百项活动获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的奖励,有三名教师被国家科协、教育部、中国宇航学会授予优秀辅导员称号;1人获中国爱迪生发明协会奖,8人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成果奖,20多项科研项目有10项获国家专利,主编、参编著作10部,并
承担了三项“十五”规划省部级重点课题的研究,学生发明的地膜覆盖器在中央电视台《异想天开》栏目播出。
学校本着服务于社会、有利于学生、有益于企业的原则设置专业,并积极与山东技师学院、山东交通技术学院联合,开通了学生继续深造的直通车。
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管理科学、规范。从学生入学开始贯彻学校的办学理念,从一点一滴做起,使学生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成才,具备今后就业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学校制订了详细的班级量化管理细则和学生量化管理细则,并制订了一日常规,规范学生的起床、上操、升旗、上课、饭前一支歌、课外活动、作息等行为。学生走进校园就已经走向成才的第一步,逐步成长为有理想、求上进、爱学习、守纪律、勤劳动、讲卫生的好学生。
在教学体制上,建立了多元训练模式,对已完成理论学习的学生采取间歇强化式实习。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加强实验、实习、实训课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学校还开设了内容丰富多彩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如计算机、摩托车维修、实用电工、形体训练、普通话等,拓宽了学生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素质。学校积极实行“双证制”(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几年来参加职业资格鉴定考核的学生全部合格,有80%的同学取得中级证书。
学生业余生活丰富多彩,经常组织运动会、艺术节、文艺汇演、文艺晚会、卡拉OK大赛、会操比赛、技能大比武、演讲赛、越野赛、拔河、书画比赛等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学业,连续4年参加“阳都之春”艺术节的演出。首届全县艺术教育现场会在我校召开,《沂蒙小伙》、《沂蒙识字班》在中央、市县电视台播出。
高考辅导班学生专门参加高职升学考试,升入高等院校继续深造,如果考不上大学,还可继续复读或再安置工作。
技师班为我校与山东技师学院联办,学制四年,前二年在我校学习,经考试考核合格发中专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后二年在技师学院学习,学业期满且考核合格后发技师资格证书。
大专班,学制五年,前二年在我校学习,后三年在山东技师学院学习,发大专毕业证书和技师证书。
汽车维修与驾驶专业是我校与山东交通技术学院联办,学制三年,前一年在我校学习,后二年在山东交通技术学院(临沂)学习,发山东交通技术学院毕业证书,汽车驾驶证书。
幼师专业,学习地点在县城分校,主要招收应往届初中毕业生,工作安置在青岛、临沂等各地幼儿园。
从社会效益和学生的前途出发,为更好的办好职业教育,学校还专门设立了安置办公室。每当新学年开始,学校对所开设专业的发展前景,企业用工需求状况进行缜密调查,作出科学分析,针对众多企业的用工情况,与其达成联合办学、定向培养协议。现已形成“立足山东,进军长江三角洲,面向全国”的学生就业格局,毕业生就业率100%。坚持先考察后安置,做到“安置、安置、再安置”和“月工资待遇低于600元的不安置,让学生高兴,让家长放心,让企事业满意”。学生在入学时,学校与家长签定就业安置协议书,保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满意的工作,学校定期给学生讲解当前就业形势,企事业需求动向和对员工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就业培训。学校还定期对毕业生进行跟踪服务,随时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工作情况、发展前途等,为他们排忧解难,出谋划策,使学生感觉到学校永远是他们前进道路上的坚强后盾。2004年已安置学生500多名,其中海
尔集团60人,澳柯玛集团55人,山东电力公司42人,苏州中达电子97人,大智电子有限公司40人,华硕电脑公司50人,无锡夏普电子公司45人,无锡健策精密有限公司20人,上海江南造船厂15人,上海比亚迪电子公司30人,上海飞利浦电子20人,临沂、青岛等地幼儿园40余人,工资待遇600-3000元,部分同学已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突出的成绩,有的成为技术骨干,有的成为中层干部,立功受奖,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赞誉。
几年来,学校多次被国家教委、中国科协、中国宇航学会、省科协、团省委及市、县等有关部门表彰,被授予“山东未来建设者实践活动红旗单位”、“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产教结合先进单位”、“教学改革先进单位”、“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县十佳学校”等称号,曾32次受到县委、县政府和县教育局的表彰奖励,先后有70多名教职工受到国家、省、市的表彰奖励,省、市、县电视台、《大众日报》、《山东教育报》等多家新闻媒体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学校的情况,学校被收入《中国职业教育机构概览》,蠃得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科协、山东省科协的联合考察。
追风赶月向未来,春华秋实在一职。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一职的每天都是新的。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的正确指引下,充满活力的一职人高举“发展是硬道理”的旗帜,一定会创造一个更加辉煌的明天,谱写更加绚丽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