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述职报告 > 村干部述职报告
学报编辑部述职报告5则范文
编辑:落日斜阳 识别码:57-649340 村干部述职报告 发布时间: 2023-08-22 00:49:13 来源:网络

第一篇:学报编辑部述职报告

学报编辑部述职报告

章建生

1.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今年3月份以来,学报领导班子按照党委的部署,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阶段,认真读书作笔记,从思想理论上加深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新成果的认识理解;第二阶段,联系学报工作实际,查摆分析出影响发展的主要问题:学报没有国家正式刊号(历史原因:合并建院前三校都没学报);第三阶段,针对影响学报发展的主要问题,撰写了《积极稳妥扎实推进 科学发展争取刊号》的专题调研报告,对破解学报发展难题提出明确的思路和对策。

2. 申请国家正式刊号工作进展。

今年1月份开始,学报申请国家正式刊号工作成为我部头等重要的大事。撰写完成了申刊材料,经省学报研究会、兄弟院校学报、省教育厅、省新闻出版局专家审读、修改,几上几下,反复论证,形成上报材料;积极公关,争取省教育厅、省新闻出版局的支持,申刊材料于5月份上报新闻出版总署受理中心;按新闻出版总署受理中心补充材料复函,及时地补齐材料上报;7月6日,新闻出版总署行政审批受理中心正式致函省新闻出版局,决定予以受理,审批需要90个工作日。学报申请国家正式刊号工作迈出重要一步,高层公关工作目前正在进行,力争今年有所突破。

3. 学报(内刊)出版正常有序。

学报(内刊)目前已出版了今年第4期(总第11期),第5期正在组编,编辑、出版工作进入正常有序的运行轨道。学报从无到有,从创办内刊到申请正式刊号,四年跨了两大步,学报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学报(内刊)已成为全院师生的学术园地和内外交流的桥梁,成为展示我院教学科研成果和学科建设的学术名片。

坚持内刊正常出刊不动摇、坚持内刊出刊质量不动摇,一手抓申请刊号,一手抓内刊出刊,做到学报质量不断提高,学报工作可持续发展。由省新闻出版局、省教育厅、省高校学报研究会共同主办的全省高校学报评比活动日前揭晓,我刊荣获省高校学报优秀期刊二等奖,这对我刊工作是一个肯定,对我刊申请国家正式刊号工作十分有利。以评促建设、以评促质量、以评促发展是我刊的参评理由。

4.需要整改的举措。

结合学院“三定”工作,从机构和人员方面按照新闻出版

总署期刊出版条例的要求进行调整、到位。尽快建立岗位责任制,完善各项内部管理机制。

学报编辑部建设要真投入。办公场所落实到位,设备购买

尽快配齐,保障期刊的正式出版。

学报编辑部2009年8月16日

第二篇:学报编辑部主编述职述廉报告

,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编辑部成员奋发努力,埋头苦干,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全年除完成3种刊物14期的编辑出版任务外,还编辑出版了-教育教学研究专辑(发文183篇,400多页,约100万字).与此同时,《**学院学报》的办刊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下面把自己一年来履行主编职务的情况简要报告如下:

一,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

为学报的发展把关定向,是主编首先要履行的重要职责.高校学报既是我国出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和宣传舆论阵地,同时又是探讨学术问题,开展学术争鸣的园地,因此,如何在具体编辑出版工作中,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统一,妥善处理学术研究和出版纪律的关系,始终是我在工作中不断思考和反省的问题.为了当好学报的政治把关人,一年来,按照院党委的要求,我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党的十七大精神,熟悉有关的法规政策,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特别是今年暑期党委中心组读书会后,根据会议精神,自己认真思考如何提升学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问题,进一步坚定了学报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为开展学术交流服务,为地方经济(来源:公务员在线 http://www.teniu.cc)社会发展服务的工作思路,并努力把这它贯穿到具体的工作中.在抓好自身学习的同时,还按照学校的部署,配合党支部的工作,认真组织好编辑部的政治学习,要求编辑人员在爱岗敬业的同时,始终保持敏锐的政治眼光,在编辑部内部不断强化政治家办刊的意识,收到良好的效果.二,不断提高办刊质量

提高学报的质量亦是主编履行的主要职责.在我看来,以质量建设为核心,努力打造地方高校学报品牌,是我校学报长期的发展战略.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经过若干年的不懈努力.作为主编,首先要坚持这一认识,并且要善于把这样一种认识转化为编辑部所有成员的共同意志.一年来,注意利用会议,座谈,反馈意见等形式,在编辑部内部不断强化质量意识,精品意识,用质量建设这个核心统一大家的思想认识.在具体的工作中,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实行开放办刊,优化稿源渠道.加大组稿力度,重点栏目,重点文章向专家约稿,保证每期每个栏目有重头文章.二是发挥地方文化优势,打造特色栏目品牌.继续办好**文化研究旅游经济研究栏目,落实学校提出的特色发展,服务地方的理念.三是依托校内优势学科和教师的科研立项,及时编发专栏,或刊发高质量的论文.四是严格工作程序,确保编校质量.实行三审四校制,增强了稿件遴选的科学性和文字编校的正确性.三,以身作则带好队伍

加强队伍建设也是主编的职责之一,因为高素质的编辑队伍是办刊之本.为此,工作中一方面坚持以身作则,要求编辑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以自身的行为影响带动编辑人员.同时,努力推进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以制度管人管事,把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相结合,营造一种既团结合作又积极进取的工作氛围.一年的实践证明,在人员少,工作重的情况下,编辑部全体成员团结一致,埋头苦干,不但顺利完成了全年正常的编辑出版任务,还配合学校的中心工作,编出了教育教学研究专辑,策划了迎接建校50周年的第5期,较好地服务了学校工作的大局,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此外,在工作中,认真学习上级和学校有关廉政建设方面的文件精神,不断提高自警自省的自觉性,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了不出格,不越规.

第三篇:党校学报编辑部的述职报告(最终版)

对我们学报编辑部来说,2011年是忙碌而充实的一年。一年来,学报编辑部在承担学校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肩负领导的嘱托,遵照领导的指示,着眼于丰富刊物内容、提高办刊质量,全年完成《淮海论坛》4期共近40万字的出版和《观点与数据》20期共近50万字的编辑工作。

由于受到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长期以来《淮海论坛》稿件来源范围狭窄,每期可供筛选的文章数量不足、总体质量欠佳。为了克服这一困难,我们尝试改变过去被动等待作者投稿的工作方法,主动出击,利用各种机会积极联系作者并多方约稿。这一举措有力地丰富了刊物的内容,提升了刊物的质量。在编辑《淮海论坛》副刊资料《观点与数据》的过程中我们同样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艰辛的劳动。虽然每一期《观点与数据》仅4个版面两万多字,但一、二版的编辑需要考虑不同学科的特殊需要,三、四版的编辑则需要协调不同的兴趣和爱好。

本着“服务教学、服务科研、服务领导决策”的原则,在办刊过程中,我们不断征求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力求做到信息前沿、有益有趣。为此我们必须花费很多的时间,翻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所浏览的信息量是每期《观点与数据》所包含内容的几十倍之多。报刊的编辑工作除了需要训练有素的学科修养之外,资料的前期搜集整理工作以及校对工作等冗杂而繁琐的日常事务也需要认真、负责和细致的精神。在资料搜集方面,我们披沙拣金,力求优中选优;在文字校对方面,我们克服人手不足的困难,严格遵守“三校制度”,对每一期刊物都校对三遍以上,从而成功地将误差率缩小在万分之三以内,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辛勤的劳动也给我们带来了收获的喜悦,编辑部的工作得到了来自教员、学员等方面的肯定。

教员们普遍认为《观点与数据》可读性强,真正起到了“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有益的参考”的作用;主体班学员培训期间赞扬《观点与数据》理论的新潮性和思想的多维性,希望结业之后能够继续阅读。回首过去,每一天我们都享受着工作的快乐,每一刻也都见证着我们工作的成绩。2011年就要到来了,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力求建立健全编辑部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发展《淮海论坛》约稿制度和《观点与数据》信息采用制度。我们的目标是将刊物的质量提升到一个更高更新的水平,以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和领导决策服务。

第四篇:党校学报编辑部履职报告

党校学报编辑部履职报告

对我们学报编辑部来说,年是忙碌而充实的一年。一年来,学报编辑部在承担学校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肩负领导的嘱托,遵照领导的指示,着眼于丰富刊物内容、提高办刊质量,全年完成《淮海论坛》4期共近40万字的出版和《观点与数据》20期共近50万字的编辑工作。

由于受到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长期以来《淮海论坛》稿件来源范围狭窄,每期可供筛选的文章数量不足、总体质量欠佳。为了克服这一困难,我们尝试改变过去被动等待作者投稿的工作方法,主动出击,利用各种机会积极联系作者并多方约稿。这一举措有力地丰富了刊物的内容,提升了刊物的质量。

在编辑《淮海论坛》副刊资料《观点与数据》的过程中我们同样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艰辛的劳动。虽然每一期《观点与数据》仅4个版面两万多字,但一、二版的编辑需要考虑不同学科的特殊需要,三、四版的编辑则需要协调不同的兴趣和爱好。本着“服务教学、服务科研、服务领导决策”的原则,在办刊过程中,我们不断征求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力求做到信息前沿、有益有趣。为此我们必须花费很多的时间,翻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所浏览的信息量是每期《观点与数据》所包含内容的几十倍之多。

报刊的编辑工作除了需要训练有素的学科修养之外,资料的前期搜集整理工作以及校对工作等冗杂而繁琐的日常事务也需要认真、负责和细致的精神。在资料搜集方面,我们披沙拣金,力求优中选优;在文字校对方面,我们克服人手不足的困难,严格遵守“三校制度”,对每一期刊物都校对三遍以上,从而成功地将误差率缩小在万分之三以内,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辛勤的劳动也给我们带来了收获的喜悦,编辑部的工作得到了来自教员、学员等方面的肯定。教员们普遍认为《观点与数据》可读性强,真正起到了“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有益的参考”的作用;主体班学员培训期间赞扬《观点与数据》理论的新潮性和思想的多维性,希望结业之后能够继续阅读。

回首过去,每一天我们都享受着工作的快乐,每一刻也都见证着我们工作的成绩。年就要到来了,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力求建立健全编辑部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发展《淮海论坛》约稿制度和《观点与数据》信息采用制度。我们的目标是将刊物的质量提升到一个更高更新的水平,以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和领导决策服务。

第五篇:学报编辑部的工作总结

一年来,学报编辑部全体同事在学校党委和学报编委会的领导下,以高度的责任感,严谨务实,努力工作,顺利地完成了工作任务,取得较好的成绩。现把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主要工作回顾

1.1 编辑出版工作

1.1.1 按时按质完成工作任务

20xx年全年共出版学报正刊6期,增刊2期(1期为高教研究专辑,1期为教务处委托出版的学生优秀毕业论文(设计)集)。共处理来稿418篇,刊登稿件221篇(学报正刊124篇,高教研究增刊55篇,学生优秀毕业论文集44篇)。以编辑部现有编辑人员5人计,平均每人处理来稿约84篇,加工、编辑、校对文稿约44篇。面对繁重的编辑工作任务,编辑部全体同事任劳任怨,勤恳工作,按时按质完成出版任务。尤其是第4期学报和高教研究增刊专辑,许多老师需要文章评职称。但其出版时间在8月份,正值放暑假。为了能让老师们的文章赶上评职称,编辑部全体同事放弃假期休息时间,加班加点,使学报按时印出,满足了老师们评职称的需要。

1.1.2 积极组稿,广拓稿源

充足的稿源是办好学报的根本保证,但稿源不足是当前高校学报普遍面临的困境,我校学报也不例外。为了获得充足的稿源,20xx年,我们继续既往的做法,采取多种措施积极组稿。首先是积极挖掘校内稿源,一方面,跟踪老师们的科研动向,及时组稿,尤其是主管校长、编委会主任吴灶和教授,主编刘楚吾教授,亲自向有关的课题组老师进行约稿,组织到多篇海洋水产科学和珍珠研究方面的稿件;另一方面,通过细心指导、精心加工、快速发表等形式做好作者服务工作,吸引作者尤其是年轻作者投稿。其次是加强与校外海洋水产科研院所作者的联系,争取他们的投稿。第三,采取在元旦给校外审稿专家、作者寄送新年贺信和征稿启事等形式,邀请校外审稿专家、作者向他们的同事、朋友、学生推荐组稿。积极的组稿措施,保证了学报比较充裕的稿源。

1.1.3 严格把关,保证质量

质量是刊物的生命。20xx年,我们继续把提高刊物质量作为首要工作来抓。首先是坚持落实编辑初审、专家复审、主编终审的“三审制”,严格审稿,并通过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杂志社提供的“学术不端文献检索系统”,对每一篇来稿进行检查,杜绝抄袭、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其次是明确分工,落实责任,责任编辑对审查通过的稿件,必须认真审核审稿专家的评审意见,指导作者做好稿件的修改工作,并对稿件进行细致的编辑加工,同时主编认真做好每篇加工好的稿件的最后审查把关工作。第三是对稿件的校对坚持“三校一读”制度(编辑初校、作者复校、编辑再校,主编(副主编)通读),把差错减少到最低限度。

1.2 评奖申报工作

20xx年3月,教育部科技司开展第3届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奖评比活动。为了扩大学报的社会影响和检验学报的质量水平,也为了更好地从评比中总结经验,学报编辑部积极参与了评奖活动,根据评比办法的要求,认真组织参评材料和填写参评申报书,按时寄送参评材料。

1.3 继续教育培训工作

2008年2月,新闻出版总署发布《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管理规定》(总署37号令),对出版单位从事出版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实行职业资格登记,规定出版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必须按规定办理登记手续才能从事出版专业技术工作;责任编辑人员必须注册领取责任编辑证书才能从事责任编辑工作;责任编辑注册有效期为3年,3年后续展注册,必须提交近3年继续教育证明材料,否则不予续展注册。编辑部全体人员已于2009年办理了责任编辑注册手续,为了保证3年后顺利续展注册,也为了编辑业务水平的提高,编辑部非常重视编辑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除了安排网上自学之外,还分阶段安排全体编辑人员参加了广东省新闻出版局组织的于20xx年7月18日至8月14日分4期举行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顺利取得了继续教育培训合格证书。主要成绩

2.1 学报评奖获佳绩

在20xx年教育部科技司开展的第3届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奖评比活动中,学报荣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这是学报继2008年获“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2009年获“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后,获得的又一殊荣。学报的获奖不但表明我校学报的质量水平得到业界的认可,也是对学报编委会和全体编辑人员长期以来付出的努力的肯定。近年来,我们针对高校学报普遍存在办刊效益低下的情况,对学报的办刊定位作了深入的思考,明确“以质量为生命、以特色为目标、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刊方针,把质量、特色、服务作为学报的价值追求,并以《提高质量,彰显特色,强化服务,努力实现办刊价值——<广东海洋大学学报>办刊实践》为题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主办的《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年第3期介绍了我们的办刊体会。而学报相继获得“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可以说就是我们的办刊方针实践的结果。

2.2 学报质量和影响力不断提高

影响力是科技期刊质量水平的重要标志,衡量科技期刊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期刊的影响因子。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xx版)》,我校学报的复合影响因子达0.601,比2008年的0.430提高了0.169(2009年报无复合影响因子);综合影响因子0.385,比2009年0.280提高了0.105;基础研究类影响因子0.318,比2009年的0.204提高了0.114。

基金论文比是学术期刊质量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xx版)》,我校学报20xx年的基金论文比达0.71,比2009年的0.58提高了0.13。

被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收录也是衡量科技期刊质量和影响力的重要指标。20xx年,我校学报除了继续被国内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收录之外,根据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发布的《国际重要检索系统收录中国期刊一览表(20xx年版)》,我校学报还被美国《化学文摘》(CA)、《剑桥科学文摘》(CSA)收录,其中《化学文摘》已收录文摘24篇,《剑桥科学文摘》2009年收录文章45篇。

2.3 编辑学研究取得较好成果

编辑学研究是提高编辑理论和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对编辑人员学术修养的基本要求。长期以来,我部编辑人员都自觉地参与编辑学的研究。20xx年,学报编辑部共发表了编辑学研究论文4篇,其中3篇发表在CSSCI(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分别是陈庄的《学术期刊网络版质量改进研究》(《科技与出版》20xx年第6期)、《论网络科技期刊的凭证权威性》(《出版发行研究》20xx年第10期),禤胜修的《“相关链接”在期刊编辑中的应用》(《编辑学报》20xx年第5期)。此外,禤胜修的《文化传播还是信息传播?——关于编辑传播对象的思考》(原载《出版发行研究》2009年第7期)被中国编辑学会主办的《中国编辑研究(20xx)》年刊全文收录,《编辑彰显论》(原载《编辑之友》2009年第6期)被人大复印资料《出版业》20xx年第1期全文转载。全年发表的论文虽然数量不是很多,但质量进入了比较高的档次。存在问题和20xx年工作设想

3.1 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是高质量稿源不足。通过编辑部的积极组稿,稿源虽然还算充裕,但高质量的稿件却不是很多。其中的原因既有学报地位本身的局限,也与当前国家乃至学校的科研评价体系和相关政策有关,造成作者不愿意把高质量的稿件投诸我校学报。

其次是编辑部与学校各单位部门的联系有待加强。检讨学报目前的工作,大多是在与作者之间运行,与学校各单位部门和教职员工的联系不多,致使一些部门和教职员工对学报的认识模糊。比如在图书馆,就找不到学报的位置;比如有的老师,就有对学报应该投稿必发的误解;再比如校内组稿,基本上是与老师们私下的交流,缺乏一种组织层面的机制,因而效果不是很明显。

3.2 20xx年工作设想

(1)加强与学报与学校各单位部门和教职员工的联系,尤其是各院系、研究所、科研处、图书馆等单位部门的联系,争取更多的支持。

(2)继续做好校内组稿工作,争取校内的优质稿源;继续加强与南海海洋研究所、南海水产研究所等校外科研院所以及校友的横向联系,拓展校外稿源。

(3)继续加强学报的质量把关,除了坚持“三审”“三校一读”制度之外,还要加强编委和广大作者、读者的反馈意见的收集,进一步提高学报的整体质量。

(4)继续做好学报的网络传播工作,进一步扩大学报的社会影响。

(5)加强学报的英文编辑工作,提高英文水平,以扩大学报的国际交流。

学报编辑部

20xx年1月16日

学报编辑部述职报告5则范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