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述职报告 > 教师述职报告
关于幼儿在思维游戏中成长的教师述职报告范文(精选合集)
编辑:静谧旋律 识别码:58-789164 教师述职报告 发布时间: 2023-11-09 10:21:59 来源:网络

第一篇:关于幼儿在思维游戏中成长的教师述职报告范文

东方之星《幼儿思维游戏特色课程》是一种以幼儿个体操作性学习为主要方式的课程,并且这种操作式学习是在游戏中完成的。本学期我进行的是东方之星思维游戏的第一盒《三只熊》,是图形认知类游戏。图形认知能力也可以俗称为图形理解能力,指的是理解具体形象信息的能力。在活动中,我们设计了三只小熊的拟人形象,并用三只熊分别喜欢的不同形状的情景来引导幼儿进行各种归类操作。第六盒《动物王国》是图形聚敛类游戏。图形聚敛能力也可以俗称为图形解决问题能力,指的是解决具体形象问题的能力。本单元主要是发展幼儿解决图形拼合问题的能力。

不同于幼儿园的游戏教学活动,东方之星的思维课程中,游戏承载着教学的内容和目标,而动手操作贯穿在整个游戏过程中。

丰富的教学材料——方便教师操作,使教师专注教研。教师应该用自己的智慧去开启学生的智慧,而教师的智慧首推教学活动中的教学语言,因为语言是教师的第一智慧。正如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的那样:“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教师需要有生动的语言。教师的语言往往体现了教师教学的智慧。因为富有哲理和情趣的语言能够缓解甚至消除幼儿的紧张心理,能够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幼儿,能够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和谐,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学习的热情与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师生之间心灵与思维的互动。在东方之星思维游戏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也是重要的目标之一。只有教师的语言规范,生动,幼儿的语言才会规范,生动。在活动中,教师可运用语言创设情境,启发幼儿想象与创造,使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推向高潮。这点是我比以前进步的地方,而且是我以后需要进步的方向。

“思维课程”从几个方面向家长说明了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第一,在提供给家长的《家庭游戏活动指南》中,介绍了幼儿在园的上课内容,第二,在幼儿园给家长的留言板上张贴思维课程每周的具体教学内容,使家长能够充分了解孩子在园的学习内容,以便能够更有针对性地与教师沟通和进行家庭亲子游戏活动。另外,在每学期末,有的幼儿园会为家长举办汇报公开课,使家长更直观地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

本学期幼儿在思维游戏中茁壮成长,老师也有颇多的收获!我会在来年让孩子们在更宽松、更快乐、更自由的环境中成长。

第二篇:论文《让幼儿在游戏中成长 》

让幼儿在游戏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 游戏 健康 成长

摘要:近年来的幼教改革,人们十分重视教育观、儿童观的转变,并且更加重视发挥游戏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中的独特教育作用。游戏,是幼儿近年来的幼教改革,人们十分重视教育观、儿童观的转变,并且更加重视发挥游戏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中的独特教育作用。游戏,是幼儿自由意志的体现,这是游戏的本质特征,教师应确立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意识,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让幼儿在游戏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幼儿是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自身发展的,这一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活动。活动是幼儿发展的基础。幼儿的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他们的学习活动蕴含在生活、游戏活动中,而幼儿游戏既是幼儿认知、个性、情绪、社会交往能力等发展的途径、手段,也是幼儿发展的真实写照。因此,它被确定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成为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基本形式。在游戏中,幼儿既能操作各种材料,又能与同伴交往,其动作、言语、思维、想像、情感等身心各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贯彻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一原则的同时,游戏的价值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习之于嬉”的观念日渐人心。因此,在实践中要发挥游戏的教育功能,善于抓住生活和游戏中的教育机会,深入挖掘其教育价值,同时综合运用多种活动,引导幼儿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去感知、操作、探索、发展。

一、游戏设计

游戏设计一:3-4岁幼儿年龄小,动手能力差,但是他们乐于操作、探索,于是我们教师安排了认识“冰”的活动。教师给每个幼儿都准备了一盘冰,有大、有小、有厚、有薄,让幼儿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玩一玩等方法探索冰的特征。孩子们在玩一玩后,都争先恐后地说:“冰是凉凉的”、“硬硬的”、“容易碎”、“滑滑的”。

游戏设计二:春天来了,我们教师带领幼儿到公园踏青,让幼儿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孩子们在公园中奔跑玩耍,捉迷藏。

教师问:“那你们说春天来了吗?”幼儿说:“春天来了。” 教师问:“谁能说说春天在哪儿?”有的说:“小草变绿了,小树上长出叶子了。”有的说:“迎春花开了。”有的说:“天气不冷了。”有的说:“我看书上说燕子在春天会飞回来。”有的说:“在冬天睡觉的动物会醒来。”有的说:“那叫冬眠。” 教师接着问:“你能说说哪些冬眠的动物在春天醒来吗?”有的说:“有青蛙、有熊、有蛇。”有的说:“还有乌龟。”有的说:“我上动物园时看见很多的小动物从它的房子里出来了。” 教师接着问:“我们出去玩时,衣服上有什么变化呀?”小朋友说:“不用穿棉衣了。”还有的说:“不用戴帽子,不用戴手套了。

反思与体会:在谈话中没想到孩子们把春天说的这么具体,并且情绪高涨,可见家长已经带孩子进行了观察或者上网查阅了有关资料,这就增加了教师进行此项活动的信心。游戏设计三:玩色玩纸系列游戏,团纸拓印—小树开花了的游戏。开始我只是把它设计成“玩纸系列”之一,可当我发现幼儿对游戏的某个结果—“红花”印在“黄花”上,花的颜色就变了感兴趣时,马上调整了自己的设想,把玩色融入到游戏中去,丰富了游戏的内容。在游戏中我添加了“变色纸”,“会跳舞、画画的小球”等内容,不仅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还培养了幼儿对色彩的感受力,充分调动了幼儿的视觉感受力和动脑思考的能力。

二、在游戏中启发、引导幼儿

教师作为游戏伙伴的隐性指导。此时教师的指导意识并没有失去,但已不是作为教师,而是幼儿游戏的伙伴,共同处于幼儿愉快的游戏世界的指导。幼儿喜欢独自游戏,自由结伴游戏,他们不需要也不愿意成人的过分干预。但这并不意味着幼儿不需要或不喜欢和教师的共同游戏。许多教师的经验是:当教师投入到幼儿的游戏活动中,往往更能够吸引幼儿,玩得更有兴致。因为幼儿年龄小,能力弱,游戏的玩法技能相对比较缺乏,教师的参与往往使游戏有更多的变化和情节的深化。但前提是教师此时是作为幼儿的游戏伙伴,是以平等的身份与幼儿共同游戏,共享快乐。就如陶行知先生说的:教师要“变成孩子”,与孩子共享欢乐。教师的童心、游戏心会使幼儿备感亲切、自然、融洽,从而营造出宽松和谐的游戏氛围,有助于教师更深入细致地观察了解幼儿,更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当然,教师始终不能忘了自己的角色地位、参与游戏的目的所在,要把握好时机和分寸,以不干扰幼儿的游戏为前提,以幼儿游戏的快乐为根本,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教师直接点拨给幼儿建议帮助的显性指导。这是教师在幼儿游戏之外,插入的有目的教育指导。强调游戏中幼儿的主体活动表现并不是对幼儿游戏的放任,也并不排除游戏中教师适时适度插入的教育教学,为了帮助幼儿获得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而更好地开展游戏,只不过这时的游戏已暂时转变为教学,融入了教师有目的的教育教学意图。

三、游戏总结与反思

在游戏的结束时,教师要引导幼儿自发地进行交流,积极地表达情感,相互体验,共享快乐,共解难题,进一步为幼儿提供表现和交往学习的机会。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观察表格作观察记录,便于分析总结,及时调整教育或游戏的目标方案。

同时,在游戏中出现不安全倾向时,教师就及时对幼儿行为进行调整,避免或阻止可能产生的不安全后果。游戏中出现了过激的行为时,如幼儿为了争取游戏、争演角色、争夺玩具打起来了,有些幼儿专门干扰别人游戏,破坏别人的玩具,教师必须介入阻止并加以协调。幼儿在游戏中有求助时,教师要予以帮助。如两名幼儿同时要玩同一游戏角色或玩具互不相让,请教师给予裁决等。我们真正感受到:在游戏中,幼儿的动机是“我要玩”、“我要学”,而不是“要我玩”、“要我学”。因此,其身心总处于积极主动状态,而不是无聊、厌烦、无所事事等消极状态,他们按自己的意愿决定活动材料、伙伴、方式、方法,通过模仿和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要把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具体游戏活动为载体,要让游戏活动成为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在自然而然的状态下获得发展,达到“看似无教育,其实有教育”的境界。

第三篇: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教师:罗颖

游戏,是一切动物的天性。我们常见小猫、小狗嬉戏打闹,动物园里也常见老虎、熊猫扑打逗乐,这就是游戏。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也一样,在幼儿时都喜欢游戏。人的身体、智慧,就在游戏中得到增长,因此,幼儿教育大纲中说:“幼儿教育应以游戏为向导,为基本活动。”

人在幼儿阶段,求知欲旺,模仿力强,身心发展迅速。作为幼儿教师,应根据幼儿这一特点,恰当引进一些流传在民间的有益于幼儿健康快乐的民间游戏进入教学课堂,丰富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

在农村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引进民间游戏有以下好处:

一、民间游戏玩具简单,成本不高,适合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幼儿园采用,农民负担得起。

如:抓石子,每人只备大小一致的,圆润无明显棱角,轻重适度的小石子五至七粒即可:跳板只备一块瓦片,或用废旧纸折成一个正方块即行。跳绳、抱鹅蛋前者只要一根数米长的绳子,后者只要三、五坨鹅蛋大小的石头或者砖头即行。随处可找,不花成本:自己动手就可以制作。

二、民间游戏有浓厚的趣味性、娱乐性。捉迷藏、拉拉羊(又叫老鹰捉小鸡)、瞎子追跛子、丢帕子,都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对幼儿很有吸引力。如:“瞎子追跛子”,很多小朋友围成一圈坐着 蹲着,有一个幼儿蒙住双眼做瞎子,另一名幼儿右手绑在左腿上做跛子,都在圈中。跛子口含哨子吹响,瞎子就去捕捉,跛子逃跑。在一追一逃中,做出许多滑稽动作逗得大家哈哈大笑,颇具娱乐性,幼儿们很爱玩。让幼儿们活泼、开朗,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其组织纪律性。

三、民间游戏有很强的随机性。

民间游戏不受时间、地点、人数的限制,随处都可以玩,随时可以玩,人多人少都可以玩。如:抓石子、跳板、踢毽、跳绳、打陀螺、滚铁环等。当然,抓石子适宜在夏天,跳板、跳绳适宜冬天。冬季热量不足,蹦蹦跳跳可以增加血液循环,身体发热抵御寒冷,有利于幼儿身体发育,健康成长。抓石子可以锻炼手指灵活,注意力集中,技巧性也很强。棋类活动如走“和尚棋”可以锻炼孩子的智慧和观察力,也适合夏天开展。

四、民间游戏花样翻新,形式多变,有很强的趣味性。如:翻花被单,一个绳套两个人对完,靠十个手指头就可以翻出花被单、双双筷、牛股眼、凤簸等多种花样。跳绳可以单人跳,双人跳,许多人一起跳,集体轮流跳等。踢毽子可以单腿踢,也可以双腿踢,盘腿踢,拐腿踢,倒着踢等。初学者可以在毽子上系一根绳子拎着踢,熟练后就可以变着花样踢。颇具有很高的观赏性,是一项有益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

幼儿阶段达不到这个要求。假如我们幼儿教师掌握了这些活动技巧,就可以表演给幼儿看,让幼儿模仿,吸引幼儿积极参与的兴趣。民间游戏内容丰富,趣味性强,随机性好,对幼儿有很强的吸引力。教学活动中引进民间游戏,可以让传统得到传承,让幼儿的娱乐丰富多彩。有的游戏还配有儿歌,孩子边玩边唱,有的配有问答对白。具有一定的表演性,可以使孩子在游戏中学习生活,体验生活,增长知识。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有些民间游戏还配有儿歌,生动有趣,琅琅上口,易诵易记。孩子边玩边唱,既享受了快乐,又锻炼了口才,增强体质。如:圆米花,配有儿歌:“圆米花,圆又圆,新嫁的姑娘来拜年,收拾打扮远路来。”众问:“姑娘,吃饭没得?”答:“吃了。”又问:“姑娘洗脸没得?”答:“洗了”大家一哄而散,四处躲避。姑娘随便抓住一个,继续玩。

玩穿花游戏时,孩子手牵手成一排。一头问:“鹦哥、鹦哥,你到哪去?”一头答:“我到朝门去。”问:“朝门有多高?”答:“千尺万丈高?”“朝门有好矮?千尺万丈矮?”“一匹骡子四匹马,接你鹦哥过来耍。”大家高举手,被邀方牵着手从对方孩子的腋下钻过去。

2、有的游戏可以在玩中让孩子认识自然或学习地理知识,体验生活。如:“放花雀。”先让孩子们各要一种树名,放雀子的人说:“我有一只花雀儿,嘴儿尖尖,尾儿翘翘,笃的一声飞走了。大家问:“飞到那里去了?”放着答:“飞到桃树上去了。”得桃树者立即回应:“没得。”大家问:“飞到那里去了?”桃树回答:“飞到松树上了。”„„如此进行下去。直到有人答错,或反应不过来,被罚唱歌、跳舞,讲故事后又重起。这种游戏还可以改成“坐飞机旅行。”雀子换成飞机,树子换成城市。开飞机者仿报务员说话:“各位旅客请注意,北极的飞机就要起飞了。”大家问:“飞哪里?”答:“飞贵阳。”„„形式一样,增加儿童旅游的兴趣。

3、有些游戏可以培养孩子养成大胆、心细、勇敢、机灵的性格。如:“抱鹅蛋。”用三坨鹅蛋般大小的石头做鹅蛋。一人做母鹅护蛋。蛋放在身下,脚、手触地趴下护着,不能抓在手中。四周小朋友来抢鹅蛋,但要防备脚不被护蛋者蹲着。抢蛋者接近时,护蛋者可以用脚去蹲、踩抢蛋者的脚。若蛋没被抢光而蹲中别人,则要被罚唱一首歌,或跳一个舞。抢得蛋又未被踢中者,被称为英雄,给与一定的奖励。

4、有些游戏可以让孩子体验生活,学习生活,养成团结、互助、协作的精神。如:“办家家”、“接新娘”等,是孩子们爱玩的游戏。玩时孩子们有分工,有合作。有的搓泥团做粑粑,有的搓泥挑做面条,有的掐嫩叶做菜菜„„,各人发挥想象,做完端来放在一起,各自介绍个人的菜肴,然后大家用树枝做筷,装着吃得很快乐的样子。

总之,民间游戏有助于养成孩子的亲和性格。在游戏中,需要大家参与,互谅互让,有分工,有合作。接触面广,朋友多。可以克服孩子唯我独尊、霸道、撒娇、孤僻、木讷等诸多不良缺点,在老师的指导下,养成活泼、开朗、亲和的性格,又可以培养孩子的组织性、纪律性。在游戏中,可以体验成功的快乐,可以品尝失败的滋味。在老师的鼓励下,可以养成胜不骄、败不馁的性格,体验社会竞争,增强承受失败、挫折的能力,为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在引进民间游戏进幼儿园的工作中,要对民间游戏进行分析,对于危险性大的游戏、有一定副作用的游戏不能引进。同时,要防止儿童去接触电子游戏,免得对孩子的实力、性格、身体造成不良伤害。

第四篇:如何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快乐成长

我们不能过分限制幼儿的游戏场所,把知识区的活动和角色游戏绝对孤立开来,而是应该顺应幼儿游戏活动的兴趣,支持他们的想法和玩法,利用这些机会进一步了解幼儿的发展,因为只有当幼儿思维和想象的水平发展达到一定的程度,他们才会对物品进行假想,展开模仿与想象,这样就使材料的游戏意义大于材料本身的意义。

游戏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特殊需要,特别是在角色游戏中孩子通过模仿与想象,创造性地反映自己所熟知的现实生活中的各类人物、事件,轻松愉快地学习、积累适应社会生活的早期经验。虽然没有成人的指导和参与,幼儿同样可以自发地有声有色地进行角色游戏,但是幼儿在充满游戏氛围、材料丰富多样的区域里,在环境与材料的联想下,进行的游戏活动就更生动、更富想象与创新,并且随着操作与交往能力的提高,幼儿各方面发展的需要均能在角色游戏中得到满足,因此角色游戏不仅带给幼儿欢乐的童年,更是引领幼儿愉快成长的特殊学习方式。为此,幼儿园的活动室、走廊甚至盥洗室等等角落,被教师尽可能地利用起来,为幼儿设置了多样化的“游戏乐园”。在这片游戏天地里,教师与幼儿、家长一起收集的材料,经过摆放营造出“家”、“饭店”、“超市”、“理发店”„„等等氛围的活动区,吸引了幼儿在这里玩着不同的“角色”,那孩子究竟在玩什么?怎样玩的?玩得快乐有意吗?教师该怎样处理自己的教育地位呢?就让我们一起到游戏中,去观察去感受几组游戏片段,在思考与实践中,引领幼儿一起畅游“游戏乐园”吧。

(一)宽容“违规”行为,让幼儿主动发展,大胆创新

“娃娃家”里,有小巧精致的餐具、家具、电器模型,有造型逼真的蔬果,有各式点心,„„教师为幼儿设置了一个足以保证“爸爸”、“妈妈”随心所欲地选择材料,进行“炒菜”“做饭”,“带娃娃”。你看,扎着两只小辫的叶儿细心地把彩纸剪成一丝一丝的细条,放在“锅”里翻炒了几下,端到桌上边招呼大家,边自我夸耀:“快来尝尝我做的菜,这黄的是笋丝,红的是肉丝,白的是香干丝,色香味齐全!”大家高兴地坐下来品尝,忽然“爸爸”觉察出这些菜丝是他刚才从“照相馆”带回的“照片”剪成的,就大声嚷嚷道:“你剪坏了照片,赔给我„„”,一帆、彤彤几个见状,也说要告诉老师,叶儿见势吓得哇哇大哭,原本开开心心的欢乐气氛一下全搅了。游戏就此终止,我边安慰叶儿,边与围过来的幼儿讨论:“彩纸有什么用处?”“什么游戏也需要彩纸?”“象这样的彩纸还有其他东西,老师没有摆在你活动的区域,可是你做游戏时又需要它们,到哪儿去取呢?”经过讨论,幼儿理解了叶儿的行为出于游戏需要,可以谅解,由此也推出了“宝物箱”的设置,解决再次出现的材料问题。

为什么那么多的孩子认为叶儿剪坏了“照相馆”里的彩纸,甘愿放弃游戏中“品尝”的过程而加入指责叶儿的行列,使本来还沉浸在游戏欢乐中的叶儿刹那间失去了创新带来的成就感,而为自己的“破坏”行为感到担心害怕。幼儿园里创设游戏的环境,初衷就是为了回归幼儿喜欢自由自在活动的天性,离开教师的“指挥棒”,让幼儿享受自然发展的活动乐趣。我们也常常鼓励幼儿利用玩具、寻找替代物、半成品进行创新游戏,应该说叶儿的行为是一件值得赞赏的事情,难道就因为使用了“照相馆”的材料就要全部否定吗?,为什么孩子们都认为这张彩纸不能改变它的用途,随意剪开来?追根究底是我们津津乐道的活动常规在作祟,常规确实能够帮助我们形成良好的游戏秩序,方便于我们的日常管理,然而过于细密的常规常常变作绳索捆住了幼儿活动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成为行动的包袱,幼儿由于不能完全把握那些行为是允许的,为了避免出错就克制、压抑自己的游戏行为,久而久之幼儿就习惯于使用教师设置的“道具”开展游戏。

“彩纸事件”使我们意识到,教师不能以自己的意愿来要求幼儿发展游戏情节,游戏的环境不是模仿生活的“舞台”,幼儿必须有选择材料的自由,才能在操作中发挥出主动性,教师应该仔细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理解幼儿的游戏需要,精简不必要的活动常规,特别要废除那些为了方便自己管理工作而用来约束幼儿行为的所谓规则,在这起“彩纸事件”中,如果不是“常规”要求幼儿不能随意使用其他区域的材料,也就不会有指责叶儿“破坏”行为停止游戏的现象,或许我们的幼儿也不会顾忌这样那样的规则,而压抑自己的活动,那么我们的游戏中类似叶儿的创新行为就能大量涌现出来,我们的游戏也就更精彩更生动。因此,在角色游戏中教师不能图省事,用规则来统一、限制幼儿,而是应该关注游戏过程中幼儿的反映,视不同的情况分析幼儿的违规行为,及时理解幼儿的意图和需要,给予材料、心理等方面的支持,从而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让幼儿在模仿与扮演角色的过程中发挥主动性与创造性,反映自己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在与同伴一起享受快乐游戏的过程中积累生活经验,逐渐成长起来。(二)关注弱势幼儿,让幼儿共同游戏,共同发展

“小医生”在用“听诊器”给几个幼儿“看病”,接下来轮到“护士”给他们“打针”了,杰非常羡慕正在游戏的幼儿,而“医生”毓以人太多为由,拒绝杰加入到游戏行列,杰无奈又到别的区域转了一圈,又来到“小医院”里,这次毓动员“护士”一起阻拦杰,不让他坐下来“看病”,这下杰生气了,一把抢过“听诊器”,拉扯中听诊器断线了,毓大声说:“老师,我们在好好地游戏,杰捣乱把听诊器弄坏了。”而杰嘟嘟嚷嚷重复着:“我也要玩,我也要玩。”毓对他吼道:“你什么都不会,你只会拆坏玩具的,不要你玩。”我自然明白毓和杰两人各自的心理想法,一边与他们修复“听诊器”,一边与他们交流,“杰不懂怎样使用听诊器,我们这么多做游戏的小朋友,谁能教会他呢?”“如果是你,大家都不让你游戏,你的心情又会怎样呢?”后来,毓和其他幼儿接受了我的建议,让杰扮演“病人”,在看病中学习怎样使用“听诊器”。

我们平息了这例源于幼儿能力之间差异悬殊引发的矛盾冲突以后,不禁对我们的角色游戏的环境与组织方式产生了思考。因为随着幼儿从小班升入中、大班,角色游戏也要从平行游戏向联合游戏、合作游戏过渡发展,期间能力强的幼儿会在游戏中显出自己的优势,不管是轮换角色还是轮换区域,他们都能处于主角地位,有些幼儿还喜欢支配别人配合他们的游戏,如果习惯于这种局面而不加以改变,一些幼儿就会产生“骄气”与“霸道”,另一些幼儿也会失去主见听从于别人的支使,少数幼儿还会失去游戏的机会。喜欢游戏是每一个幼儿的天性,对幼儿来说你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他们越是渴望得到他,如果多次不能参加自己喜欢的游戏,一类幼儿会主动退却,失去进取心与积极性,另一类则会产生攻击性行为,带给他们的不仅是心理受挫,更是失去了成长过程中特殊的学习途径。

因此,游戏的过程不是放任自流的过程,也不是坐等幼儿自我发展的过程,教师应随幼儿游戏中不同的进展情况,成为他们的“玩伴”,“支持者”、“引导者”等等适合于当时情景中的不同角色,所以遇到上述事例教师首先应该干预幼儿的游戏,给能力弱的幼儿提供援助,既可以是物质上的支持,让水平相差不多的幼儿重组游戏玩伴;也可以参与到游戏中去,担任游戏中的“配角”,用语言等形式协调、平衡幼儿之间的差异,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带动能力弱的幼儿进行游戏,总之教师既要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也要观察幼儿之间的差异,特别要关注弱势幼儿,让他们也能享受游戏带来的欢乐,在游戏中成长起来。(三)倾听幼儿心声,让幼儿展现个性,发展能力

科学区里辰辰把“钓鱼”游戏里的磁性“小鱼”搁在桌上,用小棒蘸着气味瓶里的糖醋、酱油加工“糖醋小鱼”;美工区里佳佳利和同伴用橡皮泥和其他辅助材料制成的“蛋糕”以后,玩起了“过生日”游戏;“娃娃家”里的枫枫、敏敏抱着娃娃躲进了午睡室,在里面轻轻地唱起了《摇篮曲》;„„

我们常会发现幼儿不是游离了知识性区域的活动目标,就是看到幼儿离开了指定的游戏地点,而有的教师不经过深入的观察,就想方设法引导幼儿回到原来预设的活动中去,却不知幼儿的游戏受到教师干预时,很少再会有幼儿继续坚持下去,粗心的老师也就很少能够体验到这些有着独特个性的幼儿,在中断活动以后内心产生的失落感。其实幼儿也有其独特的个性,他们有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每个幼儿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是有其独特个性的体现。

因此,我们不能过分限制幼儿的游戏场所,把知识区的活动和角色游戏绝对孤立开来,而是应该顺应幼儿游戏活动的兴趣,支持他们的想法和玩法,利用这些机会进一步了解幼儿的发展,因为只有当幼儿思维和想象的水平发展达到一定的程度,他们才会对物品进行假想,展开模仿与想象,这样就使材料的游戏意义大于材料本身的意义。上述事例中幼儿从“蛋糕”联想到“过生日”,从“睡觉”需要安静联想到带娃娃离开热闹的区域到午睡室活动,这都表明了幼儿的想象上了新台阶。事实上幼儿游离其他区域的活动目标,也是生活经验的反映,幼儿对物品的象征性想象水平是在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上建立起来的。幼儿能够自觉地以物代物,展开联想角色游戏的情节便会有所发展,这样就使幼儿的心理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思维活动变得频繁,就能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要走进幼儿的世界,了解幼儿,仔细倾听他们的心声,观察幼儿的言行,呵护幼儿探求事物的兴趣,让幼儿用自己创造的替代物进行角色游戏,保证幼儿在宽松开放的活动氛围里,自由地展现自己的个性和学习方式,以此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总之,教师应站在幼儿的视角,深入幼儿的游戏之中,了解幼儿的需要,协调幼儿之间的矛盾,发挥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促进幼儿个性与能力的发展,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快乐发展。

第五篇:浅谈教师在幼儿游戏中扮演的角色

浅淡教师在幼儿游戏中扮演的角色

----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人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最显著的特色之一,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游戏是占有特殊地位的重要活动,是幼儿园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方式,是幼儿获得快乐的原动力。正如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在其著作《儿童心理之研究》中所言,“游戏是儿童的生命”。

以往的游戏过程中,教师往往控制性较强,幼儿的游戏活动通常是在教似的高控制,高指导下进行的。孩子今天玩什么,什么时间玩,怎么玩,玩到什么程度,均由教师决定,这样的游戏并不是幼儿主观愿望中想要的游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中获得有益于身心的经验” 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改善指导方法,发挥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特殊作用,让幼儿在游戏中真正获得发展,成为游戏的主人。

一、教师在幼儿游戏指导中存在的问题

幼儿的游戏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幼儿的游戏能否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其价值,主要取决于教师在幼儿游戏中所扮演的角色。就目前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角色定位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游戏的主人——幼儿缺乏足够的尊重

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很少用心去了解幼儿是如何想的,总是习惯于把现成的知识及答案告诉幼儿,让他们达到教师的要求,存在不尊重、不平等、不对话的现象。有时还会轻易打断幼儿的游戏,幼儿游戏的权利不同程度地被剥夺了。游戏是幼儿的需要,而幼儿不是成人愿望的执行者;游戏是幼儿的工作,而不是成人完成教育教学目标的工具;游戏是幼儿的权利,而不是成人作为奖励的物品。游戏对于幼儿来说,是自身能力和经验的表现,相对于现实生活中处处受到成人的保护和牵制而言,游戏是幼儿独立驾驭的世界,在游戏中,幼儿只是为好玩而玩,幼儿有权决定在游戏中玩什么、怎样玩、和谁一起玩、在什么地方玩,等等,幼儿是游戏的主人。

2、对游戏的过程——情节的发展缺乏真正的观察

有些教师认为,游戏是幼儿自己玩的,只要不出问题,教师就可以放手不管。他们把游戏看成是自己放松的机会,根本没有观察游戏的意识。况且,游戏与教学活动相比,不如教学活动那么好驾驭,因为幼儿是动态的而非静止的,他们的行为是教师难以控制的,主宰游戏的是幼儿而不是教师。而且一个教师面对几十个幼儿,确实难以对每一个幼儿的情况都了如指掌。

3、对游戏的结果——缺乏及时有效的反馈

幼儿对活动兴趣、能力的不一,导致幼儿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的不同。不同的游戏对不同的幼儿有着不同的意义和影响,有的教师对游戏结果毫不在乎,认为游戏结束就结束了,并没有及时的给予反馈和思考。同样的游戏对于不同的幼儿也有着不同的效果,同样的玩具对不同的幼儿有不同的玩法,他们之间存在不同的关系。而且有些教师对个别胆小或某方面技能、知识基础较差的幼儿,并没有给予他们更好的帮助,耐心的指导,良好的辅助。并没有让他们在教师的个别指导下,通过一个个难以渡过的关卡,消化一个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来增强自信,获得和同伴们应有的快乐感。

4、对幼儿游戏的特点——年龄差异缺乏充分的认识

幼儿游戏是一种快乐的、满足需要和愿望的行为,幼儿在游戏中注重的是游戏的过程体验,而对于游戏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并不在乎,他们想玩就玩、不想玩就停止,不同年龄幼儿游戏的特点是不同的,同一年龄阶段的幼儿游戏也是有差异的。由于对幼儿游戏的特点缺乏充分的认识,教师面对幼儿游戏时,往往会以自己的既定标准去看待不同的幼儿,对他们游戏的不同水平缺乏真正的了解。

因此,教师在幼儿游戏中如果不去考虑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只按照自己的想法与愿望来设置游戏环境,而忽视幼儿是否能在这种活动中产生游戏性体验的话,那么,教师辛辛苦苦设计的游戏就不可能被幼儿认同为“我们自己的游戏”,而是“老师要我们玩的游戏”。

所以,教师应明确在游戏中能扮演的各种不同角色,并确定什么样的角色对游戏有正面影响,什么样的角色对游戏有负面影响,从而更好的指导幼儿游戏,发挥游戏的积极作用。

三、教师在幼儿游戏中扮演的角色

教师在幼儿游戏中应成为游戏环境的创设者,游戏过程的观察者,游戏进展的支持者,以及游戏过程的参与者。

(一)教师是幼儿游戏环境的创设者

游戏环境这一隐性的影响对孩子想象创造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对幼儿的成长非常重要,那么,如何来创设这种能激发孩子的游戏兴趣与欲望,又能引发想象,创造的游戏环境呢?

1、保证幼儿的游戏时间

幼儿需要充足的时间来计划和完成游戏,如果游戏时间太短,幼儿经常会在刚开始进入游戏状态的时候就不得不停下来,进行结束整理。当这种情况多次发生后,幼儿可能会完全放弃这种游戏类型,或者进行一些简单低级的游戏,这就造成了幼儿的挫败感,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一般,学龄前儿童在30-50分钟,要保证幼儿每天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户内和户外的游戏,特别是中小班的幼儿尤其要有保证。

2、为幼儿提供足够的空间

幼儿需要游戏的空间。以往,每当幼儿在游戏中出现纠纷,我们总是认为幼儿是肇事者,而忽略了纠纷产生的原因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研究发现,当游戏空间不够时,幼儿身体之间接触增多,社会交往包括攻击性行为也增多。年龄较小的幼儿喜欢在一些较小的空间里玩各种游戏,似乎觉得更有安全感和

趣味,但他们同时又希望能看到别的幼儿在干什么。教室空间的安排应让幼儿明确地知道各个角落的玩具材料的功能,知道玩具材料的放置和取用,并知道在各个活动区域中应该遵守的规则,但也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变化,以引起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兴趣。幼儿人数多于玩具材料时,争抢玩具材料的可能性也大。因此,足够的空间是游戏开展的必要条件,教师应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游戏空间。

3、为幼儿提供所需的材料

游戏材料是高品质游戏的另一元素,玩具材料是幼儿游戏的物质支柱,幼儿往往在玩具物品或材料的启发下产生联想,引起游戏的愿望,是幼儿的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之间的一座桥梁,也给幼儿提供了许多直接和偶然的学习机会,是他们各种技能发展的源泉。

4、为幼儿提供预先的经验准备

幼儿的游戏水平往往与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有密切的联系。如角色扮演要求幼儿依其以前的知识为基础,依据其对角色的理解来进行角色表演,如果幼儿对他要扮演的角色根本一无所知,这个角色游戏就很难进行下去。因此,让幼儿有预先的经验准备,以便更好的投入到游戏中去。

(二)教师是幼儿游戏过程的观察者

蒙台梭利认为:“要教育儿童就要了解儿童,而观察正是了解儿童的主要途径之一,是教师进行有效指导的前提。”因此,教师应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很好的成为游戏过程的观察者。观察游戏不仅能帮助教师制定游戏计划,也能使教师更加深入的了解幼儿游戏的兴趣和需要,有的放矢地指导幼儿游戏,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够制定出适合幼儿需要的,有针对性的游戏指导计划。要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认知水平,个别差异等,以进行适时、适度的指导,应让孩子根据自己的需要亲自动手操作,使幼儿重新激起探索的兴趣,观察到某一个幼儿碰到困难,游戏无法进行时,我就适当的给予指导,鼓励和支持他们对自己的问题继续进行研究、探索,引导他们观察再观察,思考再思考,促进游戏的发展,同时,教师也通过“观察——思考——观察——思考”不断循环发展,有利于教师深入,全面了解幼儿的特点和需要。对于观察所得的信息,教师应及时整理和反思,这样才能获得规律性的认识。

(三)教师是幼儿游戏进展的支持者

在幼儿游戏进展的过程中,幼儿难免出现游戏材料,游戏空间不够的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给予支持,幼儿的游戏才能进行,为此,教师在幼儿游戏进展中充当支持者的角色,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游戏材料的支持

陈鹤琴指出:“小孩子玩,很少空着手玩的,必须有许多玩具的东西来帮助才能玩得起来,才能满足玩的欲望,玩固然重要,玩具更为重要。”②游戏材料与幼儿游戏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教师必须提供充裕的玩具和操作物,支持幼儿游戏的进展,当原有的材料不能满足当前的活动需要时,可适当添加材料。

2、对游戏空间的支持

足够的空间是开展游戏的必要条件,因此,教师必须为幼儿提供充足的空间以保证幼儿游戏的顺利进行。

3、鼓励、赏识的语言支持

教师在幼儿心目中有无可替代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权威,教师在幼儿活动中的态度,语言会对幼儿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当教师看见幼儿在毫无意义的摆弄一个娃娃时,老师可以走过去对她说:“你的孩子好像生病了,你是不是可以带他到医院去看医生,给他吃点药。”这时,老师是在鼓励幼儿扮演妈妈的角色,把娃娃想象成自己的孩子,去与医院游戏的幼儿进行语言交往,促进社会互动。因此,老师要以欣赏的态度,启发式的语言,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收获新的经验,从而提高探索发现问题的兴趣与能力,鼓励、赏识的语言能使幼儿感受自信,感受成功,感受爱,是幼儿活动成功的动力。

(四)教师是幼儿游戏过程的参与者

幼儿的年龄小,经验有限,在游戏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的参与。但是,如果教师仅凭主观愿望,过于积极主动的给予帮助,可能会好心的干扰幼儿的游戏活动,因此,教师应扮演好参与者的角色,以促进幼儿在游戏中的主观发展。

1.旁观者

旁观者是幼儿游戏活动的欣赏性观众,旁观者置于游戏空间附近(但不处于其中),观看幼儿的游戏作出点头或其他表示赞同的非语言信号,对游戏者作出口头评论,教师有时会问孩子们正在玩什么,但是,旁观者不会参与游戏,也不会做任何事来破坏游戏,以便让教师知道幼儿在做什么游戏,以便让教师明确自己的指导方法。

2.舞台管理者

舞台管理者仍处于游戏的边缘,不参与游戏,但是不同于旁观者,舞台管理者积极地帮助幼儿为游戏做准备,并随时为正在进行的游戏提供帮助,教师对幼儿关于材料的要求作出回应,帮助幼儿准备材料,也可能提出适当的故事情节建议,以延伸幼儿的游戏。

3.共同游戏者

共同游戏者即教师参加幼儿正在进行的游戏,但是游戏进程由幼儿所控制,幼儿有时会主动邀请教师参加,如果没有,教师可以表现与当时情景有关的游戏行为,如扮演一个顾客,自然的加入游戏,这种方式能起到赞同和鼓励幼儿游戏的作用,并给幼儿示范新的游戏行为,它还使教师和幼儿建立良好的关系。

4.游戏带头人

如同共同游戏者一样,游戏带头人积极参与幼儿的游戏,但是,游戏带头人施加了更多的影响,有意地采取步骤来丰富和延伸游戏情节,他们提议新的游戏主题,介绍新的道具或情节元素以扩展已有的主题,通常是在幼儿很难自己展开游戏或正在进行的游戏难以进行下去的时候,成人会选择游戏带头人这一角色。

总之,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要充分发挥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作用促进幼儿的游戏发展,帮助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以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关于幼儿在思维游戏中成长的教师述职报告范文(精选合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