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述职报告 > 叙职履职报告
议论文的叙例与析例运用训练
编辑:落花时节 识别码:59-720169 叙职履职报告 发布时间: 2023-09-28 18:24:19 来源:网络

第一篇:议论文的叙例与析例运用训练

议论文的叙例与析例运用训练

【复习目标】

掌握议论文的叙例与析例运用训练方法,提高写作能力。【导入学习】 高考要求

中学生写作时,最常用的论证方法当属例证法,要用好它一般需要把握住选例、用例、叙例、析例这几个环节,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当属叙例与析例。叙例不好,容易写成记叙文,从而使文体不鲜明。没有析例,往往造成叙例针对性不强,没有说服力。所以要做好这两个环节,一要注意叙事的概括性(与记叙文有所区别),二要注意叙事的指向性(有侧重点),三对事实要有一定的议论分析(析例)。【自主学习】 经典试题

(2014·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被誉为“最美乡镇干部”的某乡党委书记,在一个其他人都不肯去,去了也待不到两年的地方,一干就是八年,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率领村民发愤图强,将穷乡僻壤建设成了美丽乡村。

面对洒满心血与汗水的山山水水,他深有感触地说:“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佳作展示 风景随心

某乡党委书记在其他人不肯多待的穷乡僻壤干了八年,将其建设成为美丽乡村。面对山水,他感慨道:“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一语中的,风景随心。

俗语“情人眼里出西施”不就是风景随心的道理?某个人、某些事不见得多么美好,只因你的心在那里,那里便成为你眼里最美的风景。美国摄影师安德烈一直希望自己拍摄的纪录片能在美国纪录片频道播出,对摄影师而言,那是不可磨灭的骄傲。他努力了很多年,妻子陪伴他很多年,但他一直都没有成功。其间他闲来无事,会随手拍几张妻子的照片。后来他将这些照片展出,在美国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这些照片,有妻子在洗碗,有妻子在晒衣。安德烈最喜爱的一张,是一个阴雨天,妻子目送儿女离家上学后,坐在桌边看书,她将长发挽起,安静的侧脸美得不可思议。安德烈在接受采访时说:“或许我更应该观察身边,现在我的心只在家人身上。”风景随心,心停留在家里,最美的风景就在家里。

普通人觉得恐怖的热带雨林,在冒险家、植物学家、动物学家的眼里,有着世上最美的风景。戈壁滩上不华丽的白杨,在茅盾眼里是最美的风景。人们不爱这些景色,只因心不在那儿,若心在那儿,那儿的佳景便无可比拟。

居里夫人的心在实验室,放射性元素放射出的射线绘制的云空图是她眼中最美的景色; 球迷们的心在球场上,球飞出时的轨迹是他们眼中最美的风景;雷杜德的心在玫瑰花上,画纸上的玫瑰花是他眼中最美的风景。风景随心,都说江南景色太美,可江南美景在构造上能有多美?究其原因,怕还是余秋雨在名篇《江南小镇》中提到的:“江南不仅是江南,还是许多人梦境的发生地。”

人们将想象,将心放在江南,于是有了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山水画一般的美江南。心的所在地,就是风景的所在地。

卞之琳在《断章》中说:“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看风景人的心 1 在桥上的人身上,桥上人成了楼上人眼里唯一的风景,就像张充和是卞之琳眼里唯一的风景一样,风景随心。

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游子的风景在家乡,雄鹰的风景在云端,种子的风景在土里。风景随心,让风景盛开在心上。

[点评]作者平时是个有心人,他有针对性地搜集资料,以备考场使用;所用资料,形式多样:或详细叙述,或扼要概括,或直接引用其中话语,或对比证明心与佳景的关系;所引素材,有众所周知的名人,有不知名的凡人;有科学家、画家、摄影家,也有诗人、学者。

【合作学习】

叙例与析例的巧妙结合

写好议论文的因素有很多,恰当地使用论证方法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学生写作时,最常用的论证方法当属例证法,要用好它一般需要把握住选例、用例、叙例、析例这几个环节。这其中,许多同学感觉最难处理的还是叙例和析例,不知从何入手,因而造成文章的认识不深刻,说理不透彻。

一、叙例

1.精练——叙例要精练

论据运用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能说明问题。写议论文占用材料要多多益善,而选用材料要沙里淘金,精益求精。

【典例】 一同学的作文《付出就有收获》中有这样的叙例片段:

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是一个懂得付出的人。他刚开始的时候成绩不是很好,有一次老师找他谈话后他就开始变得勤奋起来。每天早上很早就起床,借着马路上微弱的灯光把老师当天要讲的内容自己提前预习。

到了晚上他是最后一个睡觉的同学,点着蜡烛不管天气多么炎热或寒冷,他总是坚持不懈地复习老师所讲的知识。没过多久,他就从班上倒数第几名变成了班上第一名,最后还出国留学。这难道不是“欲取之,必予之”最有力的事实论据吗?

点评:选用论据的目的在于证明论点。本段选例典型,但叙例太详细具体,不够精练概括,不符合议论文文体的特点和叙例要求。

拟改为:

没有人是不付出劳动就获取成功的。多年前一个又一个夜晚,那个叫童第周的少年在厕所的灯光下读书。别人都进入了梦乡,他却读得那么认真,那么投入。

他从前的物理成绩一塌糊涂,可他却证明了只要付出努力就可以成功。

2.得当——叙例有详略

议论文重在议论分析,论据是为议论分析提供依据的。一篇以例证法为主的议论文,一般要用到三至五则事例作论据。所以,在选用事例时,事例的叙述不能喧宾夺主。凡是众所周知的普遍事例,必须进行概括性的三言两语式的叙述,讲究简明精要;凡叙述典型、新鲜事例可作适当删减,重要之处可作较详细的介绍,以突出证明与论点的关系。

【典例】 在以“位置”为话题的作文中,一同学以“如梅在雪”为题写了下面的文段:

曾在报上读到,一个颇有文采的女性,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一个看上去颇为幸福的家庭。然而日子久了,曾写出畅销小说和散文的笔在空虚循环的日子里滞涩,她惊恐地发现丰满的精神家园正走向荒芜。于是国企的工作不要了,与她相敬如宾、时间耗尽了激情的丈夫也离开了她,她义无反顾地走了,寻找新的位置,一心要激活生命里潜在的价值。客居异乡 2 的日子是凄苦的,在我怅然地放下报纸的时候也许她依然在漂泊不定。也许她原来的位置正躲在暗处笑她。而我,纵然没有她决然相弃的勇气,也要为她做出的选择击节赞赏。

只有在恰当的位置,人生的价值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找寻适合自己的位置,就像于茫茫人海中寻觅知音,纵然路途险远,脚步也不该有半点迟疑。

在《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上,我们看到徐本禹泪流满面,看到袁隆平永远质朴的气质,不禁想,他们究竟什么地方打动了我们?

保送研究生的徐本禹埋头在乡村小学,或许有人疑惑他的价值是否真的符合其位,他用全国人民对农村教育的空前关注做出回答。“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登上世界农业科技之巅,依旧躬耕垄野的身影给我们的启示何止万千。

选择属于你的位置,在快乐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如梅在雪,归我所属,乐我生命。

[点评]素材的筛选详略得当,说到颇有文采的女性时极尽详写之能事,点到徐本禹、袁隆平时则一笔带过。最后点题,简洁而用语精美:“如梅在雪,归我所属,乐我生命。”

3.变通——多角度叙例

对同一论据要从不同角度审视,依据论点选论据,自圆其说即可。

对于同一角度的多个例子,我们可以用“且不说„„,也不说„„,就说„„”的格式来进行排列,以避免给人以堆砌事例、以例代证的印象。

在论述时,如果很多事例都在一个平面、一个角度上,难以全面阐述中心论点。这时,要注意事例的多层次性、多角度性选用和分析。

【典例1】 论述“珍惜时间,才能有所作为”的中心论点时,可以这样论述:

我们且不说挤时间于马上、枕上、厕上写文章而成为文学大家的欧阳修,也不说怀揣面包而半夜起床雕刻的米开朗琪罗,就说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挤出来写稿而成为文学家的鲁迅„„

点评 这属于同一角度的多个例子,我们可以用“且不说„„,也不说„„,就说„„”的格式来进行排列,这样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又不会给人以堆砌事例之感。【典例2】 论述“学会拒绝”这一中心论点时,可以这样例证:

拒绝在热闹的白天与群芳争艳,才有了夜间的昙花那一缕沁人心脾的清雅幽香;拒绝温暖舒适的环境,才有了雪莲纯洁的身躯和神奇的功效;拒绝肥沃的泥土,才有了岩石中的苍松那份坚强;

(自然用例)人类社会中,有拒绝做官的陶渊明,拒绝在官场阿谀奉承的李白,拒绝朋友馈赠的王安石;(正面用例)有不能拒绝美色利诱的唐玄宗,不能拒绝金钱诱惑的毒贩子„„(反面用例)

二、析例

析例环节是事例运用最重要的一环,它是联系论点与论据的桥梁。有了充分、确凿的事例作证,就可以使它的论点站得住脚,令人信服。再加上有针对性的析例,说服力就会更强。举例只是议论的手段,说理才是议论的目的。因此,要做好析例这一环节,力求做到事与理的相互结合,呼应和阐发,以避免“议论文=观点+材料”的弊病。那么怎样进行析例呢? 1.因果分析法

把事实材料中形成某种结果的原因,用设问的方式或因果复句的句式加以强调,从而突显论点的合理性。标志性的词语:“为什么„„因为„„”“正因为如此„„所以„„”“之所以„„ 3 是因为„„”。

【典例】 高考满分作文《放下包袱,收获成功》: [分论点]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才能实现梦想。

[叙例]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出生在一个平民家庭,父母都是工厂的普通工人,但他们都热爱歌唱,帕瓦罗蒂从小耳濡目染,也喜欢歌唱,并且他的嗓音极好,在父母的教导下,帕瓦罗蒂以优异成绩从高中毕业,这时,帕瓦罗蒂却面临一个两难抉择,他喜欢歌唱,也喜欢教书,可他只能选一样,帕瓦罗蒂以验证来决定,于是去询问父亲,父亲告诉他:“歌唱和教书就像两把椅子,你不可能同时坐上去。如果想要同时坐上去,就会从中间摔下来。”听了父亲的话,帕瓦罗蒂决定专攻唱歌事业,经过数十年奋斗,他终成歌坛中的一颗明星,用他的嗓音感染了千万人。

[析例]正是因为帕瓦罗蒂放下了作为一名教师的诱惑,致力于歌唱事业,他才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实在让人敬佩。

本段文字论证清晰有力,先是分论点,然后是事例论证,接着就是有针对地析例,使得文章极有层次感,思路清晰,论证有针对性。

2.对比分析法

列举两个不同的事例,通过对所叙事例进行比较,找出相同,发现不同,使读者深刻理解所举事例的内涵,强化所论述的观点。

【典例】 满分作文《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

[分论点]同样作为二战中的侵略国家,德国人在不断地反思,不停地纪念,用理性的力量向世人展示他们虔诚的忏悔的灵魂,从而赢得世人的尊敬。而日本人这种一意孤行偏离理性的“纪念”却遭来各国人民的一致谴责。有句话说得好:“跪着的德国人比站着的日本人更高大!”可见,理性的纪念才是正确的纪念,理性让纪念闪耀出人性的光辉。

[析例] 将德国与日本对待战争的态度进行对比分析,极恰当地论证了“理性的纪念才是正确的纪念,理性让纪念闪耀出人性的光辉”的观点。

本段文字将德国与日本对待战争的态度进行对比分析,极恰当地论证了“理性的纪念才是正确的纪念,理性让纪念闪耀出人性的光辉”的观点。

3.假设分析法

假设相反情形及结果,与原事例进行比较,通过这种比较来论证论点的成立。【典例】 广东卷高考优秀作文《与你为邻》:

近来发生的几起杀童案让各地学校提心吊胆,也让我们反思起我们的社会来。不约而同的,杀人犯都是我们社会中庞大弱势群体中的一员,而且都是经过长期积怨在心,无人关切。当天在他们眼前倒塌时,这些弱势者便将手伸向了更为弱势的孩子。

你想过没有,他们——弱势群体中的成员,或许就是我们的邻居,如果我们能伸出援手,为他们点燃一根蜡烛,赶走他们的心魔,我们的孩子也自然受到了保护。

本文段采用假设分析的方法,表达了“与人为善,关心身边人”的重要性。

【应用学习】

一、针对训练

1.请以“奖掖后来者,争当新时代的伯乐”为论点,合理叙述下面的一则事例。

著名画家傅抱石先生,原来家里很穷,年过三十还在一个小学里替别人代课。他很热爱画画,由于生活所迫,他常常拿着自己的作品到街上去卖。

有一次,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的画被著名的国画大师徐悲鸿发现了,徐悲鸿高度地评价了傅抱石的绘画技巧。后来,徐悲鸿冒雨拜访了他,并且为他申请了留学经费,送他去日本留学深造,他终于成为享誉中外的画家。

如果没有徐悲鸿这个伯乐,傅抱石这匹千里马哪会驰骋于中国当代画坛?

[傅抱石的生活状况——删减概括(与“伯乐”无关),徐悲鸿发现并帮助的过程——概括强化(不但„„还„„)。]

2.请从事例运用的角度指出下面议论文段落存在的问题,并加以修改。

人类对挑战极限、突破极限的渴望,在运动场上得到充分的体现。刘易斯打破了“人类100米不能跑进10秒”的预言;阿姆斯特朗,一个癌症患者,却连续数次取得环法冠军;阿加西三十多岁的“高龄”依然奔驰在网球这片年轻人的土地上„„所有这一切曾被人们看成神话,今天却一一实现。人们对极限的追求,其实就是对生命价值的追求;每一次挑战极限的成功,就意味着生命价值的一次证明,而这一次证明,又成为追求另一极限的动力。人们就在这不断的追求中成长、成熟。正是因为这不断的追求,使生活也变得多姿多彩起来。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

3.有学生在写作《莫让感情蒙蔽了眼睛》一文时,这样叙例,请为这位同学写一段析例。“千载谁堪伯仲间”的诸葛亮英明一世,却在街亭这一关键战役中重用本无真才实学的马谡,致使其六出祁山而寸功未建,成为千百年来任人唯亲者之鉴。

一代明君唐明皇即位之初,礼贤下士,励精图治,才有了开元盛世。后来却为了“一骑红尘妃子笑”,不惜大兴土木,劳民伤财,荒废朝政,结果落得个“马嵬坡前草青青”的凄惨结局。北宋神宗原本竭力支持当朝宰相王安石的变法之举,却经不住其祖母光献太皇太后的眼泪软化,终于动摇了,灰心了,放弃了。

一部利于国利于民的《青苗法》被付之一炬,十一世纪最杰出的政治家的社会理想化为泡影。[析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二、整篇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群企业高管前往青海攀登岗什卡雪峰,有人问他们想去干什么,回答是“逃离城市”。他们来到雪峰下向上攀登,一路攀登一路用微博直播。

最终登上山顶,置身雪域绝美风景之中,有人发了一条微博:“山顶风光真美,极目远望,莽莽苍苍„„周围坐着十来个男人,每人都在低头看自己的手机,偶尔抬头,大家都会心一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导学案(答案)【应用学习】

一、针对训练

1.请以“奖掖后来者,争当新时代的伯乐”为论点,合理叙述下面的一则事例。

答案:著名的国画大师徐悲鸿就是一个慧眼识英的伯乐。一次,他偶然发现了正迫于生计当街卖画的傅抱石,认为他绘画技巧高超,遂认定这是一匹“千里马”,不但冒雨拜访,还帮助傅抱石到日本深造,使傅抱石成为享誉中外的画家。如果没有徐悲鸿这个伯乐,傅抱石这匹千里马哪会驰骋于中国当代画坛?

[傅抱石的生活状况——删减概括(与“伯乐”无关),徐悲鸿发现并帮助的过程——概括强化(不但„„还„„)。] 2.请从事例运用的角度指出下面议论文段落存在的问题,并加以修改。

答案:问题:①没有严格地以议统例,例证过多。②议、例结合得不紧。修改:人们对极限的追求,其实就是对生命价值的追求;每一次挑战极限的成功,就意味着生命价值的一次证明。阿姆斯特朗作为一个人而存在的自豪肯定不仅仅因为他是多次的环法冠军,更因为这冠军背后对癌症的艰难征服使他认识到了自己生命的可贵和行为的价值。初次的价值证明又成为下次追求和挑战的动力,于是我们才能从田径场上看到从刘易斯到格林一代又一代飞人的英姿。人们就在这不断地追求中成长、成熟。正是因为这不断的追求,使生活也变得多姿多彩起来。3.答案:历史以残酷的事实一次一次地告诫我们:人情的亲疏远近足以令人麻痹,令人迷惘,甚至令人昏聩。然而,是不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对人类的情感置之不理,做一个冷血动物呢? 那也不必,鲁迅先生说过“无情未必真豪杰”,只是我们在认识事物时要分而析之,辨而认之。

二、写作指导

审题时可以思考以下问题:

(1)企业高管们为什么要逃离城市?(2)为什么选择攀登雪峰这一形式?(3)一路攀登一路直播的原因有哪些?(4)登顶之后为什么放不下手机?

(5)“城市”和“雪峰”是否有象征意义? 本则材料的叙述对象是“一群企业高管”,难以从多个人物的角度立意。我们可以从材料的语意层次角度立意:

(1)攀登雪峰,逃离城市:①自然是人类精神的栖居地;②“逃离”只是一个借口。

(2)一路攀登,一路直播:①分享美,是一种快乐;②审美不只是一种形式,更要全身心地融入;③一旦沦为喧嚣生活的奴隶,心灵便难以得到安宁。(3)置身山顶,风光无限:①美常存在于“高处”;②登高方能见美。

(4)不去赏景,低头看手机:①精神不解放,灵魂难自由;②没有获得宁静的能力,也会错失宁静的生活。

还可以从整则材料角度立意:

(1)“杂念”不除,天地虽大,无可逃遁;被喧嚣的世界裹挟,心灵难以真正宁静;更重要的是宁静内心的回归,而非仅仅外部环境的回归。

(2)自然不是逃避心灵喧嚣的圣地,心远地自偏;自然不是治疗心灵狂躁的万能药。(3)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出发;过程(结果)与初衷的背离。(4)科技(现代文明)已经对人类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些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如何既充分利用科技(现代文明),又保持一种警惕和审视。

第二篇:议论文叙例析例教师版

高二议论文写作训练

议论文写作训练

(三)【训练目标】

了解如何什么是议论文的标准语段。了解如何通过分析事例来论证观点。【方法指津】

写好议论文的因素很多,恰当地使用论证方法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学生写作时,最常用的论证方法当属例证法,要用好它一般需要把握住选例、用例、叙例、析例这几个环节。这其中,许多同学感觉最难处理的还是叙例和析例,不知从何入手,因而造成文章的认识不深刻,说理不透彻。

同学们往往在绞尽脑汁地找出事例后,以为万事大吉,缺乏对材料的分析,或者是对材料分析不到位、不透彻。事实上析例环节是事例运用最重要的一环。因为在议论文中,议论无疑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举例只是议论的手段,说理才是议论的目的。因此,要力求做到事与理的相互结合,呼应和阐发,以避免“议论文=材料+观点”的弊病。

一、病文诊断

语段一:(观点:“贫困是一笔财富”)

古人云:自古英才出寒门,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明代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荷兰画家梵高也曾两袖清风,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去打工。可见,贫困是一笔财富。

误区:堆砌材料,缺乏分析。

语段二:(观点:“失败是成功之母”)

化学家诺贝尔为减轻工地上挖土工人的繁重劳动,决心发明炸药。四年里,诺贝尔废寝忘食,一丝不苟做了数百次实验,换来的却只是数百次失败,但是,他毫不气馁。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一个坚定信念:一定要发明“炸药”,减轻工人们繁重的负担。最后一次实验时,他聚精会神地盯着延燃的导火线,一声巨响,“炸药”爆炸产生了极大的威力,在旁边的人们不禁惊叫:“诺贝尔完了!”然而,正当人们为失去一位伟大的化学家而悲痛的时候,诺贝尔神奇般的从浓烟中跳出来,他面孔乌黑,身上带着血,兴奋地狂呼:“成功了。”就这样,诺贝尔发明了炸药,从那时起,大大减轻了挖土工人的劳动强度。

可见,失败既是针对成功的否定,又是成功的基础,也就是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误区:以叙代议,详略不当。

二、什么是标准语段?

如:向前再跨一步,能够超越自我,实现梦想。(观点句)跨跃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是促成质变的必要保证。唯有不懈地跨越,才能攀登理想之巅峰。(阐释句)诺贝尔就是这样一个跨跃主义者。几百次的实验,几百次的失败并没有动摇诺贝尔虔诚的渴望。在他最后一次失败的考验下,他向前再跨了一步。终于,他成功地研制出炸药。(材料句)他的这一壮举不仅创造了巨大的价值,还获得了万世的美誉。然而,人们在对其顶礼膜拜之余可否想过他那毫不犹豫的最后一步?倘若那一刻意志动摇,历史恐怕得就此改写。(分析句)我们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理想努力而奋斗,也许你遍洒汗水却颗粒无收,但请你坚定地再跨一步,梦想终究会实现。(结论句)

高二议论文写作训练

一个标准的议论段——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那种,应该依次包含如下五种功能不同的句子:观点句、阐释句(由论点到例子的过渡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

三、如何写好语段

(一)、叙例。

1.叙述材料要简明扼要。

一般而言,议论文叙例应是针对构成论点的要素作概括的叙述,不使用描写,删去与论点关系不大的内容,不宜面面俱到,全盘照抄,更不能篡改材料。

所用事实若为人们所熟知,那只需“一言以蔽之”,使之能证明论点即可;所用事实若不为人所熟知,也同样要力求简要,做到要言不烦。

议论文的例子,不同于记叙文的例子:议论文的例子是为了服从论点的需要;而记叙文的例子是为了诠释作者的思想与情感,是文章的主体。因此,后者讲究具体生动,而前者只能是概括表述。例子过分讲究具体生动,则会使议论文带着强烈的叙述文色彩,如此则会冲淡说理功能,老师也就会认为文章议论单薄。

如:《向前再跨一步》的片段:

(1)惨无人道的宫刑没有阻止司马迁向前再跨一步。他,衔冤负屈,忍辱负重,终于著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千古信史。

(2)一朝向圣,然而最终却被“且去填词”打得遍体鳞伤,报国无门,空有满腹才华,独自心伤。柳永,水井旁的柳永,因此而跨出“入仕”的囚笼,打破封建思想的桎梏,跨进新的天堂,找到了属于他自己的世界。在那里,他整日与诗为伴,与歌为伍,其乐无穷。

2、叙述材料要有侧重点

引用论据的目的在于说理,这决定了论据的目的性、简明性、概括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叙述材料时,要把握好侧重点,剔除与论点无关或与论点关系不大的材料,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若叙述过细,则显得拖泥带水,杂乱无章,甚至会把议论文写成记叙文。

同一材料可以提炼不同的论点,同样也可论证不同的观点,所以我们在述料时应根据不同的论点有所侧重,例如,达芬奇画蛋的故事,如果要用它论证“基础重要”,我们就要从达芬奇的角度去述料,谈他认识到基础的重要,如何苦练画蛋基本功,以及画蛋与他后来成才的关系;如果要用它论证教师的引导作用,我们就要从达芬奇老师的角度去述料,谈他如何引导,如何教学有方,以及他的引导与达芬奇成才的关系。当堂训练:选择一个角度重新阐述以下事例。

贝利从小家境贫寒,买不起足球,就用塑料盒,汽水瓶,椰子壳等练习,有一天,一个足球教练发现他很有天赋,就送给他一个足球,后来又对贝利进行专业训练,经过努力,贝利终于成为一代球王。(1)逆境出人才

一提起贝利无人不知,可有谁知道鼎鼎有名的贝利小时候家境贫寒,竟然买不起他心爱的足球,只能用塑料盒,汽水瓶,椰子壳来当成足球来进行练习,对球王贝利来说,逆境不但没有消蚀其斗志,反而成为激励他奋斗的动力,看来,只要心中有了目标和动力,逆境就是人才成长之摇篮。(2)有伯乐才会有千里马

球王贝利从小家境贫寒,尽管他爱足球,但连心爱的足球都买不起,只能用塑料盒,汽水瓶,椰子壳等来代替,后来,多亏一位教练无意中发现了小球王的天分,送给他足球,指

高二议论文写作训练

点他,最终对他进行专门培训,终于将他造就成一代球王,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假如不是有了教练这个伯乐,也许贝利这匹千里马,也只能骈死于槽枥之间了。

(二)、析例

1、为什么要分析事例? 分析事例就是对所举的事例进行分析议论,阐明事例和论点之间的联系,使事例与论点水乳交融。事实上,举例只是议论的手段,说理才是议论的目的。因此,要力求做到精选事例与深入说理相互结合,做到事与理之间的契合、呼应与阐发,以避免“议论文=材料+观点”的弊病。

2、怎样分析事例?

(1)因果分析法 用“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原来„„”引出探究和剖析事理的文字,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和论据联系起来。具体说就是对事例中的行为,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求其根源,发现其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

如:五十年代初,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拦,终于回到了新中国的怀抱。美国海军次长金波尔在得知他要回国时,立即给美国移民当局写信,声称:“我宁肯把这家伙毙了,也不能让他回国。因为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的东西,他知道得太多了。任何时候,他一个人都足以抵得上五个现代加强机械师。”(材料句)为什么他一个人任何时候都足以抵得上五个师呢?还不是因为他的头脑里掌握了太多高深、前沿的现代科学理论和高精尖的现代科学技术?还不是因为这些关于“原子能量”的“知识 ”足以增强一个国家的实力甚至改变整个世界、决定人类命运?(分析句)可见,知识就是力量。(结论句)

(2)假设论证法 针对着上面所举的事,从反面进行假设,进而推论论据的真实性、可靠性,从而有力地论证中心论点。常用“假设„„情况会怎样呢?”引出与所举事例相反的情况展开论述。

如:为了证明“立志”的重要性引用了王羲之练字的事例。

王羲之9岁就开始练字,立志要做书法家,无论酷暑严寒,还是刮风下雨,从不间断。他在绍兴兰亭的一个水池边练字,池水都被他洗笔砚洗黑了,他那俊秀飘逸的字体,千百年来被人们奉为瑰宝。假如王羲之根本没有想过当什么书法家,只是平庸过日子,那么他绝不可能有什么坚强的意志去练字,那么王羲之其人也不为我们后人所知。正因为他从小立下了苦练书法,才会成为一代书法家。

(3)正反对比法 根据所举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材料作对照分析,通过比较,突出阐发的事理。

如:秦始皇之所以能“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是因为他在父亲的刻意安排下,羁留异国,饱经磨难,终成雄才大略才实现的。世界著名文豪小仲马,之所以能写出震动世界的名作《茶花女》,是因为他从父亲大仲马的身上继承的不是万贯家财,而是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致入微的描写人物的能力才获得成功马的。事实告诉我们:以本事处世,则事业可成,功名可就。相反,身继巨富,而无本领者,则只能是事业无成,乃至国破家亡。秦二世胡亥继承了秦始皇留下的“践华为城,因河为池,金城万里”的万世之业,可谓遗产之巨了,然而仅仅三年,便落得个“身死人手而七庙隳”的为天下人耻笑的下场。究其原因就是胡亥自己没有经天纬地的治世之才。历史上的后主刘禅及李煜不都是鲜明的例子吗?

高二议论文写作训练

(4)类比论证法 用“无独有偶„„”或“惊人相似的是„„”引出性质类似的材料,然后把它们加合起来,分析其共同属性。它能增加文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如:毛主席在领导人民争取解放自由的斗争中,能运用马列主义作指导,来更好地进行斗争。但他也能跳出马列主义,仔细研究中国的现实状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最终带领人民走向胜利。革命如此,人生有何尝不是这样呢?我们想问题、做事情、经营生活、打拼事业时,都要能入得其内;一旦出了问题,又要能“出乎其外”,在调整、反省中前进。

四、当堂训练

1、原文段:(观点:贫困是一笔财富)

古人云:自古英才出寒门,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明代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荷兰画家梵高也曾两袖清风,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去打工。可见,贫困是一笔财富。修改:

古人云自古英才出寒门,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明代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荷兰画家梵高也两袖清风,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去打工。他们都是幼时贫困而后成才的非常之人,寒门是他们植根的土壤,也正是这贫瘠的土壤使他们顽强生长,坚忍不拔,最终成为参天大树,开出成功之花。由此看来,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摆脱贫困的信心和斗志。穷则思变,越是贫困,越激励人奋发向上,可见,贫困是一笔财富。

2、原文段:(观点:“失败是成功之母”)

化学家诺贝尔为减轻工地上挖土工人的繁重劳动,决心发明炸药。四年里,诺贝尔废寝忘食,一丝不苟做了数百次实验,换来的却只是数百次失败,但是,他毫不气馁。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一个坚定信念:一定要发明“炸药”,减轻工人们繁重的负担。最后一次实验时,他聚精会神地盯着延燃的导火线,一声巨响,“炸药”爆炸产生了极大的威力,在旁边的人们不禁惊叫:“诺贝尔完了!”然而,正当人们为失去一位伟大的化学家而悲痛的时候,诺贝尔神奇般的从浓烟中跳出来,他面孔乌黑,身上带着血,兴奋地狂呼:“成功了。”就这样,诺贝尔发明了炸药,从那时起,大大减轻了挖土工人的劳动强度。

可见,失败既是针对成功的否定,又是成功的基础,也就是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修改:

化学家诺贝尔为了发明炸药,四年里废寝忘食,一丝不苟地做了数百次实验,换来的却只是数百次失败。但他毫不气馁,不断地更换原料,改进方法,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发明了威力巨大的炸药。

面对失败,诺贝尔依然坚持不懈,每次他都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从而取得—项项建立在无数次失败基础之上的发明成果。失败固然会给人带来痛苦,但也能使人有所收获;它既向我们指出工作中的错误缺点,又启发我们逐步走向成功。失败既是针对成功的否定,又是成功的基础,也就是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高二议论文写作训练

第三篇:议论文叙例析例教师版

高二议论文写作训练

高二议论文写作训练之叙例议例学案(2)

编写人:岳成坤

使用时间:2015/9/18 【训练目标】

了解如何什么是议论文的标准语段,掌握标准议论段的写法。了解如何通过分析事例来论证观点。

【方法指津】

写好议论文的因素很多,恰当地使用论证方法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学生写作时,最常用的论证方法当属例证法,要用好它一般需要把握住选例、用例、叙例、析例这几个环节。这其中,许多同学感觉最难处理的还是叙例和析例,不知从何入手,因而造成文章的认识不深刻,说理不透彻。

同学们往往在绞尽脑汁地找出事例后,以为万事大吉,缺乏对材料的分析,或者是对材料分析不到位、不透彻。事实上析例环节是事例运用最重要的一环。因为在议论文中,议论无疑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举例只是议论的手段,说理才是议论的目的。因此,要力求做到事与理的相互结合,呼应和阐发,以避免“议论文=材料+观点”的弊病。

一、病文诊断

语段一:(观点:“贫困是一笔财富”)

古人云:自古英才出寒门,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明代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荷兰画家梵高也曾两袖清风,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去打工。可见,贫困是一笔财富。

误区:堆砌材料,缺乏分析。

语段二:(观点:“失败是成功之母”)

化学家诺贝尔为减轻工地上挖土工人的繁重劳动,决心发明炸药。四年里,诺贝尔废寝忘食,一丝不苟做了数百次实验,换来的却只是数百次失败,但是,他毫不气馁。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一个坚定信念:一定要发明“炸药”,减轻工人们繁重的负担。最后一次实验时,他聚精会神地盯着延燃的导火线,一声巨响,“炸药”爆炸产生了极大的威力,在旁边的人们不禁惊叫:“诺贝尔完了!”然而,正当人们为失去一位伟大的化学家而悲痛的时候,诺贝尔神奇般的从浓烟中跳出来,他面孔乌黑,身上带着血,兴奋地狂呼:“成功了。”就这样,诺贝尔发明了炸药,从那时起,大大减轻了挖土工人的劳动强度。

可见,失败既是针对成功的否定,又是成功的基础,也就是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误区:以叙代议,详略不当。

二、什么是标准语段?

如:向前再跨一步,能够超越自我,实现梦想。(观点句)跨跃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是促成质变的必要保证。唯有不懈地跨越,才能攀登理想之巅峰。(阐释句)诺贝尔就是这样一个跨跃主义者。几百次的实验,几百次的失败并没有动摇诺贝尔虔诚的渴望。在他最后一次失败的考验下,他向前再跨了一步。终于,他成功地研制出炸药。(材料句)他的这一壮举不仅创造了巨大的价值,还获得了万世的美誉。然而,人们在对其顶礼膜拜之余可否想过他那毫不犹豫的最后一步?倘若那一刻意志动摇,历史恐怕得就此改写。(分析句)我们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理想努力而奋斗,也许你遍洒汗水却颗粒无收,但请你坚定地再跨

一步,梦想终究会实现。(结论句)

一个标准的议论段——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那种,应该依次包含如下五种功能不同的句子:观点句、阐释句(由论点到例子的过渡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

三、如何写好语段

(一)、叙例。

1.叙述材料要简明扼要。

一般而言,议论文叙例应是针对构成论点的要素作概括的叙述,不使用描写,删去与论点关系不大的内容,不宜面面俱到,全盘照抄,更不能篡改材料。

所用事实若为人们所熟知,那只需“一言以蔽之”,使之能证明论点即可;所用事实若不为人所熟知,也同样要力求简要,做到要言不烦。

议论文的例子,不同于记叙文的例子:议论文的例子是为了服从论点的需要;而记叙文的例子是为了诠释作者的思想与情感,是文章的主体。因此,后者讲究具体生动,而前者只能是概括表述。例子过分讲究具体生动,则会使议论文带着强烈的叙述文色彩,如此则会冲淡说理功能,老师也就会认为文章议论单薄。

如:《向前再跨一步》的片段:

(1)惨无人道的宫刑没有阻止司马迁向前再跨一步。他,衔冤负屈,忍辱负重,终于著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千古信史。

(2)一朝向圣,然而最终却被“且去填词”打得遍体鳞伤,报国无门,空有满腹才华,独自心伤。柳永,水井旁的柳永,因此而跨出“入仕”的囚笼,打破封建思想的桎梏,跨进新的天堂,找到了属于他自己的世界。在那里,他整日与诗为伴,与歌为伍,其乐无穷。

2、叙述材料要有侧重点

引用论据的目的在于说理,这决定了论据的目的性、简明性、概括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叙述材料时,要把握好侧重点,剔除与论点无关或与论点关系不大的材料,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若叙述过细,则显得拖泥带水,杂乱无章,甚至会把议论文写成记叙文。

同一材料可以提炼不同的论点,同样也可论证不同的观点,所以我们在述料时应根据不同的论点有所侧重,例如,达芬奇画蛋的故事,如果要用它论证“基础重要”,我们就要从达芬奇的角度去述料,谈他认识到基础的重要,如何苦练画蛋基本功,以及画蛋与他后来成才的关系;如果要用它论证教师的引导作用,我们就要从达芬奇老师的角度去述料,谈他如何引导,如何教学有方,以及他的引导与达芬奇成才的关系。当堂训练:选择一个角度重新阐述以下事例。

贝利从小家境贫寒,买不起足球,就用塑料盒,汽水瓶,椰子壳等练习,有一天,一个足球教练发现他很有天赋,就送给他一个足球,后来又对贝利进行专业训练,经过努力,贝利终于成为一代球王。(1)逆境出人才

一提起贝利无人不知,可有谁知道鼎鼎有名的贝利小时候家境贫寒,竟然买不起他心爱的足球,只能用塑料盒,汽水瓶,椰子壳来当成足球来进行练习,对球王贝利来说,逆境不但没有消蚀其斗志,反而成为激励他奋斗的动力,看来,只要心中有了目标和动力,逆境就是人才成长之摇篮。(2)有伯乐才会有千里马

球王贝利从小家境贫寒,尽管他爱足球,但连心爱的足球都买不起,只能用塑料盒,汽水瓶,椰子壳

高二议论文写作训练

等来代替,后来,多亏一位教练无意中发现了小球王的天分,送给他足球,指点他,最终对他进行专门培训,终于将他造就成一代球王,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假如不是有了教练这个伯乐,也许贝利这匹千里马,也只能骈死于槽枥之间了。

(二)、析例

1、为什么要分析事例? 分析事例就是对所举的事例进行分析议论,阐明事例和论点之间的联系,使事例与论点水乳交融。事实上,举例只是议论的手段,说理才是议论的目的。因此,要力求做到精选事例与深入说理相互结合,做到事与理之间的契合、呼应与阐发,以避免“议论文=材料+观点”的弊病。

2、怎样分析事例?

(1)因果分析法 用“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原来„„”引出探究和剖析事理的文字,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和论据联系起来。具体说就是对事例中的行为,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求其根源,发现其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

如:五十年代初,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拦,终于回到了新中国的怀抱。美国海军次长金波尔在得知他要回国时,立即给美国移民当局写信,声称:“我宁肯把这家伙毙了,也不能让他回国。因为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的东西,他知道得太多了。任何时候,他一个人都足以抵得上五个现代加强机械师。”(材料句)为什么他一个人任何时候都足以抵得上五个师呢?还不是因为他的头脑里掌握了太多高深、前沿的现代科学理论和高精尖的现代科学技术?还不是因为这些关于“原子能量”的“知识 ”足以增强一个国家的实力甚至改变整个世界、决定人类命运?(分析句)可见,知识就是力量。(结论句)

(2)假设论证法 针对着上面所举的事,从反面进行假设,进而推论论据的真实性、可靠性,从而有力地论证中心论点。常用“假设„„情况会怎样呢?”引出与所举事例相反的情况展开论述。

如:为了证明“立志”的重要性引用了王羲之练字的事例。

王羲之9岁就开始练字,立志要做书法家,无论酷暑严寒,还是刮风下雨,从不间断。他在绍兴兰亭的一个水池边练字,池水都被他洗笔砚洗黑了,他那俊秀飘逸的字体,千百年来被人们奉为瑰宝。假如王羲之根本没有想过当什么书法家,只是平庸过日子,那么他绝不可能有什么坚强的意志去练字,那么王羲之其人也不为我们后人所知。正因为他从小立下了苦练书法,才会成为一代书法家。

(3)正反对比法 根据所举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材料作对照分析,通过比较,突出阐发的事理。

如:秦始皇之所以能“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是因为他在父亲的刻意安排下,羁留异国,饱经磨难,终成雄才大略才实现的。世界著名文豪小仲马,之所以能写出震动世界的名作《茶花女》,是因为他从父亲大仲马的身上继承的不是万贯家财,而是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致入微的描写人物的能力才获得成功马的。事实告诉我们:以本事处世,则事业可成,功名可就。相反,身继巨富,而无本领者,则只能是事业无成,乃至国破家亡。秦二世胡亥继承了秦始皇留下的“践华为城,因河为池,金城万里”的万世之业,可谓遗产之巨了,然而仅仅三年,便落得个“身死人手而七庙隳”的为天下人耻笑的下场。究其原因就是胡亥自己没有经天纬地的治世之才。历史上的后主刘禅及李煜不都是鲜明的例子吗?

(4)类比论证法 用“无独有偶„„”或“惊人相似的是„„”引出性质类似的材料,然后把它们加合起

来,分析其共同属性。它能增加文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如:毛主席在领导人民争取解放自由的斗争中,能运用马列主义作指导,来更好地进行斗争。但他也能跳出马列主义,仔细研究中国的现实状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最终带领人民走向胜利。革命如此,人生有何尝不是这样呢?我们想问题、做事情、经营生活、打拼事业时,都要能入得其内;一旦出了问题,又要能“出乎其外”,在调整、反省中前进。

四、当堂训练

1、原文段:(观点:贫困是一笔财富)

古人云:自古英才出寒门,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明代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荷兰画家梵高也曾两袖清风,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去打工。可见,贫困是一笔财富。修改:

古人云自古英才出寒门,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明代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荷兰画家梵高也两袖清风,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去打工。他们都是幼时贫困而后成才的非常之人,寒门是他们植根的土壤,也正是这贫瘠的土壤使他们顽强生长,坚忍不拔,最终成为参天大树,开出成功之花。由此看来,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摆脱贫困的信心和斗志。穷则思变,越是贫困,越激励人奋发向上,可见,贫困是一笔财富。

2、原文段:(观点:“失败是成功之母”)

化学家诺贝尔为减轻工地上挖土工人的繁重劳动,决心发明炸药。四年里,诺贝尔废寝忘食,一丝不苟做了数百次实验,换来的却只是数百次失败,但是,他毫不气馁。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一个坚定信念:一定要发明“炸药”,减轻工人们繁重的负担。最后一次实验时,他聚精会神地盯着延燃的导火线,一声巨响,“炸药”爆炸产生了极大的威力,在旁边的人们不禁惊叫:“诺贝尔完了!”然而,正当人们为失去一位伟大的化学家而悲痛的时候,诺贝尔神奇般的从浓烟中跳出来,他面孔乌黑,身上带着血,兴奋地狂呼:“成功了。”就这样,诺贝尔发明了炸药,从那时起,大大减轻了挖土工人的劳动强度。

可见,失败既是针对成功的否定,又是成功的基础,也就是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修改:

化学家诺贝尔为了发明炸药,四年里废寝忘食,一丝不苟地做了数百次实验,换来的却只是数百次失败。但他毫不气馁,不断地更换原料,改进方法,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发明了威力巨大的炸药。

面对失败,诺贝尔依然坚持不懈,每次他都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从而取得—项项建立在无数次失败基础之上的发明成果。失败固然会给人带来痛苦,但也能使人有所收获;它既向我们指出工作中的错误缺点,又启发我们逐步走向成功。失败既是针对成功的否定,又是成功的基础,也就是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第四篇:议论文写作如何叙例

议论文写作如何叙例

谨防“叙例”不当文体走样

2006年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特别强调“符合文体要求”。可阅卷时发现:为数不少的考生写议论文时,却写成了“观点+一二个精细描述的故事+结论”的三体合一的“杂文”——既像记叙文又像议论文,使文体走了样,成了《等级评分标准》中评估文章表达(满分20分)的第四档(6~0分)作文。究其因,是“叙例”不当,误把“叙例”当“记叙”。其实,记叙是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它叙述事件讲究生动、具体,以情动人,以形象感人;叙例是写议论文运用例证法时讲究的技巧,重在事实的列举,讲究以理服人,虽不排除生动形象,但更要求简练概括,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

基于以上认识,写议论文时可学学以下三种“叙例”法,以保文体不走样。

一、剪裁舍弃法。根据论点的需要,对论据事例进行加工改造:变具体记叙为概括叙述,舍弃与论点无关的内容。例如:

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出身于宫廷乐师家庭,从小就显示出很高的音乐才能,被誉为“神童”。他儿时曾从师于著名的作曲家海顿。有一次,他与老师半开玩笑地说:“我写了一段曲子,老师您也不一定弹奏得了。”海顿不以为然,心想:我有什么复杂的曲子不能弹奏呢?莫扎特将自己写好的曲子递给了老师。海顿弹奏了一阵后惊呼起来:“这是什么样的曲子呀,当两手分别弹响两端时,怎么会有一个音符出现在键盘中间呢?看来任何人也无法弹奏这样的曲子。”莫扎特接过乐谱说:“我来试试看。”于是,他坐上琴椅弹奏起来,当遇到那个在键盘中间的音符时,他便俯身弯腰向前埋头,用鼻子弹出了那个音符。莫扎特的这个动作令海顿惊叹不已。

应当肯定,选择这个事例确能证明“打破常规的重要性”。但事例中的许多内容与论点无关,如莫扎特的出身、小时候的情况等,“叙例”时须毫不可惜地舍去;对莫扎特与海顿言行的生动形象的描述,也宜简练概括。下面的“叙例”可资参考:

莫扎特儿时从师于著名的作曲家海顿。一次,他拿出自己写的一段曲子请老师弹奏。当两手分别弹响两端时,海顿竟被键盘中间出现的一个音符难住。海顿断言任何人驳

二、挖掘增补法。“叙例”时不仅要学会裁剪,还必须学会根据论点的需要,将事例中隐藏的东西挖掘出来,增补一些与论点相近甚至相同的词句。例如:

被誉为“科学幻想之父”的法国著名科学幻想小说家凡尔纳,十八岁时在巴黎学法律。有一次,他参加了一个上流社会的晚会。当他从楼上走下来的时候,童心未泯的凡尔纳像孩子一般从楼梯扶手上往下滑,结果撞在一个胖胖的绅士身上。此人正是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从此,凡尔纳结识了大仲马,并在大仲马的影响下,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

如用这个事例证明“要善于抓住机遇”的论点运用挖掘增补法,可这样叙述:

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就是一个善于抓住机遇的典型。他十八岁在巴黎学法律时,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参加了一个上流社会的晚会。当时,凡尔纳从楼梯上往下滑,正好碰在法国大作家大仲马的身上。这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兴奋不已,他觉得这是个难得的机会,是命运之神的安排,必须抓住它。于是,凡尔纳主动结识大仲马,并在大仲马的影响下,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成为一代著名科幻小说家,被誉为“科学幻想之父”。凡尔纳终生庆幸自己能抓住那次机遇。

三、概括排比法。就是将一组同类事实论据进行高度概括,一个事例简练至一句话,以排比形式出现。这种概括排比“叙例”,不仅使语言气势磅礴,更能让论据充分,论证力量陡增。

如论证“转折中希望固守自己”,则可运用如下事例进行概括排比“叙例”:

也许孔明曾经指点江山,而最终只能“出师未捷身先死”;也许谭嗣同踌躇满志,而最终只能“去留肝胆两昆仑”;也许文天祥曾经壮志满怀,而最后只能“留取丹心照汗青”;也许刘兰芝曾经幸福异常,而最后只能“举身赴清池”。

可见,运用例证法写议论文,“叙例”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叙例”恰当,不仅文体“中规中矩”,而且为议例(紧扣论点对事例论据进行分析议论)铺平道路,为成功吹响前奏曲。

一、剪裁材料

议论文的文体特点决定了其语言的概括性,这也表现在对事例材料的叙述上。原始材料往往生动具体,篇幅较长,而议论文运用这些事例材料的目的只在于印证观点,说明道理,不是以形象动人,所以叙例时,应根据论点的需要,对论据事例进行加工改造:变具体记叙为概括叙述,舍弃与论点无关的内容。

例如: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出身于宫廷乐师家庭,从小就显示出很高的音乐才能,被誉为“神童”。他儿时曾从师于著名的作曲家海顿。有一次,他与老师半开玩笑地说:“我写了一段曲子,老师您也不一定弹奏得了。”海顿不以为然,心想:我有什么复杂的曲子不能弹奏呢?莫扎特将自己写好的曲子递给了老师。海顿弹奏了一阵后惊呼起来:“这是什么样的曲子呀,当两手分别弹响两端时,怎么会有一个音符出现在键盘中间呢?看来任何人也无法弹奏这样的曲子。”莫扎特接过乐谱说:“我来试试看。”于是,他坐上琴椅弹奏起来,当遇到那个在键盘中间的音符时,他便俯身弯腰向前埋头,用鼻子弹出了那个音符。莫扎特的这个动作令海顿惊叹不已。

应当肯定,选择这个事例确能证明“打破常规的重要性”。但事例中的许多内容与论点无关,如莫扎特的出身、小时候的情况等,“叙例”时须毫不可惜地舍去;对莫扎特与海顿言行的生动形象的描述,也宜简练概括。

二、挖掘增补材料

“叙例”时不仅要学会裁剪,还必须学会根据论点的需要,将事例中隐藏的东西挖掘出来,增补一些与论点相近甚至相同的词句。可以达到一例多用的目的。

示例一:被誉为“科学幻想之父”的法国著名科学幻想小说家凡尔纳,十八岁时在巴黎学法律。有一次,他参加了一个上流社会的晚会。当他从楼上走下来的时候,童心未泯的凡尔纳像孩子一般从楼梯扶手上往下滑,结果撞在一个胖胖的绅士身上。此人正是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从此,凡尔纳结识了大仲马,并在大仲马的影响下,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

如用这个事例证明“要善于抓住机遇”的论点运用挖掘增补法,可这样叙述:

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就是一个善于抓住机遇的典型。他十八岁在巴黎学法律时,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参加了一个上流社会的晚会。当时,凡尔纳从楼梯上往下滑,正好碰在法国大作家大仲马的身上。这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兴奋不已,他觉得这是个难得的机会,是命运之神的安排,必须抓住它。于是,凡尔纳主动结识大仲马,并在大仲马的影响下,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成为一代著名科幻小说家,被誉为“科学幻想之父”。凡尔纳终生庆幸自己能抓住那次机遇。

示例二:被称为点子大王的何阳,1988年毅然辞去公职,并把大学文凭付之一炬,怀揣着280元辞职金,办起了民营的技术研究所,专门给人咨询,出卖点子。曾为一个厂滞销的卫生筷提出在筷子上印上星期几,顿时使该筷子受到各大宾馆的青睐,何阳也一举成名,获得了40万元的营利提成。

这个材料可以证明以下观点:

1、金有价,知识无价。侧重“他一点子获利40万元”等内容。

2、敢于创造,敢于求新,才能出奇制胜。侧重“他让某厂在筷子上印上星期几,使筷子变滞销为受到客户的青睐”等内容。

3、年轻人要有大胆地走自己的路的决心和自信心。侧重“他把大学文凭付之一炬,怀揣280元辞职金毅然‘下海’”等内容。

三、整合材料

可以将一组同类事实论据进行高度概括,一个事例简练至一句话,以排比形式出现。这种概括排比“叙例”,不仅使语言气势磅礴,更能让论据充分,论证力量陡增。

如论证“转折中希望固守自己”,则可运用如下事例进行概括排比“叙例”:

也许孔明曾经指点江山,而最终只能“出师未捷身先死”;也许谭嗣同踌躇满志,而最终只能“去留肝胆两昆仑”;也许文天祥曾经壮志满怀,而最后只能“留取丹心照汗青”;也许刘兰芝曾经幸福异常,而最后只能“举身赴清池”。

四、没有合适的论据时怎么办

在考试时,当我们由于种种原因一时没有论据似乎只好望文兴叹的时、一筹莫展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要乱写一通,而是要想办法做巧妇,做无米之炊。

(一)、以类代个

无中生有

当作文没有合适的论据或一时想想不起好的论据时,不如用类型来代替个体,将某一类人物行为共同点结合起来,按照主题的要求,把一些人的事迹当作大家的事迹来写,会有很好的效果。例:常常是一位亲人的生命如流星般陨落,我们才悲哀于死神的无情;常常是一位朋友在与疾病殊死斗争,我们才咒骂病魔的猖獗横行;常常是我们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犯,我们才会正视社会上的毒瘤„„(2003江苏高考江分作文《放下情感的叶子》)

(二)、以喻代例

飞扬文采

当你觉得论据“踏破铁鞋无觅处”的时候,不妨以比喻来代替事例作为论据使用,用高超的语言技巧来征服阅卷老师。例:也许腊梅讨厌冬风的肆虐与无忌,却依然在寒冬中吐露芬芳;也许鱼儿讨厌巨浪的汹涌与狰狞,却依然与巨浪为伴,成全生命的真谛;也许落叶对这个天地无比依恋,然而,当秋风吹来时,它依然飘落,告别那片美好的世界,成全明年即将萌发的新芽……(2003年山东高考满分作文《勿以好恶论断之》)

(三)、立足课本

就地取材

当你在考试中“寻寻觅觅”却两手空空时,不妨“回首”课本,说不定论据“却在灯火阑珊处”。

例:是谁,曾经彷徨,而后怀着满腔热情拿起笔杆子,向敌人的咽喉刺去;是谁,曾经呐喊,而后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在铺满荆棘的道路上奋勇前行,追寻一片光明;是谁,曾经伤逝,为的是无法一直做人民的孺子牛,为革命多做一件事。是您,鲁迅先生!沧海横流,您是识时务之俊杰;刀光剑影,您是永远不倒的猛士!壮哉,您是千千万万人心中的巨人。(2004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士!》)

(四)、现身说法

置身其中

当我们无论据或无好的论据时,不妨从“我”身上挖掘素材。因为“我”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这个纷纭复杂的世界的一个缩影,一个了望千变万化的社会的“窗口”,一个洞察社会错综交织的现象的“平台”,一个容纳宇宙万象的“细胞”。将自己这个活生生的人拿来作为说理的材料,我的经历也就反映了这个事理的脉络走向。同时,当我进入到说理的内里后,我们的文字就具备了一种令读者信赖的真实。我们在说事的过程中也就与读者建构了对话与共鸣的亲和力。当然,我的进入不是随意的,而要充分考虑我的行为是否与话题给定的内涵的意旨很好地统合起来。

一、剪裁材料

议论文的文体特点决定了其语言的概括性,这也表现在对事例材料的叙述上。原始材料往往生动具体,篇幅较长,而议论文运用这些事例材料的目的只在于印证观点,说明道理,不是以形象动人,所以叙例时,应根据论点的需要,对论据事例进行加工改造:变具体记叙为概括叙述,舍弃与论点无关的内容。

例如: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出身于宫廷乐师家庭,从小就显示出很高的音乐才能,被誉为“神童”。他儿时曾从师于著名的作曲家海顿。有一次,他与老师半开玩笑地说:“我写了一段曲子,老师您也不一定弹奏得了。”海顿不以为然,心想:我有什么复杂的曲子不能弹奏呢?莫扎特将自己写好的曲子递给了老师。海顿弹奏了一阵后惊呼起来:“这是什么样的曲子呀,当两手分别弹响两端时,怎么会有一个音符出现在键盘中间呢?看来任何人也无法弹奏这样的曲子。”莫扎特接过乐谱说:“我来试试看。”于是,他坐上琴椅弹奏起来,当遇到那个在键盘中间的音符时,他便俯身弯腰向前埋头,用鼻子弹出了那个音符。莫扎特的这个动作令海顿惊叹不已。

应当肯定,选择这个事例确能证明“打破常规的重要性”。但事例中的许多内容与论点无关,如莫扎特的出身、小时候的情况等,“叙例”时须毫不可惜地舍去;对莫扎特与海顿言行的生动形象的描述,也宜简练概括。

二、挖掘增补材料

“叙例”时不仅要学会裁剪,还必须学会根据论点的需要,将事例中隐藏的东西挖掘出来,增补一些与论点相近甚至相同的词句。可以达到一例多用的目的。

示例一:被誉为“科学幻想之父”的法国著名科学幻想小说家凡尔纳,十八岁时在巴黎学法律。有一次,他参加了一个上流社会的晚会。当他从楼上走下来的时候,童心未泯的凡尔纳像孩子一般从楼梯扶手上往下滑,结果撞在一个胖胖的绅士身上。此人正是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从此,凡尔纳结识了大仲马,并在大仲马的影响下,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

如用这个事例证明“要善于抓住机遇”的论点运用挖掘增补法,可这样叙述:

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就是一个善于抓住机遇的典型。他十八岁在巴黎学法律时,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参加了一个上流社会的晚会。当时,凡尔纳从楼梯上往下滑,正好碰在法国大作家大仲马的身上。这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兴奋不已,他觉得这是个难得的机会,是命运之神的安排,必须抓住它。于是,凡尔纳主动结识大仲马,并在大仲马的影响下,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成为一代著名科幻小说家,被誉为“科学幻想之父”。凡尔纳终生庆幸自己能抓住那次机遇。

示例二被称为点子大王的何阳,1988年毅然辞去公职,并把大学文凭付之一炬,怀揣着280元辞职金,办起了民营的技术研究所,专门给人咨询,出卖点子。曾为一个厂滞销的卫生筷提出在筷子上印上星期几星期几,顿时使该筷子受到各大宾馆的青睐,何阳也一举成名,获得了40万元的营利提成。

这个材料可以证明以下观点:

1、金有价,知识无价。侧重“他一点子获利40万元”等内容

2、敢于创造,敢于求新,才能出奇制胜。侧重“他让某厂在筷子上印上星期几星期几,使筷子变滞销为受到客户的青睐”等内容

3、年轻人要有大胆地走自己的路的决心和自信心。侧重“他把大学文凭付之一炬,怀揣280元辞职金毅然„下海‟”等内容

练习试用以下论据证明“忘记与铭记”、“责任”、“习惯”这三个观点。不少于200字。

一名公交车司机行车途中突发心脏病,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他做了三件事:

——把车缓缓地停在马路边,并用生命的最后力气拉下了手动刹车闸;

——把车门打开,让乘客安全地下了车; ——将发动机熄火,确保了车和乘客、行人的安全

牵线搭桥

——浅谈议论文写作中论据的“阐释”问题

议论文的写作中,论据的“阐释”,看似件轻松的粗事;实际却是件细腻的精心活计,是件极显写作者功力的非缜密思维不可的精活儿。

论据的“阐释”,就要善于巧妙地对论证过程中所援引的“材料”(论据),处理好引用前的“引渡”、引用中的“角度”、引用后的“析渡”;用个比喻说法,就是要对“论据”做好“牵线搭桥”的工作。

议论文以理服人,是要“摆事实”“讲道理”的。而“事实”怎么个摆法,是大有讲究的。我们都有体会,一个“事实”并非只能证明一个“观点”;“事实”就像一面多棱镜,你晃动这面“多棱镜”,不同的侧面反射出的光线光亮就不尽相同了,尽管捏在你手中的却始终是那面镜子。明乎此理,我们在议论文中“摆事实”,就要十分重视“叙例”的角度——瞄准论点叙述“例子”;按论证论点的需要来剪裁“例子”,来调整好摆放“例子”的方位角度,确保“例”中含“理”,让读者见“例”而明“理”。所以,议论文中不必用大量的“事例”来证明你的观点的,取胜之道并非在“量”上,而是在“质”上——援引之“例”足以论证你的观点。一般来说,考场作文用上两个“例”便可以了,最好是使用一个“例”,这样就从客观上迫使你非深入细致地研究剖析这个仅有的“例”不可了,就可以强制你不得不切割分解此“例”而加以经济地使用。

关于“叙例”,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千万不要“描述”例子,而要“评述”例子。我们有些人在议论文写作中“叙例”论证,往往津津于描述事实论据,造成在议论文的框架内夹一个记叙描写的“大肚子”,写出篇不议不叙的“四不像”。

以上说的是议论文中摆事实时引例中的“角度”问题,下面说说引例前的“引渡”和引例后的“析渡”问题。我们都明白,议论文中的叙述是“为议而叙”。有的时候,你不能硬梆梆地提出一个“论点”,然后摆出一个“事例”论据,就算万事大吉了;因为不管你如何注意“叙例”的角度,“论点”和“论据”之间总会有些“罅隙”。此时,我们就必须做好两者之间的“焊接”工作,即要在“论点”提出后,写上一点“引渡”文字——就像为大桥的“主桥”架设一段“引桥”似的——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事实论据的叙述上去。

有些“例子”,内涵极其丰富,可论证的“论点”特别多。引用这样的“事实论据”,不仅需要引例前的“引渡”,往往还需要引例后的“析渡”——阐释事例中的某一个指向的“理”,将“论据”和“论点”焊接为一个浑然的整体。

这样的“阐释”工作,不仅运用“事例论据”需要,运用“事理论据”同样也需要。一些名言警句、古谚俗语,往往用意象来表达意思的,其内涵也极为丰富,蕴含的道理并不是“唯一”的。此时,你在某篇文章里引用某句名言,你不得不借助于“阐释”,将“引语”的内涵引导到你在此要表达的“论点”上去。

我们平时写作议论文,尽管论点明确,论据也充分,但总感觉隔靴搔痒不尽达意,很有可能你的“阐释”工作没有做好,至少是还没有做到位。

第五篇:议论文如何叙例开课教案

议论文如何“叙例”

课前检测

1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议论文选例的要求有:

1、选例要围绕论点;

2、选例要真实;

3、选例要典型;

4、选例要新颖。议论文选例的要求有:1 叙例简洁;2 叙例紧扣论点;3 理清逻辑关系,遵循古今中外的顺序。

(导入)(刚才我们看到了古人对一些事情所发表的看法,主要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以议论为主的文章——议论文,因为时间有限我们不能将议论文的所有问题讲解清楚,我们选其中的一个点——叙例来讲。应该说在语言表达中,段落是至关重要的。几乎可以断言,能够写好一段,一定能写好一篇。不重视段落的训练,这是不少学生写不好文章的重要原因。所以今天我们在同学们已经会选例的基础上,重点学习如何叙例的问题。

学习目标

1、明确议论文述例的基本要求,并能按要求述例;

2、掌握议论文述例的技巧以及懂得运用。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存在问题

请指出下列的叙例存在的主要问题。

例1:“为乡亲卧底,你吃遍所有的苦,为百姓打工,你换来群众最多的甜,你乔装改扮,却藏不住心底最深的惦念。你隐姓埋名,可我们都知道你是谁,为了谁”。这是2012感动中国人物为陈家顺设计的颁奖词。他本是局长,可为什么变身为民工“卧底”?因为农民反映外出打工遭遇的情况和听来的不一样,他便自愿去做卧底打探虚实,他站在民工的角度上,为农民办实事。在当民工期间他做过许多工作,只要一有好工作他便介绍给其他民工,让他们的日子越来越富裕。(叙述206字)陈家顺真正做到了站在他人角度,为他人着想,他是一个好局长,感动了人民,感动了中国。《为他人着想》 存在问题一:叙例啰嗦。

例2:从个人的方面讲,换位思考能减少双方之间的矛盾,达成共识,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战国信陵君门下食客三千。其中有一位名叫申茂的人,开始时他住下室,吃粗粮和冷水。他便对人说:“为什么我要住在下室,吃粗粮喝冷水?”信陵君听来便安排他进入中室,他又说:“为什么我吃不到肉喝不到酒,睡在木床上呀?”信陵君听了便安排进

上室。他又说:“为什么我要穿布衣,外出要步行呀?”信陵君听了忍无可忍,命人将他

赶了出去。不久,众门客们便陆续告辞离开,信陵君这才悔悟,立即命令将各室一样布置,连自己也不例外。于是门客们有陆续回来了,三千门客相互交流去不争斗,无论才能高低

都有机会展现。(叙述238字)正是换位思考早就了这种和谐的合作。

存在问题:(叙例啰嗦)未扣论点

板块二探究与实践

记叙是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它叙述事件讲究生动、具体,以情动人,以形象感人。叙

例是议论文写作运用例证法时的一种方法,重在事实的列举,讲究以理服人,虽不排除生

动形象,但更要求简练概括。所以写作议论文时,应注意“叙例”之法。

方法一剪切舍弃法

(一)请根据论点的需要,变具体记叙为概括叙述。

例3: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出身于宫廷乐师家庭,从小就显示出很高的音乐才能,被誉为“神童”。他儿时曾从师于著名的作曲家海顿。有一次,他与老师半开玩笑地说:“我写了一段曲子,老师您也不一定弹奏得了。”海顿不以为然,心想:我有什么复杂的曲子

不能弹奏呢?莫扎特将自己写好的曲子递给了老师。海顿弹奏了一阵后惊呼起来:“这是

什么样的曲子呀,当两手分别弹响两端时,怎么会有一个音符出现在键盘中间呢?看来任

何人也无法弹奏这样的曲子。”莫扎特接过乐谱说:“我来试试看。”于是,他坐上琴椅弹

奏起来,当遇到那个在键盘中间的音符时,他便埋头,用鼻子弹出了那个音符。莫扎特的这个动作令海顿惊叹不已。

(选择这个事例确能证明“打破常规的重要性”。但事例中的许多内容与论点无关,如莫

扎特的出身、小时候的情况等,“叙例”时须毫不吝惜地舍去;对莫扎特与海顿言行的生

动形象的描述,也宜简练概括。)

可修改为: 莫扎特儿时从师于著名的作曲家海顿。一次,他拿出自己写的一段曲子请老师弹奏。当两

手分别弹响两端时,海顿竟被键盘中间出现的一个音符难住,海顿断言任何人也弹不出这样的曲子。莫扎特接着弹奏,当遇到键盘中间的那个音符时,打破用手弹奏的常规,灵活地

用鼻子奏响了那个音符。莫扎特的做法,让海顿赞叹不已。

思考:修改前和修改后有何不同?修改后分共3层,这3层分别叙述了什么内容?

总结:(对修改前的材料进行了删减。引述事例一般要用几句话,内容要围绕论点)交代

人物的基本状况+行动+行动的结果。(Who+What+How)(强调:须围绕观点/扣题)

(剪切舍弃法)

实战1:请口头修改例1。

农民外出打工经常遇到遭遇的情况和听来的不一样的事情,陈家顺作为局长深知为官

就得为民做主,为民着想。(who)因此他放下局长的架子,处处为自己服务的对象着想,自己先去卧底,打探虚实。(what)这种为人民着想的实际行动,为当地外出打工的农民找

到了一份又一份的好工作,不仅增加了他们的收入,也为自己赢得了广泛的赞誉。(how)

(140字)

方法二挖掘增补法

因为有的材料不能直接证明论点,为了更准确充分地证明论点,还必须根据论点的需

要,将事例中隐藏的东西挖掘出来,增补一些与论点相近甚至相同的词句。

例4:被誉为“科学幻想之父”的法国著名科学幻想小说家凡尔纳,十八岁时在巴黎

学法律。有一次,他参加了一个上流社会的晚会。当他从楼上走下来的时候,童心未泯的凡尔纳像孩子一般从楼梯扶手上往下滑,结果撞在一个胖胖的绅士身上。此人正是法国著

名作家大仲马。从此,凡尔纳结识了大仲马,并在大仲马的影响下,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

如果用这个事例证明“要善于抓住机遇”的论点该如何叙例呢?

可叙述为:

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就是一个善于抓住机遇的典型。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参加了一个

上流社会的晚会。当时,凡尔纳从楼梯上往下滑,正好碰在法国大作家大仲马的身上。这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兴奋不已,他觉得这是个难得的机会,是命运之神的安排,必须抓住

它。于是,凡尔纳主动结识大仲马,并在大仲马的影响下,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成为一

代著名科幻小说家。

思考:修改前和修改后有何不同?修改后的文段分为4层,其中2—4层分别叙述了什么

内容?

总结:对原材料进行了增补。引述事例一般要几句话,内容要围绕分论点,交代人物的基

本状况、行动和行动的结果。(Who+What+How)(强调:须围绕观点/扣题)

实战2:请修改例2。

信陵君拒绝了“贪得无厌”的申茂的请求,却落得个门可罗雀的、门客纷纷离去的结

局。(who)面对问题,他没有急躁,而是站在门客们的角度思考问题,此时,他深刻感受

到了被区别对待的屈辱,理解了申茂。(what)于是他立即命令将各室一样布置,连自己也

不例外,门客们又陆续回来了,到处是一派和谐的景象。(how)(133字)

方法三概括排比法

就是将一组同类事实论据进行高度概括,一个事例简练至一句话,以排比形式出现。

这种概括排比“叙例”,不仅使语言气势磅礴,更能让论据充分,论证有力。

例5:论证“追赶心中的太阳”: 追逐心中的艳阳,需要对理想的执着。就像徐霞客立志游览全国名迹,于是留下《徐

霞客游记》;就像李时珍想解救病人,于是以身涉险,留下《本草纲目》;就像司马迁想为

后世留下历史借鉴,于是在阴暗的狱中书写出伟大的《史记》……

实战3:依据需要补全最后一个事例。

沉稳从志而来。一个人若没有远大的志向,只沉迷于现实的花花世界之中,自然无法

拥有沉稳的性格。班超志在报国,投笔从戎,面对匈奴从容不迫,沉稳冷静,不教胡马度

阴山;林则徐志在禁烟,斩钉截铁,面对洋人不卑不亢,稳中含刚,让洋人胆战心寒。毛

东。

(沉稳从志而来——毛泽东志在救国,团结民众,面对日寇毫不畏惧,足智多谋,让日寇

闻风丧胆。毛泽东志在兴国,坚定不移,面对反革命毫不退让,沉着睿智,不让反动派野

心得逞。)

方法四对比叙例法

例6:爱可以温暖一切,感染一切,但过度的爱便成了溺爱,成了毁灭,它可以淹没一个

人的前程,断送一个人的命运。商纣王爱他的美姬,爱得缠绵悱恻,爱得死去活来;爱得

将臣子的心挖出来博她一笑,爱得怒斥百姓,无所作为。相反,赵太后也疼爱长安君,但

她最终明白,真正的疼爱,不应只“尊其位,丰其物,藏于室”,“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

以自托于赵?”所以她任触龙使之,质长安君于齐,最终赢得众人的信任与佩服。

实战4:依据以上方法在空缺处填上合适的内容。

身材矮小的晏子,智慧过人,出语不凡,他是美的;双腿残疾的孙膑,用兵如神,兵

法传世,他也是美的。相反,(相反,衣着华贵的慈禧太后,祸国殃民,背负了千古罪人的骂名;标榜高贵的德国纳粹,滥杀无辜,对犹太人犯下滔天罪行,遭到国际社会谴责;名牌傍身的郭美美,虚度人生竟

然在网上炫富,让网友鄙视。)

板块三 小结

议论文如何“叙例”

方法一方法二挖掘增补法

方法三概括排比法

方法四对比叙例法

(紧扣论点)

课后练习

一个人有一张出色的由黑檀木制成的弓。他用这张弓射的又远又准,因此珍惜它。有

一次,他仔细观察它时,说道:“你稍微有些笨重!外观毫不出色,真可惜!——不过这

是可以补救的!”他思忖:“我去请最优秀的艺术家在弓上雕一些图画。”于是他请艺术家

在弓上雕了一幅完整的行猎图。

“还有什么比一幅行猎图更适合这张弓的呢!”这个人充满了喜悦,“你正应配有这种

装饰,我亲爱的弓!”一面说着,他就试了试。他拉紧了弓,弓却断了。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角度构思立意,拟一个标题,运用所学的方法写一则

事例论据。

【写作指导】

1: 弓虽笨重,但能射得又远又准;雕上行猎图后,弓变得华美了,但却失去了实用价值。真

正的美在于实用价值,不事雕琢的朴素人生照样绽放生命华彩。:由黑檀木制成的弓笨重,外观毫不出色,一点也不美,这是它形式上的缺憾,但它功能好,这是它本身价值的体现,内在美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美。

一、立意角度

猎人角度:苛求与失去、完美也要适度、重其本质、轻其形式、顺其本性、莫让爱水横流、弓的角度:真实最美、去掉装饰,追求本质,华而不实与实而不华

事件角度:追求生命的本色、完美无需装饰

素材链接

素材1:楚国有一个(商)人把他的珍珠卖给郑国的人,(珠宝)是用木兰树的木制的盒子装,用桂椒来熏盒子,用(精美的)珠玉点缀其上,用美玉点饰,用翠鸟的羽毛装饰(盒子)。郑国的人买了这个盒子却把珠宝还给了商人。这可以说是善于卖盒子了,却不能说善于卖珍珠。

(买椟还珠的寓言故事警示世人,不要只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内容。)

素材:2:今年44岁的张女士(化名)体形并不算胖,体重60公斤。看到周围的朋友在整形美容医院做过抽脂减肥手术后体形变得苗条,十分动心。6月18日,张女士瞒着家人,由同事陪同来到广州某整形美容医院做抽脂手术。“当时一次性地抽了两只手臂、腹部和两条大腿的脂肪。”张女士回忆,当时医生说手术很成功。但没想到,术后第二天早晨,张女士起床去洗手间时,突然晕倒在地,不省人事。

据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CU主任高友山副主任医师介绍,当时张女士送到医院时呼吸、心跳已经停止,瞳孔散大,对光无反射,被送入ICU救治,进行了辅助通气、保护脑细胞及升压等治疗。

随后张女士出现了多器官损害:出现了急性肾衰、心衰、肝功能不全以及凝血障碍。高友山评价,如此严重的病情,一般来说,生还的机会不到30%,但经过及时有效的抢救,患者还是奇迹生还了。

据高友山介绍,张女士出现的是“脂肪栓塞综合征”,即脂肪被抽吸后,脂肪细胞被破坏后脂肪细胞中的脂肪滴,顺着被破损的小静脉进入血液,造成脏器栓塞,导致生命出现危险,它的出现与抽脂面积过多有一定关系。

(当今社会,一些女子为了追求容貌娇美俏丽,身材曲线迷人,不惜重金去做整容、抽脂手术,结果被毁容或危害了身体健康,有的甚至失去了生命。)

议论文的叙例与析例运用训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