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应用文书 > 申请书
实践育人资助项目申请书(精选合集)
编辑:醉人清风 识别码:120-1053125 申请书 发布时间: 2024-06-28 15:26:45 来源:网络

第一篇:实践育人资助项目申请书

实践育人资助项目申请书

(盖

章)

项 目 负 责 人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

卓越计划类 实践实训基地类 实践教学类 其它 联

****年**月**日

一、项目基本信息 项 目 名

申请金额

万元 类

起止年月 202_ 年 5 月至 202_ 年 12 月 负 责 人 姓

出生年月

职务

职称

最后学历

最后学位

本人签名

组 总人数 高级 中级 初级 博士 硕士 学士

名 出生年月 职务(岗位)

职称 学历 学位 本人签名

项目

内容(不超过 400 字)

摘要

二、立项依据 主要包括:项目意义、现状分析、立项基础(前期工作与成效)等。

三、实施方案 主要包括:项目目标、实施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具体实施工作安排及预期进展;本项目的创新之处以及预期效果等。

项目中涉及校外实践活动的要明确活动地点(企业等单位名称)、时间安排、实践具体内容、班级及人数、指导教师队伍(一般应由我校教师和企事业单位的丏业技术人员戒管理人员共同组成)、学时学分要求等;涉及实验室开放的要明确开放内容、对象及时间安排。

四、经费预算 支出科目 金额(万元)

计算依据与说明

合计

注: 项目经费应直接用于学生的实验、实践活动,包括:租车、住宿费;开放实验耗材费;实验、实践指导资料印刷费等。项目经费原则上不得用于津贴发放,但少量实验、实践指导教师劳务费可以预算。项目经费不得用于购置设备及办公用品,同时,严格控制校外实验、实践活动的联系成本。

五、校内外合作单位意见

负责人:

(盖章)

****年**月**日

六、教务处意见

负责人:

(盖章)

****年**月**日

七、学校意见

(盖章)

****年**月**日

第二篇:资助育人工作总结

XX大学XXXX学院资助育人工作总结

多年来,XX大学XXXX学院资助育人工作一直在有条不紊的步伐中进行,并且始终将其作为学院学工工作的重要部分来抓,坚持将资助育人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与诚信感恩教育相结合,与维护校园稳定相结合,同时,我们在帮困资助之余在精神上育人,教育所有受助学生要学会感恩,要把感恩的心化为成长的动力,精神上的育人对于完善学生的自身素质和增强他们回报社会的责任感有着重要的作用,从而全方位健全完善学院的资助育人工作。

一、基本情况

1、科学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公平、公正评审助学金

困难学生的准确认定是资助育人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也是最难把握的工作环节。每年六月份开始,我们即在学院范围内启动困难学生申请的初步宣传工作,向老生广泛告知申请流程和须知,新学期伊始则对新生进行资助政策的宣讲,确保不让一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影响学习。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审定中实行动态管理,成立以系别专业为区分的认定评议小组。通过实际情况来看,我院进行困难认定申请国家助学金成功的学生为616人,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成功的学生为175人,贫困率达20.55%。

2、充分发挥勤工助学岗的育人功效

目前,学院设院内勤工助学固定岗40多个,机动岗30多个。主要岗位有学院办公室助学岗、学工办助学岗、教务办公室助学岗、图书馆助学岗、后勤服务中心助学岗、餐厅食堂助学岗、机房助学岗等。按小时计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勤工助学补助,在允许范围内尽可能解决学生的生活困难。勤工助学岗的设立提高了同学们的综合素质能力,缓解了自身经济困难的压力,同时,帮助学院很多部门减轻了相对的工作压力。

3、关注学生动态,多样化资助形式开展

日程开展的工作中,针对学生的家庭突发情况或者较大经济损失现象开辟特殊补助通道,在掌握了解情况后进行临时性补助的发放,给予学生最及时的关怀和帮助;同时充分利用学院的特殊优势联系企业并成立了永达奖学金,对品学兼优且家庭经济状况不理想的学生进行奖学补助以鼓励他们自强不息,奋发图强。在学院范围内开展的“爱心义卖”活动,将师生的爱心聚集起来发挥其最大的价值,义卖所得将全部作为学院特困学生临时补助。

二、攻坚克难

作为一所以专科生为主体的二级学院,XXXX学院开展了具有本院特色的资助育人工作,虽然每年学院的贫困生比率皆高于平均比率,但是我们的工作始终是在有序的进行。近年来随着招生范围的扩大,外省市生源的逐年增加,天灾人祸不断发生的情况下,困难认定工作也随之加重,在学院人数多、离本部距离较远的情况下,我们成立由学院XXX院长担任组长开展的困难认定工作,以专业区分民主评议为依据,以帮困育人为目标,坚持帮助真正有困难的学生不让他在学习上有后顾之忧。总之,我院的帮困助学工作压力将逐年增大,但随着国家、上海市和学校各级投入的加大,并通过学生自强不息的努力,相信这项工作一定会做得越来越好。

三、资助育人新展望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按照十八大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任务,我们要紧密结合学院资助育人工作实际,将帮困、资助、育人落到实处,将“资助”与“育人”有效结合,认真做好家庭经济苦难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和励志教育工作;积极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回访活动;有效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准确性、科学性和资助的公平公正。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引导,开展自强不息精神教育、发展支持教育、开展诚信感恩教育,持续爱心义卖行动的热量,培养经济困难学生的自立、自强、自信意识,提高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

审签人:(学院盖章)

日期:

第三篇:浅谈高校资助育人

浅谈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随着高校招生收费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贫困生逐渐成为了一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为帮助我国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入学和顺利完成学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经过教育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多年的艰苦探索和高等学校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到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以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资助贫困家庭学生的政策体系,对促进教育公平产生了重大意义。但具体实施还需要一定过程,目前与实际需要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以下是浅国家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以及结合在当前高等教育的大环境背景,析论述我国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困境及难点,同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一、高校资助工作局面出现的显著变化和取得的成效。

1、基本数据。近日,教育部对202_-202_学年全国公办普通高等学校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各项政策的实际执行情况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显示,202_-202_学年,全国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总数为1350万人,其中,贫困家庭学生约263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19%,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约122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9%。

自202_年6月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以来,全国已新增审批贷款学生65万多人,审批合同金额51.5亿元;连同以前几年办理的国家助学贷款,全国高校累计已审批贷款学生153万人,累计已审批合同金额122.5亿元。

其他各项措施用于资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总金额约40亿元,共资助约420.3万人次。其中,用于资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各种奖学金发放金额为17亿元,资助学生约149万人次;校内学生贷款发放金额为3.7 亿元,发放人数约10.7万人;勤工助学资助金额为8.9亿元,资助人数约138.7万人次;特殊困难补助发放金额为4.7亿元,发放人数约98.9万人次;学费减免金额为5.7亿元,减免人数约23万人。

另外,202_年,全国公办普通高等学校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学手续的学生约29万人,占贫困家庭学生数的11%。

2.国家助学贷款的推进情况。中央部属高校已全部按新机制落实了国家助学贷款承办银行,凡符合政策规定的申请贷款学生基本上可及时得到贷款。部委属高校中工作开展较好的有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兰州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同济大学、江南大学、湖南大学、重庆大学、浙江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山东)、合肥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

地方高校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也在逐步推进,绝大多数地方的高校按照新机制落实了国家助学贷款承办银行,并已开始贷款审批和发放工作。202_年6月以来,湖北、河南、山

东、辽宁、安徽、河北、广东、上海、云南9个省的贷款合同金额均已超过1亿元,另外,贵州审批合同金额达到0.95亿元,工作进展较快。

二、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资助工作体系经历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从很大程度上帮助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了学业,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效。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贫困生群体越来越多,加之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环节过多,后期监督和资助后教育力度不够,难免存在一些问题,为资助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增加了更多的挑战。

1.资助工作简单化。

一是部分学校和部分资助管理工作人员把资助育人工作简单化为“慈善资助”,认为资助工作的过程就是把国家、学校的相关资助费用、岗位发放和提供给家庭经济状况相对较差的学生,至于其他的一概不管。

二是部分学校和部分资助管理工作人员把资助育人工作简单化为“金钱资助”,认为资助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贫困学生解决入学费、生活费的困难,只要这个问题解决了就可以了,即往往视金钱为万能的。殊不知,简单的金钱资助只能解决受资助学生表面的困难,而忽略了伴随经济困难而可能产生的一些内在困扰,即并未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的内在需求,无法从根本上达到育人目的。

2.资助项目难以确定。国家助学金是资助项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资助过程中,由于贫困认定工作缺少统一的尺度,难以计量,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以下一些不协调的现象。

(1)同学相互比穷。实际工作中,往往是资助面再广,申请的人也比分配的名额多,一些家庭状况尚可的同学也掺和进来,真假难辨。于是,申请的同学纷纷在班级同学面前哭诉,比穷,最终依靠投票决定助学金的归宿。

(2)老师直接确定。有的老师对同学的家庭情况了如指掌,根据名额多少,分轻重缓急,自行确定名单。但这种做法风险很大,一是若百密一疏,二是若有人质疑暗箱操作(即使准确),都会造成很坏的影响。

(3)依据证明材料确定。在开展助学工作时,所有申请资助的同学都要上交加盖当地民政部门公章的《家庭情况调查表》。按说,这种方法很有说服力。但是,“聪明”的家长会把调查表填在贫困线下,而当地干部也睁只眼闭只睁加盖公章,一起蒙国家的钱。

3.育人功能不突出。

在一定程度上,一些高校存在对资助体系的功能认识不足,对受助学生的激励教育还不够等问题。资助体系不仅具有经济的功能,更重要的是还具有不可忽视的教育功能。在勤工助学方面,一是勤工助学的岗位大多属“劳务型”工作,二是勤工助学只单方面为学生提供经

济利益,却忘记在这一制度中渗入激励学生自觉提高自身素质的成分;对于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学生不愿意归还国家助学贷款的行为侧面反映了部分学生诚信意识不强。总之,各类奖助学金对促进学生全面成才的效用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一方面是由于学校缺少相应的引导教育,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学生片面理解了各项资助的内涵。

三、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应对策略。

一是创新贫困生资助机制,优化“奖、贷、助、补、减、”资助体系。

1、奖(助)学金的考核机制。

奖(助)学金制度作为贫困生资助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各高校的高度重视和大学生的欢迎,发挥了积极的激励作用。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每一项奖学金都有严格的评选制度,保证了奖(助)学金发放的公平、公正。一些高校在奖(助)学金管理中大都非常重视评选等发放前的管理,而忽视了发放后的跟踪管理,大学生用奖(助)学金的不理性消费也频频见诸于各种媒体。我校在保证各类奖(助)学金评选、发放的公平、公正,严格管理的同时,非常重视发放后的跟踪管理,制定了具体可行的考核办法,办法要求辅导员负有对获奖受助学生跟踪教育和管理的责任,要求获奖受助学生书写获奖受助的全面总结,把学生的学习成绩、表现情况、辅导员的跟踪意见和学生的总结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并将考核结果与下一学年奖学金的评选和学费的减免挂钩。

2、困难补助基金的诚信贷款制度机制。

在前几年我校困难补助的发放都是无偿的,这种无偿发放机制使得有的贫困学生因认为无偿地接受资助相当于受人施舍而羞于申请困难补助,尽管经济上捉襟见肘也得不到及时资助;而有的非贫困生反而钻政策的漏洞,用虚报家庭经济状况的方式获取困难补助金。这样,有限的资助经费就没有完全得到有效地利用。为了更有效地发挥困难补助金的效用,我校从202_年起对这种发放方式进行改革,将无偿资助转变为有偿资助,实施贫困学生诚信贷款制度。

3、创新勤工助学的管理机制。

勤工助学是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培养自立意识的良好途径,是解决贫困生经济困难的重要措施,是受到各高校普遍欢迎和重视的助学之路。为了改变现状,学校积极完善管理办法,通过管理重心下移、岗位公开招聘、勤工助学与学生科研活动相结合、加大校外助学岗位的开拓力度等形式,创新勤工助学管理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国家助学贷款的贷后管理机制。

国家助学贷款是目前资助体系中的主渠道。为了有效解决首批工商银行贷款学生违约率较高的问题,我校出台了《陕西师范大学国家助学贷款贷后管理办法》,通过以下途径开展诚信教育“两课”教学增加诚信教育的内容;诚信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学校结合助学贷款,开展专题讲座活动;新生始业教育及毕业生离校教育中专设诚信教育。教育贷款学生自觉积极履行信用关系,按时缴息、归还本金等。要让学生学会感恩、倾情报恩,首先把尚欠的贷款还完,这就是诚实守信的表现,成熟的表现。其次,在学校的就业网中可为国家助学贷款毕业生专设助学公告、友情提示栏目,提醒所有贷款同学按时还本付息。同

时积极探索国家助学贷款风险管理工作新举措,根据不同学生可提前半年分别给学生本人、学生家长及用人单位去信,以提醒督促学生按时还本,开展“1+1”结对子活动等形式,加强贷后管理。

二是育人与帮困相结合,建立帮困育人新模式。

帮困助学工作是育人工作的重要途径,育人工作是帮困工作的根本目的,所以两者应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才能建立起帮困育人的长效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育人与帮困的结合:

高校助学工作的基本目标是缓解乃至解决贫困学生的经济问题,但是我们应该知道,这项工作不仅仅是一项经济资助工作,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实现教育公平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以助困为契机,重视对贫困生的教育引导,做到资助与育人相结合,推动贫困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全面实现助学目标,这不仅是社会主义教育办学目标所决定的,而且是高校助学工作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高校助学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高校许多贫困学生困为经济原因伴生了很多问题,根本无法和普通学生站在同条起跑线上,贫困学生成都路上充满艰辛。一部分贫困家庭学生宁愿在外边做兼职也不接受各种资助,严重影响了学习;有相当一部分贫困生不守承诺,严重失信;也有极少一部分学生对各种资助形成依赖;还有部分贫困生心理负担过大,自我封闭等。这些助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影响到高校助学工作的健康发展,为高校工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针对这种情况,我校学工部专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工作的意见》中进一步明确提出帮困育人,加强对受助贫困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工作思路,贫困生资助工作以贫困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与成才为助学根本目标和指导思想,坚持自强自立教育为核心,育人工作以 “获奖思进、获助思源、奉献爱心、回报社会”为主线,做到三个结合,取得了良好的助困育人效果。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建立和机制创新,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各类助学资源的效用,同时也为贫困生的教育创造了非常好的时机。在贫困生的资助实践中,结合每项资助的特点和贫困生的实际,积极开展教育工作。

1、把自强自立教育与勤工助学相结合。

勤工助学是一种由资助者提供劳动机会和劳动报酬,从而使学生能够通过劳动获得报酬,解决学习费用的资助方法。勤工助学是培养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精神的重要手段,同时勤工助学也是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重要部分,它拉近了学生与社会的距离,是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很好途径,同时在实践中也锻炼了自己的能力。目前学生从事的勤工助学项目大多是由学校自身创造和联系的一些适合学生业余工作的岗位,就我校而言,有家教、学工组助理、办公室助理、科研助学等,这些都是帮助学生自食其力克服困难的有效途径。学校组织贫困生走自立自助的道路,通过勤工助学工作,一方面学生通过自身的辛勤劳动,获取一定的报酬,改善自己的生活,另一方面通过知名教授的治学经历讲座、身残志坚人士励志讲座、成功校友、知名人士奋斗经历讲座及优秀贫困生事迹的学习讨论等系列活动,广泛开展自立自强、艰苦奋斗教育,从舆论上支持和鼓励贫困生通过自身的劳动收益来解决经济困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培养学生自立自强、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

2、把诚信教育与国家助学贷款相结合。

具体的做法可以是:

一、营造诚信的校园氛围,这是加强诚信教育的前提。

二、加强正面的诚信教育,这是诚信教育的重点。

三、深入诚信教育的实践活动,这是加强诚信教育的关键。

四、完善诚信方面的各项机制,这是加强诚信教育的保证。从202_年开始,学校把每年四月份设立为“诚信教育月”,通过开展诚信演讲赛、辩论赛、诚信名言征集等系列主题活动,设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构建诚信评估机制、建立诚信奖惩机制等来引导学生以诚待人,以信立身,使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感受理解了诚信,提高诚信立身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逐步养成了学生“诚信待人,诚信处事,诚信学习,诚信立身”的素养,学生贷款履约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由此可见,高校在帮困助学的同时也达到了育人的效果。

3、把感恩教育与社会公益活动相结合。

贫困生是通过社会各界的爱心资助才顺利完成学业,是社会爱心的直接受益者,他们应该比其他人更懂得社会爱心捐助对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性。虽然爱心捐助方不图回报,但是受助者不应该将接受爱心捐助理解为理所当然,,自己有能力的时候,理应有所回报。为了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并使学生懂得饮水思源、回报社会的道理,我校积极开展“奉献爱心、回报社会”为主题的贫困生教育活动。通过开展针对西安市贫困家庭的义务“一帮一”家教活动、知识援助活动、陕西三原敬老院贫困生帮扶活动、贫困生关心孤寡老人活动,使贫困生把自己的受助与对社会的回报结合起来,把自身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增强了社会历史责任感。学生纷纷表示,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参加一定量的公益劳动是自己回报国家、社会和学校的一种良好途径,在回报的过程中也使自己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可见,公益劳动将育人与帮困得到了良好的结合,也教会学生饮水思源、回报社会。

5、把创新教育与科研奖励相结合。

通过开拓学生科研助学岗、参与老师科研项目、学校科研立项申报等方式,促进了勤工助学工作岗位由劳务型向科研型的转变,同时制定和完善《学生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大学生研究与创新训练项目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加大对学生的科研支持力度和奖励力度,给与学生在科研项目获奖、学科竞赛获奖以及发表文章等给与表彰和奖励。以旅游与环境学院为例,202_级黄芳、张奕君两位同学积极参与赵景波老师、葛淼老师的科研项目,分别在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哈尔滨师范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篇,学院不仅为其报销了调研、打印等费用,而且分别给与个人鼓励300元。从202_年到202_年9月,学院学生共有13篇科技论文发表,其中在《中国沙漠》、《干旱区研究》、《干旱区地理》、《中国岩溶》等核心以上期刊占80%以上。通过科研奖励、科研助学等方式,不仅解决了贫困生的生活问题,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帮困工作是育人工作的重要途径,育人又是帮困工作的根本目的。对经济困难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经济上的资助和支持,使他们能够自立自强、品学兼优、全面发展和成才,是帮困工作的宗旨。然而,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只是帮困工作的最低目标,,们工作的最终目标是使他们能健康、全面地成长和发展,成为符合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即达到育人的根本目的所以,高校充分将育人工作与帮困工作紧密结合,建立起完善的帮困育人长效机制是做好贫困生工作的当务之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教育部.教育部介绍资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工作的有关情况.中国网; 徐克选.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李华明.新形势下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探讨.法制与社会,202_。

第四篇:浅谈高校人性化资助育人

浅谈高校人性化资助育人

摘 要:加大高校大学生资助育人管理工作、增强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已成为新形势下建设和谐校园一项重要的任务。教育部发布许多优惠政策,帮助家庭困难大学生顺利通过这个绿色通道完成大学学业,成为国家知识科学型人才,构筑了建设和谐社会,繁荣校园的资助育人的和谐氛围。

关键词:资助;育人;高校;助学指导工作

国家一直非常关心和重视高等学校贫困生的问题,为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如202_年开始实施的国家信用助学贷款政策,202_年开始实行的国家奖学金,202_年开始设立了国家、省政府助学金。各高校也在努力完善贫困生经济资助体系,形成了“奖、贷、助、补、免”的资助体系,即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以及学杂费减免等。

一、“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必要性

虽然国家和高校通过一系列助学措施,在经济上资助贫困生,缓解了他们的经济压力,也基本上使他们不再为生活费和学费而发愁,能够安心学习。然而,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一些不和谐的现象。

(一)无偿资助中出现的依赖现象

由于大学生中受资助的对象主要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部分困难学生产生依赖思想,把“贫困”作为资本,不愿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而是消极等待,学校应该帮助他们,在得到资助后,不但没有感恩之心,反而认为是理应得到的。有些学生把学校资助看作“不拿白不拿”,想方设法挤进贫困生行列,甚至有个别学生拉关系办假手续,骗取补助或者用助学金吃吃喝喝,铺张浪费。

(二)家庭成长环境造成的心理问题

由于造成贫困生家境困难的原因各异,影响他们性格形成和心理发展的因素也各不相同,所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态是复杂多样的。通过几年的工作实践,我们发现贫困生这一群体中,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比例相对较高,这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对待和调节心理压力而产生了思想认识与心理上的误区。

(1)心理上的自尊和自卑的矛盾。贫困生自尊心普遍比较强,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别人的认同和尊重。同时他们也非常敏感,他们担心同学因自己的贫困而看不起自己,一些学生因此敏感多疑、自我封闭,甚至产生自我否定的自卑心理。

(2)情绪孤独、抑郁。一些贫困生不能正视自己的贫困,总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觉得世界很不公平,并因此情绪低落,意志消沉,遇事感到困难重重,无能为力,进而否定自我价值,对学习、生活乃至娱乐缺乏兴趣,体验不到其中的快乐,喜欢独处,沉默寡言,逃避现实,消极懈怠,形成了孤独和抑郁的消极心理状态。

(3)学业焦虑。大部分贫困生比较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们大多数来自经济落后地区,学习基础差,但为解决生活问题不得不利用课余时间,甚至是上课时间在外打工,学习时间的减少致使

贫困生在学业上的焦虑十分突出。

以往的资助大部分是停留在“助贫”的层面上。但这并非其全部内涵,除经济资助之外,大学生资助工作还应具有教育功能。应该充分认识到大学生资助工作也是一个重要的育人环节,一个良好的育人契机。我们应该转变观念,变单纯地“助贫”为“助贫”和“育人”并举,把对做好贫困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工作作为资助工作的主要内容和主要职责之一。

二、“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具体措施

(一)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与信用教育相结合

大学生信用缺失问题一直是影响国家助学贷款顺利开展的主要障碍。为了使贷款工作能够顺利开展,良性循环,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信用教育。国家助学贷款等国家资助模式的建立,在大学生这个层面上建立起了诚信教育的载体,应充分发挥载体的教育功能,把信用教育贯穿到助学贷款的整个过程中。为使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能健康、广泛地开展,许多高校近年来一直利用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让大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诚信对个人、对社会的重要性,使他们感受到“人无信不立”的思想教育,让诚信观念深入人心。

(二)无偿资助与感恩教育、回报社会活动相结合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古训,学会感恩、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加以继承和发扬。作为大学校园里的弱势群体,高校贫困生非常需要社会各界给予其经济资

助,以解其学业的后顾之忧。但在帮助他们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一定要重视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这对于完善他们的自身素质和增强他们回报社会的责任感有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资助工作的同时,还应适时地在贫困生中开展感恩教育,通过组织受助贫困生参加说一句感谢话、写一封感谢信、做一件感谢事等以感恩为主题的各类活动,在培养学生自信、自立、自主、百折不挠品格的同时,教育贫困生能感他人所感、知他人之情,学会感谢人,常怀感恩心。

(三)勤工助学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勤工助学正是大学生走出“象牙塔”、走向社会、深入实践的有效方式之一。勤工助学过程就是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过程。勤工助学还有利于大学生锻炼多种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大量事实表明,高质量的勤工助学活动促进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高质量的勤工助学活动是能体现当代大学生智力水平,反映大学生发展方向的实践活动。智力开发型勤工助学与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培养和成才要求紧密关联,不仅能给学生经济帮助,更重要的是能给学生更多的锻炼,因而应该成为大学生勤工助学的主要类型。为此大学生勤工助学活动要做到三结合:一是与科技活动相结合,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二是与教师的科研工作相结合,这既有利于教师科研课题的完成,又有利于学生学习专业知识,锻炼科研能力;三是与专业特长相结合,发挥专业优势,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

(四)针对性活动与心理教育、思想教育相结合

由于多种原因,特困生这一群体中,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比例相对较高,他们普遍比较自卑。经济的贫困固然可怕,精神上的“贫困”更可怕。一个大学生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贫困,被经济贫困吓倒,自卑自弃,不思发愤自救或者弄虚作假干脆躺倒在救济金上,资助只会适得其反。只有让特困生在心理上战胜困难,才是解决贫困的根本。另外,用一些成功的事迹激发和鼓励贫困学生,使他们认识到贫困将是一笔财富,它能培养人吃苦耐劳的精神,磨炼人的意志,从而能正确对待贫困并战胜贫困。优秀贫困生的典范作用也能唤起贫困生的实际行动,引导他们正确评价自我,积极进取,全身心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

俗语说“扶贫一时,扶志一世”、“扶贫先扶志”,高校应加强对贫困生的教育,将“资助”与“育人”有效结合,充分发挥大学的教育主体功能,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引导,培养经济困难学生的自立、自强、自信意识,提高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参考文献 :

[1]姜继红.大学生勤工助学的社会学思考[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2_(1):25-27.[2]樊立英.大学生勤工助学论[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_(3):134-136.[3] 胡保卫.试论大学生勤工助学在培养人才中的作用[j].绍

兴文 理学 院学报,202_(6):103-105.

第五篇:资助育人 激扬青春

资助育人.激扬青春

岁月无情,你已不是当年热血男儿,你用你的一生呵护我,伴我成长。可是岁月催人老,如今你积劳成疾,心有力而力不足。即便这样,你仍继续的为我付出,不辞辛苦的在外拼搏。岁月是一把无情的利刃,带走了你的大好年华,却不曾说声对不起。即便这样也改变不了你对我的爱。

你用你的一生换取儿的半生安逸,你的眼角已多出些许皱纹,白发已悄悄浸染你的黑发,不知何时你的背驮了,你的腰弯了。在你的面容上可以看到岁月对你的无情伤痕,可以清晰地看到生活对你的摧残。在你这饱经风霜的面颊写满了你一生的酸甜苦辣,如今我已不是那个懵懂的少年,在你眼里还是未长大的孩子,感谢你的陪伴与教诲,是你教会我成长与感恩。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知足,一种珍惜,一种前进。感恩,让我领略到阳光的妩媚,感恩,让我明白了什么是披肝沥胆,风雨同舟。每当 听到《感恩的心》这首歌的时候,我就会想到我现在所拥有的这一切,例如:我现在可以在这么好的环境下学习,无忧无虑的过着大学学习阶段的生活,这是一个学生最感到幸福和骄傲的,可以静下心来学自己喜欢的专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都是国家给我的机会,让我圆了大学梦,感谢国家为我们做了那么多的事情,感谢帮助过我们的每一位好心人;让我们的生活有了保障,让我们不再为学费而烦恼,再也不用为了交不起学费而断了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我的梦想是将来能成为有用之才,能为国家近一点微薄之力,报答国家给我这个机会。现在的职业学校都是把专业技术放在首位,而在我看来每个学生除了有积极学习的心态,还应抱着一份感恩的心情去学好每样东西,读懂每一份感情,毕竟我们的今天是国家给的。能有幸的被国家资助,真的很感激国家为了我们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我们能成才创设条件。资助于贫困大学生而言,只是帮助他们解决眼前的、暂时的困难,而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他们在经济上长期处于困窘的局面,可是它却能使我变得更加自信,更加自立自强。正所谓扶贫不忘扶志,助学重在育人。而作为贫困生应该坦然面对现实,理性看待别人拥有的一切,自信自立,自强不息,凭着自己的能力赢得同学、老师和社会的尊重。我不会辜负你们殷切的期望。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这份感动会一直鞭策着我前行,我会努力学习,踏实工作,实现自己的梦想。我绝不会向困难妥协,因为我的背后有含辛茹苦的父母,有再生之恩的国家与学校期待的目光,我怎么能输?我要用认真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节课,不旷课、不早退。团结集体、激进向上。

有人说:“青春美好的,但又是短暂的,因而也是遗憾的。”但青春并不短暂,只要你拥有一颗年轻的心,只要你的生命中写下了奋斗和奉献这两个词,你就拥有了一份和太阳一样灿烂的青春。我深深地知道自己上大学不容易,因此我加倍勤奋努力,从不敢懈怠,也从不敢奢侈在物质上的满足。我时刻告诫自己,一定要在大学期间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以便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定基础,回报国家,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一方面,在生活上,我更加勤俭节约,不去羡慕别人奢侈的消费。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的心在成长!感谢国家资助政策——让教育变得公平,感谢政府助学金为我们这些贫困生提供了帮助,感谢那些帮助别人却不求回报的人。我不敢吹嘘自己取得了怎样的成绩,但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能对得起国家的资助,能扛得起这份沉甸甸的希望,做到问心无愧!我要时刻把“感恩”二字记在心头,珍惜时光,努力学习,成为国家栋梁之才。“今天我受助于人,明天我助他人。”,我将用一生去实现这句话!在我那漫漫人生之中,每次受到别人的恩泽的时候,心中除了感激之外,就是报答了。我知道,我要报答的人实在太多了,有关心爱护我的老师及同学,有一直陪伴自己的朋友,还有给了我获得国家助学金的各位领导们!一路走来,若不是他们给了我真挚的爱,给了我帮助,我又怎会有今天,我要报答他们,不只是安慰,不只是幸福,更是希望,人生的希望,生活的希望,我会努力、坚强,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漫漫人生,唯有激流勇进,不畏艰险,努力拼搏,方能中流击水,地大光明的彼岸。在爱的阳光下,除了感受温暖外,我应该去努力奋斗,发奋图强,力图让更多的人沐浴在爱的阳光下。因此,我会把握好职中的三年时光,磨炼自己,努力搞好自己的学业,争取做一个有用的人,以便在日后能帮助更多的人,把自己锻炼成一个有爱的青年学生,让爱在互帮互助中永远传递,也让我得到更好的成长。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祖国,感谢有你,感谢你让多少向往知识的学生没有停止学业,没有停止自己的梦想,您受恩于我们,我们一定会将这份爱传递下去,传递到每一个莘莘学子的手中。因为有爱,就有希望,有爱,就有感恩。

化机:1531 姓名:刘建文

实践育人资助项目申请书(精选合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