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冒请假条
感冒请假条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使用请假条,请假条具有开门见山、内容简短、用词通俗易懂的特点。那么你有了解过请假条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感冒请假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感冒请假条1尊敬的老师:
我是xx班学生 xx学号xxxx
因 xx原因,需请假xx日,从 xx年xx月 xx日xx时(星期xx)到 xx年 xx月 xx日xx时(星期xx)。特恳请老师批准!
家长联系电话:xxx家长意见:xxx
学生请假签名:xxx实际销假时间:xxx
学生销假签名:xxx班主任签名:xxx
年级组长签名:xxx
xx年x月x日
感冒请假条2尊敬/亲爱的老师/班主任:
我今天给您写信是要请5天的假,因为我昨天晚上不小心感冒了。今天早上,我妈妈带我去看了大夫,大夫告诉我要在家里躺几天。所以,我对缺课,特别是不能上您那有趣的科,感到难过。我病好后一定把漏掉的课程补上。
xx年x月x日
第二篇:感冒发烧
感冒发烧
一、感冒须知:
1、感冒千万不要滥用抗生素,这在国外是被严厉禁止的,在美国对抗生素的管理比枪支还严。因为西医理论认为,抗生素对病毒感冒不但无效,而且会有副作用。国内医院滥用抗生素退烧,实际上是破坏了人体免疫力,使免疫系统无法抵御外邪,使病气深入加重了。表面症状虽然暂时消失,但不久必然出现更严重的内脏功能失常症状。
2、受寒感冒发烧,无论用任何凉药“退热”都是错误的,这是“释邪攻正”的“投敌卖国”行为。发热是身体抵御寒邪,努力使寒邪外散的正常抗病反应,汗出则热退,这过去在民间属于常识,老太太都会用姜汤(生姜红糖水)(辛甘化阳)治感冒。但是现在都只知道退热,殊不知这种退热的性质等于投降,就像当年的满洲国一样,虽然没有枪声,实际上国土已经沦陷,东北人民已经变成亡国奴了。
3、感冒应分六经治疗,《伤寒论》是治疗一切感冒的经典。感冒初起都是从主一身之表的太阳经入,太阳病的主方有两个:一个是桂枝汤,一个是麻黄汤。一个治的是伤风,一个治的是伤寒。伤风正气外散,有汗;伤寒邪气内敛,无汗。伤风身软,伤寒身重。两者共同的特点是“头项强痛而恶寒”。
4、所谓的“风热感冒”大多数时候只是主观想象,只要天是寒的,就不会有所谓的风热。说发烧能够导致肺炎脑炎等同样也是一种主观想象,是以讹传讹道听途说的结果,真热的阳明证是不会在太阳受邪的阶段出现的。而夏季的中暑与通常感冒性质不同,中暑为受热汗出过多,伤津虚脱所致。中暑得凉则解,感冒得凉则重。感冒的性质通常是寒性的,不可雪上加霜,这在大众之中应该成为常识。
二、治疗方药:
1、桂枝加附子汤:感冒发烧,头痛,出汗,怕冷,腰酸重,鼻鸣干呕。
桂枝8克,白芍8,炙甘草5,黑附子6,生姜3片(切),大枣2枚(掰开)
开水泡服,早七时,四时,晚睡前各服一杯。四剂。
2、麻黄理中冲剂:感冒发烧,头痛,身痛,骨节痛。无汗,喘。饮食难入。
麻黄7,桂枝8,炙甘草5,杏仁4克,白术5,党参5,干姜5,黑附子5
开水泡服,早七时,下午三时各服一碗。二剂。
3、加味小青龙汤:感冒被凉药误治,热退后咳嗽不止,饮食减少,痰喘。
麻黄7,细辛3,黑附子6,五味子4,陈皮4,半夏4,茯苓5,白术5,干姜5,炙甘草10,桂枝8,白芍3
四碗水煎剩二碗,早七时,下午三时各服一碗,忌食生冷油腻食品,四剂。(大人小孩同量)
4、桂枝二陈汤:感冒出汗,打喷嚏,流鼻涕,鼻塞,有痰。
桂枝8,白芍8,炙甘草5,陈皮4,半夏4,茯苓4,生姜2片,大枣一个掰开
开水泡服,早七时,下午三时各服一碗。四剂。
5、感冒治愈后,仍有食欲不振,精神不足,肢寒怕冷等阳虚症状的,改用附子理中丸调整。大人早午饭前各服二丸(大蜜丸),小儿各服一丸。
6、其他经的病症已不属于普通感冒范畴,通常感冒初期不经误治不会出现里证,若出现少阳阳明或三阴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情况复杂,可来问诊,患者及家属不要轻易擅自用药。
麻黄理中的服用技巧
麻黄7,桂枝8,炙甘草5,杏仁4克,白术5,党参5,干姜5,黑附子
5感冒发烧,头痛,身痛,骨节痛。无汗,喘。饮食难入。
抓住主证:无汗,高烧,身痛等。
麻黄汤证的关键不是高烧,是无汗,身痛,喘,当然也有高烧,但是只看高烧不看有无汗出、身痛用药是则错误的,大家要分清主次。
如果是小孩,量以最小为宜,不必等待时间服药,小量的频服几次即可,如果有微汗即可止,不要大汗淋漓开表太过。
儿子持续高烧39度左右30个小时,其他状况都非常好,晚间吃了一次麻黄理中汤,退烧。第二日未吃任何药,下午又烧38度多,晚上7点多半碗姜枣茶捂汗,泡脚10分钟后再捂汗,后背、脖子都有微汗出,半夜烧退。
看来伤寒捂汗能起到事半功倍的疗效。
孩子三分之一剂麻黄汤即退烧了
39.5度,孩子妈妈见烧了一天多,有些担心,禅音老师说没事的,物理退烧对孩子不好,用药可以用麻黄理中汤,这次女儿发烧也没量是多少度,应该不会很高,但也用了麻黄理中,晚上服的,一次就退了,但为了安全起见,又坚持喝了两次。
过麻黄理中。
一般儿子高烧就是睡前姜枣茶发汗,温水全身擦,很快就退了。
第三篇:感冒假条
请假条
中心领导:
因我近日患感冒,故身体不适,医生建议休病假调整。故申请假期两天。
可否,请领导批示!
202_
XXXX部门 申请人:XX 年12月22日
第四篇:1感冒
感 冒
一、概 述
(一)定义
感冒是感受风邪或时行疫毒所导致肺卫功能失调。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身疼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主要特征的常见外感疾病。
病名释义:感――感受, 冒――触冒。即感受触冒外界风邪而发病。临床特征: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特征。发病季节:一般感冒四时皆有,尤以冬春两季为多。称谓较多:伤风,冒风,冒寒; 重伤风,小伤寒; 时行感冒。伤风――感冒中症情较轻,多为感受当令之气者,或称冒风。其中因感寒所致者又叫冒寒。重伤风――感冒中症情较重,多为感受非时之邪者。其中因风寒致病之重者,又称为小伤寒。(以示不同于六经传变之伤寒。)时行感冒――感受时行病毒,有较强的传染性,并可引起广泛流行者。
(二)历史沿革
1、《内经》首先提出感冒的主因及主症。后世进一步明确以风邪为主,并常杂感伤人。《素问??骨空论》:“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素问??风论》:“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素问??热论》:“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
2、《伤寒论》已认识到感冒有轻重之分,并指出了轻重两证的不同治法,制定了桂枝汤、麻黄汤等著名方剂,对后世治疗感冒具有指导意义。《伤寒论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曰:“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3、自《诸病源候论》起,又倡时行之邪致病的论点。
隋??《诸病源候论??时气病诸候》提出:“时行病者,是春时应暖而反寒,夏时应热而反冷,秋时应凉而反热,冬时应寒而反温,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病无长少,率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夫时气病者,此皆因岁时不和,湿凉失节,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者,多相染易”。
4、元《丹溪心法》确定了本病治疗大法。“伤风属肺者多,宜辛温或辛凉之剂散之”。
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篇首倡感冒名称,并用参苏饮治疗。“感冒风邪,发热头痛,咳嗽声重,涕唾稠粘”。
此后对虚体感冒又补充了扶正达邪的处理原则。
(三)讨论范围 本篇讨论范围,包括普通感冒和时行感冒的辨证施治。包括西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凡因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病毒性以及细菌感染所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均可参考本篇进行治疗。
二、病因病机
(一)病因:感受邪气与正气不足是感冒发生的关键。
(二)病机 基本病机:外邪袭表,伤及肺卫,卫表失和,肺失宣肃,肺卫功能失调。病位:主要在肺卫。
三、诊 断
(一)初起以卫表及鼻咽症状为主,可见恶风或恶寒、鼻塞、流涕、多嚏、咽痒、咽痛、周身酸楚不适等,或有发热。由于风邪有夹暑、夹湿、夹燥的不同,还可见胸闷、恶心、脘痞、纳呆、便溏、咽干、少痰等症。
(二)时行感冒多呈流行性,在同一时期发病人数剧增,且病症相似,多突然起病,恶寒、发热(多为高热)、周身酸痛、疲乏无力,病情一般较普通感冒为重。
(三)病程一般3~7日,普通感冒一般不传变,时行感冒少数可传变入里,变生他病。
(四)四季皆可发病,而以冬、春两季为多。
(五)相关检查 1.血象:病毒性感染见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感染有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增多。2.胸部X线检查:X线胸片显示血管阴影增多,但无肺浸润阴影(急性病毒性支气管炎),或双肺弥漫性、结节性阴影(流感病毒肺炎)。3.病毒和病毒抗原的测定。
四、鉴别诊断
五、辩证论治
2、结合发病季节,辨别有无夹暑、夹湿、夹燥情况。
4、辨虚实: 表虚--有汗,表实--无汗; 体虚感冒又分为: 气虚―不振奋,倦怠少气; 血虚―不荣,面、唇、舌、甲色淡; 阴虚―内热,潮热盗汗; 阳虚―虚寒,形寒肢冷; 实证
1、风寒证 症状: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痛,鼻塞声重,时流清涕,喉痒咳嗽,痰稀白,口不渴。舌脉:舌苔薄白而润,脉浮紧。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主方:荆防败毒散加减。处方举例:荆芥9g,防风9g,苏叶6g,柴胡9g,薄荷6g(后入),羌活9g,独活9g,川芎6g,橘红6g,杏仁6g,生姜3片,葱头2个。
2、风热证 症状:身热较重,微恶风,汗出,头胀痛,咳嗽,痰粘或黄,咽燥,或咽喉乳蛾红肿疼痛,鼻塞,流黄浊涕,口渴欲饮。舌脉:舌苔薄黄,脉浮数。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清热。主方:银翘散加减。处方举例:银花15g,连翘12g,薄荷6g(后入),荆芥穗6g,豆豉6g,芦根15g,牛蒡子10g,生甘草3g,桔梗6g,黄芩10g,象贝母10g,杏仁6g。附: 时行感冒 症状:高热为主,且全身症状较重,或有化热传变之势。
病因:时行病毒所致 药物:金银花、连翘、板蓝根、黄芩、柴胡、生石膏、知母、贯众 寒热杂见者当温凉合用:风寒外感,表尚未解,内郁化热:或肺有蕴热,复感风寒之证,可取温清并施,辛温与辛凉合用之法。比如:感冒出现恶寒、发热、咽喉红肿疼痛,而又鼻塞流清涕、打喷嚏、头身疼痛、无明显汗出,舌淡红苔薄或白或黄,脉浮而略数者,采用辛凉、辛温并用,常以银翘散加防风、羌活、辛夷、苍耳子等,疗效迅速。麻杏石甘汤、大青龙汤,属此类方。
3、暑湿证 症状:身热,微恶风,无汗或少汗,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咳嗽痰粘,鼻流浊涕,心烦口渴,或口中粘腻,渴不多饮,胸闷,泛恶,小便短赤。舌脉: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治法:清暑祛湿解表。主方:新加香薷饮。处方举例:银花15g,连翘12g,香薷6g,厚朴6g,扁豆10g,藿香10g,佩兰10g,芦根15g,六一散15g(包),赤苓15g,陈皮10g。
4、秋燥证 症状:身热头痛,鼻燥咽干,咳嗽无痰或少痰,多见于秋季。(1)凉燥:恶风恶寒重而无汗,不甚渴饮,咳嗽少痰,苔薄,脉浮不数。(2)温燥:微恶风寒,少汗而渴,咳嗽无痰,咽干痛,舌边尖红,脉浮数。治法:润燥疏表。
(1)凉燥:主方:杏苏散加减。(2)温燥:主方:桑杏汤加减。处方举例:银花15g,连翘10g,牛蒡子10g,薄荷6g(后入),桑叶10g,菊花10g,桔梗6g,生甘草5g,杏仁6g,浙贝母10g,北沙参15g,梨皮6g。治疗温燥。正虚邪实证
1、阴虚感冒 症状:身热,微恶风寒,少汗,干咳少痰;头昏,五心烦热,盗汗,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证机概要:阴亏津少,外受风热,表卫失和。治法:滋阴解表 代表方:加减葳蕤汤化裁。处方举例:玉竹10g,白薇10g,葛根10g,生姜3片,葱白6g,薄荷6g(后入),桔梗6g,豆豉6g,甘草5g, 大枣10g。
2、气虚感冒 症状: 恶寒较甚,发热,无汗,头痛身楚,咳嗽,痰白;咯痰无力,平素神疲体弱,气短懒言,反复易感;舌淡苔白,脉浮而无力。证机概要:素体气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袭。治法:益气解表 代表方:参苏饮加减。处方举例:人参10g,苏叶6g,葛根10g,半夏10g,陈皮6g,茯苓15g,甘草3g,桔梗6g,木香6g,枳壳10g,生姜3片,大枣10个。余曾会诊一产后感受风寒患者,诊时自觉一阵热、一阵冷,头身疼痛,汗出明显,稍动则大汗淋漓,少气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略弦数。体温38。2度,血沉稍快,别无阳性发现。在此之前,产科曾用多种抗生素以及液体支持疗法治疗4天,然低热不退,且汗出愈甚、精神更差,遂请会诊。余思索良久,断为虚人感冒。产后气虚,太少两感,而以少阳为主。治以补气敛汗,扶正祛邪。方用小柴胡汤加羌活、炙黄芪、五味子、煅龙牡,3剂后寒热往来消失,诸证减轻,继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3天,患者痊愈出院。
六、其他治法
1、中成药 ①银翘解毒片 每次4~6片,每日2~3次。②羚翘解毒片 每次4~6片,每日2~3次。③感冒清热冲剂 每次1包,每日3~4次。④板蓝根冲剂 每次1包,每日3~4次。
以上均用于风热感冒。⑤藿香正气胶囊 每次2~4粒,每日3~4次。用于暑湿感冒。
2、针灸 ①经常感冒者可选大椎、肺俞或足三里穴艾灸,每日1次。发热者,上肢取曲池、合谷,配内关、手三里;下肢取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并针刺十宣、少商、大椎等穴,以透邪泻热。②耳针埋藏:肾上腺、头、肺、鼻等穴。
七、转归预后 一般而言,感冒本属轻浅之疾,只要能及时而恰当地处理,或选用适当的简验方、中成药,即可较快痊愈,但对老年、婴幼、体弱患者及时感重症者,必须加以重视,注意有无特殊情况,防止发生传变,或同时夹杂其它疾病。
八、预防与调摄
1、预防 ①简验方:冬春风寒当令季节,可用贯众、紫苏各10克,甘草3克,水煎顿服,连服三天。夏日暑湿当令季节,可服藿佩汤:藿香、佩兰各5克,薄荷2克,煎汤频服,鲜者用量均应酌加,如时邪毒盛,流行广泛,即流行性感冒,可用贯众10克,板兰根12克(或大青叶),生甘草3克煎服,日一剂。②加强锻炼,适当进行室外活动,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③注意防寒保暖,在气候冷热变化时,及时增减衣被,避免淋雨受凉及过度疲劳。④在感冒流行季节,劝阻患者去公共场所活动,防止交叉感染。⑤醋熏蒸法:室内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食醋5~10ml,加水1~2倍,稀释后,加热蒸薰2小时,每日或隔日一次,作为流行季节预防之用。
2、护理
①注意服药煎药要求:汤药宜于轻煎,不可过煮,乘温热服,服后避风覆被取汗,或吃热稀饭、米汤以助药力,冀其汗出,以遍体微汗为宜,切忌大汗淋漓,得汗为病邪外达之象,无汗是邪尚未祛,出汗后避风保暖,以防复感,并应多饮开水,适当休息,饮食进流汁或半流汁为好。②密切观察药后情况:汗出后身凉脉静为病邪得解,如汗出热不减或退而复起,且脉数不静,提示病邪未解,有复燃,甚则发生它变的可能。
③根据感邪的性质不同,分别采取辨证施护。
九、临证要点
1、临床当辨清病邪之性质:掌握辨证要点,分清风寒、风热。风寒误用辛凉,汗不易出,病邪难以外达,反致不能速解,甚或发生变证;风热误用辛温,则有助热燥液动血之弊,或引起传变。除虚体感冒兼顾扶正补虚外,一般均忌用补敛之品;以免留邪。
2、寒热二证不显者,可予辛平轻剂:感冒轻证,或初起偏寒偏热俱不明显,仅稍有恶风,微热、头胀、鼻塞者,可用辛平解表法,用桑叶、薄荷、防风、荆芥等微辛轻清透邪。咽痒咳嗽者,酌配前胡、牛蒡、贝母、橘红、桔梗、甘草等清宣肺气。
3、寒热杂见者当温凉合用:风寒外感,表尚未解,内郁化热;或肺有蕴热,复感风寒之证,可取温清并施,辛温与辛凉合用之法,解表清里,宣肺清热。并须根据寒热的主次及其演变,适当配伍,如麻杏石甘汤、大青龙汤,即属此类方剂。
4、对有并发症和夹杂症者应适当兼顾:感冒病在卫表,一般无传变。但老人、婴幼、体弱或感受时邪较重者,可见化热入里犯肺,逆传心包(如并发肺炎,流感的肺炎型、中毒型)的传变过程,当以温病辨治原则处理。原有宿疾,再加新感,当据其标本主次,适当兼顾。小儿感冒易夹惊夹食。夹惊者酌配钩藤、薄荷、蝉衣、僵蚕、石决明等熄风止痉;夹食者加神曲、山楂、莱菔子、谷麦芽等消导之品。
5、虚体感冒当在解表药中酌加扶正之品:虚体感冒正气已虚,虽感外邪,也不宜过于表散。若单纯祛邪,强发其汗,更加伤害正气,甚至汗出致脱。应扶正祛邪,在疏散药中酌加扶正之品以达邪。
十、病例分析 病例1 杨某某,男,19岁,学生。1996年4月17日初诊。主诉:畏寒、发热、头痛3天。病史:三天前冷水淋浴后,开始鼻塞流清涕,头身疼痛。今起病情加重,恶寒发热,无汗,头身酸痛,咳嗽痰多清稀,鼻塞流清涕,口不渴,小便清,大便尚可。检查:体温:38。5度,舌苔薄白而润,脉浮紧。诊断:感冒―风寒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方药:荆防败毒散加减。荆芥12g,防风10g,云苓12g,川芎6g,白芷10g,苏叶6g,羌活10g,独活10g,柴胡10g,前胡10g,枳壳10g,桔梗10g,甘草6g。2剂,水煎服。上药服2剂后,汗出,身疼减轻,继续服1剂痊愈。病例2 刘某某,女,40岁,干部1997年2月8日初诊。主诉:鼻塞流涕4天,发热头痛2天。患者4天前上班时因天气突变而衣着单薄感寒,自觉恶寒,鼻塞流涕,稍咳,喷嚏,头稍痛,因工作繁忙未介意。昨
第五篇:孕妇感冒
病情分析:
怀孕期的女性是最害怕孕妇感冒的人群之一.预防感冒要注意六点:
指导意见:
一,手是孕妇感冒的主要传播途径.预防方法是勤洗手,不用脏手摸脸.二,“三高”饮食易孕妇感冒.高脂肪,高蛋白,高糖食物会降低人体免疫力,所以,预防感冒新的饮食方法是荤素搭配,注意营养平衡.三,喜爱咸食易孕妇感冒.预防感冒就要多吃清淡食品,因为钠盐的渗透作用,上皮细胞的功能被抑制,降低了干扰素等抗病因子的分泌,病毒便乘机侵入上呼吸道黏膜诱发感冒.四,足部着凉易孕妇感冒.如果脚部受凉,会反射性的引起鼻黏膜血管收缩,使人容易受到感冒病毒侵扰.五,精神紧张和爱发愁也易孕妇感冒.情绪低落的人免疫功能降低,使人体杀伤病原微生物的能力降低,因为这时鼻咽部干扰素,核酸酶等抗病毒物质明显减少,呼吸道局部免疫功能减退,感冒病毒有机可乘.六,牙刷不洁易孕妇感冒.有的牙刷常放在阴暗潮湿的地方,病菌容易滋生繁殖,刷牙时病毒通过牙刷移植到口腔内,容易诱发感冒.七,红糖姜水,美美一觉.当准妈妈受凉,或感觉要感冒时,喝一碗热的红糖姜水,然后美美地睡上一觉.生蒜,生葱赛过药常吃生蒜,生葱头是预防感冒的好方法.大蒜素胶囊就是从蒜中提炼出来的.蒜不但有预防感冒之功效,还能抑制肠道致病菌.八,与呼吸道防御.多吃含锌食物.缺锌时,呼吸道防御功能下降,孕妇需要比平时摄入更多的含锌食品,海产品,瘦肉,花生米,葵花子和豆类等食品都富含锌.九,维生素C与呼吸道纤毛运动.维生素C是体内有害物质过氧化物的清除剂,同时具有提高呼吸道纤毛运动和防御功能.建议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或维生素C片剂,如番茄,菜花,青椒,柑橘,草莓,猕猴桃,西瓜,葡萄等.维生素C在加热过程中会大量丢失,烹饪时要注意保护.十,不要忘了白开水.多喝水对预防感冒和咽炎具有很好的效果,每天最好保证喝600~800毫升水.十一,空调换气,不能代替开窗.应让新鲜空气不断进入室内,大多数人都喜欢在早晨打开窗门通气,而后就一天门窗紧闭了.这样不好,至少在午睡后和晚睡前进行通风换气.使用空调的家庭也不能一天24小时门窗紧闭,不能完全靠空调的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十二,坚持锻炼更重要.锻炼是提高身体抗病能力的有效途径,孕妇在整个孕期都要坚持锻炼 生活护理:
孕妇感冒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节最为流行,孕妇感冒后会出现全身不适,头痛,喷嚏,鼻塞,流涕,咳嗽,喉咙痛,发烧及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的孕妇感冒者易并发支气管炎,鼻窦炎,中耳炎,肺炎,雷氏症等并发症,不可轻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