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读后感
好书读后感—行旅
编辑:九曲桥畔 识别码:76-1092490 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8-05 22:10:45 来源:网络

行旅

“我无法不老,但我还有可能年轻。我不敢对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

——题记

有时我很难体会一个人游遍奇峰秀峦时的壮志凌云,也很难体会一个人在锦绣山河中独自行旅时的恣意达悟。奇峰秀峦并不能告知你人生百态,锦绣山河同样也很难说出你心之所向,由此,我们又何来在行旅途中身与心的通达之感呢?

但假若这个人是一个下笔便能够遍地生花,使人尝尽尘世起承转伏的文人,这事恐就得另谈了。他将不仅仅将大好河山用华美的词句描绘得淋漓尽致,他还将用自己的梦去填补,去勾勒属于自己的那一抹情怀。不同的文人自然有着不同滋味的梦,而余老先生的梦,却正如一杯好茶,入口时苦涩,回味时却意蕴绵长,仿佛一声辗转尘世历经沧桑的无言叹息,大半辈子的热泪,大概都在这里了。这不正如那些闪闪烁烁明明暗暗的文化吗?看上去星光璀璨,揭开来,却是另一番天地的寂寥。

文人思绪到达的第一站是道士塔,坐落于莫高窟大门外,河的另一边。余老先生静静地站在那,任凭那片饱受屈辱但又极尽夺目的大地将它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奔泻而出,将他原本萎靡柔弱的文人的心一层一层尽数裹卷。然后,他的目光投注在了那些年代不一却一样凄惶悲凉的僧人圆寂塔。朔风凛冽中,道士塔显得更加悲戚孤寂,却无人对此感到叹惋,一切都是那个名为王圆篆的道士,他,是敦煌文化的罪人,是中国文化的罪人!不用再一一叙述他是如何用难以想象的低廉价格完成一次又一次罪恶的交易,也不用再不断谴责他的行为使得我们的文化承受了多么令人难以想象的灾难。痛斥他又能如何呢?罪者早已亡逝,文化早已缺损,恨一个腐朽年代里最为普通不过的庸人,并让他来为这整个文化惨剧负责,未免太过可笑。可我们又能如何呢?瑰宝已经消失在连绵无尽的黄沙中,文化徒留血泪却无力阻止,再怎么不甘,再怎么不愿,也无法去弥补什么了。一位年轻的诗人这样写道:“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流出的鲜血已融入历史的黄沙中,再难收回了。纵然敦煌学者们取得了再多傲然的成就,也依旧无法让时光倒流,让牛车伫停。这是整个民族的悲剧。然而,罪魁祸首是谁呢?王道士?腐朽的官员?他们都是,亦或他们都不是,时空在那个年代或许能寻到答案,只是答案已然是可有可无的了。

谈到文化,自然少不得要提到书。书是文化的承载物,亦是文化的传承者,因此,它更是历代读书人的心爱敬爱之物,纵然如此,它们依旧无法逃脱历史迁徙的冲刷与侵蚀。天一阁,极端艰难,又极端悲怆的文化奇迹。我不知道范钦是如何一本一本费尽心思地将那些书籍慢慢收集进他的宝库,更不知道他在建成天一阁的心情是如何的。或许充满期待,或许极尽欣喜,但或许也忧心忡忡,他知道书籍是脆弱的,一点水,一点火都有可能会使它们蒙受无妄之灾,然而,他终究是没有算到,一个偷儿,以一堆枣核,换取了他大半的心血。范钦挡住了水,也防住了火,却终究是没能防住人心的阴暗与莫测。所幸书到底是文人的宠爱之物,而中国的文人知道,也明白如何才能使书得到应有的归宿。这或许是文人最后的坚持了。

余老先生辗转于文化的醇厚中无法自拔,这或许是他行旅的意义与目的,但更是他身为文人对文化的最后坚持与救赎。

好书读后感—行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