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读后感
《马桥词典》读后感[五篇]
编辑:空山幽谷 识别码:76-1137996 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9-13 21:31:04 来源:网络

第一篇:《马桥词典》读后感

《马桥词典》读后感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马桥词典》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马桥词典》不是一本可以一目十行的书,而我在作业的逼迫下囫囵吞枣般的看完了最后一页。枣子来不及细细咀嚼便滑进了胃里,梗在那里有点消化不良。我有很多不理解。

正是这些精彩故事背后的文化,对于我来说,消化不良。我也是农村的,我身边也有一些类似于马桥人的农村人,但是,我不能够理解马桥人的晕街不能理解仲琪的 “同意”,尤其不能理解盐早对于“汉奸”一词的深刻认同。盐早应该是马桥最悲苦的人,只是不知道他自己有没有感觉到。他似乎从未对自己的命运反抗过,他本来就很少话,到最后干脆成了牛哑哑。所以我无法从他的语言里揣摩他的情感,但是多年后他背着原木追到韩少功,冲着韩发出“呵呵”的声音,像有很多话要说,“他出门了,眼角里突然闪耀出一滴泪”。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对于盐早情感流露的描写。他总是隐忍的,隐忍的对待老祖母的无理取闹,隐忍的对待弟弟盐午的责备,隐忍的对于知青们的逗闹。他习惯了隐忍,习惯了掩埋自己的情感,习惯了不表达,所以他丧失了语言的能力,丧失了沟通的能力。对于马桥人的误解和知青们的戏弄,什么也不说。对于父亲是汉奸儿子也是汉奸的论断,他接受的莫名其妙,他比任何人都记得清,这种认同是宝气的是神的是狠狠的。正是他的这种毫无反抗的认同导致了他的命运悲剧吧。可是他自己是否察觉呢?最后的这一滴泪,又蕴含了怎样复杂的情感啊!他不说话,是不是其实一切都看在眼里,比谁都觉呢?我不知道。

我亦不知道,韩少功在马桥人的词典里处于什么位置。他也许是故事的一部分,也许只是个旁观者或者说是个好奇好打听的人。他在马桥的六年及后来不在马桥的年份都在见证或参与着马桥人的生活变迁。《马桥词典》总是伴着韩的思考:怀疑、责备、同情、不理解等明显的爱憎。在这种爱憎情怀里,我看到作为非马桥人,作为下放崽的知青们和马桥的格格不入,也看到了作为文化人的韩经常做的文人式的旁观。这种旁观,很多时候,是冷漠的是洁身自好作壁上观的,我甚至不能理解当时的韩,为什么没有更热心,为什么没有更善良一点,为什么对于黄皮的求救无动于衷,为什么对于可怜的盐早要去戏弄,为什么没有更多的帮一帮可怜的人们…… 韩自己也是有愧疚的吧,不然他为什么会对给盐早婆娘的二十块钱解释那么久,为什么对于敷衍客套盐早良心不安,更为什么会用尽方法把盐早的那滴泪珠忘记?他怎么能忘记呢?他不可能忘记。所以他在文人式的旁观背后做着文人式的反省。盐早的故事,其实说到“渠”就已经完了,后来的词条“道学”就是这种反省吧。韩自己也说“比方说刚才的二十块钱,不是出于内心的诚恳,不是出于性情的自然,而只是一种文化训练和文化约束的结果”。“道学”之外,人与人之间还可能有真心实意的同情和亲近吗?马桥人用“道学”一词取代“善良”、“好心肠”等等相近的词语,是不是因为无法摆脱对人性的深深怀疑?这种怀疑能够使多少施舍者惊惧与汗颜?韩就是那些汗颜者的一个吧。我其实很高兴看到,这样一个真实的.韩,会觉得做错事,会在事后反省,这样的见证者,让我感觉马桥的一切的都是真的,韩的一切也是真的。

西方人说《马桥词典》是壁画式的,看《马桥词典》就像在画展里看画一样,没有所谓的第一与最后,从哪个角度开始看的都是可以的。我们现在能看到的版本都是韩修订过了的,现在的排列顺序大部分是按照故事情节的来排的,说是为了方便读者较为清晰的把握事实脉络,也为了增强一些可读性。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我想说,既然《马桥词典》是壁画式,它的115个词条,既是整体的又都是独立的。我开始看的时候,是随意翻阅的,随手翻到哪就看哪。这样随意的翻阅带来的好处是,我对于词条的记忆更加清晰,也会专注于词条背后的文化内涵。后来,则按照书的编排顺序看的,确实更有连贯性,但是我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了词条背后的故事情节,就像看其他情节性的小说一样冲动着要一口气看完。这样便忽略了词条本身的魅力,忽略了词条背后蕴藏的文化,忽略了韩对于这种文化现象进行的哲学性或社会性的思考。而恰恰是这种思考,才是虑清了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后留下来的最本质的最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吧……

当然如果你要我跟你讲讲马桥人的故事,我可以跟你扯上一堆,比如九代爷戴世清的传奇乞丐经历,比如马疤子很传奇,天天要打醮,坐蒲团,他的队伍行军打仗从不穿鞋,无论厉石还是铁钉都上不了他们的脚;还比如神仙府的马鸣专吃蚯蚓不吃饭……这些精彩的人精彩的故事,肯定是在每一个读者心中最先想起的。然而这些精彩的故事,不只是精彩。精彩和传奇不是他们的标签。这种精彩,参杂了马桥建国以来的种种变迁,参杂了几代马桥人坎坎坷坷的命运,参杂了马桥甚至中国其他所有乡村文化里根深蒂固的某些东西吧。

我很想知道,现在的马桥怎么样了,马桥的人们看到《马桥词典》这本书史一种什么样的心态?韩隐居的马桥的人们是怎么看待韩的?那些故事的主人公们怎么样了?盐早还活着吗?还是不挑重物就不自在吗?那个马鸣呢还是住在破窑洞里以蚯蚓为生吗…………我想马桥一定变了,现在的马桥也一样和中国其他的农村一样经历着现代文明的冲击吧。那些独特的马桥语言也许已经在慢慢的被普通话化,那些曾经被熟记的故事已经渐渐的没有人记得的吧。

幸好有《马桥词典》,记录了马桥较为原始的状态。人人都应该有本自己的字典,那些出现在我们生命中的人或事总是倏忽即逝,多年后,我们也会什么也不记得了吧。但是我想我会记得我在看《马桥词典》时的触动,因为我写下了属于我字典的一部分。

第二篇:论《马桥词典》的结构模式及其文化底蕴

论《马桥词典》的结构模式及其文化底蕴

《马桥词典》顾名思义,这本书是关于一个地方的词典,是关于一个叫马桥这个地方的词典。这就会让人很好奇,我们一般常用的词典都是一部部关于语言文字诸如此类的工具书,但是从未听说过关于地方的词典,这是怎样的一本书?里面有着什么样的精彩世界?这也是韩少功的高明之处,以人们最熟悉的形式反其常规,带领人们探讨这看似熟悉却不明了的世界,真是吊足人们的胃口。

一、结构模式

“马桥”是个地理上的名词,但是它是作者虚构的一个地方名词,它是韩少功历史感受、现实思考、知青情结和语言探索的一次集中释放。故事一叙事者插队下乡的年代为主体,上溯至明末,延伸到改革开放以后,着重讲述了20世纪70年代“马桥”乡的各色人等和风俗情景,但这些故事却被词典的叙事形式所分割。作者首先以完整的艺术构思杜撰了一个“马桥”,将其历史、地理、风俗、物产、传说、人物等等,以马桥方言为符号,编成一部名副其实的乡土辞典;然后,才以词典编撰者和当年插队知青的身份,对这些词典进行诠释,引申一个个文学性的故事,有人说它是“词典体小说”。

“《马桥词典》不仅开发了方言,丰富了语言资源,更重要的是将文学语言由从属的工具地位跃升到本体地位。语言不只为语言,而是文化意义的延异”。(《中国新时期乡族小说论》李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马桥词典》收罗了一个115个词条,马桥人生活史上的典故被编入其中,成为词义的注解,这里面不仅有词的本义,还有马桥人对其特有的定义,还追溯到词源,及其延伸,几乎每个词都一个娓娓动听的故事。从里面的结构来看,这些词构成了一个个短篇故事,彼此之间相互独立;但从整体来看,它却是一部长篇小说。原因在于《马桥词典》经由“词目”系统(马桥语言)的窗口,为读者提供了一幅人物生活的长卷画,据“粗略统计,在115条词目的释文中,所出场的‘有名有姓’、拥有各式各样描写或刻画的人物,大约有三十个。出场最多,描写最为充分、最为丰满也最为生动活脱的,应推本义、复查、兆青、仲琪、铁香、志煌、万玉、盐早、盐午、马文杰、马鸣、罗伯、魁元、三耳朵、牟继生等”。(《韩少功研究资料》吴义勤主编,山东文艺出版社)这些人物体现了“马桥”,并传达了“马桥”的生存形态。这些人物的出场也有一些规律,有的是间歇性频繁出场,如本义;也有的是集束性连续出场(但不排斥“集束”之外的零星出场)——譬如,“觉觉佬”之后是“哩咯啷”,然后是“龙”,这三个词目的释文,主要描写对象是万玉。又如,“汉奸”“冤头”“红娘子”“渠”,这四个紧挨着的词目则以集中的笔墨刻画了盐早的不幸命运,以及那种被欺凌、扭曲的个性。再如“宝气”“双狮滚绣球”“洪老板”“三毛”“挂栏”,从本义与志煌的关系写起,再描写与牛相关的词目,但自始至终都在描写志煌以及他具有的马桥人的性格„„这些连续的、集束性的刻画,马桥的重要人物都活脱脱的走到了读者面前,而且惟妙惟肖。

由此可发现,《马桥词典》的人物出场,从表面上看充满了随意性,其实是有所安排,虽然该书起首安排了一个“条目首字笔画索引”,但正文却完全抛开了这一“索引”。这至少说明,词目及释文的先后出现,是依据作者的内在意图循序渐进、步步深入的。把这些人物用语言串起来,使他们成为一种比较严格的、特别的整体,就是本书整体为长篇小说的重大原因。

韩少功借用了“词典”的形式,把马桥的人事物理、轶闻趣谈、风俗民情、村寨环境做了新安排,并以这种让人耳目一新的叙述,展示了马桥人的富有历史感的生存形态。这种新颖的安排方式,兑现了韩少功的小说观念,打破传统小说的“主导性”结构模式,或冲击以往小说的“主线霸权”,还实际生活以本相。有效瓦解了传统长篇小说惯用的整一性故事构造(起伏跌宕,前呼后应,主导性的人物、情节、情绪等等)。

二、文化沉淀

《马桥词典》若只有结构的新颖,是绝不可能吸引众多的读者的,虽然“词典体小说”在国内闻所未闻,但在国外却已有先例,塞尔维亚作家帕维奇就已写过《哈扎尔词典》。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作品的内容,作品精神,文笔的功底就尤其被考验。韩少功从语言的角度谈文化,马桥语言蕴藏了马桥区域所特有的文化特征,并且与华夏大文化交流更彰显其独特性,我们可以感受到马桥乡里浓浓的乡土气息。

奇特的生活习俗,如“三月三”写的是每年农历三月三日,马桥人吃黑饭,家家户户霍霍磨刀,磨各种各样的刀,正是春耕的好时节,马桥人这种特殊的习俗应当是农耕文化里的遗产。马桥人对人际关系、传统宗族、血缘、婚姻、友情等都有着自己的理解及相应的独特习俗。马桥人没有同宗、同族、同胞一类的说法。一律以“同锅兄弟”称呼同胞兄弟,甚至是非同胞兄弟的,只要在同一国吃饭,关系也视同一家人。可见“锅”在马桥中的意义和地位与我们一般常用的“锅”不知要高几百倍。再比如“放锅”,这也是马桥特别的婚俗之一,出嫁新娘在婚礼上要将一口新锅到夫家灶上,煮一锅饭表示她已是夫家人,放锅意味着结婚,背锅则预示着退婚。这种对吃的看重,多少都可以窥见这地方曾经是多么贫乏,以至于能不能吃饱成为了他们日常最重要的事情。但是马桥人也有比别人更隆重的享受,证据之一就是“颜茶”,他们不能理解为什么城里人只会和低级的茶,而马桥人去要喝十分讲究的“擂茶”:生姜食盐为主料,伴以炒制的豆子芝麻等香料,再加上红枣鸡蛋,用滚开的沸水反复冲对而成,让读者几乎可以闻到那浓郁的透着乡土气息的茶香味。还有马桥与众不同的“发歌”,马桥的发歌之所以与众不同,在与他们近似于说悄悄话的耳边发歌形式,我们常看到的常听的的山歌等都是要用响亮的强调唱出来的,而马桥的歌却一反常态。这种鬼鬼祟祟的歌风早已形成但却找不到原因,无形中使马桥更透着一种神秘感。马桥人结婚忌处女,喜欢未婚先孕,以此证明女人的生育能力。在他们看来,生育力比贞操更重要。所以洞房禁忌“撞红”,这对正统贞操观是一大冲击,也是楚文化浪漫的余韵。但为了保持血统的纯正,头胎子却常遭溺毙,有显示楚人的野蛮。如果没有对词语的深刻理解,就不可能理解马桥蕴涵其中的奇特文化。

语言禁忌。“嘴煞”“魔咒”“飘魂”“散发”“结草箍”都是马桥的禁忌语言,属特殊的传统文化。所谓特殊传统文化,“是指跟语言有直接关系的文化形态,如语言禁忌、文学艺术、语文游戏等。它们经由语言而形成,也随着语言的变化而变化”。(邢福义主编《文化语言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因而对语言文字便产生了一种迷信的看法,以为语言文字有一种超自然的魔力,对它感到神秘,感到畏惧。„„日常生活中称名道物谨慎小心,唯恐触犯神灵,招来灾患;或者给一些平凡的事物涂上喜庆的色彩,取得心理上的满足。”(邢福义《文化语言学》)这就是语言禁忌的缘由。“嘴煞”就是一种语言禁忌,它是马桥人对语言魔力的反应。复查失言骂罗伯“翻脚板的”,但他没想到这是马桥人最骂不得的话,最恶毒的嘴煞,当地人最忌讳。罗伯第二天不幸遭狗咬而死,从此复查留下了心病,变成了影响他后半生的沉重的精神包袱和心理负担。人的心理是很微妙的,很容易遭到暗示,语言魔力就产生在这种暗示里面,只要你有了思想包袱而又得不到解脱,就很难走出死胡同,这也是科学难以解决的。“魔咒”是运用咒语诅咒痛恨的人使之遭到惩罚,其灵验度让人不敢轻举妄动。“飘魂”指一个人灵魂出窍,是死亡的预兆。若发现某人“飘魂”了,不可直说只能暗示。用“散发”代替“死”,用“结草箍”起誓结盟。这都是语言禁忌的表现。

淳朴的“天人合一”思想。“神仙府”里的“四大金刚”(四个从不老实作田的“烂杆子”)却似乎悟透了老庄高深的哲学思想。他们睡草铺,吃昆虫,把耕田种地看做俗务,不屑于参加荒唐的政治运动。马鸣也自有他的一番生活哲学,他钓鱼“不在鱼,在乎道”。颇有欧阳修的味道,可见老庄的思想,魏晋文人的风骨对他的影响多深厚。但这种不为而为的对抗方式,也有它极端的一面,就是被社会遗忘。“显然,他已经不成其为人了”。“如果他不是人,那么他是什么呢?社会是人的大写。他拒绝了社会,也就被社会取消了人的资格——他终于

做到了这一点,因为在我的猜想中,他从来就想成仙”。此外,马桥方言中的反语评价也有一番老庄屈原思想的韵味。所谓反语评价是指“马桥人的评价词汇与普通话对这些词语的理解相反”(何言宏 杨霞《坚持与抵抗:韩少功》上海人民出版社202_年版)。如“醒”,在马桥人的语言里,“醒”就是愚蠢的意思。屈原的“世人皆醉我独醒”在马桥人的眼里看来是不可理解的,罗人(马桥人的前身)不大可能理解楚臣的忠贞,他们不认为为了一个抛弃了自己的国家而献身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于是便有了他们对“醒”字的独特理解和运用。“以‘醒’字代用‘愚’字和‘蠢’字,是罗地人独特历史和思维的一脉化石”。

此外,“梦婆”“走鬼亲”“火焰”“枫鬼”等充满了神秘与诡异的词目代表了马桥的神秘。“话份”“格”代表了马桥人的社会地位与话语权。一百一十五条词目,包罗万象的文化特征,这种语言反映文化,透过寻找词源,语源来翻开历史,是作者为文学寻根的手段,寻找深植于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文学之源。

参考文献

何言宏 杨霞《坚持与抵抗:韩少功》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_年11月

吴义勤主编《韩少功研究资料》 山东文艺出版社 202_年5月

韩少功 《马桥词典》(修订版)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_年5月

李莉《中国新时期乡族小说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2_年5月

孔见著《韩少功评传》 河南文艺出版社 202_年

第三篇:韩少功_马桥词典_的叙事技巧

202_.11 文学教育

《马桥词典》一开篇便解释

“江”“罗江”“罗蛮子”等词条,实

际上是将马桥的地理环境和历史 发展展现在人们的眼前,紧接着 更是用解释词条的方式采用无所 不知的全知视角,通过叙述一个 个典型的故事将马桥的风俗一一 展现在读者面前。如三月三吃黑 饭的情形,如讲两个恋爱的知青 “同锅”而多分了一桶油的故事,雄狮被炸死的故事等等。作者显然采用的是零度叙事 的方式,将事情的发生过程一一 道来。但是和一般的小说不一样 的是,在采用全知叙事的同时,《马桥词典》又采用了第一人称限 制叙事。叙述者幻化为下乡的知 青“我”,采用内聚焦的形式通过 我的双眼来窥视马桥的每个人每 件事情。我亲眼所见“放锅”的情 形,我亲眼所见马桥最会“发歌” 的万玉的“散发”的故事等等,都 是通过“我’双眼和想法叙述者故 事的始末。

在《马桥词典》的整篇小说 中,全知叙事和第一人称限制叙 事两种截然不同的视角的不断转 换,使得小说的视角变得飘忽不 定,难以琢磨。

一般说来,中国古代白话小 说大都采用全知叙事,现代新小 说的叙事视角更趋错综复杂。如 方方的小说《风景》的叙述者是一 个“全知”的死者“小八子”,他在 地下见证了他的一家人的生活的全部。显然,《风景》的叙述者,一 个“幽灵”式的“我”,作为置身事 外的“局外人”,“人间的一切”都 能够作为“风景”任我“观看评

阅”。作为“局外人”,叙述者是一 种“零度聚焦”,而同时《风景》中 的任何一个故事又都是在“小八 子我”的视角内发生的,这显然又 是一个第一人称限制叙事,属于 “内聚焦”。

《马桥词典》的叙事视角既不 同于古代白话小说,又与当代作 家叙事视角的错综复杂有所不

同,《马桥词典》叙述者是下乡知 青“我”和全知的作者的“我”的不 断变换,这又和《风景》一成不变 的叙述者“幽灵小八子”有着截然 的不同。由此可见,多重叙事视角 的灵活多变无疑是《马桥词典》的 特色之一。而正是这种多重叙事 视角使得《马桥词典》获得了“散 点透视”的叙述效果,而具有独特 的魅力。

《马桥词典》整篇小说可以说

有无数的小故事,如“乞丐富翁九 袋爷”戴世清死整“盐商”的故事,“汉奸茂公”的儿子“盐早”被逼哑 的故事,漂亮女人铁香和“三耳

朵”“私奔”的故事等等,但是全书 却并没有一个贯穿全文的大故 事,小故事和小故事间也没有时 间上的串联,甚至于在叙述一个 小故事时也常采用倒叙插叙交错 叙事的方式。如讲述雄狮的故事 时,先叙述水水的儿子“雄狮”被 炸死的情形又再插叙“雄狮”以往 咬人的故事,然后再插叙水水的 过去,最后叙述失去儿子的水水 变成了精神病“梦婆”的故事,先 叙述兆青的死很离奇,然后倒叙 兆青的死亡前的故事等等。每个故事的讲述都随作者的 意识在流动,没有时间上的先后 次序。这有点类似电影上的“蒙太 奇”,只是一组镜头和镜头的“链接”,构成了《马桥词典》叙事 的非线性和多维状态,来消解小说 传统的“主线因果导控的模式”对 个体生命体验的操纵、扭曲和删 剪。

参考文献:

①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

[M]北京大学出版社202_年版。②李蕾: 散点透视的对抗策略———评

《马桥词典》的词典叙述方式[J].延边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202_年,第35卷第2期,第90-92页。

③胡全生:英美后现代主义小说叙述 结构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_

年版。

④王岳川:后现代图景:解构主义的挑 战[A].文化与艺术论坛[C].北京:东方出版,992年版。

⑤陈思和: 《马桥词典》:中国当代文

学的世界性因素[J]《当代作家评论》,1 997

年第2期。

⑥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M].北京:

三联书店,1 992年版。

⑦韩少功:马桥词典[M].北京:作家出 版社,1 997年版。

伍婷婷,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 究生。

伍婷婷

韩少功《马桥词典》的叙事技巧 内容摘要:《马桥词典》是韩少功的最受争议的作品,作品的叙事视角灵活多变,全知叙事和限制叙事飘忽 不定,叙述时间更是纵横交错,具有极高的艺术造诣。

关键词:韩少功叙事技巧马桥词典 147

文学教育(上), Literature Education, 编辑部邮箱 202_年 11期

第四篇:马桥中学202_

马桥中学202_-202_学年下学期

班级工作工作总结 本学期本人担任八年级3班的班主任工作。光阴荏苒,转眼已到期末。班主任工作是复杂的,细致的。我班共有学生69名,人数多而且由于大多数学生为留守儿童,处于无人管理或管理不力状态,这就给我带来管理上的不便。于是我总结出只有爱每个学生,关心每个学生,建立一个温暖的集体,才能让学生走出阴影,融入到班级中。下面我谈谈我的工作经验点滴:

一、分析班情,制定目标

进入八年级下学期,只有对他们的基本情况进一步了解,并作进一步的分析,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我对八年级情况分析如下:

1、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差,有二分之一的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部分学生,上课老是讲话,不写作业等,他们的学习习惯有待进一步培养。

2、整个班集体比较活跃,班干部队伍有明显的号召力。

3、动手能力不强,也不愿意动手,更不愿意劳动,有的甚至斤斤计较。学生的凝聚力仍然不好,集体荣誉感不强。

根据以上情况,我制定本学期的总目标:继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整体风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营造氛围,促进班风的形成狠抓日常行为规范和养成教育,做到“抓反复、反复抓”。一开学我就组织学生重新学习《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此基础上,订出切实可行的、为绝大部分学生所能遵守的《班级规章制度》,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所出台的惩罚条例更有人情味,容易为学生接受。比如有学生违反课堂纪律,写检讨书等,让违者明白做错事要付出一定代价的。

我严格落实《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特别是课堂纪律、仪容仪表、早操、升旗仪式、卫生值日等方面。早在报名期间,我密切关注学生的头发,如果有某个男生留长发,我暂时不给他报名,直到他听从劝告把头发理短。我一向注重仪容仪表,不允许学生穿奇装异服来学校。由于有的学生素质低,口不遮拦,满嘴粗话。于是我着手抓学生的养成教育。首先我广泛调查爱讲粗话的学生的家庭背景以及相关情况;其次我广泛向全班同学征求民主意见以及整改措施;然后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下放权利给学生干部自己管理,班干和团员充

分发挥监督作用。经过一番整改,我班学生的日常用语文明多了。

三、任用人才,放手管理

开学初期我结合本班学生在过去的一年的表现,以及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他们的详细的成长变化情况,本着用人唯贤,选出得力班干,组成班委。过哦茂超同学具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这学期我任用他当班长,专管纪律。果然,他一上任,充分发挥他的才能,把班上的那伙调皮捣蛋的学生整得服服贴贴的。一个班的管理是否好,关键还要看班干部的素质。我本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选好班干,安排好职务,下放权力,大胆放手他们去管理班级,效果不错。

四、因材施教,关心后进

在考核评价学生是不能一刀切。要承认个体差异,给予多元化的评价,公平评价学生,激励他们进步。至于后进生的改变,渗透了班主任的心血。我班的学困生比较多,我通过各方面了解他们的详细情况,从他们兴趣的事情或话题入手,与他们交流,渐渐地打开他们的心扉,会诊“顽疾”,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不得不承认,每一个学生,包括学困生都有他们的闪光点,经过我的努力,部分学生变得自信起来。

五、增强学生的安全卫生教育

针对学生的安全意识薄弱的现状,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安全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狠抓卫生,班级,清洁区从不留死角,特别是本班的清洁区,做到勤扫勤拾。确保学生在清洁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

七、多渠道,积极学习,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本学期中,通过有关的学习材料、互联网等方式以学习一些先进的教学和管理经验。更接近地去学习成功教育的成功之处,并把成功学校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介绍给我们班的学生,让他们明白: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只要我们付出了,就一定会有收获的。这样,不但提高了自己的教育素质和能力,同时也给学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会给学生以提示:学习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是今后走向成功的关键所在。

本期八年级学生虽然有了很大进步,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如学习成绩还能令人满意,个别同学纪律差等。但是,我相信我自己,也相信我的学生们,下学期我们会很努力,我们会不断进步。

第五篇:桥读后感

英雄就在身边

——《桥》读后感

我打开书本,开始预习《桥》这一篇文章,读着读着,眼泪不禁夺眶而出。

一次突如其来的洪水,让山村一百多号人惊慌失措、你拥我挤的向那小小的桥“进攻”,而这时,村里的主心骨——党支部书记,那个深受村民拥戴的老汉,沉着冷静的站在人海中,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像一座山。人们停住了脚,望着老汉。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有人喊了一声:“党员也是人。”老汉冷冷地说:“可以不愿上进的行为,到我这儿报名。”竟没人再喊。人们纷纷踏上了那座唯一的求生通道。就在这时老汉突然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读到这里,我困惑:为什么要拉住他呢?小伙子都已经走上桥了。村民走完了,只剩下那个小伙子和老支书。水,爬上老汉的胸膛,老汉却一把把小伙子推上了桥:“快走!”语气是那样的坚定。可惜,桥崩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老汉也被洪水冲走了!一老一少就这样被波涛汹涌的洪水吞没了。我也喃喃自语:“多好的老支书啊!”也迷惑不解:为什么他要拉住小伙子?又为什么最后把它推上桥?文章的结尾出现在我的面前:“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个老太太被人扶着,来这祭奠两个人。她的丈夫和她的儿子。泪水再一次迷蒙了我的双眼!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的人,他们舍己为人,大公无私。为了更多人的生命,他们毫不害怕,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比如,李剑英,他是一位英雄试飞员。他死后给予他的颁奖辞这样写道:烟笼大地,声震蓝天。星损大地,魂归长天,他有22年的飞行生涯,可命运只给他16秒!他是一名军人,自然把生命的天平向人民倾斜。飞机无法转弯,他只能让自己的生命改变航向。

是啊,这些普普通通却又实实在在的平凡人,不!不是平凡的人们,在公与私的面前,他们选择了让自己的生命改变航向,这些人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旗帜,是我们永远的榜样!

《马桥词典》读后感[五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