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读后感
读后感,|,教育是一道窄门(精选合集)
编辑:月落乌啼 识别码:76-1108812 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8-19 00:06:31 来源:网络

第一篇:读后感,|,教育是一道窄门

读后感 | 教育是一道窄门

读完《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原名《Educated》),一本回忆录,内容包含以下信息:

1、作者塔拉·韦斯特弗出生于1986年的美国。2、她没有出生证明,17岁前没有接受过教育。3、她28岁获得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4、她的父亲有躁郁症,经营一个金属回收站;

母亲以帮人接生和配制精油为生。5、作为摩门教徒,她的父母认为公共机构都是邪恶的,包括学校和医院。6、她的哥哥之一具有暴力虐待型人格,在父母默许纵容下,对包括Tara在内的家人实施暴力控制。

他们一家过着几近原始的生活,在父亲每天长篇大论的洗脑中,塔拉奇迹般地保存了自我意识,通过了大学入学考试,被杨百翰大学录取,被推荐去剑桥访学,从自然和亲情、宗教和家暴的拥抱和禁锢中,她钻探出精神和文明、学术和思想的成果和内核。

塔拉在壮丽秀美的巴科峰下长大,亲情也不是从头到尾都被洗脑和暴力所笼罩。在本书中段,也就是塔拉逐渐从躯壳中觉醒,开始用心灵代替眼睛观察的时候,痛苦才刚刚开始,随着她离开家,上了大学,接触到从表及里完全不同的世界,身体离开家乡,心灵剥离恶壤,一个人独立在母体外完成一次脱胎换骨。普通现代人在细水长流中获得的那些常识认知,骤然泼洒到她身前,宛如沸水溅入油锅,灼痛她每根神经——否定有生以来建立的所有观念,承认至亲之人有心为之的所有伤害。

这是一个鲜血淋漓版的《卖花女》故事,萧伯纳的《卖花女》描写了一名教授训练一名贫苦的卖花女,并最终成功让她被上流社会认可。而在塔拉的生活中,贫穷、愚昧、偏见等一系列烙印,并不是一张张轻飘的标签,它们扎根在血肉里,打断骨头连着筋。所以当她在挣扎摇摆中通过了大学入学考试,又用数倍于普通人的速度掌握了学术研究的方法和表述,并成功使用这套语言体系把自己的论述和盘托出,取得博士学位,每一步都让人目瞪口呆。

她平静克制地记述了那些经历:温馨的,残忍的,分裂的,包容的,屈辱的,愤怒的,格格不入的,熠熠生辉的,她说“我们每个人都比别人讲述的故事中赋予我们的角色更复杂,在家庭中尤其如此。”所以写下这本回忆录,202_年因此书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影响力人物”。

当她逐渐与家人撕裂剥离,开始思考“个人应该如何权衡自己对亲人的特殊义务以及对整个社会的义务”,当她战胜失去过去熟悉一切的恐慌,接受心理咨询,重拾阅读和思考的能力,也就顺理成章完成了论文初稿《英美合作思想中的家庭、道德和社会科学,1813-1890》,以此为纪,塔拉完成了一种新生活的建立,“历史是由谁书写的呢?我想,是我。”

看完这本书,让我掩卷沉思的,一是这样一个生活在世界上最发达国家的“体系外”之人居然存在,二是大学的教育体系如此敏锐且快速地发现并接纳了她,三是大学教育居然让她走近了如此贴合经历的选题。现在她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可以被主流世界听见,这本书在社会中获得认可,她在学术上的表达也得到了专业的认可。在整个父权的大背景下,她的经历有让我感到匪夷所思的部分,也有着同为女性的困惑、求索,而有所得、有所不得的共鸣。当她描述自己从童年起就感到的不安,“在虚空中,在未知的黑暗中,我从未感到如此安慰。”

一个人并不活在别人的讲述中,即使那些声音专制而绝对;

决定你是谁的最强大因素来自你的内心,在眼睛后面,在脑海深处,藏着那个珍贵之物。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二篇:走窄门的人

走窄门的人

? 路是狭窄的,门是狭窄的,只有少数人才能找到这条路。——梵高《亲爱的提奥》,是荷兰画家文森特·梵高的自传,由他写给弟弟提奥所写下的数百封家信构成,从20岁开始一直写到37岁生命结束(1873—1890),17年时间,近50万字,几乎涵盖了梵高孤绝的一生。

梵高偏偏倒倒地在世上活了37年,贫穷、孤独、疾病三大朋友,对他一生不离不弃。从他27岁开始真正拿起画笔,就像活着要呼吸、心脏要跳动、血液要流淌一样不停地画,不停地画,他足遍乡村、城市,在孤独的旷野中,在苦难的人群中,甚至在疯人院的病房中,他用悲悯的眼、神奇的手,一直画到37岁,无比凄凉地告别被他深深热爱的世界。一个多月的时间,只读梵高,满脑子都是梵高,面对他的文字,自己像一只汪洋中的小船,内心时常颤粟,不能言语,象一次被雷电击中的心灵反应。

读梵高,像少年时代一样,在书页中每遇心灵被触及之处,就在字下划下波浪线,终于读到最后一页,他生前给弟弟的最后一封信,写到:

“我的作品是冒着生命危险画的,我的理智已经垮掉了一半。”

在这句话下面,作下最后一个记号。

梵高的信简,有他全部的命运,全部的内心,最重要的有他全部的热爱,这热爱,和他的画,一并成为世上最深沉最壮丽的风景。生如羊,死如羊“成为羊要比成为狼好,被杀死要比杀人好。”

这句话,梵高写于1883年,这一年他30岁。

在漫漫的信简中,它像天幔忽而撕开的那一道乌云中的闪电,仿佛与他37岁自杀时的那声枪响暗合成某种先知般地呼应。我忽而明白了,梵高孤苦的一生,绝不仅是一种被动的命运,而有他主动的抉择,悲壮,但坚定。

? 羊,饥饿至死,狼,嗜血而生。

在属狼的世界,梵高甘愿做了一只羊。梵高的父亲是贫穷的乡村牧师,母亲有着先天的艺术禀赋。他最早定位自己的人生方向是一名传教士,这部分出自于原生家庭的影响,同时,梵高本人与生俱来宗教情感,爱神爱人,与爱自然爱艺术并行,像情感的十字架,贯行了梵高的一生。?

梵高20岁来到伦敦,渴望成为一名传教士。他给一个牧师写信,表示自己“对教会以及与教会有关的每一件事的天生的爱,……这是‘上帝与人的爱’,” 最初几年,他潜心地往这条路行进,那是他认为自己作这世上的光与盐最恰当的地方,当他行在路上,“看到不能以言语形容、说不出的凄凉的景象的时候——孤苦伶仃、贫穷与不幸,一切事物的结局,或者它们的终极——心里就想起上帝。”25岁时,他希望在煤矿工人中间去做传教士,在他理解上帝的福音,就在于“在黑暗中升起黎明”,最需要听到它的,“是那些在黑暗中行走的人”。

这不仅是梦想与愿望,梵高有短暂的教会工作经历,但不久之后因故停止了。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上帝为你关一扇门,必然会为你开一扇窗。从教会工作转身,成为梵高全身心通往画家之路的开始。事实上,梵高从没有离开心中的神,他只是告别了宣教讲坛那一块方寸之地,将自己投入了更荒凉更呼吁上天的地方,凝视一切的苦难,他的心灵有多悲伤,就离上帝有多近,他的画笔有多热爱,多愤怒,就离大地、离天空有多近。因为,他最终找到了真正“理解上帝的最好方法,是爱许多事物。”

贫穷,疾病,孤独,是贯穿梵高一生的三原色,它们给梵高的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带来了什么?在梵高给弟弟提奥的17年信简中,对这三种现实境况的如实描述,像散不开还日积月累的阴霾,占了大半文字的天空。

读梵高真实的苦难史,让人想起《圣经》中的《约伯记》,可梵高的生平时代不在久远的旧约时代,而是19世纪,是离我们并不远的,这苦难的声音因此听来更真切,更揪心,更不忍卒听。读到梵高割掉一只耳朵的一瞬间,内心有冰裂的声音,夜深人静,感到一个人的心在往下掉,往下掉。再往下读,跌进了更大的怆惶,信简越读越薄,离尽头越来越近,那最后的枪声也近了。

这是一次痛苦的不安的危险的阅读,而我已深陷其中,正如梵高说的,“渔民们知道海是危险的,风暴是可怕的,可是他们却从来不拿这些危险作为充分的理由,让自己留在岸上。”要自己坚持在这文字风暴的现场,直到最后一刻,我想在那些苦难丛生的荆棘地,就是想看清楚,再清楚一些,梵高这个人。

究竟是什么力量?使他创造出了那些惊人浩瀚的作品。

他短暂的生命,给自己带来什么?又给这世界带来什么?

在世的时候,梵高的作品在那个时代一直处于无人问津的境地,他以画为业也为生,可没有人买他的画,只有弟弟提奥长期经济上支持他的生计,并支付绘画所需材料、模特的种种投入,助他完成大量的作品。到后来,提奥继续支持主要出于兄弟情谊,而不敢对梵高怀有多大的信心,并终于忍不住对他说出“我对你的前途希望不大”,梵高心被击中了,这比贫穷更让他踉跄悲伤。从精神上,后期的梵高几乎陷入被整个世界弃绝的境地。没有成功,没有金钱,没有健康。? 梵高一无所有,只有卖不出去的画。

梵高一个人在荒凉中坚持画画,只因为这是一个人浸入骨血不可抑制的热爱,他为《星空》而生,为《麦田》而生,为《悲哀》而生,为《向日葵》而生……,他说,生命只不过是一种播种的季节,收获不在此地。所以,他忠实自己于自己的荒凉,并深深地扎进去,直到散尽他笔下的最后一道光芒。

读完全书,感到梵高的灵魂与画魂的形成,正是与他一生的贫病孤独紧密相关的,这几种始终如影随形的巨大的人生困境,压迫他,摧残他,毁坏他,可同时,又象《浮士德》中的那个魔鬼梅菲斯特,作着恶却成就了善,浮士德每陷入一次黑暗之地,过后,精神就升华一次,离光明更近。苦难,也是梵高的梅菲斯特,在一次一次的痛苦中承受,挣扎,突围,磨练着自己,完成着自己,造就着自己。在梵高的时代,认识他的人们眼中,他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一个怪人,甚至,一个疯子。

梵高并不算生在最坏的时代,大约也没有绝对的好时代,坏时代,所有告别了古典与崇高的时代,往往都有着堂皇而庸俗的社会座标,简而言之,这个座标对一个人的判断标准,是论“价格”,而不是看“价值”。

这世上存在着什么是最大的内外不一?现在能想到的就是这世上诸多人、事、物的“价格”与“价值”。在社会范围内,这二者之间常常背道而驰,就像天离地,那么远。人的“价格”是什么?

大约就是一个人在社会当中所拥有的地位、身份、金钱。

人的“价值”是什么?

一个人的“价值”首先源自心灵和品质,和在这种品质驱使之下,他发自内心地为自己也为世界做了些什么。梵高信简中,一直提到一个画商戴尔斯蒂格,他几乎不看凡高的作品就断定梵高是一个失败者,因为他的标准只有一个:画卖不卖得出去,这大约也是绝大多数唯“价格“论者的腔调,在阅读中,我直接了当地将他这类人视为庸俗者。

庸俗,不同于平凡,平凡之中有真意,梵高就认为自己是平凡的人。庸俗者的庸俗之处并不在谈金钱讲价格,而在于他们自身心灵土壤的贫瘠、短见、狭隘,从来没有独立的思想与精神,他们人云亦云,只热衷于追逐社会指派给他们的虚名浮利,耗尽一生乐此不疲,而从来无法见到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当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戴尔斯蒂格,梵高的画卖不出去,他却得了彻底的自由。后期,在一封信中,他写到“地位是监狱”,我读到痛快并惊异,这话真是天才。另一封信中,他完全接受 “‘无法设想的贫穷’将是我的命运;但是——我将会成为一个画家。”再一封信中,他说“金融家是艺术家的悲剧,”同时,“艺术家也是金融家的悲剧”。后来,一次戴尔斯蒂格拒绝了梵高的画之后,梵高写信告诉提奥,“我现在几乎高兴了。……这是由于我内心的力量终于战胜了他们。”这力量,是他对这世界法则的反击,一样在磨刀霍霍的世界,象羊一样埋着安静。

世界弃绝了梵高,同时,梵高也弃绝了世界的“价格”。作为一个画家,他只做一件事,倾注全部的感情到作品中去,使之体现内在的“价值”,别的,都是多余。再后来,梵高因发病进了疯人院,他平静地写下这样的句子: “如果我使自己重新以全部精力从事绘画,该多么好啊。”

“即使面对着一种把我毁掉的、使我害怕的病,这种信仰也是不会动摇的。”

“在我生病的时候,降了雾,化着雪。我在夜里起床观察乡村景色。我从没有见过像这样动人的、充满情调的景象。” “我不幸的疾病使我以一种傻劲作画,速度很慢,从早一直画到晚,不松手,它的秘密或许就在这里:长时间慢慢地画。”读到这些句子,我一次又一次不能平静,看,这个没有价格的画家,他的内心,多么壮阔,又多么美。? 梵高这个像羊一样只活了37年的画家,是人类精神夜空上一颗孤独又浩渺的星,贫穷,孤独,疾病,甚至死亡,一切都不能阻止他来过时的光芒。

当梵高最后说“我的作品是冒着生命危险画的,”我的眼前,出现耶稣两只手被钉在十字架上时,手心滴血的那一刻,耶稣轻轻地说:成了。

这星,已经站在离神最近的地方。

?

第三篇:《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悦来初中——郁亚如

我寒假里翻看了雅斯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一书,刚一看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了。说实话,我从来没对一本书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虽然有些章节哲学意味比较浓,不是很容易理解,但我每看一章节,就做些简单的摘录,及时的总结出里面的一些思想观点。经过将近一周的阅读,我终于读完了这本书,我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震颤,收获很大。下面我想从五个方面谈谈我的感想。

1、教育的含义

书中谈到“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交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的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因此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而不是导向原初派生出来的东西和平庸的知识。真正的教育绝不容许死记硬背,也从不奢望每个人都成为有真知灼见、深谋远虑的思想家。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而实践的特性是自由游戏和不断尝试。”

“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简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

“只有导向教育的自我强迫,才会对教育产生效用,而其它所有外在强迫都不具有教育的作用。相反,对学生精神害处极大,最终会将学生引向对有用性世俗的追求。在学习中,只有被灵魂所接受的东西才会成为精神瑰宝。”

我非常赞同他的这些观点,细想我们从小到大所学的知识,有多少还存留在我们的记忆里?简直是太少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一直是在强迫下学习这些枯燥乏味的知识,不明白学习它的意义,很多时候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我们的灵魂没有被唤醒,我们的好奇心、学习兴趣、想象力都被强迫性的教育磨灭了。将来等我做了老师,我要努力去唤醒学生的灵魂,去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让他们享受学习的乐趣。我一直以为学习本该是件快乐的事。每个人生来就有探究的欲望,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当我们去接受新鲜的事物时,我们的内心得到了满足,我们会获得一种快乐。

2、计划的必要性和全盘计划的危害 “教育绝不能按人为控制的计划加以实行。教育计划的范围是很狭窄的,如果超越了这些界限,那接踵而来的或者是训练,或者是杂乱无章的知识堆积,而这些恰好与人受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

人,只能自己改变自身,并以自身的改变来唤醒他人,但在这一过程中如有丝毫的强迫之感,那效果就丧失殆尽。

把整个人类的存在视为一个群体组织的全盘计划——这种计划在根本上就受到人类理解力的限制——是对真正人性的扼杀,这些计划侵吞了属于人的自由。

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一部分。学校应为每一个人创建一个智力和精神的基础,这一基础对掌握其他的知识和技能是必不可少的。

创建学校的目的,是将历史上人类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当下生气勃勃的精神,并通过这一精神引导所有学生掌握知识和技术。

教学活动中的读、写、算的学习并不是既能的获得,而是从此参与精神生活,细心地把握其中的美,而不是外在的手的动作和理解运算。”

3、教育的本质

“教育是极其严肃的伟大事业,通过培养不断地将新的一代带入人类优秀精神之中,让他们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

教育,不能没有虔敬之心,否则最多只是一种劝学的态度,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

这个观点真的说出了我的心声。我一直追求完整的精神生活,寻求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在生活中,对物质我不太注重,衣服穿着舒适就好,饭可以吃饱保证营养即可,我的电脑在宿舍是公用的。我喜欢躺在床上全身心的听音乐,沉浸在歌曲所描述的那种场景和心境中,去体会主人公的感受。看电影的时候我也会不知不觉的进入情境,随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而或喜或悲,看完电影才猛然意识到那只是虚构的情节。午后的一杯奶茶会让我的心情非常愉悦,听着雨声心里会特别清爽。有时我会因为陷入某些思考而平静或烦恼很久,尤其是当我追问为何而活着或教育的意义时。很多时候同学总会说我天真,笑我傻,去追求那种不现实的生活,去思考这些根本没有答案而且在他们看来毫无意义的问题,有时我也以为这是我的错,我的较真给自己带来了这么多无谓的苦恼。现在我终于明白,我那不是天真,不是较真。我一直在完整的精神中享受着生活的美,一直在追求真理。

4、教育的意义

“人不只是经由生物的遗传,更主要是通过历史的传承而成其为人。人的教育重复出现在每一个人身上;在个人赖以生长的世界里,通过父母和学校的有计划教育,自由利用的学习机构,做后将其一生的所见所闻与个人内心活动相结合,至此为止,人的教育才成为的第二天性。

教育正是借助于个人的存在将个体带入全体之中。个人进入世界而不是固守着自己的一隅之地,因此他狭小的存在被万物注入了新的生气。如果人与一个更明朗、更充实的世界合为一体的话,人就能够真正成为他自己。

教育帮助个人自由的成为他自己,而非强求一律。”

5、教育的危机

“当教育的本质发生问题,当教育的信仰开始动摇时,人们就会有意识地寻求教育目标何在。

如果变得日益严重的教育本质问题,竟被人们如此地忽视,那么教育就会变得丧失根本目标而不稳定和支离破碎。它带给学生的不再是包罗万象的整体知识,而是混杂的知识。

当代教育已出现下列危机征兆:非常努力于教育工作,却缺乏统一的观念;每年出版不计其数的文章书籍,教育方法和技巧亦不断花样换新。每一个教师为教育花出的心血是前所未有的多,但因缺乏一个整体,却给人一种无力之感。此外,就是教育一再出现的特有现象:放弃本质的教育,却去从事没完没了的教学经验、做一些不关痛痒的调查分析,把不可言说之事用不真实的话直接表达出来,并不断地更换内容和方法做种种实验。如此这般,就好像人类把好不容易争得的自由,花费在无用的事物上。自由变成了空洞的自由。一个连自己都不信任的时代去关心的教育,就好似从虚无中能变出什么东西来。”

以上提到的这些问题,在目前的教育中确实存在,以我目前的认知水平我暂时还不能做出明确的判断,但我隐隐之中觉得雅斯贝尔斯说的不无道理。从我自身来看,我小学和初中的学习主要是为了求得他人的看重和考试的成绩,目前很多学生的学习只是为了通过考试学一些很快就被遗忘的知识,而很少能够在知识的陶冶中享受学习的快乐。或许这真的值得我们很多教育工作者去反思。

第四篇:《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教育?人类从未停止过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和探讨。迄今为止,各个领域代表人物对教育的见解各有千秋,他们从不同的专业角度出发,去看待何为教育这个问题,让我们用更开阔的视野去理解教育的真正含义。

雅斯贝尔斯作为德国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从哲学的角度,为我们深度剖析了什么是教育,并通过他对教育的见解,让我们认识到何为教育,怎样更好的接受教育,传承教育。

雅斯贝尔斯对教育的独特见解是从“生存、自由、超越”的存在主义哲学基础上出发的。他指出,在人的存在和生成中,教育环境不可或缺。因为这种环境能够影响一个人一生的价值定向和爱的方式的生成,然而现行教育本身却越来越缺乏爱心,人们只是机械的去从事教育工作,只重视教育的结果,忽视了爱的理解。

雅斯贝尔斯所理解的教育本质,是“人的灵魂的教育”,它是精神上的,而非物质的。缺乏爱的理解的教育方式,是没有灵魂的,空洞的,没有实际意义的。这样的教育与其在精神上的本质相悖,不能达到教育触及灵魂的目的,没有存在的意义。

在不考虑社会和历史背景的前提下,教育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经院式教育、师徒式教育、苏格拉底式教育。经院式教育仅仅局限于“传授”知识,教师只是照本宣科,而自己毫无创新精神。师徒式教育是完全以教师为中心,具有个人色彩的传统,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带有绝对服从的特点。这两种教育要么固守陈规,要么缺少公平,并不能够达到教育的目的。而苏格拉底式教育使得教师和学生处于一个平等地位,教学双方均可以自由的思索,没有固定的教学方式,只有通过无止境的追问来使得自己对真理进行了解。教师的作用在于激发并加强了学生对探索求知的责任感。

雅斯贝尔斯对苏格拉底式教育极为的推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让各自都占据主动地位,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以反讽的形式,让学生对自己进行反思,进而激发他们内部潜在的力量,让学生在自己努力认识真理、探索真理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达到教育的精神目的,使其整体精神得到成长。

他推崇苏格拉底式教育最主要是因为苏格拉底的虔诚。他相信真理会在正确的发问中显现出来,自知无知就不会无知,相反会产生决定生命意义的知识。雅斯贝尔斯和苏格拉底一致认为教育须有信仰,教育的目的在于让自己清楚当下的教育本质和自己的意志。教育原初的本质是精神上的、富有内涵的,是理想的陶冶。现代教育的现状却违背了其本质,学生只为求得成绩和他人的看中,去学习一些有用的东西。这样肤浅的、片面的教育,根本无法实现教育帮助人自我超越的目的。

为了找寻教育的意义,首先,我们需要将教育回归到本真状态。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的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获取知识的一部分;虽然教育与知识的关系密不可分,但真正的教育是用来丰富内涵、启迪人心的,绝不是把人当作麻木的机器一样进行训练,造成恶性循环。其次,我们需要遵循教育的原则。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而不是导向由原初派生出来的东西和平庸的知识。真正的教育绝不容许死记硬背,也从不奢望每个人都成为有真知灼见、深谋远虑的思想家,只需要让每个人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再次,我们需要了解历史对教育的影响,历史让我们熟悉自己的过去,熟悉民族和人类的生活,由此来理解人类的所作所为。但同时,对历史的理解和评价会因人而异,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我们不仅要了解历史,而且要反省历史。这样才能看得清楚本质,实现通过教育超越现象世界、超越生存自我、超越精神自我的目标。

教育的内容包罗万象。一个合格的公民,必须要有一个政治思想的空间,让各种世界观发表其意见,担负起他对公众事务的个人责任,因此,教育的内容必须包括政治教育。政治教育要求一种必须可以实践的思想方式。它的本然意义是要建立一个持久坚固、可以让“自由”随意表达的国家体制。基于此,教育是需要自由的,它以从自由中不断获得的东西为内容。但达到人的完全自立和绝对自由是不可能的,所以教育同时需要存在于权威之下。要让自由与专断相区别,只有经由权威而获得。教育还需要陶冶,对真理意识的培植需要通过人后天习得的陶冶过程,而思维的陶冶和理性的陶冶过程让我们更好的接受教育。陶冶功能在现实主义和人文主义上表征出两种相异的陶冶理想。精神科学的陶冶价值在于参与人类的历史,了解人的可能性之广度,而自然科学的陶冶价值则在于精确而实际的理解训练。

教育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不成功的教育管理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一直要影响几十年。但因为教育价值的实现存在着滞后效应,国家对教育的投资一直不能够与军队投资相提并论。军队投资是能够迅速的提升国力,但它只是物质上的提升。从长远的角度来治理发展国家,只能着手于教育的建设。教育决定了未来的人的存在,教育的衰落就意味着人类未来的衰落。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我们必须对当下教育进行整治改革。

大学作为特殊的学校,由一群具有独立思考和生活能力的年轻人组成学生。学生在大学里不仅要学习知识,而且要从教师的教诲中学习和研究事物的态度,培养影响一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大学生要具有自我负责的观念,并带着批判精神从事学习,因而拥有学习的自由;而大学教师则是以传播科学真理为己任,因此他们具有教学的自由。大学的理想要靠每一位学生和教师来实践,至于大学组织的各种形式则是次要的。

这是雅斯贝尔斯理想的大学,对比我们现在的大学现状,会发现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是极大的。现在的大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是一批批盲目应付考试,追求“高绩点”的“考霸”,而那些敢于冒险、在学术上散漫的具有冒险精神的人则被我们的大学所淘汰。现在的大学生,只有在别人的引导下,在别人为他订下学习计划的前提下,才能迈出自己大学生活的步伐,并要求在努力之后就有成功的保证,这样的学习根本不能称其为大学学习。再看大学的学生组织模式,学生会的建立,强制性的规定了学生所从事的工作内容,让学生在固有的平台上大量的耗费时间和精力。试想,这样年复一年一成不变的工作内容能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吗?

大学的改革刻不容缓。我们必须要明确大学的任务,第一、研究、教学和专业知识课程;第二、教育与培养;第三、生命的精神交往;第四、学术。这每一项任务都是大学理想生命整体的一部分。只有找准了目标,我们才能够真正的实现大学教育,让学生通过参与大学的精神生活,培养他们的内涵的自由。大学的教育的群体应该是独立自主、把握自己命运的人,他们已经成熟,能够把自己的生活掌握在手中。大学培养的不是领导者,学生通过大学学习应该有更明显的个性特征。如果学校一味执着于制定和控制学生的学习,毫无疑问,大学教育只能走向灭亡。

大学教育要让学生有自由发展的空间,但是教学计划和教学程序的制定是必须的。这是帮助学生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并没有限制学生的自由。好的计划和程序能够在让学生在享受自由的同时将他们团结起来,产生“一加一大于”的效应。这个时候的学生不仅仅是参与者,他们能够在冒险的同时为自己选择的行动负责,甚至为团队做出牺牲。

大学教学的原则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要实现大学教育的价值,必须要遵循这个原则。大学教师要以身作则,指导学生,让学生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教师课堂授课要有难度,需要学生去钻研,也要让其感觉到其中的吸引力,不断的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

大学教育虽然只是教育中的一部分,但其对人类发展、社会进步产生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只有在心里摆正大学教育的位置,认清自己接受教育的目的,我们才能够成为“精神贵族”,而不是“精神附庸”。

苏翊垚 地理师范2班 10131710214

第五篇:《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在阅读《什么是教育》一书时,会发现,作者总在向我们提问,一如这本书的名字。最开始就是一个非常直截了当的问题“什么是教育”。

接下来的阅读中我们也面对更多的来自于作者的问题,这些问题十分犀利和直接。例如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的理想是什么,大学的本质又是什么,大学应该拥有怎么样的理想„„作者在引发思考的同时,也在书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我们可以从书中找到雅斯贝尔斯对于这些问题的看法,同时他也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这种“提问”伴随着“方法”的形式非常直截了当,是一种互动的、全新的体验。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这本书中指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教育即生成,教育的使命在于成为“全人”。雅斯贝尔斯的教育思想关注人与人之间灵魂的交流和生命的体悟,强调“人”的主体性的价值,生命信仰和精神陶冶在教育中有重大作用,书中揭示了教育对生命本原追问和超越的本真意义。

雅斯贝尔斯认为在“不考虑社会和历史背景,仅就教育本身而言”的前提下可以将教育划分为“经院式教育”、“师徒式教育”、“苏格拉底式教育”这三种基本类型。可能在现实中,这三类教育可能并非孤立地存在,更多时候是相互交织,或者是以某一种类型作为主导。

经院式教育:这种教育仅仅限于“传授”知识,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将教材课本中的内容进行转述,而自己毫无创新精神。在这样的教育中,教师就是传声筒。如果因病或各种其他因素不能进行课程,再另找一个人代替,不会影响任何正常的教学。在这种类型的教育中,教师不是不可替代性的。而作为教师本身,也缺乏了自己独特的教育魅力,没有属于自己的概念输出。对学生来说,作为急于求知的“秧苗”,任何人拿“知识”之瓢浇灌都是一样的。唯一重要的是学习知识,而不管是哪一个在教,哪一个在学。“人们把自己的思想归属于一个可以栖身其中的观念体系,而泯灭自己鲜活的个性”。学生只要装满教师所认为应该完成的学习进度中的知识就可以了。“经院式的教育的根深蒂固的基础就是理性传统”。

师徒式教育:这种教育的特色是完全以教师为中心,具有个人色彩的传统,以教师为先,以教师为准。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带有绝对服从的特点。就像有不少学生不听家长的话,而嘴上却一直挂着“我们老师说„„”,由此可见“教师的权威具有神奇的力量”。这种“推崇”在我看来可能带有一些盲目性的个人崇拜了。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作为主导的教师确实本身具有令人折服的真才实学,且能够带领学生、主导学生迈进广博知识的海洋,我认为某些方面也是可取的。

苏格拉底式教育:从教育的意义上看,教师和学生处于一个平等地位。师生的平等是人格的平等,也是获取知识探求真理姿态的平等。师生在对真理的寻求过程中,结成同盟。我们常说的“学习共同体”大概就属于这种教育。真正的教育导向教育的自我强迫,苏格拉底运用催产术,引导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求。教师不是知识之源泉,而是导之引之,把学生带到寻求知识的路途上。教育最大的任务就是促成学生的向学之心,唤起学生对美善事物的欲求。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考,包括反讽(刺激学生感到离真理甚远)、催产术(通过问答逐渐使真理显明),以及探索发掘真理,而非传递真理”。我想苏格拉底的这三种教育方式其实应该是一体的,都是引导人的认识由似是而非转变到似非而是,很多时候最终并未追寻到真理,却给人留下了进一步思考的空间。换句话说,苏格拉底与人的对话是开放性的,他极力避免灌输,而着意于引导人发觉有路等待我们去走,我们也有能力走得更远。

苏格拉底认为“每个人天生有发展的机会”,所以他总是将别人和自己置于“人格平等的地位”。在和手工艺匠、政治家、艺术家、智者与艺妓的讨论中,在和他们的对话中,使真理逐渐明晰显现。这即是教学中“对话”一词的由来。苏格拉底不仅是将对话作为他的生活方式,而且也由此作为了一种教育方法。他主张“教育不是知者随便带动无知者,而是使师生共同寻求真理”。也就是告诉我们,教师和学生同处于平等的地位,师生需要互相帮助,互相促进。这就需要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一是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绝不可以高高在上,教师和学生在对话中处于平等的地位;二是教师必须具备和学生对话的准备,既有对知识和真理的准备,也有在对话中提出一连串的问题的策略的准备;三是教师要对话的过程中,担负着引领和促进作用,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并及时指出寻找答案的方法。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看似一筹莫展的“思”的痛苦中,产生自己独立的判断力。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还需做的就是提升自己,有资格和学生对话,有资格引领学生与环境书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因为对话是一种资格,更是一种能力。平等的对话,更是如此。

在阅读《什么是教育》时,我最大的一个收获就是要时常向自己提问,与自己对话。我们需要成为一个怎样的教师,学生更需求一个怎样的教师。作者为我们拓宽了思路,但更多的,还是在今后课堂的实践中,不断摸索属于我们自己的教育道路。

读后感,|,教育是一道窄门(精选合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