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沙与沫读后感
沙与沫读后感(一)
对比《先知》中的直面人生,《沙与沫》就显得较为含蓄,但它句句箴言,字字珠玑,表面凌乱的文辞蕴涵着难以言状的深意。这也是许多读者挚爱《沙与沫》的重要原因。
一粒沙子就是一片沙漠,一片沙漠就是一粒沙子,现在再让我们沉默下去吧。
我在埃及的沙土上躺了很久,沉默着而忘却了季节,然后太阳把生命给了我,我起来在尼罗河岸上行走。
如此抽象的意境,更具有诗的韵味,品味愈久,回味愈浓。
当然,文中出现更多的还是作者对自然,对社会,对人性的思考。
求上帝喂养那些穷奢极欲的人吧!
一个伟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另一颗心宽容。
纪伯伦在沙与沫的世界中将他的思想的大气展现得淋漓尽致。求一句一反常态,改抨击为怜悯,使得追名逐利之人霎时变得渺不可及,也极好的反映了纪伯伦晚年顺从自然的豁达情怀。一个求字意境深远就连上帝都鄙视痛恨的小人,却博得了智者的同情,纪伯伦的胸襟是何等宽阔!而一一句更是精彩中的完美:什么样才算是伟人?血染沙场,为国捐躯的是伟人;建功立业,强国富民的是伟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是伟人。然而,他们却拥有一个共同的人格特质,那就是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或许他们面对的是敌强我弱、敌众我寡的困境,是国破家残、民不聊生的现状,是世浊我清、众醉我醒的痛楚。可是伟人从来没有看见自己流血的心,而是用另一颗心把做人的最高境界现实地演绎出来。
缥缈却可见,虚幻却真实。大自然的美学艺术就是光阴流转,日月轮回,就是凯库勒梦中巨蟒首尾相接的的经典时刻。
沙与沫读后感(二)
我们所有的词语,不过是思想筵席上散落下的碎食屑。纪伯伦曾这么说过。这部《沙与沫》就是他创作的,虽然我并不能读懂每一句,但却依然能从字里行间读得一些深奥与纪伯伦的沉思哲理。
纪伯伦是黎巴嫩阿拉伯诗人、画家,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娇子。这部《沙与沫》是纪伯伦用英语写的。有人说:在这部诗集中诗人以自然景物沙与沫为象征,暗喻人在浩瀚世界如尘沙般微小,诸般事物如同泡沫般虚幻。是呀!我们在这个宇宙中是多么微小,金钱、地位以及一切事物不过是浮光掠影罢了!如泡沫一样虚幻,即使美丽诱人,但终究一碰就碎,不能永久保存。
沿着海岸,我漫步了很久很久,在那细沙和泡沫之间,涨起的潮汐抺洗了我的足迹,海风也将泡沫拂掠而去,但是,浩瀚沧海与伟岸长堤将会永恒
我读了几百句,可就偏爱这句:粒沙即为广漠,广漠即为粒沙。也许诗人将我们比作粒沙,我们本是世界中的微小一份,可若没有这微小一份何有世界呢?兴许诗人也想告诉我们,我们或许是广漠中的粒沙,属于这个世界,或许世界不过是我们心中的粒沙,而我们则是广漠谁也不知是什么意思,但也许可以领悟一些。这仅仅是其中的粒沙,可这每粒沙中都蕴含着一样的哲理。
这本诗集就是如此奇妙,令人不禁赞叹,却又舍不得放下。所以,去看看这本《沙与沫》吧!我讲得不过是沧海一栗而已,快随我一起探究去吧!
沙与沫读后感(三)
昨日是今日的回忆,明日是今日的梦想。亿万年前我是宇宙中的以太,亿万年后我是沧海中的遗珠,而现在我只是一粒沙,你脚踩着的那粒。题记
浮生若梦,朝歌夜弦,尘世中难得的一方净土便是沙与沫。
我们都只是渺小的虚幻的泡沫,没有人可以永恒。
沙与沫点醒了所有不可自拔的人。生命从何而来,又要到那里去?我们是谁,我们的过去抑或将来又如何?没有人能给我们答案。即使是被称为先知的纪伯伦也不能。他只能将他思想的碎屑轻轻地播撒在地球上,也许会有人悟出这大千世界的奥秘,也许会有人什么也没知晓。深邃的宇宙隐藏着太多我们难以理解的秘密。人类的存在有何意义,意义就是走下去,在这黑暗寂静的宇宙中走下去,走向那无人知晓的光明去,走向那我们无法预知的黎明去。我想,先知所做的仅仅是去思考,以超我的境界洞悉生命与爱的真谛。
所以,他是孤独的。
正是孤独的灵魂,才能清晰的看见这世界的空洞,心灵的矛盾。我们的心是一块海绵;我们的心怀是一道河水。然而我们大多宁愿吸收而不肯奔流,这不是很奇怪吗?醉酒的清醒,以寂寞的姿态瞥见了人性的弱点。纪伯伦写道:当人们夸奖我多言的过失,责备我沉默的美德的时候,我的寂寞就产生了。当我们难以理解那启迪众生的话语时,我们难以明白那指引前行的话语时,纪伯伦便寂寞了。可惜,在他的一生中,都没有出现那个可以与他对话,消除寂寞的人。过去没有,现在也没有。将来一定会有,只是他或者是她还没有出现。或许人们只是人云亦云的夸赞着他,但看过他作品的人多少都是有收获的。我们在这些文字里窥见哪怕一丝一毫,都足以让纪伯伦欣慰了。真理谁敢说纪伯伦就看透了呢?先知所做的仅仅是启发人们,他永远只说一半,另一半等待着人们自己理解,等待着那个懂他的人参悟。
树暝栖翼喧,萤飞夜堂静。遥穹出晴月,低檐入峰影。在每一个月夜里,纪伯伦是怎样醉着酒,孤独中求得一醒,又怎样回忆着在山野中静听着风涛阵阵与流水潺潺的童年。他在白昼充满燃烧的见解,在夜晚沉浸于梦幻的海洋。他得不到父亲的温暖,得不到爱情的慰藉,在接连失去了最爱的妹妹、哥哥和慈母,看到的是祖国富有欺凌贫穷,教士欺骗虔诚,婚姻牺牲妇女,传统压抑青年的黑暗。他呐喊,他控诉,他对着自己逆来顺受的同胞发出宣言,他痛斥着光天化日之下昂首阔步的恶棍,诉说着东方民族的奴性悲剧,叹息着阿拉伯民族的命运。纪伯伦的疯狂是十足的清醒。他没有用面具掩饰自己,赤裸裸地站在真理的阳光之下,以不可以阻遏的狂狷之气,掀起摧枯拉朽的叛逆风暴,打倒偶象,破坏那个用旧制度、旧传统维系的所谓完美的世界。
纪伯伦是如此爱恨鲜明,他狂热于他那伟大的民族,厌恶着这肮脏的社会,他在帝国的勾心斗角间坚守着人类一体、地球一家。他把孤独化作爱送给了全世界,教会了我们大我。
我看了一些他的画作,立体的认识有助于我们对他的诗的理解。然而,他的画对我而言如此抽象。大都是冷色调,沉郁而压抑。此外似乎纪伯伦偏爱于从裸体来表现人物的情感,但这裸体绝不似我前些日子见的潘玉良笔下的丰润饱满,而是一种静谧的美的、纯洁的化身。他们或是哀痛,或是欣慰,都笼着一层稀疏的淡淡的氛围,叫人捉摸不透,却又异常真实。在画面上,常有作为衬托的人体,总觉得有一股神圣的死亡的、纠缠的、郁苦的、忧愁的、沉闷的、恐怖的、扭曲的气氛,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即使是鲜艳的色彩构成的画都有一种莫明的凄凉在其中。
沙与沫里有着纪伯伦对爱情的理解。他有一幅画叫做love,一对拥抱的男女,背景好像是有着乌云的地方,深深地蓝,似乎有一圈圈光晕由两人向外散开,这些光晕又似乎幻化成灵魂,默默地注视着这对人。纪伯伦在论爱中写道:爱为你们戴上冠冕的同时,也会把你们钉在十字架上。这也许是他对他自己终生不娶的回答。但他已经追逐过爱,理解了爱。在沙与沫中,他写:许多女子借到了男子的心;很少女子能占有它。?每一个男子都爱着两个女人:一个是他想象的作品,另外一个还没有生下来。这世上本就是这样,人们为爱而死,又为爱而生。纪伯伦认为一个没结婚的女子生机勃勃,一旦结婚,就会使她身上生命的火焰熄灭,凋蔽。只剩下一个女人的形骸!先知所做的仅仅是欣赏美,而不是毁灭美,正如他与玛丽柏拉图式的爱。
当你达到生命心中的时候,你会发现你不高过罪人,也不低于先知。我们都是辽阔的仿若无尽的大海,都属于永恒。
纪伯伦,我爱他是一个孤独的战士,一个桀骜不驯的反叛者,一个更诗意、更温和的尼采,一个更激烈、更年轻的鲁迅。
走进纪伯伦,走进沙与沫,走进那个我们从未直面过的内心
第二篇:《沙与沫》读后感
读《沙与沫》有感
碧海蓝天,一波又一波欢快的浪花温柔地拍打着浅浅的沙滩,在懒懒的阳光照耀下泛起层层松软的白沫,一只雪白的海鸥一声长啸掠过波光粼粼的水面,划破了潮起潮落拍打砾石如银铃般沙沙作响的宁静。我一人漫无目的地散步在海边,感受着这美好一切的一切。沙的松软,浪的抚摸,风的嬉戏,光的和煦。当然,这一切都源于纪伯伦的《沙与沫》,是它带我步入这奇幻的秘境,这祥和的海边。
“我永远漫步在这海岸,在细沙和泡沫之间,高涨的潮水抹去我的足迹,海风也将泡沫拂走,但是,还与岸将会永恒。”正如诗人所说的那样,每当我们充实着欢乐时光,欣赏着美丽的事物,我们总是幻想时间凝固,总是渴望驻足停留;但无论如何,这只是生命中的微小一瞬,生命像一卷厚厚的磁带,记载着我们心情的则是胶片上阳光又一个灵动的音符,而终将会有一天,曲终人散„„物质的欲望和金钱的诱惑充斥着整个世界,灰暗的天空下鸟儿不再歌唱;光秃秃的森林中,曾经绚丽的蝴蝶枯萎,飘落;漂满残羹冷炙的湖面上,鱼儿在艰难地互相中苦苦挣扎;金灿灿的沙漠吞没了村庄,逼近了城市。愚昧的人们仍在摆满各种山珍海味的大圆桌前狼吞虎咽,仍在深不可测的黑暗官场上勾心斗角,殊不知毁灭的气息已经悄悄潜伏在他们身边,随时可能爆发„„
与乐者为伴将带来快乐,真正快乐的人心中必酝酿着一湾浅浅的清泉,给予路过的人们清洌的泉水,驱散疲劳,忘记忧伤,洗涤心志,净化灵魂。随之而来的是无穷无尽的欢声笑语。心胸狭隘之人只是供奉着一座随时可能爆发的活火山,如果渴望交往,就让大雨浇灭翻腾的火焰,让甘霖盖过滚滚浓烟,冷却灼热的岩浆,让它平息,让它宁静。当第一棵嫩芽钻出黝黑的焦土,这里已经洒满阳光„„
《沙与沫》,美得令人不敢正视,如同用光的墨水在光的纸上写出的光明的文字,是对生命对爱最美的讴歌。它既有诗歌的精炼和音乐的节奏之美,又具有散文富于灵活和多样的表现力;既有理性思考的严肃与冷峻,也有咏叹调的浪漫与抒情。
倘若我生存于十坪大小的海中孤岛,并只能拥有一物,毫无疑问,我会选择的必定是——纪伯伦的《沙与沫》!
第三篇:聆听孤独——读《沙与沫》有感
聆听孤独——读《沙与沫》有感
合肥一六八中学高二(18)班张子菁指导老师:张文生
昨日是今日的回忆,明日是今日的梦想。亿万年前我是宇宙中的以太,亿万
年后我是沧海中的遗珠,而现在我只是一粒沙,你脚踩着的那粒。
——题记浮生若梦,朝歌夜弦,尘世中难得的一方净土便是沙与沫。
我们都只是渺小的虚幻的泡沫,没有人可以永恒。
沙与沫点醒了所有不可自拔的人。生命从何而来,又要到那里去?我们是谁,我们的过去抑或将来又如何?没有人能给我们答案。即使是被称为先知的纪伯伦也不能。他只能将他思想的碎屑轻轻地播撒在地球上,也许会有人悟出这大千世界的奥秘,也许会有人什么也没知晓。深邃的宇宙隐藏着太多我们难以理解的秘密。人类的存在有何意义,意义就是走下去,在这黑暗寂静的宇宙中走下去,走向那无人知晓的光明去,走向那我们无法预知的黎明去。我想,“先知”所做的仅仅是去思考,以超我的境界洞悉生命与爱的真谛。
所以,他是孤独的。
正是孤独的灵魂,才能清晰的看见这世界的空洞,心灵的矛盾。“我们的心
是一块海绵;我们的心怀是一道河水。然而我们大多宁愿吸收而不肯奔流,这不是很奇怪吗?”醉酒的清醒,以寂寞的姿态瞥见了人性的弱点。纪伯伦写道:“当人们夸奖我多言的过失,责备我沉默的美德的时候,我的寂寞就产生了。”当我们难以理解那启迪众生的话语时,我们难以明白那指引前行的话语时,纪伯伦便寂寞了。可惜,在他的一生中,都没有出现那个可以与他对话,消除寂寞的人。过去没有,现在也没有。将来一定会有,只是他或者是她还没有出现。或许人们只是人云亦云的夸赞着他,但看过他作品的人多少都是有收获的。我们在这些文字里窥见哪怕一丝一毫,都足以让纪伯伦欣慰了。真理谁敢说纪伯伦就看透了呢?“先知”所做的仅仅是启发人们,他永远只说一半,另一半等待着人们自己理解,等待着那个懂他的人参悟。
“树暝栖翼喧,萤飞夜堂静。遥穹出晴月,低檐入峰影。”在每一个月夜里,纪伯伦是怎样醉着酒,孤独中求得一醒,又怎样回忆着在山野中静听着风涛阵阵与流水潺潺的童年。他在白昼充满燃烧的见解,在夜晚沉浸于梦幻的海洋。他得不到父亲的温暖,得不到爱情的慰藉,在接连失去了最爱的妹妹、哥哥和慈母,看到的是祖国“富有欺凌贫穷,教士欺骗虔诚,婚姻牺牲妇女,传统压抑青年”的黑暗。他呐喊,他控诉,他对着自己逆来顺受的同胞发出宣言,他痛斥着 “光天化日之下昂首阔步的恶棍”,诉说着东方民族的“奴性”悲剧,叹息着阿拉伯民族的命运。纪伯伦的“疯狂”是十足的清醒。他没有用面具掩饰自己,赤裸裸地站在真理的阳光之下,以不可以阻遏的狂狷之气,掀起摧枯拉朽的叛逆风暴,打倒偶象,破坏那个用旧制度、旧传统维系的所谓“完美的世界”。纪伯伦是如此爱恨鲜明,他狂热于他那伟大的民族,厌恶着这肮脏的社会,他在帝国的勾心斗角间坚守着人类一体、地球一家。他把孤独化作爱送给了全世界,教会了我们“大我”。
我看了一些他的画作,立体的认识有助于我们对他的诗的理解。然而,他的画对我而言如此抽象。大都是冷色调,沉郁而压抑。此外似乎纪伯伦偏爱于从裸体来表现人物的情感,但这裸体绝不似我前些日子见的潘玉良笔下的丰润饱满,而是一种静谧的美的、纯洁的化身。他们或是哀痛,或是欣慰,都笼着一层稀疏的淡淡的氛围,叫人捉摸不透,却又异常真实。在画面上,常有作为衬托的人体,总觉得有一股神圣的死亡的、纠缠的、郁苦的、忧愁的、沉闷的、恐怖的、扭曲的气氛,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即使是鲜艳的色彩构成的画都有一种莫明的凄凉在其中。
沙与沫里有着纪伯伦对爱情的理解。他有一幅画叫做“love”,一对拥抱的男女,背景好像是有着乌云的地方,深深地蓝,似乎有一圈圈光晕由两人向外散开,这些光晕又似乎幻化成灵魂,默默地注视着这对人。纪伯伦在论爱中写道:“爱为你们戴上冠冕的同时,也会把你们钉在十字架上。”这也许是他对他自己终生不娶的回答。但他已经追逐过爱,理解了爱。在沙与沫中,他写:“许多女子借到了男子的心;很少女子能占有它。每一个男子都爱着两个女人:一个是他想象的作品,另外一个还没有生下来。”这世上本就是这样,人们为爱而死,又为爱而生。纪伯伦认为一个没结婚的女子生机勃勃,一旦结婚,就会使她身上生命的火焰熄灭,凋蔽。“只剩下一个女人的形骸”!“先知”所做的仅仅是欣赏美,而不是毁灭美,正如他与玛丽柏拉图式的爱。
“当你达到生命心中的时候,你会发现你不高过罪人,也不低于先知。”我们都是辽阔的仿若无尽的大海,都属于永恒。
纪伯伦,我爱他是一个孤独的战士,一个桀骜不驯的反叛者,一个更诗意、更温和的尼采,一个更激烈、更年轻的鲁迅。
走进纪伯伦,走进沙与沫,走进那个我们从未直面过的内心„„
第四篇:幸福沙读后感
幸福沙读后感
这是一本被誉为处理人际关系的“无价之书”,是成人教育大师戴尔·卡耐基毕生的智慧精华,它因其切生活的影响而幸及读者,风靡全球。
美国西奥多·罗斯福说:“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命,无论如何,只要真正努力,只要事业所成,就当心存幸福,就不算虚度此生。”这是名家大师对幸福的理解,世界那么大,人又那么多,每个人对幸福的诠释是不唯一的。看了这本书,引起了我对幸福的思考,就想知道对于我自己什么样的幸福才算是真正的幸福?
幸福就是一种完全自我的感受!其实幸福很简单,活得开心,活得快乐,就是幸福。明明知道是一个梦,醒来之后却怎么也想不起来,结果在一段时间后,又无意间的想了起来,虽然那个梦境根本就是毫无逻辑,但是那一瞬间的明悟,了然和淡淡的惆怅,我可以视为是一种幸福——因为至少我还能做梦!做梦也是一种幸福,简简单单,轻轻松松,没有人阻挡,没有人干扰,这一切多好啊!这是一种幸福,一种生活。想孝敬父母的那一刻,我们刚好和二老生活在一起,这是幸福。有朋友、亲人、恋人、老师等等的关心是幸福!因为世界上有一句话叫做: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能够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并且自己挣钱养活自己,这就是幸福,因为经济上的独立是其他一切独立的前提和基础。无论何处,无论何时,我们都不是孤孤单单的一个人,这就是幸福,因为在你最需要的时候,有人能够陪伴在你的身边,守护着你,这不是幸福吗?幸福无处不在,只是我们怎么去感知的一回事,只要我们懂得“放下我们沉重的担承”。
第五篇:沙与海
沙与海观后感
沙与海,连同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构成了一个矛盾体。
刘泽远是内蒙与宁夏交界处,沙漠边缘的农民,在沙化的土地上种植粮食,饲养骆驼,全家的水源仅仅来自一口井,每年的收入是五千元。刘丕成是辽东半岛上的一个孤岛--井洼岛上的渔民,当地人传说他已经赚了四十多万的家产,他很不愿意引人注目,甚至对摄像机产生了敌意。虽然两个家庭的生活环境和条件不一样,但是导演试图在表现各自独有的生活方式的同时,寻找某种共同点.事实上,他们的生活都牢牢被大自然左右,沙暴可以摧毁一切,正如海潮可以摧毁一切一样,而对两位主人公来说,对于未来、子女的难以把握,也给他们带来了同样的孤独感。全片冷静地将两个完全不相识的家庭放在了一起进行了考察。正像影片里面所说的:“无论大海还是沙漠,对于刘丕成和刘泽远来说都是无法与之抗拒的庞大怪物。无论是生存还是发展,他们似乎都走在同一条道路上,那就是顺应。”
当记者在问刘泽远的女儿愿不愿意留在家时,女儿没有正面回答,只是低着头继续纳鞋垫,没有任何语言,也没有任何过多的修饰,一个简单的动作,一个简单的表情把他女儿心里那种矛盾的心里表现得淋漓尽致。从她的脸上我们就可以读出:她是不愿意离开这个地方的,虽然这里很贫穷,但毕竟是生她养她的土地,还有她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她舍不得,但是我们也能感受到,一个女孩子长大了,对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和憧憬,她渴望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自己的未来,她又希望能够离开,如此复杂的内心。安土重迁或许是中国人固有的情结,我们有理由坚守。但如果安身立命的环境不能满足我们的最基本的生活理想,我觉得,应该走出去。
影片中一个小女孩在茫茫沙漠中独自玩耍的场面让我难以忘怀。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拿着自己的小鞋子从沙上滑下来本应该是一个多么可爱多么让人喜爱的场面,但当观众看到这个场面的时候应该还有一种淡淡的忧伤的,感到的是小女孩独自一人的那种孤单。在这里让我们看到一个童年记忆中只有沙子与大风的孩子是多么孤独,她有着和同龄孩子一样却又不同的童趣。
这部片子拍摄于1989年,在1991年获得亚洲广播电视联盟大奖赛的大奖,是中国首部在亚广联上获此殊容的片子
导演通过对这两户家庭的描述,向我们揭示了自然界的一种规律:人生活在世界上,不管是在哪里,都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必须要和自然做顽强的斗争并勇敢的生存。当年亚广联的评委对这部片子的评价是:它反映了人类的普遍规律和全人类共同的生活特性并有利于本国的发展。
在影片结尾——“无论是在沙漠还是在海岛,无论穷还是富,他们都在为生活努力着。人生一辈子,在哪儿活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句渗透着人生哲理的解说词为影片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与此同时也开启了观众对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