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读后感
《论语别裁》读后感[大全五篇]
编辑:雨后彩虹 识别码:76-1066936 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7-15 22:22:02 来源:网络

第一篇:《论语别裁》读后感

《论语别裁》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撰成的《论语别裁》,是一本关于《论语》的讲演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论语别裁》读后感(一)

《论语别裁》是南怀谨先生对《论语》的解释。整本书都在教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

我不是一个善于总结反思的人,对于《论与别裁》可能理解的不深,只能记下自己一些零星的感受。对于《论语》里经常提到的“君子”“小人”其中有一句对我的感触特别大。“小人之过也必文”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文过饰非”。有些人对于自己的过错,总喜欢给自己找一个借口、理由来掩盖自己的过错。而一个君子错了,就承认错了,所谓君子之过如日月之蚀,和太阳、月亮一样,偶尔有一点黑暗阴影,大家都看得见。可是等一会就会过去,仍不失原有的光明。君子不怕有过,不要自己去掩饰,错了就坦诚错了,大家都看得见,这就是君子风度。

不过现在明白了,改过来,人们就像对月亮、太阳一样,仰望他的光明。读到这几句话的时候,我就在反思自己:在这方面我是个君子还是个小人?对于自己的过错我是否能够坦诚?不,我没做到。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当我错怪了某位同学的时候,我曾因为自己是老师而不好意思或是不肯蹲下身子跟孩子说声对不起。现在返回头来想想:我们教师都在教育孩子诚实,不要说谎,但老师自己却不能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这叫孩子怎样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当我们面对错误,勇敢地说出“对不起”的时候,我想,因为我们的坦诚,我们依然是孩子敬重的老师。

这些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又能有多少人做到呢?这也就是所谓“执德不弘、信道不笃”。譬如:看见别人做好事,心里一定肃然起敬;看见人家有好画,心里也很欣赏;读书时看到有些道理很对,也很开心,但是我们照着做了吗?没有,这就是“执德不弘”。我们没有这样远大,我们也服从真理,看见别人做好人好事也很钦佩,但是自己做起来,没那么积极,不能发挥。我们人生的体会,有时明明知道这个道理,但到处理事情时,自己的个性、脾气一来,就不管道理了,这就是“信道不笃”不踏实。“焉能为有,焉能为之”,换句话说,自己没有建立一个人生观,自己没有中心思想,简单一点就是缺少一种目标的动力,这就像我们最近在写的三年规划,开始时,我有些迷茫:我该怎样给自己定位,自己的目标在哪里?

偶然间在杂志上看到这样一件事情:法国一家报纸曾经进行刊登过一个问题:“如果法国最大的博物馆卢浮宫失火了,情况只允许抢救出一幅画,你会抢救哪一幅?”据说这家报纸收到数以万计的答案,人们纷纷论证自己的选择,有的甚至写出几万字的论文,阐明为什么应该选达?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而不是凡高的“向日葵”,或者为什么应该是“向日葵”而不是“岩间圣母”。众人相持不下,谁也不服谁,直到法国著名作家贝尔纳说:“我抢救离出口最近的那幅。”

道理很简单,在失火的情况下,到处是浓密的烟雾,你根本无法看清哪幅画挂在哪儿,如果你冒险进去找你心中认定的那幅,很可能的结果是在找到那幅画之前,你自己已经葬身火海。而抢救离出口最近的那幅,虽然不是最有价值的,但却是最可行的。再说,一幅画只要能挂在卢浮宫,就说明它怎么都差不到哪儿去,尤其当其它的画都化为灰烬以后,这一幅即使再普通,也会变得不普通不寻常。

这个故事给了我一个启示:给自己订一个目标,并不是一定要价值最大的目标,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目标。给自己确定一个目标,一个前进的方向,尽量做到执德能弘,信道能笃。

读了南怀谨的《论语别裁》让我想到的是瑞典汉内斯的名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4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论语是我们华夏民族5000年智慧的结晶。对社会,对人,对社会和人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作详细而又精炼的透视。《论语》中的每一句话都是经典,为我们明白地讲述了:《论语》讲究做人做事,如何完成做一个人。南怀瑾老先生把《论语》用自己的理解意译了一遍,将孔子为人处世的态度展示出来,教我们懂得一些道理。

《论语别裁》读后感(二)

近日偶读书,南华瑾先生一字一句一行一书尽入眼目,咀嚼回味,口齿留香……

人生在世几百年间,能看尽沧海桑田,月缺月圆,参悟其中道理玄机者又有几分?

谈学问,简言“学”,一字好写,秉承几难?孔夫子曾经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及“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诸如此类的名言,并且还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五十七年的经历使他仁德兼备,学问渊博,成为冠绝一时的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可谓是震古烁今。以如此身份,当他的高足问他时,他的回答竟然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多么令人不可思议!

孔子的特点不是探求天地万物的具体性理,而是探求社会与人生的具体性情。因为世间万物的客观规律也许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体感情是无限的。作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无限的“人”,这也正是让孔子感到学无止境的原因。人的性情举止,是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内容,就打破了原来的旧的规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话已经说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难的。而孔子最精辟的论述,也自然而然体现他对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见解。

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这一点上,和孔夫子几千年前提出的主张“仁与德”的观点不谋而合,两人都是伟大的教育家,两人都是把“仁与德”当作自己去不断努力实现的目标,不断的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品德,这是有必然性的。

为了学习,可以三月不知肉味,这足以见孔子的勤奋。可如果仅仅是勤奋,恐怕孔子就不会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学表现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谦虚;我不如老农,我不如老圃,这是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是一种乐观。他的学习精神,不仅仅限我们常人的思维。孔子会以最博大的胸怀,去接容包纳世间万物,这就是我们所不及的。

两千年前的孔子,就是一位具备着各种谋生技能、又具备着对于生命意义有深隧洞见的哲学家及教育家。他对教育的目标有着明确的方向指引,因着他的众多的知能,成为了中国文明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许多谋生技能的知能细节固然没有保存下来,但是他的人生智能的谈话却成了绵延两千年的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智能宝典,当我们阅读吟咏他的话语之时,每一句话都可以从他的智能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标。

这就是孔子的学习!这就是圣人的学习!

也许我们这些凡人是永远无法领会万世师表的学习的内涵,但每一个人也许都可以从中找到一个新的自我。

《论语别裁》读后感(三)

从《学而》中,我就能感受到孔子立身处世的态度,“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入则孝”,我明白了,这个学生在家里是个孝子,“出则弟”就是在外面,对朋友,对社会,对一般人就能够友爱,扩而充之爱国家,爱天下……记得有人说过:要看一个人是否能与你交朋友,就先看他在家里是否是一个孝子。这就是“入则孝”,若在家里,连自己的家人都不能做到“入则孝”,何况在外,怎能做到“出则弟”,与别人交朋友呢?在学校同样如此,同事之间也要做到“出则弟”,学校是一个大家庭,老师之间要讲友爱,讲团结,才能把人作好,才能把事作好,才能爱自己的学生,才能教书育人。

“谨而信”也提到做人做事要非常地谨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世要言中有信,也要谨慎处世而信。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一切都要言而有信,答应了别人的事要做到,老师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要为人师表。同时又“泛爱众”,一个人有了伟大的胸襟,能够爱人,在学校里,彼此之间的友爱,对学生的爱,扩而充之,就能爱天下人就如爱自己一样。假如一个人对这些都做到了,就能“而亲仁”,就能再亲近那些有学问,有道德的人,就能与他人和睦相处,也就能做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了。也就是说,学会了做人,做好了人,还有更多更好的心情,更多更好的精力再去“学文”,热爱文学的就做文学家,热爱科学的就做科学家,热爱艺术的就做艺术家等等,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志向所在,兴趣爱好,去以量力而行。

在读到第七篇《述而》中有一句“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进一步我能理解到孔子在当时那个年代对富贵、对金钱的认识。孔子告诉了我们应该追求富有,这是非常符合我们现实人的思想的,如果都追求贫穷,社会怎么发展呢?以孔子的看法就是如果能挣到钱,干什么活都行,但是我们应该有道德上,甚至法律上的底线。该挣的钱我们理直气壮地挣,心里塌实,当然也不能怕吃苦,怕干累活。现实中,确实有这种现象,可以不费力气,得到一笔钱,可以让我们变得富有,生活上一个层次,在这个时候,一定认识到自己,一定把握住自己,一定守住道德的底线。

记得看过一个节目《人与社会》,一个农民在自家房子底下挖出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如果卖了的话,那么家里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这几个青铜器可以卖上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经过很长时间的思想斗争最终他把青铜器上交了国家。孔子话和这个小故事中我觉得对富有的认识必须保持一份清醒的,说起来容易,真地做起来很难的。这需要我们每个人有一定的修养。随着对教育事业越来越看重,教师的工资也是不断增长,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正确、清醒地面对自己的职业和金钱的关系,为社会和国家培养真正的人。

人就像一块磁铁,吸引思想相近、志同道合的,排斥其他不同类的。如果你想结交仁慈、慷慨的人,自己也必须先成为这样的人,种什么因,收什么果。这也许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吧。确切地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文明。一个人真正成为文明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因为这是很高很难做到的要求,所以我们目前的社会总是在反复提倡精神文明建设。

作为教育工作者,也要把握好这个度,虽然孩子们小,但也要将心比心的为他们想想。当你要求孩子们做某件事时,首先想想,你做到了吗?然后再要求孩子,所以自己要以身示范。正所谓“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到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到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到一个命运;播种一个善行,你会收到一个善果;播种一个恶行,你会收到一个恶果。

《论语别裁》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狮子搏物”,“狮子是百兽之王,狮子何以会是百兽之王?因为他对任何事情都很恭敬,很认真,当狮子要吃人的时候,使出全副的力量,绝不放松,当狮子抓一只小老鼠的时候,也是用全部力量。这种狮子的精神,就是无小大,无敢慢,一件事情到了手上,不管小事大事,不要以为容易,如果以为容易往往出毛病,这就是说怎样可以做到泰而不骄。”这就是狮子,对任何事都是认真对待。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其实,任何事业成功的人大都是从小事做起的,为什么会成功,因为他们从来不把小事当作小事看。所以对于毛躁的我来讲,我要做“狮子”,任何事都当大事来做,竭尽全力做到精益求精,我想我会成功的。

南先生最后说“万事都从做人开始,一个人生,无论做什么事业——做官、经商、做学者、做平民,都是要做人。事业的升沉成败,各有变化不同。但无论如何,总要做人。”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职业要求我们要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有时,在我们的工作中要把计划落实下去,有时需要做一些说服工作,但是,我们发现,没有哪一位哲学家会叫卖自己的观点,因为这不是说服不说服的问题,哲学的深层次,而是你不得不信服他,所以,我们要学习传统文化,学一些哲学,这也是提高我们工作的能力。

以上是我对《论语别裁》一部分浅薄的看法,虽然未能全部领会,但是,我相信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这都是一种境界,我想这也应该是《论语》的价值和意义吧。

第二篇:论语别裁读后感

论语别裁读后感(一)

近日偶读书,南华瑾先生一字一句一行一书尽入眼目,咀嚼回味,口齿留香……

人生在世几百年间,能看尽沧海桑田,月缺月圆,参悟其中道理玄机者又有几分?

谈学问,简言“学”,一字好写,秉承几难?孔夫子曾经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及“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诸如此类的名言,并且还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五十七年的经历使他仁德兼备,学问渊博,成为冠绝一时的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可谓是震古烁今。以如此身份,当他的高足问他时,他的回答竟然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多么令人不可思议!

孔子的特点不是探求天地万物的具体性理,而是探求社会与人生的具体性情。因为世间万物的客观规律也许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体感情是无限的。作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无限的“人”,这也正是让孔子感到学无止境的原因。人的性情举止,是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内容,就打破了原来的旧的规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话已经说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难的。而孔子最精辟的论述,也自然而然体现他对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见解。

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这一点上,和孔夫子几千年前提出的主张“仁与德”的观点不谋而合,两人都是伟大的教育家,两人都是把“仁与德”当作自己去不断努力实现的目标,不断的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品德,这是有必然性的。

为了学习,可以三月不知肉味,这足以见孔子的勤奋,可如果仅仅是勤奋,恐怕孔子就不会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学表现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谦虚;我不如老农,我不如老圃,这是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是一种乐观。他的学习精神,不仅仅限我们常人的思维。孔子会以最博大的胸怀,去接容包纳世间万物,这就是我们所不及的。

两千年前的孔子,就是一位具备着各种谋生技能、又具备着对于生命意义有深隧洞见的哲学家及教育家,又对教育的目标有着明确的方向指引,因着他的众多的知能,成为了中国文明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许多谋生技能的知能细节固然没有保存下来,但是他的人生智能的谈话却成了绵延两千年的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智能宝典,当我们阅读吟咏他的话语之时,每一句话都可以从他的智能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标。

这就是孔子的学习!这就是圣人的学习!

也许我们这些凡人是永远无法领会万世师表的学习的内涵,但每一个人也许都可以从中找到一个新的自我。

论语别裁读后感(二)

《论语别裁》是南怀谨先生对《论语》的解释。整本书都在教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

我不是一个善于总结反思的人,对于《论与别裁》可能理解的不深,只能记下自己一些零星的感受。对于《论语》里经常提到的“君子”“小人”其中有一句对我的感触特别大。“小人之过也必文”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文过饰非”。有些人对于自己的过错,总喜欢给自己找一个借口、理由来掩盖自己的过错。而一个君子错了,就承认错了,所谓君子之过如日月之蚀,和太阳、月亮一样,偶尔有一点黑暗阴影,大家都看得见。可是等一会就会过去,仍不失原有的光明。君子不怕有过,不要自己去掩饰,错了就坦诚错了,大家都看得见,这就是君子风度。不过现在明白了,改过来,人们就像对月亮、太阳一样,仰望他的光明。读到这几句话的时候,我就在反思自己:在这方面我是个君子还是个小人?对于自己的过错我是否能够坦诚?不,我没做到。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当我错怪了某位同学的时候,我曾因为自己是老师而不好意思或是不肯蹲下身子跟孩子说声对不起。现在返回头来想想:我们教师都在教育孩子诚实,不要说谎,但老师自己却不能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这叫孩子怎样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当我们面对错误,勇敢地说出“对不起”的时候,我想,因为我们的坦诚,我们依然是孩子敬重的老师。

这些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又能有多少人做到呢?这也就是所谓“执德不弘、信道不笃”。譬如:看见别人做好事,心里一定肃然起敬;看见人家有好画,心里也很欣赏;读书时看到有些道理很对,也很开心,但是我们照着做了吗?没有,这就是“执德不弘”。我们没有这样远大,我们也服从真理,看见别人做好人好事也很钦佩,但是自己做起来,没那么积极,不能发挥。我们人生的体会,有时明明知道这个道理,但到处理事情时,自己的个性、脾气一来,就不管道理了,这就是“信道不笃”不踏实。“焉能为有,焉能为之”,换句话说,自己没有建立一个人生观,自己没有中心思想,简单一点就是缺少一种目标的动力,这就像我们最近在写的三年规划,开始时,我有些迷茫:我该怎样给自己定位,自己的目标在哪里?偶然间在杂志上看到这样一件事情:法国一家报纸曾经进行刊登过一个问题:“如果法国最大的博物馆卢浮宫失火了,情况只允许抢救出一幅画,你会抢救哪一幅?”据说这家报纸收到数以万计的答案,人们纷纷论证自己的选择,有的甚至写出几万字的论文,阐明为什么应该选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而不是凡高的“向日葵”,或者为什么应该是“向日葵”而不是“岩间圣母”。众人相持不下,谁也不服谁,直到法国著名作家贝尔纳说:“我抢离出口最近的那幅。”

道理很简单,在失火的情况下,到处是浓密的烟雾,你根本无法看清哪幅画挂在哪儿,如果你冒险进去找你心中认定的那幅,很可能的结果是在找到那幅画之前,你自己已经葬身火海。而抢离出口最近的那幅,虽然不是最有价值的,但却是最可行的。再说,一幅画只要能挂在卢浮宫,就说明它怎么都差不到哪儿去,尤其当其它的画都化为灰烬以后,这一幅即使再普通,也会变得不普通不寻常。

这个故事给了我一个启示:给自己订一个目标,并不是一定要价值最大的目标,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目标。给自己确定一个目标,一个前进的方向,尽量做到执德能弘,信道能笃。

读了南怀谨的《论语别裁》让我想到的是瑞典汉内斯。阿尔文的名言:“如果人类要在21实际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4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论语是我们华夏民族5000年智慧的结晶。对社会,对人,对社会和人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作详细而又精炼的透视。《论语》中的每一句话都是经典,为我们明白地讲述了:《论语》讲究做人做事,如何完成做一个人。南怀瑾老先生把《论语》用自己的理解意译了一遍,将孔子为人处世的态度展示出来,教我们懂得一些道理。

论语别裁读后感(三)

从《学而》中,我就能感受到孔子立身处世的态度,“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入则孝”,我明白了,这个学生在家里是个孝子,“出则弟”就是在外面,对朋友,对社会,对一般人就能够友爱,扩而充之爱国家,爱天下……记得有人说过:要看一个人是否能与你交朋友,就先看他在家里是否是一个孝子。这就是“入则孝”,若在家里,连自己的家人都不能做到“入则孝”,何况在外,怎能做到“出则弟”?与别人交朋友呢?在学校同样如此,同事之间也要做到“出则弟”,学校是一个大家庭,老师之间要讲友爱,讲团结,才能把人作好,才能把事作好,才能爱自己的学生,才能教书育人。

“谨而信”也提到做人做事要非常地谨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世要言中有信,也要谨慎处世而信,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一切都要言而有信,答应了别人的事要做到,老师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要为人师表。同时又“泛爱众”,一个人有了伟大的胸襟,能够爱人,在学校里,彼此之间的友爱,对学生的爱,扩而充之,就能爱天下人就如爱自己一样。()假如一个人对这些都做到了,就能“而亲仁”,就能再亲近那些有学问,有道德的人,就能与他人和睦相处,也就能做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了。也就是说,学会了做人,做好了人,还有更多更好的心情,更多更好的精力再去“学文”,热爱文学的就做文学家,热爱科学的就做科学家,热爱艺术的就做艺术家等等,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志向所在,兴趣爱好,去以量力而行。

在读到第七篇《述而》中有一句“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进一步我能理解到孔子在当时那个年代对富贵、对金钱的认识。

孔子告诉了我们应该追求富有,这是非常符合我们现实人的思想的,如果都追求贫穷,社会怎么发展呢?以孔子的看法就是如果能挣到钱,干什么活都行,但是我们应该有道德上,甚至法律上的底线。该挣的钱我们理直气壮地挣,心里塌实,当然也不能怕吃苦,怕干累活。现实中,确实有这种现象,可以不费力气,得到一笔钱,可以让我们变得富有,生活上一个层次,在这个时候,一定认识到自己,一定把握住自己,一定守住道德的底线。记得看过一个节目《人与社会》,一个农民在自家房子底下挖出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如果卖了的话,那么家里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这几个青铜器可以卖上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经过很长时间的思想斗争最终他把青铜器上交了国家。孔子话和这个小故事中我觉得对富有的认识必须保持一份清醒的,说起来容易,真地做起来很难的。这需要我们每个人有一定的修养。随着对教育事业越来越看重,教师的工资也是不断增长,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正确、清醒地面对自己的职业和金钱的关系,为社会和国家培养真正的人。

人就像一块磁铁,吸引思想相近、志同道合的,排斥其他不同类的。如果你想结交仁慈、慷慨的人,自己也必须先成为这样的人,种什么因,收什么果。这也许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吧。确切地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文明。一个人真正成为文明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因为这是很高很难做到的要求,所以我们目前的社会总是在反复提倡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教育工作者呢,也要把握好这个度,虽然孩子们小,但也要将心比心的为他们想想。当你要求孩子们做某件事时,首先想想,你做到了吗?然后再要求孩子,所以自己要以身示范。正所谓“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到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到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到一个命运;播种一个善行,你会收到一个善果;播种一个恶行,你会收到一个恶果。

《论语别裁》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狮子搏物”,“狮子是百兽之王,狮子何以会是百兽之王?因为他对任何事情都很恭敬,很认真,当狮子要吃人的时候,使出全副的力量,绝不放松,当狮子抓一只小老鼠的时候,也是用全部力量,这种狮子的精神,就是无小大,无敢慢,一件事情到了手上,不管小事大事,不要以为容易,如果以为容易往往出毛病,这就是说怎样可以做到泰而不骄。”这就是狮子,对任何事都是认真对待。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其实,任何事业成功的人大都是从小事做起的,为什么会成功,因为他们从来不把小事当作小事看。所以对于毛躁的我来讲,我要做“狮子”,任何事都当大事来做,竭尽全力做到精益求精,我想我会成功的。

南先生最后说“万事都从做人开始,一个人生,无论做什么事业——做官、经商、做学者、做平民,都是要做人。事业的升沉成败,各有变化不同。但无论如何,总要做人。”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职业要求我们要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有时,在我们的工作中要把计划落实下去,有时需要做一些说服工作,但是,我们发现,没有哪一位哲学家会叫卖自己的观点,因为这不是说服不说服的问题,哲学的深层次,而是你不得不信服他,所以,我们要学习传统文化,学一些哲学,这也是提高我们工作的能力。

以上是我对《论语别裁》一部分浅薄的看法,虽然未能全部领会,但是,我相信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这都是一种境界,我想这也应该是《论语》的价值和意义吧。

第三篇:《论语别裁》读后感

随着国学热潮的汹涌而至,我也通过阅读提升自己的国学积淀和文化素养,让自己更充实起来。阅读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一书,我从中读出了先生的谦虚和虚怀若谷,把学问做透的执着态度。特别是读完先生对《卷二?里仁第四》的解读,如在《里仁第四》、《月是故乡明》、《兼收并蓄见仁心》等篇章对“仁”的阐释和讲解,让我更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仁”的认识,更坚定了“仁在心,学做人”的信念。

南怀瑾先生认为“里仁”是人如何处在仁的境界,要求我们重视个人修养,强化精神提炼,追求“仁”的境界。这就引导我们以“里仁为美”,让修养、学问、做人达到智慧之境,达到真善美的境界。这就启迪我们从以下三大方面要求自己:

树“仁”之人生观,做到知行合一。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只有以发自内心的善意去对待他人,以博爱之心“泛爱众,而亲仁”,能够深刻认识到“仁德”是人之本、人之性,以仁爱作为真正的做人之道,逐渐超越血缘基础之上的亲亲之爱,以无限的温暖照亮他人,逐渐让“仁爱”作为一种品性和能力,并在现实生活中加以落实,让自己的言行举止都能展现出“仁”的风范,并成为一种行为的自觉。

坚信心中有爱,以仁爱之心爱人。在日常生活中,坚信“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想别人所想,以一颗仁慈之心学会关爱,做到在家爱父母、爱兄弟姐妹,在外爱朋友、爱他人,逐渐构建爱的和—谐氛围。做到以宽以待人的胸襟勇于承担,摒弃自私自利之念内修文德。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爱,以仁爱之心平等对待他人,以和睦相处促进团结协作,那么怎么会成不了真正的正人君子和仁人君子呢?

聆听圣人启迪,提升综合素养。通过学习阅读,从先贤圣人那里学习做人之道,以“恭、宽、信、敏、惠”要求自己,真正成为“至仁之人”,以此才能行于天下。在生活工作中,以“恭”要求自己,坚持做到必恭必敬,对世界、对他人有恭敬之心,做到恭则不侮;以“宽”勉励自己,以自然宽和之态善待他人,以宽容和美汇聚人心;以“信”立人品,做守信之人,讲求信用,力争做到诚以修身,信以立世;以“敏”提升做事效率,在工作中以敏锐、敏捷的态度抓住机遇,能以敏锐的应变能力力争敏则有功;以“惠”警示自己,能以慈惠之心感动别人,发挥精神感染力。

总之,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学习中,我都将以“仁”为追求人生向善的动态的进取过程,进行自觉地地“仁道”选择。最终,以良好的品性为保障,以过硬的本领为支撑,以远大的理想追求为航标,以超强的主观能动性为自觉,以恒久的“仁心”勤践行,以推己及人之心温暖世人,温暖世道!

第四篇:《论语别裁》读后感

《论语》中的企业管理道理

——读《论语别裁》有感 经济093 宫晴晴 091940

看过《论语》没有?坦白回答,除了初中、高中时课本上要背诵的那几小段,我以前从没有认真系统的读过这本书。看到这本厚厚的《论语别裁》有点不知所措,无从下手。不够还好作者的解释很明白,让我能从《论语》深奥博大的儒学文化中收获不少东西。

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一下子涌入中国,不可否认,企业家们从国外的经营理念中获益不少。可是在盲目的吸收西方文化时我们却忽略了古老的中国文化,其实它从不落后甚至还会超越西方文化。宋朝开国宰相赵普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中蕴含着多少管理哲学,下面就谈谈我从论语中学到的企业管理的道理。

一、企业管理的学问也是要学从经验来的。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是论语《学而》中的第一句。学这句话中我们不仅可以明白人生的道理同样也可找到企业管理道理。作者认为这是说要我们随时随地的学习,而不是说读书就是学问。不是你读了厚厚的关于管理的书籍,你就能够妥善的管理企业,我们不能做赵括,纸上谈兵。没有经验只会一败涂地。要在工作中积累经验。同时要说明,没有那一个企业会一帆风顺,其实从失败中总结失败的教训,化为自己今后在企业管理的经验,积少成多。经验多了,自然会经得起风雨。

二、企业管理者要懂得取长补短。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作者认为看见一个道德、学问有修养的贤者,就要想到到达他那个境界,跟他在造诣上的成就;看到不贤坏的人,最好当作自己的借镜,借以自我反省。也可以从一个普通人身上学习他的优点,反省他的缺点。其实,企业管理也要取长补短的,不管是从成功企业管理中汲取他们的长处,还要从失败的企业中寻找教训,借以自警。不要生搬硬套,每一个管理模式中都会有局限性,应该去之糟粕,取其精华。

三、企业管理要讲究人和。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这就话是对当时的国家管理者所说的,其实也可以用来提醒企业管理者的。“敬事而信”就是要对一件事认认真真的做,让下面的人信服;“节用而爱人”是对经济要节省,不是为

自己,而是为员工。试想剪掉那些毫无意义的文山会海的支出,而用来抚恤员工,效果当然不一样;最后是“使民以时”也就是要理解员工,体恤员工。这一点富士康可能是没有做好,就是这样一个庞然大物,这样一个优秀先进的企业,让人匪夷所思的就是偏偏有人接二连

三、前赴后继的不惜生命代价的“纵然一跳”。究其原因,难道说是企业“包身工”式的劳动与生活,“拿摩温”式的管理方式所致?还是企业追求的是剩余价值,致使这些员工与机器捆绑在一起,进而也变成了机器?或许是这些人根本看不到通向城市安居生活的可能性时,打工的意义轰然坍塌,前进之路被堵死,后退之路已关闭,他们进退维谷?还是“心理压力过大,导致心里扭曲”等等。总之,他没能达到人和,为能让员工获得职业幸福感,也就无法为企业尽心尽力的工作。

四、企业无信不立。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人无信不立,而对于企业来说“信”也是非常重要的。这里所说的“信”不光是要对企业的顾客要诚信,也包括对企业的雇员要诚信。对顾客要保证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的信誉,这点的反面例子很多,就拿三鹿来说,弄虚作假,最后注定会垮台的。而对员工来说,处理事情,管理者要多想想,骤然下决定,以致随时改变,使部下无所适从,这就是管理者言而无信了,员工自然会反感。论语中还有一句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我想也可以化为管理者使员工以信,员工事企业以忠吗。

五、企业要知人善任。

子曰:无求备于一人。

书中对孔子的弟子都有介绍,而孔子个人对弟子的性格、学识、修养都很了解。子路,性格鲁莽,刚直,冲动,是天生的武将; 颜回,也就是颜渊,大家都知道,“好学”。所以可以做学问家。冉有,孔子说“可使为宰”,是个很好的内政官。子贡,白手起家,头脑精明,而且能说会道,是个非常成功的商人。公西华,孔子说“可使与宾客言”,其口才了得,是个外交官的料。对于企业来说也应该知人善任的。因才施用,用其所长。让员工更好的发挥自己的特长,更好的服务企业。

好了,其实《论语》中,蕴含的管理思想太多了,我只不过讲的都是些皮毛,只是我们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无暇去研究它,利用它。我们是华夏儿女,就应该充分的运用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知识的,用它来创造中国特色的管理系统。

第五篇:《论语别裁》读后感

《论语别裁》读后感

李勇

假期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回顾这个假期,都是在忙忙碌碌中度过,唯一有成就感的事情,就是读了一点《论语别裁》。但惭愧的是只读了上册,下册才刚刚开始读。宋朝的赵普,能做到半部《论语》治天下,希望自己也能像赵普那样,从《论语》中学道行多的方法,去治我的工作、生活。下面谈一丁点读《论语别裁》的感受。《论语别裁》这部书是南怀谨先生对《论语》这部书别出心裁的解释,特别是有别于明朝朱熹对《论语》的解释。他认为现在人们对于儒家学说的错误认识和理解,多是由于朱熹的解释给人们的误导。《论语》这部书,在中国文学史上、思想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部书的绝大部分是孔子和他的弟子或者其他人的问答的话。聪明的学生问他,有聪明的答复,愚笨的学生问他同样一个问题,他的答复便又不同。孔子说话,是因人而异的,即“因材施教”。孔子是一个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他将人看作是平等的。《论语》中有“性相近,习相远,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就是说,除了绝顶聪明和绝顶愚笨的人没有办法教育以外,其他都是平等的,可教育的能力是一样的。孔子提出了四个字,可以说是中国的民主主义教育哲学,就是“有教无类”,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初读南怀瑾先生著作的《论语别裁》,虽然以自己现在的学识和眼光还不能完全领悟本书的真谛,但看完本书之后,使我对《论语》有了新的认识,对国学有了新的认识,对教育也有了新的认识。南怀瑾先生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注解《论语》时就对当时的教育导向和制度进行了无情批判。他认为,当时之教育,最大的失误,在于教育的功利性。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一张文凭,寻得一个饭碗,而对青年的人文教育,如何做人、如何立身,视而不见。其最终的后果就是整个社会的人文缺失、精神泯灭、信仰不在,在这个物质的天堂、人文的沙漠里,和谐何从谈起!我们当今的教育是否存在以上所说的缺陷呢。学习了孔子的教育宗旨“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后,我对教学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一、文。南怀瑾先生认为应该是广义的,包括一切知识和文学。我认为“文”就是学生应该学习的东西。一切知识的范围太宽泛了,如果学生能够掌握的知识固然是越多越好,但是同时我们也要遵循孔子说的“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意思是说,人的智慧不是一样的,可以分为上、中、下三等。中人以上的资质可以学到叫深奥的知识。中人以下的资质,在教育方面,教导方面,对他们就不要做过高的要求,不妨做低一点的要求。我认为只要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不管是什么资质的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都会取得成就的。另外,“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我认为教育是诱导的,特别是当前学生叛逆心理特别强的特点,如果处理不好,一点反感慢慢积累,到最后会对一切事物都有了反抗性的习惯。就很难达到我们想达

到的效果。

二、行。南怀瑾先生认为狭义的讲是行为、品德,广义的讲是指一生事业的成果。我们要教育学生的行为品德,首先要正己。“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意思是说:使民如此,对学生又何尝不是如此?以庄严的态度对待学生,学生就会尊敬你。注意,这庄严的态度,不是见到学生就做出一副嘴脸,一副庄严宝相,显示自己的威严;而是对待学生应该从心底里对他们表示尊重,而不把他们当作可以任意支配的实验品。以爱自己的儿女或弟妹一样爱护学生,学生自然会心存感激,把老师的爱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对学生的爱,就是严格要求他们去完成应该完成的学习任务,而不是放任,名之曰“培养个性”。表扬好的学生,教育一时跟不上的差学生,使学生知道明确的目标和差距,学生就都会努力学习了。这里的“劝”是勉励、使努力的意思。教育出好的学生是教师一生的成果也就是“行”,要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必须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的行为和品德,用我们的一言一行示范给学生,引导和教育学生的行为和品德。

三、忠。南怀瑾先生认为对一事一物无不尽心者谓之忠。是指对国家、社会、父母、朋友,任何一人一事,答应了的话就贯彻到底、永远不渝的诚心。从对学生的教育方面讲我认为忠指的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说的是曾子做学问很简单,每天用三件事情考察自

己。一是答应别人的事情办了吗。二是与朋友交往是否言而有信。三是老师教我如何做人做事实践了没有。教育学生学习应该采取“三省吾身”的办法,增强他们的修养,养成对一事一物尽心尽力而为的习惯。这种好的习惯将受益一生。

四、信。南怀瑾先生认为就是信义。我认为是指诚信,是人的修养,是人格的造就。“信”的含义与“诚”、“实”相近。孔子认为,“信”是“仁”的体现,他要求人们“敬事而信”。他说:“信则人任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和孟子都将“信”作为朋友相交的重要原则,强调“朋友信之”,“朋友有信”。由此看来,传统伦理将诚信作为人的一种基本品质,认为诚实是取信于人的良策,是处己立身,成就事业的基石。总之,是一种个人生活的准则。我们岂有不教好学生“信”的理由。

孔子提出一个很重要的字,就是“仁”。孔子的看重“仁”字,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个“仁”,就是人的人格,人的人性,人的尊严。孔子说“修己以敬”。孔子的学生问:“这就够了吗?”孔子又说:“修己以安人”。这个学生又问:“这就够了吗?”孔子又说:“修己以安百姓”。这句话就是说教育并不是让你去打坐念经,“修己”是让你去做自我教育的工作,但是还有一个社会目标,就是“安人”。安人是给人类以和平、快乐。这个教育观念是新的。教育并不是为自己,为的是一个社会目标。所以《大学》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修身的基础,而后面的“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社会的目标。所以孔子时代的这种“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观念就是将教育个人与社会连贯起来。教育的目标不是为自己自私自利,不是为升官发财,而是为“安人、安百姓”,为“齐家、治国、平天下”。因为这个使命,就感觉到“仁”------受教育的人。人本来有人的尊严,到了做到自己感觉有“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使命时,就格外感觉到一种责任。所以《论语》中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就是说,必要时,宁可杀身来完善自己的人格。这就是《论语》中的“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孔子的弟子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仁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就是说受教育的人要有大气魄,要有毅力,因为“任重而道远”。“任”就是担子,把“仁”拿来做担子,担子自然就很重。孟子说:“自任以天下之重”,曾子说“仁以为己任”。以整个人类作为我们的担子,就是2500年来一个了不得的传统。后来宋朝的范仲淹也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就是“修己以安人”而感觉到“任重而道远”的缘故。明朝的顾亭林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是这个道理。

《论语》是一本由只言片语构成的伟大著作,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论语》的深邃,是即便南怀谨先生这样的国学大师也要穷数十年的精力才能入其堂奥的巨制。我作为一个后学晚辈,只希望随着人生经验、阅历的增加,对《论语》的理解也能更加深入,对于我的教学和生活不断带来更大的帮助。

《论语别裁》读后感[大全五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