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读后感
礼记大学读后感[共五篇]
编辑:柔情似水 识别码:76-1153837 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9-28 09:29:08 来源:网络

第一篇:礼记大学读后感

《礼记》这本书是前人智慧的结晶,需要我们去慢慢体会。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礼记大学读后感”,希望能帮助到您。礼记大学读后感(1)

《礼记》是一部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状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着作,在历史上的地位仅次于《论语》,比肩于《孟子》,又远超于《荀子》。这部书可谓是包罗万象,它以礼乐为核心,所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礼记》在唐代就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则被列入‘十三经”之中,为士者必读之书,由此可见《礼记》这部书的重要价值。《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为“三礼”,对中国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各个时代的人都从中寻找思想资源。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我反复吟读着这段文字,深深地被文字中所蕴含的那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所感染。“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选举有德行的人和有才能的人来治理天下,人们之间讲究信用,和睦相处。所以人们不只把自己的亲人当亲人,不只把自己的儿女当做儿女,这样使老年人能够安享天年,使壮年人有贡献才力的地方,使年幼的人能得到良好的教育,使年老无偶、年幼无父、年老无子和残废的人都能得到供养,这样的社会就叫做大同世界。”孙中山先生就曾提出“天下为公”的思想,主张为了老百姓,建立一个民有、民享、民治的民主共和社会。这段文字,并不会因年长日久而失去光泽,至今读来,它仍发出道道金光照亮了我们每个人的内心,表达了我们每个人对对美满、公正的大同社会的强烈向往。

翻开我的笔记本,本子上摘录的第一句话便是《礼记》这部书中的一段文字:“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这句话的原意是:“要广博地学习,对学问要详细地询问,彻底搞懂,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我经常将《礼记》中的这句话作为我的座右铭,并时常用这句话教导与勉励我的孩子和我身边的年青朋友。“博学之”即讲学习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丧失了,为学的欲望也将随之而消亡,博学遂为不可能之事。“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因此博学乃能成为为学的第一阶段。越过这一阶段,为学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审问”为第二阶段,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问过以后还要透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否则所学不能为自己所用,是为“慎思”。“明辩”为第四阶段。学是越辩越明的,不辩,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

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这句话时常提醒我在工作中注重学习,不仅仅要精通业务知识,还要广泛学习其它方面的优秀书籍,不断提升个人的综合素养,做一个“一专多能”的人,此外在平时还要多与身边的同事朋友沟通交流,学习他们先进的工作方法,对于工作生活中的难题要多向有经验的老同志请教。此外,光学习理论和书本知识还不够,还得多实践、多锻炼,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

礼记大学读后感(2)

在还没有学过《学记》之前,就曾听闻“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教学相长”,而在仔细学完《学记》后才真正领略到先人的智慧以及这篇文章的伟大。

《学记》主要讲述了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等,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么一段话: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教育教学的第一原则就是禁于未发,意思是在事情还没有发生之前就加以防止,和我们现在所说的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意思相近,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以及积极的心态,将学生不好的萌芽不好的欲望在还没有发出来的时候就铲除掉,并把好的一面引导给他们。结合我们自身而言,作为未来的小学老师,就一定要具有这样的能力,孩子在小学的时候是学习能力最强最需要老师引导的时候,在这个阶段,他们的人格就将定型,我们小学老师就应该教会他们摆脱可能会形成的恶习,学会真善美。如果发然后禁则为时已晚矣,因为不好的习惯一旦根深蒂固就很难再被改变了。

第二原则当其可,意思是在适当的时机给学生进行教育,掌握教育机会,不仅能让学生学的有兴趣,给他的教育印象也会比平时更加深刻。如果错过了学习的最佳时机,那么再学习的话就很容易力不从心了,之前吴院长也和我们说过,很多小学女教师在工作两三年后才来考研,一边带孩子,一边工作,即使学的再苦再累又怎么可能学的进去呢?

第三原则是不陵节而施,意思是在教学生的时候不超越学生的接受能力,要循序渐进,每个班上学生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作为一个老师不能只看到那些学习能力强的小孩,也要顾及到一些学习知识比较慢的学生,当然最好的就是知识难度能够适应所有的学生,如果教学太过急功近利,比如有的老师为了赶进度,自顾自的讲,毫不顾及学生,那么这样子的教学,实际上是毫无成效的。

第四原则相观而善,指的是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共同学习,在学校里如果只知道一味的学习,而不会与人交往,没有一个朋友,只会让自己孤陋寡闻,但是择友的时候也不能选择品行不好的朋友,当然朋友也不是用来闲聊的,不过在当今社会互相切磋学术的朋友实在是不多了。

虽然《学记》是三千多年前先人的智慧,但在今日也值得我们学习效仿,作为未来的小学老师,《学记》是值得我们一生都学习的楷模。

礼记大学读后感(3)

一提到四书五经之类,条件发射地想到愚昧、封建、老古董。近来,看得多了,发觉孔家店被我们莫名地打到,因为提到国学,人人都可以说三道四,但是真正耐心读下去,试图去认真了解流传千古的文章背后的人就少得多啦,姑且算是无知者无畏。

当下流行的西式学习和教育,和我国古代大相径庭,东西教育差异之大只能慢慢体味啦。西方以自然科学为代表的学习分门别类,循序渐进,所有的学科在一套完善的理论世界内蓬勃发展,并且通过对数学工具的使用,让知识的学习一切都井井有条。我国古代的教育体系,更多地强调个人修行,强调对悟的理解,对于如何达到大彻大悟的境界,似乎没有一条明确的道路遵循,没有一个可以重复训练、可操作的育人大—法。给我的感觉,古人的学习方式,有些灵童似可瞬间得道升—天,而愚钝之辈则无醍醐灌顶的机会。

一提到《礼记》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些了解,不过一般的同学都是对它皱眉头,鄙夷之。因为一想到礼,就会联系到三纲五常,君君臣臣之类的腐朽思想啦。观后才知,我冤枉古人啦,古之“礼”包罗万象,即不是送礼的礼也不是非礼的礼,而是和“道”一样,有着丰富的内涵。

一般同学都知道,四书五经的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可能不知道《大学》和《中庸》是《礼记》中的两篇,这里要说的《学记》也是《礼记》的一篇,非常有名,但今人不太熟悉罢了。

《学记》讲述了古人对学习的理解,是高度概括的,没有实际操作的教条,可以看作是古人对“教育”“学习”的纲领,如《共—产—党宣言》对共—产主义的作用,但是并没有告诉无产阶级怎样从资本家手中夺取权力。前途是美好的,道路嘛,自己去摸索吧。

文章开宗明义,第一句就解释为什么去“学”,去接受“教育”:化民成俗,可以理解为有一个良好的社会风俗习惯,这应该是有社会性和历史性的,不同时代自有不同解释,我想一般应该是百姓安居乐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吧。

虽有至道(道这个东西,内涵丰富,太玄,非三言两语说清楚),不去学习,也不能“知其善”。古人对学无止境认识很透彻,知道“学然后知不足”,发奋地学习才知道自己有那么多不知道的东西,有人越学越感无知也是这个原因,这也解释无知者无畏;巅峰对决,只有功力深厚的人才知其中的深浅,莽夫是看不出门道的。古人对“教”和“学”的认识,不像现在这样割裂,现在老师高高在上,一切都对,学生的质疑总被当做不听话。古人知道“教学相长”,将教和学统一起来,学生和老师大家可以互相学习,学生之间也可以互为师学,所以有同学一时无法理解某些知识点,如果你知道的话,不妨将你的理解分享出来,在教别人的时候,你的认识也会更上一层楼。现在的学生不仅缺乏不耻下问的勇气,连虚心请教的一并抛弃啦。

或许古人愚昧,对一切未知的东西心存敬畏,对于学习也当做神圣的事情,所以才有至圣先师的孔夫子,被当做祖师爷祭拜。

学习是有一定规律性的,不可揠苗助长,所以“未卜禘[dì],不视学,游其志也”,意思是说时候未到(还没祭天)的时候,天子(领导)不能去视察学校,这样学生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去“游其志”,发展个人的志向。

我觉得对老师的作用,古人认识的更加深刻,老师要“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无论老师还是父母,对学生的志向之类,别整天批评,要多多观察的学生,少发言,在适当的时候才加以指导。像现在的父母也不要孩子上两天学就问去逼他考清华北大,烦死啦。

求学的人有四个经常犯的错误: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是指学习的时候,或贪多不求甚解,或学习一点点就容易满足,或将学习看做太容易不下苦功夫(伤仲永之类的神通),或自我设限不求进步。这四点学习的人和教学的人都要明白,产生四种错误的心理不同,要对症下药。

古人对老师的评价高,所以即使皇帝,对自己的老师要“无北面”(和老师,别用君临天下那套礼仪,尊师)。现在教师的神坛已经走下神坛,成为谋生的一种职业,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也out,一去不返啦。

更多的内容,这里不再一一展开,不过《学记》这篇文章还是值得复读。古时的一些文章,酣畅淋漓,一气呵成,隐喻恰当,道理明了,不似现在一些无病呻吟的文字,毫无深意,只能凑字数,凑页数换RMB。虽然读这些书不能令你身价倍增,也不算一种找工作的技能,但是陶冶情操方面比一个数学公式强多了。在十几年的西式教育下,穿梭在古人的文字间,完全不同的感受,别有一番惬意。

礼记大学读后感(4)

“有教无类,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这句话出自《礼记》。“有教无类”是孔子提出的教学方法,对现代而言,它的意义就是:身为师者,无论是什么样的人,都要教育他。不能因为一个人过去不好的经历就在学习上放弃他。“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是讲的学习方法,指学生要掌握学习方法,不要一味学习书本上的死知识。正如谚语所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对于教师来说,要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合理运用学习中的正迁移。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勤于学习。

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任何习得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教育家斯金纳提出外界的强化作用是塑造儿童行为的基础。只要了解强化效应,操纵好强化技术,及时有效地施加强化,就能控制行为反应,并随意塑造出一种教育者所期望的儿童行为。作为老师在教学中巧妙运用强化控制理论,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班在一年级时,有几个小朋友作业很是潦草。针对此,我采取了鼓励为主的强化教育:一次作业工整就加盖一朵小红花,连续3次小红花,就加盖一个“一级棒”的大印章,连续2次“一级棒”就奖励小卡通画并上光荣榜。这种积极强化的方式,这种连续的强化刺激,矫正了他们原有的作业潦草的习惯,不断地向好的方向发展。这与孔子提出的“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谓“善教者,虽逸而功倍,不善教者,虽勤而功半。”

我班邵阳小朋友有着极强的暴力心理问题。经过两年来的观察了解,我认为原因在于幼年时的攻击毛病,没有得到及时纠正,以至成为一种不良的习惯。在成长的过程中,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打架成为其发泄过剩精力的一个方面。由于缺乏道德意志,他虽然知道不好,但却控制不了自己。对于这个孩子,我也有过想放弃的念头。但看到大家都不睬他,甚至有些轻视他的时候,我感觉到这个孩子的可怜和可惜,我也认识到作为一个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尽心尽力教导每个学生,真正做到“有教无类”。

我静下心来首先分析了家长的问题:对孩子早期教育是失败的。可能是没有加以重视,认为孩子之打架无所谓;亦可能方法简单,引起孩子的对抗心理。所以工作作了,效果不理想。

于是我与家长联系并引导他们对孩子要有信心,要配合学校教师继续做工作,毕竟孩子打架的次数在减少,要给予巩固;同时找建议他们求助心理医生,给予矫治;多鼓励邵阳参加有益的体育锻炼或公益劳动,使其过剩的精力有正确的渠道排除,同时也可以进行意志力训练。

令人欣慰的是,进入三年级的邵阳有了很大的进步,成绩也有所提高了。

礼记大学读后感(5)

书籍是人类精神的食粮,书籍乃累积智慧之长明之灯,书籍就是知识的宝藏。对于读书,我有一种特殊的情怀,多读书,读好书,读书已经成为我的一种习惯。

纵观浩瀚书海,中国的古典文学极具魅力,《大学》就是这样一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从这个题目的表面意思理解就是现代的“大学”,其实不然,《大学》里讲的全是如何做一个品德高尚、正直无邪的人和怎样治理好一个国家,怎样治理好社会。朱熹在《大学》章句序中的第一句写到:“《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意思是《大学》这本书,是古代大学教书育人的纲要和准绳。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的宗旨在于显示本有的清明德行,在于把这种修养取得的成就恩泽人间百姓,从而使人人都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主要是为了说明弘扬人性美好善良的品质从三皇五帝时期就开始了,并不是我们现代标新立异的产物。我则认为它包涵了“人之初,性本善”的意思。上天赋予每个人一样的品性,每个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美好的,但是很可能由于后天的环境和自身的修养不同,才导致了人们在品行和德性方面的差异。只有我们自己加强自身的修养,做到至善至美,才能改变命运。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说明了世上的任何事物都是按照一定的自然规律产生、演变、衰退,任何事物都不能打破这个规律,就像蚕宝宝生来就会吐丝一样,鱼儿生来就会在水中游。每个事物都有本和末之分,有始与终之别。自然界就好像一个天平,两边重量相等,才能保持平衡,哪一边过重或过轻,就会导致整个自然界发生改变,失去规律性。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舞台上的主角,不可替代,人的本质没有好坏之分,区别就在于每个人对生活的理解和所在环境不同,造就了每个人的境遇不同。

古人对于道德修养的重视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们对自己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这种对于完美人格的执著追求,令人肃然起敬。这是令我大为感动的一个地方,在当今这个个性鲜明的时代,人们我行我素,保持自己的鲜明个性,“个性”在张扬个人魅力的同时也为不少没有上进心的人提供了放任自己的理由,致使很多人走上了歧途。古人对于自身完美的追求也许很少实现,但是他们这种不断追求高尚品质的精神却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去努力实现的一个远大目标。

第二篇:礼记大学读后感(通用)

礼记大学读后感(通用8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礼记大学读后感(通用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礼记大学读后感1

自从从象牙塔进入五彩缤纷的社会之后,我才发现社会真的很大,不一样的地方、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事情、不一样的思想,世间万象进入了我的世界。我看到的“世间万象”大多是富有的家庭、别墅、豪车、美女、奢侈品,好像每个人都在追求这些,而我自己什么都没有,我总是不停地努力,甚至忘记了吃饭,忘记了睡觉,最后自己还是一无所有,于是我不停地工作再工作,结果努力的成果与欲望的比例趋近无穷小。我开始困惑,开始纠结,开始愤懑,开始讨厌这个世界、讨厌父母、讨厌朋友、最后讨厌自己,甚至觉得自己是一个虚无的存在。

也曾回忆起自己在少年时的快乐时光,父母从来不管我,但是邻居家的奶奶每天都夸我能干,说我成绩好,会做家务,懂事,孝顺,会照顾弟弟。有时候看到可怜的乞讨者,还会把自己好不容易做小工攒下的零花钱都赠给了他。可是为什么长大了,这些都不再值得炫耀了呢?

最近有机会从繁忙的工作中抽身读了一些儒学,原本我对儒学之类的书并不感兴趣,觉得深奥难懂,并且是天方夜谭,现在发现,儒学是伴随我们一生成长的明灯。其中最让我感受之深的是《礼记·大学》,很多人说《大学》带有理想主义色彩,但是我看了之后,觉得它向我展示的是人生进修的阶梯,我从中受益匪浅。

《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是《大学》的三纲八目,是《大学》的核心。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大学》的三纲,意思是说“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古有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十五岁入大学学习“穷理正心,修己治人”,这句话让我明白,小时候学习的知识和技艺比较简单和纯粹,算到当今时代,也顶多算到大学毕业,学习的终究是能够存活于世的最基本的本领。进入社会后,要学习的则是大学之道,穷理正心,修己治人,说到这里,我才明白,工作之后,我的努力早已偏离了方向,而是在舍本求末,哪怕就是得到了别墅、豪车、奢侈品,对自己来说也不过是活在腐朽上的寄生虫;在别人看来,也只不过称你一声“奢侈的有钱人”而已,对他们毫无意义。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意思是说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这是《大学》的八目,总结起来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照这八条人生进修的阶梯,我发现,毕业后,我不仅没有继续要求自我进步,反而退到了最原始的状态,就连小时候那最简单,最纯粹,最容易做到的事情,都做不到了。困惑、纠结、愤懑则是必然要出现的心理状态。

《礼记·大学》,为我打开了一扇重新了解自己,审视自己的心门,我经过自我反省,认为自己选错了追求的方向,人生的目标应该是让自己内心充实,让父母开心,让身边的同事朋友开心,让全天下的百姓开心,而不是过分关注于自己眼前的一亩三分地,反思后,我决定做一个全新的自己,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自己的人生进修旅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礼记大学读后感2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古典诗文《大学》里的句子。所谓“大学”,实质为大学问,人世间最重要的学问。

原为《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曾子作,近代许多学者认为是秦汉之际儒家作品。全面总结了先秦儒家关于道德修养、道德作用及其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南宋朱熹把它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

《大学》的版本主要有两个体系:一是经朱熹编排整理,划分为经、传的《大学章句》本;一是按原有次序排列的古本,即《礼记》中的《大学》原文。以朱熹《大学章句》本,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本篇就是采用的《大学章句》本。“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大学”是大人之学。

《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在八个条目中,修身是根本的一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十章分别解释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明德是指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新民是指让人们革旧图新。止于至善是指要达到最好的境界。本末是指做事要分清主次,抓住根本。格物、致知是指穷究事物的原理来获得知识。诚意就是“勿自欺”,不要“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思。修身就是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齐家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族。治国、平天下是谈治理国家的事。怎样治理国家呢?首先要作表率;自己讨厌的,不加给别人;要得众、慎得、生财、举贤。“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见贤能举,举而能先。

《大学》的的宗旨,在于彰明人类天赋的光明纯莹的心灵,光明正大的德行;在于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再通过礼乐教化,以启迪人们的自觉,去除物欲,不断更新自己的德行,而达到至善至美的最高境界。对大学的纲领有所体会,自然便会立定人生志向,以此为生命的理想方向。确定了心中志向,便不会轻易为外物所干扰,就会至死不渝的去追求。不论面对何事何物,都能认真思考,由此得到至善之理,明白明明德和亲民的关系如同根本和末梢的关系。“知止”是开端,“能得”是结果,对大学纲领有深切的认识和体会,自然距离大学之道的实现不远。

人们常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又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两者一样,都被人用来表达自己所理解的君子之道。这种君子之道,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

《大学》中“修齐治平”的顺序与此并不相同。文章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顺序不一样,境界也就迥异:“修齐治平”是“四有”新人们的个人修行之道,“平治齐修”则是“古之圣王”的基本国策了。这种国策,用一句歌词说,就是:“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可是很遗憾,偏偏有些人吝啬于一点爱,有些人等着别人献出爱,还有人名为爱人,实为害人。总之,不“诚其意”、“致其知”者,钻营计较于片瓦只草、蝇头小利者,众矣

礼记大学读后感3

什么样的人是有修养的人?谦虚的?低调的?善良的?温柔的?是的,这都是个人修养的表现。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出自《礼记·大学》,原句是:“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意思就是,如果你想要管理好家庭,有益于国家,美德彰显于天下,那你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

怎样才能提高个人修养呢?

其实还有后半句是“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

欲修身,首先要格物。格的意思是穷尽,物其实就是事物的道理。宋代的程朱理学对格物的解释就是——追溯万物的本源,也是磨练自己心理意志的一个方法。也就是说,通过学习研究万事万物的规律,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试想一个对世间万物一无所知的人,又何谈修养。脱离万物脱离知识谈修养,就好似无根之水无本之木,再如何精彩也都是空中楼阁,也只能是泛泛而谈。我们有时看到一个人,你会感觉她有气质,一看就是很有修养,是的,有修养的人总是很有气质,这气质从何而来,必然是多年的学习、通身的学识积淀而成的。这便是修身的第一要义,儒家坚持了几千年的“格物致知”。

其次,便是要“慎独”。何为“慎独”?基本句意可以是“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要向平时一样”,但这是第一层级,往上,指任何时候自己的内心都要像有个天理在审视自己的样子,也就是不管有没有人,更深入强调是内心的“诚”。诚就是“无自欺”,时时刻刻面对真实的自己,这个点其实非常难,我们日常潜意识的规避是很严重的。所以到了宋明理学时期,很多理学家,为了达到“诚”的境界,就有了“敬”和“静”的功夫。敬不再是指尊敬其他人,而是自己尊敬自己内心的天理良知,保持让天理良知时刻审视和审判自己;而静则是认为只有在心静的情况下,才能最好地审视自己,这个心静,不简单是停下来,而是指内心冥灵,一种“诚明”的境界。

格物致知+慎独,再提高个人修养之路上缺一不可。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便是这个道理。只知格物致知,而不“诚”,做不到“敬”与“静”,很容易走进死胡同,钻进牛角尖,甚至走上弯路,可以说“慎独”是“格物致知”掌舵人。而一味崇尚“慎独”,忽略“格物致知”,便会像前面说的,思而不学则殆,殆即有害,更别说提高个人修养了。

让我们铭记格物致知与慎独,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成为一个自己满意的人!

礼记大学读后感4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一篇,作为儒家思想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提出的“三纲”、“八目”等重要观点可被称作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但若是超脱出一个学术流派来看,《大学》中简单明确的观点与古今多数的道德标准、行为规范也都有相通。

而“大学之道”,究竟存于何方、归于何处,是一个最基本、却也最难回答的问题。《大学》一篇之所以能流传甚广,也就在于它对这个问题给出了一个不意在学术而意在整个社会的解答。这一解答融入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体系,也融入了整个社会的血脉,以一种文化而非答卷的形式,传承至今。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大学》中举例说:“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其实无论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都不能否认,由于先天的具有或是后天的教育,最基本的品德其实就已经在人的心中存在。因此,使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合乎品质,需要的是“唤醒”。

这一“唤醒”看似容易,却往往要面对一堵堵沉睡的墙。在耐心被耗尽之后,对民众的道德教育就沦为了简单易行却基本无效的幼稚化教育。“幼稚化教育”的出发点绝非愚民,而是要启迪民众。但其致命之处就在于,把社会大众当做“零基础”的愚民进行教育。

在当下,面对“道德滑坡”这一类愈发猛烈的抨击和指责,很多人也想起了道德教育并付诸实施,却始终收效甚微。道德滑坡导致了道德教育轰轰烈烈,而道德水准却又并无想象中的触底反弹,使得道德教育陷入窘境,而不得不更加迫切、甚至运动化地进行。但其实,民众从不缺乏道德知识,而只是不想运用。一遍又一遍地灌输重复的知识,只能是短暂刺激,从来都不是长久之计。似乎我们该去重拾起《大学》中所说的“明明德”,吹散掩盖美德的阴霾,使其发散光芒,而非等被照亮。

大学之道,在亲民。

《大学》引《盘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所谓“亲民”,通作“新民”,即使人自新。

“新”是变革,“新”是发展,“新”是从过去到现在,“新”从现在到将来。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中所说的“新”却并非是与“旧”相对,甚至是与“旧”相合。“新”的本质是不断调整而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无论道德上、物质上,人与社会总是会出现种种矛盾。在特定的历史情形下,我们会将其归于时代的变迁使得人的角色出现了错位。因为个体总是太渺小,经受不住环境一丝一毫的改变。但从一个普遍性的意义上说,绝大多数时间和地点,世界运行得是如此完美、一如既往,但却不能消除人和社会之间的碰撞——是人在变,而非世界在变。也许有某一个瞬间,你与世界、社会是如此契合,可这种状态却无法维持。风吹草动都会使得你于不经意间与那一点错离,而只好通过不断的修正错折往返。

新,归根到底是对“正确”的动态保持。或许正确的标准没有改变;或许世界未变,人却对自己有了新的.定位,或许世界变了,人却不为所动。无论变与不变,每一次自新都是一次新的挑战,结果由个人和社会共同承担。

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是大学之道的最终追求,并且有具体的蓝图。《大学》中描绘道:“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有些令人惊讶的是,大学之道的目标没有设定为人人的道德标准都向“君子”看齐,而是很大度地给出了如此宽泛的标准。

这种包容的理想目标,对现今社会所追求的和谐共生非常有借鉴意义。多元的追求与发展,并不是我们迈向一致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过渡,而是我们应追求的目标本身。道德标准的高低之间存在角度的差别,只要在最低界限之上,就都应当是以平等的地位存在的。在一个成熟的社会中,不同价值标准之间的共处是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之上,而非“忍让”。后者所带有的对优劣的判别,会使得不公正的取向产生。

所谓“至善”,“至”在社会秩序井然,“至”在个人的选择得到充分尊重,“至”在一切都拥有最丰富的可能性。“善”的标准可能太过虚无、难以设想,但可以肯定的是,社会的善与每个成员的善之间有着必然联系,前者只不过是对后者的概括。而对每个个体来说,善是需要通过自己的探索、思考、选择来完成的,而不能由他人或社会代劳。这样的选择过程,既是为了满足个体,同样也是在为社会未来的发展提供对不同可能性的尝试机会。

大学之道,在求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对个人修养而言也好,对社会发展而言也好,恐怕都没有终极答案。《大学》一文对此的探索得出了一定的结论,并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所认可。但我以为,《大学》更大的意义在于探索本身。

从古到今,无论个人、集团、社会,都会经历许多痛苦与灾难。但他们探求“大学之道”的步伐却从未被打击、失败阻挡。思考者们、践行者们,都怀抱着让个人、社会变得更好的不灭希望,用自己认为合理的方式,不断探索着。

他们是寻路者也许他们从未得出完美的答案,却也一步步地以双手之力推动社会与其中每个个体的前行。也许他们得出的结论相悖,也许他们采用的方法相反,但他们对世界的热爱与执着,将后人和身后的世界改变成了如今的模样。

寻路直至今日。我们都对完满的人格、美丽的世界有着同样热切的憧憬,我们也在寻路。也许你对《大学》的作者提出的道路十分赞同,也许你的心中有另一条前行之路,也许你的看法模糊不清、难下决断。每个寻路者都投射出一点星光,因为你曾为人与社会的前行贡献出哪怕最微薄的力量。

没有哪一颗星能够照亮整片夜空,但所有的星却能联结起一个宇宙;没有哪一个寻路者能够为最理想的未来给出一劳永逸的答案,但所有的寻路者却将脚印踏满了追寻历程中的每一寸。

礼记大学读后感5

《礼记大学》以“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为其纲领;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其条目。大量使用排比和蝉联句法,环环相扣,间不容发,气势磅礴,雄辩有力,鲜明地体现了儒家学派“内圣外王”的人生理想。

人的一生,时刻都需要学习。欲“外王”必须先“内圣”;欲“内圣”必然需要加强自我道德的修养。也就要做到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缺一不可。

作为大学生,确实应该明其本,知其用,然其所厚其所薄。当今大学生面临着种种压力和矛盾,其性情浮躁,意志消沉,悲观失望的人实不在少数。在这物欲横流,文化泛滥的社会状态之下,很多人早已忘记了道德修养,只是庸庸碌碌,贪于享乐,却不珍惜年华盛景去“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如此,只会消磨意志,沉沦下去。

不断的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是我们每个大学生必须正视的课题,这是首要的。其次,应潜心学习,深入研究,在学习好本专业的基础上,努力向其他方向发展。不要一味空想,沉浸在虚幻之中,而放弃了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应当分清主次,如文中所说:“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所以,凡事先要能定,静下心来,才能有所虑,有所得。倘若鲁莽,草率行事,必将终无所获。

《大学》之道,在于修身,在于立志,在于奋斗。无道德,无修养,便胸无大志,就不会去奋斗,不奋斗,便终不可“外王”。所以,我认为,提高自身修养,当入其微,从小事做起,从小志做起,点点滴滴,循序渐进。如此,方可能安能静,知其本末,晓其终始。发于心而动于行,如此,才能实现志向,有所作为。

《大学》之道是一条立志,实现理想之道。告诉我们凡事要从最基础的做起,牢记其本,明知其本,而后才能有所方向,从小事做起,一步一步,而每一步都建立在前一步基础之上,每一步都需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如此,谨小慎微,勤勤恳恳,才是实现“外王”的基础。

《礼记大学》凝聚了儒家学派关于人生与社会,道德与政治等问题的思想精髓,表达了完善自我并改造社会的强烈愿望。其人格思想和社会责任意识均不无积极因素,因此,它是所有有志之士用以自励并为之奋斗的人生目标。

礼记大学读后感6

自从从象牙塔进入五彩缤纷的社会之后,我才发现社会真的很大,不一样的地方、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事情、不一样的思想,世间万象进入了我的世界。我看到的“世间万象”大多是富有的家庭、别墅、豪车、美女、奢侈品,好像每个人都在追求这些,而我自己什么都没有,我总是不停地努力,甚至忘记了吃饭,忘记了睡觉,最后自己还是一无所有,于是我不停地工作再工作,结果努力的成果与欲望的比例趋近无穷小。我开始困惑,开始纠结,开始愤懑,开始讨厌这个世界、讨厌父母、讨厌朋友、最后讨厌自己,甚至觉得自己是一个虚无的存在。

也曾回忆起自己在少年时的快乐时光,父母从来不管我,但是邻居家的奶奶每天都夸我能干,说我成绩好,会做家务,懂事,孝顺,会照顾弟弟。有时候看到可怜的乞讨者,还会把自己好不容易做小工攒下的零花钱都赠给了他。可是为什么长大了,这些都不再值得炫耀了呢?

最近有机会从繁忙的工作中抽身读了一些儒学,原本我对儒学之类的书并不感兴趣,觉得深奥难懂,并且是天方夜谭,现在发现,儒学是伴随我们一生成长的明灯。其中最让我感受之深的是《礼记·大学》,很多人说《大学》带有理想主义色彩,但是我看了之后,觉得它向我展示的是人生进修的阶梯,我从中受益匪浅。

礼记大学读后感7

我这个人不喜欢看书,特别是那种很厚的书,看几页就不想看了。可是,现在在大学就靠自己给自己充电,所以,只能强逼着自己看。最近老师要求我们看一些古代蒙学的教材,我看了《大学》,我觉得看过之后我整个人都变得有知识的气质了。真是应了那句话“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些书不仅对古代的学者影响深远,而且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也有很高的价值。

《大学》、《中庸》本是《礼记》中的二篇,今单独抽出印行,说明它们有独特的价值。《大学》中提出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命题就深受《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称赞;“格物”、“致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方法,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其中“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的论述,反映了作者先进的经济思想,这些都值得我们很好地体会。所以命名为《大学》者,正如郑玄所说,“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也”。

下面就介绍我读《大学》的感想。

《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文章,作于春秋末年战国时期,写定于秦统一全国以后不久。它是我国儒家经典的组成部分,指有关政治、哲理的高深而广博的学问。《大学》依据孔子、孟子“仁政”的思想,阐明了新生的地主阶级“治国平天下”的理论。文中提出三条基本原则(三纲)和八个方法步骤(八目)。“三纲”是“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大学》认为,人生来就是具有高尚的“明德”,入世以后,“明德”被掩,需要经过“大学之道”的教育,重新发扬明德,各心民心,达到道德完美尽善的境界。具体说来,就是要做到“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目中,“修身”是根本,也是关键。前四目是“修身”的方法;后四目是“修身”的目的。

礼记大学读后感8

《学记》讲述了古人对学习的理解,是高度概括的,没有实际操作的教条,可以看作是古人对“教育”“学习”的纲领。前途是美好的,道路嘛,自己去摸索吧。

文章开宗明义,第一句就解释为什么去“学”,去接受“教育”:化民成俗,可以理解为有一个良好的社会风俗习惯,这应该是有社会性和历史性的,不同时代自有不同解释,我想一般应该是百姓安居乐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吧。

虽有至道(道这个东西,内涵丰富,太玄,非三言两语说清楚),不去学习,也不能“知其善”。古人对学无止境认识很透彻,知道“学然后知不足”,发奋地学习才知道自己有那么多不知道的东西,有人越学越感无知也是这个原因,这也解释无知者无畏;巅峰对决,只有功力深厚的人才知其中的深浅,莽夫是看不出门道的。古人对“教”和“学”的认识,不像现在这样割裂,现在老师高高在上,一切都对,学生的质疑总被当做不听话。古人知道“教学相长”,将教和学统一起来,学生和老师大家可以互相学习,学生之间也可以互为师学,所以有同学一时无法理解某些知识点,如果你知道的话,不妨将你的理解分享出来,在教别人的时候,你的认识也会更上一层楼。现在的学生不仅缺乏不耻下问的勇气,连虚心请教的一并抛弃啦。

或许古人愚昧,对一切未知的东西心存敬畏,对于学习也当做神圣的事情,所以才有至圣先师的孔夫子,被当做祖师爷祭拜。

学习是有一定规律性的,不可揠苗助长,所以“未卜禘[dì],不视学,游其志也”,意思是说时候未到(还没祭天)的时候,天子(领导)不能去视察学校,这样学生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去“游其志”,发展个人的志向。

我觉得对老师的作用,古人认识的更加深刻,老师要“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无论老师还是父母,对学生的志向之类,别整天批评,要多多观察的学生,少发言,在适当的时候才加以指导。像现在的父母也不要孩子上两天学就问去逼他考清华北大,烦死啦。

求学的人有四个经常犯的错误: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是指学习的时候,或贪多不求甚解,或学习一点点就容易满足,或将学习看做太容易不下苦功夫(伤仲永之类的神通),或自我设限不求进步。这四点学习的人和教学的人都要明白,产生四种错误的心理不同,要对症下药。

古人对老师的评价高,所以即使皇帝,对自己的老师要“无北面”(和老师,别用君临天下那套礼仪,尊师)。现在教师的神坛已经走下神坛,成为谋生的一种职业,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也out,一去不返啦。

更多的内容,这里不再一一展开,不过《学记》这篇文章还是值得复读。古时的一些文章,酣畅淋漓,一气呵成,隐喻恰当,道理明了,不似现在一些无病呻吟的文字,毫无深意,只能凑字数,凑页数换RMB。虽然读这些书不能令你身价倍增,也不算一种找工作的技能,但是陶冶情操方面比一个数学公式强多了。在十几年的西式教育下,穿梭在古人的文字间,完全不同的感受,别有一番惬意。

第三篇:《礼记·大学》读后感

读《礼记·大学》有感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也是一篇重要的仁义道德教科书。其中《礼记》中的《大学》等篇系是孔子的弟子曾子所做,然而这中最让我记忆犹新是它的主旨内容“大学教育的内容、目的、步骤、方法及指导方针。这中不仅充满了中国古代的政治观和论理观,而且洋溢着儒家学者治学修身颇有的价值教育思想。”这让我觉得若人能够依照“大学”的教诲,进德修行,专研学问,就有一个明确的方向,一身将受益无穷。然而现在有着大学成长的我,却是小学思想,让我深感惭愧!

邓小平说“教育要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为人师表不仅要知道其中的道理还应该实践。大学中“齐家”、“治国”、“平天下”看起平平几个字却蕴含着大道理,要想做到这些必须就应该注重自身的修养和内心的诚实加上渊博的知识。

在这灯红酒绿的大千世界,最重要的就是要注重自身的修养,然而现在最缺失就是人们的道德品行。最近网上频繁报道女大学生失踪被劫案,这让我们在黯然失色的同时又有几分毛骨悚然,这不仅让我们觉得人们的道德沦丧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这不得不让我要向社会呐喊:“我们的道德品性去哪了?”然而这中又有当今大学生的一个问题:自己的内心一定要端正!《大学》把“慎独”作为培养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即“诚意”和“正心”的根本方法。”这中“慎行”就包括思想慎行和行为慎行。

诚恳待人是我们评判人行为道德的标准。说到诚恳待人就是心意诚实,然而心意诚实就是自我满足。社会上的不公平激起一些人心灵畸形,这就要我们时刻保持心态平衡和自我满足。

育人,首先自己应该饱受诗书的熏陶和拥有渊博的知识。然而又要做到“修己”即教育自己,“治人”即教育别人,修己治人是一个教育过程,也是一个政治过程。这时“大学”就告诉我们要“格物”即研究万事万物,推究万事万物,只有自己经历过才能教育好别人,这样才能达到“大学”的教育目标。

我们做到了注重自身的修养和内心的诚实和拥有渊博的知识,难道还怕教育不好人,齐不了家,治不好国吗!我们这些学者就有重于泰山的责任与使命,然而社会就会出现相应的和谐!

以上是碌碌无为的我在这时光荏苒下,读了“大学”一书所写下的感受,希望能在我今后的学者道路上我能带着“大学”的宗旨去“格物”那套教育过程。

第四篇:礼记大学读后感

《大学》、《中庸》本是《礼记》中的二篇,今单独抽出印行,说明它们有独特的价值。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礼记大学读后感

《学记》讲述了古人对学习的理解,是高度概括的,没有实际操作的教条,可以看作是古人对“教育”“学习”的纲领,如《共-产-党宣言》对共-产主义的作用,但是并没有告诉无产阶级怎样从资本家手中夺取权力。前途是美好的,道路嘛,自己去摸索吧。

文章开宗明义,第一句就解释为什么去“学”,去接受“教育”:化民成俗,可以理解为有一个良好的社会风俗习惯,这应该是有社会性和历史性的,不同时代自有不同解释,我想一般应该是百姓安居乐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吧。

虽有至道(道这个东西,内涵丰富,太玄,非三言两语说清楚),不去学习,也不能“知其善”。古人对学无止境认识很透彻,知道“学然后知不足”,发奋地学习才知道自己有那么多不知道的东西,有人越学越感无知也是这个原因,这也解释无知者无畏;巅峰对决,只有功力深厚的人才知其中的深浅,莽夫是看不出门道的。古人对“教”和“学”的认识,不像现在这样割裂,现在老师高高在上,一切都对,学生的质疑总被当做不听话。古人知道“教学相长”,将教和学统一起来,学生和老师大家可以互相学习,学生之间也可以互为师学,所以有同学一时无法理解某些知识点,如果你知道的话,不妨将你的理解分享出来,在教别人的时候,你的认识也会更上一层楼。现在的学生不仅缺乏不耻下问的勇气,连虚心请教的一并抛弃啦。

或许古人愚昧,对一切未知的东西心存敬畏,对于学习也当做神圣的事情,所以才有至圣先师的孔夫子,被当做祖师爷祭拜。

学习是有一定规律性的,不可揠苗助长,所以“未卜禘[dì],不视学,游其志也”,意思是说时候未到(还没祭天)的时候,天子(领导)不能去视察学校,这样学生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去“游其志”,发展个人的志向。

我觉得对老师的作用,古人认识的更加深刻,老师要“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无论老师还是父母,对学生的志向之类,别整天批评,要多多观察的学生,少发言,在适当的时候才加以指导。像现在的父母也不要孩子上两天学就问去逼他考清华北大,烦死啦。

求学的人有四个经常犯的错误: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是指学习的时候,或贪多不求甚解,或学习一点点就容易满足,或将学习看做太容易不下苦功夫(伤仲永之类的神通),或自我设限不求进步。这四点学习的人和教学的人都要明白,产生四种错误的心理不同,要对症下药。

古人对老师的评价高,所以即使皇帝,对自己的老师要“无北面”(和老师,别用君临天下那套礼仪,尊师)。现在教师的神坛已经走下神坛,成为谋生的一种职业,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也out,一去不返啦。

更多的内容,这里不再一一展开,不过《学记》这篇文章还是值得复读。古时的一些文章,酣畅淋漓,一气呵成,隐喻恰当,道理明了,不似现在一些无病呻吟的文字,毫无深意,只能凑字数,凑页数换RMB。虽然读这些书不能令你身价倍增,也不算一种找工作的技能,但是陶冶情操方面比一个数学公式强多了。在十几年的西式教育下,穿梭在古人的文字间,完全不同的感受,别有一番惬意。

礼记大学读后感

我这个人不喜欢看书,特别是那种很厚的书,看几页就不想看了。可是,现在在大学就靠自己给自己充电,所以,只能强逼着自己看。最近老师要求我们看一些古代蒙学的教材,我看了《大学》,我觉得看过之后我整个人都变得有知识的气质了。真是应了那句话“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些书不仅对古代的学者影响深远,而且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也有很高的价值。

《大学》、《中庸》本是《礼记》中的二篇,今单独抽出印行,说明它们有独特的价值。《大学》中提出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命题就深受《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称赞;“格物”、“致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方法,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其中“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的论述,反映了作者先进的经济思想,这些都值得我们很好地体会。所以命名为《大学》者,正如郑玄所说,“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也”。

下面就介绍我读《大学》的感想

《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文章,作于春秋末年战国时期,写定于秦统一全国以后不久。它是我国儒家经典的组成部分,指有关政治、哲理的高深而广博的学问。《大学》依据孔子、孟子“仁政”的思想,阐明了新生的地主阶级“治国平天下”的理论。文中提出三条基本原则(三纲)和八个方法步骤(八目)。“三纲”是“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大学》认为,人生来就是具有高尚的“明德”,入世以后,“明德”被掩,需要经过“大学之道”的教育,重新发扬明德,各心民心,达到道德完美尽善的境界。具体说来,就是要做到“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目中,“修身”是根本,也是关键。前四目是“修身”的方法;后四目是“修身”的目的。

礼记大学读后感

自从从象牙塔进入五彩缤纷的社会之后,我才发现社会真的很大,不一样的地方、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事情、不一样的思想,世间万象进入了我的世界。我看到的“世间万象”大多是富有的家庭、别墅、豪车、美女、奢侈品,好像每个人都在追求这些,而我自己什么都没有,我总是不停地努力,甚至忘记了吃饭,忘记了睡觉,最后自己还是一无所有,于是我不停地工作再工作,结果努力的成果与欲望的比例趋近无穷小。我开始困惑,开始纠结,开始愤懑,开始讨厌这个世界、讨厌父母、讨厌朋友、最后讨厌自己,甚至觉得自己是一个虚无的存在。

也曾回忆起自己在少年时的快乐时光,父母从来不管我,但是邻居家的奶奶每天都夸我能干,说我成绩好,会做家务,懂事,孝顺,会照顾弟弟。有时候看到可怜的乞讨者,还会把自己好不容易做小工攒下的零花钱都赠给了他。可是为什么长大了,这些都不再值得炫耀了呢?

最近有机会从繁忙的工作中抽身读了一些儒学,原本我对儒学之类的书并不感兴趣,觉得深奥难懂,并且是天方夜谭,现在发现,儒学是伴随我们一生成长的明灯。其中最让我感受之深的是《礼记·大学》,很多人说《大学》带有理想主义色彩,但是我看了之后,觉得它向我展示的是人生进修的阶梯,我从中受益匪浅。

礼记大学读后感

《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是《大学》的三纲八目,是《大学》的核心。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大学》的三纲,意思是说“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古有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十五岁入大学学习“穷理正心,修己治人”,这句话让我明白,小时候学习的知识和技艺比较简单和纯粹,算到当今时代,也顶多算到大学毕业,学习的终究是能够存活于世的最基本的本领。进入社会后,要学习的则是大学之道,穷理正心,修己治人,说到这里,我才明白,工作之后,我的努力早已偏离了方向,而是在舍本求末,哪怕就是得到了别墅、豪车、奢侈品,对自己来说也不过是活在腐朽上的寄生虫;在别人看来,也只不过称你一声“奢侈的有钱人”而已,对他们毫无意义。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意思是说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这是《大学》的八目,总结起来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照这八条人生进修的阶梯,我发现,毕业后,我不仅没有继续要求自我进步,反而退到了最原始的状态,就连小时候那最简单,最纯粹,最容易做到的事情,都做不到了。困惑、纠结、愤懑则是必然要出现的心理状态。

《礼记·大学》,为我打开了一扇重新了解自己,审视自己的心门,我经过自我反省,认为自己选错了追求的方向,人生的目标应该是让自己内心充实,让父母开心,让身边的同事朋友开心,让全天下的百姓开心,而不是过分关注于自己眼前的一亩三分地,反思后,我决定做一个全新的自己,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自己的人生进修旅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礼记读后感

一提到四书五经之类,条件发射地想到愚昧、封建、老古董。近来,看得多了,发觉孔家店被我们莫名地打到,因为提到国学,人人都可以说三道四,但是真正耐心读下去,试图去认真了解流传千古的文章背后的人就少得多啦,姑且算是无知者无畏。

当下流行的西式学习和教育,和我国古代大相径庭,东西教育差异之大只能慢慢体味啦。西方以自然科学为代表的学习分门别类,循序渐进,所有的学科在一套完善的理论世界内蓬勃发展,并且通过对数学工具的使用,让知识的学习一切都井井有条。我国古代的教育体系,更多地强调个人修行,强调对悟的理解,对于如何达到大彻大悟的境界,似乎没有一条明确的道路遵循,没有一个可以重复训练、可操作的育人大-法。给我的感觉,古人的学习方式,有些灵童似可瞬间得道升-天,而愚钝之辈则无醍醐灌顶的机会。

一提到《礼记》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些了解,不过一般的同学都是对它皱眉头,鄙夷之。因为一想到礼,就会联系到三纲五常,君君臣臣之类的腐朽思想啦。观后才知,我冤枉古人啦,古之“礼”包罗万象,即不是送礼的礼也不是非礼的礼,而是和“道”一样,有着丰富的内涵。

一般同学都知道,四书五经的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可能不知道《大学》和《中庸》是《礼记》中的两篇,这里要说的《学记》也是《礼记》的一篇,非常有名,但今人不太熟悉罢了。

第五篇:礼记大学的读后感

《大学》、《中庸》本是《礼记》中的二篇,今单独抽出印行,说明它们有独特的价值。下面是小编为你们整理的礼记大学的读后感,希望你们能够喜欢。礼记大学读后感1

《学记》讲述了古人对学习的理解,是高度概括的,没有实际操作的教条,可以看作是古人对“教育”“学习”的纲领。前途是美好的,道路嘛,自己去摸索吧。

文章开宗明义,第一句就解释为什么去“学”,去接受“教育”:化民成俗,可以理解为有一个良好的社会风俗习惯,这应该是有社会性和历史性的,不同时代自有不同解释,我想一般应该是百姓安居乐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吧。

虽有至道(道这个东西,内涵丰富,太玄,非三言两语说清楚),不去学习,也不能“知其善”。古人对学无止境认识很透彻,知道“学然后知不足”,发奋地学习才知道自己有那么多不知道的东西,有人越学越感无知也是这个原因,这也解释无知者无畏;巅峰对决,只有功力深厚的人才知其中的深浅,莽夫是看不出门道的。古人对“教”和“学”的认识,不像现在这样割裂,现在老师高高在上,一切都对,学生的质疑总被当做不听话。古人知道“教学相长”,将教和学统一起来,学生和老师大家可以互相学习,学生之间也可以互为师学,所以有同学一时无法理解某些知识点,如果你知道的话,不妨将你的理解分享出来,在教别人的时候,你的认识也会更上一层楼。现在的学生不仅缺乏不耻下问的勇气,连虚心请教的一并抛弃啦。

或许古人愚昧,对一切未知的东西心存敬畏,对于学习也当做神圣的事情,所以才有至圣先师的孔夫子,被当做祖师爷祭拜。

学习是有一定规律性的,不可揠苗助长,所以“未卜禘[dì],不视学,游其志也”,意思是说时候未到(还没祭天)的时候,天子(领导)不能去视察学校,这样学生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去“游其志”,发展个人的志向。

我觉得对老师的作用,古人认识的更加深刻,老师要“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无论老师还是父母,对学生的志向之类,别整天批评,要多多观察的学生,少发言,在适当的时候才加以指导。像现在的父母也不要孩子上两天学就问去逼他考清华北大,烦死啦。

求学的人有四个经常犯的错误: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是指学习的时候,或贪多不求甚解,或学习一点点就容易满足,或将学习看做太容易不下苦功夫(伤仲永之类的神通),或自我设限不求进步。这四点学习的人和教学的人都要明白,产生四种错误的心理不同,要对症下药。

古人对老师的评价高,所以即使皇帝,对自己的老师要“无北面”(和老师,别用君临天下那套礼仪,尊师)。现在教师的神坛已经走下神坛,成为谋生的一种职业,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也out,一去不返啦。

更多的内容,这里不再一一展开,不过《学记》这篇文章还是值得复读。古时的一些文章,酣畅淋漓,一气呵成,隐喻恰当,道理明了,不似现在一些无病呻吟的文字,毫无深意,只能凑字数,凑页数换RMB。虽然读这些书不能令你身价倍增,也不算一种找工作的技能,但是陶冶情操方面比一个数学公式强多了。在十几年的西式教育下,穿梭在古人的文字间,完全不同的感受,别有一番惬意。

礼记大学读后感2

我这个人不喜欢看书,特别是那种很厚的书,看几页就不想看了。可是,现在在大学就靠自己给自己充电,所以,只能强逼着自己看。最近老师要求我们看一些古代蒙学的教材,我看了《大学》,我觉得看过之后我整个人都变得有知识的气质了。真是应了那句话“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些书不仅对古代的学者影响深远,而且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也有很高的价值。

《大学》、《中庸》本是《礼记》中的二篇,今单独抽出印行,说明它们有独特的价值。《大学》中提出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命题就深受《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称赞;“格物”、“致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方法,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其中“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的论述,反映了作者先进的经济思想,这些都值得我们很好地体会。所以命名为《大学》者,正如郑玄所说,“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也”。

下面就介绍我读《大学》的感想

《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文章,作于春秋末年战国时期,写定于秦统一全国以后不久。它是我国儒家经典的组成部分,指有关政治、哲理的高深而广博的学问。《大学》依据孔子、孟子“仁政”的思想,阐明了新生的地主阶级“治国平天下”的理论。文中提出三条基本原则(三纲)和八个方法步骤(八目)。“三纲”是“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大学》认为,人生来就是具有高尚的“明德”,入世以后,“明德”被掩,需要经过“大学之道”的教育,重新发扬明德,各心民心,达到道德完美尽善的境界。具体说来,就是要做到“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目中,“修身”是根本,也是关键。前四目是“修身”的方法;后四目是“修身”的目的。

礼记大学读后感3

自从从象牙塔进入五彩缤纷的社会之后,我才发现社会真的很大,不一样的地方、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事情、不一样的思想,世间万象进入了我的世界。我看到的“世间万象”大多是富有的家庭、别墅、豪车、美女、奢侈品,好像每个人都在追求这些,而我自己什么都没有,我总是不停地努力,甚至忘记了吃饭,忘记了睡觉,最后自己还是一无所有,于是我不停地工作再工作,结果努力的成果与欲望的比例趋近无穷小。我开始困惑,开始纠结,开始愤懑,开始讨厌这个世界、讨厌父母、讨厌朋友、最后讨厌自己,甚至觉得自己是一个虚无的存在。

也曾回忆起自己在少年时的快乐时光,父母从来不管我,但是邻居家的奶奶每天都夸我能干,说我成绩好,会做家务,懂事,孝顺,会照顾弟弟。有时候看到可怜的乞讨者,还会把自己好不容易做小工攒下的零花钱都赠给了他。可是为什么长大了,这些都不再值得炫耀了呢?

最近有机会从繁忙的工作中抽身读了一些儒学,原本我对儒学之类的书并不感兴趣,觉得深奥难懂,并且是天方夜谭,现在发现,儒学是伴随我们一生成长的明灯。其中最让我感受之深的是《礼记·大学》,很多人说《大学》带有理想主义色彩,但是我看了之后,觉得它向我展示的是人生进修的阶梯,我从中受益匪浅。

礼记大学读后感[共五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