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读后感
《看见》读后感
编辑:梦中情人 识别码:76-1104080 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8-14 21:43:08 来源:网络

第一篇:《看见》读后感

《看见》读后感

以前只知道柴静是一个很出名的记者。并没有太多关注她。开始看她写的《看见》这本书,才对她慢慢有了解。看完柴静的《看见》,思绪万千。我原以为这只是一本记录一个记者在十年以来的采访,或是一本记录十年里的荣誉自传,但出乎我的意料,她在这本书里写下的,是自己的错误和失败、内省和反思,这是一本记录她成长的书。

看这本书,总让我很容易联想到自己。从刚开始的不谙世事到说出:“我知道我所能做到的事。”的柴静;到被工作和现实打击得一败涂地的柴静;再到激励自己,站起来告别过去,重新出发的柴静;最后是延续至今,一直完善自身的柴静。从这些柴静中,我似乎能看到自己,看到过去,现在,未来的自己。每个人的成长之路都不同,但总会有相似的心里历程。我并没有像柴静那样轰轰烈烈的成长过程,也没有做过她那么多值得世人关注的事。事实上,我的成长之路才刚开始。曾经,我很害怕成长,害怕长大,害怕离开校园,害怕走进社会,因为成长之路没有那一条是平顺的,这条路上都布满的荆棘,我害怕我会承受不住,我害怕我会在这纷繁复杂的社会上迷失。在《看见》这本书里,就像我想的那样,我看到了未来的我将要承受的东西,看到了逼迫自己成长的艰难,也看到了在这个社会上生存的艰难,但在最后我看到的是她的成功,或者说是她一步一步蹒跚向前的足迹,又或者说是她不时回首反思的身影。这些都使我的心安静下来,在这物质繁华的社会,能让内心平静实在是难得,哪怕是片刻的平静。从她身上我找到了一个能助我顺利通过成长之路的工具,使我能坦然的等待和接受现实将要给我的困难和挫折。

在网上看到别人评价柴静的一句话:“柴静给人的感觉是一个很瘦弱的女孩子,但她的节目很有力量。”柴静的节目我在之前从未看过,在看《看见》这本书的时候,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在网上搜索了她的资料,看的是《告别卢安克》。在这个节目里,她的出镜率并不是非常高,但她在镜头前总是很冷静,无论是煽情的场景还是失控的场面,她总保持一贯的冷静客观,在没有用多少笔墨写自己并且像白描似的《看见》里面也一样。但即使是这样的冷静,这样没有装饰和点缀的《看见》,也能让读者感受到此中的酸甜苦辣。看了《双城的创伤》后,我的心情复杂,这种感情不深却很沉重;在《山西,山西》一章里,书记跟老头儿的那一番“国家是先发展再治理”、“有钱就能治理”的话,不时回响在耳边;在《真实自有万钧之力》一章中,看到那个没能求出小女孩,最终只能够给她两个糖的记者在嚎啕大哭时,我虽没有泪流满面,但内心却在沸腾。柴静带给人的力量,不是来自这些故事本身,而是来自于柴静认识人,了解人,感受人,理解人,她在认识人的过程中认识自己,也让我们

跟随着她去认识我们自己。

在《看见》的宣传片里,柴静说以前别人认为她是一个如林妹妹般的人物,但我现在看到的是一个挥洒自如的女强人;书中以前的柴静是一个被批评后会强忍“眼泪打转”的女孩,但现在的柴静无论面对什么都能够镇定自若;曾经的柴静一个心气高傲的文艺女青年,现今的柴静已经化茧成蝶。《看见》是这十年来柴静看见的别人的故事,也是这十年来柴静看见的自己的故事。

第二篇:《看见》读后感

自我反思不断完善

——《看见》读后感

□ 杜 鑫

《看见》这本书写的是柴静一次次的采访经历,记录了她在央视十年的成长历程。她在这本书里写下了自己的错误和失败,内省和反思。书中记录了她成为中央电视台新闻主播,却因毫无经验而遭遇挫败,成为现场记者后,现实生活中的切肤之感让她一点一滴脱离外在和自我的束缚,对生活与人性有了更为宽广和深厚的理解。十年之间,她出现在非典、汶川地震、两会报道、北京奥运等每个重大事件现场,在华南虎照、征地、山西环境恶化等刚性调查报道也有她的身影。她在序言中写道“这本书中,我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原因,我恰好与这些人相遇。”书中的事件,有些我们经历过,有些我们关注过,有些我们可能根本不知道,但这本书让我有所思考,有所感悟。“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反思是特别重要的,但是很少有人把它做好十年以上。陈虻对柴静说“痛苦是财富,这话是扯淡。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书中的柴静,并不回避自己的软弱、失败。她在书中回忆了第一次采访时的溃败,甚至连采访本都忘了带;记录了刚进《时空连线》栏目组连话都不会说、字都不会写的黑暗时期;202_年采访“两会”的不适应,对故乡山西经济发展与环境恶

化之间的无奈,也在书中一一呈现。柴静说,很多时候,采访对象正是因为她的弱点才信任了她,接受了访问。从刚开始的“不知天高地厚”说出:“我知道我能达到的高度”的柴静;到被工作和现实打击得一败涂地的柴静;再到激励自己,站起来告别过去,重新出发的柴静;随后是延续至今一直完善自身的柴静。

十年前你是谁,一年前你是谁,甚至昨天你是谁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天你是谁,以及明天你将成为谁。参加工作近一年,自我反思的并不多,而很多时间就这样过去了,自己需要的是什么,自己应当如何去做,缺乏对自己生活工作的反思。作为一名年轻的银行业监管工作者,要学会不断自我反思,不断地去完善自己,不应当去过多去追求物质享受。正如柴静所说“我想不断地完善自己。当一个人力图完善自己的时候,他将不再向外界寻求什么,也不向外界推诿什么,他将自己的重心放在自己的内部。”我虽能做一个像柴静那样出色的人,但是我可以做一个平凡但不平庸的人。

二〇一三年六月十二日

第三篇:《看见》读后感

《看见》读后感

距离上一次写东西已经过去了3个月了。惭愧,还说自己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明明在看书和看剧之间,还是会不由的选择后者,不费脑子,及时的快乐。不过,我这个人有一个特点,在及时行乐之后又会自责起来,哎呀,这样堕落下去不行。于是乎,又想着如何重整旗鼓,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这时,看书就成为了最好的选择。也奇怪,每次开始看书,整个人会逐渐平静下来,丢失的勇气和想法也会在和作者的交流中慢慢回归,一种充实的力量让人心满意足。

这段时间发生了很多事情,因疫情被隔离、奶奶的离开、对身体的焦虑……好长一段时间,总是被情绪裹挟着,远虑近忧涌上心头。

于是,开始在书里寻找宁静。无意中翻Kindle的时候,看到了柴静的《看见》,感谢作者,给我带来了久违的平静。

1、文笔也能治愈人啊

实话实说,我喜欢这本书。看的时候就像是在听一个人讲述自己的故事,流畅、富有感情而又惊心动魄。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啊,嗯,爱思考,有点理想主义的文艺范,文笔很好,用词精准,总能把你想象中的画面描写的干净又丰满。

不信,你看——

生和死、苦难和苍老,都蕴含在每一个人的体内,总有一天我们会与之遭逢。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一样。

去看西北的天空,去看明亮的树林,那是永恒的安慰。

西北壮阔,赤金的油菜花开的像河一样。

就算一句简单的写景,我都觉得被治愈了。

2、关于生活的选择,是多样的,也是正常的啊

柴静用一个又一个真实的采访,带我遇见了我未曾遇到过的人和事。

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卢安克的故事吧。一个外国人,在中国偏远的山村,公益教学十多年,用自己的方式陪伴留守儿童,不计名利得失。他平静的说了很多话,却让我心头一震。

他说,他能够生活在中国,需要感谢他的父母,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把孩子当作私有财产。

他说,人类大部分的苦都是因为期待的存在。其实,在人生中不存在任何必须的事情,只存在不必要的期待。没有任何期待和面子的人生是最美好和自由的。因为这样,人才能够听到自己的声音。

他说,教育是两个人之间发生的事情,不管是故意还是不故意。

他说,语言很多时候是假的,一起经历才是真的。

虽然,我依然无法摆脱世俗对自我的限定,房子车子孩子等都将毫无意外的成为人生中躲不掉的名词。但很庆幸,在《看见》里看见了卢安克,有那么一个人,让我看到了另一种人生。

这个世界的人,原来真的是多样的,你可以成为这样的人,也可以成为那样的人,都是非常正常的人。这个世界的生活也是多样的,你可以这样生活,也可以那样生活,都是正常的生活啊。

3、人性是复杂的,绝无单纯的好人或坏人

药家鑫在被执行死刑前,和父母见面了。他对爸爸说:“爸爸,我爱你。我先去投胎了,下辈子我做父母来照顾你们吧!”

忍受了一次又一次家暴后,女人杀死了自己的丈夫。他们对着镜头说:“其实我们不是坏人的!”

还有一个因受贿二十万被判无期的官员,曾经发奋读书,兢兢业业工作的农村人,只是在一个极其平凡的午后,默许了一个连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犯罪的行为。

……

看过了这些“坏人”的故事,并没有增强我作为“好人”的优越感,反而内心惶恐起来。那份因害怕父亲责备而试图掩盖失误的忐忑、那份因饱受欺凌而决绝反抗的愤怒、那份扬眉吐气后的傲慢和无知……这些人性中的弱也曾在我的内心生长过啊。如果我站在他们的环境里,是否也会成为一个“坏人”?不得而知。

如何抑制住内心的“恶”生长?我想到了“平衡”二字。不必抑制,接受它的存在,并灌溉内心的“善”。两种力量共生,也许这才是一个真实的人吧。

4、距离非典原来已经18年了

柴静在书中记录了她作为记者眼中的非典。刚好,看书的我正因为新冠被隔离在家。很神奇的感觉,18年的时间屏障好像消失了,透过文字,结合当下,那场我几乎没有印象的战役也变得无比清晰起来。

一样的无力、一样的萧瑟。病毒的卷土重来,人类的拼死抵抗,并没有因为时间推移而有所不同。当然,还有医者仁心的无畏,感动依旧。

体会过“只要你健康回来,就算倾家荡产也无所谓”的心情后,人真的会发生转变吗?必须承认,还是很难吧。因为,在前面摇旗呐喊的旗帜还在那里,脱离大众的轨道和节奏,对个体而言,真的很难。

天啦,我居然走过了18年之久,看这段故事给我最重一击的居然是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老掉牙的作文开头,居然是真的。

5、一个人的成长,一群人的故事

18年里,还有柴静作为新闻人的成长。从最开始的新人一个,到后来的瓜熟蒂落,必然要经历雨打风吹。

关于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价值使命,在她的文字里,反思过很多次。还有关于自我的思考、人性的探究……她一定是一个善于思考勤于思考的人。

她也一定是一个行动派吧。一个现场一个现场的跑,一个调查一个调查的做,走出了经验,也走出了职业的底气。

很羡慕,有那么一个事情,能让人18年跌跌撞撞不放弃。更让人羡慕的是,在她身边的那群人。编导、摄影、主持人,是共事伙伴,更是一路扶持的朋友。在《远见》这本书中看到过这句话:我们不仅要找到热爱的工作,而是要建立热爱的生活。

在《看见》里的那段时间,与其说是一段工作旅程,不如说是一段火热的生活。柴静和她的朋友们,看北方的天、趟南方的河,在医院在灾区在监狱……一个人的成长,一群人的故事。

不说了,慕了。愿每一个人都能找到自己所热爱的事情,并刚刚好的遇见一群人,是战友,也是朋友。

第四篇:看见读后感

大概是年初的时候,我在优酷上闲逛,无意中点到了一个演讲视频,《看见》的新书发布会。那是第一次知道柴静。

现在回想起当时,几乎是一开始就被柴静吸引。她的演讲像是用安静的声音从你耳边娓娓道来。她安安静静的说,你安安静静的听,嬉笑怒骂,一切那么清晰自然。听完之后就发现彻底的认可了一个人。

后来看到穹顶之下,当时引起很大热议的一部纪录片。全篇看完只剩下对她的赞美。她的演讲还是那么清晰有力,情绪表达还是那么自然。看起来她演讲的一个停顿,一个情感表达都是那么舒服,好像本来就应该在这里发生。我甚至特意看了三遍。可是除了赞美之外,心里始终有种隐隐约约约的别扭感。随着自己经历的增加那种影影约约的别扭感就愈加清晰。

前阵子刚刚读完了《看见》这本书。封面是柴静采访的一张照片,几位满脸皱纹的长者笑着围坐在一起,一个小孩子撑着凳子在大家面前玩耍。柴静似乎在和小孩打招呼。从看到这本书的章节名开始我就知道了一个事情,我喜欢这本书。柴静用她惯有的语言来讲诉她在央视工作十年看见的一些给她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和事。她的文艺和理性都表达的恰到好处。柴静是有这样能力的人。这大概也是一直喜欢柴静的地方。我喜欢阳春白雪,我本质确是下里巴人。

但是我读完我就知道一直以来隐隐约约的那种感觉是什么了。就像书中史努比所说的:过分得体。

这本书仍然是柴静似的风格。她用她的语言将她的故事向我们娓娓道来。每个章节都写的好,有的能让你感动,有的能让你伤心,有的能让你愤怒,有的能让你开心。就像柴静希望的那样,她希望每个故事能引起你的共鸣,希望你看这本书的时候能够参与进来,而不是做为一个旁观者。但是,抛开单章的内容,从整本书的结构上看显得太精致得体了,太过精心安排了。就像是一块石头,你把所有粗劣的东西全都去掉后仿佛每一个存在的地方都要有它应有的价值。

小时候我一直比较羡慕别人考试的时候能拿高分。我想如果把这本书拿来评分的话,我也会给很高的分。但是这种高分并不是我想要的。就像你搭了一个很漂亮的游乐园,但我也许只喜欢山川河流。就像一个过分精心装饰的花园总是容易让人对它的外表更加感兴趣,而容易忽略它散发的花香。我喜欢花香即将散发之前的那点遗憾,而不是外在表现出来的那点完美。

我喜欢这本书。也许是从第一眼开始甚至就带点崇拜的喜欢柴静的时候,也许是在书里那些文艺又理性的文字引起我共鸣的时候。但我总想找出一些不喜欢的东西。一本书最有生命力的地方应该是内容,而不是修饰。因为内容自有千钧之力。

第五篇:看见读后感

找到最真实的自己

——读《看见》有感

借着这次参加新东方助教项目的机会,我阅读了柴静的这本《看见》,之前没有关注过这本书,也没有关注过这个人,短短三天只是读了这本书的皮毛,我觉得有好多内容需要静下心来慢慢的品味。

很喜欢这本书的封皮,柴静与质朴的农民坐在一起,那种笑容很干净,很美。看了书的内容,感觉很真实,但是有些地方以我现在的经历和阅历还是不能完全理解的。之所以说是真实,是因为让我有一种画面感,尤其是关于非典的那一部分,记得两千零三年的时候,自己还是个三年级的小学生,虽然听老师和家长说全国有非典了,很严重,每天上课教室里要放熟醋,每餐后要喝板蓝根,也是因为非典取消了六一儿童节的节目表演,但是那个时候真的不懂,觉得不痛不痒,好像没有多大的关系,但是看了书里的内容之后,不知不觉已泪流满面,仿佛我也去过现场,一切好像如此真实,如此震撼,心中产生了一种敬畏感,柴静,真棒!

这本书看完,触动我的不仅仅是她非典的经历,更多的是这一路走来,她的经历,她的成长与蜕变。就像柴静在书中写到过“什么是幸福?这就是幸福,进步就是幸福。我的起点太低,所以用不着发愁别的,接下来几十年要做的,只是让自己从蒙昧中一点点解缚出来,这是一个穷尽一生也完成不了的工作,想到这点就踏实了”。十年前,当陈莽问她如果做新闻关心什么的时候,她的回答是关心新闻中的人,就是这样一个回答,把她推到今天。十年的时间,成就了今天的柴静,但她依然是一种朴素的态度,坚定的走下去,是的,人生就是应该用最质朴的东西来彰显华丽。

十年的时间,每个人都能书写出一段不一样的成长经历,而我觉得不论未来我们能够走得多远,在现在的这个起点上最重要的是找到最真实的自己。陈莽也和柴静说过,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在成长的路上要勿忘初心。

现在我大三,我把自己归类为即将毕业的人,从上了大三开始,自己心中就有一种莫名的紧迫感,自己在大学里也没少折腾,静下心来想一想,还是最真最朴素的东西才能支撑自己走的更远。现在呢,看着大四的学姐学长们忙着论文的答辩,在即将离开校园之际能够传授给我的的就是社会如此之现实,而看着大一大二年级的同学时,看到她们对未来无限美好的憧憬,也许这就是不一样吧。而我呢,想着自己未来的定位,想着自己未来的发展和规划,认清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我们需要找到最真实的自己,知道自己当前最需要做的是什么。我从书中感受到,柴静在做新闻的时候,是十分充实的生活状态,可能熬到很晚,可能受伤了也要继续工作,我喜欢这种状态,年轻就需要这样一种状态,一种像阿甘一样傻傻奔跑、傻傻坚持的状态。

成长的路上时需要认清自我的,之前我也和同学探讨过,到底何为定位,不能仅仅做一个解释,而且每个人的理解是不同的。但是,这是自己的一个方向,我一直告诉自己,要给自己一个目标,未来的一个大的方向,有时我会困惑自己到底能不能做到,清醒之后发现这样完全没有意义,能不能实现是要靠双手来创造的,不是凭空想出来的,如果仅仅是以现阶段的认知来看未来的话,那岂不是很局限了吗,我也要做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境界,因为该来的总是要来的,是我的就一定会来到我的身边,光靠脑子虚幻的构想是没有什么实在的结果的。

然而,找到最真实的自己,这个过程又是漫长并且痛苦的。“没有人要我做这个节目,我也不知道能不能做出来,能不能播。但我不管那么多,心里就剩了一个念头,我必须知道”,这是柴静在做非典节目时说的话,这才是放下自我,把自己拽进去做事的态度,并且她也做到了。再把它延伸到我们的身上,就真的是要放下小我,用一句我喜欢的话来概括就是“打破了才能重塑,放下了才能担当”,我们往往没有选择去做一些事情,或许是我们内心不够自信、不够勇敢,又或是其他的一些原因,应该相信一点,该做的总是逃不掉的,该经历的也是早晚要经历的,我也一直告诉自己,要以一种试错的态度,坦然的接受事实,不能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但是也要敢于面对、敢于接受别人的评价,虚心,并且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很多时候,我们因为贪图一时内心的舒适,而拒绝了成长,害怕自己受伤,所以用一层厚厚的盔甲来保护自己。书中白岩松这样告诉过柴静:“人们声称的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那么幸福”。想想自己曾有过那么一段经历,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持续了一个月的时间,有压力,也有动力,忙的自己根本没有心思去考虑这样舒不舒服,脑子里唯一的想法就是事情事情事情。

也许自己有些时候就是习惯性的考虑很多吧,但只有自己知道这种滋味并不好受,我最信任的人跟我说,你从小到现在,已经变得足够复杂了,而你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放下很多包袱,让自己变得简单,就像父母这个年纪的大多数人,往往看事情都看的很开,叫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就是因为他们经历的多了,没有那么脆弱了。我想,柴静获取就是这样吧,从刚开始做新闻的青涩、文艺,慢慢的达到熟练的掌控这件事情,但是她也依然坚持自己要在成长的路上继续走下去。

找到最真实的自己,这个过程中唯一不能拒绝的事情就是成长。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应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得知道自己为何做这样一件事,读了大学,会让我们对一些事情理想化,等我们真正踏入社会之后,又要让自己从理想中脱离出来,回到现实当中。老师们也总是在提醒我们,找到大学真正的意义,搞明白为什么读大学,而不是随大流的心态。

其实我还想说,找到最真实的自己,还要有自己的信仰,而不是盲从。总是听别人说成功的人都是孤独的,都是能耐得住寂寞的。但是自己又不是很理解,我会和我的好朋友说,瞧我自己,好像一直是这个样子,没什么变化,翻出近几年的照片,不变的发型,不变的表情,但他很认真的告诉我说要耐得住寂寞,我听了,似懂非懂。说的通俗点就是有着自己的价值观,并为之坚持,即相信自己。而柴静,给我做了最好的鉴证,一个以揭露真相为己任的新闻记者,面临的诱惑与威胁绝不会少,庆幸的是,我在《看见》中看见了许多真相,在面对金钱与威胁而面不改色的柴静身上看见了新闻职业人的操守,看到了信仰的力量。只有我们有自己的信仰,我们才能坚守自己的道路,不为各种诱惑所扰。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

书的最后写到,在柴静演讲结束后,有位她的同行拍着她的肩对她说:“今天早上我特别不愿意来,但听你讲完,觉得有的事还是要把它当真,不然就真没意思了。”而柴静的演讲最后提到“一个国家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它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只有一个国家能够拥有那些寻求真理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能够记录真实的人,能够不计利害为这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够捍卫自己宪法权利的人,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然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只有一个国家拥有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为祖国骄傲。只有一个国家能够珍重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有信心让明天更好。”很多事情经常提,大家就麻木了,但是还是要用心去感受,如果你觉得自己没什么明确的目标,那么按照她说的方向去做,并且真的能够做到,那么就已经很好了。

在阅读中的我,也不免在《看见》这本书中寻找着自己的影子。并不是我的经历与柴静有何相似之处,但是我想,在成长的道路中,不管经历过什么或者没有经历过什么,我们总有相似的地方。想到自己毕业后初入职场的青涩,迷失了自我的慌乱和惶惑甚至想要放弃自己的“出溜”,压力下的或软弱或尖锐,这些感受我们都曾有过或都将会有。不同的是,有些人,在走过了这么多路以后,把自己包裹地越来越深,盲目额适应别人,而忘记了最本真的自己,最终糊涂地过着千篇一律的生活。而柴静,一次次地放下包袱,越来越走进自己的内心,从而也能够走进更多人的内心。对于我自己来说,也要一次来勉励自己,找到真实的自己,坚持自己的坚持。

《看见》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