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读后感
《爱满杏坛》读后感[五篇]
编辑:九曲桥畔 识别码:76-1083190 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7-29 10:58:50 来源:网络

第一篇:《爱满杏坛》读后感

由娄底市教育工会编撰的《爱在回响——爱满杏坛读后感》(简称《爱在回响》)一书,已于近日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

为向第30个教师节献礼,推动娄底师德师风建设,娄底市教育工会于202_年编撰了《爱满杏坛——奖章里的故事》(简称《爱满杏坛》)一书,该书收录了娄底市近10年来全国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模范教师、省级以上先进工作者和师德标兵等26名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

该书出版发行后,在全市四万多名教师中产生了强烈反响,深深地触动了师魂。老师们纷纷拿起笔来撰写读后感,立志向先进典型学习,当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做好教书育人这份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很多学校还组织了学习征文,开展了专题讨论,教师队伍中形成了阅读《爱满杏坛》一书的热潮。

为巩固学习成果,进一步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娄底市教育工会决定编辑出版了《爱在回响》一书。市教育局和各县市区教育局干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教师、部分家长和学生,还有《爱满杏坛》书中主人公们,都拿起笔来撰写读后感,为《爱满杏坛》点赞,为娄底的教师点赞,共收到各类来稿近千篇。市教育局局长、党组书记刘道阳担任编委会主任,市教育工会主任李龙如担任该书主篇,市教育工会还邀请部分作家和教育工作者组成编辑小组,对所有来稿进行了认真审读、修改,并评出了一等奖和二等奖若干篇。许多教师在来稿中不但谈阅读体会,也介绍了自己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些成功经验。

李龙如告诉记者,为本土优秀教师立传,特别是将读后感编辑成书,这在全国工会系统、教育系统都是非常创新的工作方式,《爱在回响》这本书也将成为娄底市广大教师交流学习经验和自身学习体会的一个不可多得的读本。

据了解,《爱在回响》收录了《爱满杏坛》一书的读后感100余篇和数十条读后感选段,近20万字。娄底市委正厅级干部肖新桃为该书作序。

第二篇:《爱满杏坛》读后感

润 物 细 无 声

——《爱满杏坛》读后感

双峰县特教学校 贺胜元

读一本好书,就像给心灵洗澡,最近拜读了李龙如先生主编的《爱满杏坛——奖章里的故事》,书中26位教师感人的事迹,镌刻在我的记忆里,似一股股清澈的山泉,在我的心灵深处流淌,深深地拨动着我的心弦。群英谱里,陈文鸿校长是繁星中最璀璨的一颗,更是我身边的一位可亲可敬的园丁,数十年如一日撑起了双峰特教这块特殊的天空,凭着满腔的热血和大爱,坚守在无声的世界里,在平凡岗位上干着不平凡的事业!

书中和陈校长一样的名师,他们的事迹虽不算是惊天动地,却也可歌可泣,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人梯”的风采,这些优秀教师把师德诠释得淋漓尽致,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好好学习,他们是教师群体的杰出代表,是我们前进的指路明灯,堪称校园里的精神偶像,激励着我们努力,努力,再努力,一步步向名师靠拢!

名师们一个个感人的事例告诉我们,教育是爱的沃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他们为教育付出的是大爱、真爱,因为爱,无论春夏秋冬,酷暑严寒,无论病魔缠身,伤痛折磨,他们都执著地守着这三尺讲台,谈笑风生,辛勤耕耘。新化的方佑青老师,为了大山的孩子,身患癌症还坚持工作不放弃,多次昏倒在讲台;娄底一小的李飞燕老师,生死关头念学生;涟源七中的王寿山老师,身残志坚,在逆境中打造精彩人生;娄底二中的肖培丰老师,实施“耐心教育”,爱心化雨,润物无声;涟源一中李军书老师,淡泊名利,爱生胜子,把爱的阳光洒向学生的心田;新化县北渡中心小学“最美校长”杨建一,为了校园安全,赤手空拳与歹徒搏斗,流尽最后一滴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双峰花门二中的彭景云老师,扎根山村,是学生心目中的“妈妈老师”……诸如此类,不胜枚举的典型事迹告诉我们,教育是一门爱的艺术,教师真诚的付出,最终会换来学生最真心的回报,爱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的催化剂、润滑剂和粘合剂。

其次,教育贵在坚持,要想成功,只有坚持、坚持、再坚持。娄底一中范彦江校长,30年如一日,执着于走学者型、专家型发展道路,既催生了教改梦,又成就了专家梦、强校梦;娄底一中的何贻新老师被誉为“坚持大师”,对待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不抛弃不放弃;娄底三中的黄锡金老师,一门心思扑在教育教学工作上,每天早出晚归,勤干苦干加巧干,带出了“最牛班级”;双峰特教学校的陈文鸿校长,执着坚守,在最困难的时候,哪怕是借钱过日子,也没放弃过教学,没有忘记作为一个老师的职责;双峰板洞小学王道根老师,扎根全县条件最艰苦的袖珍学校----板洞小学,传承薪火40年,一个人撑起一所学校,用爱心恒心艰辛创造奇迹;新化偏远山区的奉光辉老师,既当老师,又当爹妈,几十年如一日照管着山里的留守孩子……其实,我们身边这样富有爱心和耐心的好老师又何其少呢?他们工作兢兢业业,默默无闻,恪尽职守,不计名利,坚守在三尺讲台,从黑发到白头,无怨无悔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

再次,教育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要潜心教研教改,勇于创新。本书中这26位先进典型,既是师德典范,又是教改先锋,他们业务精湛,学识渊博,成绩斐然。今后,我要把这26位先进典型作为一面镜子,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反复照一照,找一找自己师德师风、教育教学方面的问题和不足,自觉笃行,向先进看齐,打破常规,更新思路,积极投身教研教改,着力打造高效课堂。

踏着名师的足迹,我不仅想,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灵魂对灵魂的塑造,境界对境界的提升,真正的教育存在于人与人心理距离最短的时刻,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中。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是创造,是生活最真实的体现,教书其实就像种花、种菜一样,得细心打理,耐心地等待开花结果。

此刻,掩卷长思,浮想联翩。“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对老师生动的写照;也有人把老师比作明灯,在夜行时点亮前进的路;像云梯,让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一步一步往上爬…… 其实,亲爱的孩子你可知道,在你们成长的道路上,你们需要什么,我就愿意成为什么!

202_

年11月20号

第三篇:读《爱满杏坛》有感(模版)

读《爱满杏坛》有感

值第30个教师来临之际,带着“我是一名教师”的心里,认真地细读了《爱满杏坛》一书,看着一个个奖章中人物,久久不能平静。我深深地感觉到自己的不足,书中26名教师,26个家庭,他们的可爱,可敬。在当今观念多元化、追求利益的大潮里,他们教师坚守三尺讲台,不为名,不为利,为办满意教育,为建全面小康,为复兴伟大的中国梦在充当脊梁,顺着总书记提出的:“深学、细照、笃行”路在不断前进,同时让我进一步体会到优秀教师五种精神中的“四”。

一、不计得失的精神

多元化的社会,人类更注重于追求一种高效益的事业。而教师历来就是一种神圣的职业,是一种不计得失,甚至舍已为人的事业,书中有我最敬佩的教师,他们坚守教师阵地不动摇,坚守优良师德不变心。尤其在目前绩效工资实施,作风整顿的前景下,人人担心自己利益受损的前提下,让我有幸看到这本书,恍觉一股春风,让我感觉到一名教师的责任和职责---教书育人,不计得失。

二、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

教师的职责在于教书育人,教师的内涵在于以身作则。要教好学生育好人,自身就要有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认真学习,不断学习的精神。常言讲给“学生一滴水,自身就要有一桶水”。身残志坚的王寿山老师用他几十年的教书育人的生涯教育了我;李小燕老师也用她,40年教书生涯,40年的班主任生涯告诉了我这份职业在于拼搏,不断地拼搏,只有不断这样不甘人后,才能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

三、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

“他们都是我的孩子,一个也不能少”这是这是全国模范教师王道根的育人理念;湖南省“十大师德标兵”之一的易建中老师在结婚的那一天仍然呆在讲台上,一句简单的话“我不能丢下我的孩子”。多么平凡的一句话。道出了每一位教师心声,讲到了每一位教师的心坎。榜样无声胜有声。简单的话语让我受益匪浅。同时也让我不禁想到中国近代教育家夏老所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给予学生爱,会自然而然的激发学生对教师对他人的爱,反馈回来,形成爱的双向交流。

四、终身从教的献身精神

多元化的社会,让一部份下海了,让一部份观察着准备下海,让一部份深感教师前途的茫茫茫然。《爱满杏坛》中的26位教师,涉及26个家庭的真实故事,帮我找到一个坚定的方向---终身从教,其乐无穷。让我进一步认识到教师这份职业的光荣神圣所在。

总之,正如冰心说:“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读了《爱满杏坛》一书后,我深深地领悟到教育的真谛,教育是心灵对心灵的交流,灵魂对灵魂的塑造,在日常教学中,我将以榜样作为榜样,树立终身从教的信念,心怀爱生如子的精神,常抱不甘落后的气魄教好书育好人,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第四篇:爱泽杏坛红读后感

《爱泽杏坛红》读后感

第四小学 王辉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泽杏坛红读后感。”热爱学生,不仅是一名教师人品、学识、情感与亲和力的展现,实际上更多的是倾注了我们教师对祖国、对人类、对未来的热爱。因为有爱,我们才有耐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和同学贴心。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微小的“闪光点”,实际上是我们教师最大的乐趣。但是教师的爱也不是盲目的,爱是一门艺术,我们不仅要能爱,而且要善爱。“爱”要一视同仁.爱心好比是冬日里的一束阳光,好比是沙漠里的一泓清泉,把爱施予学生,是与学生最好的沟通方法。

翻开这本厚重的《爱泽杏坛红》,书中的31位教师做到了。他们的先进事迹,篇篇流淌着无私的大爱,他们用自身的行动写就了教书育人的华章,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坚实的脚步踏出了奉献的乐章。他们的事迹虽不是惊天动地,却透露粗敢于奉献的心迹,从他们身上,我们信服地看到了“人梯”的风采。这些优秀教师的师德之光、师德之魂、师德之重,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学习。

惠香杰、刘金荣、潘丽洋、代玉霞老师……一个个普通的名字,一曲曲不平凡的师爱之歌,在我的心头回荡,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她们是教师群体的优秀代表,他们更是我们前进的航标灯。他们不竭的动力,来源于对学生的深爱、真爱,读后感《爱泽杏坛红读后感》。铁岭县凡河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惠香杰,省吃俭用资助班级的贫困学生,费尽周折为她争取信用社的助学贷款;冒着暴风雪家访,苦口婆心做学生家长工作,挽救面临辍学的学生;带动全年组14名老师开展集体家访,面对面与家长学生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稳定学困生,帮扶贫困生;发动“手拉手,献爱心”活动,成立凡河中学第一个“贫困生助学基金”……惠香杰老师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到了学生和教育事业上,她不能在病重的老父亲床前尽孝心,不能陪伴在出车祸受重伤的儿子身边,不能为丈夫做一顿可口的晚餐。她爱自己的亲人,更爱自己的学生,她执着于教育事业,心系学生,汗洒讲台,用大爱谱写了一曲曲感人的新歌。

我们身边也不乏师德典范。比如:爱岗敬业的老教师王玉霞,默默奉献的董春玲老师,踏踏实实做好差生工作的温亚娜老师,爱学生如同爱自己孩子的句红娟老师,还有拖着病腿战斗在教学一线、无怨无悔献身教育的老教师:刘俊杰、刘艳……她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们:守一份恬淡,不因飞尘而丧失清雅,守一份自信,不因喧嚣而泯灭从容;她们用爱心架起了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彩桥,微笑着注视学生走向胜利的彼岸。

爱泽杏坛红,桃李满天下!

第五篇:爱洒杏坛演讲稿

爱洒杏坛,做最精彩的自己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转眼间,参加教师工作已三年多。这三年来,我无时无刻不在思考这个问题:如何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在教师这个岗位过上精彩的生活。

每到教师节,社会上对教师的各种态度总让人五味杂陈。赞美者有之——教师如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同情者有之——角色收入少,忙东忙西,却唯独顾不上自己;毁损着亦有之——教师搞腐败,收礼品,耍大牌。对于赞美,我想说,教师只是三百六十行之一,与司机、厨师并无本质区别;对于同情,我想说,选择教师,就意味着安贫乐道,属于自己的,才最珍贵;对于毁损,我想说,社会在变革转型,教师行业也会面临各种问题,时间会向你证明一切。

作为一名80后,在社会转型和教育改革中成长起来,我们张扬个性、思维活跃、提倡享乐、甚至有些行为乖张。我认为这都可以成为新形势下新型教师的天然优势——更快乐的学习、更美丽的工作、更精彩的生活。作为一名80后,我想说,做一名老师,挺好!

为师必修身。作为教师,理当成为学生的表率。外在要美:整洁的头发、得体的服装、动听的嗓音、迷人的微笑,内在也要美:高尚的品德、饱满的学识、充沛的精力、活跃的思维、还有朴实无华的气质。做一名教师,让自己的人生提高了境界。

为师必为家。要教好学生,配合好同事,必须先处理好家庭关系,培养好自己的孩子。每天早起晚归不是忽视家庭幸福的理由,哪怕只有半个小时,也要和家人一起分享。试问,不能照顾好自己孩子的,又怎么会去较好别人的孩子。做一名教师让自己的家庭,得到了和谐。

为师必治学。要教好学生,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尤其是学识。多读书,多读好书,才能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教育能力。这样在做好工作的同时,也让自己的才华和智慧获得了提升。

这里,我想再次对大家说,做一名教师,挺好!

《爱满杏坛》读后感[五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