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读后感
道家法律思想的读书笔记(精选5篇)
编辑:梦里花开 识别码:76-1118148 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8-26 21:40:27 来源:网络

第一篇:道家法律思想的读书笔记

道家法律思想的读书笔记精选3篇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这时最关键的读书笔记不能忘了哦。那要怎么写好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道家法律思想的读书笔记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道家法律思想的读书笔记精选3篇1

老子的思想体系中,“道”是法律的本源和依据,而道是一种自然法则。从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法则位阶来看,人类社会的法律处于最低的层面,要受到道与天地之法的约束,“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法应体现德的精神,而德体现道的精神和品质:“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因为“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因此,道法的形式应是非成文法,符合“行不言之教”的理念。老子主张法令应避免繁杂严苛,认为“多言数穷”,“希言自然”,而且“法物滋彰,盗贼多有”,因此,他推崇“吾言甚易知,甚易行”的简约法律。老子主张法要适度,不能走极端,“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在形名关系上,老子认为“道常无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里的“常”意为“恒定”。“非常道”、“非常名”揭示了法律固有的局限性,说明随着时空环境的变化,必须对法律进行必要的修定。因此,必须透过法条和法律概念看到其背后的实质与原则,不能教条地从其表面文字出发去阐释和运用法律规定。老子也认为,“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不殆。”这又说明了法律概念乃至法典产生的必然性。

在《道德经》中,老子批判儒家礼法,认为“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他也对法家主张的“严刑峻法”提出了深刻的批判,认为“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法物滋彰,盗贼多有”,“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老子的“道”论作为法律批判的依据,形成了后世道家流派对法律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是庄子学派对法律的否定,另一则是黄老学派对法律的肯定。

庄子批判当时的世俗法律,否定了战国时期“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那样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强权之法。庄子追求绝对精神自由,否定法律,要求回到人与动物无别的混沌时代。他不承认有判断是非功过的客观标准,认为“物无非彼,物无非是。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庄子继承老子思想,认为“道”是世界万物的本源,“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他将“道”作为修身治国的工具,并主张以“道”而非法律来确定君臣关系的准则,“以道观言,而天下之君正。以道观分,而君臣之义明。”庄子区别天道和人道,并提出“人道有为”的思想,“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要在于主,详在于臣。三军五兵之运,德之末也;赏罚利害,五刑之辟,教之末也;礼法度数,形名比详,治之末也。”但是,庄子后学渐渐认同了仁、义、礼、法的作用,认为“君先而臣从,父先而子从,兄先而弟从,长先而少从,男先而女从,夫先而妇从。夫尊卑先后,天地之行也,故圣人取象焉。”“粗而不可不陈者,法也;远而不可不居者,义也;亲而不可不广者,仁也;节而不可不积者,礼也。”

道家法律思想的读书笔记精选3篇2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被认为是道家的创始人。事实上,关于老子思想,我想大家都可能会知道著名的“无为而治”以及“道法万物”的思想。所以,我也就从这两个简单的地方说起,尝试着阐述老子的法律思想。

对于“无为而治”这一说法,我想可能会与我们现在所提倡的“依法治国”以及古时所崇尚的“以礼治国”,有着很大的差别。从我的观点来看,老子提出这一说法,是基于它对世间万事万物的辩证看法。比如什么“祸福相依”、“长短相对”以及“强弱转化”等诸多对立与统一的例子。也许正是立足这一基础之上,老子认为为国者不应当有所作为。应当清心寡欲,静心休养,让社会随着自然的演进而演进。矗立在这思想之后理念,我想可能是老子所谓的道。在老子眼中,“道”乃世间万物的根本,乃世间不变的真理,是不随着人们的意志转变而转变的。在这一观点上,我比较赞同老子。确实,在我们的社会中存在着一些永恒的、不变的真理。它支配着我们,引导着我们,带领着我们,是我们摆脱愚昧,走向智慧。使我们摆脱黑暗,走向光明。但是,老子的无为而治太过于绝对化、过于牵强。试想一下:在这样一个社会中,如何让人们做到遵守社会的“法”?又如何促进社会的进步?这些都是达不到的,因为这些都离不开外来因素的干预。都必然会走上有为而治的道路,召唤法律的统治。

再有就是对于老子所强调的“不应公布法律”、“使民众愚”的思想,我不能完全赞同。老子提出法律只有保持隐秘,才能具有真正的威慑力。这让我想起了郑国子产在铸铜书时所遭遇的质疑,原话我暂时想不起来,但大意就是:法律的威力在于它的不可知性,一旦公布了,民众就不会惧怕了。其实,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如果不公布法律,那法律谁说了算?统治者?所以,不公布法律的最终结果就是个人统治的极致,是为统治者敞开违法的大门。

我也不知道这些俗算不算是老子的法律思想,亦或是他的人生哲学。总之,我认为老子所提出的“道”法,也就是他所谓的“自然法”。确实是存在的,并且,它高于社会上人定的法律,主导者世间万物的运行。为我们的每一个行动划上界线,为我们的每一片语言添上彩光

道家法律思想的读书笔记精选3篇3

战国中期的庄周与老子一脉相通,世称老庄。“夫老之有庄,犹孔之有孟也。“([明]焦竑《庄子翼》序言)庄子法律思想的基本特征,是“法律虚无”主义。

(一)主张绝对“无为”,否定法律、道德与人类文明

庄子进一步从消极方面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从“道”出发,他也认为必须“无为而治”。如说:“君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莫若无为。”(《庄子·在宥》)并激烈反对各家的“有为”政治。他批评墨家“兼爱”、“节用”、“节葬”等主张是“乱之上也,治之下也”。他又批评儒、法两家,认为“赏罚利害,五刑之辟,教之末也;礼法度数,刑(形)名比详,治之末也”.(《庄子·天道》)在他看来,只有未经人工改造的自然事物才有价值,而社会文明的发展都是对自然的破坏。因此,庄子的理想已不满足于老子的“小国寡民”,而要求回到人与动物无别的“浑沌时代”,也就是“同与群兽居,族与万物并”, “无知无欲”, “无人之情”的“至德之世”。庄子主张“绝圣弃智,大盗乃止;?NE74E?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庄子·胠箧》)他所要取消的包括道德、法律、制度、度量衡等所有规范,以及一切物质和精神文明,实质上就是对整个人类文化的否定。

(二)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

庄子认为,人对人世间的生死、存亡、穷达、富贵、毁誉等等,自己根本无法掌握,只能“安时而处顺”,(《庄子·大宗师》)“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从而陷入了宿命论。但他又极端不满现实,愤世疾俗,不愿受仁义道德、礼法刑政的羁绊,只好从精神上追求自我解脱。其办法就是超然物外,把人生看成一场大梦,物我两忘。他认为这样就可以与“道”同体,获得不受任何约束和限制的绝对自由。他把老子的对立面可以无条件转化的错误,发展为相对主义。完全否定事物的质的规定性和事物之间的差别,也不承认有判断是非、功过的客观标准。“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庄子·齐物论》.)既然如此,也就没有什么可以作为人们言行是非的客观规范。

(三)“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庄子以相对主义为武器,对当时的仁义道德和法律制度进行了揭露。如说:“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法律、道德之类,对于这些窃国者,不但起不了制裁作用反而会成为被他们利用的工具:“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而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为之符玺以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庄子·胠箧》)

庄子的没落贵族的悲观绝望和不与统治者合作的情绪,引起后世不当权的封建士大夫和失意政客的共鸣。他对当时礼法刑政的抨击虽有助于加深对剥削者法制的认识,但他鼓吹的法律虚无主义,对法律思想的发展却有消极作用。

第二篇:道家思想作业

1、谈谈你对老子“自然”观的理解?(它的含义、其价值所在,如何评价等)800字

答: 我们谈老子的自然观,显然是以《老子》一书为根据的。

自然也,自自然也。无人为做作,才能自然。《老子》一书是承接《连山》、《归藏》的,是人文社会内统治者自身的“禁令”与“行为规范”的发展,且兼而作出的理论阐述。所以,《老子》的自然观侧重于人文社会内的自然观,是符合民心民意的自然观,是充分显示人民意志的自然观,是合乎天地大道的自然观。故而,在《老子》一书中有5个地方涉及到“自然”。按文章顺序依次是:“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统治者必须“希言自然”;“人(统治者)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统治者不欲,不能自以为是,而只能“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显然,这几处的“自然”均有一个共同之处:在人文社会之中,民心民意才是自然本色;统治者不得强奸民心民意,以自己的意志,以小集团的利益,强加在人民头上,才能是符合“自然”的。这与我们现在所说的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好像有严格意境上的不同。但是,我们认真思考,用心去体会,将会使我们的认识有很大的提高。现仅以“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一例而言之。

学习了<<老子他说>>的第一章,体会到老子唯物自然观的思想。这就是无中生有周而复始的自然变化的客观规律。

文中虽然没有直观阐述宇宙万物起源初始的时空状态,以及宇宙万物形成变化的客观演变过程,但我们能从精炼的文中感受到老子无中生有,有无相生,绵绵不断的自然唯物思想。

比方我们常见的天相:水生气,气生风云,风云生雨水----;而水有时是有形,有时是无形,有时是液体,有时又是固体, 有时又是气体;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又可变为动能。说到水的功能,它又能滋养万物,是万物生命之源。它中有我,我中有它。

他们都是同出而异名,都可以称得上神奇。

究其无名初始状态的微妙根源和有名的母体的广大无际以及有无的互相演变就更加微妙神奇了,神奇之中还有神奇,那是一切奥妙的由来。这应当是老子的辩证唯物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一个水的变化就这么多样无常,其变化规律性又会各有不同,而地球,天体等世界万物道名的变化就更加微妙和广阔得无边无际了。

地球和天体万物的物理的化学的以及生命的莫测变化,有一些是我们无法企及的。故在无认识时,就应从客观规律性上去感观无有相生循环往复的奥妙;

又由于人对客观自然认识的局限性,认知总是相对真实,事物的发展和人的认识也不会停留在起点,故在有所认识时,就应从物质的可变可分性去感知母体的无边无际。

为了表述,他这里引用了道的概念,并认为能表述的道和名不会是恒久不变的,因为道和名是随事物的发展和人的认识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其道和名,不可能是永恒的道和恒久的名。

至于老子主张的道,是天道,是神道,是人生之道,还是万物变化之道;第一个道和第二个道又当如何解释----等等,历代的史学家们都早有解说,这里,我这个门外汉就无能谈及了,由此而导致的理解廖误就在所难免。

2、如何理解庄子的“齐物论”?(包括齐物的含义、齐物的意义、如何评价等)800字 答: 个人见解:世间万物本来不同,但却能相容于天地之间.人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生出种种成见,由成见划分出是非彼此,为坚持是非,彼此你争我斗,互不相容,终生役役迷失自我.人的真正解放在于消除一切成见,以开放的胸怀包容万物,与天地并生,与万物同存.以上一段话深刻的说明了庄子之言的特点。《庄子》又称《南华经》,是先秦思想家庄周及其后学者的作品,后世按郭象的编注共三十三篇。我择其中一篇《齐物论》作评述,欲以一窥而见全貌。《齐物论》篇是内七篇之二,有人认为是庄子早期作品,其余几篇是《内篇.逍遥游第一》《内篇.养生主第三》《内篇.人间世第四》《内篇.德充符第五》《内篇.大宗师第六》《内篇.应帝王第七》。《齐物论》篇,词汇丰富,用词华丽,构思精巧,善用连类比喻。它的洞察力十分深刻,行文如流水,不仅为说理文,更可作抒情散文来读。庄子所谓的“齐物”,是指世界万物包括人的本性和情感貌似存在差异,其实是齐一的;所谓“齐论”,是指人们对世间万物的认识貌似各不相同,但世间万物既然是齐一的,人们的认识说到底也应是齐一的。

《齐物论》的开头,庄子借南郭子字的口述说他的思想。南郭子坐着好象丧失了魂一样,颜成子问他:“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在这里南郭子已经已经悟道了,而悟道后的失落感使他不适应,自己远离了以前的世界,和别人的交流会有困难但他还是对颜成子说,你听过人籁而没听过地籁,你听过地籁而没听过天籁。在这里,人籁是道体现在人身上的信息,地籁是道体现在在天地上的信息,天籁是道本身的信息。而庄子追求的就是天籁。人籁、地籁和天籁的差别其实是道的差别。庄子追求的是广博的知识,而不是狭隘的知识,庄子描述了人与外界争斗的表现和一般生活上遭遇的不幸,点名诸多情感是什么,和歪曲道的体现。,庄子看到了是非心会歪曲道,认为是非是小道是小智,应用到的智慧去化解和超越。“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道是大成,却被小成掩盖,而大言却被知识掩盖了。庄子在这里提到了儒墨之争,认为他们到只是小成,是小智慧,庄子没有完全否定它们的理论,只是认为是不够的。儒家鼓吹仁义,而庄子认为仁义只是小智慧,仁义掩盖了人的天性。庄子认为,事物没有什么差别,是亦彼也,彼亦是也,从某个角度讲没有绝对是非。“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庄子用两手指的关系来讲,从别人的是非观来看自己的是非观。庄子在下面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明自己的看法。无物不然,无物不可,庄子举例说,早上给三个栗子,晚上给四个栗子,与早上给四个,晚上给三个没有区别。在庄子的理论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厚古薄今的思想,庄子写到:“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古代的人,知道知识是有限度的,不一味求知。庄子说:“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老子的“小国寡民”的思想被庄子发挥得淋漓尽致。庄子渴望这样一个时代,人民生活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人与人之间不相争,无欲无求,而非像方孝儒所形容的人“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的时代。庄子所追求的,不是现代,而是一个远古时代,一个被美化的远古时代。庄子对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持批判态度,认为“纯朴不残,孰为牺尊!白玉不毁,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

到了庄子的时代人们追求知识和区别,小成掩盖了大成,小道掩盖了大道。昭文、师旷惠子都是当代有名的人,但是人演奏出的人籁,会将天籁掩盖了,就如人的智慧,会掩盖天的智慧一样。有如《马蹄》篇中的马“夫加之以衡扼,齐之以月题。而马知而马知介倪、闉、扼、鸷曼、诡衔、窃辔,故马之知而能至盗者,伯乐之罪也。”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庄子追求道心,即无我之心,“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庄子认为,顺自然而生,不强求,才是道,不妨碍别人,不将自由强加于人,平等看待万物,才是道。以仁义来说,虽然仁义是圣人之言,但“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盗贼也要圣明、勇敢、讲义气、有智慧,也必须要讲仁义。而这些均来自圣人之言,借于圣人之言才成就了大盗,仁义为君王用,为普通人用,也为盗贼用。“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淆乱,吾恶能知其辩!”圣人把人的许多罪找出来,加以制止,从一方面而言难道不是教会了人们如何犯罪吗?

庄子家并不富裕,《外物》中有说“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庄子也许并不完全自食其力,但毕竟较接近劳动人民,所以对当时人民困苦生活有较多了解,使他不禁对各诸侯提倡的仁义有更多的怀疑。一个人对事物的看法取决于他的心,平等的心,看到的事物也是平等的。物理现象没有好坏之分,不同的是看的人的心。庄子揭露人的理性的局限性,认为人的智慧不能达到大道,人如果区分是非好坏,那么就只是小成而已。

庄子的哲学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绝圣弃知,人们把明慧,聪慧,智慧,德性藏起来不炫耀,天下就太平安定了。庄子要人们大智若愚,不显露智慧,事实上这是一种自我保全的方法。庄子的思想源与老子,可是老子的哲学是“入世”的哲学,庄子的哲学则是“出世”的哲学。帐子的思想与他所处的时代紧密相连。当时任命生活十分困苦,战乱频频,而诸侯残暴。“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庄子生活在宋国,宋王偃“射天答地”荒淫无道,不得人心。庄子看到这些世间的苦难,不自觉的产生“出世”的思想也是十分正常的。我们还可以从庄子本人来看。庄子属于“士人”,这是新产生的阶级,本身无田产,却又并不直接参加生产劳动。这一类人大概分两类,一类作诸侯贵人的大臣门客,为其出谋划策,巩固其统治地位,而另一类则是不愿与世俗同流的隐者,他们看到社会的黑暗,不愿自身为人利用作争权夺利的工具,他们大多生活贫困,庄子就是属于这一类人。史记上记载了一个小故事“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庄子的思想是消极的,他认为人生如梦,没有必要执着。“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庄子认为,人不知自己是人还是蝶,那么蝶与人又有什么区别呢?庄子在《齐物论》中表现了他齐是非、齐彼此、齐物我、齐寿夭的观点,智慧有止而道无止,正如老子所说:“道可道,非常道”。

《庄子》的难读体现在难以捉住它的中心思想上。而《庄子》的中心,却在肯定客观规律性,同时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上。《庄子》让人消极适应自然,不为名利仁礼所动以求解脱,给在黑暗中的中国人民一条自我解脱逃避的道路。但是,这种完全忽视人的智慧与努力的方法是消极的,是永远难以为主流社会所认可的。我们读《庄子》,最重要的是把握住什么是该吸收的,什么又是该弃之不用的。

3、结合自身经验体会。你认为道家哲学或思想在当代具有什么价值或意义。1500字 答:论道家思想的当代价值

崇尚自然,倡导无为,这是中国道家哲学最主要的思想。道家学说是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人们所提出的哲学思想。从古至今,无为之思想已深深的植根在人们的思想里。早在中国一些古籍中说,崇尚自然无为的思想即已有之,就现存史料和典籍看,道家思想奠基于《道德经》一书,而《道德经》又名《老子》。老子是道家无为思想的鼻祖,生活于春秋晚期、略早于孔子,孔子向他问过礼。孔子作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也向老子请教,由此可见老子在当时的地位,也由此可见无为思想影响的深远。太史公司马迁说:“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①后来庄子更是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庄子以及其门人所著的《庄子》一书是对道家思想的一大发展。

道家在先秦各学派中,虽然没有儒家和墨家这么多的门徒,那么有名,有威望,地位也不如儒家崇高。但随着历史的发展,道家思想以其独特的领悟,在各个领域上如:宇宙、社会和人生各方面,以哲学思想的形式呈现出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在人道自然无为的主张中,又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道家强调人与天地万物之间与自然界的万物和谐、一体的关系,认为人应当顺着自然的发展而发展,不要以人的主观意愿去胡乱行动,从而破坏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二是在社会人际关系方面,道家主张人与人之间,人与自己内心的和谐关系。人应当控制欲望,解放自己。

首先,来看道家在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中的价值。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自然界万物处于经常的运动变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则。老子曾在他的著作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萧呵!寥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强名之曰道”。②今天,在人类社会物质条件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面临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我们自认为人类改造和控制自然界的力量,强大到了在某种程度上的人的力量大于一切的地步。然而,许多科学研究者很快就发现,这种随便的地去改造自然界的结果是,人类不仅遭到了自然界日益严重的反抗和报复,使自己生存的环境急剧恶化,而且人类也越来越受到自己创造的“人工自然环境”的制约,成了它的奴隶,不得不改善自身去适应那个环境。今天,人类有必要重新学会更好地去尊重自然。在这方面,道家自然无为思想中的上述合理内容是很有启发的。对于世间万物,道家主张要顺应其发展规律,尊重自然界一切生物的自然属性,让其自然得到发展,不去人的改造干扰。因为道家认为人与宇宙万物是互相感应的,人与物是信息相通的。如果我们尊重自然,则自然也会尊重我们,而相反若我们一味干涉万物的自然发展,则亦会受到自然万物的报应。佛学有因果循环,轮回转世,道家亦承认天道循环。当然,人与自然界有很大的不同,因为人类是万物中最有灵性的一种,经常说,人是万物的主宰,但人必须依赖自然界而生存,故人当爱护尊重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便是个永恒的主题。,道家的思想是一种尊重、顺应自然的思想,是一种追求自然和谐的思想。这种思想对解决当前社会面临的环境社会问题是有其现代意义的。道家哲学这种崇尚自然、返朴归真的思想,与我们今天所强调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可谓一脉相承。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WCED)在著名的布伦特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可持续发展即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①可持续发展观,就是一种道家尊重自然的思想的一种延伸,一种具体化,把道家自然的思想实体化。当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正是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出发点,倡导人们更加热爱自然、回归自然,希望人与自然在和谐相处的环境中共同发展。

说完自然,再说道家在“人”这方面的价值。一方面,人有许多观,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而最重要的莫过于价值观和人生观,这两者都是形成人性的关键; 另一方面,人也生活在一个大集体中,不可能脱离集体而单独一个人存在,正确的处理人际关系也成为人必须掌握的一个技巧。

道家提倡少私寡欲、专气淳和、追求清静无为、逍遥洒脱,主张无为而治、柔弱不争,这对于处理人际关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有很大的益处。当今社会,有些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已经严重扭曲变形,对利益的追求达到了无节制的地步,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一切,牺牲大我,成全小我。视自己的利益为黄金,他人的利益为粪土。举几个具体的例子。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为政者不惜牺牲人民的利益,贪赃枉法,在中国重大贪污案屡见不鲜;经商者不惜牺牲集体的利益,中饱私囊;甚至普通人之间也是尔虞我诈。道家认为万物发展所遵循的根本规律是“反者道之动”和“逝曰远,远曰反”,意思是说,任何事物的某些性质如果向极端发展,这些性质一定转变成它们的反面。所以“少则得,多则惑”、“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实际上“物极则反”。这是一切的定律。老子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矫,自遗其咎”。人为了自己的生存需要一定的必需生活资料,所以道家并不完全反对人有私利,但是要适可而止。道家的这种思想在现代解决人生问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上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人们要满足欲望,是为了寻求幸福快乐。但是他们力求满足的欲望太多,就得到相反的结果。“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道家少私寡欲、见素抱朴的思想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指导。动物有欲望,那只是凭它们的野性,而人和动物是不同的,人类有思想,有情感,有智慧,又如何会被欲望蒙了眼睛?所以当今,这个被金钱充斥了的社会,应该更加看清事物本相之后,想想那些欲望是不是应该的。所以,要经常忘记欲望,才能体察到世界万物的玄妙之处,体悟人生真谛。

现今,都在讨论这和谐社会,当然和谐社会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也包括人际关系的和谐。道家无为而治,《老子》中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样的社会能不和谐吗? 李约瑟说:“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会像是一棵某些深根已经烂掉的大树”。③前面提到的,道家的思想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当代,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竞争越来越激烈,所追求的目标越来越高,人与人之间,关系疏远,每个人都在为自己打算,变的自私自利;人与自然,关系紧张,不断的索取,不断的破坏,换来无尽的自然灾害。道家思想在缓和这种现象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道”通过是人思想的改变而改变行为的。总而言之,现今社会道家的价值越来越高,人、社会、自然的发展都离不开道。

第三篇:道家思想介绍演讲稿

道家思想演讲稿

大家好,接下来我要为大家介绍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思想中的道家思想。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大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刚柔并济等政治、经济、治国、军事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诸子百家”中一门极为重要的哲学流派,存在于中华各文化领域,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接下来,我将从四个方面来介绍道家思想。首先,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包括我们所熟知的道家创始人老子和后来的庄子;然后是道家思想本身的主要思想;接着是道家在后来发展中产生的分化,包括老庄学和黄老学两大主要派系,以及后来道家思想结合神仙传说产生的中国本土宗教道教;最后则是道家思想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的意义与其实。

首先,我们来看看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首先是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主张“清静无为”,主要著作为《道德经》。历史上关于老子有一些争议,据我所知,一般认为老子有三个,一个即是李耳,道家学派创始人,就是我们俗称的老聃,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逝世于公元前471年。另一个是孔子的老师,也称老子,《史记》中记载了孔子对老子的评价:“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还有一个是老莱子,约公元前599年一约公元前479年。这个是我高中时了解的,但是现在去百度倒是查不到了。

另一个代表人物庄子。庄子,又称庄周,字子休,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的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相对老子更加崇尚自由,庄子曾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但时间不长,便辞官隐居,潜心研究道学。庄子的想象力很丰富,其作品有很多寓言故事,包括像《坐井观天》,《邯郸学步》等。庄子思想中有一个重要部分“游世思想”,即以游戏态度解脱人生痛苦。游世思想似乎只是提出一种回避矛盾的消极主张。游世却是庄子思想的重要部分,尤其在内篇七篇,游世几乎是核心思想。只是学术界更加重视庄子“追求精神自由”这一话题,“游世”略显消极,很少有人重视。

接下来我们看看道家的主要思想。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之前我们讲了一下庄子的思想,这里则主要是创始人老子的思想。大家对道家思想的理解可能主要是“无为”“顺其自然”,乍看上去是无为不作为,是一种略显消极的人生态度。其实,无为是指不妄为。所谓“无为而治”,是老子针对统治者而言的。老子当时看到统治者强作妄为,肆意伸张自己的意欲,侵公肥私,过着豪华的生活,而农民却田园荒芜,无以为炊;掌权人身带利剑,威压逞强,而百姓却在饥饿和死亡的边缘上挣扎。因此老子极力呼吁为政者要“无为”,从而消除统治者的强制性和干预性。老子认为,为政者能做到“无为”,让人民自我化育、自我发展、自我完成,那么,人民自然能够安平富足,社会自然能够和谐安稳。所谓“无为而无不为”的意思: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无为”乃是一种处事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乃是指无为不妄为所产生的效果。

那我们下面来看看《道德经》中的一些名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指的是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不与世人一般见识、不与世人争一时之长短,做到至柔却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气度。在道家学说里,水为至善至柔;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却又容纳万物。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人生之道,莫过于此。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类的生活行为的运行是以地球物理运行的法则为法则;地球运行的法则是以这整个宇宙运行的法则为法则;宇宙运行的是以道的法则为法则;道的运行是以自然而然为法则。道家学说以“道”为最高哲学范畴,认为“道”是世界的最高真理,“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道”是宇宙万物赖以生存的依据。

再然后是道家的发展分流。道家学说发展到战国中期,由于对“道”的理解不同,道家内部开始发生分化,形成老庄学和黄老学两大不同派别。老庄学则侧重道在天人关系方面的进展,偏向个人境界。黄老之学结合现实需要,偏向于治术和养生术,在治术上吸取多家思想而形成道法合流的现象,在养生术上则与方士的神仙术合流。东汉时期,民间流行的神仙方术和道家学说结合,逐渐形成了道教。其主要宗旨是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济世救人。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道教的思想主要和黄老学所契合。对于统治阶级来说,自然是希望能长生不老,这与道教思想不谋而合。寻仙问道,炼丹修仙等受到了大部分统治者的推崇,道教也得以迅速发展。不过中国古代炼丹师们一般用黄金,水银,铅,铜,硫磺等炼制丹药,吃药吃死的皇帝也不在少数。但总体来说,道教作为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和佛教儒家形成三足鼎立局面。道教与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道教的历史与中国历史紧密相连。而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也带给环保主义者很大的启示和思考。

最后是道家思想能带给我们的启示及其于现代社会的意义。其实老子的“无为”不是主张什么都不做,而是“无为而无不为”,是不妄为,不违背“道”,顺应自然法则。如1958年大跃进,有人提出深耕越深越好,“深耕一尺五,麦稭能打鼓”、“深耕达一丈,麦稭做桥桩。”结果劳命伤财,土壤遭受破坏,地力几年都得不到恢复,造成严重减产。有的想当然地认为,一粒种子下地,起码有十粒收成,用种10斤可收100斤,用种100斤就能收1000斤,因此,也主张种子越多越好,但是他们并没有考虑土地的承受能力,结果100斤种子下地不仅收不到1000斤,就连保本也难保得住。老子在几千年前就理解到要遵从自然,修炼自身,对于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来说,也很值得思考。另外,道家要人们挣脱物之役、情之景、意之染、心之滞,从而成为至人真人。

第四篇:道家思想论文无为而治

道家思想论文

《老子思想解读简说:无为而治》

我个人虽然喜好老庄哲学,亦有对其进行过些许深入地探讨,然终其本末,皆是一家之言罢了。虽然,言在心中,不吐不快,就作了这一篇文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自此语而言,大道理是不必著文说出来的,今日斗胆论道,比仙师老子我实在愧不能及。

话说老子李耳骑青牛出函谷关,关令尹喜见之紫气东来,便觉有圣人至。遂迎之以大礼,又请老子作文阐道。老子大笔一挥,洋洋洒洒写了五千字,其共八十一篇,上篇三十七,下篇四十四,因其上篇第一篇首句“道可道,非常道”名上篇《道经》;下篇首句“上德不德”,名下篇,《德经》。合而称谓《道德经》,又名《老子》。

《道德经》大凡五千余字,而世界上但凡仅仅数千字就能完备的阐明一种学说的,唯有老子一人而已。这本《道德经》竭尽阐述了老子清静无为的思想体系,能自成一家。于此,在春秋时代,百家争鸣的时代,诞生了道家这一流派。

道家思想的核心,我大概可以用这十六个字来概括:无为,无欲,无我;居下,清虚,自然。

精确的说,“无为”是不准确的,老子通过“无为”最终还是要达到“治”这一目的的(后人多曲解,认为无为就是无所作为,这是不正确的,是有悖于老子思想的本源的)。所以这篇我主要想论及的就是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

无为而治的思想充斥着整个《道德经》。老子哲学之“无为而治”思想素为中华民族所崇尚,所谓“无形胜有形,柔弱胜刚强(道经36)”、“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经22)”、“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德经41)”,无不阐释一个道理:事物的最高境界,往往不着痕迹、不露端倪。心目中的伟大目标,苦苦追求而不可得,当历经风雨、胸无所挂时,彩虹不期而至。武学中有“无招胜有招”一说,意即武功至精至纯时,可以执木为剑、以柔克刚,不囿古法、不拘经典,随意挥洒处,所向披靡。

“无为”是老子哲学的一个专有名词,不能照字面直译作“没有作为”,或误解为“无所谓”。老子主张行道,认为事物的发生与发展都有其客观性与规律性。“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器,无之以为用。”(道经11)这是说:“无”并不是“真空”或“虚无主义”,老子所倡导的正是一种“无用之用”,看似“无用”而有其重要作用。

老子说“困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以为难,故终无难矣。”(德经63)。“圣人”遇到事情还认为其中有困难,而善于处理,所以终于没有困难。这是说:要重视困难,事物的发展都有一定的阶段,抓到有利的阶段去做,就容易成功。老子还说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德经64)双事物的成就都是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近到远发展起来的。这一定的步骤必须循序渐进,不可躐等。由此可观之,老子的“无为”又不是真正的无所作为,无为是作为治的前提而实现的,无为只是一种行为的作风做法,而最终达到的目的还是“千里之行”之类的宏远目标。

老子的“无为”学说,以“道”(自然法则)和“名”(自然现象)为基础,对待自然和对待人民都要依照自然发展规律。

顺其自然,方能叫做真正的“无为而治”。

第五篇:沈从文与道家思想

沈从文与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一种哲学思想,虽然它没有儒家思想那么根深蒂固地影响着国人,但在文学发展史上他同样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家们。在现当代文学史上有这样一位独立独行、别具个性的引人注目的文学大师,他的作品很少去描绘惊心动魄的社会巨变或是激烈复杂的政治矛盾冲突,他终身为他自己所构建的“湘西世界”进行着不断的努力和探索,从而创造出了与当时的文学主潮流相去甚远的深远自然、清灵纯朴、和谐隽永的美丽的人性湘西世界,给我们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他就是沈从文。沈从文从文体到文风的形成可以说都受到了道家思想深远的影响。

一、人生经历与道家思想

沈从文出生在湖南西部边远地区一个汉苗杂处的小小山城里,山城周围数十里全是山重山,只临到城边时,西边一点才有一坝平田出现。城东南还是群峰罗列,一年四季随同节令的变换,山上草木岩石也不断变换颜色,形成不同画面,神秘奇丽。山城里的人们终日与古朴、宁静、和谐、美妙如画而又充满灵性的大自然为伴,拥有原始、野性、蓬勃旺盛的生命力。他们的人性、人情、道德与孕养他们的大自然保持着一种异质同构的关系。这种地域性文化呈现出某些和道家文化相同的价值取向,如对自然的顺应,对与自然相契的人性的凸现等。沈从文拥有浓烈厚重的乡土情结,这一情结使他在走上创作道路后一直生活在对家乡土地的印象中。这一文化背景为沈从文提供了一个有利的道家文化的接受场。

沈从文的祖父和父亲都是职业军人,家人对他本抱有很大的期望,但沈从文小时侯非常顽皮,完全是个充满童心、野性”自然之子”,“任何方法都不能拘束这颗小小的心”,他经常逃学,在逃学中学会了许多生活知识和人情世故。他到市场观察打铁、杀牛、织蕈子、骂架、打猎,学会了游泳,赌博,甚至偷别人家的李子枇杷,结识了许多奇人趣事,沉湎于大自然中,认识了三十种树木名称,十多草药,观察了“大千世界微妙的光,稀奇的色,以及万汇百物的动静”。在他的眼里,自然是主体,人是大自然中的风景。这造就了沈从文“不安于当前事务,却常常为人生远景而凝眸”的性格,形成了他顺应自然,回归天性的审美趣味和生命理念。

辛亥革命时,起义军攻打凤凰城失败。他的父亲和叔父卷入了那次攻城,而表哥险些被害。年仅九岁的沈从文就听叔父说衙门从城边抬回了410个人头,一大串耳朵,死者上千。这些对于一个年纪才九岁的孩子来说可谓记忆深刻。而这种杀戮持续了约一个多月。作者说:“我刚好知道‘人生’时,我知道的原来就是这些事情。”辛亥革命后不久,年仅十岁的沈从文便亲历了家庭的变故:父亲因谋刺袁世凯失败而流亡关外;1917年,沈从文聪明美丽的二姐不幸夭折:同年,受家境所迫,沈从文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不得不“以补充兵名义,随军队同去辰州”;从军期间,初涉人世的沈从文更是亲眼目睹了生命的严酷与人生的无常:在茈江的乡下四个月看杀人一千;“扮过观音菩萨”的莲姑、堂兄沈万林„„这些生命图景,与此前湘西革命党人失败后地方官兵用抽签方式决定苗人的生死的画面联系在一起,使少年沈从文“感到了生死的莫测”。沈从文的少年经历令他看到人生的大起大落,生命的漂泊无定。亲人的聚散无常使他的人生态度逐渐形成,学会超越个人荣辱得失,以平常心对待一切,超利害、齐物我、等生死、泯是非,在虚静中“物化”,在淡泊中“心与物游”(《庄子·齐物论》),这正是道家的人生观。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当时的文化先驱者对道家思想采取的是一种批判的态度。但随着五四高潮过后,处于苦闷彷徨中的部分现代作家将目光转向了道家,以求灵魂的解脱和心灵的安慰。沈从文也正是在这种急剧变动的社会氛围中走近了道家。如何在动荡的岁月中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如何为命运多桀的中国人寻求一条新生之路?沈从文在苦苦地思索着,而道家主张远离政治,远离暴力,无为而治,这些都非常符合沈从文的心境,道家的“尚柔”、“守雌”“无为而无不为”的人生哲学,也都成为他精神力量的源泉之一。难怪沈从文为了表示他与其他作家的不同,沈从文很喜欢强调自己的农村背景,在《习题》里他这样写道:“我实在是个乡下人,说乡下人我毫无骄傲,页捕在自贬,乡下人照例有根深蒂固永远是乡巴佬的性情,爱憎和哀乐自有它独特的式样,与城市中人截然不同!他保守,顽固,哀土地,也不缺少机警,却不甚懂诡诈。他对一切事照例十分认真,似乎太认真了,这认真处某一时就不免成为‘傻头傻脑’。” 他一直自称为“乡下人”,就是想强调自己对远离政治,追求自然的一种渴望。

(1)

二、文化追求与道家思想

庄子之“道”的文化特色是什么呢?即“乃在直下扣紧人生之问题,而标出人之成为至人、真人、天人、神人之理想。”庄子教人们面对现实追求理想,面对天地万物和人间生活而成为至人、真人、神人。道家追求的是在精神上、心灵上超脱现实人生,达到“身与物

(2)2 化”,“身于物游”的自由的人格理想。人格的独立和精神的自由就是庄子美学极力张扬的核心所在。

保持人格的独立,追求心灵的自由,不媚世俗,不逐主流,是沈从文留给我们世人的主要印象。沈从文由“中国近30年内政最黑暗糊涂的时代”,“觉察出社会的拙劣和人的愚心”。他认为,改变“社会的拙象”、救治“人的愚心”,最好的途径在于文学,“以小说代经典”。以小说影响国民的心灵,因此,他对文坛上的政治功利倾向与商业化色彩,多次展开过严厉批判。他对海派文学冠以“商业竞卖”的头衔,由此引发了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京派”、“海派”之争。沈从文反对“文以载道”的文学观,也就必然会反对文学从属于、附庸于政治的羽翼之下。他也反对文艺的商业化倾向,认为那代表了新文学的“堕落”。沈从文眼中的文学可以作为一个民族、国家、或者一个人的生命“指南”与“经典”,却万万不可“沦落”为政治家、商人手中的“工具”和“销售对象”。在卷入的文坛的多次论争中,沈从文都处于被批评的孤立地位,但是,在孤立面前,沈从文仍能特立独行,始终坚定自己的信念,保持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见解,决不盲从和随众。坚守孤独而不动摇自己的信念,从中可见道家思想对他的文化追求上深刻的认识。

三、湘西小说与道家思想

1、自然的景观

在道家思想中强调要忘记自己的现实存在,与天地融为一体,超越人世一切外在的欲望、厉害、是非、善恶、美丑,达到与自然的完全融合.“与天和者,谓之天乐”,“与造物者之为人,而游乎天地之一气”,可见在道家思想中是热爱自然,崇尚自然的。

而我们知道沈从文留给我们最深刻的就是他所构建的有着原始大自然本色的湘西世界,他笔下的湘西世界是美丽迷人的。这里山高水长,地苦雾多。湘西的山水既有奇险的一面,又充满了灵性。沈从文更多的是用清新淡雅的色彩来描绘它。这幅湘西山水风情画,不仅有高山流水,险滩行舟,舟人覆没的惊心动魄的场面,而且更多的是,清风徐徐的春日,月华如水的夏夜,气爽清朗的秋色,烟波江上,水雾林梢,水船水手欹乃橹歌,吊脚楼灯光情意绵绵。沈从文对湘西景物的描写不仅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还给人以无限的美感享受。这也与道家思想对美的追求有着相通之处。“静静的河水即或深到一蒿不能见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都可以计数”这是他在《边城》中写茶峒的美,“两岸多高山,山中

(4)(3)3 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作深翠颜色,逼人眼目”。潭是“三丈五丈深潭可清澈见底。”水是“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人家呢“多在桃杏花里,春天里只需注意,有花处必有人家。”山村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位置却永远那么妥帖。且与四周环境及其调和.”可以说这是自然美与人工美的产物,这一切都像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造就了一副如诗如画的境界。他的笔下的湘西世界,古朴、宁静、原始、野性而又十分和谐,充满蓬勃的生命力,与道家崇尚自然的观点暗合。

(5)

2、自然的人性

沈从文曾在他的《月下小景》的序中这样说:“这世界尚或又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石,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神庙奉的是‘人性’”。沈从文在他的作品中追求着他自己信奉的人性。这种人性就是自然人性。

而我们再来看看道家思想的代表庄子,在他的代表作《逍遥游》之中,他把人性的全部理想都寄托在神人的身上:“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卓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痨而年谷熟。”可见庄子崇尚的人性也是要远离世俗尘嚣,是自然美好的。老子的《道德经》是道家思想的代表,老子贯穿核心的一个思想就是“道”的思想,而道法又是自然的,《道德经》的第二十五章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类是依靠地上的生物生存的,地上的生物又是在不断地和宇宙中各种自然现象搏斗以求得生存发展,而各种自然现象又是客观规律作用的结果,客观规律则是依着自然万物而存在的。人应当效法自然并且顺应生命的自然,这样才能保持人的纯正本性,保持人性的健全。在《庄子》的开篇,就给我们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为什么要说这些呢?其后又写野马,然后又加了一句“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为后面解释“鹏”为什么一飞就可以水击三千里,扶摇而上九万里作了铺垫,并借助斥鴳的嘲笑道明了一个关键所在“此小大之辨也。”在庄子看来,要想达到逍遥的境

(8)

(7)

(6)4 界,就必须在精神上解放自己,这样才可以获得真正的自由。老子和庄子不管是在关注万事万物还是在他们的理想追求中都提出了一切都是要崇尚自然的。他们都推崇自然人性观。

而沈从文也不例外。他向往自然的人生,追求自然的人性。他笔下的主人公可谓都是自然之子。他笔下的湘西少女就如这神秘的湘西世界一样,纯洁善良,不食人间烟火。她们的美是天然而成的,翠翠是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和山头黄廘一样,从不想道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都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奇,但明白了面前的人无机心后,就又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从这一段对翠翠的描写中我们就可以看到翠翠所有的一切都是自然赋予的,不管是容貌还是性格,沈从文把她比作自然中本身存在的动物,更是为了突出人物的这种自然性情。生活简单而又自足,勤劳自然、美丽温和、宁静执着构成了她的人性美的全部。

如果说这些少女体现了自然和谐与人性恬静优美的一面,那么他笔下的男性则带有自然原始的力量和生命的冲动。《柏子》中的青年水手,《龙朱》中的长子,甚至是《边城》中的老船夫都充满这自然原始的顽强生命力。

而在描写少男少女们的爱情、婚姻和两性关系时。作者也是把它作为一种健康、单纯、真挚、淳朴的人性来长养。《龙朱》中苗族族长的儿子,品貌双全,被人们敬若神灵,“在龙朱面前。人人觉得极卑小,把男女之爱全抹杀,因此这族长的儿子,却仿佛永远无从爱女人了”,只有当他以普通山民的一份子并用传统的对歌方式求爱时,才得到了爱情,因为“抓住自己的心,放在爱人的面前的方法不是钱,不是貌,不是门阀也不是假装的一切,只有真实热情的对歌”。《阿黑小史》中,油坊工人的儿子五明偏偏爱上了油坊主人的女儿阿黑,没有门第的阻碍,也不受财产的束缚,苗家儿女的爱情是那么真挚、纯洁和真诚,他们沉醉在大自然的爱巢之中,不知此外世界上还有眼泪与别的什么东西。还有《旅店》里年轻健壮的寡妇黑猫毫无顾忌对爱情的近乎疯狂的追求,这种质朴的爱都充满了生命的力量,在《柏子》中,柏子粗犷的爱的背后还隐伏着纯朴的人性,隐伏着某种精神的追求。柏子为了和吊脚楼上相好的妓女两个月一次的约会,即使花去自己辛苦挣来的全部血汗钱也在所不惜。他的生命来自自然,又在自然中满足了一切。不管是描写人物还是人物的爱情,甚至是涉及到

(11)(10)

(9)5 性关系上,在沈从文的作品中我们看到的都是真诚自然,是毫不虚伪,它体现了人们的习惯、乐趣和愿望,反映了生命的需求和生命的趋向,完全符合人的生理自然和心理自然,彰示出生命的自由,生存的洒脱、这种顺应自然的处于自在状态的理想的生命形态,与道家自然人生关一脉相承。只是道家强调以自然为本体的人与自然化二为一,而沈从文则更看重人,凸现人的本体需求和存在价值。

当然他的这种自然人性观也表现在他对城市文明扭曲人性的批判中,这与他所构建的湘西世界是截然不同的。都市文明是人性的毁灭的根源。在沈从文看来,城市使得“农村社会所保有的那点正直朴素的人情美,几乎快要消灭无余,代替而来的却是近二十年实际社会培养成功的一种唯利庸俗的人生观。”如在《八骏图》中,表面看上去文质彬彬的八个教授无一不是性压抑与性变态者,性爱本是人之本性,都市却用“文明”加以压抑,这正与乡村中自然和谐的爱情相对,这里所谓的城市文明,道德都是虚假的,这里的道德都是建立在人性扭曲基础上的,而真正的道德正如庄子在《庄子·齐物论》中所说:“不仁之仁”、“不义之义”,也就是对合乎自然、超然淡泊精神的追求。

3、自然的命运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在老子看来自然万物都产生于道,再大道无为创生精神笼罩吓,万物因无丝毫压力而能够自己掌握自己命运,从而呈现出“自然”。道家思想中还有“委天知命”的说法,庄子《达生》篇中讲:“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名也。”《德充符》又曰:“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可见在道家看来命运是人所不能控制,也不能理解的。这也就自然与悲剧命运密切相关了。

当然沈从文并没有他们那么消极,但小说中也贯穿着这种乐天知命的思想。他总是用抒情的暖色调把人生的悲剧性包裹起来,使之化成淡淡的哀愁。在他的小说《初八那日》,在初八这一天,定亲的幸福与死亡同天发生。作者这样安排,不仅仅是为了进入一种偶然时间,主要是为了揭示偶然性中的必然。《媚金,豹子和那羊》中,小说中的“媚金”是一个美人儿,“她是一个白脸苗中顶美的女人”,而那羊,也很美,“一身白得像积雪”,在命运面前人和羊根本没什么区别,豹子是媚金刚定情的情人,这天晚上,他要去找一只能送给媚金的羊,好带着这只羊在宝石洞与媚金有个美丽的幽会,可他找遍了全村,找了一整夜.羊全看过了,6 很奇怪的事是竟无一只合适的小羊,于是他又决定到另一个村里去买羊,终于在半路上,在路旁深坑里发现了那羊。可等他抱着那羊兴冲冲去到宝石洞时,东方的天已经快明了。此时的媚金因以为豹子辜负、欺骗了她而自杀了。这里,美丽的生命被毁灭,都是因为那羊,为什么豹子不听地保的话,在地保家随便拣一只羊送给媚金?为什么豹子找了那么久都找不到那羊?似乎这一切都是天意的安排,这温顺的羊在冥冥之中蕴藏着一种神秘的巨大的力量,它在主宰着媚金和豹子的命运。

我们在来看看《边城》中翠翠的命运,同时爱上翠翠的天保、傩送兄弟,三个人,一个死,一个走,一个如自己的母亲,优美的地方,优美的故事,潜伏着悲苦的命运。仅看小说的结尾,久可发现作者所表露出的对命运不可知的沉重情绪。翠翠的爹、娘、大佬和爷爷一个个死去,爱她的二佬又生死未卜,这些阴影集中地照在最后孤独生活在渡口边的翠翠身上。母亲的爱人自杀了,女儿的爱人远走了,天保的死夜被乡人们归为天意,老船公在雷雨之夜死去,难道不是天意吗?“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到底会不会回来,不可知,只能听天由命了。他对命运的悲剧保持着一种适当距离的姿态,这与道家因顺自然的修养境界也是相通的。

四、诗化的意境与道家的文风

沈从文的小说有鲜明的文体特征,浓厚的诗化意蕴,独特的人情风俗,灵动的抒情笔致,多姿的叙述形式。沈从文的湘西系列小说,实际上写的是他追求的理想和将这一理想艺术化而产生的梦境,他以梦境和理想为骨架,以想象为翅膀,以古朴山野乡村人性人情之美为血肉,营造出一个明丽、轻快的纯净审美世界,把读者拉向一个超越其生存时空的瑰丽迷人的天地,洋溢着浓郁的浪漫色彩。他笔下的湘西世界是其理想的梦的天堂:美丽的茶峒小“边城”,有长满竹篁的翠绿沁人的大山,清澄透明的溪水,铺满玛瑙石的白河;洒满柔辉的“月下小景”,微风摇荡,稻草飘香,一对恋人相依相偎;玉家母子的“菜园”,种着各式的花木,晚风中吹来阵阵素馨兰花和茉莉花的香味;七个野人的山洞,吴甘二姓族居的乌鸡河„„都是当地居民或游客所看不见和无法到达的世界,是他用“文字去捕捉自我的感觉与事象,俨然与外界绝缘,不相粘附”,是人事和梦结合起来的超现实的艺术再现。他无不在追求着这样一种美好的梦境,《边城》中曾描写傩送二老的歌声进入翠翠的梦境,把翠翠的灵魂托起,翠翠的灵魂在美妙的歌声中“仿佛轻轻的各处飘着,上了白塔,下了菜园,到了船上,又复飞 7 窜过对山悬崖半腰——去作什么呢?摘虎耳草!„„”作者通过梦境艺术地表达了翠翠内心深处对二老真挚的爱情。《月下小景》中描写傩佑对着熟睡的恋人唱歌,而女孩在睡梦里听到歌声并能应和着情人的歌声,唱出心中的爱。在这迷朦的梦里两个年轻的灵魂真正粘合成一体。沈从文善于在一种美妙的诗的梦境中利用梦象把富有“神”性的“全然的美”呈现给读者,挖掘出人物内在的灵魂甚至原始生命的自由之美,给人以一种自内而发的审美感受。这些都与老庄散文尤其是庄子的那些浪漫而又充满象征意蕴的散文异曲同工。

道家思想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他主张回归自然,天人合一。人的一切思想和行为与自然相一致、相协调,不能违背自然,更不能破坏自然的和谐。同时他还保持和发扬着人原有的朴素的自然本性:提倡返朴归真、敦厚朴实,反对浮华轻薄。认为人应当:“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这些与自然一致的思想都影响这沈从文,沈从文从来都是自称自己为“乡下人”,他就算进了北京城,心还留在自己的家乡,这种心情可以说贯穿了他创作的一生。他为我们展示了湘西世界的纯朴和美丽,他把最自然最原始的东西展示在我们读者面前,让我们这些整天沉浸在都市文明中的读者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他同样崇尚自然,超然淡泊,还有着自由飘逸的美学理想。他把笔伸向他热爱的故乡湘西,在其中寻到一种“健康、优美、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让他在心中建立了一个堡垒、一块根据地,也是一个精神上的支撑点。

⑹ 注释:

⑴《从文小说习作选》之序言 第3-4页 1949年开明版 ⑵《中国哲学原论》 第324页 唐君毅著 香港新亚研究所,1976.⑶,⑷,⑸,⑽,⑾《凤凰》第210,168,351,335,350,417页 沈从文著 凌宇编选 文化艺术出版社

⑹《沈从文文集第三卷——小说》第108页

⑺,⑼《庄子解》 第45,87页 王夫之著 王孝鱼点校 中华书局

⑻《老子解读》第7页 刘坤生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_

参考文献目录:

1、沈从文 《凤凰》 凌宇编选 文化艺术出版社

2、吴立昌 《沈从文作品赏析》 广西教育出版社

3、《沈从文文集第三卷——小说》

4、贺兴安 《沈从文评论——出天凤凰不死鸟》 成都出版社

5、邵华强 《沈从文研究资料》(上、下)花城出版社

6、沈从文

7、刘坤生

8、王夫之

《从文自传》 人民文学出版社 《老子解读》 上海古籍出版社 王孝鱼点校 《庄子解》 中华书局

道家法律思想的读书笔记(精选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