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读后感
《乡土中国》读书心得和感想[优秀范文5篇]
编辑:落花成痕 识别码:76-1086937 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8-01 09:36:15 来源:网络

第一篇:《乡土中国》读书心得和感想

乡土中国,中国传统上是个礼俗社会,但是现代社会却是个法理社会。在这个社会转变中,发生混乱想必是理所当然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土中国》读书心得和感想,喜欢可以分享一下哟!

《乡土中国》读书心得和感想1

本书在序言中提到了,这里所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他并不排斥其他体系,同样影响着中国的社会,那些影响同样可以在中国的基层社会里发生作用。

从全书整体来看,乡土中国并不是指中国乡土或者中国农村,而是对整个中国社会结构,国民性格极其成因的分析。《乡土中国》所透露的正是这种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或者说是对传统文化的社会学层面的解析。它谈论了民族历史、文化对个人根深蒂固的影响。如:差序格局更为深远的影响仍然是对中国人行为方式、道德观念的传统导向,“公私不分”、“私人道德”盛行,在现代化的今天也不能说是完全消解。

在乡土这个熟人社会中,被预先约好的意义所拘束的记号,不但多余,而且有时会词不达意引起误会,这即是乡土人际交流的直接性引起的文字在乡土中的不适应状况。

乡土社会是靠亲密和长期的`共同生活来配合各个人的相互行为,社会的联系是长成的,是熟习的,到某种程度使人感觉到是自动的,与现代社会追求法制不同,乡土社会是礼治的,它并非需要靠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这种礼,相反的是它需要靠传统来维持礼这种规范。因为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的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而乡土社会时间和空间不流动的特性恰好满足了这一前提,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内在的服从,它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

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乡土中国》读书心得和感想2

韩寒的一句著名的语录是这样的:“世界上有两种逻辑,一种是逻辑,一种是中国逻辑。”我看到这句话的不仅觉得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有时另我们自己都感到费解。确实,每个国家都有着一套自己独有的文化体系,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中国的人情社会,即对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处世方式让注重平等的西方人感到困惑。而西方人的一视同仁也让中国人觉得有些缺乏人情味。作为中国人,我对中国特有的社会现象感到熟悉,但有时也会心生疑惑,为何中国人会有这些特点?

《乡土中国》描绘出了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支配着生活各个方面的体系。因为是初次阅读,我对于书中的内容真正理解的不太多,某些观点也是让我觉得似懂非懂。但本书描绘的体系解答了我对中国一些社会现象的困惑,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中过于西方的那些文化社会差异在我看来也更容易理解了。

中国的人情社会有时也会令人感到苦恼。走出社会靠人脉,办事注重人情关系,这些现象时常让我对将来走出社会参与社会竞争感到一丝压力,光靠个人的奋斗还不足以使自己在社会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有时也会感叹中国人为什么无法像西方人那样公平地靠个人实力竞争。《乡土中国》的《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两文中,作者费孝通先生论述了中西社会格局的差异,并从这差异出发解释了中国人与西方人对待他人的不同道德观念。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人与他人发生不好关系,是以自己为中心,如波纹般一圈一圈向外层推出,不同的人处于不同的圈子内,与中心的关系密切程度当然不同。因而,中国人无法对与自己关系密切程度处于不同圈子的人一视同仁。而西方人的观念中,个人是依托自己属于的团体而与这个团体内的人发生相互联系的。同时他们信奉“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因而他们认为对每个人一视同仁是理所当然的。相比之下,中国人对待他人时更注重关系的亲疏程度,所以就会对于自己关系更密切的人给予更多关照。

人情社会有时令人伤脑筋,但不得不承认从另一方面来说它又是合理的。“亲亲相隐”和“大义灭亲”这两种行为相比,大多数人更认同“亲亲相隐”且实际行为也偏向于此。我认为“大义灭亲”是残酷的,人的私心使人在感情上很难做到真正的平等对待亲人与陌生人。法律中有专门的回避制度,当被审判的人与自己有着亲密关系使,审判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必须回避,从而保证公平也保证司法人员免受“法理亲情冲突”的困扰。

由于我学习的是法学专业,《乡土中国》里的《无诉》一文令我印象深刻。学习法律后,有了法律信仰,便相信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最好规范。读《无诉》一文,文章的第一句“在乡土社会里,一说起‘诉师’,大家就会联想到‘挑拨是非’之类的恶行。”便令我意外。一直把法律的发展看做是社会进步的发展,却不知传统社会中自有一套约束人们行为的“礼”。不同于今天的掌握法律需要专门的训练,乡土社会中的“礼”是每个人都熟习的一种道德。克己复礼,人们靠内在的良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而法律依靠的更多的是国家强制力。由此看来,“礼”在乡土社会具有相当的合理性。

虽然乡土社会的“礼”具有合理性,但它对于现代社会来说是不适合的。从费孝通先生在书中表达的一些观点中可以知道,传统的社会以一个个小乡村为单位组成的。乡村的流动性很小,人们彼此熟识,因而变动性也小,人们之间靠经验形成相处的规则也为彼此熟识。这套规则世世代代稳定地流传下来且被认同。因此,年纪越大的人由于有更丰富的经验,所以对于这套规则更熟悉。当有冲突发生时,往往年纪大,有威望的人当起仲裁者,给冲突双方评理。由于人们对规则的认同与对年长者的信任,这些裁决往往足以另他们信服,从而他们可以不采取“法”来解决问题。

现代社会是一个具有高度流动性的社会,我们每天都将接触各种不同的人,用费孝通先生的话说,“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于是乡土社会的“礼”起着越来越小的作用,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复杂的法律。打官司如今是很常见的事情。法律是适应这个时代发展产物。在我看来,当今社会的普通人一般很难做到像乡土社会的人们信仰“礼”一样信仰法律。因为“礼”在乡土社会的人们看来是被实践检验过的适合社会的规则,也是时代相传的人们理应熟记的规则。而在当今中国,法治的发展历史还太过短暂,法律暂时还不能做到像“礼”一样深入人心,为人所信仰。但我也相信,随着法治社会的不断发展、健全,法治取得良好成果并获得人们的认同时,法律的基本原则不断为人所认知时,法律信仰将在社会树立,整个社会变得更加有序。

虽然对于这本书,我还有许多不太理解的地方。90后的我没有经历中国传统社会,对于中国的一些独特现象往往熟悉却不知其因。《乡土中国》帮助我了解到一些未曾体验过的传统,总的来说让我对传统中国社会的内在体系有了一定的了解。

《乡土中国》读书心得和感想3

我怀着对社会学极大的热情读了这本费老的《乡土中国》,读罢,感触颇深。正如费老所说,这本书是一种尝试,尝试回答了“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本书从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地缘与血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等方面展开叙述,生动全面地展现了乡土中国的面貌。每一章都有很多感触,这里将分开阐关于“土”的思考“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诚然,当今社会,城里人习惯用土里土气、土头土脑来藐视乡下人,然而只有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土是他们的命根子,是一种高贵的象征,一种质朴的感觉,一种返璞归真的踏实和厚重。我们的民族与泥土是分不开的,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土在我们的文化中占有特殊的位置,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又何尝不该尊重乡土,尊重农民,尊重自己的文化呢?

关于乡土习惯与现代社会“我们大家都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的着多说吗?”这类话是我们形成的乡土习惯,但他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个人不知道个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乡土社会从熟悉得到信任,而现代社会口说无凭,还要签个字,画押,形成法律。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我想这点体现得很明显,当我们走出那片乡土来到北京这个大城市的时候,我们会有诸多的不适应,我们会爽快的答应别人,我们不明白为什么说好了这样却没有照办,不明白为什么不怎么熟悉还要满脸堆笑,因而我们会受骗、会受伤、会被别人说成傻,可是,真的是傻吗,只不过我们的乡土习惯已经不适应这个现代社会罢了。

时间的流逝总是在不停记录历史的进程,越过世纪的门槛,回首总结上个百年的中国社会学发展,总会有许多名字让人铭刻在心。费孝通先生作为一代学人的典范,在几十年的学术生涯中孜孜以求,为建立中国化的社会学倾其一生心力,可谓著作等身,学问深厚;而其代表作《乡土中国》更是影响深远,堪称经典之作,至今仍嘉惠后辈学人,引领探究中国传统社会的特质,发掘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

这才是我读《乡土中国》的第一遍,我还会读第二遍、第三遍。希望每一次都会有收获!

《乡土中国》读书心得和感想4

近几日花了些时间,读完了费先生的《乡土中国》倒是颇为感触,全文内容不多,也就寥寥数万字罢了。篇幅上倒是比不得某些个“大师”“教授”之流的大作,但是内容上却是字字珠玑,短短篇幅之间却是将中国几千年的乡土性质阐述得明明白白,不得不佩服先生大才。读毕后细细想了几日,总归动笔写下这篇书评,如能说清其中百一便是万幸。

说到乡土中国,我无疑是亲切的,我的幼年是在中国西部一个典型的农村度过,倒是和费先生调查的云南村落差距不大。还是费先生笔下的典型的血缘村,全村上下几百人之间多多少少有些血缘关系,常常一个班上合上老师都是一个姓氏,并不奇怪。先生写下这十数篇文章时正是抗战,距今大致已有七十余年之久了,大抵是想看看在经历了新中国大力发展后的中华乡村,有无展现出其新貌呢?也是看到先生的认识大抵是在今日也是对我国乡村振兴有着独到的作用的。

先生在“文字下乡”中提到,中国乡村的社会基础不变,文字下乡怕是难以推行的,更遑论文字所背负的文化了,在这里又必须要提出,先生在文中从未说过乡土文化较之所谓先进文化的优劣区别,先生本意中,大抵只有一种文化适不适合这样一片土地,乡土文化在这片土地上传承了几千年了,大抵是适合的,但是无奈外部条件的变化来临了,我们要做的至多能说是以一种文化去改变另一种文化。并不好说是愚昧或是其他。回到正题,如今的乡村文字大概算是下乡了,那么回看则是社会基础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呢?使得乡土社会这样一个本来不需要文字的社会主动的吸收着文化。

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都知道一个特殊群体名为“农民工”,民工进城,这是一个文化群体向另一个文化群体的交流,什么支持着民工进城呢?是欲望。进城务工常常能获得不错的经济效益,所以民工需要留在城市,但是两个文化圈子的隔阂是巨大的阻力,所以当他们教育孩子时,文字是必不可少一环。这是生存的必须。况且与那些年月不同,乡村被真正的有效管理,识字无疑是必须的。所以我们看得到文字首先打破了乡村的壁垒,是欲望的巨大作用。

前面说到了教育,在如今的乡村,确实有些像如费先生几十年前所见到的一般,存在着长老权力,但是现在无疑是分化了,弱化了。校园办进了乡村,于是乎我们看得到的教化权力一分为二,一方面是学院老师的现代化教育,但是乡村的孩子们又会受到长辈的管教,前面提到过,我们的社会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民工。其伴生物是:留守儿童。留守儿童谁来带呢?年迈的爷爷奶奶罢了抑或是外公外婆。传统的祖辈,与孙儿们的差异无疑是极大的,他们中的大多数往往都识字不多,为数不多的几个字或许还是当年扫盲运动的遗留。孙儿们的疑惑他们解决不了,甚至他们的许多做法在接受了现代教育的孙辈看来,是错误的愚昧的。就拿我来说,我算是幸运的一部分,因为我的母亲选择留在农村照顾我兄弟二人的学习,但是在与奶奶爷爷的交流时,仍是不免有许多矛盾。长老们说的话是错的,那又如何对年轻的一辈起到教育与约束呢?所以乡土上的长老权力不可避免地被削弱,但是长老,或者说长辈的权力还是存在的,这是我们文明的重要遗产,不可磨灭的印记。

当下的乡土社会无疑是弱化了,许多它的烙印被磨除,但是它毕竟还存在,而且乡土的破坏无疑是带来了一些十分严重的问题,当代大多数人的观点是乡土文明必须消亡,中国的现代化才能推进,而且我们也的确是这么做了,但是呢?出现了需许多严重的问题。就比如我曾提到的留守儿童,再比如当今乡村的消亡问题,都是急需注意的问题。

当下的中国乡村状况回到历史中去不难发现有相似的情况。民国时,中国资本主义在曲折中发展,城市化方兴未艾。那时便是有着一批农民离开了土地,进入到城市,成为了工人,但是这样一批人是难以融入城市的,况且城市中的岗位是难以满足需求的,但是城市的生活无疑激起了他们的欲望,于是总有人走上了邪路;回到当下,我们的工作岗位是够了,但是是否能满足需求呢?回想起九十年代的“严打”时期,那又何尝不是民工进城的必然结果呢?这样的民工们,乡土文明的脱离者们,又能否融入这个他们向往的城市文明呢?答案是很少。这样的人最终往往只能回到乡土中,但是面对长老权力瓦解的乡土,面对着难以管教的儿女,常常被现实压垮。

我们是不可能摆脱乡土的,身为在这片土地上长出的人,乡土的基因是写进了我们的DNA的,而乡土中许许多多的智慧又何尝不能适用于当下的乡村振兴呢?昔年,阎锡山在山西大力倡导旧道德,清理旧风遗俗,倒是使得山西经济发展,社会平稳,不失为当时国内的典范。据这样一个例子只是为了说明,在推进现代化时,不妨从我们的文化出发,与其消亡一种文化不如接纳与融合,见识过日本的知道,除了东京都,京都,大阪等大城市以外的乡村,可以说完全的空心了。乡村可以说是失去了其生命力。中国绝不能走那样的老路,中国的乡村可以说是大有可为的,此次的疫情其实就彰显了乡村的作用,乡村的生产生活并未受到太大影响,而且乡村吸收许多从城区撤出的市民,大大减轻了城区防疫压力。

幸运的是,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国家正在注意到这个问题,乡村振兴战略,枫桥经验,许许多多我们乡土的智慧应用在了发生变化的农村,而且在形成一个动态的平衡后,宗族的力量又开始发展,但是却并非是有着错误的一面,而是有着协助社会发展一方面积极作用,极大程度的推进了乡村建设。

我们是土地里长出的人,乡土文明从未远去,当我们学着接纳它改造它时,许多问题都迎刃而解。

《乡土中国》读书心得和感想5

这本书最开始就写这样的一句话:“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乡土中国,并不是说中国的乡村,也不是说中国乡村的乡土性。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种乡土性是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受到得土地的影响。但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中国的乡土社会受到冲击。中国出现很发达的城市,这些城市具有现代社会理性、变化速率大、关系不稳定的特点,可是仍然中国社会的文化是乡土性的。

一、土里长出的文化

很早以前我就思考过,为什么在中国人的观念中,逆来顺受是很自然的。中国人是不太懂反抗的。当自己与别人产生并非无理的矛盾的时候,中国的平凡百姓首先想的是约束自己,以和为贵,所谓“克己”。好比一位母亲,看到自己儿子和别人儿子打架,不管是不是自己儿子错,肯定都是劈头盖脸把自己儿子骂一顿。直到看到一篇文章说,因为中国人的祖先是靠天吃饭的,在人们对自然还一无所知的时候,只能崇拜它,顺应它。天,直接关系到人们能不能吃饱饭,能不能活过这一岁。深以为然。而这本书给我一个比较完整的答案。中国人的逆来顺受来源于祖祖辈辈的顺应。这还只是乡土性的一部分。

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习性,很多的根据都可以从土地里找到。好比说中国人的含蓄和富有人情味。在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是不讲究效率的,讲究的是感情。于是人们的谈话很多都是没有目的的,或者很久很久都无法进入正题,就连工作时也是这样,它不会像外国人开门见山直来直往。仔细观察观察身边的人,就会发现,这种乡土性随处可见。

再想想咱们的文化,不管是追求稳定、保守、安于现状,还是天人合一、儒道的价值体系,所有的所有都深深的烙下土地的印记。而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着泥土的气息,有着文化的投影。国人“内圣”人格取向,或者一直到近代中国依然是一个家族居住在一起,四世同堂比比皆是,等等。中国人是有根的,他们的根扎在土里。人就好比是这树上的叶子,一代一代的调零又新生,可是根没有变,根还是深深的在泥土里。

二、乡土社会在转型

说是中国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期,现在真正的解到社会转型的含义,不仅仅是从落后农业国家转向于先进的工业国家。原本一个“阿波罗”式的社会,显现出“浮士德”式社会的特征。我们的乡土社会在受理性社会的冲击,我们的乡土社会在很多方面被瓦解着,那是工业文明带来的结果。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父母和子女分开居住。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有着所谓的城市综合症,空虚,没有安全感,每天和很多人在一起却觉得自己没有朋友。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西方较活跃的文化和思想观念。人们的生活不确定因素增多。连百姓也像电子产品一样更新换代,没有新的功能,很快被淘汰。以前的人们想着一辈子老死故乡,现在的人们想着出去闯荡闯荡。我们的社会在改变,而且还会有更深层次更潜在的改变。这种改变是先进的文明征服落后的文明,也是中华文化吸收新的元素,是冲击是更新也是考验。

这样的转型,说不清楚是城市里气氛更浓烈还是农村。无疑城市的不确定性更大。但城市中“生于斯,死于斯”大有人在,也有一家老小四世同堂共居一室。农村中的青少年“走出去”的愿望说不定更强烈。我想这样的社会转型,是整体的,是这个社会方方面面的改变。原本不管是中国的乡村还是城市,都是典型的乡土中国。

三、法治外表下的礼治社会

按照费先生的对礼治的定义,我们的社会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个礼治社会。可是我们的社会不管从教育体制还是城市规划、司法体系,很多东西都来自于西方。它们真的适合我们吗?很多时候能够感觉到中国在面对这个世界时的手足无措,有时候被欺负,也不知道怎么办,只有干着急。因为,我们的观念是不一样的。就算我们大中城市看起来就像世界性的发达城市一样,我们也有法律也有这样那样的现代化得东西。可是它们真的适合我们吗?

我看着中国的警察换装换得越来越像美国人,看着中国的快餐店也是一副美国化的神情,看着中国的大学生穿学士服照相,或者奇装异服过复活节,有时候就会想到中国难道没有中国自己的一套东西来运用在社会生活中吗?

法治那是人家的东西。可是中国现在也说自己是法治国家。不过中国的“法治”还是得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这种“以德治国”反映的是什么?就是“礼治”。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以内,真正人人平等的观念还是无法在中国人当中树立起来。现阶段的中国,像个怪物,批着老虎的皮,想象自己真的是老虎。

我们可不可以从我们乡土社会出发,思考乡土社会进步的道路?这只是一种设想。

如果说法治代替礼治是一种必然,我们要用势不可挡的经济发展来轰炸我们的社会文化吗?在社会的中心片面强调经济的时候,其他社会矛盾必然无法缓解。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并不能解决问题,也许带来更多其他方面的恐惧。

关于这本书的一些思考就到这里浅尝则止。其实这本书可以思考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后来在课堂的讨论上,老师说到,这本书创作于1980年代,当时已经有人发现中国这样的社会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而其中原因又深深根结于中国这上下五千年的土地,费老就将他于之的思考写下来。到现在,中国的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称之为一个陌生人社会,平等和契约必然代替道德来管理社会。那么,中国究竟何去何从?

第二篇:《乡土中国》读书心得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乡土中国》是由费孝通先生编著的,内容基于他的乡村生活考察研究,整理了他“乡土社会学”课堂上所讲的材料。是对中国乡土特色的社会学研究。《乡土中国》一书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社会变迁等各个方面分析、解剖了中国乡土社会结构及其本色。叙述了中国乡土社会的存在事实、乡土社会特点以及存在的其合理性、必然性。是对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的探究。

本书内容部分大致分为十四章,每章之间既指向不同的研究问题,又有其内在的联系。费孝通先生将中国社会的乡村生活作为研究的主体,消除了它在人们心目中所谓的“土气”,从其社会学的角度进行解读。在“乡土本色”一章中,费先生对这种不流动的聚村而居进行了解剖,在小面积、资源共享的乡下,村与村之间自然形成了隔膜与孤立,由此形成了封闭的村落。这种封闭下的结果却往往是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自己的心安和对于行为的规矩的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而非契约性成为一种默认的不合时代的乡村本色。这种乡土特征是乡土“土气”的根源。又如,在乡村的时间性和空间性下,文字无法真正的下乡,根源是在面对面的紧密接触中,在反复地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生活的人们,并不是愚到字都不认得,而是没有用字来帮助他们生活的需要。在乡村,只有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文字才能下乡,才能摆脱他们的“土气”。

书中着重提出“差序格局”的概念,对比了中西方有关公和私的区别。西方的私以团体为前提,如:在西洋社会里,国家这个团体是一个明显的也是唯一特出的群己界线;而中式的关系犹如石子投入水中产生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的圈子的中心,如: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天下”的界线是最不明显的,国是皇帝的家,界线从来就是不清不楚的。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之,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是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个人的道德修为是社会道德的根基,因而,中国乡土式的社会序列是乡土传统教育,乡土社会发展的基石。这种差序格局构成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社会秩序,也是中国乡土社会的基本特征。

另外,书中还在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的四章中提到了四种权力,横暴权力、同意权力、长老权力、时势权力。权力往往是与经济利益相互关联的,想要用暴力夺取自身利益的是横暴权力,用共同同意的契约分划权力的是同意权力;但是,往往在礼治的秩序下,乡土社会常常会沿着传统的痕迹前进,这种沿着长辈的教化而分利害的是长老权力,夹杂在长老权力里,沿袭着长老的教诲却在其名下创新符合时势的新路子并获取利益的便是时势权力。横暴权力渴望着大范围的统治,同意权力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对于乡土的小型经济来说二者是无意义的;在重视长幼秩序的乡土社会,长幼原则彰显了教化权力的重要,一种无为的走着前代路线的幼辈们在长老权力下被教化着,并且不断开拓着,用自己的新方法适应着时势的变迁。中国这些社会化的权力能够在乡土的小社会里表现尽致,因而,乡土社会方是是中国社会的基层社会。

《乡土中国》一书,将社会学概念融入中国的乡土社会中,放入乡村的条框下,用社会学的知识解释了一种为我们所不知的乡土,一种绵延了数百年的乡土,一种并非封建迷信和土里土气所围绕的乡土,这里的乡土是社会性的,是有其历史,有其缘由,有其合理性的。乡土,从来未被中国所摆脱过,从来未被忽略过,它的内涵渗透在中国人的骨髓里,举止间,这个长老教化与社会变迁并存的社会中,新的一代不断蜕下不合时势的皮囊,渐渐在传统中发展着,更新着,但依然是安土重迁的,深爱着土地的,怀有中国土地的淳朴与厚重的中华儿女。

第三篇:《乡土中国》读书心得

《乡土中国》读书心得

我选择的书是乡土中国,老实说这本书至今为止我还没有读完。但是,从我现在读的内容来讲,这本书给了我不少体会和启发,当然也有不少疑惑,下面就其中的一些和大家分享。

首先,一个给我很深的感触是在文字下乡那一节中,里面提到这样一个观点:农村人不愚笨,也不是没见识。见识是相对而言的,你笑话农村人没见过火车,说他没见识,那城里人见到荒草说是麦苗,我是不是一样可以说他没有见识。看到这种观点,我的心头一震,心中暗自窃喜,因为自己曾经也有过这种想法。

我就在想,其实每个人的经历都可以算是一种见识。假设两个年纪相同的人,他们一个生活在农村,一个生活在城市,再假设农村和城市以同样的速度在发展,那么这两个人在相同的时间内他们的见识就无所谓谁的见识多谁的见识少。或许你会说以相同的速度发展,这个假设是不能成立的,且不论他是否能成立,就算以不同的速度在发展,也不能说谁的见识多谁的见识少,因为对于同一种东西,你经历的时间长一种感受,经历的时间短则又是另一番体会。如果再纠结一点来讲,马克思不是说世界是不断变化的吗,从绝对的变化来讲,城市和农村都在时刻的变化之中,所以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讲,他们每一天面对的也是新的世界,虽然这种新只是很少很少的。

这样讲可能会很纠结。但其实我只是想说明一点,那就是见识是没有优劣之分的,见识只有多少之别,但是我们往往会从功利的角度

去看待见识,总是觉得只有对自己有用的或是自己想了解的以后会用到的才算得上见识,觉得对那些看起来好像已经过时的或者自己认为是粗陋的就不是见识。

其实我觉得发生这宗现象归根到底还是在于人们心中早已存在的对于城市和农村的偏见。虽然只是见识这一个很小的方面,但折射出的是整个社会存在的一种价值取向。我们往往会用有色眼镜去看待社会上的某一阶层。中国当今提倡和谐社会,国家采取经济的或是政策上的措施去缩小这种差距。但是其实这种问题其实也早就根深于我们的文化中。

再次,“乡土中国是一个熟人的社会"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读完那篇文章,你会觉得“乡土”二字实在是用的太棒了。乡土揭示了农村的本质,是中国农村一切现象的根源。是的,乡土意外着它具有稳固性,它不会轻易改变,这也就注定了中国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的社会。在一个熟人的社会里,彼此熟知对方的性格,所以在相处方式上就有了其约定成俗的方式。于是乎,传统就被奉为至高无上。这时我不由想到了那部令人纠结的电影《秋菊打官司》,读完这本书,相信对于电影中秋菊在望着老村长拉走时那疑惑的表情会有你会有更深的理解。这应用我们的生活中,我想也是很有用的。比若说,同一个宿舍四个人,生活习惯都会不同,这时候最明智的做法是入乡随俗。而不是去讨论谁的做法对谁的做法错,因为没用,即使你由中国社科院出的理论依据能够证明你那样做是科学的,但是在生活中,是没用的。因为不符合当地习惯。况且这也不是说一些很举足轻重的大

事。

其实,最让我感受深的是费孝通先生对生活的透彻思考和他的不以权威的眼光看事情,而是能够跳出权威的包围圈,得出自己的看法。就如文章中写的,是一些很生活化的东西,我们也经历但是我们却不会思考。对于正处于拼命汲取知识的养分的我们大学生来说,学习前人的东西是重要的,但是也要在各种纷繁复杂的学术流派中保持一分属于自己的观点。不断思考。用自己的眼睛和头脑去看待问题。

第四篇:乡土中国 读书报告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这本书虽然是几十年前写的,但是其中的有些部分仍然和现代中国有些农村是有相似之处的。或是因为我来自农村,我对于乡土中国中写到的一些情况能够理解。的确,随着近代化的发展,中国的经济社会经历了飞速的发展,我们的生活环境生活行为有较大的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在改变,现在在农村仍然能够感受到乡土文化。毕竟中国有几千年的小农社会,农业文化思想根深蒂固,后来的现代化也是经由西方传入的,而这种西方现代思想先传入一些较大的城市,而后从城市向农村传入,乡土文化淡化速度仍是较慢。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传入速度增快,而现在的农村并不像以前那样封闭,乡土文化不像以前那样浓厚,不知道几代之后乡土文化会慢慢变淡以致消失。

我并不知道这会使人感到高兴还是略有一点忧伤。因为有些乡土文化会被人认为很土,乡土文化慢慢在被现代文化替代,每一代人的思想都会不一样,乡土文化的影响会变弱,一想到很多年之后乡土文化可能会消失,不知为何,我竟然会有种莫名的忧伤感,或是因为我也是受一定乡土文化影响的人。

下面我将根据我的理解对书中的每一部分作详细阐述。

乡土本色

从乡土本色中的一个直观感受是,作者用“土”字来形容,这个土并不带有藐视的色彩,而是比较客观的形容。

乡土文化一直都有土的色彩,因为自人类产生便就离不开土。我们在土中种粮食,在土地上建造房子,在土地上活动。离开了土,恐怕人类比较难以生存。所以就像费孝通先生写的那样,我们也把我们的文化融入了土中,我们会带上家乡的土远行,那样仿佛不曾离开家乡。而从其中也可以看到我们的乡土人的情怀,我们不愿意离开我们的家乡。

而这种乡土人的情怀并不只是生活在乡村中的人才拥有的,大多数中国人都是这样,城市中的人也是如此,因为我们会对于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产生感情,我们会不舍,但是这只是人之常情,任何人都会这样。更重要的是受中国几千年的乡土文化的影响。中国长时期处于农业社会的阶段,人们在有了一定的土地之后就会在这儿安家生活,以求田园之乐,安安稳稳,如此而已。

小农经营、水利工程的建设以及安全因素等是农村的人聚居在一起的原因,他们长久的生活在一起,彼此都十分熟悉,便形成了熟人社会,大家彼此非常信任,互帮互助。这或许也就是中国比较看重关系的原因。

记得小时候有一家进了贼,当时发现了,然后全村人都起来帮忙捉贼。我永远不会忘记当时呼喊的声音,因为那声音几乎把全村的人都喊起来了,当时小的时候第一反应是害怕,现在想起来的时候是感动,感受到全村人团结在一起的感觉。

虽然生活在乡下,每个家庭都生活得很近,都知根知底,别人会知道隐私。偶尔大家也会因为一些小事儿闹口角,可是我们仍会喜欢乡下那种彼此熟悉的感觉。有些在乡下住习惯了的老人到城市中住了几天之后便回到乡下。老人们也或是那种慢慢的、熟悉的感觉。

文字下乡和再论文字下乡

费孝通先生不同意乡下人“愚”,只是现代化的过程中把乡土社会抛弃了,所以当乡土中的人接触到一些现代化的科技是会有一种迷茫感或是新奇感,而现代化过程中文字是有重要作用的。而乡下生活主要是经验,城市的生活需要较多的文字。乡下的生活和城市的生活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文盲这个词的产生。

很庆幸在这么多年过去了,乡下是有了一定的发展的,特别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城乡或许在基础设施上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基本的生活是差不多的。乡下的教育等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几乎没有文盲,可是和城市相比,乡下的文化水平还是较低的。现在如何提高乡下的文化水平是比较必要的。

毕竟乡土社会的人不能靠积累的经验来解决一切问题。在我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后,我们的职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我们不能全部以种地为生,我们需要融入这个现代化的社会,文字下乡或许已经不能解决问题,我们需要的是更好的教育。

差序格局和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乡土社会是有差异格局的,并不像西方那样明显。我们的生活圈子是以自己为中心的圆不断扩散的状态,我们都有自己独特的圈子,就像书中写的那样,我家那边就有那种感觉,我们村的人是一个圈子,在我们村有人离开这个世界后,我们村每家会出一个人来抬丧,一般的话是不会有其他村的人的。这种差序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回使人团结在一起。

可是这种格局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所以有私的成分。以私的关系来作为联系,没有基本的规则,大家没有群体观念仍然较弱。

对于私,我是有了解的。感受最深的是有一次去山上摘茶果的时候,两户人家在山上争吵了起来,后来才知道是因为地界的原因,似乎是一家把地界边缘线移了一点。我其实并不知道这又什么好争的,各自管好自己的不就很好了吗?后来想一下的话,其中一点原因是私心作怪,另外一点或是因为乡村中经济的来源还是比较少的,人们想用一些不太正当的方式得到一些东西,而在乡下,土地仍是较为重要的,只有争土地了。

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的乡土社会是通过私人的关系来维系的,强调推己及人,同时中国的社会也强调自己的道德修养,仁、义、礼、智、信等要求。一些品德极为高尚的人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大部分人的品德是中等水平。加之以私人关系的缘故,这种道德水准体现的时候也是有变化的。在关乎自己的切身利益的时候,一部分人的标准边改变了,他们为自己着想,不顾道德。

对于费孝通先生所阐述的这一点,我觉得对于乡土社会的描述只是一部分,因为大部分人是有利己的思想,并非只有乡土社会的人。而先生的这本书写于几十年前,现在的形式也大为不一样了,我认为在社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之后,人们的思想水平会提高,而社会制度也会更加完善,社会会变得更好。

家族、礼制秩序和男女有别

费孝通先生认为家庭的组成是因为生育而开始,因为比较注重父系社会,后来也由家族可扩大成氏族,家族一起做事情。乡村确实会比较重视氏族,在我们出生的时候会起几个名字,一个是入族谱的,一个是生活中用的。前几年,还听说又重新整理了族谱。年纪比较大的人在一起聊天时会询问是族谱中的什么派别。这种氏族是大家庭。而我虽然有族名,但是我对于族谱中的事情不了解。我想我们生活在乡土社会中的这一代人已经逐渐把氏族淡忘,只记得我们的小家庭。或许之后氏族文化会慢慢消失吧。男女有别这个现象现在还是存在着的,一个家庭的男人和女人是有分工的,女人一般负责家务和种菜,而男人主要负责种田等事物。女人主要负责一些比较琐碎的事情。在我的奶奶爷爷、伯伯这两代大致是这样的。而男人和女人的圈子也是大不一样的,我奶奶她们一般是饭后和一些妇女们喝茶聊天。男人们也会在一起聊天,但是内容就完全不一样了,聊政治、聊收成。

费孝通先生书中的礼制秩序的形成原因是乡土社会流动性小的原因,当一个社会封闭起来,人们熟悉起来,就会根据经验形成一套解决问题纷争的方法,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便形成了礼制。礼制在乡土社会中可以起到法治的作用。礼制秩序有其弊端也有其存在性。礼制秩序和法治的不同是礼制秩序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理性。

对于现在的乡村来说,礼制秩序和法治的交融形成了一种新的制度,人民调解制度。在礼制氛围浓厚的时代,家族长老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家族内的纠纷都由长老来解决。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家庭氏族关系的淡化,长老便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了。行政体制的变化也促成了人民调解制度的形成。在乡村中的一些较小的纠纷便会由村委会的一些干部来进行调解。一般不会闹到法院。

乡土社会在内部是有一定的解决机制的,这也是乡土社会在中国存在很长时间的原因。虽然现在乡村受现代文化的影响,但是因为传统文化的强大根基,乡土色彩还是会继续较长的一段时间的。

无讼、无为政治和长老政治

无讼是和礼制秩序以及乡土社会自身的特点相联系的。乡土社会的人们是聚居在一起的,是典型的熟人社会,熟人之前讲究情感关系,认为诉讼是对于这种关系的破坏,即便是人们之间发生了纠纷,他们也一般只是通过调解的方式解决。或是因为长久的乡土文化的影响,在老一辈的眼中,一旦事情闹到法院就不太好了。无讼的原因还有一种在乡村中的利益纠纷还是比较小的,人们愿意用一种较为简单的方式去解决。

在无为政治中,作者对于权力的结构做了一个划分。把权力分为同意权力和横暴权力。横暴权力是自上而下的,而同意权力是建立在社会契约的基础上的。同意权力具有民主性。作者认为乡土社会中是同意权力。

同意权力比较典型的是氏族,人们通过家庭之间的联系来建立氏族,氏族有权力来管理宗族内的事务。现代乡村也是有同意权力,只不过发生了一点变化,现在的村委会是由人们选举产生的,村干部管理村内的事务,而一些重大事件也是需要开大会来解决的。

长老政治在之前的乡土社会比较典型,现在淡化了。传统的是氏族内部的教化权力,长老的地位比较高,能够决定较多的事情。社会是具有继替性的,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文化地位的继替稳固了长老统治。而中国传统的长幼有序的思想对长老政治也有重大作用。长老一般都是宗族内部比较年老的人物,他们收到较多的尊重。

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和从欲望到需要

血缘和地缘之间是有非常紧密的联系的。费孝通先生说: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只不过血缘的投影。血缘的关系是非常稳固的,在较为封闭的社会,人们组建新的家庭的人员也在一定的地域之内,地域内的血缘关系是较为紧密的。这种社会形态虽然较为稳固,但是不利于商业的发展。商业之间会把金钱算得很清楚,有血缘关系的人一般不会做生意上的往来,以免发生利益纠纷而影响血缘关系。

对于名实的分离,作者阐述的是社会变迁的影响,社会变化过程中乡土社会也发生了变化。

对于费孝通先生所描写的乡土社会,现在在乡村中也能感受到部分乡土文化。我们的乡土文化有几千年,一时消失是不可能的。乡土文化也是有其存在的特点的,也有其正当性,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形成的。随着社会变迁,书中所写的有些部分也在变化,社会结构的变化,会使乡土文化又会经历一个新的阶段。

第五篇: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大师费孝通的代表作之一,该书实际取自其于四十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而应当时《世纪评论》之约分期连载的十四篇文章。如果说《江村经济》是费孝通先生微观社区调查研究方法的实践应用,那么《乡土中国》则是依据实践的经验所总结出的总体框架。用费孝通自己的话说,《乡土中国》属于他个人在社会学门内工作的第二期,即对社会结构的分析,偏于通论性质,在理论上总结并开导实地研究。“这本小册子和我所写的《江村经济》、《禄村农田》等调查报告性质不同。它不是一个具体社会的描写,而是从具体社会中提炼出的一些概念。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社会里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费孝通教授,一生行行重行行,实地调查和考察总结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种模式,写下了《乡土中国》这不朽篇章,它是学界共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代表作,对社会学工作或教学、研究都有莫大的帮助。虽然距离这本书的最早版本已经有60多年了,但它现在仍然对我们研究乡村社会学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读完全书,可以感受到一股厚重的乡土气息。作者通过其多年的考察及学术思考,结合了儒家经典,将隐含于乡土社会中的一种独具特色的体系抽象出来,娓娓而谈,而并非只是对乡土社会生活的简单素描。沿着作者的思路,我初步窥视了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虽时过境迁,现在中国社会里很多传统乡土社会的特点已经逐渐消失,但作者的透视社会的眼光,其观察社会的方法仍是充满活力的。下面是费老在本书中做的一些论述:

乡土本色: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在乡土社会“土”是人们的命根。乡土社会是地方性的,人们的生活保持着各自的圈子,圈子与圈子之间的生活隔离,但是在圈子内部人们的生活是熟悉的,是一个没有陌生人的社会。用社会学中的术语来说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通俗的话说就是“礼俗社会”,与之相对的是“法理社会”。在礼俗社会中人们从熟悉中得到了信任,人们遵从的只是在熟悉中约定俗成的规矩,因此法律就无从产生。乡土社会是一个熟悉的社会,这就是乡土社会的特性。

文字下乡:由于乡土社会的一个特点就是这种社会里的人都是在熟人里长大的,因此他们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并不需要文字。所以乡土社会中的文盲并不是因为愚而是因为不需要。

再论文字下乡:上一篇着重于讨论空间的交流不需要文字,这一篇主要论证在乡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在时间上的交流也不需要文字做为工具。乡土社会是一个生活很安定的社会,语言已经足够传递世代之间的经验。在这个社会中大家在同一个环境中,走的是同一条道路。

差序格局:中国乡土社会的格局是“好象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的圈子的中心。这种割据格局是具有伸缩能力的。这种差序格局是推己及人的,一切的中心是自己。

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差序格局中道德体系的出发点是“克己复理”,“皆以修身为本”。在差序格局的社会中,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所有的价值标准都不能超越人伦。在这种社会里,一切普遍的标准都不发生作用,判断一件事首先要确定与自己有什么关系之后才能拿出一个标准来。

家族:中国乡土社会中基本的社群应该称为“小家族”。中国的家族扩大的路线是单系的,在人类学中称之为“氏族”。中国的家族和西方的家庭是不同的。中国的家族包括生育功能却不限与生育功能,其主轴是纵的,夫妇成了配轴,但是这两轴都被事业的需要而排斥了普通的感情。西方的家庭夫妇是主轴,两性之间的感情是凝合的力量。

男女有别:乡土社会的文化是阿波罗式的,在这种社会中,男女的关系必须有一种安排,使他们不发生激动的感情,这就是男女有别的原则。“男女有别‘认定男女之间不必求同,在生活上加以有形的和心理的隔离;男女只在行为上按照一定的规则经营分工合作的经济和生育的事业。因此乡土社会中发生了同性为主,异性为辅的单系组合,即家族。同时中国乡土社会中那种实用的精神安下了现世的色彩。也因此乡土社会是个安稳的社会。

礼治秩序: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礼治社会不同与法治社会,虽然无法,但是并不影响社会的秩序。礼治社会中人们是主动地服与成规。礼治的可能是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而乡土社会正是一个安定的社会,足以保证传统的效力。

无讼:这是与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有关的。礼治社会中,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力,而是在身内的良心,这种秩序注重修身,注重克己。维持礼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中国正处于从乡土社会中蜕变的过程中,原有的诉讼观念还是很坚固地存留在广大的民间,也因此使现代的司法不能彻底推行。先行的司法制度在乡间发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它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但并不能有效地建立起法治秩序。

无为政治:同意权力是分工体系的产物。分工体系越发达,这种权利才能跟着扩大。乡土社会是小农经济,自给自足。同意权力的范围也可以小到“关门”的程度。乡土社会里的权力结构,虽则名义上可以说是“专制”“独裁”,但是在人民实际生活上看,是松弛和微弱的,是挂名的,是无为的。

长老统治: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中,所有不民主的横暴权力,也有着民主的同意权力,但是在这两者之外还有教化的权力。所以用民主和不民主的尺度来衡量中国社会都不恰当,于是作者用了“长老统治”这个名词。

血缘和地缘:血缘是社会稳定的力量。地缘是从商业里发生出来的社会关系。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是契约社会的基础。契约的完成是权利义务的清算,须要精密的计算,确当的单位,可靠的媒介。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契约是很难生存的。

名实的分离:长老权力下的乡土社会,反对被时间冲淡,成了“注释”。注释是维持长老权力的形式而注入变动的内容。注释的变动方式可以引起名实之间发生极大的分离。因为在长老权力下,传统的形式是不准反对的,但是只要表面上承认这形式,内容却是可以经注释而改变。虚伪在这种情境之下,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必需的。名实之间的距离跟着社会变迁速率而增加。

从欲望到需要:人类从欲望到需要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乡土社会中人们靠经验的,自然替他们选择出一个足以依赖的传统的生活方案,他们不必计划,只要依着欲望去做就行了。

作者所写的一切只是尝试对中国的乡土文化作一个重新的认识,而他的这次尝试可以说是十分成功的。他从乡土社会的普遍存在的一些现象入手,总结出乡土社会的特点及本质,然后用这些总结出来的特点很本质对乡土社会中的一些典型的现象作出解释。费老在整本书的论述,看似自然,却无不让人心服口服。在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对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认识是非常必要的。《乡土中国》中对传统社会的认识于农村的改革也是很有价值的。

《乡土中国》读书心得和感想[优秀范文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