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观后感
竹书纪年 观后感(精选5篇)
编辑:落梅无痕 识别码:77-1033980 观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6-13 16:53:59 来源:网络

第一篇:竹书纪年 观后感

《竹书纪年》观后感

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大多清晰详实,但在这之前的历史,只能借助《史记》等为数不多的一家之言,很多的历史真相有待发掘,而很多的历史真相深埋于地下,诸如各种古墓葬的发掘,为我们探寻历史真相(秦皇陵地宫开启之日,定是华夏上古文明刷新之时),提供了契机,而这样的契机不仅仅在当代,在古代也是一样的。

没有人会想到这个叫“不准(音否标)”的西晋盗墓贼竟能因为自己的一次盗墓被查获而青史留名(当然,他留的不是美名)。人们从这个被盗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先秦竹简,后经考证编辑形成了《竹书纪年》,与之同时出土的还有《穆天子传》、《琐语》等,在当时引起巨大轰动,同时也极大的震撼,甚至颠覆了人们固有的历史事件的观念,具有极高史学价值,但由于西晋王朝短暂而混乱,导致该竹简亡失,而整理和编撰成册的《竹书纪年》也没能逃脱被历史尘沙掩埋的厄运,当前大家看到的《竹书纪年》版本众多,真伪难辨,有些学者甚至直接斥之为伪书,史学价值不可与当初同日而语,但所幸,只言片语间,依旧能够窥探出其中蕴含的历史真相,因此,忽略或者否定《竹书纪年》的做法完全不可取,审慎对待,认真分析才是最佳的选择。

爱好读史的人,大多喜欢追根溯源,对于历史真相的探知总有无法阻挡的欲望,对于这种能够揭晓历史真相的《竹书纪年》我自然是不会错过的,好在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去看《竹书纪年》,难度不大,因个性使然,做不得老学究,只是观其大意,知其事体罢了,但即便如此读完此书,依然留下了深刻印象,产生了巨大的心灵震撼。当然,之前很多人对于该书的解读,是站在辨别历史真相的角度,比如尧舜禹究竟是否为禅让、伊尹是贤臣还是权臣、共和纪年是否为二人共同执政等,对于此种挑战固有历史认知和价值观念的理解,显然是一个重要方面,但于我而言,我却有另外的理解,我的理解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我们现在流传的某些传说,或许是真实发生过的历史事件。

对于传说,很多人抱着否定的态度,往往一笑而过,认为是无稽之谈,是骗小孩子的故事,当饱含历史沧桑的文字,白字黑色,明白无误的记录着那些现代人看来极其荒谬的事情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收起傲慢的姿态,撇开自以为是的科学二字,以一种严谨的态度,客观理性的思维,认真的对待和考量古人所记录的这些奇异事件呢?

1、“伯杼子征于东海及三寿,得一狐九尾。”从古至今,九尾狐是各种小说里面的主角,可幻化为人,集美貌与邪恶于一身,但如果它出现在正史里,这得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2、“天有妖,十日并出。”后羿射日的故事古今传颂,我们也仅仅是把这个当成了故事而已,从来没有去考虑过事情的由来或者故事的真实性,站在我们认知的角度,太阳系只有一个太阳,这是自然的法则,怎么可能会有十个太阳,可是在那记载正史,连一个语气词都不会多有的竹简上,我们如何理解这样的记录?我们或许可以将这个“日”做其他的理解,这个“日”根本不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太阳,而是其他的未可知的如同太阳一样的东西。

3、“有兔舞镐”、“有马化狐”这两件事记录于周宣王执政期间。有兔子在镐京跳舞,这是一种什么景象?像《疯狂动物城》里面的那只主角兔子吗?这个“舞”字极好的阐释了这只兔子的非比寻常,大概这是所有历史记载中最早的最有名气的兔子了吧。而有马化成狐狸,这个已经完全超出了我的理解范畴,所以不知道是记载有误呢,还是确有其事,总之已经无法辩驳。

4、“西山女子化为丈夫,与之妻,能生子”。这种事情在当时肯定是理解不了的,但如今看来,却也不是什么奇特的事情了,想必大家都知道了。

5、“九月,桃杏实。”类似秋冬之交桃杏开花结果的记录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但是这样反季节的开花结果,古人认为是不祥之兆,但是做为我自己来讲,在202_年10月份的时候,还真的看到过邻居家院子里的桃花开了,虽然数量不多,但是真的就开花了,所以不得不相信古人的记录,真的没有说谎。

6、“穆王十七年,西征至昆仑丘,见西王母。”“西王母来见,宾于昭宫”这条记录极具神奇色彩,与天上有十个太阳是一样的神奇存在。首先,西王母究竟是什么?《山海经》中记载“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王母之国在西荒,凡得道受书皆朝王母于昆仑之阙。”我们大致可以想象在西荒之地有西王母国,而首领就叫西王母,她与华夏族有着密切且友好的交往,只不过因为年代久远,确实无从考证西王母究竟是什么人了。

列举以上作为有代表性的记录,此外诸如“雨金、无云而雷、青龙生于庙、天再旦、日夜出、洹水日三绝”等记录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无论是奇异的天象,还是奇特的事件,既然是记录在案,想必不是凭空捏造,而我们虽然身处数千年之后,在智慧和认知层面未必高过前人,而忠实记录历史事件的那颗中正之心,古人也未必逊色。

前几天刷抖音时,看到一个小视频,播主在视频里一本正经、有板有眼的宣称姜子牙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是巫师或者祭司群体,理由仅仅是因为姜子牙在那个年代不可能活到100多岁,作为历史爱好者,对于此种颠倒黑白、混淆视听,甚至别有用心误人子弟的言论十分的愤慨,《竹书纪年》明白无误的记录着“康王六年,齐大公望卒(大通太)”。很明显,齐太公望经历了文王、武王、成王、康王,年岁过百,也不足为奇了,对历史记录轻易否定,将会导致我们华夏文明历史虚无感,对文明的延续有极大的危害。

二、我们中华民族生存空间和文明延续,是先辈们用血肉和命拼搏出来的。

鲁迅说:我翻开历史一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其实我不反对这种观点,我甚至很赞同这样的观点,只是,我觉得“吃人”二字显得有点悲观,不够敞亮、不够乐观,即便历史中充满着战争、杀戮、阴谋与背叛,但这并不影响我从中汲取足以震撼人心的正能量。

战争和杀戮,可以避免吗?我觉得不能。战争和杀戮,是野蛮时代的特有产物吗?显然不是。虽然当前人类文明高度发展,但战争和杀戮的阴云依旧笼罩在人类的上空,因此公允的对待历史记录中的战争,才能准确把握那个时代的特征。

翻开《竹书纪年》,正如鲁迅所说的那般,满本都写着“战争”二字。从“三苗将亡”到各种“征夷”、“伐戎”再到夏商周更迭之战,可以说这是一部记录华夏祖先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史,是记录华夏民族如何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的征战史,更是讲述华夏民族如何兼容并蓄茁壮成长的成长史。

我们华夏民族每一寸生存空间,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都是靠血肉与命拼搏出来的,没有前人的牺牲,就没有我们当下如此广阔的生存空间,就不会有如今泱泱大国的自豪感。记得几年前去欧洲旅游的时候,我发现那里与我们最大的不同就是,那里的人种的真的太多太杂了,(当然,我不是在宣扬种族主义),两相对比我们大概就知道前人的伟大了,融合二字不是说说的,我们不仅国土庞大,而且价值观念高度统一,这就是不得不佩服的地方了(在价值观高度统一的问题上,我不得不给孔老夫子竖个大拇指)。

华夏民族的尊严也不是别人施舍来的,而是通过征战一点一滴赢回来的。虽然时代变迁,科技进步,但是生死存亡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国外亡我之心不死”,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悲惨历史记忆犹如昨日,教训十分沉痛,从来没有救世主,我们也从来不相信有救世主,先人不惧牺牲、开拓进取的精神,为我们凝结了不屈的精神内核,数千年来从未改变过。

纵观整个世界的古文明脉络,我由衷的敬佩华夏一族,不仅没有断绝血脉,更让文明延续,熠熠生辉,我们仰观古人的丰功伟绩,必将继往开来,再续辉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日可待。

第二篇:中国近代史大纪年

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

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1883—1885年的中法战争

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

1900—1901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42.8中英《南京条约》五口通商;割香港;赔款2100万两。关税协定。

1858.8中英《天津条约》开放沿海沿江9个城市;英兵船可驶入口岸传教士可自由出入;赔款400万两。1858.8中法《天津条约》开入沿海沿江6个城市;法兵船可驶入口岸传教士可自由出入;赔款200万两。1860.10中英《北京条约》开放天津;割九龙;赔款800万两。

1860.10 中法《北京条约》开放天津;赔款800万。1895.4 中日《马关条约》割辽东、澎湖、台湾及附近岛屿;赔款2亿两;开放四个城市;允许日本在中国办厂。

1901.9《辛丑条约》赔款4亿5千万两;允许各国在山海关到北京铁路沿线驻军;永禁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组织。

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1)金田起义(1851年1月1853年1月12日)(3)定都南京(1853年3月20日)(4)北伐和西征: 北伐(1853年5月8日—1855年5月31日)西征(1853年6月—1856年4月)(5)天京事变(1856年9月)(6)太平天国后期,重建领导核心。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过程:1.兴起(1843-1851)18432.发展(1851-1853)太平天国胜利进军1853年定都天京 3.全盛(1853-1856)军事:北伐、西征、天京城外破围政治:《天朝田亩制度》内容及局限性 4.衰落(1851-1864)标志:1856年天京事变内因:政权异化、腐败、内讧1839年 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年-1842年 鸦片战争

1841年5月 广州三元里人民痛击英国侵略者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鸦片战争结束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 1851年 金田起义 太平天国建立

1853年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颁布 1856-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 清政府分别与英、法、美、俄签定《天津条约》

1859年 洪仁玕向洪秀全进呈《资政新篇》

1860年 清政府分别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 1862年 京师同文馆成立

1864年 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9世纪60-70年代 中华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1883-1885年 中法战争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 中日《马关条约》签定

19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1898年 戊戌变法

1900年 义和团运动高潮

1900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1年《辛丑条约》签定

1905年 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 黄花岗起义

1911年 保路运动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

1912年(民国元年)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 清帝退位

1913年 二次革命

1915年 护国运动开始

1915年 新文化运动开始

1916年 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

1917年 张勋复辟失败

1917年 护法运动开始

1919年5月4日 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2年7月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24年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4年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

1925年 孙中山逝世

1925年 五卅惨案、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爆发 1926年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1927年7月 国民革命失败

1927年4月 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义

1927年8月7日 八七会议

1927年8月 湘赣边秋收起义

1927年8月 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

1928年4月 井冈山会师

1928年 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

1931年 九一八事变

1931年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

1935年 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

1935年10月 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

1936年10月红军第二、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宁等地,长征结束

1936年12月12日 西安事变

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事变

1937年 八一三事变

1937年9月 凇沪会战

1937年平型关大捷

1937年秋 中国共产党陕北洛川会议

1937年12月 南京大屠杀

1938年春 台儿庄战役

1938年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1940年3月 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 1940年 百团大战

1945年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投降

1945年中共和谈代表毛泽东等飞抵重庆,重庆谈判开始

1945年 双十协定签字

1946年 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 1947年6月 人民解放军开始全国规模的反攻 1948年9月 辽沈战役开始

1948年11月 淮海战役开始

1948年11月平津战役开始

1949年春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政府覆亡

1949年9月,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通过《共同纲领》等;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筹建新中国之时,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950年 美国侵略朝鲜,将战火烧到中朝边境,并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止中国解放台湾,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抗美援朝战争爆发;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土地改革;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1953年 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胜利; “一五”计划开始执行; 社会主义改造开始; 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 第一届人大召开,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发展公私合营; 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双方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写入宪法,成为我国的基本制度。1955年 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万隆亚非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原则。1956年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共八大召开,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 提出发展文艺事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50年代中期,确立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开始组建战略导弹部队。1958年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9年 三年天灾 1961年 全面调整国民经济60年代初 西藏完成民主改革,废除封建农奴制,进入社会主义阶段。1964年10月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 文革开始,发出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成立“中央文革小组”;1967年 “二月逆流”;1970年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成为第5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1971年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访华;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1972年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1973年 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籼型杂交水稻。1976年 文革结束。1977年 恢复高考。1978年 展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文革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文艺创作迎来又一个春天;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79年 中美正式建交,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美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1980年 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经济特区。1982年 颁布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共十二大召开,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4年 中英两国政府就中国收回香港问题签署联合声明;射击运动员许海峰为中国赢得奥运史上的第一枚金牌。1985年 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1986年 提出和制定“863计划”。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7年 中共十三大召开,形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出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中国和葡萄牙两国政府就中国收回澳门问题签署联合声明;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38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90年代 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教育部启动了将北大、清华等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工作;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就业制度发生一系列变化,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1995年 江泽民提出发展海峡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1997年 中共十五大召开,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997.7.1,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1999.12.20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20世纪末 我国在整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人类进入信息化的时代,以因特网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化正在改变着世界。202_年 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202_年 北京申奥成功;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上海召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2_年 中共十六大召开,形成以胡锦涛为核心的第四代党中央领导集体。202_年 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州五号成功升上太空,首位宇航员是杨利伟。202_年 中国北京举办奥运会

第三篇:公元纪年法教学设计

公元纪年法

一、教学背景

公元纪年法是现在国际上通用的纪年方法,学生从七年级一开始学习历史,就会接触到历史纪年的一系列概念。所以通过一节微课的方式把他们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会遇到的纪年概念和计算方法系统和全面的教给他们,我认为是很有必要的。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让学生知道简单的公元纪年的方法及简单的年代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计算,使学生掌握公元前后年份的计算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中国古代纪年方式的学习,让学生知道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利用公元纪年数轴了解这种国际通行的纪年方法。教学难点:公元纪年的推算

四、教法 学法

讲授法 学生自主学习法

五、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我们都知道今年是公元202_年。公元纪年法是世界上最通用的纪年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一纪年的方法,这对我们今后历史课的学习将会有着很大的帮助。

【新课教学】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这节课我们的学习任务,1.了解公元纪年法,形成正确的历史时间观念。2.培养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的能力。

一、任务明确了以后,我们就来学一下公元纪年这一概念,其实这一概念里又包括三个子概念。分别是公元、世纪和年代。下面我们来分别学习:

公元:即公历的纪元。以耶稣诞生的那年作为公元元年,往前推算,称为公元前某年(B.C.),往后推算,称为公元某年(A.D.)。我国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正式采用公元纪年。

世纪:公元纪年法把每100年称为一个世纪。年代:我们把一个世纪里每10年称为一个年代。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一下时间和年代的计算。

首先,时间差的计算。假如已知的两个时间都是公元前或都是公元后,那么,计算时间的公式就是:A-B=C。假如已知的两个时间一个是公元前,一个是公元后,那么计算时间的公式就是:A+B-1=C 其次,世纪、年代的计算。世纪的计算,是在公元前或公元后年份的百位数字上加“1”。比如今年是202_年,就是21世纪。一般一个世纪中,最初20年称“初期”。比如今年是202_年就可以称为21世纪初。

二、中国其它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依次组合,配成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等,直到癸亥,共组成六十个单位,称六十甲子。

帝号纪年法:这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纪年法,它用君主或王公的名号纪其在位的年次,如“周平王元年”、“秦襄公八年”等。此种纪年法一直沿用至西汉初年。年号纪年法:“年号”是历代皇帝专门用来纪年的名称。中国历史上使用年号纪年始于公元前140年西汉武帝时期,以后新君即位,照例于次年改用新年号纪元,称改元。历代相承。其间一帝在位,往往多次更改年号,亦称改元。(譬如汉武帝在位54年,使用年号11个;武则天称帝15年,使用年号13个。)明清行一帝一元制,中途皆不改元。

年号一般用两字,偶尔也有三字(如南朝梁武帝用“中大通”、“中大同”)、四字(如武则天用“天册万岁”,宋太宗用“太平兴国”)的。

民国纪年法: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决定改用公历,但以民国纪年,由是1912年即为民国元年。民国纪年一直沿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六、教学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相信大家都已初步掌握了一些公元纪年的概念和推算方法。不过大家要想熟练掌握的话还要结合我为大家提供的进阶练习多加思考和练习。

第四篇:中国古代十二生肖纪年法的来历

中国古代十二生肖纪年法的来历者。外国亦有这种纪年方法,如印度、希腊、埃及。十二生肖亦称“十二相属”,“十二属”。用于记录年的一种方法。我国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如子为鼠,丑为鸡等。赵翼《馀馀丛考》卷三十四谓十二相属之说在起于东汉,汉以前未有言之十二生肖又称为十二属相,是用十二种动物为名称的纪年方法。如2002年是马年、2003年是羊年等。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用十二生肖纪年法呢?这种方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玉皇大帝为了让人们根据时节耕作,就想办法教会人们纪时。后来,玉皇大帝决定选十二种动物作为十二生肖,每过一年就更换一种动物,十二年后再重新换一轮。这样,人们就可以根据动物的不同来纪年了。

消息传出后,天下所有的动物都想成为十二生肖中的一位,好让人类记住自己,于是纷纷赶往天廷,接受玉皇大帝的挑选。玉皇大帝见动物们如此踊跃,十分高兴。他组织动物们进行比赛,谁胜了就可以入选。

第一场比赛是小老鼠和巨大的大象搏斗。老鼠机敏灵活,突然钻进了大象的鼻子,把大象急得团团转,赢得了动物们的掌声。于是,玉皇大帝宣布老鼠赢了,让它排在了十二生肖的第一位。

接下来的十一位胜出者依次是: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于是,十二生肖就这样产生了。

这个故事只是一个生动的神话,真实的情况并不是这样的。

其实,早在6000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通过对天象的观察,发现了太阳和月亮一年要会合十二次,而且每次会合的位置都不同的现象。于是,古人将太阳运行一圈的轨道分为十二等分,即十二宫,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为“地支”,代表一年的十二个月。为了纪年、纪日,人们又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为“天干”,与“地支”相互配合使用。这就是“天干地支”的由来。

“天干地支”纪时的方法已经非常方便,人们为什么还要用十二生肖与之配合呢?比如我们常听到“子鼠”、“丑牛”等说法,这是为什么呢?

一些学者认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非常崇敬动物,对大自然中很多动物都有着一种图腾情结。比如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如蒙、维、藏族等,都有自己民族的十二兽法用以纪年。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这种图腾情结就与天干地支联系起来,并用于纪时了。

第五篇:流动的纪年,逝去的永恒

流动的纪年,逝去的永恒

——读《夏至未至》有感《夏至未至》是郭敬明第一次采用第三人称多角度叙述,多面多线展开整个丰富鲜活的故事。

相比《幻城》的飘渺梦幻,相比《梦里花落知多少》的直白激烈,相比《当悲伤逆流成河》的残酷悲怆,相比《小时代》的犀利尖锐,《夏至未至》中那些淡淡忧伤的文字写得格外宁静而透彻,如同一曲被泉水洗涤而过的悠扬笛声,纯净至极,唯美至极,沁透人心。

这本小说,将少男少女之间纯纯的感情诠释得让人心疼。看着这本小说,眼泪拼了命一般往下掉。原来,青春是这样脆弱到无法挽留的东西。

立夏,如同所有温柔善良的小姑娘一样,呼出体内的热气让人感受到她的温暖,手拉着朋友摇啊摇的,不时掉一掉眼泪。

遇见的登场就让人印象深刻,随后她的各种动作更让人感受到她的倔强。

············

整个《夏至未至》的时间跨度十年,这十年间,可以发生太多的事情,让年轻失去它们翠绿的颜色,让整个城市又注入了新的流行,让我们有太多的懊悔难以追及,让每个人从校园中走出忘记他当时那张纯白的脸,而小四给予

他们的,同样是一段有一段大起大伏的命运,既有告白的暖意宜人,也有噩耗的晴天霹雳,让我们来不及细细琢磨的时刻,新的变动又来了,来不及治疗旧伤口,新的伤痕又添加了,好似在飓风中丢掉呼吸,整个人逐渐被剥夺多了小时候的信仰。

小四用这样鲜明而剧烈的对比,把故事放在飞速旋转的两片风车中间,气流交错,小小的纸片进去后便被撕成碎片。

看上去似乎永恒,却不知,时光在一点点流逝。

竹书纪年 观后感(精选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