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观后感
观《安德的游戏》有感(精选合集)
编辑:紫芸轻舞 识别码:77-896095 观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2-02 15:20:58 来源:网络

第一篇:观《安德的游戏》有感

观《安德的游戏》有感范文

看完某一作品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观《安德的游戏》有感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现在,是21世纪的人们无法预知的未来,地球遭遇了两次虫族的入侵。在这两次入侵中,由于地球人尚未准备好,造成大量地球居民死亡。其实,虫族人并不是想把地球占为己有,它们仅仅是想寻找已基本枯竭的水资源来拯救自己。可是地球人同样需要水资源啊!就在一场空战中,一位机长“英勇牺牲”,击退了整个虫族部队。50年后,人们不仅仅满足于现在的安稳,于是国际舰队就挑选出世界各地天资聪颖的孩童,自幼送到国际舰队训练儿童的空间站——战斗学校去训练。最终,主人公安徳,凭借自己的才智、勇敢和果断,升入了最高级别的“指挥学校”。在安德升级为指挥官后,人类也即将向虫族宣告开战。

可就在这时,安德突然感受到一种生物或生命存在的重要性,攻打虫族人的想法开始动摇了。这段时间上校正在给他模拟考,只要三次都通过,他就要去对付真正的虫星人了。可安德认为时间还早,还在犹豫。但是打败虫族人心切的上校怎么会容得半点的犹豫呢?上校看出了安德内心的想法,于是假意说这是模拟的考试,其实这是一场真正的战斗。当安德意识到他打败和消灭了虫族后,他非常自责,他成为了真正的杀手,违心地毁灭了一个种族。他独自来到了郊外,意外拾获了一个虫族的卵。此后,他就带着它漫游太空,为虫族寻找新的生存地。

电影中,男孩安德是一个聪明过人,有勇有谋,但又不失情感的人。他有自己的主张,但总是引来嫉妒。可他总是淡化别人的看法,努力去做好自己。当然,如果别人欺负到他,他也毫不示弱,总是该出手时就出手。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在地球学校时的一次打架。当时,安德刚刚被摘去监视器,一些嫉妒他的人认为安德本身就很瘦弱,现在没有了保护器——监视器,肯定会完蛋的。于是迈尔等人就把安德引进了一间实验室。当安德知道他们想打架时,先是婉言拒绝,可遭到了回绝。安德没有办法,知道他们要动真格的了,所以只能硬碰硬了。最后,领头的迈尔被安德打倒,可安德仍然没有住手,直到旁人纷纷上来劝架,他才停止。后来,上校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只是淡淡地回答:“为了让他以后不再欺负我。”虽然这只是一句既普通又简短的回答,可是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安德不光只是想着眼前,他真是个有远见又坚决的孩子。

除了安德,我还很喜欢安德的.女战友——瓦伦蒂亚。瓦伦蒂亚凭借自己的实力,成为了一位比较优秀的战队队员。火星战队的头领邦佐并不喜欢这个在战略上很有头脑、有自己独特想法的小女孩。虽然邦佐每次都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地阻止瓦伦蒂亚练习,可聪明的瓦伦蒂亚在别人练习时就一心一意地看,在别人休息时自己加紧练习,最终成为了顶尖的队员。怪癖的邦佐怕安德抢了他头领的位置,也一直冷落安德。正因为如此,很多基本的能力,安德都还没有学会。瓦伦蒂亚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她在自己练习之余,都把自己学到的东西毫无保留地教给安德。每次安德被冤枉背黑锅时,只有瓦伦蒂亚站出来,说出了事实。瓦伦蒂亚是善良的,也是努力的。这正是我最喜欢她的两点。

这部电影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从安德身上,我学会了要有勇有谋,有自己的主张,不能当墙头芦苇——随风两边倒;从瓦伦蒂亚身上,我体会到了她的善良和一切困难都无法阻挡她前进的脚步和追求。这些都很值得我们去学习。

同样值得我们学习的,还有电影的主编奥森.斯科特.卡徳。在电影中卡特把一些现在没有的高科技产品如:银流触摸屏、毁灭性武器——“小医生”等带到了银幕中来。他大胆地预测和展现了未来的星际战争。在这部电影中,暗示人们要珍惜水资源,否则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将变成电影中的虫族人。卡徳的情节设计同样给人予启示。当年的英雄——马徳.瑞恩发现虫族人像蚂蚁,只要离开女王,个体的虫族人也就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正是有了马徳.瑞恩的发现,虫族人才有了被打败的可能。说明不断的观察和分析是至关重要的,善于思考是取胜的关键。

人生旅途就像是一场游戏,你时而会输,时而会赢。在一些人眼中,安德赢了——他成功打败了虫族。可对于安德自己的信仰来说,他失败了——他毁灭了一个种族。最终,安德为了忠实于自己的信仰,毅然用自己的未来去还这笔“良心债”——为虫族寻找新的住所,恢复这个种族。

安德是勇敢的,也是执着的,为了信仰,他做出了常人难以理解的抉择。这是一个充满艰辛,甚至是遥遥无期的抉择,可这又有何妨呢!只有坚持自己的信仰,心灵和灵魂才能得到满足,那才是真正的精神和完美。

第二篇:观《安德的游戏》有感

观《安德的游戏》有感

观《安德的游戏》有感

“看来,我们现在只有找世界各地天资聪颖的儿童来战胜虫族了!”

现在,是21世纪的人们无法预知的未来,地球遭遇了两次虫族的入侵。在这两次入侵中,由于地球人尚未准备好,造成大量地球居民死亡。其实,虫族人并不是想把地球占为己有,它们仅仅是想寻找已基本枯竭的水资源来拯救自己。可是地球人同样需要水资源啊!就在一场空战中,一位机长“英勇牺牲”,击退了整个虫族部队。50年后,人们不仅仅满足于现在的安稳,于是国际舰队就挑选出世界各地天资聪颖的孩童,自幼送到国际舰队训练儿童的空间站——战斗学校去训练。最终,主人公安徳,凭借自己的才智、勇敢和果断,升入了最高级别的“指挥学校”。在安德升级为指挥官后,人类也即将向虫族宣告开战。

可就在这时,安德突然感受到一种生物或生命存在的重要性,攻打虫族人的想法开始动摇了。这段时间上校正在给他模拟考,只要三次都通过,他就要去对付真正的虫星人了。可安德认为时间还早,还在犹豫。但是打败虫族人心切的上校怎么会容得半点的犹豫呢?上校看出了安德内心的想法,于是假意说这是模拟的考试,其实这是一场真正的战斗。当安德意识到他打败和消灭了虫族后,他非常自责,他成为了真正的杀手,违心地毁灭了一个种族。他独自来到了郊外,意外拾获了一个虫族的卵。此后,他就带着它漫游太空,为虫族寻找新的生存地。。。

电影中,男孩安德是一个聪明过人,有勇有谋,但又不失情感的人。他有自己的主张,但总是引来嫉妒。可他总是淡化别人的看法,努力去做好自己。当然,如果别人欺负到他,他也毫不示弱,总是该出手时就出手。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在地球学校时的一次打架。当时,安德刚刚被摘去监视器,一些嫉妒他的人认为安德本身就很瘦弱,现在没有了保护器——监视器,肯定会完蛋的。于是迈尔等人就把安德引进了一间实验室。当安德知道他们想打架时,先是婉言拒绝,可遭到了回绝。安德没有办法,知道他们要动真格的了,所以只能硬碰硬了。最后,领头的迈尔被安德打倒,可安德仍然没有住手,直到旁人纷纷上来劝架,他才停止。后来,上校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只是淡淡地回答:“为了让他以后不再欺负我。”虽然这只是一句既普通又简短的回答,可是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安德不光只是想着眼前,他真是个有远见又坚决的孩子。

除了安德,我还很喜欢安德的女战友——瓦伦蒂亚。瓦伦蒂亚凭借自己的实力,成为了一位比较优秀的战队队员。火星战队的头领邦佐并不喜欢这个在战略上很有头脑、有自己独特想法的小女孩。虽然邦佐每次都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地阻止瓦伦蒂亚练习,可聪明的瓦伦蒂亚在别人练习时就一心一意地看,在别人休息时自己加紧练习,最终成为了顶尖的队员。怪癖的邦佐怕安德抢了他头领的位置,也一直冷落安德。正因为如此,很多基本的能力,安德都还没有学会。瓦伦蒂亚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她在自己练习之余,都把自己学到的东西毫无保留地教给安德。每次安德被冤枉背黑锅时,只有瓦伦蒂亚站出来,说出了事实。。。瓦伦蒂亚是善良的,也是努力的。这正是我最喜欢她的两点。

这部电影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从安德身上,我学会了要有勇有谋,有自己的主张,不能当墙头芦苇——随风两边倒;从瓦伦蒂亚身上,我体会到了她的善良和一切困难都无法阻挡她前进的脚步和追求。这些都很值得我们去学习。

同样值得我们学习的,还有电影的主编奥森.斯科特.卡徳。在电影中卡特把一些现在没有的高科技产品如:银流触摸屏、毁灭性武器——“小医生”等带到了银幕中来。他大胆地预测和展现了未来的星际战争。在这部电影中,暗示人们要珍惜水资源,否则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将变成电影中的虫族人。卡徳的情节设计同样给人予启示。当年的英雄——马徳.瑞恩发现虫族人像蚂蚁,只要离开女王,个体的虫族人也就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正是有了马徳.瑞恩的发现,虫族人才有了被打败的可能。说明不断的观察和分析是至关重要的,善于思考是取胜的关键。

人生旅途就像是一场游戏,你时而会输,时而会赢。在一些人眼中,安德赢了——他成功打败了虫族。可对于安德自己的信仰来说,他失败了——他毁灭了一个种族。最终,安德为了忠实于自己的信仰,毅然用自己的未来去还这笔“良心债”——为虫族寻找新的住所,恢复这个种族。

安德是勇敢的,也是执着的,为了信仰,他做出了常人难以理解的抉择。这是一个充满艰辛,甚至是遥遥无期的抉择,可这又有何妨呢!只有坚持自己的信仰,心灵和灵魂才能得到满足,那才是真正的精神和完美。

第三篇:读《安德的游戏》有感

天地有大美而无言

——读《安德的游戏》有感

姜甜

一、小说简介

《安德的游戏(Ender’s Game)》为美国作家奥森·斯科特·卡德所写的科幻小说。主要讲一个地球小男孩如何完成考验战胜了虫族。

安德是音译过来的名称,其实英文名为Ender,终结者的意思,也非常符合他的身份,他最终成为了另一个文明星球虫族的终结者。

1、故事背景

安德的出生便是为了战胜虫族这一使命。人类和虫族曾两次爆发战争,第二次战争人类以极其惨烈的方式取得了胜利,为了防范虫族进攻,人类需要选拔一个优秀的指挥官,因此他们挑选孩子,观察他们,培养他们。安德的哥哥和姐姐都曾被选中,但是由于哥哥太过残暴,姐姐又太善良,最终安德的父母被请求生下安德,希望他具备哥哥和姐姐的优点。勇敢又善良。

2、主要内容

小说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安德在地球上,第二是在战斗学校,第三在指挥学校,第四为战争结束。

这篇小说的科幻色彩不是很重,除了星际战争这一背景,以及一些武器科技的设定,我觉得整篇小说更多的是在塑造安德这一形象。

科幻成分

1)安赛波ansible:视差即时通讯仪。在太空中超越做到超越光速即时通讯,便于太空指挥和交流。

2)设备医生:即分子分解设备,“两束光波的汇聚之处,它会形成一个分解分子的能量场。能量场会扩展到一个球形区域,但扩展范围越广,能量就越弱。只有在它撞入到大量的分子当中时,它的能量就会增强并引起新的扩展。飞船的体积越大,所形成的新能量场就越强。如果他们的飞船靠得足够近,它就会形成连锁反应,将它们统统分解。然后能量场会慢慢消失,分子又会重新融合在一起,而原来的飞船则变成了一大堆含有大量铁分子的尘土。不会造成辐射,也不会有碎片四下飞溅,剩下的只是一堆尘土。”

3)马泽·雷汉的生命:通过驾驶接近光速的飞船在宇宙中航行,然后再返回艾洛斯行星。这样,他在太空中飘荡了50年,而从技术上说,他身上只过了八年。此处利用了相对论中的钟慢效应。

形象塑造

至于安德形象的塑造,其实也很简单,全文贯穿始终的其实只有两个套路,一是通过各种方式孤立安德,使他保持坚强敏锐果断的领袖能力,二是通过游戏的方式训练安德的各项技能。

比如说在安德前去太空学校的途中,格拉夫上校训斥其他学员,但却极力夸赞安德,并说假如学员中只有一个人能成功,那就是安德。于是安德被其他所有学员嫉恨,孤立。而训练安德技能的游戏,在最后被揭开,其实是真实的作战,而安德就在误会中摧毁了整个虫族文明。

二、细节探讨

1、安德哭

虽然文章描写的安德是一个天才儿童,但是非常真实的一点是,这个天才儿童也会哭,甚至在小的时候经常哭。比如说摘掉监视器的时候,要把一个在体内放了很多年的东西拔出来,非常疼,安德疼的痛哭不止。后来他暴打了一顿史蒂生,觉得自己变成了一个坏孩子,也哭了起来。还有刚进入战斗学校的时候,想回家,哭。总之,刚开始的安德,虽然聪慧,虽然从小就是肩负着不同的使命,但是他内心还比较敏感脆弱,遇到问题会和普通孩子一样哭。但是后来,安德在战斗学校和指挥学校历经磨难,他变得越来越麻木。不是没有感情的麻木,而是有一些心理问题。他失眠,做噩梦,没有胃口,不知道作战的理由是什么,甚至有一次,他还在做梦的时候把自己咬出了血。有点像我们所说的抑郁症。但是安德却再也没有哭过。这大概也是成长的代价。

2、感情

这篇小说里没有描述爱情,但是描写了很多的亲情和友情。

毫无疑问,安德和姐姐华伦蒂的感情最深。

安德和他的父母则处于一种矛盾的关系。我认为安德的父母还是爱着安德的,在格拉夫要带走安德时,他们非常不舍,也为格拉夫对安德的试探打抱不平。但同时,安德的存在,又一直提醒着他们自己所犯的错误。因为安德的爸爸是天主教徒,是家里的第九个孩子。那时也有计划生育政策,只许生两个。安德的爸爸遭受了很多歧视和侮辱,后来就脱离了家庭,并发誓只生两个。他妈妈也是生在违规家庭里。“对他们来说,你是骄傲的象征,因为他们战胜了法律,生下了第三个孩子;但你同时也象征着懦弱,因为他们不敢继续他们内心深处觉得是正确的违规行为。另外,有了你,他们也会在别人眼里蒙羞。不管他们怎么努力,只要你在,他们就难融入正常社会之中。”

而最让我看不懂的实属安德的哥哥彼得。彼得生性残暴,经常欺负安德,还会用非常残忍的手段虐杀小动物。安德刚刚摘掉监视器,彼得就欺负了他,揍他,还说要把他弄死。但是晚上,当安德睡觉了的时候,彼得又悄悄对安德说“安德,对不起,我很抱歉,我明白你的感受,我很抱歉,我是你哥哥,我爱你”对于这件事,我觉得彼得对安德还是有爱的,但是这些都抵不过他内心的邪恶,彼得应该有心理问题,所以才这么极端,虽然平时伪装的很好。其实彼得并不是唯一一个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后来的安德,还有更多被淘汰的孩子,从小生活在使命和竞争的压力下,难免会出现问题。

3、行文基调

这篇小说情节曲折,节奏紧凑,战术和战斗场面也很有水准。但是整篇文章看下来,并不是激情澎湃的宇宙战争文的感觉,反而总是为安德感到心疼和痛苦。虽然安德是主角,但是你会感到,他从来没有机会选择自己的命运。他的出生不是基于父母的爱,他被安装监视器又摘掉,他打死了自己的同学,被人孤立,甚至最后成功全歼虫族,都不是他自己的选择。他像是一把手枪,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所以他最后成为了饱受争议的英雄,他没有为这个荣誉高兴自豪,这是和以往有星际战争的小说不同的地方。

4、设计背景(由吴琪老师补充)

1)为什么选择年幼的孩子作为小说主角

在斯巴达武士训练里,斯巴达人从婴儿时期就要接受生命的考验,刚出生的时候由长老检查其身体是否健康,如果不健康就被抛到弃婴场。母亲用烈酒为婴儿洗澡,如果他抽风或者失去知觉,就证明他体制不坚强,任他死去。七岁前由父母抚养,培养他们不爱哭、不挑食、不怕黑暗、不怕孤独的习惯。七岁后就编入团队过集体的军事生活。对比斯巴达的训练计划,《安德的游戏》中对孩子的筛选和培训并不突兀。

2)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

《安德的游戏》里塑造的孩子形象,人格鲜明,比如姐姐华伦蒂的善、哥哥彼得的恶。小孩子是否真的具有与生俱来的善恶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戈尔丁早在他的《蝇王》里就探讨过人性的恶这一主题。故事发生于未来第三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场核战争中,一群六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在撤退途中因飞机失事被困在一座荒岛上,起先尚能和睦相处,后来由于恶的本性的膨胀起来,便互相残杀,发生悲剧性的结果。

刘慈欣在《超新星纪元》里,也是创造了一个孩子掌控的世界。

3)英雄的救世情怀

无论是灾难片,还是科幻小说,美国的文化里有一部分渗透着浓浓的英雄主义。比如蝙蝠侠、蜘蛛侠,或者变形金刚、阿凡达。这种英雄主义的起源在哪里呢?值得探讨。

三、科幻小说设定上的一些相似之处

1、无需语言交流,相互可以“听到”对方的思维

《安德的游戏》虫族的生存方式。虫族没有语言,他们用思想来交流,是即时性的。即时性的意思是,他们之间没有思想交流的过程,整体就像一个人,而每一个虫族战士就像是他的手或脚。母后控制着整个虫族,就像人的大脑。光速也不再是障碍,地球人也因此发明了安赛波。而上次战役的胜利,就是马泽·雷汉碰巧轰炸了母后所在的飞船,母后死了,其他虫子也就死了。

《三体》三体人思维方式,其中有段描述是:他们靠发射脑电波交流,不懂得欺骗。但是三体这本书争议很大,有读者认为这是三体人的伪装。这个不谈。

《深渊上的火》共生体的思维方式。这本书中有一个新的种族,他们由几个个体组成,每个个体单独没有理性思维,组合在一起之后,通过思维交流。若是一个共生体与另外一个共生体距离太近,则会互相干扰彼此的思维,失去自我。

2、速度

《安德的游戏》一开始人类是受光速限制的,后来通过研究虫族发现了如破光速的办法。

《三体》宇宙中的速度无法超越光速,但是可以通过光速飞船,降低空间里的最高速度,使其低于光速甚至为0,称为黑域。

《深渊上的火》技术分层。银河分为三界,爬行界、飞跃界、超限界。爬行界中,飞行速度不可逾越光速,许多智能化设备也无法使用。飞跃界没有此类限制,飞跃界之上是超限界,其中的居民被称为天人,威力无比,远远超过下界的想象。一句话,届区越高,技术的发展就越不受限,一般而言,技术也就越发达。

3、文明共存

《安德的游戏》消灭虫族,但理由给的比较浅,只是因为曾经爆发过两次战争。认为不先灭掉虫族,就会被虫族灭掉。而且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虫族与人类无法交流。“所有我们用作交流的事物他们都无法理解。这和能不能将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没有任何关系,而是他们根本就没有语言。我们用了各种各样代表交流的方式与他们联系,但他们甚至连接受我们信号的通讯设备都没有,他们不知道我们正在给他们发信号。或许他们也向我们发出了思维波,但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我们没有作出回应。”但是书的最后,虫族留下了一个虫蛹,并成功与安德取得了联系,打破了不同文明间交流的困境。不过两个文明是否可以共存仍然未知。

《深渊上的火》技术分层,和谐共存,宇宙各文明间的关系类似地球各国之间的关系,战争、结盟、贸易等都井然有序。

《三体》黑暗森林学说。我刚看三体的时候,年龄还比较小,逻辑思维不严谨,非常推崇刘慈欣构建的黑暗森林体系。但如今重读,却觉得这个体系不太严谨。文明的相互残杀不应该是宇宙的最终图景。

黑暗森林,就是说宇宙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伏于林间。森林中有很多同样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不管是不是猎人,不管是天使还是魔鬼,不管是婴儿还是老人,都只有一个选择:开枪。他人即地狱。

宇宙文明的两条公理:

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二、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质量保持不变。生命成指数增长。如果海洋中有一个肉眼看不到的细菌,半小时分裂一次,只要有足够的养料,几天之内它的后代就能填满地球上所有的海洋。人类文明很小,只是处于文明的婴儿阶段,只要文明掌握的技术超过了某个阈值,生命的扩张就会变得非常恐怖。比如说,按照人类目前的航行速度,一百万年后地球文明就可以挤满整个银河系。一百万年,按照宇宙尺度只是很短的时间。

现在建立一个非常简洁的宇宙文明模型,整个宇宙只由两个星球组成,称作你和我的文明,两个世界相距遥远,假设有一百光年。现在你探测到了我的存在,但不知道更详细的情况,而我完全不知道你的存在。

下面再定义两个概念:文明间的善意和恶意。善恶放在科学中是不严谨的,所以对它们的含义加以限制:善意就是不主动攻击和消灭其他文明,恶意则相反。

现在你已经知道了我的存在,那么你要选择。不过在选择的过程中要时刻牢记宇宙文明公理,还要考虑太空中的环境和尺度距离。假如你选择和我交流,那么你就会暴露自己的存在。暴露有很多种,最强的是暴露在星际的精确坐标,其次是暴露大致方位,最弱的只是暴露存在。但即使是最弱的暴露,也可能让我搜索并找到你,从技术发展角度来看,这只是个时间问题。

你可以冒险和我交流,甚至想着,如果我也是善意的,或许我们可能联合成一个更大的善意文明。但是即使我是善意的,我能否在交流开始就判断你也是善意的呢。显然不行。这里要再引入一个概念:猜疑链。

如果你认为我是善意的,但这并不是你感到安全的理由,因为按照第一条公理,善意文明病不能预先把别的文明也想成善意的,所以,你现在不知道我认为你是善意还是恶意。即使你知道我把你想象成善意的,但是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想我怎么想你怎么想我的。这个逻辑链条可以一直延伸。这种东西在地球上不常见,因为人类共同的物种、相近的文化、同处一个相互依存的生态圈、近在咫尺的距离,猜疑链会被交流所消解。但在太空中,不同种族之间的差异很大,距离遥远,猜疑链可以延伸的很长。

那假如我比你弱很多,你是否可以选择和我交流呢?这里引入第二个概念:技术爆炸。人类有五千年历史,地球生命史长达几十亿年,从宇宙的时间尺度上看,这根本不是发展,而是爆炸。我比你弱小,收到你的交流信息之后得知了你的存在,猜疑链成立,这期间我随时可能发生技术爆炸,一下子变得比你强大。毕竟在宇宙尺度上,几百年只是弹指一挥间,而我得知你的存在和从交流中得到的信息,很可能是技术爆炸最好的导火线。所以,即使我仅仅是婴儿文明或萌芽文明,对你来说也是充满危险的。

那你可以保持沉默吗?也不行,如果我比你强大,总有一天我也能搜索到你,猜疑链成立;如果我比你弱小,那就可能随时发生技术爆炸,然后变成第一种情况。总结起来就是,让我知道你的存在以及让我存在下去,都是对你的威胁。

所以,交流和沉默都不可行,只能打。

(以上关于黑暗森林学说的解释均来自于刘慈欣的《三体II·黑暗森林》。)

关于黑暗森林学说,值得推敲的地方有以下几点,引自知乎答主Raketenfaust,链接http://www.teniu.cc/question/37200974/answer/8033120

4①、“任何物体的速度都不能突破光速”这个原作设定导致“宇宙资源有限”这个命题毫无意义:人类已知宇宙已经接近千亿光年,这意味着一个光速限制下的文明就算从宇宙大爆炸的第二天开始在99%光速下拿出冯诺依曼机的效率扩张,到宇宙塌缩那一天也占领不了全宇宙的千分之一。在这种条件下外星文明会关心“全宇宙的资源有限”是十分不自然的,就好像你我绝对不会关心火星表面二氧化硅储量是否有限一样。

②、基于第一条,大部分文明的有效势力范围(注意势力范围和活动范围是俩概念)也就百十来光年。估计大多数文明终其一生都没机会见到其他文明,要么就是远航船偶尔在“公海”上打个照面,是多大仇多大怨要花几辈子的时间来打一仗……?(更不要提按照大爆炸理论,各个星系会随着空间膨胀越离越远)

③、任何物种,只要还是消耗资源维持生存的,必然会在生存竞争中养成“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的习惯。既然“生存为第一要务”成立,那么“追求利益最大化”这个支撑第一要务的法则也必然成立。那么对一个落后文明最有效的利用方式是不对称合作而非灭绝,而如果文明水平差距已经大到连不对称合作的价值都没有,那“消灭”这样一个没有价值的东西更没有价值。

④、基于前一条理论,如果一个种族出现技术爆炸的征兆,高位种族应该第一时间控制、征服或者笼络,把技术爆炸的成果据为己有。而不是灭绝之——这不符合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第一要务法则。

⑤、“宇宙是拥挤的”与“文明都在隐藏自己”也是矛盾。如果宇宙拥挤那么就意味着无处可藏,如果大部分文明都藏得很好就说明宇宙里充满了未知区域,一点都不拥挤。而且“光速不可超越”这个设定本身也极大地否定了“宇宙拥挤论”成立的可能性。

(更多讨论请移步链接,若对逻辑推敲感兴趣的,可以继续看评论区探讨,来来往往间,逻辑漏洞和缺陷会变得越来越清晰。)

我本人比较认可Raketenfaust的观点,而且他总结的比我好太多,因而直接在此引用,对此观点有异议者欢迎留言,也可以移步知乎。

科幻小说的经典之作还有很多,例如丹西蒙斯的《海伯利安》系列、阿西莫夫的《银河帝国》系列,电影《星际穿越》等等。虽然《三体》很经典,但莫要局限于此。

宇宙很大,他隐藏一切,这是最可怕,也最美的光景。

第四篇:安德的游戏 读后感

科幻电影鉴赏期末作业

《安德的游戏》观后感

《安德的游戏》(Ender’s game)这部电影原改编自美国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奥森••斯科特•卡得的原名小说作品。这部小说作品发表于1985年,曾经获得过“星云”奖和“雨果”奖,而《安德的游戏》这部电影则是由著名导演加文·胡德执导的。原著小说能够同时获得科幻文学史上的两个最高奖项,这也说明了其对科幻未来世界的奇思妙想和小说对人性的深挖,极具哲理。而电影《安德的游戏》很好地将这种在科幻题材电影中难得可贵的严肃主题做了最忠实的还原。在电影中探讨了一种具有批判性又很适时的思想,例如领导力的真正意义善与恶之间的平衡以及发动战争的原因。总的来说,我觉得这是一部一部比较有思想的电影,看完之后让我沉思了好久。

这部电影主要是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在遭受虫族(一个外星物种)的侵略性攻击之后,人们花费数年的时间去培育新的一代天才,并将他们训练成为优秀的战士以抵御虫族的再次攻击。故事的主人公安德•维京在这些天才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最亮眼的指挥官,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指挥人类的部队消灭了虫族的整个星球。

刚开始在学校,安德是一个很瘦弱的小男孩,经常被在训练营的同学伯纳德和哥哥欺负。但安德不是一个软弱的人,在被同伯纳德欺负到忍无可忍的时候,他选择奋起反击,狠狠地教训那位欺负他的同学。单纯不借助武器的面对面单挑,单薄的安德不可能是伯纳德的对手。安德在战胜伯纳德的时候就体现了他的机智和冷静,先是示敌以弱,在伯纳德措不及防的情况下借助工具狠狠地打击了伯纳德。我很欣赏安德的这种机智,其实很多时候在现实中处理问题,我们都应该采取安德式的行为。一时的示弱不能代表软弱,潜伏寻找致命的一击,在对手措不及防的情况下给他狠狠的一击。在正面对碰不及敌人的时候我们应该学会避其锋芒,懂得击其弱点。

之后,安德被格拉夫带到一所建立在轨道空间上的战争学院上。为了训练安德的领导能力,格拉夫从一开始就将安德捧成第一人,并让其他人了解指挥官只有一名,让其他人对安德产生嫉妒,之后安德便被孤立了。这样的逆境没有让安德低头,凭借着他对人性不可思议的理解,他很快就重新获得了友谊。与此同时,紧张的战争训练,各种理论课、搏击课、战斗实战训练让安德快速地成长起来。尤其是在零重力的战斗教室里进行的激光训练更体现了他出色的战术和体能。在不久之后,安德晋级到遥远星球的军官学校深造,并由在多年之前曾经打败虫族、才华横溢的指挥官马泽•雷汗进行指导训练学习。安德的能力很快获得了提升,在模拟对战中的表现越来越出色。格拉夫和雷汗都很清楚虫族很快将再次对地球进行下一次的攻击,为了抵御虫族的侵略,他们加强了对安德的训练。在一次终极测试中,安德以消耗近乎整个舰队的代价摧毁了整个虫族生存的星球。万万没想到的是,这并非是一次测试,这是一次真实的指挥游戏。安德玩的不是一场游戏,而是一场人类与虫族对抗的星际大战。而最后,虫族的整个星球,虫族的整个族群都可能毁在了安德手中。

这时候,我觉得电影的精华部分出来了。在对战争的结果进行评价的时候,不同的人怀着不一样的态度。一派是以格拉夫和雷汗为主的派别,他们始终认为,虫族是人类生存的潜在威胁,而为了消除威胁,我们应该斩草除根,消灭整个外星族群。他们看中的是战争胜利的结果,不看中战争胜利的方式。而另外的一派是以安德为主的派别,他们认为战争的目的不是盲目的消灭敌人。我们应该注重和平共处,敌人或许可以成为朋友。当我们总把把别人当成敌人,总想着去消除敌人的时候,敌人连退步和妥协的机会都没有了。还有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认为胜利的方式远远比结果更为重要。有时候,我们可以把敌人转化为朋友,这种胜利的方式比消灭敌人更好。

科幻电影鉴赏期末作业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思考了很多。两种看法,我更倾向于后者。对于电影中的那种血腥的胜利,真的是我们最想要的结果么?虽然他们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和平,但是主动出击的地球不对不像是一名自卫者,这是一名侵略者的行为。《安德的游戏》在预告片中也曾经暗示了战争的本质不是一场游戏,其背后的伦理观更值得我们深思。看完这一段,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现实社会中的某些国家,总是接着维护世界和平的借口到处发动战争。其中给那些无辜人民带来的损伤远远大于平定威胁的收益。战争不是一场游戏,我们很多时候要学会换位思考。如果现实生活中真的存在外星物种,我们在对待他们的时候,真的是要毫不保留地进行毁灭么?而对待某些国家口中的恐怖分子,真的是凭武力正面对抗就能消灭其根源么?我认为理解他们比正面地去对抗他们更好。像电影中对待虫族人类不分青红皂白就开始攻击的行为我是不认同的。人类没有尽全力去理解虫族这个族群,获取与他们交流的机会,这就是一个错误的决策。虽然最后人类获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是这种胜利的味道总是含着一种苦涩感。理解能给对立的双方带来和平的解决方式,带来一种不一样的胜利。就像电影中安德说的那样:“当你真正了解他们的时候,你也会爱上他们。”理解很多时候能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胜利。

战争的本质不是一场游戏,这是电影想表达的另外一个主题。在电影里面,安德以一场游戏的形式结束了一场战争。貌似这像在说战争就如同一场游戏一般,来的快去的快,不用思考很多都能随意进行。实质上电影表达的是另外的一种思想,战争的本质不仅仅是一场游戏,我们不能随意对待一场战争。战争的结果也不是如同游戏那样,只有胜利和失败,在战争的背后还有很多的伦理道德观值得我们深思。就像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一样,战争让很多家庭支离破碎,让很多儿童失去了父母。这原本就是一种不公平的剥夺。在电影中,我们还可以留意到,那些被选出来的天才儿童,在战争之后他们能获得的是什么呢?战争不是一场游戏,现实世界和虚拟的世界总是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不同。在战争结束之后,孩子们的童年会变成如何,他们还会有童真吗?他们的手上,沾满了虫族的血。就像安德在片末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那样,他为自己灭了整个族群而深感罪恶,心灵也受了很大的伤害。战争结束了,能给这些孩子留下来的是什么样的童年。现实生活中的战争,给儿童们留下来的童年也同样是悲惨的。为此,我们应该谨慎对待战争,因为战争不是一场游戏。

《安德的游戏》这部电影对比与之前很多关于科幻未来战争的电影,他有着属于自己的鲜明特色。首先,在对人物故事的描述方面,这部电影遵循了原著小说的描述,着重描写了主人公的心理想法,并希望通过主人公的心理描述去表达电影的思想,表达出原著作者对善恶平衡之间的哲理性争辩和思考。再者,这部电影里面应用了最新的特效,使得整部电影的画面让人看得觉得非常舒服,唯美的画面给电影增色了不少。另外,导演在选择主角的时候也选得非常好。电影中高高瘦瘦,有着一双灵动的大眼睛的小男孩非常符合原著描述的那个主角。他们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外表柔弱,内在坚强而且机智。

当然,这部电影也是存在着一些不足的。比如在他的人物描述方面,主人公的学习进展太快了,原著中一些原本很好的斗智斗勇的场面和主人公的心理不断的挣扎变化都不能完美地展现出来。还有,电影为了把故事压缩在两个小时内,不得不把原著中的四年发展历程改为一年的学习历程,这无疑让我们这些观赏者失去了对原著的清晰了解,毕竟原著是一部获得了两个科幻小说界最高荣誉奖的作品。这部作品还是很值得我们去品味的。但无论如何,导演加文·胡德还是比较好地向我们展示了《安德的游戏》这部作品,也让我们对它有了一个较清晰的初步认知。我认为这是一部比较好的科幻题材作品,值得一看。

第五篇:安德的游戏影评

安德的游戏影评 安德游戏的世界观,除去虫族入侵与人类反攻这一大背景外,其它重要设计在电影中都表达得有点过于仓促和潦草,至少对非原著读者缺乏足够说服力。比如人类的星际战争为何要如此依赖一群心智未熟的孩子?“安德”为何自一开始就如此倍受关注,与众不同?安德为何对自己身为“老三”的身世耿耿于怀?他与兄长彼得及姐姐华伦蒂之间究竟有怎样的牵扯与羁绊?安德又是如何在严苛的环境与不断的挫折中步步成长,从一个在零重力教室里打斗的少年一跃成为最高舰队指挥官的?由于时长限制,电影几乎都没有给出清楚交待,在叙事逻辑上自然也难以构建起强力的支撑。不过当观众的思维通路对这些语焉不详的部分自动补完并默认放行的话,电影在视觉冲击及情绪感染上的出色便开始展现光辉。必须承认,无论零重力战斗教室的独特设计,亦或者最后大战的恢宏壮阔,都让人眼前一亮,而最后一刻的反转,也的确能让第一次进入这个故事的人感到惊诧,进而陷入思考。

当然,作为一部以太空战争为背景的电影,即便连最苛刻的观众也会承认,电影关于战斗的描写充满了想象力与史诗感。看到安德在操作台上带领自己的团队,指挥千军万马,那种挥斥方遒,弹指间灰飞烟灭的气势,举手投足都充满了优雅美感。安德如同一位交响乐团的指挥大师,整个战斗仿佛变成了一场华丽乐章,在不断变奏中走向华丽高潮。这些激动人心的场景与段落,对于那些曾心怀将军之梦的少年而言,就是梦想成真的时刻。

还有另外一种情绪贯穿着整部电影。从始至终,沉重的压抑感在电影中强势横亘。这种压抑自原著而来,前期是安德不断地自我怀疑与挣扎,是面对强势者霸凌时的无奈反抗与疯狂失控;中段是在心理游戏与梦境中的彷徨不定;到了终局,则是在突变中将电影前100分钟所缓缓堆积的理智与情感都摧毁殆尽,最终胜利的喜悦却以少年主角的悔恨和泪水作为句点。少年发现了成人的欺骗与残忍,而为他拭去泪水的,却是异族锋利的指尖,何其讽刺。

《安德的游戏》为观众提供了两个维度的视角,孩子的游戏与成人的战争,当二者合而为一,孩子意识到他们的游戏原本是最残酷的战争时,或许曾经的传奇英雄,激动人心的战争,都会在现实面前显得虚幻与空洞。而回归现实,所谓的虫族其实也是我们的各种所谓“敌人”,国家的,民族的,派系的,个体的,如何去揣度他人的恶意,是否要先发制人,是否要将丧失抵抗的对手一再打击,甚至将其置于决绝死地,这是电影提给每个人的疑问,却并不赠送正确答案。这个世界,有人反思战争,也有人鼓吹仇恨,崇拜杀戮与铁血,对人类的最大伤害,一切惨绝人寰行为的主使者,从来不是什么心怀叵测的天外来客或神秘异族,那些双手沾染鲜血,打磨武器,并赋予杀戮美名的,分明就是我们的同族——人类。而那样的基因,就深植在你我及万千人的身体里,只不过他与善共存,彼此争夺,选择的权力,就紧攥在每个人的手里。

观《安德的游戏》有感(精选合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