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观后感
《史记》观后感
编辑:紫云轻舞 识别码:77-995540 观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5-14 10:03:53 来源:网络

第一篇:《史记》观后感

<史记>观后感

有人说,我这个题目写错了,你应该写读后感,不应该写观后感。也有人说,你这是沽名钓誉,滥竽充数,那《史记》晦涩难懂,就凭你也看得懂?这就是我要说的,《史记》作为中华5000年灿烂的历史中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其中的文字晦涩难懂,非常人所能理解,历史学家们纵其一生也只能乎其,深也,难也。我也只能观,不能够说上读。当我们用世俗的眼光看这部史记的时候,他只是一部史书,编撰者想把它传于后世。可是我们换一个角度看一下呢? 《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二十四史的第一部,全书分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五十二万余字,记载了我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长达3000年左右的历史。《史记》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典范。《史记》最初没有书名,或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演变成“太史公书”的专称。《史记》与《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与宋代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史记》起初是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

《史记》全书130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包括

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作者司马迁花了13年将其编撰而成,期间历经种种磨砺,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可是,我们为什么不能换个角度看看这部史记呢?

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司马迁也是如此,官至中书令,可见他也不能违背当权者的意愿,只因为一个李陵,就让其获罪入狱,不得不自请宫刑,李陵也落了个灭族的下场,由此可见,当一个好的史官遇到一个不太明智的当权者,是一种悲哀。

纵观史记全书,写的全部都是帝王将相,并没有撰写当时的社会景象,经济发展,可见司马迁也是高高在上的官员,不注重民生,为帝王服务,司马迁身

上有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读书人共同的毛病,高高在上,供与庙堂之上,根本不管老百姓的死活,但在那个时代,也诚然。君子,悬于庙堂之上,悲乎,哀乎。自古以来有谁能真正的关心过普天之下的黎明百姓,汉朝初期,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可是根据考古发现,天下的当权者依然过着奢侈糜烂的生活,可见沽名钓誉者,不在少数,文景之治之后,便是汉武帝北驱匈奴,正可谓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可是纵观全书,全是站在当权者的角度上,没有站在百姓的角度上,如果当年司马迁能站在不同的角度上来看问题,或许,就有不同的史记了吧

史记一书,秉承着人类的劣根性,对领导着趋之若鹜,穷尽阿谀奉承,人最难得就是认识自己,最容易的也是认识自己,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变相的也是在宣传自己的丰功伟绩,对自己的过失一笔带过,却对自己的功绩大书特书。

史记一书,大气磅礴,气势宏伟,贯穿古今3000年,可是依在下看来,犹如空中楼阁,浮萍一现,华而不实,满眼望去,全是圣人之言,大千世界中,圣人有几个,剩下的呢?难道全为刍狗?无立足根本,也是昙花一现,古往今来,多少朝代,为君王者,那个不想开疆辟土,可是有谁想过,平头老百姓?这些

默默无为的,受尽欺辱的百姓们?

古人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可是没有民生,经济,谁来供应这些高高在上的圣人?连近代革命家,文学家鲁迅,以笔为刀,讽尽天下之物,笑尽天下可笑之人,我们都看见这个,可是有几人知道他每月也要拿国民政府薪水,也是纳税人供养的,他笑尽天下可笑之人,可是,何尝不是天下人耻笑的对象,此等沽名钓誉之人,与那既当婊子又立牌坊之人,有何不同,拿着人家的薪水,却处处攻击他人,仗着自己是社会名流,做尽无耻之事,古人曰,食君俸禄,为君分忧,可是这等半红半白之人,却被奉为国民英雄,实为可笑。

公元前145年,司马迁出生于龙门,官至中书令,公元前90年前后去世,死因不明,大历史学家司马迁,书写了3000年的历史,可是自己却落了一个死因不明,时间不确,这可能就是一种讽刺吧。

第二篇:史记故事观后感

《史记故事》读后感

在去年暑假里,我看了许多书,其中我最喜欢《史记故事》。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史记》的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我觉得司马迁非常了不起,他告诉我们许多耐人寻味的故事。比如“卧薪尝胆”、“鸿门宴”“晏子使楚”、“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商鞅南门立木”、“仁义的败将”……这些故事不仅精彩有趣,而且还为我打开了了解历史的一扇大门。

在这些故事中,我最喜欢的是“卧薪尝胆”,越勾践王不忘亡国之痛。经过这样多年的磨砺,终于使越国强盛起来,打败了吴国。英勇无比的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大战秦军。

通过这本书我还结识了许许多多的历史人物如:除了聪明的晏子、文武双全的伍子胥、善用兵计的孙武、还有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秦始皇。

我最佩服的是齐国国君,不计前嫌的公子小白,史称齐桓公。他不记射中带钩之仇,以亲自出城迎接管仲,任命他为齐相,主持国政。在管仲的帮助下克服困难,使齐国越来越强大。

我最喜欢的是天下第一良臣孙书敖,他非常英勇。一次他在山里看见了两头蛇,当时传说只要看见两头蛇的人就会死,他想:反正我要死了就让我一个人死吧,不能再让别人见了这条蛇死去,我要宰了这条蛇!便举剑将两头蛇斩为两段,还将蛇埋在了山上。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把这坐座山叫蛇入山。

《史记故事》里还有许多这样精彩的故事,这本书真是一本既生动有趣又能增长知识的值得一看的好书。还没看过的同学,快去看看吧,相信你读过之后,一定会和我一样有许多收获!

郭林毅

第三篇:浅谈史记

浅谈《史记》的文学之美和文学史贡献

《史记》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 帝元狩元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具有“史文学,双合璧,树正史,把典立。纪表书,有列传,纪传体,百卅篇。自黄帝,止汉武,三千载,祥记述”的文学特征。历来被奉为中国“古文”的最高成就。鲁迅先生称赞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中国文学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为对中国文学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 史记》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一座丰碑,有着独特的文学成就和艺术之美。首先,它使以人物为中心的文学创作达到了高峰,表现在运用真实的历史材料成功地塑造出众多的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司马迁像一个出色的画家,以他那十分传神的画笔,为我们勾画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画像;又像一位善于捕捉瞬间的雕塑家,以他那锋利的刻刀,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风采各异的雕像。在《史记》这座人物画廊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历史上那些胆识过人的王侯将相的英姿。也可以看见奋起草莽而王天下的起义者,看上去怯懦无能而胸怀大志的英雄,不居权位而声震人主的侠士,血溅五步的刺客,运筹帷幄、智谋百出的文弱书生,乃至富可敌国的寡妇,敢于同情人私奔的漂亮女子,妙计藏身的士人食客、百家争鸣的先秦诸子、“为知己者死”的刺客、已诺必诚的游侠、富比王侯的商人大贾,以及医卜、俳优等各种人物的风采,司马迁创造性地把文、史熔铸于一炉,所塑造的人物都形神兼备,相当完整,能准确捕捉历史人物的特征且善于精心选材,选择重大的历史事件,展示人物的生命遭际,突出人物的主要形象特征,善于通过矛盾描写、虚实相生、细节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对比映衬等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往往某种极其复杂的事实,他都措置的非常妥贴,秩序井然,再加以视线远,见识高,文字生动,笔力洗炼,感情充沛,信手写来,莫不词气纵横,形象明快,使人“惊呼击节,不自知其所以然”。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想上的启迪,为我们写下了一部形象的历史。所以,鲁迅先生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正因为如此,在中国古代浩瀚的史著中,《史记》拥有的读者量是首屈一指的

其次,《史记》叙事和场面描写相当悲壮慷慨,其塑造的人物多具有悲壮之美,如屈原忠贞爱国、坚守节操,“上下求索”,却“忠而被谤”、“信而见疑”,屡遭放逐,最后自沉汨罗江;荆轲反抗强暴,慷慨赴义,行刺秦王,壮烈牺牲……在这些人身上体现着真理的价值,闪耀着正义的光辉,与此相应,其叙事场面多为具有悲壮色彩,总能引发人们的深思,唤起人们的怜悯之心。

另外,《史记》具有浓郁的抒情性。太史公的不幸遭遇使其满怀愤慨,他将这种浓郁的感情融入《史记》的创作中,因而其笔下的人物刻画和论赞中都跳跃着自己愤慨之情。

再次,《史记》的的叙事刚柔并济,以刚为主的艺术风格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既有阴柔之美,又有阳刚之美。全书的阳刚之美主要表现在:气魄宏浑,笔力千钧;内容奇伟,惊心动魄;气势凌厉,一泻千里。

最后,其结构和语言都是具有开创性的,《史记》的整体结构宏伟。开创了一种新的传记体格式,开头先介绍人物姓氏、籍贯,中间是记叙主体,选择与人物性格、事功最相关的几件事进行叙述,结尾以太史公曰表自己意见。具体到每篇专辑的写作又有所不同,其人物传记分为分传、合传、寄传、杂传,这是太史公根据人物性格和事功的差异进行安排的,其结构对后世史书、传记文学及小说的创作都有深远的影响。《史记》在语言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首先是人物语言富于高度个性化特征,如正直口吃的周昌廷之语、毛遂自荐之言,最突出的是陈涉、项羽、刘邦表述早年抱负之语的不同表现。其次是太史公的叙述之言通俗、简练、质朴、生动、传神。太史公把许多古典文籍资料和民间材料提炼加工成符合汉代人语言习惯的书面语。最后,有些语言接近当时的口语,还引用大量的诗赋、民谣、谚语,语言丰富,有很强的表现力,使作品激荡着诗的情韵,富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充溢着感人的魄力。

《史记》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它的文采历来为我国文学界所称颂,给我国后来的文学一深远的影响。

首先,开创了“纪传体”体例,开创了我国传记文学的先河。纪,指本纪,即皇帝的传记;传,指列传,是一般大臣和各式人物的传记。,司马迁在前人的基础上,在《史记》中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体结构,创造性地探索了以人物为主体的历史编纂学方法。

“本纪”按年代顺序记叙帝王的言行和政绩;“表”按年代谱列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书”记录了各种典章制度的沿革;“世家”载述诸侯国的兴衰和杰出人物的业绩;“列传”记载各种代表人物的活动。司马迁创造性地把这五种体裁综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系。这种撰史方法可以容纳广泛的内容,有一定的灵活性,又能反映出封建的等级关系,因而为历代史家所采用,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影响十分深远。

其次,建立杰出的通史体裁

《史记》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贯通古今,网罗百代的通史名著。无论说它是古代中国文学史的最辉煌成就,还是说它是世界古代文学史的最辉煌成就,都毫不为过。正因为《史记》能够会通古今撰成一书,开启先例,树立了榜样,于是仿效这种体裁而修史的也就相继而起了。通史家风,一直影响着近现代的史学研究与写作。

再次,《史记》对古代的小说、戏剧、传记文学、散文,都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史记》以她高度的文学性,促进了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在文学方面,首先,从总体上来说,《史记》作为我国第一部以人物描写为中心的大规模作品,为后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基础和多样性。《史记》所写的都是历史上的实有人物,通过突出人物某种主要特征,通过不同人物的对比,以及在细节方面的虚构,实际把人物加以类型化了。在写作方法、文章风格等方面,自汉以来的许多作家的作品都或多或少地模仿《史记》。

此外,《史记》所写的虽然是历史上的实有人物,但是,通过“互见”即突出人物某种主要特征的方法,通过不同人物的对比,以及在细节方面的虚构,实际把人物加以类型化了。在各民族早期文学中,都有这样的现象,这是人类通过艺术手段认识自身的一种方法。只是中国文学最初的类型化人物出现在历史著作中,情况较为特别。

《史记》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也表现在古代文学的批判上,反对形式主义的繁缛或苦涩古奥文风的古文家,将《史记》作为他们的一面旗帜,郑樵所说的“百代以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无论对史学还是文学来说,都是合适的。被称为“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十分推崇太史公,把《史记》的文章看为成文的规范,他的《张中丞后序》、《毛颖传》等文,很显然是模仿《史记》的人物传记。随着古文运动的兴起,《史记》的地位越来越高,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不断扩大,代代相传,绵延不绝!《史记》在我国散文史上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而对明清以来的通俗小说和戏剧创作的影响非常大。

《史记》的人物传记有人物形象、有故事情节。绘声绘色,简练生动,千百年来在民间流传,为广大平民百姓所熟悉,这都为通俗小说和戏剧创作提供良好的借鉴。在后代小说、戏剧中所写的帝王、英雄、侠客、官吏等各种人物形象,有不少是从《史记》的人物形象演化出来的。在小说方面,除了人物类型,他的体裁和叙事方式也受到

《史记》的显著影响。明清以来的小说多以“传”为名,以人物传记的形式展开,具有人物传记式的开头和结尾,一人物生平始终为脉络,严格按照时间顺序展开情节,并往往有作者的直接评论,这些都主要源于《史记》。在传记文学方面,由于《史记》的纪传体为后世所继承,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历史人物传记。此外,史传以外的别传、家传、墓志铭等各种形式的传记也深受《史记》的影响。

至于戏剧,《史记》的叙事简明生动,系统清晰,生动活泼,文笔绚烂,尤其是富有戏剧性场景的描写,更增加了作品的吸引力。《史记》的语言朴素简炼、通俗流畅,既疏缓从容、庄谐有致,又富于变化,其中取材于《史记》人物的也很多,特别是它的一些艺术手法,如通过人物的行动、对话来表达人物性格,避免冗长静止的叙述,以及注意故事曲折动人,语言简洁生动等,无疑为后来的优秀戏剧创作所吸收并加以发展。

第四篇:史记

从历史构筑意识形态:中国现代史学与史剧的意义

中国现代话剧史上史学与史剧的关系,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这种关系的表现形式 如何,内在协调的动力机制是什么,是一种什么力量能够将现代人文活动的两个领域统 合到一种社会文化力量中,跨越真实与虚构、知识与想象?葛兰西的“有机的意识形态 ”与“有机的知识分子”理论,为阐释中国现代史学研究与历史剧创作之间的复杂的历 史关系,提供了富于启示的视野与方法。从历史构筑现代国家意识形态,这一自觉的现 代文化使命感,使启蒙立场的知识分子发现并利用了新史学与新史剧之间的协调动力关 系,使纯粹的思想或学术变成大众世界观,创造出意识形态整体性。

一、郭沫若的史学与史剧

1944年11月21日毛泽东在致郭沫若的信中说:“你的史论、史剧有大益于中国人民,只嫌其少,不嫌其多,精神决不会白费的,希望继续努力。”(注:《毛泽东书信选集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41-242页。)此时郭沫若的历史 研究已经奠定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基础,他的历史剧创作也已达到高峰。

毛泽东赞扬郭沫若的,正是郭沫若治史与作剧在“以人民为本位”的立场上的意识形 态意义。郭沫若同时从事历史研究与历史剧创作,他表白“我是很喜欢把历史人物作为 题材而从事创作的,或者写成剧本,或者写成小说”,也表白过自己的史学与史剧观,他说他的史学研究“主要是凭自己的好恶”,而“好恶的标准”“一句话归宗:人民本 位”。(注:《<历史人物>序》,《郭沫若文集》第十二卷。)“合乎人民本位的应该阐 扬,反乎人民本位的便要扫荡”。(注:《新陈代谢》,《郭沫若文集》第十三卷,第1 48页。)就戏剧创作,“我们要制造真善美的东西,也就是要制造人民本位的东西。这 是文艺创作的今天的原则。”(注:《走向人民文艺》,《郭沫若文集》第十三卷,第3 16页。)

郭沫若从不隐讳自己研究与创作的意识形态属性。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郭沫若流亡日 本10年,正式开始史学研究,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念规划中国历史,将中国历史 叙事纳入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发展模式中。这样做一 则可以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历史的“适应度”,二则可以证明现实中中国革命的 合理性。因为如果中国的历史确实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模式,从原始社会到奴隶 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那么,中国的现实与未来也会按照马克思主义的革 命模式发展,即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建立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史学研究可以用中国的“ 历史发展”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遍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又可以证明中国的“现实革 命”的合理性。这样,史学就具有了重要的意识形态意义。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自序”中,郭沫若自己表述得很明白:“对于未来社会的待望逼迫着我们不能不生出清 算过往社会的要求。古人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认清过往的来程,也正好决定我 们未来的去向。”(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自序》,《郭沫若文集》,第14卷,第1 0页。)

郭沫若集学者作家于一身,但他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角色,远不是学者或作家身份 可以概括的。他自觉地构筑现代中国革命的意识形态话语,是葛兰西所说的真正意义上 的现代“有机的知识分子”。葛兰西将第二国际工人阶级运动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忽视 了争夺意识形态领导权或文化领导权。他认为,意识形态作为“最高意义上”的世界观,凝聚统一起社会集团,形成一种现实的、战斗性的力量。在构筑意识形态并争夺“知 识与道德领导权”的过程中,知识分子起到重要作用。他们不仅提出一种体系化的完

整 的哲学,而且还要将这种哲学大众化、常识化,教育与影响人民,成为人民的思想与信 仰形式。葛兰西将那些自觉地思考历史与时代问题并将自己的思想与大众实践结合起来 的知识分子,称为“有机的知识分子”。“真正的哲学家是而且不能不是政治家,不能 不是改变环境的能动的人……”(注:参见(意)葛兰西《狱中札记》第三章“哲学研究 ”第一节,曹雷雨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_年版,第232-293页,引文见第239、265页。)

郭沫若作为“有机的知识分子”的角色,在中国现代文化上具有典范意义。他从历史 构筑现代意识形态,历史可以以学术的形式表现,也可以以戏剧或小说的形式出现。郭 沫若一生三度创作历史剧,早年的抒情历史剧完全将历史现实化变成意识形态的代言。从《卓文君》《王昭君》到《聂@①》,叛逆变成了革命。聂政慷慨赴死,两位女子从 容殉死,在原始的狭义观念之上,作者又加上了“均贫富”、“茹强权”的意义。剧中 一再提倡“刺杀那些王和将相”,剧终士兵们听罢酒家女的演讲,一哄而上杀了长官,准备到“山里去做强盗”,行侠的戏变成革命的戏。郭沫若试图用历史剧构筑历史中人 民的主体与阶级冲突的动力结构。从1920年的诗剧《棠棣之花》,到1940年五幕剧《棠 棣之花》定稿,前后写了22年,不同时代的现实意义叠加在同一个题材上。“百姓”代 表着模糊的人民概念,国家主题取代了个人主题,私仇变成公愤,聂政“铲除国贼”,意义在于抗秦,“于人有利,于中原有利”。国家成为历史剧《棠棣之花》的历史主体。抗战意识形态出现。

席勒在《舞台作为一种道德机关》中说:“如果各种戏剧具有一个共同的特色,如果 戏剧诗人都有统一的目标——换句话说:如果诗人选材适当而且都从民族当前的主题出 发——那就会出现民族舞台,我们就会成为统一国家。”(注:转引自《戏剧理论文集 》陈瘦竹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333-334页。)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深受 歌德与席勒的影响。40年代初抗战背景下郭沫若历史剧创作达到高峰,直接的灵感是在 “历史的精神”中拯救国家与民族意识。他说屈原的悲剧“是全中华民族的”,“中华 民族的尊重正义,抗拒强暴的优秀精神,一直到现在都被他扶植着。”(注:《题画记 》,《关于屈原》,《郭沫若文集》,第十二卷,第238页,第20页。)抗战意识形态的 历史剧试图将阶级意识融合到民族国家意识中,《屈原》的成功在于它获得一种意识形 态的整体性,而《孔雀胆》的问题则在于这种整体性受到威胁。阶级主题(镇压农民起 义)、民族主题(协助梁王异族政权)与个性主题(段功与阿盖的爱情)无意间陷入一种意 识形态冲突中。批评界出现指责,作者一再修改,但剧场演出效果很好。(注:详见《 郭沫若史剧论》,“第五章《孔雀胆》的成败得失”,田本相 杨景辉著,人民文学出 版社,1985年版,第146-172页。)如果《棠棣之花》的意义断层显得突兀,说明历史剧 结构意识形态的困难,《孔雀胆》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历史剧中意识形态结构本身的脆 弱。

郭沫若在他的史学研究与史剧创作之间建立起一种协调的动力结构。同一种意识形态 主题分别用史学与史剧的形式表现出来。史学通过“真实性”获得话语权威,史剧通过 艺术性使这种话语权威获得大众的认可。屈原主题的利用是一个典型。郭沫若希望将屈 原树立为民族精神象征,这是一个层次的意义,另外,屈原的诗人与官吏的双重身份,还寄托着郭沫若的现代“有机知识分子”的意识形态身份认同的希望。有关屈原的史学 方面的成果是《屈原研究》,史剧方面的成果是《屈原》。郭沫若习惯将他的史学思想 表现为史剧,因为任何思想必须获得大众化、生活化,才能产生意识形态力量。郭沫若 受一部小说体裁的野史《剿闯小史》的启发,写出轰动一时的《甲申三百年祭》,重庆 的国民党与延安 的共产党在这篇文章中都看到争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意义。国民党看到 农民起义成功地推翻了中国的正统政权却最终导致异族入侵,组织人员批判;共产党看 到农民起义推翻了正统政权转瞬之间又自身溃败,将这篇史学论文当作“整风文件”印 发学习。而坦率地说,郭沫若自身关注的却是这段历史的另一种启示,即知识分子的使 命。他认为“杞县举人”李岩的加入才使农民运动走上正轨,而大顺王朝最后失败也是 因为没有采纳李岩的计划。他念念不忘要为李岩与红娘子写一出戏,甚至在论文中也过 分专注于李岩和李岩与红娘子这段野史。(注:参见《郭沫若的史学生涯》叶桂生 谢 保成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75-188页:“„甲申三百年‟**”)

对于构筑意识形态的史学与史剧,理解历史的现实意义比历史事实更重要。葛兰西将 上层建筑分为由国家、军队、法律等机构代表的政治社会与由政党、教会、学校、新闻 媒体与文化团体代表的市民社会。市民社会是意识形态的活动场所。国民党政权下郭沫 若的史学与史剧构筑的意识形态在市民社会中与政治社会对立,争夺知识与道德的领导 权。这种格局在建国后发生了变化。上层建筑中政治社会与市民社会的冲突与竞争失去 了“合法性”。知识分子的使命从争夺文化领导权变成服务既定的文化领导权。郭沫若 过去为那些挑战正统的叛逆、流寇翻案写成历史悲剧,现在却需要用史学与史剧重塑正 统。梁启超当年提倡新史学时,批判中国旧史学有君史、无民史,有群统、无国统。郭 沫若早期的历史剧创作力求构筑历史中人民主体、国家主体,到解放后的两出历史剧《 蔡文姬》与《武则天》,他又隐晦地试图构筑新的“君统”。《蔡文姬》用郭沫若的话 说是借蔡文姬为曹操翻案,曹操与武则天,或因出身或因性别,均是有君之实而无君之 名。郭沫若的翻案历史剧的意识形态功能,是为新中国建立新正统。郭沫若一再表白“ 蔡文姬就是我”,他想一方面通过为曹操翻案树立新中国的新正统,另一方面通过蔡文 姬归汉,表达自己意识形态立场上自觉的归属与认同。

翻案史学与翻案史剧不是忠于历史事实,而是以新的意义挑战旧的意义。郭沫若的史 学研究不再提“人民本位”,开始关注所谓“对人民有利”的帝王。《胡笳十八拍》中 蔡文姬归来看到的景象是“城郭为山林,庭宇生荆艾。白骨不知谁,纵横莫覆盖。出门 无人声,豺狼号且吠。”剧中蔡文姬归来看到的却是丰收的“太平景象”,农民唱着“ 屯田歌”,歌颂“为民造福”的曹丞相。郭沫若继续史学与史剧写作,却领会到新的历 史语境中意识形态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的深刻含义,“以古鉴今”或“以古喻今”变 为“古为今用”,历史不再有构筑意识形态的使命,反倒是意识形态开始构筑历史。郭 沫若有时强说革命胜利后还可以写悲剧,但他自己却明白地不再写悲剧了。他的两部历 史剧参与掀起了有关历史剧的大讨论,但他本人却没有积极参与讨论。历史剧的现实性 比真实性更重要,只是把握现实性的问题是纯粹的权力问题,在理论形式中无法言说。

二、新史学的意识形态意义

郭沫若是中国现代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创始人,也是中国现代话剧中历史剧创作的领导 者。他同时以史学与史剧的方式,实现了从历史构筑现代革命意识形态的意义。我们在 有机知识分子与精英思想大众化的现代意识形态语境上理解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并将 他当作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典型,思考中国现代启蒙与革命立场上的“有机的知识分子 ”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郭沫若并不是一个特例,而是一个将典型性表现到极致的 个案。

从史学角度看,他体现了梁启超等人发起的“新史学”的理想。1902年2月到11月间,《新民丛

报》分6期连载了梁启超的《新史学》,(注:分别刊载于《新民丛报》第1、3、11、14、16、20期,本书的相关引文,均出自《梁启超史学论著三种》,林毅校点,香港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3-42页。)在中国知识界引起轩然大波。梁启超认为,历 史是叙述国族之进化的学术。国族是历史的主体,进化是历史的精神,历史则表现为国 族之间竞争和优胜劣汰的进程。中国无历史,是因为旧史书“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 ”。中国的史是君史,一朝一姓的家谱,势利腐儒堆积的耗损民智的故纸堆,培养国民 的奴隶根性。梁启超呼吁在新观念下建立新史学,当时虽有异议,但响应者众

第五篇:史记

史记《项羽本纪》文言知识总结

分类:选修9-中国小说欣赏+传记选读 | 标签: 项羽 史记

本纪

陈涉世家

成语

202_-05-28 10:17阅读(1838)评论(0)

史记《项羽本纪》文言知识总结

包括通假字、古今字、古今异义、重要虚词、特殊句式等

1、第一、二段中的字词 1)活用词

毋妄言,族矣。(名作动,杀死全族)

梁以此奇籍。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有奇才)2)通假字

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繇”通“徭”)3)重点实虚词

①又不肯竟学。②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③以是知其能。4)古今异义词 以故事得已 5)重点句

①为秦王翦所戮者也。(判断句)

②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倒装句)

③与籍避仇于吴中(状语后置)6)有一个成语出自这两段,请找出来。力能扛鼎(举起)

2、第三段中的字词

1)活用词 :①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②无不膝行而前

2)重点实虚词:①九战,绝其甬道② 楚兵冠诸侯③诸侯皆属焉 3)古今异义

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 4)重点句:

①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状语后置)②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定语后置)5)哪一个成语源自本部分?

破釜沉舟

3、第四段字词 1)活用词

①项王军壁垓下(名作动)②项王则夜起(名作状)2)重点实虚词

①时不利兮骓不逝 ②歌数阕

③莫能仰视 3)重点句

①是何楚人之多也

②饮于帐中

③项王军壁(于)垓下

4)本段成语

四面楚歌

4、第五段字词 1)通假字

①辟易数里(“辟”通“避”)②骑皆伏曰(“伏”通“服”)2)重点实虚词

①汉军乃觉之

②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③田父绐之曰

④期山东为三处 ⑤左右皆披靡 3)古今异义 愿为诸君快战 4)重点句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5、梳理第六段重点词句。1)古今异义

①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②地方千里 2)活用词

①亦足王也

②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③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④马童面之 3)实虚词 ①无以渡

②项王亦被十余创 4)重点句 ①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②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6、第七、八、九自然段的字词梳理 1)通假字

乃持项王头视鲁(“视”通“示”)2)活用词

①豪杰蜂起 ②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3)古今异义 ①然羽非有尺寸 ②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4)重点句

①乘势起陇亩之中

②何兴之暴也 5)实虚词

①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 ②乃引“天亡我” ③鲁父兄乃降

④何兴之暴也 ⑤岂不谬哉 6)成语

自矜功伐

《项羽本纪》文化知识辞典

http://6581.x5dj.com/GroupForum/6581/00492281.shtml 序言

鲁迅先生曾如此评价《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无论从其历史意义还是文学成就上都堪当此誉,名副其实。其中,《史记•项羽本纪》无疑更为其增添了一抹绚丽的霞光。很多人都穷其一生致力于《史记•项羽本纪》的研究。然而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它所涉及的人名之多,地名之广,官名之杂。这无疑是进行深一步探究的挡路石。因此,编者们决心编写这本《〈项羽本纪〉文化知识辞典》,以方便广大读者对《项羽本纪》的研究。《〈项羽本纪〉文化知识辞典》基本涵盖了全部的陌生的地名、人名、官名。并对其进行了全面的解释,能够最大程度上满足读者对《项羽本纪》的研究,并且对研究有所邦。《〈项羽本纪〉文化知识辞典》所选择的文献资料具有权威性,真实可靠,希望广大读者能够借此在阅读《项羽本纪》之时畅通无阻,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多的帮助。一、一词多义(按字母表顺序排列)拔(bá)①抽取,抽除

项庄拔剑起舞《史记•项羽本纪》 ②攻下,攻克

已拔,皆坑之《史记•项羽本纪》 ③拔动•改变

确乎其不可拔角了《周易•乾》 ④突出,越出

出乎其类,拔乎其卒(出类拔萃)《孟子•公孙丑上》

持(chí)

①一只手从下托扶

左手据膝,右手持颐《庄子•渔父》

②掌握

悖乱不可持国《吕氏春秋•察今》 ③控制,挟制

持吏长短《史记•酷吏列传》 ④对之,对峙

楚汉久相持未决《吏记•高祖本记》

操(cāo)

①拿着,握在手中

大王何来操《史记•项羽本纪》 ②品行,品德

有贤操《史记•张汤传》

③担任,从事

操童子业久不售《聊斋志异•促织》

惮(dàn)

①害怕,畏难

虽吴子子弟以已惮籍《史记•项羽本纪》 ②通“瘅”,因劳成病

气申明前令,哀此瘅人《明史•李信圭传》 故(ɡù)

①缘固,原因

故姓项氏《项羽本纪》 ②事,事情

讲中外之事《谭嗣同》 ③旧,与新相对

新故异备《韩非子》 ④老交情

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⑤衰老

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

⑥副词,故意

广故数倍欲之,忿圭尉《陈涉世家》 穷(qiïnɡ)

①阻塞不通,走投无路

君子亦有穷乎《史记•孔子世家》

②困,处境艰难

穷来从我《史记•项羽本纪》 ③尽,穷尽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鹊楼》 ④追究到底

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将(jiānɡ)

①扶助,扶持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木兰诗》 ②拿,持

呼儿将出换美酒《将进酒》 ③带兵,领将

使公及恒楚将《项羽本纪》 ④将领

王候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 矫(jiǎo)

①举抬

时矫首而遐观《归去来兮辞》

②假传(命令)

乃渡江矫陈王命《史记•项羽本纪》

③强的样子

至死不变,强哉矫《礼记•中庸》 略(lüâ)

①疆界

王与之武公之略《左传•庄公二十一东》 ②侵略,掠夺

西略地至雍丘《史记•项羽本纪》 ③简略,简单

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辩《答司马谏议书》

④丝毫

略无慕艳意《送东阳马生序》 乃(nǎi)

①代词:你,你的 无忘及之志《伶官传序》 ②原来是

当立者及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③就,于是

项梁及教项籍兵法《史记•项羽本纪》 ④连词,于是,才

内食者鄙,未能远谋,及入见《曹刿论战》

⑤副词:竟,却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佩(pâi)

①系在衣带上的装饰品

纫秋兰以为佩《离骚》 ②佩带,挂

佩其绶印《史记•项羽本纪》 趣(qù/qū)

①意向,意旨

览其旨趣《琴赋》

②乐趣,兴趣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归去来兮辞》

③通“趋”,跑,疾走

趣义帝行《史记•项羽本纪》 期(qī)

①限定或约定的时间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史记•陈涉世家》

②期望,要求

良剑期手断《吕氏春秋•察今》 ③至,及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归去来兮辞》 ④约定

项羽及与期洹水南殷虚上《史记•项羽本纪》

⑤副词:必定约定

期令父老子孙思我言《西门豹治邺》 若(ruî)

①人称代词:你,你的 若不趣降汉,汉今虏若《史记•项羽本纪》 ②像,如同

天涯若比邻《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指示代词:这个,这样

若无罪而就死地《孟子•梁惠王上》 竖(shù)

①直立

安都及令军士多伐松木,竖棚列营《核舟记》

②童仆,年轻仆人

又请杨子之竖追之《列子•歧路之羊》

③对人的蔑称

竖子不足与谋《史记•项羽本纪》 稍(shāo)

①指事物末端

烟生七窍,冰浸四稍《魔合罗》 ②少许,略微

不敢稍逾约《送东阳马生序》 ③渐渐地,慢慢的 稍夺之权,范增大怒《史记•项羽本纪》 郤(xì)

①空隙

依乎天理,批大

《庄子•养生主》 ②隔阂,嫌怨关系上裂痕

今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于臣有郤

《史记•项羽本纪》 ③地名 ④姓 幸(xìnɡ)

①宠爱

妇女无所幸,财物无所取《史记•项羽本纪》 ②幸运,幸福

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

③欢喜

妒人之能,喜人之失《骂尸虫文》 ④希冀,期望

无其人而幸有其功《荀子•君道》 眴(xuàn)

①目动

梁眴籍日《项羽本纪》

②通“眩”眼睛昏花

臣常有颠

病《剧美新》 徇(xùn)

①巡行

广陵人吕平于是为陈王徇广陵《史记•项羽本纪》

②带兵改取地盘

当此之时,诸侯之徇地者不可胜数《史记•陈涉世家》

③示众

秦惠王车裂商君以示众《史记•高君列传》 ④形容词:敏捷,迅速

弱而能言,幼而徇养《史记•五帝本纪》 益(yì)

①富裕,富足

如此者,其家必日益《吕氏春秋•贵当》

②副词:更,更加

益轻秦,有骄色《史记•项羽本纪》

③副词:渐渐的 始皇帝益壮《史记•吕不韦列传》 以(yǐ)

①用,使用

大臣怨于不以《汉书•杜周传》 ②认为,以为

臣以王之反宋矢也,为与此同类《墨子•公输》

③率领

宫之奇以足行《左传•僖公五年》 ④原因

良也以也《与吴质书》

⑤介词:因为

孙膑以此名显天下《史记•孙子吴起传》

⑥凭借—身份,按照

骞以郎应募使月氏《汉书•张骞传》

⑦介词:用

以是知其能《史记•项羽本纪》 倚(yǐ)

①斜靠着

或倚夷门而笑《解嘲》

②斜依靠,仪仗

我倚名族《史记•项羽本纪》 ③偏斜

宫殿坦屋项《后汉书、杨震传》

④椅子

黄筠椅子十二只《暑中早起东•斋独坐》 纵(zînɡ)

①发放

莫敢纵兵《史记•项羽本纪》

②耸,向上引

将身一纵,轻跳入瀑布泉中《西游记》

③连词,即使,纵然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记•项羽本纪》

三、古今异义(按课文先后顺序排列)

1、以故事得已 古:先例,旧例

今:真实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2、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 古:大江以西 今:省会名,江西省

3、广陵人召平于是为陈王徇广陵 古:在此,在此时 今:承接连词

4、因置以为上将军

古:让……成为,把;为;当做,此意指任命为; 今:认为

5、非社稷之臣

古: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平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 今:代表国家

6、秦必尽诛吾父母妻子 古:妻子和儿子; 今:指丈夫的配偶;爱人。

7、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所以:古:

1、缘故(名词);

2、表原因的虚词;

3、用来,靠它来

今: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非常:古:意外事故(名词)

今:很,大(副词)

8、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古:河之北,河之南; 今:省会名,即河北省,河南省

9、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古:鱼和肉,意为被欺凌的对象; 今:鱼的肉

10、古之帝者地方千里

古:①当地的事;②土地方圆;③大地的形状是方的(此外取②意)

今:①泛指空间的一部分;②民间;③地区

11、约为兄弟 古:有时单指兄或弟

今:①同辈之间;②旧时军队称呼士兵为兄弟

12、有美人名虞,常幸从 古:歌伎,宫妃 今:美貌女子

13、于是项王及悲歌慷慨 于是:古:在此,这时候 于是:今:承接连词 慷概:古:意气激昂 慷概:今:大方,不吝啬

14、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古:侍卫人员

今:①大致范围(方位词);②控制(动词)

15、鲁父兄乃降 古:有时单指兄

今:父亲和长兄,泛指家长

16、吾闻汉购我头千金 古:悬赏 今:购买

17、然羽非有尺寸 古:权柄,权势 今:一种单位(量词)

18、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古:治理或管理(国家)

今:①筹划并管理(企业等);②泛指计划和组织 二 通假字(按课文先后顺序排列)

1、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繇”通“徭”)

2、一府中皆慴伏,莫敢起(“伏”通“服”)

3、军彭城东,欲距项梁(“距”通“拒”)

4、已拔,皆阬之(“阬”通“坑”活埋,坑埋)

5、今秦嘉倍陈王而立景驹(“倍”通“背”背叛)

6、自怀王入秦不反(“反”通“返”返回)

7、楚逢午之将皆争附君者(“逢”通“蜂”)

8、数使使趣齐兵(“趣”通“促”催促)

9、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说之(“说”通“悦”,欣赏)

10、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罢”通“疲”,疲惫)

11、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被”通“披”,披着,穿着)

12、猛如虎,很如羊(“很”通“狠”,不听从,执拗)

13、将戮力而攻秦(“戮”通“翏力”,合力,并力)

14、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见”通“现”,现成的,原有的

15、埽境内而专属于将军(“埽”通“扫”,尽)

16、皆沈船,破釜甑。(“沈”通“沉”,沉下)

17、今成能胜,高必疾妒吾功(“疾”通“嫉”,嫉妒)

18、愿将军孰计之(“孰”通“熟”,仔细的)

19、将军何不还兵与诸候为从(“从”通“纵”,指联合攻秦)

20、此孰与身伏鈇质(“鈇”通“斧”,斩人用的邢具)(“质”通“?”,斩人时所垫的砧板)

21、妻子为僇(“僇”通“戮”)

22、项羽使蒲将军日夜引兵度三户(“度”通“渡”,渡过,渡河)

23、诸将微闻其计(“微”通“ ”,窥探,探察)

24、毋内诸候(“内”通“纳”)

25、吾得兄事之(“事”通“侍”,侍奉)

26、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27、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

28、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29、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30、诸候罢戏下,各就国(“戏”通“麾”,将帅的大旗)

31、以复赵王,请以国为反蔽(“反”通“返”,返回)

32、围汉王三币(“币”通“匝”,即环线一周)

33、详惊愕曰(“详”通“佯”,假装)

34、请为王诳楚为王(“诳”通“诓”)

35、悉令男子年十五已上诣城东(“已”通“以”,以上)

36、直夜溃围南出(“直”通“值”,当,趁)

37、辟易数里(“辟”通“僻”)

38、骑皆伏曰:如大王言(“伏”通“服”,信服)

39、乘埶超陇亩之中(“埶”通“势”,权势,权柄)40、尚不觉寐而不自责(“寐”通“悟”)

41、乃持项王头视鲁(“视”通“示”给…看)

四 文言句式(按课文先后顺序排列)

1、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判断句)

2、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判断句)

3、封于项(被动句 于项封)

4、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前置宾语)

5、与籍避仇于吴中(状语后置)

6、彼可取而代也(被动句+省略句 可<被吾>取)

7、陈涉等起大泽中(状语后置+省略句 起<于>大泽中)

8、陈婴者,故东阳令史(判断句)

9、有名于楚(状语后置)

10、军彭城东(状语后置+省略句 <于>彭城)

11、未闻所在(省略句 闻<陈王>所在)

12、军胡陵(状语后置+省略句 军<于>胡陵)

13、陈胜败固当(状语后置)

14、今君起江东(状语后置+省略句 起<于>江东)

15、乃求楚怀王孙心民间(状语后置+省略句 心<于>民间)

16、大破秦军于东阿(状语后置)

17、西破秦军濮阳东(状语后置)

18、大破之定陶(状语后置+省略句 之<于>定陶)

19、秦兵已破于定陶(状语后置+被动句 于定陶被破)20、吾闻秦军围赵王钜鹿(状语后置+省略句 王<于>钜鹿)

21、破秦军必矣(状语后置)

22、埽境内而专属于将军(省略句 内<……>而)

23、及之齐(状语后置+省略句 之<于>齐)

24、使桓楚报命于怀王(状语后置)

25、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状语后置)?

26、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余壁(定语后置)

27、诸侯皆属焉(省略句 属<于项羽>焉)

28、章邯军棘原,项羽军漳南(省略句 军<于>原棘 军<于>漳南)

29、至关中不听(省略句 <秦吏卒>至)

30、于是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状语后置+省略句 人<于>新安城南)

31、为击破沛公军(省略句击<之>破)

32、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固定句式 无所……无所……)

33、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判断句)

34、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判断句)

35、具告以事(状语后置)

36、孰与君少长(固定句式 孰与)

37、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判断句)?

38、具以沛公言报项王(状语后置)?

39、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判断句)? 40、得复见将军于此(状语后置)

41、籍何以生此(宾语前置)

42、亚父者,范增也(判断句)

43、因击沛公于坐(状语后置)

44、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判断句)?

45、加彘肩上(状语后置+省略句 彘<于>肩上)

46、此亡秦之续耳(判断句)

47、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判断句)

48、何辞为(固定句式 何……为)

49、大王来何操(宾语前置)50、沛公安在(宾语前置)

51、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判断句)

52、吾属今为之虏矣(被动句 为+动词)

53、暴露于野三年(状语后置)

54、尝有德于项梁(状语后置)

55、瑕丘申阳者,张耳嬖臣也(判断句)

56、乃阴令衡山、临江王击杀之江中(状语后置+省略句 之<于>江中)

57、陈馀迎故赵王歇于代(状语后置)

58、奈何弃之?(固定句式 奈何)

59、楚起于彭城(状语后置)

60、于是汉王夜出女子荥阳东门被甲二千人(状语后置+省略句 子<于>荥)61、反国之王,难与守城(省略句 与<之>守)62、乃止壁河内(省略句 止<于>壁)

63、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省略句 命<于>怀)64、两人尝有德于项梁(状语后置)65、汉军方围钟离昧于荥阳东(状语后置)66、为之奈何(固定句式 奈何)

67、项王君壁垓下(状语后置+省略句 壁<于>垓下)68、项王则夜起,饮帐中(省略句 饮<于>帐中)69、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固定句式 奈…何,奈…何)

70、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定语后置)71、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被动句 所当者被破)72、然今卒困于此(状语后置+被动句 被困于此)73、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固定句式)74、乃分其骑以为四队(省略句 <项羽>乃)75、乃谓其骑曰:“何如?”(宾语前置)76、汉军至,无以渡(固定句式 无以)

77、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固定句式+宾语前置 何……为)

78、籍独不愧于心乎(固定句式+状语后置)79、不忍杀之,以赐公(省略句 以<之>赐<于>公)80、指王翳曰:“此项王也。”(判断句)81、吾闻汉购我头千金(状语后置+省略句 头<以>千金)

82、起陇角之中(状语后置+省略句 起<于>陇)83、身死东城(省略句 死<于>东)

《史记》观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