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家监察》专题片观后感
《国家监察》专题片观后感
根据公司党委安排,观看了央视纪实专题片《国家监察》,《国家监察》是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五集电视专题片,选取 20 余个近两年来发生的真实事例、案例,生动讲述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巩固和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故事。通过节目我更加清楚了解了近年来党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发展脉络。
从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历史的使命感出发着眼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健全党和国家的监督体系,形成了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总体框架。
四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明确表示:‚要坚持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扩大监察范围,整合监察力量,健全国家监察组织架构,形成全面覆盖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的国家监察体系。‛
202_ 年 10 月 28 日至 31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真可谓‚寥寥数语,字字千钧‛。
按照党中央安排部署,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率先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无论是山西省纪委监委仅用了3个月就办结了拖了3年的郭海积案,还是借酒生财的贵州王晓光案,亦或是幻想临近退休就能安全着陆最终却主动投案的云南艾文礼案,都体现出在党和国家反腐决心和力度不减的高压态势下,受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英明决策的威慑和感召,反腐败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开启了进一步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序幕,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改革,体现了党和国家加强公权力监督的高度自觉,印证了公权力真正服务于人民的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决心。
《国家监察》专题片用一个个真实的案例直击人心,让人警醒。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真正将公权力关进了制度的笼子。监察体制改革以来,纪检监察职能向基层进一步延伸,聚焦扶贫领域腐败和侵害群众利益的‘微腐败’,做实做细了末梢监督,有力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监察体制改革后,反腐败力量集中,监察对象‘扩容’,原来由公安机关管辖的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涉嫌职务犯罪罪名,一并调整为监委管辖,使这种监督空白、死角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这是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一大亮点。不仅提升工作效率,惩治腐败更加精准有效,不敢腐的震慑效应充分显现,标本兼治综合效应更加凸显。
国家监察体制的改革,了体制机制障碍,实现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填补了‘九龙治水’产生的监督空白,破除了郭海案的尴尬,平息了‘能量大、有后台,能平安着陆’的传言,取得了较高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纪效果。
以良法促善治,既赋权也限权,加强了对监察机关自身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通过对各项调查措施明确规定严格的适用条件和审批程序,使监察权力行使更规范、边界更明晰、运行更透明,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不被滥用、惩恶扬善的利剑永不蒙尘。
纪录片生动地展现了监察体制改革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把行政监察部门、预防腐败机构和检察机关反腐败相关职责进行整合,有效解决了过去监察范围过窄、反腐败力量分散、纪法衔接不畅等问题,优化了反腐败资源配置,加强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第二篇:《国家监察》观后感
点击查看更多:《国家监察》观后感
《国家监察》观后感
《国家监察》从剧集的安排来看,是由上而下,高屋建瓴,围绕中心,层层递进。全景展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自我革命的勇气,谋划、领导、推动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探索走出一条党长期执政条件下强化自我监督有效途径的生动实践和显著成效。我看完以后,心潮澎湃,百感交织,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专题片中的一幕:当我看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原副主席白向群贪污、内幕交易等多项罪名,违法所得超过1亿元。在监狱中,他悔恨地说“收了这么多钱,换来的结果?”一件牢房一张床,收了那么的酒想着天天喝,如今却是一天三顿牢饭,一回想这些,他就痛不欲生。
我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感慨道,贪官落马的事实再次明白无误地昭示世人,在社会主义中国,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党纪面前没有特殊党员。一个党员干部,不管地位多高,权力多大,只要违法乱纪,终究逃脱不了党纪国法的严厉制裁,以身试法者必亡。我要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耐得住艰苦,管得住小节,挡得住诱惑,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办事。
专题片中的又一幕:当我看到,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原党委副书记、院长杜晓阳利用手中的公权力将贫困学生资助金、考试费、生活补贴占为己有。她失德失范之程度,令人咂舌。
我看到这里,义愤填膺,勃然大怒,谁给你的公权力?
公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人民把职务给了你,只有兢兢业业为人民工作,为人民造福。决不能把公权力当作为个人谋私的工具。要“为人民说话、对人民负责”,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确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我作为一名路政执法人员,手中公权力属于人民,维护公权力的公平运行是每一位公职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要时刻自觉接受监督,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永葆廉洁本色。我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认真履行职责,坚决做到秉公执法,公私分明,慎重用权,珍惜岗位,遵守法纪,不徇私情,不谋私利,不从事与身份不相符的活动。以实际行动维护路政管理部门和路政执法人员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做一名人民满意的优秀路政执法人员。
专题片中还有一幕:当我看到,中央纪委原第九纪检监察室正处级纪检监察员吴文广,与甘肃省原省委常委、副省长虞海燕密切交往,相互勾结,多次泄露工作机密。两人相互利用,权钱交易。202_年,虞海燕因严重违纪违法而落马。机关纪委也很快就查清了吴文广违纪违法的事实。他在监狱中悔恨说:“很多的这种教训,终身的遗憾。我也不想再看到任何一个我的同事,再走上这条路,就是说机关组织上不允许做的事,一定不要做。”
我看到这里时,大吃一惊,从本质上讲,纪检监察干部首先是一名共产党员,必须拥有成为党员所具备的一切条件,但是,纪检干部又不同于普通党员,他们维护党章的绝对权威,是党规党纪的执行者和捍卫者,应比普通党员有着更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更为坚定理想信念。吴文广,贪图享受、爱慕虚荣,诱惑面前丧失自我,忘了初心、失了本心,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充当“内鬼”。永远定在耻辱柱上。
我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坚持执行党的各项廉政建设的规章制度。深入学习贯彻党章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正确把握和运用好执纪监督的“四种形态”,真正使纪律成为管党治党的尺子、不可逾越的底线。特别是《监察法》的颁布,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实现国家监察全面覆盖,深入开展反腐败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将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统筹衔接,为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提供了强有力保障。五集专题片中,大到省部级高官、小到基层村干部,只要严重损害国家利益、侵害人民利益的,全都会被关进制度的牢笼,接受法律的严惩。
《国家监察》曝光了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典型腐败案件,阐述了“监察”二字的内涵与外延,让我对纪检监察工作有了更深刻认识和理解,使我心里深处产生了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更让我看到了纪检监察干部用实际行动诠释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也看到了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刀刃向内、清除害群之马的决心,我要把看专题片与学习贯彻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结合起来,立足本职工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努力学习业务知识,锤炼政治本领,做一名忠诚坚定、担当尽责、遵纪守法、清正廉洁的纪检监察干部。
第三篇:《国家监察》观后感
《国家监察》观后感
通过认真回顾这些年来在工作、生活中的表现,切实感觉到与上级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有必要进行认真查找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不足,并剖析根源,找准原因。下面就自身存在的问题做一深刻析。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治理论学习的自觉性不强,运用理论去指导实际工作不够。
自觉主动抽时间学习不够。除参加警务站组织学习外,平时自己很少能自觉主动地抽出时间学习政治理论方面的书籍。学习的深度不足。没有在理论研究上下功夫,学习中集中通读文章、看报纸和电视新闻较多,认真坐下来研究原着少,虽然在学习中有时也写一些心得笔记,但是真正联系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写体会心得笔记不多。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理论去指导工作上有差距,缺乏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去指导、分析、解决面临的实际工作问题的具体能力。
(二)敬业精神尚可,但工作主动性不足。
在实际工作中多了些因循守旧,按部就班,墨守成规的习性。也多了一些自己感觉到是事倍功半的东西。实际工作只限于听领导的安排,而在具体工作中如何结合实际进行开拓创新,搞出特色上,没有自己的工作创新思路。
(三)专业业务知识掌握得不深不全,工作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虽然有时候也学习点业务专业知识,但有些实用主义的思想,急用先学,存在时紧时松的现象,造成学习的内容不系统,不全面,不广泛,不深刻。在业务知识方面,对理论学习的深度不够精。在工作中缺乏新思维,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认识不够准确,把握不住发展的必然规律。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有时把握不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不住问题的实质和根本。
二、下一步整改措施
通过教育学习,要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努力克服自己存在的不足,规范自己,严格要求自己。
要树立刻苦学习的精神。具体到实际工作上,就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分局的总体安排上,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局、分局制定的方针、政策和各项具体的工作决策,立足本职岗位,为维护稳定发展作出贡献。要积极钻研业务知识,不断增强新形势下做好工作的实际能力,尤其是要加强自己的业务修养,不断学习,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切实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真正成为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优秀警务工作人员。
第四篇:国家形象片观后感
国家形象片观后感
我们是谁,我们在想什么,早在创造历史的这一刻之前我们也从未中断过从其他角度来审视自己的国家。传统是一种背负还是一种推动发展的动力,文化的传承是太受到关注还是太漫不经心,你看到的是冲突还是融合,是回忆还是未来。这一连串的问题都将我们带进了一个神秘的国度-----------中国
202_年11月中国人第一次从外太空亲眼看到了自己的国家,那数千年的神话和畅想变成了真实的注视,那些关于地球是个家园的歌颂,关于自己在漫长历史里生存下来的骄傲,此时此刻比别的时候更加清晰而具体。
随着综合实力的日益增强,中国融入全球化的程度越来越深,对全球政治、外交、金融等方面影响越来越大。而中国此前在塑造自身形象方面,无论是政府和民间都做得还不够。所以,中国到了需要来树立国家形象的阶段。
中国在金融危机中一枝独秀,某些国家又开始妖魔化中国,从过去的“中国崩溃论”到“中国责任论”,出现“G 2共治”恭维和讨论“中国模式”的捧杀,汇率战、贸易战、气候问题频频向中国发难。央视主持人水均益认为,正是世界对壮大起来的中国的不了解,才导致各国对中国有一点点畏惧。
自北京奥运以来,中国展示“软实力”的工作开始加强,而国家形象广告也成为展现“软实力”的另一渠道。202_年底,时长30秒的“中国制造”形象广告在CN N亚洲频道滚动播出,被外界看成是中国向世界展示“软实力”的开始,标志着中国开始更加自信、主动地展示自己的“软实力”,争夺国际话语权,中国国家公关时代已经来临。
虽然仅仅30秒的短片却如此具备冲击力和震撼力。《人物篇》的创意架构中,是由约50人的中国科技界、体育界、金融界、思想界、企业界等领域名人,按一组组的群像出现,来诠释祖国形象。当看到神
五、神
六、神七的6名宇航员,第一次身着训练服站在一起时,即便没有任何台词,那种气势就能让人感到很激动。那不仅仅是作为中国人的骄傲,更是中国人的人格魅力的强烈的感染力。
而《角度篇》则从各个方面向人们诠释了改革开放的新中国蓬勃的朝气。中国人的坚持,忍耐和中国永不言弃的脊梁
了解中国简史的人都知道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压缩合并甚至跳跃或断裂了多种社会形态的历史,是在中国人民奋斗的历史,是中国成长的历史。而曲折的道路并没有使坚韧的中国人放弃的理想,无论多少艰难坎坷都没能够阻止我们前进的脚步,终于,中国人民迎来了改革开放。
30年前一扇世界上最大的窗户打开了,这个国家旋即迎接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变化。或许有人认为在这样巨大的物质和信息刺激下想保持镇定都非常困难,但接下来30年间发生的事情却让世界都看到,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底蕴的文化在面临全新变革时能够展现出怎样的包容性和应变能力,人们不得不承认中国在和世界接轨的同时保持着自己鲜明的特色。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上距离最远的少数民族间隔都达到了5000公里左右,千百年来55个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文化血脉不断的交流和融合,形成了大家庭,经济迅猛发展之后少数民族不在固守自己的生活方式,个民族之间的人文交流更加密切。为了让他们多彩的文化继续繁荣下去,中央对少数民族的生育政策也相对宽松。无论是从文化还是艺术方面,你可以看到东西交融的惊人默契,也可以看到古老和现代的美丽冲突,绘画、雕塑、音乐直到建筑、影视,都传达出清晰地信息。正因为中国具有包容性,鼓励张扬的个性和多
样化的风格,才能更好的建立勇敢活跃的新的国家形象
再比如《角度篇》中,有一个桂林鱼鹰捕鱼的画面,旁白引用孟子的“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以此来说明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的哲人孟子就提出不要过度捕捞鱼虾这样才可以不断得到鱼虾,要按严格的时令进山伐木这样才能有利于森林的生长这类思想,如今被称作循环经济。在今天的中国你可以看见GDP的增长,收入的增长甚至梦想的增长,也可以看到更多人享受着教育的增长,能源的增长以及责任心的增长,中国人已经懂得任何增长也不值得拿牺牲自己美丽的家园和后代的未来来交换
同时对于经济刚刚起飞的中国贫富差距的出现会否是个问题呢?中国的富裕阶层其实大多都经历过两手空空的困窘时代,怀里只揣着梦想的日子他们并不陌生,贫富的改变可能在旦夕之间,永远不会改变的反倒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尊和互爱。每个有梦想的人都会得到别人的尊重,生活的改善也让人们有意愿更多地参与改善功德或公益类的活动
而如今跨越了为生存而忙碌的阶段中国的老百姓正在从实物消费向信息消费过度,除了物质上的享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精神的培养。中国人从来没有比现在更珍视自己的文化传承,也从来没有比现在功能更深刻的体会到自己文化里那种永恒而特别的韵味是不管任何时代都永远不变的立身之本。从传统得到启示,从未来得到激励,是中国人不断更新自己观念建立当代精神的共同途径。
国际交流和传播是一个双向过程,国家主动展示只是一方面。中国在认识世界、展示自己的同时,世界也在进一步认识中国。这意味着,我国在制作形象广告、形象宣传片的同时,也应以自信和开放的心态能让外界主动的、无碍的了解中国。
当今世界,有一些国家透明度很高,而有些国家则以神秘示人,国家能见度很低。这样一些国家不能说完全没有对外展示形象的渠道和举动,但之所以缺乏透明度,国际评价也不高,就在于它们展示给外界看的,是想让外界或允许让外界看到的,至于外界想了解更多的信息,更深入地触及国家现实,往往会遇到一些不可逾越的障碍,主动认识的自由度很小。
自北京奥运以来,我国放宽外国记者在境内采访的限制,一些新闻信息机构也开始更大地参与到国际信息交流当中。这是向世界开放的正确做法,也是展示国家形象的有效方式。事实上,消除偏见,澄清误解,同样需要依靠国家更大程度的开放。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中国的形象片的制作是为了向世界更好的展示中国的魅力,使世界一体化,促进世界交流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地球村。不管作为中国人还是一个旁观者,这扇大门已经向人们打开,无需过多的解释,只需要一个舞台,让我们来向世界展示。
第五篇:《国家监察》观后感
《国家监察》观后感(1)
《国家监察》专题片全景展现了以党中央以自我革命的勇气,谋划、领导、推动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健全党的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探索走出一条党长期执政条件下强化自我监督有效途径的生动实践和显著成效。反映了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制定八项规定,以上率下,狠抓作风建设取得的成效。从纪检监察机关执纪监督的角度,重要反映了两年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的工作实践。
看了此片我最深的体会是,作风建设成效怎么样,最终要由人民群众说了算,要把人民满意作为根本导向和根本标准,让群众参与、让群众监督、让群众评判。
一是加强学习,坚定信念。正身必先正心,正心必先修心。古人云:“恶莫大过贪,祸莫大过不知足。”人一旦有了贪欲,就会无所顾忌、胆大妄为,道德和法律对他思想行为的制约也会显得软弱无力。纵观任何领导干部的腐败案件,无不是放松了理论学习,理想信念动摇,导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扭曲所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片中的一个个腐败分子之所以最后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究其原因,就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在金钱名利的诱惑下,放弃了对三观的改造,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出现了“只讲实惠,不讲理想;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只讲钱财,不讲原则”的不良信念,从开始的不拘小节,到最后的走向深渊,忘记了初心,忘记了根本。对此,我们党的干部,首先要心中有党,强化组织意识,时刻想到自己是党的人,时刻不忘自己对党应尽的义务和职责,只有不断的加强自身的政治学习,业务学习,树立正确的观念,才能真正的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
二是以案为鉴,廉洁自律。在加强自身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观看了一些反面案例警示教育片,思想受到极大震撼。我深刻认识到,领导干部一旦贪欲膨胀利欲熏心,就会丧失理想信念,在金钱面前打败仗;一旦追逐名利捞取功名,就会导致急功近利,贻误事业的发展;一旦恃权轻法、心存侥幸,就会触犯法律受到制裁,最终变成人民的罪人,害人害己。权力非药,却能迷醉心魂;利欲无牙,却能吞噬理想;金钱无手,却能推人堕落。为此,必须强化自律意识,防患于未然,坚持防微杜渐,时刻为自己敲醒警钟,要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作为技术中心总工,首先要模范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并接受方方面面的监督和批评,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身体力行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监督检查;其次,要时刻牢记“两个务必”,坚守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勤俭办一切事情;再次,要时刻牢记反腐倡廉的红线,在工作中以至自己的生活中,努力克服奢靡之风,思想上一定要有清醒认识,行动上要时刻做到公私分明;要规范程序,按程序办事,公开透明,一切事情想为职工所想,急为职工所急。三是多做实事,乐于奉献。在一个成功的企业,每个职工都应具有奉献精神,每一名职工也希望企业有大的发展,自己有不断的长进,并视之为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因此要激发职工自觉的工作热情,让职工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的释放出自己的创新能力。我们每个人要积极提高自身履行职责的能力,敬业爱岗,勤勤恳恳地做好本职工作。在工作中做到正确的认识自己,真诚的对待他人,认真的对待工作,公平的对待管理。
《国家监察》观后感(2)
从业要在于廉洁,廉洁之本在于自律,自律之道在于防患未然。工作生活中要把廉洁自律作为思想境界、职责要求、一辈子的常修课廉洁自律既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又是一个终身的课题,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处事之道和为政之要。本人在观看完《国家监察》后感想如下:
一、腐败从“小节”开始,廉洁应从“小节”做起
腐败案件最深刻的警示,就是党员干部要廉洁自律。近年来,我们党内所滋生的腐败现象让人深忧、所查处的腐败案件发人深省、所总结的腐败教训令人深思,让我们从中受到了极大的触动,得到了深刻的警醒。
一个干部腐化变质,几乎都是从小事不注意、小节不检点开始的,它和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都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都类似一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悲剧。为什么守不住小节呢?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不看重“小节”,对“小节”缺乏清醒的认识,往往认为喝点小酒、收点小礼、拿点小钱不是什么问题,但实际上,这就是一种腐蚀剂!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小节失守,大节难保;小洞不补,大洞难堵。不虑于微,始贻大患;不防于小,终累大德。我们一些同志对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小节上漫不经心、疏于防范,甚至认为只要不犯大错误,不搞大腐败,犯点小错误,得点小实惠,于自我无伤大雅,于法纪有隙可乘。凡此种种,由于心存侥幸而滋生的“小节无事论”、心存攀比而滋生的“小节无害论”、心存邪念而滋生的“小节无法论”,都是极其危险、极其有害、极其可怕的错误认识。不积小善,不能成大德;不积小恶,不足以亡身。如果在小事小节上“失守”,就很难在大事大节上守得住,这是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一条规律。小节不小,小节可见精神,小节体现品性,小节关乎成败。党员干部搞一次特殊,就会丢掉一分威信;破一次规矩,就会留下一个污点;谋一次私利,就会失去一片民心。腐败是从“小节”开始,廉洁应从“小节”做起。我们决不能以小节问题“不止我一个”来原谅自我,决不能以小节失守“就只这一次”来开脱自我,决不能以小节毛病“多少有一点”来放纵自我,把小事放到大业、小节放到大局之中加以把握,真正做到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把好第一道关口,守住第一道防线。
二、廉洁之本在于自律,自律之道在于防患未然
反腐倡廉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党员干部要廉洁自律。为政之要在于廉洁,廉洁之本在于自律,自律之道在于防患未然。滋生腐败最先突破的是廉洁自律这道防线,持续清廉务必固守的是廉洁自律这条底线。
要自觉筑牢思想防线。心不廉则无所不取,心无防则无所不为。廉洁自律是一项长期的思想作风建设,绝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它的效力在于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把廉洁自律作为一种思想境界来提升,作为一种职业操守来要求,作为一种工作潜力来培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利观、地位观和利益观。个性是在应对诱惑、陷阱时,持续清醒头脑,时刻警钟长鸣,在感情上把握住原则,在行动上把握住分寸,在生活上把握住小节,务必做到政治上清醒、经济上清楚、生活上清白,守好自我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