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观后感
长大观后感
编辑:翠竹清韵 识别码:77-976727 观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4-26 22:03:00 来源:网络

第一篇:长大观后感

今天终于看完《长大》这本书了,前后拖了得有两周的时间,一开始真的看不进去,觉得写得内容和方法都与不符合的口味,但是后来当我看到刘志光的经历时,深深地吸引了我,到现在看完这本书后仍有很大的感慨,让我不禁的去想作为一个医生有什么样的喜悦、兴奋、伤心,甚至是无奈。

我不知道作者真实的名字,只知道他是北大医学院毕业的,亲身经历了在医院中做医生的感觉,也设身处地的感受到了作为医生这个职业不仅仅是外人想的那么光鲜亮丽。作为一名普通人,总有着对医生的一种隔阂,甚至是不谅解,的确,在中国的医护者太需要一个好的作者来写写他们了,让人们知道作为一个医生的酸甜苦辣,身不由己以及他们内心的声音。也不得不说,这本书有点理想化了,但是我相信在这个世界中存在的,而且我也相信大多数的医生都跟书中所描写的一样,遵守着他们最起码的医德。

刚看到这本书前几页时,以为它主要是讲的医学院几个同学的爱恨情仇,没有什么更深的东西,所以一直进度很慢,到后来我发现我错了,它里面有人性的光辉,让人对医生这个职业肃然起敬。看完这本后给我印象最深的周明,很喜欢他的个性,严格要求自己,对以后要成为医生的学生也要求严格,为的就是以后多培养出一个好医生。如果一个人物一个人物的叙述,恐怕我的观后感就可以成为另一篇小说了,不过是又臭又长的小说,呵呵,还是以事件为中心吧。

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刘志光的经历,他和他的父亲一样,是一

个信守承诺的一个人,别人的一句玩笑话他们就当真了,而且是那么的当真。高考三年是什么概念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高中复习了一年,参加了两次高考,都已经快到了崩溃的边缘,期间的压力只有自己知道,而他因为一句话进行了是三次高考,就像陈曦说的无法想象他是怎么过来的。但是他却是过来了,而且完成了自己理想。可是命运老是与人做对似的,本来还有一步之遥,但是这一步对于他来说是多么远远,他总是克服不了自己的障碍,手不停地哆嗦,这也许是一个医生的大忌,周明手把手的教他、鼓励他,但是还是不能克服这个障碍,或许他真的与一个外科医生无缘,但是他对医生的这种执着感动了我,他对病人无微不至大关怀更是让我对他有一种尊敬的态度。他对病人的好终究是有回报的,病人对他的信任就是对他最好的报答,这种信任让陈曦嫉妒,这种信任也让他找到了今后的方向,或许外科医生与他失之交臂,但是他成为了一名临终关怀医院的医生,虽然在很多医生眼里这并不是医院,因为他无法将病人治好,没有生的希望,但是这何尝不是令人尊敬的职业,他们为了病人度过最后的一段时光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安慰他们、照顾他们。就像周明说的,他的选择没有让任何人失望,“不管你终究做了什么,我都觉得你学的很好,你学了我想教给你的,你学的比我教给你的,更多”,有时候不得不说周明和刘志光在某方面是很相似的。倔强而又憨实的刘志光,当他一次有一次的参加高考。一次有一次的在床栏上练习打结的时候,相比做个外壳大夫的信念之坚定,简直不容忍任何其他的可能存在,他最终放弃了,有多少解脱,又有多少遗憾?

最让我相信人性光辉的是他们一起挽救小白菜,一个从菜市场捡回来的弃婴。如果说照看那个父母没在身边的小孩,使白晓菁阴差阳错的得到了一面白衣天使的锦旗,那只是因为她的操作还不够标准,只能充当临时保姆的职责。但是这次将小白菜捡回来,并极力留住他,他无愧于白衣天使的称号。在挽救小白菜的过程中,白晓菁因为一句我是医生,在众人面前将孩子报过来,火速赶往医院,陈曦为了尽快让他得到治疗,跑着将孩子抱到医院,而刘志光在叶春萌没有清醒的时候,费力执着的做着操作将够及格的急救操作,叶春萌在刘志光执着坚定的急救操作中,终于走出阴影,对孩子进行急救,而儿科大夫林念初,也在最短的时间内是孩子的得到治疗。但是孩子毕竟和他们没有血缘关系,医院为了不卷入纠纷,执意将小白菜送到福利院,但作为医生的他们都明白,如果这个情况将小白菜送走,他的命运也终究只有一个最不让人看到的结果,这场生命的接力赛并没有停止。是,中国的弃婴有无数个,解决了这个还有其他的弃婴,第一医院还都能解决吗,不能。道理大家都明白,但是就是因为他们为小白菜的生命付出了他们的努力,人是有感情的,面对这么一个脆弱的生命,怎不让人心生怜悯。况且这就是命运,小白菜命好,赶上一群医学生,弃婴是很多,但是帮助一个是一个,他们捐款,他们和领导谈话,他们集体都连接在一起,就是为了留住小白菜,挽救他的生命,这是以生命的名义组成的团队,所以他们是无坚不摧的,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小白菜由青紫变成了红润,由弱小变成了健壮,看着他一点一点长大的林念初,自己心里明白其中的兴奋和辛酸。当找到了那

么好的收养家庭时,她舍不得,那种回到家就能闻见奶香,出门就能听见他不满意的叫声,这些他都当成了“理所应当”,现在回家没有了这些感应,发生在谁的身上都会觉得空荡不忍,但是他没有理由再留下了,这个孩子找到了更好地归宿,会幸福快乐的成长。当林念初说“我一个月至少剩下两千块钱,把我嫌贵的那套床加卧室柜买了,好好享受,我给自己雇个广东阿姨,天天吃好的”,但是说这句话的时候她轻轻掩住嘴,眼圈儿红了。

最让我纠结的一件事就是叶春萌姑姑住院的事,不知道这是件好事还是坏事,它真实的折射出了更多人的本性,让我更加知道作为一个医生他们的内心的想法。说起来,叶春萌的姑姑真是让人可气,平时就对她共产党式的关怀,只说,一点没有实际的好处,只会挑剔别人,从来不认为自己有什么过错。通过人情,手术做好了,却要恩将仇报。对于这件事,社会上到处存在,说不出有什么过错,但是中国五千年来的人情文化已经根深蒂固,无法根除了。这对普通人来说有一种说不出的气愤和无奈,省去不少麻烦。我有一个舅舅在医院工作,说实话,有家人住院或者看病没少找他,也得到了点优先的好处。这样的事遍布中国的各个角落,没有因此影响到普通人就算是不错了,又何谈制止呢。有人问过我对现在社会走后门的看法是什么,我说过,其实我理解这种现象的存在,中国人都好面子嘛,但是我最气愤的是,普通来百姓急的死活办不成的事,而官员或者在某方面居要职的人一句话就办成了,这很不公平,但是轮在自己身上也会动用那么点仅有的社会关系。人都是这样的,对自己有利了,就不在想公平

不公平,而对自己没有好处或者处于劣势的时候,就大肆抱怨社会的种种不公平,人与人不平等。

关于这次走后门,我不想说太说社会方面的东西,大家都明白。就事论事,医院确实没病床了,手术也确实要排到一个月以后来,但是因为人际关系,病人收进来了,手术也尽早做了,这对任何一个病人来说都是求之不得的,但是这位叶姑姑不同,因为他是某名牌大学的教授,因为他的丈夫是人大代表,干的就是挑剔的工作,所以周明这个这个巧合的牺牲者,韦天舒却因平时幽默胡侃的作风免于波折(很喜欢韦天舒的性格,技术精湛放在第一,平时也不那么严肃,语言幽默却不乏道理)。摊上这么一个姑姑,叶春萌伤心是不可比避免的,她所遭受的排挤真的可以理解,也许哭是一种解决办法,但是她最后终于选择了一种坚强的做法,跑步。说实话我很喜欢慢跑,那种整个世界都是你的,或者大脑一片空白,完全没有外界的干扰,不去想任何烦心的事,我想叶春萌大概也有这种感觉。这件事使叶春萌从一个爱哭的小女生变成了一个坚强的女强人,同时也将周明和其他人的像个特点刻画的淋漓尽致。周明就是周明,认为自己没错的绝对不会承认,更不允许别人替他承担什么,所以毅然决然的否定了主任的提议。秦牧的手术我觉得写的恰到好处,在这个事故之中,病人对周明的信任,完全的信任,是多么的重要,确实任何报章杂志的报道或者别人的推荐,都比不上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更加信任,“经自己的性命在未来的几个小时交到你的手上,我很放心”,这么多么让人温暖的一句话,这才是对一个医生最大的肯定。支援地方基层医院是他一

直以来的想法,他真的想做,所以这是将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李博士一个难得的好医生,当他承诺一定会取得比赛的冠军时,他说“让全他们看看,外科医生周明带出来的学生是什么样的,优秀病区还是白窝狼那都是他们说的”,我真的被他说这话的豪情和霸气感动了,鼻子酸酸的。

在最后一次观摩周明手术的时候,叶春萌的执着使他拥有了这次机会,也是和李岩产生爱情的机会吧,这是她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看周老师的手术,周明的宽容和理解,最主要的鼓励让叶春萌解开了心中的芥蒂,对医生这个职业更加坚定。十年后,她一次跟李岩将这件事,而这事在她心里,不需要提起,也绝不会忘记。也许这就是缘分,冥冥之中注定两人会走在一起,使他们分享更多的东西,使李岩就会做这么一道菜露馅。

“您是做老师的,您会因为哪个学生没有给您送钱送礼,故意教错他吗,让他考坏吗?手术台上没有特殊照顾只有做好做坏。做好了是大夫的脸面,大夫的成绩;做不好,是大夫没这个能力,你便是把金山银山搬出来,也是做不好。患者都有绝对的权利选择自己认为最有能力的大夫,既然选择了我,请你们信任我,像当时你们选择我做你们的主刀医生时一样,信任我。”

第二篇:电视剧《长大》观后感

电视剧《长大》观后感

泪流满面、悲伤流涕地看完了电视剧《长大》的大结局。

女儿推荐的电视剧确实好看,养眼、养脑又养心!之后,又和女儿对剧情一番探讨。

和女儿完全一致的笑容 叶春萌告诉程老师决定去嵩山医院。萌萌的那个笑是真正从内心深处真正放下、充满自信的笑,因为她明白了什么才是生活真谛!名利永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是附属品而已。能拿到固然是好,但是和生活的全部相比只是小小之一部分而已,该放下时就放下;

女儿也做过同样的事 陈曦扔掉了韦大夫送给她的绝版CD碟子。在她接过碟子的那一瞬间,我就想到了,孩子们真的长大了,那么她肯定是在韦大夫看不到的地方扔掉它。剧情果真不出所料,陈曦长大了。如果她不收下那个CD,表明她不会接受韦大夫的道歉,如此置他人于永久的愧疚中,于已又意义何在呢?虽然此人为不义之人。而当她接过CD,表面上表明是在告诉韦医生接受他的道歉了,韦也就可以把这事翻篇了;然后陈曦并非赌气而是很有意识的把它扔进垃圾桶,就是在告诉自己---也可以翻篇了。只有当一个人长大了,才懂得这样做是---得饶人处且饶人,利于人,惠于已;

电视剧《长大》真是一部非常不错的片子,看了电视剧又看下面的评论,估计是一帮子小屁孩的评论,说是熬了个大夜,竟然就这样没有结局的给结束了等等。其实这片子好也好在这里,生活本身就不存在 他们从此就幸福甜蜜的生活在一起了,因为生活本就是油瓶子倒了、醋瓶子翻了&&不如意事时时有之,所以,这样结局是最好的结局。

女儿说:我觉得结局多好啊!全都家庭和睦 各自追寻理想了

我:你觉得结局好,是因为你心中怀有美好。其实 每个家庭都和睦幸福 是心中那份美好的期盼,但确实,他们各自追寻理想去了,都长大了!

还有一点感悟:无论遇到任何糟糕的事,都不要冲动的行事。因为冲动行事,非常容易造成伤害,这种伤害对于受伤者有两种可能性:如果被受伤者在意冲动的受伤者,那么是造成了双方双倍的伤害;如果被受伤者不在意冲动的受伤者,那么只有独自黯然神伤,同时,只有无辜的家人陪着一起受伤害。

第三篇:我在伊朗长大 观后感

被禁锢的自由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相信大多数人对这首诗都不陌生,它是由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创作的。在他的字里行间,无不透漏出他对自由的渴望。即使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他还是认为生命和爱情都不是他所愿,唯有自由才是永恒的追求。

追求自由的行列永远不缺乏后继者,玛赞·莎塔碧就是其中之一。她既是电影《我在伊朗长大》的主人公,也是这部电影的漫画原著者,她以漫画的形式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个人认为它的最大的主题是自由,是被禁锢的自由。电影讲述的女主人公玛赞,她的人生充满了动荡和坎坷;她像笼中之鸟一样生活在伊朗,被禁止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然后历经种种演变——政治变革、两伊战争、叔叔入狱、情人背叛,最后离开国家追寻自由。虽然这部片子以黑白为主,彩色画面极少,但是它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映象。如果你单纯把它当做一部动画片,那你就错了。因为看完它后,心情是沉重的。。。

电影从1978年的德黑兰开始讲述,主人公玛赞从小和父亲母亲以及奶奶生活在伊朗。9岁的小玛赞每天都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她喜欢西方文化,喜欢朋克风格的衣服打扮,最喜欢的偶像是李小龙,但这些都不被外人所接受,所以她只能偷偷地、小范围地追求自己的喜好。她的行为举止都和别的小朋友格格不入,父母和奶奶都常常为此感到头痛。周围的人都觉得她是个怪小孩,不愿和她多接触。然而就在那个年代,年幼的玛赞经历了很大的演变。

那个时候正值一场旷日持久的政治变革,沙赫推翻了卡扎尔王朝,建立了更加惨无人道、霸道独裁的朝政。人民毫无自由、人权、幸福可言。玛赞爸爸的朋友布鲁什叔叔组织全国人民起来反抗,想要推翻卡扎尔王朝,想要追求自由建立新的制度,却因此被抓了起来,大街上随处可见的是游行队伍。也就是那个时候,玛赞知道了自己的祖父也是因为自由失去了青春和生命。或许是从小的耳濡目染,玛赞也并不想就这样地或者,她比任何人任何时候都渴望得到自由,渴望飞出这个大牢笼,尽管这条道路上充满荆棘。

玛赞小的时候对朋克风情有独钟,她不愿意把自己束缚在又长又没有特色的教袍里面。她有一件衣服,上面写着“punk is not dead”,足以表现出了她对自由的渴望。电影之中有个情节是玛赞穿着朋克风的衣服走在路上,然而她遇到了那些严守传统的教徒们,斥责她竟敢穿朋克风的衣服,必须戴好头巾,穿着统一的黑袍,不然的话就会被抓到监狱里去。玛赞没办法,只好编了一个谎话才得以逃脱。她喜欢和朋友们聚在一起,喝喝酒、唱唱歌,但是这些都是违法的。就连他们偶尔才会有这么一次,也被警卫发现而不得不立刻停止,还牺牲了一条生命。玛赞回国以后交了一个男朋友,他们却因为再平常不过的牵手而被警卫抓走。这些都对玛赞的心灵造成了很大的伤害。这就是对人性的一种禁锢,是给自由上的一道枷锁,是无法冲破的一道牢笼。电影其实还讲述了另外一个层面的自由,那就是女性的自由权利。那个时期的伊朗,大多数男人对女人很轻视,认为女人根本就是弱者,包括像玛赞的母亲,电影中也不乏对她的描述。男人们瞧不起她,所以她才会在最后对自己的女儿说,“你要做一个自由的人,如今的伊朗不适合你,我不允许你再回来”。一个母亲是需要多大的勇气,才会对自己的亲生女儿说出“不要再回来”这种话。我知道,伊朗人民从来都没有放弃过自由,他们的自由只是被禁锢了,被封存了。她们还在默默地坚持,坚持到自由真正释放的那天。

我觉得,与其说这是一部动画片,不如说它是一部文艺片或者政治片来得更为贴切。电影《我在伊朗长大》保留了漫画作者的黑白基调,玛赞的回忆部分都是黑白的场景,只有回到现实的时候才有彩色的镜头,这很好地将回忆与现实区分开来。黑白的色彩给人一种沉稳、严肃的感觉,特别体现出了被禁锢的自由这样一个主题。

第四篇:我在伊朗长大观后感

篇一:我在伊朗长大观后感

这是看完《我在伊朗长大》之后最为之感动的几句话。看了三遍,而且每看一遍都感受不同,但唯有一点是没变的:这部影片写的是在伊朗**的大背景下一个女人的史诗,一段追求自由和本性的心灵之旅。玛姬的外婆是整部影片的灵魂人物,虽戏份不多,但每次出场以及所讲的话都是举足轻重的,她教给玛姬以及观众许多做人的道理,相信作者的漫画也有怀念外婆的初衷。我想,影片最想表达的就是“永远别忘了你是谁,也别忘了你的家乡”。

其实影片可以分为两部分:以玛姬第一次出国为界,前部分是以玛姬的眼睛看世界,后部分是以世界的眼睛看玛姬。由于影片是以黑白的动画形式表现出来的,且小玛姬天真活泼,让观众透过她的眼睛看伊朗的政治、战争等问题时,没有任何紧张感,反倒有点“黑色幽默”的感觉,让人笑中带泪。而我看到的伊朗,人民毫无自由、人权、幸福可言,就连最平常的聚会、喝酒、牵手甚至听音乐都是不被允许的,但是,让人又心生敬畏的是,伊朗人民并没有放弃追求,他们秘密地享受那一切,与政府做着无硝烟的斗争。看着玛姬在衣服上写着“punkisnotdead”时,我知道,自由和权利是人们永远追求的,政府无权剥夺,也剥夺不了的。

玛姬出国后的生活是让我感受比较深刻的:

1、纵使身处人群之中,还是会感觉孤独;当适着说服自己已经找到归宿时,还是会显得格格不入。玛姬试图融入那个新环境,但作为一个伊朗人,她被当作野人,只是一个来自狂热的宗教徒国家的野人。她学会吸烟、蹦迪这些年轻又近乎堕落的生活,她本应不是这样的女孩,她放弃了自己的本性勉强自己学着别人生活,最后却还是一个另类。

2、家是永远包容我们的地方,受伤了,唯有父母会不加追问只求你能平安回家。当玛姬打电话给父母时,电话那头的父母抢着讲话,千叮万嘱,母亲最后说了名“多吃蔬菜和水果”,让我潸然泪下,往往他们都是从最微小的地方关心着我们。

3、永远忠于自我,作为一个女人就应该有她的气节,而不是靠外表赢取别人的喜爱,靠装可怜赢取别人的同情。人人都有选择,但万万不可选择陷害别人而满足自己,那样只会让人更看不起你,即使是深爱你的家人。

4、婚姻永远都不能成为束缚自己的枷锁,如果你确定自己一个人会比跟那个混蛋一起更幸福,那么就勇敢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吧,一次婚姻的失败是为了下一次的更好,但是也要认真对待自己的心。

5、“是恐惧让我们失去自我意识,还把我们变成懦夫”,不要去逃避什么,有胆量的人别人更欣赏。

6、不要忘记自己的根,自己的家乡,自己是谁,“姑娘,你从哪里来?”“伊朗”,电影到此戛然而止,留给人们的是感动、回忆与赞许。

玛姬的成长历史是丰富多彩的,她也告诉了每个人,自由是有代价的。茉莉人生,有了亲情的陪伴以及外婆教与的为人之道,就足以芬芳整段人生旅程了。

篇二:我在伊朗长大观后感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相信大多数人对这首诗都不陌生,它是由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创作的。在他的字里行间,无不透漏出他对自由的渴望。即使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他还是认为生命和爱情都不是他所愿,唯有自由才是永恒的追求。

追求自由的行列永远不缺乏后继者,玛赞·莎塔碧就是其中之一。她既是电影《我在伊朗长大》的主人公,也是这部电影的漫画原着者,她以漫画的形式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个人认为它的最大的主题是自由,是被禁锢的自由。电影讲述的女主人公玛赞,她的人生充满了动荡和坎坷;她像笼中之鸟一样生活在伊朗,被禁止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然后历经种种演变——政治变革、两伊战争、叔叔入狱、情人背叛,最后离开国家追寻自由。虽然这部片子以黑白为主,彩色画面极少,但是它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映象。如果你单纯把它当做一部动画片,那你就错了。因为看完它后,心情是沉重的。

电影从1978年的德黑兰开始讲述,主人公玛赞从小和父亲母亲以及奶奶生活在伊朗。9岁的小玛赞每天都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她喜欢西方文化,喜欢朋克风格的衣服打扮,最喜欢的偶像是李小龙,但这些都不被外人所接受,所以她只能偷偷地、小范围地追求自己的喜好。她的行为举止都和别的小朋友格格不入,父母和奶奶都常常为此感到头痛。周围的人都觉得她是个怪小孩,不愿和她多接触。然而就在那个年代,年幼的玛赞经历了很大的演变。

那个时候正值一场旷日持久的政治变革,沙赫推翻了卡扎尔王朝,建立了更加惨无人道、霸道独裁的朝政。人民毫无自由、人权、幸福可言。玛赞爸爸的朋友布鲁什叔叔组织全国人民起来反抗,想要推翻卡扎尔王朝,想要追求自由建立新的制度,却因此被抓了起来,大街上随处可见的是游行队伍。也就是那个时候,玛赞知道了自己的祖父也是因为自由失去了青春和生命。或许是从小的耳濡目染,玛赞也并不想就这样地或者,她比任何人任何时候都渴望得到自由,渴望飞出这个大牢笼,尽管这条道路上充满荆棘。

玛赞小的时候对朋克风情有独钟,她不愿意把自己束缚在又长又没有特色的教袍里面。她有一件衣服,上面写着“punkisnotdead”,足以表现出了她对自由的渴望。电影之中有个情节是玛赞穿着朋克风的衣服走在路上,然而她遇到了那些严守传统的教徒们,斥责她竟敢穿朋克风的衣服,必须戴好头巾,穿着统一的黑袍,不然的话就会被抓到监狱里去。玛赞没办法,只好编了一个谎话才得以逃脱。她喜欢和朋友们聚在一起,喝喝酒、唱唱歌,但是这些都是违法的。就连他们偶尔才会有这么一次,也被警卫发现而不得不立刻停止,还牺牲了一条生命。玛赞回国以后交了一个男朋友,他们却因为再平常不过的牵手而被警卫抓走。这些都对玛赞的心灵造成了很大的伤害。这就是对人性的一种禁锢,是给自由上的一道枷锁,是无法冲破的一道牢笼。电影其实还讲述了另外一个层面的自由,那就是女性的自由权利。那个时期的伊朗,大多数男人对女人很轻视,认为女人根本就是弱者,包括像玛赞的母亲,电影中也不乏对她的描述。男人们瞧不起她,所以她才会在最后对自己的女儿说,“你要做一个自由的人,如今的伊朗不适合你,我不允许你再回来”。一个母亲是需要多大的勇气,才会对自己的亲生女儿说出“不要再回来”这种话。我知道,伊朗人民从来都没有放弃过自由,他们的自由只是被禁锢了,被封存了。她们还在默默地坚持,坚持到自由真正释放的那天。

我觉得,与其说这是一部动画片,不如说它是一部文艺片或者政治片来得更为贴切。电影《我在伊朗长大》保留了漫画作者的黑白基调,玛赞的回忆部分都是黑白的场景,只有回到现实的时候才有彩色的镜头,这很好地将回忆与现实区分开来。黑白的色彩给人一种沉稳、严肃的感觉,特别体现出了被禁锢的自由这样一个主题。

篇三:我在伊朗长大观后感

看这部片子是我们艺术专业老师在教室给我们放映的,还没开始看的时候,老师说是一部黑白的动漫,我就没抱什么感兴趣的心情,因为在一般人印象里,从小看的动漫都是五颜六色的,画面活跃鲜明的。我当时还在想,这是一部有多老的片子哦。

可是在这部时长一小时三十五分钟线条单纯的黑白电影里,我看到很多政治、战争、追求、自由和亲情等。电影画面很单调,有时候给人想哭的感动,故事的沉重却又让人有点喘不过气。

但是相信看过这部片子的每个人都会有一些思考。

自由不分国界,片中的小女孩在**的童年中一步一步走向成熟,变得坚强。我想,这个世界上,不分种族,不分国籍,只要是相同的心灵都会产生共鸣,这一点很令人感动。作品中女孩的奶奶真的十分可爱,每天在Bra里装上茉莉花瓣,所以片名又为《茉莉人生》,她告诉小女孩要表里如一,所有的人都可以有选择自己的权利!这样时而慈祥时而严肃坚强的奶奶真的打动了我,作者无疑是一个杰出的女性,我想她生在这样宽容的家庭是一种幸福。当在法国流浪街头被送往医院后,女孩打电话到家里,妈妈说,什么都不要讲了,家永远为你敞开着!真的是泪水交杂的温馨作品!影片的最后,重温小女孩和奶奶的对话,泪水又一次涌上眼睛……

影片通过一个早熟而且直言的9岁女孩赛玛琪的眼睛,揭示了伊斯兰革命时期,基要主义者掌握大权后伊朗人民希望的破灭,女性被迫戴上面纱,数以万计的人被投进监狱。聪明而大胆的赛玛琪,设法瞒过官方的爪牙,认识了朋克、ABBA和IronMaiden乐队,两伊战争的爆发,让人们的生活陷入无边的恐惧中。随着赛玛琪年龄的增长,她的大胆让父母对她的安全越来越担忧,她14岁那年,他们终于做出艰难决定,把她送往奥地利上学。身在他乡、孤独脆弱的赛玛琪经受了青少年惯常的苦难折磨,而且经常被等同于她所逃离的宗教基要主义和极端主义,对此她毫不退缩,极力辩白,最终赢得了认可,甚至有了爱情的体验,但是高中毕业后,赛玛琪又恢复到孑然一身,而且患上了严重的思乡病。尽管这意味着她要重新戴起面纱,生活在一个专制的社会中,赛玛琪还是决定回到伊朗家人的身边。经过一个艰难的调整期,赛玛琪进入艺术学校并嫁作人妇,她仍然没有改变自己仗义执言的个性,继续针砭时弊。24岁时她意识到,尽管自己是个道道地地的伊朗人,却无法在这个国家生活,于是她做出了痛苦的决定,离开家乡前往法国,尽管过去被烙上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但她却要追求一个乐观光明的未来。

《我在伊朗长大》系列漫画的作者玛嘉·莎塔琵要以她童年的所见所闻,用影像和语言作辩解,将自己对于伊朗这一神秘而古老国度的个人记忆描绘出来,表达方式是轻松幽默的,画面内涵却涉及成长、亲情、宗教、政治等主题。看这部电影你可以清晰的感觉到作者想告诉你什么,很具有特色的背景音乐,更加的存托出电影的情景效果,渲染我们视觉享受。

我虽然也是一个动漫迷,但是像这样经典的动漫还是很少看到,刚开始会给人的感觉是它是不是很不出名,所以我们并不知道它的存在?随后,抱着对它喜爱的心里在网上搜索了一下,这部漫画居然还获得过很多奖项:202_年法国安古兰国际漫画节心动奖最佳首版漫画

202_年比利时布鲁塞尔Lion大奖最佳首版漫画。

202_年法国安古兰国际漫画节法国国家Info电台最佳漫画奖。

202_年法国安古兰国际漫画节最佳剧情奖。

202_年美国Harvey奖美国最佳外国出版物。

202_年德国法兰克福书展最佳漫画奖。

通过这部电影,我们要更加学会开阔自己的视眼,对于自己感兴趣的艺术啊好、文学爱好发挥得淋漓尽致,部分国家种族的,只要能学到东西,感受到让自己心灵触动的。那就是一种知识,一种收获。

影片正是根据玛嘉·莎塔琵的同名自传漫画改编,由玛嘉·莎塔琵和文森特·帕兰德联合执导。黑白的色调,版画般的质感,很有风格。下面有两条我颇有同感的影评:

1、《我在伊朗长大》让人笑中带泪,并且没有局限在伊斯兰专政当时对一批人的迫害和打击造成的创伤中,幽默而犀利,富有教育意义,引人入胜。——《巴黎竞技》

2、如果看过《我在伊朗长大》,相信所有那些落伍者都会乖乖地闭上嘴巴、停止争论,意识到动画片的确能够成为让成年人和孩子们都感兴趣的传播媒介。——《综艺杂志》

这是当时一些报刊杂志对这部漫画的评论,相信大家看了也都有这样的感受,我也是希望我的家人能够理解,动画有时候比看教育片都更有教育的寓意,有意义。

这是一部针对性很强的电影,当然也会引起很大的争议,特别是伊朗本土,她们公开谴责该片,有关人士在接受访问时评价这部电影“一部没有真实描写伊斯兰革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影片”并认为“西方电影中敌对伊斯兰教就是始于法国,因而这部反伊朗的影片《我在伊朗长大》才得以制作和在戛纳电影节上得到大力推崇。”他还把这次获奖形容为“一种反传统的、不合时宜的行为”。影片自从戛纳斩获大奖以来,一直受到伊朗官方的谴责。当然还有个别伊朗政治人士对此片还是具有意见的。

玛赞·莎塔碧说:“我认为,不应该根据少数几个极端分子的恶劣行为而对整个国家做出评判。我也不希望人们忘记那些为了扞卫自由而在狱中失去生命、在两伊战争中丧生、在各种暴政统治下遭受折磨、或被迫离开亲人和祖国的伊朗人。人可以原谅,但绝不应该忘记。”

看过这部漫画之后,我就更像观看玛嘉·莎塔琵的更多漫画作品或者影视作品,从中找到这么直白、简单线条就能给人以深刻思想的画面。

第五篇:话剧《我长大了》观后感

话剧《我长大了》观后感

今天上午,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我们全校师生踏上了去武汉剧院的“旅程”,心里高兴极了,好像有只小鸟在唱歌,因为我们要看话剧《我长大了》。客车终于到了目的地,大家欢蹦乱跳地进了剧院大厅。我们在剧院大厅里谈天说地,谈古论今。一会儿,话剧开始了。

话剧主要描写了王刚和晶晶两个特殊的家庭。王刚的父母已离婚多年,他的妈妈为了让王刚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一直没与王刚说,因此,王刚就很骄傲,总说自己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晶晶的爸爸死了,她妈妈给晶晶找了许多次爸爸,但那些爸爸讨厌晶晶,所以都跟她分手了。晶晶为了不要妈妈离婚,于是她叫她的妈妈叫阿姨,后来妈妈真的与一个叔叔结婚了,晶晶才敢叫妈妈。有一天,王刚和晶晶看到了自己家里放的离婚证绝望了。

这个话剧教育了我们要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珍惜自己快乐的生活。我想,我们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父母很爱我们,我们应该好好学习,长大以后回报父母!

长大观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