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观后感
《中国》观后感(★)
编辑:风华正茂 识别码:77-1050554 观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6-26 15:39:53 来源:网络

第一篇:《中国》观后感

纪录片《中国》观后感

——文革中的中国与改革开放的必然

对现在大多数人来说文革只处在他们的想象中,他们对文革所有的想象都来自文字和老人们的对话。然而很少人知道享誉世界的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曾受中国政府之邀来到中国,拍摄了一部长达3小时40分钟的大型纪录片。他向我们展示了文革中中国的一些真实情况,让我们让世界了解了当时的中国。也许我们不能否认影片中确实有一些丑化中国的部分,但我们必须肯定的是那是一个真实的中国没有一丝虚假。

整部影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拍摄于北京,展示了一个小学的学生们、城市的老区、使用针灸技术的剖腹产手上还有一个棉纺厂及其工人等。第二部分参观了林县的红旗渠,还有河南的集体农庄,以及古城苏州和南京。最后一部分拍摄的是上海的码头和工厂。

影片中给我们展示的是一个安静,缓慢的中国,充满着一种和谐的感觉。早晨打太极的人们,那些学校、工厂、幼儿园、包括公园,人们整齐有序地做操、跑步、工作,脸上洋溢着幸福、自信的笑容,儿童们天真烂漫,歌声清脆嘹亮。神奇的针灸,华丽的杂技。但我们不敢说哪些是真实的,那些是安排的结果。而且在当时的时代人们在大街上都会注意自己的言行并不是太干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但我仍能从中看到那纯朴的民风,一种艰苦朴素的作风。

但影片也向我们展示了当时中国贫困的一面,所有的镜头看起来都是灰蒙蒙的,人们的衣着都是一致的,还有破旧的衣服。好像整个中国都是同一可色彩。就连现在发达的苏州,也是一副现在无法想象画面。看了当时的画面,我真的不敢想象现在这万紫千红的时代。大城市与乡村的差距巨大,可见现在的贫富差距并不是现代的产物,早在那个一切讲究共产的年代就已经存在了。城市中繁华的市场与乡村贫困状况形成鲜明的对比。

影片中最完整的一个段落就算是那个剖腹产的过程了,从针灸麻醉(如何将长长的银针插到产妇滚圆的肚皮)开始,一直到拽出一个血肉模糊的小生命,一切都是那么的详尽,就如教科书一般向人们展示了这个神奇的过程。就算在现在看来这也是一个令人新奇的过程,我很难相信这是文革中拍摄的镜头。若不是命令我敢说没人愿意让别人看到这样一个隐私德过程,即便是现在的社会也不会有几个人愿意。这也反映了文革时期上级对人民的一定程度的控制吧,人们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意见,个人崇拜的高涨。女工下班之后讨论的是毛泽东语录,孩子们唱的全部是革命歌曲,人们的流行装是黄军装,一切都是那么压抑。

整部纪录片给我的感觉就是中国被压抑的氛围所笼罩,虽然这才能算到是文革的中期,但却已经可以感到那种想要冲出的欲望。看看那个不掌龙头骑车的人,难道那不是一种冲破的体现吗?看看那镜头前一双双好奇渴望的眼睛,难道那不是一种压抑之下向往未来的眼睛吗?虽然人们在刻意躲着镜头,但可以看出他们其实都向往着镜头,向往着新奇的世界。好像当时中国所有的一切都与党与军人有关。从穿着、歌曲到最后那另世界人们感到神奇的杂技,一切都贴着文革的标签。这种情况必然不会长久的,其后的改革开放必然会到来的。压抑之后来的必然是爆发。

不管当时人们如何批判这部纪录片是如何丑化中国的,但它所记录的一切都是事实,贫穷、压抑,这一切都是事实,文化大革命确实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对人权产生了一定的侵犯。人们向往着更加自由的发展,不再接受做作的安排,迎来改革。

安东尼奥尼《的中国》向人们展示了文革时期真实的中国,然我们体验了巨变之前的社会,改革开放是中国正确也是必然的选择。

第二篇:中国之路观后感

《中国之路》观后感

班级:电气114班姓名:徐国彪学号:08060111427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了一个大规模创新、集体创新、加速创新、不断创新的时代。人们不禁要问:中国为什么会迅速崛起?这正是源于中国的创新。那么,人们还会再进一步问道:中国最大的创新是什么呢?这就是开拓了“中国之路”。

那么,什么是中国之路呢?所谓“中国之路”,就是邓小平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会议上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之路”,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不照搬前苏联式的社会主义模式,反对教条主义,也不盲目照搬西方式的资本主义模式。尽管当时要求学习西方现代化,借鉴西方的经验与教训,但更要超越西方现代化,独辟蹊径,探索和开拓中国道路。邓小平提出的是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也不同于其他所谓“非西方国家”(如印度)的现代化道路。从那时到现在,我们在这一思路的指引下,创造出了大国迅速崛起的世界奇迹,也走出社会主义国家富强的“人间正道”。202_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将“中国之路”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之路就是从经济全球化的边缘化者转变为经济全球化的参与者、推动者,从一个自我封闭、半封闭的社会转变到一个开放、全面开放的社会。

中国之路就是从一个一盘散沙、四分五裂的社会转变为一个具有强大政治凝聚力、组织化程度高的人民民主社会的过程。由此形成世界历史超大规模的经济社会转型,这就是中国之路的含义及影响。无论是经济转型,还是社会转型,都是发展的手段和途径,而发展的最终目的还是“以人为本”,在中国就是以十几亿人口的经济和社会福利最大化为本。我把中国之路定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之路”。这包括三个基本因素: 第一个因素是不断增加现代化因素,最大限度地扩大生产、创造财富,最大限度利用现代知识、科技、教育和信息要素。从本质上来看,中国作为现代化的后来者、落后者,她的现代化过程是一个不断追赶发达国家的过程,包括经济追赶、教育追赶、科技追赶、信息通讯技术(ICT)追赶等。

第二个因素是不断增加社会主义因素,共同发展、共同分享、共同富裕,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和政治优势。这也是毛泽东留下来的最重要的历史遗产,虽然他的许多创新都没有成功,如“人民公社”、“上山下乡”、“五七干校”、“工农兵学员上大学”、“赤脚医生”等所谓社会主义新生事物,连他也没有想象到这些“新生事物”也会垮掉,成为昙花一现,但是他执着地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探索和努力都成为历史的财富和动因。只有不断增加社会主义因素才能凝聚十几亿人民,动员社会各种力量,在政治上实现国家统一强大、长治久安。第三个因素是不断增加中国文化因素,对构建中国特色理想社会有重大创新,如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学习型社会、安居乐业社会。我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理念概括为“八个社会、一条道路”,其目的是使所有的人才发挥作用(人尽其才)。另外重要的则是对全球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包括和平、发展、合作。

中国之路最大的创新是什么呢?最大的创新就是创造了一个符合国情的、能够顺应世界潮流的、能够主动应对国内外挑战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这是全体中国人民的集体创新,也是党中央的集体创新,特别是几代党中央领导人的不断创新。

世界上没有一个最好的现代化模式,没有一个尽善尽美的体制,只有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世界上没有一条笔直的现代化大道,它总是要经过曲折之路,但总会“柳岸花明又一村”。中国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发展模式,是一个不断被创新、被超越的新模式。中国发展之路是一个崭新的发展。迄今为止,我们对它的认识仅仅是刚刚开始,还没有真正认识和理解它,还需要认真思考和总结。发展的成功与失败是十分难以理解的秘密,也是十分简单明了的道理。

历史告诉我们,以往的失败是自己折腾自己导致的,很少因别人、别国折腾我们而导致失败。“不折腾”是中国成功的一个底线——政治上不折腾、经济上不折腾、社会上不折腾、生态上不折腾、国际上不折腾,保证中国的未来顺着自己已经走过的道路继续走下去。

202_年6月22日

第三篇:《我爱你 中国》观后感

《我爱你 中国》观后感

今日观看了纪录片《我爱你中国》,感触甚深,特写下感言以共勉。在影片中我看到了北京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从202_年申奥成功以来的巨大变化,从一个环境污染严重到处弥漫着蜂窝煤味的城市到一个高楼大厦蜂拥而起,第三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的环保型城市。今日的北京已非昔日能比,是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国际性大都市,是中外人才所向往的归宿。

北京的发展只是中国大发展的一个缩影,我们透过北京的发展就可以深切的感受到中国的飞跃式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祖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影片中一位外籍人士说“我感觉中国就像一列疾驶的大卡车,不停地向前跑,速度越来越快,让世界震惊。”听到这样的称赞的时候我是多么的自豪与激动,为身为中国人而感到无比的骄傲。记得中学历史也曾讲到过,法国伟大领袖--拿破仑对中国的评价“中国是一只睡狮,一旦他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震颤”。

追忆历史不堪回首,从明末清初,中国就已经开始与西方发达国家拉开距离了,当西方国家开始进行资本主义革命,建立资本主义国家的时候,我们的封建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当西方国家开展工业革命,对外扩张,开辟世界市场时,我们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闭关锁国,排斥一切外来先进文化。当他们用大炮打开我们的国门的时候,我们只会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地求饶,“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值得庆幸的是,中国历史上从不曾间断过仁人志士的对祖国命运的探索,为拯救民族危亡,探索各种途径。著名的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虽然都失败了,但为中国革命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旧式的农民运动救不了中国,因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已经不符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产阶级的变法和革命运动也救不了中国,因为民族资本主义在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夹缝中产生并发展,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生来就具有软弱与革命的两面性,民族资产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具有革命性,但是又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革命又具有不彻底性,资产阶级改变不了中国的命运。所以改变中国命运的重任,只能落在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具有彻底革命性的无产阶级身上。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领导中国革命走向正确的道路。

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赢得了八年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开展了社会主义革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我们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上,我们在摸索中前进虽经历了一些坎坷,如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66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运动,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损害,但党领导人,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使我们的社会主义又走上正确的道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我们的国家从此步

入高速发展时期。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到一个新境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2_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十一五规划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坚定不移的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对于即将步入的十二五时期,中国仍将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我们满怀信心步入十二五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国家发展的会越来越好,越来越繁荣,我为作为一名中国人而深感自豪,我爱你中国。我们向着祖国的明天勇敢的前进吧。

第四篇:《中国备忘录》观后感

张云浩1362371768

3《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国情备忘录》分为中国之谜、人口大计、农字当头、苍茫大地、资源扫描、山水之间、民生纵横、创新元素和中国脚步九集,它就当下中国的人口、三农、耕地保护、资源环境以及创新能力等我国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进行了客观详尽的表现。

在看的过程中一直伴随我的是感叹、感慨与担忧的复杂心情,精简而深邃的解说与真实而又引人的画面一次次敲打着我们曾经似乎麻木的神经。医疗、养老、住房、就业、教育••每一个问题都牵动着千千万万老百姓的神经,我出生在农村,在农村长大,对很多问题都是深有体会。从小爸爸妈妈就早出晚归的干活,人累得半死,而收入并不是那么充裕,面对我和弟弟两个人的书费,生活费还是得省吃俭用,规划再规划,到头来还不一定能保证足够我与妹妹的开销和一些人情事故。而医疗就更得不到保证了,他们都是尽量照顾好自己,不敢生病,即使生了病也不会去看医生,能熬的都是熬过来的,熬不了的也不过是买点药回来吃了就算了,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去医院的。在当代社会下是买什么什么贵,卖什么什么便宜,对与我们这个农业大国来说这大半的农村人口的生活要真正的改善真的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吧,再加上近年来灾难不断,人民的生活并没有得到太大的改观。虽然国家常常出手不凡,砸钱、出政策,不少问题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但还有很多事情还是远远不够的,只是杯水车薪,或是解决了冰山一角,但也有的事情并不以国家的意志为转移,国家在不断的强大,财富迅猛聚集,但普通老百姓,尤其是广大农民和农民工的收入、各种社会福利却总是跟不上国家发展的速度,使得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矛盾越积越多。近两年来中国又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大考验,湖南等地冰灾,汶川大地震,云兰旱灾••这些都是人类对地球的破坏留下的后遗症。水资源污染严重,导致现在饮用水大面积缺乏;大气层在各工厂的烟囱轰击之下也遭到严重破坏,大气质量也越来越差,近年来酸雨的覆盖面积也在不断的扩大;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天然森林的大量砍伐,导致沙尘暴不断,地震也越来越频繁••人们的生活环境真的是令人堪忧。当然《国情备忘录》的辉煌篇章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建国六十年来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六十年不过是短暂一瞬,但对于中国、中国人民来说,新中国经历了一段不平凡上的历程,充满奇迹,充满辉煌。六十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各方面的事业蓬勃发展,蒸蒸日上。有比较才有鉴别,把中国的发展变化放到历史进程和世界范围内做一番比较就会发现中国发展的整体面貌和重大意义。在经济上,经过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如今已跃居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此外,工、农与第三产

业逐步趋向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我们正迈着步伐向建设更加全面、美好的小康社会快速前进。在政治上,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政治地位的提高,而且作为一个负责人的联合国常务委员国,我们正在国际失误中发挥着越来越不可替代的作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需要中国也离不开中国。在文化教育上,我国已基本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国民素质不断提高。从此,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已走出中国迈向世界,汉学热在世界各地已燃起并正影响改变这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新看法••

虽然国家的发展是可观的,但在我们大学生看来我们的前途似乎没那么可观,中国人口的巨大使我们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13亿人口的大国,人人都要过生活,人人都要有工作是多么的困难。当代大学生越来越多,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可能毕业就意味着失业,又有那么多的大学生经不住压力而选择放弃生命,这给我们国家的教育领导人是敲了一次又一次的警钟,到底怎样的教育制度适合中国的孩子,为了中国未来的发展,国家也是教育制度改了又改,人口问题对我们过去、现在、将来的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已经大二了,但对于我们的未来还是很迷茫,根本不知道将来我们能做什么,现在学习的东西在将来到底有何用••一系列问题不断出现在我们脑海里。暑期去打工实习,那些老板开口就问你有没有工作经验,你会我们在毕业后到底有什么工作可以做?看过了《国情备忘录》这部做什么,使得我们又开始怀疑我们的大学生活这四年真正有用的到底有几年?纪录片,我仿佛亲历了祖国的成长与发展,我感受到了我们生机勃勃的发展中所饱含的艰辛和无奈,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踏着坚实的步伐,坚定不移的走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方的道路上也许还有无数的荆棘曲折、激流险滩,但我相信世界人民看到的中国仍将是一个充满自信、一往无前的巨人形象,在党的带领之下我们的未来一定会是美好的。

《国情备忘录》的辉煌篇章让国民看到建国六十年来我们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六十年不过是短暂一瞬,但对于中国、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新中国成立这一个甲子以来的不平凡历程,充满奇迹,充满辉煌。六十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方面的事业,蓬勃发展,蒸蒸日上。有比较才有鉴别,只有把中国的发展变化放到历史进程中和世界范围内作一番比较,才能看出其整体面貌和重大意义。

在经济上,经过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如今已跃居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此外,工、农与第三产业逐步趋向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我们正迈着

张云浩1362371768

3步伐向建设更加全面美好的小康社会快速前进。在政治上,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政治地位的提高,而且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联合国常务委员国,我们正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不可替代的作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需要中国也离不开中国。在文化教育上,我国已基本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国民素质不断提高。此外,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已走出国门迈向世界,汉学热在世界各地燃起并正影响改变着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新看法„

正因为我们取得的这些成就,在很多人看来,以欧美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即将被打破,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今,“G2”逐渐成为一个时髦的词语,人们不断用G2来指代美国和中国,G2成为世界新秩序的代名词。但我们应该清醒的意识到,现在“我们中国还远远不是功夫熊猫,当今的我们也并非世界经济的救世主”!的确,《国情备忘录》同时让我们国民在无数的赞誉中清楚地看到辉煌的背后仍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不足:我们的资源版图越来越小;我们的耕地面临着诸多被吞噬因素的危险;碧水蓝天越来越难得一见;巨大的人口压力考验着我们的承受力;滞后的三农问题仍在牵制着全局发展;就业难、住房难与看病难导致的矛盾有日益严峻的趋势;我们的科技创新与教育发展方面还有极大的上升空间;最为核心的民生问题尚未彻底解决,各方各面的贫富差距及差异持续拉大„

当然,所有问题的出题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必然,不断完善也是一个必然,但是这需要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还会出现其它问题。正如《国情备忘录》所启示我们的,这些问题的实质概括起来就是各种关系的“失衡”。虽然我们近期对此类问题已经着手加以解决,但许多方面仍未扭转,甚至还有恶化的趋势。这些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现代化进程的突出问题,应该说是由发展水平和一系列体制机制共同造成的,有的也是部分改革举措不当引起的,因而也都需要我们在艰苦奋斗、促进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改革的目标,校正改革的方向,加大改革的力度、拓宽改革的广度、延展改革的深度。如果不继续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不进一步扩大开放,一味地放任这些问题的自然演进,就会导致我们发展方向的迷失,甚至连已经取得的成就也会丧失。从而也根本谈不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宏愿。

在《国情备忘录》中,对普通国民来说,最关注与关心的还是就业、住房、医疗及养老问题。就业意味着收入保证这是民生之本,而住房、医疗及养老则是民生之必须。金融危机的影响,房价的持续走高,医改的断断续续共同使这些问题难上加难。当前对于这些问题,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有些地方我们是能做出改变的,只要我们的政府适当的加大对市场和经济的宏观调控力度,正确的运用好手中的政治政策和经

济手段。

中国房价上涨过快,是多种因素共同发力的结果。政府对‘房地产业是支柱产业’的定位,使得房地产业得到多方的政策支持,为获利,地方政府放任房价上涨,甚至房产低迷时,还出台种种救市政策” 那么现在高房价是该得到足够的重视了,中国房地产市场需要“刮骨疗毒”。只有死掉一批、查处一批、转行一批,让房地产行业不再“很黑很暴利”,让房回归理性,使“居者有其屋”,才是老百姓最大的福音。

经济危机后,我们反复提出要刺激居民消费,然而如今昂贵的房价,日益升高的医疗卫生,再加上这买啥啥贵,卖啥啥贱的年代,刺激居民消费便成了天方夜谭,中国基本上是一个生产和储蓄的国家,高额度的储蓄是人民对政府没有信心的一种表现,或者是公共政策缺失的反应。至于就业,就不得不提及企业问题。国有垄断企业的嫌贫爱富,难以给中小企业、个人、农民融资,从而造成了企业的两极分化。肥得流油的垄断国企与朝不保夕的私企并存,同时,垄断国企对私人企业产生了挤出效应,特别是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我国“国进民退”,担负着全国70%就业任务的民企风雨飘摇,城市工人、农民工的工资与就业越来越陷入困境,普通老百姓如何能够致富?我们又如何提高消费呢?而由此带来的就业问题,劳动保障问题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忧思„

阵痛后,需反思,这是涅槃最好的基石。纵观当今世界,我国正面临百年来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六十年的积累让我们处于一种主动的态势,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在解决现存问题的同时加快发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始终昂首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一刻不能放松。我国人民已在党的带领下,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国情备忘录》带着我们行走在祖国的过去与现在,剥茧抽丝的将一个正在崛起的中国,一个伤痕累累的中国向我们全面的展示而来„„根植于这片土地的人们,只有深刻认识自己的国家,懂得这个国家,才能真正地、更加地爱上这个国家!因此,瞩望未来,我们更加信心满怀,让我们紧紧抓住眼前的历史机遇,万众一心,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

第五篇:中国合伙人观后感

集体观影《中国合伙人》——现实中的梦想

5月18日,《中国合伙人》上映的第二天,合肥上知的知青们集体观看了这部以新东方三驾马车的创业故事为原型并带着文艺色彩的励志电影,看完后大家纷纷表示感触颇深。《中国合伙人》是一部有关青春的电影,也是一部有关梦想的电影,还是一部反映现实的电影。这部电影里填装了太多的情义,有感动、有欢笑。“海归”孟晓骏和“文艺男”王阳、“土鳖”成东青激昂在八十年代的峥嵘岁月里。孟晓骏意气风发,王阳浪漫潇洒,只有跟着他们混的成东青周身泛着化不开的土气和傻气显得有些格格不入。这样的三个人心中满怀着梦想:孟晓骏的祖父和父亲都是留美的博士,他的血液里流淌着一个美国梦;王阳对文学以及爱情充满了热忱;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东青不知道自己的dream是什么,或许他只是想不被别人看低,想跟朋友、喜欢的人在一起罢了。

《中国合伙人》以一种轻松诙谐的方式诠释了大银幕上不曾有过的“中国梦”,诠释了马云、俞敏洪等一批创业人的艰辛和努力,为创业者和准创业者提供精神动力,也感动了上知正在奋斗的知青们。

《中国》观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