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观后感
李尔王观后感(大全)
编辑:雨后彩虹 识别码:77-942727 观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3-10 21:09:59 来源:网络

第一篇:李尔王观后感(大全)

李尔王观后感范文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尔王观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昨天晚上睡觉之前看了莎士比亚的悲剧故事 ———李尔王。不知道别人读后是什么样的感觉,每个人读后应该都有一些自己的想法。谁也不能去将莎士比亚这一伟大的悲剧故事去定性为某一种思想定性,所以我对那些所谓专家做出的研究全是作为参考的态度,尤其是不懂英文的专家。他们有自己去理解这篇文章的权利,却永远不能将其强加给每一位读者。我建议每一位懂英文的读者去用莎士比亚的原文读一遍,因为中文里面多多少少会有翻译者的一些思想感情。

莎士比亚这一著作确实有令人深深回味的价值!将其联系在我们当今的现实生活中也是非常合适的!它体现了一种人性的丑恶与人性的美丽!莎士比亚是一个语言大师。在文章中,第一幕第一场葛罗斯特与肯特的一段对话,葛罗斯特就用了低俗语言,这种流行于社会底层的俗语,却更能揭示葛罗斯特真实的内心世界,这种低俗语言的运用消解崇高,降低了高雅语言虚伪的自以为是,起到了引导观众洞悉真实而远离虚假的作用。在第三幕第四场里,李尔被两个女儿驱逐出门以后,成为无家可归的流民,跑到暴风雨的'荒野,诅咒女儿忘恩负义。在雷电交加中,李尔对穷苦的人们喊道:“衣不蔽体的不幸人们,无论你们在什么地方,都得忍受这种无情的暴风雨的袭击,你们的头上没有瓦遮身,你们的腹中饥肠雷动,你们的衣服千疮百孔,怎么抵挡得了这样的气候呢?啊!我一向太没有想到这种事情了。

安享荣华的人们啊,睁开你们的眼睛来,到外面来体会一下穷人所忍受的苦,分一些你们享用不了的福泽给他们,让上天知道你们不是全无心肝的人吧!”在这个价值迷失的时代,李尔对整个社会贫富悬殊的愤怒和批评,表达了人们在传统价值崩溃时代迷途的痛苦和寻求的渴望。莎士比亚在这里向我们表达了人的激情,他以一个疯狂国王所有的可怕威风怒号出来,同猛烈咆哮激动的自然相抗衡。这种激情和自然界的暴风雨亲和成一体,使剧情悲愤达到高峰 故事中许许多多的现在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屡见不鲜的。在我们身边的官场里,职场里!为了得到满足自己利益的溜须拍马的小人随处可见,然而所谓的领导就喜欢这样的小人,有多少刚步入社会的正义学子们,被这种风气“感化了”,最终改变了自己立志已久正义之梦。不知道这是因为现在的社会风气造成的还是这就是人的本性。另一方面,都说养儿防老,可是又有多少的老人被自己的儿儿女女女抛弃,又有多少为了争夺家产的亲兄弟,最后反目成仇!都说好人有好报,可又有多少好人得到了好报?还不是有许多坏人逍遥法外!也许莎士比亚正是没有能力去改变这种现象,才用纸和笔去批判。很多人都说这篇文章些的好,可又有多少人从中感悟到了它的真谛,又有多少人认识了自己的错误与不足?又有多少人在认识自己的不足与错误后改变了自己。

第二篇:李尔王

张洁 2009020217 中文2班

理想人格的灭

——读《李尔王》之我见

《李尔王》不是莎士比亚最完美的作品,但20世纪以来的众多批评家都将其奉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首。《李尔王》并非莎士比亚虚构的,这个故事很早就流传着,是莎士比亚将其从口头传说的简单形式上升成为戏剧艺术形式。在传说中,《李尔王》拥有一个比较愉快圆满的结局,但莎士比亚却以悲剧来诠释这个故事,这中间寄托了莎士比亚无以言说的理想人格。

《李尔王》是双线叙说的戏剧。主线讲的是年迈的英国国王李尔想要退休,决定将国土一分为三,分别赠与自己的三个女儿。他让女儿们用语言来表示对他的爱的多少,以此来作为分得土地多少的依据。大女儿高纳里尔和二女儿里根巧舌如簧,骗得了大片的土地。小女儿考狄利娅的情感朴实真挚却因不善表达而没有分得土地。所幸的是,法国国王慧眼识珠,迎娶考狄利娅成为法国王后。退位后的李尔遭到了两个女儿女婿的嫌恶和压迫,最终被他们扫地出门。可怜的李尔几近疯狂,暴走荒原。与此同时,辅线讲述的是李尔的臣子葛罗斯特伯爵父子。葛罗斯特受其狡猾阴险的庶子埃德蒙欺骗赶走了正直善良的大儿子埃德加。之后,埃德蒙为了获得自己父亲的爵位在里根和其丈夫康华尔公爵面前告发父亲,使葛罗斯特被挖去双眼。葛罗斯特在埃德加的帮助下活了下来。高纳里尔和里根同时爱上了埃德加。考狄利娅在得知李尔的遭遇后,举兵讨伐高纳里尔和里根解救苦难中的父亲。李尔在忠臣肯特和弄人的帮助下与考狄利娅会合。在战场上,考狄利娅和李尔战败被俘。奥本尼公爵发现妻子高纳里尔和埃德蒙的奸情,于是派埃德加和埃德蒙决斗,埃德蒙被杀死。高纳里尔和里根两个双双死于为埃德蒙争风吃醋。由于埃德加的密令,考狄利娅在狱中被杀死。李尔抱着小女儿的尸体心碎离世。

在剧中,高纳里尔、里根和埃德蒙虚伪阴险,心狠手辣,陷害欺骗自己的手足,甚至残忍地迫害自己的父爱,是邪恶的化身。但事出总有原因,同样是儿女,为什么会对父亲有如此大的差别呢?

法兰西王: 这太奇怪了,她刚才还是您的眼中的珍宝、您的赞美的题目、您的老年的安慰、您的最好、最心爱的人儿······

李尔王最初的计划也是要在考狄利娅的看护下终养天年的。从这里,我们能深刻感受到李尔分给三个女儿的爱是不平等的。而埃德蒙作为格罗斯特的庶子,在很长的时间里是被他的父亲羞于提起,也是不被承认的。

爱德蒙: 大自然,你是我的女神,我愿意在你的法律之前俯首听命。为什么我要受世俗的排挤,让世人的歧视剥夺我的应享的权利,只因为我比一个哥哥迟生了一年或是十四个月?为什么他们要叫我私生子?为什么我比人家卑贱?我的壮健的体格、我的慷慨的精神、我的端正的容貌,哪一点比不上正经女人生下的儿子?为什么他们要给我加上庶出、贱种、私生子的恶名?贱种,贱种;贱种?难道在热烈兴奋的奸情里,得天地精华、父母元气而生下的孩子,倒不及拥着一个毫无欢趣的老婆,在半睡半醒之间制造出来的那一批蠢货?好,合法的爱德伽,我一定要得到你的土地;我们的父亲喜欢他的私生子爱德蒙,正像他喜欢他的合法的嫡子一样。好听的名词,“合法”!好,我的合法的哥哥,要是这封信发生效力,我的计策能够成功,瞧着吧,庶出的爱德蒙将要把合法的嫡子压在他的下面——那时候我可要扬眉吐气啦。神啊,帮助帮助私生子吧!

埃德蒙陷害哥哥埃德加的动机从人性的角度看,也是由于没有得到足够的爱而产生的恨。我们不能不感叹,可恨之人,总有他的可怜之处。戏剧发展到后来,高纳里尔和里根赶走了父亲,埃德蒙陷害父亲。这已经远远超出了读者所能够给予的同情范畴。这也不再是简单的对爱的需求,而是一种极端个人主义的驱使。这样的极端个人主义是当时文艺复兴提倡的人文主义的膨胀,一种扭曲的体现。

李尔和葛罗斯特在剧中是遭到儿女抛弃的两个可怜老头。但是不得不说,这一切很大一部分是他们咎由自取。李尔原本是一个专横暴虐、刚愎自用的统治者。最为一个长期处于统治地位的国王来说,他听惯了甜言蜜语,虚荣心极度膨胀。他听不得考狄利娅的诚实的话语,恼羞成怒,将女儿赶出家门,最终导致了自己被另外两个女儿欺辱。葛罗斯特与李尔同样感情用事,缺乏理智的思考。他轻信

了庶子的谗言,不相信言辞木讷的长子的为人。在没有弄清楚事情的真相时,就做出错误的决定。这样的人物形象是莎士比亚对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愚昧腐朽的一种折射。他们在剧中的遭遇,在莎士比亚的心中并不是真正的悲剧。因为最后,李尔和葛罗斯特都发现了事情的真相。李尔在遭遇种种磨难后领悟到了更多平常人生的真理。

李尔 你以为让这样的狂风暴雨侵袭我们的肌肤,是一件了不得的苦事;在你看来是这样的;可是一个人要是身染重病,他就不会感觉到小小的痛楚。你见了一头熊就要转身逃走;可是假如你的背后是汹涌的大海,你就只好硬着头皮向那头熊迎面走去了。当我们心绪宁静的时候,我们的肉体才是敏感的;我的心灵中的暴风雨已经取去我一切其他的感觉,只剩下心头的热血在那儿搏动。儿女的忘恩!这不就像这一只手把食物送进这一张嘴里,这一张嘴却把这一只手咬了下来吗?可是我要重重惩罚她们。不,我不愿再哭泣了。在这样的夜里,把我关在门外!尽管倒下来吧,什么大雨我都可以忍受。在这样的一个夜里!啊,里根,高纳里尔!你们年老仁慈的父亲一片诚心,把一切都给了你们——啊!那样想下去是要发疯的;我不要想起那些;别再提起那些话了。

这样的改变对于李尔和葛罗斯特来说是一种升华。即使最后李尔死亡了,也是在明明白白的情况下离开的。

相对于其他两个女儿,小女儿考狄利娅是戏份最少的。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她是这场悲剧里的重要角色。善良,诚实,理智,勇敢是考狄利娅的性格特色。虽然莎士比亚没有花很多的笔墨正面描写这位女主角,但是作家通过两个姐姐的行为突出考狄利娅的性格。剧本将两个姐姐写得越阴险狠毒,就越突显妹妹的善良;姐姐越虐待父亲,就越体现了妹妹对父亲的爱。考狄利娅是莎士比亚笔下的理想人格。这个角色没有缺陷,毫无瑕疵,几乎是完美的。但我们都知道,这样的人物是不会在现实社会出现的。这只是莎士比亚对于自己理想中的人格的塑造。鲁迅曾指出“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在剧中,考狄利娅的死亡是作家理想人格的破灭。这就仿佛做了一个美好的梦,梦里有最完美的你爱的人,但是这个梦被戳破了。美好的事物轻易被摧毁,是的剧本达到了悲剧的顶点。

《李尔王》的悲剧给人一种淋漓尽致的痛,毫不迟疑的将伤痛一步步展现出来。这样一种理想的破灭,是任何人都很难承受的伤痛。

第三篇:李尔王

英语0411

2004520014

黄清萍

《李尔王》读后感

《李尔王》约写于1605年,取材于英国民间一个古老的家喻户晓的传说,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1681年后有人将其改为喜剧收场,一直到19世纪中叶,人们才重拾原作,此后,对本剧的益美之词有增无减,甚至被莎翁评为最伟大的悲剧.王权在文艺复兴时期是神圣至上的力量,李尔王一出场就命令女儿说出对自己的爱,透露出他这种怪异心态和专断独裁之间的深层关系.另外,剧中也表现出许多原型的家庭关系:手足的敌对意识,失去父母宠爱的恐惧,父母害怕子女冷漠无情等等.近四个世纪以来,李尔王收到两极化的评价,例如在莎剧中,没有一场像本剧一样,让不公不义,如此暴孽嚣张的而又无需受到惩罚,使本剧既充满令人难堪的痛苦,又有被喻为如神曲或贝多芬交向曲般的壮阔,雪莱更誉本剧为最大的戏剧诗作。

故事讲的是年老昏聩、刚愎自用、目光无识的李尔王把国土分给了虚伪的大女儿吕甘、二女儿贡纳李莉,却把诚实率直善良不会取悦父王的小女儿科第丽霞驱逐到国外。科第丽霞被迫离家出走,与爱她的法兰西国王去了法国。李尔王自己仅保留国王的尊号和一百名侍从,准备轮流住在两个女儿家中安享晚年。谁料两个大女儿达到目的后却原形毕露,把老父赶出家门,李尔王饱受颠沛流离之苦。小女儿得知李尔王的凄惨遭遇,起兵讨伐两个姐姐,不幸失败,最后被俘含恨自刎,李尔王也在悲痛疯癫中死去。当然,两个坏女儿的下场也是可悲的。《李尔王》中展现的则是一个分崩离析的社会,李尔王因为自己的刚愎自用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主人公从具有绝对权威的封建君主变成了一无所有、无家可归的老人,人物命运和性格发生巨大的变化,这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最具特色。

李尔王这个糊涂虚伪的老国王,因为自己的虚荣之心,害了自己更害了那个善良天真的小女儿科第丽霞,在我们看来他遭到这样的后果是活该、是自食其果,话又说回来,人到老年遭受到如此的待遇应该说是他一生中最苦的果子了,更惨的是最善良的女儿又死在了自己的前头。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他是一个平常人,是和我们一样的平常人,如果他在年轻的时候没有听别人的劝言和真话的时候又怎么能够在自己的王位上做到现在,又怎么能够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得如此呢?可是,由于他平时身居高位,长期生活在一呼百诺的宫廷之中,周围都是争先恐后向他邀功献媚之人,所有的人或事都围绕着他转动,以他的好恶为好恶,以他的是非是非。年月深久,他就像一个上了瘾的吸毒者,奉承和献媚成了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每一刻都离不开歌功颂德。

当他失去了王位、权势,历尽磨难,却因而恢复了人性,他临终的悲鸣不是为当初他迷恋的宣赫的声势、帝王的威严,而是为了当初被他驱逐出宫受到他诅咒的小女儿,但他却不能从她的长眠中唤回她那颗洋溢着仁爱的热心了,正因为这种种的遭遇他懂得了最宝贵的是不能用金钱、权势收买的人间真情。

可是,正当两个女儿都向他献媚花言巧语,哄得他兴高采烈的时候,偏偏小女儿科第丽霞没有摇尾乞怜似的向他奉承,不怕和他顶撞,大大扫了他的兴,一怒之下把小女儿赶出了自己的国家。小女儿科第丽霞是善良的、天真孝顺的,同时她也是固执冲动的,如果只有自己知道自己的善良、孝顺又有什么用,既然知道自己的两个姐姐是什么样子的又为何不能在此争得一地之位,以此来为自己为老父铺好一条后路呢?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作风是没错,可是人有的时候是需要用言语向他人表白说明的,有的时候言语比行动的作用要大得多。她也是幸福的,因为自己的一无所有而得到了一个真心爱她的郎君,这是她的两个姐姐不曾也不可能拥有的,她是一直活在爱与被爱之中的。但同时她也是冲动的,因为父王受到了两个姐姐的狼心狗肺的对待而出兵讨伐她们,到最后失败受辱而死于狱中,这难道不是她的冲动吗?自己心善不忍,那也要在有把握之时做有把握之事呀,可她在自己没有准备完善的时候冒然地出兵又起有不败之理。

李尔王的大女儿吕甘和二女儿贡纳莉更不用说了,是一个狠毒、不忠、不孝、不贞、无知的女人,为了各自的利益驱赶自己年迈的老父,为了自己心中喜欢的浪人而毁灭自己的家,更是相互残害生命,直到死都不知道她们喜欢的那个男人也同样是一个狠毒的男人,而他只是在不断地利用她们罢了,或许是因为她们是国土的拥有都而对待依附她们的丈夫不屑一顾,甚至骂自己的丈夫是懦夫,可怜的两个男人,因为权利而葬送了自己的幸福一生。她们根本就没有一个为人妻、为人女的样子,可能她们直到死都没有明白一个为人的道理吧!

这里最坏的、用谋最高一筹的应该说是葛罗斯脱的私生子爱特门了,为了家产、为了更高的地位同样是迫害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更是害了一直把他当作孝子的父亲,这些对他来说还不够,居然用自己的相貌和花言巧语把所有的人哄得团团转,最终有两个女人因为他的虚情假意而死于自己的手中,而他自己到最后一无所有,还葬送了自己。说真小人可恶,可像他这样的带着假面具的伪君子更是比真小人可恶得太多太多。

其实,话又说回来,这种伪善并不是他的个人原因所造成的,也不是他当初想要的,是周围的环境把他造就成了这样的一个人,正因为他是个私生子,所以周围的人才会对他有种种不礼貌的称呼和对待,他和埃特加同为葛罗斯脱之子,可是他们的待遇却截然不同,这就对伪善的他造成了一种很深很重的影响和内心的创伤,这难道是他的错吗?并不完全是,只不过是别人和社会对他有所不公罢了。

葛罗斯脱和遭遇与李尔王有相似之处,他是因为轻信了爱特门的话,遇到爱特门的告密而失去了自己的双眼,他虽然失去了双眼,可他找回了自己的孝顺忠心的儿子埃特加;他虽然失去了双眼,但他心中的那双眼亮了,不会因别人的外表而再轻易地想念他人了。

这个故事中最忠诚、忠心耿耿的人应该属肯脱这位老臣了,他因为自己的真言而被李尔王放逐,可他没有因为李尔王的昏慵而怀恨在心,更没有因此而离开这位可怜的老国王,他知道李尔王是一位好君主,只是太容易被花言巧语所迷惑罢了,所以他要不辞辛苦地陪伴在他的身边,就在李尔王最艰难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时候都没有离开过他一步,甚至为这个从前的老国王而奔波,为他向善良的科第丽霞求救。应该说肯脱是一个聪明灵活的人,他知道自己该如何改变自己,最后李尔王的得救与小女儿的相识都是多亏了他。

这个故事虽是在遥远的古国,可是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太多太多这样的例子。我们都喜欢甜言蜜语的人,喜欢夸赞之语,到最后不也正是它们害了我们嘛!这不正是对那些口蜜腹剑的阴谋家的谴责吗?在现实生活中现象和本质,外表和内容往往都有很大的差别,我们不能因为现象和外表而失去理智成为下一个李尔王,“金光灿灿的并不全是黄金!

而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善与恶,伪与真的观念和标准,没有谁生下来就可以判断它们,现实生活是残酷的,我们不可能像书中的故事那样有好的结果,我们都是要经历这些才能够真正地辨别它们的好与坏的,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心中的渴望而失去辨别的理智,要抑制那位喜甜的爱好,如果没有尝到苦的滋味又怎么会知道甜的滋味呢?

第四篇:李尔王

此剧主要情节为:年老的李尔王情绪低落,希望把国土分给他的三个女儿。在分封的时候,他让每个女儿都说说对他的爱戴,借此安慰自己的心。大女儿和二女儿竭尽全力的赞美国王,只有第三个女儿考妮狄娅因表达了自己的朴实而真挚感情被李尔驱逐,(经典语句为Love and be silent),去法国做了王后。在把国土分给两个女儿之后,李尔的女儿立刻变脸虐待他,但李尔并没有发疯,而是默默忍耐她们的折磨,他认为这是自己误解考妮狄娅,理应受到的惩罚。就在他自怨自艾的时候,来了一个圣徒安慰他。李尔对圣徒说了自己对考妮狄娅犯下的错误,并懊悔的表达了自己的绝望:他觉得考妮狄娅再不会原谅他了。但圣徒却说,考妮狄娅一直爱着她的父亲。原来,这个圣徒就是考妮狄娅。考妮狄娅在法国得知李尔的困境之后,立刻组织了一支军队,秘密在英国登陆,因为放心不下李尔,所以特地在开战前,来探望李尔。最终,考妮狄娅的军队大败英军,李尔又变成了李尔王。《李尔王》这部文学作品被定义为悲剧,对于这种定义,从其故事中的大多数正面主角的悲惨命运来看,我是认同的,并在初读之后对于悲剧的定义不加怀疑的认同。但是再次品读之后,尤其在用精神分析的方法重新审视文本之后,我个人认为将它定义为悲剧是不妥的,至少它不是典型的悲剧作品。得此观点,原因有二:一,故事的结局终将是正义战胜了反动,反面人物无一例外的被斩杀。二,在这部作品中共出现了十二个主要人物,在这十二主要人物中,除两个人物(康华尔公爵和里甘)之外的其余十个人物都通过各种途径最终实现了自我心灵的慰藉——即实现了本我或者自我的超我意识,而超我意识的实现就是决定其非典型悲剧性质的关键。

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人物并非都能实现自我的超我意识,亦或说实现自我的心灵的慰藉。但是在《李尔王》中,我们可以从文本中找到多个这样的人物,同样,也可以找到多种实现自我心灵慰藉的途径。阐释为什么某个人物通过某种途径就实现了自我心灵的慰藉,便是精神分析方法的作用所在了。

实现自我心灵慰藉的第一种途径:本我享乐意识得到满足从而实现心灵的浅层慰藉(层次是根据此种途径的在文本中的现实意义界定的,间接通过与其他人实现的途径比较而得出)

代表人物:李尔、文本中,李尔根据其三个女儿对他表达的爱慕之词的优劣来给予领土与权力,哪个女儿的说辞越是甜蜜,就越能讨得李尔的欢心,所分得的领土面积和权力也就越大。如果去除这个情节的人物关系(父女关系),单独解读的话,我们可以说它反映的是一个年迈的男人在争取年轻女子的欣赏和赞美,从而获得作为一个男性的心底深处出于性的满足。文本中还提供了一个细节,那就是李尔的妻子已去世多年,加之以作品中并没有出现与李尔产生性关系的另一名女子,所以我们大可以这样理解:李尔的生活长期出于性缺失的状态,并且由于年老体迈,很难得到身体上的性的满足,因此这个情节所涉及的李尔潜意识中渴望得到心理上的性的满足就合情合理了。

我在之前写过的一篇文章中也曾对李尔大女儿戈纳瑞对他表达的以下爱慕之词发表过看法。

“父亲,我对您的爱,不是言语所能表达的;我爱您胜过视力、世界的自由;超越一切可以估计得贵重稀有的事物;不亚于兼有天恩、健康、美貌和荣誉的生命;不曾有一个女儿这样爱过他的父亲,也不曾有一个父亲这样被他的女儿所爱;这种爱使口舌和言辞都无能为力;我对您的爱比所有上述都加起来还要多。”

当时的看法是这样的:我想,这段说辞不太适合对一个女儿对父亲说,它适合对自己爱到无法自拔的情人说,最适合一个男子对她心爱的女子说,还要有个附加条件——俩人都被爱情冲昏了头脑,都出于一时的„„冲动,男子若是无意说出还可能是出于真心,若是不然,肯定如同戈纳瑞一样,是别有用心的。女子若是出于感动而假装相信,那还可以理解,若是真是死心塌地的信以为真,那她和李尔王一样绝对是个傻瓜,并且注定要悲剧„„

现在来看,对于戈纳瑞的这段说辞还应该补充这么一点:它满足了李尔心底深处作为男性的出于性的虚荣心的满足。

如果这么分析的话,科迪利娅作为李尔最心爱的一个女儿,她的赞美的说辞应该是最能使李尔感到愉悦和快乐的,但是她那段不带任何激情色彩的说辞:“父亲,我们没有话可说„„没有„„可叹我不会把我的心事从嘴里说出来;我爱您只是按照我的义务,一分不多,一分不少„„有一天我出嫁了,那接受我的忠诚誓约的丈夫,将得到我仪的一半的爱„„”不仅不能使当着众多臣子的作为一个国王的父亲的虚荣心得到满足,同时更加不能使李尔潜意识中对于性的虚荣心得到满足。因而李尔由爱生恨,没收了对小女儿全部的爱,由此开启了之后的悲剧历程。

综上所述,李尔的大女儿、二女儿使李尔本我的享乐意识得到了满足,具体的说是使李尔潜意识中对于性的欲望得到了满足,因为我们可以说李尔得到某种心灵的慰藉,但这种慰藉显然不能上升到人性、人格的高度,对读者也无法产生理性的启示。因此我称之为浅层的心灵慰藉,换言之,深层的心灵慰藉可以引起我们对人生的共鸣。

实现自我心灵慰藉的第二种途径:个人价值重新得到否定其价值之人的认可,心中郁结释怀,从而实现较深层次的心灵慰藉。

代表人物:科迪利娅、埃德加

文本中,科迪利娅由于没有向李尔表示虚假的谄媚之情,受到了李尔的憎恨和驱赶,痛苦而伤心的离开了自己的国家。埃德加也由于其兄弟埃德蒙的陷害,受到其父葛罗斯特的追杀,被迫装疯卖傻,藏匿于市井,过着非人的生活。他们有三个共同点:冤屈与信念并存;其个人价值受到了最亲密之人(父亲)的完全的否定;他们都用自己不变的真心照顾了或疯或瞎的父亲。这三个共同点是他们实现个人心灵慰藉所必需的前提条件。我们不难理解身受冤屈的人是怎样的一种心境,无疑是痛苦的,又是时刻都充满希望的——他们相信真相总有一天会被他们的父亲知道,他们的真心总有一天会被认可,他们的个人价值总有一天会被重新重视——因此他们时刻都盼望着那一天的到来。我认为经历痛苦与磨难之后的真心比没有经历痛苦与磨难的真心分量更重,经历痛苦与磨难之后得到的幸福比没有经历痛苦与磨难得到的幸福更加温暖人心。因而,我认为科迪利娅与埃德加是幸福的,比没有经历此种变故的他们更加幸福。当李尔向科迪利娅认错的时候;当葛罗斯特得知埃德加是冤枉的,并当他知道一直陪伴在自己身边的人就是埃德加的时候,相信科迪利娅和埃德加的感受是一样的,他们是幸福的,心中长期的郁结解开了,他们的心情就像雨过天晴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顺畅,在那一刻,他们实现了自我心灵的慰藉,完成了超我意识的实现。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倘使我们有过因为或大或小,或人为或误会而受到冤屈,而冤屈在最后得以洗刷的经历,我们就可以充分体会到他们当时的幸福。

实现自我心灵慰藉的第三种途径:能够在生命终结前弥补自己所犯的重大的过失,从而使心灵得到净化与自我宽恕,实现自我心灵的深层次慰藉

代表人物:李尔、葛罗斯特

文本中,李尔和葛罗斯特都错怪了自己的孩子,并给他们的命运带来了苦难,当真理浮现于他们眼前时,他们忏悔了,葛罗斯特曾在自杀前(埃德加为唤起他的生的欲望,制造了假自杀)曾说:“要是埃德加尚在人世,神啊,请你们祝福他!”而在故事的结尾部分,李尔和葛罗斯特都得到了他们子女的原谅,甚至是盛满爱的无微不至的照顾。我们有理由相信,当葛罗斯特含笑而死的时候,当李尔抱着科迪利娅尸体离开人世的时候,他们是幸福的,因为他们负罪的心灵得到了解脱,在人生的结尾不再有任何的遗憾„„超我意识的实现使他们人生的最后阶段得以升华,正是这种升华,让读者们感动,至少我认为这样的结局是圆满的。尽管有人死去,但是它所表现的正是这种杜鹃啼血似的悲壮的美。

其实在文本中还有多种多样的实现自我心灵慰藉的人和途径,比如埃德蒙在死前最后时刻想救回被自己下令杀死的科迪利娅和李尔,这种良知的觉醒,是他实现心灵慰藉的途径,也是我们在文本中唯一看到的他身上所闪现的人性余辉。

如果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我所用的众多精神分析角度中的这一角度看《李尔王》,它是一部带有悲剧色彩的喜剧。

第五篇:李尔王读后感

李尔王读后感

莎士比亚有四大悲剧,可我总觉得《李尔王》写得发人深省。作为一部流传百年的经典剧作,内容自不必赘述。一个英勇有为的贤君,竟被自己的亲生女儿迫害,沦落到如此地步,实在是可悲可叹!

故事的起初,就指出了人性的一大弱点:人都喜欢听好话,都喜欢被奉承。尤其是人到了老年,总喜欢居功自傲,也因此总被遮蔽了耳目。正如大清帝国的乾隆皇帝在一片奉承和盛赞中自封为“十全老人”一样,大女儿和二女儿竭尽所能地渲染,令这位不列颠国王陶醉了,醉得飘飘然,醉得一塌糊涂,醉得忘乎所以。中国有句老话:“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不列颠与我国相去甚远,大概很难懂得这个道理。于是那个讲真话、说实话、向父亲真诚坦白的小女儿成了悲剧。这似乎和我国的一个小故事有些相似:某人得子,大喜,众人探望,皆以“此子富贵”“此子长寿”“必有大才”谓之。唯一人曰:“此子终为死焉。”众皆愕然,鄙视之。说了实话而惨遭厌弃,而那些虚情假意、口沫横飞、恨不得将所有溢美之词基于此子一身的人却广受欢迎,甚至以高尚者自居,而讲真话赶出门外。这与考狄利亚惨遭两位姐姐的鄙视和父亲的厌弃如出一辙。人性的弱点也正在于此:人都喜欢被赞美,都喜欢溢美之词。但人们还希望这些话都是真诚的。于是乎,就又形成了悖论:美言绚烂而多虚假,真话逆耳而多诚意。正如饮料和白开水之于人,饮料尽管味美如饴,但真正解渴的还得是白开水。李尔王最后总还是依靠着自己的小女儿,不正是如此吗?

接下来的故事便是“孝义”和“贪婪”的问题了。身为中国人,在看待子女对待父母的问题时,自然而然地要从“孝”的角度出发去探讨——好像在我们眼里也只有这一个角度。

当然,李尔王的两个女儿高纳里尔和里根在用花言巧语骗得了李尔的国土之后,对待自己的父亲就不仅仅是“孝”与“不孝”的问题了,而是忤逆与大逆不道了。从大女儿高纳里尔要求裁减父亲的侍卫,到二女儿里根对父亲避而不见,一直到最后李尔在暴风雨之夜冲出宫廷,终至疯狂。这中间两个女儿的冷酷与无情表现的可谓淋漓尽致,在这些情节中,还穿插着一个“小李尔王”的故事:爱德蒙为了夺取继承权,诬陷兄长,陷害父亲,终至父亲流亡的故事。这两个故事交织在一起,将利益世界中人的贪婪本性表露无疑,狠狠地鞭挞了利益世界中权利和利益的争夺和人性的冷漠。正如爱德蒙为了继承权不择手段一样,两个已婚的女人为了争夺爱德蒙而自相残杀,更是给予这种人性的泯灭、道德的沦丧以极大的讽刺:这三个臭味相投沆瀣一气的人聚在一起,最终“恶有恶报”,这些都是后话。作品中暴风雨的出现,恰到好处。连天的狂风暴雨,营造出一种黑暗的、恐怖的气氛——人性泯灭了,道德沦丧了,世界成了地狱··· ···

当然,光明终究还是会到来的,考狄利亚就是光明,就是“善”与“美”的化身。其实从一开始,考狄利亚就表现出了她真诚善良的一面。虽然父亲对他有些无情,但当她得知父亲的悲剧,还是兴兵讨伐。还有爱德伽对自己的父亲葛罗斯特,虽然自身惨遭诬陷,被父亲通缉,当葛罗斯特也被流放,他还是去暗中保护,这样的情节与李尔王和考狄利亚似乎是雷同的。同前边“恶”的重复一样,这种“善”和“美”的重复也将人们心灵的震撼最大化,“善”和“美”依然还在,在考狄利亚和爱德伽身上就体现着这种“善”和“美”。对于父亲李尔来说,考狄利亚的出现,带着“雪中送炭”的意味,让已经疯狂了的李尔内心有了一丝安慰。但我觉得,在这种安慰的背后还应该有一层矛盾的心理。毕竟他曾经厌弃她,他曾经剥夺了她继承国土的权利。不论如何,父女和好如初。有什么能比亲情更加宝贵呢?即使在那个为了争权夺利而自相戕杀的恐怖时代,亲情依然是一缕阳光。但这种幸福感终究还是短暂的,随着考狄利亚被缢死,李尔也在这种悲痛之中离开了人世。这样的结局虽然曾遭到人们的非议,但,这就是世界,这就是现实,在那样一个人性被泯灭、良知被泯灭的黑暗邪恶的世界中,怎么能允许“美”和“善”全身而退呢?

李尔王观后感(大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