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观后感
京剧观后感
编辑:平静如水 识别码:77-937685 观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3-06 22:18:31 来源:网络

第一篇:京剧观后感

京剧观后感

我对京剧十分陌生,只知道它是中国的国粹。在学校上京剧欣赏课之后,我渐渐的从能够接受到慢慢感受再到细细品味,可以说为我的人生增多了一件可以快乐的事。所以我来到了国家大剧院听京剧,这次拿着一排04号正中座位的票,还是十分的期待。经过七转八回,终于找到了剧场,心中兴奋难平,毕竟这么近距离观看京剧还是第一次。就这样我和周围的戏迷们一起等待这一台京剧。熟悉的二胡、锣鼓声响了起来,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个拉二胡的小伙,一头金黄色的头发,酷气十足,他和其他几位奏乐者都陶醉其中,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吹弹飘逸,时而正襟危坐。其中风味,此种境界令人神往。

今天的剧目顺序是游湖、西施、打上坟。“白蛇”首先登场了,一身白底红花衣,身段婀娜,声音圆润且高亢,接着青蛇,船夫,许仙上场了,场下在一声声叫好中一阵阵掌声随之而起。我发现演员们有时动作虽然很慢但是很难发现多余的动作,有时动作非常夸张却又觉得恰得情分,有时几句话唱很长时间却让人感觉却十分流畅。原来慢并不是影响人们欣赏的原因,京剧虽然是比较慢的艺术,但是只要欣赏者抛开世俗的车马喧闹,走进那个离我们并不是很远的世界,就会得到感动,就会得到快乐。况且京剧中的唱腔艺术真是一绝,想着那流行歌手唱那首离歌简直是唱的人痛苦,听的人也痛苦,只是为了追求那种痛苦的共鸣而喜欢是真的喜欢吗。然而京剧演员唱出那一句句直冲云霄的句子的时候,脸上挂着的是那么从容,那么端庄,那么震慑人心的表情。那嗓音清亮,透彻,时而冰泉冷涩,时而幽怨缠绵,时而又铿锵有力,真非一日之功,确实能给人极大的听觉享受。其实很多时候不看字幕是很难听懂的,但是听不懂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有听戏的心情就足够了,人生难得几回闲,就算真的闲下来了,心就真的得空而闲了吗?在剧场看戏和在家看电视是很不一样的,在剧场看戏就一个感觉——精美。从演员的服装到小小的道具都做得十分精美,场内的布置把人的心拉的很远,仿佛回到了古人的世界。

第二场是西施,“西施”声音也很甜美却不华丽,但有一种委婉哀伤的感觉。西施很大程度上是唱,虽然并不像白蛇出来那样的惊艳,但是韵味还是值得细细品味的。西施忧国忧民,深夜难眠的情感,想起那句:风轻月淡凌波乱,新柳婆娑面遮拦,红颜自古多断肠,春色何见寥弥漫。古人很多情感,今天我们都没有亲自体会的机会了,要说感知也只能是比较浅层次的感知。要说感知最深刻的,可能就是这些京剧演员了,要使自己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之间都散发出古人的味道,那真是只有暂时人格分离让自己多多体味古人,接近古人罢。从这个角度上说,京剧演员真是值得敬佩的。

第三场是打上坟,这场戏比较长,场景也换了好几次。印象最深刻就是丑角了,果然是无丑不成戏,逢丑比俊。这戏难度也挺大的,像这种相对冗长的戏,内行还可以看看门道,外行连看看热闹的机会也比较少,大概是因为这样戏到最后才被改得热闹的吧。不管怎样丑这个角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既要走进那个固定的古代文化氛围,又要随时跳出来调节气氛,实在是一个很有挑战的角色,拿今天演艺圈的说法,他是当仁不让的演技派演员。三场戏听下来,每一场都有惊喜,感触颇多。由于是第一次看戏,对生旦净末丑只是有了基本的感性的认识,对唱念做打的技巧也不敢多加评价。出了剧场又回到了这个快节奏的世界,听一场戏真是如梦境一般,这世界天天都需要我们发现,发现周围的美并把它带给别人,我不想说人生如戏,因为这不是我所能够体会到的,我只是觉得京剧艺术工作者值得敬佩,他们继承发展我国的国粹并努力把京剧的美呈现给每一个普通人,让这种美能为更多的人感知,感动。那天我也确实得到了这种感动。

第二篇:京剧观后感

京剧《智取威虎山》观后感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经有200年历史了。中国戏曲分类比较著名的戏曲中种类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黄梅戏等。其中京剧、越剧、豫剧、评剧、黄梅戏被称为“五大剧种”。京剧又被称为“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它在1840年前后形成于北京,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京剧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汉族戏曲的代表。

京剧有很多精品之作,我比较熟悉的是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1958年,上号京剧院根据曲波的小说《林海雪原》中“智取威虎山”的一段故事并参考同名话剧改编的,最初由上海京剧院一团创演于1958年夏。同一题材的剧目,还有北京京剧团的《智擒惯匪座山雕》、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话剧《智取威虎山》等。

《智取威虎山》主要讲:1946年冬季,解放战争初期,东北牡丹江一带。我军某部团参谋长少剑波率领三十六人的追剿队,在击破奶头山之后,乘胜进军,准备消灭座山雕匪帮。侦察排长杨子荣得知座山雕逃回威虎山,向少剑波汇报。少剑波下令继续向前方侦察,到黑龙沟会合。

座山雕匪帮在回威虎山途中,一路洗劫,又来到夹皮沟烧杀抢掠,强掳青壮男女上山修筑工事。李勇奇深受大害,儿子被匪徒摔死,妻子被座山雕枪杀。李勇奇极力反抗,但寡不敌众,被匪掳走。杨子荣等四人沿途侦察,访问了躲藏在深山的常猎户父女。常户的女儿常宝闻知杨子荣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山剿匪,为民除害,她怀着深仇大恨,控诉了座山雕的滔天罪行。杨子荣在常猎户父女的帮助下得悉威虎山的山路和土匪的野狼嗥的行踪。杨子荣从一撮毛身上获得了载有土匪秘密联络地点的“联络图”,胜利归来,并侦积压此为座山雕垂涎已久。杨子荣又审讯了栾平,核实了“联络图”的情况。由于威虎山工事复杂,不宜强进攻,大家都认为只能智取。杨子荣自请改扮土匪胡标,假借献图,打入威虎山。杨子荣来到匪窟威虎厅,战胜了座山雕的种种试探,并把“联络图”献给了座山雕,取得了初步信任。杨子荣凭借丰富的战斗经验,多次战胜凶恶狡猾的座山雕的盘问与试探,取得了座山雕等人的信任,被封为威虎山老九。他利用“九爷”的身份,以“练兵”为名,送出情报。座山雕对杨子荣深存戒心,满腹怀疑,设下毒计,再一次进行试探。杨子荣深入敌人的心脏,又一次战胜了座山雕的试探,将搜集到的情报送下山冈。申德华及时取回杨子荣的情报。这时押运犯人的小米车二道河被土匪炸毁,野狼嗥炸死,栾平逃走。少剑波考虑到栾平若逃往威虎山,将破坏整个歼敌大计,便下令急速出兵。追剿队由杨能奇带路,迎着风雪,翻山越岭,滑雪疾进。栾平突然逃到威虎山,他在座山雕面前指控杨子荣。杨子荣在这生死成败关头,发挥了革命军人的大智大勇,战胜了栾平,并把这个顽匪置于死地。在“百鸡宴”上,杨子荣把匪徒灌醉,追剿队及时赶到,全歼匪众,无一漏网。

佩服杨子荣他奋不顾身、舍己为国,独自打入敌人内部,用智慧让土匪彻底相信了他,他这种勇气十分值得我们学习。尤其是在杨子荣打入敌人内部时唱的那段词“今日痛饮庆功酒,壮志未酬誓不休,来日方长显身手,干洒热血写春秋。”无不让人热血沸腾。在看《智取威虎山》时,我除了带着一颗怀旧之心和想要理清那些模糊不清的剧情之外,还有一份跳出戏曲之外的思索和超然剧外的冷静思考。

是的,再看惯了海外大片的惊心动魄、港台言情剧的缠缠绵绵之后,我们的审美很习惯性的就觉得京剧、样板戏的带有方程式化的“爱憎分明”会有一些不适应,常常让人感到恍如隔世的感觉,但中国戏剧本身就是一方程式化的表演作为主要特征的,舞台上的一切并不是生活本身,光辉形象的塑造也和中国戏剧脸谱的勾勒没有太大的区别,相反,现实的无序、冷漠、平淡常常会让人心生一种对崇高伟大形象的渴望。在杨子荣下山报信前识破座山雕的试探时的一段内心独白表演时,一个看上去很老土的双手上举的亮相似乎触动着我的内心,我想让我感动的一定不是这个动作本身,而是当时舞台上响起的音乐以及所营造出的那种氛围,一个英雄人物的高大形象在心中产生的共鸣。人是需要精神力量的,那种发自内心的对崇高形象的渴望,以及他那种表现形式,也许就是京剧样板戏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吧。

京剧是中国文化的经典,可是现在了解它的越来越少了,那些“字正腔圆”的口吻,那些“铿锵有力”的唱功,我们还记得多少,我们还能体会到多少。让我们一起关注中国的“国粹”发扬它的文化精神吧,不要让这些成为被遗忘的经典。

第三篇:京剧观后感

京剧观后感

我来到京韵大舞台观看京剧。其实这个学期以前,我们很多人都对京剧十分陌生,只知道它是中国的国粹。在上京剧欣赏课之后,我渐渐的从能够接受到慢慢感受再到细细品味,可以说为我的人生增多了一件可以快乐的事。所以,这次拿着一排04号正中座位的票,还是十分的期待。经过七转八回,终于找到了剧场,心中兴奋难平,毕竟这么近距离观看京剧还是第一次。就这样我们和周围的老戏迷们一起等待这一台京剧。就这样熟悉的二胡、锣鼓声响了起来,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个拉二胡的小伙,一头金黄色的头发,酷气十足,他和其他几位奏乐者都陶醉其中,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吹弹飘逸,时而正襟危坐。其中风味,此种境界令人神往。今天的剧目顺序是游湖、西施、打上坟。“白蛇”首先登场了,一身白底红花衣,身段婀娜,声音圆润且高亢,这就是老师说的花衫吧。接着青蛇,船夫,许仙上场了,场下在一声声叫好中一阵阵掌声随之而起。我发现演员们有时动作虽然很慢但是很难发现多余的动作,有时动作非常夸张却又觉得恰得情分,有时几句话唱很长时间(可能就是老师说的四句八分钟吧)却让人感觉却十分流畅。原来慢并不是影响人们欣赏的原因,京剧虽然是比较慢的艺术,但是只要欣赏者抛开世俗的车马喧闹,走进那个离我们并不是很远的世界,就会得到感动,就会得到快乐。况且京剧中的唱腔艺术真是一绝,想着那流行歌手唱那首离歌简直是唱的人痛苦,听的人也痛苦,只是为了追求那种痛苦的共鸣而喜欢是真的喜欢吗。然而京剧演员唱出那一句句直冲云霄的句子的时候,脸上挂着的是那么从容,那么端庄,那么震慑人心的表情。那嗓音清亮,透彻,时而冰泉冷涩,时而幽怨缠绵,时而又铿锵有力,真非一日之功,确实能给人极大的听觉享受。其实很多时候不看字幕是很难听懂的,但是听不懂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有听戏的心情就足够了,人生难得几回闲,就算真的闲下来了,心就真的得空而闲了吗?在剧场看戏和在家看电视是很不一样的,在剧场看戏就一个感觉——精美。从演员的服装到小小的道具都做得十分精美,场内的布置把人的心拉的很远,仿佛回到了古人的世界,音响效果比什么四维立体环绕好多了。第二场是西施,“西施”声音也很甜美却不华丽,但有一种委婉哀伤的感觉。西施很大程度上是唱,虽然并不像白蛇出来那样的惊艳,但是韵味还是值得细细品味的。西施忧国忧民,深夜难眠的情感,想起那句:风轻月淡凌波乱,新柳婆娑面遮拦,红颜自古多断肠,春色何见寥弥漫。古人很多情感,今天我们都没有亲自体会的机会了,要说感知也只能是比较浅层次的感知。要说感知最深刻的,可能就是这些京剧演员了,要使自己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之间都散发出古人的味道,那真是只有暂时人格分离让自己多多体味古人,接近古人罢。从这个角度上说,京剧演员真是值得敬佩的。第三场是打上坟,这场戏比较长,场景也换了好几次。印象最深刻就是丑角了,果然是无丑不成戏,逢丑比俊。戏在后半段加入了很多的现代元素,估计是照顾我们学生的吧,不知道老票友会不会介意。反正这戏难度也挺大的,像这种相对冗长的戏,内行还可以看看门道,外行连看看热闹的机会也比较少,大概是因为这样戏到最后才被改得热闹的吧。不管怎样丑这个角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既要走进那个固定的古代文化氛围,又要随时跳出来调节气氛,实在是一个很有挑战的角色,拿今天演艺圈的说法,他是当仁不让的演技派演员。三场戏听下来,每一场都有惊喜,感触颇多。由于是第一次看戏,对生旦净末丑只是有了基本的感性的认识,对唱念做打的技巧也不敢多加评价。出了剧场又回到了这个快节奏的世界,听一场戏真是如梦境一般,这世界天天都需要我们发现,发现周围的美并把它带给别人,我不想说人生如戏,因为这不是我所能够体会到的,我只是觉得京剧艺术工作者值得敬佩,他们继承发展我国的国粹并努力把京剧的美呈现给每一个普通人,让这种美能为更多的人感知,感动。那天我也确实得到了这种感动。我想讨论的是:京剧到底能不能引发观众的代入式情感共鸣,或者换一个角度,京剧中的什么地方有引起观众情绪变化的可能。

从戏剧演出者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分析他们是否有激发观众情感代入(所谓Einfühlung)的自觉。这点,就我的京剧观赏及演出经验来看,是否定的。我觉得京剧是非教化性的,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是非叙事性的——这点从京剧的叙事密度和顺畅性上大致就能看出来(传统京剧的演出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既没有剧本也不需要剧本)。它存在的意义大部分是为了娱乐观众,而娱乐观众的主要手段是它的外在艺术形式(唱念做打,即音乐性及各种其他技巧性)而不是内在精神价值。所以,就算某个京剧剧目能使观众产生某种情绪,也极少(不是“从不”!)是因为它讲述的故事能契合观众的某种亲身经验,从而让观众产生代入感(这应该算是传统的亚里士多德式戏剧的特点),或者因为它的某种精神内涵挑战了观众的思维定势,引发了观众进一步的思索(这大概算是布莱希特式戏剧的特点),而是只因为它的技巧性达到了或者没达到观众的审美要求。多数京剧观众的情绪波动只是在艺术品鉴过程——而不是代入过程——中产生的,也就是说,观众各种情绪的成因多半是演员表演技巧的高下,而不是剧中角色的命运。京剧观众基本不会为了特定剧中人物的经历或者剧本本身或喜或悲,而只会因为演员的表演是否符合本剧中的角色要求乃至是否符合根本无涉本剧情节的京剧程式规范而激动。

第四篇:中学生京剧观后感

5.31我们来到了中华大剧院,在那里我们观赏到了三部京剧。分别是《天女散花》《卖水》《闹龙宫》。这三部京剧可谓各有各的特点。

《天女散花》这部戏开始放了很多的云雾,让我们如同在天上一般。接着一位仙女出场,看她的穿着行当应为青衣,穿着十分漂亮。然后,她开始唱起来,唱戏人的声音十分尖,有着一副好嗓子,让我们台下的人不由得惊讶,连声喝彩起来。接着,仙女做出了漂亮的动作,神态也是活灵活现,再加上表演者的好嗓子,一起呈现在观众面前,让我们如同深入其境,被这出戏剧深深地吸引着。最后,这出戏快完了,表演者以一个舞蹈动作谢幕。场下连连鼓掌,都被这部戏深深地吸引着。

正当我还沉浸在上一部戏中,下一部戏《卖水》又开始了。一位小丫鬟先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她的行当是花旦,虽然她的穿着不算特别华丽,样子却显得很机灵。她向我们介绍了故事的起因:原来一位小姐的丈夫被人诬陷,小姐因见不到丈夫十分忧愁,小丫鬟小姐的丈夫在卖水,希望小姐能和卖水人见面。这是,小姐出场了,她的行当是青衣。丫鬟希望为小姐解愁,又想让小姐见到卖水人,于是就让小姐去出门散步。却看到卖水人还没有来,只好为小姐报花名。她开始唱了起来,表演的活灵活现,唱的也是十分动听。让观众与戏似乎融为了一体。最后有以一个情节谢幕。又引来观众一声声喝彩。

下一部戏可谓精彩,是《闹龙宫》,孙悟空上场,正和牛魔王结拜兄弟。需要一件兵器,便去东海龙宫去借,前几件兵器都不趁手,拿走了东海的定海神针。龙王舍不得,两边开始了争斗。其中武打场面十分精彩,演员表演了各个武打动作,杂技手法,翻跟头等动作呈现在我们面前,一个个精彩的京剧动作,让我们目不暇接,还有那武打动作真让人惊心动魄。让我们大饱眼福。

看完这三部剧,我想对大家说,京剧可是我国的国粹,京剧的戏剧情节是安和的,在平和清楚的叙事过程中展现优美,它不用紧张、激烈、刺激的剧情吸引观众;京剧的音乐伴奏是安稳的,在悠悠京胡伴奏下,给人一种天衣无缝的安稳感觉;京剧的表演风格是安详的,既不过分高亢激昂,也不刻意一唱三叹,从不强调暴力和血腥。京剧在发展,在创新,在与时俱进,并没有安于现状,安常处顺;京剧在不断进步,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都融入在一起,才能安坐戏剧舞台“国粹”的王座安然不动!所以我们应该支持京剧,支持我国的国粹,用心去欣赏京剧,用心去感受京剧别有的韵味

第五篇:京剧《西厢记》观后感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它的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可以说每支曲子都是一首美妙的抒情诗。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

《西厢记》的作者王实甫,元代著名杂剧作家,今保定定兴县人。他一生写作了14种剧本,《西厢记》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是他的代表作。这个剧一上舞台就惊倒四座,博得男女青年的喜爱,被誉为“西厢记天下夺魁”。

历史上,“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这一美好的愿望,不知成为多少文学作品的主题,《西厢记》便是描绘这一主题的最成功的戏剧。

《西厢记》 诞生于盛产戏曲的元代,这部作品以深刻的反封建礼教的思想性和精湛优美的艺术性赢得了古往今来无数读者及观众的喜爱。

作品里描写的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故事。简直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而作品的艺术风格,尤其是它那璀灿优美的语言艺术,更令历代各阶层人土,包括自视甚高的历代文人墨客都为之扼腕赞叹不已。正是由于这部作品的出现,作者王实甫当之无愧地成为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这位来自社会平民阶层的人士与当时另一位戏曲大师关汉卿齐名,其作品全面地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又吸收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并将它们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创造了文采璀灿的元曲词汇,成为我国戏曲史上所谓“文采派”的最杰出的代表。明朝初年著名戏曲评论家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称《西厢记》:“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本文拟就《西厢记》里所体现出来的这种语言艺术,试为论述二三,管窥之见,浅陋在所难免。

故事梗概:

前朝崔相国死了,夫人郑氏携小女崔莺莺,送丈夫灵柩回河北安平安葬,途中因故受阻,暂住河中府普救寺。这崔莺莺年方十九岁,针织女红,诗词书算,无所不能。她父亲在世时,就已将她许配给郑氏的侄儿郑尚书之长子郑恒。

小姐与红娘到殿外玩耍,碰巧遇到书生张生。张生本是西洛人,是礼部尚书之子,父母双亡,家境贫寒。他只身一人赴京城赶考,路过此地,忽然想起他的八拜之交杜确就在蒲关,于是住了下来。听状元店里的小二哥说,这里有座普救寺,是则天皇后香火院,景致很美,三教九流,过者无不瞻仰。

这张生见到莺莺容貌俊俏,赞叹道:“十年不识君王面,始信婵娟解误人。”为能多见上几面,便与寺中方丈借宿,他便住进西厢房。

一日,崔老夫人为亡夫做道场,这崔老夫人治家很严,道场内外没有一个男子出入,张生硬着头皮溜进去。这时斋供道场都完备好了,该夫人和小姐进香了,以报答父亲的养育之恩。张生想:“小姐是一女子,尚有报父母之心;小生湖海飘零数年,自父母下世之后,并不曾有一陌纸钱相报。”

张生从和尚那知道莺莺小姐每夜都到花园内烧香。夜深人静,月朗风清,僧众都睡着了,张生来到后花园内,偷看小姐烧香。随即吟诗一首:“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莺莺也随即和了一首:“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张生夜夜苦读,感动了小姐崔莺莺,她对张生即生爱慕之情。

叛将孙飞虎听说崔莺莺有“倾国倾城之容,西子太真之颜”。便率领五千人马,将普救寺层层围住,限老夫人三日之内交出莺莺做他的“压寨夫人”,大家束手无策。这崔莺莺倒是位刚烈女子,她宁可死了,也不愿被那贼人抢了去。危急之中夫人声言:“不管是什么人,只要能杀退贼军,扫荡妖氛,就将小姐许配给他。”张生的八拜之交杜确,乃武状元,任征西大元帅,统领十万大军,镇守蒲关。张生先用缓兵之计,稳住孙飞虎,然后写了一封书信给杜确,让他派兵前来,打退孙飞虎。惠明和尚下山去送信,三日后,杜确的救兵到了,打退孙飞虎。

崔老夫人在酬谢席上以莺莺已许配郑恒为由,让张生与崔莺莺结拜为兄妹,并厚赠金帛,让张生另择佳偶,这使张生和莺莺都很痛苦。看到这些,丫鬟红娘安排他们相会。夜晚张生弹琴向莺莺表白自己的相思之苦,莺莺也向张生倾吐爱慕之情。

自那日听琴之后,多日不见莺莺,张生害了相思病,趁红娘探病之机,托她捎信给莺莺,莺莺回信约张生月下相会。夜晚,小姐莺莺在后花园弹琴,张生听到琴声,攀上墙头一看,是莺莺在弹琴。急欲与小姐相见,便翻墙而入,莺莺见他翻墙而入,反怪他行为下流,发警再不见他,致使张生病情愈发严重。莺莺借探病为名,到张生房中与他幽会。

老夫人看莺莺这些日子神情恍惚,言语不清,行为古怪,便怀疑他与张生有越轨行为。于是叫来红娘逼问,红娘无奈,只得如实说来。红娘向老夫人替小姐和张生求情,并说这不是张生、小姐和红娘的罪过,而是老夫人的过错,老夫人不该言而不信,让张生与小姐兄妹相称。

老夫人无奈,告诉张生如果想娶莺莺小姐,必须进京赶考取得功名方可。莺莺小姐在十里长亭摆下筵席为张生送行,她再三叮嘱张生休要“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长亭送别后,张生行至草桥店,梦中与莺莺相会,醒来不胜惆怅。

张生考得状元,写信向莺莺报喜。这时郑恒又一次来到普救寺,捏造谎言说张生已被卫尚书招为东床佳婿。于是崔夫人再次将小姐许给郑恒,并决定择吉日完婚。恰巧成亲之日,张生以河中府尹的身份归来,征西大元帅杜确也来祝贺。真相大白,郑恒羞愧难言,含恨自尽,张生与莺莺终成眷属。

《西厢记》歌颂了以爱情为基础的结合,否定封建社会传统的联姻方式。作为相国小姐的莺莺和书剑飘零的书生相爱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以门第、财产和权势为条件的择偶标准的违忤。莺莺和张生始终追求真挚的感情。他们最初是彼此对才貌的倾心,经过联吟、寺警、听琴、赖婚、逼

试等一系列事件,他们的感情内容也随之更加丰富,这里占主导的正是一种真挚的心灵上的相契合的感情。

其次,莺莺和张生实际上已把爱情置于功名利禄之上。张生为莺莺而“滞留蒲东”,不去赶考;为了爱情,他几次险些丢了性命,直至被迫进京应试,得中之后,他也还是“梦魂儿不离了蒲东路”。莺莺在长亭送别时叮嘱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她并不看重功名,认为“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即使张生高中的消息传来,她也不以为喜而反添症候。《西厢记》虽然也是以功成名就和有情人终成眷属作为团圆结局,但全剧贯穿了重爱情、轻功名的思想,显示出王实甫思想的进步性。

《西厢记》的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可以说每支曲子都是一首美妙的抒情诗。曹雪芹在《红楼梦》中,通过林黛玉的口,称赞它“曲词警人,余香满口”。据说唐朝晚期,大诗人元稹,出生在河内县清化镇的赵后村,赵后村的邻村是崔庄村,崔庄里有一女崔小迎,两人从小一起玩耍,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元稹八岁时父亲逝世,小迎一家更把他当亲人看待。小迎十岁那年,父亲去烟粉作坊做工,举家搬迁。于是便跟随小迎的父亲一起前往。两人经常在斑竹林里逗耍,过家家,拜天地,称公道婆,并在沁园内结识了很多文人过客,如著名的文学家令狐楚,韩愈,白居易,李绛等。受其熏陶,学习诗文,15岁就以明两经擢第。小迎也长得如出水芙蓉,美丽超群,两人私定终生。

元贞十七年春,元稹赴考从政,后深受当时太子少保韦夏卿赏识,权势之下与韦夏卿之女韦丛婚配。从此一生再也未见小迎一面,其妻早逝后,曾多次回家寻找,却杳无音讯。小迎的聪慧美丽,清纯质朴的音容笑貌,缠绕了他一生的梦魂,于是写《会真记》以表衷情,文中将自己化做张生,把小迎化为莺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元稹把对小迎的感情升华到了最高点。

《会真记》传到了元代,著名杂剧作家王实甫将故事改编成剧本《西厢记》,张生与莺莺的爱情一直传唱至今,为了纪念元稹与小迎的爱情故事,当地人以青梅竹马之意,将这片斑竹林叫做竹马林,同时也给“西厢记”保留了一块故事的原形地。

王实甫

王实甫,元戏曲作家,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所作杂剧今知有十四种,现存《西厢记》 《丽春堂》两种,《芙蓉亭》 《贩茶船》两剧各存一折曲词;另存散曲数首,曲词优美,《西厢记》尤为出色,是他的代表作。

《西厢记》的剧情直接取材于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王实甫的《西厢记》以《西厢记诸宫调》为基础,在一些关键的地方作了修改,从而弥补了原作的缺陷。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删减了许多不必要的枝叶和臃肿部分,使结构更

加完整,情节更加集中;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让剧中人物更明确地坚守各自的立场――老夫人在严厉监管女儿、坚决反对崔、张的自由结合、维持“相国家谱”的清白与尊贵上毫不松动,张生和莺莺在追求爱情的满足上毫不让步,他们加上红娘为一方与老夫人一方的矛盾冲突于是变得更加激烈。这样,不仅增加了剧情的紧张性和吸引力,也使得全剧的主题更为突出、人物形象更为鲜明。再加上它的优美而极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使得这一剧本成为精致的典范之作。《西厢记》通常被评价为一部“反封建礼教”的作品,这当然不错。但同时它也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作者很少从观念的冲突上着笔,而是直接切入生活本身,来描绘青年男女对自由的爱情的渴望,情与欲的不可遏制和正当合理,以及青年人的生活愿望与出于势利考虑的家长意志之间的冲突。

可以说,作者把反对礼教的主题充分生活化了。像一开场莺莺所唱的一段《赏花时幺篇》:

可正是人值残春蒲郡东,门掩重关萧寺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写出了生活在压抑中的女性的青春苦闷和莫名的惆怅,在这背后,则存在着她那非出于己愿的婚约的阴影。而张生初见莺莺时所唱的一段《元和令》:

颠不剌的见了万千,似这般可喜娘的庞儿罕曾见。只教人眼花撩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他那里尽人调戏?着香肩,只将花笑捻。

更是非常直率甚至是放肆地表述了男子对于美丽女性出于天然的渴望与倾慕,以及女子对这种渴慕的自然回应。这里并没有也不需要多少深刻的思想,而是在人物自然天性的基础上大胆地表现出青年男女之间一见钟情的爱悦,而引起读者或观众的共鸣。在经过一番艰难曲折之后,作者以舞台上的胜利,给仍然生活在压抑中的人们以一种心理的满足。虽然这种胜利不得不以剧中冲突双方的妥协、矛盾的消解为代价,以男主人公中进士然后完婚的陈旧的大团圆模式来完成,但毕竟是张扬了受抑制的情和欲的权力,表达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美好愿望;从而对封建道德教条的某些方面造成有力的冲击。

《西厢记》以很高的艺术水平来展现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使得它格外动人。从剧情来说,由于《西厢记》是一部多本戏,加上关目的布置又很巧妙,写得波澜起伏,矛盾冲突环环相扣。从一开始崔、张邂逅于普救寺而彼此相慕,就陷入一种困境;而后孙飞虎兵围普救寺,张生在老夫人许婚的条件下飞书解围,似乎使这一矛盾得到解决;然而紧接着又是老夫人赖婚,再度形成困境。此后崔、张在红娘的帮助下暗相沟通,却又因莺莺的疑惧而好事多磨,使张生病卧相思床,眼见得好梦成空;忽然莺莺夜访,两人私自同居,出现爱情的高潮。此后幽情败露,老夫人发威大怒,又使剧情变得紧张;而红娘据理力争并抓住老夫人的弱点加以要挟,使得她不得不认可既成事实,矛盾似乎又得到解决。然而老夫人提出相府不招“白衣女婿”的附加条件,又迫使张生赴考,造成有情人的伤感别离。在可能是后人续作的第五本中,直到大团圆之前,还出现同莺莺原有婚约的郑恒的骗婚,再度横生枝节。这样山重水复、萦回曲折的复杂情节,是一般短篇杂剧不可能具有的。它不仅使得故事富于变化、情趣浓厚,而且经过不断的磨难,使得主人公的爱情不断得到强化和淋漓尽致的表现。

剧中主要人物张生、崔莺莺、红娘,各自都有鲜明的个性,而且彼此衬托,相映成辉;在这部多本的杂剧中,各本由不同的人物主唱,有时一本中有几个人的唱,这也为通过剧中人物的抒情塑造形象提供了便利。

张生的性格,是轻狂兼有诚实厚道,洒脱兼有迂腐可笑。

这个人物身上带有元初像关汉卿、王实甫这些落拓文人的“成色”,又反映出元代社会中市民阶层对儒生的含有同情的嘲笑。他同剧中所赋予的家世身份不尽相符,却显然是按照市民社会的趣味塑造出来的。在后代民间传说中唐伯虎一类人物形象的身上,还可以看到他的影子。张生在《西厢记》中,是矛盾的主动挑起者,表现出对于幸福的爱情的直率而强烈的追求。他的大胆妄为,反映出社会心理中被视为“邪恶”而受抑制的成分的蠢动;他的一味痴情、刻骨相思,又使他符合于浪漫的爱情故事所需要的道德观而显得可爱。

崔莺莺在元稹《莺莺传》中已具备一定的性格特点,到了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中,她的性格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人物形象开始变得鲜明起来。但这一人物形象仍然描写得不够细致,甚至有些前后矛盾。如一开始她已经和张生以诗唱和,间接表达了彼此爱慕之心,但当张生进一步以情诗相赠时,却在心中骂他“淫滥如猪狗”,这虽然也可以解释,但至少在分寸上是掌握得不准确的。到了《西厢记》中,莺莺的形象得到了相当精细的刻画,她的性格显得更为明朗而又丰富。在作者笔下,莺莺始终渴望着自由的爱情,并且一直对张生抱有好感。只是她受着家庭的严厉压制和名门闺秀身份的约束,又疑惧被母亲派来监视她的红娘,所以她总是若进若退地试探获得爱情的可能,并常常在似乎是彼此矛盾的状态中行动:一会儿眉目传情,一会儿装腔作势;才寄书相约,随即赖个精光……。因为她的这种性格特点,剧情变得十分复杂。但是,她终于以大胆的私奔打破了疑惧和矛盾心理,显示人类的天性在抑制中反而会变得更强烈。这一形象较之在诸宫调中,显得更加可信和可爱了。而作者以赞赏的眼光看待女性对爱情的主动追求,使得这个剧本更有生气和光彩。

红娘在《西厢记》中所占笔墨的比例较《西厢记诸宫调》又有大幅度的增加,而成为全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她在剧中只是一个婢女身份,却又是剧中最活跃、最令人喜爱的人物。她机智聪明,热情泼辣,又富于同情心,常在崔、张的爱情处在困境的时候,以其特有的机警使矛盾获得解决。

她代表着健康的生命,富有生气,并因此而充满自信。所以这个小小奴婢,却老是处在居高临下的地位上,无论张生的酸腐、莺莺的矫情,还是老夫人的固执蛮横,都逃不脱她的讽刺、挖苦乃至严辞驳斥。她不受任何教条的约束,世上什么道理都能变成对她有利的道理。所以她的道学语汇用得最多,一会儿讲“礼”,一会儿讲“信”,周公孔孟,头头是道,却无不是为己所用。这个人物形象固然有些理想化的成分,却又有一定的现实性。在她身上反映着市井社会的人生态度,而市井人物本来受传统教条的束缚较少,他们对各种“道理”的取舍,也更多地是从实际利害上考虑的

京剧观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