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学习《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二专题心得体会
编辑:空山幽谷 识别码:78-260197 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 2023-03-31 01:07:16 来源:网络

学习《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二专题心得体会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结晶。全书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重要论述既与第一卷、第二卷一脉相承、有机统一,又是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为做好民生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必须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切实抓好落实。民之所想,则政之所向。作为民政人,我们必须提高站位、着眼大局,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切实把新时代民政工作抓紧抓好。

充分认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意义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时刻把群众的困难和诉求记在心里,努力办好各项民生事业。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民生涉及群众面最广、涉及群众利益最深、涉及群众的问题最具体。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要的政治责任,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不断丰富、层次不断提升,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人民群众期盼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过去是解决“有没有”的问题,现在更多的是解决“好不好”的问题。必须紧紧围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突出保障重点,夯实保障基础,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实现共同富裕奋斗目标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的十九大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战略部署,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必须深刻把握发展的目的,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水平,使人民生活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充分展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有力推动全体人民一起踏上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准确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要求

坚持党对民生工作的领导。这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高度统一的。要顺利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必须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更好发挥党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坚持党的领导,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办出实效、办得更加牢靠,必须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体制优势制度优势,主动与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对标对表,紧密结合实际,做到贴得紧、跟得上、给上力,切实把党的意志不折不扣落实到民生工作之中。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这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推进民生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着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尽力而为,强调党和政府的责任担当和主动作为。量力而行,强调实事求是和一切从实际出发。必须立足基本国情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做大“蛋糕”的基础上努力分好“蛋糕”。从现实条件下可以做到的事情做起,不作过度承诺,不做超越发展阶段和财力水平的事情,坚持全覆盖、突出保基本,集中精力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以钉钉子精神,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推进民生保障事业持续发展。

充分激发各方面的积极性。这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现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履行好党和政府的责任,鼓励和支持企业、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调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探索建立可持续的运作机制。党和政府承担着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职责,但不能包打天下,必须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进来,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方向与群众的自身奋斗统一起来,最大限度调动群众的奋斗精神和创造潜能,着力激发民智、汇聚民力,不断促进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注重群众检验。这是检验民生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民生工作直接同老百姓见面、对账。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得如何,群众的感受最真切,判断最准确,也最有发言权。民生工作成效怎么样,关键是看办成了多少事,解决了多少问题,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群众获得感有没有提升。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确保保障和改善民生经得起群众检验。

扎实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这“七个有”许多都直接或间接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相关。必须提高政治站位,立足职能职责,强化工作举措,用情用心用力抓好落实。

努力实现更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在我国这样一个14亿人口和9亿劳动力的发展中大国,不断扩大就业、创造更多岗位始终是一个重大战略问题。面对就业的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以及明显增多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必须始终坚持“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加强统筹协调,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扩大就业规模、优化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把就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优先目标和区间调控的下限,推动产业、财税、金融、贸易、教育、社保等政策围绕稳定和促进就业综合发力,促进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良性循环。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出台实施更多援企、减负、稳岗、扩就业的举措,落实好纾困惠企政策,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稳定就业岗位。着力抓好重点群体就业,突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分类施策、多措并举,稳住就业基本盘。健全就业援助制度,加强就业困难群体帮扶,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持续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深入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积极推进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能力素质。

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是民生安全网、社会稳定器。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在完善省级统筹基础上积极推进全国统筹。稳步开展基金投资运营,继续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做大做强战略储备。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努力实现应保尽保,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完善失业、工伤保险制度,加快省级统筹步伐,强化失业保险促进就业、预防失业功能,探索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障的政策措施。加快发展职业(企业)年金,鼓励发展商业养老保险,满足多样化需求。

坚决打赢打好人社扶贫攻坚战。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聚焦52个挂牌督战县、“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在政策精准实施、优化政策供给、长效机制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抓好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准确掌握贫困劳动力就业动态,做到岗位收集最大化、组织外出最优先,扎实抓好政策落实,推动贫困劳动力输得出、稳得住、留得下。做好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工作,积极拓展就业渠道,通过引导从事农业、投入工程项目建设、扶贫车间等加大吸纳力度,用足用好以工代赈、公益岗位等政策。着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加强就业帮扶,拓展就业空间,努力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深入抓好技能扶贫,加强技能培训与就业的统筹衔接,通过增加政策和资金供给,调动技工院校、企业等各方资源,持续为贫困劳动力免费提供精准培训,推动实现“一技在手,终身受益”。持续推进贫困人口参加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加强人才人事扶贫,加大相关政策措施的倾斜力度。同时,统筹当前和长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形成与乡村振兴相互支撑、有机衔接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体系。

“厕所革命”推动乡村建设迈上新台阶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二章《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中提到要坚持不懈推进“厕所革命”。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民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要通过“厕所革命”补足乡村建设的短板,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以厕所革命为重点,建设文明乡村。厕所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眼下,很多农村地区的厕所现状是美丽乡村建设中最弱的部分,也是关乎民生幸福最严峻的部分,由于农村地区普遍旱厕,气味难闻,而且容易传播疾病,影响村民居住舒适度和生活健康水平。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提升政府公共管理职能,通过将旱厕改为水厕,改变村民顽固的生活陋习,改善农村居民的人居环境,培养农村居民良好的卫生习惯,提升村民的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中的满意度、幸福感。

以厕所革命为突破,推动乡村振兴。“厕所革命”是农村新风貌、发展产业的一个重要推手。近年来,从农家乐到蔬果采摘,再到更深入的乡村度假和乡村产业发展,都是新农村新产业的重要方向,但是,无论是乡村旅游业还是依托乡村发展的产业,都需要一个优质的环境基础。“厕所革命”是农村建设的最基础的一项环节,要下好厕所革命“先手棋”,以“厕所改造”为核心,加强农村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乡村环境、夯实产业基础,吸引资本投入,带动当地经济和就业,打通城乡贸易壁垒,实现城乡融合,互联互通,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以厕所革命为标尺,检验干部作风。“厕所革命”彰显了党中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和决心,厕所革命不仅是一项基础性的民生工程同时也是检验干部作风的一面镜子,照出干部是否真心实意、是否有能力有态度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办成事的意志和决心。厕所虽然微小,但是关乎国计民生,关乎民众的身体健康,同时也关乎着国家的形象,因此在推进“厕所革命”的过程中一定要以人民为中心,站在群众的角度,帮助群众解决如厕问题,让厕所革命真正落地。不仅要改造厕所,而且要实现农村厕所建、管、护一体化发展,引导群众生活习惯,避免水厕建而不用、用而失管的问题,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小厕所彰显大民生,“厕所革命”真正贴近人民群众生活细节,是一项接地气、顺民心、合民意的民生工程。“厕所革命”有效促进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已经成为美丽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群众事无小事”的处事原则,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根本奋斗目标,践行初心使命,当好人民服务员,不断推动乡村建设迈上新台阶。

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二专题里的文章,节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2月至2019年11月3日期间有关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论述。全文共分为10个章节,文字质朴精练,涵盖了事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诸多方面。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紧密联系实际,以一片赤诚丹心让群众更“有感”。

以强烈的“责任心”增进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获得感是幸福感的基础。获得感首先是要感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比如人民群众住房条件持续改善、经济收入持续增加,能病有所医、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等,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在精神层面,要让每个人活得更有尊严、更体面,能够享受公平公正的同等权利。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最重要的来源就是改革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因此,党员干部要以强烈的责任心,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满意的事情抓起,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

以强烈的“事业心”攻克民生难题,让人民群众更有“幸福感”。幸福感是在自身需求得到满足的条件下产生的喜悦情绪,比如工作与生活得体面、享有尊严与自豪等。幸福感是社会发展状况及问题的“风向标”,人民群众幸福感高,对社会的认可度就高;幸福感低,人们就会焦躁不安,连获得感也谈不上了。当前,环境污染问题、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农村留守人员生活保障问题、一部分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家庭生活困难等,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党和政府改善民生所带来的幸福感。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必须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强烈的事业心,在公共服务、健康保障、教育、医疗、社会福利、环境保护等方面,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忧民之所忧,时刻与人民心贴心、心连心,让人民群众更有幸福感。

以强烈的“进取心”夯实民生根基,让人民群众更有“安全感”。安全感是渴望稳定、安全的心理需求,是获得感和幸福感的保障。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需要扎实的干部作风作保障。从第十二专题里的这篇文章中,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必须坚决克服服务群众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和真抓实干作风,推进工作要实打实、硬碰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多做雪中送炭、为民分忧解难的事,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充分调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应对突发事件,开展应急演练,做到常备不懈、有备无患;要以强烈的进取心,紧贴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排除安全隐患,营造安全环境,让人民群众更有安全感。

坚决破除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摘录了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坚决破除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发展问题,对教育改革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特别是2017-2020年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家发展、人民幸福、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战略高度,提出了“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重要论断,这是对教育重要战略地位认识的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着眼于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对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作出了重点部署,指出为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要坚决破除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强调,“教育最突出的问题是中小学生太苦太累,办学中的一些做法太短视太功利,更严重的是大家都知道这种状况是不对的,但又在沿着这条路走,越陷越深!”需引起重视的是,目前这种问题不单是存在学生身上,往往也与家长捆绑在一起。学校给学生布置学习作业时,往往都会给家长同步布置任务,例如手工作业明显超出学生能力水平,自然得由家长来完成,听写需要家长来报,作文需要家长先阅改,观看教育栏目需要家长同步全程陪同等,拥有较高文化水平和充裕时间的家长尚能完成,但文化程度本身就不高或者缺乏空余时间的家长,自然跟着学生一起受折磨,尤其是随着现在手机的普及和各类教育APP的出现,这种情况更是层出不穷、愈演愈烈。

教师节当天,“抖音”上一条短视频引发网友热议,短短时间获赞十几万,评论上万条,视频中一名男家长在电话中失声痛哭,直言不是不愿接学校和老师的电话,而是自己每天都在加班和开会,实在是没有时间和办法接电话,从中可以看出这名家长在自己的工作和孩子的教育之间确实无法找到平衡点,相信这种现象绝对不是个例,而是中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的首条要求就是要“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上述事件只是诸多问题中的一角,我们应该清晰地认识到,教育本身,是传道授业、育人成才,要相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千万不能简单地以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来给学生规划人生的道路,教育本身更不能最作为学校之间、家长之间互相攀比的筹码。家长要注意发掘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育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老师和学校应该注重将主要精力放在学生身上,重点抓好在校时间,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效率,不要把过多的任务留给家长、培训机构和手机APP;教育部门也要合理安排工作部署,多为学校送服务,少给学校添负担,一些不必要的检查评比和庆祝活动,该取消的要取消,让学校腾出精力去办教育,让老师把责任心和爱心更多地用到学生身上,让学生、家长和学校三方面都办好自己的事,不打乱仗。

同时,还要处理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系,教育改革与教育发展这两个概念无论是在理论认识层面还是在实践探索层面,都常常交织在一起。两者之间既有关联又有些许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教育改革以教育发展为旨归,但教育改革又未必都能带来教育发展,甚至有时阻碍了教育发展,历史上这种教育改革的失误甚至失败并不鲜见。

因此,要正确认识改革与发展的关系,并在实践中确保两者高度一致。比如,当前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旨在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也就是力图促使教育体制和治理体系的优势有效转化为教育治理效能和发展的优势。

二是教育改革着力于除旧布新,而教育发展既包括创新性发展,又包括继承性发展。

也就是说,教育发展除了除旧布新的创新发展,还需要继承性发展,更多的时候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比如推动教育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三是教育改革着力于体制创新,或者说教育改革的本质是体制创新,没有体制创新的所谓“教育改革”,难以称为真改革。

教育发展则更具有整体性,而且衡量和评价教育发展的指标也更具全面性。人们有时将“改革”“发展”视作同一个概念,把一些正常的教育发展问题甚至做法,当成是教育改革问题,从而消弭了改革的创新度,降低了改革的难度预期,这也是改革不“真”的重要原因。

四是教育改革主要是过程性的,也就是说通过采取教育改革措施,促使教育发生积极的变化,即状态意义上的发展。

而教育发展不仅具有过程意义,也具有目标意义。过程意义上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结果,便是目标意义上的教育发展,这正反映了教育改革与教育发展的一种发展性关联。

维护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这篇讲话用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三个关键词,传递了“人民至上”四个字蕴藏的时代深意,新时代政法工作者应结合当下热点主题词,思考如何传承“三安精神”,托举新时代人民力量。

确保政治安宁,以“民心所向”理解人民至上。“民生所指,国运所系;民心所向,政之所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体现中国共产党人初心。政法干部是党的干部,只有时刻把“因人民而生、为人民而兴”的信念放在心中,才能确保方向准确、政治安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就是为老百姓办事的,让老百姓生活更幸福就是共产党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传递的为民情怀,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政法干部要弄清群众盼的是什么,听清群众议的是什么,摸清群众缺的是什么。集成研判社会治理信息、整合社会治理资源、创新社会治理方式,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多种手段,构建发现告知、调度派遣、事件处理、跟踪回访、评价结案全闭环智能化社会管理堡垒。

确保社会安定,以“水能载舟”推动人民至上。“众力并则万钧举,群智用则庶绩康。”政法工作的中心就是确保社会安定为党和国家的大局服务,而相信和依靠群众,则是我们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力量源泉。2020年用将近半载的光阴,见证和呈现了中国人民非凡的奋斗奇迹,筑起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战疫丰碑。政法干部要坚持“聚人民之力、拜人民为师”,积极宣传国家政法综治维稳法律法规、及时掌握社情民意和民生诉求、认真做好矛盾调处化解工作、落实交通消防等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为群众提供多种形式的民生服务,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生动蓬勃的社会治理工作新局面。

确保人民安定,以“枝叶关情”涵养人民至上。“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我们党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人民群众,党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政法工作者理应将“想人民所想、为人民造福”作为价值追求和重要判别尺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前瞻部署,主动作为,以“五治融合”(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为牵引,守牢政治引领制高点,夯实自治基础立足点,抓细法治保障关键点,选准德治先导结合点,撬动智治支撑创新点,聚集离散的管理资源,链接孤岛状的管理后台,联通体制内外的信息数据,为广大居民群众提供全天候、无缝隙的优质便民服务。从人民群众的期盼中把握新形势新任务对政法工作的新要求,彰显政法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学习《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二专题心得体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