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其他心得体会
向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奋进心得体会[推荐五篇]
编辑:红叶飘零 识别码:81-563673 其他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 2023-07-07 07:09:35 来源:网络

第一篇:向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奋进心得体会

向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奋进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中提出,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这就是“四四二五一四”的总要求。根据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内容,要顺利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一、规划目标明确,围绕中心努力做好“增砖添瓦”的工作。

“实践再次证明,有习近平同志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领航掌舵,有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顽强奋斗,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出现的各种艰难险阻,一定能够在新时代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有力地推向前进。”这就是我们的主心骨,做任何事情,干任何事业,必须围绕中心和大局,把各项工作做好。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指挥枪,就走向光明;枪指挥党,必走向黑暗。要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始终传播党的声音,让人民群众看到党在哪里,在干什么,在号召什么引领什么,看到党的影子,闻到党的气息。听到党的声音,学到党的文化。见到党的阵地,得到党的力量。受到党的感染,感到党的温暖。要充分体现党的意志。听党话,就是按党的意思办;跟党走,就是按党的初心做;感党恩,就是按党的本意想。强调要同心同德,而不是离心离德。

二、自古用人定兴衰,从来关系乱乾坤。

中华5000年的历史得出一个真理,所有的问题都是用人问题。有人说,三天不学习,时代会抛弃;一天不读书,智商不如猪。这说的虽然有点夸张,但确实如此,从世界芯片技术的竞争,就可以看出。狠抓“质量强国,交通强国”的治国经验,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要做主动政府,因为干部不领,水牛掉井。所以一定要在用人上做好文章,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推动高质量发展,让优秀的人做优秀的事,推动竞争力提升。建国初期,毛主席就提醒全党,要防止敌人的“糖衣炮弹”,个人错,错一点,领导错,错一片,误大事,甚至是对党、对人民和社会的灾难,在领导岗位上不能为人民撑好舵,完全混同于普通老百姓,甚至连普通百姓都不如,象这样的人在岗位上的所作所为,对党、社会和人民没有益处,只有坏处,最终成为党的败类,人民的叛徒,成了阶下囚。在某些领域糖衣无须炮弹,如入无人之境,这就是最大的危险,没有监督的权力,会产生腐败问题,绝对没有监督的权力会产生绝对的腐败;没有垄断的权力就没有垄断的利益,权力要为人民所谋。真理在金钱面前,往往会暗然失色;信仰在财富面前往往会一文不值。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今社会正处于数字化生活之大格局,社会中的一些戾气和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干扰和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由此产生和传染的一些无名之火,无由之气,对人们的“三观”必然会产生负面作用。新时代要有新思想,没有新思想,必然会落后新时代。所以一定要在用人上做好文章。

三、业兴于疏乱于堵,政兴于谏毁于暴。

要解放思想,善于纳谏,问题在工作中找,办法从群众中来。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发现不了问题,更可怕的是发现问题而后麻木。坚决不能形成,好意见,群众不敢提;好办法,领导不敢用;好方法,有权不敢试,这样的现象害人误国。没有村庄规划,就没有乡村振兴。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乡村振兴首先要乡镇振兴,以乡镇振兴带动乡村振兴。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可持续发展不等于重复建设,重复建设也不等于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可超前规划的就超前规划,能未雨绸缪的多未雨绸缪。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筑牢国家安全屏障。

四、学懂弄清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软实力”(SoftPower)的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小约瑟夫.奈提出来的。1990年,他分别在《政治学季刊》和《外交政策》杂志上发表《变化中的世界力量的本质》和《软实力》等一系列论文,并在此基础上出版了BoundtoLead:TheChangingNatureofAmericanPower(中译本《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一书,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约瑟夫.奈指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硬实力和软实力依然重要,但是在信息时代,软实力正变得比以往更为突出。”文化软实力中国的“软实力”一说,则源于一位美国记者的报道,意思是说“对中国最近取得的成功的一种尊重或者着迷,以及它的影响力的自然增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明指出:“一个国家是存在两种实力的,一种是硬实力,一种是软实力。硬实力通常是指国家的GDP、硬件设施等,而文化、制度、传媒等被称为软实力。”就是要发挥党的先进文化力,做优秀的共产党人。

最后,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顽强奋斗,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第二篇: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心得体会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心得体会5篇

【篇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于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胜利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把方向、定目标、绘蓝图、指路径,彰显了一以贯之的人民立场,体现了高远务实的发展战略,凝聚了治国理政的中国智慧,为第二个百年奋斗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党员干部要同心同德,跑好“十四五”。

要提高政治站位,思想上重视,行动上学真学实。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多措并举掀起学习热潮。要对《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进行原文学习,并围绕公报内容积极开展讨论交流,进一步深化理解,提高认识,强化担当,逐步提升关心国家大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要活跃思想,方法多样学深学透。充分运用电视、报纸、网络等渠道,参与学习讨论活动,谈认识、讲体会,对新闻媒体上提出的新观点、热难点问题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进行要点解析,增强对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理解把握,并逐步形成了落实制度认真学、全体党员干部共同学、周末

抽出时间学习,真正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拉近到身边,融入到生活工作中去,自觉增强对党的信赖和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同。

要进一步提高担当实干能力,在正确把握奋斗目标和发展举措中办好自己的事。办好自己的事是我们职业素养的基本要求。要紧紧围绕全会提出的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期间主要目标,切实将“创新”“人民”“改革”“法治”等《建议》中的高频词作为今后工作重点。始终站稳人民立场。依法维护人民群众教育、就业、医疗等领域合法权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公正公平树立行为规则、引领社会风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助推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深化改革攻坚。

伟大成就鼓舞人心,新的征程催人奋进。“十四五”是新的起点,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十九届五中全会战略部署,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确定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落到实处。让我们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共同努力,上下同欲,书写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崭新篇章。

【篇二】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十四五”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新形势,全面把握新阶段,坚决贯彻新理念,着力构建新格局,立足基层实际把党中央重大战略部署转化为具体方案、具体行动,把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于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书写好基层发展新篇章。

立足本职,主动站位。推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地落实,根本是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新时代,我们更要站位大局、立足全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全面对标对表中央“十四五”规划建议及关于“十四五”的部署要求,主动站位,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与担当。

立足当下、真抓实干。推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地落实,当务之急是要立足当下、抓好重点任务。各级干部要把握会议精神实质,认真领会上级工作要求,学会“十个手指弹钢琴”,在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整治、森林防火、道路交通安全等“硬骨头”面前,要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断推进工作上台阶、出佳绩。

立足岗位,抓小抓细。推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地落实,关键是要落小落细。能不能把全会精神落到实处,对党员、干部的事业忠诚度和本领作风都是直接检验。要采取的具体举措,以担当作为、真抓实干的精神把全会各项任务落小落细落到位。要实化细化工作支撑,把每一个重点项目、每一个重点任务、每一项重点工作的落实举措都谋深落细,确保每一项措施都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坚决防止大而化之、笼而统之。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全面了解各项政策措施落实的实际成效,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把群众是否高兴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让每一项举措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篇三】

近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胜利召开,全面总结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瞩目成就,提出了“十四五”规划时期的远景目标,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提供了遵循、鼓足了干劲。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为契机,将一心为民、勇于担当、开拓创新的精气神贯穿工作始终,凝聚成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用心用情用力“耕”好“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蓝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谱写新篇章、砥砺新征程。

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为民初心,深耕民生福祉“责任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回顾“十三五”时期的奋斗征程,无不体现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印记。细数“十四五”规划的具体措施,同样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百姓的好日子来源于党的好政策,同样也来自于党员干部的“好动作”。党员干部身处为百姓服务的最前沿,应自觉对照为民服务初心,做好“人民的勤务员”,当好百姓的“孺子牛”。在开展工作、落实政策过程中,要主动做到从人民的利益出

发,站在群众的角度想问题,以群众的关注焦点作为工作重点,自觉把群众的“急难愁盼”划进自己的“责任田”,通过在办实事、抓落实中切实解决群众的诉求和难处,为人民谋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不断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不待扬鞭自奋蹄”的担当作为,勤耕干事创业“承包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分析指出,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着深刻复杂的变化。当前,脱贫攻坚处于关键期,疫情防控成为常态化,基层治理面临新发展。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繁杂的任务,最需要党员干部具有勇于担当、脚踏实地的“老黄牛”精神。党员干部在干事创业过程中,要自觉强化“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承包田”意识,积极投身到急难险重的任务中去,在经历风雨中练就担当的“铁肩膀”,在实践磨炼中挺起实干的“硬脊梁”。干事业尤其不能做样子,必须脚踏实地,党员干部在开展工作时,不能高高在上、凌空蹈虚,而是要以“匠人”精神下好“绣花”功夫,以“钉钉子”精神稳扎稳打向前走,在“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中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开拓创新,精耕改革发展“试验田”。进入“十四五”规划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这充分说明,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部署时,“精耕”找方法、“厚植”抓机遇是极为重要的环节。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像“拓荒牛”一般,始终保持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奋斗姿态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要主动聚焦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敢于做“火车头”,勇于当“排头兵”,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力求在已有经验上与时俱进,做到因事而异、举一反三,通过主动求变、准确识变、科学应变,在工作中谋划新方法、打开新局面,实现各项发展改革工作稳中求进、行稳致远。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面对新发展,踏上新征程,我们要继续秉持“我将无我”的初心,发扬埋头苦干的精神,激发敢闯敢试的斗志,再接再厉,一鼓作气,推动党和国家改革发展的航船乘风破浪、坚毅前行!

【篇四】

近日,新华社发表了题为“历史交汇点上的宏伟蓝图——《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诞生记”文章,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十四五”规划诞生的不易和中国共产党人一路披荆斩棘、开拓进取为民的强大决心,更让我们深切体悟到了规划里“人民至上”的时代情怀。蓝图已绘就,关键靠落实。我们要继续深植“人民至上”的时代情怀,与人民一起奋力耕耘“十四五”。

要深植“人民至上”的初心情怀,以更坚定的意志,全心向人民“所向”。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就是要让全党永葆这样的初心,朝着人民所愿、人民所盼、人民所需,去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任务和历史责任。在新时代更加鲜明地体现为“人民至上”。“十四五”规划是“人民至上”的规划,是对民富国强的深远谋划和接续奋斗。我们要深植“人民至上”的初心情怀,一往无前、全心全意地落实规划。同时,还要坚持不懈地勇于自我革新,自我净化,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始终与人民保持血肉联系,以忘我、无我境界在前进的航向里永远镌刻和彰显“人民至上”。

要深植“人民至上”的奋斗情怀,以更坚决的奋进,全速进人民“所进”。心有所向,行有所进,进就要有动力。激情汇聚动力。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以民之忧而忧,奋勇而起,起而行之,不断地迎战为民路上的各种风雨险阻,始终保持战斗状态,矢志不渝地焕发着为民奋进的激情。也正是这样的激情,我们战胜了千难万险,迎来了捷报频传。“人民

至上”更能点燃这样的奋进激情。面对“十四五”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任务,我们要有紧迫感。时间不等人,要披星戴月、快马加鞭,一丝不松一刻不停地去奋斗,把这激情化为推进实践“十四五”规划的伟大创造,化为人民群众心中渴望的“进”。

要深植“人民至上”的功绩情怀,以更坚实的力量,全面成人民“所成”。正因为我们心中有民,行中为民,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才凝聚起了坚不可摧、可以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的强大力量,成就了让世人惊叹的伟业。民心聚,事业成。要始终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树牢正确政绩观,不断汇聚民心民力。无论何时,都要时刻牢记有了人民的支持,我们就有了攻坚克难的实力;人民越是支持,我们成就事业的实力就越不可阻挡。在实现“十四五”规划的一个个宏伟目标中,要汲取人民智慧,深入总结人民实践,进一步形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披荆斩棘、乘风破浪的磅礴伟力,带领人民群众一同自觉地、自发地、自信地去踏平坎坷,去铺就大道,全面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篇五】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赵乐际11月9日至11日在浙江调研时强调,纪检监察机关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尽职尽责地做好正风肃纪反腐各项工作,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为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强保障。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为“十四五”的建设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正风肃纪的进程中,纪检监察部门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不可或缺。无论是党建工作还是干部管理,都离不开“监督”。就走入歧途的党员干部来说,自身素质当然是最主要的“内因”,但监督管理的缺失也是极其重要的“外因”,在监督执纪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是永恒的话题。

古人常说“正本清源”,如果说我们的干部队伍是一条河,要使河水清澈,恐怕光在河水中放点明矾、活性炭不能解决问题。也就是说,要彻底根治河水环境,必须从源头抓起。如果在干部的“选拔”中就出现了“混浊”现象,那治理起来难度就更大。那么,各级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管理”作用就要从“源头”开始。“源头”清了,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气正风清的政治生态就不难形成。

当然,仅仅是“源头”清了,并不等于河水就“清”,所以,干部的“选拔”监督只是推进事业发展的第一步。每一位领导干部,与普通群众一样,并非天上神仙。“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何况是食“人间烟火”的“人”。是故,“任期”“考核”“监督”就成了纪检监察的常规工作,也是极其重要的工作。虽然古人有“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一说,但也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名言,如果在“考核”“监督”的环节出了差错,那就有可能导致“清者”变“浊者”,“朱”也成“墨”了。

目前,硕果累累的“十三五”即将收官,令人憧憬的“十四五”即将开局。对党员干部来说,当年那颗澎湃的“初心”是否依旧,肩上的“使命”是否明白?在践行“初心使命”的进程中,有“激流险滩”,也有“雪山草地”,记得住“初心”,担得起“使命”,就能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道路上攻坚克难,一路向前。所以,干部的监督工作更应当督促干部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在砥砺奋进中炼出更加坚强的意志和勇于担当的金子般的心。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在干部监督管理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是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对于各级纪检监察部门来说,每一名干部都要清楚,“监管他人者,也当受监管”,因此,加强干部监督制度建设,还应当从自身做起,在旗帜鲜明的政治氛围中攻坚克难,在清正廉洁的奋斗中服务人民,从而构建起干部监督网络,为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保驾护航。

第三篇:学习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感悟

【篇一】

当前,全球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为全球经济增长带来新机遇的同时,部分国家和地区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局部战争冲突却也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这充满“危”与“机”的历史阶段中,《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把握发展大势、应对风险挑战、化危为机提供了根本遵循。党员干部在这“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应当坚守初心担起使命,当好时代新农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耕就自己人生美丽新愿景。

戴好“担当”帽,树立“想干事”的价值观。“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想干事是一名党员干部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体现,也是干成事的前提。“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党员干部的使命,也是我们该有的责任和担当。面对“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我们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主动担当、迎难而上,将人民至上放在首位,在“危”与“机”中奋力前行,磨砺坚定的精神意志。

修好“干事”铲,练就“能干事”的硬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是应对当前复杂形势、完成艰巨任务的迫切需要,也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必然要求。”能力是干成事的铩虎铲,如果不能手握一把性能良好的干事铲,那么美好蓝图终究只是梦中幻影,无法实现。在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即将开启,面对美好的愿景,前途肯定同样是充满着困难与挑战的,党员干部要时怀谦学之心,吃透上级文件,领会中央精神,精通业务知识,坚持干中学、学中干,在实践中提升技能,在调研中汲取经验,练就服务好群众的真本事。

锄好“民心”地,实现“干成事”的真价值。“我们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了解决我国的实际问题。”干成事就是要求我们要脚踏实地,以实际行动做有利于人民的事。党员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我们要做祖国发展坚定的执行者、人民幸福生活辛勤的塑造者,踏踏实实办事,拒绝“表面功夫”,积极入户倾听百姓的心声,将人民的幸福放在心头上,筑就“十四五”美好生活的新基石。

逐梦航程,勇往直前。在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时期,让我们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脚踏实地向前进,做好时代新农人的角色,耕种出一片美好生活新天地。

【篇二】

“民可近,不可下;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强调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党员干部要扑下身子、迈出步子,把干事创业的落脚点放在群众心坎上,涵养“向下”的定力。

眼睛向下,扎根基层听民声。“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谋划发展,最了解实际情况的,是人民群众;

推动改革,最具首创精神的,也是人民群众。如果嘴上口号喊得震天响,满脑子打的却都是自己升官发财、出名上位的“小算盘”,那么就算眼睛向下,也只会“目中无人”。要树立正确政绩观,自觉立志做大事、而不是立志做大官,在学思践悟、奋发进取中砥砺品质、涵养情怀、树立形象,用真情真心、实干苦干赢得组织认可和群众信赖,真正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要虚心拜人民群众为师,真心实意地听取群众意见,杜绝“讳疾忌医”,以“闻过则喜”的胸怀,聚焦群众的期盼诉求、发展的难题症结,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面对批评以至指责,冷静研判,以群众的愿望推动发展,靠群众的智慧深化改革。

脚步向下,放下身段知民意。基层是最大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只满足于看材料、听汇报、上网络,凭经验办事、拍脑袋决策,就很难捕捉层出不穷的新情况,疲于应对形势发展变化提出的新挑战。只有把群众装在心里,多“往下跑”,为群众办实事好事,群众才会真心信赖和拥护干部。要经常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把群众看作自己的家人、亲人,深入基层、访贫问暖,交朋友结穷亲,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打开群众的“话匣子”,掌握最真实的社情民意。要扑下身子、迈开步子,深入车间码头、田间地头蹲点调研,以“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担当精神,奔着问题去,聚焦“六稳”“六保”重难点问题,把实际情况调查“摸清”,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查实”,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吃透”,找到科学决策、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钥匙。

重心向下,脚踏实地解民忧。“行动最有说服力”,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脚踏实地好好干。向下,不是走过场、贴标签,也不仅仅是调研、考察,更是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惠民生”不能停留在嘴上,更应该内化于情、见之于行。“人民的好儿子”焦裕禄、“四有”书记谷文昌、“草鞋书记”杨善洲,都用实际行动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党员干部要在细微处见真章,把百姓期盼作为努力方向,补短板、强弱项,转变作风,以求真务实的作风、脚踏实地的干劲、担当有位的脊梁,逢水开路,遇水架桥,帮助广大群众立足本地实际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路子,搞好市场预测和分析,引导优化产业结构,真正帮助基层群众解决好交通、饮水、就医、上学、务工等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实际问题,为广大群众多办实事、多办好事、多解难事,做大分好“蛋糕”,以过硬作风将为民服务进行到底。

【篇三】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在“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部分指出,要“深化农村改革”,“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展望2035年远景目标,各位基层干部,更应从人民生活、环境生态、农业生产三个方面,定下与基层工作的坚定誓言。

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定下对群众忠诚之誓。身在基层,要用好党的群众路线这个制胜法宝,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时刻牢记以人民为中心,心心念念的都要是群众的生活。要“放下架子”聊家常,常走进田间地头,多多问计于民,吸取群众智慧,把握基层动向;

要“耐住性子”做调研,深入了解群众所需所盼,因人因事施策,切实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要“俯下身子”抓落实,通过农村医保、社保、残疾人补助等政策,解决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保障基本民生诉求;

要“挑起担子”负责任,迎难而上,牵头整治农村顽疾,致力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成就乡村的最美样子。

统筹建设生态文明,定下保卫农村环境之誓。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助力环保生态扶贫,离不开基层干部的努力。要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入开展房前屋后三包、垃圾分类、厕所革命等活动,打造美丽庭院,让群众住得舒心;

要推广乡村绿化,在乡村建设更多的小游园、小绿地,把属于大自然的绿水青山真正还给大自然,让乡村环境看着赏心;

要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污水处理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解决农村吃水难和饮水不安全问题,让群众吃得放心;

要加大生态补偿力度,通过生态补偿政策,引导农民积极参与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定下推动农业现代化之誓。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会议学习上强调,“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可见,农业生产问题,是关系到农民收入的大问题。要走好农业现代化之路,就需要基层干部在技术上“拉一拉”,引导农民学习先进的农业机械操作、灌溉技术、温室大棚搭建等,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使用网络平台进行农产品销售;

在资金上“帮一帮”,通过招商引资、银行贷款、财政补贴等一系列方法帮助农民解决资金上的难题;

在政策上“想一想”,优化人才返乡创业环境,提供更多创业扶持政策,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增强他们对土地的热爱。

“誓”字的结构本身就彰显了它的含义:“手”执千“斤”,只因有“言”在心底。各位基层干部,我们正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壮阔史诗即将挥就,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恢宏篇章已然开启。让我们一起回想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的出发点,一起定下与2035的三“生”三誓。

【篇四】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催人奋进,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激励人心。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学习本领,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落实到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上,跟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艘大船扬帆起航、劈波斩浪。

坚持学懂弄通做实,确保全会精神入大脑、入心间、入行动。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之帆即将起航之时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为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描画了清晰的发展蓝图。党员干部学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时要坚持学懂弄通做实,通过阅读五中全会公报原文,悟五中全会精神原理,将全会提出的远景目标和十二项重要举措入脑入心入行,以全会精神为指引,与实际工作相联系,落实好各项工作,以乘风破浪的信心更好服务社会发展大局、服务国家各项改革举措、服务广大人民群众。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人民幸福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工作的决战决胜之年,贯彻五中全会精神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到“两个维护”,时刻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心上,我们的党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党员干部如果离开了人民群众,就如鱼儿离开了大海无法生存,星星离开了夜空无法闪光;

离开了人民群众,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离开了人民群众,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就无法顺利实现。要继续坚持走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无论是疫情防控还是抢险救灾,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还是脱贫攻坚,我们党都始终将人民群众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旨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不断开创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新征程。

坚持主动担当作为,向着人民期待再扬帆、再起航、再出发。十九届五中全会十二项重要举措处处体现着党和国家为增进民生福祉而努力的决心,贯彻五中全会精神是将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安居乐业放在心上,落实到行动上的过程。党员干部要紧紧跟随党的步伐,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听从党的指挥,履职尽责,务实担当,将全会精神落实到具体行动之上,发扬工匠精神和钉钉子精神,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主动担当、主动作为,以共产党人的精神和本色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篇五】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二〇三五年目标、对“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进入新发展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样复杂,“十四五”任重道远,作为年轻干部更要练就过硬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克服“本领恐慌”,补齐“能力短板”,锤炼政治“好体格”。

修身“立”德,深化思想淬炼。人无德不立,品德是为人之本。“天下至德,莫大于忠”,作为年轻干部,补足信仰之钙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身上汲取榜样力量,从自身内省中提升道德修为,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在工作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常修从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始终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自觉抵制“野草滋长”,荡“两袖清风”,树“一身正气”,不断跨越前进道路上新的“娄山关”“腊子口”,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从容笃“定”,提升实干能力。“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北风。”作为年轻干部,要始终保持政治清醒,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以实干求实绩,脚踏实地,克服浮躁心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笃定从容,从小事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努力成为所在工作领域的行家里手,在踏实干事中彰显好作风,在解决问题中展示新作为。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工作势头,越是艰险越要奔涌向前;

摒弃“躲进小楼成一统”的逃避思想,越是困难越要勇立潮头。

下蹲起“跳”,突出实践锻炼。“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一线虽辛苦,却是锻炼年轻干部最好的“演练场”。只有经过基层的锻炼和洗礼,才会对国情党情民情有更清晰的认知,才能与群众建立更深厚的感情,才能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年轻干部在基层多实践锻炼,涵养“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摆正“蹲得住”的心态,才有“跳起来”的力量。新时代大有可为,年轻干部起而行之,以“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拼搏精神,迎难而上、挺身而出,以过硬本领展现作为,才能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

志存高“远”,勇于担当作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奋斗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时代呼唤担当,年轻干部要志存高远,常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心;

要勇于担当,常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进取心。“打铁还需自身硬”,年轻干部不仅要站得高还要看得远,在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的同时,也要有“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的大局观,真正把功夫和心思都用在为民谋事上,“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做到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让我们年轻干部锤炼好政治“体格”,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第四篇:“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专题学习研讨发言材料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专题学习研讨发言材料

党的__历史性以全会的形式,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出发,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高度评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并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这两天,通过反复研读、深学细思、深刻领悟全会公报,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进一步强调了应该往哪走,明确前进方向。

方向决定前途。习总书记多次强调“必须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挥和增强我国制度优势”,中国几十年的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经验充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厚植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是延续在中华民族5000千年的悠长历史中发展出来的,只有扎根本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实践证明,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

二是进一步强调了应该走什么路,明确奋斗目标。

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第一位问题。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二0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只有与国家建设、发展同步配套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党和人民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

三是进一步强调了应该怎么走,明确行动步伐。

十九大以来,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更加巩固;国家治理体系中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主体框架已经基本确立;运用法律手段领和治理国家的能力显著增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更进一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中国全面开花,硕果累累。__进一步强调“新时期发展12大主张”,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作为个人,必须把学习贯彻__精神和“深化大学习提振精气神”主题教育融合起来,和自己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坚定绝对忠诚的信仰。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什么是信仰?就是为了它可以抛弃-切的信念。对共产党人来说,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就是信仰,这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要深读悟透马列主义经典原著,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理论上的清醒确保信仰上的坚定。要继续推进“深化大学习、提振精气神”主题教育,从谷文昌精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要坚定“敢于争先、开拓创新、追求卓越、包容合作、抢抓机遇、勇于担当、干字当头、立说立行、主动争取”的实干精神。

二是坚定知行合一的担当。

在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做疾风劲草、当烈火真金。要做好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做好严防疫情输入保障复工复产,深化港口生产安全监管,强化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坚决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全面提升防范和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水平。越是艰险越向前,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用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赤诚。

三是坚定为港航企业服务的真谛。

要牢固树立以港航企业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和“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着力解决港航企业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推进硝酸铵等爆炸危险性化学品、特别管控危化品储存安全排查,开展港口危险货物建设、许可、日常监管专项检查及督导服务,研究解决历史遗留的xx港危险货物集装箱堆场建设手续办理问题。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对xx港20家危险货物企业和七家客运码头开展全方位的“体检式”安全检查和专业指导,提高企业安全水平。扎实推动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专题讲座。

第五篇:司法局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方案

“十三五”时期,全县司法行政工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开展工作,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展开工作,扎实工作,锐意进取,较好完成了既定工作目标,为推动全县民主法治进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动全县司法行政工作的改革与发展,按照县委县政府“十四五”规划要求,现结合实际,对全县今后五年司法行政工作作如下整体安排。

一、“十四五”时期司法行政系统工作总体目标

全面推进法治xx建设,顺利实施第七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规划,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大力开展,全民法律素质、公务人员依法行政能力、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大力加强人民调解工作。人民调解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不断加强,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县、镇(区、办)司法行政机关基层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强,司法所建设全面完成;法律援助功能进一步发挥,法律援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经费保障体制进一步优化,更多的弱势群众获得法律援助;进一步拓展法律服务领域。加强律师、公证及司法鉴定行业管理,完善律师工作管理体制,积极推进律师、公证和司法鉴定业务工作的创新,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充分发挥安置帮教、社区矫正工作职能,做好特殊人群管控工作;司法行政全体干警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

二、“十四五”时期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司法行政工作。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长治久安中心工作,以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为重点,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法制宣传、法律保障、法律服务的职能作用,积极作为,为xx社会稳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三、“十四五”时期司法行政工作的总体安排

(一)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

1、全面贯彻落实《法制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认真开展2021—2025年法治建设暨“七五”普法工作,制定法治宣传教育规划,推动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经过五年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力争法制宣传教育覆盖面达到应普对象的95%以上。通过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推进全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法治建设进程,促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在全县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为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和良好的法治环境。

2、加强重点对象法制宣传教育。要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镇(区、办)和村(居)“两委”干部、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牧民的法制宣传教育,并把领导干部和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作为重中之重抓好落实。

3、加强反腐倡廉法治宣传教育。以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为重点,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加强公务员法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党纪条规的宣传教育,开展反腐倡廉专项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廉政教育基地资源,开展警示教育,不断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反腐倡廉意识,提高廉洁自律的自觉性。

4、围绕促进政治建设法治化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积极推进政治建设法治化进程。进一步加大学习宣传宪法的力度。使广大人民群众全面深刻理解宪法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增强全体公民的宪法意识、公民意识、爱国意识、国家安全统一意识和民主法治意识。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观念,树立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观念,树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观念,形成崇尚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的良好氛围,使宪法在全社会得到一体遵行,促进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并积极践行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理想信念,不断提高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法治意识。

5、围绕促进经济建设法治化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积极推进经济建设法治化进程。重点组织宣传学习宪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方面的法律,在全社会形成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围,充分发挥法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规范、引导、保障作用;组织宣传学习国家基本经济制度、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财税、金融、投资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组织宣传学习旅游、商贸、餐饮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组织宣传学习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环境和生态保护、防灾减灾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6、围绕促进文化建设法治化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积极推进文化建设法治化进程。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群众文化相结合,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法治文化活动。积极引导法治文化产品创作和推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法治文化的需求。

7、围绕促进社会建设法治化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积极推进社会建设法治化进程。学习宣传保护公民生命自由、财产权利、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学习宣传有关就业促进、劳动合同、劳动争议处理、劳动安全卫生、矛盾纠纷调处、依法维权等与劳动者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开展以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犯罪活动、保障食品药品安全、产品质量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安全生产等为重点的法治宣传教育。学习宣传维护外来务工人员、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权益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做好特殊群体的权益保障工作。学习宣传信访、投诉、调解等与社会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依法化解矛盾纠纷。加强刑事、民事和行政诉讼法律宣传,引导公民依法按程序表达利益诉求。

(二)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

1、深化完善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在巩固完善村、居(社区)、企事业单位等传统人民调解组织建设的同时,不断深化完善经济开发区、集贸市场、流动人口聚居区、工业园区等区域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工作,大力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积极推进交通事故赔偿纠纷、医患纠纷、治安案件民事调解等领域的人民调解工作,不断扩大人民调解覆盖面,推动人民调解工作向深层次、高水平、宽领域发展。力争到2020年,村民(社区)警务室调解室建设率达95%以上,交通事故调委会建设达到国道、省道全覆盖,劳动争议、医疗纠纷、物业调委会建设有所进展。

2、着力强化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对基层调解员的法律、业务培训,提升调解人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加大对人民调解队伍的调整、整顿力度,选聘年富力强、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具备一定综合素质的村(社区)干部充实基层调解组织,进一步改进、提升人民调解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层次和整体素质;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专职调解员队伍建设,吸收退休法官、检察官和法律服务志愿者、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法律专业人员加入专职调解员队伍,推进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的专业化、规范化发展。

3、积极探索建立“大调解”衔接配合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大协调配合力度,会同相关部门积极探索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配合的“大调解”工作机制。加强与人民法院的沟通和协作,深化完善诉调衔接机制建设;加强与公安部门的沟通和协作,积极总结完善运用人民调解机制化解轻微治安纠纷的做法和经验,深入推进治调衔接机制建设,不断发挥人民调解在维护稳定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

4、继续推进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坚持开展人民调解案卷质量评查工作,提高纠纷调解程序、文书制作、档案归类的专业化水平;积极贯彻《人民调解法》关于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保障规定,努力解决好人民调解业务经费、人民调解组织补助经费、专职人民调解员固定补贴,完善人民调解“一案一补”工作,提高并落实“一案一补”资金发放标准,推动人民调解工作健康发展。

5、大力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专项活动。集中力量重点排查和治理各种因素引起的多发性、易激化矛盾纠纷,主动参与群体性矛盾、群体性上访纠纷的调解;完善排查调处机制,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和社会不安定因素信息及工作建议报送制度。做好超前排查、超前预防,组织基层司法所和调解组织集中开展纠纷专项治理,针对易多发的矛盾隐患进行专题法制宣讲、法制教育,完善预防措施。

(三)做好安置帮教管理工作

1、落实好对刑满释放人员的衔接管理。认真做好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前后的信息登记、接送移交、帮教管理等工作,进一步落实“危安类”刑满释放人员的接送机制,落实好防范措施,确保重点对象不脱管、不实控;完善刑满释放人员信息库,加强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和身份核查,努力提升安置帮教工作管理水平。

2、积极贯彻落实刑释解教人员就业、社会保障等有关政策。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确保刑释解教人员在就业、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受歧视,全力落实生活困难人员享受低保或临时救助,就业困难人员享受信贷、职业培训等方面的就业扶持政策,积极协调解决农村籍刑释解教人员保留原有的承包地的问题,确保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后有保障、有收入。做好全县过渡性安置基地的日常管理工作,积极协调建立过渡性安置基地,力争到2020年,全县范围内建立至少5个过渡性安置基地,妥善解决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后的临时就业问题。

3、采取多种方式,进一步加强对刑满释放人员的教育帮扶。组织基层司法所及时了解辖区内安置帮教对象的情况,制定帮教计划、完善帮教措施、规范帮教档案;完善外出务工人员的协作帮教机制,协调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和社会团体,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帮教活动,推进安置帮教工作社会化;认真落实与监狱、看守所制定的六项合作帮教机制,组织人社、民政、公安等部门开展进监所开展法制宣传、法律援助、社会保障与救济等政策宣传工作,实现帮教工作向狱内的拓展和延伸,使全县刑满释放人员的安置率、帮教率达到95%以上,重新违反犯罪率控制在1%以下。

4、坚持推进安置帮教工作的依法、规范开展。进一步规范工作机制,制定印发全县安置帮教工作文书档案格式,促进安置帮教工作发展的规范化、制度化;加强对安置帮教工作的指导与督查,重点抓好对衔接程序、工作流程、文书格式、档案管理等环节的监督检查,推动帮教措施的落实。

(四)加强社区矫正工作

1、加强社区矫正队伍建设。建立执法、志愿者相结合的社区矫正工作队伍。配齐配强司法所工作力量,实行专编专用,确保每个司法所都有政法专编人员专职负责社区矫正工作。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落实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按1:15的配备要求。

2、积极协调,推动社区矫正工作运行经费、业务装备经费等纳入财政预算,并建立经费动态增长机制。积极争取资金,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建立一个集食宿、教育、培训、救助为一体“社区矫正管理教育服务中心”。

3、争取党委、政府重视社区矫正工作,推动将社区矫正工作纳入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考核内容。健全分级管理、分级处遇机制,全面实施奖惩考核、心理矫正、个案矫正等工作,不断提高矫正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推行风险评估机制,科学运用“分类管理、分阶段教育”管理方式,防止重新违法犯罪,杜绝重大刑事案件发生。加强社区服刑人员帮扶工作,着力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帮助他们顺利融入社会。加强社区矫正组织心理咨询室建设,严格规范社区矫正活动要求、工作流程,强化“社区服刑人员gsp定位管理平台”、“司法行政基层工作信息管理平台”、“刑满释放人员信息管理系统”三个系统的信息化管理。

5、扎实开展“监管安全年”活动,着力提高监管效果。积极开展“防脱管、防漏管,打击重新违法犯罪”为主题的社区矫正“两防一打”专项活动。“十四五”时期,全全县矫正对象重新犯罪率控制在0.2%以内。

(五)加强基层基础设施建设

1、进一步加强基层司法所组织机构和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工作重心下移、人往基层走、财往基层流、物往基层转、政策往基层倾斜的工作思路,积极协调解决司法所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司法所待遇问题,用足用好基层司法所公益性岗位、见习岗位,充实司法所工作力量;进一步加大司法所业务用房建设工作力度,力争将基层司法所业务用房建设项目纳入全县“十四五”社会维稳项目建设规划,确保司法所履行职能的基本硬件需要。

2、深入推进基层司法所业务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加大对基层司法行政队伍的培训力度,系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务员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法律业务知识教育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不断提高基层队伍履职能力;继续做好对各基层司法所所务管理、业务开展、职能履行、文书使用、档案规范等各项工作的指导检查,推进基层司法行政业务的规范开展。

3、全面提升基层司法所工作水平。深入开展规范化司法所创建活动,大力推进司法所组织机构、干部队伍、业务能力、所务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的规范发展,巩固司法所建设成果;坚持以点带面,积极培育各镇(区、办)司法所工作的先进典型,有力助推全县基层司法所工作的全面提升;研究制定基层司法所工作考核办法和立功奖励激励机制,坚持实行司法所考核与立功受奖相挂钩,充分调动基层司法所干警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培育基层工作人员的责任感、荣誉感。

(六)推进法律援助工作

1、法律援助范围进一步扩大,经济困难标准进一步放宽。在国家《法律援助条例》规定的法律援助范围的基础上,制定与xx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法律援助提供能力相适应的法律援助范围和经济困难标准,进一步降低法律援助门槛,使更多的低收入群体能够获得法律的帮助。

2、健全法律援助工作网络,法律援助提供能力增强。建立覆盖县、镇(区、办)两级的12348法律咨询专线系统,公民可以通过拔打专线电话获得法律咨询服务;力争使每一个需要法律援助的公民都能够获得便利、免费的法律援助。进一步畅通法律援助申请渠道。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和特殊案件的当事人可在最短的时限内到达法律援助机构或法律援助工作站、点,就近申请法律援助,获得必要的合格的法律援助。探索集中调配律师资源丰富的律师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途径与方法,解决律师资源稀少的边远乡镇的资源配置难题。探索、推进值班律师制度。提高法律援助案件办理数量和质量,力争每年办案增长率达到15-20%,基本满足困难公民对法律援助的需求。

3、法律援助基层基础建设得到有效加强。健全完善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和组织,对不同性质的法律援助机构和组织有针对性地进行规范管理。加强县域法律援助工作能力建设,在经费保障、人员配备、教育培训、基础建设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加强法律援助工作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法律援助工作信息化水平,法律援助案件的受理、指派、承办都经过网络化手段完成。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窗口等办公设施及装备齐备、规范。

4、经费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逐步提高办案补贴标准,调动社会律师、基层法律服务人员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积极性,将法律援助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并建立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法律援助经费动态增长机制,不断提高法律援助工作的保障水平。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支持法律援助工作,争取成立地级法律援助基金会。

5、公众普遍知晓法律援助制度。把法律援助制度纳入“七五普法”内容,进一步加大法律援助宣传力度,公众普遍知晓法律援助制度,城镇居民法律援助知晓率达到95%,农民法律援助知晓率达到90%。

(七)加强律师公证管理工作

1、加强律师管理工作。严把入门关,采取有效措施把高素质人才充实到律师队伍。加强检查指导,确保各律师事务所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肃查处律师事务所和律师执业过程中的违法违纪行为,纯洁律师队伍。

2、加强律师培训工作,提高律师队伍素质。完善律师集中培训,重点解决当年或上年的热点、难点法律事务问题。建立xx律师论坛,定期开展业务交流,提高广大律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3、摸清全县律师业主要发展指标,创新律师管理体制。在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制度、分配机制、管理机制方面建立符合全县律师发展的新模式,积极推进律师业务的创新,引导律师开展非诉讼法律事务,力争有所突破。

4、加强律师诚信制度建设。坚持不懈地开展职业道德、执业纪律和诚信教育,提高广大律师的思想认识,牢固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观念,努力塑造律师良好的诚信形象。

5、依法规范公证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公证法》,加强对公证员的培训和业务指导,努力提高公证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政治理论水平,依法管理公证工作;完善公证业绩评价和考核体系,防止公证业务市场化倾向;建立健全公证机构体制机制,强化公证监督,加强公证质量检查,避免错证,杜绝假证;积极引导公证机构拓展服务领域,力争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八)加强行业协会建设

加强对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司法鉴定人协会的监督管理,完善行政和行业协会“两结合”的管理模式。挖掘法律服务机构内部管理潜力,建立起司法行政调控机制与行业协会协调机制互联、司法行政行政功能与行业协会行业自律功能互补、司法行政管理力量与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法律服务监管体系。力争在“十四五”时期建立健全各个行业协会党建工作体制和机制。

(九)加强司法鉴定管理工作

1、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充实管理力量。健全专门的司法鉴定管理机构,配齐配强管理人员,明确管理人员、工作职责和管理要求。通过多种形式教育培训,培养掌握必要的法律和专业知识,熟悉司法鉴定程序和技术规范。制定并实施《xx全县司法鉴定机构考评办法(试行)》、《xx全县司法鉴定机构考评标准(试行)》,规范司法鉴定机构软硬条件,满足新形势下司法鉴定发展需求。

2、完善优化司法鉴定服务网络,提高鉴定机构自身建设。严把鉴定机构准入关,适度发展鉴定类别。建立优胜劣汰机制,打造法律意识过强、职业道德过硬,人才队伍素质高、行业口碑好的专业化机构。

3、推进司法鉴定管理信息化建设。通过电子政务平台,实现司法鉴定管理、监督、检查信息公开,依法对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实施全过程、动态化监督管理;为社会提供方便、快捷的司法鉴定信息服务,提高鉴定机构办公、管理水平。

(十)加强信息化建设

以xx政府网站、xx司法局网上会客厅、司法局官方微博、司法局微信公众号为平台,加强司法行政系统政务、党务信息公开工作,接受社会监督。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搭建视频会议系统建设,建设覆盖县、镇(区、办)司法行政系统的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标准规范统一、应用功能完备的信息化体系。

(十一)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提高执政能力。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健全完善贯彻执法民主集中制的具体制度,确保班子团结坚强和决策科学。进一步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年轻干部的监督和管理。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依法行政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严格公正文明规范执法,依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认真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和完善干部任前公示、试用期制、领导干部谈话制、竞争上岗制。

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管理体制。认真按照《公务员法》的要求,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建立管理严格、充满活力的司法行政队伍管理体制。严格执行“凡进必考、择优录用”的原则,择优录用司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建立完善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人员的执业准入制度,大力强化对法律服务队伍的教育管理,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职业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在严格管理的同时,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爱护广大干部职工,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努力营造和谐温暖的工作环境。

3、抓好法律服务队伍建设。积极引导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司法鉴定人树立诚信守法、维护正义、服务社会的执业理念,加强职业道德执业纪律建设,加强监督和管理,积极响应司法部律师人才培养选用政策,鼓励优秀律师、公证员通过公开选拔、公务员录用考试等途径进入司法行政机关公务员队伍。抓好基层司法行政队伍建设,为基层司法所、法律援助机构储备人才。

4、加强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队伍业务素质。广泛深入开展“争创学习型机关”活动,教育引导全体司法行政干警牢固树立“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进一步提高队伍业务素质和服务本领。进一步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领导,完善培训工作机制,统筹规划培训工作。采取下派基层实践锻炼,上派跟班学习、选送培训等多种方法,大力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加强培训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培训形式,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针对司法行政系统机关公务员队伍、法律服务队伍等“两支队伍”的不同特点和培训需求,根据分级管理、分类指导、分层培训的原则,建立三级培训网络。争取到2020年,全系统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达到90%,大专以上学历达到95%以上,基层司法机关干部大学本科以上比例明显提高,基层司法所、法律援助机构队伍政治理论、执业道德、执业纪律、业务素质明显提高。新招录人员全部具有全日制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研究生、法律专业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明显增加。

5、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建设学习型、服务型、效率型、创新型、节约型、廉政型机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继续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创建、立功创模、创先争优等活动,树立司法行政队伍的良好形象,创建市、省级精神文明单位。

6、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制定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具体意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围绕司法行政改革发展中心,结合司法行政队伍实际,以强化教育为先导,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监督检查为动力,以严肃惩治为手段,以加强党的领导为保障,基本建立起司法行政系统惩治预防腐败体系和比较完备的长效机制,最大限度预防和遏制腐败行为的发生,为全县司法行政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向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奋进心得体会[推荐五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