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其他心得体会
2020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心得体会(优秀范文五篇)
编辑:琴心剑胆 识别码:81-552442 其他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 2023-07-01 07:05:56 来源:网络

第一篇:2020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心得体会

扶贫攻坚特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这是我国扶贫开发工作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后,党中央更有针对性的要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心得,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心得【1】

目标就是方向,目标就是任务,目标就是标准,目标就是初心!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成绩值得充分肯定,但困难、问题和风险也不少。时到今日,各级对如何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目标越来越明确,思路越来越清晰,措施越来越理性。在脱贫目标上,必须彻底改变过去只追求完成脱贫任务的单一目标,需要构建完整系统的脱贫目标体系,才能提高扶贫工作实效性、群众满意度和社会认同感。

——如期脱贫。2020年底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指标和底线任务。如期脱贫,就是对表2020年底这个最后的时间节点,既不能急功近利,随意提前,否则,就容易掺水作假;又不能故意拖延,消极退缩,否则,就会兑现不了庄严承诺。

——全面脱贫。“两个确保”(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消除绝对贫困;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任务目标。两个全部脱贫,就是全面脱贫,就是不落一户、不落一人、不落一地,必须做到全覆盖,不能做选择,不能有死角,更不能留有脱不了贫的“锅底”。

——精准脱贫。脱贫攻坚的主要任务是消除绝对贫困,解决的是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和生活需要问题。扶贫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要精准执行“两不愁三保障一超过”的现行脱贫标准,既不降低标准,搞虚假脱贫、数字脱贫,也不擅自拔高标准、提不切实际的目标,搞过度扶贫,避免陷入“福利陷阱”,防止产生“悬崖效应”,留下后遗症。

——稳定脱贫。提高脱贫质量,实现稳定脱贫,是今后三年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首要任务。要着力夯实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基础,关键是要抓好产业和就业“两业”扶贫,让贫困家庭有稳定收入来源,尽量避免返贫;要坚持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留出缓冲期,持续进行帮扶,避免“一脱了之”。

——精神脱贫。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攻坚的主体。扶贫不能扶懒、养懒、助懒,要坚持扶贫同扶志相结合,树立“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价值导向,营造“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氛围,注重提高贫困人口自身发展能力,彻底改变送钱送物的帮扶方式,把参与度作为扶志核心,真正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解决好贫困户精神脱贫问题。

——和谐脱贫。社会公众和周围群众对扶贫工作的质疑意见主要集中在,“扶富不扶贫”“争当贫困户”“扶贫变成扶老”“扶贫养懒人”等方面,引发了新的矛盾和风险。要继续做好精准识别和动态调整工作,切实解决拆户分户、漏评和错评等问题,识真贫、扶真贫;要严格坚持扶贫标准,不吊高胃口,减轻周围群众心理失衡;要疏导群众情绪,切实解决不符合建档立卡条件但家庭实际生活相对贫困的所谓边缘农户的具体困难;要完善“脱贫不脱政策”的贫困退出政策,及时将识别准确、家庭条件远超当地一般农户、群众意见较大的已脱贫户认定为稳定脱贫户,明确不再继续享受扶贫政策、不再派干部帮扶。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心得【2】

扶贫开发成效如何,关键要看是不是做到了识真贫、扶真贫、真扶贫。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强调,扶贫攻坚特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这是我国扶贫开发工作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后,党中央更有针对性的要求。

随着扶贫开发工作的推进,贫困人口的情况也在发生变化,既有集中连片的特殊困难地区,也有零散分布的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更多面向特定人口、具体人口,实现精准脱贫,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这就需要改变以往扶贫工作中存在的福利化、平均主义倾向,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真正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在于精准。

实现精准扶贫,深入调研、准确识贫是前提。富裕的生活大体相似,而贫困的原因各有不同。各地要改变以往大水漫灌、手榴弹炸跳蚤的工作方式,深入调查,把扶贫对象摸清,把家底盘清。一些地方在识贫工作中总结出了四看法: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能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就是实践中管用的好方法。各地要通过建档立卡,对扶贫对象实行精确化、规范化管理,做到心中有数、一目了然。

精准扶贫意味着精准施策。各地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对那些有劳动能力的,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对那些居住地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通过移民搬迁实现脱贫;对那些丧失了劳动能力的,通过低保政策实施兜底扶贫;对那些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通过医疗救助帮扶,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需要看到,现在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由此产生大批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精准扶贫,需要切实解决这一群体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提供更加精准、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各地要通过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大病保险和新农合等政策,确保留守儿童和老人不成为被遗忘的群体。各级党委政府和基层组织要发挥积极作用,通过更加精准的管理和服务,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和对老年人的关怀照顾,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但愿苍生俱温饱,不辞辛苦入山林。实现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做出的郑重承诺。实现这一承诺,需要各地付出更大努力。贫困不是一两天产生的,要想根治,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和发展相结合。各地要围绕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的相关要求,下定打攻坚战的决心,以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让真正需要帮扶的群众享受到扶贫开发的阳光雨露。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心得【3】

为进一步推进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借鉴关中农村地区脱贫攻坚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提升基层干部的创新和社会管理能力,2016年4月22-27日,由县委农工部、县委组织部、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带领各镇分管扶贫工作副镇长、扶贫专干、村支书、村主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致富带头人共计152人赴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进行了为期6天的学习培训。

我们先后观摩学习了兴平市马嵬驿民俗文化景区、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杨凌绿香安果蔬专业合作社、天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杨凌创业工场及农产品电商物流园区等点,聆听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涉农惠农强农政策解读、城乡发展一体化与新农村建设、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等专题讲座,交流研讨了宁陕脱贫攻坚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培训学习目标明确、安排紧凑充实,让我受益匪浅,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扶贫要解放思想,打牢思想基础。

脱贫攻坚战不是论持久战,而要通过过硬扎实有效的举措,摘掉贫困村、贫困人口的帽子。一是提高扶贫工作者的思想意识,坚决杜绝畏难情绪和急功近利思想,牢固树立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信念和信心,带着感情和责任去扶贫,不折不扣完成各项扶贫任务。二是切实改变贫困户的等靠要意识,在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同时,切实让贫困群众树立“自身是扶贫的对象、更是扶贫的主体”的意识,彻底改变等靠要思想,从根本上、从源头上找准症结、对症下药,切实走出一条“造血”与“输血”并重的扶贫道路。

二、扶贫要在“精准”上下力气

在开班式上,省农工办郑梦雄主任从现阶段脱贫攻坚新形势为我们做了精彩阐述。他强调,精准扶贫重在“精准”二字,“精准”即是指准确辨识真正需要帮扶的困难群体,要立足群众实际、针对不同对象的不同问题有的放矢。使我认识到,扶贫首先要精确识别、精准帮扶,以保证贫困户认定的透明公开、相对公平。我们乡镇干部处于带领群众脱贫的最前线,在扶贫路上一定要深入了解村上的基本情况、资源禀赋、农民增收渠道和发展方向,了解涉农惠农各项政策法规、实用技农业技术,搞清农民在发家致富方面所缺少的知识和信息等。只有细致地了解了民心、掌握了民意,摸清了群众最期盼最迫切对脱贫的诉求,并经常进村入户,和他们认亲戚、结对子,带着感情和担当去帮扶他们,才能为精准扶贫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产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工作既要治标,更要治本,要限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脱贫致富,治本之策还是要靠发展。只有通过抓住产业促发展,增强贫困群众的造血功能,激发贫困群众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才能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提供重要支撑。以筒车湾镇为例,因为距西汉高速公路近的独特区位优势,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立足“全域旅游”的发展思路,做大做强了筒车湾欢乐水世界4A级景区、苍龙峡、七里村美丽农家等一批旅游产业。有了旅游产业支撑,就有了造血功能与内生动力,就能够依靠自身努力和主动作为来摆脱贫困。

培训期间,王征兵教授就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打好脱贫攻坚战上了生动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脱贫攻坚离不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资源要素的支撑,要最大限度地挖掘整合各个方面的资源。这个过程中,政府必须主动作为,因势利导,在培育产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上下大力气,多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让扶贫更有底气。四、电商发展让精准扶贫更有方向

在4月25日的现场观摩中,杨凌创业工厂及电商物流园区负责人为我们详细介绍了“线上运营、线下服务”的农产品电商模式,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就可以随时随地为农民卖农产品,让我打开了思想,开阔了眼界,电子商务已在全国扶贫路上遍地开花,现在宁陕县的农村电子商务也在全面铺开,让精准扶贫更有方向。我们镇村干部进行产业扶贫,完全可以用开放的心态与创新的意识,充分利用互联网,着力打造一批农产品电商平台,培育一批农村电商带头人,让大山深处的特色农产品有市场、卖得出、卖得远、卖出好价钱,让电商扶贫成为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路径。

总之,这次学习培训体现了省委农工办、西农大、县委县政府对宁陕扶贫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基层干部的关怀与厚爱,今后,我们要以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契机,善做善为、善做善成,带着感情与担当去扶贫,为建设美丽富裕新宁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心得【4】

x月22日上午,全省脱贫攻坚总结推进会在成都召开。省委书记王东明出席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主持并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要求。

会上,省委副书记邓小刚宣读省委、省政府《关于表扬2017年脱贫攻坚先进市、县的决定》,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黄建发宣读省委、省政府《关于表扬2017年脱贫攻坚五个一驻村帮扶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南部县、江油市、阿坝州、凉山州、成都市党委书记先后作交流发言。

王东明在讲话中代表省委、省政府,向长期奋战在脱贫攻坚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致以亲切问候和崇高敬意。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坚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认真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全省头等大事来抓,念兹在兹、唯此为大,坚决有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750万减少到272万,贫困发生率从11.5%下降到4.3%。成绩来之不易,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中央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省上下扎实工作、奋力拼搏特别是基层一线干部群众苦干实干的结果,也是省内外和社会各界鼎力支持的结果。

王东明指出,回顾这几年的历程,我们在推进脱贫攻坚中形成了许多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进一步深化了对做好四川扶贫开发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一是突出思想引领,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统揽全省脱贫攻坚工作。二是突出顶层设计,始终从实际出发确立和完善脱贫攻坚思路部署。三是突出精准要求,始终坚持识真贫、真扶贫、真脱贫。四是突出问题导向,始终聚焦重点难点创造性开展工作。五是突出力量整合,始终注重构建全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六是突出组织保障,始终层层压紧压实工作责任。这些经验弥足珍贵,是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四川的具体化,是全省上下脱贫攻坚实践探索的结晶,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

王东明指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现在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剩下3年多时间,全省还有272万农村贫困人口需要脱贫,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同时前几年脱贫人口的巩固脱贫、稳定脱贫、防止返贫任务也很重。全省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牢固树立脱贫攻坚年年都要打硬仗、年年都要啃硬骨头、年年都是攻坚战的意识,不折不扣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继续打好3+10+N组合拳,坚持问题导向,下足绣花功夫,以决战决胜的信心和定力,举全省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王东明强调,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是我们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全省上下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系统把握,切实增强四个意识,自觉把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推动全省脱贫攻坚再上新台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再立新功。

王东明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牢牢把握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原则。必须始终紧扣攻坚目标,锁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对照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列出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对症下药、分类施策,确保坚决完成军令状。必须始终压紧压实责任,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层层传导压力,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开展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精准方略,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完善五个一驻村帮扶、对口帮扶、定点扶贫等机制,做到因地制宜、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必须始终注重工作统筹,处理好制度安排和力量下沉、突出重点和整体推进、外部输血和自身造血、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继续攻坚和防止返贫的关系,确保高水平高质量脱贫。

王东明强调,要聚焦脱贫对象脱贫目标,下足绣花功夫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围绕实现两不愁,扎实抓好产业扶贫和就业增收,结合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加强就业技能培训,让贫困群众在产业发展中增收致富;同时抓好社保兜底和救济救助,实现两线合一。围绕实现三保障,扎实抓好住房建设和教育医疗扶贫,重点解决好住房政策匹配、质量进度等问题,解决好义务教育政策落地、学校软硬件提升、教育与就业衔接等问题,解决好看得起病、医疗机构软硬件提升等问题。围绕实现四个好,扎实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感恩奋进教育和四好村创建活动。围绕发挥资金效益,扎实抓好财政涉农资金、四项扶贫基金和扶贫贷款等各项扶贫资金的使用管理监督,既解决实际问题又确保不出问题。围绕增强脱贫攻坚合力,扎实抓好东西部扶贫协作、省内对口帮扶、推进社会扶贫等工作,统筹调动各方力量积极参与脱贫攻坚。

王东明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以三严三实精神做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要坚持领导带头、求真务实,坚决防止形式主义,严禁弄虚作假,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要不断完善考核工作,把考核结果作为市、县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和领导班子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要坚持重心下移抓实基层基础,进一步加强脱贫攻坚一线力量,更加重视关心爱护脱贫攻坚一线干部,激励广大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干事创业。

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省领导范锐平、王宁、曲木史哈、甘霖、陈光志、刘作明、杨兴平、叶壮、朱鹤新、王铭晖、张作哈、高烽,各市(州)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88个贫困县定点扶贫牵头单位、省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等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市(州)、有脱贫攻坚任务的160个县(市、区)设分会场。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心得【5】

贫困地区一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思想和政策体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自上而下的重点工作,党的十九大审时度势,更是表明了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正因如此,才要更加小心,莫让“扶贫”误入“精神贫困”的歧途。

国家的惠民政策如今不免造就了不少“傲娇”的“穷人”。一直以来各级有关部门以及人民群众都将目光聚焦在困难群众身上,一直在寻找扶贫干部们的工作问题,不得不承认在我们的队伍中存在违法乱纪的行为,存在不合乎规定的地方,正如母亲宠溺孩子一样,对贫困者过多的“溺爱”促成的是他们的恃宠而骄。部分地区的贫困户中存在着较为突出的“等靠要”思想,不配合脱贫甚至抗拒脱贫的现象难以根除。“精神贫困”正成为脱贫攻坚路上难过的坎、难爬的坡。

“等着政府送小康”的现象屡见不鲜,“我是穷人我怕谁”的扬言更是让扶贫工作难以推进,有劳动能力的人也在坐等扶持,符合脱贫条件的拒绝脱贫,这无疑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路上最难啃的骨头。人们相互比穷,相互撕咬,扶贫工作举步维艰,到底该如何扶贫,究竟该如何脱贫。

“精神贫困”是最突出的根源。面对当前的困境,最应该做的就是从思想根源上斩断“穷根”,不仅要为贫困群众营造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氛围,更要厚植贫困地区精神文化沃土,精准对接贫困群众的精神和物质需求,在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的双重结合下才能彻底打赢这场攻坚战。当然基层干部转变思想,躬下身子“真扶贫”是改变贫困群众思想的第一步。让人民群众相信我们的干部,当然必须秉承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让百姓无可攀比,让他们意识到“幸福是靠奋斗得来的”的真谛。通过产业扶贫手段激发内生动力,是告别贫困的根本性措施。创新产业扶贫机制,对接“真需求”,以扶贫“参与感”带动脱贫“获得感”,才能避免贫困群众等待观望。

脱贫是双方共同完成的,没有任何人可以一劳永逸,用自己先天的弱点来等待别人的“救赎”,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自我的潜能是无限的,也没有人可以肆意“截留”“

挥霍”别人的权利,彼此尊重、奋斗才能拥有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利器,切莫让“扶贫”陷入“精神贫困”的境地。

2020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心得体会5篇

第二篇: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心得体会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心得体会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心得体会1

习近平总书记6日在京出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

攻坚克难,狠抓政策落实。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狠抓政策落实,绝不能产生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和自我陶醉、自我满足的心理,这就好比一名考试不及格的差生刚刚取得了60分的成绩,如果稍一松懈就有可能回到起点。不仅仅局限于脱贫,要的是能稳定脱贫,能持续增收致富,能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防止返贫的任务还很艰巨。对没有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人口要强化社会保障兜底,实现应保尽保。

统筹推进,创新工作方式。随着社会发展的形势和潮流,立足本职、不断进取、开拓创新。继续保持好的工作作风,不断提升、创新业务水平,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在企业复工复产、重大项目开工、物流体系建设等方面优先组织和使用贫困劳动力,鼓励企业更多招用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人员。支持扶贫产业恢复生产,做好农资供应等春耕备耕工作,用好产业帮扶资金和扶贫小额信贷政策,促进扶贫产业持续发展。

多措并举,加大扶贫力度。发展产业是脱贫增收的主要渠道,如果没有产业作为支撑,贫困群众就难以脱贫致富,即使脱贫了也有可能走回头路。加强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精准对接,稳岗拓岗,支持扶贫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尽快复工,提升带贫能力,利用公益岗位提供更多就近就地就业机会。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注重长期培育和支持种养业发展,继续坚持扶贫小额信贷,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确保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加强监测,保持政策稳定。开展“两摸底”工作,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扶上马送一程。过渡期内,要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主要政策措施不能急刹车,驻村工作队不能撤。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加强监测,提前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

严格考核,加强督促指导。加强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考核管理,科学引导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不断巩固提升脱贫质量成色,结合巩固提升期工作特点,继续开展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严把退出关,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开展督查巡查,对脱贫攻坚成效进行全面检验,确保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补齐工作短板、提升脱贫质量,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心得体会2

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尽锐出战、攻坚克难,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分析脱贫攻坚面临的形势,就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作出重大部署,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确保取得最后胜利。

目前看,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接近完成,脱贫进度符合预期。但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全国还有XXX个贫困县未摘帽、2XXX个贫困村未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全部脱贫。虽然同过去相比总量不大,但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带来新的挑战,给我们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增加了难度。唯有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迎难而上、攻城拔寨,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才能向党和人民交出合格答卷,兑现我们党的郑重承诺。

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要敢于攻坚克难,坚决完成既定任务。关于脱贫攻坚战最后一年的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已经作出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要抓好贯彻落实,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将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要继续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落实脱贫攻坚方案,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狠抓政策落实。确保剩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对XXX个未摘帽贫困县和1XXX个贫困村实施挂牌督战,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要较真碰硬“督”,各省区市要凝心聚力“战”,啃下最后的硬骨头。要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防止反弹。对没有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人口要强化社会保障兜底,实现应保尽保。

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要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加大就业扶贫力度,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扶上马送一程,过渡期内严格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严格考核开展普查,严把退出关,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确保脱贫成效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激发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发展的内生动力,实施精准帮扶,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这个底线任务不能打任何折扣,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承诺必须如期

兑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现在,冲锋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旺盛的干劲,合力攻坚、顽强作战,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心得体会3

3月6日在京出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

全面脱贫攻坚是2020年的“重头戏”,基层干部还需不忘为民初心,牢记脱贫使命,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紧绷全部脱贫“这根弦”,做到开展扶贫措施不能停顿,返贫预警监测不能大意,推动乡村振兴不能放松。

紧绷“持续帮扶”这根弦,开展扶贫措施不能停顿。“守正笃实,久久为功。”开展扶贫措施要有“要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扶贫措施是脱贫攻坚直接动力来源,如果我们机械化搞“一刀切”,对已脱贫人员立刻停止帮扶,可能会使数年的努力付之东流。因此,在帮扶措施上持续发力是过渡期的必由之路。一是要留住帮扶力量,驻村服务队作为贫困村脱贫摘帽的急先锋,为贫困户脱贫、产业项目创收指明了道路,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还需坚持留住服务队,站好最后一班岗。二是要开展动态帮扶,及时帮扶因疫致贫返贫人口,及时落实好兜底保障等帮扶措施,确保他们基本生活不受影响。三是要注重产业帮扶,巩固脱贫成效。支持扶贫产业项目尽快复工复产,提升带贫能力,为贫困户提供就业更多机会。

紧绷“稳定脱贫”这根弦,返贫预警监测不能大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贫

困地区的稳定脱贫情况和扶贫成效直接挂钩,如果在脱贫的过程中又出现了大量致贫、返贫,就会“为了芝麻丢了西瓜”,忘记了我们扶贫的初衷是为了全面小康。所以,返贫预警监测不能大意,一是要杜绝各类数字脱贫,密切关注困难群众的生活工作情况,及时关注辖区脱贫情况。二是要重点关注贫困边缘户,及时保障边缘户的住房饮水安全,防止贫困边缘户出现因病、因学而致贫返贫等情况。

紧绷“共同富裕”这根弦,推动乡村振兴不能放松。“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全面脱贫是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我们要全力做好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全面完成脱贫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乡村振兴。一是要以扶贫项目为契机,进一步巩固壮大乡村产业,逐步扩大受益人群,促进低收入人群增收致富。二是要充实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吸引更多人才投入乡村沃土,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在这伟大时代的历史交汇期,我们还需紧绷全面脱贫“这根弦”,做好持续稳定脱贫的文章,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心得体会4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之年。这就注定了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在3月6日中央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座谈会上吹响了“总攻令”、“冲锋号”。打好这场脱贫攻坚收官之战,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正确把握收官之战的“战情”,准确把握收官之战的“主攻点”,科学把握收官之战的“战法”。

正确把握收官之战的“战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决不能松劲懈怠”。打好收官之战,正确把握形势十分重要。胜利在望不等于胜券在握,需要继续“绷紧弦”、“加把劲”,全力冲刺。

(一)要求更高,必须做到“三不”(不停顿、不大意、不放松)。3月6日,中央召开了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座谈会,所有省市区主要负责同志都参加,中西部XXX个省份一直开到县级。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方面最大规模的会议,向我们释放了强烈信号: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

(二)任务更重,必须打好这场总攻战的“四场硬仗”。

第一,必须打好疫情影响“阻击仗”。突如其来的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比较明显,主要体现:①外出务工受阻。据统计,湖南去年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数XX.X万人,到3月9日已外出务工XX.X万人,还有近XXX万人没外出务工。这些家庭2/3左右的收入来自外出务工。②扶贫产品销售和产业扶贫困难。我省XXX个品类的扶贫产品中,有家畜、蔬菜、瓜果、水产等4类受到影响较大。农用物资运不进来,生产和消费下降,影响产业扶贫。③扶贫项目停工。今年全省计划安排的49XXX个扶贫项目,还有28XXX个未开工,资金拨付进度仅占XX.X%。④帮扶工作受到影响。如何将疫情影响降至最低,是我们每个扶贫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分析并解决的问题。

第二,必须打好剩余贫困人口脱贫“强攻仗”。虽然剩余贫困人口数量已不多,但都属于特殊困难群体,属于“难啃的硬骨头”。全省XX.X万未脱贫人口中,急慢性病大病残疾的占XX.X%;无劳动力的占XX.X%,弱劳动力或半劳动力的占XX.X%,丧失劳动力的占XX.X%;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占XX.X%。对于这些剩余贫困人口,国家要求在6月底前基本达到脱贫条件。

第三,必须打好已脱贫成果巩固提升“保卫仗”。我省20**年以来已脱贫的XXX万人口中,有的产业基础比较薄弱,有的就业不够稳定,有的政策性收入占比高,有的家庭存在刚性大额支出,有的“三保障”和饮水安全还没有得到稳定解决,有的内生动力还没有充分激发。通过去年摸排,全省已脱贫人口中存在返贫风险的有8万人,非贫困人口中存在新致贫风险的“边缘户”有XX.X万人,预计受疫情影响这两方面人数还可能增加。因而,建立防返贫防致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形成巩固脱贫成果实现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是收官之战必须解决的问题,并且面临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第四,必须打好补齐短板“点位仗”。我省部分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人居环境、村级集体经济、乡村治理能力、扶贫风险管控、问题整改、工作作风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短板,需要得到切实加强。年初,我们负责省际交叉考核的贵州省,已经全面实现了“组组通、户户连”,所有易地扶贫搬迁XXX万人的集中安置点全部建立了后续扶持“五大体系”,正在按“八要素法”全面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实施了老旧住房漏风漏雨和人畜混居专项整治。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我们应该在收官之战中认真对照省委省政府《全面小康决胜年行动方案》,全面实现“一脱贫三促进六覆盖”目标,以确保脱贫质量更高、脱贫成色更足。

(三)工作层面,必须防止“两种倾向”(松劲懈怠和精力分散)。随着越来越多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村和贫困县全部出列摘帽,一些地方和部分干部“喘口气”的思想开始滋长。习近平总书记“3·6重要讲话”指出的“一些地方出现了工作重点转移、投入力度下降、干部精力分散的现象;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屡禁不止,数字脱贫、虚假脱贫仍有发生;个别地区‘一发了之’、‘一股了之’、‘一分了之’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等三个方面的问题,都值得我们高度重视解决。督查考核评估发现,个别县脱贫摘帽后帮扶力度减弱、资金投入减少、返贫人数增多,部分脱贫户家庭经营收入不增反减,部分结对帮扶干部责任落实不到位

(除上门和打电话外,不解决实际问题),部分基层干部仍有优亲厚友现象等。因此,我们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提出的要求,坚决克服和防止“松劲懈怠”和“精力分散”这两种倾向。

现在,离攻坚决胜最后期限不到300天了,时间很紧,任务很重,挑战很多,要求很高。这就是脱贫攻坚收官之战面临的形势(“战情”)。

准确把握收官之战的“主攻点”

(一)疫情影响“阻击仗”方面,主攻“四大难题”。要按照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做好当前脱贫攻坚工作的十条措施》,逐村逐户提出具体办法,有针对性地解决好因疫情影响带来的挑战。重点是解决好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备耕春耕、农产品积压、扶贫项目开工(扶贫车间和扶贫企业复工复产)等“四大难题”。特别是要安置好贫困人口就业,使贫困家庭“稳岗不丢岗”、“转业不失业”。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情况、扶贫项目开工和资金支出情况、扶贫产业认定情况、驻村干部到岗情况,国务院扶贫办实行“一周一调度,一周一通报”制度。这是眼下需要我们紧锣密鼓做好的工作。

(二)剩余贫困人口脱贫“强攻仗”方面,重点要做好“三件事”。

第一,调查排查,对标达标。迅速组织逐村逐户调查排查未脱贫户存在的短板与差距,对照“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确保6月底前达到脱贫条件;

第二,低保提标,及时发放。未脱贫户中约XX%属于低保兜底对象。今年脱贫标准人均年纯收入已由去年的3XX元提高到4XX元,按照“两线合一”的要求,一类低保兜底标准也应相应调整提高,否则这部分人的收入就无法达标;

第三,加大对特殊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特别要注意加强对遭受特别重大困难(重病重灾和重大交通事故)、造成重大刚性支出、经其他社会力量救助之后生活仍然困难的贫困人口,采取特别救助措施;对无业可扶、外出务工困难的未脱贫家庭,采取优先安排公益性岗位,帮助其实现就近就业增收,确保所有未脱贫人口全面实现“两不愁三保障”。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对分散居住五保户等特困家庭,应采取兜底或引导社会力量帮扶,解决其住房安全包括漏风漏雨等问题。考核督查发现这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

(三)脱贫成果巩固提升“保卫仗”方面,重点是确保“八个方面的问题清零”。涉及“两业”(产业就业)、“3+1”保障、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和“两防”(防返贫防致贫)问题清零等八个方面。

1.全面提高产业扶贫覆盖率、组织化程度和可持续性,确保产业扶贫问题清零。国家督查评估考核发现这方面的问题主要是:①“一股了之”、“一分了之”(按人头发放产业奖补资金);②多数合作社经营困难,带动脱贫能力不强,群众参与度不高;③覆盖面不高;④扶持力度小(有的到户产业奖补资金人均1XX元以下、全省小额扶贫信贷获贷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⑤脱贫产业培育成效差(抽查发现20**年以来家庭经营性收入减少的脱贫户占比较高)。按照“有产业发展能力和意愿的贫困户得到产业发展帮扶率达XX%,行政村特别是贫困村成立专业合作社达到XX%,贫困户参与合作社或龙头企业带动XX%以上”的要求,优化帮扶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扶持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发挥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带贫益贫作用。小额扶贫信贷,要用好续贷、展期和疫情影响还贷可延长6个月等优惠政策,促进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实现户户有产业增收门路。

2.全面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和就业持续稳定性,确保就业扶贫问题清零。

具体抓好四件事:①有组织地开展劳务输出。结合企业复工复产,对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情况进行摸底监测,建立“三张清单”(任务清单、稳岗清单、责任清单);②推进就地就近就业。组织认定一批省、市、县级“扶贫车间”,千方百计帮助扶持“扶贫车间”尽快复工复产,结合实际创造条件推进一批“扶贫车间”建设。同时,落实“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收益XX%用于贫困人口公益性岗位工资和参加集体公益性劳务费用支出”等政策规定,积极开发一批公益性扶贫特岗(注意规范化设置岗位,防止“福利化”);③加大就业培训力度,确保雨露计划政策落实率XX%,确保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贫困家庭劳动力年内户均接受1次以上就业培训率达XX%;④尽快规范化完成建档立卡生态护林员选聘续聘工作。

3.全面解决“三保障”和安全饮水问题,确保“3+1”保障问题要清零。按照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全面开展脱贫质量“回头看”切实加强问题整改工作方案》,健全“3+1”保障问题常态化动态清零工作机制。对贫困户、边缘户、分散供养五保户、重残户、重病户等“五类对象”全面开展动态彻查、清零销号,确保在6月底前整改到位。对“五类对象”以外和一般农户的“3+1”保障的“尾巴”问题,也要在年内统筹解决。

①失学辍学问题要清零。考核督查发现这方面的问题主要有:异地就读资助政策不到位;失学辍学偶有发生,个别地区效果不稳定,对厌学“三帮一”劝返复学行动不到位;对因病因残因智障失学的,送教上门、送特殊教育学校的措施不到位;个别人口大于2XXX人、距离邻村学校路程大于3公里的村无小学或教学点,干部群众反映小孩上学不方便等。

②基本医疗保障问题要清零。考核发现这方面的问题主要有:异地就医报销比例不达标;慢病签约服务不到位;“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和符合条件的慢性病患者门诊报销不落实;村医配备不合格,新建成的村卫生室大门紧闭、无人值守等。

③危房改造问题要清零。考核发现的问题主要有:危房鉴定流于形式(墙体开裂也定为A类);鉴定结果知晓率低;竣工验收不规范;厨房厕所没有配套;新房建了仍住在旧危房;非贫困户危房未改造;重复享受危改补助;改造后仍存在隐患;住房虽不属于C、D级但漏风漏雨;房屋周边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等。

④安全饮水问题要清零。考核发现的主要问题有:集中供水工程设施年久失修;维护运行机制不健全;“通管不通水”;季节性缺水;水质不达标;取水不方便等。

4.全面完善健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五大体系”,确保易地扶贫搬迁问题清零。重点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后半篇文章”,完善健全“五大体系”,即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产业扶持、培训和就业服务、文化服务、社区治理体系,着力解决好当前存在的“6大问题”,包括:①搬迁入住率低、两头跑,有的安置房未分配到户;②拆旧复垦慢、不想拆;③产业无门路、没人管;④有劳动力的家庭“零就业”;⑤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配套、不重视;⑥社区治理不完善、没人抓。

5.全面形成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帮扶机制,确保“两防”(防返贫、防致贫)问题清零。围绕已脱贫人口稳定脱贫、未脱贫人口全部脱贫、非贫困人口不致贫三大目标,重点是健全监测网络(线上线下)、实行精准施策、落实政策举措。

第一步,摸底监测。按照“村级摸底、乡镇核实、县级部门信息比对核定”的程序,将收入偏低脱贫户、收入锐减脱贫户、“边缘户”和重病重残户、突发事故户纳入重点监测对象,逐级建立摸底监测台账。

第二步,研判预警。对于摸排出来的监测对象,由村支“两委”、驻村工作队和结对帮扶责任人“三支队伍”进行走访研判,分析致贫返贫风险,提出解决方案。

第三步,“点对点”精准帮扶。对于存在致贫返贫风险的,由乡村组织指定具体责任人,通过落实扶持政策、争取公益资源、实施防贫救助等有效措施进行帮扶;

对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无返贫致贫风险的,及时退出重点监测对象,实现动态清零。考核督查评估发现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有的没有制订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工作方案;有的没有建立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机制;有的没有实施防贫救助帮扶等。

(四)补齐短板“点位仗”方面,重点实施“6大提升工程”。围绕村级“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力实施基础设施(村组道路和人居环境等)、村级集体经济、扶志扶智、扶贫资产管理、乡村治理能力、党建促脱贫等“6大提升工程”,全面提升村级党组织战斗力、集体经济硬实力,村庄公用设施支撑力、改革发展动力、乡村治理公信力,打造“永不走的工作队”,擦亮高质量脱贫的成色,以确保脱贫成效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以顺利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以顺利实现脱贫攻坚与常态化解决相对贫困的平稳过渡。

科学把握收官之战的“打法”

(一)坚持“精准”方略这个根本方法。其基本特征是:工作到村到户到人、扶贫政策特指特惠、帮扶措施量身定制、实施机制精细规范。总攻阶段,尤要坚持精准精准再精准。否则,无法实现“八个清零”、“六大提升”。借鉴怀化市“四支队伍”集村部的做法,将市、县、乡、村四级帮扶干部资源有效整合,下沉到村,狠抓落实。科学排兵布阵,采用“口袋战术”和清单管理的办法,精准锁定帮扶对象、政策措施和责任主体,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切实下足绣花功夫,确保脱贫成效经得起国家普查督查和考核评估,更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二)坚持“统筹”这个基本方法。收官之战,尤要坚持科学统筹。一是坚持用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贫困村与非贫困村、贫困户与非贫困户、返贫户与边缘户“问题清零”和

协调发展。二是坚持“两手抓”。一手抓精准脱贫,一手抓脱贫成效巩固提升。同时,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疫情防控,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三是用好“脱贫质量回头看”这个总抓手。开展脱贫攻坚质量“回头看”,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精准方略的具体行动,是防止返贫和新致贫的重要举措,是配合国家脱贫攻坚的重要工作安排,是实现高质量脱贫的总抓手。要按照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的《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切忌“走过场”,确保不漏一村一户一人,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全面消除已脱贫户稳定脱贫的隐患,全面补齐未脱贫户脱贫的短板。

(三)坚持问题导向。收官之战,尤要注意坚持将发现整改问题贯穿工作全过程,以实现户户达标、村村提升、县县清零。坚持用好“常态化联点督查”和“挂牌督战”这两个抓手,始终紧盯目标任务、紧盯问题短板、紧盯时间节点、紧盯整改落实。坚持将脱贫质量“回头看”、国家和省考核督查评估信访审计监督等发现的问题一体整改、立行立改,并建立问题研判整改机制,有效推动“三个落实”。

(四)坚持典型引路、鼓劲催阵。收官之战,尤其需要擂响战鼓、鼓舞士气,持续燃起大决战的硝烟,保持决战决胜的态势。注意克服“厌战情绪”和“疲劳战术”,防止“临门一脚、功亏一篑”;注意系统总结提炼精准扶贫形成的成功做法和实践经验,形成富有特色的地方脱贫攻坚品牌;注意大力宣传基层扶贫干部的典型事迹和贫困地区人民坚强奋斗的感人故事,运用先进典型引领带动;注意健全激励机制,引导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更加注重嘉奖提拔重用有功之臣;注意高度重视收官阶段涉贫舆情的应对处置,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坚决依法制止恶意炒作。

(五)坚持创新思维。一是强化战时思维,推行雷厉风行作风,持续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用“专项治理”高位推动问题整改

;二是强化底线思维,切实有效防范化解“脱贫攻坚完不成、脱贫质量不高、易地扶贫搬迁‘稳不住’、产业扶贫失败、小额扶贫信贷逾期率过高、扶贫项目出现质量安全问题、出现重大涉贫信访舆情”等扶贫领域各类风险;三是强化扶贫干部培训,增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能力;四是强化责任落实,坚持“四个不摘”,确保重视程度不减、投入力度不降、攻坚队伍不撤、扶贫政策不变;五是强化工作落实。省纪委今年将组织开展“四个严查”,即严查扶贫工作不实、作风漂浮问题;严查考核验收中的数字脱贫、虚假脱贫问题、严查基层“微腐败”问题、严查“四不摘”政策落实不力问题。

(六)注意把握几个重要时间节点。4-5月,完成脱贫质量“回头看”入户调查排查,列出问题清单,拉条挂账。6月底前,确保为脱贫户基本具备脱贫条件,确保“回头看”排查的问题整改到位,确保中央和省考核问题整改到位。7-8月,配合国家开展脱贫攻坚普查。8月底前,国家将开展考核发现问题整改情况专项督查。12月,国家和省将开展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对照重要时间节点,有节奏地发起一波又一波攻势,确保取得全面胜利。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心得体会5

当下,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如何深刻领会理解把握其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目标要求?作为国家级深度贫困县的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近一个月以来,在亲身参与脱贫摘帽具体工作中,通过读论述、学政策、听辅导,悟原理、深调查之后,真正学懂弄通做实的关键就是要紧紧围绕脱贫摘帽目标,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在具体工作中务必要做到树立必胜信心、坚定克难决心、构筑上下同心、严守纪律戒心、赢得广泛民心,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决胜脱贫攻坚要树立必胜信心。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基层群众,信心是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实现精准脱贫的先决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脱贫攻坚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并代表全党向全世界、全国人民做出了庄严承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二〇二〇年实现‘两个确保’,即确保农村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总书记同时告诫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这些新论断新思想新观点为我们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也给我们集中精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强大信心。联系我县实际,随着上级各项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落地见效,经过全县干群近三年来的不懈努力,我县脱贫攻坚工作实现了连续两年稳居全省第一方阵的既定目标,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明显、捷报连连。特别是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南工北旅生态县”目标,进一步加大民生工程建设力度,全面提升工业核心化、城乡一体化、农业产业化、文化旅游特色化和县域发展信息化水平,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全县人民期盼的空港梦、高速梦、高铁梦、通江达海梦、生态梦和小康梦都已或即将成为现实,有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局面,也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精神、生态基础和支撑。更难能可贵的是,全县近万名党员干部倾心尽力、克难攻坚、敢于担当、务实为民,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一线,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新时代脱贫攻坚壮丽赞歌。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打赢脱贫攻坚战、高质量高标准脱贫摘帽目标必将风雨无阻、指日可待、如期实现!

决胜脱贫攻坚要坚定克难决心。“脱贫攻坚本来就是一场硬仗,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我们务必深刻认识贫困地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艰巨性、重要性、紧迫性,采取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

有效的举措、更加有力的工作,扎实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总书记始终把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放在心里、念念不忘,并且一针见血的指出短板、切中要害。当前,我县的脱贫摘帽工作已经进入深水区、攻坚期、决战季,既不能躺在以往的功劳簿上沾沾自喜、盲目乐观,也不能面对困难畏首畏尾、停缩不前。面对各级越来越严格的考核验收,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脱贫摘帽工作因地、因户、因人而异,没有现成的成功模式可以参照,不可能一撮而就、水到渠成。目前我县还有22XXX户、52XXX人需要脱贫,XXX个贫困村需要出列,今年如期实现摘帽对于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可以说是时间紧迫、责任重大、形势逼人,一刻也容不得懈怠。面对困难和压力,我们既要有正视自身短板和问题的勇气,更需要全体党员干部有着咬定目标不放松的决心,真正做到用足绣花功夫、措施精准有力、担当务实苦干、破解困境压力,努力在脱贫攻坚一线实现人生价值,贡献所有能量!

决胜脱贫攻坚要构筑上下同心。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会议上多次提出:“坚持社会动员,凝聚各方力量。脱贫攻坚,各方参与是合力,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面力量有机结合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这就明确了脱贫攻坚既要精准发力,也要注重协同配合,是一项目标明确、有章可循、广泛参与的系统工程。近年来,我县充分结合县域实际,通过实施脱贫攻坚“十大工程”等具体帮扶措施,一些专项领域的扶贫工作形成了一些具有寿县特色的经验和做法。但脱贫攻坚绝不是相关部门和单位关起门来,固步自封、各自为战、各行其是,更不能对基层在脱贫攻坚中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不闻不问,当甩手掌柜。过去提起基层工作,我们总是喜欢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来形容,脱贫攻坚工作也是这样,中央和省、市、县委

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扶贫政策和措施,有关部门也根据各自所承担的工作职责,有针对性的制定了一系列更加细致的帮扶政策和措施,初衷就是希望这些政策和措施能够精准的落实到每一个贫困地区、贫困县、贫困村和贫困户。就我县来讲,强化对基层的督促检查和工作指导,掌握第一手情况和指标尤为关键。为此,我县于近期成立了脱贫摘帽专门工作机构,抽调了20多个部门的副科级党员干部,采取集中办公、集中督查、集中会诊的方式,增进了各部门之间的联动和互通,整合了工作力量,进一步形成了工作合力。而作为这个机构的具体工作人员,我们要坚持把全部的精力和重心放在基层、下到村、走进户、帮到人,点对点调研、面对面交流、手把手指导,用手中的“针”把上面的“千条线”串联起来,使足绣花功夫,补齐问题短板,用劲用情用力,努力构筑脱贫攻坚工作的向心力和同心圆,共同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决胜脱贫攻坚要严守纪律戒心。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是考量我们党员干部“四个意识”牢不牢,作风建设强不强,重规矩守纪律到不到位的一次重大实践,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但从近年来各级纪检监察部门通报的情况看,扶贫领域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问题以及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层出不穷。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时时刻刻给我们党员干部敲警钟,他指出:“从脱贫攻坚工作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急躁和厌战情绪以及消极腐败现象仍然存在,有的还很严重,影响脱贫攻坚有效推进”。他强调:“加强作风建设,党中央已经明确,将二〇一八年作为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要建立长效机制,对脱贫领域的突出问题,一经举报,要追查到底。对查实的典型案件,要坚决予以曝光,严肃追究责任。对发现的作风问题,要举一反三,完善政策措施,加强制度建设,扎紧制度笼子”。当前,各级巡视巡察反馈的问题中,我们可以发现,扶贫领域作风问题、腐败案例、违法违纪现象主要出现在基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优亲厚友、挪用侵占资金等问题仍然突出,并屡禁不止,这一点要引起我们足够重视和深刻反思。“无规矩,不成方圆”,归根结底,还是我们少数党员干部规矩意识不够,纪律意识不强,责任观念淡化的必然结果。“打铁还需自身硬、绣花还得手锦巧”,作为承担脱贫攻坚重要任务的党员干部,要时刻把讲规矩守纪律要求贯穿于脱贫攻坚的全过程,明底线、存敬畏、知行止,坚决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说不,有力筑起脱贫攻坚的“纪律防线”。

决胜脱贫攻坚方可赢得民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他在扶贫工作重要论述里多次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最突出的短板在于农村还有七千多万贫困人口。全党同志务必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实现‘两个确保’的目标上来,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这就要求我们党员干部时刻不能忘记坚持为人民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满意作为衡量我们工作的唯一标准。具体到脱贫攻坚工作,最近人民日报关于江西瑞金县脱平攻坚一篇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该县以零漏评、零错退、群众满意度XX.X%、综合贫困发生率XX.X%的优异成绩顺利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一组惊人的数据,让人羡慕、发人深思。瑞金县地处革命老区,和我们一样是深度贫困地区,在介绍脱贫摘帽工作经验时,除了精准有效的帮扶措施,这个县把党员干部务实为民的作风归结为主要原因,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是通过苦干实干、真情真意换来的”,朴实无华的一句话蕴含大道理。当前,我县正面临脱贫摘帽最关键的冲刺阶段,更加需要我们以抓铁有痕、时不我待、全心为民的工作作风,把各项扶贫政策措施落实落细落到位,真正赢得群众的认可与支持,体民意、解民忧、用真情,用实际行动兑现自己的承诺和初心。

第三篇: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学习心得体会最新

党员干部越是要提高警惕,咬紧牙关,齐心协力,怀揣必胜的决心和勇气,以实干的劲头和绣花针的精神,吹响冲锋的号角,以“冲锋之势”坚决打赢贫困“歼灭战”。一起来看看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学习心得体会最新5篇精选,欢迎查阅!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学习心得体会1

习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党员干部要念好“一”字诀。

始终如一的目标不移。我们党是拥有着宝贵的精神财富,从战争年代的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到如今的航天精神、抗疫精神,这种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的品质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迸发在党员的身体中。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在收官之际,突如其来的疫情,严重影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党员干部思想要重视,深刻分析当前的脱贫攻坚形式,鼓足劲、在决战决胜之时,按下脱贫攻坚的“加速键”,以实干拟补失去的时间,确保目标顺利实现。

一往无前的姿态不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奋斗的民族。在实现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道路上,永远没有“暂停键”,广大党员干部当有“夸父追日”的追求,有“愚公移山”的坚持,有“精卫填海”的执着,践行新时代泰山“挑山工”精神,一步一个台阶,不停攀登,翻过“贫困”这座大山。“行百里者半九十”,要逆水行舟用里撑,滴水穿石不可弃,在脱贫攻坚的紧要关头、关键时期,咬紧牙关,一往无前,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心为民的初心不变。如果说理想信念是共产党精神力量的源泉,那这一信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一切为了人民。从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到,书记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无不彰显了国家领导对人民的深切关心和厚爱。我们普通党员干部应铭记于心,付之行动,把对人民的爱体现到一言一行中。在决战脱贫攻坚战的收官阶段,深植为民的情怀,坚定一切为了人民的信念力量,心怀初心、肩扛使命,把人民从贫苦疾苦中解救出来,过上衣食无忧的好日子。永远为了人民,永远追求人民的追求,幸福人民的幸福。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学习心得体会2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钦北区发挥组织优势,整合协调脱贫攻坚“四支队伍”,凝聚磅礴伟力,向脱贫攻坚发起总攻。

严管厚爱驻村工作队伍。在严管上,实行“双签到”制度,每天早上向镇组织员办视频签到,下午在村里手签备案。搭建面对面交流平台,每月开展一次全覆盖随机督导,找差距、补短板、强优势、提效能。在厚爱上,落实住村安置补助,购买人身意外保险、体检、通讯补助、伙食补助,解决后顾之忧。出台激励政策,评选“担当作为之星”,及时资金奖励,优先推优重用,树立担当实干的鲜明导向。

选好用好村干部队伍。在选好上,实施四个培养工程,经济能人发展入党,党员能人成村干部,优秀村干成村支书,支书成致富带头人。注重“老+新”搭配,每个村都配备2-3名40岁以下年轻干部,以及培育一批优秀的后备干部担任团支书和扶贫信息员。在用好上,明确划分职责和权限,引导村干部主动履职尽责。开展农村基层党组织星级评定和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抓两头促中间,使广大村干部转作风、抓落实、做表率。

用活培优党员先锋队伍。在用活上,利用每月“主题党员”“扶贫活动日”组织广大党员积极参与脱贫攻坚,争当政策宣传员、帮办服务员和发展战斗员,尽绵薄之力助力脱贫攻坚。在树强上,引导创业致富的党员与贫困户签订帮扶协议,构建带动减贫联结机制,每个创业致富的党员带动3-5户贫困户发展产业巩固脱贫。通过“党员带贫”方式,实现变“输血”为“造血”。

抓实抓严帮扶人队伍。在抓实上,组织开展帮扶联系人专题培训,明确帮扶责任,着重践行“五点要求”:指导制定脱贫计划、入户宣传落实帮扶政策、核实填写帮扶手册、开展思想观念教育、协调跟踪落实帮扶计划及解决有关问题,做到扶真贫、真扶贫,努力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在抓严上,纪委、组织部、督考办、扶贫办等部门联动,采取电话抽查、实地检查等方式,对帮扶联系人履职情况进行督查,严实处理那些不按时到岗、不认真履职,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的帮扶联系人。

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不能松劲懈怠,我们要以饱满的精神、昂扬的斗志、扎实的作风,凝心聚力“战”,啃下最后的硬骨头,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学习心得体会3

暖风迎春到,草木发初牙。春天是新的起点、新的希望、新的奋斗。当前,脱贫攻坚领域虽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越是到最紧要关头,越是要咬紧牙根,越是要一鼓作气、顽强作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一、精准施策,全面打赢“两场战役”取得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指出:“要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努力克服疫情影响。疫情严重的地区,在重点搞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可以创新工作方式,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没有疫情或疫情较轻的地区,要集中精力加快推进脱贫攻坚。”今年是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年,也是实现“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这收官之年我们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所以,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切实解决好“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和疫情防控总体战、人民战、阻击战取得胜利。

二、多措并举,推进复工复产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企业项目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复工人员返岗就业,特别是支持扶贫产业恢复生产做好农资供应等春耕备耕工作,按时完成各项扶贫项目工程任务。二是要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落实好兜底保障等帮扶措施,确保贫困群众基本生活不受疫情影响。三是要做好“六稳”工作,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确保全面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按时完成,促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三、真抓实干,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而努力奋斗。

实绩是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的。一是要强化脱贫攻坚队伍建设。加强党对脱贫攻坚的领导,强化扶贫干部队伍建设,选择思想政治素质好、热爱农村工作、业务能力强、作风过硬的优秀年轻党员干部担任驻村干部、网格员,为打破贫困“枷锁”配齐最能干的人。同时,加强脱贫攻坚干部培训,确保新选派的驻村干部和新上任的乡村干部全部轮训一遍,增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能力。二是要发展特色产业。特色产业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本标准,产业发展是脱贫攻坚的重点,以产业带动就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从而实现群众增收致富。三是要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减轻基层负担,做好工作、生活、安全等各方面保障,让基层扶贫干部心无旁骛投入到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中去。要在实践中,抓好落实,要以知促行。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学习心得体会4

3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加强党对脱贫攻坚的领导、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提出明确要求,要以决战决胜之势“再动员、再部署”,吹响脱贫攻坚总攻“动员号”“集结号”“冲锋号”,为我们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目前仍有52个未摘帽贫困县和1113个贫困村,所以要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时间紧迫、任务艰巨,一刻也等不起、慢不得。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助力农民致富在前,享受在后,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以“为困难群众雪中送炭”的奉献精神,继续以饱满的心态、以“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实干精神,瞄准脱贫攻坚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抓落实,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信心决心,全力攻克最后贫困堡垒。

如今脱贫攻坚的总决战号角已经吹响、决胜的关键时期,全党全国人民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听从党的召唤,服从党的指挥,营造人人参与氛围。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不能掉以轻心。找短板、解难题,抓落实,把各项工作做细做实;认真梳理并核对“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农村饮水安全”“卫生厕所”等民生工程,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在脱贫攻坚收官时,确保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为人民交出满意的“合格答卷”。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学习心得体会5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各级党委(党组)一定要履职尽责、不辱使命。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与“实”为伍,实打实、硬碰硬地解决脱贫路上的堵点、难点,高质量圆满完成各项脱贫攻坚工作,打赢这场硬仗。

知难而进做实事。“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全部脱贫。虽然同过去相比总量不大,但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脱贫攻坚工作开展7年多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共同努力下,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贫困人口不断减少,贫困发生率持续下降,贫困人口生活有了明显改善,但脱贫攻坚处处都有“娄山关”“腊子口”,剩余的脱贫攻坚任务依然异常艰巨。面对义务教育、乡村医疗、危房改造、安全饮水等问题和困难,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知难而进,积极担当,勇于作为,直面问题和困难,清除“拦路虎”,跨过“绊脚石”,啃下战“贫”路上的硬骨头。

精雕细琢下实功。“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越要压实责任、精准施策、过细工作。”精准扶贫改变了传统“大水漫灌式”的扶贫方法,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施策,使扶贫工作真正扶到了点上、帮到了根上,取得了实实在在的脱贫成效。贫困地区群众出行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通信难等老大难问题普遍得到了解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了保障。越是到了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越要有认真细致和止于至善的工作作风,要认真布棋,精准落子,做好精心谋划、精细部署、精准施策、科学评估等工作,确保每项扶贫工作抓实抓细,真正帮助贫困户换穷业、摘穷帽、奔小康。

统筹兼顾出实绩。“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 过去,我们坚持“弹钢琴”的工作方法,在统筹协调中走出了乡村旅游、特色产业、高山移民、扶贫培训、基础设施、农业合作等一系列高质量脱贫路子,取得了可喜成果。当前,决胜脱贫攻坚工作涉及面广、关联性强、问题纷繁复杂,全面胜利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守土尽责,守土有方。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工作方法,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统筹兼顾平衡处理好脱贫攻坚路上的各种关系,交接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接力棒”,凝聚起脱贫攻坚的最强合力,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篇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今年是脱贫攻坚战最后一年,各地区各部门要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好,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收官之年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这就要求广大参战员必须以“冲锋之势”坚决打赢贫困“歼灭战”,夺取脱贫攻坚战役的全面胜利。

打赢脱贫攻坚战,转变思想是“关键”。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决胜时期,在除去自然条件限制因素的影响下,这个时候还没能解决的必然是顽瘴固疾,少数贫困群众“等靠要”的思想仍然存在,错误地认为“以贫能谋生”。如何从根本上让他们认识到脱贫要靠自己的双手,而不是国家短期的救助,就要求干部和贫困群众的心要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努力改变少数贫困群众的“等靠要”思想,补齐精神短板、激发致富热情,探索形成有效精神扶贫模式,这样制定的脱贫攻坚办法才能派上用场,“冲锋”的后劲才会足。

打赢脱贫攻坚战,人才技术是“武器”。脱贫攻坚离不开人才技术的支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扶贫干部要分类施策,教会贫困群众能够谋生的技术和手段,引导其自力更生,激发内生动力,才能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实现长远发展。此外,还要积极培养贫困群众的子女成为人才。例如,湖南省经济技术学校联合省妇联创办的扶贫巾帼励志中专班,帮助贫困家庭女孩学技术、立志向、凭技能就业。要继续鼓励人才带着技术投身这场“冲锋”战,让知识和技术有方向、有目的地涌流于贫困区域。

打赢脱贫攻坚战,强化作风是“保障”。随着越来越多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摘帽,一些地方出现了工作重点转移、投入力度下降、干部精力分散的现象。收官之年遭遇疫情影响,脱贫攻坚工作难度有所加大,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重要性,时刻绷紧脱贫攻坚这根弦,以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严格的标准,对标对表落实党中央对脱贫工作的决策部署,啃掉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这块硬骨头,扫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道路上的阻碍。

越是到最关键的时刻,党员干部越是要提高警惕,咬紧牙关,齐心协力,怀揣必胜的决心和勇气,以实干的劲头和绣花针的精神,吹响冲锋的号角,以“冲锋之势”坚决打赢贫困“歼灭战”。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学习心得体会最新5篇精选

第四篇: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学习心得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学习心得3篇

【篇一】

“‘三保障’问题基本解决了,但稳定住、巩固好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巩固脱贫成果难度很大”“多措并举巩固成果”“要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防止反弹”,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提到了“巩固”,强调了“巩固”。这不仅体现了党中央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尽快脱贫志在必得,也表明在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时刻巩固已有成果的重要性。巩固,是守的需要,更是进的基础。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我国贫困人口已从2012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底的551万人,成就举世瞩目。但脱贫不仅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越是到最后攻坚拔寨的关键期,越是到较真碰硬的困难期,越是在不利因素的干扰下,就越要守好防止返贫的底线,越要盯紧和守住脱贫成果,确保脱贫成果得到贫困群众的认可,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巩固,是为了积蓄力量冲刺,也是在为乡村振兴打基础。但巩固,难度不容小觑。在已脱贫的地区和人口中,有的产业基础比较薄弱,有的产业项目同质化严重,有的就业不够稳定,有的政策性收入占比高。据各地初步摸底,已脱贫人口中有近200万人存在返贫风险,边缘人口中还有近300万人存在致贫风险。这些群众自身“造血”功能还不强,抵御风险的能力还较弱,当遇到经济下行、市场波动、自

然灾害、突发灾难和重大疾病等情况时,往往难以招架。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这部分群体的影响也最大,他们的生产生活刚有点起色,稍有不慎就可能返贫致贫。而已脱贫的群众一旦返贫,势必会挫伤脱贫积极性,要想再次开展帮扶工作,难度和阻力必然会更大更多。

要巩固,就要对刚刚跨出“穷门”的群众,扶上马,再送一程。那种以为贫困的帽子一摘,就可以“到站停车”“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就可以“撤摊子”“歇歇脚”“松口气”的懈怠思想万万要不得。面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必须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有继续把帮扶责任扛在肩上的自觉,有保持攻坚靶心不变、频道不换、力度不减、队伍不散的恒心,扎扎实实巩固好脱贫成果。

要巩固脱贫成果,就要多措并举。要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的稳定,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主要政策措施不能“急刹车”,驻村工作队不能撤。要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加强监测,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都受到哪些具体的影响,精准把脉,提前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不能等他们返贫了再补救。要针对已脱贫人口全面排查中查找出的漏洞缺项,一项一项整改到位。要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保证帮扶工作的持续性和连贯性。就当前来讲,尤其要注意加大就业扶贫力度,加强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精准对接,稳岗拓岗,支持扶贫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尽快复工,提升带贫能力,利用公益岗位提供更多就近就地就业机会。要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注重种养业发展的培育和支持。

“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不管困难多大、任务多巨,也不管时间多紧、压力多重,我们脱贫攻坚的航船一定是目标不变、航线不偏、重心不散。我们唯有守住已有成果,夯实现有基础,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才能实现高质量的前行、高效率的冲刺,也才能向历史和人民交上一份高分答卷,赢得人民心底的认可。

这是巩固的价值,也是巩固的本义。

【篇二】

越是决战时刻,越要有坚决的信念、必胜的信心。坚决,是我们的态度,也是我们磐石般的意志。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坚决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这掷地有声的三个“坚决”,是党中央对全国人民的郑重承诺,是誓要夺取“双胜利”的必胜信念!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事关亿万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们不能输;

打赢脱贫攻坚战,承载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更不能退。必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两场硬仗,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坚决就是动员令,就是冲锋号。吾志所向,一往无前。今年是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暂时打乱了脱贫攻坚的节奏和步伐,对产业扶贫、农产品销售、农民外出务工等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坚定信心,不被问题和困难吓倒;

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咬定目标,不能自乱阵脚,顾此失彼。我们要看到,经过全国上下艰苦努力,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疫情的冲击是短期的、总体上是可控的;

更要看到,当前脱贫攻坚政策保障、资金支持和工作力量是充足的,脱贫进度符合预期,我们取得的决定性成就为夺取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当此之际,最重要的是做好“双线作战”准备,确保疫情防控抓得紧,脱贫攻坚不放松,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夺取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的“双胜利”。

坚决就要抓落地,要瞄准关键点,聚焦贫困人口保就业。就业,一头连着宏观经济,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是摆脱贫困、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要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在企业复工复产、重大项目开工、物流体系建设等方面优先组织和使用贫困劳动力,鼓励企业更多招用贫困地区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人员,加大返岗务工“点对点”“门到门”保障服务力度。同时,要创新就业服务方式,集中开展互联网招聘,大力推广网上技能培训,对暂时不能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可适当开发疫情防控临时公益性岗位,帮助就近就地就业。

坚决就要抓落实,要稳住支撑点,做好产业扶贫固根基。扶贫产业不仅关系着脱贫摘帽,也关系着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要切实解决扶贫农畜产品滞销问题,组织好产销对接,开展消费扶贫行动,利用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多渠道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要加快易地搬迁配套设施建设、住房和饮水安全扫尾工程等扶贫项目开工复工,用好产业帮扶资金和扶贫小额信贷政策,促进扶贫产业持续发展。当前要做好春耕备耕工作,及时动员农民下田,抓住关键农时季节,全力恢复农业生产。

坚决就要抓落细,要找准平衡点,立足分区分级来攻坚。全国各地的疫情防控形势不尽相同,脱贫攻坚任务也千差万别,不同地区要找准脱贫攻坚与疫情防控的平衡点,用好分区施策的方法论,念好“统筹经”,学会“弹钢琴”。疫情严重的地区,在重点搞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也要创新工作方式,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特别是要不误农时,抓好春季农业生产。没有疫情或疫情较轻的地区,既要对疫情保持警惕,防控意识不能减,更要集中精力抓好复工复产,加快推进脱贫攻坚。脱贫攻坚任务繁重的地区,在做好疫情防控重点工作的同时,要尽快恢复扶贫产业,加快推进扶贫项目,不能让一时的疫情阻挡脱贫攻坚的步伐。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冲锋的号角已经吹响,前进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决战脱贫攻坚,既要啃下硬骨头,又要应对新挑战。只要我们信念如铁、意志如钢,疫情压不倒我们,攻坚也难不倒我们,我们的目的就一定能够达到!

这就是坚决的意味,也是坚决的意义。

【篇三】

摆脱贫困越重要,我们就越有决心获胜。我们必须更加下定决心,全力以赴,克服困难。我们永远不会退缩,直到我们赢了。

在反贫困决战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分析了反贫困攻坚战面临的形势,作出重大部署,确保反贫困攻坚战目标任务高质量完成,动员全党和全社会以更大的决心和力量推进反贫困攻坚战,确保最终胜利。

目前,消除贫困的目标和任务已接近完成,消除贫困的进展符合预期。然而,从决定性的成就到全面的胜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仍然是艰巨的。全国仍有52个贫困县没有脱帽,2707个贫困村没有被列入名单,所有已备案的贫困人口没有脱贫。尽管与过去相比,总数并不大,但这是穷人中的贫困和穷人中的艰难,也是最难攻克的难题。与此同时,新的冠状肺炎流行病带来了新的挑战,使我们更加难以实现消除贫困的目标。只有怀着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党和人民才能拿到合格的答卷,才能实现我们的庄严承诺。

为了实现高质量战胜贫困的目标和任务,我们必须敢于克服困难,坚决完成既定任务。关于消除贫困斗争的最后一年,已经部署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各地区、各部门要贯彻落实,在不同层次上实施精确防控战略,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要继续把重点放在“三地区三州”等深层次贫困地区,实施扶贫攻坚计划,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狠抓政策落实。确保申报区剩余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对52个贫困县和1113个未脱帽贫困村进行检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要同

“监督”作斗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集中力量“斗争”,啃最后一块硬骨头。我们要巩固“两个保证、三个保证”的成果,防止反弹。对于没有工作能力的特殊贫困人口,应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确保他们得到充分保护。

为了高质量地实现消除贫困的目标和任务,我们应该采取更多的措施,巩固消除贫困的成果。我们将加大努力,通过就业、工业和搬迁来帮助穷人。我们将保持反贫困政策的稳定性,加快建立反贫困监测和援助机制。我们将帮助贫困县、贫困村和脱贫的贫困人口搭顺风车。在过渡期内,我们将严格执行不脱帽、不脱帽、不脱帽、不脱帽、不脱帽监管的政策。我们将严格审查和开展人口普查,严格退关,坚决杜绝扶贫数量和虚假扶贫,确保扶贫成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考验。消除贫困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和新斗争的起点。要继续推进全面消除贫困与农村振兴的有效对接,推进扶贫战略和工作体系的平稳过渡,融入农村振兴战略整体,建立长短期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激发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发展的内生动力,实施精准救助,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如期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脱帽

第五篇: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5篇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篇一】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必须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做到思想不松、措施不松、目标不松,写好“尽”字文章。

思想上不松懈,以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尽职尽责”。脱贫攻坚路上,忘不了“扶贫之花”黄文秀,她的青春像鲜艳的花朵,永远绽放在百色革命老区;忘不了“一生只为一事来”的支月英老师,40年如一日坚守乡村教育一线;忘不了百姓“乖女儿”张小娟,坚持脱贫攻坚一线,被誉为舟曲扶贫的“活字典”。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定信心、勇于担当,把职责扛在肩上、把任务抓在手上,层层压实责任,级级传导压力,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广大党员、干部要继续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久久为功。要以换届为契机,选好配强乡村振兴“一线总指挥”、基层组织“领头雁”,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让优秀人才向基层集聚,为脱贫攻坚助力。

措施上不松劲,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尽心尽力”。8年时间,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可以说体量之大独一无二、进程之快前所未有,质量之高有目共睹。但越是到这个时候,越不能沾沾自喜,越不能有松松劲、歇歇脚的想法。脱贫攻坚不是为了一时的“达标过线”,而是要“加速度”“持续跑”,芝麻开花节节高,实现从全面小康到全面现代化的历史跨越。措施上不松劲,首先就是摘帽不摘政策,做到政策不断档,要持之以恒贯彻精准方略,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对症下药,靶向治疗。不能“见好就收”,要变“输血”为“造血”,要进一步做实产业、扩大就业,紧盯关键问题和关键一切,精准发力,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目标上不松动,以不负韶华的使命感“尽善尽美”。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提出“两步走”战略。脱贫攻坚的“中国模式”创造了“中国奇迹”,彰显了制度优势。在新的征程中,要书写新的伟大奇迹,必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要按照保基本、兜底线的原则,织牢民生保障网的“网底”,确保越织越紧、越织越暖。要进一步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充分利用大数据,定期核查,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动态清零。要加强扶贫资金管理,防止贪污挪用,确保用在刀刃上。只有保障实、机制全、监督严,加上群众的自力更

生、艰苦奋斗,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日子才会越过越甜,生活才会越来越美。

“清零”不是休止符,而是接续奋斗的新起点。我们既要“雪中送炭,也要“锦上添花”,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续写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

【篇二】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和基本单元,社区治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提升社区治理水平,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要汇聚多方力量,奏响“大合唱”。

建好“组织线”,打造“红色引擎”。社区治理要着力提升社区党组织的“聚合功能”,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服务力和凝聚力。要因地制宜设置商圈、街区、小区、企业、社区党支部,依托网格、楼栋、网点建立党小组,构建社区党组织、特色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示范岗组织体系,实现党建无缝连接。要选准配齐“带头人”,依托“两委”换届,畅通选人用人渠道,建强社区党组织这个“战斗堡垒”;严格组织生活制度,强化业务培训,将每个党支部打造成坚固的治理阵地。

建好“先锋线”,激发“强劲动能”。加强社区治理要注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点促面,引领带动其他力量主动参与、自觉融入社区治理。要常态化实施“亮身份、见行动”活动,引导社区党员在社区建设、服务群众、执行重大任务、化解难题中唱“主角”、当先锋、做表率。要注重将退休老党员、流动党员、非公组织党员组织起来,合理编组,让其在政策宣讲、矛盾纠纷化解、邻里共建、居民自治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建好“自治线”,激活“主体细胞”。社区治理,激发自治力量、共建共治是关键。要充分发扬民主,推行事务公开,组建社区、居民小组、小区三级议事会,让社区居民成为社区建设、社区治理的主体,实现社区公共事务协商自治,变“管大家”为“大家管”,充分激发主人翁责任感。要促进“网格化”与“微治理”的对接和互动,让治理和服务向社区、院落、楼栋和单元覆盖,发挥好每一户、每个人的作用。要畅通监督渠道,在社区“两委”换届选举、社区重大事务中实行“四公开”,尊重群众的知悉权、参与权、监督权,主动听取和吸纳群众意见、建议。

建好“志愿线”,实现“供需对接”。让多元主体有序参与社区治理,实现良性互动,是提升社区治理效能的重要举措。要推行“积分管理+订单服务”的志愿服务模式,健全志愿服务机制,设立志愿者服务站,以社区各类志愿服务队伍为主体,以社会专业志愿机构为补充,以常态供给与节点供给相结合,实现精确服务。要推行“财政补贴+有偿服务”的专业服务模式,搭建好信息沟通共享平台,在居家养老、老旧小区治理、合作医疗、环境整治等事务中发挥各类社会资源参与社区治理的主动性。

建好“服务线”,提升“幸福指数”。打通社区治理最后一公里,推动服务向人民群众精准延伸,是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路径,也是社区治理的根本落脚点。要搭建社区群众广泛参与、平等议事、民主决策、自我管理、全员监督的社区工作平台,构建知百姓事、察百姓苦、解百姓忧、帮百姓忙的工作机制,及时了解群众需求,提高服务针对性。要完善社区服务配套设施,加大社区文化、体育、医疗、法治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提升为民服务质量。要开展邻里互助共建活动,搭建居民互助服务平台,开展居民互助服务项目,构建社区“熟人圈”,促进社区居民团结、和谐。

【篇三】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发展任务举措,作出了加强基层治理、推动乡村振兴、团结凝聚各方力量等重大部署。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始终把基层组织建设记在心上、抓在手上,持续聚力用力,不断夯实党的执政根基,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突出“人”的关键。在新征程上推动基层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人,必须把带头人选好、把队伍带好。要认真抓好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向领航,把党的领导贯穿换届工作全过程,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紧扣城乡基层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和现实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真正选好扎根基层的“脊梁”、带富一方的“头雁”、为党巡防的“哨兵”。要抓住带头人队伍建设这个“牛鼻子”,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有序推广“村书记职级管理”“选配农村党建工作助理员”“社区工作者定岗定级”等做法,让广大基层干部安心安业,更有干劲、有奔头、有希望。

提升“治”的水平。推动乡村振兴,关键在组织振兴。要进一步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围绕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加大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力度,全面推广“支部+电商”“支部+合作社”等发展模式,支持党员领办创办致富项目,带动农村兴旺起来、农民富裕起来。要聚焦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整合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线上与线下、层级与条块等资源,推进基层组织体系与治理体系深度融合,实现党的组织功能、组织优势、组织力量的最大化,进一步做新载体、做活治理、做实服务,提高基层治理整体效应和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迸发“新”的力量。实现“十四五”规划蓝图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迫切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和就业形式等发生深刻变化,党组织的有形有效覆盖也面临新的挑战。要坚持“把支部建在连上”,充分发挥“两新”组织资源多、人才广、要素活等优势,积极顺应发展形势,加大网格党组织组建力度,探索构建党委抓支部、支部管党员、党员带群众的“抓管带”工作机制。要把准“十四五”发展脉搏,主动求新、自觉求变,在互联网企业党建、商圈楼宇党建、物业党建、园区党建以及社会组织党建等方面拿出真招实招,不断提高各领域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奋勇前进。

【篇四】

又是一番寒彻骨,赢得梅花扑鼻香。12月已到,年关将至,“春天种下的种子”到了秋天是否有了收获?基层干部到了年底是否也能如期交出完美的“考卷”?正所谓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基层干部在“承上启下”的12月也应谋势而动,顺势而为,打好年终“精算盘”,努力查漏补缺,在时代潮流中交出优异的“答卷”。

捋一捋脱贫攻坚“硬骨头”是否啃完。近日,贵州省宣布最后9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撕掉千百年绝对贫困“标签”,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的彰显,是基层干部日以夜继辛勤付出的结果。然而,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基层干部尤其是扶贫干部要打好思想“预防针”,从根源上认识到群众脱贫不是“一蹴而就”,打赢硬战也不是“一劳永逸”。打好年终“精算盘”,要持续做好脱贫攻坚“后半篇文章”,切不能扶贫“验收过关”就党群“断联”,要一如既往把群众家事当做自己的心事,把群众当做亲人,做到“扶上马送一程”,让群众脱贫更要致富。

捋一捋基层组织“桥头堡”是否夯实。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是党的整个执政能力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落脚点。一方面,要发挥基层组织“领头羊”作用。“火车跑得快不快,全靠车头带。”当前,全国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陆续启动,选强配齐“两委”班子直接关系到党的方针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因此,要打好年终“精算盘”也要打好“细算盘”,上级党委要谋划好换届整体工作,“挂图作战”,按时序高质量完成换届工作。另一方面,年终各级党组织开展党建述职、***等工作也需打好“提前战”,各级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提前“交底”,摸清班子成员的思想状态,布置好报告的任务,确保开会不走过场,不走形式,而是“红脸出汗”总结好一年工作,提出问题,谋划来年。

捋一捋人民群众“幸福感”是否增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旗帜鲜明地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提升作为工作目标的重要一环,其最终的实效即体现在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上。基层工作涉及方方面面,群众诉求也是不尽相同,打好年终“精算盘”既要总结反思民生实事办了多少,更要思考效果是否得到群众认可,不足之处要纳入明年规划,确保基层工作不能浮在面上,要落在实处。同时,年终要解决好风险隐患,基层干部要对“农民工工资”“返乡过年”等惠及民生的急事、难事、操心事打好“精算盘”,做到群众出现困难找得到人、办得了事,能开开心心回家过大年。

【篇五】

眼下正值村(社区)“两委”换届,笔者认为,选准用对干部,坚持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优秀人才选进“两委”班子,是桩头等大事。

选出最精干的干部,首先要提高政治站位。农村、社区是我国最基层一级的政治组织,农村、社区的“两委”干部肩负着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各项工作任务,带领群众建设农村、社区“三个文明”的历史重任。这次村(社区)“两委”换届,是践行新思想、厚植新优势的重要举措,是抢抓新机遇、汇聚新动能的重要保证,是完善新格局、赋能新治理的重要契机,关系到“十四五”规划的顺利起航、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成功开启、高质量谱写“幸福秀美”新村(社区)的辉煌篇章。所以,我们一定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把搞好本次换届,作为加强突出问题治理,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切实抓紧抓好抓到极致。

选出最能干的干部,要坚持严格的法定程序。省市组织部门强调,要把握重点环节,突出德才兼备,树立鲜明导向;突出关键岗位,配强书记队伍;突出改善结构,提升整体素质;突出县乡(街道)共管,强化组织把关。根据“四突出”的要求,各地应把坚持党的领导摆在换届工作的首要位置,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对候选对象进行深入了解考察,在充分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按照以德为先、以廉为基、以才为本的选人用人标准,提出各村(社区)“两委”干部建议名单。一定要尽量把那些“能干事、会干事、想干事、干成事”的人才选进“两委”班子。在农村,当以“品行好、作风正”“有能力带头富、有党性带领富、有觉悟共同富”“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优秀人才作为村干部的选拔条件;在社区,当以有良好品行和公道之心,热心社区事务和公益事业,有协调能力,善于统筹整合资源,有治理本领,善于化解矛盾和解决问题的优秀人才作为社区干部的选拔条件。当然,选拔使用干部不能求全责备,只要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就大胆选用。切勿让那些“圆滑人”“老好人”“推拉门”“墙头草”进入“两委”班子,真正做到“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

选出最实干的干部,乡镇街道领导肩负重要责任。乡镇街道领导一方面要深入一线、深入群众、考察识准候选对象,妥善解决换届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自身要率先垂范,立党为公,选准用对干部。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提及,以往有一种现象,就是在一个地方、一个单位,一个干部好不好,群众有公论,实践有比较,领导心里也明白,但在具体用人时,结果却与事业需要和群众期盼大相径庭。这其中作祟的,是一些领导干部私心杂念,是人们议论的“关系网”“潜规则”。正是这些不健康的因素起作用,任人唯贤被丢在一边了,任人唯亲、任人唯利等问题发生了。在这次全市村(社区)“两委”换届中,让那些习惯搞“小圈子”“拜码头”“搭天线”的人统统靠边站,树立起干部选拔风清气正的鲜明导向。

2020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心得体会(优秀范文五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