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帮助自闭症儿童进行语言康复心得体会
大学生帮助自闭症儿童进行语言康复心得体会
当我了解到可以亲身参与到帮助自闭症儿童进行语言康复的时候,我果断选择了报名。一方面是因为我非常喜欢小朋友,另一方面也是想为这个有意义的公益活动出一份力量。xx月xx日是我第一次来听课,因为之前在表彰大会听过师姐关于对自闭症儿童的描述,我怀着紧张又激动的心情走进了教室,见到了xx小朋友。xx以一种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向我们介绍了自己。她灿烂的笑容深深地感染了我,在我看来她与正常的小朋友并没有什么不同,后来从师姐口中了解到他们并不是自闭症儿童,只是语言发育迟缓。
xx是个很开朗的小朋友,活泼好动,注意力经常不集中。第一周的时候我们只是辅助师姐教学,所以观察的比较多。xx很喜欢画画和唱歌,对于学习新知识有些抗拒。我们设计了一个抢凳子小游戏与她拉进感情,xx很快就和我们熟络起来,但是游戏却不认真玩。可以说xx就是一个“小戏精”,在学习和游戏的过程中经常假摔,假装听不懂。但这些也都是小孩子的可爱之处,爱玩的天性也是在所难免。我们认真学习师姐教学时对待一些情况的应对方法,逐渐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孩子相处,适当的严厉与适当的奖励都是必不可少的。
xx其实是个很聪明的孩子。在我们正式开始教学时,起初我们还担心xx会不配合,只愿意做简单的游戏,但是整节课下来xx表现得非常好,我们一起玩积木,也让我看到了小孩子的丰富创造力。对于长句的练习xx有些抵触,一旦开始进行长句的训练,就不愿意认真学习。但是对她采用合理的奖励以后,她就会认真学习,一遍过,其实很多句子短语她都可以说好,只是她不愿意认真说。在上课的过程中,她也偶尔会撒撒娇,拉拉我们的手,或者是让我们摸摸她的脸。
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xx一直在进步。从起初的只能说简单词语,到后来可以准确地说一些短句,再到最后可以认识简单的字。在绘画和音乐方面,她也很有自己的想法,喜欢用丰富的颜色去填充图册。
虽然这次在研究所是教小朋友学习,但我也从中学到了许多。孩子的内心世界是非常纯洁的,通过和孩子的相处也可以提高自己的细心程度,锻炼自己的耐心。我也跟着学姐了解到了如何进行声学试验。更加了解到有些小朋友们并不是真的能力缺失,只是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只要我们耐心地对他们加以引导,他们就可以做得很好。我也希望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里,我可以帮助到更多小朋友,为这项公益活动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第二篇:自闭症儿童康复教育研究
目录
摘要: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对自闭症儿童的关注越来越重视,从理论研究、制度保障、社会参与等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但目前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治疗问题。本文从我国自闭症儿童现状和康复教育困境出发,提出改善自闭症儿童康复教育的建议,以期社会广泛参与,为自闭症儿童创造良好社会环境。我国自闭症儿童康复教育研究
关键词:儿童自闭症,自闭症康复教育
一、什么是儿童自闭症
(一)儿童自闭症
自闭症,也称孤独症,是一组起病于儿童发育早期,以社会交往障碍、沟通障碍和兴趣范围狭窄及重复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发育障碍。2013年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第五版(简称DSM-Ⅴ),修订了自闭症的定义,统称为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简称ASD)。儿童自闭症的学名叫儿童孤独症,孤独症是它的书面语言,现在也把这类疾病统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
自闭症是一类神经发育障碍也叫心理发育障碍,也被称为大脑的广泛性发育障碍。它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在出生前,他的大脑因为种种原因,其发育或者某一个领域的发育就受到了影响,导致出生以后,他的各种发育的进程,他的语言,他的社会交往,他的运动等各种能力发育受到迟缓受到阻滞,而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功能的障碍。
(二)儿童自闭症的临床表现
自闭症儿童多于三岁前起病,其中约2/3的孩子于出生后逐渐起病,约1/3的孩子经历了1-2年的正常发育后出现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
第一、社会交往的障碍。自闭症的孩子在社会交往方面存在着质的缺陷,不同程度的缺乏与人交往的兴趣,也缺乏正常的交往方式和技巧。典型的表现是回避目光、对呼唤缺少反应、缺少与人交往的兴趣等。
第二、交流障碍。自闭症的孩子在儿童语言发育方面和非语言交流方面均存在着障碍。非语言交流障碍主要表现为交流的表情、动作、姿势很少,语言交流障碍表现为语言理解能力受损、语言发育迟缓、语言形式及内容异常、语调语速异常、言语运动明显受损。
第三、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患自闭症的孩子兴趣范围比较狭窄,行为常常比较刻板、重复,倾向于使用僵化、刻板、墨守成规的方式去应付日常的生活。另外,其他方面伴随的症状,情绪以及行为的异常。
第四、智力障碍。在孤独症儿童中,智力水平表现很不一致,少数患者在正常范围,大多数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
(三)儿童自闭症的诱因
第一、遗传因素。据研究表明,自闭症在同卵双胞胎中的共患病率较高,在60%-90%;对于异卵双胞胎则比较少见。在兄弟姐妹之间自闭症再患率仅4.5%,尽管比例少,但也表明存在遗传倾向。
第二、感染与免疫因素。据研究表明,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都可能导致自闭症,当孕妇感染病毒后,病毒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腹中孩子,增加孩子患自闭症的几率。
第三、孕期理化因子刺激。如果孕妇怀孕时有丙戊酸盐类抗癫痫类药物的用药史以及酗酒等情况,也会增加孩子自闭症的机率。
除此之外,情绪障碍、语言障碍、压抑、药物或饮食不适应也会诱发儿童自闭症。
(四)儿童自闭症的不利影响
1、对自闭症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
自闭症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一般是在人幼儿时期开始发作。如果忽略该疾病任由其发展下去,那么不光会影响到病人的生长发育,同时也会影响到人的日常生活。
第一、精神危害。该疾病很容易导致人的自我管理能力下降,同时还容易出现精神封闭等状况。
第二、影响智力。幼儿时期发作的自闭症还会影响到人的智力发育。
第三、不能和人正常沟通。因为患有自闭症的人,日常生活当中的逻辑以及形式和正常人并不相同。可能他们的内心世界非常的丰富,但正常人是难以理解的,所以经常会做出一些普通人不能理喻的行为。
第四、影响神经功能。一旦在人幼年时期发作自闭症,就会导致人的神经功能发育受到影响,可能会出现发展停滞的状况。
2、对自闭症儿童患者家庭的影响
(1)家庭经济压力
主要是自闭症患者在康复训练与教育上的花费。根据调查,月收入低于3000的自闭症家庭约占50%,而康复教育费用在低于3000元的家庭只占比约9%,康复费用普遍高于家庭收入。
(2)自闭症儿童父母心理压力
在孩子被诊断为自闭症后,家长会面临较大的心理应激反应,经历从否认到迷茫到愤怒到内疚到痛苦再到逐渐接纳的过程。而在育儿过程中,自闭症儿童父母由于缺乏照顾自闭症儿童的技巧,缺乏有效的亲子互动,得不到情感的正向回馈,不懂得如何处理家庭与工作之间的关系等,产生巨大心理压力。在自闭症儿童成长过程中,自闭症患者父母还会面临就医、康复、教育、就业等诸多问题,这个过程中所面临的阻碍都会使自闭症患者父母感受到社会排斥,产生较大心理压力。
(3)自闭症儿童父母身体压力
据调查发现, 自闭症家人患上心脏病、恶性肿瘤、意外死亡等致死性疾病的几率是常人的10倍以上。同时,自闭症儿童到来的打击与缺乏相关经历与知识造成的无措,承受能力较弱的父母甚至会萌生弃养的念头。
二、我国自闭症儿童现状
(一)我国对自闭症儿童的研究
90年代到21世纪之前,我国儿童自闭症的研究正式进入全面探索期。20世纪80年代初,陶国泰教授在国内首次发现和诊断出4例自闭症儿童,并发表了题为“婴儿自闭症的诊断和归属问题”的论文,这是我国对儿童自闭症的初次探讨。1984年,陶国泰教授创立南京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不到两年时间共收治12例自闭症儿童。1987年陶教授在美国发表一篇题为“中国婴儿的自闭症”的研究报告。1989年,我国开始有了“儿童自闭症”的诊断。1990年,北大精神卫生研究所才开始分析1986年以来所有确诊的自闭症患儿。
进入21世纪,我国对儿童自闭症的研究步入迅速发展时期。首先上升到国家层面。2001年,中国残联对0--6岁残疾儿童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自闭症和不典型性自闭症成为精神残疾的主要致残原因。2006年,国务院批准将自闭症康复纳入《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2010)》的工作计划中。
2010年,以自闭症为题材的电影《海洋公园》在全国公映,为观众直观呈现了自闭症家庭的真实面貌。央视还曾在“新闻联播”中推出自闭症专题节目“自闭症儿童”,呼吁更多人关注和关心这一特殊群体。
为了优先开展残疾儿童抢救性治疗和康复,使残疾儿童得到康复救助,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补助资金,支持各地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中国残联据此制定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七彩梦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按每年人均12000元标准对自闭症患儿康复训练给予补助。
2016年的全国助残日期间,首次将关注聚焦于自闭症儿童,主题为“关注自闭症儿童,走向美好未来”。2016年4月2日,世界自闭症日的主题定为“包容及神经多样性”,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美国自闭症之声联合北大、浙江工大等各大单位,齐聚央视塔下,共同为自闭症儿童点亮蓝灯。
2015年以来,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五彩鹿儿童行为矫正中心等编著,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支持的《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发布了三部,对中国自闭症儿童研究干预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充分认识自闭症发病的严峻形势,给政府制定政策法规提供科学依据;推动自闭症领域里的科学研究进展,帮助自闭症患儿和家庭重获幸福;介绍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普及科学干预方法,促进行业规范;培养自闭症干预领域的专业人才,敦促高等院校尽快建立相关专业。
(二)我国自闭症儿童的现状
近年来,自闭症儿童的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Ⅱ》报告显示目前中国自闭症患病率估计约1/68,自闭症人数超过1000万,0-14岁的儿童超过200万,并且每年以20万的数据增长。
根据2019年《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Ⅲ》发布的数据,自闭症的发病率每年都在增长,中国目前有超过1300万自闭症人群,其中18岁以下的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人数可能就超过400万。根据我国人口出生率,按1%来算,自闭症儿童的数量每年以接近20万的数字递增,可见情势严重,触目惊心。
三、儿童自闭症康复教育方法
(一)儿童自闭症一般治疗办法
1、心理疗法
自闭症本质上就是心理障碍疾病,因此心理治疗也很受重视,他们大多寄希望于这种疗法,期待在该疗法的作用下能真正挖出患儿心理上的“病根”,但是因为心理治疗持续的时间很久,需要患者能持之以恒。
2、饮食疗法
科学研究发现,奶制品、麦制品及粮食酿造的酒类中含有的谷蛋白和酪蛋白对患儿的大脑具有麻醉作用,影响到患儿的行为、智慧、情绪、痛感的极限以及对声音的敏感度,因而造成脑子反应缓慢。该疗法就是通过控制食用该类食品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
3、高频音乐疗法
可以帮助自闭症患者调整身体状况,大大改进孤僻的生活状态。这种疗法能把孤僻的症状缩小到很小的程度,它的原理在于通过刺激听觉系统,达到刺激大脑的目的。
4、药物疗法
实际上,在自闭症治疗过程中,像药物治疗是最为常见,且这样的疗法往往要持续很长的过程。从更深的层面来说,药物并不能真正解决自闭症所带来的困扰,可能在药物的作用下会形成其他潜在的负面影响,因此需要遵循专业医生的建议。
(二)国际先进教育康复理念
1、要正确规划自闭症儿童的人生
很多自闭症儿童的家长把上幼儿园、小学、中学甚至大学作为孩子的人生目标,而忽略对其社会交往和独立生存能力的培养,以及内心幸福感的涵育。其实,上学无非是他们走向社会的途径,而不是目的,因此,要不要上学和怎样上学,都应服务于实现孩子的人生大目标。基于自闭症的特殊性,自闭症儿童无论功能高低都应当确立的人生目标主要是:一,解决生活自理问题;二,能够遵守社会行为规范;三,培养一技之长。这样他们将来才能独立生存于社会。至于具体目标的制定,则需考虑自闭症儿童的实际功能水平以及发展的不同阶段。
2、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兴趣
很多家长过于关注自己孩子的缺陷和问题,一旦有什么不适当行为,就倍感焦虑和恐慌,这无形中会给孩子带来更大压力。自闭症儿童首先是儿童,有着和普通孩子一样的发展规律,也有各自独特的闪光点。作为家长,最重要的就是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并想方设法使之巩固和光大。我们看到孩子的优点越多、鼓励越多,孩子的进步就会越大,这是许许多多家长的共同经验。如果看到的只是问题,这问题就会被更加放大。自闭症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已经遭遇太多挫折,需要我们加倍呵护。
3、要有意识地培养自闭症儿童独立学习能力
爱孩子的正确方法不是包办,不能什么都替孩子想、替孩子做。有些家长习惯于以自己的想法来控制孩子,甚至课堂上来个客人回头看一下的自然反应也要矫正,结果把孩子训练成没有思想的“机器人”。这种方式其实是剥夺了孩子学习与成长的机会,而在结果上则只能加深加重他们对于家长的依赖。爱孩子就要用正确的方法使之不断受到锻炼,让他能尽早独立。
四、自闭症儿童康复教育困境
(一)治疗费用高
每年国家财政都会拨出一笔经费,用于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补贴。过去,孤独症儿童家庭想要领取补贴需要提供残疾证,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国家放开政策,只要家庭能够提供正规三甲医院诊断证明,就可以拿到政府提供的康复训练补贴。“国家明确规定,各城市每年应为孤独症儿童家庭提供每户一定的补贴,各地残联如果有资金可以再补充一部分。”
然而,在高收费的康复机构面前,“可观”的补助似乎也显得杯水车薪,更让孤独症儿童家长揪心的,还是自己患有孤独症的孩子去了康复机构,仍得不到规范化的干预。在孤独症儿童患者中,只有不到2%的孩子能够进入专门的机构接受专业康复。
(二)行业无标准
孤独症儿童康复领域需要制定相应的行业标准,众机构共同向行业标准看齐,才能真正帮助孩子提升能力,最终促进行业整体建立好的口碑,将康复工作落到实处。如果行业缺乏专业人才,缺乏专业的老师和医生,就可能出现机构以盈利为主,高收费而治疗收效甚微的情况。
(三)缺少专业人才
从专业建设的角度上看,由于没有相关的专业设置,儿童康复老师所修专业基本上属于师范类、康复类、学前教育类、心理类、体育类,这些专业很大程度上跟儿童康复专业领域并不完全契合。因为专业门槛高,机构很难从社会上找到成熟的儿童康复人才,很多都得从零开始培养,而这类人才的培养显然需要很长时间。非“科班”的人从进入孤独症儿童康复行业到成为此行业比较专业的人才,成长周期一般是1~3年。
(四)父母抱团取暖
很多患者家庭由于经济原因或对治疗机构不信任, 会采取“抱团取暖”, 他们自己创办机构, 或独自在家庭开展教育康复活动, 但在实际中往往很难取得成效。
五、自闭症儿童康复教育建议
(一)把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治疗纳入医疗保障体系
对0-16岁自闭症儿童的治疗、康复训练费用予以一定比例的报销。为每一位自闭症儿童设立一定数额的受教育基金、特殊强化干预以及就业辅助基金,提高对自闭症患者及家庭进行补贴的标准及补贴的受惠面,让孩子有充分的机会学习、提升。设立自闭症儿童公交出行免费、看病绿色通道制度。
(二)建立大龄自闭症患者就业体系
建议多部门联合行动,根据自闭症患者患病程度不同,提供包括竞争性岗位、辅助性工作、专门供养及看护机构等不同的支持保障。对于认知和行为能力接近正常、生活可以自理和安全出行的自闭症患者,提供竞争性岗位就业培训;对于认知能力低于常人、无明显情绪问题、经过辅导和培训能掌握一定工作技能的自闭症患者,提供辅助就业的场所,如企业内专门设立辅助性工作岗位;对于认知能力远低于常人、偶尔会有情绪问题,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但在专业人员干预与带领下可以慢慢提高生活技能并逐步适应集体生活的自闭症患者,鼓励其参与部分社区的简单手工活动。
(三)建立自闭症社会生活与养护中心以及看护机构
目前,世界上有比较成功的案例,如日本的榉之乡,中国台湾的肯纳园等。建议民政和残联等部门制定这类机构的标准和管理认证办法,对该类机构给予营运费用一定比例的资助,保证每一位孩子的培训以及看护费用分拨到每个中心。逐步建立自闭症的早期筛查、诊断、康复训练的干预体系,建立自闭症示范康复训练基地,培养康复训练专业技术人员,为居家养护和需要提供上门服务的自闭症患者提供服务。
(四)倡导全行业实施科学救助,全社会给与接纳和关爱
倡导全行业对自闭症人群采取“科学干预、主动参与”的态度,以科学的理念认识自闭症,采取科学的体系和方法进行干预,积极主动参与救助,改善自闭症人群的社会境遇。引导自闭症儿童的家长树立正确的“干预观”,对孩子进行早期抢救性干预、训练,不错失挽救孩子的黄金时期。以自闭症人群“生命全程”为视角,以科学干预为手段,支持自闭症人群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社会公众也应当去聆听、欣赏、接纳他们,走进他们的世界去了解、理解、关爱他们。
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在科学化、系统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已取得可喜成绩,但仍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广泛参与,科普自闭症知识,共同传播科学理念,正确认识自闭症,包容和接纳自闭症人群,共同探讨与推进对自闭症人群生命全程发展的保障计划,增进自闭症人群家庭的福祉。
第三篇: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案例
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案例
儿童自闭症又称儿童孤独症,是一种严重影响儿童成长的发展性障碍,主要症状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语言障碍、兴趣和行为异常,通常发生于3岁之前。
自闭症儿童的身心特点
1.社会化行为缺陷。对人情感淡漠,对事缺乏应有的反应。与亲人不亲,与同伴分离,不会建立友谊和伙伴关系。不参与游戏或不懂游戏规则。
2.语言障碍。缺乏正常的有来有往的交流;常保持缄默,对语言的理解低下,常出现一些异常言语。
3.兴趣狭窄,行为活动方式刻板、单调。
4.感觉和动作障碍。不同程度表现出听觉、视觉、触觉、味觉、痛觉的敏感或迟钝。
5.特殊依恋。对某些无生命的物体或有生命的动物表现出特殊兴趣,甚至产生依恋。
6.智力障碍。80%以上的患儿表现出不同程度上的智力障碍。但部分患儿可表现出某方面较强的能力。
一个自闭症儿童的初期训练
一、研究对象
小华(化名)男孩,独子,4岁,出生时顺产,体重正常。母亲孕期无疾病和用药史。父母亲均为公司职员,学历专科以上,健康状况良好,无遗传疾病史。家庭经济水平中等偏上。该儿童现上幼儿园小班,过敏性体质,经常生病,患有气喘性气管炎,白天由爷爷奶奶照顾或去幼儿园,晚上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小华1岁3个月能开口叫“baba”、“mama”,能发出很多声音,身体动作发展良好。两岁以后声音逐渐消失直至没有。由于无语言、表现异常,家人带他到处求诊。据上海儿童医院听觉诱发电位测试和头颅磁共振平扫检查,均未发现异常,但两岁半时的智力测试结果为弱智。儿童孤独症家长评定量表结果表明无明显孤独症表现,但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得分高。
二、观察及访谈结果分析
1.儿童行为观察
通过观察发现该儿童喜欢独处,常常发呆或玩弄某个物体,不与他人玩耍,不参加他人的合作性游戏,几乎与他人没有任何交流,比如对家人的叫唤没有任何应声或回头的动作,即使对着他耳朵大声叫,也无任何反应。该儿童不喜欢拥抱,与亲人缺乏目光对视,父母离开时既没有目光挽留也没有任何动作反应,似乎没有对父母的正常依恋,面部表情很单调。若有需要,通常拉着父母亲的手到某一地方,但无法用手指指物。身体语言贫乏,较少运用点头或摇头表示同意或拒绝。兴趣狭窄,喜欢爬高,站在窗户上看外面的马路;喜欢在有弹性的表面如沙发、床上蹦跳直至疲惫;喜欢来回地奔跑。
2.访谈结果
与其家人的谈话了解到,小华的爷爷、爸妈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家人对其期望值很高,一直认为自家的孩子很聪明,平时对孩子的要求也很严格。若小华事情做得不够好,爷爷和爸爸会扳起脸,提高嗓门,批评孩子;奶奶性子急躁,常亲自动手代替完成。家人见小华对他人的言语无反应,平时不怎么对他讲话。据幼儿园老师介绍,小华虽然上的是全日制班,但在幼儿园待的时间不多,经常请病假,一个星期只有一两天会去幼儿园有时上午送去中午就接回家休息。小华在幼儿园里从不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也不听老师的指令,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中午休息时也不肯睡觉,无法遵守幼儿园里的作息制度。老师反映,儿童的爷爷奶奶对他很宠爱,经常中午去幼儿园看他吃饭、午休,对幼儿园的工作不太满意,抱怨饭菜差、老师不给小孩盖被子,于是常常领着小华回家吃午饭、睡午觉。但他们很少参加幼儿园组织的亲子活动。老师让他们在家里进行的家庭游戏活动,也很少得到他们的配合和反馈。其他家长都在家长联系手册上将自己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写得很详细,但他们往往只写两个字“正常”,与老师之问的交流很少。3.环境观察
对小华家的入室访问发现,该儿童通常只能在客厅和杂物室里玩。家里的玩具非常少,只有两辆儿童车、几块积木和一张专供儿童蹦跳的旧弹簧床。小华在家里时,通常是爷爷看报纸、奶奶做饭、打扫卫生,而小华就在客厅和杂物室之问跑来跑去,或者在弹簧床上跳,累了就趴在窗户上往外看。晚上爷爷奶奶回自己家,小华则由爸妈照看。
根据上述的观察和访淡结果,并结合DSM-IV诊断标准,我们认为小华在社会性语言发展存在明显障碍,且症状发生于3岁之前,具有明显的自闭症特征,而且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多方面的不良因素。首先,家长的期望与孩子目前发展水平存在巨大的落差。到目前为止,家长仍旧对小华有很高的期望,在向他人描述时将孩子的行为能力描述得很好,与实际情况差异很大,家长很不愿意承认孩子是自闭症患者;其次,家人对孩子的管教很严厉,限制很多。不准他爬高、把东西弄乱平时孩子做一点点错事,家长就会大声斥责或施予惩罚;再者,家人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一致。爷爷、爸爸主张严格管教,妈妈较温和、希望顺其自然,奶奶则比较宠爱但缺乏耐心,为此爷爷奶奶与妈妈也经常发生争议,互相埋怨,家庭关系不太融洽,孩子的行为也更加无所适从,并对爸爸、爷爷感到害怕。另外,由于家人对小华失望的表现,也很少购买该年龄儿童常玩的玩具,认为他反正听不懂,所以也较少有语言交流。
三、自闭症儿童训练方案的设计
根据上述情况分析,对小华的¨ll练方案主要包括生活环境的改变、目光接触洲练、指令听从训练、模仿能力训练、表达能力训练以及感觉统合训练。由于是初期阶段的训练,因此,目光接触训练、指令听从训练、模仿能力训练和表达能力训练基本是围绕着感觉统合训练的各项目进行的。预定时间为三个月,每周两次在训练室进行强化训练,每次一小时。家长在训练室观看,然后在家里对孩子进行训练。初期阶段的目标主要在于,改善儿童感觉统合的能力,延长儿童与他人的目光接触时间,提高对某一活动的注意力,训练儿童对指令的理解和简单动作的模仿,并进行简单要求的表达。
1.生活环境的改变
众多研究表明,家庭环境与儿童的个性、智力有很大的关系,本研究对象的生活环境明显有一些不利于儿童成长的因素,因此,我们建议家长要尽可能将自己的孩子当作一个正常的孩子,丰富家里的玩具,扩大孩子的活动场所,减少对孩子活动的限制,并让孩子有玩各种游戏的机会;家人的教育方式要一致,并降低对孩子不切实际的期望;要常常与孩子进行有意义的交流,每天尽可能读故事给孩子听,也能够与孩子一起游戏。总之要对孩子倾注更多的耐心和信心。
2.目光接触训练
目光接触是社会交流所必需的前提性技能,而白闭症儿童常常在此方面存在很特异性的表现,本研究案例也是如此。在目光接触训练中,目前常采用的方法是离散单元教法(Discrete Trials Teaching)。训练者给出一简短明确的指令让儿童做出一个单一性的动作,然后根据儿童的反应给予奖励或帮助。小华比较喜欢吃一些糖和饼干,也喜欢有些玩具,因此我们选择这些物品作为强化物。训练时,训练者与儿童面对面坐好,在l0秒的单元里,先叫儿童名字,然后马上说“看着我”,只要儿童刚刚看到训练者的眼睛就立即说“很好”,给予奖励。如果小华两次没有反应,则停顿5~10秒,再发指令。如果小华没有任何反应,则在说“看着我”的同时,举起强化物移到小华的眼睛前,待小华看到强化物,然后由训练者慢慢移动强化物到训练者的眼睛之前,如果小华的视线跟随强化物与训练者的视线保持接触就给予奖励。在小华能连续10次左右按指令看训练者后,慢慢地减少辅助。在进行感觉统合训练的任何一个新项目之前,先完成上述的目光接触训练,然后再清楚地发出下一活动的指令。在游戏活动的过程中也是如此。比如先喊孩子的名字,等孩子的视线与训练者接触之后,再提出一些问题,如“找一个球给我”或“这个球是什么颜色的?” 3.指令听从训练
指令听从训练主要是让自闭症儿童通过语言理解别人意念,建立自己与别人之间有关系的意识,从而促进与他人的沟通能力。在这一训练内容中,关键的一点是要让儿童意识到听从他人的指令行事是有一定益处的,能够获得满足自己要求或者欲望的东西。
因此,我们的指令听从训练以目光接触训练为基础,每次通过糖果或有趣的玩具引起他的注意,然后给予具体指令。发出的指令要求做到简明易懂、不拖泥带水,比如“给我一个球”,指令发出后给他3~5秒的时间反应。在10个单元中有8次正确执行,说明他基本能接受此指令。此训练中注意教小华区别不同指令,将几个不同内容的指令随机轮换进行训练,直到他能按不同指令完成相应的不同动作。当小华有一定的接受指令能力后,指令逐渐复杂多样化,并在活动中随时发出。此训练的内容也是穿插在感觉统合训练的各项目中进行的。
4.模仿能力的训练
模仿就是有意识地仿效别人的行为,是早期儿童学习语言时所运用的最基本的手段。自闭症儿童要发展语言,必须具备一定的模仿能力。模仿能力的训练需要循序渐进,由简单模仿过渡到复杂模仿,其内容主要包括动作模仿、口型和发音的模仿。首先进行动作方面的模仿。先从简单的一步动作模仿开始训练,让小华模仿粗大动作如拍手、踏脚,模仿触摸身体部位如摸鼻子、指眼睛(有困难时可对着镜子模仿,使镜中的影像成为视觉提示),这些模仿训练可在提高模仿能力的同时,帮助小华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再模仿较细微的动作,如勾手指,锻炼小华的小肌肉能力和精细的观察能力。随着小华模仿能力的提高,训练小华模仿较复杂的动作,如配合声音有节奏的弹跳或连续的两个、三个动作模仿。当小华基本具备了身体大动作和嘴部动作模仿的能力,训练逐步过渡到口型和发音的模仿。训练者和儿童并排站在镜子前面,训练者稍微夸张地发出“a”的音让儿童进行模仿,在第一阶段中主要选择口型差别很大的汉语音“a”“o”“i”。为了避免枯燥,此项训练也设计了一些游戏活动,如让儿童模仿吹彩色纸片、吹倒积木、使用吸管在装水的杯子里吹气泡,吹燃烧的蜡烛等游戏进行呼吸练习;没计舔食游戏训练儿童舌头的灵活性。这些游戏既可达到活动发音器官的结果,又能使小华通过眼和耳的感觉,得到愉快的体验。
5.表达能力训练 社会缺陷是自闭症儿童的重要特征之一。很多自闭症儿童缺少对他人的良好反应,在非言语表达技巧方面存在严重缺陷,很难运用手势、面部表情表达自己的思想、有时为了表达某种目的和意愿而出现一些古怪的行为举止。对于严重的自闭症儿童,要发展社会能力、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首先要能选择合适的方式及时地表达自己的要求。事物的价值会因时因地地变化(我们有时会很想要某样东西,有时则无所谓),当事物的价值相对强时,人们往往会以某种方法来要求得到它。根据这一理论基础,训练孩子表达要求,最佳的时机是他们需要某种东西而这种东西能用语言来表达时,因此洲练中要利用和设计激发性操作条件。小华经常突然哭闹或沉默、不理不睬,需要别人不断猜测和试探才能知道他是饿了、渴了、想上厕所还是其他原因。训练者可以抓住这些机会,以实物提示、动作示范等方式教给他正确的手势,当他以手势或近似的语音表达要求后随即满足他的愿望。同时,也可有意识地创造激发性操作的机会,如在小华面前呈现他爱吃的食物或他喜欢玩的玩具、做有趣的游戏时突然停下来等,让他产生表达的动机,训练者利用各种辅助手段启发小华提出自己的要求,其中最简单最常用的手段是直接问话:“你要什么?”“你要做什么?”
6.感觉统合训练
感觉统合理论认为,个体的运动、感觉与认知功能的发展,是与大脑成熟过程相一致的。个体如果感觉过程或统合过程异常,出现对刺激不敏感或过度敏感,视、触觉异常,前庭功能失调等现象,可能造成个体学习等方面的困难。对小华的观察发现,小华的身体平衡性较差,容易跌跤,不会走直线,对高度不敏感。因此对小华的感觉统合训练主要着重加强前庭功能、固有平衡和重力感方面。具体包括:滑滑板,让小华趴在滑板上,向前伸直手臂,自行或在训练者的帮助下完成下滑动作,可刺激他的内耳前庭,促进颈部和躯干的肌肉运动,改善眼、身体的协调能力;滚滚筒,让小华平躺在滚筒里,训练者协助做滚动动作,有助于促进前庭固有感觉、触觉、本体感觉和身体肌张力反应;走平衡木,让小华从平衡木的一端慢慢走到另一端,可张开手臂帮助平衡,训练开始时应给予动作辅助,以免他摔到地上,逐步撤销辅助;爬杠杆,帮助小华爬高度适中杠杆,坐在杠杆上停留片刻再下来,帮助他增强对高度的体验、重力感和动作协调能力;球池游戏,让小华跳入球池,将身体埋入球池中,接受球的挤压,在池中翻动身体、移动肢体,感受不同重心和身体运动时的感觉,可强化触觉功能、前庭功能和身体协凋能力,在球池中玩“躲猫猫”游戏,可训练想象能力。
四、训练进展情况及效果
经过将近3个月的训练,小华在各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l.目光接触
目光训练的进展比较顺利。经过3个月的训练,小华的目光接触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在他人叫唤或者别人要求的情况下能够与他人保持目光接触,时间一般为8~10秒,对陌生人或感到好奇的东西注视的时间更长。无论是训练者、家人或陌生人叫其名字,他大多数情况下都能顺着声音去看发声者。
2.听从指令
指令听从训练的进展也比较顺利。小华由最初的一点都不听从指令,到逐步能接受一些简单的指令如“过来”“爬上去”,三个月结束时能够80%听从由训练者发出的指令,且无需给予过多的辅助,指令内容也复杂得多,包括“扔一个球给我”“自己把鞋子脱掉”等。在家里情况也大有好转,能自己按照要求走到桌旁吃饭,自己穿衣穿鞋。
3.模仿能力
模仿能力的训练相对进展缓慢,特别是嘴部动作的模仿训练只部分完成了汉语语音“a”“o”的口型模仿。但小华能够按照节奏做动作,可模仿连续的3~4个动作,会玩简单的搭积木、踢球、串珠子等游戏。要求模仿发出自己的名字时能发出自己姓氏的音。模仿的动作能恰当运用,学会以摇手表示“再见”后,每次训练结束都会摇手同训练者再见。
4.感觉统合能力
感觉统合训练的项目进展基本顺利。但我们也发现该儿童特别恐惧某些内容比如球池。经过训练,小华的动作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平衡能力都得到了明显提高,走路比以前稳得多,不再经常跌跤;能够顺利地走直线,能平稳地从平衡木一端走向另一端;从不会滑滑板到能够趴着滑;能够不害怕地在球池中玩。而且,感觉统合训练从另外一个角度促进了个体的心理健康发展。训练中发现,小华一旦获得熟练活动的感觉,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已的身体时,他的自信心和自我控制能力就得到增强,情绪由焦虑、恐惧变为愉快、开心。对这些活动也开始产生兴趣,当训练时间结束时仍然不肯停止。
5.表达要求
表达训练相对比较困难,但经过三个月的训练,在有需求时能够用声音引起大人的注意,拉着大人走到他要去的地方,并用手指想要的东西,有时会用手势表示自己的要求。在语音方面小华经常自主地发出一些声音,比如a、ou、yi、e、i、ua、xi、ji、do、na、di、de、du、po、pa、dai、wang、wo,不仅能单独发出还能连发,并有声调的变化,但这些声音大多数缺乏意义。有时小华也会出现有意义语音,别人叫他名字时会以“ai”应声,看着别人喊“a~yi”。这说明小华的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
五、讨论
由于导致自闭症的原因不太明确,自闭症儿童个体间的差异非常大,目前对于这类儿童的治疗和训练还没有一套统一的有效方法。本研究对一个自闭症儿童进行了综合性的干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根据小华训练的进展以及训练中所遇到的问题,我们认为,在自闭症儿童的训练中,需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对自闭症儿童的训练要结合家庭干预。生态学系统理论,认为婴幼儿最大依赖于父母亲,其生存环境主要是家庭系统。虽然我们不能认为自闭症的父母都是“冷藏箱”式的父母,但是他们对孩子的期望、教育方式、家庭布置方面可能会因为孩子发育的异常而与正常儿童有很大的不同,也无法适应自闭症儿童的需要。而且,自闭症儿童生活中的大量时间是与家庭成员一起度过的,因此,对他们的干预一定要包含家庭的干预,即家庭要与专业工作者一起合作。在训练中我们也发现,家庭成员由于在养育过程中存在太多的困难。对儿童存在非常矛盾的心态,很难正确地认识孩子的能力水平。一方面,仍旧梦想自己的孩子能够跟其他孩子一样正常发展,因此对训练抱有很高的期望;另一方面,由于孩子所表现出的低能力使得孩子的生活范围非常狭窄、环境刺激缺乏丰富性,实际上也造成其生活环境与正常儿童所处环境的巨大差异。因此,在训练过程中,专业工作者要不断与父母保持沟通,鼓励他们的信心。
第二,对自闭症儿童要进行全面、综合性的干预,尤其是自闭较严重、无语言的儿童。对于自闭症儿童的家长来说,通常所提出的训练目标是发展孩子的语言。但实际上,语言的发展需要一些前提性的技能,比如构音器官的功能完善、注意力的集中、社会性交往技能的发展。如用手指示和指令听从的能力。语言的发展要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比如儿童的情绪、情感状态,如果孩子将过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情绪上,特别是不良的情绪上,语言的正常发展必然受到影响。另外,感觉信息的综合能力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而自闭症儿童通常会在多个方面表现出严重的发展问题,语言问题只是这些问题最集中的反映,因此多方位或者全面的干预是必要的,而其他领域的干预通常会间接地对语言发展产生有益的影响。我们对小华的训练也遵循了这一原则,使得小华在社会、行为、情绪方面有了比较好的发展。
第三,对自闭症儿童要进行密集性训练。目前研究者所报告的成功案例通常都是对自闭症儿童进行了深入、广泛的干预。这种深人、广泛的干预指的是每周超过40个小时的一对一的训练干预,几乎是一种全天候的干预。C.T.Ramey和S.L.Ramey等人分析了美国90多年来的早期干预研究资料,发现有效干预的原则之一是要有一定的强度,计划每天倜干预的次数、小时数,持续较长时间。对小华的训练也发现,如果小华隔一段时间(2—3周)没有参加训练,能力倒退的现象非常明显。由于经济上的限制,目前对小华的训练次数也仅是一周2次,有时还由于各种原因难以保证,但从干预的效果来说,增加训练次数的强化型训练更有利于儿童的发展。另外,对自闭症儿童要进行及早干预。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对自闭症儿童的干预越早越好,一些专家甚至指出,从治疗的角度出发,有些早期治疗不一定要等到诊断最后有定论,而应在初查结果显示出自闭症症状后马上开始。小华的症状虽发生于2岁,但到4岁才开始教育训练,如果在症状出现时就介入干预,效果将会更好。
第四篇:美术治疗方案帮助自闭症儿童
美术治疗方案帮助自闭症儿童
首先,我们要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让儿童能与治疗师之间建立起信任的关系,这一过程对自闭症(孤独症)儿童来说需要很长的时间,有时甚至看似很难做到,因为他们没有正常的喜好,不能遵从治疗师的指导,无法跟治疗师合作而完成治疗。所以,自闭症儿童的治疗师会发现只要花时间建立关系,自闭症状会明显减少。
国内有研究者设计出一套针对自闭症儿童的绘画治疗方案,结果显示该方案能够改善以下几方面功能:(1)促进认知能力的改善;(2)促进情感的健康发展;(3)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4)培养社会意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受其启发我们策划了自己的治疗方案。
① 治疗过程我们亦可安排为两个半月,10周,每周一次
② 我在这里做的分阶段式的治疗方案
第一阶段:(1-3周)
1.涂鸦画
让儿童信手涂鸦,睁眼或闭眼都可以。鼓励他们探索在一种自由方式中体验绘画的乐趣,要求自闭症(孤独症)儿童主动检查画中的项目或符号象征,并且用它们将整个画面与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联系起来。闭眼睛画可以使儿童得以放松心情,自由地表达自己。这一阶段不要强加治疗师的意志给儿童,治疗师也是在这一时期要抓住这个机会与儿童建立信任,所以要多给予鼓励,让自闭症儿童自由的表达和抒发自己内心的情绪。
2.颜色和形状
要求自闭症儿童先画直线,在掌握之后再开始画形状,用各种颜色画形状,将形状组成一幅图案等,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培养自闭症儿童的注意力调节、问题解决和自我表达的能力。注意力调节表现在两个方面:注意力的集中、注意力的分配。我们可以利用绘画锻炼儿童注意力的发展。同时要注意欲速则不达,所以要从简单图形、图像开始,培养自闭症儿童对绘画的兴趣。
3.吹墨画、喷涂画、手指画
引导自闭症儿童将水彩颜料涂抹在水彩纸上,略蘸清水,直接用嘴或吸管向不同的方向进行任意吹颜料,引导自闭症儿童观察画面效果。或者用牙刷等工具沾染颜料将其喷涂在纸上,制作类似于彩色喷涂画的效果。引导自闭症儿童用手指蘸上不同的颜色在绘图纸上进行涂抹,分别尝试用手掌和手指涂抹的效果,也可以用手掌涂抹后,再用手指进行点缀,使画面创作更丰富,培养其作画兴趣。也是对其创意绘画能力的开发,让他们自己去体验、去发现美妙的绘画方式和多彩美好的人生生活,点燃内心的求知欲与对生活的美好希望。
第二阶段:(4-6周)
1.画家人等人物画
要求自闭症儿童画出自己的家人、朋友等人物,引导自闭症儿童观察自己的家人、朋友并且说出家人、朋友的特点,如头发的长短、眼睛大小等,可以选择画有关家人和朋友的记忆,如在玩耍、聚会等。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鼓励自闭症儿童使用夸张的手法来描绘对象,促进与他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2.画房子
引导自闭症儿童用水彩笔画房子及周围的实物,将画好的房子用剪刀剪下,涂上颜色粘贴到卡纸上;启发自闭症儿童进行想象,如在房子上空画蓝天、白云和在房子的周围画花草等。一些专家认为,房子可以作为个人的象征,不同房间代表人格或情感的不同,主要代表情感与情绪的健康状态。通过画周围的实物,不仅让自闭症儿童对方位空间和透视有所认识,而且训练自闭症儿童有意识地将身边环境联系起来。
3.制作生日卡壁画
要求自闭症儿童为其他成员绘制一张生日卡。团体成员依次在卡片上添加生日贺词、留言和图画——与生日有关的象征符号如蛋糕、气球、礼物、鲜花、蜡烛等。当有团体成员过生日时,赠送给他。主要讨论所绘制的象征符号和生日留言,即过生日者对壁画和团体所给予的支持的感受,自闭症儿童会对自己成为讨论会的关注重心感到惊奇和喜悦。这一环节可让自闭症儿童认识到自己是团体中的一员,逐步培养起团体意识。同时意识到自己在团体中作用,为自己树立自信与存在感。
4.脸谱拼贴
要求自闭症儿童先在白色卡纸上画一个椭圆形的人脸,然后在旧报纸等卡纸上画好眼睛、鼻子、嘴等剪下用胶水粘贴到自己绘制的椭圆形脸上,创作出一张独特的脸谱。通过剪贴巩固对方位的认识,引导自闭症儿童将五官摆放到正确的位置上,获得一种成就感。同时在其完成获得成功时,给予鼓励与肯定。
第三阶段:(7-9周)
1.绵纸拼贴
给自闭症儿童提供各种大小和形状的绵纸,鼓励他们自己随意撕或剪切,将这些纸片用胶水粘贴在美工纸上,同时手绘完成背景创作。设计风格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现实的。绵纸上的颜色会互相混合,形成一种有趣的效果。通过体验不同的材料,培养自闭症儿童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新事物的兴趣。
2.情感表达
引导自闭症儿童画出各种情感,接着让他们通过音乐表达其中一种。鼓励他们使用乐器和画笔一起来表达一种情感。例如,当他们感到愤怒或沮丧时可以敲鼓和用大量冷色调平涂,感到欢乐时可以唱歌、哼曲子和用暖色调绘制阳光、彩虹等。通过绘画与音乐的结合,给自闭症儿童以更广阔的创造性表达的领域。探讨情感探索和与他人沟通的方法,增强感觉刺激和思想情感的表达,培养自我意识和社会化能力。
3.创作集体餐宴
团体成员确定自己最喜欢的食物,并一起将其画出来。引导自闭症儿童决定选择何种餐具、主菜、甜点、饮料等。团体讨论有利于自闭症儿童探讨和解决问题的训练,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自闭症儿童积极发挥想象,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与团体成员的交流是关键,使其逐步适应这种人际交往与正常交流,突破自闭、自我固守的防线。
4.泥塑
结合自闭症儿童塑造的特点及水平,丰富其感性经验。抓住自闭症儿童感兴趣的事物,引导其抓住主要外形特征,帮助其获得成功感。在自闭症儿童塑造时,注意引导他们发现不同事物的形态特征、事物的简单细节、人物动态、事物间的某些细节关系,请自闭症儿童通过描述、动作或绘画的方式加深对事物的感受。在了解了泥土性质的基础上,自闭症儿童已经具有初步的半立体造型的意识,对工具的使用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概括能力也不断增强,他们在泥塑活动中不断地追求造型向立体性靠近。这一活动可培养自闭症儿童的空间知觉能力。当然在着色方面,我们也可以观察他们的反应,尽可能多的暖色调是最好,冷色调依旧代表沉闷孤独和自我封闭的状态。
第四阶段:(10周)
1.制作礼物
鼓励自闭症儿童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创作,如制作卡片、花环、面具、木偶等。将完成的作品放在一块互相欣赏,然后各自将自己的作品用做好的彩色纸包装起来,作为礼物互相赠送,以留作纪念。最后共同欣赏贴在墙壁上的作品,回顾一起成长的过程。最后结束,自闭症儿童或多或少会有各种反应,如焦虑、沮丧,产生被抛弃之感,通过互赠礼物作为一种情感寄托。回顾他们的快乐成长轨迹,自闭症儿童可以看到自己的成长、进步,心里有一种成就感和喜悦,对自己以后面对新生活充满自信。2.梳理整合,测评反馈
通过最后一幅自由创作画来评价治疗效果,分析儿童心理的转变。同时做好收尾工作,治疗完结做好铺垫。让儿童逐步脱离治疗师,能够坚强起来,自己勇敢的面对人生。同时可以帮助儿童梳理治疗期间的收获,启发他们在以后的人际交往中应敞开心扉、豁达乐观。
3.配合治疗,家庭环境
在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过程中,父母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很多时候他们就是要充当一个治疗师的角色,去理解、支持、帮助他们的孩子,耐心、接纳对这样的孩子来说非常重要,痛苦和失望只会阻碍孩子的发展和进步。所以要求父母积极配合治疗并能够在治疗结束找到自己恰当的位置。那么,作为孩子的“治疗师”,父母要持之以恒地帮助孩子适应、学习、发展和成长,持之以恒、永不放弃是帮助这些孩子的惟一途径。
第五篇: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训练方法
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训练方法
语言能力是人类智能结构中最重要的基础能力之一,是未来许多能力得以发展、成熟的先决条件。语言是人类开展思维活动,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是一个人顺利进入社会,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工具,同时语言也是人类接受知识的工具。自闭症儿童在语言方面有严重的障碍,因此对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自闭症儿童的语言障碍有许多的类型,和不同的表现形式。有的自闭症儿童完全无语言:通常会被认为听力有问题或是失语症。有的儿童会有变化的仿说,常常被视为自闭症儿童表达沟通的意图,而没有弹性的仿说多半不具有沟通意图。有的儿童则会延宕仿说,在一段时间之后喋喋不休的重复某些字、成语、句子、整首诗或是歌曲,同样也会有沟通性或是非沟通性之分,而这种行为通常和情境、压力有所联系。还有些自闭症儿童说话不带感情,只是在告诉你,而不是和你谈话,也没有一般人说话时一问一答、一来一往的特性。还有一些儿童则无法分清楚代词,或者不会使用“是”或“好”。自闭症儿童的语言障碍表现多样,家长要根据不同的表现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
(一)对于完全无语言的自闭症儿童可以用以下一些方法:
1、压声法:让儿童平躺在床上,用双手交叉压在腹腔上,微用力下压,迫使其发声。
2、搔痒法:用手或轻软物体搔儿童的手心、脚心、颈部、掖下等部位,使其发出“咯咯”的笑声,并同时说“好痒”。
3、训练言语机转:上下唇内敛动作,抿嘴的动作,亲吻的动作。另外,借助吸管训练儿童的嘴唇动作能力。用嘴唇抿吸管,用嘴唇包住吸管喝水等。同时,还利用吸管、纸、乒乓球等物体联系儿童的呼吸功能。用吸管吸水,吸乒乓球;用力吹纸,用吸管吹乒乓球等。
(二)对于立即仿说或延宕仿说的自闭症儿童可以利用强化物刺激儿童,激发语言模仿的兴趣例如有些儿童只会仿说简单的音,家长就可以用一些儿童喜欢的食物比如饼干,或者玩具比如汽车作为强化物,让他练习说吃、饼干,或者说开、汽车等字词。反复练习,让他熟悉这些动作和语言的联系,增强他说简单句子的能力。
(三)对于其它类型的自闭症儿童,可以采用情境法进行语言训练。因为语言沟通不能离开情境,要发展语言,必须要有情境。
当家长进行情景训练时,要注意选择切合情境的话题。眼前看得见、容易了解的自然话题为佳。尤其是以儿童感到关心或喜欢的事物做为话题,效果更好。不仅大人对儿童说话,希望儿童说的话,大人也可以先以儿童的口气说给他听,让他知道这时候他应该怎么说或回答才好。
因为自闭症儿童的性格、各个方面发展的不均衡,每个儿童的差异很大,因此训练时也因该根据不同的状况灵活采取各种方法。总之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家长朋友们通过耐心的训练,必定会有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