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关于时代楷模孙景坤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作文2020(5篇可选)
编辑:翠竹清韵 识别码:75-3866 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 2019-05-08 21:57:23 来源:网络

第一篇:关于时代楷模孙景坤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作文2020

“时代楷模”是由中宣部集中组织宣传的全国重大先进典型,充分体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充分体现中华传统美德,是具有很强先进性、代表性、时代性和典型性的先进人物。2020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孙景坤、徐振明同志“时代楷模”称号,你们会有着什么样的感想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于时代楷模孙景坤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作文大全2020【5篇】,希望大家喜欢。

孙景坤先进事迹学习心得【篇一】

多年来,孙景坤始终将功勋荣誉压在箱底,从未向别人提及,更没有因此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一直靠参加生产劳动获得收入,就连儿女也只知道父亲是一位老兵、上过战场,仅此而已。孙景坤的大女儿孙美丽说:“有一次,同村的人拿着一本小册子,说这书上说的英雄不是老孙头吗?我们才逐渐知道父亲那些年在战场上经历了什么。”

孙美丽不理解父亲为什么对家里人很“抠”,“小时候家里连4块钱的学费都拿不出,按说我爸是生产队队长,只要开个介绍信,学费就可以免了,可他坚决不给开”。后来,当地电信局招一批话务员,选中了孙美丽。孙景坤得知后,硬是把她的名额让给了别人。“他在生产队当了20多年队长,每次都毫不犹豫地把机会让给别人。”随着年岁渐长,孙美丽慢慢读懂了老人的想法:当年和父亲一起参军的10个伙伴,活着回来的只有3个人。经历过生死的父亲,总想回馈社会更多,“他更多是在替战友活着”。

孙景坤的日子过得清贫,可他依旧坚持吃苦在前、不改本色。在家乡担任村干部期间,他处处以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实干担当、积极作为。为了让村民尽快脱贫致富,1984年,他组织村民成立共同致富小组、扶贫致富小组。

几十年来,孙景坤严格按规定数额报销药费,从没向组织提过特殊要求。“我最怀念牺牲在战场的战友”“我的战友就牺牲在我跟前,和战友相比,我还活着,已经很幸福了……”孙景坤说。

孙景坤先进事迹学习心得【篇二】

硝烟散去,孙景坤将奋斗的“战场”转至亟待脱贫的家乡。1955年,孙景坤复员,他主动放弃城市工作的机会,将各种功绩证明悄悄收藏起来,决定回乡务农。再次成为农民的孙景坤感慨地说:“当过兵的我与之前不同了,从火线入党那天起,我更坚定了将自己的一生投入到保卫祖国、建设祖国事业中去。”

怀揣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愿景,孙景坤在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上辛勤劳作,一干就是几十年。

回乡后的第3天,孙景坤就拿起农具到生产队参加劳动。很快,踏实肯干的孙景坤当上了山城村生产队队长。“别小看这个职务,这需要极好的口碑和信任。”山城村党支部书记邱大鹏告诉记者,那会儿,村民们并不知道他曾立下赫赫战功,可大家觉得,他是党员,上过战场,政治上过得硬、靠得住。孙景坤没有辜负村民们的期待,他带领乡亲走合作化道路,大力发展粮菜生产和乡村建设,用几年的时间栽下大量的松树和板栗树,改变了家乡的面貌。

山城村有一条河,常年洪水泛滥、侵蚀土地。从战场上走来的孙景坤没有一丝退缩,他带领乡亲一起挡河造田,改造了100多亩耕地,建起了简易大坝。山城村妇女主任刘玉慧回忆,虽说是简易坝,但在当时确实起到了防洪的作用,守住了农田,保住了集体财产。

后来,村里有人问他:“老孙,你本可以躺在功劳簿上享福,为啥还这么拼命干?”孙景坤却说:“为民干事,一刻也不能等。从我参加革命那天起,就把自己交给祖国和人民了。”1971年,他还把19岁的大儿子送去参军。

孙景坤先进事迹学习心得【篇三】

“这是一等功奖章,这是三等功奖章……”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山城村,一间不起眼的平房里,整洁的书桌上摆放着96岁的老英雄孙景坤的军功章。

孙景坤的故事,得从72年前的1948年说起。

那年1月,24岁的孙景坤告别新婚妻子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随40军119师357团参加四平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解放长沙、海南岛等战役,屡立战功。

在解放四平的战斗中,孙景坤是机枪手,是敌人火力重点打击对象,密集的子弹袭来,如今他的身上仍留有不少伤疤。由于表现出色,1948年,孙景坤于战地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0年,美国发动侵朝战争,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刚从海南战场撤回的孙景坤,立即随部队集结安东(现辽宁丹东)待命。

“保卫和平,保卫胜利果实!”10月的一天,命令终于下来了,孙景坤随部队一起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1952年10月27日中午时分,孙景坤所在部队坚守上甘岭161高地,在击退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后,部队伤亡惨重,161高地三面处于敌人的火力控制之下,增援部队很难上去。当时担任副排长的孙景坤带领9名战士,带着8箱手榴弹、两箱子弹,从敌人火力死角突上阵地。在击退敌人疯狂反扑中,孙景坤击毙数十名敌人,和最后剩下的3名战友顽强地坚守在阵地上。赶来支援的战友找到了昏迷的孙景坤。

1953年,孙景坤荣获一级战士荣誉勋章。同年,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英雄报告团成员,孙景坤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孙景坤先进事迹学习心得【篇四】

“孙景坤同志在朝鲜守备战斗中,创立功绩,业经批准记一等功一次,这不仅是个人的光荣,全军的光荣,也是人民的光荣,祖国的光荣……”在已通体泛黄的“报功书”上,几句铿锵有力的褒扬之词,开启了那一段尘封的历史——

1948年,孙景坤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参加四平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解放长沙、海南岛等战役,多次立功受奖;1950年,他赴朝作战,参加过上甘岭战役,先后荣立一、三等功,回国后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55年他复员回乡,深藏功名服务百姓,甘于清贫、坚守初心。

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金山镇山城村的老复员军人孙景坤,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优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本色。

孙景坤先进事迹学习心得【篇五】

辽宁省丹东凤城市,凤凰山脚下的丹东光荣院里,有一间20多平的特护区房间,设施齐全布置简约。上午十点,阳光柔和地洒进屋中。孙景坤老人正躺在床上休息,陪伴他的,是尽心侍奉的子女,和墙上一件挂满奖章的旧军装。“父亲每次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找军装。”老人的大女儿孙美丽说。

8月12日,孙景坤作为特护养员来到这里,光荣院为他提供24小时的护理服务。在此之前,他与大女儿一家住在一起。年过耄耋,他的脸上写满了风霜,岁月仍在不断侵蚀他的健康,却始终无法夺走他眼中的神采。听闻来人是部队的记者,老人坐在床上,敬了一个军礼。

这只右手,72年前第一次举起敬礼。对孙景坤老人来说,这是一个动作,更是一份为国家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庄严承诺,完成这个动作,只要一秒钟,践行这个承诺,却要用一生的时间……

1948年,解放战争已转入战略进攻阶段,硝烟弥漫在东北大地。24岁的孙景坤告别了刚刚新婚5天的妻子,毅然参军,随40军119师357团南征北战,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四平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解放海南岛战役、抗美援朝战争。孙景坤从北打到南,又从南打回北,7年间,总行程上万里。辽沈战役中,荣立三等功;平津战役中,荣立二等功;解放海南岛战役中,荣立二等功;抗美援朝战争中,荣立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

这些荣誉和一身的伤疤,映射出他战时的英勇与无畏,但对于战场上的功绩,他很少提起。大女儿孙美丽说:“当年那么多战友在他面前倒下,他不愿回忆起那些经历,那是他心里永远的痛。”孙美丽还清晰地记得:父亲年轻时从不看战争题材的电影,他说真正的战场远比电影要残酷得多……

如今,老人已经无法完整清晰地告诉我们真正的战场究竟是什么样子,但翻看老人的立功证书和战史,我们得以窥得老英雄当年在抗美援朝战场上英勇的身姿。

1952年10月26日黄昏,孙景坤所在的357团在炮火支援下,经过两个多小时激战,占领了161高地。

27日,不甘失败的敌军在飞机、坦克的配合下向161高地猛攻,官兵连续打垮敌人多次反扑,自身伤亡很大。中午时分,孙景坤刚刚带队从战场上抢运下来8个伤员,已经一天一夜没有吃东西,正打算休息一下时,前方却传来161高地上人员损失惨重、弹药告急的消息。“孙景坤带队在20分钟内送8箱手榴弹和2箱转盘枪子弹到高地上去!”营长下了这样的命令。

饥饿和疲惫,孙景坤已经顾不上了。一箱子弹药重达90斤,所有的道路和交通沟都已被封锁得毫无空隙,战士们的脚步都有些踉跄,这几乎是一次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孙景坤拍板了没有办法的办法——从山岗上冲过去。冒着敌人密集的火力进攻,孙景坤带队通过了封锁区,到达高地上后,他迅速进入战斗状态,和战友们一起,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完成了坚守的任务。也正是因为这一战,孙景坤荣立一等功。


关于时代楷模孙景坤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作文大全2020【5篇】

第二篇:学习时代楷模孙景坤心得体会2

学习时代楷模孙景坤心得体会

10月14日,抗美援朝志愿军老战士孙景坤被中宣部授予

“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战争年代,出生入死,战功赫赫;和平时期,深藏功名,造福桑梓;鲐背之年,仍甘于清贫,不计较个人得失,活得朴实而纯粹。这是老兵的经历,更是老英雄的鲜明标签。

身披戎装,保家卫国,不怕牺牲,孙景坤靠的是一个共产党员的忠诚信仰;告别军旅,初心不改,淡泊名利,孙景坤为的是不负一个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

在战争年代九死一生的孙景坤脱下军装后,深藏功名回乡务农,带领乡亲发展生产、改变家乡面貌。从战斗英雄到普通农民,变化的是身份,不变的是面对困难的不屈不挠、对职责使命的不懈坚守。

孙景坤,这位有着71年党龄的96岁老人,一直用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在战争年代,有一名军人先后参加了四平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解放长沙、海南岛等战役以及著名的上甘岭战役,并立下赫赫战功,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复员回乡后,他又带领乡亲拦河造田,造福一方;到了暮年,他坚守初心、甘于清贫、本色不改。他就是来自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金山镇的志愿军老英雄孙景坤。

在丹东市光荣院里,96岁的孙景坤是这里的新养员。今年8月12日,他被送到这里安享晚年,此前,孙景坤一直与女儿女婿住在一起,而他女儿孙美丽今年也已经70多岁了。丹东市光荣院院长郑立新对记者说:“孙景坤大爷来光荣院唯一的要求,就是把他的军装挂在床前,每当他睁眼看到这个军装,心里都非常踏实。”

9月15日,中共丹东市委作出向孙景坤同志学习的决定,并向上级积极推荐,学习他对党忠诚、坚守初心的政治品格,英勇善战、不畏牺牲的战斗精神,深藏功名、甘于奉献的精神品质。孙景坤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屡立战功曾三次入朝

1948年1月,在家乡担任农会副会长的24岁青年孙景坤告别新婚妻子,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转战辽沈、平津,一路南下解放长沙、海南岛。在解放四平的战斗中,孙景坤担任机枪手,是敌人火力重点打击的对象,密集的子弹常常像刮风一样扑向他,那些留在身上的伤痕,成为他戎马一生抹不去的勋章。由于表现出色,孙景坤于1949年1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孙景坤老人身穿军装参加活动。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刚从海南战场撤回的孙景坤随部队集结丹东待命过江。集结地虽然是孙景坤的老家,但他没有向部队提出探亲要求;后来因伤回丹东疗养,他仍然没有回家;伤好后孙景坤再次入朝,却因为没有找到原来的部队,只好二次回国,随后当他打听到自己部队下落后他又义无反顾第三次过江入朝,执着地找到部队继续参与战斗。

1952年10月,身为副排长的孙景坤接到了增援上甘岭161高地的命令。当时,161高地三面处于敌人的火力控制之下,炮兵火力密度前所未见,要送补给和人员上去就要冲过十几条封锁线。此前已有多批战友牺牲在增援的路上。身经百战的孙景坤要面对的是一次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临危受命的孙景坤带领9名战士,瞅准了敌人的火力盲区,扛着多箱弹药冲上161高地。“当时出发一看,飞机来了,贴着地面都是雾,什么也看不见。我们瞅准机会赶紧往上冲,就这么上去了。”孙景坤说。

誓死作战多次击退敌军

孙景坤说,那时敌人疯狂反扑,看着战友一个个倒下,他也打红了眼,把一颗颗手榴弹不断掷向敌人。“大概投了一百五六十发吧,后来离我一米多远的地方躺着二十来个被炸死的敌人,所以抢战壕的时候,我就把敌人的尸体捞过来在我周围摆了一片。这样敌军飞机贴地飞过的时候,看见地上这么多美国兵,就不会再开炮轰炸了。”

为了守住这块高地,孙景坤与其他九名战士和原来阵地仅有的几名战士做好分工,从中午一直守到半夜,他们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先后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最终,孙景坤等人通过浴血奋战守住了阵地,敌军所谓的最强大攻势也以失败告终。“和我一块下来就剩下4个人,半路上副连长的腿还被敌人的飞机炸断了,后来是一名姓周的战友把他背下来的。”持续43天的上甘岭战役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军威,打出了英勇顽强、血战到底的上甘岭精神,这场战斗对朝鲜战争产生了重要影响。孙景坤也因为在作战中表现英勇,击毙敌人21人守住了我军阵地,被批准记一等功一次。

回乡几十年深藏功与名

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孙景坤荣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两次,并被授予解放东北纪念章、解放华北纪念章、解放华中南纪念章、解放海南岛纪念章和抗美援朝一级战士荣誉勋章,1953年7月,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英雄报告团成员,孙景坤在北京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而这些光辉事迹,在他复员回乡后的几十年里都无人知晓,就连他的子女都不知道。

1955年,复员的孙景坤主动放弃在城市工作的机会,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丹东金山镇山城村。在办理党组织关系时,他“隐藏”了自己的战功和荣誉,回乡第三天就拿起农具到生产队劳动,甘守清苦,一干就是几十年,从不向组织提要求。后来,孙景坤当上了山城村第一生产队队长,带领乡亲们发展生产。

孙景坤带领乡亲们大力发展粮菜生产和山城村建设,用几年的时间在家乡滚兔岭上栽下了13万棵松树和板栗树,并带领村民一同修建水坝改造耕地,几十年过去,经过后期相关部门的努力,曾经的小土坝已经成为守护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固河坝。山城村村民刘玉慧对记者说:“原来这里没有坝,一到夏季遭水灾的时候,那边的土地就被淹没了。孙景坤非常着急,他就带领村民开始修这条坝。那时候修坝是肩扛人推,他带领村民在这吃住了好几个月,村民们让他回家休息,他说‘不行,我得把坝修完,现在回去我可不放心’。”

山城村位于丹东市近郊,当年每每有单位招工,孙景坤都毫不犹豫地把机会让给别人。他的大女儿孙美丽对记者说:“我8岁上学,家里连4元的学费都拿不出,因交不起学费,同学们都歧视我。按说我爸是生产队长,只要写个介绍信,学费就可以免了,可他坚决不给开。”因此,孙美丽小学没念多久便退学回家务农。“后来当地电话局招工,要一批电话员,原本其中有我一个,但我爸一看有我的名就跟对方说把我拿下去。我们姐妹都想不通,为什么他对外人那么好,对自己的子女这么刻薄。”面对子女的不解,孙景坤只有一句话:“那么多同志为了祖国把性命都搭上了,我不能总想着自己家这点事。”

孙美丽年轻时想不通,随着年岁增长她渐渐明白,经历过战场生死的父亲,如今总想回馈社会更多,他是在替他的战友活着。

“活着回来还要什么享受”

几十年来,孙景坤一直深藏功与名,直到20世纪90年代,抗美援朝纪念馆移地改建,向社会征集文物。孙景坤左思右想许久,决定将自己的立功证书等纪念物品捐献出来,到那时人们才知道他就是上甘岭战斗英雄孙景坤。

山城村党支部副书记蔡宝军对记者说:“我们当地政府知道以后,也经常去慰问他老人家,去看的时候,他坚持不要什么待遇,他说‘我能活着回来就不错了,整个团部整个连,死了多少战友,死去的人什么都没享受着,我活着回来还要什么享受’。”作为共产党员,孙景坤总是坚持吃苦在前,即便子女有机会进城有更好的发展,他也会觉得自家生活还过得去,总把指标让给其他乡亲。几年前,孙景坤住院做手术缺钱,老人严令家人不要向政府开口,尽量只向亲属借一借。

如今,老人在丹东市光荣院居住的特护区房间有20多平方米,空调、电视、卫生间等设施齐全,在他睡觉的护理床的床尾立着一个输液架,上面挂着老人的军装,一枚枚奖章、纪念章挂在上面熠熠生辉。“这里当然好了,这是政府给我的最高待遇。感谢党、感谢政府。”孙景坤笑着说。

第三篇:学习时代楷模孙景坤心得体会1

学习时代楷模孙景坤心得体会

10月14日,抗美援朝志愿军老战士孙景坤被中宣部授予

“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战争年代,出生入死,战功赫赫;和平时期,深藏功名,造福桑梓;鲐背之年,仍甘于清贫,不计较个人得失,活得朴实而纯粹。这是老兵的经历,更是老英雄的鲜明标签。

身披戎装,保家卫国,不怕牺牲,孙景坤靠的是一个共产党员的忠诚信仰;告别军旅,初心不改,淡泊名利,孙景坤为的是不负一个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

在战争年代九死一生的孙景坤脱下军装后,深藏功名回乡务农,带领乡亲发展生产、改变家乡面貌。从战斗英雄到普通农民,变化的是身份,不变的是面对困难的不屈不挠、对职责使命的不懈坚守。

孙景坤,这位有着71年党龄的96岁老人,一直用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7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为正义而战,他们英勇顽强、不畏艰难困苦,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70年来,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志愿军老战士退役不褪志、退伍不褪色,继续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各条战线上努力工作、拼搏奋斗

“孙景坤同志在朝鲜守备战斗中,创立功绩,业经批准记一等功一次,这不仅是个人的光荣,全军的光荣,也是人民的光荣,祖国的光荣

……”在已通体泛黄的“报功书”上,几句铿锵有力的褒扬之词,开启了那一段尘封的历史——

1948年,孙景坤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参加四平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解放长沙、海南岛等战役,多次立功受奖;1950年,他赴朝作战,参加过上甘岭战役,先后荣立一、三等功,回国后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55年他复员回乡,深藏功名服务百姓,甘于清贫、坚守初心。

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金山镇山城村的老复员军人孙景坤,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优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本色。

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

“这是一等功奖章,这是三等功奖章……”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山城村,一间不起眼的平房里,整洁的书桌上摆放着96岁的老英雄孙景坤的军功章。

孙景坤的故事,得从72年前的1948年说起。

那年1月,24岁的孙景坤告别新婚妻子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随40军119师357团参加四平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解放长沙、海南岛等战役,屡立战功。

在解放四平的战斗中,孙景坤是机枪手,是敌人火力重点打击对象,密集的子弹袭来,如今他的身上仍留有不少伤疤。由于表现出色,1948年,孙景坤于战地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0年,美国发动侵朝战争,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刚从海南战场撤回的孙景坤,立即随部队集结

安东(现辽宁丹东)待命。

“保卫和平,保卫胜利果实!”10月的一天,命令终于下来了,孙景坤随部队一起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1952年10月27日中午时分,孙景坤所在部队坚守上甘岭161高地,在击退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后,部队伤亡惨重,161高地三面处于敌人的火力控制之下,增援部队很难上去。当时担任副排长的孙景坤带领9名战士,带着8箱手榴弹、两箱子弹,从敌人火力死角突上阵地。在击退敌人疯狂反扑中,孙景坤击毙数十名敌人,和最后剩下的3名战友顽强地坚守在阵地上。赶来支援的战友找到了昏迷的孙景坤。

1953年,孙景坤荣获一级战士荣誉勋章。同年,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英雄报告团成员,孙景坤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为民干事,一刻也不能等”

硝烟散去,孙景坤将奋斗的“战场”转至亟待脱贫的家乡。1955年,孙景坤复员,他主动放弃城市工作的机会,将各种功绩证明悄悄收藏起来,决定回乡务农。再次成为农民的孙景坤感慨地说:“当过兵的我与之前不同了,从火线入党那天起,我更坚定了将自己的一生投入到保卫祖国、建设祖国事业中去。”

怀揣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愿景,孙景坤在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上辛勤劳作,一干

就是几十年。

回乡后的第3天,孙景坤就拿起农具到生产队参加劳动。很快,踏实肯干的孙景坤当上了山城村生产队队长。“别小看这个职务,这需要极好的口碑和信任。”山城村党支部书记邱大鹏告诉记者,那会儿,村民们并不知道他曾立下赫赫战功,可大家觉得,他是党员,上过战场,政治上过得硬、靠得住。孙景坤没有辜负村民们的期待,他带领乡亲走合作化道路,大力发展粮菜生产和乡村建设,用几年的时间栽下大量的松树和板栗树,改变了家乡的面貌。

山城村有一条河,常年洪水泛滥、侵蚀土地。从战场上走来的孙景坤没有一丝退缩,他带领乡亲一起挡河造田,改造了100多亩耕地,建起了简易大坝。山城村妇女主任刘玉慧回忆,虽说是简易坝,但在当时确实起到了防洪的作用,守住了农田,保住了集体财产。

后来,村里有人问他:“老孙,你本可以躺在功劳簿上享福,为啥还这么拼命干?”孙景坤却说:“为民干事,一刻也不能等。从我参加革命那天起,就把自己交给祖国和人民了。”1971年,他还把19岁的大儿子送去参军。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多年来,孙景坤始终将功勋荣誉压在箱底,从未向别人提及,更没有因此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一直靠参加生产劳动获得收入,就连儿女也只知道父亲是一位老兵、上过战场,仅此而已。孙景坤的大女儿孙美丽说:

“有一次,同村的人拿着一本小册子,说这书上说的英雄不是老孙头吗?我们才逐渐知道父亲那些年在战场上经历了什么。”

孙美丽不理解父亲为什么对家里人很“抠”,“小时候家里连4块钱的学费都拿不出,按说我爸是生产队队长,只要开个介绍信,学费就可以免了,可他坚决不给开”。后来,当地电信局招一批话务员,选中了孙美丽。孙景坤得知后,硬是把她的名额让给了别人。“他在生产队当了20多年队长,每次都毫不犹豫地把机会让给别人。”随着年岁渐长,孙美丽慢慢读懂了老人的想法:当年和父亲一起参军的10个伙伴,活着回来的只有3个人。经历过生死的父亲,总想回馈社会更多,“他更多是在替战友活着”。

孙景坤的日子过得清贫,可他依旧坚持吃苦在前、不改本色。在家乡担任村干部期间,他处处以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实干担当、积极作为。为了让村民尽快脱贫致富,1984年,他组织村民成立共同致富小组、扶贫致富小组。

几十年来,孙景坤严格按规定数额报销药费,从没向组织提过特殊要求。“我最怀念牺牲在战场的战友”“我的战友就牺牲在我跟前,和战友相比,我还活着,已经很幸福了……”孙景坤说。

第四篇:学习时代楷模孙景坤心得体会三

学习时代楷模孙景坤心得体会

10月14日,抗美援朝志愿军老战士孙景坤被中宣部授予

“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战争年代,出生入死,战功赫赫;和平时期,深藏功名,造福桑梓;鲐背之年,仍甘于清贫,不计较个人得失,活得朴实而纯粹。这是老兵的经历,更是老英雄的鲜明标签。

身披戎装,保家卫国,不怕牺牲,孙景坤靠的是一个共产党员的忠诚信仰;告别军旅,初心不改,淡泊名利,孙景坤为的是不负一个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

在战争年代九死一生的孙景坤脱下军装后,深藏功名回乡务农,带领乡亲发展生产、改变家乡面貌。从战斗英雄到普通农民,变化的是身份,不变的是面对困难的不屈不挠、对职责使命的不懈坚守。

孙景坤,这位有着71年党龄的96岁老人,一直用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从穿上军装的那天起,孙景坤就踏上一条九死一生的道路。而从脱下军装的那一刻,他“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尘封功绩、褪去传奇,淡然当起了农民。

回乡第3天,孙景坤就拿起农具到生产队参加劳动,在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上,一干就是几十年。

后来,孙景坤当上元宝区金山镇山城村生产队队长。“别小看这个职务,这需要极好的口碑和信任。”山城村党支部书记邱大鹏说。那会儿,村民们并不知道他曾立下赫赫战功,可大家都觉得,他是党员,上过战场,政治上过得硬、靠得住。

英雄卸甲,心底的沙场气概却从未褪去。孙景坤带领乡亲发展粮菜生产,建设乡村,并组织村民先后成立了共同致富小组、扶贫致富小组,还动员村民将2.6公顷土地重新分配给5户从黑龙江迁来的贫困户,彻底改变了家乡的面貌。

山城村的一条河常年发水,孙景坤与乡亲一起拦河造田,改造了6公顷多耕地,建起了简易大坝。“当时,没有机械化设备,孙景坤就带头用土篮挑、用肩扛运送土石,每天起早贪黑,一干就是几个月。”山城村妇女主任刘玉慧回忆说,虽说是简易坝,但在当时确实起到了防洪的作用,守住了农田,保住了集体财产。

在家乡务农这些年,孙景坤始终遵守组织纪律,处处严格要求自己。1988年,在开展“三先一优”“三先二优”竞赛活动中,孙景坤吃苦在前、不求享受,很多人不理解,“你本来可以躺在功劳簿上,为啥还这么拼命干?”孙景坤认真地说:“为啥不干,战争年代只有干,才能走出活路。我躺着享受,对得起那些死去的战友吗?”

就这样,默默行走在百姓中间,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他的地方,孙景坤先后获得金山镇优秀共产党员、“先锋杯”党员光荣称号。1991年,在“学雷锋、比奉献、做先锋、创一流

”竞赛活动中,丹东市委组织部授予孙景坤先进党员称号。

战争年代,孙景坤南征北战,患上了严重的胃病,每次犯病,他只是吃两片药顶一顶;他也曾突发心脏病,借钱做了支架手术……几十年间,孙景坤都按规定数额报销药费,从没向组织提过特殊要求。

孙景坤住在大女儿孙美丽家,房子年久失修,每逢外面下大雨,家里就会下小雨。对此,他总是说:“自己修一修就行了。”房子冬冷夏热,老人岁数大不扛冻,夏天有时都要穿棉袄,但他常说:“和当年在坑道里相比,我受这点苦又算得了什么。”

在孙景坤眼里,几乎没有他自己。对家庭,孙景坤给予的“回馈”也很少。所有这些,只因他是一名共产党员。

“我8岁上学,家里连4块钱的学费都拿不出,因交不起学费和腿有残疾,同学们歧视和欺负我。按说我爸是生产队长,只要开个介绍信,学费就可以免了,可他坚决不给开。”就这样,孙美丽小学仅念了半年,便退学回家务农。

孙美丽手脚勤快、干活麻利,队里给她的工分从3分涨到7分。孙景坤知道后,开会严厉地批评了村民小组长,并要求把工分降下来。后来,当地电信局招一批话务员,选中了孙美丽。孙景坤得知后,硬是把她的名额让给了别人。

“他在生产队当了20多年队长,每每有单位招工,都毫不犹豫地把机会让给别人。家里姐弟7人,除了两个弟弟正常招工外,其余都是农民。

”孙美丽说,年轻时,她对父亲有很多抱怨,不理解父亲为何对家人、对自己这样“苛刻”。但随着年岁渐长,孙美丽终于渐渐明白:经历过生死的父亲,总想回馈社会更多,他是在替战友活着!

2011年,丹东市元宝区委、区政府考虑到孙景坤年事已高,居住条件不好,曾安排他到原丹东第二福利院生活。可老人因不习惯、想家等原因,最后被接回,由孙美丽照料。“前几年还好,可现在我都69岁了,再加上自幼患小儿麻痹,右腿落下残疾,现在身体已大不如前,照顾他有些吃力。”孙美丽告诉记者,“8月12日,爸爸被送进了光荣院,比家里条件好了很多,虽然觉得不舍,但看到老人被安顿得这么好,我心里头也踏实了。”说着说着,她的眼眶红了。

“每次与老人交流,都能从他身上看到朴实纯粹的闪光点,触及心灵!”山城村党支部书记邱大鹏说,孙景坤日子过得清贫,近些年来,老人的生活来源主要依靠低保金,随着上级部门发放的伤残金等待遇有所提高,老人生活也得到改善。为了让他日子更宽裕,一些爱心人士多次找到他,想帮助他,但每次都被老人拒绝,“不是我应得的,我坚决不能拿。”

先想着党、想着国家、想着别人,把自己摆在最后,这就是孙景坤一生不变的精神境界,更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坚守了一辈子的初心。

第五篇:学习时代楷模孙景坤心得体会四

学习时代楷模孙景坤心得体会

10月14日,抗美援朝志愿军老战士孙景坤被中宣部授予

“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现年96岁的孙景坤,1948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荣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两次,被授予解放东北纪念章、解放华北纪念章、解放华中南纪念章、解放海南岛纪念章和抗美援朝一级战士荣誉勋章。

在革命战争时期,孙景坤冲锋在前,英勇杀敌,荣立赫赫战功。在和平建设时期,他主动要求回乡务农,扎根基层,带领乡亲发展生产,再立新功。

他对党忠诚、信仰坚定,不怕牺牲、一心为民,不计较个人得失,始终坚守革命理想,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以孙景坤同志为榜样,积极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和民族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推进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力量。

退伍以来,孙景坤曾一直把沉甸甸的军功章压在箱底,60多年扎根乡村,带着村民改变家乡贫困面貌。后来,孙景坤的英雄往事才逐渐被人了解。这位默默无闻的老人,曾在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

我们虽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每当听到《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等红色歌曲旋律时,总会心潮澎湃。尤其是今天在人民日报上,看了《志愿军老战士孙景坤带领乡亲改变家乡面貌——闪光的军功章在无声述说》一文时,更是对中国军人由衷的倾佩。“战争年代,他舍生忘死、立下赫赫战功;和平年代,他淡泊名利、甘于清贫。”他曾经三次奔赴朝鲜战场,九死一生,荣立一等战功,荣获朝鲜一级战士荣誉勋章,受到朝鲜领导人金日成会见,1953年随志愿军代表团回国受到毛泽东主席等中央领导人亲切接见。这是怎样的荣光?但他没有躺在功劳簿上,在1955年复员时,主动放弃在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丹东务农。他始终淡泊名利,带领乡亲们发展生产,几十年从没有向组织提出过特殊要求。这是我们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

我们要学习他淡泊名利的精神。“淡泊名利”是一种优秀的品格和高尚的境界,对党员干部而言,更是一种应该不懈追求的价值准则的应有的职业操守。96岁高龄的志愿军老战士孙景坤做到了。他“南北征战,留下20多处伤疤”,不居功自傲;他“回乡务农,深藏功名造福桑梓”,一生清贫;他“淡泊名利,从不计较得失”,甘于奉献。如今,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安排下,96岁的孙景坤在丹东市光荣院安享晚年。致敬,老英雄!孙景坤同志一心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着,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高贵品质。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孙景坤同志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品质,始终保持一份朴实纯粹,做到计利国家、无私忘我,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艰苦奋斗、建功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苦干实干、创造实绩。

当前,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各级党组织要采取多种形式学习孙景坤、宣传孙景坤,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孙景坤同志为榜样,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锐意进取、真抓实干,知重负重、攻坚克难,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关于时代楷模孙景坤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作文2020(5篇可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