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学校管理
培养小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数学良好习惯(合集5篇)
编辑:繁花落寂 识别码:73-310542 学校管理 发布时间: 2023-04-04 19:08:45 来源:网络

第一篇:培养小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数学良好习惯

培养小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数学良好习惯

什么是习惯?习惯是一种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心理惯性。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说:“儿童不是用规则可以教的好的,规则总是会被他们忘掉的……习惯一旦培养成功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地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可见,习惯是一种惯性,也是一种能量的储备,只有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才能发挥出巨大的潜能。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小学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现就自己平时的一些做法阐明如下观点:

一、培养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学习习惯

每节新课之前,我都会布置学生预习明天要上的数学内容,重要的地方自己标一标、画一画,有疑问的地方做出特定的标记,通常我会利用一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去预习,然后让学生试着解决相关问题。课前的预习能够让学生自觉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学习新知识,发现新问题,再把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带到课堂上,从而更好地听老师讲解。预习习惯的培养,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还能节省一些课堂学习时间,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比如,在学习《认识百分数》一课前,我布置了这样几个问题:1、什么是百分数?2、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3、收集一些含有百分数的信息,试着了解所收集的百分数的含义。由于学生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那节课学生表现得非常精彩,课堂参与率极高,效果当然也非常好。

复习的目的是“温故而知新”。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创制的“遗忘速度曲线”表明遗忘是有规律的,即先快后慢,刚记住的东西最初几小时内遗忘速度最快,两天后就缓慢。因此必须及时复习当天所学的知识,加以强化巩固,降低遗忘率,同时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能系统整理相关的知识,使这些零碎的知识形成一个知识网络,这样更能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

二、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学习习惯

认真听讲是学好数学的第一步,认真倾听别人的说话,既是得到外界信息的重要来源,又是一个人尊重别人的一种文明表现,培养倾听习惯,是提高学生接受信息、汲取知识的效率的重要保证。

第二篇: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自主学习是较少依赖别人的帮助而自己可以进行有效的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则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主要包括如下因素:自觉主动的学习积极性;独立学习的方法和技能;独立学习的习惯等。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就不在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能用科学的方法主动探求知识、敢于质疑问难、个性充分发展的学习主人。如何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呢?它需要教师经常地启发、点拨、和引导,长期地、有计划地进行培养。

一、运用激励策略,激发学习动机

“激励”主要是指施教者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情感等诸多因素充分调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一种策略。教师要善于运用赏识激励,使每一位学生体验到自身的潜能;善于运用成功激励,从而使学生体味成功,在胜利的喜悦中萌生指向学习新目标的动机,从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1、目标激励:布鲁姆说:良好的开端始于知道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在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前,根据单元训练目标,教师提出课堂目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告诉学生本课堂的重点就是联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要求学生首先质疑,哪些句子含义深刻,然后指出本课就是要理解这些句子的字面含义与内含义,看谁分析深刻,见解独特,答案有创造性。目标是导向,经过激励,学生就可以在“跳一跳、摘桃子”的心理期望中达成目标。

2、赏识激励:就是指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正向评价、表扬等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自主精神。在课堂上充分运用丰富的评价语言,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使学生敢于参与、主动参与。如:“真高兴,你今天能站起来回答,祝贺你迈出了第一步!”“你思维活跃,语言流畅,发言真精彩!”“你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水平,真了不起!”„„

3、成功激励: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时时处处寻找机会、创造机会、利用机会使学生体验成功。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把成功的体验与学习的愉快等同,从而追求成功的体验,进而强化学习动力。在《火烧赤壁》一文教学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深刻地体会文章中心,更充分地感受人物形象,就可采用变换角色的办法使学生体验到成功,从而激发主动参与的动力因素。教师可这样引发学生的需要:“这次战役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这值得好好总结一下。如果你是周瑜,你向大家介绍火攻成功的原因;如果你是曹操,你跟大家谈谈为何会打败这一仗的?并鼓励学生敢于扮演二者不同的角色,敢于发表对此事不同的看法,有此引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能力的舞台。因为这样的设计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故而利于学生的发挥,容易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锻炼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鼓励主体参与,提供自主空间

1、创设条件,营造和谐氛围

爱因斯坦认为,宽松自由的学习气氛不知要比依靠呆板的训练,夸大的权威和沽名钓誉的教育高明多少倍。许多教育家都论述过教学中应有良好的学习氛围,这说明学习的氛围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学生多一点微笑,多一点信任,多一点宽容,提供他们主动参与的时间、空间,并给予积极地配合与指导,学习效果才能得到增强。如教学《草原》一课,可让学生根据课文对草原的描写“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轻轻流入云际”创作一幅图画。学生边读课文边蘸绿色燃料作画,课堂气氛活跃,他们通过颜色的“涂抹”,体会到小丘的“柔美”,通过色彩的浓淡,“渲染”了草原的“翠色欲流”。在此基础上,再以生动的语言形象描述草原的美景,学生们完全陶醉于草原的美丽之中,思维处于积极地兴奋状态。这时,教师提出要求:你能根据图画,想象出羊群在草原的美吗?请用比喻句描述。此时,学生心情释然,畅所欲言,已有了创作欲望,能大胆想象,积极思考、表达。

2、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

每个人都有自己一定的权利,每一个学生应该有选择学习的权利,如果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自己的喜好去学习,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肯定非常浓厚。如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制定学习目标;自主确定学习进度;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方式;自主选择作业„„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想自己所想的,谈自己想谈的,做自己想做的,让每个学生在语文课中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

3、建立学习小组,提供合作伙伴

教师在自主选择的基础上,将不同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性别、个性的学生分配在同一组内,建立6人合作小组。当遇到困难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当小组成员不能解决这一问题时还可以走下座位,向其他小组成员请教。这样既使学生通过小组互助,小组外互助解决了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的精神。教师要定期对小组长进行培训,培训他们怎样树立自己的威信,怎样组织讨论,如何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指导艺术等。对于全体学生,也要教会他们合作学习的步骤与方法,如何讨论,如何分工等,使小组合作这种形式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有效方法。

4、选择专题,协同教学

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教师要紧扣教材,选择重点、难点、疑点作为专题,运用研究型的阅读,提高学生阅读课文的主动性、研究性和发现的能力。如《田忌赛马》一课,让学生初读课文后,找到一个成语来概括田忌两次赛马的过程;在抓住“转败为胜”求疑设问,确定研究专题:同样的马,田忌为什么能转败为胜?然后分组合作,演示讨论,总结升华。

在课外探究学习中学生要面对如何搜集处理信息,如何搞好人际关系,创设愉悦的合作氛围等问题。为此学生要在遇到困难时能主动寻求帮助,要热情地帮助他人排忧解难。若自己拥有材料正是别人急需的,能成全他人的计划,使自己在学会探究的同时,更学会做人。

三、传授学习方法,培养良好习惯

兴趣是一种诱因,一种动力,要使学生真正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关键还在于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在各种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养成学习习惯。如果学生能够在长期的、自主的语文实践中,渐渐领悟、习得,积累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养成一些好的学习习惯,甚至学会运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语文,学生就真的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了,就真的实现了叶圣陶先生所期望的“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理想境界。对语文课程而言,常用的学习方法、应养成的学习习惯有以下这些:

1、预习。良好的预习方法、自觉的预习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预习的基本要求是:会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会借助工具书以及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会在阅读课文时在书上作一些标注(包括质疑),会利用各种媒体搜集对学习课文有帮助的信息。教师可以针对以上要求布置一些可操作的细致的预习作业,坚持训练,使学生内化为方法,养成习惯。

2、质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可以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敏于发现,可以激活学生思维,能以较高的效率全面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根据教材特点运用各种激疑方法,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消除学生质疑的心理障碍,提供质疑的契机,教给质疑的方法。比如从题目质疑;抓住重点词句、关键词句质疑;从课文中看似矛盾处质疑;从文章的前后联系上质疑;甚至对课文插图质疑,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除了对这些静态的文本内容进行质疑外,还可以对教学过程中动态的内容进行质疑,如同学的回答、老师的讲解等。

3、讨论。从自主学习方式来看,这是指导学生参与合作学习、参与讨论的能力。具体包括:敢于积极主动发言,惯于认真思考后发言,善于清楚明白的表达,乐于吸取同伴的有益观点提高自己的认识。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中的讨论,参与文本、教师、学习同伴间的对话,这是一个重要的自主学习的方法和习惯。教师要创造性地想一些方法,面对全体学生,调动所有孩子参与讨论,做学习的主人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讨论中主动,在讨论中创新,在讨论中提高。

4、使用工具书。字典是无声的老师,是学生随时可以请教的老师。教师要教会学生查阅各种字典、词典的方法。对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新华字典》是必备的工具书,对中高年级的学生而言,《现代汉语词典》和《成语词典》是必备的工具书。教师就要积极引导学生养成使用工具书的好习惯,克服学习上一遇到“拦路虎”就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的依赖性。

5、会利用各种学习资源。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外延,语文课程的学习资源是非常丰富的。除教科书外,工具书、其它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报告会、演讲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会、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都可以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源。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耳听八方、眼观六路”的习惯,要培养学生根据学习需要利用学习资源搜集有用信息的能力。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会利用电脑网络这一“地球人”共享资源显得特别重要。教师可经常指导学生运用电脑查阅相关资料,登陆有益的学习网站,教会学生“网上冲浪”的本领。

6、会一些具体的学习方法。如怎样记生字、怎样背书,怎样概括文章大意,怎样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具体的学习方法是很多的,教师不仅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尊重学生自己摸索、形成的一些学习方法,因为只有当学习方法真正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习惯时,才能发挥其作用。

四、激发学生兴趣,增强主体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额外的负担,就会主动去学。教师的情感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间接兴趣,小学生往往是喜欢哪位老师就喜欢他所教的学科,学习中就能更加积极主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从思想观念上真正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做民主教师,创造民主氛围;关爱每一个孩子,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热情鼓励每个孩子,真正成为现实的良师益友。并在教学中多动脑筋,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的动力有许多,有外在的,也有内在的,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在的动力才是产生有效学习的关键。对学生学习内因最好的激发是激起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作为教师,要多学习一些教育教学理论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用科学武装自己的头脑,并且要刻苦钻研教材,依据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巧设问题,促进思考,使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他们体验学习的乐趣。例如在《田忌赛马》一课中,在学生充分理解、感悟课文内容后,尝试让学生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教学中,教师把第一部分内容“相约赛马”作为例子让学生感知改编的基本方法,抛砖引玉,激发其创作热情,当学生士气高涨,蠢蠢欲动之时,让学生在剩余的四部分内容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幕改编,然后相同喜好的同学组成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讨论,组长执笔写出剧本。最后集体审议,总结升华,敲定剧本后自己表演剧本。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施展自己才能的广阔的舞台,给足了学生交流的时间,大胆地进行自由讨论,组织语言,表演自己创作的剧本。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课堂交流积极性,让学生以主动的姿态投入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而且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

学无止境,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也要善于借鉴他们比较好的学习经验为己所用。聪明的你一定能找出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乘风破浪,早日达到胜利的彼岸。

第三篇: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同时《新课标》强调,要把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不要过多地考虑课程知识结构体系,而是要考虑以学生发展为最终目的。“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新课标》倡导自主学习,就是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自主学习”即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具有主体意识和自主意识,不断激发自己的学习激情或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一种过程或学习方式。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教师的引导是分不开的,需要教师长期地、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下面是自己的一些心得:

一、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亲其师,信其道。让学生喜欢上数学,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平时注重对学生情感的投入,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尽力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在学生学习困难时给予帮助,在成功时给予赞扬,正确对待学生中的个体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对于数学学困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要让学生像一个小“数学家”一样自己去研究、去学习。为了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可以创设一些悬念,启发学生把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变为数学的对象,把生活的实际问题和数学紧密联系起来,从数学的角度,并运用数学知识对其进行思考,对之进行解释、阐述,让学生认识到平时学习的数学知识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很有帮助,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只有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才能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化为“我想学”、“我要学”。

二、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时代要求我们教师不能再以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势在必行,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还有,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教学中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数学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好以下几点:

1、让学生有更多的操作机会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思维的发展是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尽量给学生提供可进行自主学习的感性材料,加强直观操作,指导学生初步学习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使学生通过具体操作进行大量的感知,建立表象,以此作为抽象数学知识的支柱。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认识圆”的时候,课前教师让学生自己准备半径不同的圆形纸片。上课时,让学生拿出圆形纸片反复对折,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折痕相交于几点?(1点),而这一点刚好在圆正中心,最后得到圆心的概念,再让学生在同一圆中通过测量圆的直径、半径,从而找出同一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为d=2r,r=d/2,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教师适时加以引导,学生的自主性、主体性充分得到体现,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了新知识。

2、给学生提供更广质疑空间

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须有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一个明智的老师不但要把“释疑”作为天职,在学生质疑的过程中发挥好主导作用,更要鼓励学生大胆就学习上不懂的问题提问,以求最后弄懂。如何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质疑的信心和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至关重要。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启发学生开阔思路,多思善想,质疑问难。在学生质疑过程中老师首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其次,指导学生善于提出问题;最后,还要启发学生自己学会解决问题。比如在教学用不同方法解答应用题(少先队员在山坡上栽松树和柏树共120棵,松树是柏树大倍,松树和柏树各多少棵?),这道题可

用多种方法解答。我先让学生根据课本上的提示分组进行讨论,然后根据已学的知识探索出不同的解答方法,最后老师加以指导,进行归纳和总结。由此学生体会到了“殊途同归”的妙处,学习更有兴趣了。通过这样的教育,不仅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使学生在解题时,学会运用转化的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开展小组合作交流学习

21世纪的数学教学活动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是时代赋予数学教学活动的要求。

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首先要对合作学习小组成员进行合理的搭配(在自愿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素质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学习小组,通常以4~6个人为宜。小组内设小组长一人,记录员一人,汇报员一人);其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认真思考、积极发言、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积极实践、动手操作的习惯);最后,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老师还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给学生多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从牵着

学生一步一步地过河,到让学生自己趟着过河。例如:在三年级教学“混合运算”时,可以放手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试做例题,结果可能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方法会多种多样,教师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纳、总结,让学生理解解题的基本方法,同时还能比较灵活地根据题目的不同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这样,在试做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2)合作学习应正确处理好组内优生与学困生的关系,达到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喜悦的目的。

(3)合作学习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主动探究数学

知识,有利于集体研究,促进合作学习。

三、完善学生评价体制,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评价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关于课程评价的实施,课程标准做出了很具体的阐述:“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以过程评价为主。对评价结果的描述,应采用鼓励性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的学习,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使用性,使学生发现数学、喜欢数学,并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景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发现并主动获取知识,才能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素质。我相信,只要我们深钻细挖教材,坚持改革,在教学中给与学生足够的重视,并不断地进行培养和训练,久而久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定会得到发展。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将来,我们大家都会让自己的天空常蓝,让学生的心灵温暖。

第四篇: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

《语言课程标准》里的新理念尤其注重并强调“情感态度”。从而是把传统上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过程转变为“态度――能力――知识”的过程。显然,《标准》始无前例的把“加强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放在首位,而就情感态度而言。首先是强调习惯和兴趣地养成。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新理念中,如何去研究学习的习惯呢?如何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呢?这成为每一位站在教育教学的习惯;7.自评互评的习惯;8.搜集资料的习惯;9.动手操作的习惯;10.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小学生行为习惯具体内容也有10项,它们分别为:1.举止文明的习惯;2.诚实守信的习惯;3.尊重他人的习惯;4.守时惜时的习惯;5.懂得感恩的习惯;6.勤俭节约的习惯;7.遵守秩序的习惯;8.讲究卫生的习惯;9.锻炼身体的习惯;10.勤于动手的习惯。

幼儿园和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关键期,一二年级又是最佳时期。据研究发现,到了初中再培养学生的习惯就难多了。一旦养成了不好的习惯,再想改正就难多了。

通过自己在小学任教这12年来的教学实践来观察、分析,目前小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的现状不容乐观,特别是农村、乡镇的小学生,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着许多不良习惯。如一些学生把汉字书写得歪七扭八,浮皮潦草,字迹很难让人看懂;添字、漏字、错字,漏掉数字或运算符号、点错小数点,也常有发生。有些学生计算粗心大意,经常出错,计算后也不检查验算。有些学生从不主动、按时完成自己的作业,甚至在老师、家长的提醒、监督下还是写不好,再要么就潦草地写完,错误百出、敷衍了事。有些学生做作业不善于独立思考,爱抄袭别人的。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学生对作业中做错的题目,不是找出原因,及时纠正,而是走马观花,一带而过。长此以往,便产生了错误的积累,严重影响了后续学习。不良的学习习惯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不少在低年级学习成绩还名列前茅,可到了较高年级,成绩逐步下降,一般来说这与养成的不良学习习惯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在教育教学一线的班主任感触最深的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学习习惯、行为习惯都养成得比较好,学习差的学生在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上表现就差得很远。尤其在认真思考,坚持自学预习,及时订正错误方面,所以说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与学习成绩密切相关。

好习惯是一种自然推动人学习进步的力量,它有利于人们高效地工作、学习,有得提高学习、工作、生产的质量。而坏习惯是打击人的自信心,抑制人进步的顽固阻力,会干扰人们按照有效方式行事、工作、学习,并可能随时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要养成好习惯则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同学、家庭全方位的帮助。而其中,老师的及早发现和引导纠正是重要的。

当然,这里的习惯不仅仅指学习习惯,还可以指一切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好习惯。教育家楚图南认为“在于习惯的养成”,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而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说:“良好习惯让人终身受益”。可见,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在良好的成长的的习惯的养成。我这几年来,对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原因导致学生良好习惯难以养成的主要原因,概括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一、内部原因。首先,学生与学生之间个性、性格的差异。小学期獐的个性、性格,男、女之间略有差别,总的来说,男孩子的外倾性、活动性和倔强性高于女孩,女孩的情绪性、内向性高于男孩,这种个性、性格的差异,直接影响着学生良好习惯地养成。

其次,学生意志、自律尚未完全形成。人的成长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在这个总的发展过程中,人同年龄段表现出意志、自律、自制力也不同。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意志薄弱,自制力差,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难就打退堂鼓、沮丧、甚至放弃,他们的毅力不刚强,没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恒心,再加上教师没有及时的引导、扶持。

最后,学生对学习缺乏浓厚的兴趣与信心。我们站在教育教学一线的各科老师可谓感触颇深,那就是现在学习困难生越来越突出,尤其低学段儿童。经过这多年的观察、调查、分析、研究,这些学习困难生大致有四个共同特征:注意力难以集中、动作多、冲动任性。感观综合失调。他们在学习中表现为一上课时动作多,注意力很难集中;做事拖拖拉拉,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经常需要人提醒、督促,然而,即使在人的提醒、督促下,作业也写不整洁,错误百出,敷衍了事。在生活中表现为一这些困难生则需要在父母的提醒下开始学习;不能合理的安排作息时间;需要父母为他们纠错、解难。假如我们细心琢磨、推敲,最终还不是学生们没有养成的良好的习惯吗?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自信是搏击学海的助推剂”。然而,学生良好习惯就没有养成,他们的学习兴趣与自信心又谈何而起呢?

由此可见,这些非智力因素是学生良好习惯难以养成的直接原因。

二、外部原因。其

一、家庭因素。

影响学生良好习惯难以养成的间接原因,是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不当的教育方式。

1、不良家庭教育环境。不恰当、欠缺的家庭教育方式,是最容易让学生养成不良习惯。例如:父母的水平不高,教育方式、方法、策略落后;一贯的溺爱自己的孩子,对孩子在学习上没有要求、原则等。就说眼前被关注的“留守孩”的问题。这些孩子缺乏的是与父母的沟通、交流;缺少的是家庭那种浓浓的亲情;缺少的是父母的提醒、引导、扶持。这种“隔代监护”以至使非常重要的家庭教育处于空白状态,再如:离异家庭、单亲家庭的孩子,家庭教育就无从说起了,这都是孩子良好习惯养成的阻力。

2、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

有些家长看到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学业技能远低其它同龄孩子,心里郁闷,有“恨解铁不成钢”的感受。“可怜天下父母心”,于是,家长带头郁闷、气愤的心情,就用一种粗暴的方式,强迫自己的孩子学习,这种“赶鸭式”的教育方式,只能给学生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甚至产生学生心理问题。

其二、学校因素。

影响学生良好习惯难以养成直接外因就是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落后;教师的理论管理水平低;教师的教学方式、策略不当。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教学任务的加重,导致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课外关注力度不够,再加上教师没有及时引导、扶持学生,学生就会感到无助。其次,教师的不负责任,训斥,羞辱学生和补偿式惩罚,极易使这些学生产生紧张、焦虑、厌师等情绪。教师的这些行为会站学生认为自己永远是学习中的失败者,没有同学愿意同他交流,没有老师愿意帮助他,自己是一人不受集体欢迎的人。种种扭曲、错误的想法让他们觉得自己在大家面前抬不起头来,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的习惯就被阴暗遮住了。由此可见,学校教育的缺失,教师方式的不当,也是造成学生良好习惯难以养成的重要原因。

三、教育方法、策略。

我们怎样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呢?必须从学生的内因与外因双管齐下。运用班主任理论管理、心理学有关知识和相关教育辅导策略,进行引导、扶持,这才是教育转化,薰陶的根本。

1、教师赋予每一位学生春天般温暖的师爱。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主张对学生施以“仁爱”,做到“诲人不倦”。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要有“六心”,即爱心、信心、耐心、细心、恒心、尽心。别林斯基说过:“情感是心理品德教育的有效催化剂,是开启师生心理共鸣的钥匙”。因此,教师要多关心,询问学生的身体、学生生活等情况,在观察中引导,扶持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师爱是心灵的一种纽带,是教育维系之所在。因此,可以说,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的前提;是催化、形成、养护学生良好习惯的最好精神养料。

2、立足课堂教学,联系辅射思品课,让学生在合作、参与、民主的课堂氛围中潜移默化里形成良好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种人人都参与、合作、民主的学习氛围。给每个学生和发展的机会,给学生更多的关注与鼓励,我总结出教师要坚持“三多三少”的原则,即“ 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多帮助、少埋怨”。教师一句亲切的话语,一个温暖的眼神,一番激励的评价,都能够让学生良好习惯一步一步逐渐形成。

3、建立有效的班主任、家庭联系网,实施班主任、家长辅导。

教师除了在校内抓好学生习惯养成辅导外,还必须加强对其家庭教育的指导、扶持。把自己了解到的、观察到的,学生近期表现与孩子家长及时沟通,指导其父母怎样根据孩子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形成正确的教育方式。从而班主任在家长配合下,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生、生活习惯。

当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任重而道远。这也是我在班主任管理、班主任从技术到艺术领域的探索,仍然还有些困难、问题,需要我及我们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资料:《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

《教育名言警句集》《语文课程标准》

第五篇:小学生良好习惯培养

一、课前预习习惯:

1、课前预习课程,每天晚上和上课前,都要将要学习的课程做简要预习,了解课程的知识点、重点、难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预习时遇到不懂的地方要通过查字典、查资料等方法寻找答案,也可以向同学、家长问询,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要标记,以便在课堂上有重点地学习。

3、预习时要学会用笔在书上做不同的标记,如:重点的内容在文字下面标“△”有疑问的地方在文字下面画“_”,并在字边写上“?”等,以便在课堂学习时多留心。

4、预习时要精力集中,培养自己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

二、课堂学习习惯

1、课前将课本、练习本、文具盒及其他学习材料准备好。静坐看书,等候教师上课。

2、学会正确地使用铅笔或钢笔,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注意用笔卫生。

3、课堂上认真接受教师指导,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4、课堂上培养对多门学科的兴趣,尤其是英语、科学、社会等学科。

5、积极踊跃发言,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说话完整,口齿清楚,声音洪亮,仪态端庄。、6、有疑难问题时,及时举手发言。自己独立解决问题,并能阐明自己的观点。

7、虚心听取别人的发言,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谈话,不讥笑别人的错误。

8、善于合作学习,在进行分组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时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9、学习各科知识时,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多角度地解决问题。

10、学会记课堂笔记,按时完成课堂作业,书写认真、工整。

三、读的习惯

1、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读书要有所思、有所记,有所用。做好读书笔记。

2、培养广泛阅读的的兴趣和习惯。

3、高年级学生要学习多种阅读方法,如精读时将重点内容圈出来,疑点标出来,有选择地记诵某些内容,略读时一目十行等。

4、应用多种工具辅助阅读,如看电视、听录音、上网等。

5、学习数学阅读的方法,如应用题要读3—5遍等。

6、自己订阅的报刊应及时阅读。每天课外阅读时间累计不少于1小时,每天观看少儿节目不少于10分钟,每周背诵古诗文不少于3首。

四、写的习惯

1、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做到“头正、身直、足安、臂开”,一手执笔,一手按住本子。

2、做到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在作业本上乱涂乱画,养成写字垫纸的好习惯。不随便撕作业纸,低年级学生尽量少用橡皮,保持纸面整洁。

3、做作业时专心,不边玩边写,不边吃边写,书写时先想好再下笔。

4、书写要注意保护好视力,要做到“三个一”,眼睛离书本一尺、胸膛离书桌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

5、选择合适的书写工具,如低年级学生用hb型的铅笔,不用自动铅笔。不用玩具类的学习用品。

6、写完作业必须认真检查,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三)小学时期(6-11岁)巩固和扩展婴幼儿时期养成的习惯,培养学习习惯、遵守规则的习惯、交往的习惯、生活自理和自我保护的习惯。

我重点讲讲小学生的学习习惯。

我总结一个小学生学习好的三个关键要素是:

1、学习的动力,就是爱学

2、学习方法,就是会学习

3、勤学习,就是要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勤学习是学习好的保障。小学生要培养的学习习惯有八个:

1、明日学具,准备齐全

我在西城区一所比较不错的小学做过一个调查,这个学校有一千个孩子,我在学校大门口站着看迟到情况,一千个学生竟然一个迟到的都没有。等上课铃声一响,我就看见有八个孩子慌慌张张的往教室外跑,我就拦住他们问他们干什么去。其中一个小男生说:“我妈没把我的语文书装我书包里,我得回家取书”。我又问另外一个:“你干吗去?”答:“今天有体育课,我忘记穿运动鞋了”。我问你们都是几年级了,他们说是四年级了。我就说这些事情不是你父母的事,是你们自己应该准备好的。你们早应该在一、二年级就养成这个习惯。

2、今天任务,今天完成3、发现错误,及时改正

有一个小男孩,挺聪明,但是数学总是80多分,没得到一回满分。我就觉得奇怪。后来就知道怎么回事了。这个小男孩到四年级的时候,班上刚换了一个男班主任,这个班主任老师看了这个小男孩的数学卷子就明白了,就把小男孩叫到身边来,说:“过来过来,我考你一道题”。老师问:“7×8=?”小男孩说:“这太简单了,7×8=58啊”。同学听了都哈哈大笑。老师说:“你错了,你都错了三年了,你自己好好演算一下7个8相加是多少?”孩子演算完了说:“怎么7×8=56啊,我一直以为7×8=58呢。”就是这么一个小故事告诉大家,孩子在第一次错误的时候,我们老师和家长都没有及时地帮助孩子纠正,所以孩子才会一直把错的当对的。学习上最不能容忍的就是知识上的错误,所以家长和孩子不要怕学习上出现的错误,错了要马上改过来。

4、专心学习,珍惜时间

六一节前我给孩子的家长咨询发现家长普遍反映一个问题:孩子学习磨蹭。我建议家长和老师对孩子写作业提出三个要求;数量、质量、时间。以前家长和老师只对孩子写作业有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但是现在不要忽视学习效率,重视学习效率就要重视学习的时间掌握。

5、读书写字,姿势端正

现在的小学生很多读书姿势不正确,眼睛离书本太近,现在北京的小学生近视率达到百分之三十多,近视情况非常严重。我们家长一定要让孩子读书写字姿势端正,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

6、课前预习,单元复习

小学生要从二年级开始培养这个习惯,这个对学习非常重要。我这里提倡单元复习,是因为我们的学生往往掌握的知识是分散的知识点,掌握系统的知识才会对学习的应用个更为有用。所以家长要让孩子注重单元的复习,学会把零散的知识组织成系统的知识。

我给大家介绍三个复习方法:正向复习法、横向复习法、重点复习法。

7、读书看报,查找资料

家长有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读课外书是浪费时间。其实读课外书有四点好处:学会做人、增长知识、学会写作、有助于课内知识的学习和巩固。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提出的要求是小学生要阅读145万字。对一年级小学生没有要求,对二年级小学生要求看5万字,三、四年级小学生各看20万字,五、六年级小学生各看50万字。学会查找资料最好的办法就是上网查找,正是为了适应这个要求,我们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

8、学有计划,学有目标

三、怎样培养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

(一)要求合理

不同时期重点不一样;一段时间内只能培养

一、两个习惯。

比如我们给小学的建议是孩子刚入学的一个月要培养孩子“学习用品准备齐全”的习惯,等到第二个月了,在巩固这个习惯的基础上对小学生提出“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在培养习惯时,一个习惯一个习惯的培养,在一个习惯基本形成的基础上在提出新的习惯要求。我们在总结习惯形成的时间上发现,培养习惯关键是第一个月。如果能第一个月坚持下来,基本上就可以了。如果孩子能一学期培养好三个,那么一年下来就是六个,这个成就就不小了。

(二)明理激情

用教育者自己的体验或名人的故事讲点养成好习惯的道理,激发儿童努力养成好习惯的热情;对年龄小的儿童可以少讲点,对年龄大的儿童可以多讲点。家长还可以让孩子收集一些养成好习惯的格言,贴在孩子房间的明显处,时刻提醒孩子。过去我们的教育迷信讲道理,所以我们的孩子现在知道的道理并不少,你说的时候他都不爱听了。所以道理要讲一点,但不要讲得太多。

(三)榜样示范

儿童的行为是从模仿开始的,家长、教师应该以身作则,要求儿童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我举一个例子:有一次,我教一年级的小学生学习字词,当学习到“中”这个字的时候,我要求同学给我用“中”字组成一个词,有的同学说“中国”、“中间”、“中华”,我都说好,有一个小朋友也用“中”字组成了一个词组:红中,我就问,“红中”是什么呀,他说“红中”就是麻将牌啊,这你都不知道啊。我说你怎么这么熟悉啊?他说,我妈我爸特爱打麻将,天天打到半夜。我说这影响你学习吗?他说当然影响我学习了,后来我学不进去的时候我就在旁边看,现在他们“三缺一”的时候,我还能补缺。大家想想,这样的父母还能培养出爱学习的孩子嘛。另外同龄伙伴的榜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也要注意让孩子向同龄人中优秀典型的伙伴学习。

四)激励强化

心理学中有一个学派,行为主义学派,这个学派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只有得到不断的强化,这种行为再出现的可能性才会增多。这种强化就是正强化。如果一种行为得到的强化使这种行为发生的可能性降低,这种强化就是负强化。下面我介绍几种对儿童强化行为习惯的方法。代币券法

比如说,我们的孩子在学校表现好了,老师可以在班级公告榜中奖励给这个孩子一个纸做的小红花,这样就会激发这个小朋友继续表现出好的行为。这就是“代币券法”。家长也可以使用这个方法,如果孩子连续表现很好,就可以规定,孩子在得到几个小红花就可以满足孩子一个愿望。家长要对满足孩子的这个愿望要事先规定,要合理,要能激发孩子想要的动机。这个方法对小一、二年级的学生比较合适。

影响力黄金表

自己制作一个简单的日历表,日期就是一个月,让孩子把想在这个月养成的习惯写上去,然后让孩子自己每天在日期下面对自己进行评价,如果当天做到了,就划对号,如果没有做到,就划错号。然后让孩子月底写一下当月的体验和感想。

亲子契约

爸爸和妈妈可以给孩子提出几点要求,孩子也可以给爸爸妈妈提出几点要求,如果做到了,有什么奖励,如果没有做到,有什么样的惩罚。这些都写下来,双方确认、签字,孩子和父母按要求相互监督。

(五)行为训练

家长要指导儿童怎样做,训练方法要多样、活泼。对孩子的习惯培养要有个“教-扶-放”的过程。

(六)注重体验

抓住儿童自身的典型事例,帮助孩子体验“好习惯让自己尝到甜头,坏习惯使自己吃到苦头”;习惯的养成就是建立一条“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的制度。主体体验是良好行为习惯“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的关键因素。

(七)防微杜渐

敏锐地发现儿童不良行为的苗头,及时教育,及时矫正,不让不良行为发展成不良习惯。家长尤其要注意孩子的第一次,如第一次说谎、第一次骂人、第一次不做作业„„家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如果家长在孩子第一次发生错误时不能及时发现纠正,以后等孩子已经形成固定习惯了再改正难度可就大了。

(八)坚持不懈

养成习惯的过程中,儿童的行为常有反复,家长要“抓反复,反复抓”,只要坚持不懈,就会成功。

(九)家校配合

家校一致,形成合力,才有实效。在培养儿童良好习惯上,家庭教育的作用大于学校教育的作用,学校要负起指导家庭教育的责任。

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2、尊敬父母,关心父母身体健康,主动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听从父母和长辈的教导,外出或回到家要主动打招呼。

3、尊敬老师,见面行礼,主动问好,接受老师的教导,与老师交流。

4、尊老爱幼,平等待人。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不欺负弱小,不讥笑、戏弄他人。尊重残疾人。尊重他人的民族习惯。

5、待人有礼貌,说话文明,讲普通话,会用礼貌用语。不骂人,不打架。到他人房间先敲门,经允许再进入,不随意翻动别人的物品,不打扰别人的工作、学习和休息。

6、诚实守信,不说谎话,知错就改,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及时归还,答应别人的事努力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考试不作弊。

7、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不嫉妒别人。遇到挫折和失败不灰心,不气馁,遇到困难努力克服。

8、爱惜粮食和学习、生活用品。节约水电,不比吃穿,不乱花钱。

9、衣着整洁,经常洗澡,勤剪指甲,勤洗头,早晚刷牙,饭前便后要洗手。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衣物用品摆放整齐,学会收拾房间、洗衣服、洗餐具等家务劳动。

10、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不逃学,有病有事要请假,放学后按时回家。参加活动守时,不能参加事先请假。

11、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大胆提问,回答问题声音清楚,不随意打断他人发言。课间活动有秩序。

12、课前预习,课后认真复习,按时完成作业,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13、坚持锻炼身体,认真做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坐、立、行、读书、写字姿势正确。积极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

14、认真做值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保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庄稼和有益动物,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等废弃物。

15、爱护公物,不在课桌椅、建筑物和文物古迹上涂抹刻画。损坏公物要赔偿。拾到东西归还失主或交公。

16、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少先队员服从队的决议,不做有损集体荣誉的事,集体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学会合作。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多观察,勤动手。

17、遵守交通法规,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乱穿马路,不在公路、铁路、码头玩耍和追逐打闹。

18、遵守公共秩序,在公共场所守不拥挤,不喧哗,礼让他人。乘公共车、船等主动购票,主动给老幼病残孕让座。不做法律禁止的事。

19、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防火、防溺水、防触电、防盗、防中毒,不做有危险的游戏。

20、阅读、观看健康有益的图书、报刊、音像和网上信息,收听、收看内容健康的广播电视节目。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远离毒品,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不进入网吧等未成年人不宜入内的场所。敢于斗争,遇到坏人坏事主动报告。

小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品行习惯

1.日常生活方面的好习惯

(1)早睡早起精神足——培养早睡早起的习惯(2)衣着整洁每一天——培养讲究卫生的习惯

(3)早晚刷牙要细致——培养爱护牙齿的习惯(4)不用脏手揉眼睛——培养保护眼睛的习惯

(5)每天锻炼一小时——培养锻炼身体的习惯(6)做事迅速不拖拉——培养讲求效率的习惯

(7)用过东西归原处——培养物归原处的习惯(8)珍惜粮食不剩饭——培养勤俭节约的习惯

(9)街头零食不乱买——培养健康饮食的习惯(10)零钱使用有规划——培养合理消费的习惯

(11)衣食住行不攀比——培养不爱虚荣的习惯 2.学习方面的好习惯

(12)认真写字不潦草——培养正确书写的习惯(13)完成作业不马虎——培养认真细致的习惯

(14)课前预习有准备——培养课前预习的习惯(15)课后复习要及时——培养课后复习的习惯

(16)敢于提问和发言——培养上课发言的习惯(17)观察事物要细心——培养善于观察的习惯

(18)善于动脑勤思考——培养善于思考的习惯(19)每天坚持写日记——培养勤写日记的习惯

(20)学习方法常总结——培养发现规律的习惯(21)阅读好书不能少——培养经常阅读的习惯

3.品行方面的好习惯

(22)多为父母做些事——培养孝敬父母的习惯(23)礼貌用语挂嘴边——培养文明礼貌的习惯

(24)尊重别人不轻视——培养尊重他人的习惯(25)不讲假话和大话——培养诚实谦虚的习惯

(26)说了就要努力做——培养守时守信的习惯(27)不乱动别人东西——培养自尊自重的习惯

(28)爱护身边动植物——培养亲近自然的习惯(29)公共场所不喧哗——培养遵守秩序的习惯(30)爱护桌椅公用品——培养爱护公物的习惯(31)喜欢东西不独享——培养与人分享的习惯

(32)做错事情敢承担——培养知错就改的习惯(33)乐于关心帮助人——培养富有爱心的习惯

(34)志愿活动常常做——培养有责任感的习惯 4.健康心理方面的好习惯

(35)与人交往会沟通——培养善于交往的习惯(36)赞扬别人有优点——培养取长补短的习惯

(37)面对困难敢尝试——培养自信坚强的习惯(38)做事情要有始终——培养善始善终的习惯

(39)调节压力不焦虑——培养乐观向上的习惯(40)自我克制不任性——培养控制情绪的习惯

(41)喜欢明星不盲从——培养行为理性的习惯 5.自我保护方面的好习惯

(42)穿越马路要看清——培养遵守交通的习惯(43)懂得安全用火电——培养远离危险的习惯

(44)不和陌生人搭话——培养防止受骗的习惯(45)健康上网不成瘾——培养健康上网的习惯

(46)影视作品选择看——培养辨别是非的习惯(47)不沾烟酒和毒品——培养珍爱生命的习惯

(48)会用法律护权益——培养维护权益的习惯

培养小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数学良好习惯(合集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