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学校管理
「“双减”优秀作业设计」小学语文优秀作业设计案例
编辑:梦里花落 识别码:73-216547 学校管理 发布时间: 2023-03-27 06:09:44 来源:网络

【“双减”优秀作业设计】小学语文优秀作业设计案例

第一篇

教材单元章节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

26《忆读书》

设计者

作业类型

课时作业

作业功能

课后复习

作业目标

1.能够读准多音字“传”,理解“索然无味”等词语的意思并积累。

2.能够围绕话题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能够读懂非连续性文本,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要点,并利用获得的信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题型

选择题、理解题、分类题、生活实践题

题量

共(8)小题,其中基础性作业(3)小题,拓展性作业(5)小题

时长

总时长(20)分钟,其中基础性作业(5)分钟,拓展性作业(15)分钟

第一部分

基础性作业(必做)

题号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

以下哪个“传”的读音和《水浒传》的“传”的读音相同?

()

A.端午节,民间有吃粽子,赛龙舟的风俗,传说是为了纪念屈原。

B.书籍记载着人类成长的历程,把人类文明代代相传,绵延至今。

C.看了周总理的传记后,我不禁对他肃然起敬。

D.圣洁的奥运之火在世界各地不同肤色的人们手中互相传递。

设计意图:本课中“传”是学生需要读准的多音字,设计此题旨在帮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读准多音字,得体地运用文字进行沟通和表达。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建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能力维度:

(√)识记

()理解

()分析综合()鉴赏评价

()表达应用

()探究

把下列句子中画“

”的部分换成文中出现的四字词语。

(1)徐悲鸿画的马,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

()

(2)对知识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彻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事的人,一定谦虚。

()

(3)这些无聊的应酬之作,没有真实感情,装腔作势,不值一读。

()

设计意图:文中涉及到比较多的四字词语,此题主要帮助学生理解。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建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能力维度:

()识记

(√)理解

()分析综合()鉴赏评价

()表达应用

()探究

以下词语是冰心奶奶在《忆读书》中对不同作品的评价,请把下面的词语分成两类:

栩栩如生

索然无味

真情实感

质朴浅显

无病而呻

自作多情

第一类:

第二类:

设计意图:本课中出现很多对作品进行评价的四字词语,设计此题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词语并积累。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建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能力维度:

(√)识记

(√)理解

(√)分析综合(√)鉴赏评价

()表达应用

()探究

第二部分

拓展性作业(选做)

题号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

近期,五(1)班同学围绕话题“读书可否一知半解”展开了讨论。请你先读一读同学们的观点,再写下你的想法。

我认为,读书不可以一知半解,宋代朱熹认为读书要做到“熟读静思”,这样才能有收获。

我认为,读书可以一知半解,冰心奶奶读《三国演义》就是一知半解地读,后来把这本书越读越明白。

设计意图:此道题旨在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辩论形式中有理有据地表达观点,既落实了课后习题的要求,又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建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能力维度:

()识记

()理解

()分析综合()鉴赏评价

(√)表达应用

()探究

材料一:

溧阳图书馆图书借阅权限表

读者类型

可借册数

借期

续借次数

续借天数

学生

60天

1次

60天

教职工

40天

1次

40天

社会读者

2-4

30天

1次

30天

材料二:

溧阳图书馆楼层索引图

1F

A区

外借书库

自然科学类图书

B区

外借书库

人文社科类图书

C区

外借书库

语言文字类

2F

A区

阅览区

儿童绘本类

B区

外界书库

经管教育综合类

C区

学习区

自主学习空间

材料三:

我们固然不能脱离现实而生存,但每天抽出一小部分时间来看看书,却可以使我们保持头脑的清醒和思想的灵活。

古诗中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的思想需要源头活水,而这源头活水有一大部分是来自读书。天天读点有益的书,对精神有滋补作用,而我们的言谈举止就不至于“无味”和“可憎”了。

一个人说他忙得没有功夫读书,实在是一件很不幸的事。而偏偏我们大多数人又都很忙,好像一天把必需赶完的工作赶完之后,就已经筋疲力竭了似的。不过,我们仍可承认,一个人无论怎样忙法,一天之中,十分二十分钟的时间总还是可以抽得出来的。问题只是当我们闲下来的时候,手边不一定有适当的书可看,想到还要费事去翻书橱,就懒得动了。

因此,为了让我们随时可以利用短短的空闲时间来看书,不妨经常把一两本打算看的书放在最容易拿到的地方。比如你是一位每天上班八小时的公务员,下班之后,吃过晚饭,你总会有一点时间坐在沙发上或藤椅上休息。这时如果你的书就放在旁边茶几下面,不必起来,一伸手就可以拿到,你就自然愿意一面抽烟喝茶,一面看书了。

或者你是一位家庭主妇,那么,你可以把你要看而没有时间看的书放在枕边。属于家庭主妇自己的时间多半是在忙完了午饭,收拾清楚,躺下来午睡一会儿的时候。你可以一面休息一面看书。虽然你也许只能看一两页,可是,日久天长之后,你的读书成绩也会大有可观。

对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来说,读书是一种休息。对用脑力处理事务的人来说,读书是一种解脱。当我们烦闷的时候,读书固然可以解闷;当我们愁苦的时候,读书也可以便我们忘忧。

读有益的书可以把我们由琐碎杂乱的现实升到一个较为超然的境界,能以旁观者的眼光回顾自己的忙碌沉迷,一切日常引为大事的焦虑、烦忧、气恼、悲愁,以及一切把你牵扯在内的扰攘纷争,这时就都不再那么值得你认真了!

书本是人类精神上的营养剂。缺少了它,生活必有缺陷。

林语堂博士在《生活的艺术》中劝人们找到“文学上的爱人”。他说:“世上原有所谓性情相近的事。所以一个人必须从古今中外的作家中找寻出和自己性情相近者。”你如能时常有机会和一位与自己精神领域接近的作家借书本聊天谈心,他所说的就是你想说的话,他的喜怒哀乐就是你的喜怒哀乐;而且他给你一些启示,叫你认识你自己狭小天地以外的世界;这时,你就可以得到如同交到知己朋友一般的快乐。

如果幸而你不是个“忙人”,那么,在寂寞的雨天,在长长的下午,在无法排遣的星期假日找一本自己最能领会的书来测览一番,真会有一种“如对故人”的快乐。

世上有人喜欢储蓄金钱,有人喜欢收藏古董,有人喜欢搜集邮票珍玩,也有人喜欢把书本上的嘉言名句储存脑中。我认为最后这种储存是最富经济价值且又最安全的储存。因为它一不怕窃盗,二不怕丢失,而且携带方便,取用简单。

尤其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它能够使人风度高雅,气宇轩昂,远胜过服饰上的奢华或家宅中的堆金积玉,而它之能使你享有恬淡宁适,心安理得的快乐,更决非终年孜孜为利,唯恐失去存款的人们所可比拟。

(选自《罗兰小语》,有删改)

(1)

阅读材料一:作为一名五年级的学生,你能从图书馆借走的册数是()

A.60

B.20

C.30

D.5

(2)

阅读材料二:如果你想借阅人文方面的书籍,你要去的区域是()

A

1楼B区

B

1楼A区

C

1楼C区

D

2楼A区

(3)请你运用在《忆读书》中学到的梳理信息的方法,借助思维导图梳理材料三中提到的“读有益的书”有哪些好处?

好处一:

好处二:

读有益的书

好处三:

设计意图: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设计此题既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问题,解决问题,又能让学生运用课文中学习梳理信息的方法阅读材料,有效地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建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能力维度:

()识记

()理解

(√)分析综合()鉴赏评价

(√)表达应用

()探究

读了冰心奶奶的《忆读书》,你也可以读一读她的其他作品。

设计意图:在学习本篇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扩展阅读,进一步走向作者,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建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能力维度:

()识记

()理解

()分析综合(√)鉴赏评价

()表达应用

()探究

参考答案

一、基础性作业

1.C

2.栩栩如生

一知半解

无病而呻

3.第一类:栩栩如生、真情实感、质朴浅显

第二类:索然无味、无病而呻、自作多情

二、拓展性作业

1.有理有据即可。

2.(1)B

(2)A

(3)好处有:对精神有滋补作用、可以解闷,可以忘忧、如同交到知己般快乐、使人风度高雅.....3.自主阅读。

第二篇

年级

三年级

学科

语文

单元节次

第八单元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时作业数

一、单元内容:本单元以

“美好品质”

为主题,编排了

《司马光》《灰雀》《手术台就

是阵地》《一个粗瓷大碗》

4篇课文。

二、单元教材分析:

课文中涉及的人包括名人、儿童、史学家、革命家。冷静机敏的司马光,呵护儿童的列宁和天真诚实的孩子,对工作负责、为革命献身的白求恩,关心同志胜过关心自己的赵一曼,他们的身上都有美好的品质。

三、单元学习目标:

1.在默读中恩考问题,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心情的变化;

2.能尝试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等瑞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3.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人与人之间交流恩想、沟

通情感时带来的愉悦,体会交际的意义。

四、单元作业目标:

1认识并会写生字词,读准多音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通《司马光》。

五、单元作业整体设计思路:

作业布買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题量适中在设计作业布置时,要克服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倾向,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基础两个实际,面向大多数,既做到注意布買突出重点的练习题和抓住难点的强化练习题,又要注意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布置有关练习题,因材施教。

课时作业1

项目

作业内容及要求

答案

基础题

1.读拼音写词语

tínɡ

yuàn

dēnɡ

shān

()

()

diē

dǎo

zhī

chí

()

()

答案:庭院;登山;跌倒;支持

提高题

2.翻译划线字

a.群儿戏于庭

b.光持石击翁破之

答案:a.小孩子

b.拿着,握着

拓展题

3.下列朗读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A.群儿/戏于庭

B.足跌没/水中

C.众/皆/弃去

D.光/持石/击瓮/破之

答案:B

时间要求

10分钟

评价设计

1.对于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情况。

3.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掌握情况。

作业分析

从学生熟悉的字词入手,夯实语文学习的基础,同时感知文本,理清文章脉络。

设计意图

本课要求学生认识并掌握“司、跌”等生字,而且要进行课文背诵。所以在作业设计上以认识、翻译生字词为主。

第三篇

——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作业设计例谈

作业是巩固和检测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的广泛实施,单元作业设计显得更加重要。教师在进行单元作业设计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兴趣,结合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凸显双线组元。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作业设计中,我们尝试采用“场景”推进式作业设计、“细节”纵深式作业设计、“项目”融合式作业设计,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作业是巩固和检测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的广泛实施,单元作业设计显得更加重要。但我们发现在教学中,教师虽然对本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比较明确,但在作业设计中没有较好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落实到位。部分教师在教学中的练习还是局限于引导学生在品读文本时,指导学生借助批注进行品悟,形式比较单一,学生缺少学习的兴趣;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有配套的《语文作业本》,但在教学中,部分教师没有将作业本的练习适时融入到教学的环节中,出现了两者剥离的现象,增加了学生的作业负担;大部分教师的作业设计单纯依托《语文作业本》的习题和课后练习,但对题干的解读不够清晰,运用时缺少方法。

如何结合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结合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兴趣,设计形式多样的有针对性的作业,促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我们以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作业设计为例,凸显双线组元,提升核心素养。

本单元中有三篇课文《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本单元以“舐犊之情”为人文主题,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根据教材双线组元的特点,我们尝试采用“场景”推进式、“细节”纵深式、“项目”融合式作业设计,进行单元作业设计。

一、“场景”推进式作业设计

本单元的课文对故事中的场景有具体的描述,教师可以通过“推进式”的作业设计,引导学生梳理场景,交流印象深刻的镜头,深入把握内容,初步感触人物情感。

《父爱之舟》第一课时可以结合课文初读,设计如下作业:

(一)初理场景:读课文,边读边想“我”梦中出现的难忘的场景,仿照已经填写的场景内容,完成练习。

这一作业设计来源于《语文作业本》,为了更加凸显父亲所做的一切为了“我”,我们将原有第二个方框内容“父亲带‘我’住旅店”进行了调整为“父亲想加钱给‘我’换房”。这一作业主要帮助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场景进行梳理,使学生能有效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也为接下来场景的再次梳理做好准备。

(二)再理场景:读读梳理后的场景,四人小组之间交流:你有什么发现?

这一口头作业主要是引导学生发现父亲对自己节省到极致,而对“我”是竭尽所能。对“我”的这一切,对比原本贫穷的家和极其节俭的父亲来说,何尝不是一种“奢”。学生从“省”“奢”的对比中,发现文本情感的热点,就是伟大的父爱。

(三)聚焦镜头:请选一个场景,想象场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描写父亲的镜头。

学生在关注“父亲带‘我’庙会”这一场景时,聚焦了父亲吃凉粽子、不肯吃热豆腐脑、糊万花筒这几个镜头;在关注“风雪中背‘我’上学”这一场景时,聚焦了“大雨大雪、路滑难走、背我上学、扎紧裤脚、穿深桶钉鞋、汗巾围腰两三圈”这一系列的镜头。这一习题完成的过程中,学生慢慢走进文本中的场景,逐渐走近主人公的镜头,触摸到了文本情感的沸点。

又如,《慈母情深》一课学生在“聚焦镜头”时,敏锐地在“工厂找母亲”场景中捕捉到“七八十台破旧缝纫机”“七八十个不算年轻的女人”“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七八十只灯泡”“七八十台破旧缝纫机发出的噪音”这一系列镜头,让学生体会到小工厂极其拥挤、闷热、嘈杂的工作环境,体会到母亲艰辛的工作,体会到“我”对母亲工作环境恶劣的惊讶,对母亲的心疼。在“母亲给钱买书”场景中捕捉到“母亲用龟裂的手掏钱、数钱”“母亲将钱交在‘我’手中”“母亲又陷入忙碌”“母亲又数落‘我’一顿”“母亲凑足钱”这一个个镜头。

二、“细节”纵深式作业设计

本单元的课文对人物言行举止中的细节描写具体到位,学生通过品读中悟情、比读中共鸣、共情处抒情这一纵深式的作业设计路径,在感受真情,共鸣内化,情感表达的过程中,深刻体会作者在文本细节之处所蕴含的感情。

(一)细节品读中悟情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合作对比卡写下自己在品读文本时的发现,运用镜头解读贴,批注自己对人物细节之处的感悟。

1.借合作对比卡

《父爱之舟》一课教师在引导学生研读人物细节描写中,可以进行如下作业设计——

四人小组合作制作了对比卡:夜晚开船——避免炎热、轮换摇橹——小舱睡觉、节省路费——送“我”上学、不摇撸——为“我”缝补。这一合作型的作业,让学生在研读关键句子,提炼对比词语,交流情感体会中,品悟朴素的父爱。

2.借镜头解读贴

《慈母情深》一课学生聚焦“母亲给钱买书”的场景,捕捉到一个个镜头时,教师可以设计:请选择其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镜头,并写下你的真实感受。

学生在镜头解读贴上,抓印象深刻的词语,写下自己在作者的细节描写之处体会到的真实感受。

(二)细节比读中共鸣

真实的情感体验不仅在于发现、感受,更在于心灵上的共鸣,[2]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人物描写、文本结尾等细处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1.人物描写处共鸣

《慈母情深》一文在人物细节描写时多次运用反复的手法,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合作型练习——

学生在对比朗读中感受到反复手法的运用,更增强了情感的表达效果,同时心灵也被浓浓的母爱之情震撼。

2.文本结尾处共鸣

本单元课文的细节不仅在人物描写,也在文章的结尾之处,本单元语文园地的“词句段运用”中也有所凸显,列举了《慈母情深》《桂花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三篇课文的结尾。我们认为可以结合本单元三篇课文的结尾,让学生联系课文相关内容,体会不同形式结尾的特点,由此进行了作业设计的改进——

学生再次细细品读三篇课文的结尾,再次勾连文本的相关内容,再次品味父母之爱的可贵之处,发现表达异同之处的一过程中情感得到升华。

(三)细节共情处抒发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3]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的最大目的就是运用,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服务,因此,教学中,教师可以调动感官,利用学生的共情点,激发语言的实践运用。

1.多种感官调动

《慈母情深》在学生聚焦母亲工作场景,体会环境恶劣时,适时设计小练笔——如果你是梁晓声,第一次来到母亲为我们挣钱的地方,面对此刻的目之所及、耳之所闻、心之所感,你心情是怎样的?

2.学习主体在场

《慈母情深》课后小练笔是“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我’拿到钱时‘鼻子一酸’。你有过‘鼻子一酸’的经历吗?试着写一写。”从上学年教学中发现,教师如未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基本就把“鼻子一酸”的经过写清楚,未真正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因此,我们对小练笔进行了如下设计——

学生在回忆“鼻子一酸”的场景时浮现“爸爸掏钱”“塞钱给我”“空空的钱包”“爸爸的旧衣旧鞋”……心头重温了那种“五味杂陈”的滋味,自然表达情感的语言就如泉涌。

三、“项目”融合式作业设计

文本的学习只是学生学习的另一个起点,“舐犊之情”是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如何将这一人文主题真正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我们可以以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为切入点,进行“项目”融合式作业设计,促进人文精神的渗透,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项目”融合式作业设计的意义

我们认为进行“项目”融合式作业设计,可以通过学科融合增强对人文主题的落实,通过项目活动增强学生对人文精神的体验。

1.学科融合有助于增强对人文主题的落实

学科融合便于形成知识体系,增强对知识点的理解。[4]基于语文学科的跨学科融合式作业设计就是以语文学科为核心,将多个学科进行跨学科融合,通过学科融合的实践性作业,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贴近生活、贴近家庭、贴近社会,助于人文主题的落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项目活动有助于增强对人文精神的体验

主题式项目学习活动是指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单元主题,充分发掘和利用各种与主题相关的资源,[5]培养学生对项目任务的自主探讨和独立学习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项目学习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对本单元人文精神的体验。

(二)“项目”融合式作业设计的内容

学科融合具有前瞻性和现实意义,能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利于学生各方面素质的综合提升。“项目”融合式作业设计是指在作业设计过程中不再是单一指向语文学科,而是通过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学科结合,打破学科界限,通过学科间不断地渗透和交叉,使语文项目实践活动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结合本单元的主题,我们设计了相应的作业。

(三)“项目”融合式作业设计的效果

形式多样的“项目”融合式作业设计是对本单元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学生在相应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悟文、明礼,学生的内心与文本情感共鸣,学生的心田朵朵感恩之花绽放。

在“融美”主题中,学生受到影片感人画面的视觉冲击,受到到古今中外感恩故事感染,在交流会上真情流露对父母的感谢之情;在“融文”主题中,学生欣赏、朗诵、创作赞美父母之爱的诗文,心灵受到启迪,情感得到抒发;“融劳”主题中学生们做了一回小当家,品尝着父母平日里的辛劳,也表达了自己的那份孝心;“融艺”主题中,学生对的各显身手,逼真的画像、美好的相片、动听的歌声……无不体现着对父母的真情。

我们深知在“双减”政策下,减轻的是学生的“课业负担”,对应的是提高“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在作业设计的质量上下真功夫。教者有心,学者得益。教学之路上,我们将不断探索,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兴趣,结合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设计凸显双线组元的单元作业,从而真正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双减”优秀作业设计」小学语文优秀作业设计案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