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优化作业设计的策略研究
一、设计开放性作业,综合作业形式
设计开放性作业,体现科学与发展思想。《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课程目标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而我们的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把学生置于一个动态、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为学生提供多元、综合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学得主动,学得积极,使每位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自主开放的学习过程。
同时进行学科间融合。把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淡化学科之间的界限,淡化知识分割,尽可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尽可能综合学习并运用知识,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贴近生活实际,优化作业内容
“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教学的外延就有多大。”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语文,并用学到的语文知识进一步丰富日常生活,树立大语文学习观,帮助学生沟通语文和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已有的日常生活经验与反映日常生活的文本表述产生共鸣。
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的影响,知识面较狭窄,对有些课文的内容往往体会不深,对实际生活中的事物认识也较肤浅。我就依据教学内容,让学生贴近生活实际学语文,拓宽知识范围。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前,就可以设计这样一些作业:
先让孩子们在校园里找声音,孩子们在草丛边找到了:树叶落下的声音、风吹过的声音,再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把大自然的声音表达出来。通过这样的作业后,在课堂上对像
平常教学时不易读懂的句子的理解迎刃而解。
实践证明,如果语文作业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在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识字、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上起到事半功培的效果。
三、设计精简性作业,保持学生主动学习。
好的作业应该是少而精,这要求教师对课程标准非常清楚,如哪些知识点只需要了解,哪些需要理解和掌握,按不同的教学目的设计出作业的适宜程度。好的作业不仅能使学生获取知识,还能品味到思维的乐趣、知识的升华,通过一题的解决能使学生获取知识,解决一系列同类型及相关的问题,使思维得到训练,同时还使学生有足够的空余时间去发展自我。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孩子每天按自己的愿望支配5~7个小时空余时间,才可能培养出聪明的、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教师应该明白,适量而有质量的作业才是最有益的。
“提质增效”作业
作业设计:
在教完《爬山虎的脚》后,可以把作业的布置权下放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
师:学习完了《爬山虎的脚》后,你打算给自己设计一份什么作业呢?
生1:我打算抄写文中描写爬山虎的语句,仿照这种写法,写一个小练笔。
生2:我打算背诵描写爬山虎的语句。
生3:我想文中描写爬山虎的语句抄写在摘录本上。
生4:我想收集其他描写植物的语句的语句。
生3:我想根据文中的的内容画一画。
师:同学们,你们自己设计的作业比老师设计的还要精彩。那么,我们就按照1+X的方法,同学们在完成自己设计的一份喜欢、力所能及的作业的基础上,再选择其他人设计的、自己也感兴趣的作业。X的数量可以自由选择(多选不限)。作业量不作具体规定。
设计说明: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作业这样更有利于追求作业的有效性。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基础不同、能力不同、性格不同、习惯不同、兴趣不同的个体。所以作业的布置一定要面向全体,要关注人的差异,有弹性地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合适的学习方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实际情况设计和选择作业。基础差的学生可以选择做一些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作业,优秀的学生可以做难度较大的练习。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学生产生自卑心理,避免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消损。当学生能自主、积极地完成不同治度、不同题的作业练,他们就再也不会感觉到学习的无奈和负重。当然,在学生设计自主性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指导,教给学生设计作业的基本知识,对学生所设计的富有创造性的作业要加以评析和表扬。这样的作业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心灵,面向了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操作效果:
(1)优化作业结构。从教学目标和学科知识的要求出发,综合运用多种作业形式,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全而提高。
(2)数量适中。第一,各科协调,调控总量。为了保持每日作业总量的适当,必须注意协调各学科的作业量。教师和学校领导要相互配合,沟通协调,根据学生对各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教学要求,结合各不同学科作业疲劳程度的组合状况,对不同学科的作业量作出统筹兼顾的安排。同时,要考虑不同类型学生对相同作业的实际感受和所需时间,使不同学生在作业时间上保持大体均衡。第二,突出重点,灵活增减。教师要根据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和实际,突出重点,灵活增减,合理分配平时学习与期末复习阶段的课外作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