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心得体会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五篇模版)
编辑:繁花落寂 识别码:65-786796 教学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 2023-11-07 15:17:35 来源:网络

第一篇:《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15篇)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笔算乘法》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1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虽然在乘法进位的方法、笔算的顺序和数位的对齐方面已有了一定基础,但计算作为最根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该是我们教学的重点。所以本节课把教学目标定位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同时培养学生用“旧知”解决“新知”的学习方法及善于思考的学习品质,养成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其中教学重难点仍是理解乘数是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

对整堂课的教学顺序初步打算是,创设一个具体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围绕要解决的中心问题展开自主探索,在教学中教师心引领者的角色带领学生理清:1、掌握乘的顺序。2、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在实际教学时,估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能算出结果是多少,所以本课基本思路是从“认知——冲突”到“新知——尝试”经过“交流——理解”达到“巩固——掌握”,同时也提倡算法多样化。

实际教学中,在“组织全班讨论、交流各类方法,提出自己的疑问一起解决”这一环节上,教师处理上有不当之处。学生出现多种计算方法,有拆因数法,有正确的坚式计算,也有错误的坚式计算,组织讨论时教师问了这样一个问题:“观察黑板上同学的算式,你有什么意见或不同看法可以提出来。”于是学生就从错误的坚式入手,说明它的错误点,导致再去观察其他坚式时出现了重复现象,破坏了层次感。其实在这一环节的处理上,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带领学生从横式即拆因数法出发逐一去分析,将错误的方法放在最后处理,这样层次感更强些,也符合学生认知的特点。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2

一个因数末尾有零的笔算乘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零和任何数相乘都得零”以及“一个因数中间有零的笔算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目标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理解一个因数末尾有零的乘法的算理正确计算,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课堂上我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计算方法和简便算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上。

一、努力之处

1.沟通联系促进迁移

课堂开始我设计了几道整十、整百乘一位数的口算题,通过复习口算方法,让学生能在探索新知时能学会知识的迁移,即在相乘的时候让学生掌握先末尾的0可以不看,直接和一位数相乘,然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上相应个数的0。通过复习发现学生们多数会做,但是在叙述方法是语言不够严谨完整,以后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2.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课堂开始我创设生活情境:“王老师就想去买电扇.于是他带了1000元钱来到了商店.电扇每台350元,王老师带的钱够用吗?请学生积极想办法帮王老师解决问题。我先让学生估算后在尝试,然后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己先尝试用竖式笔算,再让学生展示几种不同的算法,让学生自己评一评。但是学生由于受数位对齐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只有5个孩子是用简便方法计算的。于是我引导大家比较发现两种算法的不同,喜欢哪一种?了解体会简便算法的优越性,通过比较大多数学生知道用简便方法计算比较合理。这样学生通过议一议、试一试、比一比、想一想等一系列活动,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提醒学生“书写积的时候应注意是什么?”一要注意竖式的书写格式,二要注意积末尾的个数,整堂课让学生积极地想办法解决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层层训练综合运用

本节课的内容不多,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但是要达到正确计算的目标需要加强练习。练习中不仅有基础的笔算题目,还有解决问题的内容,学生在练习交流中理解算理,强化算法。练习中还出示几组算式,学生计算分类,在对比中初步渗透了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

二、改进之处

1.应再次强化对位问题

通过练习发现多数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掌握的不错,但是还有个别孩子还是习惯于用第一种笔算方法,如2800×3,2800×5,不能熟练的将一位数与0前面的数对齐,在以后的练习课中要在进一步引导强调竖式的书写格式。

2.把控好教学节奏

因前面的时间没有调控很好,造成最后一题没有练习,课堂训练量不够少,课堂教学还不够紧凑,以后要多加注意。

通过本次上课,我又学习到了许多,如何让计算课堂上得扎实高效是我不断追求的目标。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3

本节课是学习笔算乘法的开始,也是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是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表内乘法,学会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加两步混合运算的基础上教学的。一节课下来,有可喜的成绩,也有不足。同时也对我今后的教学有了一定必要的启示。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我对本课教材进行了适当的处理,既抓住了重点,又让枯燥的笔算教学生动而不呆板。

一、自认为上得比较好的有以下三点:

(一)“数学源于生活”,而生活又促使数学不断发展,让学生接触生活中的数学,才能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更加积极的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

如,上课开始,出示《智慧树》中的三个主持人留给同学们的三句话,使学生倍感亲切,并主动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使相对枯燥的数学问题变得生动而有趣,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抓住教学重点,从引导到指出,再到明确,反反复复地让学生回答,从扶着说到自己能说,再到归纳总结,步步深入。

在明确算理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讨论,教师只是以一个引路人的身份引导他们,帮助他们小结,使算理简洁有条理,并且渗透了验算这个数学习惯。在整堂课中,时时出现算理的巩固,让学在短短一节课当中,牢牢地把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算理。

(三)设计多种练习,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在练习中,设计了“帮'小咕咚'改错”“摘苹果”等活动,体现了趣味性、知识性和应用性,在游戏中做数学,并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用数学,把所学的知识用到生活中,不仅增强了学习积极性,而且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上三点是我认为自己处理得比较好的地方,但这堂课其中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需要我吸取教训,引以为鉴。

二、存在的问题

(一)在开始的口算准备时,处理得不够正确,应该让学生个别回答,发现学生的问题,而不是用一起回答的方法,走个别形式,没有起到准备题的作用。

(二)教学例题时,忘记写答语。

(三)在列竖式计算时,积书写的位置强调不够。

(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够,应该多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让学生在自己的探索中学习新知。

合作交流中,不同程度的学生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把自己掌握的知识、经验教给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可以在宽松的氛围中汲取经验、取长补短。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4

我在赛前进行了认真备课,并向老教师虚心请教,精心编写了教案,在实际教学中加以应用,同时根据上课反馈情况,认真进行二次备课。在上评选课的过程中,严格按照上课要求,紧扣临沂市小学数学课堂规范,较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值得自己反思的方面,现总结如下:

一、收获:

通过参加优质课评选,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临沂市小学数学课堂规范,对规范中数学新授课的四个步骤的意义、作用与实际教学中的相互衔接有了更加准确地认识。在上课过程中更加认识到小组学习在当前教学中的作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交流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在使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又能迅速学习同伴的长处,取长补短。同时更深刻地认识到对知识传授过程中细节的处理,有可能成为一节课成败的关键。在课前,我向原班的数学教师了解到,学生在上一节课中,对整百整十的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口算乘法中,不理解三位数的百位数如何参加运算。对于这个新情况,我迅速调整教学步骤,在复习两位数乘法后,临时增加了321×3的练习,让两位数乘法向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中间的过渡难度变小,通过这道题的练习,减轻了学生直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难度,通过学生的练习,学生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十位数时,基本没有出错,效果较好。这让我再次意识到,必须随时了解学生,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才能真正上好一堂课。通过参加优质课评选,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临沂市小学数学课堂规范。

二、不足:

尽管在收获中我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迅速进行了教案的调整,但因此而延长了情境探索的时间,而在后面的自主探索、解决问题中,没有及时调整所用的时间,因此到巩固应用时,时间略仓促,对练习题的处理没留出够的时间,使学生在通过练习题提高中,没有达到课前预没的目标,成为一个无法弥补的遗憾。

正是由于对时间的把握不够,让我反思平时上课时同样出现这个毛病,平常上课没有对每一节课各环节的时间把握。有时在课中由于拖拉,一节课讲不完,由于又进行的过多,使部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不扎实。这需要在以后教学中一定要精心备课,切实把握好每一个环节。

三、感想:

通过本次讲课,我觉得受到最大教育的不是教室里的学生,恰恰是站在讲台上的我。本次讲课与我平时的讲课的对比,深深认识到自己平时教学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总结,认真学习,争取将每一节课都上成优质课,真正实践一个人民教师的职责。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5

今天我上了一节教学研讨课是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此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经历算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过程,进一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的计算含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交流的学习方法及积极的学习态度;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我采用135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活动,在课堂开始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到图书馆买书入手,创设了问题情景,提出计算问题;然后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在实践中巩固和运用方法。

1、从本班实际导入,创设了问题情景。

新课标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我在课堂开始到图书馆买书入手,再现了学生熟悉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计算设置在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之中,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知识与经验,使学生愿意去主动探索知识。

2、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给学生创设了思考与交流的空间。

在探索笔算乘法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接着,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计算,学生积极地投入到交流讨论当中,我在自主学习卡中引导学生试着用竖式解决这一问题,有了上一节课的基础,学生通过认真的思考与合作交流得出了笔算乘法的方法。从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到相互交流探索笔算方法,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活动中学生经历了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的得出过程,体会了计算的用处,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3、适时的评价,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动力。

学生的每一个学习成果展示,我都进行了及时的评价,这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也都把小手举得老高,为了给本组加分,小组内成员团结一致,会的教不会的,说不好的我教你说,整个课堂充满了积极求学的场面。这不仅使学生产生爱学想学的尽头,同时培养了他们集体荣誉感,产生不给集体拖后腿的意识。

当然,在课堂中也有不足之处,例如,学生对算理的讲解还不够加强。课堂中本人还存在一些教学经验缺乏。这就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当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改进方法,真正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6

一、成功之处:

1.流程清晰:理清楚教学流程背后的目的,收获颇丰。复习导入环节唤醒已有知识经验;激趣尝试环节自主解决问题,呈现不同算法;交流互动环节总结笔算算法,理解算理;总结应用环节运用经验尝试解决问题。

2.收获了“闯关”的思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将授课环节连接在一起,环环相扣,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3.巩固练习环节,出题避免单一化,练习具有层次感。即,模仿性练习、单一练习和综合性练习。

二、不足之处

1.在展示的过程中,忽略了“估算”的环节。背后体现了在面对计算类的内容教学时,让孩子们估算的意识弱。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引起注意。

2.说明算理时,小棒的位置不能完全模仿教材,欠考虑。既然是要向“算法”过渡,那么就一定要把直观的小棒图变得更易理解的形式。考虑将3个十放在一起,18根当中的1个十紧挨着刚刚的3捆,自然而然地变成“4个十”,答案能更为显而易见地展示为48。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7

今年星光杯教学评优比赛我的表现比去年有了很大的进步,讲完课后我如释重负,终于可以踏实地睡一觉了。现在我仔细反思从备课、说课到讲课的全过程,我的优势与不足。

一、优点或长处

1、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认真准备。在备课时我认真研读教材和教参,还研究了苏版、人教版、北师大版教材和我们所用的京版教材在讲该例题时的区别,借鉴其它版本的优点,我还特意把教研员进修时的课件找出来重新温习一遍。通过两个多星期的学习与研究,对于教材内容我已了如指掌。课前我还做了一个前测,看看学生的现有达到什么水平,这样可以更有针对性的讲解。我觉得上课就像作战一样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老师不光要熟悉自己的授课内容,还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才有可能上一堂好课。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向高人请教。荀子在《劝学》中曾说过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所以自己在冥思苦想之后更需要高人的点拨。在上课之前我请教了数学教研组的组长高老师:该怎么利用好点子图,怎么讲能让学生更明白?我把我的困惑跟高老师交流了,高老师不愧是教研组长,她说的方法我都没想到。听了高老师的讲解,顿时让我觉得豁然开朗。她不光告诉我怎么讲,还告诉我要做前测,真正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我还要请她听了我的试讲,高老师给我提出了不少宝贵的意见。对于自己不懂的地方要勤学多问,多向高人请教。

3、关注算理,从根本上理解。本节课我讲的是数学第六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去年我也教过,但讲完之后学生的错误率特别高,谁乘谁,乘的顺序总是混淆,只能通过大量的练习帮学生纠正过来。而今年上完课后,我发现学生的错误率很低,学生对乘的顺序掌握得很清楚。反思我的教学行为,我认为这节课在算理的讲解上较去年有的很大进步。例题是计算2412,我在讲解第二层用十位上的124时,我没有说用1乘24得24,而是说十位上1表示1个十,用10乘4得40,所以在十位上写4,用10乘20得200,在百位上写2。这样一来学生对每一位上的数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写在这一位上理解的很清楚,只有理解了算理,从根本上学懂才能减少错误率。

4、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本节课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在讲解新课之前,我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求出2412的积,看看谁的办法多。学生用到了拆分乘、拆分加的方法,有的同学把24拆成20和4,分别乘12,再加起来,还有的把12拆成2乘6,分别乘24将没学过的知识转化成学过的知识。课上我让有想法的同学都上黑板讲解自己的做法,我本想让其他同学体会的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发生思维,但上完课之后我收到了意向不到的效果。在做思考题时有的学生也用到了拆分乘或拆分加的方法,本来在课上我只是想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没想到学生竟记住了这种方法,再遇到问题时能用到。所以讲课时不要忽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要轻易抹杀他们。

二、缺点或不足

1、教学难、难点制定的不准确。说课时,我定的教学重点是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难点是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在说课时,校长帮我纠正对于算理的理解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而说课之前我对重难点把握的不准确。

2、点子图的讲解不够透彻。让学生说完每种解法后,我让学生观察两种口算方法(将24拆成20加4,再和12相乘;将12拆成10加2,再和24相乘)、竖式计算和点子图之间的联系。学生在说口算时已经将每部计算的是什么圈在点子图中了,学生画的线已经将点子图分成了四部分,这四部分分别代表竖式计算中对应每位上的乘积。学生观察出来说的时候已经打下课铃了,所以我说的比较粗糙,我只说了每部分是谁乘谁得来的,而没有详细的说。我应该对着竖式联系点子图一起说,每行有多少个点子,有这样的几行,也就是求几个几,对应竖式中的谁乘谁,如果我能这详细地讲解对学生理解算理来说会很有帮助的。

三、个人体会。

这堂课给了我很多体会,也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这些都将是我专业成长路上的宝贵财富。其中让我体会最深的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堂课讲的好坏和你课下做了多大的准备息息相关。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对于老师来说也同样适用。这节课最后对点子图的讲解我讲得不是很透彻,留下了一个遗憾,回想我为什么没有讲透呢?学生点子图的画法有好几种,学生先画哪笔都有可能,而课下我没有把所有的可能都写出,根据学生出现的可能想出相应的对策。再加上都讲点子图时都打下课铃了,我一着急就没说透,留下了遗憾。所以要想上一堂好课课下要下足够的功夫,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是因为他们花了几十年的时间在钻研、在学习、在做准备。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8

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方法。我认为因数中间有0的笔算在三年级已经学习,所以在不了解班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下,就把重点放在了因数末尾有0的简便运算。然而课堂教学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给我这个多年教学数学的老师无疑是当头一棒。

我在课前铺垫了一些整十、整百数的乘法口算练习,并强调学生说出口算过程。由此再引出例题160×30,学习例题时我先让学生自己试着口算,再展示几种不同的算法,让学生自己用口算的方法进行笔算,通过比较大多数学生知道用简便方法计算。用笔算方法计算106×30时,我放手让学生自己用刚才的方法进行列式计算,反馈的结果出乎意料,学生还是遵循着笔算要数位对齐,正是因为受这种定势思维的影响,绝大多数学生在接受因数末尾有0的简便运算都比较困难。课堂作业的反馈情况来看也不是很好,错误较多,原因是有的学生没有熟练简便笔算,有的学生没有用简便算法的竖式,有的学生总忘在积的末尾添够零,有的学生在算乘的时候,不应该出现0的地方出现了0,不能彻底地理解“0先不看”的做法.针对这种现象,我想课后应加强专门练习,并当面批改加强个别指导。

这节课之所以会失败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课内对于简便写法强调不够,学生受笔算都要求数位对齐定势思维的影响,不习惯用简便写法的竖式;

二、学生课堂作业时间不够,在前面的算法引导中可以简洁些,这样就能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多练多说;

三、课前备课时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高估了学生的能力。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笔算乘法》的教学反思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9

第6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2.笔算乘法

第1课时 笔算乘法(不进位)

【教学内容】

教材第60页例1。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理解每一步计算的含义;能正确地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2.在自主探索、交流学习中,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会用已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 点: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及乘法竖式书写的格式,并能正确计算。

难 点: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教师出示课件,谈话引入。

教师:屏幕上三位小朋友正在用彩笔画画,他们三个一共有多少支彩笔?请同学们都猜一猜。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写在自己的纸上)。然后想一想你用什么办法说明你猜测的数是正确的或者比较接近正确答案。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1.尝试计算。

教师:请同学们用尽可能多的方法计算出12×3等于多少。

要求:动脑筋,想一想,该怎样计算呢?把你的方法写下来。算完后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全班反馈、交流。

(1)学生有可能有多种算法:

①摆学具。

②口算:12×3=36。

③12+12+12=36。

④3+3+3+…3=36(12个3相加)。

⑤2×3+10×3=36。

⑥8×3+4×3=36。

⑦9×3+3×3=36。

学生说自己的理由:

生1:我是用连加的方法算出来的,3个12相加等于36。

生2:我也是用连加的方法算出来的,12个3相加等于36。

生3:我是这样算的,我先把12分成10和2,然后算2乘3等于6,再算10乘3等于30,30再加上6等于36。

生4:把12拆成8和4,再分别乘3,把它们的积相加等于36。

生5:把12拆成9和3,再分别乘3,把它们的积相加等于36。

生6:我是通过摆小方片的方法得到的。

(2)比较评价。

①看一看,你理解各种方法的道理吗?

②比一比,你喜欢哪一种方法呢?理由是什么?

同学们通过讨论得出结论:生3的方法简单。因为如果加数多了计算就很麻烦。

2.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

教师:那我们能不能把生3这三个算式像加法竖式那样合并成一个竖式呢?

(1)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的方法。

(2)汇报交流,反馈算法。

学生的方法可能有:①先用3乘个位上的2得6,写在个位上,表示6个一;再用3乘十位上的1得3,写在十位上,表示3个十,结果就是36。②2×3=6,6写在个位上,表示6个一;10×3=30表示3个十,3写在十位上,等于36。③先用十位上的1乘3,表示3个十,写在十位上;再用个位上的2乘3得6,表示6个一,写在个位上,结果就是36。

(3)师生互动,交流算法。

教师:怎样列竖式?先从哪一位乘起?

教师边板书边讲解,边与学生交流:在乘法竖式时,先写第一个乘数12,再写乘号,然后写第二个乘数3,注意3写在哪儿。乘的时候,要从个位乘起,用3和个位上的2相乘得几,写在哪儿?为什么?乘完了吗?还没有,接着用3乘十位上的1,得到的3又写在哪儿?表示什么?结果是36。

在乘法竖式里,12、3和36分别叫什么?

教师板书:

教师:如果百位上还有数,还要怎样算?

教师:对,继续用3乘百位上的数,乘得的积就写在百位上。

三、尝试练习

1.教材第60页“做一做”。

(1)做一做第1题(板演齐练,全班交流算法,比一比书写格式)。

(2)做一做第2题(板演齐练)。(做一做第2题,算好后相互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教师:你发现这3道算式最大的区别是什么?(第一个算式,第一个乘数是一位数;第二个算式,第一个乘数是两位数;第三个算式,第一个乘数是三位数。)

这3道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先乘个位,再乘十位,最后乘百位,这是笔算乘法的基本方法)

2.练习十三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3.练习十三第2题。

(1)用课件出示练习十三第2题,请同学观察题目,明白题中给出的信息。

(2)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同桌再互相说说自己的算法。

(3)指名学生在班里汇报,说说为什么要用乘法来计算,用竖式是怎样算的。

(4)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四、课堂小结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汇报,并整理本节课学到的知识。

【教学反思】

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交流理解算理、总结计算方法,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算理算法,更注重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索过程中,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倡导算法的多样化,让学生逐渐体会到用竖式计算的优越性。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10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主要是解决笔算过程中从哪一位乘起、怎么进位和竖式的书写格式等问题。这几个问题是相互依存的,只有在乘积有进位的笔算中,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竖式计算中从个位乘起是必要和科学的。因此,我安排好呈现多位数乘一位数时要解决的三个问题:

1.从哪一位乘起;

2.怎么进位;

3.竖式的书写格式。

学习时,我以复习旧知作为铺垫;接着课件出示课本情境图,让学生自己先从图中找出数学信息,再根据获得的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然后自己列式解答,24×9=?。在本节课学习24×9前先让学生估一估,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这个估算意义不大,因为在相同的时间里他已经能够进行精算了,但是对现实生活中来说,这样的估算却是有必要的。估算本身就是很难学习的内容,在出现这样的差异的情况下,如何进行估算的学习,才能使估算真正体现其价值和意义,这是我非常困惑的。在此基础上,我再让学生动笔独立完成,之后把自己是怎么算的以及要注意什么问题跟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交流,通过他们亲历、体验、交流算法后,让学生自主发现24×9,先从个位乘起,哪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还要注意不要忘记加上进位的数,这样学生从计算中悟出了正确的算法。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11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与两位数乘两位数同是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教学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都可以直接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中来,因此,学生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和探索并不会感到困难。但是,由于因数数位的增加,计算的难度也会相应的增加,计算中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况,因此,这一课的学习对学生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位数乘两位数虽然是笔算乘法的关键,但学生有了二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如果单是由教师讲解,难免会有枯燥无味感。在教学时,我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课堂创设思考、交流空间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对于如何笔算144×15,我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其在独立思考,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计算方法探索。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索。对于学生多种不同的算法,只要他们讲得出理由,都应加以肯定。交流时,重点放在讨论竖式的计算方法上,并让学生说一说每一步计算的算理。有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己的探究中,学生通过认真的思考与合作交流得出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从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探索笔算方法,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活动中学生经历了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的得出过程,体会了计算的用处,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我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主体,是探索者,由于学习方式具有开放性和探索性,学生的学习活动积极了、主动了。

在练习的评讲,将重点放在学生容易错的题目或常见错误上。让学生做老师,进行批改纠错。分析这道题是否正确?如果是错的,那么错在哪里?从而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纠正了学生错误,加深正确做题的印象。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提出明确要求,包括相同数位如何对齐以及横线的画法等,作业批改时也从严要求。

从作业情况来看,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主要问题是学生的口算能力较弱。其一,部分学生乘法口诀不熟练;其二,一百以内的加法不过关。虽然在上学期期末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训练,但效果并不显著,本学期要继续加强计算题的练习,每天的题量可以少一些,但要坚持每天练。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12

我教学的是《笔算乘法》的第一课时,本课时的内容是学习《笔算乘法》的引路课,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它是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的掌握表内乘法,学会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加两步计算混合运算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教学的。

上完这节课,我觉得有些地方还是很成功的。

我以教材例题为情景情境,让学生经历解读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在解决第1个问题的过程中,首先,让学生了解笔算的必要必性;同时,通过几个措施理清算理和算法。最后通过对比,将估算、口算、笔算建立联系。问学生你有什么发现,结论是方法是一样的,让学生更深理解算理,同时感受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万变不离其中。第二个问题的解决是巩固2位数乘1位数的算理与算法。第三个问题的解决,是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让学生知道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算式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综合练习题目的是巩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让学生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解决第一个问题时,我先让学生估一估,并连问:你能估算吗?怎么估?估大了还是估小了?因为之前刚刚学过,很容易就唤醒学生的已有的知识。估完后,问学生,能口算吗?既起到了复习的作用,也起到了铺垫的作用,也体现了尊重学生的知识起点。再通过引导,让学生了解笔算乘法的必要性,展开新课。

练习设计有层次:基础题:一组笔算题。3×223×2223×2之前面设及的都是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此组题中有三位数乘一位数,先让学生说说223×2算理与算法,再让学生对比三道算式,通过对比得出结论,方法是一样的,再在223前面添一个2,让学生感悟。开放题:贯通算法,提升思维。

本课节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面对学生的多种解法,还可以站得更高。在解决第三个问题时,让学生分类,按解题思路的不同进行分类。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会有所帮助。

二、31×2+33,应该问问学生31×2表示什么意思?而不只是为有新的解法而解题,是需要引导学生分析题意。

三、在开放题处,只局限于不进位,应适当渗透进位。

四、教师的话有些多,重复的太多。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13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第四单元的教学重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乘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生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接着,编排进位的,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位的笔算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教学第一课时是不进位的,课堂上我结合例题引导学生去理解算理。当时的例题是没套书有14本,老师买了12套,一共买了多少本?当时这道题是先用口算方法想,先求10套多少本,用14×10=140(本),在求2套多少本,用14×2=28(本),然后140+28=168(本),学生对口算方法都能明白,所以这道题改成竖式时,学生对于算理都能明白,没有疑问,只是有个别学生习惯写上竖式中140的那个0,这个慢慢可以改掉。有了一定的情景辅助学生理解算理上略微有些吃力。课上再通过纯竖式计算,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而且一开始我要求学生写清楚你每一步是谁和谁相乘得来的,学生能写清楚,必然是能理解的。练习的过程中适时请学生上台板演,再结合错题进行分析,加深理解,通过两课时的教学发现针对不进位的都能很好的掌握。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必须让学生明白算理。再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学生才能彻底学会。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14

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几点值得自己注意的地方:过于平淡,没有起伏;学生热情不高;该强调的地方忘记强调。笔算乘法与其他单元比较起来时比较简单的一个单元,但是学生在做题过程中还是容易出现一些本来应该可以避免的错误,比如进位忘记加上、单位忘记写、答语写不完整、等号后面忘记写得数等等。怎样改变这个现状?我想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一些奖励措施,对于做题认真仔细的学生给予一定的非物质奖励或物质奖励,激励学生在做题过程中认真思考,慢慢地形成这个认真检查的习惯。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15

不足及启示:

一、课前复习占用时间太多,没有做到好的开头作用。

二、教学内容较于简单化,解决的问题过于单一。

对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材呈现的虽然是学生新接触的学习内容,但竖式的书写学生早已不陌生,甚至用竖式的计算有些学生也已掌握,这一内容已经不能够成为学生愿意主动去探索的问题。

启示:可加大教学内容的难度。

教学中教师可以把一次进位的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内容加入进来,可以在完成12×3、23×2、123×2之后,再回到最初的情境中,把12枝彩笔换成18枝彩笔让学生计算他们一共有多少枝彩笔?从而可以使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层次性,深度性,也使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学习提示太繁琐,课堂气氛不活跃

根据学习提示,汇报展示环节不够理想。教师一味地反复强调笔算乘法的方法这一问题,没有提出新的问题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得他们没有被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吸引,失去学习的兴趣,促使课堂气氛显得沉闷而不活跃。

启示:可增加比赛,从而增进学生的学习热情。

计算教学的算理、算法很重要,学习起来也很枯燥无味。在教学上如果能够设计一些激发学生挑战的形式将会激发他们学习热情。比赛这一形式就是一个好的办法。可以开展口算比赛,比哪个小组算得多且算得准;可以开展口算积分比赛,比哪个小组抢到的口算题最多,并算得准等。

这样补充设计后,教学内容就会充实些,教学难就会深刻些,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浓厚些,课堂的教学效果就会活跃些。

第二篇:《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笔算乘法这一课 本来比较枯燥,加上是第二节课上课,所以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主要表现如下:

一、教学内容较于简单化,解决的问题过于单一,《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对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材呈现的虽然是学生新接触的学习内容,但竖式的书写学生早已不陌生,甚至用竖式的计算有些学生也已掌握,这一内容已经不能够成为学生愿意主动去探索的问题,教学反思《《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二、课堂气氛不活跃。

学生已经对本节课的笔算乘法的方法有所了解,不陌生。因此在教师讲解完他们不太明确的算理后,教师还是一味地反复强调这一问题,没有提出新的问题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得他们没有被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吸引,失去学习的兴趣,促使课堂气氛显得沉闷而不活跃。

今后不管什么类型的课要精心钻研教材,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争取完成教学内容。

第三篇:《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邹家保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对于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在前面已经重点了解,所以我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把重点放在了因数末尾有0的简便运算。

学生这些年来所学习的笔算都要求数位对齐,正是因为受这种定势思维的影响,绝大多数学生在接受因数末尾有0的简便运算都比较困难,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在课前就铺垫了一些整十,整百得乘法口算练习,并强调学生说出口算过程。由此再引出例题280×3,学习例题时我先让学生自己试着算,再展示几种不同的算法,让学生自己评一评,通过比较大多数学生知道用简便方法计算。在课堂上我让学生通过议一议,试一试,比一比,想一想等一系列活动,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从课堂作业的反馈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学生对这节课的知识掌握得较好,但是有些学困生还是采用数位对齐的方法进行计算,有待我课后个别辅导。

第四篇:《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一堂计算知识的新课教学。回顾从教学设计到课堂实施整个过程,自己收获很多。

几点收获:

1.计算教学中的知识迁移可以将整个计算知识体系中相关连的知识融会贯通。本节课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与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做一个知识迁移,迅速的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的算理和方法两个重难点突破,学生既容易理解掌握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大量的计算练习是学生掌握计算知识的必要手段和途径。在教学中我共设置了四个不同层次的练习:模仿练习巩固练习提高练习应用练习拓展练习。

3.为课堂教学中的和谐、高效作初步的探索。教学设计经过反复修改,知识的迁移和不同层次的反复练习,每个教学环节的不断调整只为一个目的提高有限时间内老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教学开展过程中把老师与学生放在同一水平位置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大量的激励语言和适当的教师幽默为课堂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几点不足的地方:

1.追求课堂的高效而忽略了学生学习知识过程中的知识生成环节。在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与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做知识迁移过程中老师参与的程度太大,应该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大胆的说说自己的想法,并总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2.教师的教学智慧没有得到充分展现。教学环节预设太多老师放不开手,比如:如果将:“你能用竖式计算出准确答案吗?”这一提问换一种方式提问“你能用尽可能多的方法计算出准确答案吗?”,那么最后的学生给我们所展示的结果将是百花齐放,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都将提升一个层次。老师放不开手,究其深层原因还是教师教学智慧的贫乏。

3.所学知识的深度拓展不够。由于时间不够,“思维训练”环节在课堂上被临时删除,导致学生的思维训练发展的一个很好的机会没有得到发挥。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2

一、成功之处:

1.流程清晰:理清楚教学流程背后的目的,收获颇丰。复习导入环节唤醒已有知识经验;激趣尝试环节自主解决问题,呈现不同算法;交流互动环节总结笔算算法,理解算理;总结应用环节运用经验尝试解决问题。

2.收获了“闯关”的思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将授课环节连接在一起,环环相扣,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3.巩固练习环节,出题避免单一化,练习具有层次感。即,模仿性练习、单一练习和综合性练习。

二、不足之处

1.在展示的过程中,忽略了“估算”的环节。背后体现了在面对计算类的内容教学时,让孩子们估算的意识弱。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引起注意。

2.说明算理时,小棒的位置不能完全模仿教材,欠考虑。既然是要向“算法”过渡,那么就一定要把直观的小棒图变得更易理解的形式。考虑将3个十放在一起,18根当中的1个十紧挨着刚刚的3捆,自然而然地变成“4个十”,答案能更为显而易见地展示为48。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3

《笔算乘法(例1不进位)》教学反思:

笔算乘法的第一课时内容简单,孩子们有了以前加减法竖式的基础,学习乘法就很容易。有很多孩子在课前自学时就已经准确地掌握了方法,所以在课上我们共同总结了算法,点出了易出错的地方,整堂课的学习显得轻松有余。就是有个别学生容易把多位数的十位乘错,有的是乘法口诀背错,有的是没乘直接搬下来。大多数同学准确率都很高,所以课堂上我更侧重于运用乘法计算来解决问题,放手让学生读题,提炼出题目所需的条件,学会理清各数量之间的关系来进行解题,但解决问题仍是学生们最弱的一项,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和练习中加强关注。

例2含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有了不进位乘法竖式与加法的学习基础,本节课的内容学生们基本上都是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完成的。他们都已经熟知了乘法的笔算书写方法与计算顺序,也掌握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十位先乘后加。但容易的知识总是会受到学生们的忽视,所以仍有部分同学计算准确率不高,尤其是在计算十位时,有部分同学受加法满十进一的影响,总是会只加一。所以在下节课前应设计几题纠错题,让学生们通过找错,改错的过程明确个位满几十就要向十位进几,在计算十位时要先乘再加上进位的数字,得到的才是十位的乘积。

通过几节课的教学,学生们读题的习惯慢慢养成,很多学生已经能准确地判断出题中每个数字之间的数量关系,能熟练地运用数量关系式来解决问题了,这对以后的数学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4

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方法。我认为因数中间有0的笔算在三年级已经学习,所以在不了解班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下,就把重点放在了因数末尾有0的简便运算。然而课堂教学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给我这个多年教学数学的老师无疑是当头一棒。

我在课前铺垫了一些整十、整百数的乘法口算练习,并强调学生说出口算过程。由此再引出例题160×30,学习例题时我先让学生自己试着口算,再展示几种不同的算法,让学生自己用口算的方法进行笔算,通过比较大多数学生知道用简便方法计算。用笔算方法计算106×30时,我放手让学生自己用刚才的方法进行列式计算,反馈的结果出乎意料,学生还是遵循着笔算要数位对齐,正是因为受这种定势思维的影响,绝大多数学生在接受因数末尾有0的简便运算都比较困难。课堂作业的反馈情况来看也不是很好,错误较多,原因是有的学生没有熟练简便笔算,有的学生没有用简便算法的竖式,有的学生总忘在积的末尾添够零,有的学生在算乘的时候,不应该出现0的地方出现了0,不能彻底地理解“0先不看”的做法.针对这种现象,我想课后应加强专门练习,并当面批改加强个别指导。

这节课之所以会失败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课内对于简便写法强调不够,学生受笔算都要求数位对齐定势思维的影响,不习惯用简便写法的竖式;

二、学生课堂作业时间不够,在前面的算法引导中可以简洁些,这样就能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多练多说;

三、课前备课时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高估了学生的能力。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笔算乘法》的教学反思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5

结合课堂实际情况, 反思如下:

1.故事情境贯穿于整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备课的时候考虑到,计算类型的课比较枯燥,学生会觉得很没意思,因此产生厌学的心理。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我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设计了一个去数学王国参观、并且帮助王国找寻宝石的情境,并且将这一情境贯穿于整个课堂之中。从课堂上学生的状态上来看,学生们很喜欢这样的故事情境,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进来,主动地进入到学习活动中。

2.充分挖掘学生的已有经验。新课标提出, 教学 时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学习了乘法的意义、数的`组成等知识,因此让学生自己尝试着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12乘3的结果。随后在学习笔算乘法的环节,也是让学生自己尝试列竖式,因为学生有了笔算加减法的学习经验,因此也能够将以前学过的知识迁移到新知中去。通过课堂反馈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在老师讲之前自己尝试用竖式来解决问题。

3.关注课堂评价,评价方式多样,关注反思与总结。在课堂中分别采用了同桌互评、老师评价、自我评价的方式,针对学生的认真倾听、积极交流、书写工整、准确计算方面进行了评价。不但关注了学生的学习结果,同时又关注了学习过程。体现了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落实了新课标中的理念。在课堂最后设计了写一写自己的收获和感受的环节,让学生了解到反思是一种习惯、是一种态度,应将这种反思和总结的习惯应用于每一节数学课后。

4.通过检测及时了解学生课堂学习掌握情况。下课前设计了检测环节,通过几道基础的练习,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这样才能结合学生出现的不足之处课后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查缺补漏。

5.对于学生的书写要求还不够细致。这节课是学生第一次学习乘法的竖式写法,应在书写上多强调强调,在学生汇报的时候也可以借助投影找一些反例,让学生挑错,从而规范书写。

6.算理渗透的还不够。尤其是如何将数的组成的方法迁移到写成竖式上,这一点在备课的时候就没有想好应该如何处理,因此在讲课的过程中,总感觉没有点透。 通过参加这次百花奖,我的收获也很多,尤其是知道了在新课标理念下教学目标应当如何设定,一些关键词应当如何使用等。今后我也会把这些收获落实到平时的每一堂课中,让平时的课堂真正做到高质高效。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6

1从本班实际导入,创设了问题情景。

新课标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我在课堂开始就从班级买作业本入手,再现了学生熟悉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计算设置在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之中,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知识与经验,使学生愿意去主动探索知识。

2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给学生创设了思考与交流的空间。

新课标提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在探索笔算乘法的过程中,我先请同学估一估,培养了学生估算的能力,接着,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计算,学生积极地投入到交流讨论当中,不少同学的口算能力很强,用口算的方法算出了结果,在交流中学生充分的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在此基础之上,我又引导学生试着用竖式解决这一问题,有了口算的基础,学生通过认真的思考与合作交流得出了笔算乘法的方法。从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到相互交流探索笔算方法,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活动中学生经历了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的得出过程,体会了计算的用处,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当然,在课堂中也有不足之处,例如,平时一些发言少的、内向的孩子,在合作交流中,参与的深度就远远不及活泼开朗的孩子,这就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当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改进方法,真正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7

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较好地把握了计算教学的目标。本节课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把握上,在注重知识技能的目标的同时,更注重目标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在价值目标取向上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算理算法,会运用法则正确进行计算,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索过程中,经历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过程,倡导算法的多样化,同时考虑到后继学习的需要,加强竖式计算的训练,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能够准确、迅速地计算方法。

2.重组教材,渗透系统论思想。教材中的例6是对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规律的运用。我对这一内容进行了补充和扩展,102×4是不进位的106×4是个位相乘进位的,508×3是个位和百位相乘都进位的,3003×3是因数中间两个0的乘法。通过这样的安排,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实践证明,教材的重新组合,不仅能达到预定教学目的,而且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主动建构。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整节课与原教材相比,虽然内容增加了,但学生照样学得很轻松。

3.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在教学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规律时,我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利用乘法的意义,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在大量的例子中总结发现这一规律。计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机械的训练会使学生厌烦。计算课不应该是重复的练习。在每一次计算后,我都会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学生在一次一次地观察、比较、交流中掌握了笔算方法。这一目标的达成是在自主尝试、自由表达的基础上实现的。教学中努力做到尊重学生,民主教学,认真倾听他们之间不同的意见,给他们发表自己想法的权利和机会,使他们在无恐惧的情景下自我检查、反省、逐步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练习题的设计综合性强,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8

本节课是课本65页例题2进位的笔算乘法,重点讲解19乘19的竖式,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的方法,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不进位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我先出示几个问题:

(1)、这算式第一步算什么?是怎样算的?个位满十怎么办?十位呢?

(2)、第二步算什么?是怎样算的?

(3)、第三步呢?让学生带着这几个问题独立尝试计算,指名板演并给大家解释他的计算过程,其他四人小组也交流算法并全班汇报。

这节课的重点是理解进位笔算的算理,在学生展示并讲解方法之后,我都一一作出了评价,最后由老师再演算一次,并一边算,一边讲解算理(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9去乘19的每一位,积的末位要和个位对齐,表示9个别19是不是171,个位满八十向十位进8,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去乘19,最后把两个积相加),然后再让全班齐说算理。接着出一些错题让学生判断并改正,并要他们知道错在哪?笔算进位的两位数乘法要注意什么?再通过书本65页的“做一做”来加深进位的两位数乘法计算方法,并让学生同桌间说说笔算的过程,同桌说说,指名说,以此方法突破教学重点。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9

4月18-20日,我很有幸参加了在z举行的z市农村小学数学“关注常态,聚焦高校”课堂教学研讨会,在几天的紧张学习中,不但饱览了众多教学高手的真功夫,而且还聆听到多位专家的精心点评,受益匪浅。更有幸的是能和刘敏老师同上一堂课,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大师的风采,她的自信,稳重,驾驭课堂的能力,课堂上生成的问题能灵活机智处理的能力等等,有很多值得我去学习的地方。

通过参加这次活动,我的感触很大,让我觉得这些专家前辈们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都是通过平时的思考总结,主动探索,积累经验,不断的反思、思考、创新、实践,才会有今天的成绩,才会使自己变的如此强大。我很想问问我自己,我每天都是在干什么?做了哪些有意义的事呢?是要我去做,还是我要去做呢?每天都思考了吗?每天都反思了吗?每天都进步了吗?哪怕只有一点点。真的得好好静下心来,好好思考,接下来应该怎么做呢?

非常感谢于科长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这么好的平台,展现自己。也很感谢县教研室给我这次锻炼成长的机会。通过参加这次的研讨会,我感觉到自己真的很渺小,感觉自己脑袋里空空的,自己真是懂的太少了,感觉到了自己有很多很多的不足,需要去学习的有很多很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下面我就对我执教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进行深刻的教学反思。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虽然在乘法笔算的顺序和数位的对齐方面已有了一定基础,但计算作为最根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该是我们教学的重点。所以,本节课我把教学目标定位在让学生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本节课有以下不足之处:

1.不能关注全体学生。

在课堂上我发现回答问题积极的就那么几个同学,我试图调动其他同学的积极性,但是我屡次的尝试,都是以失败而告终,从这点上说明了我驾驭课堂的能力很差。

2.评价语言过于单一。

评价学生不但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增加其学习的兴趣,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一个良好的评价语对一个孩子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哪怕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表情都会对他们产生深刻的影响。但是我这节课老用你很棒、不错、很好,这一类的评价语,很单调,反复出现,让学生觉得习以为常,也激发不起学生的乐趣及其学习动机。

3.个别地方设计意图不是很明显。

比如:口算题第2组题目,我的设计意图是想把这组题目和竖式计算第二步联系起来,先给学生做个铺垫,然后便于学生理解用竖式计算的第二步是1个十乘24得24个十也就是240。但是通过教学效果来看,体现的不是很明显,属于无效环节。还有估算那个环节,设计意图是先让学生估算,再尝试用笔算,这样既复习了上节课的估算方法,也能使估算的数值能验算笔算的大约数值,使估算、笔算有机结合。但是课堂上只让学生估算出结果,没有让学生体会到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没有使学生明确估算对笔算的作用,设计意图体现的不明显。

4.教学机智欠缺。

学生突发情况不知道如何处理,出现了走教案的情况。比如在让学生比较方法的时候,有的学生说喜欢方法一,有的学生说喜欢方法二。我当时也没有在意这个学生的想法,按照我原来的思路,为了突出这节课的笔算乘法,极力的倡导第二种做法。这个细节反映了我的教学机智,应变能力和课堂调控能力的不足。

5.该让学生明白的名称没让学生明确。

比如两个因数相乘,告诉学生第一个因数,第二个因数简洁,明了。但是当时我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老是说数字,让学生理解比较困难,浪费了时间,没达到很好的效果。

6.细节关注不够。

在板书的方法一的时候我课前设想是往下写一写,和竖式的两步计算正好持平,让学生很明显看出来,其实这两种方法的算理是一样的,只是呈现方式不同。但是课堂上考虑的不够仔细,把方法一书写的位置过于朝上,导致了用竖式计算的时候没有给学生们清晰的呈现出这个问题。

通过这次的学习我深深的感受到数学课堂是朴实的、也是生动的。我想数学课堂最重要的不只是让学生学会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数学的方法,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努力学习,取长补短。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10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虽然在乘法笔算的顺序和数位的对齐方面已有了一定基础,但计算作为最根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该是我们教学的重点。所以本节课把教学目标定位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同时培养学生用“旧知”解决“新知”的学习方法及善于思考的学习品质,养成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是理解乘数是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本节课在设计时考虑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通过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再创造’”。即让学生通过数学活动自己去探究、去寻找正确的方法。这本节课中,在学习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时,通过交流,让学生充分展示学习的思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让学生真正自己领悟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组织学生创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介绍不同的计算方法。如“请在四人小组里说说你的算法,也听听别人的算法!”“谁愿意与同学们分享你的计算方法?”“在这些算法中,你比较欣赏哪一种算法?”等等,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吸收,学会欣赏,学会评价。

2、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算法多样化是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的一种重要思想,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新课标指出:笔算教学不应仅限于竖式计算,应鼓励学生探索和运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同一道计算问题,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和认知风格存在着差异,常常会出现不同的计算方法和解题策略,这正是学生具有的不同个性的体现。在本节课教学24×12时,放手学生试算,学生出现了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有根据口算的方法来计算的;有把因数拆成两个一位数,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计算的;有直接列竖式进行计算的;在学生独立思考解决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同学的解法,进行小组内交流,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间的数学交流。而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了成功的愉悦,使不同的人学到了不同的数学。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老师还不能够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如在笔算乘法时,教师讲得过细。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尽量克服这些不足,力争课堂教学尽善尽美。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11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主要是解决笔算过程中从哪一位乘起、怎么进位和竖式的书写格式等问题。这几个问题是相互依存的,只有在乘积有进位的笔算中,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竖式计算中从个位乘起是必要和科学的。因此,我安排好呈现多位数乘一位数时要解决的三个问题:

1.从哪一位乘起;

2.怎么进位;

3.竖式的书写格式。

学习时,我以复习旧知作为铺垫;接着课件出示课本情境图,让学生自己先从图中找出数学信息,再根据获得的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然后自己列式解答,24×9=?。在本节课学习24×9前先让学生估一估,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这个估算意义不大,因为在相同的时间里他已经能够进行精算了,但是对现实生活中来说,这样的估算却是有必要的。估算本身就是很难学习的内容,在出现这样的差异的情况下,如何进行估算的学习,才能使估算真正体现其价值和意义,这是我非常困惑的。在此基础上,我再让学生动笔独立完成,之后把自己是怎么算的以及要注意什么问题跟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交流,通过他们亲历、体验、交流算法后,让学生自主发现24×9,先从个位乘起,哪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还要注意不要忘记加上进位的数,这样学生从计算中悟出了正确的算法。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12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第四单元的教学重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乘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生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接着,编排进位的,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位的笔算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教学第一课时是不进位的,课堂上我结合例题引导学生去理解算理。当时的例题是没套书有14本,老师买了12套,一共买了多少本?当时这道题是先用口算方法想,先求10套多少本,用14×10=140(本),在求2套多少本,用14×2=28(本),然后140+28=168(本),学生对口算方法都能明白,所以这道题改成竖式时,学生对于算理都能明白,没有疑问,只是有个别学生习惯写上竖式中140的那个0,这个慢慢可以改掉。有了一定的情景辅助学生理解算理上略微有些吃力。课上再通过纯竖式计算,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而且一开始我要求学生写清楚你每一步是谁和谁相乘得来的,学生能写清楚,必然是能理解的。练习的过程中适时请学生上台板演,再结合错题进行分析,加深理解,通过两课时的教学发现针对不进位的都能很好的掌握。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必须让学生明白算理。再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学生才能彻底学会。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13

今天上午第一节课给同学们上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笔算乘法的习题课,现对这节课做出以下几点反思:

在课堂上让学生上来板演时,发现学生对于因数中间或者末尾有零的笔算掌握的并不好,在列竖式时,不知道哪个数位对齐,还是用常规的方法来计算,或者是最后计算完,粗心大意末尾忘记添零。没有找学生上来板演之前,我以为这节课的知识学生掌握的都不错,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还是要多多的从学生的作业和板演中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才能针对其问题进行辅导。在发现这些问题时,我又在黑板上讲了四个习题,仔细的给同学们计算的过程和方法,然后又找同学到黑板上板演练习八计算题,让学生相互纠错订正,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整节课进行的还比较顺利,也对知识进行了巩固。

上完课我批改作业时,发现很多学生的计算过程都存在问题:列竖式数位对不起、粗心大意忘记进位、一位数的加法计算错误,这些问题都是需要跟学生再次强调的课。学生的计算是比较薄弱的,在以后的课堂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巩固。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14

在教学中我体会到,对这一知识的教学千万不能急,不能光看学生计算出的结果正确与否,还应关注学生是否理解了算理。看似简单的计算,实际上对初次学习的学生来说是挺困难的事情。在教学中应多观察多思考学生出错的原因,帮助其对症下药。同时,加强对算理的理解是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方法的关键。

本周初学笔算乘法,首先学习不进位乘法,问题不是很大;后学习进位乘法,问题就出现了,我认为原因是。

1.学生计算基础差。有一部分学生口算加减法本身就不过关,乘法口诀背得乱七八糟,在进位乘法中计算过程有乘法还有加法,对这部分同学来说就更难了。

2.算理不明白。有一部分同学对竖式计算算理不明白,如向前一位进的数这部分学生都在最高位相加;还有一部分学生进的数与得数再相乘。所以错误百出。

3.计算步骤较多。多位数乘一位数不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乘,而是要用一位数分别去成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再把所得的积与进位的数相加,其中计算步骤较多,要顾及的问题也很多,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解决的方法是。

1.加强口算训练。

2.加强学生对计算理的理解。

3.多进行强化训练,直到掌握为止。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15

在《笔算乘法》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值得自己反思的方面,现总结如下:

一、收获:学生在上一节课中,对整百整十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中,不理解三位数的百位数如何参加运算。对于这个情况,我在复习两位数乘法后,增加了321×3的练习,让两位数乘法向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中间的过渡难度变小,通过这道题的练习,减轻了学生直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难度,通过学生的练习,学生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十位数时,基本没有出错,效果较好。这让我意识到,必须随时了解学生,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才能真正上好一堂课。

二、不足:尽管在收获中我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了教案的调整,但因此而延长了情境探索的时间,而在后面的自主探索、解决问题中,没有及时调整所用的时间,因此到巩固应用时,时间略仓促,对练习题的处理没留出足够的时间,使学生在通过练习题提高中,没有达到课前预设的目标,成为一个无法弥补的遗憾。正是由于对时间的把握不够,让我反思平时上课时同样出现这个毛病,平常上课没有对每一节课各环节的时间把握。有时在课中由于拖拉,一节课讲不完,由于又进行的过多,使部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不扎实。这需要在以后教学中一定要精心备课,切实把握好每一个环节。

通过这节课,我觉得受到最大教育的不是教室里的学生,恰恰是站在讲台上的我。使我深深认识到自己平时教学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总结,认真学习,争取将每一节课都上成优质课,真正实践一个人民教师的职责。

第五篇:《笔算乘法》教学反思450字

1从本班实际导入,创设了问题情景。

新课标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我在课堂开始就从班级买作业本入手,再现了学生熟悉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计算设置在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之中,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知识与经验,使学生愿意去主动探索知识。

2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给学生创设了思考与交流的空间。

新课标提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在探索笔算乘法的过程中,我先请同学估一估,培养了学生估算的能力,接着,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计算,学生积极地投入到交流讨论当中,不少同学的口算能力很强,用口算的方法算出了结果,在交流中学生充分的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在此基础之上,我又引导学生试着用竖式解决这一问题,有了口算的基础,学生通过认真的思考与合作交流得出了笔算乘法的方法。从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到相互交流探索笔算方法,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活动中学生经历了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的得出过程,体会了计算的用处,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当然,在课堂中也有不足之处,例如,平时一些发言少的、内向的孩子,在合作交流中,参与的深度就远远不及活泼开朗的孩子,这就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当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改进方法,真正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五篇模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