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新《教学技能指导》心得体会
读《新教师教育教学技能指导》心得
毕丽娜
为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我认真学习了《新教师教育教学技能指导》一书,这是一本书,一道彩虹。它是那么明亮,又是那么多彩。既有理论思考,又有教学实践;既有班主任工作,又有课堂实录。读之,如涓涓清流沁人心脾,又似熊熊烈火促我激情。读罢此书,不仅为我注入了新的血液,更加珍贵的是它带给我更多的思考。现将读后的感受随记如下:
一、投身于自身修养的提高
教师的教学技能对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年轻教师还需不断学习,潜心钻研,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二、立足于情感的熏陶
首先,学生若具有良好的心境,健康向上的情绪就能压倒消极落后的情绪,学习的效率就高。课堂上恰当地调控起学生的情感,教师灵活掌握“调控课堂教学活动的技能”对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的培育时,教师自身的心理品质和严谨的教风,在师生情感交流中起到重要的体现与重要的作用。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以积极的情感参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在这种氛围下,学生除产生一种对学习的需要和对教师的热爱,进而产生“尊其师、信其道、乐其学”的效应。
其次,我们要为学生创设富有情趣的教学情境,如探索性的、竞争性的、游戏性等的情境。这种情境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不仅有表象、概念,而且有思路、情感和内心的感受,必将促使学生积极的进行思维活动。
最后,我们应充分利用学生的成功的愿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成功的体验,使每个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过程中,产生获得更大成功的愿望。在组织练习时,不断设置思维障碍,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学生跳起来摘果子,在“再创造”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得到更理想的发展。
三、教育是读书的教育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面对当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势,面对新时代的学生,要做一位好教师,需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这就需要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读书不是为了某种目的,而是要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直至读懂了教育,读懂了学生,读懂了自己,最后才会读出幸福,读出快乐。《新教师教育教学技能指导》这本书,在我眼中就是一道美丽的彩虹。七种色彩,每种都亮丽,清朗。这虹指引我高峰所在,我想那里应有更为壮美的诗篇。跨越彩虹,放飞梦想。用我的青春与激情去开创辉煌创造超越!
第二篇:教学指导技能
第五章 教学指导技能
教学指导技能是教师教学的核心技能之一。韩愈《师说》里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不论是传道、授业还是解惑,都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给学生以适时、适当的指导。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为了将来“不需要教”,现在就必须明确“导”的方向,讲究“导”的质量,提高“导”的艺术,注重“导”的效果,真正地、扎扎实实地“教好”。因此,作为教师就必须掌握娴熟的教学指导技能。
一、案例展示
教师指导学生拟《荷花淀》的小标题: 教孙犁的《荷花淀》,阅读中,有的学生津津有味地咀嚼,有的漫不经心地翻阅,有的精神倦怠、恹恹欲睡。教师见状,立即发问——
师:同学们阅读了《荷花淀》,谁能以最快的速度给小说情节拟出标题?(按:教师基于学生学习现状,需要注入“强心针”进行刺激,否则课堂教学死水一潭。按教学计划拟小标题,抛出思维杠杆,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同时把课堂激活。)生:(抢先发言)我给这篇小说的情节拟定的小标题是: 水生参军——妇女们划船寻亲人——游击队员湖中歼敌——妇女们战斗中成长。
(按:启发切中学生的求知心理,学生立即响应,一吐为快)1 师:你拟得真快,思维十分敏捷!但作为小标题,还能不能更准确些、凝练点?(按:设置支点,要求“准确、凝练”,由现有发展区向最近发展区过渡。对学生及时鼓励、肯定,给他们添加学习动力)师:你们看小说中主要人物是谁?(按:学生不能及时完成“准确、凝练”的小标题,教师诱导,另辟蹊径,再设支点)
生:水生嫂为代表的年轻妇女。
师:以她们为线索拟小标题不是更准确、凝练吗?(按:教师因势利导,抓住学生的思维火花,进行恰当的引导)
生:送夫——寻夫——遇夫——学夫。
师:好!他是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年轻妇女为线索来确定小标题的。真是惜字如金啊!还有没有更新的见解呢?小标题是否越简越好?(按:一方面肯定学生的思维成果,另一方面以反问的形式指出其不足,既是向学生挑战,又给予他们新的思维杠杆)
(学生思考,课堂顿时安静,这种氛围使每个学生都得动脑,不允许也不可能有学生在这个思维圈外。)师:有人欲求简化,把唐朝杜牧的《清明》诗从七言改为五言,继而又改为三言,“雨纷纷,欲断魂,何处有?杏花村。”字倒是少了,但诗的意境却全无了。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生:老师,我明自了,简固然好,但一味求简有时不能准确表意。就像我刚才说的“送夫——寻夫——遇夫——学夫”,标题虽简练,但没有时代气息,用在孟姜女身上倒还可以。它不能突出白洋淀边抗日妇女的精神面貌,不如改成这样:送夫参军——寻夫遇险一一助夫歼敌——学 2 夫战斗。
生:(异口同声)好!别开生面!(教室里响起了掌声,并杂着笑声、赞叹声)(按:教师从侧面给支点,学生思维飞跃,启发成功,师生都享受着教与学胜利的喜悦)
这是一则教师指导学生拟小标题的教例。教例中的教师善于启发引导学生,不断给学生提供思维杠杆,设置思维支点,让学生拾级而上,最终圆满解决问题。正是教师循循善诱的指导使学生循序渐进圆满解决了问题。作为一名教师应具备较强的教学指导能力。如此,才能使教学取得成效。
二、技能概说
教学指导技能是指教师想方设法传授知识与技能、解答学生疑问与困惑,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行为方式。广义上来说,教师对学生所做的所有讲解、示范等都是一种教学指导。可见,教师的教学行为在最广泛的意义上都具有指导性,都可视作教学指导行为。狭义上来说,教学指导是指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与疑惑时,教师给予的有针对性的指点、引导与帮助。这里所谈的教学指导侧重于后者。教学指导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决定了学生学习的质量。教学指导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3(一)教学指导的作用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对课堂教学而言,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处于教学的主导地位。学生学习的好坏、教学效果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指导水平、指导方式方法等。教学指导不仅要向学生“传道授业”,还要帮助学生“解疑释惑”。教学指导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为此,教师要为学生指明方向、点拨重点、牵线搭桥、铺路设阶、归纳总结。教师的教学主体性在教学指导过程得到充分体现。
2、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学指导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之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教学指导中,教师通过精彩讲解、实践演示、创设情境、卖弄关子、设置矛盾等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寻根究底、欲罢不能的学习状态。颜渊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教学诱导中的“诱”就是要调起学生胃口,引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求知欲望。良好的教学指导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能够让学生长时间地维持积极的学习动机。
3、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教学指导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学指导绝不是教师代替学生去寻找答案,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比较、4 归纳、综合,自己去解决问题。这个过程需要学生思维的高度介入。教师对学生的启发指导,不仅体现在教学内容上,更体现在思维方式方法上。教师的许多指导是直接点击在学生的思维点上的。教师通过拨动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发现,在发现中解决。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学会思考,思维方式在思考中获得,思维品质在思考中提升。
4、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教学指导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认知由低到高不断发展的过程。教学指导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把学生的思维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加深学生对事物的理解与认知。经过教学指导,学生对事物的理解与认识会比原来更加全面、更加深人、更加合理。因此,教学指导可以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
(二)教学指导的原则
1、启发思维原则
教学指导要具有启发性,要能够拨动学生的思维。教学指导要能够启迪、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而且能够为学生的思考提供思维支点、思维杠杆、思维方向。教学指导要能够促使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思考。教学指导中,教师要多方设法,启动学生的思维。不能启发学生思维的指导就会流于形式,起不到教学指导应有的作用。
2、因势利导原则
因势利导原则就是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状态,根据学生的认 5 知水平和思维走势有针对性地进行启发引导。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叶圣陶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在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称,乃为善教也。”又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这实际上是主张教师要相机诱导,适时指导,并非不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强制性教授。只有因势利导才能导得其时,导得其所。教师要适时而教,才能教之得法,体现出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的指导作用不是教师强行地去推动学生学习,而是要与学生的学习状态相适应。
3、循循善诱原则
循循善诱原则就是教学指导要遵循教育的规律循序渐进地进行。不论是学生的认知过程,还是知识的逻辑结构都有一定的规律可遵循。教学指导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的逻辑结构,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地进行,绝不可 “凌节而施”。循循善诱,不仅是教学顺序上的要求,也是教学态度上的要求。它要求教师要有教育的耐心。循序渐进与耐心指导是联系在一起的。“善诱”要求教学指导要遵循启发性原则,对学生进行 “诱导”而不是牵引。“善诱”还要求教师掌握多种多样的教学指导的手段与方法,能够多方设法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4、过程互动原则
过程互动原则即教学指导要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进行。虽然教学指 6 导的主体是教师,但教学指导却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应遵循师生互动的原则。教学指导可以由教师先提出需要学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也可以由学生提出问题与困惑,寻找教师的帮助与指导。不论哪一种情况,教学过程都需要师生共同参与,积极互动。如此,才能真正体现出教师的指导作用,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如此,才能真正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得 “道”、学 “业”、释“惑”。
三、技能分解
教师进行教学指导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等。教师在进行教学指导时往往会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指导。这里对教学指导的类型展开讨论,从中不难看到这些教学方法的运用。根据指导方式的不同,教学指导技能主要包括教学指引技能、教学诱导技能、教学疏导技能、教学点拨技能等。
(一)教学指引技能
教学指引技能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引导学生逐步学习的教学方式。具体而言,教学指引技能可包括指明方向、指明方法、引导过程、提升结果几个方面。
1、指明方向
指明方向就是教师为学生的学指出明确的思考方向的教学指导过程。教学指导时往往需要教师先给学生以理论的或整体上的指导,为学生指明一个思考的方向,然后让学生顺着教师指引的方向继续努力。指明方向时教师要注意讲清学习的目的、要求,学习的策略、方式方法等,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意识进行思考与练习,提高思考与练习的效果。教师指明思考的方向时,要进行详细的讲解或示范,让学生清楚明白后面应该怎么做。教师的指导作用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这先期的指导过程中。
例如:指导学生多角度分析课文: 《执竿入城》一文的教学已近尾声。
执竿入城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教师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的文字之后对大家说:“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分析、评论,可以得出多种不同的正确结论。”说罢,教师拿出一个茶杯请学生观察。第一次使茶杯的正面对着学生,第二次使茶杯的侧面对着学生,第三次使茶杯的顶部对着学生,第四次使茶杯的底部对着学生。然后,老师在黑板上依次画出了茶杯的正视、侧视、俯视和仰视的平面示意图。画毕,教师问学生:“这四个示意图哪个正确”?学生异口同声回答:“全正确。”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同一个事 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它,尽管结果是不一样的,但这些结果全是对的。这就告诉我们,对于一个事物,不能从某一角度、某一方面草草一看,就轻易地作出结论,而要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进行全面的观察、分析、研究之后,再作结论。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有可能是科学的、正确的。
教师拿起课本对大家说:“阅读分析文章也是如此。我们要学会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研究一个人物、一个事件、一个场面,去分析研究一个句子、一个段落、一篇文章。这样阅读分析,这样思考问题,有利于避免片面性,有利于全面地理解文章。”稍作停顿之后,教师接着说:“《执竿入城》这则笑话虽然很短,但是如果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多角度的分析,也会得出多种正确的结论,使我们得到多方面的教益。下面,就请同学们从不同角度分析这则笑话,说说这则笑话说明了什么。”
学生专注阅读,凝神思考。(四名学生发言)对于上述四个学生的发言,教师都及时给予了应有的肯定。此时他对大家说:“上面的发言都是从鲁人或老人的角度说。大家想想看,分析本文,还能从什么角度进行呢?”
(三名学生发言)教师结合七名学生的发言对课文的思想内容作了总结之后说:“对于一个事物,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分析,这种多角度思维是创造性的一种。学会这种思维方式,有利于全面地认识事物,有利于发现人们尚未发现的东西,有利于创造性地解决总问题。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并 9 力求掌握这种思维方式。”
在这则教例中,教师的前期指导是方向性的,为后面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指导。教师首先提出了一个观点:“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分析、评论,可以得出多种不同的正确结论。”紧接着通过茶杯作了示范说明,然后才引导到课文的多角度分析上来。教师的前期指导为学生指明了方向,学生己经明白了道理,接下来就是自己演练。指导过程中,教师进行了必要的反馈和必要的提示:“大家想想看,分析本文,还能从什么角度进行呢?”最后教师进行了教学总结,完成了一个指导过程,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指导就是要收到教师“举一”学生“反三”的效果。
2、指明方法
指明方法就是教师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这一方法解决问题。
教例:蒋传一教《林黛玉进贾府》
湖州市特级教师蒋传一在教《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先是强调“名著无闲笔”,阅读名著要从细节处着手是一种较好的策略。学生运用这一策略在阅读中发现小说描写在贾政的炕上有“半旧的”靠背引枕,“半旧的”弹花椅袱。这两个“半旧的”描写似乎跟贾府这个贵族之家极不相称,这该怎么理解?带着这个问题,学生们深挖了自己的认知过程,回 10 头仔细阅读课文,着重于课文的细微之处,发现课文中有一句写道:林妹妹在二舅家的耳房里“打量这些丫环们的妆饰衣裙,举止行动,果与别家不同”,而“别家”就是贾赦家。林黛玉进入大舅贾赦的正室时,看到“早有许多盛装丽服之姬妾丫鬟(环)迎着”。学生从而领悟到:文章中这个“半旧”的有无,写女人妆饰的不同,主要是用来表现主人公的性格旨趣。同样是贵族老爷,贾政是不事奢华的正统代表,贾赦是追求逸乐的酒色之徒。曹雪芹只是从侧面轻轻几笔,互相对照,两位荣府家长就已经呼之欲出了,而且也表现出林黛玉观察事物的精细。这些描写都为后文情节的展开、人物性格的发展作了铺垫与伏笔。
教例中,教师先期的“从细处着手”的阅读策略指导是非常关键的。在这一策略指导下,学生明确了阅读的方向,接下来在自我学习中就运用了这一策略,并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虽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没有再参与指导,但教师先期指导的策略却始终在起作用。教学指导就是要起到教师指导、学生练习的效果。
教例:指导读法 钱梦龙执教《少年中国说》:
师:刚才我们讨论作者和背景的时候,己经读了课文的第一段。现在请同学们不要看书,尽可能用文章里的原句回答我的问题。作者到日本以后,听到日本人是怎么说我们中国的? 生:“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 师:为什么这里用“一则曰„„再则曰„„”这样的句子? 11 生:为了强调。师:作者想强调什么? 生:强调日本人都这样说。
生:我认为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说明日本人对中国只有这一种看法。他们把中国看死了。
师:两位同学说得都有理。我们可以把两人的意见合并起来:作者既强调在日本这种看法的普遍性,也强调了它的唯一性:日本人看中国,除了“老大帝国”还是“老大帝国”。那么首先说中国是老大帝国的,是日本人吗? 生:“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
师:作者是怎样通过自问自答严厉地驳斥这种谬论的? 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梁启超曰:‘恶,是何言,是何言!”
师:他针锋相对提出了什么观点? 生:“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师:你们看,作者的思路十分清楚。请按这条思路,把作者的话连贯起来说一遍。谁来试一试? 生:“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师:你们看,我没有提出背诵的要求,可是他事实上已经把第一段背出来了(向生)你能不能告诉大家,为什么你很容易就把这一段背出来了? 生:我理清了这一段的思路,再想想作者的原句,把它们连贯起来,12 就记住了。
师:你觉得这样背文章有什么好处? 生:不仅背出了文章,而且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师:请同学们不要忽视他说的这些话,因为这些话里包含着读文言文的一种重要方法:背读法。具体的说,就是“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在背诵的过程中加深理解”(板书)。下面,我们是不是就用背读法学习第二段?这一段不仅长、而且句子有点“缠绕”,特难背。看我们能不来。
3、引导过程
引导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一步步展开学习的教学过程。教师的指导不仅表现在前期的方向性指导上,也表现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渐拓宽认识、达到学习目标。教学过程的引导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展开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体现着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在教学引导中,可以运用提问法、提示法、讲解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教例 《荔枝蜜》
师:这篇文章是什么文体? 生:(齐)散文。
师:记得上学期我们学习杨朔的另一篇散文《香山红叶》的时候,我曾经介绍过场朔谈他散文创作的几句话,看谁还记得? 生:他说写散文时,不认为是在写散文就放纵笔墨。要像写诗一样,13 再三剪裁,安排布局,推敲字句,然后写成文章。
师:想不到你还记得这么完整,的确,杨朔写散文从不放纵笔墨,本文又是一个例子。现在就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剪裁和安排材料的。阅读散文,我们首先要做什么事? 生:理思路。
师:对,看本文的材料是按怎样的思路组织的。谁能说说? 生:就是按照对蜜蜂感情的变化„„(师插:能不能讲得具体些?)他开始看到蜜蜂,感情是疙疙瘩瘩的,后来品尝了荔枝蜜,了解到蜜蜂忙忙碌碌酿造蜂蜜的情景,又去看了蜜蜂,看到蜜蜂工作辛勤,而要求于人的却很少,于是对蜜蜂产生了好感。
师:嗯,讲得不错,思路基本上理出来了。现在让我们来把作者这一条感情变化的线索简明地写出来。他先是怎么样啊? 生:疙疙瘩瘩。(教师板书)
师:这时他对蜜蜂的这种感情能不能用一个字概括? 生:(齐)怨。
师:好,那我们就这样写。(在“疙疙瘩瘩”下板书“怨蜂”)后来呢? 生:尝到荔枝蜜动了情。师:能不能用四宇概括? 生:喝蜜动情。(教师板书)师:再用一个宇来表达这种感情。生:(七嘴八舌)念。爱。
师:“念”、“爱”是可以的,但最好从课文里找个词。生:想蜂。
师:“想蜂”,好。(在“喝蜜动情”下板书“想蜂”)后来听了老梁的介绍,他觉得蜜蜂精神可嘉,它是渺小的,又是高尚的;它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也用四个字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
生:见蜂心颤。
师:非常恰当!(板书:见蜂心颤)下面怎么写? 生:赞蜂。
师:很好!(在“见蜂心颤”下板书“赞蜂”)最后怎样? 生:(七嘴八舌)以蜂喻人。梦中见蜂。梦中变蜂、愿己变蜂。梦中成蜂。
师:大家说了不少。这样吧,我们先从同学们说的中间挑两个宇,写下面的。
生:变蜂。(教师板书)师:上面的四字句用什么? 生:我认为可以用 “由蜂及人”。
师:好,就用“由蜂及人”,因这里从蜜蜂写到了劳动人民和作者自己。(在“变蜂”上方板书“由蜂及人”)【至此完成下列板书: 疙疙瘩瘩→喝蜜动情→见蜂心颤→由蜂及人
(怨蜂)(想蜂)(赞蜂)(变蜂)】
师:你们看,这条思路,反映了作者对蜜蜂感情的变化过程,非常 15 清晰。接下来请大家考虑一下问题;本文的中心是要“赞蜂”,为什么不从“想蜂”写起,却先要写对蜜蜂疙疙瘩瘩的感情? 生:这样写更能突出蜜蜂高尚的精神。
师:写对蜜蜂疙疙瘩瘩,怎么能突出高尚精神?我看不出这里有什么联系。
生:这样写,先说蜜蜂不好,再写蜜蜂好,能引人入胜。师:对,这样写是可以引起一点悬念:不喜欢蜜蜂,后来怎样呢?不过要注意,文章开头有没有说蜜蜂不好?(生齐:没有!)作者只是说对蜜蜂有点怎样? 生:(七嘴八舌)疙疙瘩瘩,不大喜欢。
师:不大喜欢,而不是不喜欢,对不对?作者表达得很有分寸。从“不大喜欢”到后面喜欢蜜蜂,甚至希望自己变成蜜蜂,前后对照,更突出了蜜蜂精神的感人。这种写法叫“欲扬先抑”
(板书:欲扬先抑)你(指生)的理解是对的。
4、提升结果
教学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之后,要注意对引导的结果进行提升。教师可以通过总结、归纳、概括等方式,提升引导结果,升华学生认知。这时的指导具有巩固思维成果的作用,同时所巩固的思维成果往往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实践运用。
教例:宁鸿彬指导学生造句: 16 宁鸿彬老师讲“纷纷扬扬”一词,先请学生解释。
一个学生说,《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飘洒得多而杂乱”。教师赞许后对学生说:“这个词语的意思同学们已经有了初步了解,它的要点有三个:一是多,二是杂乱,三是飘洒。符合这三个要点的事物就可用‘纷纷扬扬'来形容。下面做口头造句。要求是:第一,要开动脑筋,打开思路,想一想都有哪些事物,可以使用‘纷纷扬扬’,大家说得越多越好;第二,造句的内容前后不得重复,就是说后造句的同学不得再用先造句的同学已经说过的事物造句。”很快,同学们纷纷举手。
学生A说:“数九寒天,冷风刺骨,鹅毛大雪纷纷扬扬,使大地披上了银装。”B说:“四月时节,春风拂面,万物复苏,柳条变成了青绿色。这时,校园里到处是纷纷扬扬的柳絮。”C说:“在公园里,当一株株桃花开放的时候,风一吹,那花瓣纷纷扬扬落了一地。”
就这样一连有八个学生进行口头造句都很好。教师都充分给予肯定,并引导学生从中找出规律,看是什么样的事物才能使用“纷纷扬扬”。
一个学生举手发言:“我认为雪花、柳絮、花瓣、枯黄的树叶、碎纸片、粉笔灰、小绒毛、肥皂泡,这些东西共同的特点就是体积小,重量轻。所以,又小又轻的东西才能使用‘纷纷扬扬’。”全班学生纷纷举手赞成。
然而教师并未就此止步,而是继续提问道:“你们知道我这样安排,让你们这样去思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吗?”学生陷入沉思,无人作答。
这时教师说:“大家可能心里明白了,但找不到恰当的语言表达。现 17 在我告诉大家:前面想到的,说过的,后面不能再这样想,这样说,这样思考问题叫做排除式思维。这种思维方式的好处是,促进思维者打开思路,扩大思维范围,增加思维广度,有利于激发思维的创造性,发现自己或他人尚未想到过的东西。希望同学们学会这种思维方式。”
宁鸿彬老师在教学生造句时,循循诱导,层层深人。他并不满足于让学生一般地掌握知识,而是更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特别是到最后把知识上升到理论高度,告诉学生这是一种排除式思维,并希望学生掌握它。这正是宁老师的高明之处。
(二)启发诱导技能
启发诱导技能是教师根据学生的思维走势,运用相关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的教学行为方式。根据启发诱导方式的不同,教学诱导技能可分为顺启诱导、反启诱导和侧启诱导。
1、顺启诱导
顺启诱导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思维走势从正面对学生展开启发。顺启诱导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也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已知去解决求知;还可由近及远、由浅人深、由具体到抽象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教例:《少年闰土》的讲解: 18 师:刚才XXX提的问题是:他为什么叫闰土?书上有解释,谁来说? 生:因为他是阴历闰五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叫他闰土。师:什么叫五行缺土?谁来讲讲? 生:就是古代迷信的说法,有金、木、水、火、土,闰土命里缺土,在名字上加个土,表示五行都全了。
师: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迷信的人拿这五行来给人算命。算来算去说闰土命里缺土,他爷爷特别喜欢他,就把他的名字里加个土,说他五行都全啦,能长得好好的。
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引导说“书上有解释”,让学生自己到书中寻找答案。当学生回答后,教师顺势从答案中拈出一个问题“什么叫五行缺土”。学生再次回答后,教师又结合课文做了解释。这样学生就对前面提出的问题有了深人的理解。
2.反启诱导
反启诱导是教师从反面对学生进行启发以使学生开悟的教学方法。反启诱导有时比正启诱导要省事,它可以让学生反思回想,调转思维,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当正面启发不能奏效时,教师也可以考虑从反面来开启学生。
教例:抓住特征写说明文。
一位老师在讲“说明文”时,由介绍某人的相貌,而转到说明的关键。他在课前“闲聊”道:“你们上课回到家里,如果家长问起,你们上课的那位老师是什么模样?假若有个傻学生回答:‘这个老师嘛,两只眼睛上面都有眉毛,脸的中间是鼻子,鼻子下面生有嘴巴,头部两侧各有一只耳朵,他五官不缺,四肢齐全„„’”
老师的话还没有说完,教室里已经笑声不断,学生纷纷举手发言: “他说的全是废话。”
“他没有抓住人物的特征来说明。”
老师很快肯定了这位学生的发言:“说得很好,我们就是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来说明事物。”
教例中,教师没有直接向学生讲解写说明文要抓住事物特征,而是从反面举例,让学生自己体悟出来,教师进而肯定学生的体悟。这样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侧启诱导
侧启诱导是教师从侧面出击启发学生进行思考的教学方法。侧启诱导有“王顾左右而言他”的味道,但教学通过“旁打侧敲”的方式引导学生把侧面的事例迁移到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上来,从侧面事例中受到启发,猛然醒悟,从而解决问题。侧启诱导时常常运用类比、譬喻、讽喻等手段进行。
教例:《中国石拱桥》
有位教师在教《中国石拱桥》时,要求学生理解说明语言的科学性。课文在介绍赵州桥拱圈时写道:“大拱由二十八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学生不能理解为什么非要用“拼成”而不用“组成”。教师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讲解:“我们在宴席上都吃过拼盘,这盘菜由烧熟的鸡、鸭、鱼、肉等拼成,如果其中的一道菜坏了,比如说鸡坏了不能吃了,其他各道菜不受影响,还可以吃;如果把鸡、鸭、鱼、肉放在一起烧,组成大杂烩,那么其中的鸡坏了,其他的鸭、鱼、肉都不能吃了。同样的道理,赵州桥的二十八道拱圈也都是相对独立的,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因此要用拼成而不能用组成。”学生点头称是。
为了把抽象的、生疏的事物说明白,可用常见的、具体的、熟悉的事件作类比。教例中教师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教材内容联系起来进行类比,帮助学生打通了思路,找到了两个事件之间的联系,从而理解了课文。
(三)教学疏导技能
疏导即疏通和引导,就是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障碍时,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疏通思路,解开症结,提高认识。教学疏导技能的运用需要教师摸准学生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教学疏导的方式有多种,21 常用的有解释疏导、提问疏导、补充疏导、演示疏导等。
1、解释疏导
解释疏导即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通过解释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疑难困惑。这种方式直接由教师解释,通过教师的解释解决学生的疑问,使学生的疑难困惑随着教师的解释自然消解。
教例:
有位教师在教《中国石拱桥》一课时,有个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文章的最后一句,“‘我国的桥梁事业飞速发展,表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这篇课文到底是写中国的石拱桥呢,还是写社会主义优越性呢?”
对此,教师的回答是:“这篇课文是写中国石拱桥的。但是,解放后,中国石拱桥的飞速发展,却又离不开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因此,必须指出这一点。指出这一点是非常必要的,但它并非是全文要说明的中心问题。”
面对学生的疑问,教师直接给予了解答,解除了学生的疑惑。这就是解释疏导。
2、提问疏导
提问疏导即教师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促进学生思考,帮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提问疏导中的提问要为学生的思考提供必要的台阶与铺垫让学生拾级而上;提问还要注意启发性,这样才能达到疏导的目的。
教例:
有位教师在教《促织》时,与学生有如下的问答: 生:老师,“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这个句子中的“发盆”是什么意思? 师:(略作思考:他把“发盆”看成了偏正结构):请你看看上文,促织装在哪里? 生:上文说“上于盆而养之”,促织装在盆里。师:请你再看下文,促织为什么会“跃掷径出”? 生:(思考):因为成名的儿子打开了盆盖。
师:对。那么“窃发盆”这个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状语又是什么呢? 生:主语是成子,省略了。谓语是“发”,宾语是“盆”,状语是“窃”。师:“发”是什么意思? 生:(笑):打开。
这位教师没有直接给出学生答案“打开”,而是通过一个启发过程,最后反问学生,学生得出了自己要寻求的答案。这样的教学,还可以使学生领会到,要弄懂一个词的含义,不仅要看上下文,还要分析所在句的句法结构。从这则教例可以看出,教师提问疏导比直接给出答案更能激发学生思考,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探求,自己去重新认知。
3、补充疏导
补充疏导是教师通过补充相关知识或材料来帮助学生解疑释难。补充疏导适用于学生知识准备不足、背景掌握不够、思维断裂等情况。这时,教师要及时补充相关知识或背景,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拓思路,从而在新补充知识的帮助下解决问题。
教例
徐振维老师在教 《祝福》一课时,根据学生的提问让学生回答下列问题,人们为什么不同情祥林嫂?听她说多了就讨厌,觉悟怎么那样低?作者为什么把祥林嫂写成受人压迫、嘲弄的对象?目的是什么?问题提出后,学生不知如何回答。徐老师点拨说:“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想提供两句话。第一句,文章末尾标明写作年月,1924年2月,想一想,这年的前前后后发生的大事情。第二句,标题注解说,文章选自《鲁迅全集》第二卷,我做点补充,它最初发表在杂志上,后来收进 《彷徨》。请思考我的话提供了哪些信息,它们可能有助于解决这几个问题。”根据徐老师的话,同学们联系五四运动、辛亥革命时期的农村社会背景,联系鲁迅的思想发展处于“彷徨”阶段的客观实际,进行热烈的讨论,圆满地解决了这几个非常重要又有一定难度的问题。
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学生不知如何回答,教师提出了两句话,一句做了点拨提示,一句做了补充提示。这两句提示帮助学生寻找到了思考的路径,并最终圆满解决了问题。
4、演示疏导
演示疏导是教师运用演示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解决学生的疑难困惑。有些用语言难以讲解清楚的问题,教师可以运用直观演示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演示可以是教师运用相关教学用具进行的实验演示,也可以是教师运用态势语言进行的演示。演示疏导往往与口语讲解相结合而进行。
教例:斯霞老师教学“饱满”一词: 特级教师斯霞在给一年级学生讲解“颗颗稻粒多饱满”这句话时,学生对“饱满”一词理解不深,老师反复启发,学生不是说“麦子长得饱满”,就是说“豆子长得饱满”。她为了让学生全面弄清这个词的意思,忽然走到教室门口,转过身来,胸脯略略一挺,头微微一扬,两眼炯炯发光。然后,她问学生:“你们看,老师现在的精神怎么样?”大家不约而同地回答:“老师的精神也很饱满。”她又说:“那让我看看你们的精神怎么样?”学生也一个个挺起小胸脯,坐得端端正正。她靠自己生动形象的表演,使学生不仅理解了“饱满”这个词的本义,还懂得了它的引申意义和用法。
教例中,当学生不能理解词义时,教师靠自己的行为演示让学生明白了词义,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5(四)教学点拨技能
教学点拨技能是教师对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疑问,通过各种方式随机点拨的教学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或障碍。这些障碍有知识障碍、方法障碍、思维障碍,也有学习动力障碍、学习意志障碍、学习行为习惯障碍等。当学生出现学习障碍时,就需要教师及时、有效地给予点拨,帮助解决。教学点拨主要点拨以下几点:一点拨学生的思想,二点拨学习疑难,三点拨知识重点,四点拨学习方法。概括地说,“点”就是要“画龙点睛”或“点石成金”,它可以是,点课文精彩处,点知识的重点与难点,点学习中的疑点,点学法上的佳妙处,点学生容易忽视或出错的地方,等等。“拨”,就是“拔除故障”,便学生开窍,渐入佳境,它可以是:拨乱反正,拨疑为悟,拨难为易,拨死为活,等等。“点”与“拨”有时是紧密相联,结合一体的。总的目的就是要抓住要害,排除学生学习中的心理障碍和知识障碍,引导他们积极地、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下面对几种点拨方式加以介绍。
1、拨暗为明
拨暗为明就是教师把教学内容中隐含的、学生不易看出的内容点拨出来,放到明处让学生学习体会。拨暗为明可以使学生更深人地理解教学内容。
教例:
鲁迅的《药》中,描写夏瑜的母亲提着一个“破旧的朱漆圆篮”上 26 坟。学生阅读时,根本不去注意形容“圆篮”的“破旧”与“朱漆”两个定语有什么更深的含义,实则失去了一个了解夏瑜的重要线索。这就需要教师“拨暗为明”,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孙春成老师教学《药》时是就做了很好的处理: 记得我讲鲁迅的小说《药》时,曾发问,“课文第四部分中,夏瑜的母亲提着‘破旧的朱漆圆篮’上坟,文中‘破旧'、‘朱漆'两个定语引出你怎样的结论?”学生先是一楞,认为不足为奇。我接着启发他们说:“如果没有这两个定语,我们将失去一个了解夏瑜的重要线索。我们读书不仅要有一双敏锐的眼,还应有一个福尔摩斯的大脑,能根据一个不起眼的细节,作出一系列合情合理的推论与判断。一个圆篮油上朱漆跟不油朱漆一样吗?这个家常用具如此考究,说明了什么呢?”学生悟到:这表明夏瑜原先家境比较富有,现在破落了。“还有别的证据吗?”学生七嘴八舌加以补充:有的说阿义向夏瑜盘问底细,可见夏家给人留下“有家底”的印象;有的说夏三爷、夏四奶奶的称呼足见其曾是名门望族;还有的说从夏瑜的“瑜”字起名上,看出是书香门第。我又进一步发问道:“这与夏瑜具有民主思想有什么关系?” 经过讨论之后大家认识到:他家原是一个望族,正因为如此,他必定受过较好的教育,这正是他比一般老百姓更早接触新文化、新思想的基础,也是他能较早投身革命的基础。因为知识分子往往是一个沉睡社会最先觉醒的部分。就这样层层设疑,处处探讨,使学生纷纷展开了创新思考,这样阅读就深入多了,能把作者隐含在字里行间的很多暗示都挖掘出来。
教学引导就是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循序渐进、步步深人地理解教学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找到学习的路径,深人胜境。教例中,教师于学生无疑处人手,挑起问题。继而引导学生寻找证据,最后联系课文中的人物的行为,从中得出结论。这样教师一步步把学生的思维往深处引,使学生学得更加深人、理解更加透彻了。
2、拨偏为正
拨偏为正就是教师把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偏颇与失误点拨出来,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思考。
[教例5-14] 讲授 《陋室铭》时,一位学生发表意见说:“作者因官场失意而整天‘调素琴,阅金经',这种生活实际上是虚度年华,从这点上看他就不‘德馨'了。”学生议论纷纷。这时,教师点拨说:“这一句要联系‘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一句去理解。”片刻之后,学生终于明白了作者讨厌的是那庸俗的歌舞笙箫、灯红酒绿的腐朽生活,厌恶的是那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官场应酬,他以弹琴看书为乐,可见其志趣高洁。
教例中,当学生的认知出现偏误时,教师并没有直接给予纠正而是作了提示,点拨学生联系课文的文句进行思考、认知,使学生终于开悟。
3、拨死为活
拨死变活就是当学生处于思维的困境、僵局时,教师帮助学生清除障碍,使学生准确、顺利地掌握学习内容。
教例:
蒲松龄的小说《促织》中有一句“久不售”。教材对“售”注释为:原意是卖物出手,常引申为成功,这里是考取的意思。学生读后还是不懂。
师:作者为什么把“很久没有考取”说成“久不售”呢?而不说“久不中”、“久不第”呢?(课堂沉闷,无人回答,可见“售”是个“路障”。待两分钟后)师:我看关键是个“售”字。
生:售,就是卖物出手。成名读书寻求功名,不就是想把自己卖出去吗? 生:售,还暗写了成名的辛酸。读书一生,兜售不成。“中”“第”哪有“售”深刻呢? 生:还有,“售”也揭示了读书人和科举制度的关系,是买卖关系。
面对学生的不懂,教师先是提出“换词理解的策略”,接着是“引而不发”,再就是 “重击”要害“售”字,教师自始至终都没有直接进行讲解,而是一直在给学生提示、点拨。终于,教师的点拨点亮了学生的思维,各种意见纷涌而出,而且学生分析得人情人理。教师的指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拨浊为清
有时,学生对一些问题的认知不清,思维处于混浊状态,这时就需要教师拨浊为清。教师要通过点拨澄清学生的迷思,消除学生的思维障碍或认知障碍使学生对事物或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教例:“虐”字的记忆: “虐”字,学生总是写错,教师再三叮嘱下面的那部分开口向右,不是朝左,也无济于事。后来教师从这个字的成因上做了形象的解说。先问学生看到老虎发怒时是什么样子。学生形容说,“虎目圆睁,张牙舞爪„„”接着进一步问“舞爪”的情形,是向外扑抓呢,还是向里扑抓呢?学生说当然是向外抓对手,若是向里,岂不抓坏了自己。于是教师向学生指出,“虐”是老虎发怒时所表现出的凶残之意,这个字上半部是个“虎”字头,下半部是老虎发怒时,虎的“爪”的变形,方向是朝外的。这样一讲,学生一下就记住了。
学生写错宇,应该说是一种认知障碍,主要是由于认识不清所致。教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错误,进行了生动形象的讲解,拨除了学生头脑中的迷障,一下子就记住了。
四、应用须知
1、忌盲目指导
教学指导的前提是教师对学情的深人把握。教学指导是一项具有十分强的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只有深刻把握学生的学情,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不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而是依据教师自己的喜好去指导就会成为盲目指导。教师如果不了解学生的需要,不给学生留出足够的自我思考、自我努力的空间,教学指导就是盲目的指导。教学指导不能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学生接受的情况。有效的教学指导根植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深刻把握的基础上。
2、忌越俎代庖
教师可以主动给予学生以指导,但指导要防止“给予意识”。教学指导不是教师给学生“送去”,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帮助,使学生“自求得之”。教学指导是启发、指导,而不是注人、填鸭。教学指导并非“越俎代庖”,也不是“强行灌注”,更不是“牵着鼻子走”,而要如《学记》所云:“道而弗牵”(引导学生,但不要牵着他走)、“强而弗抑”(勉励学生,而不是抑制学生)、“开而弗达”(启发学生,但不必代替学生作结论)。
3、忌简单机械
教学指导是一种需要教师多方设法、灵活处理的教学活动,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教学指导忌讳简单机械。如果教师只会用单调的方式方法指导学生,就会缺乏指导的针对性,难达指导的有效性。时间长了,还会抑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应掌握多种教学指导的方式方法,根据情况灵活指导、巧妙指导。
4、忌缺乏耐心
教学指导是一项细致的教育技术,需要教师掌握多种方法,也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缺乏耐心就会导致指导的粗疏。应付了事的指导,不能收到指导的效果。教学指导要求循循善诱本身包含着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教师要具备诲人不倦的精神,耐心指导、细心指导、精心指导,才能取得良好的指导效果。
五、实战演练
(一)教例评析
下面是两则教学指导的教例,请根据本章所学知识、结合自己的经验与理解对它们作一番评析。要注意分析它们指导的类型与方法,这样指导有何特色。
1.师:《泊船瓜州》中概括描写江南景色的诗句是哪一句? 生:是“春风又绿江南岸”。师:这句诗哪个字用得特别好? 生:“绿”字用得最好? 师:那么,“绿”字好在哪里? 生:(一时回答不出,作沉思状。)师:写这首诗时,诗人曾经反复吟诵。先后换过几个字,有“到”、“过”、“入”等,我们也来换换看,吟吟看。(板书“到”、“过”、“入”)生:(轻轻吟诵)“到”,只说明春天来了。
师:哦,“到”没有写出江南的景色。那么“过”呢? 生:“过”只说明春风吹过去了。怎样的景色不知道。师:对了。“过”也没有写出江南的景色。“入”字呢? 生:“入”字也只说明春风来了。
师:那么“绿”字呢?体会到了吗?好在哪里? 生:“绿”字写出了春天到了江南后景色的变化,到处一片绿色。
师:对了。“绿”字用得很恰当,生动地写出了春天到来后,江南生机勃勃的景象。“绿”得可爱,引起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好,我们一起把这句诗有感情地朗读一遍。注意,突出“绿”字。
生:(朗读)2.“克己奉公”的造句: 教师给学生讲了“克己奉公”这个词语之后,就安排他们进行造句练习。三个学生都是用它来形容英雄模范人物。于是,教师接着提出,要把这个词语用到反面人物身上,而且还不能美化他们。同学们经过积极思考以后,造出了这样的句子:“那些贪污盗窃分子,只知损公肥私,绝不会做到克己奉公。”接着教师又说,再把这个词语用来形容自己,还不能吹嘘。他们开始有些犹豫,后来有个学生说:“我们是少先队员,一定要克己奉公,舍己为人。”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学生进一步总结在形容不同类型人物的时候,使用褒义词有哪些规律。经过大家的议论研究,他们总结了三条:第一,直接用于正面人物;第二,用于反面人物时采取否定式;第三,以提出努力方向的形式用于自己。
学生掌握了使用褒义词的规律,再遇到褒义词,使用起来就会避免错误,而且思路开阔了。
(二)情境练习
鲁迅的小说《祝福》里,祥林嫂三次向村里人诉说同样的话:“我真傻,真的。”学生们读起来,非但不同情,反而感到好笑。请你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使他们深刻理解这句话所蕴含的内容。
第三篇:读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教学改革指导纲要心得体会
读《“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改革指导纲要》心得体会
常州市新桥实验小学
万小红
暑假是充电的日子,在这个暑假我学习了《“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这本书,重点学习了第五章“小学数与代数知识的教学”其中的第三段:数概念教学的基本原则
1、意义关联的原则
所谓意义关联的原则就是教师要注意在抽象的数与具体的物质实体之间建立两方面的意义关联:既要帮助学生认识数是反映不同的物质实体的共同属性,又要帮助学生经历将数与具体的物质实体相分离的抽象过程,使学生能够感受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意义。在数概念认识的初期,考虑到学生年龄尚小(特别是我们一年级的学生),可由老师提供丰富的生活情境;在数概念认识的中后期,则由学生自己从现实生活中搜集有关数的材料,教师要注意拓展学生的视野,学会从多种渠道发现和搜集信息。
2、创造生成的原则
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和学习人类祖先在发明创造数过程中的伟大智慧,要改变教材呈现知识的顺序,把断裂的知识进行修复,引导学生先借助已有的数位顺序表(如百位、十位、个位的数位表),运用已有结构主动认识读写(如百以上至千之间的数),然后发现还有更大的数存在(如十个百),而已有数位表已不能容纳更大的数位的需求(建立万位),这样学生就可以经历新的数、计数单位和数位的不断的创造生成过程。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把握十进位值制计数法的构造特点,还可以运用十进位值制计数法不断地创造生成新的数,更可以感受和习得前人发明创造的伟大智慧。
3、关系沟通的原则
小学阶段数概念的认识主要包括整数、小数和分数,整数又分解为多个认识循环(20以内数的认识、百以内数的认识、千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认识、大数认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从两个层面沟通这些知识的内在联:一个是整数内部层面的关系沟通,一个是整数,小数和分数之间的关系沟通。就整数内部层面的关系沟通而言,主要的沟通任务有:一是要沟通各个数位这间的进率关系,揭示十进位计数法的构造特点,使学生能够把握和运用十进位计数法的结构;二是要沟通各个循环的数的读写结构的关系,使学生经历数的读写结构不断完善的过程。就整数、小数和分数之间的关系沟通而言,主要的沟通任务有:一是要沟通整数、小数和分数的认识内容之间的关系,揭示数概念体系的知识框架,即整数、小数和分数从表面上看各不相同,但都是从数的意义,组成、读写、排序和分类等方面来认识,帮助学生形成数概念认知的结构化;二是沟通整数与分数之间的实体关系和抽象关系,揭示分数概念中部分与整体的相互关系,帮助学生感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抽象意义,基本单位与组成;三是要沟通整数与小数之间的十进制关系,使学生能够运用小数的构造特点创造生成新的小数。
如果没有进行任何研究光看这些理论,会让人觉得云里雾里,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在经历了一学年的学习与实践之后,回头再来看这些理论,又有一些新的认识。就拿《万以内数的认识》这一课来说,细看这一节课我们可以找到这几个原则在本节课中的落实:
这节是明强小学李静执教的《万以内数的认识》,这节课处理的大环节跟我们研究的是一致的:
一、在情景中读数。
二、在数位顺序表中读数,认识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三、经历“万”的形成过程,生成新的计数单位“万位”。不同的是细节的处理。
再次反思:
第一,注意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帮助学生对抽象的“成千上万”的数概念建立感性认识和理解它们的现实意义。第一环节在情境中读数。特别有意义的是这些数是学生在自己的身边搜集而来的,是在自己的生活认识的基础上展示出来的,在这里学生自然而然的把这些抽象的数与所代表的具体实物联系起来,使得意义关联的原则落到实处。
第二,注意利用学生已形成的数的知识结构基础,帮助学生尝试运用结构支撑实现万以内数认识的主动迁移。
因为学生在一年级就已经学习了百以内的数,所以在这里万以内的数就是第二次循环,对于已经认识了百以内的数,并且有比较好的知识结构的学生来说只需要进行内化,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就可以形成更丰富的数概念了。
收集资源: 第一层次的收:没0的数,末尾有0的数,并归纳小结相应的读法:高位起,依次读,末尾0都不读。(这是原有的结构基础,这里是唤醒学生的记忆。同时也为下面的学习提供了思维的方式)
第二层次的收:中间有0的数,这些0都在什么数位上?这些数的读法又怎样?师生一起提炼法则:中间0读一个。
师:没0的高位起,依次读,末尾0都不读,跟前面千以内数的读法是一样的。中间有0的情况比较复杂,读一读,想想是怎么读的?分别在什么数位上?怎么的?
学生互相合作说一说。
这里体现了关系沟通的原则,百以内的数与万以内的数在读法上有相同也有不同,要求学生在两者之间的关系上找到沟通,得到有效的读数法则,在已有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纳入新的读法,学生学习起来没有觉得知识断裂,没有单独的为学习万以内的数下很大的力气,就这样一气呵成,完成了万以内数的读法的提炼:高位起,依次读,末尾0都不读,中间0读一个。
第三,注意沟通万以内数与百以内数之间的区别与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提炼和掌握万以内数认识的方法结构。
认识万位,感受一万有多大这个过程体现了创造生成的原则:引导学生先借助已有的数位顺序表(如百位、十位、个位的数位表),运用已有结构主动认识读写(如百以上至千之间的数),然后发现还有更大的数存在(如十个百),而已有数位表已不能容纳更大的数位的需求(建立万位),这样学生就可以经历新的数、计数单位和数位的不断的创造生成过程。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把握十进位值制计数法的构造特点,还可以运用十进位值制计数法不断地创造生成新的数,更可以感受和习得前人发明创造的伟大智慧。
写了一些自己的反思,越来越觉得只有亲自去实践了、摸索了,才会知道它设计的意图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这样设计背后所依据的理论又是什么,我们可以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等等,当追根索源之后越来越发现,新基础是多么值得去研究的一门学问。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与反思,我感觉跟它又走近了一步。
第四篇:读《幼儿教师必备六项教学技能》心得体会
读《幼儿教师必备六项教学技能》心得体会
泰州市刁铺中心幼儿园
孙爱琴
暑假里我阅读了园里教科室的《幼儿教师必备六项教学技能》潘海燕、张仁贤主编的教师读物,起初翻阅这本书的时候,感觉很是苦闷,因为它既不是什么小说,也不是什么故事。实在是不太喜欢,也担心看不懂而体会不到此书要表达的真正含义。但是经过一章章的拜读之后,领略了不少此书的精彩之处。
欲立人则先立己,面对现代教育的挑战,本书主编首先对幼儿教育提出观点:第一,幼儿教育不是教师的一言堂,不是准小学的教育。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自己的能力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本书从六个方面剖析了教师的六项教学技能,分别是:语言教学工作技能、音乐教学工作技能、美术教学工作技能、舞蹈教学工作技能、游戏教学工作技能、手工教学工作技能。每一项均以此技能与幼儿自身特点分析做开篇,接着指导幼儿教师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这些教学技能。下面,我就这几方面表达一下我的读后心得体会。
一、幼儿教师语言教学工作技能
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由此可见,语言能力的提高对幼儿有着重要的影响。认真拜读书中给出的一些案例后,我得到了以下几方面经验:
1、故事是幼儿学习活动中的重要形式,本身完整的故事情节很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但在课堂设计中,最主要的是让幼儿能参与学习、讨论而不是呆呆的听。教师除了应用常见的图片导入等方法外,还可以将故事分为若干个小环节,让幼儿猜测后来的故事发展,这样就可以极大地发挥幼儿的创造性和自主性,引入幼儿自己理解与思考,更容易提升幼儿能力。
2、将美术、手工活动与语言相结合的教学,这样可以有效地调动幼儿参与,但是这一缺点是幼儿过于流连于各种活动而至本质的教学内容于不顾。所以,教师还要加强语言的指导,使幼儿明确主题,在主题的引导下适当进行活动。
3、在语言表达这一方面,首先应该创设一个宽松、和谐、平等的环境,激励幼儿自由表达。其次应巧用形式新颖,形象生动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再次就是运用故事、儿歌甚至是电视广告促进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
二、幼儿教师音乐教学工作技能
陈鹤琴先生说过“我们应当重视儿童音乐教育,用音乐来丰富儿童的生活,培养儿童的意志,陶冶儿童的情感。”本章节首先介绍的是音乐对儿童的作用。其次介绍应选择一些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符合时代特点、突显创新精神的音乐。通过拜读案例,我得到一下经验。
1、在整个幼儿音乐教学阶段中,小班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内容要求浅显易懂,在曲目上要注重节奏韵律感,要朗朗上口,能引导幼儿培养乐感,而歌词不要艰深难懂,要便于幼儿重复记忆。
2、民族音乐是幼儿音乐欣赏课的主要内容之一,对于培养幼儿的乐感和语言表达能力,加强文化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3、教会孩子享受音乐让幼儿在音乐欣赏活动中体验快乐。可以采用动画片主题曲、倾听欣赏、录音回放、设计节奏、肢体语言互动的教师与儿童合作完成活动,可以使幼儿充分享受到节奏活动的乐趣,更好的认识和了解各种乐器。
三、幼儿教师美术教学工作技能
画笔是儿童感知外界事物的最明显也是最直观的工具,通过跳跃的笔头,我们可以看见幼儿活泼的思维,美好的心灵。拜读本章节后,我得到一下几方面经验。
1、美术活动并不是非要使用画笔才能进行的。可以利用一些创新的材料,例如沙画、蜡画、手指画等等。
2、想象力教学是幼儿美术教学活动的难点之一,原因就在于缺乏实物做参考,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当做好前期的铺垫,在活动中,注意对幼儿的评价,不要使用单纯的好与不好的苍白的语言,而要具体积极的肯定幼儿的成绩。
3、绘画过程中,幼儿经常会在不同环节遇到不同的困难,这时,需要教师给予适时适度的帮助与指导。
四、幼儿教师的舞蹈教学技能
幼儿时期是人生中生理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发展将为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这一阶段,开展舞蹈教育不仅有利于幼儿发展身体的各项机能,而且可以陶冶幼儿情操,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表现能力,提高幼儿的艺术素养。拜读此章后,我得到以下几点经验。
1、集体舞是幼儿园舞蹈教学中较难组织的一种形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方面:关注已有的动作发展情况,主要动作的串联,使用一些幼儿比较喜欢的音乐形象,使动作、队形与音乐等有机的整合在一起。
2、舞蹈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与模仿力。适时的运用生动形象的道具,为幼儿营造宽松的氛围。
五、幼儿教师游戏的教学技能 游戏是幼儿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它作为幼儿独特的活动,可以促进幼儿自主性的发挥,对幼儿的生活和自身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是现代幼儿教育的重要方式。以下是我得到的一些经验方法。
1、看动画片是当代幼儿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幼儿也很喜欢动画片中的人物,甚至想着在生活中也扮演同样的角色,这一想法为教师开展游戏活动有了很好的契机,教师要首先了解动画的角色,是每个幼儿都积极参与,使之在其中得到有意的发展。
2、教师也可以利用游戏的形式进行语言教学,但是主要游戏是由浅入深逐层递进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幼儿有较高的积极性。
3、幼儿园的游戏不是单纯的玩,在游戏中应贯穿一些知识、情感的培养以及锻炼。
六、幼儿教师的手工教学技能
苏联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拜读此章节,我学会以下的几方面经验。
1、材料是幼儿手工制作的前提,在接触的过程中幼儿们会根据自己对材料的理解,做出一些选择,然后再逐渐形成制作意图。幼儿教师应当做到尽可能的为幼儿提供材料,让幼儿多接触有所选择,开发自己的创造力。
2、折纸对幼儿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项手工活动,它涉及脑海中对形象的构建,手对于脑对形象的在线,手的配合等多方面内涵。所以这是一项有意义的手工活动。
3、对幼儿作品的评价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有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其中自评和互评是针对幼儿作品的有效评价形式。
这本书,不仅让我学到了幼儿教师几项基本技能,还使我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为我指明今后教学的方向。我感受到幼儿教师在课堂角色的转化的必要性,教书和读书,使我感悟出了人生的真谛:教师的人生,应该有创新精神。年年春草绿,年年草不同。我们要做创新型教师,爱岗敬业是创新型教师应具备的首要条件。不但具有无私奉献的师魂,诚实正直的师德,全面发展的师观,教书育人的师能,严谨求实的师风,而且还应具有开拓进取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
第五篇:教学技能测试指导
教学技能测试指导:设计导言应该注意的问题
导入新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学生一堂课的情绪。因此,教师在讲述每一节新课时,都要设计好导言。然而设计导言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要把导言设计好应该考虑如下几个问题:
1.每种导言要有明确的目的
设计导言是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的,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而定。因此,每种导言都从明确目的出发,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内容,启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造成追求答案的渴望心理,最终达到理解教材和识记教材的目的。没有明确的目的,单纯为图新颖而乱搬乱用,显然是不可取的。所以,最典型的导言要具备以下三个因素:
(1)使学生了解学习的内容范围和重点、了解学习的重要性。(2)使学生了解当前的学习课题与先行教材的关系。
(3)创造良好的开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跟老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况,按照导言的三因素创造性的编制出各种各样的导言。2.设计导言要考虑适用性
设计导言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相适应。
教师设计导入新课的导言时,不能脱离教学内容,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来设计。对于所设计的导言要做到具体、简捷,尽可能用少量的语言说明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意义和要求。使新课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思路引入一个新的知识情境中,让学生对要学习的新内容产生认识上的需要。同时,设计导言要注意生物科学知识的系统性(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前提与基础,新知识是旧知识的扩展与深化)。因此,在联系旧知识内容时应该充分体现与新的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如果忽略了这点,使导言与本节的内容脱节,尽管导言多么别致、精彩、吸引人,都不可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所以设计导言时,要考虑一堂课的整体,使导言服从整体。导言只是一节课的开头,从课堂结构的角度来看,它的作用是为教学打开思路。如果使导言与课堂教学整体分开,即使是再好的导言也失去它应起的作用,这是不可取的。
3.设计导言时要考虑对学生有启发性
导言对学生接受新内容具有启发性,以便使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通过浅显而简明的事例使学生得到启发。富有启发性的导言导入新课,能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激发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以达到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促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新教材。启发性关键在于启发学生思维活动。而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又深入问题之中,它始终与问题紧密相联系,学生有了问题就要去思考去解决,这就为学生顺利地理解新的学习内容创造了前提条件。因此,导言能否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能否给学生创造出思维上的矛盾冲突,能否使他们产生“新奇”感,就是这节课成败的关键所在。
4.设计导言要有趣味性
设计导言要做到引人入胜,使教材内容以新鲜活泼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引导和促进学生去接受新教材,防止学生产生单调枯燥的厌倦心理
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强迫学生学习,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是不会保留在记忆中的,如果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有兴趣,就会表现出主动、积极和自觉,学习时轻松愉快,不会造成心理上沉重的负担,学习效率自然会高。因此,教师必须重视精心设计导言,使学生产生渴望学习的心理状态,引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投身到学习活动中,为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打下良好的开端。
导言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只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一个开头,它并不是教学的全过程。有了良好的开端,并不意味着教会全过程都好,所以还必须对教学的各个环节都作认真的研究,才能使教学获得满意的效果。
5.导言的设计要考虑语言的艺术性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要想从开始就拨动学生的心弦,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象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考虑导言的语言艺术性。当然考虑语言艺术性的前提是必须确切,富有科学性和思想性,同时还要考虑可接受性,不能单纯的为生动而生动。所以,教师在设计导言时要根据导言的不同方法来考虑采用不同的语言艺术。
教师招聘面试的时候 注意事项之试讲篇
对应聘者而言,试讲的这一节课就决定着是否可被录用(一般前面还有寄资料、做试卷,最后一关才是试讲),所以重要性自不待言。
下面从一个听课者的角度来谈谈自己的感受,也对讲课者提提建议。
一、试讲者要谦虚。来我校试讲的有不少很牛的人物(比如是硕士、副校长,听说还有校长),有些人可能以前在自己的地盘牛惯了,所以从骨子里掩饰不了牛气。这样的牛人,多半要落马。我想生活中,太牛的人,大家都不会喜欢,在陌生人面前牛气,只能令人反感或厌烦。有些有点本事的人在家里混得不如意,常常是因为目中无人。走到外面,老脾气不改,同样吃不开。
牛人具体表现:教学副校长问他备课要多久,他一看课文,说一个小时足矣。好,到时候真的讲得极好,大家当然都无话可说。但事实基本不太可能,特别是教语文的。我们的校长是教语文的,对我们所有语文老师都不满意,在这样高要求校长的领导下,语文老师们也不是吃闲饭的,要让这一帮子语文老师挑不出你的毛病来,那可是千难万难。人无完人,课无完课,一个小时你想拿出一堂完美的课来,你是神仙下凡吧?
还有一些表现:课前不自我介绍,这是学校的基本要求,上课前副校长会有交待。上课最好关机,决不能接电话。如果忘了关,别人打来最好及时关掉,不让让别人又打来骚扰课堂。这个全凭自觉。领导公务烦忙,容易得意忘形。在别人地盘还昂头向天走路,不与任何人打招呼。不注意仪容服饰,以为才子们都不理发,不修边幅。
二、课堂要有重点,这是基本要求。但真正讲起课来,这舍不得丢那舍不得略,也是常人的毛病。试讲不超过三十分钟,你想方方面面都说到,只能是蜻蜓点水。教中专的老师这方面毛病更严重。有个老师上课很辛苦,在黑板上从作者介绍、文章层次各个步聚进行板书,这样做只能是白费力气。什么时代了,还是手抄时代啊,还是八十年代的课堂啊,满堂灌,满堂抄。平均用力,既不能突出重点,也不能显示你的特长,一举两失。
三、讲出你对文章的深入理解。要注意的是要善于启发诱导学生,不可不注意听课对象,以为下边是来听讲座的大学生。去年一个大学老师试讲《米洛斯的维纳斯》,在讲台上讲了四十分的美学知识。讲完后,校长说,没有评课的必要。这种倾向,应当是硕士或者博士试讲时特别要注意的。因为他们知识太丰富了,容易不顾中学生实际,不搞启发诱导,讲得云遮雾罩。这样的人不适合搞中学教学,学校当然不会要。要纠正这个毛病,必须要有一定的中学教学经历,因此没有在中学讲台上站过的硕士想进好的中学,还真不一定就能成功,除非别人另有所用。
四、文章学不要讲得太多。有些老师对文章学有些研究,结果分析课文时非常注重对文章形式方面的解剖,比如修辞、写作手法、文章特色、前后钩连照应、描写分类、表达手法分类及运用、文章鉴赏方法等。这些东西不是不可以讲,而不应是课堂的重点。那个说备课只需一小时的老师就犯这方面的毛病,他颇有功底,对写文章很有研究,结果整堂课全部是结合他的文章学知识对字词句结构布局进行解剖。分解得零零碎碎,听起来似乎也很有道理,最后评课时,大家认为他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到位,只从技术层面进行了解剖。
五、总结一下(既给别人参考,也给自己准备公开课时参考),试讲课要力求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低下脑袋,态度谦和,不管是对领导还是普通老师,说话做事要处处留意。牛人必翻船。
2、讲课要有激情,如果抑扬不足,起码声音要大。普通话标准一点。
3、说话写字速度不能太慢。太慢了大家会怀疑你的做事效率。字不要太差。
4、要用电脑,要跟上时代步伐,网络时代了,上课不用电脑的老师必被淘汰。
[综合模拟]10年教育政策法规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A)年义务教育制度。A.九 B.十 C.十一 D.十二
2、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C)。A.学费 B.杂费 C.学费、杂费 D.学费、杂费、住宿费
3、义务教育实行()领导,()统筹规划实施,()为主管理的体制。(A)A.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C.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D.国务院;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4、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D)批准。A.学校
B.市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C.市级人民政府或者乡镇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D.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5、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的工资水平应当(B)当地公务员的平均水平。A.相当于 B.不低于 C.略高于 D.略低于
6、县级人民政府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C),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
A.学习和培训 B.沟通和合作 C.培训和流动 D.交流和互访
7、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D),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A.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B.团队合作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C.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D.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8、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C)津贴。A.特殊岗位补助 B.生活补助 C.艰苦贫困地区补助 D.特殊奉献补助
9、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D)予以保障。A.国家 B.社会 C.学校 D.人民政府
10、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A),制定本法。
A.宪法和教育法 B.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C.宪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D.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11、“学校下学年生源锐减,教师严重超编,不愿意上早晚自修和补课的同志可以去其他学校另谋高就!”这种说法违反了(B)。
A、《学校管理条例》 B、《教师法》
12、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这是师德教育的(A)。A、“双赢”协作原则 B、和平共处原则
1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较高道德目标是(A)。A、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B、忠于职守,为人师表,积极进取。
14、聘任或任命教师担任职务应当有一定的任期,每一任期一般为(B)。A、三年 B、三至五年
C、二年 D、四年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____起开始施行.(B)A、1995年9月10日 B、1994年1月1日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自(B)之日起开始实施。A、1990年9月1日 B、1995年9月1日
17、《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B)第三十八号令公布的。A、国务院令 B、主席令
18、国家实行(A)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A、教师资格 B、教师竞聘上岗
19、(A)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A、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 B、加强和改进法制建设
20、(A)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教师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A、中国公民 B、世界公民
21、有关法律规定:“对使用特殊音响警报和红色回转警灯的警车,其它车辆应当避让。”这体现了行政职权的(C)特征。A、优益性 B、单方性 C、强制性 D、执行性
22.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B)A、14周岁以下
B、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 C、16周岁以上不满17周岁 D、18周岁以下
23.对民办学校重大问题拥有决策权的是(D)A、校长
B、教职工代表大会 C、学校工会 D、学校董事会
24.王某担任某县高二英语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王某服务期未满、学校英语教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职学习。王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利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A)A、当地县教育局 B、当地县人民政府 C、地市教育局
D、省教育厅
25.有的学校在学生手册中规定:“禁止男女生之间互访宿舍。”此规定从法学的角度看,也可以解释为:“男女生不得无故进入异性宿舍。”这一解释属于(A)A、目的解释 B、文法解释 C、历史解释
26.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对在校园内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D)来处罚。A、学校 B、教育主管部门 C、家长
D、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27.依据我国相关法律,下列有可能成为行政诉讼被告的是(C)A、某教育局局长 B、某市市长 C、某市公安局 D、某乡镇党委书记
28.《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B)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一般责任 D、行政责任
29.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B)A、教育法律 B、教育行政法规 C、教育政府规章 D、教育单行条例
30.某寄宿小学派车接送学生,途中有学生提出要上厕所,司机在路边停车5分钟,5分钟过后,司机没有清点人数就将车开走。小学生王某从厕所出来发现车已经开走,急忙追赶。在追赶过程中摔倒在地,将门牙跌落三颗。王某的伤害由(B)承担责任。A、司机负责 B、某寄宿学校负责
C、司机和某寄宿学校共同负责 D、司机和王某共同负责
3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施行时间为(A)。A、202_.9.1 B、202_.1.1 C、202_.9.1
32、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培训和流动,加强对(B)的建设。A、城市学校 B、薄弱学校 C、农村学校
33、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的规定是(B)。A、收学费,不收杂费 B、不收学费、杂费 C、不收书本费、杂费
34、义务教育法规定,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社会组织,应当经(C)批准。A、地市级人民政府 B、县级人民政府 C、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35、凡年满(B)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周岁。A、5,6 B、6,7 C、7,8
36、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C)。A、开除 B、批评教育 C、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37、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C),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A、年龄差异 B、性格差异 C、个体差异
38、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C)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A、体罚
B、体罚、变相体罚
C、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
39、学校应当保证学生的(B)时间,组织开展文化娱乐等课外活动。社会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应当为学校开展课外活动提供便利。A、兴趣小组 B、课外活动 C、自习
40、发生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重大事件,妨碍义务教育实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负有领导责任的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应当(A)。A、引咎辞职 B、受到党纪处罚 C、追究行政责任
41、学校和教师按照确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C)教育等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A、填鸭式 B、题海式 C、启发式
42、县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A),保障居住分散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A、寄宿制学校 B、全日制学校 C、小学初中一贯制学校
43、(B)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A、初中 B、普通学校 C、小学
44、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B)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A、可以 B、不得 C、应当
45、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为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C)的适龄少年设置专门的学校实施义务教育。A、违纪 B、违法 C、严重不良行为
46、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C)予以保障。A、家庭 B、学校 C、人民政府
47、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法维护学校周边秩序,保护学生、教师、学校的合法权益,为学校提供(B)。A、制度保障 B、安全保障 C、经费保障
48、特殊教育学校(班)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应当(C)普通学校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A、低于
B、不低于 C、高于
49、各级人民政府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完善农村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C)的平均工资水平。A、工人 B、医生 C、公务员
50、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用于实施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C)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保证按照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义务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职工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A、低于 B、不低于 C、高于
51、中学、小学校园周围(A)范围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A、200米 B、300米 C、400米 D、100米。
52、一名13岁的小学生未经父母同意,将一只价值500元的手表送给同学做生日礼物,其家长可以要求受赠的学生返还手表吗?(A)A、可以 B、不可以。
53、金某(15周岁)在课间因小事与同学沈某发生争执,金某一拳击中沈某头部,致使沈某倒地,送医院不治死亡,问金某应当负刑事责任吗?(A)A、应负刑事责任 B、不应负刑事责任
54、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A)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A、初级 B、一级 C、二级 D、讲师
55、我国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共有(A)章六十三条。A、八 B、七 C、六 D、九
二、简答题
1、某班主任经常开拆学生的信件,目的是检查学生是否有不良行为,及掌握学生思想现状,班主任的做法合法吗? 不合法,除法律规定的部门外,任何人不得开拆他人的信件。
2、一名13岁的小学生未经父母同意,将一只价值500元的手表送给同学做生日礼物,其家长可以要求受赠的学生返还手表吗?
可以,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应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未征得监护人同意而实施的民事行为无效。
3、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教师享有哪些权利?
(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4、金某(15周岁)在课间因小事与同学沈某发生争执,金某一拳击中沈某头部,致使沈某倒地,送医院不治死亡,问金某应当负刑事责任吗?
应负刑事责任。
5、某中学因为学生李某未能按时缴纳相关费用,将他开除,可以吗?
不可以。学校不能随意开除学生。
6、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采用什么方法处罚?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是什么?
汉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可以使用本民族或者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
8、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分哪几个阶段?
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对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是如何规定的?(1)各级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学。
(2)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有义务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10、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1)有组织机构和章程;(2)有合格的教师;
(3)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4)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1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有哪些权利?(1)按照章程自主管理;(2)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3)招收学生或者其他受教育者;
(4)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5)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6)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者处分;(7)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
(8)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9)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12、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履行哪些义务?(1)遵守法律、法规;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3)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
(4)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5)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6)依法接受监督。
13、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受教育者享有哪些权利?(1)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3)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4)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14、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受教育者享有哪些义务?(1)遵守法律、法规;
(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15、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对在校园内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采用什么方法处罚?
答:(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案例分析
1、小学生武某上课时,起立回答问题,后排的同学陈某用脚将武某的椅子移开,结果武某重重地坐到了地上。武某当时身体没有任何异样,老师也只批评了陈某几句,就继续上课。可是三天后,武某感到腿脚发麻,后来发展为没办法正常坐着上课。父母将她送往医院诊断,经检查为尾椎受挫伤,导致下半身麻痹,需要长期治疗。对这起事故,谁应该担负责任?
答:学生陈某负主要责任,由其监护人负责赔偿。学校负有管理失职责任,负次要责任,应进行相应赔偿。
2、人民法院在开庭审理3名十四至十六周岁少年抢劫一案前,将开庭时间、地点、被告人姓名等进行公告并允许公民旁听。这种做法符合法律规定吗?
答:不符合。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
3、小学生张某因为没有按时完成作业,被任课老师罚站一节课,老师这样做可以吗? 答:不可以,学校教职员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儿童实施体罚或变相体罚。
4、两名中学生星期天在居民区空地上踢足球,在争球时,不慎将球踢到邻居阳台上,不仅造成阳台玻璃破碎,而且使阳台一名儿童被玻璃划伤。问:邻居财产损失及人身被伤害的民事责任应由谁承担? 由两名学生的家长(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
答:《民法通则》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有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
5、某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这样报道:“今天上午公安机关破获一起入室盗窃案,2名犯罪嫌疑人是我市南山中学初三年级学生李××、赵××并将2人接受警察讯问的正面图像一同播放。电视新闻这样报道可以吗?
答:不可以。根据《预法》规定对未成年人罪犯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姓名、照片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6、某中学高一年级2名学生因盗窃一辆摩托车而被刑事拘留,学校因此立即作出取消这2名学生学籍的处分决定,学校的处分决定正确吗?
答:不正确,对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未成年学生,在人民法院判决生效以前,不得取消其学籍。
7、小明(13岁)在父母离婚后,跟随母亲一起生活,其父对小明仍有教育义务吗?为什么? 答:有,父母不得因离异而不履行教育子女的义务。
8、初二学生郭某偷了同学的饭菜票被发现,在以后的学校、班级活动中,郭某虽有心参加,都被班主任拒之门外,郭某数学成绩是班级最好的,省是数学竞赛,郭某报名参加,且取得全校选拔赛第一名,但学校以郭某有过偷窃的不良行为,不让郭某代表学校参加竞赛。请问学校的做法合法吗?为什么?
答:不合法。学校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不得歧视。
9、小芳的家住在农村,在村里的小学上五年级。一天,爸爸突然对她说:”明天你不要去上学了,到小卖部给你妈帮忙吧,你妈一个人忙不过来。“小芳听了后,伤心地哭了。她想念书,她舍不得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但是,她又不能不听爸爸的话,只好不去学校读书了。老师了解到小芳的情况后,找到了小芳的爸爸,劝他让小芳继续上学。小芳爸爸说:”女孩子比不得男孩子,读书多了也没什么用,还不如让她在家里干点活呢。再说了小芳是我的女儿,让不让她上学得由我说了算。“请问:小芳爸爸的说法对吗?小芳的爸爸都违反了哪些规定?
答: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9条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5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让孩子上学接受教育是法律规定的父母必须履行的义务,而且法律规定,女孩和男孩享有平等的权利,不能歧视女孩。小芳的爸爸让小芳中途辍学的行为是违法的。听了老师的话应当让小芳赶快回到学校继续读书。如果不改正的话,当地政府应对他进行批评教育,并责令他送小芳返回学校上学。另外,为保护儿童受教育权利,国家还禁止工厂、商店、个体户等雇用不满16周岁的儿童。
10、王力是一个15岁的初中生,她总觉得自己不是读书的料,就想到一家餐馆去打工赚钱,可是,她又听别人说,未满16岁的未成年人是不允许被雇用的。请问,哪一种观点是正确的?为什么?
答:后一观点是正确的。国务院《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第3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均不得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为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介绍就业。禁止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开业从事个体经营活动。所以,王力还暂时不能去打工。如果她还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那么她就应该继续她的学校生活;如果她已经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并且不想继续升学,那么,她可以参加一些国家和社会举办的职业技能培训,为年满16周岁以后的就业做准备。
11、涛涛爱淘气,经常在课堂上说话、做小动作,有时还不完成作业。一天,他又在课上说话、做鬼脸,被班主任老师发现了。老师非常生气,对涛涛说:”你的课不要上了,回家把家长找来,什么时候你爸爸来了,你再来上课。"涛涛不敢回家,只好在教室外面站着。这时,正好校长路过,问清了原因后,把涛涛送回教室。事后,校长把涛涛的班主任老师找去,提出了批评。请回答:你认为校长批评的对吗?班主任和涛涛同学应该怎样做呢?
答:对。学校是少年儿童受教育的地方,为了保护中小学学生的受教育权利,法律还专门规定了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能随便开除学生。教育和帮助有缺点的学生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学校、老师应当对学习有困难、品行有缺点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使他们改正错误、健康成长。
这位班主任应当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经过的教育,涛涛也应当认识到自己仅违反了学校纪律,而且在课堂上随便说话,也影响了别的同学听,实际上侵犯了其他同学受教育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