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教版三上《每逢佳节倍思亲》评课稿
苏教版三上《每逢佳节倍思亲》评课稿
《每逢佳节倍思亲》是苏教版小语国标本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它采用“文包诗”的形式,以叙述故事来再现《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千古名诗的创作情景。“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的一个创举,诗中有文,文中藏诗,诗文浑然一体,别具一格,是一种古诗教学的新课型。吕老师在教学中从文与诗的融合上着眼,学文,以诗为线索,学诗,以文为参照;引导学生层层剥茧般地展开了与文本的对话,将思维的触角深入文本,融情感悟,了解诗歌写作的背景和缘由,理解诗意,想象诗境,体悟诗情。
本课作为“发展性课堂教学”的研讨课,也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研究的核心理念,即“教学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我们发现,刚开始上课时,学生是有些拘谨的,但随后我们能却分明地感受到学生的状态越来越积极主动了,学生的情感越来越真挚细腻的,学生的思维越发活跃开放了,学生的发言更为精彩个性了,这和吕老师合理的教学设计、巧妙的点拨引导是分不开的。本课主要有以下亮点:
一、以题入手,分层研读,诗文相融,感受诗境
“每逢佳节倍思亲”可以说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的灵魂,吕老师先引导学生初悟课题,从字面上去理解这行诗,接着引导学生再悟课题,感受文意。她以课题为线索,抓住了课题中的关键词,来分层引导学生研读故事。首先抓“佳节”,引导学生通过品读文中的有关词句,抓住“一大早”“扶老携幼”“兴高采烈”等关键词语,感受人们欢度重阳佳节时的热闹快乐。再抓“思亲”,引导学生抓住“15岁”和“已经两年了”感受王维年幼离家身为异乡客的那种孤独,探究他“思亲”的原因,明白他是触景伤情,所以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接着引导学生感受王维是如何“思亲”的,抓住“思绪万千”,引导学生披文入境,自读自悟,通过“登高远眺、头插茱萸、总要、手挽着手”感悟王维的兄弟情深和往日相聚的快乐,又抓住
“如今天各一方,不能相会”和文中那个省略号,去感受王维无法和家人团聚的遗憾以及对亲人深深的思念,将“文意”与“诗境”对应起来。这样的教学思路清晰,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使学生不知不觉中“入境”“妙悟”,升华着内心的情感,为学生理解诗意作好了充分的铺垫。值得一提的是,吕老师在教学的不同阶段,共设计了四次让学生朗读课题,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生对课题的朗读一次比一次动情,说明他们的理解感受在不断深化,思想情感在不断升华。吕老师还能有意识地巧妙地引导学生读出课文语言中蕴含的丰富的形象,她常常在问学生:“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这样看似简单的提问,却蕴藏着一个老师的教育智慧,因为她真正尊重了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给了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空间,可以让原本凝炼的语言文字在学生精彩的交流感悟中变得有血有肉,丰满形象,体现了“发展性课堂教学”的“建构性”。……
二、联系生活,激活情感,展开想象,体验诗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重在抒情,所以引领学生真正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和诗人的情感息息相通,是学生能动情诵读诗文,理解诗句含义的前提。吕老师在教学中一方面用自己充沛的情感感染着学生,另一方面采用了联系生活的方式,来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了引导学生入境地体会人们登高游玩时的兴高采烈,吕老师就问学生:“你有没有和家人一起登高的经历,你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通过这样的提问一下子唤醒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自然而然地移情入境,读出了人们欢度重阳的快乐。帮助学生体验诗情、走入诗人内心的另一个好方法就是引导他们展开想象,让学生想得更远,悟得更深。为了使学生体会王维的“思亲”之情,吕老师创设了几种特定的情境,她用低沉深情的语调说:“王维15岁那年,离开家乡,独自去京城长安考状元,直到21岁才考取功名,这么多年,每当吃饭时,餐桌前只有一个人,王维心里怎么样?天凉了,抚摸着身上的衣服,看着那又细有密的针脚,心里在想谁?生病了,如果在家里,有父母兄弟无微不至的照顾,可是现在怎么样?”通过这样的想象,学生对王维的思亲之情便有了更鲜活形象的感受。
三、创设情境,动情诵诗,理解诗意,品味诗韵
在学生了解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创作的完整情景后,吕老师出示了全诗,告诉学生:“我们读书要把自己放进课文,现在,你就是小王维,来吟诵自己刚刚创作的诗歌吧。”孩子总喜欢把自己假想成某一兴趣的角色,他们有着很强的`角色表演热情,听说老师让他当诗人王维,马上就来劲儿了,加上有了学文时丰富的情感积淀,学生的动情诵读其实是水到渠成的,他们一个个抑扬顿挫地朗读着“自己创作的诗”,俨然把自己当成了小王维,我注意到最后一个穿黄棉衣的女孩更是读得摇头晃脑,朗读成了他们表达情感的内心需要。在学生朗读全诗后,吕老师又以角色采访地形式追问:“小王维,你有什么感受?”在学生交流过程中相机巧妙地指点关键词的含义,为下一环节讲述诗意作准备。在指导学生理解诗意时,吕老师又创设了一个非常精彩而富有趣味的情境:王维写完了这首诗,把诗给了客栈的客人看。一位客人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句写得真好,你能给我解释解释意思吗?”
另一位客人也说:“‘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写的是什么意思呢?”这样在情境活动中指导学生理解诗意的方式,真是妙趣横生,学生学得兴致勃勃,他们一步步品出了诗韵,这就体现了“发展性课堂”的“开放性”,让学生“活学知识”。
四、拓展内涵,指导运用,以点带面,丰富积累
“每逢佳节倍思亲”如今已成了广为传诵的经典诗句了,而“佳节”的内涵也不再局限于文中的“重阳节”了,吕老师能关注这一点,拓展诗句的内涵,并创设了多种情境,指导学生活学活用。中秋节,爸爸妈妈出差在外地,他们会吟诵……春节,边防战士守卫边疆,不能回家,他们会吟诵……元宵节,哥哥在外国读书,不能回家,他会深情地吟道……(我想这里是否再开放些,老师创设了一两种情境后,干脆让学生来创设合理的情境,用上这句名诗表达情感。)这样的拓展内涵,指导运用,我想就体现了“发展性课堂教学”的“延展性”。这一“延展性”还体现在吕老师能以点带面,丰富学生的积累。当指导学生感受重阳节时大街上的热闹后,吕老师请学生说说脑海中还想到了哪些词语可以形容这样的画面?在通过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感受到王维的浓浓乡愁之后,吕老师又引导学生背诵了三句曾经学过的同样表达诗人乡愁的诗句,并告诉学生在我国古代有不少诗人借诗来抒发自己心中思乡情,要求学生课后搜集一下,开一个“思乡诵诗会”。
其实,吕老师这堂课上的亮点还不止这些,比如出示一幅图,标上东南西北,标上“长安”“蒲州”让学生形象地理解“天各一方”的含义,课前利用读诗句猜季节,读诗句猜节日的游戏把学生引入学诗读文的情境。
还有最后的总结全文部分,吕老师巧妙地利用了学生身边的活资源,一个和他们朝夕相处了两年多的同学即将出国去加拿大学习了,老师把这首诗作为礼物,送给要远离家乡和祖国的那个孩子,让她动情地来诵读,又鼓励其他学生用心朗读,把这首诗作为临别的礼物送给朋友。当时听到这里,非常感动,我想,所有的孩子,特别是那位将要远行的孩子,今天的这堂课必将成为她一生中美好的记忆。这也体现了“发展性课堂教学”的“生成性”。
商榷之处:
1、展开想象也要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一些超越学生经验的想象有时会浪费时间,弄巧成拙。
2、拓展要适度,阅读教学的根本还在引导学生潜心会文,感悟研读上,只有很好的立足文本,才能更好的超越文本。
3、教师的提问还可以相对减少些,问题的开放性还可以稍大些,比如:学生读了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句子后,吕老师问的是:“你感受到了节日怎么样?”我觉得似乎问:“你感受到了什么?”更好,这样学生可以感受到节日的热闹,也可以感受到人们的快乐,感受到人们迫不及待地欢度节日的激动心情,学生的感受将更有个性化,更加多元化。
第二篇:《每逢佳节倍思亲》评课稿
《每逢佳节倍思亲》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评析
执教: 天山实验小学 吴梅琴 评析: 天山实验小学 张生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各种训练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体会诗中的情感;背诵《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展开课内与课外的多方延伸,让学生深刻感受“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感,从而熏陶学生的情怀,陶冶情操,提高语文素养。教学重点:
1、理解诗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且能背诵。
2、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诗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感。
教学难点: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节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生:齐读课题。
师:首先我们复习一下上节课所学词语(指名读)
师:在同学们的习字册中,不少同学把“幼”字写错了。它的偏旁是“幺字旁”,而不是“绞丝旁”。下面请同学们对照田字格要求再写两遍。注意写字姿势。生:(练习写字)。
(从具体学情出发,进行针对性指导,巩固了易错的生字,注重写字习惯的培养。)
师:“幼”的意思是什么? 生:儿童。生:小孩。
师:扶老携幼的意思是什么? 生:扶着老人,带着小孩。
师:(出示图片)这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图片,多么温馨、和睦,一起读好这个词。生:齐读词语。
(顺势理解词语意思。拆字法结合图片理解词意)
师:上节课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这篇课文的体裁是什么? 生:文包诗。
师:是的,课文以故事的形式向我们介绍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和原因,题目就是引用了诗中的一句话。
(这是一首文包诗,诗是主体和核心,课堂学习首先指向诗,突出学习重点。)师:(出示古诗)我们一起读一读这首诗。生:齐读古诗。
师:同学们读的很正确,也很流利,但要真正把诗读好,我们还要走进诗人的内心。诗人王维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首诗的?他为什么每逢佳节倍思亲呢?今天我们就借助这篇课文,走进少年王维,感受他的内心世界。
(目标明确,导入巧妙)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王维在15岁时就离开家乡,独自一人到长安求学。这就是—— 生:独在异乡为异客。
师:两年的时光,700多个日日夜夜,他身处异乡,人地生疏,举目无亲,陪伴自己的只有—— 生:孤独 生:寂寞
生:还有对家人的思念。师:读出诗人的情感。生:(齐读)独在异乡为异客。师:课文中的“佳节”指什么节? 生:重阳节。
师:你了解重阳节吗?它是哪一天?这一天有什么习俗? 生: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它是每年的九月初九。
生:在这天,人们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很多,有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饮菊花酒、吃重阳糕、遍插茱萸等等。
师:同学们知道得真多。因为九月初九中的“九”有长久的意思,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
二、品读导思,体悟文情:
师: 为什么王维在重阳节这天如此思念亲人呢?这天,王维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生: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一大早,大街上便热闹起来了。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
师:在同学们平时作业中,经常用到“兴高采烈”这个词语,许多同学把“采”写成了“彩”,我们一起看一下,字典中“采”有这样几种解释。你觉得这里应该是第几种解释? 生:应该选第2种:精神上的活力,神色、神态等。
师:是啊,这个词跟色彩没有任何关系,大家以后可不能再写错了哦!师:谁能给“兴高采烈”换个意思相近的词? 生:兴致勃勃。生:心花怒放。生:喜笑颜开。生:喜气洋洋。
师:老师这儿也有几个词语,我们一起读一读。生:(齐读)。
(“兴高采烈”中的“采”一直是学生作业中的易错点,教师通过理解字义的方法,追溯字理,发现其奥秘,使字形植根在记忆中。)
师:(出示图片)这一天,长安的人们会怎样度过这个美好的节日呢? 生:有的人在看杂技表演。生:有的人带着孩子去登高游玩。生:有的人扶着老人去赏菊花。生:还有人全家一起外出游玩。
师:是啊,看到这么热闹的情景,你想起了哪些词语呢? 生:人流如潮。生:人山人海。生:人头攒动。生:川流不息。
师:谁能把这欢快的场面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生:(有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
师:听了你的读,我仿佛就站在热闹的大街上了;你读的真欢快。你读的真热闹。师: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节日,难怪王维会称它为“佳节”。如果你是王维,此时你会怎么想?
生:我很难过,我想到了自己的亲人。生:我真希望我也能和家人一起欢度节日。
(如果你是王维,此时你会怎么想?通过这样的提问,唤醒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自然而然地移情入境,读出了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
师:是啊,过去的700多个日日夜夜,王维就一直思念着家乡的亲人。如今,当他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想到自己却孤独一人,因而他就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这就是—— 生:(齐读)每逢佳节倍思亲。师:这里的“倍”是什么意思? 生:更加。
师:读出诗人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生:(齐读)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他仅仅是在重阳节思亲吗?一年有那么多的佳节,在每一个佳节来临时,他对亲人、对家乡的思念就会更加的强烈。
生:每逢中秋节的时候,看看人们都在吃月饼、赏月亮,王维就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生:每逢端午节的时候,看看人们都在吃粽子、赛龙舟,王维就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生:每逢春节的时候,看看人们都在放鞭炮,忙着走亲访友,王维就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通过拓展中秋节、端午节、春节的思亲,更准确地理解“每逢佳节倍思亲”中“佳节”的意思。)
师:此时此刻,王维想到了什么?
生:他想到了以前重阳节时和兄弟们一起登高远眺的情景。
师:读文字,想象文字背后的内容,这是一种能力。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段文字,你的脑海中出现了哪些画面?
(适时地不露痕迹地教给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爱想、会想,于是就有了下面学生发言的精彩纷呈。)
生:我仿佛看到了王维和兄弟们头戴茱萸登高远眺的情景。生:我好像看到了他们一边喝着菊花酒,一边吃着重阳糕。生:我好像看到他们正聚在一起吟诗弹唱呢!师:从这段文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觉得他们在重阳节那天玩的很开心。生:他们兄弟们情谊很深厚。
师:是啊!十五岁以前的重阳佳节,王维常和兄弟们一起这样登高远眺,大家欢聚在一起,是多么让人高兴啊!用你的语言将这欢快情景表达出来。生:(练习朗读)
师:可如今,王维却和兄弟们天各一方,不能相会。“天各一方”你们理解吗? 生:(面面相觑,表示不理解)
师:王维的家在华山以东的蒲州,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永济市;长安则在华山以西,是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相聚一千多里,中间还隔着一座山(简画示意图)他在山的这头,而家乡和亲人却在山的那头,那么遥远,不能相会,这就是—— 生:天各一方。
(图示又是一种理解词语的方法)
师:同学们注意到了吗?这儿有一个省略号,要省略什么呢?谁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省略号给补全了?
生:省略了不能一起登高游玩。
生:省略了不能一起饮菊花酒,吃重阳糕。
师:这省略号好似王维的一声长叹,又好似他那绵绵的思念。谁来读好这句话? 生:(有感情朗读这句话)师:此时,他仿佛看到了——
生:此时此刻,兄弟们一定也在登高聚会,思念着我呢。师:可这聚会的人群中,却少了王维。这就是—— 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通过“如今天各一方,不能相会”和文中那个省略号,去感受王维无法和家人团聚的遗憾以及对亲人深深的思念,将“文意”与“诗境”对应起来,引导学生披文入境,自读自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入境”“妙悟”,升华内心的情感。)
师:王维既想到了对兄弟们的思念,也想到了兄弟们对自己的思念。此时此刻,如果他们能够进行对话,想一想,他们会互相说些什么呢? 生:(同座位练习对话)
师:在重阳节这样一个美好团圆的日子,王维看到了长安街上人们的热闹,想到了以前在家乡的情景,想到了现在,他想到了许多许多,这就叫—— 生:思绪万千。
师:他把无限的思念,凝聚笔端,提笔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佳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配乐指导朗读)
①你就是王维,站在庭院里,沐浴着轻柔的晨风,你情不自禁地吟诵着—— ②你就是王维,站在山坡上,眺望着遥远的家乡,你无限深情地吟诵着——
③三1班的全体同学们,你就是王维,站在窗户前,仰望着皎洁的明月,你心潮澎湃地吟诵着——
师:同学们读得真动情!这情是王维忆山东兄弟之情。一个“忆”字浓缩了诗人对亲人的深切思念。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吟诵—— 生:(深情地)齐读古诗。
(只有真正调动了学生的情感,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才能触动学生的心灵,真切地体会到诗人的情感。落脚点又回到了诗,不过,学生读得更动情了)
师:同学们,一首好诗就是一个动人的故事,一段感人的经历。现在,你们读懂这首古诗了吗?
生:(大声地)读懂了。
师:以后我们在学习一首古诗时,也要想一想这首诗背后的故事,想一想作者的经历,我们还可以上网查阅资料,这样,我们对古诗的理解就更深刻了。
(文包诗这样的文本同样是个“例子”,需要我们好好使用这个“例子”。从“例子”引发开去,用从“例子”中学到的方法,去学习新的诗歌,为学生自学诗歌铺平道路,给自己喜欢的或教师提供的相同类型且易懂的古诗创作“文”,由此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兴趣。这也是苏教版第八单元的习作要求。吴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了文本后,不忘引导学生在以后阅读古诗时,也要有初步探究古诗的创作背景和古诗意境的意识。)
三、融读导用,拓展延伸:
师:现在,“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也是身处外地的游子们的共同心声!中秋节时,外出打工的父母,思念儿女,这是—— 生: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边疆的战士观看联欢晚会,想起父母,这是—— 生: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重阳节,爷爷奶奶不和我们在一起,我们给他们打个温情电话,祝福他们。这是—— 生: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春节时,每个中国人都期盼着团团圆圆。这就是—— 生:每逢佳节倍思亲。
(“每逢佳节倍思亲”可以说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的灵魂,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这样的语境运用使学生透彻的理解了诗意。)
师:同学们,这种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已经融进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之中,从古至今,亘古不变。我们还知道哪些写思念亲人的诗吗? 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生: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仅仅局限于一课书的学习,绝不是成功的学习。课堂中有意拓展、延伸,帮助学生形成了思乡诗的知识组块,促进学生更广泛地学习,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体系,课虽尽,而“学无涯”。)
师:思念是一种美好的情感。同学们,让我们记住《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共同祝愿——
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四、作业:
1、背诵并默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收集几首反映思乡的诗,读一读,背一背。
板书设计:
每逢佳节倍思亲
(西)长安
忆
家乡(东)
(板书精炼,“忆”字浓缩了王维对亲人的深切思念,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的情感字眼。)
总评《每逢佳节倍思亲》:
看一节课的实录,就像读了一本新书,从中收获颇丰。具体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体现了文本所属体裁的特色。
《每逢佳节倍思亲》体裁是文包诗。“文包诗”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独创,是将一首理解较困难的古诗融入一篇通俗易懂的短文当中,通过短文介绍古诗的背景以及对古诗的内容作出适当的说明和诠释。“文包诗”,顾名思义,即“文章包着诗”,核心是诗,也是教学的重点,“文”是对“诗”的意思、背景或情感的描述;诗是对文的精炼和概括。文包诗是培养学生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诗意和体会诗人情感的好文本。这类课文的教学,应以诗统文,以文解诗,把诗和文的学习有机联系,紧密结合。
吴老师从阅读的角度上出了“文包诗”的特点。由诗到文,以“文”证“诗”,课堂流程大致为“诗”——“文”——“诗”。先读诗,然后在“文”中找出与“诗”意思相对应的句子加以品读,最后再回到古诗,力求“文”与“诗”相融通。出发点、落脚点、归结点都在诗。我觉得这是中高年级“文包诗”教学的一般模式。低年级我则认为应以由文到诗。
另外,“文包诗”这种特殊的文体,有它的存在,就必然有它存在着的理由,这样的文本同样是个“例子”,需要我们好好使用这个“例子”。从“例子”引发开去,用从“例子”中学到的方法,去学习新的诗歌,为学生自学诗歌铺平道路,给自己喜欢的或教师提供的相同类型且易懂的古诗创作“文”,由此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兴趣。这也是苏教版第八单元的习作要求。吴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了文本后,不忘引导学生在以后阅读古诗时,也要有初步探究古诗的创作背景和古诗意境的意识。
二、体现了浓浓的语文味。
吴老师对课文中的两个关键词“兴高采烈”“天各一方”和“思绪万千”的理解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有效方法,在此基础上,扣住关键词语去想象当时的场景,揣摩诗人的情感,这样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的同时,也让学生进入了诗歌所创造的意境。
“每逢佳节倍思亲”可以说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的灵魂,在课尾的升华拓展部分也都体现了浓浓的语文味。师:(1)“每逢佳节倍思亲”是身处外地的游子们的共同心声!(板书:游子)外出打工的父母,思念儿女,这是——“每逢佳节倍思亲”;边疆的战士观看联欢晚会,想起父母,这是——“每逢佳节倍思亲”;同学们,重阳节,爷爷奶奶不和我们在一起,我们给他们打个温情电话,这是: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时,每个中国人都期盼着团团圆圆。这就是:每逢佳节倍思亲。
吴老师还以思乡主题,引出一组思乡古诗,让学生在学习一文时,认识更多的同类古诗。
三、尊重学生已有经验。
教学这课,吴老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首先,学生有过学“文包诗”这类课文的经验,发现此类课文有共同的地方,那就是诗歌的意思、情感等很多方面都能在课文中找到,所以在理解时很多学生通过反复读文去学习诗歌。其次,学生在《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上已经积累过这首诗,了解过它的意思,因此对课文要表达的大致情感,学生也是略有所知。因此,在教学时,吴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已有经验,紧紧围绕诗歌,从文与诗的融合上着眼,学文,以诗为线索,学诗,以文为参照,将诗文有效结合,在感悟古诗的时候,不仅仅停留在诗句的字面意思,而是还体会了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同时通过诵读文本和诗句,理解并体会诗人王维的思乡情感。
挖掘课文中的空白,采用联系生活的方式,引领学生真正走进王维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和诗人的情感息息相通,使学生能动情诵读诗文,理解诗句含义。如:如果你是王维,此时你会怎么想?此时此刻,如果他们能够进行对话,想一想,他们会互相说些什么呢?生:(同座位练习对话)通过这样的提问,唤醒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自然而然地移情入境,读出了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
吴老师的另一个方法就是创设特定的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想得更远,悟得更深。如:“时间过得真快呀,一晃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这一天,长安的人们会怎样度过这个美好的节日呢?”让学生想象大街上热闹的情景,再通过“两年来,每天挑灯夜读时,只有一盏油灯与他相伴,王维在想什么?天凉了,他抚摸着身上的衣服,看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王维在想什么?生病了,可身边没有一个亲人,王维又在想什么?”通过这样的想象,学生对王维的思乡之情便有了更鲜活形象的感受。学生再来吟诵诗文,就显得字字传情,声声动情。
第三篇:三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 评课稿[定稿]
语文园地一
一、教材分析:
这次语文园地安排内容有“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本次“口语交际”与“习作”相互联系,以“自己的课余生活”为话题,通过交流,培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懂得怎样使自己的课余生活更有意义,学会安排课余生活。通过对口语交际的回忆,充分安排习作内容写下来。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互相合作交流,积累学习方法。
二、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2.练习习作,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写出自己的见闻。3.辨别多音字,积累多音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读音。
4、练习背诵古诗。
5、比较字形,学习识字方法,感悟祖国文字的魅力。
6、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体会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口语交际与习作。
四、教学准备:PPT
五、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我的发现 学习过程:
一、【我的发现】
目标:使学生从五组词语中,进一步了解汉字中多音字的现象,并读准和理解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不同的读音和不同的意思。让学生读一读这五组词语: 假装 假日 好奇 问好 白发 发现 朝向 朝霞 摇晃 晃眼
想一想从每一组词语中的带点字发现了什么;再说一说这些字在词语中的读音和意思。假日(读jià,意思是照规定或经批准,可暂时离开工作、学习场所的时间。)假装(读jiǎ,不真实的,跟原来不一样的,和“真”相反。)问好(读hǎo,意思是安好。)好奇(读hào,意思是喜爱。)发现(读fā,意思是揭露、打开。)白发(读fà,意思是头发。)
朝向(读cháo,意思是向着、对着。)朝霞(读zhāo,意思是早晨。)摇晃(读huàng,意思是摇动、摆动。)晃眼(读huǎng,意思是光线强烈。)说一说这些带点的字还可以组成哪些词语。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背背
(1)让学生先把诗歌自己读几遍,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熟读成诵。(2)理解古诗内容:
胡令能的《小儿垂钓》是一首反映儿童生活的古诗。诗歌写了一个小孩坐在能遮住身子的草苔中学钓鱼,远处有人向他问路,他急忙摆手却不回答,原来是怕惊跑了水里的鱼。短短的四句诗,将一个天真、专注学钓鱼小孩的形象生动、真实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2、读读认认
珠——朱 桥——乔 停——亭 襟——禁 亿——乙 谋——某 障——章 诗——寺 绿——录
让学生认得“朱、乔、亭、禁、乙、某、章、寺、录”九个汉字。这些字都是在已经学过的形声字上,去掉形旁可以独立成字的声旁,与原形声字的读音相同或相似,但字义不同。比一比,前后2个字有什么不同,(让学生用“减一减”的识字方法发现每组两个字的特点,自主识字。)
用每组的两个字分别口头组一些词语,以巩固读音和区别字义。将学生口头组成的词写下来,再读一读。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口语交际 学习过程:
一、读题,明确主题。
这次口语交际是本组综合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话题是交流自己的课余生活。
二、问题引入,学生准备。
1、什么是课余生活?你的课余做了哪些事?
2、你在自己的课余生活中有哪些收获和感受?
3、认真听别的同学介绍他们的课余生活,评一评哪位同学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
4、自己今后课余生活的打算?
三、以上面的问题,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课余生活。
要点:以说说发生在课余中有趣的事情,自己的事、他人的事都可以说。结合具体的事说说自己的感受和收获。评一评别的同学的课余生活,哪些地方值得自己学习。说说自己今后怎样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
四、交流方式: 1、4-6人为小组交流,选1人在全班交流。
2、全班交流中,让学生进行评一评的交流。
3、教师总结。
第三课时
学习内容:习作 学习过程:
一、情况分析:
这是第一次写作文。对学生来说是一件新鲜的学习过程,本次习作重点是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帮助学生建立写好习作的信心。因此,本次习作要求不高,只要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表达一个较为完整的意思就可以了。
二、明确习作题目
本次习作是以“我的课余生活”为题。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
1、引导学生读题要求。
2、回忆我们在口语交际时讲过的内容,想一想你准备写些什么?
3、让1-2名学生说说自己的打算。供其他学生参考。
三、学生独立习作。
四、写好后,读一读给同学听或爸爸妈妈听。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活动——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这次展示台活动主要围绕课余生活这一主题进行。
二、展示中让学生对自己的课余生活作适当的介绍:
1、为什么展示这些物品?
2、说说自己的收获?
3、评一评别人的展示?
4、这次展示你的收获是什么?
三、教师小结
第一次习作讲评
一、【题意分析】
这一次习作是在学生口语交际后进行的,也是在口语交际中学生交流的课余生活为题材进行的。因此,可以写自己的课余生活活动,也可以写课余发生的有趣的事,高兴的事,或者自己愿意写的事。
二、【讲评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习作的方法,怎样完整的用语言表达一件事,提高习作能力,增强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 几篇优秀小学生习作。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题目,明白要求。能用自己的话,表达一个较为完整的意思
(二)教师小结本次习作情况。
1、本次习作概况:
本次习作是同学们的第一次习作,从题目的要求来看,要求不高:只要能用自己的话表达一个较为完整的意思就行了。这次习作大部分的同学都达到了要求,但也有少部分同学没有达到要求,不过只要努力,是能写好自己的习作的。
2、优秀的习作:
挑选几个同学写得好的作品。
(三)优秀习作交流:
让上面提到名的几位同学分别朗读自己的习作。让同学们议论从他们的习作中你知道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教师小结
习作就是要我们用书面语言形式来告诉别人一件什么事,这件事你写明白了,别人能从读你的习作中知道发生什么事,这件是怎样发生的、是怎样发展的、结果是什么。那么你的习作就是很优秀的习作了。
要写好习作,还得要我们多积累优秀的好词好句,正确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使习作语言丰富,更能让读你习作的人有更深的印象。
这节课我们习会了习作的方法:确定要写的事,然后再想好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写好后还要自己读一读,没写明白的地方,修改一下,再读一读,把事情写明白就行了。
(五)课外阅读
找几篇优秀习作读一读,积累优秀词句。
第四篇:苏教心理课《我会谦让》
《我会谦让》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与别人相处要学会谦让。
2.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能做到主动把方便让给别人。3.使学生初步掌握谦让的方法。活动重点: 帮助学生学会谦让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学会谦让的技巧。活动准备: 1.课件。
2.两段拍摄学生学习生活的录像。3.歌曲:《李小多分果果》。活动过程: 课前游戏:欣赏儿歌《李小多分果果》
教师引导过度:同学们,听明白这首歌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吗 其实不但李小多是这样做的,在我国古代有一个小朋友也是这样做的,你知道他的故事吗?(引出《孔融让梨》)
一、观看录像,孔融让梨
1.教师导语: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故事《孔融让梨》.请你认真看,用心想,这个故事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段内容 播放故事《孔融让梨》。
2.讨论:你最喜欢故事中的哪一个人 他什么地方让你感动 哪一段内容给你印象最深
3.教师点拨:孔融能这样做,那是因为他在与哥哥弟弟相处的时候,心里总想着别的兄弟,主动把好的东西让给自己的哥哥弟弟,这种行为,我们叫做谦让。
二、了解情况,你谦让过吗 1.小组讨论
教师引导:在以往和别人交往的过程中,你有哪些谦让行为,你看到过别人有哪些谦让行为?请和小组里的小朋友交流一下。
2.反馈交流。
三、观看
1.教师过渡语:在和别人交往的过程中,如果缺少了这种谦让行为,结果会怎样(学生简要讨论后)事实是否像你们刚才说的那样呢?
我们一起来看几个小故事。A剧:(1)两只小羊过桥,互不相让(2)同桌互抢一本好本子 B剧:(1)两只小羊过桥,互相谦让(2)同桌把好本子让给一方 2.小组交流:你喜欢和谁交朋友
四、技巧指导,你会谦让吗
教师过渡语:刚才的这些小片段让我们明白了交往过程中谦让行为的重要性,那么,碰到类似的情况,你也会这样做吗?
1.课件出示以下问题情境:(1)上完体育课,大家都到饮水机边接水喝,我也很渴,但看到人那么多,我(2)要开运动会了,班里将选派20名运动员参加比赛,同学们都争着报名,我 小组讨论:碰到这些情况,你的心里会怎么想,你会怎么做?
教师引导:谦让是指大家在一起相处的时候,要把方便或者一种好处先让给他人,要先想到别人的需要和利益.但是,遇到为集体争光的事,遇到要吃苦受累的事,比如说运动会报名参赛,那就要抢着去做,就不是谦让的问题了。
2.情境表演
教师过渡语:刚才大家说得都不错,下面我们看情境表演,想一想,假如碰到这种情况你是怎么处理的。3.小组交流,并说说这样做的理由
五、小结,赠送小礼物
1.教师过渡语:同学们,你们都说的那么好,都是讨人喜欢的孩子,现在老师要把这颗代表谦让的小爱心送给你们(赠送爱心标志)。哎呀,少一颗,怎么办?(现场测试,观察学生的反应。)2.教师问得到谦让爱心的小朋友:喜欢吗 是一点点,还是很多? 3.教师问没有得到爱心的小朋友:你为什么要把“谦让爱心”让给别人,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4.小结:懂得谦让的小朋友大家都喜欢,老师也很喜欢你,课后我一定把爱心补送给你。
第五篇:苏三上 语文第一课知识点
三上--知识点 第一课 让我们荡起双桨
1、组词,字义
桨:(船桨,木浆,划桨)划船的用具,常装置于船的两旁。塔:(白塔,宝塔,灯塔)佛塔 周:(周边,周围,四周)周围
墙:(红墙,围墙,城墙)用砖、石或土等筑成的屏障或外围
洒:(洒落,洒水,洒脱)分散地落下
悄:(悄悄,静悄悄,悄悄话)没有声音或声音很低,不让人知道。
愉:(愉快,愉悦,欢愉)高兴
排:(安排,排除,排队)一个挨着一个地按着次序摆。
爽:(凉爽,爽快,神清气爽)舒服,畅快。环绕:围绕。
飘荡:随风飘动或随波浮动。凉爽:凉快
尽情:尽量满足自己的情感,不受拘束。
2、近义词
环绕-围绕
飘荡-漂浮
愉快-高兴
尽情-纵情
伙伴-同伴
凉爽-凉快
3、反义词
美丽-丑陋
凉爽-闷热
愉快-痛苦
幸福-悲惨
4、拟人的修辞手法例句:
三上-第一课 ①春天来了,小树向我们招手,小草向我们点头。白云了呵呵地看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歌唱。
②春天来了,花儿在招手,小草在弯腰,小燕子笑着,跳着,他们都在热情地欢迎春姑娘的来到。
③春天来了,花儿向我们张开了笑脸,小草偷偷地探出小脑袋,小燕子可开心了,站在电线上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课外拓展:
1、形容心情愉悦的成语、诗句:
心旷神怡
怡然自得
心花怒放
欣喜若狂
笑容可掬
喜上眉梢
笑逐颜开
满面春风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描写山水的成语:
湖光山色
层峦叠峰
山高水长
山清水秀
江山如画
绿水青山
锦绣河山
崇山峻岭
3、关于爱国的名人名言: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爱祖国高于一切。--肖邦
三上-第一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