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心得体会
专题1学习心得:小学数学新授课教学策略心得体会
编辑:落梅无痕 识别码:65-822905 教学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 2023-12-04 09:53:07 来源:网络

第一篇:专题1学习心得:小学数学新授课教学策略心得体会

观音小学

彭娟

小学数学新授课教学策略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 “探究式” 四环节教学策略

(一)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生成问题。教学目标:激发兴趣,提出问题。

操作要领: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及学习经验,运用多种方式或手段,恰当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与本课学习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

2.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自主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

操作要领:充分体现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理念。给学生参与的时间,让他们带着自己原有的生活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走进学习活动,并通过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和反思等活动,构建对数学的理解,获得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3.巩固应用,内化提高。教学目标:巩固知识,培养能力。

操作要领: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教师要设计一定数量的练习题。练习题的设计要注意现实性、趣味性、层次性和科学性。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加强点拨和提升。

4.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教学目标:反思学习过程,明确学习收获。操作要领: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全面回顾学习收获。

(二)策略解读

第一环节

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数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因此本环节的主要任务是精心创设数学情境,开拓创新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生成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基本程序是: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创设情境: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音像、图画、故事、游戏、操作、问题等形式,创设恰当的数学情境。情境可以是直观的,也可以是抽象的,但必须是有价值的。情境的创设要能够使学生触境生情、触境生思、触境生问,并能为课堂教学的内容服务,能体现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数学情境一般有生活情境、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操作情境和活

观音小学

彭娟

动情境等几种类型。

生成问题:这一步骤的目的是引发学生的思考,为第二环节的学习奠定基础。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有些数学问题是由学生对情境中的信息进行数学化整理,然后提出的;有些数学问题是随着情境的出现而直接提出的。有的问题是一节课中最重要的,也是唯一的;而有的问题只是一节课若干问题中的第一个,并且不是最重要的。

第二环节

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本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其主要任务是针对要解决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对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进行组织,找出对解决当前问题适用的对策,问题一旦解决,学生的思维能力会随之发生变化,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思维品质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基本程序是:自主探索—互动交流—共同优化,形成结论

自主探索: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和知识基础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初步形成自己的解决方案。

互动交流:首先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对比,对争议性问题进行探讨,逐步补充完善,形成小组意见。小组交流是由各小组组长组织实施的,要求组长要控制全局,明确分工,掌握交流的顺序和讨论的节奏,做好记录,把小组学习的结果进行总结,并推选小组发言人,代表小组向全体同学汇报小组意见。

其次,是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展示小组学习成果,小组之间可以互相质疑,互相补充,相同意见不要重复,教师要积极参与,调控全局,注意在关键环节点拨提升。

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互动交流的环节也不尽相同:有些比较简单的问题,不需要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来完成,可以由学生个体直接把自主探索的结果在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互动交流的形式可以灵活应用:低年级学生没有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不能有效组织小组学习,可以从同桌合作交流开始,逐步向小组合作交流过渡。

共同优化,形成结论:在交流、研讨的过程中,通过比较、质疑和反思,不断优化个人或小组的学习成果,直至达成共识,形成科学结论。

交流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参与到交流中去,积极“捕捉”学生真实的思维状况,以便对自己的教学预设作出适当的调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在倾听中思考,在思考中质疑;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为学生的交流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包括情感环境、思考环境、人际关系环境等);要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交流中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当成为一个鼓励者和启发者;当学生取得进展时,教师应充分肯定学

观音小学

彭娟

生的成绩,树立其学习的自信心;当学生取得成果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回顾与反思。

第三环节

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本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在应用的过程中巩固知识,形成技能,产生策略,提高认识,发展思维,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基本程序是:基本应用 —综合应用

基本应用:是应用的最低目标,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能独立完成,在应用的过程中,不能只注重寻找答案,要重视过程,强调应用的方法和技巧。

综合应用:综合运用知识解决数学问题,要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使综合应用的过程成为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

学生在基本应用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过程中,会表现出应用知识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和借鉴,教师要及时鼓励和提升;同时也会暴露出学习的不足和疏漏,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加强点拨指导,引导学生诊断矫正。

在本环节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下要点:应用要有目的性,题目要围绕学习内容设计,着眼于指导思路,有利于方法和技巧的形成。应用要有现实性,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解决学生身边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应用知识的同时,体会数学的价值。应用形式要有多样性,要以新颖多变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应用要体现主体性,给学生独立完成的时间,让学生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思想和方法,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应用评价要有发展性,对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应用效果要及时进行诊断评价,引导矫正,让学生在评价中发展提高。

第四环节

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本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对课堂学习进行全面地回顾总结。在回顾知识的同时,还要对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进行回顾总结。

策略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策略只是给教师们提供一个上课的基本思路,在落实教学策略的过程中,要根据教材内容,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学习水平,灵活运用,不能机械套用。在具体上课过程中,有些课的第一、二、三环节是不断重复出现的,在探索交流过程中会遇到新问题,在解决这个新问题时又要进行探索交流。这就需要教师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实践策略和改进策略,使小学数学策略更加完善和实用。

第二篇:浅谈小学数学课新授课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课新授课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基本课型可分为六种: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讲评课、测验课、活动实践课。其中最重要的课型是新授课,新授课是指以传授新的数学知识,形成新的数学能力为主的课型,是一种最常见,最重要的课型。那么,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呢?根据以往的教学实践以及学生的实际,我认为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新授课教学模式应包括四个环节:导——学——练——测.一、“导”——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课堂开篇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常用的导入方法有:故事导入、复习导入、游戏导入、设疑导入、谈话导入,不管采用哪种导入形式,力求简单精炼,开宗明义,富有情趣,明确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学”——探索新知。

探索新知是新授课的主干。教师的角色转换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参与者、合作者,引导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炼升华的学习过程,使课堂成为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主动获知的“载体”,把课堂变成学生展示自己,互动交流的舞台,引导学生思考、探索、交流、解释、应用和反思,让学生在感知、感受和体验知识的同时多元化地、多角度地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

1、自主探索。真正的数学学习不是对外部所授予知识的简单接受和积累,而是学生以自己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教材为学生提供的丰富学习素材,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储备,为学生提供自主参与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采用小组协作、互动交流、讨论分析等多种形式,创造机会让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表达,调动多种感官积极探索、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参与对新知的自我探究。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究新知的过程中,还要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的探索,并协助解决探索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困难。当学生的探索取得一定进展时,教师应该及时加以肯定和表扬,不断增强学生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的信心。引导学生理解领会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能。

2、交流认知。

交流认知是学生自主探究的结果,也是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更是学生发挥创造的用武之地。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师生平等交流,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学生通过交流展示各自的见解,提出自己的困惑或问题,然后对于难点重点问题,教师以参与合作者的角色适当点拨启发。促进学生拓展思路,深入探究。这个阶段教师要精心组织、引导,要保证学生做、说、讲的时间,不要越疽代疱,也不要急于求成,教师不能直接说出问题的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要耐心引导,细心指导,逐步让学生去体会和体验,真正达到对数学知识的领会和理解。

3、提炼升华。在学生探索出各种方法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交流平台,让学生(或学生代表)充分阐述(或解释)他们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并引导学生对不同方法进行比较、梳理、评议,进一步进行数学思考、交流与归纳,促进数学知识逻辑化和数学方法系统化,进一步凸显最优化解决方法,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与方法的理解,有效帮助学生建构多元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时,先让学生选择研究的对象,每组选择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中的一种,请各组商量研究的方法:(1)先限量出各角的度数再算出内角和;(2)把三个角剪下来拼成一个角量一量是多少度;(3)把三个角拼折在一起,看组成什么样的角„„各族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验。然后组织学生汇报交流研究的结果,并加以验证,请学生思考:“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在讨论交流中,概括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三、“练”——巩固练习

巩固性练习是新课教学到学生独立作业之间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练习,提供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应用、理解、巩固的时空,目的在于试探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以便及时矫正。同时,可以巩固学到的知识,并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素质。练习内容以例题后面的“做一做”、“课堂活动”、“想想做做”为主,练习时让尽可能多的学生板演,练习情况要及时反馈和评价,教师及时捕捉生成信息,做好有针对性的跟踪补缺,及时矫正。

四、“测”——当堂测试

测试题设计应紧扣知识点,题型要富有变化、内容要富有思考性及趣味性,要遵循学生学习过程的基本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拾级而上,把教材的知识结构逐步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测试题的设计分为三个层次:

1、基本测试。这是测试题中难度最低的题,题型与例题相似,促进知识的记忆和掌握。

2、变式测试。这类题目与例题比较稍有变化,在原有基础上有一定提高,可以强化认识,防止生搬硬套消极思维现象的发生,并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这些题全班绝大多数学生经过认真思考能够解决。

3、发展测试。在新课之后,练习一些思考性较强的题目,可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好地向智能结构转化,发展思维能力。这类题目不一定要求全班同学人人会做,供学有余力的同学进一步探索。测试题内容可参考课后练习中与例题对应的练习题及思考题,并以当堂作业的形式呈现,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培养学生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教师在巡视过程中,要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帮助,当堂批改作业和组织批改作业。

在教学模式的运用上,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注重实效,不要追求形式。教学模式不是框框,在运用过程中,要针对教学实际进行变通和再创造,不可千篇一律,机械套用。在实际教学中,有的环节可以省略,有的可以进行整合,有的可以进行补充。无论怎样去实施,关键是要注重落实每一个教学环节,使课堂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给学生充分的活动空间和时间,让学生真正地去想、去看、去做,去说,使每个环节真正落实下来,而不要为了追求教学模式的完整,使学生的参与活动走过场。

第三篇:初中地理新授课教学策略

初中地理新授课教学策略

——“导、学、展、练”四环节教学策略

为了更好地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落实临沂市教科研中心提出的课堂教学改革目标,依据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结合我市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市教科研中心提出的“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交流、共享——学会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展示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自身价值”课堂教学改革的主题为指导思想,在实验和继承我市课堂教学改革精髓的基础上,总结出符合课堂教学素质化要求的“导、学、展、练”四环节教学策略——创设情景,明确任务、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共建,自我提升、巩固训练,拓展提高。该教学策略的教学思路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等学习过程)→解决问题→巩固训练→拓展提高,实现三维目标的达成。

【操作要求】

构成该策略的四个环节,在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其中,有些要素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1.创设情景,明确任务

“导”即即是创设教学情境,教师要根据课题的特点和学生实际,通过多媒体、视频、社会热点问题、学生的生活体验、生产实际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学习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依据学习提纲或学案进行自主学习。

学习提纲或学案中的问题设计应体现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应体现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学习过程。例如引导学生通过读图、读书、观察、分析、对比、实验、模拟、设计、搜集、判断、调查、绘制、尝试、参与、角色扮演等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教师发放学案,提醒学生认定目标及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学生依据目标并依据学案指导的方法和学习过程进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共享。

2.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学”即学生按照“导”中展示的“学习提纲”或提出的问题,阅读指定的教材内容、地理图表或观察模型、观看录像等,完成“学习提纲”或提出的问题中的相关内容。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在生生间、师生间相互合作交流,以共同解决问题,完成后进行组内成果交流,在交流中修正、补充、完善自己的学习成果。在这一环节中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思结合”、“手脑并用”。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促进学生形成各种思维能力,突出启发性,保证师生有机结合,贯穿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学”这一环节,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

3.展示共建,自我提升

这一环节的主角是学生,也是一节课的重头戏。“展”就是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所获得的成果,如好思路、好方法、好结论等及在自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在组内、组间的展示、讨论、分析与评价等。一是展示自主学习后的成果;二是展示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尚未解决的疑点、难点、分歧点;三是展示挖掘出的规律性的知识;四是展示学生再学习过程中的创新点;五是展示学生自己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梳理的知识体系、知识结构。展示的形式有组内展示、组间展示、全班展示、生与生展示、师生展示等。展示的空间多种多样,例如本子、黑板、投影等,展示中应充分发挥小组长的带头作用和小组间团结协作的力量。展示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引导的作用,适时的进行引导、调控、激励,既要让课堂富有激情、气氛活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要秩序井然,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在合作、展示、交流、共享中学会发展自我、展示自我、提升自我,实现自身的价值,从不同的侧面得到自我完善。

4.巩固训练,拓展提高

“练”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与应用,不仅仅是达到记忆巩固的目的,也是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能力的锻炼和提升,通过练习,发现学生理解上的误区和教学上的盲点,及时纠正、补救,确保学生所获知识的正确性和完整性。“练”的关键是教师要设计出符合课标要求、难易适中、梯度合理,有典型性、代表性、思维含量较高的课堂练习题。学生通过这些题目的练习,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练后要注意检测,并及时反馈矫正,达到当堂达标的目的。最后,要根据生产生活实践的需要和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及认知水平,设计一些体现能力的、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开放性题目,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在思考、分析、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拓展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注意事项】

不要把该策略看成是僵死的框框,它只是一节课大体的设计程序思路。并非每节课都必须按照以上四个环节机械进行,防止程序化。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时间顺序,或选择其中的某些或全部环节。每环节所用时间长短,可视实际情况而定。

复习课

为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系统知识,强化记忆,提高能力,初中地理复习课,可按单元组织目标教学,采用认标、自学、展示、练评八字法策略进行复习。现介绍如下:

【操作要求】

1、情景导入,明确内容

复习课的课题导入,要符合地理学科特点,尽量设置与本课有关的热点问题、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和生活中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联想。采用的手段和方法要多种多样。

教师在制定复习内容时,必须理清单元教学内容,明确单元教学目标。为此,教师要坚持“两通读、一弄清、四明确”。所谓“两通读”,即先通读单元教材,再通读课标规定的所教单元的教学目标及基本训练要求;“一弄清”,即弄清本单元知识体系;“四明确”,即明确单元教学目标的“量”(有哪些知识点);“度”(每个知识点应达到的学习水平层次);“位”(各个知识点在单元教材中的地位);“序”(各个知识点在复习过程中的顺序)。

2、学案引导,自主学习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按照学习提纲(学案)进行自主学习。学习提纲(学案)的设计既要覆盖知识面,又要突出重点、难点和知识结构。在自学的过程中,快速、独立完成提纲(学案)的问题。为保证复习效果,教师重在导:①要全面复习,不留死角;②强调复习中要把握重点,掌握规律性问题;③指导学生要文图并重,用读图促进理解、分析和记忆。同时,教师应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

3.展示交流,知识梳理(自主构建)

“展示”就是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把所获、所想、所思,在组内、组间的展示、讨论、分析与评价等。一要展示自学提纲中每一问题的答案;二要展示在自学过程中尚未解决的疑点、难点、分歧点;三要展示挖掘不出的规律性的东西;教师要根据内容做好调控,应重在后两点。展示的形式有组内展示、组间展示、全班展示;生生展示、师生展示等。展示的空间不应只局限于本子、黑板、教室等。展示中充分发挥小组长的带头作用和小组的团结协作的力量。教师要做参与者,适时的进行引导、调控和激励。

学生根据学习提纲或是学案在学习、交流、展示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体系的梳理,构建出完整的知识网络,弄清各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形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概念。

4、巩固练评,拓展提高

(1)训练

训练是单元目标复习的重要环节,是评价达标与否的必要手段。教师根据课标对该部分内容的基本训练要求,编写出训练题。训练题的题型可以灵活多样,但题量必须与单元复习课时安排一致。训练题区别于新授课,可以采用一题多标的形式选取,切忌面面俱到。所选题目的质量要有水平层次。

训练过程中,要严格训练学生的解答速度和准确程度。强调一要深刻理解题意,培养审题能力,学会审题(审题意明确范围要求;审解答过程是否正确、切题;审结果,及时发现错漏)。二要掌握解答要领,通过典型练习,让学生掌握各类题型的解答思路和方法。选题要具有典型性,抓好训练点,注意综合性;联

系科技、生产、生活实际,体现所学内容的基础性。练要规范、准确、熟练,从严要求,练要限时,提高训练速度,增大思维密度。

(2)点评

训练后,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内容有重点、多层次的展示。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诸如错误概念、文图脱节、疑难问题,习惯性错误等,教师指导学生讲评,但讲评的重点应是学生难以理清的单元知识结构、各种规律性的问题以及典型题目的解题思路等等。通过讲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所学内容的知识结构、深化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3)拓展

要根据生产生活实践的需要和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与认知水平,设计一些体现能力的、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开放性题目,学生在利用所学知识,在思考、分析,解决这些问题时,拓展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几点说明】

1、理论依据:布卢姆在《教育目标分类学》、《掌握学习》等著作中,提出了一种系统反馈矫正的教育策略。

2、策略特点:该策略结构清晰、可操作性强;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单元知识结构;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智能。

3、注意事项:运用该策略,教师应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环节,科学合理地分配各环节需要的时间,加强对课堂的调控力度,及时总结教学得失,逐步完善该教学策略。

第四篇:上学期新授课教学策略

其他老师积极参与听课听课、评课,对课的设计与执教者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推敲、琢磨。执教的三位老师都在集体讨论备课后先试教再修改后再上,经过组内各位教师的评课与执教者多次研究、修改,从“一上”到“二上”“三上”,每一环节的课都各自的特色与不同程度的进步、改革。教学中,教师总能带给学生一次又一次的精彩与快乐,让孩子们在这个研究活动中得到较大的发展。各位研究教师也受益匪浅。

这几节课都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发展,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合作交流。教师的“导”得心应手,学生的“学”积极主动。教育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它的遗憾也值得我们深思和探究。

充分给予自主合作学习的时间与教学任务的完成产生矛盾。

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较好地实现了研究内容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特色: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里主动获取知识;让学生在“玩”的时候激活思维,自主探究;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互相交流中自己发现规律、解决问题。

发展合作学习能力与促进独立思维能力产生矛盾。

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组教师将通力合作、积极学习、积极研究探索,不断提升品味。

第五篇:小学数学新授课怎么教

小学数学新授课怎么教

----小议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学步骤

一、教师要掌握新知识教学的基本环节。

教师对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办法不多,教学的环节简单,除了齐读、一问一答(也仅是集体问集体答)外,似乎没有别的办法了。本人认为,小学数学新知识的教学可以安排如下几个小环节:1、出示例题;2、弄清题意;3、尝试练习;4、交流讨论;5、汇报展示与矫正;6、质疑问难;7、总结方法和规律。

教师可以安排这样的具体教学环节:

(一)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到过小卖店买东西吗?说说你见过的小卖店都卖些什么?

让学生说说见过的小卖店,激起学生的回忆,浮现买东西的情景。这时,老师相机引出:今天,小军和小倩也要到小卖店买东西,我们看看他们去的小卖店都有些什么?

出示图片,引出例题。

(二)弄清图意。

观察图片,说说你都看懂了什么?还有哪些看不懂?

在学生说的过程中,分析图意。

(三)提出问题。

师:看懂了图意,说说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有专家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还重要,让学生提提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学生提了一些问题之后,老师引导:同学们提了很多很好的问题,我们来看看今天小军和小倩买东西遇到了什么问题?从而引出文字部分的条件和问题。

(四)弄清文字部分的题意。

让学生说说小军和小倩遇到的问题,在说中弄清题意。

(五)尝试练习。

师:图意弄明白了,文字意思也搞清楚了,下面大家就用自己的方法,动笔算一算,看怎样解决小军的问题,不懂算的同学可以跟别的同学交流讨论一下再做。

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试试,体现了先练后讲的思想,又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六)讨论交流。

先要独立思考,再讨论交流。

(七)汇报展示与纠正。

让学生把自己的方法和书写过程向大家汇报或展示,注意展示有创意的方法,强调创新,并在汇报展示的过程中,注意纠正学生的错误。

(八)质疑问难。

师:对解决小军和小倩的问题,你们还有什么问题要问?

让学生提出问题,大家一起解决。

(九)总结规律和方法。

师:回顾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强调今天学习的新知识,新规律或新方法,必要时,把它板到黑板显目的地方,再让学生读一读。

(十)巩固练习。

检查学生是否达标。

对于新知识的教学,教师心中要有一个基本的模式或环节,哪一环到哪一环,哪一步到哪一步,要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组织好课堂教学,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当然,我们也要注意要模式但不能模式化。

二、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学习。

在这节数学课中,学生在巩固练习之前,完全没有动手、动笔,仅仅是滥竽充数的跟着大家一起回答老师的简单问题,方法的选择、过程的书写等,都由老师一人来完成,虽有一问一答,问题也非常简单,说白了,老师只是给学生传达一个信息:象黑板那样做就对了。学生的思考和意见完全没有。这里,教师要注意,学生能做的一定要放手让学生做。比如,分析题意让学生说,解题思路让学生想,解题策略让学生找,计算过程让学生写,汇报过程让学生展示,总结过程让学生归纳,还有不明的地方让学生提,有意见发表的让学生说。

如何让学生动口、动手、动笔、动脑(动口说、动笔写、动手做、动脑想),需要我们老师好好思考。

三、每一个教学环节要落实到位,有效。

这节数学课的例题是图文应用题,由于农村学校没有挂图,老师又不善画画,也没时间画,结果上课时,老师只抄了例题中的文字部分,让学生读一下文字部分,就开始解题了。有的学生翻看了课本图片,知道了题意,就列出了算式;有的学生只看黑板,不看课本,只能糊里糊涂,人云亦云,不知所以然。这里老师犯了一个错误:出示例题不完整。

在学生把例题问题解决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小结规律和方法,来个画龙点睛,突出重点。我们看到,今天的老师在学生解决例题问题后,没有小结就进入巩固练习,结果直到下课,大部分学生还搞不清楚这节课的新知识是什么,要理解什么,掌握什么,导致课堂效果不好。

专题1学习心得:小学数学新授课教学策略心得体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