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省第十一届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150430
参加“福建省第十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
心得体会
明溪县教师进修学校
曾才英
2015年4月26日—4月29日,福建省第十一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暨福建省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委员会第十五届年会在厦门六中隆重召开。来自省各地的1000多人参加这次活动,我县有4人(进修学校1人、实小戴清林、李爱萍,沙溪中小黄淑香)参加了观摩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深入开展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本次观摩活动以规定课目“同课异构”的形式展示了各设区市(省直单位)推荐的第一学段、第二学段共19节课和2节微课,19节课采用评委现场亮分的形式评出每学段一等奖3名,大众评委投票产生最佳师生互动奖、最佳课堂创意奖及最佳教学风采奖。各学段获得一等奖的3位教师将参加全国及华东六省一市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备选执教老师。在两天半的观摩活动中,有了自己的思考,有了点滴的收获,在此与大家分享。
一、规定课目面广看点多,关注教材“四个领域”。
本次规定的课目第一学段有:《两位数乘两位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解决问题》、《有趣的推理》;第二学段有《长方体的认识》《解决问题》、《包装的学问》、《统计与概率的整理复习》。第一学段共10节课上《长方形和正方形认识》的老师有4位,上计算课的有4位,《解决问题》与《有趣的推理》各人1节。第二学段共9节课,上《长方体认识》的有5节,《解决问题》2节,《包装的学问》和《统计与概率的整理复习》各1节。从这点看组织者(普教室)用心良苦,内容涵盖了数学的“四个领域”,涉及面广。从参赛选手来看大家对容易操作的《图形与几何》课情有独钟。从观课教师来看,各类课型都有,看点自然就多,可学习可借鉴的东西就多。
二、追求简约朴实的课堂,关注学生学习起点。
本次观摩活动,省普教室对提交的教学设计做了统一的要求,增加了“磨课心得”,在磨课心得中要求教者从“起点、终点、过程与方法”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从这点让我感受到了省普教室再召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知识的拓展延伸,要让观摩课变成常态课,在课改初期,大家对“热闹”的课堂趋之若骛,但这样的课堂离一线老师实际课堂很远,如今大家更关注课堂的实效性,就必然将“简约朴实”的课堂做为一种“追求”,所以19节课都抛弃了华而不实的形式,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不论是学生的知识起点还是思维起点,执教老师都能认真思考,体现知识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样一条主线,还原了真实的课堂,细节之处的设计别具匠心,使每堂课在简约核实中体现浓浓的数学味,让一线的老师感受到这样的课堂可以是我们自己平时的课堂,我也可以和名家一起成长。
三、全面落实“四基”教学,关注学生学习主动性。
本次观课,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两点,一是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每节课中,执教者都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无论是课前导入还是新知教学,或是巩固练习,执教者大都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充分表达的空间,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19节课来看,有超过三分之一的课未能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究其原因就是“放”的开,当然这些不够完整的课得分也就不高,可见,课堂上在彰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还应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二是全面落实“四基”教学,19节课中,执教者不仅很好地处理好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更具有亮点的是“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以及“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比如:在两位数乘两位数这样的计算课教学中,老师都能结合“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利用点子图来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在喝牛奶中的数学问题一课中,两位执教者都利用“数形结合”“变中不变”等数学思想来解决问题。此外,在《解决问题》(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中,教师通过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画一画、写一写、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在各种数学活动中体会解决问题的步骤、策略与方法。在《长方体的认识》这类课中,老师让学生经历“数一数、摸一摸、搭一搭、拆一拆”等活动来感受长方体的特征。在《包装的学问》这节课教师设计了一组活动,用操作实践的方法,让学生直观感受为什么要包装、可以怎样包装、如何包装最节约等数学问题,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让学生理解不同包装方案的特点,从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用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的方法让学生探究节约包装纸的最优策略、发展优化思想。有效地体现综合与实践课的目标和价值取向。
四、参赛选手教学设计新颖,教师整体素质高。
从学历层次来看,在19位参赛选手中,有硕士研究生1人,本科学历16人,大专学历仅2人。从教学设计有以下4节课的设计相当新颖:分别是厦门实小集美分校洪菲菲执教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认识》;三明学院附属小学王广老师执教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认识》;北师大厦门海沧附属学校顾兴民(硕士研究生)执教的《解决问题》(喝牛奶中的数学问题),以及福州仓山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第二小学杨洪涛执教的《认识长方体》三节课的教学设计相当精彩。他们4人的精彩各不相同,洪老师的精彩在于练习的设计,王老师的精彩在于教学的整体设计及衔接巧妙,过渡自然,顾老师的精彩在于现场再现教学情境(喝牛奶)让学生解决问题,而杨洪涛老师的精彩在于上课用到的长方体教具是自己设计的,非常实用,同时将“微课”在课堂小结中使用,使人耳目一新。这4节课也理所当然获得了一等奖。另外两位一等奖获得者的课也是值得点赞的,一节是平潭城东小学的高正老师执教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上出了计算课中的精彩,一节是泉州市实验小学的陈璐执教的《包装的学问》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数学思想,探究最优策略,上出了综合与实践课的精彩。
总之,两天半的活动,让我从课中体会到老师课堂的精彩是来之不易的,它不仅要有个团队默默为之付出,还要有执教者较高的综合素质,不仅要有相对前言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支撑,更要有教师不断的学习与实践。
2015年5月4日
第二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
2014年9月26日,我有幸参加了扎旗汉授小学数学课改研讨会。在短短一天的时间里,观摩了五节小学数学优质课。不同的理念,不同的设计思路让我真实感受到他们的扎实的基本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为我下一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在我看来,不同的教师演绎不同的风采,却展现同样的精彩。
通过听课让我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虽然使用教材不同,但执教老师能根据学情制定了详细的,音三小、音一小、音八小,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不同的教学法,三小的“马新兰教学法”;一小的“以单导学”的模式;八小的“三、四、五”教学模式等,让我对数学课堂的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这几节课给我留下的印象较深,这五位老师的教学方法虽有不同,但相同的地方都是以学生为主,老师引导,学生来完成本课的学习,与以往的教学不同的地方是一节课大部分时间,学习的内容都是由学生来完成,老师主要是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这就需要老师扎实的基本功和课上的反应能力,教师所追求的“引导学生进入真正的思考的创造境界。”这种创新的、富有生命力的课堂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想一想一名教师一辈子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就意味着他生命中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是在课堂中和为了课堂教学而付出的。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做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他同时也是我们自身生命价值的体现。虽然我们希望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但平平实实才是生活的本质,多姿多彩只是生活的点缀,舍弃平实而追寻多彩,结果必定是浮华人生。课堂教学不也正是如此!让课堂走进生活,将课堂教学当作学生的生命经历,自觉地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这段经历,课堂才会显得朴实而又睿智。
在这短短一天的时间里,让我深切体会到优秀的数学课堂是情智共生的课堂,要以情促智,以智生情,让学生心灵闸门不断开启,让学生智慧的火花不断点燃。
2014.09.28
第三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
安徽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
宁国市实验小学
3月17日到3月19日,在安庆市石化三小举行了为期三天的全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究活动。来自全省各地的有18位参赛选手上了观摩课。这些参赛选手都是来自全省各地的教学精英,有着扎实的基本功,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丰富的教学手段。在这次活动中,受益匪浅,老师的课精彩纷呈,高潮迭起,在教材处理上亦是惊奇不断。从中让我体会到:一节课的成败与否,不在于画面有多么的花哨,讲解有多么的委婉,活动有多么的热闹,设计有多么的丰富……关键在于只要学生掌握了知识,该发展的能力发展了,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让学生的求知欲望不断增强,就是一节好课。
总体印象:
1、参赛教师穿着得体,落落大方,举手投足间透出精干、干练。
2、参赛教师精心设计了教学课件,使教学变得形象直观,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参赛教师都使用视频展示台对学生作业和作品进行展示,方便、快捷且清晰。
4、参赛教师的课前提问、课前小游戏拉近了师生间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5、参赛教师在教学中都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明确分工,协调配合,对学习内容进行充分的实践和探究,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或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6、参赛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具,通过让学生摆、折、画,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7、参赛教师的教学语言精炼、丰富、富有感染力,课堂评价及时,关注了学生的情感。
8、参赛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也是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的一种方式。
细节印象:
一、对当地学生的印象
本次观摩,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上课的学生,他们非常优秀:能回答出老师提出的各种问题,能提出老师想要的一切问题,能碰撞出老师你想要的精彩,能和老师达成想要的天然默契,而且还非常的有礼貌、守纪律。记得那些学生走上舞台时安静、有秩序,生怕影响了别人似的。下课时是那样有秩序地向老师告别,还要整齐地转过来向听课的老师敬礼,问声“老师,您辛苦了!”“老师,再见!”再有秩序地离开会场!学生课堂上活跃的思维更是让我们惊叹。如第一个给我们做课的刘志强老师在《旅游中的数学》这节课始,刘老师提到自己承诺了要在“五•一”期间带领原班学生到黄山去旅游,现要请大家帮帮忙,谈一谈旅游前要做哪些准备,旅游过程中要解决哪些问题时,结果学生回答出了刘老师预设的各种不同的问题,诸如租车,用餐,门票,时间,安全等等。程媛媛老师教学《包装的学问》一课进行到探究将四个长、宽、高分别是15厘米、10厘米、6厘米的茶叶盒进行包装,怎样包装最节省包装纸的原因时,有一个学生不是去计算,而是想象和比较,他走上展台,很从容地将一个盒子的大面与两个中面的大小进行直观比较,让人一目了然地看出将两个中面重叠起来最节省包装纸。吴晓秋老师在教学《平均数》一课进行到巩固练习时,出了一道题,“小熊冷饮店又该进冰糕了,小熊翻开了商店各月前三周卖出的冰糕情况统计图,发现第前三周依次为8箱、7箱、9箱,问本周该进多少箱呢?”学生的回答各不相同,平均数“8箱”、最多的箱数“9箱”、“比卖出最多的周还要多一些的箱数,防止还会更多”。这些学生太有才了!
学生有这样活跃的思维,这样良好的学习习惯,我想他们的任课老师平时肯定付出了很多的艰辛。
二、感受大师的风采。
1、感受他们的“数学专业素养”。
赵劲松老师执教三年级的《平移和旋转》,由于这两个概念教材没有下定义,也没有用语言描述,只要求学生有初步的认识。对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他在感知平移和旋转时设计了三个层次的动作表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移和旋转这两种运动的方式:第一层次是模仿,观察动画中的物体运动情况,并用动作表演出来,在分类的基础上,揭示两种运动形式及课题;第二个层次是用全体学生在课堂上的运动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运动形式(向左平移两步、向右平移两步、原地旋转两圈)感受两种运动的不同感觉,同时暗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第三个层次是再现,根据静止的画面,想像它的运动方式,并用手势将其表示出来。三次动作表演,既满足了孩子们好动的天性,同时在举手投足之间加深了对平移和旋转的认识,可谓“一切尽在不言中”!为接下来深入研究图形的平移作好了充分的准备,接下的一个环节则更加精彩了,由于平移有两个要素——方向和距离,赵老师设计了一个遮眼活动,让一个学生到电脑前遮住眼睛只看键盘上的方向键,听下面学生的指令操作,让全体学生用方向语言提示,眼睛看距离,大脑思考平移的两个要素,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这样的课怎会不精彩呢?如果说让学生说出平移情况是一种考验,那么再接下来的动手画则更具有挑战性。也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为了突破这一难点,赵老师设计了“尝试——演示——判断——比较——再画”五次活动,在尝试中充分暴露学生思维的“结”再通过判断和展示打开这个“结”,接着在比较中优化方法,最后通过再画,使学生初步掌握画平移图形的方法,而两次画图所组成的小帆船,既体现了数学的美,又蕴含着教师美好的祝福,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快乐和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感受他们的“激情”。
在本次活动中,丁雪洁老师应是最有激情的老师。她教学的是《体积与容积》,是本次研讨活动的最后一节课,从一开始的课前谈话起,就很明显的看出这个班的学生情绪低落,丁老师以饱满的激情贯穿课堂始终,用她特有的方式提出各种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始终在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望。
3、他们都是“有心”的老师。
吴晓秋老师是这次做课老师中最“有心”的一位老师,课前交流时,她能记住班里“在大路上看到老师就向老师问好”的学生的名字;“比猴还要聪明的同学”的模样,并叫出她的名字……这位老师一下能在班上找出六、七个有一定特征的学生名字,一下就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这是我学不到的本领。
4、他们都是“勇于创新”的教师。
我们通常在说谁大谁小的时候,一定用到谁比较大谁比较小的完整名词,可是程媛媛老师在教学《包装的学问》一课的伊始,她引导学生给一个长方体的三个面取名字,分别叫做“大面”、“中面”、“小面”,这样取名为后面说明哪两个面重叠起来能节省包装纸给予了很大的帮助,不仅形象易记,更顺口。
三、谈谈这次活动对我的启发,与各位交流。
1、不“板着面孔”上课。
在一群各行各业都有的人群中,我们能很快地看出谁是教师,因为大多数教师的脸上都写着:“单纯、苦大仇深”这几个字。我们学校女教师比较多,大家自己比较一下,语数教师同其他学科老师的区别,语数教师明显更具备沧桑感。这一方面跟劳动量大小和压力有关,我想同心态及教学观念也有很大的关系。我们要做到“争效率、少怄气”,在课堂上努力组织好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争取让绝大多数的学生能认真听课;不要因为个别学生的表现影响到自己的教学情绪,因为我们的情绪是直接决定学生的上课情绪,教师情绪好、心情好,学生也会受到感染,上一节好课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因为有了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教师生动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问题,有探索性的活动等都可以为学生创造和谐的环境。反之,教师心情不好、发脾气,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没有,课堂效率自然低下。课标上说:人人学所需的数学,也就是说数学并不是人人都能学好的,有些学生学到他需要的就可以了,我们不要同这样的学生较劲,你再怎么逼他也没用,大不了从60分逼到70分,没任何意义。
2、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从直观形象的情境中去发现新的数学知识与方法,不知不觉地进入数学学习世界。
淮北市实验小学丁雪洁老师的《体积与容积》,“骆驼与阿拉伯人的故事”,p18;
马鞍山师范附小雷雁老师《对策问题》,“5、7、9和6、8、10两组扑克牌比大小”,p19。
3、学习内容生活化。
这点是老生常谈,我的感触是要尽量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比如黄山市黄山区甘棠小学方敏老师的《平均数》的新课素材就是本班学生体育课上的跳绳比赛,围绕“如何比较两组同学跳绳水平”进行教学。
4、提问技巧。方敏老师的《平均数》,师:如何比较哪组同学的跳绳水平高?学生计算出男生平均每人跳7下,女生每人跳8下;师问跳得最多的那个男生:你跳了10下,怎么平均每人7下呢?你还有的3下呢?通过学生的思考渗透“移多补少”的思想,轻松掌握“平均数”真实含义。另一位老师也上了这一课,我感觉到他的学生掌握了求平均数的方法,但没有真正理解它的含义。
5、学习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索、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新教材在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中重视了以下活动:
(1)重视操作活动。动是儿童的天性,将学生置于“学玩”结合的活动中,既能满足动的需求,又能达到启智明理的效果,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如六安市裕安区徐集镇中心学校许海峰老师的《认识分数》中也安排大量的动手操作的时间,让学生在分一分、折一折、涂一涂、画一画中认识分数,体验到分数的产生及意义。在学生的操作过程中还播放音乐。
(2)重视游戏活动。爱做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特别是小学生通过游戏能激发学习兴趣,如果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就会产生强烈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学习。
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具有一定数学价值的,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事例,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作为学习素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策略与机智,吸引他们展开学习活动,并从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第四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 2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
城关六小: 杨 坤
3月29、30日,我有幸参加了黔南州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在短短二天的时间里,观摩了六节小学数学优质课。不同的理念,不同的设计思路让我真实感受到他们的扎实的基本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为我下一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在我看来,不同的教师演绎不同的风采,却展现同样的精彩。
通过听课让我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虽然使用教材不同,但执教老师能根据学情制定了详细的,符合黔南州第十一小学学生的教学设计,同时结合不同版本的教材,一遍一遍的研究、改进,最终呈现精彩的课堂。可见,调查学情,充分挖掘教材对于上好一节课是多么的重要。
这几节课给我印象较深的有朱国荣老师,他以独特的风格,幽默诙谐的形体语言博得了满堂彩,听江阴市实验小学强震球老师的《认识圆》是一种享受,这节数学课内容看似简单,老师却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不仅仅在课堂,数学的生命可以延伸到课外。教师让学生用不同的工具画圆,在画圆的过程中引发认知冲突,然后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总结出圆的特征。
这节课没有光鲜亮丽的图片动画,没有生动有趣的游戏互动,有的却是老师扎实的基本功和细致的讲解,教师所追求的“引导学生进入真正的思考的创造境界。”这种创新的、富有生命力的课堂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想一想一名教师一辈子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就意味着他生命中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是在课堂中和为了课堂教学而付出的。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做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他同时也是我们自身生命价值的体现。虽然我们希望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但平平实实才是生活的本质,多姿多彩只是生活的点缀,舍弃平实而追寻多彩,结果必定是浮华人生。课堂教学不也正是如此!让课堂走进生活,将课堂教学当作学生的生命经历,自觉地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这段经历,课堂才会显得朴实而又睿智。
在这短短两天的时间里,让我深切体会到优秀的数学课堂是情智共生的课堂,要以情促智,以智生情,让学生心灵闸门不断开启,让学生智慧的火花不断点燃。
第五篇: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学习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学习心得体会
10月30日——11月1日,我有幸参加了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举办的“名师之路”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新课标解析暨小学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短短的三天时间里,名家名师们用独特的教学艺术给我们呈现了9节精彩纷呈的课堂和5个报告,专家们出彩的设计、灵动的课堂、精彩的互动、智慧的语言、高超的调控能力、娴熟的教学技艺以及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数学素养、文化底蕴、人格魅力,令我深深的折服,也让我学到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引发了我对高效课堂教学方面的思考:为什么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差,学习效率低下,我们的数学课堂中到底缺失了什么?下面就这次学习谈谈我的几点体会和感悟:
一、在教材使用上得到创造
在教学中,我们既要基于教材,研究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受教材的过渡束缚。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活用教材,创新教材,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从有效走向高效。
二、为理解而教
名师的课堂,都有一个共性,就是把思考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思考,探索,真正做到了“以生为本”。正是因为有了学生的思考,有了学生思维的创造,课堂因此变得丰富。而课堂也是因为有了教师启发性、挑战性的启迪,学生变得活跃起来,课堂因此变得精彩。
如何把思考还给学生?名师们在课堂中采取了“等待”,等待着学生自主的摸索、前行,等待着学生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把新知转化成旧知,就是在这种等待中学生的思维产生了碰撞的火花,就是在这种等待中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了,学生的学习得到了增值。反观我们的教学,正是由于我们在课堂中忽视了学生的思考,把结论在课堂中很快灌输给学生,让学生套用结论去模仿练习,看似学生也掌握了,其实却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长此以往学生养成了学习的惰性,每堂课就会等待老师告诉他们解题方法和结论,一味模仿,从而使学生丧失了创新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
小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自主探索、多动脑、多动手的活动过程。
三、激励性语言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名师的课堂教师善于发挥倾听、点拨的作用,能适时的介入讨论,又能适时把问题抛给学生,始终让问题之球在学生之间流转,以保证互动的广度和深度,极大的提高了课堂中的学习效率,课堂生成千变万化,学生思考深入,学生的回答精彩纷呈,这不仅仅是学生个性思维的差异,跟大程度来源于教师恰当的引导以及精彩的点拨,因此,教师要多用灵活性的语言评价学生,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点评。用自己的智慧帮助学生学习。
四、变“全直观”到“半直观”
名师的课堂让学生去发现,去创造。听了刘德武老师的一节汇报课,使我受益匪浅,让我对教学有了新的概念和认识。学生做题往往需要已知条件作答,题中给的数据看似简单,但其实给哪些数据就是给了思路,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比如在求解组合图形的面积时,学生会根据题中已知数据对组合图形进行“割补”,进而求得答案,这是做题的一般思路,但若在学习新知时,教师可以只将图展示给学生,不给数据,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寻求解题办法,学生真正体验到这个过程,其学习效果会比老师讲解的效果好很多倍。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善于激发学生的逆向思维。一件事情,我们往往只会顺着做,但若让我们逆向思维考虑,别说小孩,很多成年人也觉得棘手。因此,教师要善于诱导,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例如在学习质数这一节,我们往往顺着去找一个数的质数,但若给定了结果,要求我们逆向思考,这却是一个难点,“学生站成一列报数,报到质数的出列,已知有七个学生出列,则最多有多少个学生?”这便是一类新题型,而如果学生真正理解了这道题,他就真正掌握了这节课的内容。
五、“对话—分享”式动感课堂
名师的课堂中,教师主张“对话—分享”式动感课堂,而这里,“对话”包括:与媒介对话、与同伴对话、与教师对话;“分享”包括:手动、口动、脑动、心动、情动。简单来说,一节真实精彩的课堂,需要教师和学生有情感的投入和精神上的刺激。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只要学生敢说,勇于暴露自己的错误,那么这样一堂课就是成功的,教师最大的失败,就是一堂课中学生没有任何错误,课堂看似很完美,但学生的问题却是很多的。教师要适时的沉默、向学生示弱、等待、放手及激励,其实教师这样做的同时,就等于给学生空间发挥和思考,给学生胆量及勇气,给学生时间和机会,以及动力。
六、在知识传授上得到发展
课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培养学生的能力为重点。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还要关注到学生思维的发展。
七、在课堂评价上得到提升
课堂问答是我们课堂上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而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反应或评价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对话,直接影响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和下一步的学习理解,也影响到学生一堂课甚至一门功课的学习兴趣与态度。作为新入职教师,我
一定要在教学中不断增强评价意识,乐于研究,日趋完善,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虽然学习时间是短暂的,但是收获是巨大的,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努力学习专家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实践他们的教育思想,把他们的教学理念贯穿在我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不断学习,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学习机会积淀自己的教学素养,丰富自己的教学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