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心得体会
读《有效教学方法》的心得体会
编辑:诗酒琴音 识别码:65-722994 教学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 2023-09-30 06:26:11 来源:网络

第一篇:读《有效教学方法》的心得体会

“有效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老师们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所以我利用假期的时间翻看了加里·d·鲍士奇的《有效教学方法》一书。《有效教学方法》第一章提出“促进有效教学的五种关键行为”,他说,这可以“从过去60年的调查研究中找到证据”。这五种关键行为是:

一、清晰授课:能使要点易于理解;清晰地解释概念,使学生能按逻辑的顺序逐步理解;口齿清楚不含糊。关于清晰授课,在看这部分内容前,我想当然的认为这绝非难事,应该容易做到。看过书之后才清楚要做到清晰授课自己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多样化教学:丰富教学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是提问问题。老师要掌握提问的艺术,能够区分出问题的类型。包括课堂里老师安排的活动和提供的材料等力求多样化。关于多样化教学的理解和运用我还存在偏差,虽然有时候在课堂教学中试图利用各种手段去活跃课堂气氛,可是发现一旦气氛活跃起来了学生的注意力就容易分散,更有少数同学会把注意力转移出课堂,这样便需要老师花时间去维持课堂纪律,也就是说,要解决多样化教学和集中学生注意力的矛盾还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揣摩和探索。

三、任务导向:有研究表明,老师用于教授待定课题的时间越多,学生的学习机会就越多。如果课堂上师生的互动集中于思维内容,使学生获得学习机会,那么这个课堂上的学生的成功率可能更高。教师的任务导向应该是为学生提供较多的机会去学习那些将要评估的材料,而不应该把过多的时间浪费在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事情上,对教学中可能发生的影响教学的事件有一个预测和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对授课内容在时间上有做出合理安排,这样才能够充分有效的传授教学内容,使得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

四、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学生的注意力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系非常密切,即使教师讲解的再精彩再投入,而学生没有集中注意力去认真学的话,教师做的也是无用功。对照书中的内容结合自己的实践,我觉得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一是要在讲解知识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反应,恰当的时候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并对其回答作出肯定的评价。二是要在平时要有对课堂纪律的一个严格要求,禁止出现那些讲话、做小动作等影响课堂教学的行为出现。当然在运用教师的强制力的同时,不能忽视跟学生的感性交流,为教学赢得一个相互尊重的的环境与氛围。

五、确保学生成功率。学生学习的成功率,是指学生理解和准确完成练习的比率。学生在学习中如果不断的得到成功的证明,必然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他们会更有热情更会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而且易于取得好成绩,心理学上称之为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和建立。相反,他们总是遇到失败的情况的话,则会影响到他们的自信心,严重的会让他们丧失取得好成绩的信心和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采用的题目应该适应大多数学生的理解水平和能力要求,使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正确的答案,确保较高的成功率,以此来增强学生在学习上的自我效能感。

我认为有效教学的关键因素就是有效教师,那么如何成为一名有效教师?

一、激励性人格,首先要热情,其次要热心幽默,最后是可信任感;

二、以成功为导向;

三、专业品行。反思自己过去的教学行为,积累自己的经验,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力求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进行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是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要经常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要做到有效教学,教师要做的:

一、在课堂教学的理念上,应明确树立为只能而教、围绕问题而教,而不是单纯为知识而教、为考试而教。要相信学生,不仅要关心学生的行为投入,还要关心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投入。只有这样,才不会上“糊涂课”一是在课堂教学的理念上,应明确树立为只能而教、围绕问题而教,而不是单纯为知识而教、为考试而教。要相信学生,不仅要关心学生的行为投入,还要关心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投入。只有这样,才不会上“糊涂课”。

二、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师生应善于分别学会选择到最适合自己的教法或学法,只有引导学生实现由“学会”到“会学”,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才有可能得到张扬、主题精神得到凸现,其灵活性、天性和“野性”得到保护。

三、是要自觉加大课堂教学“打假”力度,最大限度的减少各种虚拟教学行为和“正确的废话”,不乱抢占本该属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时间和思维空间,让课堂教学更加和谐有效,使师生的教与学能最佳的呈现互动、互助、互进的效果。

四、教师要采用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即教学语言要有特色,能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否则教师的教学就会变得无效。

以上就是我理解和感受,当然若想把理论付诸于实际还需要不断的尝试,我将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不断体验失败与成功,长期追求和探索。

第二篇:读有效教学方法读后感

读《有效教学方法》有感

柯爱肖

“清明时节雨纷纷”这样的天气,这样的假期,最适合静下心来翻阅书籍,今天拜读了《有效教学方法》一书后,深受启发,结合自己几年的实际教学工作,驳有感触。文中向我们介绍了有效教学的五种关键行为:清晰地授课、任务导向、多样化教学、引导学生投入、确保学生成功率。在每个行为中又进行了详细的理念与操作方法,让我懂得,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非常重要,如何高效有效的完成课堂任务,让孩子们有效的掌握所学知识,需要一定的方法与技巧,而在文中都有着细致的介绍。例如针对清晰授课中提出“有效教师”的表现:“使要点易于理解;清晰地解释概念,使学生能按逻辑的顺序逐步理解;口齿清楚不模糊,没有分散学生注意力的特殊习惯。”同时还列出“欠有效教师”的表现。并通过列表形式告诉具体的清晰授课的方法和具体示例,非常具有实践操作性。

具体来讲,促成有效教学的五种关键行为是:

1、清晰授课,这一关键行为是指教师向全班呈现内容时清晰程度如何,其相关表现为:逻辑的、逐步进行的次序,清晰易懂的授课,没有分散学生注意力的不良习惯。对于教师,要做到清晰授课,就要求在课前要深入研究教材,钻研教学大纲,通过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了解教学内容的整体以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掌握各部分内容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师清晰的讲授引导,形成学生较清晰的科学的知识脉络。有了对教材的深刻理解,语言的清晰表达,要达到清晰授课的教学效果,还要利用举例、图解和示范等方法,来解释和澄清。

2、任务导向,是指把多少课堂时间用于教授教学任务规定的学术性学科。其相关表现为:成就(内容)导向,而不是过程导向,使内容覆盖面尽可能大,教学时间尽可能多。教师的任务导向应该是为学生提供较多的机会去学习那些将要评估的材料,而不应该把过多的时间浪费在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事情上,对教学中可能发生的影响教学的事件有一个预测和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对授课内容在时间上有做出合理安排,这样才能够充分有效的传授教学内容,使得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

3、多样化教学,这一关键行为是指多样地或者灵活地呈现课时内容,其相关表现为:多样的教学材料、提问、反馈和教学策略等。教师要善于选择方法,创造性加以运用,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这又是《有效教学方法》中的好方法,因为方法本身无所谓好坏,但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使用范围,上课运用的方法要与教学情境相适合。例如,对尚未定论的争议问题,可以用小组讨论法;为了让学生认识一个他们不熟悉的物件的形状,采用讲述来描述,不如用演示法更加直观,等等。

4、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这一关键行为致力于增加学生学习学术性科目的时间。教师的任务导向应该为学生提供最多的机会,去学习那些将要评估的材料。其相关表现为:限制分散注意力的机会,使学生就教学内容进行操作、思考和探询等。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是否得到发挥取决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在课上要边教边观察学生的反应,根据学生的反应调节自己的教学。如果内容太深了,就该尽量的浅显的方式来揭示的本质;如果学生太疲劳了,就该改个方法,如改讲授为议论或谈话,甚至讲个与该课题有关的故事。

5、确保学生成功率,是指学生理解和准确完成练习的比率。呈现材料的难度水平已经成为任务导向和学生投入研究的一个关键方面。其相关表现为:把60%-70%的时间,用在能给学生带来中高水平的成功率的任务上,尤其是在讲解式和传授式教学中。学生在学习中如果不断的得到成功的证明,必然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在接上来的学习中他们会更有热情更有全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而且易于取得好成绩,心理学上称之为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和建立。相反,他们总是遇到失败的情况的话,则会影响到他们的自信心,严重的会让他们丧失取得好成绩的信心和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采用的题目应该适应大多数学生的理解水平和能力要求,使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正确的答案,确保较高的成功率,以此来增强学生在学习上的自我效能感。

看完此书,我深深地感触到,对于这些民工的孩子,平时家庭环境中没有学习氛围的他们,更需要我们去思考,他们到底需要什么?怎样做才能提高他们地学习兴趣?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一旦对某一事物产生了浓厚兴趣,观察就会细致,反应也就会灵敏,创造性思维和各种智力活动也最活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任务,只有培养起学习兴趣,才能变苦学为乐学。作为当代小学教师,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学改革,积极应对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的知识取得能力发展与兴趣提高和谐统一地结合起来,体验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热情,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三篇:读《有效教学方法》启示

读《有效教学方法》的启示

——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需要遵守的原则

汉语教学是一种语言教学,它具有其他语言教学的共性,同时它也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有着其自身与众不同的特点。那么如何驾驭汉语课堂,让学生更有效地习得第二语言,是我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假期里读了美国鲍里奇的《有效教学方法》一书,无论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上它都给了我一些有益的启示,下面我就来谈谈最近我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一、注重听说读写全面发展,坚持根据阶段、课型的不同有所侧重。

听说读写贯穿语言学习的始终,但是在各个阶段还是应该有所侧重。例如在语音阶段,在完成语音教学的任务之外,还要特别重视汉字书写的示范和训练,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基本结构,养成良好的汉字书写的习惯。到了中级阶段,除了继续强调听说技能的训练以外,开始有目的地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和阅读量,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一些必要的阅读指导,学生通过这样的阅读扩大自己的词汇量,逐步掌握一些阅读技巧,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在汉语教学的初级阶段,我们就要求学生一定要说完整的标准的句子,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可以通过朗读甚至是背诵优美的散文,复述成语故事等形式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词汇的时候,还可以指导学生用汉语叙述自己的生活,描绘自己的感受。在不同阶段,通过这些听说读写的训练,真正达到听说读写全面发展。

在课型设置上,我觉得应该强调以综合课为先导,分技能训练。但是在任何一种课型上,听说读写四项技能都是不可能完全割裂开来的。在强调一种技能训练的同时,要兼顾其它能力的培养,以达到听说读写全面提高。

二、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要体现实用性、交际性、趣味性相结合。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能自如地运用这种语言与人沟通交流。因此,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一定要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与交际,使学习内容是学习者所需要的。需要的东西自然愿意学,课上学的东西课后马上就能在交际中运用,就会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在语言学习的初期阶段更要避免脱离真实生活、真实语境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从第一节汉语课开始,就教学生用汉语念自己的名字,同学们的名字,从认读课程表,学科名称,作息时间,身边的学习用品,常用的课堂用语,学校的建筑,食堂的饭菜名称入手,让学生首先听懂,然后逐步会说,并且保证了学生基本的学习和生活需要。大部分学生用大概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就能掌握,学生们从开始羞于启口,完全听不懂,到好象一下子打开了耳朵和嘴巴,很兴奋,也有了很强的学习兴趣。

在教材的使用上我们也坚决遵循这一原则。我们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删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能够“与时俱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补充了“我和中国同学交朋友”“在食堂吃饭”“中韩学生学习、生活对比”等适应我校学生的教学内容,并辅以精心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而这正是他们在交际中遇到的“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问题,果然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而在课后他们也能够及时使用从而巩固了教学成果。我们的学生远离自己的祖国、父母来到中国,与成年人相比中学阶段的学习者还有自我控制力较弱,不能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看问题不够全面的弱点。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中学阶段的学生或是刚刚达到成熟期,或是仍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虽开始增强但仍需要具体形象的支持。长时间的相对缺少变化的学习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烦躁情绪,甚至对学习内容失去兴趣。因此在语言教学需要的前提下,我们常常通过教学内容的多样化来增强趣味性。我们通过教学生说绕口令,猜谜语,唱中国歌,组织学生看中国电影、电视剧等学汉语,事实证明这些都深受学生们喜爱,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是“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互相作用的活动。”教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根据教学情境的变化、教学对象的不同,不断地调整、更新、改进。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与成年人相比,中小学生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因而我们的教学形式要力求灵活多变,以不同的方式,换不同的角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学生的兴奋点,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在我们的课堂上,我们常常运用卡片、多媒体、游戏、模拟情景进行表演或对话练习,我们甚至走出课堂到实际生活中去通过问路、购物、买车票、与中国人交谈等语言实践活动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和技能,我们还充分利用学校良好的网络资源教学生运用中文界面发送邮件、网上购物、保存文件、查阅资料、制作幻灯片等。

四、温故知新,循序渐进,加强重现,有效地把握教学节奏。在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记忆起着关键的作用。听、说、读、写都包含一定的记忆过程,没有记忆就没有第二语言的学习。所以在教学中我强调温故知新,循序渐进,加强重现的原则。温故知新就是指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例如:在讲“在哪儿做什么?”的句型时,第一步通过对话复习旧知识,“你学习什么?”“我学习汉语。”第二步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话引出新句型,“你在哪儿学习?”学生通过回答老师的问题“我在理工附中学习。”自己说出了符合新句型语法规则的句子,老师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其特点。第三步结合以前有关地点和动作的词进行操练,达到熟练的程度。这样,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掌握了一种新句型,实际上也是把已经识记的东西进行再加工并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再次储存,既巩固了已经识记的内容,也有利于新知识的掌握。

循序渐进是指语言教学应体现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实际情况和接受能力,切忌急于求成,否则会“好心办坏事”,过难的超出学生接受能力的东西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挫折感,影响学习的兴趣,严重的会产生厌学情绪,甚至放弃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从学生易于理解、能够理解的内容入手,逐步深入。在新知识的展示上要充分利用情景,多采用实物、图片、动作、多媒体等直观的手法,加强形象化教学,并调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可以便于学生理解学习内容,有效地加强记忆。

课堂教学要有节奏。一堂课的弦自始至终都绷得紧紧的,学生大脑过于疲劳,不容易接受外来信息,教学效果也会受到影响。所以,课堂上必须讲究有劳有逸,有张有弛。如集中讲解一个段落后可安排几分钟的间歇,让学生提问或自由复习,训练之前,可给学生一些准备时间。认知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学习开始阶段收集到的信息以及最后收集到的信息最容易保留和记忆,即所说的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因为教学开始阶段,学生注意力集中,教学结束阶段,信息刺激最近、最新,记忆不易忘记。相对来说,中间阶段接收的东西最不容易记住。根据这个原理,在安排教学节奏时,应有意识地把一课的内容多设计几个段落,使教学多几个起伏,重点内容安排在一堂课的开头或最后,讲完一个段落作一个小结,所有内容讲完后,再对整堂课内容作一个条理清晰的总结,做到教学节奏轻快、明晰。这样就可以获得多个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学生头脑里保留和记住的语言信息就越多。总之,第二语言的学习就是一个不断地与遗忘做斗争,加强记忆的过程。我们应该尊重语言学习的规律,充分发挥学生语言学习的优势,运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学生克服遗忘,加强保持,提高他们的记忆力。

第四篇:读《有效教学方法》感想

读《有效教学方法》感想

从踏上岗位第一天开始我就想着能成为一名好教师。但是到底什么才是衡量一名好教师的标准?其实我并不是很清楚。而《有效教学方法》告诉我们仅仅从人格、态度、经验和能力倾向,成就等各种心理特征来定义一个好教师是不现实的。现实中的好教师,实际应该是一个能采取有效教学模式的“有效教师”。

书中列举了十种与学生理想行为相关的教师行为,其中前五种称为关键行为,因为它们对有效教学至关重要。后五种称为辅助行为,可以与关键行为结合使用,使它们更好的发挥作用。那么有效教学方法的五种关键行为到底是哪五种呢?它们分别为:清晰授课、多样化教学、任务导向、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和确保学生成功率。

读了《有效教学方法》一书中有关促成有效教学的五种关键行为之后,深有感触,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以前也在相关的教育教学书籍中看到过关于课堂教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强调教学的艺术性,课堂教学的效率问题,可是更多的流于理论上的说教,让人无法真正了解课堂教学的有关细节的琢磨与把握。读了该书一部分内容,尤如在我为师的道路上亮起一盏灯,尤其是对我这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教师而言,的确是受益多多。

虽然教育界提倡素质教育提了好多年,可是不变的的高考、中考选拔制度,还无法让学校从根本上实现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但有效教学方法一书并不是在空谈什么素质教育,而是实实在在的在告诉我们如何成为一名真正能发挥自身价值的教师。以下就自己所读的关于五种教学的关键行为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关于清晰授课,在看这部分内容前,想当然的认为这绝非难事,应该容易做到。看过书之后才清楚要做到清晰授课自己还有很大差距。对教材的熟悉程度存在欠缺,在授课的过程中重点和难点并不突出,讲解的不够充分,而且对于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手段过于单调,没有很好地去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这样使得所提出的问题缺乏足够的针对性。以后应该做到:可以告诉学生课时目标,比如叙述哪些行为将会作为课时成果,出现在考试或今后的作业中;在上课开始时,检查与学习任务相关的先前学习内容;缓慢而明确地发出指令;知道学生的能力水平,教学适应学生的当前水平或略高于当前水平;在每一节课的结束时进行回顾总结。

关于多样化教学的理解和运用还存在偏差,虽然有时候在课堂教学中试图利用各种手段去活跃课堂气氛,可是发现一旦气氛活跃起来了学生的注意力就容易分散,更有少数同学会把注意力转移出课堂,这样便需要老师花时间去维持课堂纪律,也就是说,要解决多样化教学和集中学生注意力的矛盾还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揣摩和探索。根据学习,思考到:老师要掌握提问的艺术,能够区分出问题的类型。包括课堂里老师安排的活动和提供的材料等力求多样化。例:使用吸引注意的技巧,比如用挑战性问题、视觉刺激或举例来开始一节课;通过变化目光接触、语音和手势来展示热情和活力,如改变音高或音量;变化呈现方式,比如演讲;混合使用奖励和强化物,比如口头表扬;把学生的想法和参与纳入教学的某些方面;变化提问类型,比如探询。

教师的任务导向应该是为学生提供较多的机会去学习那些将要评估的材料,而不应该把过多的时间浪费在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事情上,对教学中可能发生的影响教学的事件有一个预测和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对授课内容在时间上有做出合理安排,这样才能够充分有效的传授教学内容,使得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研究表明,老师用于教授待定课题的时间越多,学生的学习机会就越多。如果课堂上师生的互动集中于思维内容,使学生获得学习机会,那么这个课堂上的学生的成功率可能更高。例:制定的单元计划和课时计划,能反映课程指南或所选课文的最重要特征;有效率地处理行政事务干扰;以最小的扰乱课堂的代价,制止或阻止不当行为;为教学目标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模式;用明确的事件逐步准备单元成果。

学生的注意力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系非常密切,即使教师讲解的再精彩再投入,而学生没有集中注意力去认真学的话,教师做的也是无用功。对照书中的内容结合自己的实践,我觉得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一是要在讲解知识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反应,恰当的时候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并对其回答更多的作出肯定的评价。二是要在平时要有对课堂纪律的一个严格要求,禁止出现那些讲话、睡觉等影响课堂教学的行为出现。当然在运用教师的强制力的同时,不能忽视跟学生的感性交流,为教学赢得一个相互尊重的的环境与氛围。

学生在学习中如果不断的得到成功的证明,必然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在接上来的学习中他们会更有热情更有全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而且易于取得好成绩,心理学上称之为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和建立。相反,他们总是遇到失败的情况的话,则会影响到他们的自信心,严重的会让他们丧失取得好成绩的信心,和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采用的题目应该适应大多数学生的理解水平和能力要求,使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正确的答案,确保较高的成功率,以此来增强学生在学习上的自我效能感。

第五篇:读《有效教学方法》有感

读《有效教学方法》有感

数学组

赵桂凤

利用寒假,我读了《有效教学方法》,深受启发,深有感触,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我觉得老师若想把认真准备的课付诸实施,把教学原则成功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还必须达到上好课的一些基本要求: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清晰授课、组织严密,学生兴趣浓厚、课堂气氛热烈。作为教师,要始终牢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自己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把握教师的主导地位,做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评价的衔接。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好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衔接。

一、目标明确。

目标明确是指上课时老师明白这堂课要掌握些什么知识和技能,要养成些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等,也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在一节课上,师生的活动都应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进行,教师上课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有时插科打浑,为了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有时把内容引申出去,涉及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以外的某些知识,甚至有相当广度,只要是有利于目标的完成,都是可以的。但是,漫无目的地讲故事、炫燿知识、东拉西扯,做那些与实现目标无关的事,应予以否定,对学生也同样,教师要及时发觉并纠正学生努力完成任务。

二、内容正确、重点突出。

在一节课上教师要把精力主要放在重点内容的教学上,不要对所有任务和所有内容平均使用时间和精力,对细枝末节的知识可以蜻蜓点水地一带而过,对重点知识、概念和原理要花力气教学,对重点要引导学生弄懂、弄清、熟练掌握。教师讲授的数学知识还必须是科学的、确凿的、符合逻辑的,技能或行为要符合规范,并且应该要求学生出的反应同样是正确的。如果不正确,教师就要及时予以纠正。

三、方法得当。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善于选择方法,创造性加以运用,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方法本身无所谓好坏,但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使用范围,教师上课运用的方法要与教学情境相适合。

教师教授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的、确凿的、符合逻辑的,技能或行为要符合规范,并且应该要求学生作出的反应同样是正确的,如果不正确,教师就要及时予以纠正,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往往是崇高的、万能的,他们会向教师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对待学生的疑问应持谦虚、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要轻易作出没有把握的回答。当教师没有把握回答问题时,教师可以说:“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是否有哪位同学能回答?”“这个问题提得很好,课后大家可以相互交流,也可以找资料来解决等方法。

四、清晰授课

教师在上课要用普通话,声音要响亮,言语表达的速度要适合学生的可接受程度,言语要流畅、生动、明白易懂,板书要规范、大方、清楚,如果教师的表达富有感情、动人,那么效果就更好,在讲到一些重要的内容时,教师表达的速度要放慢,有些字、句不妨重复陈述一遍,表达的不同知识点之间最好有停顿,留些时间让学生思考、交流。在学生发言时,教师应同样要求学生表达清晰,让全班学生听清楚,表达要避免自顾自地独白,要注意与学生交流,抓住学生的思惟和情感,使教师的思想和情感与学生沟通。

对于教师,要做到清晰授课,就要求在课前要深入研究数学教材,钻研数学新课标,通过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了解教学内容的整体以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掌握各部分内容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仔细阅读领会教学参考书,明确教材的地位和体系,掌握其中心内容,确定教学目的,考虑教材的组织和处理。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前要对所讲授内容有清晰的理解思路,教师自身对知识有宏观和微观上的把握,对教材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在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基础上,有要求教师在平时要苦练基本功,要有较好的表达能力,能够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准确的转变为学生能够理解领会的语言并表达出来。语言是教师将自己的知识转换为学生知识的主要媒介。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总要有一个反应时间段,而教师清晰的表达,可以大大缩减转化的时间。通过教师清晰的讲授引导,形成学生较清晰的科学的知识脉络。又需要教师能够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不同的阐述方法,从知识的其他角度入手,进行再次论述。这样教师所要传授的知识才会在学生脑海里生根发芽。有了对教材的深刻理解,语言的清晰表达,要达到清晰授课的教学效果,还要利用举例、图解和示范等方法,来解释和澄清。

五、组织严密。数学课的进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紊,课的节奏紧凑,不同任务变换时速度自然,课堂秩序好。教师要有一定的组织才干,取得学生的积极配合,才能做到组织严密

六、学生兴趣浓厚,课堂气氛热烈。

一节课应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是否得到发挥取决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教师在课上要边教边观察学生的反应,根据学生的反应调节自己的教学。一旦发现学生反映漠然、注意力分散,要立刻找原因,发挥教学机智,通过调整内容、方法、管理三个方面去激起学生的积极状态,如果内容太深了,就该尽量的浅显的方式来揭示的本质;如果进程的把握,对教材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在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基础上,有要求教师在平时要苦练基本功,要有较好的表达能力,能够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准确的转变为学生能够理解领会的语言并表达出来。语言是教师将自己的知识转换为学生知识的主要媒介。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总要有一个反应时间段,而教师清晰的表达,可以大大缩减转化的时间。通过教师清晰的讲授引导,形成学生较清晰的科学的知识脉络。通过第一次讲授,学生很难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这又需要教师能够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不同的阐述方法,从知识的其他角度入手,进行再次论述。这样教师所要传授的知识才会在学生脑海里生根发芽。有了对教材的深刻理解,语言的清晰表达,要达到清晰授课的教学效果,还要利用举例、图解和示范等方法,来解释和澄清。

读《有效教学方法》的心得体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