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心得体会
海南省澄迈县第三中学初中数学教师论文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编辑:醉人清风 识别码:65-726766 教学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 2023-10-02 06:37:25 来源:网络

第一篇:海南省澄迈县第三中学初中数学教师论文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海南省澄迈县第三中学初中数学教师论文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二、交流才能常进步

学习,需要耐得住寂寞,关起门来用心钻研是必要的。但不能永远关起门来搞建设,我们还要尝试走出去和引进来,这种走出去和引进来就是交流的过程。而交流是我们学习成长的催化剂,很多平时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可能因为对方的一句点拨就有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肖伯纳说,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朋友之间相互交流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但我觉得我们很可能不单单因为交流有了两种思想,我们非常有可能在交流的过程中产生多种思想,所以这远非一个“一换一”、“一换二”的交流,而是“一换多”的交流。所以,交流非常有必要。

在研修中这种交流就包括很多种,比如你读文本资料,从文本资料中获得知识和思想,你将写出的文章发表出去,别人读你的文章而与你的思想交流有了他自己的收获;又比如我们给别人评论,会吸引来作者或其他学员回复,然后再回复下去,或者参与班级研讨和在线研讨,这种交流就是一种非常及时的交流;甚至我们还可能由此而结交些许好友,大家相约着面对面交流。总之,交流让我们们学到更多的知识,让我们收获更多的思想,也让我们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当然,在主动学习和主动交流之后我们还要学会主动反思和总结,这个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课程标准是统帅

我认为对课标的正确落实源于对课标的准确理解。但反观现状,我们对课标在教学中本应有的地位已经忽视很久了。对课标的重视不够,首先体现在驻守在教学第一线的我们身上,我们很多老师已经很久没有(甚至从来没有)认认真真看过课标了,更遑论研究解读课标。很多老师平时教学往往就看两本书:教材、教参;新老师可能再加几本优秀教案之类的书;熟悉教材的老教师可能连教参都不翻了。其次,正如吴老师文中所言,课改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专家对“课标”做过许多的解读,但是进入到操作(教学实践)层面或环节时,可能很快就脱钩了。课标的实施出现了专家解读热后的断层器和真空期。其实大家都知道,课程 1

标准体系严密、内容丰富,是我们教学设计对照的标杆、教学评价依托的依据。我们所使用的不同版本的教材的编制都是源于课标的,课标才是最高统帅,但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往往局限于教材和教参,甚至对教参中“对应的课程标准”也不大在意,只有在做说课评比、优质课准备等比较“重要”的事时才想起翻翻课程标准对这一课是怎么要求的。

四、吃透教材

我认真学习拷贝的视频和文本资料,张开思维的触角,学人所长,取其精华的同时我也在对比思考,在对比中,我发觉我对教材体系的理解和掌握是如此的肤浅,这也是我们年轻老师往往薄弱的地方,但是没通过对比,自己往往没有这么强烈的感觉。我觉得如果对《数学生活》不熟悉的话,参加这样的研修就会困难重重,难以取得非常好的效果。这就好比去听一堂自己根本没有看过、没有备过、没有讲过的课,效果肯定不会太好。所以在研修的第二天,我就开始给自己多安排了一项任务:回归教材,认真研读。通过认真研读,再将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与研修结合起来,惟其如此,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后来的学习也证明我的这个反思是对的。

所以,在沉浸于研修资料何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忘了教材,教材是我们教学研究的一块主阵地,这块阵地要守住,还要守好,研究它,吃透它。

五、研修之路是鼓励之路,温情之路

在此次研修中,我认识了很多学员,也认识了很多优秀的老师、专家,他们都给了我诚挚的鼓励,非常感谢他们!这次研修跟以往相比作业量、评论数大大减少,任务安排比以前更加科学,更加人性化。特别值得记住的是,在我们的研修平台上,课程团队、班主任、学员之间也相互通过“公告”、“花絮”、“评论”留言等方式传递着防风防雨的温暖提醒:“集中研修可以临时采取分散上网的方式进行”、老师考虑到大家研修时长期坐在电脑旁边,找了些在电脑前就坐的小贴士和大家分享等等。我们在研修中知识得到提升,思想得到升华,头脑得到充实的同时,情感也时时受到关爱暖流的滋润。这次研修,很值!

第二篇:海南省澄迈县第三中学初中数学教师论文 如何让学生爱学数学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teniu.cc 海南省澄迈县第三中学初中数学教师论文 如何让学生爱学数学

一、激励情感,目标引学。

心理学告诉我们满足人们对理解、尊重和追求的需要,就能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教师对学生“暗含期待”,学生在感情上就会受到鼓舞,对教师产生“好感”和“信赖”,增强自尊、自信、有效地激发学生情绪和学习动机。因此,作为数学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须激励学生情感,一方面增加“感情投资”,理解、尊重、亲近、关心学生,寓教于情,用真诚和热情拨动学生心弦,使其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乐听爱学,“亲其师而信其道”。如在课余时间我找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热情的帮助他们,并在作业本上写些表扬的字词,让他们重新找回自信。另一方面针对学生心灵深处存在着使节自己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愿望,不断为他们树立学习目标,提供发现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使他们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的不断满足中增强学习信心,激励学习兴趣,享受获得的欢乐。

二、更新教法,实行导学。

学习最重要的是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感到没有思想负担,大胆地、无拘无束地讨论问题。民主、平等、活泼、愉快是创造之芽萌发的温床,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摇篮。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用良好的师德、严谨的治学态度、广博的知识感染学生,而且要用民主、平等、多样而富有鼓励性的教法对学生“诱、启、导”,促使学生效法、悟道、解惑。对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如我们班还有一部分不会解一元二次方程,我要求他们从最基本较简单的知识学起(如十字相乘法),不懂就问。我耐心的指导每一位学生,帮他们从困境中走出来,渐渐地他们也就喜欢上数学了。

三、开展活动,评比促学。

学生对开展活动非常感兴趣,在课堂上进行多种形式的活动,如:抢答比赛、知识竞赛、脑筋急转弯、数学家的故事、优秀墙报等等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人人准备,个个参加,寓教于评,以比促学,造成你追我赶,比学赶超局势,促使学生“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在课堂上我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去探究、讨论,把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进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如在上“等比数列”这一节中我给出了一个探究:一张厚度为0.1mm的报纸对折50次,有没有地球到太阳的距离远呢?学生看了问题后非常感兴趣,就纷纷讨论了。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teniu.cc

四、参与实践,应用练学。

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到社会实践中去,作调查,长见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激活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是大有裨益的。在我们所学数学中,有很多适合到生活中去感知,去应用的内容,如:克、千克、吨、米、千米的认识,利息的计算,比和比例,几何物体,百分数、分数应用题等等都可以走出课堂,实地考察和应用。通过这些活动,可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计算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较好的发展,还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科学、为人们服务的优秀品质。

通过这“四学”法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从苦学、厌学,变成想学,爱学。“乐中学”,“学中乐”,“玩中学”让学生对数学再也不陌生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第三篇:初中数学教师论文(模版)

题目:浅谈初中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浅谈初中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23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来自于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参与,而参与的程度却与学生学习时产生的情感因素密切相关。”情感因素有很多,学习数学的动机与数学学习价值的认可、对学习对象的喜好、成功的学习经历体验、适度的学习焦虑、成就感、自信心与意志等等。其中,对学习对象的喜好也就是学习的兴趣又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对学习有直接兴趣的学生极少,而间接兴趣是可以通过教师的努力而培养起来的。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培养学生学习教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尊学‘: 发地形成一种渴求知识的愿望,是培养学生能力 内{诲矗 当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后,就有了学习的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直至“我乐学”。

本文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间接兴趣,渊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谈几点做法。

一、介绍数拳文化,培养数学兴趣

课堂是一个“小社会”,向学生介绍数学文化可以使中国传统文化折射到课堂中来,使数学课程中的人文主义精神得到褒扬。

首先,通过在课堂教学中贯穿数学史内容,使国际意识和爱国主义得到和谐统一。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在适当时期向学生讲述一些古今中外数学名人勤奋学习,攻克数学难题,取得辉煌成就的事例。如南北朝时著名数学家祖冲之通过艰苦的努力,他在世界数学史上第一次将圆周率(竹)值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即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他提出约率等和密率÷蔷,这一密率值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的,比欧洲早一千多年,所以有人主张叫它“祖率”也就是圆周率的祖先。又如,当欧洲还处在蒙昧时期,记载勾股定理及其运用的《司髀算经》就已在中国问世;刘徽比牛顿·莱布尼兹早1400多年就提出数列、极限思想。

通过这些事例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研究学习数学的一丝不苟的精神,鼓励学生向伟人学习,学好数学,激发他们数学学习的兴趣。

题目:浅谈初中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其次,可以通过制作直观、生动的课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数学审美教育的渗透,提供让学生愉悦的课堂教学素材和教学策略,让学生真正享受数学,体验数学美。多媒体课件活泼生动,直观性强,将数学的简洁美、和谐美、对称美、创新美、统一美、突变美很好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可以较大程度地提高学生欣赏数学美的能力,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的困难,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通过几何画板制作正方体的展开图,可增强学生对空间图形的认识和空间想象能力;通过几何画板演示几何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等运动变化,降低了动感不强的教学难度,提高了学生对图形运动变化的认识和理解;还可以通过媒体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的数学美,如黄金分割在生活中的应用、中心对称和轴对称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等等。

现在很多学生的数学学习处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自主学习性不强,“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方面较差。究其原因是学生难以从数学学习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进而缺乏学习数学的原动力。(馓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我觉得,只有让学生初步了解数学史,充分地感受到数学的美,让快乐自然生成,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

二、设置有趣情境。激发数学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一堂课要想有一个好的开端,就应该设置一个好的情境。所谓情境,就是为了达到学习目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而营造的学习氛围。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数学知识,我们只要善于设置一个好的、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发现这些知识,就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用所发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将品味到数学的“妙趣横生,其乐无穷”,让他们在快乐中接受数学。

例如,在讲《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可以设置以下问题情境。

师:大家见过太阳从地平线下冉冉升起的情景吗?

生:见过。

题目:浅谈初中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师:如果把太阳看作一个圆,地平线看作一条直线,那么在太阳从地平线下升起的整个过程中,这个圆和这条直线有哪几种位置关系?你们能否把它画出来?

从生活中所熟悉的情境切人,一下子拉近了学习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有亲切感,新课的引人便水道渠成。

例如在讲 醉直角三角形》时,先提出: “你能不能不过河测出河宽,不上山测出山高,不接近敌人阵地而测一得敌我之间的距离?”这种悬念式的语言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兴趣盎然,从而进行积极思维。

又如,在讲例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时,可通过游戏形式引入。

师:老师可以猜出你们每位同学父亲的年龄。

学生表示怀疑。

师:把你们父亲的年龄先乘以2,再减去1O,接着除以2,然后再加上100。只要你们把最后所得的数说出来,老师可以马上说出你们父亲的年龄。

几个学生尝试后,验证了教师说的话。这使学生感到神奇,因而全班同学都动起来,思维异常活跃。这时,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说出其中的玄机: “其实,并不是老师真的会猜,而是老师用了列方程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就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奥妙,学好它,许多神秘的问题都可解决。”

三、开展动手操作,提高数学兴趣

“学生并不是不喜欢数学知识,而是讨厌你给予他知识的这种方式。”形式化是数学的基本特征之一。在数学教学中,学习形式化的表达是一项基本要求,但是不能只限于形式化的表达,要强调对数学本质的认识。数学的现代发展也表明,全盘形式化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的课程应该努力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把数学课上成活动课、探究课。

例如,学完图形变化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为自己设计一个漂亮的图案;学完解直角三角形后,让学生实地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自己画图,设计测量方案。

题目:浅谈初中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再如,学习“镶嵌”时,可先让学生课前用厚纸片剪好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七边形、正八边形各若干个。上课时,先提出问题: “你们知道哪些形状的正多边形可用来‘镶嵌’吗?”①若用同一种正多边形,手中哪几种正多边形可用来镶嵌?它们各需要几个?② 若用两种正多边形进行镶嵌,可以怎么组合?它们各需要几个?让学生用自己手中的硬纸片动手操作,并鼓励同桌或前后桌讨论。经历了动手实践后再提出探究性问题:“你们知道为什么可以镶嵌?你们能不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加以说明呢?”让学生讨论后总结,从而把实际操作提升到数学理论,进而指导实践操作。

四、展开适宜评价,保持数学兴趣

真正的快乐莫过于希望的实现和努力的成功。(馓学课程标 》提出,要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使学生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体验学习过程中艰辛劳苦的同时,通过积极的教学评价,使他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和欢乐,品尝到甘甜的学习成果,获得心理上极大的满足,从而激发更持久的学习动力。

1.注重及时的过程评价,给学生以积极的学习导向。

即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各种表现,进行及时而又适宜的评价,强化他们的成功意识、优势意识以及良好的品行意识。比如学生学习中与众不同的创新思维和做法,即使作业或是回答没有全对,没有得高分,也应该大力肯定。这既是对他的肯定,也给了全班同学以导向。当然平时的评价,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要区分对象,不同个性、不同水平的学生,在评价的形式、程度、场合要有所区别。基本的原则就是以能够激发学习热情、强化优点、促进进步为宜。

2.注意实施多渠道评价,营造乐学的浓郁氛围。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教育教学评价上同样是适用的。对学生的评价,过去往往都是老师的事,学生极少参与。而事实上,来自同伴的评价,学生往往更容易接受。在教学过程中,有经验的教师总是注意巧妙地调动学生的参与,从而把评价活动作为教学的有机组

题目:浅谈初中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成部分。对于学生的闪光点,同伴发自内心的评价,对学生的影响同样是 刻的;即使评价过程中可能有并不正确的地方,而老师巧妙地引导,正可以使学生在交流评价中达到正确地把握。这样的数学学习,学生的积极性是高涨的,同样也是充满乐趣的。

3.进行多层面的奖励评价,强化学生的闪光点。许多有经验的老师,都比较重视对学生多层面的奖励评价,比如定期评选作业完成最佳奖、思路最奇特奖、书写最认真奖、进步最快奖等等。这种多层面的奖励评价,可以大大拓宽表扬的范围,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了成功的可能。虽然这些看起来是不起眼的,但是对有的学生来说却是非常珍贵的,它不仅大大强化了他们的成功意识,而且将时时激励他们对于数学学科投入更大的热情,数学学习的动机和兴趣也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

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在本质上都是快乐的。数学是根据某些简单规则使用毫无意义的符号在纸上进行的游戏,是制造快乐的游戏。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必须让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持续发展,让数学的快乐不断延伸,让学习的热情不断高涨,使我们的数学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乐而忘返。

第四篇:海南省澄迈县第三中学初中政治教师论文 优化管理 开拓创新[定稿]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teniu.cc 海南省澄迈县第三中学初中政治教师论文 优化管理 开拓创新

【关键词】教育技术装备;优化管理;创新;政治课堂;多媒体教室

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是时代赋予的使命。因此,我们要抓好教育技术装备工作,重点创新机制,优化管理,走教育技术装备规范化管理之路,努力实现更高水平的教育装备现代化。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人才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水平和质量。初中政治课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运用课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健康的身心、良好的道德品质。由此,创设一些引人入胜、轻松和谐的具有探索性、启发性、创造性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进而发现问题、了解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笔者就应用教育技术装备计算机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优化政治课堂教学谈几点体会。1.多媒体有利于提高政治思想教学效率和质量 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也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系统知识的传授,但它的不足是不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和程度来选取自己学习的信息、确定学习的内容和数量、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而以多媒体网络教学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模式,则能克服以上缺点,利用网络的大容最性、可储存性、可选择性、可控性、交互性、全面性和远程性,学生能够适时地根据爱好与能力选择不同难度和不同科目的学习、训练内容,教师也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充分利用资源丰富的信息网络组织和开展教学。此时,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通过观察、实验、归纳、抽象等手段,提出假设、验证假设、获得知识,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多媒体教学情境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和特点

素质教育就要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多媒体教学情境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思维方式,考虑在教学中如何与学生合作,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帮助学生正确表述思想。在情境探究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中认识到:学习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学生之间的合作具有明显的效果。因此,在多媒体教学情境的设计中,应该设计一些 1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teniu.cc 思考和讨论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合作和充分的讨论,提取有效信息,来发现情境中所隐含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便得出正确的结论。但在实际的多媒体情境创设时,往往容易忽略留给学生必要的思考时间。实际上学生有一定的思考时间,才能对教学情境所展现的整个问题,涉及的知识和方法,对自己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运用知识和方法的过程,作出必要的反思,调整原有的认知结构,形成新的认知体系,从而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升华。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情境,解决政治知识的抽象性和实际问题具体性之间的矛盾

政治课教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现实问题是具体多样的,但政治知识大多是纯理论的知识,往往深奥、抽象,形成政治知识的抽象性与实际问题的具体性的矛盾。但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常常进行灌输式的教学,从理论到理论,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创造性,严重影响政治教学的效果和教育目标的实现,也影响政治课在社会上的声誉与地位。如何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提高教育质量一直是政治教师感到团惑的问题。

笔者在近几年开展了“情境探究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的课题研究,在课题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越来越感受到多媒体教学在创设教学情境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哲学教学过程中更显示了它的优越性。哲学知识是对整个世界的总观点和根本看法,是比较抽象的理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感到困难。但它反映的道理,恰恰又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具体问题。如事物是如何变化发展的原因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碰到,但又常常弄不清它们各自的作用是什么而走极端。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了解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明确它们的关系?最好的办法就是能让学生身临其境,接触实际问题,通过分析、探究实际问题,得出结论。但什么知识都要回到真实的现实中,去接触现实,然后得出结论,既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近些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地模拟现实情境,将文字、音响、动画、图像等信息组合在一起,传送给学生,还可以自由拆卸,自由地放大、缩小,且不受时空限制,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接触实际、探究知识的氛围,有效地解决政治知识的抽象性和实际问题的具体性之间的矛盾。一个模拟实际的典型的教学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脑等多种感官,促使学生主动记忆、认真思考、努力探索、积极地参与。这比学生直接接触现实,获得知识,有时更能提高学习效率。4.多媒体教学情境的设计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多媒体教学的情境创设,必须在形式、内容上都有相应的不同的安排,这一点虽然是已有的共识,但在实际教学中又往往被忽略。这需要广大初中政治教师努力更新教学观念,真正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和发展。多媒体技术可以在地理教学中做到图文并茂,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创设出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5.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实现各种教学情境的优势互补

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创设的教学情境各有各的长处,多媒体教学情境的设置,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但传统教学手段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许许多多宝贵的经验,必须加以继承和发扬,决不能全盘抛弃所有的传统教学手段。因此在设计多媒体教程时,要把握好多媒体的使用时机,正确处理多媒体和粉笔、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如在复习课的时候,多媒体的大容量是有效率的,但必须注意中间的停顿,保证学生有思考和把要点记下来的时间,否则往往会适得其反,影响效率。6.为学生创设必要的课外多媒体学习情境,更好地发挥多媒体教学情境的作用

随着计算机的逐步普及,许多家长认识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重要性,为自己的孩子配备了电脑。教师应该考虑课外的多媒体教学,制作课外的多媒体学习软件;或将课堂教学的软件交给学生,以帮助学生消化在课堂上没有完全消化的知识和方法,这对于学习困难的 2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teniu.cc 学生来说,的确不失为一个好的补偿方法。总之,素质教育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怎样才能让学生自己“走”进教学,而不是教师去“赶”或“拉”他们进来?笔者认为,重要的是为他们创造一个合适的学习情境,当他真正融入其中的时候,一切就会变得主动。只有正确地认识多媒体技术在政治教学中的作用,恰如其分地应用到政治教学中,才能实现以媒传知、以媒生情,才能为学生认识过程的重点、难点服务,并为其感官提供愉悦的刺激,才能发挥多媒体在政治课教学中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教学。7.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首先,设疑启发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思源于疑,有疑问,才有思维,才有创新。所谓设疑启发,就是要求教师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科学地、有针对性地、有梯度地提出疑问,鼓励学生消除心理压力,各抒己见、积极辩论、敢于质疑。通过设疑启发,才能使学生从原有认识结构中产生矛盾,激发思维欲望,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设疑要针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设疑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更要注意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其次教师应把学生当成认识的主人,要千方百计地把认识的对象和任务从学生的间接需要变为直接需要,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形成和强化内部动机,引起学生的兴趣。具体来说,在教学内容上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学生的思想活动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引用科学和生活中的事例,丰富和充实教材内容。

例如在讲人生价值观时,可引用1998年抗洪救灾涌现的“新时期的英雄战士”李向群的先进事迹制成多媒体课件。真实的材料、感人的事迹,马上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制作过程中既突出英雄舍弃万贯家财为国捐躯的壮举,又刻意截取英雄的部分生活片段展现英雄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以避免过去英雄宣传中“高、大、全”的陈式,贴近学生生活,整个材料让学生感到亲切可信,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英雄的壮举,并及时开展金钱与人生的讨论。整堂课教师无需过多地讲述就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只有学生产生深厚的兴趣,才有可能带着愉快、高涨的情绪,去分析、去比较,才能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才能指导实践。8.用创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创新能力

面对信息激增、科技迅猛发展的新世纪,传统的粉笔教学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而紧跟时代步伐,加大课堂的科技比重和信息含量,增强时代特色是教学手段改革的当务之急。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已直接影响学习本身,学生信息来源不再以相对固定的课本与教师为主,而开始直接面对现实问题,直接寻找检索并收集与学习目标相关的信息和资源。课堂教学中的学生不是被动接受教育,而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报刊、文献、电视传媒,收集、整理运用资料,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9.理论联系实践,深化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作业形式单一,主要采用单纯依靠用纸笔的标准化题目形式,而新课程改革形式下的作业要求,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而是通过自己的直接参与掌握知识。为此,笔者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注重加强知识性以及其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针对所学问题布置课外讲故事、演小品、办黑板报、参加辩论会、学写政治小论文等内容,如学习了“我能行”一课后,笔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形式不限,各编一个反映自卑者、自负者、自信者不同表现的节目;学习了“告别依赖,走向自立”一课后,让学生制订“自立天天行”计划。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作业,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团队精神、创新精神。

随着教育装备的发展,传统的教育装备正向现代的教育技术装备转变,当今教育装 3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teniu.cc 备已有了新的内涵。作为从事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人员,应转变观念,向高端、前沿的现代信息技术看齐,将现代信息技术装备的革新作为装备内涵的发展、工作职能的转变、管理人员专业成长的外部驱动力。同时,注意克服已有知识的固化障碍和安于现状的惰性,明确教育装备的职能和任务,站在推动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的前列。此外,教育装备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物质基础,装备工作要坚持科学发展,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办好每一所学校,不但要有符合安全和办学标准的学校建筑,更要关心的是学校建筑里是否有培养学生所必需的设备,有没有能用、好用的教育装备。教育装备不仅具有技术的属性,而且具有育人的功能,服务范围涵盖学生学习的所有学科,教育装备工作要坚持育人为本,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中小学素质教育突出的是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开展学生实践教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因此,现代教育技术一方面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最先进的设施,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改变着教育的观念和形态,为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支撑。同时,教育装备工作也能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有效平台,为教师创设新的教学情景、建立专业工作室、开辟第二课堂、参与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一切必要的装备支持。参 考 文 献

[1]钟启泉,崔允淳, 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3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2]周武伟.优化装备资源管理促进新课程改革[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23): 12-14.[3]张道林.加强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益[J].教学仪器与实验: 中学版, 2007, 23(5): 62-63.[4]马如宇.区域基础教育技术装备建设与管理的策略探讨: 以辽宁部分地区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 基础教育, 2009(4): 5-8.[5]冯振家.改革教学仪器装备工作支持新课程标准实施[J].教学仪器与实验, 2001, 10.[6]高鹏.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J].宿州师专学报, 2010, 3.[7]胡又农, 赵锦红.全寿命费用理论在教育装备管理中的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 2004,6.[8]黄文飞.教育技术装备为新课程改革保驾护航[J].教学仪器与实验, 2005, 9.[9]李福生.素质教育给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带来的发展机遇[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06,5.[10]毛耀荣.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现代化势在必行[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 2006, 4.[11]任伟德.充分重视标准在装备配置中的作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6, 9.[12]孙云霞.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J].实验教学与仪器, 2000, 4.[13]王键.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与教育信息化[J].实验教学与仪器, 2003, 6.[14]谢峨英, 殷常鸿, 胡京华.教育装备的管理体制[J].现代教育技术, 2006, 3.[15]殷常鸿, 胡又家, 艾伦.教育装备理论框架构建浅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5, 11.[16]祝智庭.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的新高地[J].中国电化教育,2010, 2.[17]施建国.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管理[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10, 8, 20.

第五篇:初中数学教师论文 七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七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作为新分毕业生来到教学第一线,承担起繁重的教学任务,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很难直接把所学的理论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而且初一是新课改年级,所以我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缺乏意识或者有时候抓不住重点和本质,缺乏对教学诊断、调整、纠错的能力。提高对教学过程中问题的敏感度。养成一种对教学的自觉反思行为、习惯。冲破经验的束缚,从而使自己从“经验型”教师走向“学者型”教师。形成“学会教学”的能力。

从平时的练习和检测中可以看出,学生的惰性表现突出。在新授的知识中,理解的内容少,记忆的内容多,特别是学生对记忆,掌握不够,容易出现三天不记,几乎忘记的现象。另外家庭实验支手的少,上课提问鸦雀无声。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掌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其首要任务是树立正确的数学观,积极地自觉地促进自己的观念改变,以实现由静态的,片面的、机械反映论的数学观向动态的,辩正的模式论的数学观的转变。特别是实现对上述问题的朴素的不自觉的认识向自觉认识的转化。

要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做到眼中有人,心中有人。“眼中有人”是指关注现在的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认识并肯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爱护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培养学生自觉自理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主动参与性,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不以同一标准去衡量学生,更不要以学生的分数论英雄。教师要多鼓励学生提出“为什么?”“做什么?”怎样做?”鼓励学生敢于反驳,挑战权威,挑战课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对于初一数学教育教学工作,我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反思:

一、对教学目标反思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的首要环节,是一节课的纲领,对纲领认识不清或制定错误必定注定打败仗。对于我们新分教师来说我自认为有以下几点不足:

1、对教学目标设计思想上不足够重视,目标设计流于形式。

2、教学目标设计关注的仍然只是认知目标,对“情感目标”、“能力目标”有所忽视。重视的是知识的灌输、技巧的传递,严重忽视了教材的育人功能。

3、教学目标的设计含混不可测,不足够具有全面性、开放性。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程序与认知水平。制定的教学目标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学生发展。要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这么简单的题都做不出来”“这道题都讲过几遍了还不会做”,碰到这样情况,教师不应埋怨学生,而要深刻反思出现这样状况到底是什么原因。是学生不接受这样的讲解方式,还是认识上有差异;是学生不感兴趣,还是教师点拨,引导不到位;是教师制定的难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上的难点出现了不合拍;是教师期盼过高,还是学生接受新知识需要一个过程;……教师在教学目标设计时要全面了解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在学生现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有效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兴趣,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向高一级的认知水平发展。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形成良性发展。教师千万不能埋怨责怪学生,不反思自己,只会适得其反,以致把简单的问题都变成学生的难点。因此教学设计要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与兴趣,要教给学生需要的数学。

二、对教学计划反思

在教学设计中,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安排还存在以下几个缺乏:

(1)缺乏对教材内容转译;

(2)缺乏对已学知识的分析、综合、对比、归纳和整体系统化;

(3)缺乏对旧知识分析应用的螺旋上升的应用设计;

(4)缺乏对教学内容的教育功能的挖掘和利用;

(5)缺乏对自我上课的经验总结。

三、对听课的反思

听课决不是简单地评价别人之优劣,不是关注讲课者将要讲什么,而是思考自己如何处理好同样的内容,然后将讲课者处理问题的方式与自己的预想处理方式相对照,以发现其中的出入。

四、征求学生意见

潜心于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教师,往往向学生征询对自己教学的反馈意见,这是教师对其教学进行反思的一个重要的渠道。若在课堂上设计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则整堂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始终很高.课后我总结出以下两点成功体会:

(1)抓住知识本质特征,设计一些诱发性的练习能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刺激学生的好奇心

(2)问题的设计不应停留在简单的变式和肤浅的问答形式上,而应设计一些既能让学生动手触摸、又能动脑思考的问题,这样可使学生在观察、实践、归纳、猜想和证明的探究过程中,激发起他们对新知识的渴望.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往往是一节课的难点.将解决学生困惑的方法在教学后记中记录下来,就会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五、记教学中学生的独特见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材内容的实践者,通过他们自己切身的感觉,常常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好的见解。有时学生的解法独具一格,对此,教师应将这些见解及时地记录下来。

六、记教学再设计

教完每节课后,应对教学情况进行全面回顾总结。根据这节课的教学体会和从学生中反馈的信息,考虑下次课的教学设计,并及时修订教案。

海南省澄迈县第三中学初中数学教师论文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