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心得体会
学习实践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心得体会大全
编辑:红叶飘零 识别码:65-721209 教学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 2023-09-29 07:21:13 来源:网络

第一篇:学习实践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心得体会大全

西峡学习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张俊雅

本学年十一月初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我和其他十一位教师赴西峡五里桥中学听课,该校主要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听完课我受益匪浅。下面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优点。

首先,“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的“三疑三探”是指课堂教学中学习新知识阶段的三个主要环节,全面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了教与学的彻底改变。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归纳创新问题,勇于评价问题,同时养成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和不断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让每一位学生都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

其次,“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能增加教师教学的乐趣。教师一直处在主导地位,课堂上喋喋不休第传授知识,工作单调无聊。这种模式需要教师有渊博的知识,迫使教师加强自身的学习,认真研究教材,才能上好每一节课,才能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在这种学习和思考中提升自己的价值,享受教师的乐趣。

再次,“三疑三探”模式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奠基作用,它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传道、授业、解惑”本身。

最后“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有利于解决学困生厌学问题,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中,我们教师主导地位早已根深蒂固,由来已久,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只有教师观念转变了,才能真正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

2教师的备课量大大增加,学生会提出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知识丰富,准备充足。

3有时候对这种模式理解不够透彻,死搬硬套和课堂失控的现象,完成不了教学目标。

4有时课堂环节不够优化,存在耗费时间现象。

三、采取措施。

1以往的课堂老师讲学生听。老师精神饱满,学生无奈接受,我们培养一批批只重视“分数”的好学生,我们的老师和家长也只看重分数,这样怎麽能培养创新型人才?所以实行这种模式也是大势所趋,现在我们刚接触,学习这种模式,这是一种过渡,我以为在教学中,不要照搬这种死模式,应把它和新课程结合起来,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段,学校的实际情况,采取一种切实可行的具有自己特色的“三疑三探”模式。比如,讲解每一课学生一定不会质疑,我想可以先让教师示范性引领一下,启发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待养成习惯后再慢慢放手。在学生不会编题出题时,教师可以先出一些题引导学生,慢慢过渡一下。

2课堂中,在不预习的情况下放手让学生质疑自探问题,一堂课下来,很多同学课文读的还不够熟练,更谈不上有感情,我觉得无论是什么模式的课堂,指导学生朗读都应该占着重要比重。这就要求教

师合理安排时间,不能走过场,扎实有效地实施每一个环节,把握课堂的每一分钟,让40分钟出高效。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任何一种好的教学模式,不一定适合所有的科目,不一定要让所有教师必须照搬,可以因人而异,灵活运用。

2013年12月01日

第二篇:学习实践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学习实践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七里渠中心小学

陈大浩

开学初,在学校学习西峡“三疑三探”学习热潮的影响下,我更新了教学观念,不断探求和改进教学方法,树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课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出发点,不断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策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尤其是“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课堂中运用后,使我的教改不断走向深入,下面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我在运用“三疑三探”这种教学模式之后的体会。

一、“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优点。

首先,“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的“三疑三探”是指课堂教学中学习新知识阶段的三个主要环节,全面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了教与学的彻底改变。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归纳创新问题,勇于评价问题,同时养成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和不断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让每一位学生都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

其次,“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能增加教师教学的乐趣。教师一直处在主导地位,课堂上喋喋不休第传授知识,工作单调无聊。这种模式需要教师有渊博的知识,迫使教师加强自身的学习,认真研究教材,才能上好每一节课,才能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在这种学习和思考中提升自己的价值,享受教师的乐趣。

再次,“三疑三探”模式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奠基作用,它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传道、授业、解惑”本身。

最后“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有利于解决学困生厌学问题,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中,我们教师主导地位早已根深蒂固,由来已久,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只有教师观念转变了,才能真正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

2教师的备课量大大增加,学生会提出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知识丰富,准备充足。

3有时候对这种模式理解不够透彻,死搬硬套和课堂失控的现象,完成不了教学目标。

4有时课堂环节不够优化,存在耗费时间现象。

三、采取措施。1以往的课堂老师讲学生听。老师精神饱满,学生无奈接受,我们培养一批批只重视“分数”的好学生,我们的老师和家长也只看重分数,这样怎麽能培养创新型人才?所以实行这种模式也是大势所趋,现在我们刚接触,学习这种模式,这是一种过渡,我以为在英语教学中,不要照搬这种死模式,应把它和新课程结合起来,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段,学校的实际情况,采取一种切实可行的具有自己特色的“三疑三探”模式。比如,讲解每一课学生一定不会质疑,我想可以先让教师示范性引领一下,启发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待养成习惯后再慢慢放手。在学生不会自己编题出题时,教师可以先出一些题引导学生,慢慢过渡一下。

2英语课堂中,在不预习的情况下放手让学生质疑自探问题,一堂课下来,很多同学英文读的还不够熟练,更谈不上有感情,我觉得无论是什么模式的课堂,指导学生朗读都应该占着重要比重。这就要求教师合理安排时间,不能走过场,扎实有效地实施每一个环节,把握课堂的每一分钟,让40分钟出高效。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任何一种好的教学模式,不一定适合所有的科目,不一定要让所有教师必须照搬,可以因人而异,灵活运用。

第三篇:学习“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学习“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马集镇中心学校 郭集小学 黄丽华

春末夏初,我们一行29人在县教育局的组织下,来到了河南省西峡县学习“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学习中,我们倾听“三疑三探”、感受“三疑三探”、走近“三疑三探”,我们在学习中思考着,在思考中兴奋着,因为我们看到了真正的“教师与学生共成长”的教育的春天,我们每个人都被“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吸引着,下面我谈谈我的体会。

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理解: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出发,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学会主动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归纳创新问题,勇于评价问题,同时养成了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和不断反思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了他们的组织、表达、思维等方面的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思考、探索、创新,快乐,全面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了教与学方式的彻底改变,走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之路。

所谓“三疑三探”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新知识阶段的三个主要环节,即:

1、设疑自探:针对教学目标,设置情景,引导学生自学自探并提出疑问,老师归纳、梳理、补充问题,形成自探提纲;

2、解疑合探:对教学任务和提出的问题限定时间,进行合作探究,当堂解决本节课提出的相关疑难问题;

3、质疑再探:教师引导学生针对已学知识提出新的问题,深入领会教材内容,探究更全面、更深刻的问题答案。最后,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拓展,因此这个教学模式也被概括为:“三疑三探,运用拓展”。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奠基作用,同新课标的要求也是一脉相通的,它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传道、授业、解惑“本身,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弟子规》中说到:“学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正是紧扣了一个“疑”字和一个“探”字。“疑” 与“探”的妙处是:一方面,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主动思考,主动探索,所以课堂教学就应该从从疑问开始,到释疑结束;另一方面,提问需要能力,解疑更需要能力,学生在不停地疑问与探索中寻找着问题的答案,在不断地思考和释疑中提高着自身的能力,在进一步地运用与拓展中丰富着自己的知识,在一次次地实践和创新中体会着学习的快乐,因此,“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就是“用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好模式、好方法。

2、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减负喊了这么多年还是减不下来,究其原因是课堂效率低下或教学效果不理想,所以教师只好采取加强课前预习,加大课后练习的方法来弥补不足,过重的课后作业和严格的课前预习,使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影响了教学质量。而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不倡导学生课前预习,不提倡课后布置作业。认为课外预习实际上是占据了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属于变相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也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因为真正高效的学习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能迅速地发现问题、梳理问题并通过探究去迅速解决问题;而过于繁多的作业则会导致学生学习上的“倦怠”,“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取消课前预习,不但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促使了学生课内高效和快乐地学习。此外,由于学生当堂完成了学习目标,基本不用再布置课外作业,所以学生不存在课外负担的问题,因此“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的拥护,媒体称“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为:“异军突起的成绩,轻负高效的课堂,课堂教学的革命”,我认为一点都不夸张。

3、增加了教师教学的乐趣:教师多年来一直做着枯燥的重复劳动:教同样的教科书,说同样的话、讲同样的习题,课堂上喋喋不休地传授知识,工作显得单调而无聊。“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使教师真正“活”了起来,虽然课堂上的问题是让学生自己提出,答案又是让学生自己解决,但是这样开放的课堂需要老师有渊博的知识,独到的见解,才能驾驭课堂,又由于学生可以向教师提出各种挑战性的问题,这就迫使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也迫使倦怠的教师忙碌起来,他们要认真研究教材,开阔视野,才能上好每堂课,才能回答好学生的各种问题,现在一桶水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三疑三探”促使教师必须有持续不断的“源头活水”,于是教师在不断地学习和思考中提升着自己的价值,同时也享受着教学的乐趣。

4、解决了课程改革的难题:课堂教学的操作方式不改变,即使教材再变,要求再多,课程改革也不会有质的变化,从我们近几年来的课改情况看,虽然素质教育喊得惊天动地,但是应试教育依然有生存的土壤,老师们也知道培养学生的能力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可是面对各种考试和排名,教师不知道采用什么方法才能两全其美,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其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反复推进过程,是一个培养创新能力步步升华的过程。从设疑、解疑、质疑到最后的编“疑”,四个环节实际是一个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出和解决深层次问题、用问题创新问题的思维递进过程,学生能编拟习题,说明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和创新,从西峡县实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后看,全县中小学学生疑探能力明显增强,教师素质也迅速提升,教学质量得到突破性进展。因此说“三疑三探”为广大教师更好地实施新课改找到了一个抓手和载体,能从根本上解决新课程实施“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

第四篇:学习“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学习“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春末夏初,我们一行46人在平川区教育局的组织下,来到了河南省西峡县学习“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学习中,我们倾听“三疑三探”、感受“三疑三探”、走近“三疑三探”,我们在学习中思考着,在思考中兴奋着,因为我们看到了真正的“教师与学生共成长”的教育的春天,我们每个人都被“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吸引着、、、、、、下面我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我的体会。

一、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理解: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出发,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学会主动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归纳创新问题,勇于评价问题,同时养成了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和不断反思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了他们的组织、表达、思维等方面的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思考、探索、创新,快乐,全面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了教与学方式的彻底改变,走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之路。所谓“三疑三探”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新知识阶段的三个主要环节,即:

1、设疑自探:针对教学目标,设置情景,引导学生自学自探并提出疑问,老师归纳、梳理、补充问题,形成自探提纲;

2、解疑合探:对教学任务和提出的问题限定时间,进行合作探究,当堂解决本节课提出的相关疑难问题;

3、质疑再探:教师引导学生针对已学知识提出新的问题,深入领会教材内容,探究更全面、更深刻的问题答案。最后,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拓展,因此这个教学模式也被概括为:“三疑三探,运用拓展”。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奠基作用,同新课标的要求也是一脉相通的,它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传道、授业、解惑“本身,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弟子规》中说到:“学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正是紧扣了一个“疑”字和一个“探”字。“疑” 与“探”的妙处是:一方面,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主动思考,主动探索,所以课堂教学就应该从从疑问开始,到释疑结束;另一方面,提问需要能力,解疑更需要能力,学生在不停地疑问与探索中寻找着问题的答案,在不断地思考和释疑中提高着自身的能力,在进一步地运用与拓展中丰富着自己的知识,在一次次地实践和创新中体会着学习的快乐,因此,“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就是“用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好模式、好方法。

2、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减负喊了这么多年还是减不下来,究其原因是课堂效率低下或教学效果不理想,所以教师只好采取加强课前预习,加大课后练习的方法来弥补不足,过重的课后作业和严格的课前预习,使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影响了教学质量。而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不倡导学生课前预习,不提倡课后布置作业。认为课外预习实际上是占据了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属于变相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也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因为真正高效的学习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能迅速地发现问题、梳理问题并通过探究去迅速解决问题;而过于繁多的作业则会导致学生学习上的“倦怠”,“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取消课前预习,不但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促使了学生课内高效和快乐地学习。此外,由于学生当堂完成了学习目标,基本不用再布置课外作业,所以学生不存在课外负担的问题,因此“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的拥护,媒体称“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为:“异军突起的成绩,轻负高效的课堂,课堂教学的革命”,我认为一点都不夸

张。

3、增加了教师教学的乐趣:教师多年来一直做着枯燥的重复劳动:教同样的教科书,说同样的话、讲同样的习题,课堂上喋喋不休地传授知识,工作显得单调而无聊。“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使教师真正“活”了起来,虽然课堂上的问题是让学生自己提出,答案又是让学生自己解决,但是这样开放的课堂需要老师有渊博的知识,独到的见解,才能驾驭课堂,又由于学生可以向教师提出各种挑战性的问题,这就迫使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也迫使倦怠的教师忙碌起来,他们要认真研究教材,开阔视野,才能上好每堂课,才能回答好学生的各种问题,现在一桶水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三疑三探”促使教师必须有持续不断的“源头活水”,于是教师在不断地学习和思考中提升着自己的价值,同时也享受着教学的乐趣。

4、解决了课程改革的难题:课堂教学的操作方式不改变,即使教材再变,要求再多,课程改革也不会有质的变化,从我们近几年来的课改情况看,虽然素质教育喊得惊天动地,但是应试教育依然有生存的土壤,老师们也知道培养学生的能力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可是面对各种考试和排名,教师不知道采用什么方法才能两全其美,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其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反复推进过程,是一个培养创新能力步步升华的过程。从设疑、解疑、质疑到最后的编“疑”,四个环节实际是一个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出和解决深层次问题、用问题创新问题的思维递进过程,学生能编拟习题,说明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和创新,从西峡县实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后看,全县中小学学生疑探能力明显增强,教师素质也迅速提升,教学质量得到突破性进展。因此说“三疑三探”为广大教师更好地实施新课改找到了一个抓手和载体,能从根本上解决新课程实施“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

二、对“三疑三探”教学观摩课的认识:

听了西峡县三所学校的九节课后,我认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一节课的内容是讲会,还是学会,是授之于鱼,还是授之于渔的问题,新课改倡导“合作探究”,“三疑三探” 教学模式正是体现了这个精神,不同的是,新课改实验中依然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再让学生“合作探究”,而“三疑三探”是让学生提出问题,再由学生探究答案,后者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疑”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探”,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头脑中没有问题是教育的悲哀,由学生自己去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再由学生自己去探究、解决这些问题,才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

1.在“设疑自探”这个环节里,八位教师都是根据所教内容的特点,简洁恰当地导入正课,都能围绕学习目标进行归纳、梳理和补充,尤其是二小的语文课,城区一中的英语课,四小的语文课,教师都能通过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参与的期待,在润物细无声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去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城区一中语文课,由于是古文,难度较大,所以教师先采用读课文,查词语,翻译难懂的句子的方法,先扫除障碍,再要求学生提出问题,这样显得课堂更真实,更实用,也体现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城区一中的英语课一开始出示图片让学生通过猜测练习导入新课,巧妙的构思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这个环节里,虽然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可是教师们始终在引导学生经历着思考--发现--提问--筛选—梳理的思维过程,这也是培

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第一步。

不足之处是:个别科目对学生自探方法没有给予适时地指导,加之没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导致学生提出的问题没完全抓住本节课的重点,教师补充的问题相对较多。

2.在“解疑合探”这个环节里,几位教师都能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发表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看法,交流自己的问题答案,教师审时度势,适时地引导学生回答,有效地在问答中让学生学会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完善问题,评价问题,以此达到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张扬个性的目的,课堂上都能坚持让学生回答、补充、评价,较好地都做到了“三讲三不讲”,绝大部分学生都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能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也敢于评价、置疑别人的观点,在这方面语文、物理几门课做得最好。对于学生探究后还不能解决的问题,除了城区一中的物理老师讲解地有点多以外,其他老师都进行了简要地讲解,教师们很注重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问与答,常识个性化的理解,例如,城区一中的语文课,在教师讲《黔之驴》时,师在置疑再探环节中问“《黔之驴》的结尾还有什么可能?”,生答“一切皆有可能,老虎可能灭绝,驴子可能强大,因为、、、、、、”,但是他们始终把握“不能有悖于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另外,在这个环节里,一小和四小的语文老师,一中的英语老师都能够联系生活实际,用生动的语言,精彩的片段让课堂变成了“鱼市场”、“圣诞晚宴”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学生仿佛听到了鱼市场的叫卖声,圣诞晚宴上谈笑声,开幕式上的国歌声,同时感受着主人公的快乐与悲哀,让学生在探究与参与中享受着学习的快乐,作为听课的我,完全忘记自己是在听课,而一直被当时的场景所感动着、、、、、、,我不知道是为“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所折服,还是为精彩的课堂所震撼,但是我知道这样的课堂才是教与学的最高境界,我在想,这样的课堂,这样的教学,教师还会为枯燥的说教而烦恼吗?学生还有理由厌烦学习吗? 不足之处:在“解疑合探”环节中,有几节公开课的个别问题,学生只是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是不是真正知其“所以然”?老师没很好地关注,这与“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初衷是不一致的。3.在“置疑再探”这个环节里,教师们不满足让学生解决自己所发现的问题,还引导学生不断挖掘问题,提出更有深度,更有价值的问题,教师一方面引导学生解决新问题,另一方面慎重处理、解答学生提出的怪异问题,收放有度,对于老师也没把握的问题,师生把这些问题带到课外进一步探究,但是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有难度的问题教师没有肤浅应付的现象。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城区一中物理符老师的课堂,正是孔子笔下的这种情境,大家想知道,但又不明了,能说上一点儿,但又说不透,符老师的高明之处就是一步步通过实验,通过讨论,通过演示,通过评价,通过设例,让学生将问题和疑惑,将知识点和能力的培养巧妙地融合起来,很好地解决了学生的困惑,真

是太妙了!不足之处:有节数学课,在学生“置疑再探”之前,教师过早地对学生说“看来大家对今天的内容都掌握了,都学的很好,现在看谁还有没有问题提出来?”这样便给学生一个错误的信息:再提不出疑问的学生是好学生,说明完全掌握了,提出问题的学生说明没学好,这样学生即使有问题也不敢提了,该环节也形同虚设了。4.“运用拓展”这个环节是一堂课的亮点,是教学改革的大胆设想,不同层次学生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对所学知识不同的理解,自己编写不同的练习题,这样做,一方面在对新学内容进行梳理的同时巩固了所学知识,在编写和习作别人的习题中也灵活掌握了所学知识,另一方面还能把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使问题进一步升华,在完善认知结构中,实现求异创新。在这个环节里,几位教师都是采用亲自审阅、组内交流的形式或班级评价的形式处理的,以确保巩固练习扎实有效。另外城区一中的王燕老师等还采用让学生谈收获的方法巩固所学知识,尤其一小的语文课,在运用拓展环节里,要求学生根据课后生字,课文中的四字成语,重点语句,课文内容给自己设计作业,还有四小的语文老师补充了“你别问这是为什么、、、、、、”一段作为拓展练习,让学生朗读,补充,体会,真的是别出心裁、独具匠心啊。

不足之处:1)有节数学课,反馈学生所做练习时,时间不够了,练习处理的有点仓促,显得虎头蛇尾,有点遗憾。2)还有一节课用了55分钟时间,拓展练习有点重复,时间把握不够好,另外,在运用拓展环节中,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高质量的完成了作文,除了教师本身对学生平时训练有素外,这不能不让人觉得多少有“做秀”的成分。

总之,“三疑三探”的课堂,亮点不断,精彩连连,课堂教学设计美,以理服人;任教老师语言美,以情动人;加之学生巧妙的发问,精彩的回答,融合的气氛,让讲课者、听课者都觉得不仅仅是在学习,更是一种美的享受,我从师生的脸上读出了“快乐”,我仿佛突然明白了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原来老师应该这样教,学生应该这样学,才是我们教育教学追寻的最高境界。

三、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1.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不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在“设疑自探”环节中,学生提出问题之前,教师几乎都没有给学生认知新课的时间,这样学生直接提出问题,能否切中新课要害?如果学生提出的不是核心问题,没有围绕教学目标提问题,那么让学生探讨回答那些问题吧,课堂时间不够用,也不能突出本课重点,不回答吧,就会打击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教师该如何处理? 我认为:在“设疑自探”环节中,如果在学生提出问题之前,教师能给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浏览所学内容,经过快速思考再提出问题,这样可能提出的问题质量会更高一些,也能更能靠近教学目标,教师整理补充起来也比较容易,不至于在设定问题上浪费时间。即使教师整理、补充自探提纲,也应该是在学生问题的基础上整理、补

充,而不是另外设定问题。

2.在“三疑三探” 教学模式中,我们如何适时地把握学生的“独立

探究”与“合作讨论”?

我认为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能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的的任务,教师不要要求学生两两谈论或分组讨论,不要让学生有依赖思想,要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能力应该是“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精髓。

3.在“置疑再探”这个环节里,如果学生提不出更有深度的问题,教师该怎么办?如果学生提出了更尖锐的问题教师应该怎样做才能

更好地解决问题?

我认为:在“置疑再探”这个环节里,如果学生提不出更有深度的问题,教师应该尽量引导、培养他们进一步置疑的能力,如果这节课内容确实没必要再次置疑,教师也不应该非要套“三疑三探”的死模式,应该灵活处理,遵循“无疑不探”的原则,进入下一个环节。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很棘手,很尖锐,教师不应该要求学生立即回答,应该给时间,让学生再讨论,思考成熟后再回答,不要为了完成任务而走形式。对于“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我们要活学活

用。

4.在“运用拓展”这个环节里,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编拟习题?如何掌握全体学生的做题情况?

我认为:这个环节主要是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在巡视时要重点关注学困生和中等生的编题情况,学生展示习题要体现知识的基础性和拓展性,要注重学生所编题的质量,教师还要对训练题进行预设,以备学生所编习题偏离教学目标时进行补充、完善。从学生被动做题到学生主动编题,是一个“质”的飞跃,是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是创新思维的提炼和升华,是新课堂所追求的至高境界,同时学生自编自练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自我创造的价值,所以教师千万不要让这个环节走过场,要好好把握,认真对待。

5.让学生评价学生的回答是“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又一个“亮点”,那么怎样的评价才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呢? 我认为: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时,不要让学生简单地说“他回答地完全正确”,要教会学生这样评价“他回答的很精彩,因为、、、、、、”,“他回答的还不够完善,是因为、、、、、、”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而不是简单地要求他们在书中找到正确答案。要让学生“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

6.“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这么优秀,是不是我们学习、运用之后就一定要完全否定以前先进的教学模式,例如,“情景教学法,分层

教学法,目标教学法”等呢?

我认为学习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以前优秀的教学模式,例如,“情景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目标教学法”等,我们可以考虑有机地将适合自己学科特点的教学法融入“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形成更适合自己学科特点的教学模式,但是不能偏离“三疑三探”的精神实质---即:“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运用的几点见解: 1.我们刚学习、介入“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开始时学生一定不会质疑,我想应该允许教师根据所教新课的“三维教学目标”进行示范引领性质疑,启发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待学生养成习惯之后,教师应该尽量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包办代替。教师切忌不要在开始讲公开课时,为了使自己的课更接近“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而提前做准备,让学生提前预习或准备问题,这样“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一开始就走样了,变味了,我建议各学校最好不要急于安排实验课,应该先让教师们学习领会“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实质,让教师在课堂上常识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并教会学生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开口置疑,等师生基本掌握了这种模式,再安排公开课、观摩课,这样步子会迈的更稳当,更有利于“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真正运用

2.“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应该要求人人尝试,校校重视,可是不能急于求成,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过程,我认为目前在大力宣传、学习、领会的同时,应该要求教师一边尝试运用,一边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只有专业知识扎实,边缘知识丰富,才能很好地驾驭课堂,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上级管理部门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先重点抓几个学校,学校重点抓几个教研组,教研组内由部分素质好的教师重点尝试运用,分段试点,以点带面,学校可以让先实验的教师成为第一梯队的实验教师,其他老师为第二梯队的实验教师,等第一梯队的实验教师基本成熟后,再做示范课,再全面铺开,这样“有的放矢”,才能百战百胜。

3.“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优势无庸置疑,谁先掌握了它,谁就走在教育教学的最前沿,但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任何一种好的教学模式,不一定完全适合所有科目,不一定要让所有教师必须完全照搬,我建议可以因人而已,灵活运用,在上级管理部门制定具体方案,具体制度时,我建议要由统一细化管理型转变为灵活松绑型,因为要求过于细化、过于统一,容易束缚教师的创新意识,所以在管理制度制定上,主管部门只需拿出大的轮廓,鼓励学校、教师结合实际创新运用,但是,松绑不等于放任自流,督导时可用学校、教师自己制定的管理方案进行督查,考核,要抓管理,抓落实,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我区有效地推广运用,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区的教育教学质量。

总之,“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最突出的特点在于:以培养学生的设疑探究能力、思维创新能力为目标,巧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敢于大胆质疑,积极回答问题,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品尝到学习的乐趣。同时,把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变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最大限度地解放了教师,解放了学生。这一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恰到好处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践行了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教师的责任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这一伟大的教育思想,也是同新课标的要求是一脉相通的。

建议:

1.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不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在“设疑自探”环节中,学生提出问题之前,教师几乎都没有给学生认知新课的时间,这样学生直接提出问题,能否切中新课要害?如果学生提出的不是核心问题,没有围绕教学目标提问题,那么让学生探讨回答那些问题吧,课堂时间不够用,也不能突出本课重点,不回答吧,就会打击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教师该如何处理?

我认为:在“设疑自探”环节中,如果在学生提出问题之前,教师能给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浏览所学内容,经过快速思考再提出问题,这样可能提出的问题质量会更高一些,也能更能靠近教学目标,教师整理补充起来也比较容易,不至于在设定问题上浪费时间。即使教师整理、补充自探提纲,也应该是在学生问题的基础上整理、补充,而不是另外设定问题。

第五篇:学习“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学习“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2016年9月21日下午,我们学习了李春义老师的教育教学随笔,在这本书中,他所提到的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让人受益匪浅。

一、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理解

所谓“三疑三探”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新知识阶段的三个主要环节,即: 1.设疑自探:针对教学目标,设置情景,引导学生自学自探并提出疑问,老师归纳、梳理、补充问题,形成自探提纲;

2.解疑合探:对教学任务和提出的问题限定时间,进行合作探究,当堂解决本节课提出的相关疑难问题;

3.质疑再探:教师引导学生针对已学知识提出新的问题,深入领会教材内容,探究更全面、更深刻的问题答案。最后,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拓展,因此这个教学模式也被概括为:“三疑三探,运用拓展”。

二、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1.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不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在“设疑自探”环节中,学生提出问题之前,教师几乎都没有给学生认知新课的时间,这样学生直接提出问题,能否切中新课要害?如果学生提出的不是核心问题,没有围绕教学目标提问题,那么让学生探讨回答那些问题吧,课堂时间不够用,也不能突出本课重点,不回答吧,就会打击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教师该如何处理?

我认为,在“设疑自探”环节中,如果在学生提出问题之前,教师能给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浏览所学内容,经过快速思考再提出问题,这样可能提出的问题质量会更高一些,也能更能靠近教学目标,教师整理补充起来也比较容易,不至于在设定问题上浪费时间。即使教师整理、补充自探提纲,也应该是在学生问题的基础上整理、补充,而不是另外设定问题。

2.在“三疑三探” 教学模式中,我们如何适时地把握学生的“独立探究”与“合作讨论”?

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能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的的任务,教师不要要求学生两两谈论或分组讨论,不要让学生有依赖思想,要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能力应该是“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精髓。

3.在“置疑再探”这个环节里,如果学生提不出更有深度的问题,教师该怎么办?如果学生提出了更尖锐的问题教师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在“置疑再探”这个环节里,如果学生提不出更有深度的问题,教师应该尽量引导、培养他们进一步置疑的能力,如果这节课内容确实没必要再次置疑,教师也不应该非要套“三疑三探”的死模式,应该灵活处理,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很棘手,很尖锐,教师不应该要求学生立即回答,应该给时间,让学生再讨论,思考成熟后再回答,不要为了完成任务而走形式。对于“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我们要活学活用。

4.让学生评价学生的回答是“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又一个“亮点”,那么怎样的评价才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呢?

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时,不要让学生简单地说“他回答地完全正确”,要教会学生这样评价“他回答的很精彩,因为„„”,“他回答的还不够完善,是因为„„”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而不是简单地要求他们在书中找到正确答案。要让学生“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

总之,“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最突出的特点在于:以培养学生的设疑探究能力、思维创新能力为目标,巧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敢于大胆质疑,积极回答问题,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品尝到学习的乐趣。这一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恰到好处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践行了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教师的责任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这一伟大的教育思想,也是同新课标的要求是一脉相通的。

马婷婷 2016年9月26日

学习实践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心得体会大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