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心得体会
一年级下册评课稿《棉花姑娘》[范文模版]
编辑:风起云涌 识别码:65-825592 教学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 2023-12-06 09:44:24 来源:网络

第一篇:一年级下册评课稿《棉花姑娘》[范文模版]

一年级下册评课稿《棉花姑娘》

一年级下册评课稿《棉花姑娘》1

《棉花姑娘》是一篇充满童趣童真的童话故事,课文主要讲了棉花姑娘生病了,它请求燕子,啄木鸟、青蛙等给自己治病,可它们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当蚜虫们得意的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时,七星瓢虫把它们一扫而光。棉花姑娘又快乐地生长着,吐出了雪白的棉花。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生动,有情趣,非常符合儿童的特点,并且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一定的启发和渗透作用。

根据本文的特点,廖老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体验情感,指导朗读上,让学生自己体会课文角色的内心世界,读好请求的语气。这一点正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的:“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低年级的语文教学知识点是简单的,但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是有难度的,所以老师的课堂设计是相当重要的。

廖老师这一堂课上得非常成功,给人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学生自主学习得到了体现

在这节课上,廖老师营造了一个民主、平等、和谐课堂教学氛围,课一开始,廖老师出示图片,用亲切的语言对学生说:“让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请跟她打打招呼吧!”学生很兴奋,在跟“棉花姑娘”打招呼的过程中自主发现了 “姑娘”中的“娘”应该是读轻声的,并且发现“姑娘”中两个生字宝宝偏旁一样等知识的渗透。

二、识字教学扎实有效

我们知道,识字教学是低段教学的教学重点。廖老师在这堂课上重视识字教学,并且形式多样。如:看图识字,随文识字、猜字谜,指名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分组读等反复识记生字,并且用游戏法进行巩固,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让学生“趣中学”、“乐中学”。

三、课文教学“以读为本”,加强读书实践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首先是读书实践,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如:学习2—4自然段时,而廖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创设的情境中,针对每一个环节都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体验,有一种节节深入,环环相扣的层次感,一种抑扬交错,张弛有度的节奏感。在教学中,廖老师先引导学生读好棉花姑娘的话,再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就是棉花姑娘,教师接着引读:假如你的全身正有无数的小虫在叮咬,你么多盼望有医生来给你治病啊!心情多着急啊,燕子医生来了,你着急地说……;唉,燕子治不了你的病,你的心情多难过啊,虫子越来越多,疼得不得了;啄木鸟医生来了,你难过地说……;青蛙来了,他专吃庄稼的害虫,一定能治好你的病,你高兴地说……。让学生在角色朗读中体会棉花姑娘的急切心情和动物医生帮不了棉花姑娘的抱歉心情。这样的朗读指导落实了语言实践过程,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各个角色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感,使整个课堂活了起来,廖老师至始至终都让学生置于课本的情境之中,让学生感觉自己就是棉花姑娘,同时在情境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不由自主由情生情。

一年级下册评课稿《棉花姑娘》2

《棉花姑娘》是一篇充满童趣童真的童话故事,课文主要讲了棉花姑娘病了,它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可它们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当蚜虫们在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时,七星瓢虫把它们一扫而光。棉花姑娘又快乐地生长着,吐出了雪白的棉花。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潘老师在执教本课时,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努力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要打破传统教学教师主导的地位,真正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应真正转变自己的角色,就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那样“把我们摆在儿童队伍里,成为孩子当中的一员”,“在情感方面和孩子站在一条战线上”,倪老师努力做到了,课的开始,潘老师用亲切的语言对学生说:“让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叫叫她?”学生很兴奋,在跟“棉花姑娘”打招呼的过程中自主发现了“棉花”“姑娘”中后一个音应该是轻声,并且发现“姑娘”中两个字偏旁一样等等。在书写生字“只”“星”时,潘老师也让孩子自己观察发现书写中需要注意的地方,这样学生书写时就更能把字主动写端正漂亮。总之,教学中,潘老师努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张扬。

二、重识字教学,形式多样

我们知道,识字教学是低段教学的“重头戏”。潘老师在这堂课上重视识字教学,并且形式多样。如:看图识字,分别出示棉花图、啄木鸟图、七星瓢虫图、蚜虫图,学习了“棉花”、“啄木鸟”、“斑点”、“蚜虫”,充分有效地利用这些图片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在学习“盼”时,先男女生读,再让学生开动脑筋,自己想办法来记住这个字,在讲“治”时,还让学生了解了“治“这个字的演变过程。还让学生给它们找朋友,丰富了学生的识字量。在熟读生字词的基础上还有一个巩固环节,在教学“斑”时,潘老师还让学生去找找哪个字跟“斑”很像,学生很快发现“班”与“斑”同音不同字。这些生动有趣的识字教学,不仅学生愿意去学,而且能让学生巧妙识字,学生能“趣中学”、“乐中学”,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识字规律。

三、创设情境,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在语文教学中提倡多读少讲。教材中那些令人百读不厌的优美文章,为我们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设了情境。我们要引导学生读好课文,让学生在读中想,想中读,反复吟诵,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培养他们的再造想象能力。潘老师在教学第一段时让学生都来当当棉花姑娘,现在,这些可恶的蚜虫正在咬着你呢!棉花姑娘,你会怎么说呀?学生在融入自己情感的同时大胆地发挥了想象,丰富的想象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深入,语文学习尽头也更足了。

四、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验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潘老师在教学第六段时,先让学生看图说话:(课件出示长得漂亮的棉花姑娘)后来,棉花姑娘的病好了。你觉得棉花姑娘变得怎么样了?让学生欣赏棉花的美,顺势出示句子:不久,棉花姑娘的病好了,长出了碧绿碧绿的叶子,吐出了雪白雪白的棉花。它咧开嘴笑啦。抓住“碧绿碧绿、雪白雪白”,让学生读出颜色之美。抓住“咧开嘴笑啦”,读出笑容美。

一年级下册评课稿《棉花姑娘》3

今天,我要评课的内容是罗**老师执教的《棉花姑娘》,那么先来简单地回顾下教学过程,首先罗老师基于课题,让学生认识棉花姑娘,再进行第一段的教学,把生字“蚜、盼、治”的学习落实在词语中,再落实在句子中。紧接着通过棉花姑娘和三位医生的对话,引导学生读出棉花姑娘盼望着被医治的心情,并采取演一演的活动形式加深体会。同时,在朗读中让学生了解了一些礼貌用语,最后再进行生字“只”“请”两个字的书写。

罗老师在这堂课的整体设计上思路明确,难点突出。我听完课后,内心有几点感触,我想把它们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分别是识字教学、朗读及指示性语言、写字。

一、识字教学

1. 首先我们来看看罗老师这节课在识字上下的功夫,一开始抓住姑娘进行形声字教学,再利用加一加等方法识记盼望、蚜虫、治病等词,另外,罗老师的识字教学,重在结合语境识记。所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这节课罗老师做到了在阅读中识字,在识字中阅读。罗老师扎实地教授生字让我想起来《易经》里有一句话:蒙以养正,圣功也。周一贯老先生的`解释是小孩子一上学应先培养他端正的品行,让他正心、正德、正见、正行,为孩子奠定一生勤学敬业、和平处事、幸福成功的基础,这就是最神圣的功德。因此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是孩子母语的启蒙,是小孩子养正的重要一步,而汉字又占据着重要位置,因此我们要把识字教扎实了。

2、在20xx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我们可以放大这么一句话: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课标中将以前的还应考虑改成特别关注,在此我们可以获得一个信息,那就是语文教学,特别是低段语文教学要凸显出汉字的特点。汉字是表意文字,虽然部分字已经音变义变,但是大部分的字还是能够顽强地凸显其表意的特征,通过字形,分析并理解字义。正如黄亢美老师倡导的字理教学,就是依据字理析形索义、因义记形,阅读课依据字理进行析解词语和品味词语,充盈着浓浓的语文味,凸显汉字文化的魅力。

透过字理教学,让生字变成一幅幅生动画面,尽量做到生字教学既有浅出更有深入。去年我们学校有参与的我爱学习这个活动,透过字理教学有助于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生字,提高生字识记效率,减少生字回生现象,也符合“人人过关”这个理念。在这堂课中,罗老师在教学生字 “盼” 的时候,提问这个字和什么有关,透过字理,形声字,从目,分声。本义指眼睛黑白分明,目美。引申为看、想望的意思,编了个顺口溜:用眼看,分分秒秒地看着。因此也了解了字义:棉花姑娘是多么期待呀,多么盼望了。

二、朗读及指示性语言

1.朗朗乾坤,朗朗读书声,提升朗读的底气,低年级的孩子具有乐唱喜欢读的年龄特点,这也是为什么我爱学习期末测评中,从我们学校的实际中,喜欢口头测评的人多于喜欢纸笔测评的。罗老师这堂课中,重在扎实地掌握三位医生与棉花姑娘的对话,在个别读、自由读、师生配合读、演一演地读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能尽情地参与到朗读中,在读中慢慢体会“请”“对不起”等礼貌用语。多种形式的读已经有了,那么如何在正确朗读基础上,在流利、有感情地表达出来。

2.罗教师的一些明确的指示性语言,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她尽量照顾全员,要让每个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其中比如:如果你读好了对着老师笑一笑,如果你划好了就坐端正告诉老师,尽量调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中。准备好的小朋友用立正的姿势告诉我,再比如说举手,让没有发过言的孩子摇摇手,比方说,有的孩子上来回答过问题了,坐下面的同学没机会上来,如果你和他答案是一样的,可以笑眯眯地看着他。这些简单易行的指示性语言都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你对他的关注。

三、写字

打好习字书写的根脚,周一贯老师说:“写字不仅关系到巩固汉字,而且练写的过程也是学习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 正如一句古话:心正则笔正,我们更是要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罗老师对孩子们写字姿势,以及书写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写字有一些写字儿歌,如果课堂上可以适当地增加这些,有助于提高学生识记的兴趣。

说到这儿,回想起此次活动的,想起两个基本理念,我们听评课是基于研究、为了改进。“听别人的课”是为了“建设自己的课”。用一句话和大家共勉:“愿做一个耕别人的园也荒不了自家的园的语文老师。”

以上我的发言较为简陋,不当之处,多给宝贵意见,谢谢您!

第二篇:一年级语文《棉花姑娘》评课稿

一年级语文《棉花姑娘》评课稿

一年级语文《棉花姑娘》评课稿

《棉花姑娘》是一年级第二学期中的一篇课文,是充满童趣童真的童话故事。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根据本文的特点,娄赛赛老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识字写字,指导朗读,积累词语上。让学生自己体会课文角色的内心世界,读好“盼望”的语气。这一堂课上得非常成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学习的动力。抓住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的特点,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图片、动画、多媒体课件等有效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在上课伊始,就让学生来看图。教师以自己生动的语言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乐学。在学习课文时适时地利用精美的课件,形成生动、活泼、高效的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的学生个个兴奋不已,完全沉浸在课堂的学习气氛当中。

二、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查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的反复读文,使学生积累了规范而又富文采的语言,又能帮助学生感悟语言。整堂课,教师利用多种形式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分别用了学生自由读,在指导重点段落时又进行男女生对读、分角色朗读、到后来的表演读等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训练。通过多种形式的练读帮助学生体会请别人帮忙那种请求的语气。表演棉花姑娘惊奇地问,以情导读,以情促读,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让学生在课上很愿意朗读,就逐渐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引导学生触摸文本,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学生亲历读书过程,在一遍遍的朗读中感悟着语言的形象美、意境美、韵律美。

三、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比如在教学生字上有侧重点,并不是面面俱到。;娄教师运用了随文识字的方法来进行识字教学,并有记字方法的反馈,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同时,多种合作的形式,体现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与配合,课堂气氛融洽。整节课,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的确是一堂好课。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是开放而又充满活力的课堂。学语文是快乐的,在娄老师的这堂课上,我相信学生都能感受到这一快乐。

第三篇:《棉花姑娘》评课稿

有趣有味语文课 乐学乐读收获多

《棉花姑娘》是小学语文试验教材第二册中的一篇童话。课文主要讲了棉花姑娘病了,它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可它们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当蚜虫们得意的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时,七星瓢虫把它们一扫而光。棉花姑娘又快乐地生长着,吐出了雪白的棉花。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生动,有情趣,非常符合儿童的特点,并且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一定的启发和渗透。叶老师在本课的教学中出现了很多亮点:

一、重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好课当然也离不开精彩的导入部分。叶老师的这堂课抓住了一年级学生的特点,以猜谜的方式导入,安排了猜字谜得出自己姓氏和猜小动物两个小环节,还让学生做做小动物的动作,很有童趣。另外,叶老师还安排学生唱了《小星星》这首儿歌,看似无意,其实为课堂结束的生字教学儿歌的演唱埋下伏笔。这一些环节的设置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孩子感受亲切、有趣的同时又自然地将学生引入到新课的学习活动中,这种导入的方式我觉得是有趣又有效的。

二、重生字教学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但很多公开课上,我们经常看到有些老师为了追求课堂的花哨,往往在生字教学这块上走马观花,一带而过。可是叶老师不是这样的,她在这一环节舍得花时间,并做到了“三重”:

1、重读法。导入课题时,叶老师就特别强调“棉花”和“姑娘”的读音,告诉学生这两个词都要读成轻声,让学生自由交流是怎么把这个字记住的,还让学生与棉花姑娘打招呼。这些环节都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语境,让学生反复练习,直到巩固为止。这其实是一种非常无痕但是极其有效的教学方法。

2、重记法。在识记生字时,叶老师采取了多种识字方法。首先,她让同桌进行互读生字卡片,让他们把自己觉得难读的字拿出来,这样教师在巡视的时候就能对学生的学情有充分的了解。其次,她在教学“斑、治、盼、啄”四个较难字的时候,采用了结合图片、生活中识字、一字组词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记住该字,形式多样,使得较难字得到了有效突破。

三、重朗读感悟

叶老师对于本课教材的处理,采取了棉花姑娘得病时和治好后的首尾两个自然段的比较教学,同时也紧紧抓住低段教学的“识字、写字、朗读”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朗读,采取了多种朗读的方式。比如,她在刚进入课文教学时先让学生提出自己觉得特别难读的句子,然后再展示读。这就给了学生很大的动力,学生会觉得这么难读的句子我也读的那么好,就会对学习充满了兴趣。其次,她也抓住低段学生注意力不持久的特点,在教学中适时让学生配上音乐朗读小诗,让学生能够继续学习下去。

四、重写字教学

叶老师的这堂课有个亮点就是刚刚上面提到的小诗。这首小诗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出现时为了配合学生的学习特点,第二次的出现却是在写字教学。叶老师真的非常有心,她把本课要学写的“星、帮”编到了小诗里面,并特意留白,让学生书写。这一写字教学的处理体现了一个老师的细心之处。

五、融入课堂,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可爱,叶老师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肢体语言让孩子在课堂中释放出天真可爱的本性来,教者就是这导演者,肢体语言做到传神表意的效果。学生达到了爱学、乐学、主动学的境界,这都依赖于叶老师的引导。

听完叶小白老师的这节课真是让我受益匪浅,从中我得到了许多感悟,也看到了自己进步的方向,我将从这些优秀的展示课上,取长补短。

第四篇:棉花姑娘评课稿(范文模版)

《棉花姑娘》评课稿

近桃小学语文教研组

听完丁洁老师带来的《棉花姑娘》一课,我受益匪浅!《棉花姑娘》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童话故事,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此次丁老师向我们展示的这堂课,教学过程流畅、自然。丁老师的教学语言亲切规范,教态自然大方,教学基本功扎实,完全具备一个优秀教师的素质。我觉得,丁老师的这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紧扣学生识记特点,注重字词教学

低年级教学最难的就是如何把握好识字教学有效度。丁老师在教学中紧紧扣住课文的生字展开。如课题中“棉花”和“姑娘”应读轻声的教学,又如,“姑娘”的偏旁都是女字旁,跟什么有关系,教学“啄”字形象地字形分析等教学丝丝紧扣,学生学得非常扎实。另外,在教学过程中丁老师运用了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相结合的方法。分散识字体现在随着文本的深入逐一进行:如“姑娘”、“啄”、“蚜虫”、“盼”、“治”等生字的教学。研读完课文之后,再集中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学生自由认读,再去掉拼音开火车认读。以多种形式,巩固了对生字的掌握。

二、注重情境创设,关注情感体验

一篇文章的字里行间总是渗透着作者的一定的情感和态度,要使学生真正能理解和体会这些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采用多种教学手

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进入文本所描述的情境中去,去感悟文中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去体味文中语言的独特魅力,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自己的感受。在朗读教学中,丁老师十分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启迪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引导他们入情入境进行情感体验。例如:老师引导学生去想象病中的棉花姑娘盼望有医生来为她解除病痛的急切心情,以及燕子、啄木鸟、青蛙这三位动物朋友虽然很想为棉花姑娘治病,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那份无奈与遗憾的心情,让学生带着这份内心的体验转换角色进行朗读:如果你是棉花姑娘,你现在最想,最希望的是什么呀?然后引导学生朗读,体验着急的心情。这样一来,学生很快就融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读起来感情十分投入。通过朗读,学生的理解力和感悟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三、课内外知识有机结合于课堂教学

在教学中,教者注重学生课外知识的积累,如在出示蚜虫的图片时一并录音介绍有关蚜虫的知识,使学生对蚜虫有更多地了解。介绍七星瓢虫的时候,以七星瓢虫的自我介绍作为切入口,引导学生转换角色,以七星瓢虫的身份向棉花姑娘作自我介绍。然后拓展介绍了其它许多种瓢虫,明确了哪些瓢虫是益虫,哪些瓢虫是害虫,使学生对瓢虫家族有了较全面的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仔细听的习惯。充分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四、评价语言丰富而具有激励性

教师到位的评价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更可以把课堂教学提升到一个深层次的境界。丁老师在这节课中也让我们感受到她语

言的魅力,特别是在引导学生朗读时她的评价语言又是那样的贴切,自然,丝毫没有脱离课文的语言环境。如:“谢谢你告诉我这个好方法!”“你真聪明!”“你真会读书,不仅体会到棉花姑娘的美,连我们祖国语言文字的美都能体会到,真了不起!”“同学们听得可认真啦!”“讲得非常棒!”“读得真好!”“笑得真美!”“真标准!”“真响亮!”等等,这样的评语,给予了学生一定的鼓励,能让孩子们有很大的满足感,使他们有更大的兴趣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

五、注重词语的理解、积累和运用

例如:在引导学生理解“盼望”一词之后,教师提问:“谁能用‘盼望’说一句话?”这样不仅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以致用,而且训练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另外,通过图片的展示,使学生理解“碧绿碧绿”“雪白雪白”的意思,并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到“碧绿碧绿”“雪白雪白”将病愈后的棉花姑娘写得很美。然后丁老师又问:“生活中,你见过碧绿碧绿的什么?雪白雪白的什么呢?”并相机出示拓展填空的练习,让学生口头填空。这样的词语教学,就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上,而是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又更有利于将所学的知识纳入到学生的言语结构中去。

六、将爱心教育有机地渗透在课文的教学中

在这堂课中,丁老师都注意将爱心教育穿插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例如:丁老师在引导学生思考时提到:“燕子、啄木鸟和青蛙为什么不给她治病?是他们没有爱心,不愿意吗?”在研读完第2至4自然段后,丁老师小结到:“看来这些医生不是没有爱心,不是不愿意帮忙,只是

他们本领不同,只能干着急呢!”在学生了解了瓢虫家族之后,丁老师再次进行爱心教育:“我们要保护身边的益虫,关心他们,珍惜他们,要对他们献出我们的爱心。”在学完全课后,丁老师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在学生纷纷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收获之后,丁老师继续引导:“这些益虫益鸟会关爱、保护身边的植物,那么我们小朋友应该怎么做呢?”学生很自然地说出要对小动物们有爱心。教师最后总结:这节课我们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感受到了动植物之间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同时我们也懂得了要拥有一颗爱心,要和身边的动植物做朋友,要保护他们,关心他们。也明白了要对我们周围的人献出自己的爱心。并号召大家都做一个有爱心的孩子。对学生的爱心教育自然渗透在教学当中。

另外,我还想提一点小小的建议。低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很健全,说话往往不够连贯、完整。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要求学生在听清老师所提出的问题之后,用完整的句子进行回答,并要求回答问题时声音响亮,态度大方。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以上是我对丁老师这堂课的几点不成熟的看法,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谢谢!篇二:一年级棉花姑娘评课

一年级《棉花姑娘》评课

上海世界外国语小学

《棉花姑娘》在去年我也开过这样一节课,相比查老师上的这堂公开课在读、说的方面是我可以学习借鉴的地方。语言训练点对学生深入感悟文之道、文之情

是否有促进作用。“读”在语文阅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整个朗读过程中,查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课文的特点,分别采取了自由读、领读,分角色读、齐

读、男女生比赛读、小组比赛读等,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中、在自己的情感中领悟

文章中心等形式,使同学一直处在积极的思维状态而不感到疲劳。使孩子们能自

然而然地将情感释放于朗读中,使他们的感情在朗读中体现出每个小朋友的理

解。小朋友完全把自己融入到了课文的角色中去了。在本节课中,查老师积极营

造了一个有利于阅读主体情绪化的“情场”,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相互诱发对

言语的感悟,让小朋友说说自己的感受,即训练了说,又促进对文章的理解,从

而达到感悟交流情感的作用。朗读是学生对课文理解认识的外化表现。(陆蓓蕾)

《棉花姑娘》的课堂设计中有很多的亮点,使人印象深刻。

1、《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查晓华老师 就以字词为抓手,让孩子与文本开始对话。如:对“盼望”一词的处理,老师先

让学生对着课件边读边圈出那个坏蛋的名字,再进行角色变换:小朋友,你们就

是棉花姑娘,在你们身上有许多可恶的蚜虫(指图片)在吸取你们的营养,这时

候你有什么感受?然后引导学生朗读,体验痛苦的心情,进而产生理解“盼望”

医生来治病。使学生进入文本,为下面进行感情朗读指导做好铺垫。

2、师生互动中,老师生动形象的语言和肢体动作紧紧地抓住了文本中“人物”的特点(着急、难受等),使学生在朗读的时候能够很快地进入角色,掌握朗读

技巧。

3、教师在语文课堂上注重启迪学生的思维。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训练说话,注重交际能力的培养。又加入了三段七星瓢虫的知识,让学生以七星瓢虫的口气

介绍自己。(刘衡)

《棉花姑娘》是低年级的一篇课文。查老师在教学设计时,根据低年级孩子的特点,制定的教学目标十分明确,并注意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的处理,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比较适切。

教学中,她首先注意了低年级教学的重点——音、字、词、句的落实,又兼

顾了阅读的指导和多种能力的培养,即非常巧妙地将拼音、识字、阅读、理解、说话训练等内容有机地进行整合,使课堂教学紧凑而有效。其次,查老师能根据

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自由读、分角色读、男女生比赛读、师生合作读等),恰如其分的引导,丰富的教师语言(包括肢体语言),来指导学 生感悟课文,理解课文,体会人物的情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查老

师还注意学生多种习惯的培养,有写字习惯的培养;有明确问题,带着任务阅读的习惯;有与同伴合作学习,在合作中共同提高、发展等习惯。应该说,整堂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在学习体验中得到发展,教师起到了很好的主导作用,引领孩子走进文本,感悟语言。(汤 莹)《棉花姑娘》评课(孙利亮)

《棉花姑娘》是一篇充满童趣又富有知识性的童话故事,语言符合儿童特点。

根据本文的特点,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体悟,教师通过指导

朗读,让学生自己感悟课文中各个角色的内心世界,读好请求的语气。查老师这

一堂课上得非常精彩,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课堂上教师以学生为本,小组学习的方式得到了充分地体现。课堂上老

师与学生之间不但有言语交流,也有情感交流。尤其在师生间各种形式的朗读中,可以看出教师深厚的功力。整堂课整体性强,内容与结构形成了完善的统一。

二、三维目标的制定适切明确,教师在教学中创设情境,生动形象,在指导

学生朗读,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时候,不单运用集体读、小组读、个别读等

形式,而且为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戴着小动物的头饰,分角色朗读。这一环节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从课堂中也可以看出,学生们对此很喜欢,积极性

也很高,都争着上来表演。而坐在下面的学生也看得很认真,并纷纷评价他们的优点与不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个维度设计在这

堂课中充分地体现出来。

三、教师语言训练的设计对学生感悟文之道、文之情有着促进作用。课堂中,教师提问、与学生配合朗读时,可以看出教师富有激情的语言、生动的表情,同

样也带动了学生,使学生在回答问题和朗读时也充满了激情。课文的语句在抑扬

顿错的语调及丰富的表情中得以体现,并随之感悟。

查老师的课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她十分关注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及作为低

年级语文老师扎实的基本功。

低年级的语文课既要引导学生学习拼音、识字,又对朗读、理解有一定的要

求,有时还要求掌握一些语文技能,如查字典等。如果不好好整合,整个课堂就

像一个“大杂烩”。而查老师通过对教材的钻研,非常巧妙的将拼音、识字、阅

读、理解、说话训练等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得“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课 堂教学紧凑、有效。

在课的一开始,我就关注到查老师在教学“棉”字的时候,她规范地在黑板

上写下了“棉”字,边写边说:棉是植物,白白的,棉花可以用来做毛巾。看似

随意,其实是老师的精心设计,巧妙的帮助学生记住了字形。我个人是很欣赏这

个环节的,细节之处看出了老师的教学功底。(沈燕泓)

《棉花姑娘》评课

姜娜波

《棉花姑娘》是一篇充满童趣童真的童话故事,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根据本文的特点,老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体验情感,指导朗读,让学生自己体会课文角色的内心世界,读好请求的语气。课文虽较长,但情节生动,特别是对话生动有趣,有利于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燕子、啄木鸟、青蛙无可奈何的语气,七星瓢虫高兴的语气等。老师在阅读中舍得花费时间,她结合课文画面为学生制作了漂亮的头饰,为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发挥想象,把课文内容大胆地用各种形式朗读表演出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让学生加深对课文印象。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突破教材的难点,达到人文精神的统一,令人耳目一新。

“读”在语文阅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本节课中,以读代讲是最大的特色。老师积极营造了一个有利于阅读主体情绪化的“情场”,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在师生、生生以及与文本的碰撞交流中,相互诱发对言语的感悟,相互促进彼此的升华,从而达到感悟交流情感的作用。学生在兴趣盎然中了解了不同的益鸟和益虫的捕食方式,激发了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欲望。这堂充满“情感”的课堂,让我们再次体悟到:课堂应是学生、教师、作者激情碰撞的世界,应是让情溢于言表,藏于心间的深刻体验,更应是具有生命的精彩与张扬。课堂教学中的三个层次:

1.自主识字,合作互动,重点反馈

识字是低年级的主旋律,在教学过程中运用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相结合的方法,同时采取小组合作学习识字。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啄”正音(翘舌音),“稻”认清字形。2.导入情景,体验情感,反复朗读

本课老师注重启迪现象思维,力求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验棉花姑娘的焦急与痛苦;燕子、青蛙、啄木鸟的内疚与无奈以及七星瓢虫的高兴护骄傲的心情。老师还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理解、积累语气。在第一自然段中对“盼望”一词的处理,老师先让学生对着课件边读边圈出那个坏蛋的名字,再进行角色变换:小朋友,你们就是棉花姑娘,在你们身上有许多可恶的蚜虫(指图片)在吸取你们的营养,这时候你有什么感受?然后引导学生朗读,体验痛苦的心情,进而产生理解“盼望”医生来治病。使学生进入文本,为下面进行感情朗读指导做好铺垫。又如自然段的处理上,可以看出老师对教材处理有独到之处,实现了“教教材”为“用材教” 的思想,整个教学过程在创设的情境中,师生对话,生与文本对话,是有机的、自然的、协调的,更是融洽的。每一个环节老师都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体验,有一种节节深入,环环相扣的层次感,一种抑扬交错,张弛有度的节奏感。三次同样的请求,老师用不同的方法引导,让学生悟出不同的感受。(高兴——失望——痛苦、急切),这样的朗读指导落实了语言实践过程,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各个角色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感,使整个课堂活了起来。

3、创设情景,训练说话

老师以七星瓢虫为切入口,用媒体补充瓢虫的资料,让学生设想“你是七星瓢虫,你会怎样向棉花姑娘 介绍自己?” 综上所述,这一堂课真正体现语文教学目标的知识、技能和情感的三维性。篇三:棉花姑娘说课稿(孙秀珍)棉花姑娘说课稿

孙秀珍

一、说教材

《棉花姑娘》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八组里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我们身边的科学”,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自主学习生字,并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孩子们探索科学的欲望。这篇课文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诉我们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害虫的科学常识。课文以童话的形式,寓生物常识于形象的故事之中,插图色彩明丽,语言充满童真童趣,符合儿童特点。如何以篇带篇,引导学生掌握本篇的读书方法,带动学好其它四篇课文呢?

二、说目标

根据以上我对教材的认识和分析,结合本阶段识字、阅读的重点,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我把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认识“姑、娘”等7个生字。

2、语感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4、人文目标: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的习惯,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欲望。

三、重难点

在确定教学目标后,我把本课划分为两课时,本次说课的内容为第一课时,其教学重点是认识七星瓢虫是专治牙虫的益虫,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读好“请求”的语气。

四、说教法、学法。

教无定法,但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事半功倍,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本篇课文,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

1、动画激趣法。一年级的学生都喜欢直观形象的内容,我利用课件充分发挥文中插图的作用,以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2、游戏学习法。在教学中我通过多种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识字,在快乐中自主学习。

3、情境演读法。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学最基本最好的方法就是读。我采用多种形式朗读,如:范读、自由读、表演读、分角色读、齐读等,力求达到“以读代讲”、“以读悟情”的教学效果,突破教学难点。

当然,在教学方法中,更重要的是顺学而导法,本课的内容比较浅显,各段的句式相似,在结合上下文联系实际理解重点词语之后,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合作学习。

五、说过程

这节课我的教学思路预设为: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趣味识字,自主学习——再读课文,体会情感——拓展练习,积累语言。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预设2分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培养创造思维的巨大推动力。在上课前,我以精美的课件把孩子们带入漂亮的棉花之乡,并以棉花姑娘自我介绍和孩子们打招呼的形式,训练孩子们的说话能力,激发阅读文本的兴趣。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预设3分钟)

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后,我说:“棉花姑娘多可爱,多漂亮呀!可是不久前,棉花姑娘生病了,都会有哪些医生来给她治病呢?它们都能治好她的病吗?”让孩子们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自由读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趣味识字,自主学习。(预设10分钟)怎样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天地呢?我在教学中力图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学起来。在识字教学中,我让孩子们观察“姑、娘”这两个字的共同点,引导学生发现和运用形声字的规律。鼓励学生用学过的编字谜、加一加、减一减等方法,创造性地自主学习生字,又通过猜字谜、摘棉花、送生字宝宝回家、摆卡片等游戏,让孩子们在自评、互评中主动参与学习,达到学中玩、玩中学的教学效果。

4、再读课文,体会情感。(预设20分钟)

阅读教学要植根于情感,朗读是加深学生情感体验的最好方法,同时也是一种极具个性,融理解和表达于一体的综合活动。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扫清障碍之后,我紧紧抓住棉花姑娘的三次呼救:“请你帮我捉害虫吧!”由表及里,层层深入,让学生在反复练读中感悟文本。

首先我用课件出示文中第一幅图,让学生观察棉花姑娘身上有什么?听老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在简单介绍蚜虫后,启发学生想象成千上万的蚜虫待在棉花姑娘身上,她的心情怎样?哪句话写出了她的心情?抓住重点词语“盼望”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读出难受、急切希望治好病的心情。

接着我这样过渡:棉花姑娘正在盼望医生来给她治病时,谁来了?他们之间都说了什么呢?用横线画出棉花姑娘说的话,用横线画出燕子说的话。假如你是心急如焚的棉花姑娘,你会怎么说这句话?通过换位读、同桌读、男女对读、师生合作读,指导学生读出请求的语气。

之后,我相机质疑:还有哪些医生给棉花姑娘治病?他们之间又说了些什么?是谁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让孩子们根据教学提示,在小组内合作学习3-5自然段,以每组推选金话筒全班汇报交流的形式检验自学效果。在这互帮互助、互评互学、由扶到放的教学过程中,抓住重点词语“很快、惊奇地问”等词语引导学生揣摩语气,个性朗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力求达到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情境,培养学生语感的教学目标。(转载于:棉花姑娘评课稿)

5、拓展练习,积累语言。(预设5分钟)

当七星瓢虫治好棉花姑娘的病后,她的心情又如何呢?让学生带着这种心情读第6 自然段,划出自己喜欢的词语,穿插说话练习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以及总结性的思考题,发展学生思维,让学生积累语言。

六、说板书

棉花姑娘

燕子 空中飞的害虫

啄木鸟 捉 树干里的害虫

青蛙 田里的害虫

七星瓢虫 蚜虫

本课板书分三部分组成,以捉为中心,左边是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右边是空中、树干、田里的害虫以及蚜虫,这样设计力求体现故事内容,凸现科学常识,一目了然。

七、说反思

1、教学设计上的特点:

a、突显以“趣”引路,扎实字词教学、促进语言内化。b、引导个性朗读,与文本对话,激发情感生成。c、抓住文体特点,创设童话情境,落实说话训练。

2、教学设计中的困惑: a、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在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时,教学中是否会出现课堂调控上的不足。b、由于时间的关系,在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是否会流于形式,展示平台是否过窄。课堂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希望能在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实践、不断地遗憾中去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篇四:《棉花姑娘》教学设计、说课稿、教学反思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姑、娘”等7个生字。会写“只、星”等6个字。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请求的语气。3.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在引导学生了解一些科学常识,让学生有热爱科学的兴趣。

三、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自制文中的任何一种动物头饰。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棉花姑娘盼望有人给她治病,她请哪些动物给它治病?最后是谁治好了它的病?请同学们把全篇课文读一读,找到答案告诉你的同桌。

2、棉花姑娘请哪些动物给它治病了?(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动物名字)

3、过渡:最后是谁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呢?燕子、啄木鸟和青蛙为什么不给它治病?还是让我们仔细地来研究研究吧。

三、朗读理解课文。

1、同学们,身上长满蚜虫的棉花姑娘看到小燕子时,心里是怎么想的?谁来当一回棉花姑娘,读一读她此时跟燕子说的话。(指导学生读出急切地、充满希望的语气)

2、小燕子有没有答应她?为什么?请找出原因并在下面用横线画出。(教师板书:燕子——只会吃空中飞的害虫)

3、棉花姑娘不灰心,她又找了啄木鸟和小青蛙,结果是怎样的?请大家用刚才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自学三、四两段。(学生用划一划,读一读的方法自学)

4、反馈:啄木鸟和青蛙为什么不帮她治病?(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答案: 啄木鸟——只会捉树洞里的害虫;青蛙——只会田里的害虫)

5、感情朗读1——4自然段。

四、学习课文5、6自然段。

1、同学们,老师上节课让你们在课后读课文,找找是谁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你们找到了吗?(生答:七星瓢虫)

2、课文哪一段写了七星瓢虫给棉花姑娘治病?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齐读第5自然段)

3、这么快就吃光了蚜虫,你们想,棉花姑娘会有什么表情?课文中用哪个词语告诉我们?(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惊奇)

4、你能学着棉花姑娘的表情来问一问这句话吗?(请学生做惊奇的表情读:“你们是谁呀?”这句话。)

5、(课件放大七星瓢虫图片)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认识七星瓢虫了吗?它最明显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回答)

6、(出示:斑)谁来说说“斑”字你会怎么记?它还有其他朋友吗?(斑马、斑白等)

7、不久之后,当我们再次看到棉花姑娘的时候,她是怎样的?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来朗读最后这一自然段呢?(学生讨论后读)

8、出示词组:碧绿碧绿的叶子,学生练习:碧绿碧绿的 雪白雪白的五、分角色表演读。

1、同学们,在这篇课文学习过程中,你觉得哪些地方让你感到比较着急,哪些地方又会让你感到轻松而高兴?(学生小组讨论并反馈)

2、我们今天都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角色,把你们的头饰戴上,我们一起来读课文,看看哪种小动物读得最有感情。(教师读旁白,其他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角色读)

3、请一组较优秀的学生上台展示。

4、拓展:当读到最后一句话时,我们小朋友都有一个共同的表情,那就是“笑”,请你们想想,此时棉花姑娘会笑着说些什么?(学生想象发言)

板书 30、棉花姑娘

燕子 空中飞的害虫

啄木鸟 树干里的害虫

青蛙 稻田里的害虫

七星瓢虫 棉花叶子上的蚜虫

《棉花姑娘》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本单元的主题是“我们身边的科学”。《棉花姑娘》一文是一篇充满童趣童真的童话故事,课文主要讲了棉花姑娘病了,它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可它们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当蚜虫们得意的食棉 花姑娘的汁液时,七星瓢虫把它们一扫而光。棉花姑娘又快乐地生活着,吐出了雪白的棉花。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 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同时,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了本文,能让学生对科学常识产生浓厚的 兴趣,有留心观察、探索和发现身边的科学常识的愿望。树立起保护益虫和益鸟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需、帮”两个字。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七星瓢虫是益虫。

2、在各种方式的朗读中主动体验故事中角色的心灵世界。在读读议议中了解益虫的一些科学知识。3、阅读、朗读童话故事。对科学常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留心观察、探索和发现身边的科学常识的欲望。树立保护益虫的意识。

三、教学的重难点:

认识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让学生通过认识“七星瓢虫”和“蚜虫”,了解益虫和害虫的概念。并树立保护益虫的意识。

四、设计理念:

1、“以人为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重视让学生在自主地参与和学习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

2、“以读为本”,加强读书实践。《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首先是读书实践,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3、推进综合性学习,努力实现学科间的沟通,课内课外的紧密结合。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品读课文

1、文中是怎样描写棉花姑娘的呢?找一找,读一读。

2、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不久,棉花姑娘的病好了,长出了碧绿碧绿的叶子,吐 出了雪白雪白的棉花。她咧开嘴笑啦!”在出示这一自然段后,先让学生自由读悟,再指名朗读体会棉花之美,读出“碧绿碧绿、雪白雪白”。随后再追问:“她为什么笑了?”由果溯因,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3、在 学生探究的答案中:因为棉花姑娘不久前得了一场大病。出示病中的棉花姑娘图,引导学生认识蚜虫。由于学生对蚜虫比较陌生,生活中接触较少,所以教师简单介 绍蚜虫的大小(跟芝麻差不多),生长繁殖特别快,再启发学生想象体验成千上万的蚜虫待在棉花姑娘身上会怎样?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达能力。随后出示句式“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指导朗读。

4、到底有哪些医生来给她治病呢?围绕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感知故事内容,学生在通过读文中很快就有了答案:燕子、青蛙、啄木鸟、七星瓢虫。这些医生都能帮助棉花姑娘治病吗?学生的答案是肯定的。不能。棉花姑娘的病越来越严重。她一次又一次的呼救,引导学生个性朗读,读好三次呼救“请你帮我捉害虫吧!”(朗读能力的培养不能离开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在体验、想像中生发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

5、棉花姑娘终于盼来了能给她治病的医生,那就是七星瓢虫。

(1)出示课件图片,听七星瓢虫的自我介绍。在学生看与仔细听后,问:你想和七星瓢虫交朋友吗?刚才你听到了它有什么特点?(这样设计,借助课件直观地认识七星瓢虫,通过听自我介绍培养学生仔细听的习惯,也使学生在了解七星瓢虫的基础上喜欢它,产生保护益虫的意识。)

(2)找找七星瓢虫与棉花姑娘的对话,分角色朗读。

6、七星瓢虫能治好棉花姑娘的病,那其他三位医生为什么不 能呢,找找文中句子读读,再课件出示

燕子只会捉__,所以它__。

啄木鸟只会捉__,所以它__。

青蛙只会捉__,所以它__。

(以填空的形式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科学常识,认识益虫、益鸟)

7、回复最后一个自然段,现在她的病好了,棉花姑娘在干什么呢?你来说说看。(这一环节设计,不仅仅是让学生着眼于棉花姑娘因为病好而笑,更主要是借棉花姑娘的笑引导学生明白她学到了许多知识,知道了有关益虫的科学知识。

(三)拓展延伸

1、今天我们从故事中知道了很多知识?你还知道身边哪些益虫、益鸟?推荐读《十万个为什么》(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沟通课内外,从更多的科普课外书中去了解科学,喜欢科学,探索和发现身边科学。)

2、小结:齐读“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要去探索,去发现。”

六、说板书设计、30、棉花姑娘

燕子 空中飞的害虫

啄木鸟 树干里的害虫

青蛙 稻田里的害虫

七星瓢虫 棉花叶子上的蚜虫

本课板书分两部分组成,以捉为中心,左边是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右边是空中、树干、田里的害虫以及蚜虫,这样设计力求体现故事内容,凸现科学常识,一目了然。篇五:《棉花姑娘》教学设计、说课稿、教学反思 2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姑、娘”等7个生字。会写“只、星”等6个字。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请求的语气。3.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在引导学生了解一些科学常识,让学生有热爱科学的兴趣。

三、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自制文中的任何一种动物头饰。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棉花姑娘盼望有人给她治病,她请哪些动物给它治病?最后是谁治好了它的病?请同学们把全篇课文读一读,找到答案告诉你的同桌。

2、棉花姑娘请哪些动物给它治病了?(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动物名字)

3、过渡:最后是谁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呢?燕子、啄木鸟和青蛙为什么不给它治病?还是让我们仔细地来研究研究吧。

三、朗读理解课文。

1、同学们,身上长满蚜虫的棉花姑娘看到小燕子时,心里是怎么想的?谁来当一回棉花姑娘,读一读她此时跟燕子说的话。(指导学生读出急切地、充满希望的语气)

2、小燕子有没有答应她?为什么?请找出原因并在下面用横线画出。(教师板书:燕子——只会吃空中飞的害虫)

3、棉花姑娘不灰心,她又找了啄木鸟和小青蛙,结果是怎样的?请大家用刚才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自学三、四两段。(学生用划一划,读一读的方法自学)

4、反馈:啄木鸟和青蛙为什么不帮她治病?(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答案: 啄木鸟——只会捉树洞里的害虫;青蛙——只会田里的害虫)

5、感情朗读1——4自然段。

四、学习课文5、6自然段。

1、同学们,老师上节课让你们在课后读课文,找找是谁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你们找到了吗?(生答:七星瓢虫)

2、课文哪一段写了七星瓢虫给棉花姑娘治病?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齐读第5自然段)

3、这么快就吃光了蚜虫,你们想,棉花姑娘会有什么表情?课文中用哪个词语告诉我们?(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惊奇)

4、你能学着棉花姑娘的表情来问一问这句话吗?(请学生做惊奇的表情读:“你们是谁呀?”这句话。)

5、(课件放大七星瓢虫图片)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认识七星瓢虫了吗?它最明显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回答)

6、(出示:斑)谁来说说“斑”字你会怎么记?它还有其他朋友吗?(斑马、斑白等)

7、不久之后,当我们再次看到棉花姑娘的时候,她是怎样的?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来朗读最后这一自然段呢?(学生讨论后读)

8、出示词组:碧绿碧绿的叶子,学生练习:碧绿碧绿的 雪白雪白的五、分角色表演读。

1、同学们,在这篇课文学习过程中,你觉得哪些地方让你感到比较着急,哪些地方又会让你感到轻松而高兴?(学生小组讨论并反馈)

2、我们今天都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角色,把你们的头饰戴上,我们一起来读课文,看看哪种小动物读得最有感情。(教师读旁白,其他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角色读)

3、请一组较优秀的学生上台展示。

4、拓展:当读到最后一句话时,我们小朋友都有一个共同的表情,那就是“笑”,请你们想想,此时棉花姑娘会笑着说些什么?(学生想象发言)

板书 30、棉花姑娘

燕子 空中飞的害虫

啄木鸟 树干里的害虫

青蛙 稻田里的害虫

七星瓢虫 棉花叶子上的蚜虫

《棉花姑娘》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本单元的主题是“我们身边的科学”。《棉花姑娘》一文是一篇充满童趣童真的童话故事,课文主要讲了棉花姑娘病了,它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可它们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当蚜虫们得意的食棉 花姑娘的汁液时,七星瓢虫把它们一扫而光。棉花姑娘又快乐地生活着,吐出了雪白的棉花。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 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同时,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了本文,能让学生对科学常识产生浓厚的 兴趣,有留心观察、探索和发现身边的科学常识的愿望。树立起保护益虫和益鸟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需、帮”两个字。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七星瓢虫是益虫。

2、在各种方式的朗读中主动体验故事中角色的心灵世界。在读读议议中了解益虫的一些科学知识。

3、阅读、朗读童话故事。对科学常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留心观察、探索和发现身边的科学常识的欲望。树立保护益虫的意识。

三、教学的重难点:

认识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让学生通过认识“七星瓢虫”和“蚜虫”,了解益虫和害虫的概念。并树立保护益虫的意识。

四、设计理念:

1、“以人为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重视让学生在自主地参与和学习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

2、“以读为本”,加强读书实践。《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首先是读书实践,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3、推进综合性学习,努力实现学科间的沟通,课内课外的紧密结合。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品读课文

1、文中是怎样描写棉花姑娘的呢?找一找,读一读。

2、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不久,棉花姑娘的病好了,长出了碧绿碧绿的叶子,吐

出了雪白雪白的棉花。她咧开嘴笑啦!”在出示这一自然段后,先让学生自由读悟,再指名朗读体会棉花之美,读出“碧绿碧绿、雪白雪白”。随后再追问:“她为什么笑了?”由果溯因,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3、在 学生探究的答案中:因为棉花姑娘不久前得了一场大病。出示病中的棉花姑娘图,引导学生认识蚜虫。由于学生对蚜虫比较陌生,生活中接触较少,所以教师简单介 绍蚜虫的大小(跟芝麻差不多),生长繁殖特别快,再启发学生想象体验成千上万的蚜虫待在棉花姑娘身上会怎样?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达能力。随后出示句式“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指导朗读。

4、到底有哪些医生来给她治病呢?围绕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感知故事内容,学生在通过读文中很快就有了答案:燕子、青蛙、啄木鸟、七星瓢虫。这些医生都能帮助棉花姑娘治病吗?学生的答案是肯定的。不能。棉花姑娘的病越来越严重。她一次又一次的呼救,引导学生个性朗读,读好三次呼救“请你帮我捉害虫吧!”(朗读能力的培养不能离开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在体验、想像中生发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

5、棉花姑娘终于盼来了能给她治病的医生,那就是七星瓢虫。

(1)出示课件图片,听七星瓢虫的自我介绍。在学生看与仔细听后,问:你想和七星瓢虫交朋友吗?刚才你听到了它有什么特点?(这样设计,借助课件直观地认识七星瓢虫,通过听自我介绍培养学生仔细听的习惯,也使学生在了解七星瓢虫的基础上喜欢它,产生保护益虫的意识。)

(2)找找七星瓢虫与棉花姑娘的对话,分角色朗读。

6、七星瓢虫能治好棉花姑娘的病,那其他三位医生为什么不 能呢,找找文中句子读读,再课件出示

燕子只会捉__,所以它__。

啄木鸟只会捉__,所以它__。

青蛙只会捉__,所以它__。

(以填空的形式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科学常识,认识益虫、益鸟)

7、回复最后一个自然段,现在她的病好了,棉花姑娘在干什么呢?你来说说看。(这一环节设计,不仅仅是让学生着眼于棉花姑娘因为病好而笑,更主要是借棉花姑娘的笑引导学生明白她学到了许多知识,知道了有关益虫的科学知识。

(三)拓展延伸

1、今天我们从故事中知道了很多知识?你还知道身边哪些益虫、益鸟?推荐读《十万个为什么》(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沟通课内外,从更多的科普课外书中去了解科学,喜欢科学,探索和发现身边科学。)

2、小结:齐读“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要去探索,去发现。”

六、说板书设计、30、棉花姑娘

燕子 空中飞的害虫

啄木鸟 树干里的害虫

青蛙 稻田里的害虫

七星瓢虫 棉花叶子上的蚜虫

本课板书分两部分组成,以捉为中心,左边是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右边是空中、树干、田里的害虫以及蚜虫,这样设计力求体现故事内容,凸现科学常识,一目了然。

第五篇:《棉花姑娘》评课稿

《棉花姑娘》评课稿15篇

《棉花姑娘》评课稿1

《棉花姑娘》是一篇充满童趣童真的童话故事,课文主要讲了棉花姑娘生病了,它请求燕子,啄木鸟、青蛙等给自己治病,可它们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当蚜虫们得意的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时,七星瓢虫把它们一扫而光。棉花姑娘又快乐地生长着,吐出了雪白的棉花。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生动,有情趣,非常符合儿童的特点,并且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一定的启发和渗透作用。

根据本文的特点,廖老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体验情感,指导朗读上,让学生自己体会课文角色的内心世界,读好请求的语气。这一点正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的:“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低年级的语文教学知识点是简单的,但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是有难度的,所以老师的课堂设计是相当重要的。

廖老师这一堂课上得非常成功,给人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学生自主学习得到了体现

在这节课上,廖老师营造了一个民主、平等、和谐课堂教学氛围,课一开始,廖老师出示图片,用亲切的语言对学生说:“让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请跟她打打招呼吧!”学生很兴奋,在跟“棉花姑娘”打招呼的过程中自主发现了 “姑娘”中的“娘”应该是读轻声的,并且发现“姑娘”中两个生字宝宝偏旁一样等知识的渗透。

二、识字教学扎实有效

我们知道,识字教学是低段教学的教学重点。廖老师在这堂课上重视识字教学,并且形式多样。如:看图识字,随文识字、猜字谜,指名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分组读等反复识记生字,并且用游戏法进行巩固,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让学生“趣中学”、“乐中学”。

三、课文教学“以读为本”,加强读书实践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首先是读书实践,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如:学习2—4自然段时,而廖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创设的情境中,针对每一个环节都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体验,有一种节节深入,环环相扣的层次感,一种抑扬交错,张弛有度的节奏感。在教学中,廖老师先引导学生读好棉花姑娘的话,再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就是棉花姑娘,教师接着引读:假如你的全身正有无数的小虫在叮咬,你么多盼望有医生来给你治病啊!心情多着急啊,燕子医生来了,你着急地说……;唉,燕子治不了你的病,你的心情多难过啊,虫子越来越多,疼得不得了;啄木鸟医生来了,你难过地说……;青蛙来了,他专吃庄稼的害虫,一定能治好你的病,你高兴地说……。让学生在角色朗读中体会棉花姑娘的急切心情和动物医生帮不了棉花姑娘的抱歉心情。这样的朗读指导落实了语言实践过程,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各个角色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感,使整个课堂活了起来,廖老师至始至终都让学生置于课本的情境之中,让学生感觉自己就是棉花姑娘,同时在情境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不由自主由情生情。

《棉花姑娘》评课稿2

《棉花姑娘》是一年级第二学期中的一篇课文,是充满童趣童真的童话故事。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根据本文的特点,娄赛赛老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识字写字,指导朗读,积累词语上。让学生自己体会课文角色的内心世界,读好“盼望”的语气。这一堂课上得非常成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学习的动力。抓住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的特点,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图片、动画、多媒体课件等有效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在上课伊始,就让学生来看图。教师以自己生动的语言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乐学。在学习课文时适时地利用精美的课件,形成生动、活泼、高效的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的学生个个兴奋不已,完全沉浸在课堂的学习气氛当中。

二、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查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的反复读文,使学生积累了规范而又富文采的语言,又能帮助学生感悟语言。整堂课,教师利用多种形式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分别用了学生自由读,在指导重点段落时又进行男女生对读、分角色朗读、到后来的表演读等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训练。通过多种形式的练读帮助学生体会请别人帮忙那种请求的语气。表演棉花姑娘惊奇地问,以情导读,以情促读,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让学生在课上很愿意朗读,就逐渐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引导学生触摸文本,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学生亲历读书过程,在一遍遍的朗读中感悟着语言的形象美、意境美、韵律美。

三、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比如在教学生字上有侧重点,并不是面面俱到。;娄教师运用了随文识字的方法来进行识字教学,并有记字方法的反馈,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同时,多种合作的形式,体现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与配合,课堂气氛融洽。整节课,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的确是一堂好课。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是开放而又充满活力的课堂。学语文是快乐的,在娄老师的这堂课上,我相信学生都能感受到这一快乐。

《棉花姑娘》评课稿3

《棉花姑娘》是一篇充满童趣童真的童话故事,课文主要讲了棉花姑娘病了,它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可它们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当蚜虫们在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时,七星瓢虫把它们一扫而光。棉花姑娘又快乐地生长着,吐出了雪白的棉花。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根据本文的特点,谭老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识字写字,指导朗读,积累词语上。让学生自己体会课文角色的内心世界,读好“盼望”的语气。这一堂课上得非常成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学习的动力。抓住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的特点,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图片、动画、多媒体课件等有效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在上课伊始,谭老师就准备了精美的图片,再以自己生动的语言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乐学。在学习课文时适时地利用精美的课件,形成生动、活泼、高效的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的学生个个兴奋不已,完全沉浸在课堂的学习气氛当中。

二、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

谭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的反复读文,使学生积累了规范而又富文采的语言,又能帮助学生感悟语言。整堂课,教师利用多种形式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分别用了学生自由读,在指导重点段落时又进行男女生对读、分角色朗读、到后来的表演读等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训练。通过多种形式的练读帮助学生体会请别人帮忙那种请求的语气。表演棉花姑娘惊奇地问,以情导读,以情促读,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让学生在课上很愿意朗读,就逐渐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引导学生触摸文本,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学生亲历读书过程,在一遍遍的朗读中感悟着语言的形象美、意境美、韵律美。

三、重识字教学,形式多样

我们知道,识字教学是低段教学的“重头戏”。谭老师在这堂课上重视识字教学,并且形式多样。如:看图识字,分别出示棉花图、啄木鸟图、七星瓢虫图、蚜虫图,学习了“棉花”、“啄木鸟”、“斑点”、“蚜虫”,充分有效地利用这些图片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在学习“盼、治”两个生字时, 先男女生读,再让学生开动脑筋,自己想办法来记住这两个字,还让学生给它们找朋友,丰富了学生的识字量。在熟读生字词的基础上还有一个巩固环节,就是“看字谜选字”,如“两个大王学文化”,学生选出了“斑”, “目光不分开”学生想到了“盼”字。这些生动有趣的字谜,不仅学生愿意去猜,而且能让学生巧妙识字,学生能“趣中学”、“乐中学”,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识字规律。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是开放而又充满活力的课堂。学语文是快乐的,相信在谭老师的这一节课中,学生都感受到了这一点。

《棉花姑娘》评课稿4

就《棉花姑娘》一课来说,有以下几方面比较突出:

一、紧扣学生识记特点,注重字词教学有特色。

低年级教学最难的就是如何把握好识字教学有效度。刘老师在教学中紧紧扣住课文的生字展开。课题“棉花姑娘”,“棉花”应该读轻声,“姑娘”的读音指导,都是女字旁,跟什么有关系,教学“啄”形象地字形分析,“斑”与熟字“班”地比较等教学丝丝紧扣,虽说是认读字,但学生也学得非常扎实。

二、教学中根据低年级心理特点,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促进生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首先是读书实践,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刘老师多次让学生体验人物角色,用朗读来体验文本中人物的情感。如刘老师让学生读句子“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教师重点指导学生从“多么”和“盼望”这两个词语中感受棉花姑娘急切地需要有人帮她治病的心情。在指导人物重点句时,有个别读,有齐读,有教师示范读等。总的来说,刘老师对教材处理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整个教学过程在创设的情境中,师生对话,生与文本对话,这种对话不是你问我答,也不是你说我做,而是有机的、自然的、协调的,更是融洽的。每一个环节老师都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体验,有一种节节深入,环环相扣的层次感。

三、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

课堂中,刘老师非常民主,能与学生展开亲密对话、交流,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始终很耐心地聆听学生的发言,委婉地指出不足,对学生的评价具有激励性。如,指导学生观察图片时的评价:你的眼睛真亮。你观察得多仔细呀!

《棉花姑娘》评课稿5

观摩了王老师的一堂《棉花姑娘》,我感触很深。这是一堂很精彩的语文课,有些环节很值得我学习。

首先王老师的教态亲近随和,很具有亲和力,时而洋溢,时而婉转,仿佛夏天一股清凉的泉水,沁人心脾。寓教于乐,扎实训练;师生互动,交流自然,使课堂成为富有诗意的课堂,饱含情意的课堂。

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爱幻想,又非常喜欢小动物,所以王老师在课堂上尽量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活泼的氛围,让学生愉悦地学习课文。采用多种策略创设不同的激趣情景,看画面、做游戏、猜字谜、表演等多个情景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巩固“识字”与“读文”的学习,使学生融入课堂、融入文本。

其中最让我受益的是王老师改“教教材”为“用教材教”的技巧。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文字毕竟不是直观的,他们能感受到蕴涵在人化了的物中间的童趣,并有足够的想象力,但对文字所呈现的美感缺乏体验。王老师就借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的优点,一方面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激发学生识字、理解课文的能力。使教材的“形”得以最大程度的扩展。在朗读上,本节课以读贯穿教学,王老师多次让学生体验课文角色,分角色进行朗读。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体验,有一种节节深入,环环相扣的层次感:燕子飞来了,棉花姑娘会怎么想?她心情怎么样?带着你的心情读一读。啄木鸟飞来了,青蛙跳来了,他们一个个都不能帮自己,棉花姑娘的心情又会怎样?三次同样的请求,王老师用适当的方法引导,让学生悟出“高兴——失望——痛苦、急切”等不同的感受。通过对课文充分的朗读,将语言逐渐吸收内化了。

整堂课中最出彩的是王老师重视学生的说话训练。王老师创设了一个环节,以此为切入点:让学生转换角色,把自己当作七星瓢虫向棉花姑娘介绍自己的外形和作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同时让学生在介绍过程中感悟语言,感悟情感,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交际能力。

在如此灵动又高效的课堂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王老师课堂上萌芽破土的力量、拔节成长的执着和激情绽放的声音……

《棉花姑娘》评课稿6

今天,我要评课的内容是罗**老师执教的《棉花姑娘》,那么先来简单地回顾下教学过程,首先罗老师基于课题,让学生认识棉花姑娘,再进行第一段的教学,把生字“蚜、盼、治”的学习落实在词语中,再落实在句子中。紧接着通过棉花姑娘和三位医生的对话,引导学生读出棉花姑娘盼望着被医治的心情,并采取演一演的活动形式加深体会。同时,在朗读中让学生了解了一些礼貌用语,最后再进行生字“只”“请”两个字的.书写。

罗老师在这堂课的整体设计上思路明确,难点突出。我听完课后,内心有几点感触,我想把它们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分别是识字教学、朗读及指示性语言、写字。

一、识字教学

1. 首先我们来看看罗老师这节课在识字上下的功夫,一开始抓住姑娘进行形声字教学,再利用加一加等方法识记盼望、蚜虫、治病等词,另外,罗老师的识字教学,重在结合语境识记。所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这节课罗老师做到了在阅读中识字,在识字中阅读。罗老师扎实地教授生字让我想起来《易经》里有一句话:蒙以养正,圣功也。周一贯老先生的解释是小孩子一上学应先培养他端正的品行,让他正心、正德、正见、正行,为孩子奠定一生勤学敬业、和平处事、幸福成功的基础,这就是最神圣的功德。因此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是孩子母语的启蒙,是小孩子养正的重要一步,而汉字又占据着重要位置,因此我们要把识字教扎实了。

2、在20xx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我们可以放大这么一句话: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课标中将以前的还应考虑改成特别关注,在此我们可以获得一个信息,那就是语文教学,特别是低段语文教学要凸显出汉字的特点。汉字是表意文字,虽然部分字已经音变义变,但是大部分的字还是能够顽强地凸显其表意的特征,通过字形,分析并理解字义。正如黄亢美老师倡导的字理教学,就是依据字理析形索义、因义记形,阅读课依据字理进行析解词语和品味词语,充盈着浓浓的语文味,凸显汉字文化的魅力。

透过字理教学,让生字变成一幅幅生动画面,尽量做到生字教学既有浅出更有深入。去年我们学校有参与的我爱学习这个活动,透过字理教学有助于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生字,提高生字识记效率,减少生字回生现象,也符合“人人过关”这个理念。在这堂课中,罗老师在教学生字 “盼” 的时候,提问这个字和什么有关,透过字理,形声字,从目,分声。本义指眼睛黑白分明,目美。引申为看、想望的意思,编了个顺口溜:用眼看,分分秒秒地看着。因此也了解了字义:棉花姑娘是多么期待呀,多么盼望了。

二、朗读及指示性语言

1.朗朗乾坤,朗朗读书声,提升朗读的底气,低年级的孩子具有乐唱喜欢读的年龄特点,这也是为什么我爱学习期末测评中,从我们学校的实际中,喜欢口头测评的人多于喜欢纸笔测评的。罗老师这堂课中,重在扎实地掌握三位医生与棉花姑娘的对话,在个别读、自由读、师生配合读、演一演地读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能尽情地参与到朗读中,在读中慢慢体会“请”“对不起”等礼貌用语。多种形式的读已经有了,那么如何在正确朗读基础上,在流利、有感情地表达出来。

2.罗教师的一些明确的指示性语言,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她尽量照顾全员,要让每个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其中比如:如果你读好了对着老师笑一笑,如果你划好了就坐端正告诉老师,尽量调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中。准备好的小朋友用立正的姿势告诉我,再比如说举手,让没有发过言的孩子摇摇手,比方说,有的孩子上来回答过问题了,坐下面的同学没机会上来,如果你和他答案是一样的,可以笑眯眯地看着他。这些简单易行的指示性语言都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你对他的关注。

三、写字

打好习字书写的根脚,周一贯老师说:“写字不仅关系到巩固汉字,而且练写的过程也是学习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 正如一句古话:心正则笔正,我们更是要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罗老师对孩子们写字姿势,以及书写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写字有一些写字儿歌,如果课堂上可以适当地增加这些,有助于提高学生识记的兴趣。

说到这儿,回想起此次活动的,想起两个基本理念,我们听评课是基于研究、为了改进。“听别人的课”是为了“建设自己的课”。用一句话和大家共勉:“愿做一个耕别人的园也荒不了自家的园的语文老师。”

以上我的发言较为简陋,不当之处,多给宝贵意见,谢谢您!

《棉花姑娘》评课稿7

在《棉花姑娘》一课中,执教老师对课文相关内容的补充恰到好处,环节的设置为教学增色不少。

例如,在引入课题后,老师在“棉花姑娘为什么会生病”的问题后适时补充了一段蚜虫的自我介绍的录音。通过蚜虫的自我介绍,小朋友们清楚地了解了蚜虫对植物的危害,以及棉花姑娘处境的危险和痛苦。所以在老师“你觉得蚜虫怎么样”的问题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出了对蚜虫的痛恨和对棉花姑娘的忧虑。这为课文后面的教学做情感上的铺垫。

再如,当教学到“七星瓢虫”时,老师在课文内容基础上又补充了三句介绍七星瓢虫的话,并请学生用上其中的一二句,介绍介绍。这样做,既能使学生对七星瓢虫这种益虫有进一步的了解,进而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训练了他们有条理的说话,可谓一举两得。

查老师执教的《棉花姑娘》一课十分关注内容结构的整体性。课一开始,媒体上雪白雪白的、笑盈盈的棉花姑娘就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老师话峰一转“就在前不久的它可不是这样的。”指出了主要矛盾,“棉花姑娘怎么会生病的?”成了学生学习的动机。随着课堂教学的推进,一段蚜虫的自述既补充了学生知识上的空白更激发了学生对棉花姑娘的同情和对蚜虫的厌恶,使学生仿佛身在其中,为后来的朗读指导奠定了感情基础。随着课堂教学的推进,学生通过自由读文,很容易的找到了几位医生说的话,并从中明白了各位医生的专长,解决了课文的难点。查老师十分关注教材的细节。引导学生从棉花姑娘三次说话时的感情变化入手读好句子,并用朗读体会医生们帮不上忙时心中的愧疚之情。老师的范读,学生的个别读,师生间的对读,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读中加深理解、深化感情,水到渠成地达到了课文的情意目标。

《棉花姑娘》评课稿8

听了廖饶萍老师执教的《棉花姑娘》这堂课,给人感觉非常轻松。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师生关系和谐。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不仅掌握了本课所学的生字和词语,而且能在正确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尝试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并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燕子、啄木鸟、青蛙他们各自帮助的对象,使教学目标得以很好地落实。我觉得这堂课有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亮点:

 一、把握教学主线,激发阅读兴趣

根据文本内容,教师抓住“为棉花姑娘治病”这一教学主线,以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生动而富于变化的教学手段,串联起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注重整体阅读,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以课文中的棉花姑娘怎么了,引发学生对“棉花姑娘生病原因”的探究;以“蚜虫的介绍”引入课文第1 小节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可恶蚜虫的痛恨,对“棉花姑娘盼望有人来为自己治病”急切心情的领会;以生动的图画引发学生对“病中的棉花姑娘请了哪些医生来为自己治病” 这一问题的关注;又以棉花姑娘和燕子、啄木鸟、青蛙对话的朗读指导和分角色表演,帮助学生理解棉花姑娘的焦急与痛楚,以及燕子、青蛙和啄木鸟的歉疚与无奈,从而了解燕子、啄木鸟、青蛙他们各自帮助的对象。整个教学过程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整体感强。

 二、重视朗读教学,体现以读为本

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对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素养等方面确实有着不可替代的功效。这节课中,老师重视开展朗读教学,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和热情,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自由地读,大量地读,以各种形式去读,还进行一定的指导,使学生能够在读中感悟文本的思想内涵,在读中积累文中的语言文字。朗读的方式也是多样性的,有范读、表演读等等,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就是低年级孩子的课堂,充满童趣天真,老师的描述语言也特别童趣,很能引起孩子们的共鸣。

个人觉得不足的地方:

1.教师点评时有些过于随意。指导学生朗读感叹句时,讲述得不是很清楚。

2.课件可以制作得更加精美些,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有帮助。

《棉花姑娘》评课稿9

《棉花姑娘》是一篇充满童趣童真的童话故事,课文主要讲了棉花姑娘病了,它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可它们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当蚜虫们在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时,七星瓢虫把它们一扫而光。棉花姑娘又快乐地生长着,吐出了雪白的棉花。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潘老师在执教本课时,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努力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要打破传统教学教师主导的地位,真正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应真正转变自己的角色,就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那样“把我们摆在儿童队伍里,成为孩子当中的一员”,“在情感方面和孩子站在一条战线上”,倪老师努力做到了,课的开始,潘老师用亲切的语言对学生说:“让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叫叫她?”学生很兴奋,在跟“棉花姑娘”打招呼的过程中自主发现了“棉花”“姑娘”中后一个音应该是轻声,并且发现“姑娘”中两个字偏旁一样等等。在书写生字“只”“星”时,潘老师也让孩子自己观察发现书写中需要注意的地方,这样学生书写时就更能把字主动写端正漂亮。总之,教学中,潘老师努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张扬。

二、重识字教学,形式多样

我们知道,识字教学是低段教学的“重头戏”。潘老师在这堂课上重视识字教学,并且形式多样。如:看图识字,分别出示棉花图、啄木鸟图、七星瓢虫图、蚜虫图,学习了“棉花”、“啄木鸟”、“斑点”、“蚜虫”,充分有效地利用这些图片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在学习“盼”时, 先男女生读,再让学生开动脑筋,自己想办法来记住这个字,在讲“治”时,还让学生了解了“治“这个字的演变过程。还让学生给它们找朋友,丰富了学生的识字量。在熟读生字词的基础上还有一个巩固环节,在教学“斑”时,潘老师还让学生去找找哪个字跟“斑”很像,学生很快发现“班”与“斑”同音不同字。这些生动有趣的识字教学,不仅学生愿意去学,而且能让学生巧妙识字,学生能“趣中学”、“乐中学”,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识字规律。

三、创设情境,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在语文教学中提倡多读少讲。教材中那些令人百读不厌的优美文章,为我们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设了情境。我们要引导学生读好课文,让学生在读中想,想中读,反复吟诵,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培养他们的再造想象能力。潘老师在教学第一段时让学生都来当当棉花姑娘,现在,这些可恶的蚜虫正在咬着你呢!棉花姑娘,你会怎么说呀?学生在融入自己情感的同时大胆地发挥了想象,丰富的想象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深入,语文学习尽头也更足了。

四、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验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潘老师在教学第六段时,先让学生看图说话:(课件出示长得漂亮的棉花姑娘)后来,棉花姑娘的病好了。你觉得棉花姑娘变得怎么样了?让学生欣赏棉花的美,顺势出示句子:不久,棉花姑娘的病好了,长出了碧绿碧绿的叶子,吐出了雪白雪白的棉花。它咧开嘴笑啦。抓住“碧绿碧绿、雪白雪白”,让学生读出颜色之美。抓住“咧开嘴笑啦”,读出笑容美。

《棉花姑娘》评课稿10

听了董老师的的课,最大的感触就是老师能以饱满的热情融入课文,带领学生去感受课文,老师的激情与耐心让我佩服。

1、在这节课的设计上,老师非常注重学生的体验,这一教学是贯穿于课堂的始终,如:说说在生活中那些东西是用棉花做的;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时,根据生活经验理解碧绿碧绿、雪白雪白的意思,并且拓展开来,“生活中的哪些事物还是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等环节都在调动学生学习要与生活联系。

2、体验教学的形式多样。本节课体验教学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谈自己的亲身经验,有想像体验的,有表演体验的,也有学习经验的等。

3、注意引导学生学会体验。一年级学生生活阅历相对比较少。因此,在教学中,老师非常注意引导学生体验感悟,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对话交流和表现,充分利用课内外时间,最大限度地留给学生体验感悟的时间和空间。

在这一节课上,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注重生活体验,是对某些特殊天赋发展的肯定,也是培养学生自信的一个前提条件。

《棉花姑娘》评课稿11

周三下午,潘老师带着一(3)班的孩子一起学习了课文《棉花姑娘》。课文是充满童趣童真的童话故事。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根据低段的教学要求和本文的特点,潘老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识字认字,学生体验情感,指导朗读,让学生自己体会课文角色的内心世界。这一堂课上得非常成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课堂轻松、活泼,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学习的动力。抓住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的特点,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图片、音频、多媒体课件等有效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教师以自己生动的语言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乐学。在学习课文时适时地利用精美的课件,形成生动、活泼、高效的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识字方式多样、有效。在教学生字上有侧重点,并不是面面俱到。潘老师运用了多种方法来进行识字教学,并有记字方法的反馈,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在“啄 ”字的教学中,结合图片和字理,一下就能记住为什么是口字旁。

三、读中感悟,读中积累。潘老师通过各种形式的反复读文,使学生积累了规范而又富文采的语言,又能帮助学生感悟语言。整堂课,教师利用多种形式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分别用了学生自由读,在指导重点段落时又进行男女生对读、通过多种形式的练读帮助学生体会请别人帮忙那种请求的语气。表演棉花姑娘惊奇地问,以情导读,以情促读,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让学生在课上很愿意朗读,就逐渐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引导学生触摸文本,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是开放而又充满活力的课堂。学语文是快乐的,在潘老师上的这堂一年级语文课上,我相信学生都能感受到这一快乐。同时,多种合作的形式,体现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与配合,课堂气氛融洽。整节课,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的确是一堂好课。

《棉花姑娘》评课稿12

理念是行为的内核,行为是理念的外显。在新课程的脚步声中,我们正在不断地探索、实践、创新,我们正在与新课程共同成长。最近,一直在看有关教育类的书籍。总能听到这样的声音:如何能简简单单教语文,并且能焕发语文独有的魅力色彩。这次听了廖老师的课,我得到了许多启发。《棉花姑娘》一文是一篇充满童趣童真的童话故事,课文主要讲了棉花姑娘病了,它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可它们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当蚜虫们得以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时,七星瓢虫把它们一扫而光。棉花姑娘又快乐地生长着,吐出了雪白的棉花。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根据本文的特点,教师把本文的教学环节设计为两课时,前面一部分棉花姑娘的求助与后来得到蚜虫的帮助分为两课时。此次汪老师向我们展示的是前半部分,整堂课教学过程流畅、自然,老师的教学语言亲切规范。

一、紧扣学生识记特点,注重字词教学有特色。

低年级教学最难的就是如何把握好识字教学有效度。汪老师在教学中紧紧扣住课文的生字展开。课题“棉花姑娘”,“棉花”应该读轻声,“姑娘”的读音指导,都是女字旁,跟什么有关系,教学“啄”形象地字形分析,给“盼”找找朋友,“斑”与熟字“班”地比较等教学丝丝紧扣,虽说是认读字,蛋学生也写得非常扎实。

二、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注重情境创设学习。

“以人为本”,重视让学生在自主地参与和学习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如:第一自然段中对“盼望”一词的处理,老师先让学生圈出那个坏蛋的名字,再进行角色变换:小朋友,你们就是棉花姑娘,在你们身上有许多可恶的蚜虫(指图片)在吸取你们的营养,这时候你有什么感受?然后引导学生朗读,体验痛苦的心情,进而产生理解“盼望”医生来治病。使学生进入文本,为下面进行感情朗读指导做好铺垫。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首先是读书实践,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如:2——4自然段的处理,这三小节结构相似,传统的方法对教材的处理是精讲第2自然段,3、4自然段段让学生自学。而老师对教材处理有独到之处,实现了“教教材”为“用教材教”的思想,整个教学过程在创设的情境中,师生对话,生与文本对话,这种对话不是你问我答,也不是你说我做,而是有机的、自然的、协调的,更是融洽的。每一个环节老师都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体验,有一种节节深入,环环相扣的层次感,一种抑扬交错,张弛有度的节奏感。先是情感诱导:1、棉花姑娘,在你最难受,最痛苦的时候看到燕子来了,你心里怎么想?为什么?带着你的心情读一读。2、啄木鸟飞来了,棉花姑娘说——听了棉花姑娘的话,知道为什么不帮了吗?3、青蛙捉虫本领顶呱呱,你看,它跳来了,棉花姑娘高兴地说——还会带着怎样的心情请求?三次同样的请求,老师用不同的方法引导,让学生悟出不同的感受。(高兴——失望——痛苦、急切),这样的朗读指导落实了语言实践过程,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各个角色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感,使整个课堂活了起来。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是开放而又充满活力的课堂,是绿色、自主、和谐的课堂。总之,这一堂课上得非常成功,真正体现语文教学目标的知识、技能和情感的三维性。

《棉花姑娘》评课稿13

听完黄xx老师带来的《棉花姑娘》一课,我受益匪浅!《棉花姑娘》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童话故事,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

此次林老师向我们展示的这堂课,教学过程流畅、自然。我觉得,林老师的这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紧扣学生识记特点,注重字词教学

低年级教学最难的就是如何把握好识字教学有效度。林老师在教学中紧紧扣住课文的生字展开。如课题中“棉花”和“姑娘”应读轻声的教学,又如,“姑娘”的偏旁都是女字旁,跟什么有关系,教学“啄”字形象地字形分析等教学丝丝紧扣,学生学得非常扎实。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运用了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相结合的方法。分散识字体现在随着文本的深入逐一进行:如“姑娘”、“啄”、“蚜虫”、“盼”、“治”等生字的教学。研读完课文之后,再集中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学生自由认读,再去掉拼音开火车认读。以多种形式,巩固了对生字的掌握。

二、注重情境创设,关注情感体验

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进入文本所描述的情境中去,去感悟文中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去体味文中语言的独特魅力,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自己的感受。在朗读教学中,林老师十分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启迪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引导他们入情入境进行情感体验。例如:老师引导学生去想象病中的棉花姑娘盼望有医生来为她解除病痛的急切心情,以及燕子、啄木鸟、青蛙这三位动物朋友虽然很想为棉花姑娘治病,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那份无奈与遗憾的心情,让学生带着这份内心的体验转换角色进行朗读:如果你是棉花姑娘,你现在最想,最希望的是什么呀?然后引导学生朗读,体验着急的心情。

这样一来,学生很快就融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读起来感情十分投入。通过朗读,学生的理解力和感悟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三、课内外知识有机结合于课堂教学

在教学中,教者注重学生课外知识的积累,如在出示蚜虫的图片时一并录音介绍有关蚜虫的知识,使学生对蚜虫有更多地了解。介绍七星瓢虫的时候,以七星瓢虫的自我介绍作为切入口,引导学生转换角色,以七星瓢虫的身份向棉花姑娘作自我介绍。然后拓展介绍了其它许多种瓢虫,明确了哪些瓢虫是益虫,哪些瓢虫是害虫,使学生对瓢虫家族有了较全面的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仔细听的习惯。充分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四、评价语言丰富而具有激励性

教师到位的评价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更可以把课堂教学提升到一个深层次的境界。林老师在这节课中也让我们感受到她语言的魅力,特别是在引导学生朗读时她的评价语言又是那样的贴切,自然,丝毫没有脱离课文的语言环境。如:“谢谢你告诉我这个好方法!”“你真聪明!”“你真会读书,不仅体会到棉花姑娘的美,连我们祖国语言文字的美都能体会到,真了不起!”“同学们听得可认真啦!”“讲得非常棒!”“读得真好!”“笑得真美!”“真标准!”“真响亮!”等等,这样的评语,给予了学生一定的鼓励,能让孩子们有很大的满足感,使他们有更大的兴趣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

《棉花姑娘》评课稿14

今天,我聆听了潘老师的这堂课《棉花姑娘》,可以说非常精彩、非常幽默、非常扎实。同样一节课,不同的人听会有不同的想法、看法。就像一句名言所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现在,我就来谈谈自己听完这堂课后的感受。潘老师在这堂课的整体设计上思路明确,难点突出,以棉花姑娘生病了,盼望医生来给她治病为感情基调,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课堂中出现了很多亮点。我就抓以下几点来谈谈:

一、把握教学主线,激发学习兴趣

据文本内容,教师抓住“为棉花姑娘治病”这一教学主线,以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生动而富于变化的教学手段,串联起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注重整体阅读,以培养学生的阅读。

例如:以田野里棉花丰收的情景和棉花姑娘生病的画面进行对比,引发学生对“棉花姑娘生病原因”的探究;接着是对蚜虫的一种介绍,激发学生对可恶蚜虫的痛恨,对“棉花姑娘盼望有人来为自己治病”急切心情的领会;最后以对七星瓢虫的自我介绍和对全文的总结归纳,使学生懂得燕子只捉空中飞的害虫,啄木鸟只捉树上的害虫,青蛙只捉稻田里的害虫;七星瓢虫之所以能治好棉花姑娘的病,是因为七星瓢虫只吃棉花叶子上的蚜虫,从而懂得“动物各有各的本领”的道理。整个教学过程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整体感强。

二、生字教学扎实有效

潘老师在教学“治”这个生字时,她出示了甲骨文,说明是以前发大水大家建筑土台,所以左边是三点水,右边是个“台”字。这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三、教学评价丰富

1、课堂上潘老师从多方位、多角度地去评价。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喜欢潘老师的轻松幽默和有效的评价,这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

总的来说,潘老师的这节课是扎实、高效的,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教师教得简单、快乐。

《棉花姑娘》评课稿15

听完潘老师带来的《棉花姑娘》一课,我受益匪浅!《棉花姑娘》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童话故事,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

潘老师向我们展示的这堂课,教学过程流畅、自然。潘老师的教学语言亲切规范,教态自然大方,教学基本功扎实,完全具备一个优秀教师的素质。我觉得,潘老师的这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紧扣学生识记特点,注重字词教学

低年级教学最难的就是如何把握好识字教学有效度。潘老师在教学中紧紧扣住课文的生字展开。如课题中“棉花”和“姑娘”应读轻声的教学,又如,“姑娘”的偏旁都是女字旁,跟什么有关系,并让男生喊喊女生,女生来回答等等,教学“啄”字形象地字形分析等教学丝丝紧扣,学生学得非常扎实。

在书写生字“星”时,潘老师也让孩子自己观察发现书写中需要注意的地方,这样学生书写时就更能把字主动写端正漂亮。总之,教学中,潘老师努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张扬。

二、注重情境创设,关注情感体验

一篇文章的字里行间总是渗透着作者的一定的情感和态度,要使学生真正能理解和体会这些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进入文本所描述的情境中去,去感悟文中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去体味文中语言的独特魅力,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自己的感受。在朗读教学中,潘老师十分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启迪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引导他们入情入境进行情感体验。例如:老师引导学生去想象病中的棉花姑娘盼望有医生来为她解除病痛的急切心情,以及燕子、啄木鸟、青蛙这三位动物朋友虽然很想为棉花姑娘治病,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那份无奈与遗憾的心情,让学生带着这份内心的体验转换角色进行朗读:如果你是棉花姑娘,你现在最想,最希望的是什么呀?然后引导学生朗读,体验着急的心情。

这样一来,学生很快就融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读起来感情十分投入。通过朗读,学生的理解力和感悟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三、课内外知识有机结合于课堂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课外知识的积累,如在出示蚜虫的图片时,录音介绍有关蚜虫的知识,使学生对蚜虫有更多地了解,并理解这是一只可恶的蚜虫,学生朗读这几话是就会带着可恶的表情来读。

四、评价语言丰富而具有激励性

教师到位的评价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更可以把课堂教学提升到一个深层次的境界。潘老师在这节课中也让我们感受到她语言的魅力,特别是在引导学生朗读时她的评价语言又是那样的贴切,自然,丝毫没有脱离课文的语言环境。如:“谢谢你告诉我这个好方法!”“你真聪明!”“你真会读书,不仅体会到棉花姑娘的美,连我们祖国语言文字的美都能体会到,真了不起!”“同学们听得可认真啦!”“讲得非常棒!”“读得真好!”“笑得真美!”“真标准!”“真响亮!”等等,这样的评语,给予了学生一定的鼓励,能让孩子们有很大的满足感,使他们有更大的兴趣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

五、注重词语的理解、积累和运用

例如:在引导学生理解“盼望”一词之后,教师提问:“谁能用‘盼望’说一句话?”这样不仅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以致用,而且训练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另外,通过图片的展示,使学生理解“碧绿碧绿”“雪白雪白”的意思,并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到“碧绿碧绿”“雪白雪白”将病愈后的棉花姑娘写得很美。然后潘老师又问:“生活中,你见过碧绿碧绿的什么?雪白雪白的什么呢?”并相机出示拓展填空的练习,让学生口头填空。这样的词语教学,就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上,而是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又更有利于将所学的知识纳入到学生的言语结构中去。

一年级下册评课稿《棉花姑娘》[范文模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