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课件
七年级语文下册 《赤壁赋 苏轼》课件 苏教版
编辑:独影花开 识别码:72-627347 课件 发布时间: 2023-08-10 06:59:39 来源:网络

第一篇:七年级语文下册 《赤壁赋 苏轼》课件 苏教版

赤壁赋

苏轼 赤壁赋 苏轼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官至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书文诗词画俱成大家他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 擅长行书楷书取法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能自创新意 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能画竹学文同也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认为论 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高度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 造诣诗文有《东坡七集》等存世书迹有《答谢民师论文帖》《 祭黄几道文》《前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等画迹有《枯木怪石图》《竹石图》等 旷世奇才 主要词作 水龙吟 似花还似非花 行香子·过七里滩 永遇乐 明月如霜 西江月·重九 满江红 江汉西来 满江红·怀子由作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念奴娇·赤壁怀古 洞仙歌 冰肌玉骨 浣溪沙 山下兰芽浸溪 西江月 顷在黄州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浣溪沙 簌簌衣巾落枣花 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 定**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昭君怨 谁作桓伊三弄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 鹧鸪天 林断山明竹隐墙 望江南 春未老 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 贺新郎 乳燕飞华屋 阮郎归 绿槐高柳咽新蝉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苏轼 苏洵苏辙 三苏 苏 洵苏 辙 宋代 欧阳修王安石 曾 巩 唐代 韩 愈柳宗元 唐宋八大家 辛弃疾 苏辛 蔡襄黄庭坚米芾 宋四家 北宋大文豪苏轼写过两篇《赤壁赋》后人称之为《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名篇苏轼曾于宋神宗五年公元1082年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在那年的秋冬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这两篇赋 这个时期作者的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残酷打击感到愤懑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同时在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暖增强了信心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现实他的前后赤壁赋正反映了这时的思想情感另有同名书法作品《赤壁赋》 写作背景 壬 rãn 戌 xū 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 shǎo 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 dǒu 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 píng 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1]壬戌宋神宗元丰五年岁在壬戌

[2]既望过了望日即农历十七日望农历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 [3]徐舒缓地

[4]兴起作 [5]属通嘱zhǔ 倾注引申为劝酒

[6]明月之诗《诗经·陈风·月出》有舒窈纠兮之句故称明月之诗窈窕之章 与下注释相同 [7]窈窕之章《月出》诗首章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窈纠”同“窈窕”

[8]少焉不一会儿

[9]斗牛斗牛星宿名即斗宿南斗牛宿

[10]白露横江白茫茫的水气横江笼罩江面

[11]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任凭小船在宽广的江面上飘荡纵任凭一苇像一片苇叶那么小的船比喻极小的船《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航之”如往去凌越过万顷形容江面极为宽阔茫然旷远的样子

[12]冯虚御风像长出羽翼一样驾风凌空飞行冯通“凭”乘虚太空御驾御

[13]遗世独立超越尘世独自存在 [14]羽化而登仙道教把成仙叫作“羽化”想长了翅膀一样认为成仙后能够飞升登仙登上仙境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 zhào 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 hâ 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 lí 妇 [1]扣舷敲打着船边指打节拍舷船的两边

[2]桂棹zhào兮兰桨用桂树木做的棹用木兰做的船桨棹一种划船工具形似桨

[3]击空明兮溯流光船桨拍打着月光浮动的清澈的水溯流而上溯逆流而上空明流光指月光浮动清澈的江水

[4]渺渺兮予怀我的心思飘得很远很远渺渺悠远的样子

[5]美人代指有才德的人古诗文多以指自己所怀念向往的人

[6]倚歌而和 hâ 之合着节拍应和倚依按 和同声相应

[7]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像是哀怨像是思慕像是啜泣像是倾诉怨哀怨慕眷恋

[8]余音尾声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

[9]缕细丝

[10]舞幽壑之潜蛟幽壑这里指深渊此句意谓使深谷的蛟龙感动得起舞

[11]泣孤舟之嫠lí 离妇使孤舟上的寡妇伤心哭泣孤居的妇女在这里指寡妇白居易《琵琶行》写孤居的商人妻云“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舱明月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这里化用其诗 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 liáo 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 zhú 舻 lú 千里旌 jīng 旗蔽空酾 shī 酒临江横槊 shuò 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 qiáo 于江渚 zhǔ 之上侣鱼虾而友麋 mí 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áo樽以相属zhǔ寄蜉 fú 蝣 yóu 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sù 哀吾生之须臾 yú 羡长江之无穷挟xiã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愀qiǎo 巧然忧郁的样子

[2]正襟危坐整理衣襟严肃地端坐着 危坐端坐

[3]何为其然也曲调为什么会这么悲凉呢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所引是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

[5]夏口地名故城在今湖北武昌的西面 [6]武昌今湖北鄂城县 [7]缪通“缭”盘绕

[8]郁茂盛的样子

[9]孟德之困于周郎指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吴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击溃曹操号称八十万大军周郎周瑜二十四岁为中郎将吴中皆呼为周郎

[10]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以上三句指建安十三年刘琮率众向曹操投降曹军不战而占领荆州江陵方当荆州辖南阳江夏长沙等八郡今湖南湖北一带江陵当时的荆州首府今湖北县名

[11]舳舻zhú lú 逐卢战船前后相接这里指战船

[12]酾shī 师酒斟酒

[13]横槊shuò 硕横执长矛

[14]侣鱼而友麋鹿把鱼虾麋鹿当做好友伴侣这里用作动词麋mí鹿的一种

[15]扁piān 篇舟小舟 [16]匏páo 咆樽用葫芦做成的酒器匏葫芦

[17]寄寓托

[18]蜉蝣一种昆虫夏秋之交生于水边生命短暂仅数小时此句比喻人生之短暂

[19]渺沧海之一粟渺小沧海大海此句比喻人类在天地之间极为渺小

[20]须臾片刻时间极短

[21]长终至于永远

[22]骤屡次

[23]托遗响于悲风余音指箫声悲风秋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 zàng 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1]逝者如斯语出《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往斯此指水 [2]盈虚者如彼指月亮的圆缺

[3]卒最终消长增减长增长

[4]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语气副词一瞬一眨眼的工夫

[5]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这造物者天地自然无尽藏zàng 佛家语指无穷无尽的宝藏

[6]食同适享用 客喜而笑洗盏 zhǎn 更酌 zhuó 肴 yáo 核既尽杯盘狼籍 jí 相与枕藉 jiâ 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1]更酌再次饮酒

[2]肴核既尽荤菜和果品既已经

[3]狼籍籍通藉凌乱

[4]枕藉相互枕着睡觉

[5]既白已经显出白色指天明了 文章脉络 第1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 第2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 第3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 第4段是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 第5段写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感情基调 全文通过主客对话所表现的忧伤与喜乐都是作者内心矛盾和复杂感情的真实反映作者抒发哀怨之情时流露了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但他并不甘心消沉而能主动地从消极哀怨中解脱出来从庄子的机械相对论中寻找人生之路因而胸襟豁达思想开阔表现出一种洒脱豪迈的气度使文章具有某些积极进取达观超然的感情基调 情感变化 于是饮酒乐甚 苏子愀然 托遗响于悲风 客喜而笑 文章特点 骈散结合 形象优美善于取譬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郁郁顿挫如万斛泉涌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对偶不同它相对更为自由如开头的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又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大多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意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并且极富声韵之美体现了韵文的长处 骈散结合

第二篇:后赤壁赋 苏轼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从雪堂步行出发。雪堂,苏轼在黄州所建的新居,离他在临皋的住处不远,在黄冈东面。堂在大雪时建成,画雪景于四壁,故名“雪堂”,将归于临皋亭名,在黄冈南长江边上。苏轼初到黄州时住在定惠院,不久就迁至临皋亭。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黄冈东面东坡附近的山坡叫“黄泥坂”。坂,斜坡,山坡。文言文为调整音节,有时在一个名词中增“之”字,如欧阳修的《昼锦堂记》:“乃作昼锦堂于后圃。”。霜露既降,木叶尽脱树叶。木,本来是木本植物的总名,“乔木”“灌木”的“木”都是用的这个意思。后来多用“木”称“木材”,而用本义是“树立”的“树”作木本植物的总名。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边行边吟诗,互相唱和;且走且唱,互相酬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怎样度过这个美好的夜晚呢?如……何,怎样对待…… “如何”跟“奈何”差不多,都有“对待”“对付”的意思?”客曰:“今者薄暮方才傍晚的时候。薄暮,太阳将落天快黑的时候。薄,迫,逼近,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鲈鱼是松江(现在属上海)的名产,体扁,嘴大,鳞细,味鲜美,松小所产的鲈鱼。这是有名的美味。顾安所得酒乎?但是从哪儿能弄到酒呢?顾,但是,可是。安所,何所,哪里”归而谋诸妇谋之于妻,找妻子想办法。诸,相当于“之于”。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随时的需要。“须”与“需”通。”

[译文]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象吴淞江的鲈鱼。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这是泛舟而游。下文“摄衣而上”是舍舟登陆,“反而登舟”是回到船上。江流有声,断岸千尺江岸上山壁峭立,高达千尺。断,阻断,有“齐”的意思,这里形容山壁峭立的样子;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才过了几天啊,(眼前的江山明知是先前的江山,)而先前的景象再不能辨认了。这话是联系前次赤壁之游说的。前次游赤壁在“七月既望”,距离这次仅仅三个月,时间很短,所以说“曾日月之几何”。前次所见的是“水光接天”,“万顷茫然”,这次所见的是“断岸千尺”“水落石出”,所以说“江山不可复识”。曾,才,刚刚。这样用的“曾”常放在疑问句的句首。“曾日月之几何”,也就是“曾几何时”,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提起衣襟.摄,牵曳而上,履巉岩登上险峻的山崖。履,践,踏。巉岩,险峻的山石。,披蒙茸分开乱草。蒙茸,杂乱的丛草,踞虎豹蹲或坐。虎豹,指形似虎豹的山石,登虬龙指枝柯弯曲形似虬龙的树木。虬,龙的一种。登虬龙是说游于树林之间,攀栖鹘睡在树上的鹘。栖,鸟宿。鹘,一种凶猛的鸟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低头看水神冯夷的深宫。冯夷,水神。幽,深。“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这只是说,上登山的极高处,下临江的极深处。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高声长啸。划有“裂”的意思,这里形容长啸的声音。啸,蹙口作声,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静默的样子而悲这个“亦”字是承接上文“二客不能从”说的。上文说,游到奇险处二客不能从;这里说,及至自己发声长啸,也感到悲恐,再不能停留在山上了,肃然而恐因恐惧而收敛的样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同“返”。返回,放纵,遣。这里有任船飘荡的意思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任凭那船停止在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休息。

[译文]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日子,江山的面貌改变太大了,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我划地一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刮起,波浪汹涌。我也觉得忧愁悲哀,感到恐惧而静默屏息,觉得这里令人畏惧,不可久留。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泊。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向四外望去,寂寞空虚。适有孤鹤,横江东来横穿大江上空从东飞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下服是黑的,上衣是白的。玄,黑。裳,下服。缟,白。衣,上衣。仙鹤身上的羽毛是白的,尾巴是黑的,所以这样说,戛然形容鹤雕一类的鸟高声叫唤的声音。如白居中易《画雕赞》“轩然将飞,戛然欲鸣。”长鸣,掠擦过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这时的作者与客已经舍舟登岸,客去而作者就寝于室内,看下文的“开户”便明。梦一道士,羽衣蹁跹(翩仙)穿着羽衣(道士穿的用鸟羽制成的衣服),轻快地走着。翩仙,一作“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向我拱手施礼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俛同“俯”,低头而不答。“呜呼噫嘻这四个字都是叹词,也可以呜呼,噫,嘻分开用,或者呜呼,噫嘻分开用!我知之矣。畴昔之夜昨天晚上。此语出于《礼记·檀弓》上篇“予畴昔之夜”。畴,语首助词,没有实在的意思。昔,昨,飞鸣而过我者从我这里经过,非子也耶不是你吗?“也”在这里不表示意义,只起辅助语气的作用?”道士顾回头看笑,予亦惊寤觉,醒。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译文]这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象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过了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睡觉。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赤壁的游览快乐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噢!哎呀!我知道你的底细了。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经过我船上的,不就是你吗?”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也忽然惊醒。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

[编辑本段]作品鉴赏

前后赤壁赋虽都以秋江夜月为景,以客为陪衬,但后赤壁赋重在游、状景,而前赤壁赋意在借景抒怀,阐发哲理。本文第一段,作者在月明风清之夜,与客行歌相答。先有“有客无酒”、“有酒无肴”之憾,后有“携酒与鱼”而游之乐。行文在平缓舒展中有曲折起伏。第二段,从“江流有声,断岸千尺”的江岸夜景,写到“履巉岩,披蒙茸……”的山崖险情;从“曾日月之几何而江水不可复识”的感叹,到“悄然而悲,肃然而恐”的心情变化,极腾挪跌宕之姿。第三段,借孤鹤道士的梦幻之境,表现旷然豁达的胸怀和慕仙出世的思想。

《后赤壁赋》是《前赤壁赋》的续篇,也可以说是姐妹篇。前赋主要是谈玄说理,后赋却是以叙事写景为主;前赋描写的是初秋的江上夜景,后赋则主要写江岸上的活动,时间也移至孟冬;两篇文章均以“赋”这种文体写记游散文,一样的赤壁景色,境界却不相同,然而又都具诗情画意。前赋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后赋则是“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不同季节的山水特征,在苏轼笔下都得到了生动、逼真的反映,都给人以壮阔而自然的美的享受。

全文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写泛游之前的活动,包括交待泛游时间、行程、同行者以及为泛游所作的准备。写初冬月夜之景与踏月之乐,既隐伏着游兴,又很自然地引出了主客对话。面对着“月自风清”的“如此良夜”,又有良朋、佳肴与美酒,再游赤壁已势在必行,不多的几行文字,又写了景,又叙了事,又抒了情,三者融为一体,至此已可转入正文,可东坡却“节外生枝”地又插进“归而谋诸妇”几句,不仅给文章增添生活气息,而且使整段“铺垫”文字更呈异采。第二层次乃是全文重心,纯粹写景的文字只有“江流有声”四句,却写出赤壁的崖峭山高而空清月小、水溅流缓而石出有声的初冬独特夜景,从而诱发了主客弃舟登岸攀崖游山的雅兴,这里,作者不吝笔墨地写出了赤壁夜游的意境,安谧清幽、山川寒寂、“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西鹊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奇异惊险的景物更令人心胸开阔、境界高远。可是,当苏轼独自一人临绝顶时,那“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的场景又不能不使他产生凄清之情、忧惧之心,不得不返回舟中。文章写到这里,又突起神来之笔,写了一只孤鹤的“横江东来”'、“戛然长鸣”后擦舟西去,于是,已经孤寂的作者更添悲悯,文章再起跌宕生姿的波澜,还为下文写梦埋下了伏笔。

最后,在结束全文的第三层,写了游后入睡的苏子在梦乡中见到了曾经化作孤鹤的道士,在“揖予 ”、“不答”、“顾笑”的神秘幻觉中,表露了作者本人出世入世思想矛盾所带来的内心苦闷。政治上屡屡失意的苏轼很想从山水之乐中寻求超脱,结果非但无济于事,反而给他心灵深处的创伤又添上新的哀痛。南柯一梦后又回到了令人压抑的现实。结尾八个字“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相当迷茫,但还有双关的含义,表面上像是梦中的道士倏然不见了,更深的内涵却是“苏子的前途、理想、追求、抱负又在哪里呢? 文中写苏子独自登山的情景,真是”句句如画、字字似诗“,通过夸张与渲染,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文中描写江山胜景,色泽鲜明,带有作者个人真挚的感情。巧用排比与对仗,又增添了文字的音乐感。读起来更增一分情趣。但总的来说,后赋无论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不及前赋。神秘色彩,消沉情绪与”赋“味较淡、”文“气稍浓恐怕是逊色于前篇的主要原因。

《后赤壁赋》作于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之时,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后赤壁赋》沿用了赋体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传统格局,抒发了自己的人生哲学,同时也描写了长江月夜的优美景色。全文骈散并用,情景兼备,堪称优美的散文诗。不仅让我们感到了作者高超的表达能力和语言技巧,文中的孤鹤形象更能够让我们感到超然物外的人生哲理。孤独、寂寞、高贵、幽雅、超凡脱俗的孤鹤历来便是道家的神物。乘鹤是道化升仙的标 志,苏轼不仅借孤鹤以表达自己那种高贵幽雅、超凡脱俗、自由自在的心境,更表现了那种超越现实的痛苦遗世的精神。那我们就看看他在《后赤壁赋》中是如何将孤鹤的孤独、寂寞、高贵、幽雅、超凡脱俗展现得淋漓尽致的。山石高峻怪异,既是对立、压迫着他的自然力量,又象征了他积郁难消的苦闷之情。鹤则是这一苦闷孤独情感的意象。歇于松柏,不作稻粮谋的孤鹤在苏轼心中,就像在其他隐逸 者的意中一样,本是高蹈于世外的象征。苏轼曾作《放鹤亭记》,以放鹤招鹤、与鹤共处来渲染内心弃世的幽情,孤鹤的形象尤其为他所钟爱。此际在苏轼最感孤独时,忽然有一东来的孤鹤振翅横江而掠过小舟西去。这只在暗夜独飞,独鸣的鹤是孤独的,它可以蔚藉同样感受状态中的苏子之心。因此与客不交一言的苏子对它注意极深。而且它不仅是苏子此际情怀的象征,也是七月之夜的道士形象新化。苏轼以“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的觉悟,联想前来入梦的道士,表明作者在这只孤鹤身上寄予了自己怀念故友之情。而道士的思想,原是苏子思想中的一个侧面,苏子--孤鹤--道士的联结,暗示着苏轼在精神上已归向高蹈于世外的隐逸者。“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结尾处写自己梦醒后开门寻找,夜色茫茫,不见孤鹤,也并无道士。一笔双关,余味深长。将苦闷与希望糅合在诗化境界中。山形与鹤形,使苏轼因自然的变化和人事的不谙的精神不适感,和在孤独中向往自由的念头找到了对应。通观全文,在我们的眼前自然就展现出了好一幅“水月禅境、山鹤幽鸣”的美景图!

作者复杂感情的探讨

Q:在游赤壁的过程中,作者何以会悲?(由最初的“乐”转向稍后的悲叹与沉重)明确:

1、季节不同,景物相异(客观环境让人触景生情)景物色彩由秋季的明朗清丽、平宁悠远转为冬季的阴暗压抑、险峻肃杀(巉岩、蒙茸、虎豹之石、虬龙之木、栖鹘之危巢、冯夷之幽宫、风起水涌)

景物的阴森恐怖让苏轼联想到自己生活的政治环境,没有出路前途。截然不同的景物也使作者对世事转瞬变迁感慨不已,从而联想到自己一生大起大落,顷刻间经历了由地方长官到阶下囚的异变。

2、只身一人登山,无友人相伴(主观的精神寂寞)

此时此刻的孤寂与下狱乌台,贬谪黄州前后险恶困窘、独立无援的处境何其相似——精神上的孤苦无告。独游的豪兴变为激越的悲哀,悲哀无法抑制,于是长啸。

此处简介作者生平,在理解了作者悲情的基础上散读第三节。总结作者“景中有情”的写作手法。Q:比较前后赤壁赋,我们会发现《前赤壁赋》中作者在游览赤壁时的情感变化是以乐始以乐终,那么《后赤壁赋》中作者的情绪在悲恐之后的发展是怎样的?

(首先明确“我知之矣”中的“之”指的是鹤乃道士所化。道士笑而不答意味着什么)

鹤的象征义:形貌出众,有高贵幽雅、超凡脱俗、仙风道骨的特征,有高人隐士之风,被视作仙禽和长寿之物。传说中鹤能翩翩于仙凡之间,不受任何拘束。传说中修道之人可以化而为鹤。所以鹤是超然物外,随缘任化的道家精神的象征。

作者写了梦见所遇道士为鹤的化身这一情节暗示作者希望在精神上升腾入自然,将自己升华而与大自然合为一体的旷达之思。此时孤鹤、道士、作者已经三位一体。这种想法与道家文化对苏轼的影响密不可分。(年少时苏轼读《庄子》曾言:“吾昔有见于心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可见庄子所讲之理便是他一向心中所向往的。且他在黄州期间结交的朋友不乏僧人道士,他也“间一、二日辄往安国寺”披览佛经)

尽管苏轼一生崇尚儒学,讲究务实,“奋厉有当世之志”、“致君尧舜”,但每当其政治上遭遇挫折失意,他便会从老庄思想寻求精神上的自我超脱。(旷达——不因外物的得失荣辱所累)

Q:你又如何理解作者在梦鹤化为道士后又增添醒来寻找道士一笔?

梦是一种追求,但是现实是所追求的未必能获得。“不知其处”表明作者内心面对前途、理想、抱负的迷茫,如同茫茫夜色般无迹可求,以此结尾意味深长。苏轼常常在儒家的积极入世和道家的消极避世之间徘徊困惑,这种看似矛盾的思想是其复杂感情的真实体现。

第三篇:《赤壁赋》(苏轼)

海职高2013年语文教案 课题

《赤壁赋》(苏轼)

第 59-62课时

课型

讲读课

施教日期

年月日

教学目标

1、积累重点字词及句式,通过对作者及写作背景的了解,分析文赋的内容,提高学生阅读及赏析古文的能力。

2、通过朗读课文并结合课文注释,提高学生朗读古文及把握文章情感的能力。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他们在困境中保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达到陶冶性情的目的。

教学重点

1、感悟诗人情感的变化,品味语言之美

2、体会景、情、理的交融,品鉴技巧之美

教学难点

感悟诗人对人生的思考,赏析哲学之美

教学方法

设问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收集资料、制作PPT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日本千户这个地方有一个风景优美的旅游景点,在那里有一块石碑写着这样两个字“虫二”(课件上展示石碑图片),许多人不解其意。后来,我国大诗人郭沫若为这两个字做了很好的注解:“只要在这两个字的外面加上两个边框,就可以成为“風月”二字,意为“风月无边”。注解之妙形象地把当地的优美风景显露无遗。面对风月二物,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发出了对于天地人生的至情感叹。是喜是悲,本与这风月无关,但在那悠悠岁月的熏陶之下,一切景语皆成为人生智慧之言。今天,我们将要学到的《赤壁赋》就是作者苏轼借无边风月进行抒怀的诗篇,在苏轼的眼里,这是怎样一个世界呢?

二、新课讲授:

(一)知人论世

(1)大话东坡——说说你对苏东坡的认识(由学生发言)

课件展示苏东坡画像、东坡肉、荔枝等相关图片,激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氛围。(2)实话东坡——苏轼生平概述(由教师总结)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A、才高八斗(唐宋八大家)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诗歌: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书法:列“苏黄米蔡”之首 B、仕途坎坷

1058年,王安石上万言书提出变法,苏轼反对,出为杭州通判,后改为知密州、徐州、湖州。1079(宋神宗元丰二年),被人告发作诗讽刺新法,以“谤讪朝廷”罪被捕下狱——“乌台诗案”(文字狱)。1082年,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1086年,宋哲宗继位,起用司马光为相,苏再入朝,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等职,又因与司马政见不合,再次遭打击,被贬再贬,由英州(广东英德)、惠州、一直到儋州(海南)。1100年宋徽宗即位,才赦还,次年病故于常州。

诗人在《自题金山画像》中写到:“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颇有几分英雄末路、美人迟暮的空漠之意和苍凉之感。C、豁达乐观 苏堤(工程师)、东坡肉(美食家)、荔枝(贪吃者)、竹子(心高洁)杭州西湖有“苏堤春晓”,苏东坡发明了“东坡肉”,曾自言“日啖荔枝三百颗”,但他更关注精神的需要,曾写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

纵观苏一生,他坚持了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士大夫积极入世、刚正不阿、恪守信念的人格理想,又保持了文化追求的超越世俗。无数的宦海**和人生挫辱,锻炼了他的宏大旷达胸怀,留下了许多凝聚人生哲理的名篇。

(二)整体感知(三读三求)

1、朗读求三知(知文体、知读音、知句读)(1)解题:知文体——文赋

赋的特点的演变:骚赋—大赋—小赋—骈赋—律赋—文赋 散文赋也叫文赋,是中唐以后出现的一种文体。文赋兼有诗歌和散文的一些特点,不受骈赋、律赋那些框框的限制,较多地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形成了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前赤壁赋》就是这种文体的典型之作。

(2)知读音:文章各段分别由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随后再听朗读。学生结合自身的朗读和教师的范读纠正错误读音。

(3)知句读:在课件上展示文章的某一段落,去掉标点,训练学生的断句能力。

2、细读求三品(品词、品句、品写法)

第一段的讲解采用重点字词强调法,学生根据教师所强调的重点字词,大声疏通文意,以此加深对重点字词的理解和掌握。

第二段采取小组合作翻译,以四人为单位进行翻译。随后由教师进行抽查翻译,学生根据回答者的答案再进行评价更正。

第三段的知识点比较多,采用的是师生合作翻译。

第四段再次由学生进行自主合作翻译,并进行填空背诵训练。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对重点字词句的用法进行总结。如知识点归纳纲要包括句式(被动、谓语前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一词多义(属、固、得、虽、既)。

3、在梳理文意的基础上,再次细读文章。

四、课后作业:

1、熟读课文,并背诵全文。

2、整理并掌握文中重点的知识点。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反馈检查

(学生齐读全文,教师抽查重点字词句。)

二、新课讲授:

(一)分析鉴赏

1、品词之精妙

活动设计:默读《赤壁赋》,找出你认为写得非常精妙的词语,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根据回答,当即总结出若干有代表性的词,师生探究,加以分析。)如“泛”字使我们好像看到了小船漂浮在江面上,自由自在的样子;“纵”字又使我们好像看到了小船已经放开,毫无拘束地飘在江面;“凌”字又让我们体会小船在波峰浪尖飞快掠过的动态,衬托了愉快的心情。

2、品句之美妙

活动设计: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根据对句子的理解,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文章的感情变化线索(乐——悲——乐)。

3、品写法之巧妙 活动设计: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课文,根据课件上的问题提示,找出文中作者用以表达自己喜悲情感的写作方式。

A、第一段是通过什么描写来表现作者的喜悦之情的?

明确: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东山、徘徊斗牛;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写景,抒发了观赏美景之乐。

B、第二段主要描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扣舷而歌(饮酒乐甚)——吹箫和之(怨慕泣诉),表达了乐极生悲之情,为作者由乐转悲的情感变化作了铺垫。

C、第三段主要写了苏轼与吹箫客人之间的对话,从客人的回答中,请分析客人箫声悲凉的原因。

明确:客之悲包括英雄易逝、人生苦短、仙缘难成——抒情,表达了客人吊古伤今之悲。D、第四段中苏轼是如何帮客人排解心中悲愁的?

明确:通过水和月之间变与不变的关系,辩证地指出了对于世间万物应有的态度——议论,申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地存在,表达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体现了悟理释怀之乐。全文融景、情、理于一炉。景则水月流光,情则哀乐相生,理则物我相适。其间杂以呜呜箫音,悠悠古事。体物写志,不离眼前景;议论、抒情又不囿于眼前景。真的是:情因景生,景以情显,移情于理。

(二)合作探究:研读求三悟(悟客、悟苏、悟人生)(学生自组合作探究三个问题)

(1)你觉得真的存在主客问答环节吗? 明确: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2)苏轼为什么会有如此矛盾的心态?

明确:苏轼与客夜游赤壁,触景生情,乐极生悲。但通过自身的思考和辩证,又在水月清风等大自然中找到了人生的真谛。

(3)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否也曾出现过苏轼这样的情感体验呢? 明确:学生通过思考,列举在日常学习过程中遇到挫折时心态变化的例子来感受苏轼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拓展延伸

结合《后赤壁赋》与《前赤壁赋》进行异同的对比赏析。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自行研读《后赤壁赋》,在教师的引导下从景物、写作手法、抒情方式等方面进行讨论研究。学习小组展示研究成果,最后由教师总结答案。

1、景物不同:清幽的秋色,江与月;峭拔的冬景,江月木石

2、起兴不同:预先计划;对美景陡起游兴

3、游踪不同:人不离舟;舟游、山游、舟游

4、抒情方式不同:主客问答,自发议论;记游后以道士化鹤结尾,赋用道士化鹤印证前赋,抒发超脱的情怀

三、归纳总结:

课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转移到关于人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写出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表现出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这也是课文的感情线索。文章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情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苏轼在赤壁之下,面对无边风月,高唱的是一种乐观积极的人生赞歌,奏起的是一种阔达无边的悠扬乐章!一首《赤壁赋》带给了我们什么?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四、课后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课后练习及同步练习册作业。

第三课时

课后练习及同步练习册作业讲解

五、板书设计: 详见教学过程。

教学随想:

第六十二课时

第四篇:苏轼赤壁赋读后感

赋是介乎韵文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从战国时荀卿的《赋篇》创其名开始,先后出现了宏篇巨制的汉赋、骈偶讲究的骈文,苏轼赤壁赋读后感。这篇《前赤壁赋》是韵文,从头至尾换了十二次韵;像汉赋一样,采用主客答问的方式来阐述作者的思想、认识;又似骈赋和律赋,行文之中常使用排比与对偶,具备了“赋”的基本特征,但它又不为“赋”这种文体所拘泥,多处运用散文笔法,句式有时长短、有时整齐,参差错落,可以称得上是散韵巧妙结合、诗文和谐统一的佳篇,对辞赋体的发展与突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以往的游记散文,大多以纪游写景或于纪游中借景抒情为主,而东坡的不少散文,却开创了一种新的写法。在这些文章中,作者并不着意写景,而是以阐明哲理,发表议论为主。借题发挥,借景立论的独特风貌贯串于字里行间。《前赤壁赋》就是这种新型游记的一篇代表作。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也就是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年初秋,他与朋友驾一叶小舟,来到黄冈赤壁下的长江中赏月游玩,明月一轮映于波平浪静的江面,送爽的清风徐徐吹来,茫茫白露布满大江,水光山色与中天夜月相辉映,主客对酌于舟中,酒酣耳热后和着凄怆的洞箫声扣舷而歌,然后又从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中引出客人思古之幽伤和对人生如寄的慨叹,文章也就此由情入理,由感情的抒发到哲理的畅达,进而以苏

子的对答把全文的主旨表露出来,“变”与“不变”的理论和“物各有主”的观点好似一剂“愀然”的灵丹妙药,使客人终于“喜而笑”。

《前赤壁赋》通篇以景来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全文紧扣风、月来展开描写与议论。以风、月之景开卷,又于文中反复再现风、月形象。歌中的“击空明兮泝流光”则是由景入论的转折。客的伤感起于曹操的“月明星稀”,终于“抱明月而长终”、“托遗响于悲风”的悲哀,仍然不离“风”、“月”二字,读后感《苏轼赤壁赋读后感》。苏子的对答,亦从清风、明月入论: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景物的连贯,不仅在结构上使全文俨然一体,精湛缜密,而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起伏变化。起始时写景,是作者旷达、乐观情状的外观;“扣舷而歌之”则是因“空明”、“流光”之景而生,由“乐甚”向“愀然”的过渡;客人寄悲哀于风月,情绪转入低沉消极;最后仍是从眼前的明月、清风引出对万物变异、人生哲理的议论,从而消释了心中的感伤。景物的反复穿插,丝毫没有给人以重复拖沓的感觉,反而在表现人物悲与喜的消长的同时再现了作者矛盾心理的变化过程,最终达到了全文诗情画意与议论理趣的完美统一。

之所以说《前赤壁赋》是苏轼散文的代表作,是因为这篇文章几乎包揽了苏文的主要风格特点。宋元明清以来,不少文人纷纷指出,苏文的风格是“如潮”、是“博”,也有的说是“汗漫”,是“畅达”,是“一泻千里、纯以气胜”,确实都很有道理,但又都不够全面、确切。从《前赤壁赋》来看,苏文的风格乃是一种自由豪放,恣肆雄健的阳刚之美。

文中无论说理,还是叙事、抒情,都能“随物赋形”、穷形尽相,写欢快时可以羽化登仙、飘然世外;述哀伤时,又能拿动蛟龙、泣嫠妇作比;而苏文的舒卷自如、活泼流畅,在《前赤壁赋》中也不难发现,像“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这样的句子真是一气呵成,如同“行云流水”,挥洒自如。至于语言的精练生动、词简情真,就更是可以在文章中信手举来,毫不费力。“徘徊于斗牛之间”的“徘徊”;“渺沧海之一粟”的“渺”,都是一字千钧,读来似铿锵作金石声。《前赤壁赋》一文还充分体现了苏轼散文自然本色、平易明畅的特色,那种纯真自然之美给古往今来的无数读者带来了多么难忘的艺术享受。

第五篇:苏教变色龙课件

苏教变色龙课件

1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对动物、大自然的热爱,增强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4.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捕食特点及其变色的特点。

明确本课的写作特点,学习描写动物的方法

三、教学评价设计

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自由读、同位轮读及指名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

2.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默读、圈画、讨论、交流、分角色读、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从而感受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

3.按课文表达的顺序给分段、概括课文大意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4.借助拓展小练笔,训练学生抓住特点写自己喜欢的的动物。

四、教学准备

课件 收集相关材料

五、教学课时

两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大自然中的一位新朋友,一个我们不常见到的动物,它的名字叫变色龙。

板书课题:6.变色龙(齐读课题)

2.课件展示变色龙的图片。

课前有多少同学查阅了变色龙的相关资料?把你最想说的用一两句话告诉大家。

(二)检查预习

1.检查本课生字识记。

(1)检查朗读。

(2)口头组词。

2.检查本课词语的识读和理解应用。

(出示词语:连续准确依然判断距离介绍绘声绘色 名副其实)

正确读词,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3.理清课文层次。

请你按照课文的表达顺序,给课文分段。

(1)我们发现变色龙。(2)我们端详变色龙。(3)我们放回变色龙。

4.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检查朗读课文,提出问题: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变色龙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集体交流。

(三)精读感悟

1.品读发现变色龙。引导学生抓住具体的词句感受变色龙是似蛇非蛇的怪物。

(1)自由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2)读完第一部分,你了解了什么?各组推荐代表发言。

相机出示:“豆藤上真的??似蛇非蛇的怪物。”指导朗读。

2.第二部分“我们”细细端详着变色龙。什么叫“端详”?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端详”变色龙的?

相机板书:外形特点捕捉食物会变色

3.小组学习:

读读9-15自然段,把你最感兴趣的一方面读好。

①出示第9自然段,指名读,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向大家介绍变色龙的外形的。

②出示11-12自然段,自读,说说你的感受。

③出示14自然段,变色龙真的会变色吗?齐读14自然段。

用“名副其实”造句。

4.学习了课文第二部分,对我们观察小动物有什么启发?

教师相机归纳描写动物的方法:

仔细观察,抓住其特点来写,注意按一定顺序来写。

5.老师送给大家一句格言:“观察,观察,再观察。——巴浦洛夫”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了解了变色龙的哪些特点?

2.作者是怎样观察变色龙的?

(二)继续精读感悟

1.指名读,说说这部分讲了什么?

2.小组讨论:从“放回变色龙”这事你想到了什么?

3.指名班上交流

4.同学们,变色龙,果然是名副其实。看着这外形怪异,捕食快速又准确,颜色变化多端的变色龙.如果此时, 你碰到这只稀罕的变色龙,你会怎样处置它?为什么?

5.我们与作者的想法是一样的,因为我们都热爱变色龙。其实,不仅是数量不多的变色龙我们要保护,自然界中的其他小动物我们也要保护.让我们人类和动物和谐地生活在地球上吧!

6.总结板书

我们学到了作者抓住变色龙的外形、捕食、变色,来写出变色龙的特点,写外形时,采用整体到局部的方法告诉我们要细致观察,写捕食呢,采用准确的语词描写来刻画它的快准,变色的特点,顺序清晰,这样写,让这个变色龙活灵活

现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让我们身临其境。今后,我们也可以采用这些方法来学写小动物。

(三)拓展应用

小练笔:选择一种小动物,认真仔细的观察它的外形和动作,思考它的特点,仿照本课的写法写一写。

集体交流。

板书设计:

6.变色龙

外形

捕食

变色

(观察,观察,再观察)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能抓住课后第4题提出了“你感觉课文的哪一部分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交流自己的感受。课上,通过交流讨论,阅读思考,学生能抓住变色龙外形、捕食、变色的特点,比较热烈的探讨自己的想法。把自己喜欢的地方用自己的理由表达出来,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而且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不仅从字面上感悟语言文字,而且深入思考语言文字表达内涵。

不足之处:小练笔个别学生完成不好,主要不足是虽然能够按照一定顺序去叙述,但对小动物的特点描写不够明确。

教学建议:明确本课的写作特点,学习描写动物的方法是这课的教学重难点 应着重明确本课的写法,引导学生从外形、生活习性等方面来写自己喜欢的动物。锻炼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苏教变色龙课件

2【教材分析】

课文通过记述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的过程,展示了变色龙的特点,从而提醒人们保护动物。全文16个自然段,可分为3段。第一至八自然段是第一段,写“我们”发现变色龙,那是条长30厘米左右、似蛇非蛇的怪物。第九至十五自然段是第二段,写“我们”端详变色龙,了解变色龙的特点。这部分内容又是从三方面作了描述:一是第九自然段写它的外形特点;二是第十至十二自然段,写它眼睛的特点及捕食速度快。首先通过朋加沙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它的左右眼能独立活动,两眼同时注视目标时,又会产生立体感,能准确的判断自己与昆虫的距离,接着“我们”亲眼目睹了一条变色龙的捕食过程,让“我们”感受到了变色龙捕食食物的速度准确。三是第十三至十五自然段,写变色龙有随环境迅速变色的特点。第十六自然段是第三段,写“我们”将变色龙放回了原始森林。

【学情分析】

1.作者巧妙的将变色龙的特点通过叙事的形式展示出来,显得生动有趣,学生十分感兴趣,是难得的训练素材。

2.学生在中年级时,已掌握了按一定顺序描写动物外形的方法;本节课的教学是要在此基础上,教会学生抓住事物的特征,以及明白动物的外形和生活习性的联系。

3.《变色龙》目的在于继续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增强学生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理解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变色龙的特点。

3、激发学生对动物、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增强保护环

境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1、图片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交流已有的知识经验,初步认识变色龙。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应到学生理清文章脉络。

3、深入品读课文,借助多媒体课件,掌握变色龙的几个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珍惜动物、爱护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教学重点:

1、认识理解生字词,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文字,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生活习性,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和观察方法,学会观察动物的特征。教学突破:

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变色龙的直观图像中,认识和把握变色龙的特点。

【教学准备】

1.课件。

2.组织学生收集变色龙的资料。

3.教师大体了解学生收集资料的情况。

【教学准备】

了解变色龙的相关知识;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文

1、谈话:同学们,大自然是绿色的课本,是五彩的百科全书。它有许多的奥妙等着我们去揭开。自然界中,有许许多多形态各异千奇百怪的动物,你喜欢哪种?(生自由畅谈)

2、有些动物有特殊的本领有其特异功能,你知道吗?(指名说)

3.尺蠖可以模拟竹枝的形态;枯叶蝶几乎可以乱真。而变色龙可以根据周围的环境改变自身的颜色。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新朋友。(课件:出示变色龙的图片,板书课题)

4、说一说:变色龙给你的初步印象是什么?

二.初读感知,理清脉络

1.让我们拿起手中的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读课文,去试着了解了解这位神奇的朋友。(提示:画出不认识的较难理解的生字词,借助课文后的认字表和写字表或者同桌之间相互纠正)

2.出示生字词。①自由读。②指名读,齐读。

(课件:藤 椭 钝 伺 刹 震蕉 棕)

(课件:绘声绘色 名副其实 凶相毕露 指手画脚 豆荚 迟钝 窥探 伺机弥漫)

3.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通过读课文,你对变色龙这位朋友了解了多少?(指名说。)

4.你们真是一群善于观察的好孩子,请你依照课文的表达顺序,给课文分段。(出示:(1)我们发现变色龙。(2)我们端详变色龙。(3)我们放回变色龙。)

三、深入课文,细读品悟

1、大家已经读了课文,相信你对变色龙这位朋友的兴趣是越来越浓了,那给你印象最深的是课文的哪一部分?(生读出相关段落或者句子,重点围绕第二部分展开叙述)

2、精第读二部分----端详变色龙

过渡:我们来细细观察这个大自然当中奇怪的动物。

仔细阅读9—15自然段,思考“我们”是从哪几方面来端详变色龙的?小组讨论。(外形、眼睛、捕食、变色)

外形

过渡:来,我们首先认识一下变色龙的长相吧。

(1)、师朗读课文第九自然段,想一想写了变色龙外形的哪些方面?(颜色、头、嘴、眼、身躯、背部、腹部、脚、尾巴)

(2)、在学生的回答中完成简笔画变色龙。

(3)、生齐声朗读第九自然段(课件:第九自然段课文)捕食

过渡:尽管我们大声叫喊,对着它指手画脚,它却依然一动不动。大家也许会想,反应太迟钝了,怎样抓到食物呢?别担心,我们来看看课文的第十二自然段,会给我们带来惊讶的。

(1)自读第十二自然段,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变色龙的捕食有什么特点? 画出相关的词语,理解“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刷”才“刹那间”“吓了一跳”)

(2)汇报交流。

眼睛

过渡:变色龙的不是速度之快完全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完全改变了反应迟钝的印象,这是因为什么呢?

(1)变色龙的眼睛又有什么特点呢?我想请一位学生扮演朋加莎,绘声绘色的给我们介绍关于变色龙眼睛可以独立活动这一段落。其余学生认真听。在听的过程中去了解。

(2)和老师一起学一学,做一做。

(3)看图片,加深体会。(课件:变色龙近照。)

变色

过渡:变色龙不仅外形怪,眼睛活,捕食快,从它的名字当中我们就知道他还有另一个特点,是什么?

(1)齐读第十四自然段

(2)知道变色龙为什么会变色吗?(变色龙皮肤表层有大量的色素细胞,可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改变体内色素分布,从而起到保护自己的作用。)

(3)大家能从课文第一部分中找到变色龙所起作用的语句吗?

3、精读课文第三部分—放回变色龙

过渡:同学们,这就是外形怪异,捕食快速又准确,颜色变化多端的变色龙.如果此时,碰到这只稀罕的变色龙的是你,你会怎样处置它?

(1)学生交流,教师给予评价

(2)那作者他们是怎样做的呢?

(3)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呢?(数量少)

四、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过渡:现在,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变色龙?

1、这篇文章用叙事的方式向我们介绍了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的故事,并重点介绍了变色龙外形怪、眼睛活、捕食快、变色多的特点,告诉我们要珍惜动物,保护动物,热爱大自然。

2、在你的生活中遇到过伤害动物的情况吗?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做起?

3、其实,不仅是数量不多的变色龙我们要保护,自然界中的其他小动物我们也要保护.让我们人类珍惜爱护这些大自然美丽可爱的生灵,和动物和谐地生活在地球上吧!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画一画变色龙,为变色龙写解说词,学《动物世界》介绍变色龙。

2.设计三条保护动物,热爱大自然的宣传标语。

【板书设计】

外形怪

变色龙端详变色龙眼睛活珍惜、爱护动物

放回变色龙捕食快热爱大自然

变色多

七年级语文下册 《赤壁赋 苏轼》课件 苏教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