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课件
《中庸》节选课件
编辑:梦里花开 识别码:72-707137 课件 发布时间: 2023-09-21 19:27:56 来源:网络

第一篇:《中庸》节选课件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四单元

《中庸》节选

【教学目标】

1.学习《中庸》首章,初步把握全书义理的总纲。

2.初步了解“中庸”的内涵,感知 “中庸” 的现实意义。【教学重点】

理解中庸之道思想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教学难点】

探讨中庸之道的现实意义,从而丰富人生智慧,指导我们的生活、学习等。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

一、《中庸》介绍

《中庸》一般认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著作,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於书,以授孟子。《中庸》最初作为《礼记》中的第31篇,一直未引起历代注疏家的注意。到了宋代,理学家程颢、程颐大为尊崇《中庸》,朱熹将其从《礼记》中抽出来校定章句并作注释,《四书章句集注》完成后《中庸》才得到重视。《中庸》一书有两个特点:一是最难理解,二是容易误读。朱熹说:“某要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

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中庸》难读,看三书后,方宜读之。” 另一方面,《中庸》当中的“中庸”思想在历史长河中遭遇到了不断的误读。

二、“中庸”释义

1.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解释 “中庸”的含义。2.名家的解读。

◎程颐:“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朱熹:“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 ◎郑玄:“庸者,用也。”

三、走进中庸

(一)疏通文脉

朗读接龙,疏音义。

根据学生朗读实际情况,订正字音释义。

概括段意,理文脉。

段意:“中庸”释义——“中庸”之于君子、小人的表现——“中庸”至高无上,民鲜能久——世教不行,“中庸”衰落——“中庸”之“三达德”——“中庸”之“九经”——“中庸”之至诚尽性

思路:何谓中庸?——中庸的意义——中庸的原则

要想了解《中庸》这本书的内在价值,首先就必须了解“中庸”二字的具体涵义。

(二)深入探究

1、中庸的涵义:

为什么子思不开门见山解释什么是中庸,而是从性、道、教娓娓道来?

此开卷第一章,是《中庸》全书的总纲。开篇从人的自然禀赋叫“性”,顺着本性行事叫“道”,按照道德原则修养叫做“教”。在这一过程中,“道”是不可片刻离开的。所以自身的修养必须谨严格遵循“道”。在自我修养、自我教育的基础上才能谈及中庸的内涵。因为中庸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

子思对中庸是如何定义的呢?

子思认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一个人,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心中是平静淡然的,叫做中,这是人的本性;喜怒哀乐必然要表现出来,表现出来符合节度原则,这就是和。

春秋末期的晏子以烹调设喻:“和,如羹焉,水火醯醢(xī hǎi)盐梅,以烹鱼肉,婵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和”就像烹制羹汤一样,用水、火和各种佐料来烹制鱼肉,掌

管膳食的人去调和,再努力去达到适口的味道。味道淡了,或味浓了,随时调和,君子吃了就会感到满意,大到君臣治国,也是这个道理。所以古人常常用“调和鼎鼐”一词来形容治国,鼎鼐就是煮肉的器皿。

“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就是只有每种原料都适得其“中”,才能使由各种原料组合而成的羹适得其“和”。这就是中庸思想内涵“恰到好处”“因中致和”。

阅读第2章,思考:好好先生“一团和气”是中庸“因中致和”思想的奉行者吗?

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在于“君子而时中”,“小人无忌惮”。

君子言行时时处处符合原则,小人则无所不至。好好先生的“一团和气”则是毫无原则的和稀泥。

好好先生:毫无原则和稀泥。中庸之道:遵循并坚持原则。

正因为“中”是“性”,是天下的根本,“和”是“道”,是天下人普遍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所以孔子评价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就是能否遵循“道”,严格遵循“道”那就能达到最高境界“中庸其至矣乎!”才会感叹“民鲜能久矣”。为何“民鲜能久矣”?那是因为孔子意识到世人不是太过就是不及。所以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

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朱熹曰: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常也。

纵观先贤对中庸内涵的解读,概括为:因中致和、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遵循并坚持定理(准则)。

中庸绝不是平庸而简单的中点,而是一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所不用的思想观念:对正确而普遍的真理不偏不倚的追求。

既是一种观念,更是我们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那么要想达到如此高深境界该践行哪些原则呢?

2、中庸的主要原则

朗读第20章,找关键句。(“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如何解读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天道是诚,人人都拥有天命所赋予的“性”,但是,诚性虽然人人具有,但并不是人人都能“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即不经过个人努力而自发地实现,所以在追求诚的过程中,自身的努力,自我的完善就非常重要。这就回应了第1章纲目中所强调的“故君子慎其独也。”

“择善固执”是纲,选定美好的目标而执著追求。也就是《荀子•劝学》里的名言“锲而舍之,朽木不折;楔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精神;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是目的,是追求的手段。“弗措”的精神,“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态度,也就是俗语所说的“笨鸟先飞”的态度,龟兔赛跑的寓言里那获胜的乌龟的态度。无论是精神还是态度,都绝不仅仅适用于对真诚的追求,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坚持这样的精神与态度,有什么样的困难不能克服,有什么样的成功不能取得呢?

孔子把“中庸”看成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也是他解决一切问题的最高智慧。中庸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其思想广博深邃。其主要思想综合如下:因中致和、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慎独自修、至诚尽性。

四、运用中庸

中庸思想涉及到了各个领域,方方面面,可谓是无所不在,无所不用。我们的选修教材只是节选了其中一小部分,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讨论: 请你谈谈“中庸思想”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要求结合实际,大至和谐社会,小至日常生活。

明确:

1、中庸思想在处理国家问题方面的应用。坚持“和平解决,绝不承诺放弃武力”的原则。在世界问题上提倡“和为贵”。育万物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反对霸权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不称王不称霸,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宝贵的思想资源。

3、保护生态环境,人是自然的人,人不能违反自然规则,以人力去改变自然规律,而只能是利用自然规律。融于自然,使其为人类所服务。

4、促进家庭关系和睦相处。

5、学习上既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能自暴自弃。

6、处理人际关系方面,以和为贵,但坚持原则,明辨是非。

7、做人方面注重自身修养,慎独自修,严格自律。

五、迁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1]子贡问:“师与商①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

[2]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3]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注】①师、商:师,子张;商,子夏。二人均为孔子弟子。⑴ 语

[1]

则说

。(2分)

⑵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在语录[2]中形象地解释了一个什么道理?(4分)

⑶ 根据三条语录解释“中庸”,结合舜的事例谈“中庸”的现实意义。(6分)【参考答案】 ⑴过犹不及(2分)

⑵悟道,如人饮食,道恒在,但人或大嚼或浅尝,太过和不及都不曾品尝到真滋味。(4分)

⑶中庸:执中守常,无过无不及。(2分)现实意义:虞舜有道,执两用中,教化民众。(2分)启示我们,为人处事,当察纳意见两端,隐恶扬善,执中而行,则无过,亦无不及。(2分)(意思对即可)

第二篇:中庸之天人合一课件资料(最终版)

中庸之道

尊敬的各位领导和同仁们:

大家好!我是滨河小额贷款公司的客户经理孔相鑫,今天早上非常高兴在这里和大家分享阅读《中庸》的心得体会,希望通过我这几十分钟的分享能给你对的成长和发展带来帮助。

首先我们讲为什么要这样重视中庸的学习,在古代《中庸》有非常独特的地位,因为中庸之道,亦即君子之道,是儒家推己及人的内圣外王之道,是传统儒家修行的法宝,由孔子提倡的基本道德、精神修养。中庸之道是以达到天人合一、太平和合的神圣境界的一整套理论与方法,于至诚、至善中,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非常重要思想。所以宋代把它与《大学》、《论语》、《孟子》并列为“四书”。通过《中庸》来完美的诠释内圣外王,天人合一。

其实《中庸》不是一本砖头一样的典籍,让你要拿着放大镜,翻着辞海非常费力去理解说他到底说什么。他来源于我的生活指导我们的人生。圣贤在于千古之前,他们用那些有价值的生活经验通过精炼的语言穿越沧桑,走到今天,让我们仍然在他的言论中受益。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比如我们说《中庸》的内圣外王就不难理解,我们看这“圣”字,在古代是这样写的(1见图)

上面一个口一个耳字,底下一个人一个王字。这个口和耳在繁体字里面就是听的意思,也就是说能掌握自己的身体和欲望的人,既能掌握自己的身体和欲望,又能使别人听从自己。这个人就能由人而王,成为圣人。这就是《中庸》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合内外之道的理想状态,通过改变自己来影响和带动大家一起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在闻名世界的威斯特敏斯特大教堂地下室的墓碑林中,有一块名扬世界的墓碑。其实这只是一块很普通的墓碑,粗糙的花岗石质地,造型也很一般,同周围那些质地上乘、做工优良的亨利三世到乔治二世等二十多位英国前国王墓碑,以及牛顿、达尔文、狄更斯等名人的墓碑比较起来,它显得微不足道,不值一提。并且它没有姓名,没有生卒年月,甚至上面连墓主的介绍文字也没有。但是,就是这样一块无名氏墓碑,却成为名扬全球的著名墓碑。每一个到过威斯特敏斯特大教堂的人,他们可以不去拜谒那些曾经显赫一世的英国前国王们,可以不去拜谒那诸如狄更斯、达尔文等世界名人们,但他们却没有人不来拜谒这一块普通的墓碑,他们都被这块墓碑深深的震撼着,准确地说,他们被这块墓碑上的碑文深深地震撼着。在这块墓碑上,刻着这样的一段话:少年时,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当时曾梦想改变世界。但当我年事渐长,阅历增多,发现自己无力改变世界。于是我缩小了范围,决定先改变我的国家。可这个目标还是太大了。接着我步入了中年,无奈至于,我将试图改变的对象锁定在最亲密的家人身上。但天不遂人愿,他们个个还是维持原状。当我垂锤老矣之时,终于顿悟:我应该先改变自己,用以身作则的方式影响家人。若我能先做家人的榜样,也许下一步就能改变我们的国家,再以后,我甚至可能改变整个世界。这个故事不正是为《中庸》说的做了很好的注释吗。要想成功,先要踏踏实实自我修炼,努力使自己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境界。用自己的行动和修养去影响和带动大家一起去改变世界。

其次,我们要读懂《中庸》,就要理解它的核心思想“天人合一”。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就是天人合一,它是贯穿整本《中庸》灵魂。中庸的理论不断强调至诚至信,天人合一,顺应天道。那么就有下面几个问题值得我们反复思考: 1为什么说人的本性决定命运? 2.为什么说顺着天性做事叫做“道”? 3.怎么达到天人合一?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这几句话非常重要,理解这几句话对我们学习《中庸》很重要,天命:天赋。朱熹解释说:“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际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说的很清楚要做到天人合一,要了解和顺从“性”和“道”而后做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可见对性和道的理解对我们学习中庸很重要。为什么这样说呢,千百年来沧海桑田,什么都变了。但是人没有变,人的本性没有变。所有古人认为人的任何思想都是从身体当中来的,比如我们国学里面《大学》讲至善,《中庸》讲太过与不及,实际上都是源于人身体构造内部的太过与不及。打个比方说,假如我们的肝火太盛的话(肝)木生(心)火,那么我们的心就会烦乱,做事情就会很急躁,如果肾精不足的话,我们的思维就会不够,就是思维力不够。这也让我想起前几天人事行政中心杨燕,杨主任在微信上发的“春天风多雨少,气候干燥,而且天气变化反复无常,易致生理机能失调而致“上火”症状,加之生活饮食失调,作息不当,容易引发生理疾病,如感冒等。人事行政中心特准备了一些春季感冒、上火的常用药,有需要的同事可到人事行政中心领取的暖心帖子。还不忘告诉大家在OA论坛上推荐——《春季饮食:7种天然“感冒药”多吃抗病毒》的养生文章,让大家注意养肝护肝,注意春季饮食合理搭配。还有最近董事长在早课上一直在教导我们,人吃多了不运动不消耗,就容易上火,天有24个节气对人身体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人应该顺应节气去调理身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上10:30以后就要休息,早上6:00起床,合理作息养成良好的习惯。敦敦教诲,沁人心田。这种人性化的关怀我只在咱们滨河公司见过,我是真心的称赞。

拿破仑有句话很经典叫“人的身体构造即是命运”。所以说人应该顺应人的自然禀赋也就是“性”,如弟子规说的“居有常,业无变”。做事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口渴了就要喝水,晚上该休息的时间就要休息,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做事不能失去节制,保持中正平和。这要才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不然就是你就是有再大的能力和本事也枉然,如三国时期的郭嘉奉孝,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在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谥曰贞侯。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赤壁大战后曹操也叹息地说:“若是郭奉孝还在,不会让我弄到如此地步。”,一代鬼才,就因为年轻的时候喜欢纵欲饮酒,虽然受到过陈群的劝告,但是自己就是不以为然。最后在征讨乌丸的时候因为水土不服加上身体虚弱病逝了。这正是“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运筹如范蠡,决策似陈平。可惜身先丧,中原栋梁倾”。被窝里看韩剧看小说,过了12点还不睡。导致自己内分泌失调。白天睡不醒,晚上睡不着,满脸小豆豆,一天到晚没见有精神。作息没有规律,让自己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我们的身体本身出了问题,你做事的行为就会出现很多问题。所以说明心见性很重要,他对我们的命运很重要。“如《中庸》阐述的核心思想之一慎独,它讲就君子应该自我管理而不是放纵本性;

最早出现天道这个词是在《尚书》中,很多的先秦书籍中出现天道这个词.主要指“自然的规律“辞海”也是这么解释。唐孔颖达疏曰:“‘天命之谓性’者,天本无体,亦无言语之命,但人感自然而生,有贤愚吉凶,若天之付命遣使之然,故云‘天命’……人自然感生,有刚柔好恶,或仁、或义、或礼、或智、或信,是天性自然,故云‘谓之性’。‘率性之谓道’,率,循也;道者,通物之名。言依循性之所感而行,不令违越,是之曰‘道’。感仁行仁,感义行义之属,不失其常,合于道理,使得通达,是‘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谓人君在上修行此道以教于下,是‘修道之谓教’也。”在孔颖达看来,《中庸》讲“性”“道”“教”,是就人而言的;讲人之性源自于天,循性而有人道,修行此道而得以教化。总结来看,要理解道要从自然、人、循环。这个三个方面入手了。

为了大家学习方面我制作下面这张图,如果大家把这张图学会了,大家也就基本上了解了《中庸》核心内容,以及国学的核心思想天人合一的含义。我们现在看这个图,一般大家都认为是上北下南,大家会说老师你这个图肯定是画错了,为什么南在上面呢,但是实际上这个图是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一个图,很多的人都觉得这个图难以解释,跟现代地图的上北下南正好相反,原因很简单这更符合人与自然的统一。我们看东面是春天五行属木,主人身体的肝脏。大家想春天万物生发,春回大地。所以说是五常中代表仁德。西面是秋天五行属金,主人身体的肺功能,金秋十月,万物丰收的季节,需要去打猎去收割主收敛肃杀。我们经常开玩笑说,中国不仅骂人讲文化,连杀人都讲文化,就是秋后问斩。为什么一定要秋后问斩,而不是夏后问斩,春后问斩,因为它绝对不可以在别的季节。万物在生发的时候,你是不可以动一点点杀心的,如果这时候你动了杀心,你摘下了任何一朵花,你到秋天的时候都会少结一个果。在五常中代表义德,南面是夏天五行属火,主人身体的心脏,炎炎夏日,万物成长。火也代表文明,因为人类对火的合理运用,才让我们逐步从茹毛饮血,走向刀耕火种。所以在五常中火代表礼德。北面是冬天五行属水,主人的身体的肾脏,冬季粮食入库,万物蛰伏于大地之下,只有智慧的生物才能生存下去,代表一个循环的结束。所以说在五常中水代表智。中央是能运化万物的土,主人身体的脾胃,大地恒远以来承载万物繁衍生息,承载五行四季的变化。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所有说在五常中土代表信。人体内部对用外部的变化也是在不同季节不同的调整。这样也自然天性的循环和内外相和,就是就是道。为什么这样说呢,这里大家首先要思考一个问题,就是你们去想一想,我们的生命活力是从哪里来的,我们经常会用到这样一些词汇,比如说魄力、精神、胆识、意志、聪明,像这些词都是表达代表我们生命活力的一些词汇,和代表我们领导力的一些词汇。那么这些都是从哪里来的呢?大家想一想。

所谓魄,你这个人有没有魄力,做事有没有决断性,那么这个魄力到底是什么呢?它具体指的是哪些方面呢?实际上这个魄在中医里它涉及到一个词,它是肺的神。所谓神在这儿要解释一下,什么叫神呢?就是肺气足了以后,它的外现就叫做神。他的表现,我们说你这个人有没有神,精气神的那个神,神足不足,实际上都是说你的精和气足了以后的外现,就像火焰的光芒一样,那个叫神。那么这个魄指的是肺神,而力关系到我们另外一个脏器就是肾。大家一定要记住,我们的力量从哪里来,都是从腰这儿来,所以力量是从肾来的。那么这两个概念,像肺和肾都涉及到一个本能的,我们先天本能的问题。所以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魄力它关系到本能的问题,是学不来的。你不可以向别人学魄力,是你自己肺气足不足,和你自己的肾精足不足的问题。

那么另外一点,精神,说你这个人看上去真的很有精神,生命活力很旺盛,要不然你就特别萎靡,可是这个精到底是什么呢?这个精同样是肾的最基本的物质就是指精,在中医的概念里就指的是精,而神在这里边,神是心的神明,心之神为神。那么所谓精神,实际上代表的是一种,在中医里有一个固定的词汇,是心肾相交的能力,就是你心和肾相交通的能力如何,它的能力的外现就是精神。如果你心力不足,肾精不足的话,你这个人就显得没有精神,所以这个精神也是指的我们身体层面上的一种东西。

那么胆识,在中医里认为,胆是主决断的,那么你有没有决断力,这也是你的一个领导力的一个体现。那么决断力在很大程度上,涉及到的是什么呢?就是你胆气的足不足,并不是说这个人把胆囊切了,他就没有决断力,关键是一个胆气的足不足,胆精的问题目,所以你这个人聪明与否,关键在于看你的肝肾的能力。这样讲来就是说学习《中庸》,可以使我们更多的向内看,向内在的去观察我们人身,是在培养我们向内看的能力,但是向内看实际上是很不容易的,向内看是很痛苦而且很难,这也是自古圣贤皆寂寞。比如说在西方社会,它追求的目标是认识你自己,而我们中国社会,是要天人合一,所谓天人合一就是外面这个天和人,大宇宙和小宇宙的和谐,而这种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越高,就越接近于《中庸》说的至诚、至善。也就能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 再次,讲到这里许多朋友就会问,你讲了这么多大道理,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怎么做才能达到天人合一呢。不急下面我们就聊聊,比如说好像很多人说不懂得国学,可是老百姓每天都在用着这些东西,所以这在古代里边来说,这叫百姓日用而不知,就是老百姓每天都在使用这些东西,但是其中的道理到底是什么我们并不知道,所以说《中庸》一直强调让我们学习的方式,应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培养我们的洞察力,这对培养我们对天地自然的感悟非常重要。大家去认真的想一想,我们中国人为什么说买东西不买南北,想过没想过,为什么买东西,不买南北?我们看上面讲的这张图就明白了。

在人体来讲,我们的人,心火,心在最上,而心就是它代表,你要是俯卧大地的话,心在最上,所以上边为南。那么从第一个层面来讲,就是大家想想,为什么买东西不买南北,实际上东在中国的文化当中,它按照一种取向比类的方式,它把东归属于木,把西归属于金,南是火,北是水。那么在远古来讲,在用木桶打水的那个年代,一般的来讲就是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木和金为可承受之物,是可以拎着走的,然后火和水是不可承受之物,这是第一个层面,所以我们中国人是买东西不买南北。实际上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说,买南北,买水和火,如果水和火进入人的买卖层面,就会对人类造成某种伤害。比如说买军火,买卖军火和买卖石油,大家可以知道,现在我们目前的所有动荡其实都跟这两个东西有关,它会对人类造成某种伤害。所以我们中国是讲文化的,开个玩笑说,就说我们中国人实际上连骂人都讲究文化。比如说我们为什么骂你这个人不是个东西,我们经常说你这人真不是东西,为什么这么讲,实际上说你不是东西,你就是什么,就是南北。就是在说你这个人就像水和火一样无情无义,它是在讲这个层面。那么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就是一个表层,东方又意味着生发,也就是生,长。中土是化,收,藏。那么就是东方为生发之象,南方为生长,西方为收敛,北方为收藏。先看一下,东方为什么有生发之象,实际上大家看这个东字,这个东(崬)字本身就是一个木,然后中间一个日,太阳从树木中冉冉升起,就是在形容它的逐渐上升的这个状态。那么金(西),在古文里的写法是这样的,大家看像什么,它实际上像一个大鸟立在自己的鸟窝上。那么人类在最初观察西方的时候,观察西方,他首先抓住的是一个象,他抓住一个什么象呢?就说的等到天快黑的时候,鸟都知道归巢了。连天地万物都知道收敛了,都知道回家,都知道该回去了。那么这就是一个收敛的象,所以实际上买卖,在中国买卖东西,实际上在讲的是文化的层面,讲的是非常文化的层面。那么买卖的什么呢?从更深的意义上来讲,就是首先我们买卖的,要么是可以生发的东西,要么是可以收敛的,买卖要么你就买朝阳企业,你做的就是朝阳企业,要么你就是做的可以赚钱的企业,是从这个角度上去讲。然后南方意味着什么呢?南方实际上就意味着散,就是疏布,因为南方为火,是疏布之象,南方就是散,就有点类似于现在企业家做慈善。这是你该散的该花出去的,而且是不应该求任何回报的。就像我们的心脏一样,在这里边的另外一种比方就是,木这边是肝,这边是心,这个是肺,这个是肾,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就是心——疏布,你看心永远在跳,并不是说你睡着了,它就可以停一会儿,它永远在那儿散着,这就是心的象。这是从象的角度理解我们的五脏,那么这个就是肾,就是主收藏。所以这是中国文化的里边,那么中央脾土是什么呢?就是化——生长,化——收藏,那么这个化,这是脾土,土为什么能够化万物呢?什么叫化呢?要知道我们人类也是大地孕育而生,来于尘土,归于尘土。我们传统神话不是也讲到女娲捏黄土造人。所以说化实际上就是从开花到结果的过程。那么这是化,这个过程叫做化,而中央脾土就是这个过程。它是要包含在生发、生长、收敛、收藏四象全都有的东西。所以中央脾土自身,它就是一个圆。那么这个解释呢,用什么来解释呢,就是用《易经》的乾卦的上九来解释,就是见群龙无首吉,见群龙无首吉就是它自成一个圆,既有生发又有生长,又有收敛

又有收藏,是这个样子的

还有就是说现在大家买房子的人特别多,都比较重视风水,那么大家一定要清楚什么叫风水,风水实际上讲的是什么呢?是说你如果老住在这个地方,那么这个地方它的一些对你的影响是像风和水一样看不见的,但是它会影响你的生活。比如说你老住东边的房子和住西边的房子,时间住久了它慢慢慢慢的会影响你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比如说住东边的房子住久了的话,那么你每天如果看到朝阳升起来,这样你每天都能保持着一种欣欣向荣的这么一种状态。就是说你每天你都能够跟着太阳升起而升起,太阳落山你就早早的休息了,你这样慢慢你就会保持着对人生的一种积极的态度,但如果你住在西边的房子,你每天都看到日暮西下,这样你对人生会有一种苍凉感,它慢慢的也会影响你的生活,比如说你会比住东边的房子要晚睡一个小时,要晚起一个小时,你的整个生活状态都会发生变化。无形的事物对我们心理、生活及环境的暗示与影响就是风水的涵义。

还有我们东面山东有个泰山,其实大家仔细想一想,那么在秦皇汉武的时期,都有一个国家很重大的一个事件,就是真正伟大的帝王一定要封禅泰山,那么这个封禅泰山是从哪个意义上讲呢,就是说泰山实际上在五岳当中并不是最高的一座山,对吧,可是为什么都要封禅泰山,为什么不跑到西岳去,或者跑到中岳去,我们中国不是讲中土的吗,你干嘛不跑到中土去,中岳去,不是这样的,是什么原因呢?就是说他封禅泰山,实际上作为国君,他要掌握的国家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国家的生发之机的问题,所以这也是东方的含义,也是为什么要封禅泰山的含义。比如说中国古代连打仗都是这样,因为鼓声是主生发的,嘭嘭嘭敲鼓。所以记着打仗的时候,刚开始一定是敲鼓,敲鼓就能够振奋士气,打仗开始前敲鼓,嘭嘭嘭敲鼓振奋士气,让他的肝气上来,然后让他可以往前冲,然后同时这边到该收兵的时候,我们大家都知道,有一个成语叫什么,鸣金收兵,鸣金收兵一定是吹号,就开始收兵。实际上鸣金收兵就是要收了,收敛了。因为西方属金要收敛,所以你要把这个东西懂了,实际上就是《中庸》源于对天地自然的感悟和天人合一。这些道理是我们日用而不知,每天都在使用这些东西,但是其中的道理到底是什么我们并不知道。道其实很朴实,不管你悟与不悟他都在那里,实实在在的运作。就像我们的心脏一样不论昼夜都在那里跳动着,不是天黑了就停止跳动了。什么是天人合一,就是要将天性与人性合一。天性是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那人性也应该是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只有使人性达到了那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天性。

说的简单点从我们自身说起,要做到至善、至诚、至仁、至真,天人合一。首先第一点要做到顺其自然,我个人认为《中庸》一直在讲顺其自然,那么顺其自然。什么叫顺其自然,这句话说起来很好说,但是这四个字,要想做起来就很难,所谓顺其自然,后面我加了一句话叫因天之序,所谓天的序大家一定要记住,天的序就是从夏到秋,从秋到冬,从冬再到春,这就叫天的顺序,这个顺序是永远不会变的。那么你人体也要顺应这个顺序。顺其自然这话说起来太容易了,但是我们做起来就很难,现在我们很多人,之所以身体不健康,都因为我们不顺其自然,比如说顺其自然就讲,春天花开了你如果折断一支,你秋天就少收一个果,那么这就是你自己做任何事情,你都要想,想清楚这五个点,你到底在那个点位上,你如果是在春天的话,你就不要想着你明天就收钱,你这么想好像挺有为,实际上你什么也做不成。因为春天的时候就是生发,你要在生发的这个层面上,你就只想着生发,你别想着收敛。如果在收钱的这个程度上,你就只想着收敛,你就别想着生发。那么当然最好的状态,就是这个四象全有,那就是最好的。那就叫见群龙无首吉。这几个都是龙,无首,吉了。这是一点,那么这就是《中庸》的第一点,就是说你在这做事做人的当中,你一定要保持着这种情志,就是你到底在那个点位上。第二点它就强调的是君子之道靠自己,一定要记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不靠别的就靠自己。所以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一句话。就是《中庸》在很大程度上是讲人生大道的一本书,所以它实际上在告诉你,浩然正气实际上是一个积精垒气的过程,靠的是吃好睡好学习好,这个以后我们马上要讲,靠的是吃好睡学习好了。人们才可能有完美的人生。第三点就大家一定要记住,所谓天人合一就是自然法则在人身上都会有体现,也叫做有诸内必形诸外。你的内部表现是什么,外边一定会表现出来。比如中医有望闻问切,看你一眼就很清楚,因为你的内部的情况,在你的身体上会有所表现。所以所谓的天人合一,就是人一定要跟自然和谐,它的和谐度越高就越接近于至善,这是天人合一的意义。所以《中庸》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就是天人合一。好,由于时间有限今天就到这里。有机会问跟大家继续交流《中庸》慎独的问题,谢谢大家!

第三篇:中庸

《中庸》

1.【纲领】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yú)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xiàn)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2.【知人】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3.【正心】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xiǎn)能久矣。”

4.【正心】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xiào)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5.【修身】子曰:“道其不行矣夫(fú)!”

6.【审问】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hǎo)问而好察迩(ěr)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7.【明道】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gǔ)擭(huò)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8.【正心】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yīng),而弗失之矣。”

9.【正心】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10.【明道】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rân)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11.【正心】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12.【知物】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yù)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诗云:“鸢(yuān)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13.【笃行】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nì)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zào)慥尔!”

14【修身】.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sì)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zhēng)鹄(gǔ),反求诸其身。”

15【齐家】.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xī),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lú)。”子曰:“父母其顺矣乎!” 16.【齐家】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zhāi)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shěn)可射思。’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此夫!”

17.【知天】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xiǎng)之,子孙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诗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故大德者必受命。”

18.【齐家】子曰:“无忧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武王缵(zuǎn)大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大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斯礼也,达乎诸侯、大夫及士、庶人。父为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父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期之丧,达乎大夫;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

19.【齐家】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春秋,修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裳衣,荐其时食。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序爵,所以辨贵贱也;序事,所以辨贤也;旅酬下为上,所以逮贱也;燕毛,所以序齿也。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礼,禘(dì)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

20【治国】.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shài),尊贤之等,礼所生也。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

齐(zhāi)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既禀称事,所以劝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jiá);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21【知性】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22.【诚意】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23【诚意】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24.【治国】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xiàn)乎蓍(shī)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25.【诚意】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dào)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26.【博学】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fú)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今夫山,一卷(quán)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yuán)鼍(tuó)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

诗云:“维天之命,於穆不已。”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

27.【修身】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dǎo)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

28.【明道】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烖及其身者也。” 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子曰:“吾说夏礼,杞(qī)不足征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

29.【明辨】王(wàng)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诗曰:“在彼无恶(wù),在此无射(yì);庶几夙夜,以永终誉。”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誉于天下者也。

30.【知法】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dào);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31.【修身】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zhāi)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溥(pǔ)博渊泉,而时出之。溥博如天,渊泉如渊。见(xiàn)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yuâ)。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yì)及蛮貊(mò),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坠,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

32.【诚意】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肫(zhūn)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33.【正心】诗曰:“衣锦尚絅。”恶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诗曰:“奏假无言,时靡有争。”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鈇(fū)钺(yuâ)。诗曰:“不显惟德!百辟(bì)其刑之。”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

诗云:“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诗曰:“德輶(yǒu)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臭(xiù)。”至矣。

第四篇:中庸

中庸》原文及译文

【原文】

天命之谓性(1),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 物育焉。(第1章)

【注释】

(1)天命:天赋。朱熹解释说:“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际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并无神秘色彩。(2)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3)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见(xian):显现,明显。乎:于,在这里有比较的意味。(4)中(zhong):符合。(5)节:节度法度。(6)致,达到。

【译文】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

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

”。“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读解】

这是《中庸》的第一章,从道不可片刻离开引入话题,强调在《大学》里面也阐述过的“慎其独”问题,要求人们加强自觉性,真心诚意地顺着天赋的本性行事,按道的原则

修养自身。

解决了上述思想问题后,本章才正面提出“中和”(即中庸)这一范畴,进入全篇的主题。

作为儒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历来对“中庸”有各种各样的理解。本章是从情感的角度切入,对“中”、“和”作正面的基本的解释。按照本章的意思,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平静淡然的,所以叫做“中”,但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而不可避免的,它们必然要表现出来。表现出来而符合常理,有节度,这就叫做“和”。二者协调和谐,这便是“中和”。人人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大家心平气和,社会秩序井然,天下也就太平无事了。

本章具有全篇总纲的性质,以下十章(2-11)都围绕本章内容而展开。

《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据《史记·孔于世家》记载,孔子的儿子名叫孔鲤,字伯鱼;伯鱼的儿子名叫孔伋,字子思。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是其中一派。荀子把子思和孟子看成是一派。从师承关系来看,子思学于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曾子,孟子又学于子思;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观点来看,也大体上是相同的。所以有“思孟学派”的说法。后代因此而尊称子思为“述圣”。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所以名篇方式已下同于《大学》,不是取正义开头的两个字为题,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内容为题了。

早在西汉时代就有专门解释《中庸》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载录有《中庸说》二篇,以后各代都有关于这方面的著作相沿不绝。但影响最大的还是朱熹的《中庸章句》,他把《中庸》与《大学》、《论语》、《孟子》合在一起,使它成为“四书”之一,成为后世读书人求取功名的阶梯。

朱熹认为《中庸》“忧深言切,虑远说详”,“历选前圣之书,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蕴奥,未有若是之明且尽者也。)(《中庸章句·序》)并且在《中庸章句》的开头引用程颐的话,强调《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著作,“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都是实用的学问。善于阅读的人只要仔细玩味,便可以终身受用不尽。

程颐的说法也许有些过头,但《中庸》的确是内容丰富,不仅提出了“中庸”作为儒家的最高道德标难,而且还以此为基础讨论了一系列的问题,涉及到儒家学说的各个方面。所以,《中庸》被推崇为“实学”,被视为可供人们终身受用的经典,这也绝不是偶然的。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原文】

仲尼曰(1):“君于中庸(2),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3),小人而无忌惮(4)也。…(第2章)

【注释】

(1)仲尼:即孔子,名丘,字仲尼。(2)中庸:即中和。庸,“常”的意思。(3)小人之中庸也:应为“小人之反中庸也”。(4)忌惮:顾忌和畏惧。

【译文】

仲尼说:“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君于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

【读解】

孔子的学生子贡曾经问孔子:“子张和子夏哪一个贤一些?”孔子回答说:“子张过分;子夏不够。”子贡问:“那么是子张贤一些吗?”孔子说:“过分与不够是一样的。

”(《论语·先进》)

这一段话是对“君子而时中”的生动说明。也就是说,过分与不够貌似不同,其实质却都是一样的,都不符合中庸的要求。中庸的要求是恰到好处,如宋玉笔下的大美人东家

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登徒子好色赋》)所以,中庸就是恰到好处。最高的道德标准 【原文】

子日,“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1)!”(第3章)

【注释】

①鲜:少,不多。【译文】

孔子说:“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大家缺乏它已经很久了!” 【读解】

正因为它是最高的德行,最高的道德标准,所以,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实行它。这正如我们要求“大公无私”,很少有人能做到,提出“国家、集体、个人利益三兼顾”,就比较容易做到了。要求“跑步进入共产主义”难以做到,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小康”,这就比较容易做到了。

这样说来,中庸之道是不是也只能作为一种理想的道德规范而加以提倡呢? 谁能食而知其味

【原文】

子曰:“道(1)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2)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3)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第4章)

【注释】

(1)道:即中庸之道。(2)知者:即智者,与愚者相对,指智慧超群的人。知,同“智”,(3)不肖者:与贤者相对,指不贤的人。

【译文】

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滋味。” 【读解】

还是过与不及的问题。正因为要么太过,要么不及,所以,总是不能做得恰到好处。而无论是过还是不及,无论是智还是愚,或者说,无论是贤还是不肖,都是因为缺乏对“道”的自觉性,正如人们每天都在吃吃喝喝,但却很少有人真正品味一样,人们虽然也在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事,但由于自觉性不高,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做得过了头就是做得不够,难以达到“中和”的恰到好处。所以,提高自觉性是推行中庸之道至关重要的一环。隐恶扬善,执两用中

【原文】

子日:“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1),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2)!”(第6章)

【注释】

(1)迩言,浅近的话。迩,近。(2)其斯以为舜乎,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其,语气词,表示推测。斯,这。“舜”字的本义是仁义盛明,所以孔子有此感叹。

【译文】

孔子说:“舜可真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啊!他喜欢向人问问题,又善于分析别人浅近话语里的含义。隐藏人家的坏处,宣扬人家的好处。过与不及两端的意见他都掌握,采纳适中的用于老百姓。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 【读解】

隐恶扬善,执两用中。既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庸之道,又是杰出的领导艺术。要真正做到,当然得有非同一般的大智慧。困难之一在于,要做到执两用中,不仅要有对于中庸之道的自觉意识,而且得有丰富的经验和过人的识见。困难之二在于,要做到隐恶扬善,更得有博大的胸襟和宽容的气度。对于一般人来说,不隐你的善扬你的恶就算是谢天谢地了,岂敢奢望他隐你的恶而扬你的善!如此看来,仅有大智慧都还不一定做得到隐恶扬善,还得有大仁义才行啊。

大智大仁的舜帝毕竟只有一个,不然的话,孔圣人又怎么会感叹又感叹呢?聪明反被聪明误

【原文】

子日:“人皆日:„予(1)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阶之中(2),而莫之知辟也(3)。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4)守也。”(第7章)【注释】

(1)予:我。(2)罟(gu):捕兽的网。擭(huo):装有机关的捕兽的木笼。(3)辟(bi):同“避”。(4)期月:一整月。

【译文】

孔子说:“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被驱赶到罗网陷阶中去却不知躲避。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选择了中庸之道却连一个月时间也不能坚持。” 【读解】

聪明反被聪明误。自以为聪明失好走极端,走偏锋,不知适可而止,不合中庸之道,所以往往自投罗网而自己却还不知道。另一方面,虽然知道适可而止的好处,知道选择中庸之道作为立身处世原则的意义。但好胜心难以满足,欲壑难填,结果是越走越远,不知不觉间又放弃了适可而止的初衷,背离了中庸之道。就像孔子所惋惜的那样,连一个月都不能坚持住。赌博也好,炒股票也好,贪污受贿也好,这类现象不都是常见的吗?牢牢抓住不要放弃

【原文】

子日:“回(1)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2)而弗失之矣。”(第8章)

【注释】

(1)回:指孔子的学生颜回。(2)拳拳服膺:牢牢地放在心上。拳拳,牢握但不舍的样子,引申为恳切。服,著,放置。膺,胸口。【译文】

孔子说:“颜回就是这样一个人,他选择了中庸之道,得到了它的好处,就牢牢地把它放在心上,再也不让它失去。” 【读解】

这是针对前一章所说的那些不能坚持中庸之道的人而言的。作为孔门的高足,颜回经常被老师推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在中庸之道方面也不例外。一旦认定,就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这是颜回的作为,也是孔圣人“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的风范。白刃可蹈,中庸难得

【原文】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1),爵禄可辞也(2),白刃可蹈(3)也,中庸不可能也。”(第9章)

【注释】

(1)均:即平,指治理。(2)爵,爵值,禄:官吏的薪俸。辞:放弃。(3)蹈:踏。

【译文】

孔子说:“天下国家可以治理,官爵傣禄可以放弃,雪白的刀 刃可以践踏而过,中庸却不容易做到。” 【读解】

孔子对中庸之道持高扬和捍卫态度。事实上,一般人对中庸的理解往往过于肤浅,看得比较容易。孔子正是针对这种情况有感而发,所以把它推到了比赴汤蹈火,治国平天下还难的境地。其目的还是在于引起人们对中庸之道的高度重视。什么是真正的强

【原文】

子路问强(1)。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2)宽柔以教,不报无道(3),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4)。衽金革(5),死而不厌(6),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7),强哉矫(8)!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9),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第10章)

【注释】

(1)子路:名仲由,孔子的学生。(2)抑:选择性连词,意为“还是”。而:代词,你。与:疑问语气词。(3)报:报复。(4)居:处。(5)衽:卧席,此处用为动词。金:指铁制的兵器。革:指皮革制成的甲盾。(6)死而不厌:死而后已的意思。(7)和而不流:性情平和又不随波逐流。(8)矫:坚强的样子。(9)不变塞:不改变志向。

【译文】

子路问什么是强。孔子说:“南方的强呢?北方的强呢?还是你认为的强呢?用宽容柔和的精神去教育人,人家对我蛮横无礼也不报复,这是南方的强,品德高尚的人具有这种强。用兵器甲盾当枕席,死而后已,这是北方的强,勇武好斗的人就具有这种强。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和顺而不随波逐流,这才是真强啊!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这才是真强啊!国家政治清平时不改变志向,这才是真强啊!国家政治黑暗时坚持操守,宁死不变,这才是真强啊!” 【读解】

子路性情鲁莽,勇武好斗,所以孔子教导他:有体力的强,有精神力量的强,但真正的强不是体力的强,而是精神力量的强。精神力量的强体现为和而不流,柔中有刚;体现为中庸之道;体现为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动摇,宁死不改变志向和操守。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这就是孔子所推崇的强。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这就是孔子所推崇的强。说起来,还是崇高的英雄主义,献身的理想主义。不过,回到《中庸》本章来,孔子在这里所强调的,还是“中立而不倚”的中庸之道,儒学中最为高深的道行。正道直行,默默无闻也不后悔

【原文】

子曰:“素隐行怪(1),后世有述焉(2),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3)。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4),唯圣者能之。”(第11章)

【注释】

(1)素:据《汉书》,应为“索”。隐:隐僻。怪:怪异。(2)述:记述。(3)已:止,停止。(4)见知:被知。见,被。【译文】

孔子说:“寻找隐僻的歪歪道理,做些怪诞的事情来欺世盗名,后世也许会有人来记述他,为他立传,但我是绝不会这样做的。有些品德不错的人按照中庸之道去做,但是半途而废,不能坚持下去,而我是绝不会停止的。真正的君子遵循中庸之道,即使一生默默无闻不被人知道也不后悔,这只有圣人才能做得到。” 【读解】

钻牛角尖,行为怪诞,这些出风头、走极端欺世盗名的搞法根本不合中庸之道的规范,自然是圣人所不齿的。

找到正确的道路,走到一半又停止了下来,这也是圣人所不欣赏的。

唯有正道直行,一条大路走到底,这才是圣人所赞赏并身体力行的。

所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这是圣人所赞赏的精神。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这也是圣人所赞赏的精神。

以上几章从各个方面引述孔子的言论反复申说第一章所提出的“中和”(中庸)这一概念,弘扬中庸之道,是全篇的第一大部分。君子之道费而隐

【原文】

君子之道费而隐(1)。夫妇(2)之愚,可以与知焉(3),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4)。《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5)。”言其上下察也(6)。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7),及其至也,察乎天地。(第12章)

【注释】

(1)费:广大。隐:精微。(2)夫妇:匹夫匹妇,指普通男女。(3)与:动词,参与。(4)破:分开。(5)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引自《诗经·大雅·旱麓》。鸢,老

鹰。戾,到达。(6)察:昭著,明显。(7)造端:开始。

【译文】

君子的道广大而又精微。普通男女虽然愚昧,也可以知道君子的道;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即便是圣人也有弄不清楚的地方,普通男女虽然不贤明,也可以实行君子的道,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即便是圣人也有做不到的地方。大地如此之大,但人们仍有不满足的地方。所以,君子说到“大”,就大得连整个天下都载不下;君子说到“小”,就小得连一点儿也分不开。《诗经》说:“鸢鸟飞向天空,鱼儿跳跃深水。”这是说上下分明。君子的道,开始于普通男女,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却昭著于整个天地。

【读解】

这一章另起炉灶,回到第一章“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进行阐发,以下八章(13一20)都是围绕这一中心而展开的。

正因为道不可须臾离开,所以,道就应该有普遍的可适应性,应该“放之四海而皆准”,连匹夫匹妇,普通男女都可以知道,可以学习,也可以实践。

不过,知道是一回事,一般性地实践是一回事,要进入其高深境界又是另一回事了。所以,道又必须有精微奥妙的一方面,供德行高,修养深的学者进行深造,进行创造性的实践。

如此两方面的性质结合起来,使道既广大又精微,既有普及性又有提高性,既下里巴人又阳春白雪,说到底,是一个开放的、兼容的、可发展的体系。

道是如此,世界上的许多事情也都是如此。说到唱歌,卡拉0K谁都可以来上几句,但要唱出歌星级水平可就是另一回事了。

说用电脑打字,坐下来一两个小时,一个完全的外行也可以打出一串字来,可要成为电脑专家就是另一回事了。说到下棋,知道下棋规则,棋瘾大得不可思议的人满街都是,可要成为一名真正的棋手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凡事都有一知半解与精通的区别,匹夫匹妇与“圣人”的分别也就在这里。道不远人,远人非道

【原文】

子日:“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1)‟执柯以伐柯,睨(2)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忠恕违道不远(3),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4)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5)?”(第13章)

【注释】

(1)伐柯伐柯,其则不远:引自《诗经·豳风·伐柯》。伐柯,砍削斧柄。柯,斧柄。则,法则,这里指斧柄的式样。(2)睨:斜视。(3)违道:离道。违,离。(4)庸:平常。(5)胡:何、怎么。慥慥(zao),忠厚诚实的样子。

【译文】

孔子说:“道并不排斥人。如果有人实行道却排斥他人,那就不可以实行道了。”

“《诗经》说:„砍削斧柄,砍削斧柄,斧柄的式样就在眼前。‟握着斧柄砍削斧柄,应该说不会有什么差异,但如果你斜眼一看,还是会发现差异很大。所以,君子总是根据不同人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办法治理,只要他能改正错误实行道就行。”

“一个人做到忠恕,离道也就差不远了。什么叫忠恕呢?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要施加给别人。”

“君子的道有四项,我孔丘连其中的一项也没有能够做到:作为一个儿子应该对父亲做到的,我没有能够做到;作为一个臣民应该对君王做到的,我没有能够做到;作为一个弟弟应该对哥哥做到的,我没有能够做到;作为一个朋友应该先做到的,我没有能够做到。平常的德行努力实践,平常的言谈尽量谨慎。德行的实践有不足的地方,不敢不勉励自己努力;言谈却不敢放肆而无所顾忌。说话符合自己的行为,行为符合自己说过的话,这样的君子怎么会不忠厚诚实呢?…” 【读解】

道不可须臾离的基本条件是道不远人。换言之,一条大道,欢迎所有的人行走,就像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欢迎所有的人学习、实践,社会主义的金光大道欢迎所有的人走一样。相反,如果只允许自己走,而把别人推得离道远远的,就像鲁迅笔下的假洋鬼子只准自己“革命”而不准别人(阿Q)“革命”,那自己也就不是真正的革命者了。

推行道的另一条基本原则是从实际出发,从不同人不同的具体情况出发,使道既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性,又能够适应不同个体的特殊性。这就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

既然如此,就不要对人求全责备,而应该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为他人着想,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要施加给他人。因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要说人家,就是自己,不也还有很多应该做到的而没有能够做到吗?所以,要开展批评,也要开展自我批评。圣贤如孔子,不就从四大方面对自己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吗?那就更不要说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了,哪里没有这样或那样的毛病呢?说不定还深沉得很呢。

不过也不要紧,只要你做到忠恕,也就离道不远了。说到底,还是要“言顾行,行顾言”,凡事不走偏锋,不走极端,这就是“中庸”的原则,这就是中庸之道。

素位而行,安分守己

【原文】

君子素其位(1)而行,不愿乎其外。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2),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3)而不自得焉。

在上位,不陵(4)下;在下位,不援(5)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6)人。

故君子居易(7)以俟命(8),小人行险以侥幸。子曰:“射(9)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10),反求诸其身。”(第14章)【注释】

(1)素其位:安于现在所处的地位。素,平素。现在的意思,这里作动词用。(2)夷:指东方的部族;狄:指西方的部族。泛指当时的少数民族。(3)无入:无论处于什么情况下。入,处于。(4)陵:欺侮。(5)援:攀援,本指抓着东西往上爬,引申为投靠有势力的人往上爬。(6)尤:抱怨。(7)居易:居于平安的地位,也就是安居现状的意思。易,平安。(8)俟(si)命:等待天命。(9)射:指射箭。(10)正(zheng)鹄(gu):正、鹄:均指箭靶子;画在布上的叫正,画在皮上的叫鹄。

【译文】

君子安于现在所处的地位去做应做的事,不生非分之想。

处于富贵的地位,就做富贵人应做的事;处于贫贱的状况,就做贫贱人应做的事;处于边远地区,就做在边远地区应做的事;处于患难之中,就做在患难之中应做的事。君子无论处于什么情况下都是安然自得的。

处于上位,不欺侮在下位的人;处于下位,不攀援在上位的人。端正自己而不苛求别人,这样就不会有什么抱怨了。上不抱怨天,下不抱怨人。

所以,君子安居现状来等待天命,小人却铤而走险妄图获得非分的东西。孔子说:“君子立身处世就像射箭一样,射不中,不怪靶子不正,只怪自己箭术不行。” 【读解】

素位而行近于《大学》里面所说的“知其所止”,换句话说,叫做安守本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安分守己。

这种安分守己是对现状的积极适应、处置,是什么角色,就做好什么事,如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先生所说:“自己是什么就做什么;是西瓜就做西瓜,是冬瓜就做冬瓜,是苹果就做苹果;冬瓜不必羡慕西瓜,西瓜也不必嫉妒苹果……”然后才能游刃有余,进一步积累、创造自己的价值,取得水到渠成的成功。

事实上,任何成功的追求、进取都是在对现状恰如其分的适应和处置后取得的。一个不能适应现状,在现实面前手足无措的人是很难取得成功的。回到我们在《大学》读解里面举过的例子,一位教授,因偶尔发现卖大饼的人很赚钱,一个月一两千,比自己给大学生上课还赚得多了许多,于是便放下课不上而去卖大饼。

这样做值得吗?不值得,这就叫做不守本分,不“知其所止”,这个例子也许举得有点极端,但它却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在面对是否“下海”问题时的一个真实报道。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诸如此类的例子其实还可以举出许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这山望到那山高”,实质上是没有认识清楚自己,迷失了方向。

与“这山望到那山高”密切相关的另一种迷失是不满足自己的职位,总是奢望向上爬,奢望高升,总是怨天尤人,而不像圣人所说的那样“反求诸其身”。用耕云先生在其禅学讲话中的说法:这种人没有认识到“一部机器,大的轮轴固然重要,但如果少了一个小螺丝钉,就会出故障,就会由松散而解体。所以每个部门,每个环节,每个人的工作都很重要,也唯有人人都能构成需要,才能形成整体的健全。”其实,耕云先生在这里所说的道理,也正是毛泽东号召我们“向雷锋同志学习”,“做一颗革命的螺丝钉”的情神。只可惜很多人没有真正认识到这种精神的深刻内涵,不能“素其位而行”,安分守己,提高自己的修养,“居易以俟命”,而是心存妄想,只知道羡慕,甚至嫉妒别人,不惜采取一切手段向上爬,“行险以侥幸”,结果是深深地陷入无休无止的勾心斗角和无尽的烦恼之中,迷失了本性。

凡有奢望,必生烦恼。

所以,不要去妄想什么,只问自己该做什么吧——这就是素位而行,安分守己。行远自迩,登高自卑

【原文】

君子之道,辟(1)如行远,必自迩(2);辟如登高,必自卑(3)。《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4)。”子曰:“父母其顺矣乎!”(第15章)

【注释】

(1)辟:同“譬”。(2)迩:近。(3)卑:低处。(4)“妻子好合……”:引自《诗经·小雅·常棣》。妻子,妻与子。好合,和睦。鼓,弹奏。翕(xi),和顺,融洽。耽,《诗经》原作“湛”,安乐。帑(nu),通“孥”,子孙。

【译文】

君子实行中庸之道,就像走远路一样,必定要从近处开始;就像登高山一样,必定要从低处起步。《诗经》说:“妻子儿女感情和睦,就像弹琴鼓瑟一样。兄弟关系融洽,和顺又快乐。使你的家庭美满,使你的妻儿幸福。”孔子赞叹说:“这样,父母也就称心如意了啊!” 【读解】

老子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都是“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的意思。

万事总宜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否则,“欲速则不达”,效果适得其反。

一切从自己做起,从自己身边切近的地方做起。要在天下实行中庸之道,首先得和顺自己的家庭。说到底,还是《大学》修、齐、治、平循序渐进的道理。无所不在的道

【原文】

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1),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2)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掩(3)如此夫!”(第16章)

【注释】

(1)齐(zhai):通“斋”,斋戒。明,洁净。盛服:即盛装。(2)“神之格思……”:引自《诗经;大雅。抑》。格,来临。思,语气词。度,揣度。矧(Shen),况且。射(yi),厌,指厌怠不敬。(3)掩:掩盖。

【译文】

孔子说:“鬼神的德行可真是大得很啊!看它也看不见,听它也听不到,但它却体现在万物之中使人无法离开它。天下的人都斋戒净心,穿着庄重整齐的服装去祭祀它,无所不在啊!好像就在你的头上,好像就在你左右。《诗经》说:„神的降临,不可揣测,怎么能够怠慢不敬呢?‟从隐微到显著,真实的东西就是这样不可掩盖!” 【读解】

这一章借孔子对鬼神的论述说明道无所不在,道“不可须臾离。”

另一方面,也是照应第12章说明“君子之道费而隐”,广大而又精微。看它也看不见,听它也听不到是“隐”,是精微;但它却体现在万物之中使人无法离开它,是“费”,是广大。

作一个形象的比喻,道也好,鬼神也好,就像空气一样,看不见,听不到,但却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任何人也离不开它。

既然如此,当然应该是人人皈依,就像对鬼神一样的虔诚礼拜了。天生我材必有用

【原文】

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1),子孙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2)而笃(3)焉。故栽者培之(4),倾者覆之(5)。《诗》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6)故大德者必受命。”(第17章)

【注释】

(1)宗庙:古代天子、诸侯祭祀先王的地方。飨(xiang):一种祭祀形式,祭先王。之,代词,指舜。(2)材,资质,本性。(3)笃:厚,这里指厚待。(4)培:培育。(5)覆:倾覆,摧败。(6)“嘉乐君子……”:引自《诗经·大雅·假乐》。嘉乐,即《诗经》之“假乐”,“假”通”嘉”,意为美善。宪宪,《诗经》作“显显”,显明兴盛的样子。令,美好。申,重申。

【译文】

孔子说:“舜该是个最孝顺的人了吧?德行方面是圣人,地位上是尊贵的天子,财富拥有整个天下,宗庙里祭祀他,子子孙孙都保持他的功业。所以,有大德的人必定得到他应得的地位,必定得到他应得的财富,必定得到他应得的名声,必定得到他应得的长寿。所以,上天生养万物,必定根据它们的资质而厚待它们。能成材的得到培育,不能成材的就遭到淘汰。《诗经》说:„高尚优雅的君子,有光明美好的德行,让人民安居乐业,享受上天赐予的福禄。上天保佑他,任用他,给他以重大的使命。‟所以,有大德的人必定会承受天命。” 【读解】

天生我材必有用。

只要你修身而提高德行,“居易以俟命”,总有一天会受命于天,担当起治国平天下的重任。到那时,名誉、地位、财富都已不在话下,应有的都会有。就像前苏联故事片《列宁在十月》里的主人公瓦西里说的:“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由此看来,儒学并不是绝对排斥功利,而只是反对那种急功近利,不安分守己的做法。换言之,儒学所强调的,是从内功练起,修养自身,提高自身的德行和才能,然后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地获得自己应该获得的一切。

这其实也正是中庸之道的精神——凡事不走偏锋,不走极端,而是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译文】

鲁哀公询问政事。孔子说:“周文王、周武王的政事都记载在典籍上。他们在世,这些政事就实施;他们去世,这些政事也就废弛了。治理人的途径是勤于政事;治理地的途径是多种树木。说起来,政事就像芦苇一样,完全取决于用什么人。要得到适用的人在于修养自己,修养自己在于遵循大道,遵循大道要从仁义做起。仁就是爱人,亲爱亲族是最大的仁。义就是事事做得适宜,尊重贤人是最大的义。至于说亲爱亲族要分亲疏,尊重贤人要有等级,这都是礼的要求。所以,君子不能不修养自己。要修养自己,不能不侍奉亲族;要侍奉亲族,不能不了解他人;要了解他人,不能不知道天理。”

天下人共有的伦常关系有五项,用来处理这五项伦常关系的德行有三种。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间的交往,这五项是天下人共有的伦常关系;智、仁、勇,这三种是用来处理这五项伦常关系的德行。至于这三种德行的实施,道理都是一样的。比如说,有的人生来就知道它们,有的人通过学习才知道它们,有的人要遇到困难后才知道它们,但只要他们最终都知道了,也就是一样的了。又比如说,有的人自觉自愿地去实行它们,有的人为了某种好处才去实行它们,有的人勉勉强强地去实行,但只要他们最终都实行起来了,也就是一样的了。孔子说:“喜欢学习就 接近了智,努力实行就接近了仁,知道羞耻就接近了勇。知道这三点,就知道怎样修养自己,知道怎样修养自己,就知道怎样管理他人,知道怎样管理他人,就知道怎样治理天下和国家了。”

治理天下和国家有九条原则。那就是:修养自身,尊崇贤人,亲爱亲族,敬重大臣,体恤群臣,爱民如子,招纳工匠,优待远客,安抚诸侯。修养自身就能确立正道;尊崇贤人就不会思想困惑;亲爱亲族就不会惹得叔伯兄弟怨恨;敬重大臣就不会遇事无措;体恤群臣,士人们就会竭力报效;爱民如子,老百姓就会忠心耿耿;招纳工匠,财物就会充足;优待远客,四方百姓就会归顺;安抚诸侯,天下的人都会敬畏了。像斋戒那样净心虔诚,穿着庄重整齐的服装,不符合礼仪的事坚决不做,这是为了修养自身;驱除小人,疏远女色,看轻财物而重视德行,这是为了尊崇贤人;提高亲族的地位,给他们以丰厚的俸禄,与他们爱憎相一致,这是为了亲爱亲族;让众多的官员供他们使用,这是为了敬重大臣;真心诚意地任用他们,并给他们以较多的俸禄,这是为了体恤群臣;使用民役不误农时,少收赋税,这是为了爱民如子;经常视察考核,按劳付酬,这是为了招纳工匠;来时欢迎,去时欢送,嘉奖有才能的人,救济有困难的人,这是为了优待远客;延续绝后的家族,复兴灭亡的国家,治理祸乱,扶持危难,按时接受朝见,赠送丰厚,纳贡菲薄,这是为了安抚诸侯。总而言之,治理天下和国家有九条原则,但实行这些原则的道理都是一样的。

任何事情,事先有预备就会成功,没有预备就会失败。说话先有预备,就不会中断;做事先有预备,就不会受挫;行为先有预备,就不会后悔;道路预先选定,就不会走投无路。

在下位的人,如果得不到在上位的人信任,就不可能治理好平民百姓。得到在上位的人信任有办法: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就得不到在上位的人信任;得到朋友的信任有办法:不孝顺父母就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孝顺父母有办法:自己不真诚就不能孝顺父母;使自己真诚有办法:不明白什么是善就不能够使自己真诚。

真诚是上天的原则,追求真诚是做人的原则。天生真诚的人,不用勉强就能做到,不用思考就能拥有,自然而然地符合上天的原则,这样的人是圣人。努力做到真诚,就要选择美好的目标执著追求:广泛学习,详细询问,周密思考,明确辨别,切实实行。要么不学,学了没有学会绝不罢休;要么不问,问了没有懂得绝不罢休;要么不想,想了没有想通绝不罢休;要么不分辨,分辨了没有明确绝不罢休;要么不实行,实行了没有成效绝不罢休。别人用一分努力就能做到的,我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用一千分的努力去做。如果真能够做到这样,虽然愚笨也一定可以聪明起来,虽然柔弱也一定可以刚强起来。

【读解】

这一章是《中庸》全篇的枢纽。此前各章主要是从方方面面论述中庸之道的普遍性和重要性,这一章则从鲁哀公询问政事引入,借孔子的回答提出了政事与人的修养的密切关系,从而推导出天下人共有的五项伦常关系、三种德行、治理天下国家的九条原则,最后落脚到“真诚”的问题上来,并提出了做到真诚的五个具体方面。本章以后各章,就是围绕“真诚”的问题而展开的了。

回到本章的内容来看,首先谈的是政治问题。直到20世纪80年代明确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社会一直是一个政治型的社会,政治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头等重要的地位,也是儒学具有头等重要的话题。孔子把政治比作芦苇,取的是它的可塑性。意思是说:什么样的人执政,就会有什么样的政治。尧舜禹汤文武执政,于是有仁政;纣王执政,于是有酒池肉林;始皇执政,于是有焚书坑懦;太宗执政,于是有贞观之治;希特勒执政,于是有法西斯主义。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所以,孔子提出“为政在人”的问题,强调执

政者的修养。这与毛泽东时代提出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我们今天要求选拔“跨世纪的领导干部”,虽然在人的素质内涵上已有根本的不同,但在对执政者修养的要求问题上却是有相通之处的。

关于天下人共有的五项伦常关系,除了因进入民主时代而再无君臣关系外,其它几项关系都依然是与我们血肉相连而不可分割的,也都是需要我们正确处理而不可忽视的。至于处理这几项关系的三种德行,智、仁当然是不言而喻的,倒是“知耻近乎勇”一点,值得我们补上两句。俗话说:“羞耻之心,人皆有之。”孟子说:“羞耻之心对于人至关重要!搞阴谋诡计的人是不知道羞耻的。不以自己不如别人为羞耻,怎么能够赶得上别人呢?”(《孟子·尽心上》)也就是说,知道羞耻是赶上别人的重要条件之一。个人是这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是这样,所以,我们以“毋忘国耻”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究其实质,正是因为“知耻近乎勇”。一个人只有知道羞耻,才能够勇于改正错误,勇于弥补自己的不足,迎头赶上别人,从而免于羞耻。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知道羞耻,才能够发愤图强,富国强兵,富民兴邦,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就是“知耻近乎勇”的道理所在。

关于治理天下国家的九条原则,方方面面,实际上是《大学》里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几个阶段的具体展开。是实用的统治学理论。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是“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的思想。这与孔子所说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相近,都是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或者说是“不打无准备之仗”的思想,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值得我们贯彻到实际生活中去,而不仅仅适用于政治范畴。

最后说到如何做到真诚的问题。“择善固执”是纲,选定美好的目标而执著追求。“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是目,是追求的手段。立于“弗措”的精神,“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态度,则都是执著的体现。“弗措”的精神,也就是《荀子·劝学》里的名言“锲而舍之,朽木不折;楔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精神;“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态度,也就是俗语所说的“笨鸟先飞”的态度,龟兔赛跑的寓言里那获胜的乌龟的态度。其实,无论是纲还是目,也无论是精神还是态度,都绝不仅仅适用于对真诚的追求,举凡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抓住这样的纲,张开这样的目,坚持这样的精神与态度,有什么样的困难不能克服,有什么样的成功不能取得呢?

总而言之,本章内容丰富而涵盖面广,几乎涉及到《大学》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各个环节,特别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诚则明,明则诚

【原文】

自诚明(1),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2)明矣,明则诚矣。【注释】

(1)自:从,由。明:明白。(2)则:即,就。

【译文】

由真诚而自然明白道理,这叫做天性;由明白道理后做到真诚,这叫做人为的教育。真诚也就会自然明白道理,明白道理后 也就会做到真诚。

【读解】

无论是天性还是后天人为的教育,只要做到了真诚,二者也 就合一了。

革命不分先后,明道向善不问先天后天。从另一个角度看,这 里也表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至诚可参天地

【原文】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1);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 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大地之化育(2);可 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3).【注释】

(1)尽其性:充分发挥本性。(2)赞:赞助。化育:化生和养育。(3)参天地:与天地并列力三。参,并列。

【译文】

只有天下极端真诚的人能充分发挥他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他的本性,就能充分发挥众人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众人的本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就可以帮助天地培育生命;能帮助大地培育生命,就可以与天地并列为三了。

【读解】

真诚者只有首先对自己真诚,然后才能对全人类真诚。真诚可使自己立于与天地并列为三的不朽地位。它的功用居然有如此之大,那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从一个方面下功夫

【原文】

其次致曲(1),曲能有诚。诚则形(2),形则著(3),著则明(4),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5)。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注释】

(1)其次:次一等的人,即次于”自诚明”的圣人的人,也就是贤人。致曲:致力于某一方面。曲,偏。(2)形:显露,表现。(3)著:显著。(4)明:光明。(5)化:即化育。

【译文】

比圣人次一等的贤人致力于某一方面,致力于某一方面也能做到真诚。做到了真诚就会表现出来,表现出来就会逐渐显著,显著了就会发扬光大,发扬光大就会感动他人,感动他人就会引起转变,引起转变就能化育万物。只有天下最真诚的人能化育万物。【读解】

这一章相对于上一章而言。上一章说的是天生至诚的圣人,这一章说的是比圣人次一等的贤人。换句话说,圣人是“自诚明”,天生就真诚的人,贤人则是“自明诚”,通过后天教育明白道理后才真诚的人。贤人虽然致力于某一方面,但通过教育和修养,通过:“形、著、明、动、变、化”的阶段,同样可以一步一步地达到圣人的境界:化育万物,与天地并列为三。

说到底,只要你努力奋斗,曲径通幽,条条道路通罗马,最终都可以大功告成,修成正果。

在劝人真诚的问题上,《中庸》真可以说是苦口婆心,不遗余力的了。国家兴亡,必有征兆

【原文】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1)。国家将兴,必有帧祥(2);国家将亡,必有妖孽(3)。见乎起蓍龟(4),动乎四体(5)。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6)。

【注释】

(1)前知:预知未来。(2)祯祥:吉祥的预兆。③妖孽:物类反常的现象。草木之类称妖,虫豸之类称孽。(4)见(xian):呈现。蓍(shi)龟:蓍草和龟甲,用来占卜。(5)四体,手足,指动作仪态。(6)如神:如神一样微妙,不可言说。

【译文】

极端真诚可以预知未来的事。国家将要兴旺,必然有吉祥的征兆;国家将要衰亡,必然有不祥的反常现象。呈现在著草龟甲上,表现在手脚动作上。祸福将要来临时,是福可以预先知道,是祸也可以预先知道。所以极端真诚就像神灵一样微妙。

【读解】

心诚则灵。

灵到能预知未来吉凶祸福的程度,可就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境界了。

至于“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的现象,历代的正史野史记载可以说是比比皆是,不胜枚举。你说它是迷信也罢,说它是无稽之谈也罢,反正不仅一般人津津乐道,就是正统儒学的经典,不也同样认为这种现象“几乎蓍龟,动乎四体”吗?

其实,撩开神秘的迷雾,这里的意思不外乎是说,由于心灵达到了至诚的境界,不被私心杂念所述惑,就能洞悉世间万物的根本规律,因此而能够预知未来的吉凶祸福、兴亡盛衰。

一言归总,还是说到真诚的出神入化功用。不能只做到自我完善

【原文】

诚者,自成也(1);而道,自道也(2)。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于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3),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4)之宜也。

【注释】

(1)自成:自我成全,也就是自我完善的意思。(2)自道(dao):自我。

【译文】

真诚是自我的完善,道是自我的引导。真诚是事物的发端和归宿,没有真诚就没有了事物。因此君子以真诚为贵。不过,真诚并不是自我完善就够了,而是还要完善事物。自我完善是仁,完善事物是智。仁和智是出于本性的德行,是融合自身与外物的准则,所以任何时候施行都是适宜的。【读解】

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

这里把智、仁与真诚的修养结合起来了。因为,真诚从大的方面来说,是事物的根本规律,是事物的发端和归宿;真诚从细的方面来说,是自我的内心完善。所以,要修养真诚就必须做到物我同一,天人合一。而要做到这一点既要靠学习来理解,又要靠实践来实现。

这里最值得注意的是真诚的外化问题,也就是说,真诚不仅仅像我们一般所理解的是一种主观内在的品质,自我的道德完善,而是还要外化到他人和一切事物当中去。作一个形象的比喻,倒正好用得上我们以前常爱引用的那句话:“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彻底解放无产阶级自己。”

自己解放了,全人类都解放了,世界也就大同了。自己真诚了,他人真诚了,真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世界也就美好无欺了。

说到底,还是真诚的奇妙神功。真诚是没有止息的 【原文】

故至诚无息(1),不息则久,久则征(2),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3)。如此者,不见而章(4)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5):其为物不贰(6),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天,斯昭昭之多(7),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8)而不重,振(9)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

今夫山,一卷石(10)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11),货财殖焉。

《诗》云:“维天之命,於穆不已(12)!”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

【注释】

(1)息:止息,休止。(2)征:征验,显露于外。(3)无疆:无穷无尽。(4)见(xian):显现。章:即彰,彰明。(5)一言:即一字,指“诚”字。(6)不贰:诚是忠诚如一,所以不贰。(7)斯:此。昭昭:光明。(8)华岳:即华山。(9)振:通“整”,整治,引申为约束。(10)一卷(quan)石:一拳头大的石头。卷:通“拳”。

(11)不测:不可测度,指浩瀚无涯。(12)《诗》云:以下两句诗均引自《诗经·周颂·维天之命》。维,语气词。放(wu)语气词。穆,深远。不已,无穷。不显,”不”通“丕”,即大;显,即明显。

【译文】

所以,极端真诚是没有止息的。没有止息就会保持长久,保持长久就会显露出来,显露出来就会悠远,悠远就会广博深厚,广博深厚就会高大光明。广博深厚的作用是承载万物;高大光明的作用是覆盖万物;悠远长久的作用是生成万物。广博深厚可以与地相比,高大光明可以与天相比,悠远长久则是永无止境。达到 这样的境界,不显示也会明显,不活动也会改变,无所作为也会有所成就。

天地的法则,简直可以用一个“诚”字来囊括:诚本身专一不二,所以生育万物多得不可估量。大地的法则,就是广博、深厚、高大、光明、悠远、长久。今天我们所说的大,原本不过是由一点一点的光明聚积起来的,可等到它无边无际时,日月星辰都靠它维系,世界万物都靠它覆盖。今天我们所说的地,原本不过是由一撮土一撮上聚积起来的,可等到它广博深厚时,承载像华山那样的崇山峻岭也不觉得重,容纳那众多的江河湖海也不会泄漏,世问万物都由它承载了。今大我们所说的山,原本不过是由拳头大的石块聚积起来的,可等到它高大无比时,草木在上面生长,禽兽在上面居住,宝藏在上面储藏。今天我们所说的水,原本不过是一勺一勺聚积起来的,可等到它浩瀚无涯时,蛟龙鱼鳖等都在里面生长,珍珠珊瑚等值价的东西都在里面繁殖。

《诗经》说,“天命多么深远啊,永远无穷无尽!”这大概就是说的天之所以为天的原因吧。“多么显赫光明啊,文王的品德纯真无二!”这大概就是说的文王之所以被称为“文”王的原因吧。纯真也是没有止息的。

【读解】

“生命不息,冲锋不止。”这是军人的风范。

生命不息,真诚不已。这是懦学修身的要求。不仅不已,而且还要显露发扬出来,达到悠远长久、广博深厚、高大光明,从而承载万物,覆盖万物,生成万物。而这正是天地的法则,说穿了,还是由真诚的追求而达到与天地并列为三的终极目的。这使人想到诗人屈原在《桔颂》里的咏叹:“秉德无私,参天地兮!”实质上足一种巨人哲学,一种英雄主义追求。

这种哲学,这种追求在过去的时代里一直是天经地义,不容置疑的止统。直到现代主义兴起,市场经济发达,一种”非英雄化”、“非英雄主义”的思潮出现,这种哲学,这种追求才受到挑战。

“参天地”的巨人是做不了了,不朽的英雄也难当了,但是否真诚的追求也不要了呢?

这倒是摆衣我们这个过渡的时代的一个严峻问题了。

有人说:“无奸不商。”这当然是与“诚”相悖逆的选择。

而你又作何回答,作何选择呢? 明哲保身,进退自如

【原文】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1)!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2)大哉!礼仪(3)三百,威仪(4)三千。待其人(5)而后行。故曰苟不至德(6),至道不凝焉(7)。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8),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9)。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10)。《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11)其此之谓与?

【注释】

(1)洋洋:盛大,浩翰无边。(2)优忧:充足有余,(3)礼仪:古代礼节的主要规则,又称经礼。(4)威仪:古代典礼中的动作规范及待人接物的礼节,又称曲礼。(5)其人:指圣人。(6)苟不至德:如果没有极高的德行。苟,如果。(7)凝聚,引申为成功。(8)问学:询问,学习。(9)倍:通”背”,背弃,背叛。(10)容:容身,指保全自己。(11)“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引自《诗经·人雅.烝民》,哲,智慧,指通达事理。

【译文】

伟大啊,圣人的道!浩瀚无边,生养万物,与天一样崇高;充足有余,礼仪三百条,威仪三千条。这些都有侍于圣人来实行。所以说,如果没有极高的德行,就不能成功极高的道。因此,君子尊崇道德修养而追求知识学问;达到广博境界而又钻研精微之处;洞察一切而又奉行中庸之道;温习已有的知识从而获得新知识;诚心诚意地崇奉礼节。所以身居高位不骄傲,身居低位不自弃,国家政治清明时,他的言论足以振兴国家;国家政治黑暗时,他的沉默足以保全自己。《诗经》说:“既明智又通达事理,可以保全自身。”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读解】

这一章在继续盛赞圣人之道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层次的重要问题。

首先是修养德行以适应圣人之道的问题。因为没有极高的德行,就不能成功极高的道,所以君于应该“尊崇道德修养而追求知识学问;达到广博境界而又钻研精微之处;洞察一切而又奉行中庸之道;温习已有的知识从而获得新知识;诚心诚意地崇奉礼节。”朱熹认为,这五句“大小相资,首尾相应”,最得圣贤精神,要求学者尽心尽意研习。其实,五句所论不外乎尊崇道德修养和追求知识学问这两个方面,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也就是“德育”和“智育”的问题,“又红又专”的问题。我们今天实施的教育方针,也不外乎是在这两方面之外加上“体育”一项。其性质内涵自然有本质的不同,但其入手的途径却是相通的。

有了德、智两方面的修养,是不是就可以通行无阻地实现圣人之道了呢?问题当然不是如此简单。修养是主观方面的准备,而实现圣人之道还有赖于客观现实方面的条件。客观现实条件具备当然就可以大行其道,客观现实条件不具备又应该怎样做呢?这就需要“居上下骄,为下不倍”,身居高位不骄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的大丈夫气概。至于“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的态度,则是与孟子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一脉相承的,都是对于现实政治的一种处置,一种适应。反过来说,也就是一种安身立命,进退仕途的艺术,所以,归根结底,还是:“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当然,说者容易做者难,看似平淡却艰辛,要做到明哲保身,的确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要协“明哲保身,进退始终,不失其道,自非贤达,孰能兼之?”(《杜佑致仕制》)宋代陆游更是直截了当地感叹道:“信乎明哲保身之难也!”(《跋范文正公书》)

明哲保身,方能进退自如,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这当然与那种“事不关己,高高桂起”的“自由主义表现”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我们切莫把它混为一谈。不要自以为是,独断专行

【原文】

子曰:“愚而好自用(1),贱而好自专(2),生乎今之世反(3)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

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4),不考文(5)。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6)。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做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

子日:“吾说夏礼(7),杞不足征也(8)吾学殷吸礼(9),有宋存焉(10);吾学周礼(11),今用之,吾从周(12)。” 【注释】

(1)自用:凭自己主观意图行事,自以为是,不听别人意见,即刚愎自用的意思。(2)自专:独断专行。(3)反:通”返”,回复的意思。(4)制度:在这里作动词用,指制订法度。(5)考文,考汀文字规范。(6)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车同轨指车子的轮距一致;书同文指字体统一;行同指伦理道德相同。这种情况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才出现的,据此知道《中庸》有些章节的确是秦代儒者所增加的。(7)夏礼,夏朝的礼制。夏朝,约公元前2205年——前1776年,传说是禹建立的,(8)杞:国名,传说是周武王封夏禹的后代于此,故城在个河南杞县。征,验证,(9)殷礼:殷朝的礼制。商朝从盘庚迁都至殷(今河南安阳)到纣亡国,一般称为殷代,整个商朝也称商殷或殷商。(10)宋:国名,商汤的后代居此,故城在今河南商丘县南。(11)周礼:周朝的礼制。(12)以上这段孔子的话也散见于《论语·八佾恰》、《论语·为政》。

【译文】

孔子说:“愚昧却喜欢自以为是,卑贱却喜欢独断专行。生于现在的时代却一心想回复到古时去。这样做,灾祸一定会降临到自己的身上。”

不是天子就不要议订礼仪,不要制订法度,不要考订文字规范。现在天下车子的轮距一致,文字的字体统一,伦理道德相同。虽有相应的地位,如果没有相应的德行,是不敢制作礼乐制度的;虽然有相应的德行,如果没有相应的地位,也是不敢制作礼乐制度的。

孔子说:“我谈论夏朝的礼制,夏的后裔杞国已不足以验证它;我学习殷朝的礼制,殷的后裔宋国还残存着它;我学习周朝的礼制,现在还实行着它,所以我遵从周礼。” 【读解】

本章承接上一章发挥“为下不倍(背)”的意思。反对自以为是,独断专行,也有“不在其位,下谋其政”(《论语·泰伯》)的意思。归根结底,其实还是素位而行,安分守己的问题。

此外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引孔子的话否定了那种“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的人,这与一般认为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具有复古主义倾向的看法似乎有些冲突。其实,孔子所要复的礼,恰好是那种“今用之”的“周礼”,而不是“古之道”的“夏礼”和“殷札”。因为夏礼已不可考,而殷礼虽然还在它的后裔宋国那里残存着,但毕竟也已是过去的了。所以,从本章所引孔子的两段话来看,的确不能随随便便地给他扣上”拉历史倒车”的复古主义者帽子。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

【原文】

天下有三重蔫(1)其寡过矣乎!上焉者(2),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下蔫者(3),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

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4),建诸天地而不悖(5),质诸鬼神而无疑(6),百世以俟圣人而不丁惑(7)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下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8),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9),近之则不厌。

《诗》日:“在彼无恶,在此无射。庶几夙夜,以永终誉(10)。”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11)有誉于天下者也。

【注释】

(1)王天下有三重蔫:王(Wang),作动词用,王天下即在天下做王的意思,也就是统治天下。三重,指上一章所说的三件重要的事:仪礼、制度、考文。(2)上焉者:指在上位的人,即君王。(3)下焉者:指在下位的人,即臣下。(4)三王:指夏、商、周三代君王。(5)建,立。(6)质:质询,询问,(7)俟:待。(8)道:通“导”,先导。(9)望:威望。(10)”《诗》曰”句:引自《诗经·周颂·振鹭》。射(yi),《诗经》本作“斁”,厌弃的意思。庶几(ji),几乎。夙(sU)夜:早晚,夙,早。(11)蚤:即“早”。

【译文】

治理天下能够做好议订礼仪,制订法度,考订文字规范这三件重要的事,也就没有什么大的过失了吧!在上位的人,虽然行为很好,但如果没有验证的活,就不能使人信服,不能使人信服,老百姓就不会听从。在下位的人,虽然行为很好,但由于没有尊贵的地位,也不能使人信服,不能使人信服,老百姓就不会听从。

所以君子治理天下应该以自身的德行为根本,并从老百姓那里得到验证。考查夏、商、周三代先王的做法而没有背谬,立于天地之间而没有悖乱,质询于鬼神而没有疑问,百世以后侍到圣人出现也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质询于鬼神而没有疑问,这是知道天理;百世以后侍到圣人出现也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这是知道人意。所以君于的举止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先导,行为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法度,语言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准则。在远处有威望,在近处也不使人厌恶。

《诗经》说,“在那里没有人憎恶,在这里没有人厌烦,日日夜夜操劳啊,为了保持美好的名望。”君于没有不这样做而能够早早在天下获得名望的。

【读解】

这一章承接“居上下骄”的意思而发挥。要求当政者身体力行,不仅要有好的德行修养,而且要有行为实践的验证,才能取信于民,使人听从,这就好比我们今天要求政府为老百姓办实事一样。不管你把自己的德行吹上天,也不管你的规划有多宏伟,做一两件实事,拿一点政绩出来给我们看看:你修的路在哪里?你建的房在哪里?你办的学校在哪里?市场是否繁荣?物价是否上涨?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成为老百姓的公仆。

提高到理论上来说,这一章所强调的,依然是重实践的观点。“本诸身,征诸庶民”,以自身的德行为根本,并从老百姓那里得到验证。这是主客观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用客观实践来检验自己的主观意图、见解、理论是否符合老百姓的利益与愿望。从而使自己的举止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先导,行为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法度,语言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准则。

这里当然还是蕴含着儒者对伟大与崇高的向往和对不朽的渴望,也就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崇奉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追求。圣人的伟大之处

【原文】

仲尼祖述(1)尧舜,宪章(2)文武,上律天时,下袭(3)水土。辟如大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4),辟如四时之错行(5),如日月之代明(6)”。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7)。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注释】

(1)祖述:效法、遵循前人的行为或学说。(2)宪章:遵从,效法。(3)袭:与上文的“律”近义,都是符合的意思。(4)覆帱(dao):覆盖。(5)错行:交错运行,流动不息。(6)代明:交替光明,循环变化。(7)敦化:使万物敦厚纯朴。

【译文】

孔子继承尧舜,以文王、武王为典范,上遵循天时,下符合地理。就像天地那样没有什么不承载,没有什么不覆盖。又好像四季的交错运行,日用的交替光明。刀物一起生长而互不妨害,道路同时并行而互不冲突。小的德行如河水一样长流不息,大的德行使万物敦厚纯朴。这就是天地的伟大之处啊!

【读解】

天地的伟大之处,就是孔子的伟大之处。因为孔于与天地比肩,与日月同辉。

这一章以孔子为典范,盛赞他的德行,为学者塑造了一个伟大、崇高而不朽的形象,使他流芳百世而成为后代人永远学习与敬仰的楷摸。

这就是大成至圣先师的孔圣人。

从《中庸》本身的结构来看,这也是从理论到实际了,从中庸之道方方面面的阐述落实到一个具体的榜样上来。

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弘扬德行的最高境界

【原文】

《诗》曰,“衣锦尚絅(1)。”恶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暗然(2)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3)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人德矣。

《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4)!”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于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

《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5)。”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

《诗》曰:“奏假无言,时靡有争(6)。”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鈇钺(7)。

《诗》曰:“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8)。”是故君于笃恭而天下

《诗》云:“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9)”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

《诗》曰:“德輶如毛(10)。”毛犹有(11),“上天之载,无声无臭(12)。”至矣!

【注释】

(1)衣锦尚絅:引自《诗经·卫风,硕人》。衣(yi),此处作动词用,指穿衣。锦,指色彩鲜艳的衣服。尚,加。絅(jiong),同“裟”,用麻布制的罩衣。(2)暗然:隐藏不露。(3)的(di)然,鲜明,显著。(4)潜虽伏矣,亦孔之昭:引自《诗经·小雅·正月》。孔,很。昭,《诗经》原作“沼”·昭、搁同,意为明显。(5)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引自《诗经·大雅·抑》。相,注视。屋漏,指古代室内西北角设小帐的地方。相传是神明所在,所以这里是以屋漏代指神明。不愧屋漏喻指心地光明,不在暗中做坏事,起坏念头。(6)奏假无言,时靡有争:引自。诗经·商颂·烈祖》。奏,进奉,假(ge),通“格”,即感通,指诚心能与鬼神或外物互相感应。靡(mi),没有,(7)鈇(fu)钺(yue):古代执行军法时用的斧子。(8)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引自《诗经·周颂,烈文》。不显,“不”通”丕”,不显即大显。辟(bi),诸侯。刑,通“型”,示范,效法。(9)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引自《诗经·大雅·皇矣》。声,号令。色,容貌。以,与。(10)德輶如毛:引自《诗经·大雅·杰民)。輶(you),古代一种轻便车,引申为轻,(11)伦:比。(12)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引自《诗经.大雅·文王》。臭(Xiou),气味。

【译文】

《诗经》说:“身穿锦绣衣服,外面罩件套衫。”这是为了避免锦衣花纹大显露,所以,君子的道深藏不露而日益彰明;个人的道显露无遗而日益消亡。君子的道,平淡而有意味,简略而有文采,温和而有条理,由近知远,由风知源,由微知显,这样,就可以进入道德的境界了。

《诗经》说:“潜藏虽然很深,但也会很明显的。”所以君子自我反省没有愧疚,没有恶念头存于心志之中。君于的德行之所以高于一般人,大概就是在这些不被人看见的地方吧?

《诗经》说:“看你独自在室内的时候,是不是能无愧于神明。”所以,君子就是在没做什么事的时候也是恭敬的,就是在没有对人说什么的时候也是信实的。

《诗经》说:“进奉诚心,感通神灵。肃穆无言,没有争执。”所以,君子不用赏赐,老百姓也会互相对勉;不用发怒,老百姓也会很畏惧。

《诗经》说,“弘扬那德行啊,诸侯们都来效法。”所以,君子笃实恭敬就能使天下太平。

《诗经》说:“我怀有光明的品德,不用厉声厉色。”孔子说:“用厉声厉色去教育老百姓,是最拙劣的行为。”

《诗经》说:“德行轻如毫毛。”轻如毫毛还是有物可比拟。“上天所承载的,既没有声音也没有气味。”这才是最高的境界啊!

【读解】

这种最高的境界就是空气的境界。

空气无声无色无味,谁也看不见听下到嗅不出,可是谁也离它不开。德行能到这种境界,当然是种仙至人了。可谁又能达到这种境界呢?就是孔圣人也未必就能达到吧。

所以还有次一等的境界,这就是“轻如毫毛”的境界。借用诗圣杜甫的诗,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的境界。这种境界,和风细雨,沁人心脾而入人肺腑,使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化,这大概就是圣人的境界吧。

至于那种声色俱厉的疾风暴雨式的做法,那种强制性的劳动改造的方法,正如孔子所说:“末也!”已谈不上什么境界,不过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手段罢了。

本章是《中庸》全篇的结尾,重在强调德行的实施。从天理到人道,从知到行,从理沦到实践,从”君子笃恭”到”天下平”,既回到与《大学》相呼应的人生进修阶梯之上,又撮取《中庸》全篇的宗旨而加以概括。各段文字,既有诗为证又引申发挥。难怪得朱熹要在《中庸章句》的末尾大发感叹:“这样反复叮咛以教人的用意是多么深切啊,后世学者难道可以不用心去钻研体会吗?” 的确也是如此啊!

第五篇:中庸

《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子思所作,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经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集注》,最终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与天地参”就是天人合一。

《中庸》强调以中庸之道用来治理天下国家以达到太平和合.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慎独自修、忠恕宽容、至诚尽性等,虽不乏迂腐之词,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剥离这些文字和制度上的局限性,其文化精神内核仍有相当的合理性.换言之,穿过历史的烟云,我们仍能感受到文化精神深度的共鸣.进一步研究中国儒家的历史命运,对理解《中庸》在中国思想史的地位无疑有重要意义.儒学绵延流传长达2500多年,这是中国文化史上值得深入研究值得总结的现象.透视儒学发展语境中的《中庸》在中国思想史中的地位,有必要考察包括《中庸》在内的儒学在历史和现实中的困境和问题:

儒学在时代发展中修正和改变谱系.儒学诞生时,儒由相礼的职业团体转化为学术教育团体,开创了学术下私人的局面.孔子全力推进儒学而处境艰难——奔走于列国并饿于陈蔡,前后达13年之久,而孔子在政治上真正得到重用并贯彻自己学说的机会却很少.孔子身后儒学分而为八.战国荀子并没有将儒家看成铁板一块,相反,他将“儒者”按人品分为四类:俗人、俗儒、雅儒、大儒.认为:“人主用俗人,则万乘之国亡;用俗儒,则万乘之国存;用雅儒,则千乘之国安;用大儒,则百里之地久.而后三年,天下为一,诸侯为臣.用万乘之国,则举错而定,一朝而伯.”这种区分,超越了孔子和《中庸》关于君子和小人的二分法,在儒家内部将儒者分成由低到高的四类.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不意味儒家从此以往就长治久安,儒学也没有就此永远成为中国的中心意识形态.事实上,“独尊”的儒学,在政治主张和理论形态上都背离了孔子儒学的原貌.何况独尊儒术只不过大体确定了儒术成为官方的统治思想的基础而已,其它学派并未被废止.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汉宣帝召开儒家经学会论“五经”之同异.最后将梁丘的《易》、大小夏侯的《尚书》和谷梁的《春秋》纳进了官学体系.后来,时为太子的汉元帝对其父宣帝的治国之道劝谏:“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汉宣帝马上斥责道:“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司马光认为:“夫儒有君子,有小人.彼俗儒者,诚不足与为治也,独不可求真儒而用之乎?⋯⋯乃曰王道不可行,儒者不可用,岂不过甚矣哉!”

秦用法家,汉用儒家,魏晋至唐,佛入中原,老庄亦受重视.到了宋明,儒学的绝对地位才被真正确立起来.但不能忽略的是,南宋只有半壁江山,而明初就开始实行海禁政策,明中叶更是完全闭关封海,使中国封海长达400年之久.中国在失去了对世界开放的重要历史契机,儒学从儒学的神学化和儒学的哲理化中,走向了儒学的颓败化和儒学的祛魅化.在我看来,当代儒学从其诞生起,在其三个层面在都遭遇了一步步的困境: 第一,儒学作为官方意识形态已经失效.不管是作为治国方略,还是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都随着西方现代性的进入,而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从此,儒学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可能性已经丧失,再想恢复“独尊儒术”的辉煌事实上已不可能.可以说,从汉唐的经学诠释系统“十三经注疏”到宋元明清的经学诠释系统“四书五经”的转变,随着《中庸》、《大学》的地位上升,反映出中国思想史上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空前重视,这也从另一个角度看出,作为意识形态的儒学已经衰微,而作为人的哲学的儒学有可能焕发出历史人文风采.第二,儒家思想必须在返身与个体心性修为中,放弃意识形态的诉求.不难看到,知识分子对“天下”精神的追求,无论是《中庸》之“天命之谓性,率性之为道,修道之为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还是《大学》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都给知识分子个体修为和担当天下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真正的知识分子会永远坚持这一高标准.但是,我仍不无担忧地问: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是否还有承担“学术者,天下之公器”的气概?心中是否还有“天下”?手中还有没有“公器”? 第三,儒家思想尤其是中庸思想遭遇西方“竞争哲学”和“丛林法则”的挑战,使其在日常生活的进退应对中显出了弱势,坚持宽厚中道的儒学在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中遭遇到了危机.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加以说明:孔融让梨是儒家美德的体现,但在当代社会中“孔融为什么要让梨”成为了一个问题.西方教育体制实施的全球化的竞争教育,构成对“孔融让梨”的批判.对美国人而言,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不能“让”而要“争”.事实上,今天的教育全球化奉行的恰恰是“争梨”教育模式,而不是“让梨”修为模式.直面当代儒学三重困境我意识到,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儒学,将会慢慢地淡出历史,而作为第二层面的个体心性修为的儒学,和第三层面的重视返身而诚精神生态平衡的儒学,可能具有更宽更大的国际意义和东方文化振兴的意义.就正面价值而言,《中庸》弘扬孔子“忠恕之道”和《大学》“挈矩之道”,坚持在制约自我欲望达成中和平衡方面,对社会的精神生态和人的心理和谐都有其价值.人们践行中庸之道,就会达到素其位而行,不怨天尤人,至诚尽性,中正平和的境界.在坚持至诚和谐中,当代人放弃“我执”,就有可能激发自我的善良天性,尊敬自然万物的本性,参与天地化育万物,找到人类在宇宙间的真正位置.中庸思想在现代性的困境和现代性的恶果中,将以其自身不偏不倚不极端的思维方式,中正平和的价值构成,抵制放纵情感欲望和唯理性的偏颇,坚持辩证看待社会和人生,透析人性的弱点,使人类重新看待东方思想中的合理因素,避免在现代性的误区中,将人类引入“技术的夜半”和“发展的灾难”.在这个意义上,今日重温《中庸》,也是通过回忆唤起曾经被遗忘了的东方思想文化经验,而打开面向更高生存形式的可能.自我看来,今天众多的重要理念和政治命题或多或少与“中庸”相关.诸如:“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天下“、“成己成物”、“过犹不及”、“通权达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立己达人”,“居安思危”、“多难兴邦”、小康社会、与时俱进、和谐世界、和平发展、竞争合作、互利共赢等等,其中都寓含了中庸的哲理与方略.就历史局限性而言,《中庸》中有不少过时之语、腐儒之言、不合时宜之句,需加以分梳和批评.《中庸》思想的局限性无疑是当时时代生产力发展总体水平和意识形态僵化所决定的.从思想史的角度看,《中庸》思想在处理矛盾中过分强调保持中立稳定,而忽略了对立面的斗争与转化,对事物的自我否定和质变飞跃未能参透,加上过多的君臣上下的统治术于其中,形成一些哲学思想的硬结和政治思想的缺陷.但我仍然认为,《中庸》一书时代的合理性大于历史的局限性,书中精彩高远的思想仍然占主导地位,其与西方不同的东方智慧在今天更显出了精神魅力,值得阐释和发扬.

《中庸》节选课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