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粤教版精品课件课件 《登高》教案3
《登高》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沈的苦痛与忧思。
学习设想
1.朗读吟诵。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
2.情景再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
3.加强背诵指导。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投影画面)
1,(音乐起)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
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棗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放声高吟: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满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这位老人,走近他的生活,一起来欣赏1200多年前他为我们留下的这千古传唱的著名诗篇《登高》(投影课题)
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再来诵读一遍!(音乐起)
(放音乐《二泉映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登高》全诗 2、指导诵读
学习诗歌重在诵读,诵读能更好地领会诗的主旨,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鉴赏诗歌。
那么怎样才能诵读得更好呢?(投影诵读要领)
1、理性的把握: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2、感性的表现:语音、语调、表情、动作、音乐
3,节拍要清晰,体现诗的韵律。语气要缓慢,沉重,读出“悲”的基调。首联
节奏感要强,注意表现整个画面的气氛。
颔联
要读得气势开阔,有包容宇宙之意。“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二语句要一气读出,“木”“江”二字可重读、适当延长、有余韵;“萧萧”“滚滚”要拉长声音,再现木叶和江水的形象,表现诗人不尽的愁绪哀思。
颈联
是全诗的高潮,要提高声调,读得悲愤。重读 “悲”“常”,描绘长年飘泊之苦;重读“病”“独”,刻画老病孤愁,以加重悲苦情绪。基调沉重,宜缓缓读出。
尾联
含无限凄凉于言外,应读得更加缓慢、沉重,让听者仔细体味诗人此刻百感交集的心态。
二,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
三,写作背景:
杜甫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在这种情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在“何日是归年”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时代的艰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为了排遣郁闷抱病登台。四,赏析全诗
1.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 “高” “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赏析时要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我们不能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鸟,而且只能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这是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2.鉴赏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颌联只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由落木,想到了树,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生命是短暂的。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应该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是互相对比着写的,也有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的生命”,指的是个人的生命。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
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有些无可奈何。还有一种很宏大的气势。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不仅仅是无可奈何,也不是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更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
3.赏析颈联------“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做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这里的“做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做客。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什么叫登台呢?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六层了。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百年了。
“百年”,就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体,这样又是八层愁苦。4.赏析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苦,是什么意思?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应该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中国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化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五,研讨思想内容
1、首联写登高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哪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秋江景物的什么特点 ?
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鸣的猿啼、孤零冷落的小岛、水落而出的白沙、低飞盘旋的水鸟。这些都是具有夔州三峡秋季特征的典型景物,捕捉入诗,不但形象鲜明,使人读了如临其境,而且所展示的境界,既雄浑高远,又肃杀凄凉。
2、颔联写了萧萧而下的“无边落木(落叶)”、滚滚东流的“不尽长江”两种景物。这样的景物,对于当时55岁(逝世前3年)、飘零流落在外,同时又是一个现实主义的有阔大胸襟的诗人的杜甫来说,会产生怎样的感慨?
既感到人生短暂而渺小,历史悠远而不可逆转,因壮志未酬而产生惆怅;也会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
3、如果说前两联是写景,后两联是什么?
抒情。直接倾诉内心的重重愁苦。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重在写景,以天、风、沙、渚、猿啸、鸟飞、落木、江水构图;后四句依景抒情,写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忧国伤时的感情。)
4、从“万里”、“作客”、“百年(老年)、“多病”、“独”这些字眼中,你能领悟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身逢战乱、时值悲秋、离乡万里、漂泊他乡、人到老年、体弱多病、孤独无依,再加上国家多难,诗人身受八重愁苦。倍感老病孤独,身世凄凉,十分眷念家乡和亲人,也为国家多难忧心忡忡。
5、尾联中“艰难”、“潦倒”二词形容的是国家还是个人?“苦恨”二字如何理解?这一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既是国家,也是个人。客观上,“国破”与“家亡”是因果关系;主观上,诗人一直忧国忧民,为国家破亡忧心如焚。
从联句的对仗关系看,“苦恨”与“新停”相对,应是副词加动词,“苦”是副词“很”,“恨”是动词“遗憾”,诗人很遗憾过早的白了双鬓,不能多为国家出力。古代知识分子大多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自勉,而杜甫无论穷达,都心忧天下,其思想境界之高,不愧被称为“诗圣”。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共天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2)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答“自强不息”的要联系“落日心犹壮”,答“怨愤”的要联系“不必取长途”。七,比较阅读感悟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比较,感悟两位诗人不同的风格特征。
(两诗均以“秋景”为描写对象,但景物特点、绘景方式、抒情方式等有较大差异。)板书: 情感蕴藏: 首联:哀婉孤独 颔联:沉郁 高昂 颈联:愁苦沉痛 尾联:忧愤 无奈
第二篇:粤教版精品课件课件 《登高》教案2
《登高》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2.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4.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学习设想
1.朗读吟诵。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
2.情景再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教学时数:一课时 课前阅读准备
1.杜甫的生平经历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一)、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涉世不深)
(二)、天宝五年至十四年(746-755),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丽人行》、《兵车行》、《出塞》(忧国忧民)
(三)、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759年,对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辞官,于年底到达成都。组诗“三吏”、“三别”(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
(四)、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年58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村》、《登岳阳楼》(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2.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投影画面)
(音乐起)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棗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放声高吟: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满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是的,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这位老人,走近他的生活,一起来欣赏1200多年前他为我们留下的这千古传唱的著名诗篇《登高》(投影课题)
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再来诵读一遍!(音乐起)
二、指导诵读
学习诗歌重在诵读,诵读能更好地领会诗的主旨,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鉴赏诗歌。
那么怎样才能诵读得更好呢?(投影诵读要领)
1、理性的把握: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2、感性的表现:语音、语调、表情、动作、音乐
三、赏析文本
1.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 “高” “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赏析时要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
我们不能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鸟,而且只能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这是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2.鉴赏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颌联只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由落木,想到了树,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生命是短暂的。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应该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是互相对比着写的,也有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的生命”,指的是个人的生命。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有些无可奈何。还有一种很宏大的气势。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不仅仅是无可奈何,也不是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更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
3.赏析颈联------“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做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这里的“做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做客。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什么叫登台呢?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六层了。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百年了。
“百年”,就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体,这样又是八层愁苦。4.赏析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苦,是什么意思?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应该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中国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化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情感蕴藏: 首联 哀婉孤独 颔联 沉郁 高昂 颈联 愁苦沉痛 尾联 忧愤 无奈 比较赏析
《秋兴·其一》和《登高》是杜甫晚期作品,它们分别创作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和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当时作者在夔州。作者在夔州的一两年的时间内创作了许多千古流传的诗篇,除《登高》和《八阵图》等单首诗外,还有许多组诗,如《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九月》五首,在夔州的这段日子,是作者创作的丰收时期,也是作者生命即将结束前的回光返照————把生命的最后光辉洒向人间,洒向这片他用生命全心全力热爱着的土地(大历五年即770年作者卒)。此时期虽然“安史之乱”结束三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一片混乱,在这种形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其一》),在“何日是归年”(《绝句·其二》)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所有这些像沉重的阴云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只有以他的诗作去排遣那心中的郁闷与愁苦。
《秋兴·其一》是八首中的第一首。诗的首联,开门见山,直写秋景。“玉露(白露)”“枫树林”“气萧森”点明秋兴之依托,因秋景而起兴,感怀。颔联“江间”指代巫峡,“塞上”借边塞指代京城一带。“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点明作者身在巫峡,心想京城,由近及远排比类推,气势十分雄壮。“波浪”在下而说“兼天”,“风云”在天而说接地,用相反相成的语句,极力描绘了秋季阴暗萧森之景,衬托出作者低沉的心境。颈联“丛菊两开他日泪”点出滞留夔州已有两年,眼看菊花两度开放,幽思不已,泪如泉涌。“孤舟一系故园心”说明作者漂泊在外,有家难归,寄身孤舟,故园之思,一心长系。作者在大历三年(公元768年)《登岳阳楼》中有诗句“老病有孤舟”,可见“孤舟”成为作者漂泊流浪的意象物,有家难归,魂系孤舟,其惨苦又有谁人知(大历五年公元770年作者卒于湘江孤舟中)。尾联“催刀尺”即赶制寒衣,强调天已寒冷,“急暮砧”即黄昏时急促地捣衣声。结尾两句紧承上联,用“催刀尺”“急暮砧”这两个声动相连的词组作铺张,把作者想回家的焦急心情进一步烘托出来。此外,诗中用字处处对仗而双关,“波浪”、“风云”、“两开”、“一系 ”、“催”、“急”等,有情有景,有声有色,忽近忽远,忽高忽低,犹如巫峡治水,时而盘旋回落,时而奔腾向前,与杜甫自己的澎湃思潮汇合在一起,诗意十分缠绵感人。
《秋兴·其一》和《登高》在写作上有许多共同特点:首先在感情基调上两首诗都有很浓的悲秋情结。世事艰辛,家丑国难,万里悲秋,老病孤舟,都化作千缕愁绪洋溢在字里行间,作千古一悲,千古一愁。
其次在结构处置上,两诗的首联,颔联都极力描写秋景图,营造了一个悲愁萧森的氛围,使后面的抒情都顺理成章,打倒了景为情基,情为景发,浑然天成,足见构思之妙。
再次,两诗在用词造句上,都是律诗的典范之作,对仗工整又极具情势。在两诗的颔颈联里体现得特别明显。如《秋兴·其一》的颔联“江间波涛”对“塞上风云”,“兼天涌”对“接地阴”,颈联“丛菊两开”对“孤舟一系”,“他日泪”对“故园思”。《登高》颔联“无边”对“不尽”,“萧萧下”对“滚滚来”,颈联“万里悲秋”对“百年多病”,“常作客”对“独登台”。
当然,两诗又有许多不同点,比如感情表达方式上,格律上,特别是在感情基调上《秋兴》诗感伤气氛太浓,境界不如《登高》壮阔。《秋兴》诗首联基调低沉,“凋伤”“气萧森”是其体现,而《登高》仅点明“风急”“天高”“鸟飞回”。在境界上《秋兴》虽有“江间波涛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丹和《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来。”相比还是有点逊色。
[回首页]
《登高》教学设计
作者:海鸥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沈的苦痛与忧思。学习设想
1.朗读吟诵。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
2.情景再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3.加强背诵指导。
4、学以致用,进行诗歌创作练习教学时数 一课时 新课导入:(投影画面)大家都喜欢听故事吧?
(音乐起)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长江边上的夔州,江流奔涌,秋风萧瑟,万木凋零,凄冷的风中,一只孤鸟在高空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衣衫褴褛,步履蹒跚的老人朝山上走去。这位老人,曾经豪情万丈,志在报国,曾经渴望“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他无论穷达,都不忘兼济天下。然而苍天弄人,他一生数起数落,郁郁不得志。重阳节,本是登高祈寿家人团聚的节日,而年过半百,满身疾病,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的他却面对处在战乱之中的国家,面对万里之遥的故乡,面对漫天飘洒的落叶,面对滚滚翻腾的江水,不禁百感交集,放声高吟: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满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是的,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这位老人,走近他的生活,一起来欣赏1200多年前他为我们留下的这千古传唱的著名诗篇《登高》(投影课题)
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再来诵读一遍!(音乐起)
指导诵读 学习诗歌重在诵读,诵读能更好地领会诗的主旨,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鉴赏诗歌。
那么怎样才能诵读得更好呢?(投影诵读要领)
1、理性的把握: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2、感性的表现:语音、语调、表情、动作、音乐
为了更好地诵读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作者,然后具体分析一下这首诗。
谁能介绍一下杜甫的生平经历?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一、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二、天宝五年至十四年,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
三、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759年,对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辞官,于年底到达成都。
四、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年58岁。
写作背景: 杜甫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在这种情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在“何日是归年”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时代的艰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为了排遣郁闷抱病登台。
分析鉴赏:
有人认为杜甫的《登高》是“古今七律之冠”,那么,它在艺术表现方面有什么独到之处?(大家讨论)
分析:从艺术表现角度上看,本篇的独到之处至少有如下两点: 一是对偶工稳,音调铿锵,琅琅上口。全诗八句皆对。诗一开头就以对仗领起,对得自然、工整,尾联两句的对偶一般两种看法,一种认为“苦”做甚,极讲,诗副词,与对句的“新”正好相对,“繁”和“霜”是使动用法;一种认为尾联属宽对,只“苦恨”与“新停“不对。这种结构上井然有序的排列,不仅符合于美学上的所谓均齐,给人以一种神清目爽整饰对称的美感,而且使全诗曲折顿挫,在抑扬有致的韵调中,表达出诗人需要抒发的感情。
同时诗中又多用双声迭字,旋律优美,音节和谐,大大加强了诗的音乐美。如尾联“艰难苦恨”四字,在句法上是并列结构,在声调上却具有抑扬顿挫四声的特色,读时应一字一顿;“潦倒”“新停”为双声迭韵,在声调上又有“上”“平”之分,故音节显得特别铿锵嘹亮,读时应两字一顿。“繁霜鬓”对“浊酒杯”,其声调的妙用,也在所谓“抑扬抗坠之间”。读者密咏恬吟,就能在深沉重浊的韵调之中,体味出诗人颠沛流离的痛苦心情。
二是情景交融,笔法错综变化却又相互照应。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落笔的角度虽然不同,但都围绕着诗的中心——“悲秋”。在写景之中,又有声(风声猿啼声)有色(沙白渚清),有动(鸟飞叶落)有静(沙渚),有局部景(首联),有整体景(颔联)。而且一三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山景;二四两句相承接,都是写江景。
在抒情上,颈联的“万里”与“百年”又与颔联的“无边”与“不尽”相互应,从时空两处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尾联从白发日多,因病停杯,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而且五、七两句相承接,都是写悲苦;
六、八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多病。因“悲秋”而勾引起“苦恨”,因“多病”而造成“停杯”,在诗的内容上又是互相紧密联系的。全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中间虽有如此丰富的内容,如此复杂的感情,但笔势却一气直下,造成了一个既有变化又和谐统一的艺术整体。宋人罗大经评论此诗颈联曰: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又可见其笔法之凝练。
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来诵读此诗。指名背诵。
学以致用:
律诗,我们从小至今也学了很多首了,从理论上我们对诗歌的写法也做了分析指导,那么下面我们就该牛刀小试一下了吧!自行创作律诗一首,题目自拟,内容不限。要力求符合律诗的平仄押韵、起承转合,要求格调清新向上,不做无病呻吟。
布置作业:
1、背诵《登高》
2、修改自行创作的律诗。
[回首页]
第三篇:粤教版精品课件课件 《登高》说课稿1
<登高>说课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简析:
文学鉴赏是一种审美再创造的过程,也是阅读能力的最高层次。其中诗歌鉴赏(特别是古体诗词)是高职类考试文学鉴赏考査的重点,因此诗歌鉴赏被列为重点教学内容。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抓住体现作者感情的词语,品味表现力较强的词句,并且通过联系时代背景,剖析诗词的思想内容,进而运用比较、想象,挖掘创新,领悟诗歌的意境,此篇很适合这样的教学。
2、该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
多读古代诗文中的一些名家名作,这样才能对诗歌的类别、创作背景、表达技巧有初步的了解,从而达到“观千剑而后识器”。此篇居于诗歌鉴赏教学的中间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3、教学目标:
依据特殊类高考大纲确立本课教学的目标为(1)了解杜诗的艺术风格
(2)感受、品味诗歌意境,培养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
4、教学重点与难点:
遵照教学环节,诗歌进行分类鉴赏,依据本诗的特点,可确立该课的教学重点: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所蕴涵的感情;情与景的自然融合。教学难点:准确把握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
5、课时安排:1课时
依据教学进度及全诗内容而制定。
二、学情介绍
学生进行文学鉴赏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从哪些角度进行鉴赏,运用什么方法进行鉴赏,还比较模糊。提高学生鉴赏诗歌能力也是教授本课的一个目的。
三、教法、学法
教学是一门艺术,应变是教学艺术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所谓应变,就是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的授课内容以及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处置措施。因此,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慎重地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学生诵读、教师范读,整体感知、重点赏析的教学方法。
2、语言、动作,形象激情的教学方法。
3、点拨词句方面的一些知识,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教学方法。选择以上教法的依据:语文教学应重视整体教学,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要做到这些,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词句、结构内容以及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据此,我在教学本课时主要采用诵读的方法,使学生初步整体感知全诗。同时通过个性化语言以及动作演示等形象激情的方法来辅助教学,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提高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新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A、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
B、参照注解,动口动脑,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C、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
四、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又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导入新课的开场白就显得十分重要。好的导入语,能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我设计的导语是: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放音乐《二泉映月》,老师在乐声中朗诵《登高》全诗。)
问:大家知道这个老人是谁呀?(杜甫)
以一种讲述电影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这样可以引起同学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以便更快更好的进入诗歌鉴赏的状态中。
(二)老杜知多少(作者简介)
“温故”提问,“知人”论诗,为新课学习作准备。设计如下:
说起这位老人,我们总是有太多的话要说的。大家说说,都知道多少?(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出示幻灯片)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原籍襄阳,迁居巩县。杜审言之孙。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寓居长安近十年。及安禄山兵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至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滞留长安以后,从长安诗开始,杜甫大多作品中表现了他的忧国忧民精神。从早年的志向‘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直到临终,仍在惦念着:‘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杜甫的拳拳之心,永远是那样执着。他随时随地不忘君国,如苏轼所说‘一饭不忘君’。”其诗被称为“诗史”。以古体诗、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有《杜工部集》。后世把杜甫简称为“诗圣”。梁启超赞美杜甫是“情圣”。
学生对杜甫并不陌生,他的诗歌也能背上几首。安排由学生(基础差的)先说,既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可以起到复习旧知识,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的作用。
(三)背景材料提示(出示幻灯片)
因导语设计中已有部分提示,所以不必再多花时间讲解,但了解诗歌写作背景,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及作者复杂的感情,因此这一环节又不能省掉。
(四)感读《登高》:诵读提示
1、学生自由读,学生个读
课堂应当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去支配。整体感知要阅读、讨论与广泛的交流。在信息的交互中扩大和丰富理解,是不可或缺的。在整体感知的阶段,不设置问题,还教学的自然状态,原生与无序的状态,以求得学生整体意识的建构。带问题的感知,因明显地使注意力集中于某一点而不及其余的定向性,而不利于语感的培养。事实上,这种原生的整体感知阅读预示的是一种可能性,是在面与空间上的延展,因而是生动的、丰富的过程。
2、读法指导:
教师展示幻灯,(可在指定学生个读时)就具体内容进行指导。(幻灯)◆阅读和欣赏诗歌要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写作的具体情境,充分调动想象和联想。
◆要注意体会作品的构思和语言的妙处,理解深刻寓意;要反复吟诵,细细品味作品的情思和韵味。
◆《登高》于悲痛中渗透着杜甫伤时忧国的心情。诵读要注意作者通过景物、环境描写创造的“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朗诵要把诗作背诵下来,要适当运用手势、眼神、体态来表情达意。注意声音语调,速度要慢些,韵脚要拖长,声音要响亮。最重要的是深入理解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要让它与自己的思想感情共鸣,做到声情并茂。
◆《登高》表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沉郁,指思想感情上的丰富深厚;顿挫,指语言上的凝炼沉着和节奏上的铿锵跌宕。
3、师示范读
理论必须付诸实践,教师的范读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诗歌朗读的要领。
(四)把握思路(出示幻灯片)
把握诗歌的写作思路,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歌内容,为诗歌背诵作准备。
(五)学生感受:把握意象,品味意境。
学生名句欣赏、感受谈(个品)。(这个设计环节是使学生从自由粗放阅读到点拨细致阅读,符合读书的规律。“名句欣赏”是进入作品的细部,就很多丰富的细节来谈谈学生的认识与感受,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让学生谈个人的感受时,无论哪一句,都要谈得具体,并可能地把原因说出来;但教师要辅以讲解、指点。下面是教师讲解的有关内容。
“杜甫于759年秋辞去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到了秦州,又于这年冬天展转流浪到成都。不久,由于蜀中军阀混战,他不得不流浪到梓州。764年,正当他买舟东下,返回日益思念的洛阳时,他的好友严武被重任成都,杜甫立即赶回成都,筑草堂,这时诗人的内心充满了喜悦。但是在765年春,严武突然去世,诗人又被迫东下,于766年春夏之交到达夔州。而诗人肺病、疟疾、风痹、糖尿病发作,最后耳聋齿落,百病缠身,潦倒不堪。在夔州,山川雄壮,地势险要,高江急峡,古木苍茂,别有一番气象。杜甫在这里写下了很多歌颂山川和遣兴书怀之作,以及咏叹名胜古迹的诗篇。应当说,在夔州的生活是可以惬意的。但是,诗人毕竟是关心政治的人,在这里,一切无不勾起他的回忆,引发他的感慨。于是写下了那千古名诗《登高》。” 提问设计:(出示幻灯片)
问题1.读诗要抓住消息句,品味要品情景语。诗中哪一句是这样的消息句?它有什么作用?
问题2.这首诗的内容和语言是怎样前后照应的?
设计这两个问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由“眼前景”向“心中情”的过渡。
(六)重点赏析(分首、颔、颈、尾四联)
1.景
提问设计:
a、首联写了哪些景?(6)
六件具有代表性的景物:风、天、猿啸、渚、沙、飞鸟。
b、短短14字竟写了6景,体现了诗歌语言怎样的特点?(凝练)
又如马致远《秋思》“小桥„„”
c、景的特点如何,给人怎样的感受?
风急--冷天高--人渺小、孤独猿啸哀鸟飞回--孤独(“哀”--凄凉)鸟----毛泽东“鹰击长空”(积极进取、意气风发)----王唯“鸟鸣山更幽”(自由欢畅)----如果首联可看做若干个镜头的组合,那么颔联则是一个大全景 d、颔联写了怎样的景?
木(由木及人、生命短暂)、江(时间无穷,更显人之渺小、生命之短----士悲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
有人认为这两句八重悲哀,或九重悲哀。(设问:看看有哪九重悲哀?)一重秋天本是悲哀的;二重他乡作客是可悲的;三重秋天在他乡作客尤可悲;四重经常作客更可悲;五重离家万里,又添悲一层;六重无亲无友,独自一人,焉得不悲;七重重阳佳节,不能饮酒,实是可悲;八重多病之身,如何不悲;九重年过半百,一事无成,悲不胜悲啊!凡此种种,把‘登高’之悲情抒发得淋漓尽致。一切景语皆情语,前两联写景,后两联则是抒情
(2)情
a、颈联中“作客”何解?等同于现代汉语吗?(客居他乡)
与我们学生的在外求学同吗?(飘零、流浪在外)
b、有关“登台”
九九重阳节--习俗:登高/赏菊/喝菊花酒(诗尾联提及“酒”)
王唯《九月九日忆„„》“登高”(全家/本地)
然杜甫登高时处境?
独/百年/多病/作客/繁霜鬓/悲秋/潦倒„„苦(悲愁)!苦从何来,尾联给出了答案!
c、尾联-----苦之缘由
艰难-----国难(安史之乱后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自身命运)
d、恨(繁霜鬓)什么?
忧愤!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能为国效力
古代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而杜甫无论“达穷”均“兼济天下”!----伟大的爱国诗人!
e、本诗联联对仗(律诗一般二三联对仗),据此特点分析“苦”的用法? 苦恨---副词(极度).
f、为何“新停浊酒杯”?
中国文人(其实不光是文人啊)好喝,乐忧皆然。
乐饮助兴(杜甫“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忧饮消愁(曹操“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杜甫悲苦有忧,须借酒浇愁,然不能饮,何故?
“多病”(肺病等)---“-潦倒”(穷得买不起酒喝)
愁苦无法排解,只能抑郁在心头!
朗诵提示:情感---愁苦语速---缓慢
在赏析的过程中,设计这些问题,既可以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思考,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具体的鉴赏作品的思想内容。
(七)名家借鉴(依据情况而定,可讲可不讲)
在自己理解作品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再借鉴名家点评,这一环节可以开拓学生视野,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全诗。
(八)课堂小结
写秋景,抒悲情-----风格“沉郁顿挫”。
站在全诗的角度全方位把握作品内容,让学生更加明确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九)鉴赏练习(出示幻灯片)
设置一道选择题,既是对学生该堂课所学知识的检验,又是为了帮助学生适应高考诗歌鉴赏部分题型(选择题的形式)。
作业布置:背诵全诗及名句171中有关杜甫的名句。
选做:印发的资料练习第9、10、11诗歌鉴赏练习。
第一道题是考纲范围内要求每位学生掌握的内容,选做部分一般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加强提高。
五、教学评价
我个人认为能够按照上述思路教授本课,对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还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第四篇:粤教版精品课件课件 《从军行》教案
《从军行》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王昌龄和边塞诗。
2.培养初步鉴赏诗歌词句的能力。
3.品味王昌龄诗歌雄阔豪壮的气势和精炼含蓄的艺术特色,理解诗中的豪情壮志和思归情感。
二、教学时间:一课时
三、过程与鉴赏
(一)引入新课 略
(二)方法指津 1.边塞诗
以擅写边塞战争、塞上风光、仕途坎坷内容而得名。始于六朝及初唐,盛于开元、天宝年间。高适、岑参成就最高,故又称高岑诗派。王之涣、王翰、王昌龄、崔颢、李颀等名列此派。边塞诗交织着英雄气概与儿女心肠,极悲凉慷慨,又有缠绵婉转之情,集中反映了盛唐时代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
王昌龄诗歌既有热情讴歌将士们爱国豪情和昂扬斗志的,又有写戍边将士思乡的忧愁与痛苦的。
2.盛唐边塞诗的特点:
(1)题材广泛:一方面包括将士建立军功的壮志,边地生活的艰辛,战争的酷烈场面,将士的思家情绪;另一方面包括边塞风光,边疆地理,民族风情,民族交往等各个方面。其中前者为主要题材。
(2)意象宏阔:大处落笔,写奇情壮景。
(3)基调昂扬:气势奔放,富有崇高感。
3.边塞诗的阅读:
(1)弄清边塞诗的立意,深挖它含蓄的主旨。如‚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既表达了对良将及早出现的渴望,也表现出对边疆和平的向往。
(2)弄清景物描写与所抒之情的关系。如王维《使至塞上》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通过对大漠壮丽风光的描绘,抒发了对为国御敌守边,立功绝域的将士们的崇敬之情。
(3)弄清诗中哪些地方是对战争场面的描写。一是要抓住与战争有关的器物,如旗、鼓、干、戈,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二是要抓住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和人、事、物,如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玉门关,单于、吐谷浑,羌笛、胡笳、琵琶,《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
(三)文本鉴赏 1.诗人小传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进士。曾任江宁(今江苏南京)令,晚年贬龙标(今湖南黔南西)尉,故世称王江宁、王龙标。安史之乱后,弃官居江夏,为刺史闾丘晓所杀。
诗承建安风骨,风格雄浑,名重当世,尤以七绝出类拔萃,赢‚七绝圣手‛之称。后人推与李白‚争胜‛,列为‚神品‛。留下诗近200首,其中绝句约占二分之一。
2.诵读指导
一、把握节奏
二、读准语调
青海长云暗雪山,——基调豪壮 孤城遥望玉门关。——用悲壮语调读 黄沙百战穿金甲,——用坚定语调读 不破楼兰终不还。——用豪壮语气读
三、读出意境
第一、二句:概括描绘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环境。诗人用鸟瞰的笔法,次第展开了西北边陲的广阔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第三、四句直接抒情,在惨烈的战斗中,金甲尽管磨穿,但将士报国壮志并没有消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发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壮誓言,表达戍边将士不畏环境恶劣,不怕战争艰苦,誓死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
小结:这首诗有长期戍边的悲苦,更有保卫边疆的慷慨。而雪山长云、海天无际中的独立雄关,形象地烘托出这种复杂的感情。
3.美点赏析
1、诗歌如何描写边塞戍守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 环境? 虚写:
1、2句想象夸张 实写:黄沙 战场 荒凉萧瑟
2、诗歌是怎样表现边塞将士的宽广胸襟的? 战斗生活:孤城遥望 百战穿 誓言:终不还
3、说说本诗的意境? 阔大悲壮: 1、2句情景交融 悟出 3、4句直接抒情 倍感
四、问题探究
问题:
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点此诗主旨说:‚作豪语亦可,然作归期无日看倍有意味。‛沈德潜的说法理由何在?请你查找资料,就这一问题作一探讨。
参考资料一:
《唐贤清雅集》:‚清而庄,婉而健,盛唐人不作一凄楚音。‛
《唐人绝句精华》:‚又换一意,写思归之情而曰‘不破楼兰终不还’,用一‘终’字而使人读之凄然。盖‘终不还’者,终不得还也。连上句金甲着穿观之,久戍之苦益明。如以为思破敌立功而归,则非诗人之本意矣。‛
参考资料二:
《从军行》属乐府旧题,这组诗共七首,未必是一时之作,但却是完整的边塞组曲。《唐人万首绝句选评》云:‚《从军》诸作,皆盛唐高调,极爽朗,却无一直致语。‛这组诗既写了将士们安边报国、勇于进取的豪迈精神,也抒发了他们无法排遣的乡思和离愁。诗中表现的思想情感是多元的、丰富的,既有报效国家的英雄主义豪情壮志,又有真切实在的厌战思乡、渴望和平的人之常情。其一、二采用细节描写表现边人的思亲怀乡之情,深挚感人;其四写将士们在艰苦环境中为国戍边,渴望胜利的心情;其五写激动人心的胜利情景。
参考资料三:
王昌龄诗集中,边塞诗约二十馀首,厌战的多(如《塞下曲》
三、四;《塞上曲》、《代扶风主人答》及长诗《箜篌引》等),表现立功、尚武者寥寥。就是‚不破楼兰终不还‛,按沈德潜评说,‚作豪语看亦可,然作归期无日看,倍有意味。‛真是懂得诗家三昧。我总觉得王昌龄诗,有种极可贵的人性、人道精神,‚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今天读来都震撼人心。中国战争亘古迄今,都是‚以血肉作长城‛‚一将功成万骨枯‛,从来不考虑人的生命价值。正是从人性出发,王昌龄诗集中,宫怨、闺怨题材,特别丰富、感人,边塞与宫怨,两种题材,实即一个歌颂人性、人道主题。如能从这一方面着笔,可能对唐诗‚底蕴‛,能发掘得更深一些。——选自《中华诗词》网
第五篇:课件..教案文档
教
案
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系别:美术教育系专业:美术学班级:姓名:孙美玲
05级国画1班
导入:提起著名的《清明上河图》想必大家对这幅画耳熟能详,这幅画描绘的北宋都城汴京在清明时节繁华热闹的景象,是宋代画家张择端所绘表达的是歌颂太平盛世的历史长卷,今天我要讲的是与这幅画有关的一位书画皇帝——宋徽宗赵佶,张择端完成此画后首先将它呈献给了宋徽宗。宋徽宗因此成为此画的第一位收藏者。作为中国历史上书画大家的宋徽宗酷爱此画,用它著名的“瘦金体”书法亲笔在图上题写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
一、宋徽宗简介:
在历代帝王中,书画艺术成就最高的当推宋徽宗赵佶。赵佶(1082年至1135年)是北宋第八位皇帝。自小雅好丹青,未登位前被封为端王,与赵大年、黄庭坚、吴元瑜等交往甚密。19岁登基,做了皇帝,他在位25年,是北宋王朝最黑暗腐朽的25年。宋徽宗虽然政治上无能,他也如南唐李后主李煜一样整日里陶醉于春花秋月、昏庸奢侈的日子里,最终葬送了江山,但是他却是位才华横溢的书画家,尤精花鸟、书法。早年曾向吴元瑜学画,吴元瑜师法崔白,得其真传,和他们一样名扬天下。赵佶在花鸟画上受吴元瑜的影响很大,重视写生,对物象观察细致入微,以精工逼真著称,相传他在画鸟时用生漆画鸟的眼睛,非常生动。
赵佶的艺术特色:
·在书法上,他学褚遂良诸家,薛稷的瘦劲,然后再加上自己的风格,独创了“瘦金书” •在绘画上,他的花鸟画有很大一部分是描绘“花石纲”的禽鸟花木,赵佶的绘画宗旨以写生为追求,用笔精细温婉,形象俊俏生动,在华丽富贵的画面中流露出文人特有的含蓄。
二、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下他的书法作品:
《欲借、风霜二诗帖》纸 楷书 33.2 x 63公分
这幅诗帖,就是展现了宋徽宗“瘦金书”神采的精品之一。帖上的每一个字都细瘦、挺拔,笔划舒展、遒丽。在转折处,都明显可见他刻意将藏锋、露锋、运转提顿的痕迹保留下来,竖钩细长而内敛,连笔似飞而乾脆等特点。(印章中的小知识)·《侬芳诗贴》大字楷书,每行俩字,共20行。书法结体潇洒,笔致劲键,也是为赵佶瘦金书代表作之一。
这两幅作品现都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从这两幅作品我们应该稍稍总结出了瘦金书的特点了 下面由我来给大家简单说一下“瘦金书”特点
•瘦直挺拔,横划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有些联笔字像游丝行空,以近行书。
以上简单介绍了一下他的书法作品 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他在绘画方面的成就
三、·绘画代表作品:
下面我们来着重介绍一下他的几幅代表作品
《芙蓉锦鸡图》宋徽宗赵佶作画善于用自然寓意儒家的道德观念,他所画的《芙蓉锦鸡图》就是典型,我们先看画上题诗:“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翳。”译成白话就是深秋的芙蓉花开的很盛,长着高冠子的锦鸡很漂亮,已知它具备儒家的五种美德,(既文武勇仁信)安闲自在胜过野鸭子,所谓五德是指,锦鸡羽毛很漂亮表示文;有锋利的爪表示武;见敌鸟敢于斗争表示勇;见了食物不独食必招呼同类分享表示仁;按时报晓表示信。凫翳表示野鸭,安逸盛凫翳寓意赵佶所统治的宋朝繁荣太平,盛过周成王的太平盛世,〈诗经小雅·凫翳〉就是歌颂周成王太平盛世的,盛凫翳当然就是盛过周成王了。这当然就是自欺欺人的谎言,因为赵佶做皇帝时,宋朝已走入没路,各种矛盾都已十分尖锐。太平盛世也仅是幻想而已。画面锦鸡悠闲地落在芙蓉枝头,侧首仰望偏偏飞舞的彩蝶,气氛祥和。透过画面人们确实可以忘记尘世的烦恼。类似的作品还有《柳鸦芦雁图》〈腊梅山禽图〉〈红蓼白鹅〉等画面都流露出一种祥和之气。(体现了儒家道德观念)
〈柳鸦芦雁图〉分两卷,大家看到这副画呢会有什么感受呢?柳叶芦苇的画法与书法是不是又紧密相连了呢!似乎用了书法中的悬针竖和垂露竖!柳和鸦采用没骨画法,设色浅淡,构图洗练。粗壮的柳根,细嫩的枝条,姿貌丰腴的楼鸦画得都很精细工整。楼鸦双双休息喜戏,形态自在安详。点睛用生漆,更显得神采奕奕。画面在黑白对比和疏密穿插上取得了很大成功。有人认为他是研究花鸟画由重“色”向重“墨”过度的重要作品。
〈瑞鹤图〉是一幅构图比较别致的作品,画幅的下部是一座宫殿的屋顶部分,画时以青石铺染天空,把祥云和白鹤衬托出来,那20只白鹤除两只站在宫殿屋顶两边的鸱吻上外,其余均在飞翔,意境高远充满祥光瑞气,白鹤站立停息时它的尾部的羽毛看上去是黑色的,其实它的尾羽不是黑色的,那黑色的羽毛是生在翅膀后侧,根部接近身体部分,这在白鹤凌空而飞时可以看出,(解放后曾经有一幅宣传画,天空中也画了一群飞翔的白鹤,把尾巴画成了黑色,受到了批评,)赵佶没有犯这样的错误,这说明赵佶是非常注意观察与写生的,关于赵佶对物象观察细致入微的故事有不少。(画家对绘画强调逼真的严格要求)
相传有一次,赵佶到宣和殿,看到殿前荔枝已经结了果实。正好宫中养的一只孔雀走到树下,天然成趣。如把此情此景画下来,便是一幅绝妙的花鸟画。于是赵佶便叫宫廷一些画家来写生作画,画家们从各个不同角度画了不少幅,画的很精致,色彩更是鲜艳明丽。有机幅上有孔雀上藤墩的,赵佶看了连连摇头说:“不对。”,大家感到很纳闷,过了几天赵佶把那些画家招来问:“你们想通了没有?”大家面面相觑,赵佶说:“孔雀登墩,先抬左腿。”这下才明白过来自己画的孔雀都是先抬的右腿,自然皇上不高兴。大家后来仔细观察孔雀登墩的情况果真先抬左脚,便心悦诚服钦佩赵佶的敏锐细致的观察力。
赵佶对绘画创作很严格,要求极具真实地描绘物象,他曾选派一些画家画“龙德宫”的壁画和屏风。画完后他亲自审阅,几乎没有一幅使他满意的,后来看到“壶中殿”门柱廊檐上的一幅《斜枝月季》很赞赏,问是谁所画,有人告诉他是一位新进画院的青年人画,赵佶很高兴,立即赏赐这位青年衣料等物。有人因此问这画好在哪里?赵佶说:“月季花能画好的人不多,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早晚,花蕊及花叶变化很大,各不相同,这幅《斜枝月季》是春天中午开放的,画中的花蕊、花叶与季节、时分完全相符,丝毫不差,所以得重赏。”
以上故事说明赵佶对画家要求很是严格,他那种刻意求真的态度对宋代花鸟画产生了重要影响,有力的推动了宫廷绘画的繁荣。赵佶传世的绘画作品不但有花鸟画,还有人物画、山水画。有人认为其中不少是别人代笔而作,这是一个历史悬案有待进一步考证。然而赵佶本人“妙体众形”的功力和精绝的技巧以及对绘画艺术的贡献谁也否定不了。
四、艺术成就:
历来关于赵佶的艺术成就,论者都以他的花鸟画为最高。赵佶艺术的独创性和对后代的影响力,也主要体现在他的花鸟画中。这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物象意念安排的独特性。第二,写实技法的独特性。第三,诗、书、画、印结合的独特性。总而言之,“徽宗皇帝天纵将圣,艺极于神”(《画继》),诗词书画各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艺术高度,尤其是绘画方面,无论山水、花鸟、人物,都能“寓物赋形,随意以得,笔驱造化,发于毫端,万物各得全其生理”(《广川画跋》)。正如劳伦斯·西克曼在《中国的艺术和建筑》一书中所说:“帝位为徽宗的绘画活动创造了条件,但徽宗的画并不是因其帝位,而是因其画作本身的艺术魅力而流传后世的。”这是一句十分客观的公道话。可以说,徽宗赵佶是历史上唯一真正拥有较高的艺术涵养和绘画才能,并真正称得上画家的皇帝。
题目
绝代画家 昏聩君主
------宋徽宗(赵佶)
1.教学目的——了解宋徽宗的书画贡献。
2.教学内容 ——1.宋徽宗简介。
2.书法方面:独创“瘦金体”。
3.绘画方面:尤擅长工笔花鸟。
4.艺术成就及对后人产生的影响。
3.教学重点——使同学了解宋徽宗在花鸟绘画史上为后人起的作用。
4.教学难点——通过学习1.了解《芙蓉锦鸡图》体现了儒家道德观念。
2.了解《瑞鹤图》表现出了画家对绘画强调逼真的严格要求
5.教学要求:1.思考是什么原因使得赵宋王朝江河日下,(更深一层挖掘他的历史背景)。
2.了解宋徽宗的两幅有名的人物画、山水画等其他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