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课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鸡兔同笼课件(范文大全)
编辑:梦醉花间 识别码:72-710882 课件 发布时间: 2023-09-23 19:21:57 来源:网络

第一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鸡兔同笼课件

导语:鸡兔同笼,是中国古代著名典型趣题之一,记载于《孙子算经》之中。鸡兔同笼问题,是小学奥数的常见题型。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级数学鸡兔同笼课件,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鸡兔同笼》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尝试用不同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3、经历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进行猜测、转化、列举、假设等数学活动,感受有关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4、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这类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解决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策略和方法。

5、在数学活动中进一步提高与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的结果。

教学重点:

用假设法和方程法来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难点:

掌握用假设法来解决这一相关问题。

教学具准备:

一组一张表格,每人各带两枚1角和5角的硬币.课件一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我们中国有几千年的悠久文化,给我们留下许多数学著作和数学趣题.“鸡兔同笼”问题就是其中一道名题.这是从1500多年前孙子算经当中记载的、流传至今的一道数学趣题,我们一起来读读?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一)、示题,理解题意

这道题目什么意思?说得非常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下这“鸡兔同笼”,谁知道鸡兔各有几只呢?哦,这题数字太大了,老师将它的数据改小点,方便我们,研究,这就成了我们今天的例1。(课件)

现在请一位同学读读例1,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从题目中知道了哪些信息?(鸡和兔共8只,鸡脚和兔脚共26只,(用上加和等于这两个词,把这个条件再说一遍,会吗?――-鸡的脚数+兔的脚数=26只)一只鸡2条腿,一只兔4条腿,一只兔的脚比一只鸡的脚多两只)

(二)、探究过程

1、由猜测引入各种方法。

师:是啊,到底鸡和兔各有几只呢?咱们先来猜猜看?(放手学生随意猜)

师:我先猜,我猜笼子里有8只鸡0只兔,你们也猜猜看?

师:谁的猜测是正确的呢?我们要怎样验证?(算一算鸡的脚数+免的脚数会不会26等于只)

可是刚才个人猜一种,有点乱,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把各种猜测有顺序罗列,然后再从中找出正确的答案呢?

师:哦,这确实是个好方法。除了这个好方法外,大家认为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有)现在请小组长带领组员用你们自己的方法算出鸡兔各几只,请组长取出老师给的材料,看清其中的合作要求,如果有些同学需要的话,可以选用老师给的表格。

2、放手由学生自主探究

3、汇报,分享各种好方法,感受方法的优劣。

老师发现各组长带领组员用了不同的方法来解这道题,哪一组愿意展示一下自己小组的解法?现在我们一起来分享各组同学的好方法吧。

(1)、列表法汇报。

A、这位同学借用了老师的表格,你能你们组是怎么想的吗,你们是怎么填这张表格的?――第一行填鸡的只数,第二行填兔的只数,第三行填的是鸡的脚数和兔脚数的总和。

B、你们是怎么有顺序列举的?――从8只鸡0只兔开始,渐渐的减少鸡的只数,增加兔的只数,再算出共有几只脚。

C、你们为什么认为这个是准确答案?

——因为3+5共8只,鸡脚+兔脚=26只,符合题意。

D、说得非常好,同学们,像刚才这组同学这样把各种情况有顺序列出来,再从来找出准确答案,这种方法,我们在数学上称为列表法(板书)还有哪些小组是和他们一样用这种列表法的?你们的想法和答案和他们是一样的吗?

E、很好,其实列的这张表格不仅让我们找到正确答案,还给大家提供了许多有用的信息呢!现在老师让它留在屏幕上让大家好好观察,你们从这张表格中发现什么了吗?

——为什么会少两只而不是三只脚?

——少一鸡多一只兔也就是说用一只鸡换成一只兔。

——从全是8只鸡,16只脚开始加两只脚两只脚,直到26只脚。加了几次才对?

——右看从全是兔,32只脚载去吧减两脚减两脚,直到26只脚。减了几次才对?

(2)假设法汇报。

大家的发现非常有价值,说不定对其他组的其他解法还有帮助呢!现在哪一组还愿意来展示一下不同的做法?

A、你们组是怎么做的?你们说老师帮你一步步写出来。但是你必须解释清楚每一步的理由,好吗?

B、同学们听明白吗?这样吧,我们一起来把XX的过程“画”出来,好吗?你再完整地说一遍,我们来画。如果用圆代表头,用小段代表脚

——假设8只全是鸡,共16只脚

——少了10只?为什么会少了?怎么知道是10只?那该怎么办?

——4-2=2,两只两只补上去。为什么是补2只,而不是3只?补完后有什么变化?

——老师我补,补,补,补,补,要补几次?为什么?

——你得到的5只就是谁的只数?假设鸡得到的就是兔的只数!

C、像XX组这样,先假设成全是鸡,再算出差了几条脚,再两只两只补上去,把鸡变成兔,补出几只,兔子就是几只。假设是鸡,得到的只数是兔子的!这种方法我们数学上称为假设法。

D、既然可以假设全是鸡,你们还有什么想法?你知道假设全是兔,得到的是谁的只数?有这样做的小组吗?如果老师要像刚才那样画出来,你会吗?在他画的过程中,同学在脑中试着列出式子,一会儿帮他核对一下对不对。

——全是兔,怎么表示?脚的情况怎么样?怎么办?请学生边看演示边说式子。

(3)方程法汇报

有哪些小组用了以上两种假设法呢?很好。那还有没有其他的解法?

方程确实是非常好的一种解题方法,你能说说你们组是怎么做的吗?

A、你是怎么想的?谁设为X?根据什么等量关系来列式?

B、说说每一项是什么意思?

(三)总结方法,尝试应用,回到原题。

非常感谢同学展示了这么多种方法解决了列1,其实在我们数学中,我们就是要学会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现在让我们回到1500多年前的这道数字稍大的“鸡兔同笼”,你们会解吗?

老师选了这两个同学的作业,你说说你是怎么解答的?先求?再算?怎么办?得到的是谁的只数?还有哪些同学像他一样用了假设法?

很好,这个同学用了方程,你说说你的想法。还有哪些同学用了这种方法?

有没有用了列表法的?为什么?说明假设法和方程法具有一般性

三、巩固拓展, 构建模型,形成技能(我变我变我变变变)

1、在日本的民间,流传着这么一道数学题目——“龟鹤问题”,你觉得它跟我们中国的鸡兔同笼的题目有什么关系?(其实就是鸡兔同笼问题变式来的)谁相当于鸡?几条腿?谁相当于兔?几条腿?

2、这是某班同学的一次出游时,遇到的租船的问题,看到这道题,你们还有什么想法?

3、这是新星小学“环保”小队的植树情况,你们觉得本题跟我们今天学的鸡兔同笼问题有联系吗?

4、学生动手解决,集体展示汇报。

4、比较归纳。

今天我们共同探究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其实这只是一个特殊例子而已,它代表的是一种数学思想, 它在日常生活中还存在着许多变式,换成乌龟和仙鹤不同的脚只数,换成大船和小船上坐不同的人数,换成植树时男同学女同学种不同的棵树,它还仍然是鸡兔同笼的问题。其实生活中还存在许多“鸡兔同笼”变式题。

四、生活数学,解决问题

现在老师可要考考你们了,我手上握了5个硬币,全是5角和1角的,一共是1.3元,谁说最快算出各有几个5角和1角的硬币?

小组中都带了5角或1角的硬币吧,现在每人来一次代替老师随便从中取出5个,算出一共有多少钱,考考另外三个同学,看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谁是你们组的冠军.五、渗透思想,激发民族自豪感

同学们,中国的数学文化伟大而璀璨,杰出的数学家们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文化遗产,数学在古代曾文明于世界,作为炎黄子孙应感到骄傲,也激发我们为祖国日益强大而努力学习..六、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打开书本114页去研究。

2、完成课本P115做一做

结语:以上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级数学鸡兔同笼课件,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第二篇:六年级数学《鸡兔同笼》教案

《鸡兔同笼》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体会假设和列方程的一般性。

2、过程与方法

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可用猜测、列表、假设或方程解等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向学生渗透转化、函数等数学思想和方法。

2)让学生体会到数学问题在日常生活当中的应用。教学重点:

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1、用数学语言描述一下鸡和兔各有什么特征。

(预设:鸡和兔各有一个头,鸡有两只脚,两只翅膀,兔子有四只脚。)

2、揭示课题

师: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鸡兔同笼》问题。

二、合作讨论、探究新知

(一)出示情景,获取信息

师:“鸡兔同笼”这四个字什么意思呀?(鸡和兔关在同一个笼子里)

出示例题1: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被关在同一个笼子里的鸡和兔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信息?

学生理解:①鸡和兔共8只。②鸡和兔共有26条腿。③鸡有2条腿。④兔有4条腿。

(二)介绍列表法

师:我们先来猜猜,笼子中可能会有几只鸡几只兔呢? 学生猜测。师:在猜测时都抓住了哪个条件呢?(鸡和兔一共是8只)那是不是抓住了这个条件就一定能猜对呢?(不是)

师:那怎样才能确定同学们猜的对不对?(把鸡的腿和兔的腿加起来看等不等于26。)师:请同学们把你们猜测的数据放在表格当中去,验证一下,看正确答案是多少? 学生动手操作,并找出正确答案。师:只有一个答案正确吗?(是)师: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列表法。(板书:列表法)

师:你们觉得用猜想列表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怎么样?(生:麻烦,而且当头和脚的只数越多时,越不容易找出答案。)

师:那我们还有研究新方法的必要。

(三)列方程解

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除了列表法外,还有别的方法吗?(方程的方法)要用列方程的方法就必须找到等量关系式。通过得到的信息能写出哪些等量关系式呢?

(兔的只数+鸡的只数=8;兔的腿+鸡的腿=26条腿)(课件出示)

师:这里我们需要求兔的只数和鸡的只数,共有两个未知数。那我们可以设一个未知数为X,再把另一个表示出来。这道题我们可以设兔的知数为X只,根据兔和鸡共有8只。那鸡的只数就可以表示成:(8-X)只),因为一只鸡有2条腿,所以X只鸡就共有2X条腿。一只兔有4只脚,(8-X)只兔就有4(8-X)只脚。又因为鸡和兔共有26只脚,所以2X+4(8-X)=26 ① 解:设鸡有X只,兔有(8-X)只。2X+4(8-X)=26 在解的时候可以根据等式的性质将减变成加,分别加上4X,再来解。② 解:设有兔X只,鸡有(8-X)只。4X+2(8-X)=26 同样抽生说出自己想法。那种方程好解一点,(设兔的只数为X好解点)所以我们可以设脚数多的兔为X,在解的时候容易一点。

列方程的重点是找出等量关系:设头数,以脚数相等来列出方程;

(四)尝试假设法

师:刚才我们把所有的可能按顺序列出来了,在表格中左起的第一列,8和0是什么意思?(就是有8只鸡和0只兔,也就是假设笼子里全是鸡,)那笼子里是不是全是鸡呢?(不是)那就是把里面的兔也看成鸡来计算了,那把一只4条腿的兔当成一只2条腿的鸡来算会有什么结果呢?(就会少算两条腿)

师:假设全是鸡一共就有16条腿。实际有26条腿,这样笼子里就少了10条腿,为什么会少了10条腿呢?(把兔当了鸡在算。一只兔当成一只鸡算少两条腿,那把几只兔当成了鸡算就会少算10条腿呢?即10里面有几个2。就把几兔当成了鸡算,5个2,用五只兔当成了鸡算,这个五就表示应该有5只兔)

师:上面的过程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请同学们试试看。(学生试着列算式,请一个学生到黑板上去板演。)假设全是鸡:

8×2=16(条)(如果把兔全当成鸡一共就有8*2=16条腿)

26-16=10(条)(把兔看成鸡来算,4条腿的兔当成两条腿的鸡算,每只兔就少了两条腿,10条腿是少算了兔的腿)

4-2=2(假设全是鸡,是把4条腿的兔有当成两条腿的鸡。所以4-2表示是一只兔当成一只鸡就要少算2条腿。)

10÷2=5(只)兔(那把多少只兔当成鸡算就会少10条腿呢?就看10里面有几个2就是把几只兔当成了鸡来算,所以10÷2=5就是兔的只数。)

8-5=3(只)鸡(用鸡兔的总只数减去兔的只数就是鸡的只数,8-5=3只鸡)师:算出来后,我们还要检验算的对不对,谁愿意口头检验。生:3×2+5×4=26(只),5+3=8(只)。师:看来做对了,最后写上答语。

师:我们再回到表格中,看看右起第一列中的8和0是什么意思?(笼子里全是兔)那是不是全都是兔呢?(不是)也就是假设笼子里全是兔。那把兔当了鸡在算。那就是把里面的鸡也当成兔来计算了,那把一只2条腿的鸡当成一只4条腿的兔来算会有什么结果呢?(就会多算两条腿)(课件出示:把一只鸡当成一只兔算,就多了两条腿)

师:先用假设全是鸡的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假设全是兔又应该怎么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呢?同学们能自己解决吗?如果有困难可以同桌边或小组讨论。

(学生讨论写算式,然后指名板演。)

8×4=32(条)(如果把鸡全看成兔一共就有8*4=32条腿)

32-26=6(条)(把鸡当成兔来算,两条腿的鸡当成4条腿兔算,每只鸡就多了两条腿,6条腿是多算了鸡的腿)4-2=2(假设全是兔,是把两条腿的鸡当成有4条腿的兔。所以4-2表示是一只鸡当成一只兔多算了2条腿。)

6÷2=3(只)鸡(那要把多少只鸡当成兔来算就会多算6条腿呢?就看6里面有几个2就是把几只鸡当成了兔算,所以6÷2=3就是现在鸡的只数。)

8-3=5(只)兔

小结:刚才我们假设都是鸡或都是兔,所以把这种方法叫做假设法。这是解答鸡兔同笼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板书:假设法)

小结: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用到了哪些方法?(列表法,假设法和列方程)

三、练习

师:一个小小的问题,我们探究出了这么多的方法,真是太有才了。现在我们就用刚才学到的这些方法来解决《孙子算经》中原题,你会做吗?用你喜欢的一种方法做《孙子算经》中原题。

学生解答并集体讲评

四、延伸、应用 1.课件出示“做一做1”

师:鸡兔同笼问题传到日本时就变成了“龟鹤问题”,你认为“龟鹤问题”与“鸡兔同笼”有什么相似之处?课件出示(龟相当于兔,鹤相当于鸡)展示学生作业,并抽生说说思路。

师:看来鸡兔问题这类问题我们不只局限算鸡和兔的只数问题上,只要能用“鸡兔同笼”问题来解答的问题都可以统一叫做“鸡兔同笼”问题。下面我们就用刚才学到的“鸡兔同笼”方法,来帮我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

2、课件出示“做一做”第二题。问这道题与“鸡兔同笼”问题有相似的地方吗?有哪些地方相似?(大船相当于“兔”,小船相当于“鸡”)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3、课件出示“做一做”第三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五、课后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那你知道早在一千五百年前的古人又是怎么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请同学们自学P114页下面内容。这个内容我们留到下节课进行讲解。

第三篇:六年级数学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鸡兔同笼问题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在解决“鸡兔同笼”的活动中,尝试通过列表举例、画图分析、尝试计算、列方程等方法解决鸡兔的数量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现实情景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的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进而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教材分析:

(一)设计意图:

通过向学生提供了现实、有趣、富有挑战的学习素材,借助我国古代趣题“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展开讨论,从多角度思考,运用多种方法解题,学生可以应用作图法、假设法、列方程解决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逐步探索不同的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设计思路:

遵照《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在课程设置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探索和交流的空间,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通过教师创设的现实情景,让学生投入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去,自己去研究、探索、经历数学学习的全过程,从而体会到假设的数学思想的应用与解决数学问题的关系。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数形结合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

<一>、提出问题

师:(出示主题图)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书中说:“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问:这段话是什么意思?(生试说)

师:这段话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问笼中鸡和兔各有几只?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鸡兔同笼问题,如何解决这个1500年前古人提出的数学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板书课题:鸡兔同笼问题)

<二>、解决问题

师:说明为了研究方便,我们不妨先将题目的条件做一个简化。

(课件出示)例1:鸡兔同笼,有8个头,26条腿,鸡、兔各有几只?(同时出示鸡兔同笼情境图)

师:同学们不妨先讨论一下,看能不能给大家提供一种或几种解这道题的思路,让其它的同学能很容易就理解、弄懂这道题。(学生讨论)

学生初步交流,教师提炼:可以用画图的方法、可以用列表法、可以用假设法、还可以用方程的方法。

师:请同学们先认真思考,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交流,看看你们小组该选择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再把你们的想法,你的思考过程用你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

学生思考、分析、探索,接下来小组讨论、交流、争辩。(老师参与其中,启发、点拔、引导适当,师生互动。)

小组活动充分后进入小组汇报、集体交流阶段。

师:谁能说一说你们小组探究的过程,你们是怎样得出结论的?鸡兔各有几只?

学生汇报探究的方法和结论:

1:画图法:(学生展示画图方法及步骤)

①先画8个头。

②每个头下画上两条腿。

数一数,共有16条腿,比题中给出的腿数少26-16=10条腿。

③给一些鸡添上两条腿,叫它变成兔.边添腿边数,凑够26条腿。

每把一只鸡添上两条腿,它就变成了兔,显然添10条腿就变出来5只兔.这样就得出答案,笼中有5只兔和3只鸡。

师:同学们的探索精神和方法都很好,都能用自己的方法成功地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不过上面的两种方法,老师还是觉得比较麻烦,又是画图,又是列表的,有没有更方便简洁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2.假设法:

教师引导:观察上面的表格我们发现。如果8只都是鸡,则一共只有16条腿这样就比26条腿少10条腿,这是因为实际每只兔子比每只鸡多2条腿。一共多了10条腿,于是兔就有10÷2=5(只),所以我们还可以这样去想:

板书:方法一:假设8只都是鸡,那么兔有:

(26-8×2)÷(4-2)=5(只)

鸡有8-5=3(只)

同样如果8只都是兔,则一共只有32条腿这样就比26条腿多6条腿,这是因为实际每只鸡比每只兔子少2条腿。一共多了6条腿,于是鸡就有6÷2=3(只),所以我们还可以这样去想:

板书:方法二:假设8只都是兔,那么鸡有:

(4×8-26)÷(4-2)=3(只)

兔有8-3=5(只)

3、列方程:

我们还可以根据“鸡的腿+兔的腿=26条”列方程解答:

解:设兔有X只,那么鸡有(8-X)只。

4X+2(8-X)=26,16+2X=26

2X=26-16

X=3

8-3=5(只)

即鸡有3只,兔有5只。

师:通过以上的学习,你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想法吗?

生:解决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方法。

<三>、想一想,做一做:

1.尝试解答课前提出的古代《孙子算经》中记载的鸡兔同笼问题。书中说:“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2.完成书中练一练中的4道题,<四>、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鸡兔同笼问题,发现这类问题可以用画图的方法解决、可以用列表的方式进行分析,还可以用假设的方法(亦可称作置换法)。可以先假设都是同一种事物(换成另一种事物),再根据题中给出的条件进行修正、推算。有的同学还用方程来解决这个问题。一个问题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解决,真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呀!希望同学们今后在学习中也能象今天一样肯于动脑,勤于思考,使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越学越聪明。

第四篇:六年级数学广角鸡兔同笼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12~115页。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体会假设和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向学生渗透转化、函数等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重点: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出示原题

师:同学们,我们国家有着几千年的悠久文化,在我国古代更是产生了许多位数学家和许多部数学著作,《孙子算经》就是其中一部,大约产生于一千五百年前,书中记载着这样一道有名的数学趣题(课件出示《孙子算经》中的原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2.理解题意

师:同学们知道这道题的意思吗?请试着说一说。

生:这道题的意思是——现在,鸡和兔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问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师:这道题的意思正如同学们所想的一样,也就是:(课件出示)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3.揭示课题

师:这就是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也正是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评析:教学即对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数学教学也不例外。课初,教师利用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中的数学趣题直接导入新课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文化的悠久与魅力,激发了探究的兴趣和动机,明确了本节课学习的目的与要求。导入新课的方式多种多样,惟有适合学生学习所需的才是最佳。]

二、合作探索,主动构建

1.出示例1

师:为便于研究,我们可先从简单问题入手,把题中的“35个头”和“94只脚”分别换成“8个头”和“26只脚”,就变成了例1: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2.理解题意

师:“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分别是什么意思?

生:“从上面数,有8个头”是说鸡和兔一共有8只;“从下面数,有26只脚”是说鸡脚和兔脚数共是26只。

3.探索策略

(1)猜想法

师:鸡和兔各有几只呢?我们不妨猜猜看。

生1:3只兔,5只鸡。

生2:6只鸡,2只兔;7只鸡,1只兔;5只兔,3只鸡。

师: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曾说:“有了大胆的猜想才会有伟大的发明和发现”。同学们猜的对不对,不妨验证一下。

生1:一只兔4只脚,3只兔就有12只脚;一只鸡2只脚,5只鸡就有10只脚,一共就是22只脚,看来没猜对。

生2:6只鸡、2只兔一共20只脚,也没猜对;7只鸡、1只兔共18只脚,也不对;5只兔、3只鸡共26只脚,猜对了。

师:在4次猜想中,只有1次猜对了,你们觉得用猜想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好不好?

生:不是很容易猜出正确答案,而且当头和脚的只数越多时,越不容易猜出答案。

师:看来,我们还有研究新方法的必要。

[评析:既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又能让学生体会到猜想法的局限性,还能激发学生探索解决问题新策略的兴趣,这样的教学正是新课程所需要的高效教学。]

(3)假设法

①假设全是鸡

师:我们先从表格中右起的第一列,8和0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有8只鸡和0只兔,也就是假设笼子里全是鸡,这样就有16只脚。

师:实际脚的只数是26只,这样就笼子里就多出了10只脚,该怎么办呢?

生: 用刚才我们发现的规律:在鸡兔总只数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1只兔、减少1只鸡,脚的只数就会增加2只,应该增加5只兔,脚的只数才变成26只,即10里面有5个2。

师:上面的过程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请同学们试试看。

(学生试着列算式,请一个学生到黑板上去板演。)

师:孩子们都写完了吗?多聪明啊!这是一个同学写的算式,我们来听听他是怎么想的。

生:(对着自己写的算式说想法)假设笼子里全是鸡,就有2×8=16只脚,而笼子里实际有26只脚,这样就多出了26-16=10只脚,而1只兔比1只鸡多2只脚,这样就有10÷2=5只兔,鸡的只数就是8-5=3只了。

师:说得多好哇!为了让大家进一步理解这种方法,下面我们边看图边分析(课件演示)。

师:算出来后,我们还要检验算的对不对,谁愿意口头检验。

生:3×2+5×4=26(只),5+3=8(只)。

师:看来做对了,最后写上答语。

②假设全是兔

师:我们再回到表格中,看看左起第一列中的8和0是什么意思?

生:假设笼子里全是兔。

师:先用假设全是鸡的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假设全是兔又应该怎么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呢?请同桌边讨论边写算式。

(学生讨论写算式,然后指名板演。)

师:这是一位同学写的算式,我们来听听他是怎么想的。

生:假设笼子里全是兔,就有4×8=32只脚,这样笼子里实际的脚数就比假设的脚数少了32-26=6只脚,1只鸡比1只兔少2只脚,这样就有6÷2=3只鸡,也就知道有8-3=5只兔了。

课件演示:“假设法” 中假设全是兔的情况。

师:在列表的基础上,我们想到了两种算术方法。回头看看这两种方法的第一步,一个假设全是鸡,另一个假设全是兔,我们给这两种方法起个名字吧。

生:假设法。

师:我们都认为猜想法和列表法有局限性,假设法还有局限性吗?

生:(讨论后)用假设法应该没有局限性了。

[评析:让学生认识、理解、运用假设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为此,教师以表格中数据变化规律为探究基础,以小组合作、师生互动为探究方式,以课件动态演示为探究辅助手段,巧妙地将认知经验和思维过程转化成了数学语言,即数学算式,从而形成了解决问题的全新的一般策略,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推理能力。]

(4)代数法

师: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除了假设法没有局限性外,还有别的也没有局限性的一般方法吗?

生:方程的方法。

师:那么就请同学们用列方程的方法试一试。

(全班尝试,一名学生板演。)

师:我们来听听这个同学的想法。

生:设有x只兔,鸡就有(8-x)只。列出方程4x+2(8-x)=26,解是x=5,即有5只兔,8-3=5只鸡。

师:老师想问你,这里的 4x和2(8-x)分别表示是什么?

生:4x是兔脚的总数,2(8-x)是鸡脚的总数。

师:方程解完了也要注意检验,列方程的解法还有个名字也就叫代数法。

[评析:代数法是学生在五年级已学的旧方法,但运用到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之中又是新策略。教师以旧知识和旧方法为基础,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自主探究,并抓住其中的疑难点设问,帮助学生真正理解过程、掌握方法、提升技能。]

4.小结方法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用到了哪些方法?

生:猜想法,列表法,假设法和代数法。

师:要你们解决《孙子算经》中原题,你现在会选用哪种方法呢?

生1:我选择假设法,假设法比较简便。

生2:我选择代数法,代数法也好理解。

师:下面同学们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评析:在计算教学中,需要算法多样化,更需要算法的优化;同样,在解决问题教学中,需要策略多样化,更需要策略的优化。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应该兼顾并进。但优化并不等于强加,优化也强调自主和需要过程。在这里,教师对此都恰倒好处地予以了关照。]

三、分层练习,深化认识

1.解决原题

生:先独立完成《孙子算经》中的原题,后相互评议。

师:刚才我们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么《孙子算经》中又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呢?同学们想知道吗?我们一起去看看?(课件演示“抬腿法”)同学们古人的解法巧妙吗?如果大家对这种解法感兴趣,课后可以再研究。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类似于鸡兔同笼问题?

2.举出实例

生1:买了一些苹果和梨子,告诉苹果和梨子的单价和总数量,还有总的价钱,求苹果和梨分别买了多少千克。

生2:自行车和汽车一共有几辆,一共有多少个轮子,求汽车和自行车分别有几辆。

„„

师:可见生活中类似于鸡兔同笼的问题有很多,这些问题都可用不同的数学方法来解决,课后可用我们喜欢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3.课堂作业

从第115页“做一做”中自选1~2道题完成。

[评析:《孙子算经》中原题的解决,让学生排除了课初的悬念;作为特殊而巧妙的古代“抬腿法”的课件简介,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我国古代数学的魅力;放手让学生对生活中类似于鸡兔同笼问题的列举,让学生体会到了此类问题在现实中的广泛存在,进而凸显了本节课的学习价值;书面作业的当堂完成和自由选择,足以体现了教学的高效和学生解决问题技能的及时训练与提升,以及对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尊重。]

[总评:鸡兔同笼问题过去是少数精英学生学习的竞赛内容,如今是全体学生学习的一般内容。如何能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让全体学生学得了、学得好、学得乐,广大教师都在密切关注。从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来看,学生的表现还的确如此。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特别注重了以下主要方面。

1.注重解题策略的多样

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多手段、多层面、多角度地探索问题,学生先后运用猜测法、列表法、假设法、代数法等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获得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一般方法,体验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了创新意识。在注重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同时,教师还注重了解决问题策略的自主优化,注重了不同策略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注重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局限性和一般性。

2.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用数学语言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从课初的随意猜想到表格中的有序猜想,从一般验证到表格中数据变化规律的发现,从列表法很快自然联想到假设法、代数法,学生的思维经历了从无序到有序、从特殊到一般、从借鉴到创新、从肤浅到深刻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随之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3.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

“数学广角”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新增的教学内容之一,主要渗透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本节课作为本册教材“数学广角”中的唯一教学内容,也要求教师有意识的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如:用容易探究的小数量替代《孙子算经》原题中的大数量的“替换法”解决问题,渗透了转化的思想和方法;用“列表法”解决问题,渗透了函数的思想和方法;用“算术法”解决问题,渗透了假设的思想和方法;用“方程法”解决问题,渗透了代数的思想和方法等等。这些对于学生而言,无疑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4.注重数学文化的传承

鸡兔同笼问题是《孙子算经》中一道影响较大的名题,一直流传至日本等国,引起了许多国家的众多数学爱好者的广泛关注。教学中,教师把《孙子算经》、《孙子算经》中关于鸡兔同笼问题的原题和《孙子算经》中用“抬腿法”这种特殊而灵巧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用课件科学而生动地再现于课堂,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充分地传承和弘扬了经典的数学文化,较好地体现和提升了课堂的教学品味。

第五篇:人教新课标数学六年级上册《倒数的认识》PPT课件

第二单元

分数的乘法

1、分数的乘法------------------5课时

2、解决问题---------------------4课时

3、倒数的认识------------------1课时

4、整理复习---------------------2课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鸡兔同笼课件(范文大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