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搭石第一课时优秀课件
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而加以制作的课程软件。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搭石第一课时优秀课件,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拖鞋绾裤、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教具准备
录音机、范读带、实物投影仪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首非常优美的诗歌,同学们想听么?师配乐朗诵。绿也无愁,红也无怨,无愁无怨的农家院,不是不知愁苦,是愁苦都能咽!甜的是一树雪梨,辣的是紫皮大蒜,苦的是一畦莴苣,一架葡萄酿着酸人生滋味万千般,农家品尝个最全!这是刘章所写的诗歌《绿也无愁》,作者通过他的诗歌为土地、为山民纵情歌唱。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刘章的家乡,去看看给作家刘章留下深刻印象的《搭石》。板书课题。
2、质疑,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读一读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生纷纷提问。
生:(1)什么是搭石?(搭石是什么样的?)
(2)搭石是做什么用的?(搭石的用途)
(3)在什么地方搭石?
(4)谁搭石?怎样搭石?
师:有这么多问题,我看出来了,咱们班的同学都是些爱提问题的小问号,很聪明,很了不起,不知道这种聪明劲在解决问题方面是不是也这么突出?那好,想用什么办法来解决问题?
生:读书
师:这可是个好办法。
(二)整体感知全文。
1.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打开书103页,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且在自己读明白的地方画上☆,表扬表扬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做上?遇到难题,也可以跟老师交流。开始吧。生开始自由读课文。
2、出示词语:拖鞋绾裤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
学生自由读、个别学生领读、全班齐读。
3.学生合作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作者的家乡留给你怎样的印象,用我们学过的四字词语概括地形容一下。
(三)个性朗读。
1.默读课文,哪些句子是你最喜欢的?把它划出来反复地读一读,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2.反馈交流
(1)每当上工、下工画一般的美感。
随机理解:人影绰绰还能说说几个描写景色的词语。
A找出文中的一句俗语。
B说说这句俗语的意思。
C你还知道哪些俗语?
D师小结:这些由大多数劳动人民创造反映他们生活经验和愿望的定型的语句,就叫俗语,也叫俗话。
(2)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随机理解:谴责
(3)一排排搭石美好的情感。
(4)我的家乡有一条小溪这就是搭石。
随机理解:汛期、拖鞋绾裤(谁可以上来表演一下呢?)当学生说什么是搭石时,老师相机鼓励:你能一边读书一边思考,学习习惯真好,希望大家都向你学习。
师:简单地说,搭石就是什么
生:用石头塔成的桥。
师:那是不是随便一块石头都行呢?
生:平整方正的石头,二尺左右间隔,横着摆放在小溪里,让人们从上面踏过
师:这下明白了,谁能在这条小溪里摆一摆这些石头?(实物投影)台下的学生一起齐读什么是搭石。学生上台摆搭石。
师:说说你是怎样选择石头的?
生:选择平整方正的。
师:说说为什么。
生:不平整就走不稳当了。
师:平整方正是为了让人们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均匀摆放是为了从中感受乡亲们的善良、质朴。要是真是哪块搭石不稳当了,人们会怎样做呢?
反复读,从中感受乡亲们默默无悔、无私奉献地精神。
随机解决课始问题,刚才同学们都找出了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出喜欢的原因,那么同学们刚刚提出的问题会了么,现在老师检查一下。
(四)小结:同学们,在我们眼里这是一块块普普通通的石头,静静躺在溪水中,任人踩踏,却无怨无悔、默默无语。这正是乡亲们默默无悔、无私奉献精神的写照,也是乡亲们乡亲相爱、友好互助情感的纽带。
(五)课内拓展。
同学们,在你们的身边,有没有这样不起眼,但却让你感受到美的事呢?大家不但有发现美的慧眼,也有感受美的心灵,课后,就让我们拿起笔来,把你的发现和感受写下来吧。
同学们,在我们眼里这是一块块普普通通的石头,可刘章爷爷认为这一排排搭石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六)作业。
1、抄写你认为难写的生字。
2、留心观察自己身边事物,找一找有没有让你感受到美的事。
(七)板书
21、搭石
什么是搭石?
搭石是做什么用的?
在什么地方搭石?
谁搭石?怎样搭石?
第二篇:搭石第二课时课件
【设计理念】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综观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实验教材,新增了许多图文并茂,极富人文性的精美短文,编者的用意不言而喻,就是要让教师作为孩子“学习的引领者”,引导孩子去“寻找美,发现美,欣赏美,感受美。”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宽松、自主,富有想象力的学习舞台,让孩子用他的眼睛看世界,让孩子按他的理解来感知课文,用他的方式来展示学习收获,孩子必将还你一片湛蓝的天空。本案例的设计,旨在以孩子最感兴趣的学习视角──“寻找美的风景”为“教学触发点”,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情景创设和教师的语言渲染,让孩子在感受“搭石”这一生活中的寻常事物所蕴含的不寻常的美的同时,受到心灵的启迪和情感的熏陶。
【教学目标】
1、紧扣中心句,想象画面,感知课文,寻找由搭石构筑的风景,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发现美,感受美。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课前准备】
1、课文的插图,有关搭石的资料介绍。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格言导入,确立学习交流话题
1、教师谈话,推荐格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2、学生自由说说对格言的理解。
3、确立学习话题“寻找一片美的风景”,板书课题:
搭石
二、走进文本,初识搭石,激发寻美情感
1、打开书本,去仔细地寻找一下,作者所说的那道风景究竟是什么?如果找到了你就把它用波浪线画下来。注意,读课文时字字读响亮,句句读通顺。
2、交流读文感受“什么是搭石?”“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聚焦中心句:“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⑴ 课件出示“搭石图”,找出书中描写搭石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⑵ 学生读书,教师巡视、根据学生的回答,板画“小溪、石头”。
⑶ 诵读中心句──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4、紧扣“风景”,谈话,激疑:
是的,小小的搭石,其实就是为方便小溪两岸人们的行走,而放在小溪中的几块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石头。(板书“小小搭石寻常景”)只是,读到这里,老师心中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生活中,能被称之为风景的,大多是非常有名的景物,如杭州西湖,黄山奇石。可这么几块平平常常的石头,怎么能说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呢?其原因究竟何在?让我们再度走进课文,去细细寻找,精心品味吧!
三、品读文本,鉴赏搭石图,感受风景这边独好
1、谈话,传递读文方法:
(边读边想象画面。)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深入到他的文字中去,找找那片独特的风景,老师相信,会读书的同学,读着读着,眼前就会浮现一幅幅画面,就像放电影一样。有的画面特别感人,有的画面特别让人激动,有的画面特别的美。你可以在旁边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
2、学生静静地默读课文,想象画面,并加以批注。
3、反馈:
通过读文,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精美的画面?此时此刻,你觉得哪幅画面就在眼前闪动?
随机板书:
细细摆放为他人
⑴ 预设画面:
上了年纪的人平整搭石,直到满意才离去。
走搭石的人们不抢路,动作协调有序。
两人面对面走搭石过河时,会互相谦让。
年轻人背年长的老人过搭石。
……
⑵ 点评:
同学们真会读书。透过语言文字,能想象出这么多画面。就让我们来细细鉴赏这一块块搭石,感受这字里行间中所描述的最美的、最让我们感动的风景。
4、精读课文,品词品句:
鉴赏画面一:“众人走搭石,协调有序声影美”。
请你自由读读第三自然段,说说美在哪里,你从哪些字词中感受到?
⑴ 从字里行间,感受人们的协调美:
师: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他们的动作非常协调有序?
(理解:“紧走搭石慢过桥”“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等词。)
师:你能通过朗读把这和谐的画面展现在大家的面前吗?先自己试试。
指名读,随机点评,板书:协调有序走搭石。
预设评语:你走得轻快而平稳,真棒。我能感受到你们小组走得真默契。
你读得有声有色,谁能说这不是一道迷人的风景呢?你的朗读让我想到了一句俗语──“紧走搭石慢过桥。”真是画一般的美。……
⑵ 变序朗读,感受语言的诗意美:
师:老师把它变成一首小诗,看多美,让我们一起来读读: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
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
轻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⑶ 配乐朗诵:
让我们再一次随着流淌的溪水,感受那一份和谐和诗意的美。
(课件出示文章第三自然段。)
师(描述画面,再度激荡学生的情感):
啊!听着同学们的朗读,我感觉这好像是一个清早,晨雾还没有散去,人们便早早地出工了,走在这搭石上,没有人说话,只有这清波漾漾,人影绰绰;也许这是一个黄昏,夕阳洒下了它最后一缕光辉,劳作了一天的人们回来了,一路欢歌笑语,身体是疲惫的,脚步却是轻快的“踏踏”,在这一块块搭石上,我们不仅看到了乡民们配合默契的身影,也看到了他们辛勤的劳作和对生活的热爱。
⑷ 回归主题,诵读“风景”:
(导读中心句。)
师:读到这儿,你最想说什么?──学生齐读“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师:是啊,不禁让我们赞叹到──“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鉴赏画面二:“两人走搭石,谦让敬老传递美”。
⑴ 谈话,导入:
当然,走搭石时,也有“撞车”的时候,请你读读下面这一段,把你最受感动的地方找出来,先有感情地读好它,再体会体会对这个地方的感受和理解。
⑵ 交流:
现在,把你最受感动的地方找出来,先说说自己的感动之处,再读好它。
多媒体课件展示:
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⑶ 品味:
什么叫“理所当然”?“人们都把哪些事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⑷ 小结,指导朗读:
是的,一块块普通的搭石,演绎着山里人特有的的淳朴、善良、谦让和敬老,也深深地敲击着我们的心灵!来,让我们把心中的这份感动,通过朗读告诉大家。
师:引读: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
如果──();假如──()。
第三篇:《搭石》第一课时教案(推荐)
《搭石》第一课时教案
东丰县实验小学 于海艳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家乡的人们走搭石看得见的美和看不见的心灵的美。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家乡的人们走搭石看得见的美和看不见的心灵的美,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播放课件,谈话引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初识搭石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读本课生字词,读准“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3、什么是搭石?
4、试想没有搭石,家乡的人怎么过小溪?
5、从人们一次次的脱鞋绾裤,你体会到什么?
6、再读什么是搭石,从描写搭石的重点词语体会家乡人们心灵的美好。
7、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引出课文中心句。
三、围绕风景,自主寻美
1、自读课文3、4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家乡的人们走搭石的相关语句,想一想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你从中感受到了怎样的美?
2、生汇报交流。
3、学习一行人走搭石的画面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xié)调有序(xù)!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chuò)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感受“协调有序”的美 A、B、什么是“协调有序”? 师生互动,理解协调有序。
(2)感受“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的画面美。
A、理解 “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的意思,重点理解“绰”字的意思。
B、想象“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的画面 C、出示图片
D、美读“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E、变诗吟读 F、齐读
小结:这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序”,声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走出了画面美、音乐美,这的确是家乡的一道风景。
4、两人面对面走搭石画面,重点体会村民的谦让美。
5、年轻人背老人画面,体会尊老敬老的美。
通过生字“伏”的字理分析及动作,感受家乡人淳朴的民风。
6、有感情地齐读课文3、4段
四、升华感情,总结美。
1、想象写话
假如遇上()来走搭石,()总要(),人们把这也看成理所当然的事。2、总结全文
也许有一天,家乡会搭上桥,铺上路;也许有一天,搭石会永远地消失了但家乡人们走搭石的美会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文中还有许多看得见的美,看不见的美,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板书: 搭石 家乡的一道风景
第四篇:搭石 第一课时 二稿
《搭石》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第一稿)
教学目标:
1.认识“谴、惰、俗”等7个生字,会写“洪、暴、猛、涨”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山洪暴发、猛涨、裤子、平稳、平衡、联结、清波荡漾、理所当然、有序、伏下”等11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揭示课题
导语:同学们,在我国农村,有很多我们平时很少见到的桥,一起来看看,这是小竹桥,还有这个,水泥板桥,见过吗?这个,上面长满杂草的石拱桥,还有这种别样的桥,农村中一般称它为石头桥,它还有一个特别有诗意的名字,叫——(生接)搭石。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识字学词 扫清障碍
1.课件出示生词,指名读。由学生自己发现错误。2.拎出重点词语,多音字(间)(涨),易写错(懒惰)(谴)(稳)的字的讲解。多音字可指生组词,易写错字,让学生自己观察发现哪里易写错,完了在书本空白处写一遍。3.词语中又不懂意思的(人影绰绰),刚刚我看到同学们都有画出自己不懂的词语,谁有勇气来说说你不懂的词语?可以先找小老师帮忙,教师再确认。生无疑后师质疑部分词语(俗语)可拓展,你还知道哪些俗语?(协调有序),指生回答。4 齐读一遍。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完后想想,你从文中知道了什么?
导语:字词解决了,课文也就好读了。那么这搭石究竟有什么特别的?不就是几块石头嘛!想知道它的特别,就让我们打开书本,自由读课文,两个要求:第一,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尤其是容易读错的词语要多读几遍,读顺了才好;第二;读完之后,想一想,你从文中知道了什么。
2.交流初读收获。
师:你知道了什么,先和同桌讨论讨论吧,把你知道的说给你的同桌听听,看同桌找到了什么。
3.指名回答。
预设一 生1:我知道了搭石是家乡的人们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两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的。师:(出示这句话)对呀,我们首先要知道搭石是什么才能继续学习课文,从你的回答之中,我们知道了搭石不是普通的几块石头那么简单,同学们,搭石需要有3个条件才能让人们安全地从上面走过?请问,是哪三个条件?
生2:必须是平整方正的,间隔要两尺左右的,还要高于水深的,才能让人们安全走过。师:是啊,缺少任何一个条件,人们都不能很安全地渡过小溪,同学们的理解能力真强。一起来读读这句话。生读。
师:人们为什么要搭搭石啊?
生:因为,每年汛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夏天人们还可以拖鞋绾裤过溪,到了秋天,天气变凉了,人们不能再拖鞋趟水过溪了。
师:你真能干,一下子就找到了原因。大家都找到了吗?理解了吗?谁能来解释一下汛期这个词语?
生:汛期就是河流水位定时性上涨时期。
师:不错,完全正确。那我们把第一自然段一起读一遍。
预设二
生:我知道了上了点儿年岁的人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总会寻找合适的石头搭上,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师:(出示此句),师:恩,你知道了村里上了年纪的人的这种行为。
预设三
生:我知道了走搭石要快点儿走才不会掉下水。
师:哎哟,你们发现了吗?从哪儿知道的?请你读出来。
生: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
师:这里的这个“紧”字,不查字典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抢答!生:快!
师:你从哪里得知? 生:“紧”字和“慢”字相对,“慢”的反义词是“快”,所以“紧”的意思就是“快”。师:答得既正确又有条理,老师欣赏你。其实后文中更加直接地讲道搭石要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有没有看到?这种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对读书很有用处,要经常用用。我们趁热打铁,来看看“协调有序”这个词在文中具体表示什么意思? 生: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师:不错,同学们很会学习呀。
预设四
生: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他们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在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师:对呀,搭石不像我们平时见到的桥那样宽阔,一般只能一人通行,所以才会出现这种在搭石前止步互相让路的情景。预设五
生: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理所当然的事指的是什么事? 生:背老人过溪
4.归纳课文。
师:不错,同学们一开始接触课文就收获到了那么多的信息。我们现在就把这些信息串起来,请看大屏幕,你能不看课文就填上吗?大概的意思也可以。
家乡有一条无名小溪,每到秋天,天气变凉,人们便,这就是搭石。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瞧!一位上了年纪的人,发现搭石不稳。一行人走在搭石上,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
。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师小结:你瞧,这么不起眼的搭石,作者刘章却善于从中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这真值得我们学习。5.摘录佳句
课文语言朴素优美,值得我们咀嚼和回味的语句很多,请你摘录下自己觉得美的语句。就摘录到语文作业本上面,第四题。
第五篇:搭石第一课时教案
《搭石》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脱鞋绾裤、猛涨、懒惰、俗语、平衡、平稳、协调有序、伏下”等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脱鞋绾裤”。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学习通过抓重点词句,理解“搭石” 的意思。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细节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并会写本课生字。
2、读通课文,领悟“搭石”的意思。【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看看:(课件出示)横跨在河两岸上的桥多美啊?谁来说说桥有什么作用呢?
生:(连结河两岸的交通)
师:对了,桥的作用我们都知道了,但作者刘章爷爷没有去赞美雄伟壮丽的大桥,也没去描绘古老的桥梁,而是想念起了他家乡小河里面那一座不起眼的石头桥,那么,这石头桥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地方呢?你们想去了解吗?想就跟老师一起来欣赏21课《搭石》(课件出示)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大家打开课本,翻到21课,自由地把课文读一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通课文,想一想:什么是搭石,搭石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1、看看同学们读课文的效果。
2、检查学生学习生字情况。
师:同学们读书的方法真多!看看,老师在课文中找了这么多新的词语,谁愿意来读读。
(课件出示:山洪暴发 猛涨 懒惰 脱鞋绾裤平稳 俗语 协调有序平衡 伏下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理所当然)A、指名学生读。B、全班读
C、去拼音读(学生站起来读)D、小组读 E、读生字
师:真厉害,你觉得这些字当中哪个字最容易写错? 生:说„„
师:板书难写的字(暴、裤)学生跟着书空。师:同学们请再读读词语。想牢记它吗?让学生写写。A、学生在本子上写字,每个写1个。
师:同学们写得非常认真,字体也很棒!我们把这些生字词语放进课文中去读读,好吗?学生分组比赛来读书。(指组读,老师评评)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解决疑问
师:刚才大家都读过课文了,谁能告诉老师,什么叫搭石?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吗?
(随着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生再读)师:家乡的人们是怎样挑选石头的呢?又怎样摆放的呢? 生:回答
师:对,这就是搭石了。(多媒体出示搭石图,同时教师画板书)师:同学们,搭石这么重要,我们再来读读。
师: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怎么过小溪呢?谁也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
(出示: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裤。)
课件出示:脱鞋绾裤。问:你知道这个词的意思? 生回答,出来用动作演示。
①“绾”是个生字,什么意思呢?(卷起来的意思。)②全班学生一起做“脱鞋绾裤”的动作。
师:那就是说,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学生说:脱鞋绾裤),收工就必须--(学生说:脱鞋绾裤),赶集就必须--(学生说:脱鞋绾裤),访友就必须—(学生说:脱鞋绾裤),一句话,人们来来往往都必须--(一次又一次的脱鞋绾裤啊),你体会到了什么?你感觉到了什么? 生:回答
师:不便、麻烦甚至是辛苦。是啊!那还大多在夏天,可秋凉以后,家乡的人们就必须走搭石过小溪,了解这些我们再来读读什么是搭石(生齐读)师:读了课文,那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生:回答
师:你们说的不错,想不想一起去欣赏这道风景,去品味这看得见,看不见的美呢?下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刘章爷爷,跟家乡的人们一起去走走搭石。
板书:
搭石
家乡的一道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