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桂林山水》
一、学习内容
1、课文《桂林山水》。
2、推荐文章《莫高窟》。
二、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美感。2.学习总-分-总的表达方法。
3.通过学文,体会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过程:
1、引出美
(出示中国地图),我们的祖国就像一只昂首挺胸的雄鸡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在这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祖国的东西南北中,处处都有迷人的景色。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祖国的山水之美。
2、展示美
课前我们搜集了一些描写祖国风光的成语和诗词,小组来展示下你们的风采吧!
(1)词语展示(2)诗词展示
从同学们刚才的展示中,老师仿佛看到了庐山,看到了泰山,看到了江山如画。老师也带了一组图片,一起来欣赏一下。三.走近美(课件出示图片桂林山水)1.作者简介
2.桂林山水简介 四:品味美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习要求: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2.标出文章自然段。3.思考以下问题:
(1).桂林最美的是什么?
(2).课文是怎么评价桂林山水的?
(3).为什么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呢?
2.精读课文,探究学习
(1)想一想:桂林的水到底是怎么样的一幅美景?用三个字概括。(2)发挥想象:桂林的山到底是怎能样的一幅美景。请用三个字概括。(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4)总结全文
3.拓展阅读,学法迁移: 推荐阅读《敦煌莫高窟》
学习要求: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2.标出文章自然段。
3.找出总写的段落,分写的段落。4.总结写作方法。五:升华美
朗读童谣《祖国千山万水》。六:小练笔
运用“总---分---总”的写作方法,写一篇描写景物的文章。(推荐《黄山风光》)
第二篇: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通过看图、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从而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陶冶爱美情趣。
能力目标: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体会漓江水“静、清、绿”和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通过读和观景移情法,感受多媒体信息以及语言提供的想象情景,让学生尽情地品味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同学们都喜欢旅游,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桂林,看看那里的山水。桂林,是我国广西的一座美丽的城市,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让学生观看桂林山水的风景片断,边看边思:桂林山水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板书课题:桂林山水。(齐读课题)
二、随景入文
初读课文
1.看画面,自由朗读,边读边通过查字典或词典弄懂生字、词语的读音、意思,对不懂的词句,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或者请教同学、老师。
2.分段朗读。
设计意图: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对课文作整体的感知,奠定情感基调。
三、依图学文
理解第一段
默读,思考:
“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甲天下”是什么意思?
师:(天下第一)桂林山水天下第一。一个“甲”字高度概括了桂林山水的奇丽之景堪称天下第一,此句为全文的总领。下文就围绕这一名句,分别从山和水两个方面作具体描绘,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去观赏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吧。
四、看图学文
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质疑问难。
3.师生共同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
作者既然是写漓江水,为什么开始写大海和西湖?大海波澜壮阔是雄伟壮丽的美,西湖水平如镜是宁静柔和的美,说明这些美景虽美,但都无法与漓江水相媲美,显示出漓江之水是多么的迷人!
(引导学生把特点说具体,并与大海、西湖的水比较,出示桂林山水的录像片或画简笔画理解“波澜壮阔”、“水平如镜”)
4.(投影出示画面)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结合画面,想一想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概括:
特点之一“静”,从感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静”。
特点之二“清”,从视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
特点之三“绿”,从色彩和品质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绿”和“纯”。
5.指导朗读:
⑴教师引读句子:
女生:漓江的水真静啊──
男生: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女生:漓江的水真清啊──
男生: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女生:漓江的水真绿啊──
男生: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合: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⑵指导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三个“啊”的变调:
“静,清,绿”三字要读重音,在“静得、清得、绿得”后要有小停顿,以突出后面补充说明得部分。读这三个分句,音量要渐大,读出层层推进得感觉。
6.品味词句,反复诵读。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感受。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7.了解文章特点,学习写法:
小组合作学习:
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运用排比句式,比喻等修辞方法,准确而鲜明地渲染了漓江水的三大特点:静,清,绿。
五、学习第三自然段
1.同学们能不能用学习第2段的方法自学第3自然段?请同学们分小组自已学习第3段。
2.检查自学:
思考:
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
3.重点指导学习桂林山的特点:
⑴用课件展示泰山和香山,以帮助学生理解“峰峦雄伟”“红叶似火”。
⑵自读课文,归纳桂林山的特点,找出并理解描写桂林山特点的词语,想想课文是怎样分别描写这些特点的:
特点之一“奇”:
课文从两方面描写。一是“拔地而起,各不相连”。一般的山脉逐渐高上去,且连绵不断,桂林的山却是从平地崛起,互不相连。二是“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罗列:排列。形态万千:各有各的样子。除了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教师还可补充介绍,有的像背着娃娃的妇女,有的像好斗的公鸡,有的像下山的猛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有的像捧书而立的书童,有的像敞胸露肚的罗汉……使学生感到桂林的山真是形态万千,目不暇接。
特点之二“秀”:
课文打了两个比方“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写出“秀”的表现:色彩明丽。屏障:起遮挡作用的东西,本课指桂林一带的山。
特点之三“险”:
课文用“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概括了这一特点,并用“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下来”的感觉,突出了桂林山的“险”。危峰兀立:即高峰耸立。怪石嶙峋:指奇形怪状的石头重重叠叠。
4结合画面,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加以具体的描述。
5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写出桂林山的特点的?
第三自然段以同样的手法写桂林的山,先以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来衬托桂林的山是那么别具一格。随之写其奇、秀、险的特点。其中运用了十分贴切的比喻和恰当的形容,给人以亲临其境的感觉。
过渡语:
漓江的水静、清、绿,美得独特;桂林的山奇、秀、险,与众不同。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山,又是怎样的一幅美丽景象呢?
六、学习第四自然段
出示图片,同时出现第四自然段的文字:
1.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2.小组交流: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句话的意思及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学生汇报:
课文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诗句收尾,既画龙点睛地概括全文,又与首句“甲天下”遥相呼应。全文脉络清晰,起承转合,自然流畅,给人以美的享受。
3.边读边想象“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的一种景象,体会“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种陶醉山水之间的感觉,然后说说自己的体验。
4.有感情地朗读。
设计意图:边读边想象,既能够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又能够使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对语言文字的具体描述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促进学生能够直观地、创造性地理解语言文字。
七、指导背诵课文
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2.列出写作提纲。
3.根据提纲练习背诵。
第三篇: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孙镇初级中学
张翘
《桂林山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蒲城县孙镇初级中学 教师 张翘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和学习课文2、3自然段,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并能口述桂林山水的美,受到热爱大自然和祖国山河的思想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3、体会作者优美的文字,体会美的意境并能以自己的语言或借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并能口述。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教具准备:课件 教法:诱导、启发式
学法:合作、讨论探究法、记忆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桂林山水的特点并学了第一段,知道山水之美,眼见为实,现在请大家深入学习了解漓江水特点,作者怎样写出漓江水的特点的?
二、学习新课(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请学生单独读课文,并请同学回答:这一段讲了什么?(漓江的水)(板书)(老师让该同学自我评价,读得好不好?)教师引导:学生自由发言(一边观赏影片,一边进行。)
作者一开始就直接写漓江的水吗?(没有),先写什么?(大海西湖)为什么这样写?(对比)(板书)相比较:结果是什么?(还是漓江的水美)(指出前半句用赞叹的口气,后半句用惊奇、惊讶的语气)漓江的水这么迷人,它究竟美在什么地方呢?(特点)a:静(板书)静到什么程度?(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感觉)b:清(板书)清的怎么样?(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视觉)c:绿(板书)绿成什么样子了?(一块无瑕的翡翠)(想象)出示卡片,讨论:什么是翡翠?无瑕又是什么意思?这是一个什么句?(玉石;没有斑点;比喻句)
(3):真静啊……都用了三个真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真清啊……(热爱、赞美)句式相同又是一组什么句式?(排比句)
真绿啊……强调漓江水的特点,读的时候一定要读出赞叹的感情来。(让学生轻声读、找感觉)(板书:对比、排比、比喻;热爱、赞美)
(4):指导背诵(图画法、串连法)
(5):小结:这样的水只有漓江有:看!作者观察的多么仔细呀!表达的多么生动具体呀,同学们不妨也学学他的这种表达方法,相信会收获不少。
(二):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学习桂林的山 1:作者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写桂林的山。
学生讨论后自由回答(可适当动笔操作画出直观图)2:指导朗读(惊奇的语气)3:指导背诵。
三、总结
多美的山呀!奇、秀、险,再加上又静又清又绿的水环绕其中,中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整整83公里,一路如此,荡舟其中,就像走进了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除了桂林,还有许许多多的名胜古迹,像长城、故宫等等;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要想建设祖国,为中华民族争光,我们能做的就是好好学习。
这样静、清、绿的水,绕着这样奇、秀、险的山,让人领悟的是桂林挡不住的诱惑。同学们,让我们怀着无限的向往齐读《桂林山水》。
板书设计: 桂林山水
漓江水:静、清、绿 甲天下 桂林山:奇、秀、险
第四篇:《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学校:成家川联校黄池寄宿制小学
姓名:郭娜 人教版四年级《桂林山水》第一课时、第二课时 【课题】《桂林山水》 【设计理念】:
本课的设计以读为突破口,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赏读,体会中国语言文字的优美,感受桂林山水景色的优美。在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的同时,进一步钻研文本。再把这些方法运用到习作中去。【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抓住了桂林山水的特点,以优美、简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桂林风景的喜爱之情。
课文从“桂林山水甲天下”讲起,既概括说明了桂林山水在祖国名胜中的地位,又交代了作者观赏桂林山水的缘由。然后,用对比的方法描述了漓江的水、桂林的山的突出特点。最后,把桂林的山和水联系起来,作为一个完美的整体,展现在读者面前。【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玩赏、无暇、扩散、攀登、泰山、骆驼、屏障、波澜壮阔、峰峦雄伟、红叶似火、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形态万千、色彩明丽、危峰兀立、连绵不断”等词语。
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其独特的美。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在进行语言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感悟积累和运用的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以读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在读中积累,运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祖国语言美,感受祖国山河的美,使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教学重点】:
使学生借助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美,感受祖国语言的美。【教学难点】:
理解最后一段的“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一句。【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和布置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游览观赏美景是人人所向往的。为什么呢?(学生各抒己见:因为美景使人愉悦、使人欣喜、使人心旷神怡等)对,优美的景色会使人神清气爽,使人陶醉、使人留连忘返。那么优美的景色是大自然所赐予我们的。因此,我们要感谢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下面,让我们大家共同欣赏作者笔下的山水甲天下的桂林的美景,从文章和图画中来领略一下优美的桂林山水吧!
1、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甲”是什么意思?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意思。下面我们就一同去桂林游览一下,让我们一起走近桂林的山,走近桂林的水,相信游完后,你会有一个满意的答案的。
二、初步感知桂林的山水。
先让我们伴着优美的音乐,来欣赏一组精彩的桂林山水图片。
(一)、课件出示:
1、快速大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桂林山水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文中哪些词语引起我们对桂林山水的向往呢?这一段在全文起了一个什么作用?
3、重点体会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提示:这里的”都“字,道出了桂林山水在人们心中的位置。那么,桂林山水是不是人人赞美呢?还要我们在亲身感受后才能得出结论。”甲天下"就是天下第一,本段作者抓住了桂林山水总的特点,在文中起了总起的作用。)
演示:“配乐欣赏”。
欣赏同时教师做以下内容说明:桂林的山美,水也美,瞧!青山浮水,绿水映山,这山,这水是那么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桂林甲天下的美景。
三、加深对山水特点的理解。
让我们从桂林的美景中回来,回到课文中,先来了解美丽的漓江。
(一)、介绍漓江:如诗如画的漓江是桂林山水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发源于桂林市东北兴安县的猫儿山,它如同一条秀丽的玉带般一路流经桂林、阳朔,一直到桂林东南部的平乐县,全长有170多千米。
如诗如画的漓江之所以这么美丽,是因为它有三个特点,你们能在课文中找出吗?
结合学生回答[板书:(静、清、绿)]
(二)、课件出示:漓江的水真静啊、指读,去掉“静得„„清得„„绿得„„”再读,体会作者这样写的好处,适时点拨,作者运用了排比、比喻等修辞方法,渲染了漓江水的特点,这样写让我们感觉水更“静”、更“清”、更“绿”了。
2、师范读,体会“啊”的变调。
3、荡舟漓江,既像欣赏一幅美丽的画卷,又像聆听一首清丽的小诗,让我们一起用诗的朗读,再次感受漓江水的“静、清、绿”。(音乐起,配乐朗读课件出示的内容)
(4)、齐读后,音乐不停,欣赏漓江水的风光图片。
(三)、连读描写三特点句子。
这是几个句子?一个还是三个? 简要说明本自然节首尾两句,齐读全段。
(四)、本节小结,演示:连续欣赏。【作业】
1.背诵第一、二自然段。2.朗读第三、四自然段。
第二课时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了解桂林的山。
(一)、过渡:漓江的水那么静、那么清、那么绿,真是太美了,不过你可别只顾了低头看水,而望了抬头看两岸美不胜收的山呀!桂林山的特点是什么呢? [板书:(奇、秀、险)]
(二)、奇。
1、齐读“奇”一句。
语言补充:朝板山、九马画山、八仙过海、月亮山、孙悟空吃仙桃等等。其实又岂止是这些,桂林奇特的山看也看不完,说也说不尽。此时此刻在我们的心中只有七个字,那就是“桂林的山真奇啊!”
2、指导朗读。
结合图片,让学生理解山之“秀、险”。
3、连读三个特点的句子。
五、理解“连绵的画卷”,总体了解桂林山水。
(一)、教师接读:(这样的山......连绵的画卷)
(二)、理解“连绵的画卷”。[板书:连绵的画卷] 什么是“画卷”,“连绵不断”是什么意思? 补充:
由桂林到阳朔83千米的漓江,像一条青绸,如一条绿带,盘绕在两岸万点峰峦之间。一路上风光奇丽,奇峰夹岸,青山浮水,碧水萦回,真犹如一幅百里的画卷。说它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一点也不过份。
(三)、齐读全段。
(四)、“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五)、再次演示:“配乐欣赏”:看看你有没有在“画中游”的感觉。
六、欣赏歌曲《桂林美》
《桂林美》,结合学生特点运用灵活的手段,让学生通过读感受歌曲中桂林山水美。
七、总结升华。
1、本文写了什么?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2、你游过桂林吗?你游过什么地方?(让学生畅所欲言,赞美祖国美丽的山河)补充:
桂林美景83千米,一幅多么宏伟的连绵的画卷啊,可这83千米,在我们伟大的祖国96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上,它又是那么微不足道,我的祖国美丽的山河又岂止在于桂林山水,像刚才同学们说的......,都是我们美丽山河的组成部分,我们的祖国是多美丽,我们为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国家而感到自豪。
第五篇: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红星乡中心校 谭晓叶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生字、新词。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读中入景,读中悟情,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4、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感受漓江江水、桂林山水独特的美。
2、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揭示课题:师: 孩子们,还想跟着老师一起旅游,去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吗?还记得,上一次,老师领着大家坐火车去哪了吗?(黄山)我们去看了黄山松,黄山松美不美。孩子们,还想去一个同样很美的地方吗,那里有山有水,想去吗?今天,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去领略桂林山水的绝代风姿吧。2 板书课题——《桂林山水》今天我们学习11课,桂林山水。3 齐读课题 猜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或者你想知道什么? 师:带着我们的问题快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桌互考生字词
2、检测生字词。同学们,这些字,你都认识吗?咱们开火车读一读吧
扩 纹 笋 兀 蒙 筏
3、指导书写。炼字中间部分,不要出头。
4、一字组两词领读。
5、读词语 漓江 翡翠 泰山 波澜壮阔 水平如今 红叶似火 奇峰罗列 怪石嶙峋
对于怪石嶙峋这个词你是怎样理解的?奇形怪状的石头重重叠叠。
6、请孩子们快速浏览课文,告诉大家这篇课文写了什么?
三、细读课文,品味感悟。
1、这篇课文写了桂林山水的美,那桂林的山,桂林的水到底有多美呢?我们的小木船马上就要来到漓江了。
2、学习第1自然段。
请同学们齐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一段写了什么?(桂林山水甲天下)【甲天下】甲字什么意思?天下第一。这桂林山水真的如此美吗,堪称天下第一?那就让我们坐上小木船,赶紧欣赏一下吧。
3、学习第2自然段。
请同学们自由读第2自然段,思考: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请用横线画下来,自己再读一读。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有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从这一句你能看出什么?(漓江水与众不同)哪里与众不同,有什么特点呢?
【静 清 绿】静 清 绿
静: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你是怎样理解的?所以读的时候,要怎样读?要读的轻而缓慢,让人感到水在轻轻地慢慢地流。你能试着读一读吗?
清: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你是怎样理解的?漓江的水真清啊,你还能看到什么?你的心情怎样?(很惊喜)那应该怎样读呢?这句要读出惊喜,读得让大家都看见江底的沙石,小鱼,水草。读给同桌听一听。绿:漓江的水真绿呀,绿的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读这一句时,要读出赞美的语气,声音要洪亮些,给人以充满生机的感觉。谁能发现,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描写漓江水的特点的?(比喻,排比)。排比句有什么作用?
出对比句: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你觉得这样写好,还是文中这样写好?(文中)描写景物时,要写具体,生动形象。你能仿造句子,再说一句吗? 教室真静啊,静得。校园里的花真美啊,美得。真 啊。
4、学习第3自然段。我们欣赏着漓江水,这时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我们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漓江的水那么美,美的那么独特。那桂林的山是否也与众不同呢,让我们把木船靠近,要好好欣赏一番桂林山。请同学们小组学习,记得学习方法吗?自由读课文,跟组员交流桂林山有什么特点,是怎么描写桂林山的特点的,用横线画下来,再读一读。好,孩子们。桂林山有什么特点?【奇 秀 险】
奇:奇什么意思?奇特,样子很少见。奇在哪?你能画一画吗?老师和大家一起画行吗?老师画的好不好?不是老师画得好,是真的有这样的山,是桂林的山真的很奇,很美。
秀:还要什么特点?美不美,自己试着读一读,然后把他读给你想读给的人,老师或同学?
险: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是人栽倒下来,还是山栽倒下来。
5.学习第4自然段。播放音乐。师朗诵:这样的山围绕……【画中游】 此刻,你心情怎么样,你想说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同学们的收获真多,这是一节愉快之旅。
四、总结升华。俗话说,学以致用,这样一篇精彩的文章,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太多,第一点:文章的结构是总分总,先总起全文“桂林山水甲天下”,然后分别介绍桂林的山和水,最后总结桂林山水相依,互为辉映,而有“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第二:在描写景物时,要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这篇文章抓住了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和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并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使文章具体,生动,形象,将桂林山水的秀丽景色展现在我们眼前,表达了作者对桂林山水的赞美与喜爱之情。木船划远了,大家心中充满了不舍之情,我相信这是一段美妙的学习之旅,在你心中一定有一幅长长的桂林画卷,就让我们把美景深深地印在心里吧。也愿同学们能有一次真正的山水之旅,感受祖国大好河山带给我们的美感。
五、作业布置,能力提升。
收集更多关于桂林山水的诗歌或歌曲或地理知识。
六、板书。
桂 甲天下
林 漓江水:静 清 绿 喜爱 山
水 桂林山:奇 秀 险 画中游
赞美